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拒)是什么意思
承偌←→拒绝-反义词词典
承偌←→拒绝chéngnuò-jùjué
【词性】:动
承偌:答应办理某项事务。
拒绝:不接受。
【例】 这是生活的承诺,庄严的盟誓。(古华:《芙蓉镇》) 大哥心软,不愿一口拒绝,要三哥劝我推迟赴法行期两三年。(巴金:《我的哥哥李尧林》)
答应←→拒绝 推辞-反义词词典
答应←→拒绝 推辞dāyīng-jùjué tuīcí
【词性】:动
答应:同意,接受。
拒绝:不接受(请求,赠送或意见)。
推辞:表示拒绝(邀请、馈赠等)。
【例】 柯林斯先生郑重其事地挥了挥手回答道:“年轻的姑娘们遇到人家第一次求婚,即使心里愿意答应,口头上总是拒绝;有时候甚至会拒绝两次三次。”(〔英〕奥斯丁:《傲慢和偏见》) 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小学《语文》第九册《将相和》)
接受←→拒绝 抛弃-反义词词典
接受←→拒绝 抛弃jiēshòu-jùjuépāoqì
【词性】:动
接受:容纳而不拒绝。
拒绝:不容纳(请求、意见或赠礼)。
抛弃:扔掉不要。
【例】 领导上让我担任新成立的科技情报科长。……我虽然接受了这个工作,但情绪仍然不好。(周嘉俊:《独特的旋律》) 你说爱是神所造,劝我不要拒绝,我本没有拒绝,然而憎也是神所造,我又怎能不承纳呢?(许地山:《无法投递之邮件》) 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拒绝←→肯首-反义词词典
拒绝←→肯首jujué-kěnshǒu
【词性】:动
拒绝:不接受(意见、请求等)。
肯首:同意。
【例】 林震自告奋勇来帮忙,她拒绝了,说:“你抄,我不放心。”(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儿子要利用暑假骑自行车旅游,得到父亲的肯首。
顺从←→抵制 抗拒-反义词词典
顺从←→抵制 抗拒shùncóng-dǐzhì kàngjù
【词性】:动
顺从:依照别人的意见,不反抗,不违背。
抵制: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而加以反对。
抗拒:抵抗并拒绝。
【例】 故令不再而民顺从。(《孔子家语·执辔》) 少城公园的抵制劣货大会,梅女士也曾去看热闹。(茅盾:《虹》) 程微的话,句句在理,字字动心,平静之中,含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王子硕:《评工会上》)
同意←→拒绝-反义词词典
同意←→拒绝tóngyì-jùjué
【词性】:动
同意:赞成;准许。
拒绝:不接受。
【例】 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同意的时候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苏〕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应允←→拒绝-反义词词典
应允←→拒绝yīngyǔn-jùjué
【词性】:动
应允:答应允许。
拒绝:不同意,不答应。
【例】 她正跪在地上,合着掌,在虔诚地低声的感谢菩萨,重复地应允着几天内还她刚才许下来的心愿。(鲁彦:《火的记忆》) 在农闲季节,在月明风清的日子里,小伙子们常常在湖边唱起情歌,并且把一块块小石子投到他们心爱的姑娘的楼顶上;聪明的姑娘,从石子落在房顶上的响声和远处的歌声,便会判断出,来的人是她所期待的抑或是她所拒绝的,然后决定出去会面还是坐在火塘边置之不理。(冯牧:《滇云揽胜记》)
允许←→拒绝-反义词词典
允许←→拒绝yǔnxǔ-jùjué
【词性】:动
允许:同意。
拒绝:不同意。
【例】 “哼!等你自己做了长辈的时候再说罢!现在——好,你进学校也有六七年了,明天就不用再到学校里去!”“希望爹记得从前允许我的话!”(茅盾:《虹》) 江丽说:“你拒绝也不行啦,我一定要在你身上挖掘材料来。”(雪克:《战斗的青春》)
拒谏饰非-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拒谏饰非jùjiànshìfēi
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闻过则喜、广开言路(我党的优良传绕之一,就是~,从不拒谏饰非。)
拒绝-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拒绝jùjué
(对请求、意见、赠礼等)不接受——接受(他提出的要求过高,我不能~,因此婉言拒绝了。)、采纳(~群众意见)、同意、答应、应许、应允、应承(对这些合理要求,只能~,不能拒绝。)
抗拒-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抗拒kàngjù
抵抗和拒绝——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拒绝 拒 谢绝 回绝-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拒绝 拒 谢绝 回绝
拒绝jùjué 拒jù 谢绝xièjué 回绝huíjué
动词。表示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请求、赠礼等)。
“拒绝”强调无可商量,只能挡回去;比较强硬,含有不讲客气的意味和严峻的态度色彩。例如:卢象升从朝中回来,拒绝了宾客,躲在书房里倒也清静”(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他摸出手帕在她的脸上细细揩着,她并不拒绝”(巴金:《家》)。
“拒”和“拒绝”意思一致,但表意不如“拒绝”明晰;有文言色彩,现代除出现于固定词组“来者不拒”“拒人千里之外”“拒之千里之外”“拒谏饰非”“拒腐蚀,永不沾”等之外,使用时一般须在后面紧跟上“不”,再接上双音的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例如:“只要愿意学习,按规定办理手续,那么来者不拒”;“在蒋介石的三月一日的演说里,对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公意而提出的召开党派会议和成立联合政府一项主张,则拒之千里之外”(《毛泽东选集》,第三卷);“这大约已是五代表被拒以后了”(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酬金送去了的,老师们拒不肯收,一定要我带回来”。
“谢绝”含有“对不起,无法接受”的意味,比较和缓,有客气的态度色彩。例如:“屡次请他们把那未完的稿子继续下去,他们也谢绝了”(郭沫若:《学生时代》);“谢绝了人力车夫呼喊的包围,躲开了旅店伙计晓晓不休的招揽,田开山和张枫林相跟着走到背静之处”(李英儒:《还我河山》)。
“回绝”突出给对方以不接受的答复;一般只用于请求,不能用于帮助、意见、赠礼。例如:“李德才一口回绝说情的事,运涛垂头丧气走出来”(梁斌:《红旗谱》);“人家跟你熟,知道你心眼好,才请你帮个忙,怎么好意思回绝人呢?”。
深闭固拒-实用委婉语词典
深闭固拒
婉指关闭心灵的门窗,不喜与人交流思想。
敌不及拒-孙子兵法词典
敌不及拒
【释义】:
敌人来不及抗拒。《九地篇》:“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拒-孙子兵法词典
拒jù
【释义】:
抵御;抵抗。《九地篇》:“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张预注:“攻则犹脱兔之疾,乘敌仓卒,是以莫御。”
答应 拒绝-反义词应用词典
答应 拒绝
答应 dāying 拒绝 jùjué
【答应】动词。应声回答;允许同意。
〔例句〕
1.“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2.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3.父母答应我暑假去黄山旅游。
【拒绝】动词。不接受别人的请求、意见或赠礼。
〔例句〕
1.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敌人要他写“自白书”,被他严辞拒绝了。
3.我没想到一片好心竟遭到她的拒绝。
〔应用例句〕
你本来答应了,现在为什么又拒绝?
