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打)是什么意思
打怵←→舒展 舒畅-反义词词典
打怵←→舒展 舒畅dǎchù-shūzhǎn shūchàng
【词性】:形
打怵:恐惧。
舒展:舒服畅快。
舒畅:身心舒适畅快。
【例】 还有,开口看瓜瓤,卖瓜的都是瞅准了阳面下刀,你叫他从阴面下刀,他就打怵。(龙凤伟:《种瓜得瓜》) 站着纺线,步子有进有退,手臂尽量伸直,象“白鹤晾翅”,一抽线能拉得很长很长。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兴致的时候,很难那究竟是生产还是舞蹈。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想出去,可是腿真懒得动,身上非常软,好象洗澡没洗痛快那样,汗虽然出了不少,心里还是不舒畅。(老舍:《骆驼祥子》)
打击←→拉拢-反义词词典
打击←→拉拢dǎjī-lālong
【词性】:动
打击:攻击;使受挫折。
拉拢:为了对自己有利,用手段使别人靠拢到自己方面来。
〔例〕 他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跌倒了爬起来,永远是“啥也别想挡住俺”这么一句话。(穆青 陆拂为廖由滨:《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大家你望我,我望你地不做声,一时都没了主意。潘大钧又拍起胸膛说:“你们不要怕。万事都有我。目前共产党要拉拢咱们,皇军也要拉拢咱们,咱们还怕什么呢?共产党是讲政策的。他们上面规定了,下面就不敢乱动。他们承认了我是乡长,我就是乡长,不要紧的!”(欧阳山:《英雄三生》)
打开←→盖上-反义词词典
打开←→盖上dǎkāi-gàishàng
【词性】:动
打开:揭开。
盖上:将盖子放下使之与箱子合拢。
【例】 他打开箱子拿出要穿的衣服后又盖上了。
打开←→关上-反义词词典
打开←→关上dǎkāi-guānshàng
【词性】:动
打开:拉开。
关上:使开着的物体合拢。
【例】 她打开窗子,冷风阵阵吹进屋子里,赶紧又关上了。
打开←→包上-反义词词典
打开←→包上dǎkāi-bāoshàng
【词性】:动
打开:解开。
包上:用纸、布等把东西裹起来。
【例】 她打开包袱,取出头巾,又包上了。
打开←→合上-反义词词典
打开←→合上dǎkāi-héshàng
【词性】:动
打开:翻开。
合上:闭;合拢。
【例】 他打开书,刚看了几行,又合上了。
打开←→收缩-反义词词典
打开←→收缩dǎkāi-shōusuō
【词性】:动
打开:使狭小的范围扩大,使停滞的局面开展。
收缩:紧缩。
【例】 由于执行了错误路线,在白区打开了的局面又收缩了。
单打←→双打-反义词词典
单打←→双打dāndǎ-shuāngdǎ
【词性】:名
单打:乒乓球,羽毛球等球赛的一种方式,由两人对打。
双打:乒乓球,羽毛球等球赛的一种方式,由每组两人的两组对打。
【例】 容国团是第一个获得世界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的中国选手。 他们经过激烈的拼搏,终于获得男子双打冠军。
打扮-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打扮dǎban
〈动〉装饰,使容貌和衣着好看。多用于人,也可用于建筑物等。常作谓语,也可以作定语、宾语。
她正梳妆打扮呢|你今天也打扮打扮吧|他们乔装打扮,混在人群里|他认真仔细地打扮自己|他打扮成农民模样|过节了,把孩子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节日的天安门打扮得格外壮观|快打扮起来吧|打扮一下再出去|妈妈不喜欢打扮,也不会打扮|你打扮的时间太长了|他打扮的重点是脸上的疮疤
〈名〉打扮出来的样子。常作讲究、喜欢等词的宾语。
他非常讲究穿着打扮|看你这身打扮像个什么|今天他又换了身打扮|一个工人打扮的人走了进来|一身阔老板的打扮
打发-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打发dǎfa
〈动〉①派出去。常作谓语、宾语。多是兼语结构里的兼语成分,多是表示人的词语。
我已打发人去通知了|随便打发一个人去买|马上打发孩子去请|应该打发一个没事做的人去|怎么打发了这么个人来
②使离开。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
你就这么打发给你祝寿来的亲友呀|你是想打发我走啊|我两块钱就把他打发走了|你这是打发要饭的呀|他那么容易打发吗|我这儿还等着打发呢
③消磨时间。常作谓语。
我不想随随便便就把双休日打发了|你不能整天用麻将打发日子
打击-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打击dǎjī
〈动〉攻击;使受挫折。可用于敌人、罪犯,也可用于一般人或积极性、情绪等抽象事物。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作宾语时,谓语常是遭到、受到等。
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分子|狠狠地打击敌人|不能故意打击别人|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打击了他的上进心|打击他的情绪|打击报复举报人|打击迫害检举人|他被打击得抬不起头来|敌人遭受了沉重打击|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给敌人以有力地打击|坚决打击|无情地打击|打击的重点是涉枪犯罪|打击的对象|打击的目标|这件事对她的打击太大了|这次精神上的打击使他痛苦不堪
打量-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打量dǎliang
〈动〉观察。用于人的外貌、衣着或庭院、居室、家具、陈设等。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
他仔细一打量,认出了是李大妈|我正打量着,他向我走了过来|他好奇地打量着这个陌生人|上下打量着他|打量着他的装束|打量着他的举止|打量着他的全身|打量他骑的那辆新车|四下打量着屋里的家具|他打量了几眼|打量了一阵子|打量了半天|把我打量得心里有些犯嘀咕
无精打采-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无精打采wú jīng dǎ cǎi
〈成〉形容人精神萎靡,不振作。常作谓语、状语。也写作“没精打采”。
他脸色苍白,无精打采|白云无精打采的,没有心思听他的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无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我无精打采地看着电视|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地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他无精打采地走回家来,无力地敲了两下门
不打自招-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不打自招bùdǎzìzhāo
比喻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罪过或缺点——屈打成招(~的供词不足为据,而不打自招的材料往往是可信的。)
趁火打劫-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趁火打劫chènhuǒdǎjié
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东西,比喻趁别人紧急危难的时刻去侵犯他的权益——见义勇为(他~,对那些为非作歹、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深恶痛绝。)
趁热打铁-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趁热打铁chènrèdǎtiě
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加速进行——坐失良机(说干就干,要趁热打铁,不能~。)
打开-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打开dǎkāi
揭开,拉开,解开——关闭(~门窗/~城门)
打头-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打头dǎtóu
带头,领先——垫后、排尾、压轴(大合唱打头,名角儿的节目~。)
攻打-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攻打gōngdǎ
为占领敌人阵地或据点,为消灭敌人而进攻——防守(由于我军的有效~,敌人三次攻打都失败了。)
精打细算-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精打细算jīngdǎxìsuàn
(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计算——大手大脚(精打细算是劳动人民的本色,~是公子哥儿的作风。)
没精打采-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没精打采méijīngdǎcǎi
形容不高兴,精神不振作——兴高采烈(他对球赛没有兴趣,但又不好推脱,只好跟着大家一道去看,别人~,而他却越看越没精打采。)
屈打成招-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屈打成招qūdǎchéngzhāo
清白无罪的人冤枉受刑,被迫招认——不打自招(那个软骨头一见刑具就~了,哪里是什么屈打成招呢!)
