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濮

濮(濮)是什么意思

  • 濮-现代汉语大词典

    濮pú

    【释义】:

    ①地名用字。河南省有濮阳市。②姓。

  • 濮阳-现代汉语大词典

    濮阳pú yáng

    【释义】:

    复姓。

  • 桑间濮上-现代汉语大词典

    桑间濮上sāng jiān pú shàng

    【释义】:

    指男女幽会的地方。也指男女幽会之事。鲁迅《随感录六十二》:“桑间濮上如何情形,自由恋爱怎样态度?”

  • 桑間濮上-汉语大词典

    桑間濮上

    【1】《礼记·乐记》:“ {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也。”{郑玄}注:“{濮水}之上,地有{桑間}者,亡國之音於此之水出也。昔{殷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已而自沈於{濮水},後{師涓}過焉,夜聞而寫之,爲{晉平公}鼓之。”后因以“桑間濮上”指淫靡之音。{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淺見者膠柱鼓瑟﹐致使美人香草之遺意﹐等諸{桑間濮}上之淫聲﹐此{昭明}之過也。”亦省作“[桑濮]”。{明}{叶子奇}《草木子·谈薮》:“二詩美則美矣﹐未免{桑間}{濮}上之音爾。”{晋}{潘岳}《笙赋》:“樂所以移風於善﹐亦所以易俗於惡﹐故絲竹之器未改﹐而{桑}{濮}之流已作。”【2】指男女幽会之事。{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二》:“桑间濮上如何情形﹐自由恋爱怎样态度?”【3】指男女幽会的地方。{清}{钱泳}《履园丛话·鬼神·陈三姑娘》:“〔{陳三姑娘}〕年十六七﹐美麗自命﹐有桑間濮上之行。其父覺之﹐遂沉諸湖。”{三国} {魏}{阮籍}《东平赋》:“西則首仰{阿甄}﹐傍通{戚蒲}﹐桑間濮上﹐淫荒所廬。”《汉书·地理志下》:“{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

  • 桑濮-汉语大词典

    桑濮

    【1】见“桑間濮上”。

  • 昌濮-汉语大词典

    昌濮

    【1】见“昌僕”。

  • 濮-汉语大词典

    《廣韻》博木切,入屋,幫。【1】古水名。《左传·哀公二十七年》:“〔{齊}師〕及{濮}﹐雨﹐不涉。”{杜预}注:“{濮水}自{陳留}{酸棗縣}傍{河}﹐東北經{濟隂}至{高平}入{濟}。”{杨伯峻}注:“{濮水}有二﹐一在今{山東}{菏澤縣}北﹐一在今{河南}{滑縣}與{延津縣}境。此指後者﹐今皆湮。”【2】古地名。《春秋·隐公四年》:“九月﹐{衛}人殺{州吁}于{濮}。”{杨伯峻}注:“濮音卜﹐{陳國}地名﹐即{昭公}九年《傳》之{夷濮}……其地當在今{安徽}{亳縣}東南。”【3】我国古族名。最早见于《书·牧誓》﹐为{商}{周}时八个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江}{汉}之南或{楚国}西南。曾参加{周武王}伐{纣}会盟。{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与{麇}人伐{楚}。{周景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23年)﹐{楚}为舟师以伐{濮}。以后﹐{滇}西南亦有{濮}人记载。其演变有三说:一说{战国}以后演变为{百越}﹐发展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族;一说{百濮}与{百越}是两个不同的族体﹐{元}代以后称{蒲}人﹐以后发展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各族;一说前期的{百濮}与{百越}有密切关系﹐后期的{百濮}指孟高棉语族各族。《书·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左传·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郭沫若}《宿楚雄》诗之一:“{濮}{髳}北會無遺迹﹐{諸葛}南來有舊營。”【4】姓。{明}有{濮英}。见《明史》本传。参阅《通志·氏族三》。

  • 濮達-汉语大词典

    濮達

    【1】古代西域国名。{沙畹}(Edouard Chavannes)认为即{巴克特里亚}(Bactria),今之{巴尔赫}(Balkh)。{蒲立本}(E.Pulleyblank)考订为俗语(Pnakrit)形式Pukalvati的对音,即今之 Charsada。《後汉书·西域传·大月氏》:“〔{貴霜}翎侯{丘就卻}〕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達}﹑{罽賓}﹐悉有其國。”

  • 濮上風-汉语大词典

    濮上風

    【1】{春秋}{卫}地崇尚豪侠刚武,{濮水}在{卫},故后以“濮上風”代称尚武之风。《汉书·地理志下》:“{周}末有{子路}﹑{夏育}﹐民人慕之﹐故其俗剛武﹐上氣力……而{野王}好氣任俠﹐有{濮}上風。”