兜揽 拒绝-反义词应用词典
兜揽 拒绝
兜揽 dōulǎn 拒绝 jùjué
【兜揽】动词。把事情往自己身上拉;招揽(顾客)。常与“生意”“顾客”等词搭配使用。可重叠成ABAB式。
〔例句〕
1.王师傅把别人不愿干的活儿全兜揽了。
2.他把招待外单位来宾的事务全兜揽到自己身上。
3.林老板用甩卖小百货的方法来兜揽顾客。
【拒绝】动词。不接受别人的请求、意见或赠礼。
〔例句〕
1.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2.拒绝批评的人是不能进步的。
3.姑娘的拒绝使小伙子十分难堪。
接受 推辞 拒绝-反义词应用词典
接受 推辞 拒绝
接受 jiēshòu 推辞 tuīcí
拒绝 jùjué
【接受】动词。对事物容纳、接收。
〔例句〕
1.老一代战士们那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已经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新的一代接受下来了。
2.公路两旁那一排排的防风林,像接受检阅的队伍似的,排列得整整齐齐。
3.这种人身攻击式的所谓“批评”,我不能接受。
【推辞】动词。表示拒绝(任命、邀请、馈赠等)。
〔例句〕
1.金星看了医生的信上写得十分诚恳,也不怎么推辞,把银子收下。
2.他觉得请他做报告这件事实在不好推辞,就答应下来了。
3.明天的聚会我本来不想参加,可实在推辞不了。
【拒绝】动词。不接受(请求、意见或赠礼)。
〔例句〕
1.我们的教条主义者是懒汉,他们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
2.要是总经理拒绝我们的合理化建议,我们就请求提交董事会讨论。
3.这是老师托付我办的事情,怎么能拒绝呢?
抗拒 服从-反义词应用词典
抗拒 服从
抗拒 kàngjù 服从 fúcóng
【抗拒】 动词。抵抗、拒绝。
〔例句〕
1.历史潮流是不可抗拒的。
2.坦白可以从宽,抗拒是没有出路的。
3.被围困在山洞里的残匪还在顽固抗拒着。
【服从】心理活动动词。遵照;听从。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句〕
1.平时我很服从你们,这回你们可得服从我了。
2.我们应该服从组织调动。
3.我口服心不服,行动上的服从是不得已的。
〔应用例句〕
少年犯要好好服从劳教干警的教育,任何抗拒改造的思想和行动都是错误的。
顺从 违拗 抗拒-反义词应用词典
顺从 违拗 抗拒
顺从 shùncóng 违拗 wéi'ào
抗拒 kàngjù
【顺从】动词,依照别人的意思,不违背,不反抗。形容词,不违背、不反抗的。
〔例句〕
1.我顺从地躺下,从参谋长的话里,我猜测出部队可能马上要转移……
2.对丈夫,她顺从了大半辈子;如今,在女儿婚事的问题上,她再也不想听任丈夫破坏女儿的幸福了。
3.刚进刘家门,她表现出很顺从的样子。
【违拗】动词。违背;有意不依从(上级或长辈的主意)。
〔例句〕
1.“你是不是想要我办你一个违拗警察罪?”64号警察对克兰比尔说。
2.如果教育不得法,很容易使青少年产生有意违拗父母师长的逆反心理。
3.对于上级的指示,他从来都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即使明知是错的,也不敢违拗。
【抗拒】动词。抵抗和拒绝。
〔例句〕
1.据传说此神像是为纪念罗兹岛人于纪元前304年抗拒入侵者Demetrius Poliorcetes之胜利,铸造铜料系熔自俘获的军器。
2.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3.形形色色的犯罪分子应该明白:尽快自首坦白才是出路,抗拒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拒-古文观止词典
拒jù
【词性】:动词
一、抵御,抵抗(2)。《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假使六国的君主都能各自爱护他们的人民,就完全可以抵御秦国。《六国论》: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燕、赵二国在前面抵抗它,韩、魏二国乘机在后面截击它,这在军事上是冒险的做法。
二、拒绝(3)。《与韩荆州书》: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希望您能够推心置腹、和颜悦色地接待我,不要因为我只肯拱手相见就因而被拒绝。《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那些写铭志文章的人,既没有谁拒绝他们而不做。《徐文长传》:显者至门,或拒不纳。——地位显贵的人到了门前,有时他就拒绝不接待。
亢拒-古文观止词典
亢拒kàng jù
【词性】:动词
抗拒,对抗(1)。《祭鳄鱼文》: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同刺史对抗、争着称霸。
拒人千里之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拒人千里之外
【释义】:
自以为是,坚决拒绝排斥别人的意见。后形容态度傲慢冷漠,不愿跟人接近。《野叟曝言》九八:望将军转闻峒主,如能毅然释此夫妇,导之出疆,远人闻之,孰不裹粮而至,否则拒人千里之外,大业何由而成?《歧路灯》四三:不过聊吃三杯,叙阔而已,贤弟不得拒人千里之外。
☉拒人于千里之外
《官场现形记》二五:刘厚守因预先听了黄胖姑先入之言,词色之间也就和平了许多,不像前天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来者不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来者不拒
【释义】:
凡来者都一律接纳而不拒绝。□《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发财秘诀》三:内中就有许多在广东犯了事,不能容身的,走到香港去投奔他,他也来者不拒。《黑籍冤魂》一八:上海地方,多有那少年浪子,当他是谁家闺秀,追踪蹑迹的跟去,想吃天鹅肉,他却是开门揖盗,还你个来者不拒。这叫做膀子吊。
前门方拒虎,后门又进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前门方拒虎,后门又进狼
【释义】:
比喻刚挡住了恶人或消除了一灾,接着又遭敌害或灾祸。指恶人或灾祸接踵而至。□元·赵雪航《评史》:窦氏虽除,而寺人之权兹盛矣!谚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此之谓也。《西湖二集》一七:话说杨完者,生性残刻,专以杀掠为事,驻兵城东菜市桥外,淫刑以逞,虽假意尊重丞相,而生杀予夺一意自专。丞相无可为计,只得听之而已。正是:前门方拒虎,后门又进狼。
☉前门方拒虎,后门又来狼
《西湖拾遗》二三:丞相无可为计,只得听之而已。正是:前门方拒虎,后门又来狼。
☉后户虽拒狼,前门又进虎
《西湖二集》一七:怎知张士诚专忌惮得杨完者,自杨完者诛死之后,士诚益无所忌,遂遣兵僭了杭州,劫了印信……正是后户虽拒狼,前门又进虎。
拒-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拒jù
①抵御,抵挡。杜牧《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秦。”马中锡《中山狼传》:“狼终不得有加于先生,先生亦竭力~。”②拒绝。《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辟邪说,难壬人,不为~谏。”
来者不拒-现代汉语大词典
来者不拒lái zhě bù jù
【释义】:
