協(協)是什么意思
二協-汉语大词典
二協
【1】指{南朝}{梁}{颜协}与{顾协}。《南史·文学传·颜协》:“{協}家雖貧素﹐而修飾邊幅﹐非車馬未嘗出游。{湘東王}出鎮{荆州}﹐以爲記室。時{吴郡}{顧協}亦在蕃邸﹐與{協}同名﹐才學相亞﹐府中稱爲二{協}。”
不協-汉语大词典
不協
【1】不一致;不和。《左传·成公十二年》:“道路無壅;謀其不協﹐而討不庭。”《南史·何尚之传》:“{義真}與司徒{徐羨之}﹑尚書令{傅亮}等不協。”《清史稿·允禔传》:“上以{允禔}聽讒﹐與{福全}不協﹐私自陳奏﹐慮在軍中僨事﹐召還京師。”
協-汉语大词典
協
“[协]”的繁体字。《廣韻》胡頰切,入帖,匣。【1】和睦;合作。《书·汤誓》:“有衆率怠弗協。”《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吾兄弟之不協,焉能怨諸侯之不睦?”{南朝 梁}{任昉}《<王文宪集>序》:“{宋明帝}居蕃,與公母{武康公主}素不協。”《新唐书·李適之传》:“嘗與{李林甫}爭權不協。”【2】悦服。《书·微子之命》:“上帝時歆,下民祗協。”《尔雅·释诂上》:“悦……協,服也。”{郭璞}注:“皆謂喜而服從。”{唐}{韩愈}《奏汴州得嘉禾嘉瓜状》:“邇無不協,遠無不賓。”【3】调整;调和。《书·舜典》:“協時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孔}传:“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汉}{马融}《长笛赋》:“{夔}{襄}比律,{子壄}協吕。”{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材能》:“夫一官之任,以一味協五味;一國之政,以無味和五味。”【4】态度温和。《管子·弟子职》:“既拚反立,是協是稽。”{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三》:“協稽正承立字爲言。謂其反立之容儀協和也。”【5】符合;相同。《书·舜典》:“曰{重華}協于帝。”{孔颖达}疏:“用此德合於帝{堯},與{堯}俱聖明也。”《左传·昭公七年》:“{史朝}見{成子},告之夢,夢協。”{杜预}注:“協,合也。”{三国 魏}{何晏}《景福殿赋》:“制無細而不協於規景。”{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翰林學士{姜公輔}屢進嘉謀,深協上意。”{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蔓镜考》:“《墨林快事》以爲三金,於義最協。”【6】汇集;汇合。《周礼·秋官·大行人》:“冬遇以協諸侯之慮。”{郑玄}注:“冬見諸侯則合其慮之異同。”{孙诒让}正义:“謂協合諸侯之志慮,而辨其異同。”《国语·周语上》:“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司民協孤終,司商協民姓,司徒協旅,司寇協姦,牧協職,工協革,場協入,廪協出,是則少多死生出入往來者,皆可知也。”{韦昭}注:“協,合也……合其名籍以登於王也。”【7】合并;搀和。《楚辞·天问》:“撰體協脅,鹿何膺之?”{游国恩}纂义:“盖言鹿體軟弱,故其两脅能駢合也。”{唐}{冯贽}《云仙杂记·洪儿纸》:“{姜澄}十歲時,父苦無紙,{澄}乃燒糠協竹爲之,以供父。”【8】联合。《左传·桓公六年》:“彼則懼而協以謀我。”{南朝 宋}{范晔}《宦者传论》:“乘九服之囂怨,協羣英之勢力。”{清}{魏源}《圣武记》卷一:“于是遐邇讋忌,知{太祖}志不小,遂協而圖我。”{鲁迅}《致章廷谦》:“盖在協以謀我矣。”【9】协助。《晋书·虞溥传》:“宜崇尚道素,廣開學業,以讚協時雍,光揚盛化。”{清}{郭孝成}《陕西光复记》:“郵部{盛宣懷}迭電{陝}撫,令派兵協剿。”【10】{清}末新军的编制单位,在镇之下。三营为一标,两标一协。相当于后代的旅。《清会典·兵部一·尚书侍郎职掌》:“標分其治於協﹑於營﹑於汛,以慎巡守,備徵調。”《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本標三營,分防二協,都受他調遣。”{清}{郭孝成}《陕西光复记》:“{陝}省新軍,本祇混成一協,而其中尚多缺額。”【11】通“[挾]”。怀藏。《後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後,崇尚儒學,懷經協術,所在霧會。”{南朝 宋}{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務協華京想,詎存空谷期。”{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協彼離心,抗兹同德。”
協亮-汉语大词典
協亮
【1】協助,辅助。{晋}{袁宏}《後汉纪·桓帝纪下》:“宜登論道﹐協亮天工。”《後汉书·徐稺传》:“若使擢登三事﹐協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
協暢-汉语大词典
協暢
【1】和谐流畅。《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協暢。”
協事-汉语大词典
協事
【1】同心合力地办事。《周礼·春官·大史》:“戒及宿之日﹐與羣執事讀禮書而協事。”{郑玄}注:“協﹐合也﹐合謂習録所當共之事也。”{孙诒让}正义:“羣執事所共爲之事并習録之﹐使合一﹐無有差舛也。”
協贊-汉语大词典
協贊
亦作“[協讚]”【1】协助;辅佐。《三国志·蜀志·来敏传》:“〔{來忠}〕與尚書{向充}等並能協贊大將軍{姜維}。”{宋}{司马光}《为庞相公谢官表》:“監邊則盡護羣師﹐侍幄則協贊萬幾。”{钱基博}《辛亥革命运动中之蔡锷》:“{世凱}之出也﹐遣{唐紹儀}赴{滬}媾和﹐而命{度}({楊度})南下協贊。”《宋书·武帝纪中》:“皆社稷輔弼﹐協讚所寄。”
協濟-汉语大词典
協濟
【1】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清}{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军政府财政纪要》:“{貴州}夙號貧國﹐然協濟實惠﹐亦祇承平時有之。”{清}{顾炎武}《郡县论七》:“若盡一縣之入用之而猶不足﹐然後以他縣之賦益之﹐名爲協濟。”【2】友援;救济;接济。{明}{徐渭}《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轉餉{關}{中}﹐伫待{蕭何}之協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項協濟中央。”《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協濟户十八萬﹐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輸半賦。”【3】同心协力,互相支持。{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調護﹐協濟於朝。”{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諸將不能協濟﹐反自相忌嫉。”
