犛(犛)是什么意思
犛-汉语大词典
犛
《廣韻》莫交切,平肴,明。《廣韻》里之切,平之,來。《廣韻》落哀切,平咍,來。【1】犛牛。《国语·楚语上》:“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盡乎?”{韦昭}注:“犛﹐犛牛也。”
犛-汉语大词典
犛
《廣韻》里之切,平之,來。【1】见“犛2靬”。
犛軒-汉语大词典
犛軒
【1】见“犛2靬”。
犛牛-汉语大词典
犛牛
【1】野牛。形状毛尾全同牦牛,但比牦牛大。一说即牦牛。《山海经·中山经》:“東北百里﹐曰{荆山}……其中多犛牛。”{郭璞}注:“旄牛屬也﹐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新唐书·吐蕃传上》:“其宴大賓客﹐必驅犛牛使客自射﹐乃敢饋。”{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犛牛》:“犛者髦也﹐其髦可爲旌旄也。其體多長毛﹐而身角如犀﹐故曰毛犀。《汲冢周書》作‘犛牛’﹐{顔師古}作‘猫牛’﹐《爾雅》作‘犘牛’﹐音皆相近也。《山海經》作‘■牛’﹐西人呼爲竹牛﹐因角理如牛也。或云竹即■音之轉﹐而犨又竹音之轉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犛牛》:“犛牛出西南徼外﹐居深山中野牛也﹐狀及毛尾俱同牦牛。牦小而犛大﹐有重千斤者……{唐}{宋}西徼諸州貢之。”
犛旄-汉语大词典
犛旄
【1】以犛牛尾为饰的旗。{唐}{{韩愈}{孟郊}}《征蜀联句》:“刑神咤犛旄﹐陰燄颭犀札。”
犛靬-汉语大词典
犛靬
亦作“[犛軒]”【1】古国名。《汉书·张骞传》:“因益發使抵{安息}﹑{奄蔡}﹑{犛靬}﹑{條支}﹑{身毒國}。”{颜师古}注:“自{安息}以下五國皆西域胡也。{犛靬}﹐即{大秦國}也。”{清}{恽敬}《<坚白石斋诗集>序》:“是故{秦}權{漢}尺﹐以爲質古﹐《山經》《水注》﹐以爲博雅;{犛軒}﹑{竭陀}﹐以爲詭逸……然後推爲不蹈﹐不規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