凡是来的都不拒绝。语出《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来者不拒。”今多指对有事来求的人或送来的财物一概不拒绝。如:凡行贿送礼的,他一概来者不拒。
拒-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jù
【释义】:
①抵御;抵抗。如:拒敌;抗拒。②拒绝;不接受。如:拒斥。
拒人于千里之外-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人于千里之外jù rén yú qiān lǐ zhī wài
【释义】:
把人挡在千里之外。形容对人态度冷漠、傲慢。语出《孟子·告子下》:“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距,古通“拒”。张天翼《速写三篇》:“街上的店家早已把排门关得紧紧的,好像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也省作“拒人千里”。《十月》1981年第6期:“她看见扬帆,如同陌生人,神情矜持严峻,一副拒人千里的傲慢。”
拒人千里-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人千里jù rén qiān lǐ
【释义】:
见“拒人于千里之外”。
拒马-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马jù mǎ
【释义】:
一种可以移动的障碍物。古时用以防骑兵,故名。现代拒马用圆木或钢材交叉连接成架,四周张设有刺铁丝,有菱形、矩形和三角形,用以堵塞道路,阻止敌方人马、车辆的行动。刘忠《上党大捷》:“主要地段敷设有地雷,交通要道设置有拒马。”
拒斥-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斥jù chì
【释义】:
拒绝,排斥。《人民日报》1989.1.16:“拒斥形而上学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则。”
拒抗-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抗jù kàng
【释义】:
抗拒。王西彦《静水里的鱼》:“自然,他竭力拒抗这种种讨厌的扰乱。”
拒却-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却jù què
【释义】:
推却。叶圣陶《倪焕之》:“如果实在不得空,今天来明天去也好,但拒却是不行的。”
拒绝-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绝jù jué
【释义】:
①隔断;遏绝。叶圣陶《孤独》:“愤慨的火焰虽经拒绝,还不免时常要偷偷地冒起来。”②不接受,不答应。老舍《骆驼祥子》:“祥子本来不吸烟,这次好似不能拒绝。”
拒捕-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捕jù bǔ
【释义】:
抗拒逮捕。老舍《茶馆》:“你还想拒捕吗?我这儿可带着‘王法’呢!”
拒载-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载jù zài
【释义】:
(出租车司机)拒绝载客。《深圳特区报》1985.12.3:“凡旅客揭发司机拒载或多收费等现象,一经核实,即对司机罚款三十至五十元。”
拒谏饰非-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谏饰非jù jiàn shì fēi
【释义】:
拒绝规劝,掩饰错误。毛泽东《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他找到了拒谏饰非的方法。”
拒聘-现代汉语大词典
拒聘jù pìn
【释义】:
拒绝接受聘用。《中国青年报》1988.5.31:“聘用期满可以续聘,也可以解聘或拒聘。”
抗拒-现代汉语大词典
抗拒kàng jù
【释义】:
抵抗并拒绝。浩然《艳阳天》:“他看到人多势众,看到一股子不可能抗拒的力量。”
排拒-现代汉语大词典
排拒pái jù
【释义】:
排斥抗拒。徐迟《火中的凤凰》:“他自己总算排拒了不时发现的好书的诱惑。”
推拒-现代汉语大词典
推拒tuī jù
【释义】:
推却拒绝。也指用手推挡抵抗。茅盾《清明前后》:“他一步一步倒退,直退到墙角,背抵住墙,鼻息粗重,两手作推拒状。”
回拒-现代汉语大词典
回拒huí jù
【释义】:
回绝。从维熙《梦里澳洲》:“面对火一样的热情,我们如果回拒,不但属于无礼行为,而且于心有愧。”
峻拒-现代汉语大词典
峻拒jùn jù
【释义】:
严加拒绝。郑振铎《埃娥》:“‘不,不,’埃娥欲泣的在推却,仿佛对于一切都显出峻拒的方式。”
深闭固拒-现代汉语大词典
深闭固拒shēn bì gù jù
【释义】:
紧紧闭关,坚决抵制。范文澜等《中国通史》:“自长和国至大理国,对内地朝廷采深闭固拒的态度,政治上很少有往来。”
迎拒-现代汉语大词典
迎拒yíng jù
【释义】:
朝着敌人来的方向上前抵御。如:兵分三路,迎拒来敌。
引狼拒虎-现代汉语大词典
引狼拒虎yǐn láng jù hǔ
【释义】:
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而引狼拒虎之祸,势又缘兹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九拒-汉语大词典
九拒
【1】见“九距”。
來者不拒-汉语大词典
來者不拒
【1】凡是来的都不拒绝。语出《孟子·尽心下》:“往者不追,來者不拒。”《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弟子就學者不知多少﹐先生來者不拒﹐去者不追。”亦作“[來者勿拒]”。《公羊传·隐公二年》“公會{戎}于{潛}”{汉}{何休}注:“來者勿拒﹐去者勿追。”
來者勿拒-汉语大词典
來者勿拒
【1】见“來者不拒”。
俎拒-汉语大词典
俎拒
【1】俎足中央的横木。《仪礼·少牢馈食礼》:“長皆及俎拒。”{郑玄}注:“拒讀爲介距之距。俎距﹐脛中當横節也。”{贾公彦}疏:“距爲俎足中央横者也。”
前門拒虎, 後門進狼-汉语大词典
前門拒虎, 後門進狼
【1】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明}{李贽}《史纲评要·周纪·显王》:“前門拒虎﹐後門進狼﹐未知是禍是福。”《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且如{英}﹑{法}﹑{德}﹑{日}諸國之商﹐轉運以謀利﹐其辦{美}貨而至{中國}者亦不少也﹐不於用物嚴其禁﹐正如前門拒虎﹐後門進狼﹐終未有達其目的之一日。”{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二篇二:“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前拒-汉语大词典
前拒
【1】前阵。拒﹐方阵。《左传·昭公元年》:“爲五陳以相離﹐兩於前﹐伍於後﹐專爲右角﹐參爲左角﹐偏爲前拒﹐以誘之。”《史记·樊郦滕灌列传》:“又以右丞相從{高帝}擊{黥布}﹐攻其前拒﹐陷兩陳﹐得以破{布}軍。”{裴駰}集解:“拒﹐方陣。”【2】引申为前锋。{陶成章}《浙案纪略·刘家福传》:“{劉家福}兵起﹐{有楷}常爲前拒﹐當者輒破﹐俘斬{清}兵甚衆。”
亢拒-汉语大词典
亢拒
【1】抗拒。{唐}{韩愈}《鳄鱼文》:“鱷魚睅然不安谿潭……與刺史亢拒﹐争爲長雄。”
左拒-汉语大词典
左拒
【1】布于左翼的方形军阵。《左传·桓公五年》:“{鄭}{子元}請爲左拒以當{蔡}人。”{杜预}注:“拒﹐方陳。”
右拒-汉语大词典
右拒
【1】布于右翼的方形军阵。《左传·桓公五年》:“{鄭子元}請爲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爲右拒以當{陳}人。”{杜预}注:“拒﹐方陳。”《北史·周纪上·太祖文帝》:“遂進至{渭}﹐背水東西爲陣﹐{李弼}爲右拒﹐{趙貴}爲左拒。”