協日-汉语大词典
協日
【1】干支和合的日子。古代处决罪犯,要选择干支和合的吉日。《周礼·秋官·乡士》:“獄訟成﹐士師受中﹐協日刑殺。”{郑玄}注:“協﹐合也﹐和也。和合支幹善日﹐若今時望後利日也。”
協力同心-汉语大词典
協力同心
【1】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下》:“協力同心﹐安邦定國。”《水浒传》第六三回:“衆軍摩拳擦掌﹐諸將協力同心。”
協韻-汉语大词典
協韻
【1】音韵学用语。一种因不知古今音异而随意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求和谐的作法。开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宋朝},{朱熹}是代表。{明}末{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道理反对这种不科学的作法,认为所协之音实即古本音,每字只有一个古音,而不应随文改读。{清}{钱大昕}《音韵问答》:“《邶風》:‘寧不我顧。’《釋文》:‘{徐}音古。’此亦協韻也﹐後放此。{陸元朗}之時﹐已有韻書﹐故于今韻不收者﹐謂之協韻。”{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協韻﹐《楚辭》及《選》詩﹐多用協韻。”{郭绍虞}校释:“盖由时人不知古音﹐故創爲協韻之説。《楚辭》及《選》詩猶合古音﹐故{滄浪}謂‘多用協韻’。”【2】押韵,符合韵律。{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安禄山}亦好作詩﹐作《櫻桃詩》云:‘櫻桃一籃子﹐半青一半黄﹐一半寄{懷王}﹐一半寄{周贄}。’或請以‘一半寄{周贄}’句在上﹐則協韻。”{鲁迅}《集外集·通讯(复张逢汉)》:“译诗就更其难﹐因为要顾全音调和协韵。”{清}{俞樾}《茶香室三钞·蜀音押韵》:“然則{顧亭林}謂《毛詩》有以方音協韻者。如《小戎》之‘參’與‘中’。”
協治-汉语大词典
協治
【1】辅佐。{太平天囯}{洪秀全}《御制千字诏》:“分光隔暗﹐晝夜輪遞;日月照﹐星辰協治。”
協氣-汉语大词典
協氣
【1】和气。{明}{张居正}《轩皇问道治世长生颂》:“湻化浹蟲蛾﹐協氣蒸輿蓋。”《宋史·乐志八》:“靈光下燭﹐協氣斯陳。”{宋}{陆游}《天申节贺表》:“協氣熏爲太平﹐華夷銜莫報之德。”《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協氣横流﹐武節猋逝。”{李善}注:“協氣﹐和氣也。”
協晨-汉语大词典
協晨
【1】和谐美好的晨景,道家用以称仙人居住的地方。{唐}{皮日休}《伤开元观顾道士》诗:“協晨宫上啓金扉﹐詔使先生坐蜕歸。”
協意-汉语大词典
協意
【1】合成一种意义。{宋}{徐度}《却扫编》卷中:“掌兵則忠果﹑雄勇﹑宣力;外臣則純誠﹑順化。每以二字協意﹐或造或因﹐取爲美稱。”【2】犹同心。{明}{沈德符}《野獲编·日本》:“{丁}爲此謀﹐與勘事科臣{徐涵碧}者協意。”{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庆元二年戒饬场屋付叶翥已下御笔》:“惟賴卿輩協意悉心﹐精加衡鑒﹐網羅實才。”
協理-汉语大词典
協理
【1】合理,正确。{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適有所談﹐而諸學士發笑﹐必某言不協理也。”【2】旧时规模较大的银行﹑企业中协助经理主持业务的人,地位仅次于经理。【3】协助办理。{王闿运}《诰授光禄大夫衡阳彭公行状》:“公自奉統率之命﹐調和倍難于協理時矣。”{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日本}初聘西人協理﹐今則全换土人﹐不用西人矣。”{清}{刘大櫆}《湖南按察司副使朱君墓志铭》:“〔{朱陵}〕考選{貴州}道監察御史﹐協理{山東}道事。”《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卿既爲僧﹐即委卿協理齋事。”【4】{清}代官职,职责是协助主要大臣处理事务。{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驻札大臣原始》:“{葉爾羌}辦事大臣一人﹐協理大臣一人。”
協領-汉语大词典
協領
【1】{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领导人员名称,犹言副首领。{清}{陶成章}《浙案纪略·列传三》:“分‘光復會’職員爲十六級……例如黄字爲首領﹐首領五人﹐即以推{錫麟}({徐錫麟})等。禍字爲協領﹐無定員﹐{瑾}({秋瑾})自居協領。”【2】{清}代武官名,位在副都统下,佐领上。《清会典·兵部三·尚书侍郎职掌》:“{盛京}﹑{吉林}﹑{黑龍江}﹑{福州}水師别爲營﹐將軍轄焉﹐凡總管二人﹐協領二人。”
協趣-汉语大词典
協趣
【1】志趣相同。《宋书·隐逸传·宗炳》:“妻{羅氏}﹐亦用高情﹐與{炳}協趣。”
協規-汉语大词典
協規
【1】犹言协助﹑辅佐。《隋书·柳裘皇甫绩卢贲传论》:“{柳裘}﹑{皇甫績}﹑{廬賁}因人成事﹐協規不二。”《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協規{太祖}﹐身以遇害。”【2】共同谋划。《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操}軍必矣。”
協奏-汉语大词典
協奏
【1】合奏。《宋史·乐志三》:“律吕協奏﹐是謂和聲。”《宋史·乐志七》:“篪簧協奏﹐簠簋畢陳。”
協心戮力-汉语大词典
協心戮力
【1】思想一致,并同努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川讨满洲檄》:“協心同力﹐併復中原。”{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輩當念祖父淪亡之痛﹐協心戮力﹐仰扣廟堂。”亦作“[協心同力]”。《新唐书·韦陟传》:“若不齋盟質信﹐以示四方﹐知吾等協心戮力﹐則無以成功。”
協議-汉语大词典
協議