无精打采-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无精打采wújīngdǎcǎi
形容不高兴,精神萎靡,不振作——精神抖擞、高兴采烈。
打道-古语词今用词典
打道dǎdào
古代官员出行时,派差役在前面开路,叫人回避。明末名士侯朝宗被魏阉余党玩大铖诬陷,逃离南京。但他与名妓李香君的爱情忠贞不渝。当他重返南京时,得知香君已被选入宫,于是迁移住处避祸。路过蔡益所书店,碰上陈定生、吴次尾正主持复社选文之事,因进店叙旧。新升任兵部侍郎的阮大铖,受诏防江路过此处,为了张扬荣贵,吩咐左右,“不必打道”,(不必在前面开路。)让百姓看个够。恰与他们相遇。为报前仇,将侯朝宗、陈定生、吴次尾三位复社文人捕去。(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后引申为:动身、起程。
今多沿用引申义。
《民主与法制》:“文物没要回,开销就花了五千多元,只得垂头丧气,打道回府。”《花城》:“他鸭梨形脸,肤色酱红,家住斯洛古,是采购员,这次出去订货,完事后这就打道回府。”《新体育》:“许海峰迎着海风坐在那儿,居然能许久纹丝不动,直到终于钓到一条硕大的石斑鱼,他才站起身来张罗打道收兵。”
打 击-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 击
打dǎ 击jī
动词。表示用手或器具较快、较有力地碰撞到物体上。
“打”是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常用词;常用于人身,也可广泛地用于门、鼓、钟、铁等物。例如:“茨顿伊贞简直要冲这小女人劈脸打去”(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一个红衫的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了”(鲁迅:《社戏》);“庄稼汉原地不动,抬手接住对方打来的手腕子”(冯德英:《山菊花》,上卷);“单四嫂子张着眼,呆呆坐着;听得打门声音,才吃一吓,跑出去开门”(鲁迅:《明天》)。
“击”强调有力地猛地撞到物体上;较多用于物,也用于人身,可以同“掌”搭配;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老韩轻轻一击桌子”(《小说月报》,1982,5);“有三个年轻小伙子劲头十足地击鼓助庆”;“陈麻子击掌三下,庙门应声而开”;“他滑过邻床,跳到王二面前,在王二的肩上重重地击了一拳”(欧阳凡海:《无辜者》)。
打扮 装扮-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扮 装扮
打扮dǎban624装扮zhuāngbàn
动词。表示以装饰品、美容品、衣着、发式等使仪容好看。
“打扮”强调作美化仪容的行为;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较为常用。例如:“我懒得打扮,又不能不打扮……打扮的时候,我怜爱自己;打扮完了,我恨自己”(老舍:《月牙儿》);“你自己看着你打扮得象个人不象?”(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马凤兰也打扮得花枝招展。为什么准备好吃的同时,自己还要打扮一番,她自己也说不清楚”(浩然:《艳阳天》,第一卷)。
“装扮”强调有意装饰;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这种靠鞋跟的厚度和挺凸胸脯来装扮‘仪容’的人,许云峰见过不少”(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这个人长着一张俊气的面孔,一副结实的身子,从不装扮,从不讲究衣着”。
“装扮”在只表示装饰的意思时(如说:“当年,我……看月光映出这宝塔,现在电灯却把它装扮得如此美丽”〔刘白羽:《红玛垴集》〕),和“打扮”没有同义关系。
打量 端量 端详-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量 端量 端详
打量dǎliàng 端量duānliáng 端详duānxiáng
动词。表示对人的外貌、衣着注意地看。
“打量”和“端量”都强调对人的外貌、衣着加以估量、评断。“打量”还强调进行这种观察和估量的行动过程,有“用目光扫视”的意味;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她眼睛闪亮地对我们上下打量了一遍”(碧野:《月亮湖》);“站在旁边侍候的几个宫女和太监都没有一点声音,偷偷地打量着皇上的面部表情”(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端量”强调认真地观察;适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迎出屋来,紧端量我”(杨朔:《海市》);“我留心端量着他。看样子他刚睡醒,厚眼皮有点浮肿”(杨朔:《百花山》)。
“端详”强调细细地看和进行评价,意思比“端量”重;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比“端量”浓厚。例如:“林道凤并不坐下,站在屋子当中东张西望地端详起来”(杨沫:《青春之歌》);“审视这五种颜色吧,端详这个根据‘天圆地方’的古代观念筑起来的四方坛吧”(秦牧:《社稷坛抒情》);“她凝视着邸辉,那么温和,那么深沉、感慨,就象在端详一件曾经那样熟悉、亲近而又久久地被自己疏远了的珍宝”(《收获》,1982,5)。
打破 突破-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破 突破
打破dǎpò463突破tūpò463
动词。表示破除某种障碍、限制、拘束等。
“打破”强调把原有的障碍、限制、拘束等完全破坏和除掉,意思比较重。例如:“他们的战略失败,就是他们的‘围剿’被我们打破”(《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必须打破敌人的包围”;“要想打破旧诗文的格调,怕只有彻底改造旧式的生活才能办到吧”(《沫若文集》,第五卷);“由于他们的描写,一个隐秘的生活领域,作为禁区被打破了(《十月》,1981,1)。
“突破”含有“在一点上用力而打开缺口”的意味,意思比“打破”稍轻;有以在严重阻挡或封锁住的东西上冲开缺口来作比喻的形象色彩。例如:“我军连续突破了蒋介石的四道封锁线”;“艺术天才往往突破规律而有所成就,开辟新领域、新境界”(宗白华:《美学散步》)。
打扰 打搅 扰乱 搅扰 烦扰 干扰 骚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扰 打搅 扰乱 搅扰 烦扰 干扰 骚扰
打扰dǎrǎo 打搅dǎjiǎo 扰乱rǎoluàn 搅扰jiǎorǎo 烦扰fánrǎo 干扰gānrǎo 骚扰sāorǎo
动词。表示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或正常活动,使产生混乱或不安。
“打扰”侧重于使别人生活或活动的正常安排受到影响,意思最轻;可作婉词而带客气的和讲礼貌的态度色彩;很常用,特别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我为什么拿这些事情来打扰你呢”(巴金:《窗下》);“‘对不起,打扰您了!’我懊丧地走了出去”(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将来我到北平去,不是一样要打扰您?”(杨沫:《青春之歌》);“常恩不便打扰她,就又走开了”(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这样深更半夜,不要去打扰他吧”(孙犁:《风云初记》)。
“打搅”在意思上和“打扰”一致,只是略为重些;也可作婉词而带客气和讲礼貌的态度色彩;也有口语色彩,南方较常使用。例如:“你这样忙,我们来,真是打搅你了”;“孟有元觉得不应该打搅老百姓,夜里偷偷地走了”(《茅盾评论文集》,上册);“我看书的时候,要是你再来打搅我,你今后就别再想听我的故事”(《夏衍选集》,上册);“既决定要不声不响地搬走,为什么又要去打搅人家的睡眠”(叶君健:《在草原上》)。
“扰乱”强调导致别人的生活或活动产生混乱,意思比“打搅”“打扰”重。例如:“革命军是百姓的军队,决不会扰乱百姓”(《郁达夫选集》);“我的两个孩子一天到晚地叫着,扯我的衣服……扰乱我的工作”(鲁彦:《孩子的马车》);“一些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危害社会、危害人民、扰乱本市城乡治安秩序”(《文汇报》,1983.10.19)。
“搅扰”强调使人受影响而烦躁不安,意思的轻重和“扰乱”一致;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这突然爆发的急转直下的形势,把她搅扰得糊里糊涂”(杨沫:《青春之歌》);“这时因觉英刚刚来搅扰了一阵,弄得她心里更不舒服”(巴金:《春》);“他以为她来搅扰了他的创作,颇有些愤怒了”(鲁迅:《幸福的家庭》)。