峻拒-汉语大词典
峻拒
【1】严加拒绝。《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禮物雖微﹐出自{房}某一點血誠﹐幸勿峻拒!”{郑振铎}《埃娥》:“‘不﹐不﹐’{埃娥}欲泣的在推却﹐仿佛对于一切都显出峻拒的方式。”{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雖不能從﹐然不欲峻拒之﹐每温顔强笑以遣之。”
後拒-汉语大词典
後拒
【1】见“後距”。
引虎拒狼-汉语大词典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1】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清}{陈天华}《猛回头》:“斷不可借外洋的兵﹐那引虎拒狼的下策﹐勸列位萬萬莫做。”{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而引狼拒虎之禍﹐勢又緣兹以起﹐且至不可收拾。”
引狼拒虎-汉语大词典
引狼拒虎
【1】见“引虎拒狼”。
枝拒-汉语大词典
枝拒
【1】抵抗,抗拒。{唐}{高彦休}《唐阙史·崔起居题上马图》:“值{龐勳}搆逆﹐{豐沛}間賊鋒四掠﹐{歷陽}麼郡古吏儒生﹐非枝拒所及矣。乃命小將齎羽檄牛酒﹐犒賊師﹐且以全雉堞﹑活黎庶爲請。”
格拒-汉语大词典
格拒
【1】抵抗格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厍将军》:“〔{厙}〕後覺大勢既去﹐潜以兵乘{祖}﹐{祖}格拒傷手﹐因就縛之。”{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吴禄贞》:“{禄貞}離座格拒﹐同謀{馬蕙田}持槍入﹐擊中{禄貞}要害﹐取其元而去。”
梗拒-汉语大词典
梗拒
【1】阻拦拒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段氏》:“居年餘﹐二妾皆有身﹐舉家皆喜。於是氣息漸舒﹐凡諸侄有所强取﹐輒惡聲梗拒之。”
牚拒-汉语大词典
牚拒
【1】见“牚2距”。
深閉固拒-汉语大词典
深閉固拒
【1】见“深閉固距”。
拒門木-汉语大词典
拒門木
【1】门闩。{明}{周祈}《名义考·关键管钥》:“《老子》:‘善閉者無關楗而不可開。’《周禮·地官》:‘掌受管鍵。’《月令》:‘謹管鑰。’……《月令》注:‘鍵謂鏁之入内者﹐鑰摶鍵器也﹐以鐵爲之﹐搢鏁内摶取其鍵。’是知關﹐即今門;管﹐即今鏁筒;鍵﹐即今鏁鑐;鑰﹐即今鑰匙。鍵从金者爲鏁鑐﹐从木者爲關之入牝處﹐總曰拒門木。”
拒違-汉语大词典
拒違
【1】违抗。{唐}{薛用弱}《集异记·蔡少霞》:“{少霞}素不工書﹐即極辭讓。鹿幘人曰:‘但按文而録﹐胡乃拒違!’”《国语·晋语一》:“夫{翟柤}之君﹐好專利而不忌﹐其臣競諂以求媚﹐其進者壅塞﹐其退者拒違。”《後汉书·应劭传》:“邊將恐怖﹐畏其反叛﹐辭謝撫順﹐無敢拒違。”{南朝} {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實不忍自固於綴衣之辰﹐拒違於玉几之側。”
拒阸-汉语大词典
拒阸
【1】拒守险狭之地。《後汉书·宋均传》:“會伏波將軍{馬援}至﹐詔因令{均}監軍﹐與諸將俱進﹐賊拒阸不得前。”
拒逆-汉语大词典
拒逆
【1】违抗。{晋}{干宝}《搜神记》卷四:“俄見一人……敕行酒﹐笑云:‘僕有小女﹐頗聰明﹐欲以給君箕箒。’此人知神﹐不敢拒逆。”
拒抗-汉语大词典
拒抗
【1】抗拒。{宋}{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兄{軾}所犯﹐若顯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元典章·兵部一·正军》:“{蒙古}{漢}軍駈軍逃竄者……拒抗不伏﹐仰所在官司添力捉拿。”《北齐书·祖珽传》:“賊先聞其盲﹐謂爲不能拒抗。”{王西彦}《静水里的鱼》:“自然﹐他竭力拒抗这种种讨厌的扰乱。”
拒地-汉语大词典
拒地
【1】立于地上。{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陽山}鳥路出{臨武}﹐驛馬拒地驅頻隤。”{朱熹}考异:“山路險惡﹐故羸馬拒地不進﹐被驅而屢至傾隤耳。”{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蜀}人謂立地爲拒地。”
拒戰-汉语大词典
拒戰
【1】抵御抗击。《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後汉书·袁绍传》:“{榮}夜開門内{操}兵﹐{配}拒戰城中﹐生獲{配}。”《晋书·明帝纪》:“{李驤}等寇{寧州}﹐刺史{王遜}遣將{姚岳}拒戰於{堂狼}﹐大破之。”
拒後-汉语大词典
拒後
【1】犹断后。《三国志·蜀志·张飞传》:“{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拒後﹐即古之殿也。”
拒守-汉语大词典
拒守
【1】据险坚守。《六韬·军用》:“羣寇飛鉤……以投其衆﹐三軍拒守。”{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四·壮节王公传》:“公合戰﹐數不利﹐遂閉城拒守。”{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會轉運使{王罕}巡行他州﹐聞賊至﹐亟還入{廣州城}﹐悉力拒守。”《後汉书·南匈奴传》:“巨將餘兵萬人屯{五原}﹑{朔方}塞﹐以爲拒守。”
拒理-汉语大词典
拒理
【1】北斗第四星星神名。{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北斗魁第一星神名曰執陰﹐第二星曰叶詣﹐第三星曰視金﹐第四星曰拒理。”
拒轍-汉语大词典
拒轍
【1】《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后以“拒轍”比喻不自量力。{唐}{骆宾王}《兵卫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未悟傾巢之兆﹐敢懷拒轍之心;獨率馬軍﹐憑川轉鬭。”
拒人千里-汉语大词典
拒人千里
【1】见“拒人于千里之外”。
拒諫飾非-汉语大词典
拒諫飾非
【1】拒绝规劝,掩饰错误。《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自朝廷用{王安石}爲相﹐變易祖宗制度﹐專以聚斂爲急;拒諫飾非﹐驅忠立佞。”{毛泽东}《评蒋介石在双十节的演说》:“他找到了拒谏饰非的方法。”《荀子·成相》:“拒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
拒隘-汉语大词典
拒隘
【1】犹拒险。{清}{魏源}《圣武记》卷五:“一夫拒隘﹐萬衆趦趄。”
拒險-汉语大词典
拒險
【1】据守险要;凭借险要以拒敌。《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衛將軍{董承}與{袁術}將{萇奴}拒險﹐{洪}不得進。”
拒人于千里之外-汉语大词典
拒人于千里之外
【1】在千里之外就把人挡住。形容对人态度傲慢。语出《孟子·告子下》:“距人於千里之外。”距,通“拒”。{张天翼}《速写三篇·“新生”》:“街上的店家早已把排门关得紧紧的﹐好像要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亦省作“[拒人千里]”。《十月》1981年第6期:“她看见{扬帆}﹐如同陌生人﹐神情矜持严峻﹐一副拒人千里的傲慢。”
拒冬-汉语大词典
拒冬
【1】中草药续随子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续随子》〔释名〕引{苏颂}曰:“冬月始長﹐故又名拒冬。”