【1】共同计议;协商。《隋书·律历志中》:“二人協議﹐共短{孝孫}。”{宋}{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弼}({富弼})與{韓琦}協議﹐制以三年爲率﹐不得復有干請。”{田汉}《卢沟桥》第四幕:“军长为着保持和平﹐还是委屈求全跟敌人协议﹐彼此撤兵。”【2】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根据协议﹐停战线将以……实际控制线来划。”【3】泛指双方经协商取得的一致意见。《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她从知青点参军后﹐和父亲达成过协议﹐对自己的出身绝对保密。”【4】统一意见。{宋}{崔公度}《感山赋》:“同德一心﹐齊力協議。”
協讚-汉语大词典
協讚
【1】见“協贊”。
協力-汉语大词典
協力
【1】合力;共同努力。《宋书·柳元景传》:“今餘東岸萬人﹐賊軍數倍﹐强弱不敵﹐謂宜還就節下協力當之。”{唐}{陆贽}《诛李怀光招谕淮西诏》:“協力同謀﹐舉城歸順。”{清}{李渔}《比目鱼·攀辕》:“同心做好事﹐協力諫清官。”{郭沫若}《念奴娇·怀念周总理》词:“與導師協力﹑同心﹑共命。”
協一-汉语大词典
協一
【1】犹言协力同心。{宋}{范仲淹}《上吕相公书》:“賴相公坐籌於内﹐某輩竭力於外﹐内外協一﹐奉安宗廟社稷。”
協時-汉语大词典
協時
【1】犹按时。《逸周书·谥法》:“協時肇享曰孝。”
協中-汉语大词典
協中
【1】符合中庸之道;适中,合适。《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自是決徒者差減﹐帝嘗稱其({王曾})協中。”{宋}{叶適}《徐德操<春秋解>序》:“其能本末相顧 ﹐隱顯協中﹐如{潮州}殆鮮焉。”{明}{张居正}《奏请圣母裁定大婚吉期疏》:“今若定以春時﹐則既有合於天地交泰﹑萬物化醕之意﹐且當聖齡十六﹐又率遵乎累朝列聖之規﹐不遲不早﹐最爲協中。”{清}{林则徐}《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摺》:“若逕坐死罪﹐是與十惡無所區别﹐即於五刑恐未協中。”《书·大禹谟》:“刑期于無刑﹐民協于中﹐時乃功。”{孔颖达}疏:“民皆合於大中﹐言舉動每事得中﹐不犯法憲﹐是合大中。”
協穆-汉语大词典
協穆
【1】见“協睦”。
協順-汉语大词典
協順
【1】谓和使如意。{宋}{曾巩}《<洪范>传》:“天不言而默定下民﹐相助協順其所居。”
協義-汉语大词典
協義
【1】符合礼义。{唐}{李邕}《鹘赋》:“何至德而能制﹐每協義而不争。”
協服-汉语大词典
協服
【1】悦服,顺从。《三国志·魏志·王基传》:“思慮審定則教令不煩﹐親用忠良則遠近協服。”
協揆-汉语大词典
協揆
【1】{清}代对协办大学士的称呼。意谓协助百揆(指大学士)管理政务。{清}{梁章鉅}《称谓录·内阁大学士》:“案今以大學士協辦爲古之參知政事。故有稱參知者﹐有稱協揆者。”
協正-汉语大词典
協正
【1】调整而使之正确。《宋史·律历志十四》:“{舜}協時月正日﹐正爲積久不能無差﹐故協正之。”
協泰-汉语大词典
協泰
【1】协和安泰。{晋}{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惟帝念功﹐寵命光大;考謚典謨﹐崇榮協泰。”
協統-汉语大词典
協統
【1】{清}末军队一协的首领。{清}{子虚子}《湘事记·军事篇一》:“{湖南}新軍編制爲第二十五混成協﹐協統{蕭良臣}。”
協情-汉语大词典
協情
【1】怀抱私情。協,通“挾”。《世说新语·政事》“{亮}亦尋爲賄敗”{南朝}{梁}{刘孝标}注:“{濤}({山濤})以{亮}({陸亮})將與己異﹐又恐其協情﹐不允。”
協合-汉语大词典
協合
【1】互助,合作。{李大钊}《阶级竞争与互助》:“自虫鸟牲畜乃至人类﹐都是依互助而进化的﹐不是依战争而讲化的。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进化﹐是由个人主义向协合与平等的方面走的一个长路程。”【2】和谐,协调。{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二篇三:“还有我们家里的习惯和城里的风气不大协合的。”
協助-汉语大词典
協助
【1】帮助;辅助。{毛泽东}《军队内部的民主运动》:“关于经济民主﹐必须使士兵选出的代表有权协助(不是超过)连队首长管理连队的给养和伙食。”
協寧-汉语大词典
協寧
【1】使和合安宁。《汉书·宣帝纪》:“朕未能章先帝休烈﹐協寧百姓。”
協臺-汉语大词典
協臺
【1】{清}代副将的别称。{清}{梁章鉅}《称谓录·副将》:“《皇朝通考》:‘副將爲提鎮﹐分守險要者曰協標。’案﹐今人稱副將爲協臺﹐由此。”《官场现形记》第六回:“撫院來的三月個頭裏﹐這協臺得了文書﹐就是心下一個疙瘩。”
協和-汉语大词典
協和
【1】和睦,融洽。《书·尧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孔颖达}疏:“能使九族敦睦﹐百姓顯明﹐萬邦和睦。”《明史·西域传四·哈烈》:“親者尚爾乖戾﹐疏者安得協和。”{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太祖}聞而患之﹐下詔書戒勵﹐使與長吏協和。”《周书·齐炀王宪传》:“輯睦我君臣﹐協和我骨肉。”{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着{陈代军长}等悉心整饬该军﹐团结内部﹐协和军民。”【2】调和;和谐;配合得当。《後汉书·刘恺传》:“協和陰陽﹐調訓五品。”{元}{贡师泰}《送国字张教授》诗:“黄鐘大吕都協和﹐鐵畫銀鉤謾摹録。” 《三国志·蜀志·後主传》:“上下交暢﹐然後萬物協和﹐庶類獲乂。”{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有时数种音波﹐过于杂乱﹐彼此冲突﹐在人耳中发生跳动或触犯的效果﹐永不相协和。”
協句-汉语大词典
協句
【1】即协韵。音韵学用语。{清}{钱大昕}《音韵问答》:“{沈重}作《毛詩音》﹐于今韻有不合者﹐謂之協句﹐如《燕燕》首章:‘遠送于野’﹐云:‘協句宜音時預反’……協句亦謂之協韻。”{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協句即古音也﹐自{陸德明}剏爲古人韻緩﹐不煩改字之説﹐於{沈}({沈重})所云協句者﹐皆如字讀。”
協應-汉语大词典
協應
【1】谓应时,应运而生。{宋}{苏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勾合曲》:“秋風協應﹐生殿閤之微涼。”《宋史·乐志五》:“比歲休祥協應﹐靈芝産於廟楹﹐瑞麥秀於留都。”【2】配合呼应。《明史·西域传一·土鲁番》:“又或{牙蘭}包藏禍心﹐構變於内﹐内外協應﹐何以禦之?”