“烦扰”强调使人受扰而心烦;在指自己的行为而向对方说时,带客气的态度色彩;意思比“搅扰”“扰乱”又重些。例如:“我刚才烦扰您了,非常抱歉”;“为了组织学社的事,我们不得不再次烦扰先生”;“我听了它们的叫声实在想说出来:我是烦扰极了“(《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卷)。
“干扰”强调打乱和妨碍活动的正常进行,多用于多个人的或社会集体的重大事情,意思的轻重和“扰乱”“搅扰”一致;可以同“互相”组合。例如:“北京‘西单墙’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来破坏社会主义秩序和社会治安,干扰了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光明日报》,1979.11.28);“我一拿意见,必然干扰党组扩大会同志的思考”(曲波:《山呼海啸》)。
“骚扰”强调引起混乱,使正常、安宁状态受到破坏;意思最重(比“烦扰”还重);可用于敌人。例如:“清兵虽然大部分向东便门和广渠门一带移动,但是也有游骑到安定门和昌平之问的地区骚扰”(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周围德寇坟墓已渺无踪迹,树木被砍伐者,也丝毫不见其遗痕,似乎是从来未被骚扰过了一样”(郭沫若:《洪波曲》);“老太太现在有病,在床上躺着,劝你们不要进屋里去骚扰她了吧”。
“干扰”在表示“妨碍无线电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振荡”时(如说:“干扰很厉害,这个电台的播音没办法收听”),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打扫 扫除-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扫 扫除
打扫dǎsǎo 扫除sǎochú
动词。表示清除一定场所或场地的脏东西。
“打扫”含有清理的意味,强调求得整洁;较常使用,多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这教室该好好打扫一下”,“为什么到处又脏又臭,从不打扫呢”(马识途:《清江壮歌》)。
“扫除”强调要把脏东西清除干净。例如:“院子里垃圾很多,煤碴满地,需要彻底扫除”;“因为家里要大扫除,张高谦将业已满月的小羊送到羊圈跟母羊住在一起”(何为:《张高谦》)。
“扫除”在比喻清除有碍前进的事物时(如说:“扫除障碍”:“扫除文盲”),和“打扫”没有同义关系。
打算 计划-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算 计划
打算dǎsuàn 计划jìhuà
动词。表示考虑和设想如何安排或行动。
“打算”强调有一番设想;使用的范围很广泛,无论大小的行动安排都适用,例如:“我原来打算一个人走,以后再来接你,现在我改主意了”(《曹禺选集》);“他要打算逃命,还是得放弃这几个累赘”(老舍:《骆驼样子》);“你打算把这一大堆宝贝桃子怎么办?”(萧殷:《桃子又熟了……》)。
“计划”强调有所安排,含有“讲究一定的步骤和目的”的意味,意思比“打算”重,有郑重的态度色彩;一般用于较重要或较大的安排或行动,不用于日常生活中较平常、较琐细的行动。例如:“这次外出调查,我们计划先到上海,然后去沈阳”;“汉家山是个出煤的地方,计划把这里的煤运到别处去”(马烽、西戌:《吕梁英雄传》);“剑波反复计划着如何荡平这老爷岭”(曲波:《林海雪原》)。
打听 探问 探询 打问 了解-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听 探问 探询 打问 了解
打听dǎtíng 探问tànwèn 探询tànxún 打问dǎwèn 了解liǎojiě105
动词。表示试着或设法询问(消息、情况等)。
“打听”强调想办法去听到或获知什么。一般只用于消息、情况:是口语里常用的词,也为俗白文字所用,有口语色彩。例如:“只打发老婆,白天在村里打听点消息,看风行事”(马烽、西戌:《吕梁英雄传》);“那就不要到这个学校读书吧。待我打听打听,送你进别的学校去”(叶圣陶:《半年》)。
“探问”“探询”都较强调试图发现什么;除用于消息、情况外,还可用于心中的秘密或想法。“探问”通用于书面语和口语,无特殊色彩。例如:“总司令正在向前方打电话探问实情”(《沫若文集》,第五卷);“他们再三探问志愿军的行期,唯恐人们悄悄离开”(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晚餐的时候,我向管理局的同志探问这条桥何时跌落”(丰子恺:《庐山面目》);“我不喜欢探问别人不愿意说的秘密”(《小说月报》,1982,4)。“探询”纯是书面语用词,具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家里,爱人、孩子都好?’刚说完,德木林就后悔了:蠢货,在这种相等探询的情况下,问这个,不是犯了忌讳吗”(《小说月报》),1980,6);“我到处都向人们打听他们所知道的挑重的最高记录,尤其是向那些有气力的人探询”(秦牧:《花城》);“记者设法探询老技师过去不肯表露的想法”。
“打问”强调为想知道情况或消息而采取适当的方式问人家;来自方言,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方言色彩和口语色彩;使用频率不如“打听”高。例如:“他们今年搞不搞养鸡场,你给打问一下,好吗?”;“吕同志象跟老朋友见面一样,再三打问孙家庄作战的情形”(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
“了解”强调通过询问要知道清楚,含有“在询问中要作调查”的意味。例如:“对岸动静如何,须设法了解”;“下周上班后,我了解一下再说”(《小说选刊》,1982.11);“侄子怎么了解得这么清楚”(《小说月报》,1981,6)。
打消 消除-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打消 消除
打消dǎxiāo 消除xiāochú507
动词。表示使某种事物现象消失。
“打消”突出通过一定行动或以一定事实而使对象消失;一般只用于顾虑想法等心理现象和设想、计划等;有口语色彩。例如:“他儿子打消了他的顾虑”(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他打消了对不速之客的怀疑和恐惧”;“他就把投考电报生的拟议暂时自行打消了”(叶圣陶:《倪焕之》)。
“消除”强调对象被除掉;使用的范围比“打消”广泛,除可用于心理现象外,还能用于自然现象、生理现象、缺点错误、故障以及其他客观存在的现象,只是不用于设想、计划。例如:“想用几句话就能消除他们的顾虑是不可能的”(黎汝清:《万山红遍》);“消除他对我们闯庙盘查引起的不满”(曲波:《林海雪原》);“春寒却还没有完全消除”(《解放军报》,1977.5.21);“游击队在骡马庙睡了一个好觉,消除了几天来的疲劳”;“揭露和消除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她马上……动员检修工想办法,迅速消除省煤器的故障”(《人民文学》,1977,4);“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智识劳动和筋肉劳动的界限也跟着消除”(鲁迅:《苏联短小说集·〈一天的工作〉后记》)。
发抖 哆嗦 颤抖 战栗(颤栗) 打颤(打战) 抖 战抖-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发抖 哆嗦 颤抖 战栗(颤栗) 打颤(打战) 抖 战抖
发抖fàdǒu 哆嗦duōsuo 颤抖chàndǒu 战栗(颤栗)zhànlì 打颤(打战)dǎzhàn 抖dǒu 战抖zhàndòu
动词。表示由于心理上或生理上受到刺激而身体(或其局部)抖动;可比喻地用于内心,有的还可用于大地。
“发抖”强调抖动发生着;多用于因害怕或寒冷而引起的抖动。例如:“东北的天气太冷,冻得他浑身发抖”(《中国青年报》,1979.12.28);“他是头一次面向那么多人在台上发言,害怕,紧张,拿着发言稿的手止不住发抖”;“吴老太爷的心只是发抖,《太上感应篇》紧紧地抱在怀里”(茅盾:《子夜》)。
“哆嗦”所指的抖动一般时间比较长,程度比较重;多用于因害怕、生气或寒冷而引起的抖动;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例如:“邹华堂没有见过这阵势,禁不住浑身哆嗦起来”(冯骥才等:《义和拳》)“样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儿乎要哭出来”(老舍:《骆驼祥子》)。
“颤抖”所指的抖动一般较轻微,可受“微微”修饰,意思较轻;多用于因激动或兴奋而引起的颤动。例如:“当郑克昌得到《挺进报》时,兴奋得双手都颤抖起来”(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写到这儿,我的心微微颤抖,从心底涌出一些聪俊的影子”(《杨朔散文选》);“大地有些颤抖”(孙犁:《风云初记》)。