拒命-汉语大词典
拒命
【1】抗命,不服从命令。《太平广记》卷一九〇引{唐}无名氏《王氏见闻·温造》:“〔{梁}人〕又懼朝廷討伐﹐因團集拒命者歲餘。”{清}{叶廷琯}《吹网录·陈夫人年谱》:“{宗伯}已納款﹐{宗宣}方在{桂林}拒命。”《新五代史·汉臣传·史弘肇》:“{高祖}建號于{太原}﹐{代州}{王暉}拒命﹐{弘肇}攻破之。”
拒敵-汉语大词典
拒敵
【1】抗拒敌人。《庄子·盗跖》:“{跖}之爲人也﹐心如涌泉﹐意如飄風﹐强足以拒敵﹐辯足以飾非。”{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像》:“夫執介胄而後能拒敵者﹐故非聖人之所貴也。”《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備}不知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2】抵挡,抵抗。《水浒传》第十三回:“我自到任以來﹐聞知本府{濟州}管下所屬水鄉{梁山泊}賊盜聚衆打劫﹐拒敵官軍。”《元典章·吏部六·司吏》:“比年以來﹐凡有强盜竊賊生發﹐劫奪民財﹐致傷人命﹐事主不能拒敵﹐必須報告巡檢官。”
拒-汉语大词典
拒
《集韻》果羽切,上噳,見。【1】方阵。《左传·桓公五年》:“{鄭子元}請爲左拒以當{蔡}人﹑{衛}人﹐爲右拒以當{陳}人。”{杜预}注:“拒﹐方陣也。”《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酈商}〕又以右丞相從{高帝}擊{黥布}﹐攻其前拒﹐陷兩陳﹐得以破{布}軍。”《周书·文帝纪下》:“遂進軍至{渭}曲﹐背水東西爲陣。{李弼}爲右拒﹐{趙貴}爲左拒。”{清}{顾炎武}《秋山》诗之一:“已聞右甄潰﹐復見左拒殘。”
拒折-汉语大词典
拒折
【1】方正貌。《淮南子·齐俗训》:“{越王}{勾踐}劗髮文身﹐無皮弁搢笏之服﹐拘罷拒折之容。”{高诱}注:“拒折﹐方也。”
扤拒-汉语大词典
扤拒
【1】抗拒;抵抗。{宋}{洪迈}《夷坚丁志·陈通判女》:“王發怒﹐遣兵扤拒之。”《汉书·丙吉传》:“臣{尊}日再侍卧庭上。後遭條獄之詔﹐{吉}扤拒大難﹐不避嚴刑峻法。”
拒-汉语大词典
拒
《廣韻》其吕切,上語,羣。【1】抵御。《孙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户;後如脱兔﹐敵不及拒。”《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荆}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南朝 梁}{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诗:“{甘泉}警烽候﹐{上谷}拒樓蘭。”{宋}{王安石}《拒霜花》诗:“落盡羣花獨自芳﹐紅英渾欲拒嚴霜。”《清史稿·寿山传论》:“{俄}兵之侵{龍江}也﹐乘隙以進﹐唯{壽山}拒之。”【2】引申为据守。《三国演义》第十六回:“{韋}猶死拒寨門。”【3】拒绝;抵制。《论语·子张》:“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後汉书·傅燮传》:“{燮}正色拒之。”{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先进篇十》:“以體言之﹐則苟天理不充實於中﹐何所爲主以拒人欲之發?”《清史稿·李金镛传》:“{俄}人援例要請東三省要地設領事﹐嚴拒之。”【4】抵﹐到。《隋书·西域传·党项》:“東接{臨洮}﹑{西平}﹐西拒{葉護}。”《新五代史·梁末帝纪》:“北拒{并}{汾}﹐東至{淮海}。”【5】关闭。{唐}{沈亚之}《冯燕传》:“{燕}伺得間﹐復偃寢中﹐拒寢户。”《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士誠}獨坐室中﹐{達}遣{李伯昇}諭意﹐時日已暮﹐{士誠}拒户自經。”【6】伸展。《韩非子·扬权》:“數披其木﹐無使木枝外拒;木枝外拒﹐將逼主處。”{陈奇猷}集释:“猶言勿使木之枝向外拒出。”【7】立。参见“[拒地]”。【8】通“[距]”。砧板下面的横档。《仪礼·少牢馈食礼》:“腸三胃三﹐長皆及俎拒。”{郑玄}注:“拒﹐讀爲‘介距’之‘距’。俎距﹐脛中當横節也。”【9】通“[距]”。距离。《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弩臺〕面闊一丈六尺﹐長三步﹐與城相接﹐每臺相拒亦如之。”
拒卻-汉语大词典
拒卻
【1】见“拒却”。
拒斥-汉语大词典
拒斥
【1】拒绝,排斥。《人民日报》1989.1.16:“拒斥形而上学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则。”
拒馬叉子-汉语大词典
拒馬叉子
【1】用木交叉架成的栏栅。{宋}{李诫}《营造法式·拒马叉子》:“《周禮·天官·掌舍》:‘設梐枑再重。’梐枑﹐行馬也。今謂之‘拒馬叉子’。”
拒止-汉语大词典
拒止
【1】阻塞,遏止。{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接過客俗子﹐絶口不挂時事﹐務爲崇深﹐以拒止嫉妬之口。”
拒狼進虎-汉语大词典
拒狼進虎
【1】见“拒虎進狼”。
拒塞-汉语大词典
拒塞
【1】扼守边关。《南史·徐湛之传》:“臣苦相諫譬﹐深加拒塞。”《後汉书·杜诗传》:“如此﹐緣邊屯戍之師﹐競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辭其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宋}{叶適}《学校》:“及{秦檜}爲相﹐務使諸生爲無廉恥以媚己﹐而以小利啗之﹐陰以拒塞言者。”【2】拒绝;阻遏。《南史·徐湛之传》:“臣苦相諫譬﹐深加拒塞。”《後汉书·杜诗传》:“如此﹐緣邊屯戍之師﹐競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辭其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宋}{叶適}《学校》:“及{秦檜}爲相﹐務使諸生爲無廉恥以媚己﹐而以小利啗之﹐陰以拒塞言者。”
拒格-汉语大词典
拒格
【1】抵抗;拒违。{汉}{焦赣}《易林·乾之萃》:“任劣力薄﹐孱駑恐怯﹐如蝟見鵲﹐不敢拒格。”《陈书·陈方泰传》:“{方泰}初但承行淫﹐不承拒格禁司。”
拒却-汉语大词典
拒却
亦作“[拒卻]”【1】拒绝;推却。{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其門下生〕願有以爲公壽﹐公固閉閣不與通。日召其故人飲酒﹐故人有稍稍言及者﹐益拒卻之。”{叶圣陶}《倪焕之》三一:“如果实在不得空﹐今天来明天去也好﹐但拒却是不行的。”{明}{唐顺之}《佥事孙公墓志铭》:“公始至﹐{恩}繡胸背﹐持刺上謁﹐公拒却之﹐然亦未遽誦言罪恩也。”
拒諱-汉语大词典
拒諱
【1】拒不承认,隐瞒。《隋书·裴政传》:“太子即以詰{榮}﹐{榮}便拒諱﹐云‘無此語’。”《书·吕刑》“惟官惟反”{唐}{孔颖达}疏:“或詐反囚辭﹐拒諱實情不承服也。”
拒虎進狼-汉语大词典
拒虎進狼
【1】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吕志伊}《读史感赋》:“拒狼進虎豈良謀﹐亡國圖存夫。”{明}{张煌言}《复郎廷佐书》:“乃拒虎進狼﹐既收漁人之利於{河}北;而長蛇封豕﹐復肆蠭蠆之毒於{江}南。”{陈光远}《请力争青岛电》:“若名爲同心禦侮﹐實乃利吾土地﹐我則拒虎進狼﹐彼則翻雲覆雨。”亦作“[拒狼進虎]”。
拒捕-汉语大词典
拒捕
【1】抗拒逮捕。《元典章·刑部十六·违任》:“因{林聖護}拒捕﹐用棍將本人毆傷身死。”《唐律疏议·捕亡·被殴击奸盗捕法》:“持仗拒捍﹐其捕者得格殺之……其拒捕不拒捕﹐並同上條捕格之法。”{老舍}《茶馆》第一幕:“你还想拒捕吗?我这儿可带着‘王法’呢!”