  • 濮鈆-汉语大词典

    濮鈆

    【1】古代极南之国。《尔雅·释地》:“東至於{泰遠}﹐西至於{邠國}﹐南至於{濮鈆}﹐北至於{祝栗}﹐謂之四極。”{郭璞}注:“皆四方極遠之國。”{郝懿行}义疏:“{濮鈆}者﹐《廣韻》‘獛’字注云:{獛鈆}﹐南極之夷……《逸周書·王會篇》:‘……正南{百濮}。’蓋{濮鈆}亦可單言{濮}也。”

  • 濮上-汉语大词典

    濮上

    【1】古{卫}地。指{濮水}之滨。{春秋}时{濮}上以侈靡之乐闻名于世,男女亦多于此处幽会,故后用以指代侈靡淫乱的音乐﹑风俗的流行地。《史记·乐书》:“{桑閒}{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誣上行私而不可止。”《汉书·地理志下》:“{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十五:“北里多奇舞﹐{濮}上有微音。”{晋}{葛洪}《抱朴子·崇教》:“淫音譟而惑耳﹐羅袂揮而亂目﹐{濮}上北里﹐迭奏迭起﹐或號或呼﹐俾晝作夜﹐流連於羽觴之閒﹐沈淪乎弦節之側。”{明}{王錂}《春芜记·巧诋》:“他鹽梅自是商家佐﹐豈向花柳寧甘{濮}上嘲。”

  • 濮竹-汉语大词典

    濮竹

    【1】竹名。《後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其竹節相去一丈﹐名曰濮竹。”{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哀牢國}……有大竹﹐名濮竹﹐節相去一丈﹐受一斛許。”

  • 濮議-汉语大词典

    濮議

    【1】{宋仁宗}无嗣,死后以{濮安懿王}{允让}之子{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即位次年({治平}二年),诏议崇奉生父{濮王}典礼。侍御史{吕诲}﹑{范纯仁}﹑{吕大防}及{司马光}等力主称{仁宗}为皇考,{濮王}为皇伯,而中书{韩琦}﹑{欧阳修}等则主张称{濮王}为皇考。{英宗}因立{濮王}园陵,贬{吕诲}﹑{吕大防}﹑{范纯仁}三人出外。旧史称之为“濮議”。后亦借指朝中的争议。{清}{田雯}《碧峣书院歌吊杨升庵先生》:“{程朱}正論臣所執﹐今昔{濮}議誰斟量?”

  • 濠濮間想-汉语大词典

    濠濮間想

    【1】《庄子》记有{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之上和{庄子}垂钓{濮水}的事。后以“濠濮間想”谓逍遥闲居﹑清淡无为的思绪。{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簡文}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間想也。覺鳥獸禽魚﹐自來親人。’”

  • 百濮-汉语大词典

    百濮

    【1】古代称西南少数民族。《逸周书·王会》:“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産里}﹑百{濮}﹑{九菌}。”{孔晁}注:“六者南蠻之别名。”{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公神道碑》:“一鼓而擒四姓﹐三戰而平百{濮}。”《左传·文公十六年》:“{麇}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杜预}注:“百{濮}﹐夷也。”{孔颖达}疏:“{濮夷}無君長揔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 箕濮情-汉语大词典

    箕濮情

    【1】隐居遁世的情怀。《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幹>》:“摇蕩{箕}{濮}情﹐窮年迫憂慄。”{李善}注:“{箕山}﹐{許由}所隱也;{濮}﹐{濮水}﹐{莊周}所釣也。”{张铣}注:“言本心將隱﹐至末年逢亂﹐爲憂懼所迫。”

  • 豪濮-汉语大词典

    豪濮

    【1】古代{濠水}和{濮水}的并称。{庄子}曾游于{濠},钓于{濮},因以借指隐者的居处。豪,通“濠”。{明}{莫是龙}《笔麈》:“古惟巢居之徒﹐{豪}{濮}之侣﹐能蟬脱塵埃﹐造物不復能爲之拘﹐可謂遁天之民。”

  • 遬濮-汉语大词典

    遬濮

    【1】{汉}代时{匈奴}部落名。《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驃騎將軍率戎士踰{烏}﹐討{遬濮}﹐涉{狐奴}﹐歷五主國﹐輜重人衆懾慴者弗取﹐冀獲單于子。”{司马贞}索隐:“音速卜二音。{崔浩}云:{匈奴}部落名。案:下有‘遬濮王’﹐是國名也。”按﹐《汉书·霍去病传》作“遫濮”﹐{颜师古}注曰:“遫﹐古速字也。{遫濮}﹐{匈奴}部落名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