“战栗”含有寒心、感到恐怖或畏冷的意味,多用于因害怕或寒冷而引起的抖动;一般只在文艺性的文字里使用,有文艺风格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例如:“看到这种血淋淋的杀人情景,她不禁全身战栗”;“单衣抵不住风雪的袭击,大家浑身哆嗦,牙齿战栗”(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想到祸难就要临头,他心里战栗起来”。
“打颤”强调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所指的抖动较轻;是口语用词,口语色彩浓厚。例如:“有一扇窗,玻璃打烂了,浸入的北风直往屋里灌,冷得我身子打颤”(《周立波文集》,第二卷);“冰冷的水浸得他们身子都打战”(同上);“魏强被骂的脸色由红变黄,气的浑身直打颤”(冯志:《敌后武工队》);“有个老演员告诉他,腿打颤就使劲掐”(《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
“抖”在意思上和“发抖”较一致,适用的范围较广;也是口语用词,口语色彩浓厚,多同单音词组合;可以叠用,但后面须连上“的”。例如:“他怕冷,大概是发疟子,盖那么多还在抖”;“泥土仍然簌簌的掉,阿Q的脚也索索的抖”(鲁迅:《阿Q正传》);“我见到那个凶神恶煞的老板的时候,心里还真抖了一阵”;“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鲁迅:《药》)。
“战抖”是“战栗”的等义词,较少用。
激动 感动 打动 感-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激动 感动 打动 感
激动jīdòng206感动gǎndòng148 打动dǎdòng 感gǎn148
动词。表示使发生强烈的感情活动。
“激动”强调使情绪冲动,含有“强烈激起感情的波澜,使产生难以抑制的兴奋”的意味;所带的宾语一般是“心”“人心”或人称代词,同“人心”组合为固定词组。例如:“雄伟的高山和奇峰,澎湃的松涛和马蹄声,样样激动着他的心”(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千千万万电视观众看到大阪体育馆内首先升起了中国国旗,听到奏起了我们的国歌,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党委书记所作的动员报告激动了他”。
“感动”强调使深深感触,含有“强烈激起人的感情反应,使产生同情、向慕或感激”的意味;所带的宾语一般是“人”“听众”或某种人称的说法。例如:“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鲁迅:《三闲集》);“他讲的话,感动了全体听众”;“师傅的细心关照和耐心帮助,深深感动了她”;“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曹先生的话能感动他”(老舍:《骆驼祥子》)。
“打动”强调使人动心和动情,意思比“激动”“感动”轻;所带的宾语,除“心”“人心”和人称代词之外,还可以是“心灵”“心坎”。例如:“觉新看见觉慧不表示意见,便拿这样的话打动觉慧的心”(巴金:《家》):“调子虽然低了一点,但思乡爱国的思想感情深厚,能引起同情,打动人心”(臧克家:《诗与生活》);“那孩子似的天真,哲学家似的追问的神情,打动了我”(同上);“他把自己的想像、感情放进了故事里去,所以它能打动我们孩子的心灵”(同上),“她几乎想跳起来责骂曼青为什么先前要打动她的处女的平静的心坎”(茅盾:《蚀》)。
“感”和“感动”意思一致,是文言词,较少使用;所带的宾语是“人”或“肺腑”,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他的话情深意长,句句感人肺腑”。
救 搭救 打救 解救 拯救 挽救 援救-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救 搭救 打救 解救 拯救 挽救 援救
救jiù 搭救dājiù 打救dǎjiù 解救jiějiù 拯救zhěngjiù 挽救wǎnjiù 援救yuánjiù
动词。指帮助人脱离危险或困境。
“救”是通用于口语、书面语和各种场合的常用词,应用的范围很广,使脱离危险或困境的对象可以是个人、集体、人民、国家;可重叠,表示恳求的心意。例如:“多亏他救我出来”;“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多少人努力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个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搭救”和“打救”含有出于较强的同情心而作出具体帮助行动的意味;多用于个人或少数人的危险和灾难。“搭救”常在文艺作品中使用,虽然有着书面语色彩,也用于戏剧的对话;“打救”则是通用词,以用于口语为常。例如:“你自己的性命不要紧,难道看到先生死到临头都还不想搭救吗”(《沫若剧作选》);“没有人搭救也没有人惋惜”(阮朗:《香港风情》);“霸崽子再打人,就告诉我,我会来搭救”(《收获》,1982,1);“我感谢你,是你两次把我打救了”(《沫若剧作选》);“我们弟兄几个多亏您打救”。
“解救”强调解除危险或困难,意思没有“搭救”“打救”那么具体;既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大的集体,甚至人民、民族。例如:“他……要用他最后的厮打拼杀,来解救这几个被俘的妇女”(曲波:《林海雪原》);解救群众是头等任务”(同上);“共产党……才能真正解救人民”(黎汝清:《万山红遍》);“共产党把中华民族从灾难深渊中解救了出来”。
“拯救”强调使从较大的危险或深重的苦难解脱出来,也同样可用于个人或大的集体,有时还能用于国家;有庄重的态度色彩,意思不如“搭救”“打救”那么具体,但比“解救”重些;一般用于书面语,具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毛主席领导红军第一次渡过黄河,把她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拯救人类出苦海的救星”(《人民日报》,1977,8,31);“拯救她生长的故乡,拯救她的第二个祖国”(杨沫:《青春之歌》)。
“挽救”含有从危险的边缘救回来的意味;意思和“拯救”较为一致,但不如“拯救”重;使用范围比“拯救”广些,可用于病人、犯错误的人、党和国家等。例如:“听说是为了挽救六十一个祖国建设者,老艄公不顾自己正发喘,猛然从热呼呼的被窝里跳了出来,系上褡裱,吆喝一声:‘伙计们,走!’”;“这些同志都是能够挽救的,都是能够经过大家的帮助改正错误的”;“党中央在关健时刻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也挽救了被‘四人帮’扼杀的革命文艺”(草明:《指路明灯》)。
“援救”强调给人以援助,意思较轻缓;多用于集体、国家。例如:“听明白了他们的‘犯罪经过’,第一个来到他心中的事就是想援救他们”(老舍:《四世同堂》,上卷);“援救朝鲜,就是援救自己,怎么能隔岸观火呢”(《杨朔散文选》)。
派遣 差遣 打发-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派遣 差遣 打发
派遣pàiqiǎn 差遣chāiqiǎn 打发dǎfa
动词。表示派人到外面去做工作或做某事。
“派遣”强调派人去做工作的强制性;多用于组织上(政府、机关、党派、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的情形;有郑重的态度色彩。例如:“每年冬季,战斗一开始,边区机关就把大部人员派遣到前方去”(孙犁:《风云初记》);“在此原则下,党应派遣最好的和足够数量的党员和干部上前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差遣”强调上级差使下级人员去工作的性质;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义和团差遣他们两人到租界了解内情”;“求太太多加恩典,小的甘当太太胯下的坐骑,全凭太太差遣”(刘绍棠:《地火》);“陆虞候说明,是高俅差遣他去害林冲的”。
“打发”强调派出到外面去;意思比“派遣”“差遣”轻,多用于派人去做较小事情的情形;有口语色彩,适宜在口语和俗白文字中使用。例如:“我打发个看热闹的小妞去找他爹,不大功夫,门外横着肩膀挤进过中年汉子来”(杨朔:《春子姑娘》);“灯火燃亮了,人们都惊醒了,就打发一群精壮小伙子骑上马到漫野地里四面八方去导找”(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他听说我在呕吐,便打发她的伴娘来问我”(郭沫若:《少年时代》)。