拒斧-汉语大词典
拒斧
【1】即螳螂。《吕氏春秋·仲夏》“小暑至﹐螳螂生”{汉}{高诱}注:“螳螂……{兖州}謂之拒斧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螳蜋》:“蟷蜋兩臂如斧﹐當轍不避﹐故得當郎之名﹐俗呼爲刀蜋。{兖}人謂之拒斧。”
拒塞-汉语大词典
拒塞
【1】扼守边关。《南史·徐湛之传》:“臣苦相諫譬﹐深加拒塞。”《後汉书·杜诗传》:“如此﹐緣邊屯戍之師﹐競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辭其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宋}{叶適}《学校》:“及{秦檜}爲相﹐務使諸生爲無廉恥以媚己﹐而以小利啗之﹐陰以拒塞言者。”【2】拒绝;阻遏。《南史·徐湛之传》:“臣苦相諫譬﹐深加拒塞。”《後汉书·杜诗传》:“如此﹐緣邊屯戍之師﹐競而忘死;乘城拒塞之吏﹐不辭其勞。”《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宋}{叶適}《学校》:“及{秦檜}爲相﹐務使諸生爲無廉恥以媚己﹐而以小利啗之﹐陰以拒塞言者。”
拒馬-汉语大词典
拒馬
【1】一种可以移动的障碍物,古时用以防骑兵,故名。{唐}代有“拒馬槍”,{明}代有“拒馬木”,现代拒马用圆木或钢材交叉连接成架,四周张设有刺铁丝,有菱形﹑矩形和三角形,用以堵塞道路,阻止敌方人马﹑车辆的行动。《宋史·吴璘传》:“凡陣﹐以拒馬爲限﹐鐵鈎相連﹐俟其傷則更代之。”《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彦貞}之兵施利刃於拒馬﹐維以鐵索;又刻木爲獸﹐號‘捷馬牌’;以皮囊布鐵蒺藜于地。”{刘忠}《上党大捷》:“主要地段敷设有地雷﹐交通要道设置有拒马。”
拒張-汉语大词典
拒張
【1】抗拒。{唐}{张鷟}《游仙窟》:“雖作拒張﹐又不免輸他口子。”《宋史·李至传》:“{幽州}爲敵右臂﹐王師所嚮﹐彼必拒張。”
拒絶-汉语大词典
拒絶
【1】隔断;遏绝。{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故擊搏豪强﹐拒絶宦寺﹐悉無所畏。”{明}{李贽}《渔父》:“觀其鼓枻之歌﹐逈然清商﹐絶不同調﹐末即顯拒絶之跡﹐遂去不復與言﹐可以見矣。”{叶圣陶}《线下·孤独》:“愤慨的火焰虽经拒绝﹐还不免时常要偷偷地冒起来。”{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三》:“上頗好鬼神﹐四方多上書言祭祀方術事﹐{谷永}上説曰:‘……今惟陛下拒絶此類﹐無使姦人有所闚。’”【2】不接受,不答应。{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若拒絶其意﹐則{元昊}今秋必復大舉。”{清}{李渔}《意中缘·诳姻》:“前日有人替他作伐﹐你就該應許了﹐爲甚麽又拒絶他!”{老舍}《骆驼祥子》十二:“{祥子}本来不吸烟﹐这次好似不能拒绝。”《东观汉记·郊祀志》:“羣臣奏言﹐登封告成﹐爲民報德﹐百王所同﹐陛下輒拒絶不許。”
拒輪-汉语大词典
拒輪
【1】犹拒辙。{唐}{元稹}《贺裴相公破淮西启》:“投石之卵雖危﹐拒輪之臂猶奮。”
拒物-汉语大词典
拒物
【1】拒绝外物。谓不与外界接触。{唐}{韩愈}《高君画赞》:“迹不拒物﹐心不揚波。”
拒闉-汉语大词典
拒闉
【1】攻城时筑的土垒。《新唐书·江夏王道宗传》:“乃築拒闉﹐攻{安市城}﹐闉毁傅城﹐{道宗}失部分﹐反爲賊據。”
拒馬槍-汉语大词典
拒馬槍
【1】古代用以抵御敌人马队的防守工具。《宋史·郭谘传》:“{康定}西征﹐{諮}上戰略﹐獻拒馬槍陣法。”《通典·兵五》引《卫公兵法·攻守战具》:“拒馬槍﹐以木徑二尺﹐長短隨事﹐十字鑿孔﹐縱横安檢﹐長一丈﹐鋭其端﹐可以塞城中門巷要路﹐人馬不得奔馳。”
拒諫-汉语大词典
拒諫
【1】拒绝规劝。《後汉书·申屠刚传》:“愚聞專己者孤﹐拒諫者塞。孤塞之政﹐亡國之風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爲天下理財﹐不爲徵利;辟邪説﹐難任人﹐不爲拒諫。”{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邱文庄填词》:“{邱}又謂{王}故彰先帝拒諫之失。”《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知足以拒諫﹐才足以飾非。”
拒閉-汉语大词典
拒閉
【1】闭门拒绝。{宋}{苏轼}《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秀州}數千人訴風災﹐吏以爲法有訴水旱而無訴風﹐拒閉不納。”《汉书·宣帝纪》:“内謁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獄﹐{吉}拒閉﹐使者不得入。”
拒霜-汉语大词典
拒霜
【1】花名。木芙蓉的别称。冬凋夏茂,仲秋开花,耐寒不落,故名。{清}{纳兰性德}《浣溪纱》词之五:“消息誰傳到拒霜?兩行斜雁碧天長﹐晩秋風景位淒涼。”{宋}{宋祁}《益都方物略记》:“添色拒霜花﹐生{彭}﹑{漢}﹑{蜀州}﹐花常多葉﹐始開白色﹐明日稍紅﹐又明日則若桃花然。”{元}{白珽}《西湖赋》:“秋容不淡﹐拒霜已紅。”
拒捍-汉语大词典
拒捍
【1】见“拒扤”。
拒扤-汉语大词典
拒扤