協心同力-汉语大词典
協心同力
【1】见“協心戮力”。
協洽-汉语大词典
協洽
【1】未年的别称。《尔雅·释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未曰協洽。”{郝懿行}义疏:“協洽者﹐《占經》引{李巡}云:‘言陰陽化生﹐萬物和合﹐故曰協洽。協﹐和也;洽﹐合也。’{孫炎}云:‘物生和洽含英秀也。’”《淮南子·天文训》:“太陰在未﹐歲名曰協洽……協洽之歲﹐歲有小兵﹐蠶登稻昌﹐菽麥不爲﹐民食三升。”{高诱}注:“協﹐和;洽﹐合也。言陰欲化﹐萬物和合。”
協定-汉语大词典
協定
【1】经过协商而订立(共同遵守的条款)。{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一节:“〔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了一系列的侵略要求﹐包括……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等等。”如:应该协定一个共同的纲领。【2】协商后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款。{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二六:“双方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了字。”{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六章:“任何光荣的协定对他来说都是要得的。”
協佐-汉语大词典
協佐
【1】辅助。{南朝} {宋}{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故尚書左僕射前軍將軍臣{穆之}﹐爰自布衣﹐協佐義始﹐内竭謀猷﹐外勤庶政。”{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慶曆}初﹐{杜祁公}﹑{韓}﹑{富}﹑{范}四人在朝﹐欲有所爲﹐{文忠}爲諫官協佐之。”
協從-汉语大词典
協從
【1】和合,顺从。《书·大禹谟》:“鬼神其依﹐龜筮協從。”{孔颖达}疏:“鬼神其依我矣﹐龜筮復合從矣。”{晋}{袁宏}《後汉纪·献帝纪五》:“故助{漢}者協從﹐背{劉}者衆乖。”{宋}{陆游}《谢赦表》:“觀人心之鼓舞﹐知天意之協從。”《北齐书·文宣纪》:“{顯祖}因循鴻業﹐内外協從。”
協商-汉语大词典
協商
【1】共同商量。{柯岩}《奇异的书简》五:“他们今后能在一个单位工作吗?这要根据今后的需要与可能﹐看各有关方面协商的结果。”
協餉-汉语大词典
協餉
【1】{清}代对地方贫瘠﹑收支不能平衡的省份,规定由税收富裕的省份拨款协助,叫做“協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五回:“協餉銀子未必是現銀﹐是打滙票的﹐他如何騙得去?”《清会典·户部七·江西清吏司》:“凡各省之協餉﹐則稽其數。”原注:“每年{直隸}……{貴州}不敷兵餉銀﹐由北檔房覈明﹐在鄰省協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山東}藩庫裏存了一筆銀子﹐是預備支那里協餉的。”
協用-汉语大词典
協用
【1】谓正确使用。《书·洪範》:“次四曰協用五紀。”{孔}传:“協﹐和也。和天時﹐使得正用五紀。”【2】即协韵。音韵学用语。{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古詩之韻﹐如《三百篇》協用者﹐‘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是也。”{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一》:“觀古人諧聲﹐有不可解者﹐如‘玖’字﹑‘有’字多與‘李’字協用﹐‘慶’字﹑‘正’字多與‘章’字﹑‘平’字協用。如《詩》:‘或羣或友﹐以燕天子’。”
協計-汉语大词典
協計
【1】共同计议。《隋书·荣毗传》:“{義明}馳馬追{和}﹐將與協計。”
協會-汉语大词典
協會
【1】会合。《清史稿·礼志五》:“我朝廟制﹐祖宗神靈﹐協會一室。”【2】为促进某种共同事业的发展而组成的群众团体。{徐迟}《火中的凤凰》三:“他参加了文化界救亡协会。”
協妙-汉语大词典
協妙
【1】谓与人同样巧妙。{南朝} {梁}{刘昭}《<後汉书>注补志序》:“協妙{元卓}﹐律曆以詳;承洽{伯始}﹐禮儀克舉。”
協解-汉语大词典
協解
【1】{清}制,一省的地丁银不够支用,朝廷可使别省拨款协助,此项协助经费的解送称“协解”。《清会典·户部七·尚书侍郎职掌》:“凡動款有坐支﹐有給領﹐有協解﹐有估撥﹐皆按其實而銷焉。”
協輔-汉语大词典
協輔
【1】协助辅佐。《宋书·武帝纪中》:“所以協輔皇家﹐永隆藩屏。”
協睦-汉语大词典
協睦
亦作“[協穆]”【1】和睦。《书·周官》“〔司徒〕擾兆民”{孔}传:“以安和天下衆民﹐使小大皆協睦。”《新唐书·王处存传》:“協穆{太原}以自助﹐遠近同心。”《北齐书·魏收传》:“{收}先副{王昕}使{梁}﹐不相協睦。”{郭沫若}《宿楚雄》诗之一:“民族塤篪真協睦﹐農田禾黍好收成。”《三国志·蜀志·马良传》:“今銜國命﹐協穆二家。”{明}{刘基}《拟连珠》之五二:“弼亮惟寅而萬姓協睦。”
協比-汉语大词典
協比
【1】调和,使和谐。《史记·乐书论》:“以爲州異國殊﹐情習不同﹐故博采風俗﹐協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2】犹言比方,比拟。{汉}{马融}《长笛赋》:“故論記其義﹐協比其象﹐徬徨縱肆﹐曠敞罔﹐{老}﹑{莊}之也。”【3】谓与人和睦﹑融洽。《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詩》曰:‘協比其鄰﹐昏姻孔云。’”{杨伯峻}注:“《詩·小雅·正月》句。‘協比’今《詩》作‘洽比’﹐義同。比﹐去聲﹐協比﹐協和親附也。”【4】勾结;依附。《书·盘庚下》:“爾無共怒﹐協比讒言予一人。”{孔}传:“汝勿共怒我﹐合比凶人而妄言。”{陆德明}释文:“比﹐毗志反。”《续资治通鉴·宋真宗乾兴元年》:“{丁謂}與{雷允恭}協比專恣﹐内挾太后﹐同列無如之何。”《三国志·蜀志·姜维传》:“而宦官{黄皓}等弄權於内﹐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旧唐书·李渤张仲方等传论》:“{南紀}({李漢})有良史才﹐足以自立﹐而協比權幸﹐顛沛終身。”