“打发”在表示“使离去”的意思时(如说:“郭掌柜……见他毫无悔过之心,就把他打发了回家”〔欧阳山:《三家巷》〕),和“派遣”、“差遣”无同义关系。
探听 刺探 打探-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探听 刺探 打探
探听tàntīng 刺探cìtàn 打探dǎtàn
动词。表示秘密地侦察和设法了解(情况),以取得某种消息或情报。
“探听”强调为知悉某种情况而以隐秘的方式进行观察或侦察。例如:“他自己身体臃肿,不便走动,就叫郭标去探听虚实”(欧阳山:《苦斗》);“吃了人家的饭,还要管闲事,探听人家的阴私”(钱钟书:《围城》);“王卖婆被高夫人派到潼关去探听消息,在潼关住了两天”(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
“刺探”强调以巧妙侦探的方式从别人或集团内部攫取某种消息、情报;有以尖物试探地刺入物体来作比喻的形象色彩;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对于每一个走近她而且企图从她身上刺探些什么的家伙,她都一律报以恶声”(茅盾:《锻炼》);“调皮的女队员们经常半开玩笑地向她刺探情报”(《新华文摘》,1982,1);“早有两个奸细混入军营附近的工地刺探军情”。
“打探”强调设法了解、发现;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买卖人嘛,打探消息的本事还有点哩!”(陆文夫:《小巷深处》);“第二天傍黑子,柱子从外面打探出了两条消息”(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她和颜悦色,踏实文雅,不好奇打探,不多嘴多舌”(王蒙:《心的光》)。
突破 打破-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突破 打破
突破tūpò84打破dǎpò84
动词。表示超出原有的范围或水平。
“突破”含有“使历来平静而无显著创新变化的状况出现可以改变格局的进展、变动”的意味,有以在封锁住或严重阻挡住的东西上用力冲开缺口来作比喻的形象色彩。例如:“中国女排的胜利,突破了我们的大球运动长期上不去的落后局面”;“《飞天》正因为通过一个特殊角度,触及了这种变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才写得深刻,有所突破”(《十月》,1981,1);“但其在中国的特点,是其特殊的长期性和广大性,这将是突破历史记录的东西”(《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打破”含有“使原有的范围或水平成为过时或陈旧”的意味;意思不如“突破”重;一般只用于原有的记录和计划。例如:“吴数德以128公斤的成绩,打破了苏联选手奥米尔佐创造的127.5公斤的世界纪录”(《体育报》,1983.9.2);“工程进展很快,打破了原定的施工进度计划”。
旋转 打转 转动 转-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旋转 打转 转动 转
旋转xuánzhuǎn 打转dǎzhuàn 转动zhuàndòng 转zhuàn
动词。指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或一个轴作圆周的运动。
“旋转”突出运动进行的圆圈形;适用于各种文体。例如:“忽然那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形成一个圆圈,并在他面前嘲笑似地旋转”(《科学时代》,1980,4);“地球既绕着太阳旋转,自身也不断在旋转”;“你们远抽、近拉、吊点、旋转,你们勇敢加上机智”(邹荻帆:《星汉灿烂》)。
“打转”强调作围绕中心的运动,运动的形式不一定成规则的圆圈形;可以用来比喻话语、事情等萦绕心头;是口语用词,一般只用于会话和文艺作品,有口语色彩。例如:“山洪来了……那个女人怀里的孩子给冲走了,她自己在漩涡里打转”(萧乾:《万里赶羊》);“看见没有,这一串串的小水泡,直打转的,那是虾子翻的”(周立波编选:《散文特写选》);“临别前,大嫂跟她说的话总在她脑子里打转”。
“转动”强调在不断回环运动着,多用于论述、说明或一般的论述。例如:“文化公园的登月火箭在转动”(《十月》,1982,2);“螺旋桨一转动,机身很快就往上腾起”。
“转”不强调什么;和“打转”一样,所表示的运动不一定有规则的圆圈形;适用于口语,口语色彩比“打转”浓厚。例如:“雨还在下,地球还在慢慢转呵”(《十月》,1980,1);“他一到天黑,就满村转”(魏钢焰:《宝地——宝人——宝事》);“坏了,后面轱辘不转了”。
“转动”念zhuǎndòng时,表示“转身活动”或“身体某部分自由活动”的意思(如说:“树丛里的雀鸟……在案里不安地转动、呢喃”〔《1979——1980中篇小说选》,第一辑〕),和本组的“转动”不是同一个词,与本组各词没有同义关系。
张开 打开 张-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张开 打开 张
张开zhāngkāi 打开dǎkāi 张zhāng
动词。表示使(合拢的东西)分开。
“张开”含有“使东西展开来”的意味;一般用于人、动物的嘴、眼睛、肢体、翅膀等以及无生命的口袋、大门等。例如:“听话,张开嘴,喝点儿汤药”;“他张开眼睛,十分惊讶,自己怎么会睡在这样一所洁净的房间里”;“桐花陶醉地远眺,张开两臂向落日呼喊:‘嘿——!’”(《收获》,1939,3)。
“打开”含有“使原来合拢的状态一下子分开来”的意味;不能用于肢体、翅膀,但是在无生命物方面,使用的范围较广;适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例如:“看见母鸟飞回来了,窝里的小鸟一个个都打开嘴”;“快把窗户打开!满屋子的烟真呛人”;“迎面驾来一辆公共汽车,刚刚打开门”(《新华文摘》,1982,1)。
“张”在意思上和“张开”较为一致,只是没有“张开”那么明显;多和单音名词“嘴”“口”“弓”“臂”等直接组合,能形成固定词组“张口结舌”“张弓”等。例如:“弯月儿从山背后露出脸来,象是张着特大的嘴,发出一声长长的惊叹:啊!”(《十月》,1981,6);“厂长厉声责问,保管自知有错,一时张口结舌”;“那里环湖原都是山,面北首却一个半里阔的空隙,好似故意张了口袋欢迎风来的样子”(夏丐尊:《白马湖之冬》)。
装束 打扮-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装束 打扮
装束zhuángshù 打扮dǎban83
名词。指衣着穿戴。
“装束”强调所穿戴的衣、帽、鞋等配合一起所形成的样子;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第一夫人’出现了。身穿蓝布工人装,脚着帆布胶底鞋,被一群同样装束的女豪杰们簇拥着”(郭沫若:《洪·波曲》);“她的随便的装束教她好象比在舞台上矮小了好多”(老舍:《四世同堂》,上卷);“这位普通战士装束、向大家说话的人就是赫赫有名的闯王李自成”(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
“打扮”强调经过装饰或有意选择衣、帽、鞋等之后的样子;有口语色彩,多用于口语。例如:“你没有看见她今天的打扮?”(《夏衍选集》,上卷);“那就难我了,那样打扮的人至少有三千个”(欧阳山:《三家巷》);“这是当时一般读书人和在野缙绅的普通打扮”(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中册)。
打扰-实用委婉语词典
打扰
意为影响了您正常的工作(或生活)。
歪打正着-实用委婉语词典
歪打正着
意为自己并无真正的本领,是靠偶然的侥幸取得成功的。
重打锣鼓另开戏-实用委婉语词典
重打锣鼓另开戏
婉指在人生的路途上遇到挫折,还可另外找出路。中国谚语。
打斗-实用委婉语词典
打斗
婉指斗殴。意为又打又斗,不肯让步。
大打出手-实用委婉语词典
大打出手
婉指双方有一定的势力,派人与对方斗殴。
打圆场-实用委婉语词典
打圆场
婉指替人说好话、解围。也作“斡旋”、“打圆盘”、“说合”、“疏通”等。
打小报告-实用委婉语词典
打小报告
婉指背后向上级揭发某人的事情。
打笔墨官司-实用委婉语词典
打笔墨官司
婉指通过写文章为自己辩解或参加辩论。喻指。
打埋伏-实用委婉语词典
打埋伏
婉指一个人有心计,预先把话埋藏起来。军事用语。
打闷雷-实用委婉语词典
打闷雷
婉指一个人碰到不顺心的事,把火发在心里。
打太极拳-实用委婉语词典
打太极拳
婉指优柔寡断,不能立刻决断。意为弯来绕去,延宕时间。喻指。
吹牛不打草稿-实用委婉语词典
吹牛不打草稿
婉指肆无忌惮地说谎,漏洞百出。
趁火打劫 雪中送炭-反义词应用词典
趁火打劫 雪中送炭
趁火打劫 chènhuǒdǎjié
雪中送炭 xuězhōngsòngtàn
【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也作“趁火抢劫”。
〔例句〕
1.你说那些王八崽子们还有个不趁火打劫,公报私仇的么?