【1】抵抗,抗拒。《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十九年夏﹐{雒城}破”{裴松之}注引{三国}{蜀}{陈术}《益部耆旧杂记》:“{劉璋}遣{張任}﹑{劉璝}率精兵拒捍先主于{涪}﹐爲先主所破。”《元典章·刑部四·因奸杀人》:“捕罪人已就拘執﹐及不拒捍而殺或折傷之﹐各從鬭殺傷法。”{清}{黄宗羲}《吴处士墓碣铭》:“君奮桑樞褐寒之下﹐而急人之急﹐至於骨肉拒扤﹐壯節凛然。”《唐律疏议·捕亡·被殴击奸盗捕法》:“持仗拒捍﹐其捕者得格殺之。”
折拒-汉语大词典
折拒
【1】屏绝,拒绝。《新唐书·长孙无忌传》:“{許敬宗}數勸之﹐{無忌}厲色折拒。”
投梭之拒-汉语大词典
投梭之拒
【1】见“投梭折齒”。
抗拒-汉语大词典
抗拒
【1】拒绝。{宋}{范仲淹}《奏为修永洛城勘鞫》:“其人即合依禀罷修﹐不合堅執抗拒。”《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素畏季父賦性剛暴﹐不敢抗拒﹐又不敢明言{李氏}之事﹐遂通媒妁﹐與{孫氏}議姻。”【2】抵抗。{浩然}《艳阳天》第二四章:“他看到人多势众﹐看到一股子不可能抗拒的力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太子左衛率{羊侃}坐{東掖門}﹐部分經略﹐一宿皆辦﹐遂得百餘日抗拒兇逆。”《宋书·索虏传》:“{德祖}隨方抗拒﹐頗殺虜﹐而將士稍零落。”
拔拒-汉语大词典
拔拒
【1】见“拔距”。
抵拒-汉语大词典
抵拒
【1】抗拒;抵制。{前蜀}{韦庄}《小将张彦射虎歌》:“鳴弦霹靂越幽阻﹐往往依林猶抵拒。”《秦併六国平话》卷上:“恐被攻擊﹐孤城難以抵拒。”{梁启超}《瓜分危言》第一章:“故相持不下﹐持均勢之策﹐相與暗中抵拒。”《朱子语类》卷六九:“‘閑邪’﹐莫是爲防閑抵拒那外物﹐使不得侵近否?”
捍拒-汉语大词典
捍拒
【1】抗拒。《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妾{黄保甯}妻{湯氏}也﹐在此爲强暴所逼﹐以死捍拒﹐卒被數刃以死。”
排拒-汉语大词典
排拒
【1】排斥抗拒。{高士其}《天的进行曲》:“他们不但互相吸引﹐而同时也互相排拒。”{徐迟}《火中的凤凰》:“街头巷角﹐又见不少用残书摆起的冷摊。他自己总算排拒了不时发现的好书的诱惑。”
推拒-汉语大词典
推拒
【1】推却拒绝。{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既當日你金銀曾受來﹐我如今這酬答何推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陸氏}并不推拒那一夥人﹐見了面就千歡萬喜﹐燒茶辦菓﹐且是相待得好。”亦谓用手推挡抵抗。《南史·朱异传》:“四方餉饋﹐曾無推拒﹐故遠近莫不忿疾。”{茅盾}《清明前後》第二幕:“他一步一步倒退﹐直退到墙角﹐背抵住墙﹐鼻息粗重﹐两手作推拒状。”
搪拒-汉语大词典
搪拒
【1】抵御﹐抗拒。{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之八:“樽前月下﹐尚有剥啄之聲﹐如禦十萬敵﹐必須在家首先搪拒﹐竟無福前來望見顔色矣。”
撑拒-汉语大词典
撑拒
亦作“[撐距]”亦作“[撐拒]”【1】撑持;支撑。{汉}{蔡琰}《悲愤诗》:“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唐}{柳宗元}《问答·晋问》:“其高壯則騰突撐拒﹐聱岈鬱怒。”{清}{吴伟业}《雁门尚书行》:“戰馬嘶鳴失主歸﹐横尸撐距無能識。”【2】抵抗;反抗。{宋}{岳珂}《桯史·万春伶语》:“揖者不服﹐撑拒滕口。”{清}{唐孙华}《观宴高丽使臣》诗:“{隋}{唐}屢駕未成功﹐終憑絶塞相撐拒。”{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十二章:“{倪克榮}各部﹐小有撑拒﹐即冰消瓦解。”【3】挣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忽其人蹶然而走﹐以手作撑拒狀。”{鲁迅}《坟·人之历史》:“高山之顛﹐實見魚貝﹐足爲故海之徵﹐而化石爲形﹐大率撑拒慘苦﹐人可知其變之劇矣。”
擋拒-汉语大词典
擋拒
【1】阻挡抗拒。《花月痕》第四八回:“穴内一股一股熱氣香氣﹐逢逢衝出﹐却没有一艇出來擋拒。”
擁拒-汉语大词典
擁拒
【1】拦阻。{宋}{苏辙}《论开孙村河札子》:“嘗有數百人持板築之械﹐訪求都水使者﹐意極不善﹐賴防邏之卒擁拒而散。”
欺拒-汉语大词典
欺拒
【1】欺骗抵赖。 《百喻经·偷犛牛喻》:“以天眼觀﹐不得覆藏。如彼食牛﹐不得欺拒。”
旅拒-汉语大词典
旅拒
【1】见“旅距”。
急張拒遂-汉语大词典
急張拒遂
【1】见“急張拘諸”。
白招拒-汉语大词典
白招拒
亦作“[白招矩]”【1】古谓五方帝之一西方白帝之神。《礼记·月令》“天子乃以元日祈穀於上帝”{唐}{孔颖达}疏:“春秋緯文。紫微宫爲大帝﹐大微爲天庭﹐中有五帝座﹐是即{靈威仰}﹑{赤熛怒}﹑{白招拒}﹑{汁光紀}﹑{含樞紐}。祈穀郊天之時﹐各祭所感之帝。”《晋书·天文志上》:“西方白帝﹐{白招矩}之神也。”{宋}{李如箎}《东园丛说·杂说》:“西方金帝曰{白招拒}。”{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六府非六天名说》:“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
螳螂拒轍-汉语大词典
螳螂拒轍
【1】犹螳臂当车。{唐}{刘知幾}《史通·载文》:“及其申誥誓﹐降移檄﹐便稱其智昏菽麥﹐識昧玄黄﹐列宅建都若鷦鷯之巢葦﹐臨戎賈勇猶螳螂之拒轍。此所謂厚顔也。”
螳拒-汉语大词典
螳拒
【1】犹言螳臂当车。{王闿运}《上征赋》:“保窮城以螳拒兮﹐操卷甲以破{袁}。”
蟲臂拒轍-汉语大词典
蟲臂拒轍
