牾(牾)是什么意思
抵触(牴触) 抵牾(牴牾) 矛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抵触(牴触) 抵牾(牴牾) 矛盾
抵触(牴触)dǐchù316抵牾(牴牾)dǐwǔ 矛盾máodùn316
动词。表示同另一方对立,不调和,不统一。
“抵触”和“抵牾”都以两羊彼此用角顶着相斗为喻,有比喻的形象色彩。“抵触”强调因方向或倾向上很不一致而互相排斥。例如:“两兄弟要到解放区去参加革命的想法,是同他们父亲的顽固保守思想严重抵触的”;“他们既为先进人物,必然是与‘传来的积习’相抵触、相背谬的”(《人民日报》,1982.7.8)。“抵牾”强调同另一方相反,互相对抗;意思比“抵触”略重;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关于屈原其人,清季以来颇有人怀疑其是否存在,主要牵涉到……《屈原贾生列传》一篇,以为其中矛盾牴牾,或出于后人之手”(徐北文:《先秦文学史》);“他又经常处在‘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反复之中,言论行动往往前后抵牾”(《读书》,1981,5)。
“矛盾”强调形成对立,不相调和;原有以古代兵器矛和盾的关系来作比喻的形象色彩,现已消磨掉,意思变得比较抽象;在意思的轻重程度上和“抵触”一致;使用频率比“抵触”“抵牾”高。例如:“一个刚走进社会的青年,往往会感到现实环境跟自己的理想严重矛盾”;“于是乎关于他的记载,就在中英俄日各报上,互相参差矛盾得出奇”(《瞿秋白文集》,第一卷);“这种最畸形的社会地位,濒于破产死灭的一种病的状态,绝对和我心灵……相矛盾”(同上)。
忤 迕 牾-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忤 迕 牾
[忤wǔ 迕wǔ 牾wǔ]
同 违反,不顺从。《韩非子·难言》:“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至言:最有道理的话。倒:不顺)汉焦氏《易林·讼之巽》:“行触大忌,与司命牾。”晁错《论贵粟疏》:“上下相反,好恶乖迕”。(乖:违背)
异 【迕牾】 逢,相遇。《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重华不可牾兮”。《后汉书·陈蕃传》:“王甫时出,与蕃相迕,适闻其言”。(王甫:人名。适:刚巧。)
【忤】 无“相遇”义。
抵牾-现代汉语大词典
抵牾dǐ wǔ
【释义】:
矛盾。
违牾-现代汉语大词典
违牾wéi wǔ
【释义】:
见“违忤”。
牾-现代汉语大词典
牾wǔ
【释义】:
违逆,不顺从。黄中黄《沈荩》:“(荩)不能受人牾,有牾之者,辄奋拳殴之。”又如:抵牾。
乖牾-汉语大词典
乖牾
同“[乖迕]”【1】《清史稿·刑法志一》:“維時各部院則例陸續成書﹐苟與刑律相涉﹐館員俱一一釐正﹐故鮮乖牾。”{明}{周圣楷}《张居正本传》:“禮官所裁宗藩條例﹐多刻意抑損﹐且乖牾不可訓。”
牴牾-汉语大词典
牴牾
亦作“[牴啎]”【1】引申谓用言语顶撞﹑冒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翁姑薄讓之﹐女牴牾不可言狀。翁姑忿怒﹐逼令大歸。”{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戴监生》:“老人遂發怒聲曰:‘稚子何敢牴牾先輩!’”【2】抵触,矛盾。{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一》:“混淆差互﹐一至於此。蓋不惟牴牾於經﹐而自相矛盾亦甚矣。”{章炳麟}《秦献记》:“僕射{周青臣}用面諛顯﹐{淳于越}相與牴啎﹐釁成而{秦}燔書。”啎﹐一本作“梧”。{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隋志》有《列異傳》三卷……兩《唐志》皆云{張華}撰﹐亦别無佐證﹐殆後有悟其牴牾者﹐因改易之。”{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联匾》:“柱圓板方﹐柱窄板闊﹐彼此牴牾﹐勢難貼服。”{唐}{刘知幾}《史通·六家》:“况左右配屬﹐{班}{荀}之與{鄭}{戴}﹐又名牴牾。”《明史·罗通传》:“{通}本{謙}所舉﹐而每事牴牾﹐人由是不直{通}。”
牾-汉语大词典
牾
《字彙》五故切。【1】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重華}不可牾兮﹐孰知余之從容!”{裴駰}集解引{王逸}曰:“牾﹐逢也。”{司马贞}索隐:“《楚詞》牾作‘遌’﹐並吴故反。{王師叔}云:‘牾﹐逢也。’”【2】违逆﹐不顺从。{汉}{焦赣}《易林·讼之巽》:“行觸大忌﹐與司命牾。”《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大姓{西高氏}﹑{東高氏}﹐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與牾。”{颜师古}注:“牾﹐逆也。”《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歸舍﹐口雖不言而仰屋竊嘆﹐莫不知其多寃﹐無敢牾陛下言者。”{胡三省}注:“牾﹐五故翻﹐逆也。”{黄中黄}《沈荩》第二章:“而{藎}負性尤奇絶﹐不能受人牾﹐有牾之者﹐輒奮拳毆之。”
牾逆-汉语大词典
牾逆
【1】违逆,触犯。{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忿狷》:“{王司州}嘗乘雪往{王螭}許﹐司州言氣少有牾逆於{螭}﹐便作色不夷。”
犄牾-汉语大词典
犄牾
【1】牴牾。矛盾,抵触。《官场现形记》第四一回:“後任帳房要到前任手裏買這本帳簿……倘然有些犄牾﹐就是拚出價錢﹐那前任的帳房亦是不肯輕易出手的。”
抵牾-汉语大词典
抵牾
亦作“[抵啎]”【1】抵触;矛盾。{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李谪仙》:“二説辨證{李白}《蜀道難》非謂{嚴武}作﹐明白如此﹐則《新唐史》抵牾無疑。”{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义下》:“一出名公手﹐一或抵啎﹐必他有証佐。”
悖牾-汉语大词典
悖牾
【1】违忤。谓意见不合。{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一:“再上書條畫﹐力言不可。公批答悖牾。予自是矢不復言兵事﹐已心知賊得勝算矣。”
疏牾-汉语大词典
疏牾
【1】粗疏而不顺人情。《新唐书·吴兢传》:“{兢}叙事簡核﹐號良史。晩節稍疏牾﹐時人病其太簡。”
訐牾-汉语大词典
訐牾
【1】犹讦忤。《新唐书·韩愈传》:“{裴度}﹑{崔羣}曰:‘{愈}言訐牾﹐罪之誠宜。然非内懷至忠﹐安能及此。’”
錯牾-汉语大词典
錯牾
【1】抵触﹔不顺从。《新唐书·段平仲传》:“{平仲}錯啎不得言﹐乃謬稱名﹐帝怒﹐叱去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