2.兵队来了,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困难和急需时给予帮助。
〔例句〕
1.为此常言说道:“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只这两句言语,道尽世人情态。
2.苏联就是俄罗斯,是一个穷国,咱们犯不着锦上添花,宁可雪中送炭。
称心如意 chènxīnrúyì称心如意 chènxīnrúyì
事与愿违 shìyǔyuànwéi事与愿违 shìyǔyuànwéi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愿。亦作“趁心如意”“称心满意”。
〔例句〕
1.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
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称心如意。
2.腊梅的浓郁香气令人想起那最称心如意的事情来。
3.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事与愿违】事实同愿望相违背。
〔例句〕
1.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2.倘若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
打倒 建立-反义词应用词典
打倒 建立
打倒 dǎdǎo 建立 jiànlì
【打倒】动词。推翻。短语词。常作带宾谓语,也可带处所补语。
〔例句〕
1.鲁提辖一拳把郑屠户打倒在地。
2.一切反动派终究要被人民打倒。
【建立】动词。创立,开始成立,开始存在;开始形成、开始产生。
〔例句〕
1.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国革命建立过丰功伟绩。
2.我们不应该将个人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应用例句〕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建立富强独立的新中国,是那时候学生的理想。
打击 拉拢-反义词应用词典
打击 拉拢
打击 dǎjī 拉拢 lālong
【打击】动词。敲打,撞击;攻击,使受挫折。可用于抽象事物,适用范围较广。可重叠为ABAB式。
〔例句〕
1.每一次农民起义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
2.这句话像一柄铁锤在觉新的脑门上打击了一下。
3.筑路工程刚进行一个星期,就受到了第一次打击。
【拉拢】动词。为了对自己有利,用手段使别人靠拢到自己方面来。含贬义。
〔例句〕
1.他经常把落后分子作为拉拢的对象。
2.他企图用拉拢干部的手段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3.他经不起港商的腐蚀拉拢,落入了犯罪的泥坑。
〔应用例句〕
他们很不正派,总拉拢一些人,打击一些人。
济困扶危 趁火打劫-反义词应用词典
济困扶危 趁火打劫
济困扶危 jìkùnfúwēi
趁火打劫 chènhuǒdǎjié
【济困扶危】帮助陷入危困境地的人。也作“扶危济困”。
〔例句〕
1.他手下有个徒弟,乃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
2.多听的江湖上来往的人说兄长清德,扶危济困,仗义疏财。
3.由于封建社会缺乏正义,人民群众常把希望寄托在济困扶危的侠客身上。
【趁火打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紧张危急的时候侵犯别人的权益。
〔例句〕
1.再不然会有什么大股的强盗来趁火打劫。
2.在这件不幸事情发生之后,有人妄想趁火打劫,但没能得逞。
3.在唐山地震中趁火打劫的罪犯,都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兴高采烈 无精打采-反义词应用词典
兴高采烈 无精打采
兴高采烈 xìnggāocǎiliè
无精打采 wújīngdǎcǎi
【兴高采烈】采:神态,神色。形容人的兴致高,情绪饱满。
〔例句〕
他总是兴高采烈的笑。
【无精打采】形容精神萎靡不振。
〔例句〕
1.打过二更他才无精打采的回到房里。
2.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打击 攻击-近义词应用词典
打击 攻击
打击 dǎjī 攻击 gōngjī
【打击】①敲打;撞击。②攻击;使人受挫折。如:
1.狂风一起,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
2.果然,接连不断的打击来了。
【攻击】①进攻。②恶意指摘。如:
3.黄昏时候,突击部队进入阵地,等待总攻击的信号。
4.他们攻击他是“黑劳模”。
辨析:“打击”指撞击物体或使人受挫折,对象可指具体事物,如用力打击铜锣,还指让人受挫折,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又指抽象事物,如打击积极性。“攻击”着重于“攻”,指进攻,如例3。又指恶意指责、诬陷,如例4。“打击”运用范围比“攻击”广。
打搅 打扰-近义词应用词典
打搅 打扰
打搅 dǎjiǎo 打扰 dǎrǎo
【打搅】①搅乱。②婉辞,指受招待。如:
1.我没有打搅运动场上的人们,径直来到了营房里,打算找牛子聊聊再说。
2.谢谢您,打搅了,明天见。
【打扰】扰乱。如:
3.隔壁邻居的小孩,听话得很,不会来打扰你们的。
辨析:“打搅”指把正在进行的事情、工作、讨论等搅乱,如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经常打搅老师;也用作婉辞,表示接受款待后感谢的意思,如例2。“打扰”指扰乱有秩序的事物或他人平静的思路,如孩子很顽皮,常来打扰大家。
打量 端详-近义词应用词典
打量 端详
打量 dǎliang 端详 duānxiang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如:
1.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
【端详】详细地看。如:
2.她脱下披在肩膀上的衣服,站在镜子前面,为的是趁这荣耀的打扮还在身上,再端详一下自己。
辨析:“打量”多指观察对方的衣冠外貌,如上下打量一番,仔细打量,不停地打量等。“端详”着重于详细看,如端详了半天,我没认出他是谁。它比“打量”看得更细致。它们所带补语也不同,如“端详半天”“打量一下”等。“打量”运用范围比“端详”广,它可用于人,如例1;又可用于物,如打量长筒皮鞋。它多用于口头语体,“端详”多用于书面语体。
打算 盘算 企图-近义词应用词典
打算 盘算 企图
打算 dǎsuàn 盘算 pánsuan 企图 qǐtú
【打算】考虑;计划。如:
1.你究竟打算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呢?
【盘算】心里算计或筹划。如: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开始的时候,就得有个盘算,才不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企图】打算(多含贬义)。如:
3.决不要企图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即使用最大胆的推测和假设去掩饰,也是要不得的。
辨析:“打算”指预先考虑,如打算何时动工,为人民打算等。“盘算”指反复考虑,如心中盘算。“企图”着重于“企”,盼望、图谋,多用于较大事情,如企图暗中操纵大权,带贬义。“打算、企图”有名词用法,表示事先的想法,如我们有一个新的打算(企图)。“盘算”无此用法。
打听 了解-近义词应用词典
打听 了解
打听 dǎting 了解 liǎojiě
【打听】试探着向多方面询问(所要知道的事情)。如:
1.她急着想找个人打听一下,就回过头来望。
【了解】①知道得清楚。②打听,调查。如:
2.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3.苏林教授有他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重要的,是应了解造成她声音前后悬殊的原因。
辨析:“打听”着重于探问所要知道的情况,如打听老师的下落,打听消息,打听行情。“了解”着重于对情况的调查,如了解一下情况;还指知道得很清楚的意义,如我是很了解他的。“了解”调查的程度比“打听”广而深。“打听”多从侧面调查,而“了解”可从正面向有关人员收集情况。在探问调查的意义上二者可通用,如打听(了解)商品行情。
盘算 打算 计算-近义词应用词典
盘算 打算 计算
盘算 pánsuàn 打算 dǎsuàn 计算 jìsuàn
【盘算】心里算计或筹划。如: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开始的时候,就得有个盘算,才不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打算】考虑行动的方向、方法等;计划。如:
2.人们啊,在你自己的一生里,你究竟打算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样的路呢?
【计算】①根据已知数通过数学方法求得未知数。②考虑,筹划。如:
3.从声学角度来说,礼堂中每个人所占的空间以四至六立方米为宜,如果按此计算,这个万人大礼堂最多只能有六万立方米的体积,再大了,声音就难于听清楚。
4.她办事没计算。
辨析:“盘算”一般用于事情发生前;“计算”可用于事情发生后,也可用于事情发生前,如心中计算,含有“预先计划”的意思。“计算”和“盘算”都是全面地、仔细地、反复地考虑计划;“打算”多指行动的方法或对将办的事加以考虑。
赶着增福神着棍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赶着增福神着棍打
【释义】:
增福神:神名,即财神。喻有钱人。赶着财神用棍打。喻做自绝财路的蠢事。意谓谁也不会得罪财神爷。《金瓶梅词话》八六:天么!天么!你老人家怪我差了,我赶着增福神着棍打?你老人家照顾我,我怎不打发?