協愛-汉语大词典
協愛
【1】共同热爱。{晋}{陆云}《盛德颂》:“天人允嘉﹐民神協愛﹐曆數在身﹐有命將集。”
協私罔上-汉语大词典
協私罔上
【1】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協,通“挾”。《南史·何尚之传》:“御史中丞{張綰}奏{敬容}協私罔上﹐合棄市。”
協諧-汉语大词典
協諧
【1】调和。{宋}{曾巩}《谢熙宁六年历日表》:“兢慎萬幾﹐協諧五紀。”
協音-汉语大词典
協音
【1】把某字临时改读为某音,以使声韵和谐;也指需临时改读的韵脚。{宋}{周密}《齐东野语·四皓名》:“《韓詩》:‘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觸。’{蔡}氏註 :‘角﹑觸﹐協音也。’”{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焦貢}《易林》……云:‘酒爲歡伯﹐除憂來樂。福喜入門﹐與君相索。’伯音博﹐協音也。”
協恭-汉语大词典
協恭
【1】勤谨合作。《儒林外史》第七回:“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將來‘同寅協恭’﹐多少事業都要同做。”《书·皋陶谟》:“同寅協恭﹐和衷哉。”{孔}传:“以五禮正諸侯﹐使同敬合恭而和善。”{明}{宋濂}《进<元史>表》:“於是命翰林學士臣{宋濂}﹑待制臣{王禕}協恭刊裁。”
協調-汉语大词典
協調
【1】和谐一致;配合得当。{徐迟}《牡丹》八:“而这时她和整个舞台取得了最美妙的協调。”{草明}《乘风破浪》第三章:“{唐绍周}认为自己刚来﹐和{老宋}的关系一直不是那么协调。”《花城》1981年第2期:“上下级通气﹐甲乙方协调。”
協光紀-汉语大词典
協光紀
【1】古代神话中五天帝之一{黑帝}的名字。《文选·张衡<东京赋>》“四靈懋而允懷”{李善}注引《河圖》:“{黑帝}神名{協光紀}。”按﹐“協”与“叶”同音﹐又作“叶光紀”。“叶”与“汁”形近﹐又作“汁光紀”。
協心-汉语大词典
協心
【1】同心,齐心。{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一折:“想{晉國}卿相﹐惟我居首﹐兵多人盛﹐又得{韓}{魏}二子﹐協心助翊。”《书·毕命》:“{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陳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終﹐三后協心﹐同底于道。”{明}{唐顺之}《阅视军情首疏》:“皆因文武職官﹑水陸兵將﹐不肯協心效力﹐以致日久財費。”{宋}{范仲淹}《宋故太子宾客谢公神道碑铭》:“{李}公﹐時之端人也﹐與公協心發其({趙諫})家﹐盡得兇狀。”{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協心輔齊聖﹐政理同毛輶。”
協謀-汉语大词典
協謀
【1】共同谋划。《三国志·魏志·程昱传》:“又{兗州}從事{薛悌}與{昱}協謀﹐卒完三城。”《宋书·武帝纪中》:“諒以協謀乎人鬼﹐而以百姓爲心者也。”{明}{唐顺之}《三沙报捷疏》:“此實聖明玄威廣遠……督撫協謀﹐諸將用命之所致也。”
協同-汉语大词典
協同
【1】指团结统一。《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二·北齐元会大飨歌皇夏三》:“我應天曆﹐四海爲家。協同内外﹐混一戎華。”《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性剛急﹐輕犯雅俗﹐不能協同朋類﹐故莫肯理之。”【2】协助;会同。{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協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元}{马致远}《岳阳楼》第三折:“勾頭文書元着我協同着你拿這{胡道人}。”《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卿父勸吾協同{曹公}﹐絶婚{公路}。”{清}{李渔}《比目鱼·奏捷》:“若果然是他﹐只消協同地方﹐拿來就是了。”【3】谐调一致;和合共同。《後汉书·桓帝纪》:“内外協同﹐漏刻之閒﹐桀逆梟夷。”{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誓書之外﹐各無所求﹐必務協同﹐庶存悠久。”《汉书·律历志上》:“咸得其實﹐靡不協同。”{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六》:“太特别﹐便难与种种人协同生长﹐挣得地位。”【4】指互相配合。{{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遇有战事﹐召集各部落长共同商议﹐调发兵众﹐協同作战。”{郭光}《英雄列车》一:“我们的英雄乘务员和旅客協同动作﹐又从洪水里抢救出来了九个灾民。”
協解-汉语大词典
協解
【1】犹和解。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列强态度》:“〔{英}{俄}兩國〕謂彼等對於{中國}問題﹐當俟在華關係列强彼此協解﹐方才進行。”
協附-汉语大词典
協附
【1】犹依附﹑依傍。《後汉书·孔融传》:“時{袁曹}方盛﹐而{融}無所協附。”《後汉书·窦宪传》:“所以内外協附﹐莫生疑異。”《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近日頗協附有位﹐久則便成朋黨。”
協約-汉语大词典
協約
【1】国家间协商订立的条约。如一九〇四年的《英法协约》。亦指协商订立条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云南河口起义清方档案》:“目前{滇}﹑{粤}邊務﹐與{法}﹑{日}協約﹐息息相關。”
協契-汉语大词典
協契
【1】犹同心,一致。《晋书·简文帝纪》:“羣后竭誠﹐協契斷金。”《南史·宋纪上·武帝》:“同力協契﹐所在蠭起。”《周书·贺拔岳传》:“{齊神武}既忌{岳}兄弟功名﹐{岳}懼﹐乃與{太祖}協契。”《资治通鉴·後汉高祖乾祐元年》:“{守貞}自謂天人協契﹐乃自稱{秦王}。”
協翼-汉语大词典
協翼
【1】赞助;辅佐。《旧五代史·晋书·刘处让传》:“{少帝}即位之初﹐{處讓}與宰臣言﹐有協翼之論。”
協奏曲-汉语大词典