【1】犹言螳臂挡车。比喻以小敌大﹐力量悬殊。{唐}{元稹}《授牛元翼深冀州节度使制》:“夫以爾之材力﹐而取彼之凶殘﹐是猶以火焚枯﹐以石壓卵﹐蟲臂拒轍﹐雞肋承拳﹐萬萬相殊﹐破之必矣。”
色拒-汉语大词典
色拒
【1】《孟子·告子下》:“夫苟不好善,則人將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聲音顔色距人於千里之外。”谓心里不接受并表现在词色上。后以“色拒”指公然拒绝。{明}{李东阳}《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公墓志铭》:“有請謁者﹐孫不色拒﹐而終一無所撓。”
迕拒-汉语大词典
迕拒
【1】违逆;隔阂。{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情若遷於時矣﹐顧時則有所迕拒﹐天時人事﹐胥無足易其心﹐誠於中而有言;反其心者﹐雖天下皆唱而不與之和。”
迎拒-汉语大词典
迎拒
【1】朝着敌人来的方向上前抵御。《南齐书·张瓌传》:“及{敬則}反﹐{瓌}遣將吏三千人迎拒於{松江}﹐聞{敬則}軍鼓聲﹐一時散走。”{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戊午卯刻前進﹐賊分兵三路迎拒。”{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方回》:“及北兵之來﹐外爲迎拒之説﹐而遠出投拜。”
逆拒-汉语大词典
逆拒
【1】拂逆拒绝。{汉}{贾谊}《新书·淮难》:“皇太后之餽賜﹐逆拒而不受。”【2】迎击,抵御。《隋书·达奚长儒传》:“{陳}遣驍將{劉景}率勁勇七千來爲聲援﹐{軌}令{長儒}逆拒之。”
連拒-汉语大词典
連拒
【1】旧时一种防御设施。用铁链串连尖头枪而成。{唐}{李靖}《卫公丘法》卷下:“城門先造連拒﹐馬鎗壯鋭﹐以鏁連之。”
違拒-汉语大词典
違拒
亦作“[違距]”【1】违抗;不服从。{南朝}{梁武帝}《孝思赋》序:“是歲{齊明}作相﹐疑論未决﹐密馳表疏﹐勸徵{慧景}﹐折簡而召﹐必不違拒。”{清}{陈天华}《猛回头》:“朝廷固然是不可違拒﹐難道説這洋人的朝廷﹐也不該違拒麽?”{南朝} {梁}{江淹}《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違距以深﹐追增怵迫。”{元}{无名氏}《谢金吾》楔子:“如有違拒者﹐依律論罪。”
觝拒-汉语大词典
觝拒
亦作“[觝距]”【1】抵触抗拒。《诗·陈风·株林》“匪適{株林}﹑從{夏南}”{汉}{郑玄}笺:“言我非之{株林}﹐從{夏氏}{子南}之母﹐爲淫泆之行﹐自之他耳。觝拒之辭。”《急就篇》卷四“讒諛争語相觝觸”{唐}{颜师古}注:“有争語者常相觝距而擊觸也。”
謙拒-汉语大词典
謙拒
【1】谦让推辞。《旧唐书·礼仪志二》:“臣之愚誠﹐亦望陛下斟酌繁省﹐爲其節文﹐不可謙拒﹐以淹大典。”《後汉书·光武帝纪上》:“臣聞帝王不可以久曠﹐天命不可以謙拒﹐惟大王以社稷爲計﹐萬姓爲心。”{南朝} {陈}{徐陵} 《为陈武帝即位告天文》:“僉以百姓須主﹐萬機難曠﹐皇靈眷命﹐非可謙拒。”
辭拒-汉语大词典
辭拒
【1】辞让拒绝。《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延康}爲{黄初}﹐大赦”{裴松之}注引{汉}{刘艾}《献帝传》:“天命不可以辭拒﹐神器不可以久曠﹐羣臣不可以無主﹐萬機不可以無統。”
防拒-汉语大词典
防拒
【1】指防御工事。{唐}{宋璟}《蒲津迎驾》诗:“防拒連山險﹐長橋壓水平。”【2】防卫抵御。{清}{朱克敬}《瞑庵杂识 》卷一:“晝夜防拒﹐凡八十餘日﹐城再崩再完﹐卒得不陷。”《旧唐书·吐蕃传下》:“刺史{李文悦}率兵士乘城力戰﹐城穿壞不可守﹐撤屋版以禦之﹐晝夜防拒。”《魏书·彭城王勰传》:“{蕭衍}遣將{彭羣}﹑{王辯}等搔擾邊陲﹐{劭}頻有防拒之效。”
阻拒-汉语大词典
阻拒
【1】推却﹔拒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將我書前去投他﹐料無阻拒﹐可多多拜上{劉伯父}﹐説我生前不及相見了。”
隱拒-汉语大词典
隱拒
【1】隐瞒抵赖。《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帝遣使詰問{曄}﹐{曄}猶隱拒;{熙先}聞之﹐笑曰:‘凡處分﹑符檄﹑書疏﹐皆{范}所造﹐云何於今方作如此抵蹋邪?’”
鉤拒-汉语大词典
鉤拒
亦作“[鈎拒]”【1】见“鉤距”。
閉拒-汉语大词典
閉拒
【1】闭关抵拒。《後汉书·马援传》:“{季孟}閉拒背畔﹐爲天下表的。”{宋}{苏辙}《王者不治夷狄论》:“有閉拒而不納之者﹐{光武}之謝{西域}﹑絶{匈奴}之事是也。”【2】拒绝;不接受。《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順大禮﹐饗兹萬國﹐以肅承天命”{裴松之}注引{汉}{刘艾}《献帝传》:“是乃天道悦懌﹐民心欣戴﹐而仍見閉拒﹐于禮何居?”【3】指肌理闭合,能抵御外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飾非拒諫-汉语大词典
飾非拒諫
【1】粉饰掩盖错误,拒绝规劝。{清}{陈确}《书<大学辨>後》:“况夫詆誹前賢﹐飾非拒諫﹐惡將比之弑父與君﹐在人人得誅之例。”《周书·宣帝纪》:“好自矜夸﹐飾非拒諫。”{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桀}{紂}因飾非拒諫亡家國﹐{堯}{舜}爲發政施仁立帝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