鼓不打不响,话不说不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鼓不打不响,话不说不明
【释义】:
鼓不打就不会发声,话不说出来,人家也不会明白。《情变》二:寇四爷飞起流星鎚,分开众人,然后提起了一根铁杆梨花枪,照例说了几句:“鼓不打不响,话不说不明,人过要留名,雁过要留声”的话。
⊙钟不打不响,话不说不明
《儿女英雄传》五:那女子见了,不觉呵呵大笑起来,说:“这更奇了!‘钟不打不响,话不说不明。’有话到底说呀,怎么哭起来了呢!”
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
【释义】:
比喻事出有因。《好逑传》八:(水运)说道:“俗语常言: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又言‘十日瞎眼,九日自明。’你前日留了这铁公子在家养病,莫说外人,连我也有些怪你。”《韩湘子全传》三〇:湘子道:“这是我前世的因由,要在今生结证。”韩夫人道:“师父试说一番,弟子们拱听。”湘子道:“鼓不打不响,钟不撞不鸣。试说前因,无劳洗耳。”
⊙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
《二刻拍案惊奇》三八:莫大姐道:“有甚笑话?”徐德道:“钟不扣不鸣,鼓不打不响,欲人不知,莫若不为。你做的事,外边那一个不说的?你瞒咱则甚?咱叫你今后仔细些罢了。”
金弹子打灰堆--去一个没一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金弹子打灰堆--去一个没一个
【释义】:
歇后语。金弹子重,打到灰堆里就不见了。比喻拿去一个完一个。《醋葫芦》一一:都飙不肯服输,真个似金弹子打灰堆--去一个没一个,出一注输一注,稍管已完。
紧打慢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紧打慢敲
【释义】:
比喻慢慢折磨。《水浒后传》九: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包打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包打听
【释义】:
旧时租界上巡捕房所用的侦探。因其专管打探隐私等,故称。《官场现形记》一一:倘若找不到,只要我到上海道里一托,立刻一封信托洋场上的官交代了包打听,是没有找不到的。《海上花列传》四:我也要问耐,耐阿是做仔包打听哉?《文明小史》一六:那个戴黑帽结子的人,就是包打听的伙计。
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兵合一处,将打一家
【释义】:
打:结合,打成。谓合成一伙。《龙图耳录》五七:如今既然兵合一处,将打一家,若到开封府,大约五弟自有得意的,决不能失意。倘有失意之处,别的话不用说,只有四个字的断章,我展昭与白玉堂“荣辱共之”。
不打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打当
【释义】:
①不整齐。《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三四:这马将军本等眉眼儿生得有些不打当。②不收拾。《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豆儿米麦满床上,仔细思量像甚样!公婆性儿又莽撞,只道新妇不打当。
不打点-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打点
【释义】:
没想到,想不到。《二刻拍案惊奇》三六:今我每自得了这宝镜,动不动上千上万,不消经求,凭空飞到,梦里也是不打点的。
不打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打紧
【释义】:
不要紧,无所谓。《水浒全传》十六:我只道有歹人出来,原来是如此。说一声也不打紧。《喻世明言》二六:张公道:“别的不打紧,只这个画眉,少也值二三两银子。”《红楼梦》三一:你这一闹不打紧,闹起多少人来,倒抱怨我轻狂。
不打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打谅
【释义】:
没想到,出乎意料。《红楼梦》一一三:不打谅姑奶奶也是那么病。
不打诳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打诳语
【释义】:
不说谎话。《金瓶梅词话》七八:我老身不打诳语,阿弥陀佛,水米不打牙,他若肯与我一个钱儿,我滴了眼睛在地。
不打自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打自招
【释义】:
没有用刑就自己招认了。也比喻无意中讲出了自己的打算。《警世通言》一三: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双双的问成死罪,偿了大孙押司之命。《五色石》五:正是:贼人心虚,虚则心馁。不打自招,无鬼见鬼。
⊙不打而自招
《黄绣球》一二:那黄祸是一团茅草的人,自然瞎嚼蛆的嚼出来,不打而自招的了。
不打不成相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打不成相识
【释义】:
谓不打一架或不经过冲突,便不会互相了解,成为朋友。《水浒全传》三八: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初刻拍案惊奇》一一:那吕大见王生为他受屈,王生见吕大为他辩诬,俱各致个不安,互相感激。这教做不打不成相识,以后遂不绝往来。《何典》八:不打不成相识。既已打过,就是相识了,何必客气。
⊙不打不相交
《小五义》一〇一:胡烈叫龙滔、姚猛与朋玉见了见礼以后,三人说道:“不打不相交。”这三个人真相亲近。
⊙不打不成相与
《儿女英雄传》十六:今日这桩事,自此一字休提。现成的戏酒,就请你们老弟兄们在此开怀痛饮,你我作一个不打不成相与的交情。
不说不笑,不打不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说不笑,不打不叫
【释义】:
事情不去说它,人们就不会笑,人不去打他就不会叫喊。《醒世恒言》二三:夫人且莫恼怒,待小妮子悄悄地说出来,斗夫人一场好笑。俗语云:不说不笑,不打不叫。只怕小妮子说出来,夫人又笑又叫。
不图打鱼,只图混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图打鱼,只图混水
【释义】:
比喻不求获利得益,只想把事情搅乱。《金瓶梅词话》四五:进钱粮之时,香里头多上些木头,蜡里头多搀些桕油,那里查账去!不图打鱼,只图混水,借着他这名声儿才好行事。
才说嘴就打了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才说嘴就打了嘴
【释义】:
说嘴:自夸。刚夸口就丢了丑。形容爱夸耀的人,偏偏在行动上丢丑。《红楼梦》四〇:他只顾上头和人说话,不防底下果踩滑了,咕咚一跤跌倒。众人拍手都哈哈的笑起来……说话时,刘姥姥已爬了起来,自己也笑了,说道:“才说嘴就打了嘴。”
⊙说嘴打嘴
《红楼梦》七四:王家的气无处泄,便自己回手打着自己的脸,骂道:“老不死的娼妇,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在人眼里。”
才晓得喇叭是铜打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才晓得喇叭是铜打的
【释义】:
意谓到现在才知道厉害。《风月梦》一二:不晓得那一天,凑巧弄个访案,同他们顽顽,才晓得喇叭是铜打的呢!
嗔拳不打笑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嗔拳不打笑面
【释义】:
嗔:怒,生气。怒拳不打笑脸相对、和颜悦色的人。《金瓶梅词话》七二:他有钱的性儿,随他说几句罢了。常言嗔拳不打笑面。如今时年尚个奉承的,拿着大本钱做买卖,还放三分和气。《何典》七:那臭花娘恨穷发极,便把他一记反抄耳光。师姑大怒道:“嗔拳不打笑面。我好意劝你,怎倒这等不受人抬举!”《姑妄言》二:(乡下人)陪着小心,铁化见他这个样子,嗔拳不打笑面,一时怒不起来。
⊙嗔拳输笑面
《水浒全传》二七: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趁火打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趁火打劫
【释义】:
趁人家失火慌乱时去抢劫东西。比喻乘人之危去捞好处。《黄绣球》三: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黄通理更代为踌躇,怕的是越来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须手牵羊的事。
⊙趁哄打劫
《西游记》一六:正是财动人心,他也不救火,他也不叫水,拿着那袈裟,趁哄打劫。
程咬金数好汉——打在没上-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程咬金数好汉——打在没上
【释义】:
歇后语。程咬金:唐初大将,古小说戏曲中的粗莽英雄。在程咬金眼中,只有自己才算得上好汉,别人都谈不上。谓估计没有。《飞跎全传》三:第七出程咬金数好汉——打在没上。第八出黄巢杀人八百万。
秤钩打针——扯直便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秤钩打针——扯直便是
【释义】:
歇后语。秤钩为弯尖形,弄直就成了针。意即扯直,扯平。《闽都别记》二〇四:两个之罪,一半斤,一八两,秤钩打针——拿来扯直便是了。前妹办是调和酒,今日我来办个扯直酒,如何?