協奏曲
【1】指由一个独奏者(奏小提琴﹑钢琴等)和一个管弦乐队合作演奏的大型器乐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
協律-汉语大词典
協律
【1】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等乐官的省称。{唐}{韩愈}有《赠别元十八协律》诗。{唐}{刘禹锡}有《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唐}{司空图}《成均讽》:“名編協律之籍﹐妙軼總章之觀。”【2】符合音律或格律。{清}{陆以湉}《冷庐杂识·九言诗》:“九言詩﹐最難自然協律。”{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嘗讀時髦所撰﹐惜其慘澹經營﹐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絃﹐副{優孟}者﹐非審音協律之難﹐而結搆全部規模之未善也。”{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九:“儒士聞而競觀之﹐以爲協律之詞。”{宋}{刘克庄}《贺新郎·生日用实之来韵》词:“老去山歌尤協律。”【3】配以音乐声律,犹言谱曲。{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古詩皆詠之﹐然後以聲依詠以成曲﹐謂之協律。”《汉书·王褒传》:“上頗作歌詩﹐欲興協律之事。”【4】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延年}以曼聲協律﹐{朱}{馬}以騷體製歌。”{姚华}《曲海一勺·原乐》:“惜乎協律之署已墟﹐正音之譜不續。”《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赞》:“協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十节:“{丘仲}造笛﹐作为协律的乐器。”
協判-汉语大词典
協判
【1】共同决定。《新唐书·房玄龄传》:“〔{房玄齡}〕乃引{杜如晦}協判大計。”
協黨-汉语大词典
協黨
【1】结党。《宋书·武帝纪中》:“附麗協黨﹐扇蕩王畿。”【2】指勾结。《周书·文帝纪上》:“協黨國賊﹐共危本朝。”
協策-汉语大词典
協策
【1】犹协助。{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曹參}〕協策{淮陰}﹐亞跡{蕭公}。”
協任-汉语大词典
協任
【1】为协理某种工作而任某职务。《清会典·兵部·武选》:“凡武職官之任﹐有兼任﹐有協任﹐有派任﹐有試任﹐以輔於額缺。”
協慶-汉语大词典
協慶
【1】共同庆贺。《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一·唐昭德皇后庙乐章》:“昌時協慶﹐理内成功。”{南朝} {梁简文帝}《吴郡石像碑》:“道俗側塞﹐人祗協慶。”
協作-汉语大词典
協作
【1】谓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柯岩}《奇异的书简·船长》:“你是一个不合格的引水员﹐不能给船舶提供良好的协作。”
協相-汉语大词典
協相
【1】协助。{宋}{曾巩}《太平州与本路转运状》:“享神明之協相﹐具福禄之來成。”{明}{李东阳}《明故袭封衍圣公以和墓志铭》:“時復有修廟之役﹐公協相規畫﹐勞勩甚殷。”
協序-汉语大词典
協序
【1】调和使有规律。《後汉书·顺帝纪》:“朕以不德﹐統奉鴻業﹐無以奉順乾坤﹐協序陰陽。”
協風-汉语大词典
協風
【1】春天温和的风。《国语·周语上》:“先時五日﹐瞽告有協風至。”{韦昭}注:“協﹐和也﹐風氣和﹐时候至也。”{宋}{苏轼}《春贴子词·皇帝阁之二》:“{暘谷}賓初日﹐清臺告協風。”{王文诰}辑注引{郑若庸}《类隽》:“協風﹐立春融風也。”{明}{徐渭}《代元旦贺礼部某公启》:“告協風於史氏﹐欽哉行夏之時。”
作協-汉语大词典
作協
【1】“中国作家协会”的省称。
允協-汉语大词典
允協
【1】确实符合。《书·说命》:“王忱不艱﹐允協于先王成德。”{孔}传:“王心誠不以行之爲難﹐則信合於先王成德。”《後汉书·方术传·谢夷吾》:“{殷}{周}雖有{高宗}﹑{昌}﹑{發}之君﹐猶賴{傅説}﹑{吕望}之策﹐故能克崇其業﹐允協大中。”【2】和洽。《晋书·儒林传·杜夷》:“{漢武}欽賢﹐俊彦響應﹐故能允協時雍﹐敷崇盛化。”{南唐}{张绍}《冲佑观》诗:“明明我后﹐允協昌基。”{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尊师重道》:“庶乎允協﹐足副朕尊崇先師至聖之意。”【3】恰当,适当。{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酒祀典》:“愚謂以{宣尼}爲飲宗﹐終覺侮聖﹐不若推{靖節先生}爲尊﹐而諸子中再另選一人祀之﹐較爲允協。”《清史稿·礼志三》:“帝曰:‘{戴聖}﹑{何休}非純儒……視{鄭康成}淳質深通者有間﹐其他諸儒是否允協﹐應再確議。’”
克協-汉语大词典
克協
【1】能够谐和;符合;统一。{三国} {魏}{曹植}《帝舜赞》:“{顓頊}之族﹐重瞳神聖﹐克協頑{瞽}﹐應{唐}莅政。”{明}{文徵明}《太仓州重浚七浦塘碑》:“議既克協﹐乃糾民集財﹐以是歲十月之隙﹐蕆事即工。”{唐}{韩愈}《祭裴太常文》:“兄皆指陳根源﹐斟酌通變﹐莫不允符天旨﹐克協神休。”
劇協-汉语大词典
劇協
【1】戏剧家协会的简称。
同德協力-汉语大词典
同德協力
【1】为同一目标而共同尽力。{铁郎}《论各省宜速响应湘赣革命军》:“使其萬衆一心﹐同德協力﹐共逐{白山}之獸﹐追還我{黄帝}之魂。”
同心協濟-汉语大词典
同心協濟
【1】见“同心共濟”。
同寅協恭-汉语大词典
同寅協恭
【1】《书·皋陶谟》:“百僚師師,百工惟時……同寅協恭,和衷哉。”{孔}传:“使同敬合恭而和善。”此{皋陶}在{帝舜}前对{禹}所说的话。后用为同僚恭谨事君,共襄政事之典。{汉}{蔡邕}《中鼎铭》:“率夫百辟﹐媚于天子﹐天子曰:‘都!慎厥身﹐脩思永﹐同寅協恭﹐以和天衷﹐德則昭之。’”《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中》:“兼以修奉園陵﹐崇建宗廟﹐右賢左戚﹐同寅協恭﹐多事之中﹐大禮無闕。”{宋}{沈遘}《乾元节罢散道场斋文》:“相公樞密參政﹐伏願同寅協恭﹐奮庸熙載。”《儒林外史》第七回:“可見你我都是天榜有名。將來同寅協恭﹐多少事業都要同做。”
同心協力-汉语大词典
同心協力
【1】齐心合力。谓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南朝} {陈}{徐陵}《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同心協力﹐克定邦家。”《三国演义》第一回:“三人焚香再拜而説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爲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二幕:“如果要是同心协力去打敌人﹐那就大家都不要管各人的私事。”
同力協契-汉语大词典
同力協契
【1】犹言同心协力。《南史·宋纪上》:“同力協契﹐所在蠭起﹐即日斬僞{徐州}刺史{安成王}{脩}﹑{青州}刺史{弘}。”
同心協德-汉语大词典
同心協德
同“[同心同德]”【1】{唐}{颜真卿}《祭伯父豪州刺史文》:“〔{真卿}〕與{杲卿}同心協德﹐亦著微誠。”
君子協定-汉语大词典
君子協定
【1】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新华文摘》1981年第2期:“我说﹐你也别光信我这张嘴皮子﹐咱们来个君子协定。”{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不过丑话説在前边﹐咱们订个君子协定﹐什么时候你讨厌我了﹐就放我回干校。”
和協-汉语大词典
和協
亦作“[和叶]”【1】和睦相处。《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於四方。”{唐}{康骈}《剧谈录·含元殿》:“君臣和叶﹐四表靖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民报·烈士吴樾君意见书》:“民族間之利害衝突﹐勢所不免。惟勢力平均者﹐始有和協提携之希望。”【2】谓使之和睦相处。《三国志·吴志·胡综传》:“其和協彼此﹐使之無隙﹐{綜}有力焉。”{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張安道}〕奉勅撰《許公神道碑》﹐其家欲言和協二宫事……上不喜。”【3】同心协力。《逸周书·允文》:“人知不棄﹐愛守正户﹐上下和協﹐靡敵不下。”{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從古權貴在朝﹐未有能和協者。”【4】使和谐;协调。{南朝} {宋}{鲍照}《河清颂》:“謁薦郊廟﹐和協律吕。”{鲁迅}《呐喊·鸭的喜剧》:“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5】犹和合。谓男女欢聚。{元}{曾瑞}《山坡羊·妓怨》曲:“恰和協﹐又離别。被娘間阻郎心趄﹐離恨滿懷何處説。”{明}{梁辰鱼}《好事近·寄妓》套曲:“初相見甚干涉﹐料姻緣前生未定﹐難道就和叶。”
周協-汉语大词典
周協
【1】犹适宜。{清}{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二》:“今吾鄉歲必兩祭﹐春以清明﹐秋以重陽﹐似更周協。”
嚇協-汉语大词典
嚇協
【1】恐吓威胁。《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文》:“驅逐{陵}母﹐直至帳前。嚇協(脅){陵}母言云:‘肯修書詔兒已不?’”
銜協-汉语大词典
銜協
【1】犹符合。{南朝} {宋}{鲍照}《和王丞》诗:“銜協曠古願﹐斟酌高代賢。”{钱仲联}增补集说校引{闻人倓}曰:“銜﹐含也。《篇海》:協﹐合也……言有合轍古人之願也。”
宣協-汉语大词典
宣協
【1】宣扬协和。《後汉书·左雄传》:“郡國孝廉﹐古之貢士﹐出則宰民﹐宣協風教。若其面牆﹐則無所施用。”
寅恭諧協-汉语大词典
寅恭諧協
【1】恭谨协和。{明}{张居正}《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經術遭逢聖主﹐備位輔弼﹐朝夕與同事諸臣寅恭諧協﹐凡有所見﹐自可隨事納忠﹐似不必更有建白。”
妥協-汉语大词典
妥協
【1】恰当协调;合适。{清}{蒋良骥}《东华录》卷三一:“朕覽{高其倬}等所奏{太平峪}吉地事宜﹐甚屬妥協。”{明}{郎瑛}《七修类稿·诗文二·月中桂》:“此詩雖若可觀﹐不免犯重起……當改‘根’爲‘枝’﹐‘種’爲‘長’。易此二字﹐殊覺辭理妥協。”《老残游记》第八回:“桌椅几案﹐布置極爲妥協。”【2】停当,完毕。{老舍}《老张的哲学》第三六:“{老张}又坐了半天﹐把已定的事﹐一一从新估计一番﹐诸事妥协﹐{老张}告辞回家。”《老残游记》第九回:“蒼頭一一答應説:‘都齊備妥協了。’”《红楼梦》第二三回:“正才掩埋妥協﹐只見{人}走來。”【3】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邹韬奋}《民众的要求》:“中途决不妥协﹐那才是真为着抗敌救国而迈进﹐否则便表示另有其他的动机。”{毛泽东}《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在各个策略阶段上﹐要善于斗争﹐又善于妥协。”
政治協商會議-汉语大词典
政治協商會議
【1】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全国性的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地方也有地方性的各级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政協-汉语大词典
政協
【1】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详“政治協商會議”。
變文協韻-汉语大词典
變文協韻
【1】古文修辞术语。用变换文字或颠倒词序等手段使句子的音调和谐。{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变文协韵例》:“古人之文﹐更有變文以協韻者。《詩·鄘風·柏舟篇》:‘母也天只﹐不諒人只。’《傳》曰:‘天﹐謂父。’《正義》曰:‘先母後天者﹐取其韻句耳。’按:‘母’則直曰‘母’﹐而‘父’則稱之爲‘天’﹐此變文協韻之例也。”
映協-汉语大词典
映協
【1】互相映衬和协。{南朝} {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三:“夫以涵育兩儀﹐照臨日月﹐山澤通氣﹐陰陽離會﹐莫不皆須匹偶﹐共相映協。”
時協-汉语大词典
時協
【1】四时和畅。{晋}{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康年委登﹐惠風時協。”
汁協-汉语大词典
汁協
【1】和谐;协调。{晋}{左思}《吴都赋》:“若此者﹐與夫唱和之隆響……皆與謡俗汁協﹐律吕相應。”
混成協-汉语大词典
混成協
【1】即混成旅。{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湖北新军之成立》:“改{湖北}護軍營﹑武建營爲第八鎮及第二十一混成協;保{張彪}爲第八鎮統制﹐{黎元洪}升二十一混成協統領。”{章裕昆}《群治学社之进展》:“適四十一標三營管帶{曹進}調升{江蘇}陸軍第二十三混成協四十六標統帶。”
按協-汉语大词典
按協
【1】考校调协。《宋史·职官志四》:“又有按協聲律﹑製撰文字﹑運譜等官﹐以京朝官﹑選人或白衣士人通樂律者爲之。”
懷協-汉语大词典
懷協
【1】谓打毬技术高妙,善于控制。《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試交騎馬捻毬杖﹐忽然擊拂便過人……南北盤旋如掣電﹐東西懷協似風雲。”{蒋礼鸿}通释:“‘懷協’就是‘懷挾’……‘懷協’在當時是讚美打毬手段的行語。”【2】携带。《後汉书·儒林传序》:“先是四方學士多懷協圖書﹐遁逃林藪。”【3】包藏。《後汉书·方术传序》:“{漢}自{武帝}頗好方術﹐天下懷協道蓺之士﹐莫不負策抵掌﹐順風而屆焉。”{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孔平仲}云:《後漢》懷挾字都作懷協。”
畢協-汉语大词典
畢協
【1】谓完全得当。{汉}{刘向}《说苑·政理》:“故誅賞不可以繆﹐誅賞繆﹐則善惡亂矣……《書》曰:‘畢協賞罰’﹐此之謂也。”《书·康王之诰》:“惟新陟王﹐畢協賞罰﹐戡定厥功﹐用敷遺後人休﹐今王敬之哉!”{陈经}详解:“畢協賞罰﹐言或賞或罰無不當理。”
穩協-汉语大词典
穩協
【1】工稳而协调。{清}{冯班}《钝吟杂录·正俗》:“平側宫商﹐體勢穩協﹐視{齊}{梁}體爲優矣。”
皇協軍-汉语大词典
皇協軍
【1】抗{日}战争时期{华北}伪军之一。{陈静波}《回民之母》:“太阳刚冒红的时候﹐鬼子和皇协军二百馀人﹐从{河间}﹑{献县}﹑{淮镇}三路包围了{辛庄}。”亦省称“[皇協]”。{阮章竞}《送别》诗:“现在那狗们又要来﹐皇协变了中央兵。”
皇協-汉语大词典
皇協
【1】见“皇協軍”。
符協-汉语大词典
符協
【1】符合;相同。《北史·恩幸传·刘腾》:“{孝文}之在{縣瓠}﹐問其中事﹐{騰}具言{幽后}私隱﹐與{陳留公主}所告符協。”{晋}{干宝}《搜神记》卷五:“某等以其夢指適異常﹐試往相問﹐而果各得此夢﹐符協如一。”
翕協-汉语大词典
翕協
【1】和协。{唐}{张说}《封泰山乐章·舒和》:“六鐘翕協六變成﹐八佾倘佯八風生。”
輯志協力-汉语大词典
輯志協力
【1】同心合力。{明}{李东阳}《<会试录>序》:“天下之士輯志協力以效於世﹐然後盡其才而用之。”
農民協會-汉语大词典
農民協會
【1】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核心。简称农会或农协。{廖仲恺}《农民解放的方法》:“农民协会是救苦救难的﹐能够救苦救难的并不是{观世音}﹐就是农民协会!”{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我走过的几县﹐知事遇事要先问农民协会。在农民势力极盛的县﹐农民协会说话是‘飞灵的’。”
貧協-汉语大词典
貧協
【1】贫下中农协会的简称。{沈仁康}《杏花雨·春风叩响了门环》:“贫协组长{润伯}常常侧耳听着﹐常常起身去开门。”
贊協-汉语大词典
贊協
【1】辅佐协助。{隋}{薛道衡}《老氏碑》:“固以幽明贊協﹐符瑞彪炳。千年靈蔡著天性以效徵﹐三足神烏感陽精而表質。”
調協-汉语大词典
調協
【1】协调。{艾青}《火把》诗:“人生应该是一种把自己贡献给群体的努力﹐一种个人与全体取得调协的努力。”
諧協-汉语大词典
諧協
【1】和谐协调。{{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八:“诗的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谐协的韵律﹐并不在乎词藻的修饰。”{宋}{沈辽}《德相送荆公三诗用元韵戏为之》:“簫竽合古律﹐宫羽自諧協。”{明}{李东阳}《麓堂诗话》:“詩有純用平側字而自相諧協者。”
議協-汉语大词典
議協
【1】协商。{宋}{王巩}《闻见近录》:“{潞公}爲首相﹐與{富公}議協﹐密諭{王文忠}爲草詔﹐常懷之以待非常。”
附協-汉语大词典
附協
【1】亲附和协。《国语·齐语》:“是以大國慚媿﹐小國附協。”《宋书·徐湛之传》:“{湛之}爲大將軍{彭城王}{義康}所愛﹐與{劉湛}等頗相附協。”
鋒協-汉语大词典
鋒協
【1】犹锋侠。{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操}贅閹遺醜﹐本無懿德﹐狡鋒協﹐好亂樂禍。”
鳳協鸞和-汉语大词典
鳳協鸞和
【1】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明}{张凤翼}《红拂记·物色陈姻》:“想當時鳳協鸞和﹐不料如今成話靶。”
齊心協力-汉语大词典
齊心協力
亦作“[齊心併力]”亦作“[齊心同力]”【1】同心合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後汉书·王常传》:“〔{常}〕即引兵與{漢}軍及{新市}﹑{平林}合。於是諸部齊心同力﹐鋭氣益壯﹐遂俱進﹐破殺{甄阜}﹑{梁丘賜}。”《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過不多時﹐衆人齊心協力﹐山嶺廟也自成了。”《水浒传》第六七回:“{盧俊義}拜謝道:‘上托兄長虎威﹐深感衆頭領之德﹐齊心併力﹐救拔賤體﹐肝膽塗地﹐難以報答!’”《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只要上下齊心協力的認真辦起事來﹐節省了那些不相干的虚糜﹐認真辦起海防邊防來就是了。”
龢協-汉语大词典
龢協
【1】和合协调。《国语·周语中》:“女今我王室之一二兄弟﹐以時相見﹐將龢協典禮﹐以示民訓則。”{韦昭}注:“協﹐合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