吃了打脊梁上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了打脊梁上过
【释义】:
吃东西没有进入肠胃,从脊梁上流过。詈词。骂人吃白食,昧心而不受用。《姑妄言》二〇:他说我扰过他几千回残汤剩水……这没良心的想吃独食,叫他一家子吃了打脊梁上过!
⊙吃了打背梁脊下过
《金瓶梅词话》三五:教那个贼天杀、男盗女娼狗骨头,吃了俺家的东西,打背梁脊下过!
出家人不打诳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出家人不打诳语
【释义】:
诳语:骗人的话。意谓出家修行的人不能说骗人的话。《说岳全传》二:老祖道:“我们出家人不打诳语的,倘若到前村有了施主,贫道就不来了。”
⊙出家人打不的诳语
《醒世姻缘传》二一:你自己发心愿与他为子报恩,这是你的善念。出家人打不的诳语;你若不实践了这句说话,犁舌地狱是脱不过的。
船家不打过河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船家不打过河钱
【释义】:
船家:旧时指靠驾驶自己木船为生的人。打:讨。船家不会让客人过河上岸后再来讨船钱。指坐船得先付船钱,然后再开船。《三侠五义》五七:那渔翁慢慢的摇起船来,撑到江心,却不动了。便发话道:“大清早起的,总要发个利市。再者俗话说的是,船家不打过河钱。客官有酒资拿出来,老汉方好渡你过去。”《彭公案》一四〇:武杰二人艺高胆大,跳上那条渔船。使船的便撑到河当中,说道:“你二位拿出钱来,船家不打过河钱。这要叫他们里头大王知道,连我们的性命不保。”《小五义》一〇五:见那只船到河心,不走了。船家说:“有句俗言,你可知道?船家不打过河钱,拿船钱来。”
打熬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熬糟
【释义】:
着急,难受,烦躁。《飞跎全传》二一:弄得上不得上,下不得下。跎子心里打熬糟,只管在网里东张西窜瞎碰头。
打把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把拦
【释义】:
拦阻。《醒世姻缘传》九四:素姐回家收拾行李去讫,薛三省媳妇再三的打把拦。
打把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把式
【释义】:
意即“打抽丰”。指和别人拉关系,希图人家赠送钱物或利用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儿女英雄传》三九:在台站上一住三年,才得效力年满回来,便想在京官同乡道里打个把式。《官场现形记》二:就是先父先母,我做官的时候,都已去世多年;不过托名说在原籍,不在任上,打人家个把式罢了。
⊙打把势
《品花宝鉴》一八:还有那些姑娘们,要这样,要那样,连老鸨婆、帮闲、捞毛的,没有一个不打把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四:还有一种靠着翰林,周游各省去打把势的呢。《风月梦》九:一家不沾光,两家不沾光,那里打把势去?
打白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白钉
【释义】:
打钉:嫖妓。谓嫖娼不付钱。《姑妄言》一〇:(妄八)拉住道:“有个打白钉的么?你钱不给就想跑!”
打白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白客
【释义】:
托人办事不付报酬。《何典》三:直等寻着好娘舅领到刘家,催命鬼又怎么作难,连扛丧鬼也不曾打他白客,用了许多银子,才得安然无事,放了出来。
打白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白赖
【释义】:
抵赖,耍赖。《二刻拍案惊奇》四:他起初打白赖之时,只说张贡生会意,是必凑他的趣,他却重重送他个回敬做盘缠,也倒两全了。
打背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背工
【释义】:
背工:即背躬,唱戏的演员在台上背人念白,叫做“打背躬”。借指中间人背着当事的双方暗中私吞钱财。《金瓶梅词话》三三:于是同来保骑头口,打着银子,径到门外店中,成交易买卖。谁知伯爵背地与何官儿砸杀了,只四百二十两银子,打了三十两背工。对着来保,当面只拿出九两用银来,二人均分了。
⊙打背弓
《醒世姻缘传》八:奶奶们托着买“人事”,请“先生”,常是十来两银子打背弓。
⊙打背公
《儒林外史》四七:这分田全然是我来说的,我要在中间打五十两银子的背公。
⊙落背弓
《醒世姻缘传》一:媒人打夹账,家人落背弓,陪堂讲谢礼。
打边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边鼓
【释义】:
比喻从旁帮衬,撺掇、唆使,以凑成其事。《何典》一:一面撞起木钟,打着边鼓。《初刻拍案惊奇》三一:郑贯打着边鼓儿,巴不得杀了何正寅,他要权摄县事。《禅真后史》一二:适才那富翁拿定班儿,止肯出这些数目,被区区掉三寸不烂之舌,葛伯翔打着边鼓,委曲赞襄,婉转开谕,着意弥缝,尽心帮衬,耸动了那财主心肠,一加就加了七十金,你说好么?
⊙敲边鼓
《官场现形记》三九:宝小姐一直等他应允,方才收泪,另外坐下。跟手九姨太亦走进来,又帮着他说了两句敲边鼓的话。
打茶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茶围
【释义】:
指到妓院或艺人演唱处喝茶调笑。《风月梦》六:我那一日同几个朋友到那里打茶围,看见他家却有四五个伙计,要算这文相公是个尖儿。《邻女语》四:这些放赈的老爷,本来是上海来的,就拿出上海打茶围的样子,一屁股坐在这美人床上。《负曝闲谈》一六:会过了钞,沈自由那些人便拖着黄子文去打茶围。
⊙打茶会
《海上花列传》二:大家吃过中饭,朴斋便要去聚秀堂打茶会。《楼中月》一:等到席散之后,就拉了这位朋友,前去打了一个茶会方才归家,所以今日无事。
打抽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抽丰
【释义】:
抽丰:分肥。指假借各种名义、利用各种关系,向人索取财物。□明·郎瑛《七修类稿》谓:“米芾札中有抽丰二字,即世云秋风之义,盖彼处丰稔,往抽分之耳”(《通俗编》卷二三引)。一说衙役在每年秋风起时以做棉衣为由向富户募款。《醒世恒言》二九:那知县在衙中无聊,量道卢柟园中桂花必盛,意欲借此排遣。适值有个江南客来打抽丰,送两大坛惠山泉酒,汪知县就把一坛,差人转送与卢柟。《红楼梦》三九:平儿答应着,一径出了园门,来至家内,只见凤姐儿不在房里。忽见上回来打抽丰的那刘姥姥和板儿又来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五:但是写了上去,叫别人见了,以为我举动阔绰,这风声传了出去,那一班打抽丰的来个不了,岂不受累么?
⊙打秋风
《警世通言》二五:他自不会作家,把个大家事费尽了,却来这里打秋风。我员外好意款待他一席饭,送他二十两银子。
⊙打抽风
《二度梅全传》九:你看他二个人,必定是走江湖的。昨日是那个后生穿着,今日又是这个后生穿着。十有九分,是去到知县衙门去打抽风的。
⊙打秋丰
《三侠五义》一六:大人吩咐,叫他随着上京,沿途上伺候老太太。怎么把他也打扮打扮才好,这可打老爷个秋丰罢。
打春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春牛
【释义】:
古代风俗,在立春前一日用鞭子抽打土牛,取碎土投入田中,称为打春,认为可保来年丰收。□事见清·顾禄《清嘉录》一。《醒世姻缘传》四八:素姐扯脖子带脸通红的把小玉兰叫到房中,把衣裳剥脱了个精光,拿着根鞭子,像打春牛的一般,齐头子的鞭打,打的个小玉兰杀狼地动的叫唤。
打醋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醋炭
【释义】:
古时一种风俗,把烧红的炭丢在醋里或把醋泼在烧红的炭上,用发出的酸蒸气来薰房子,以驱除晦气、邪祟。《警世通言》六:只见酒保告:“解元,不可入去,这阁儿不顺溜!今日主人家便要打醋炭了。待打过醋炭,却教客人吃酒。”《醒世姻缘传》八二:但这刘振白刁歪低泼,人有偶然撞见他的,若不打个醋炭,便要头疼脑热。《欢喜冤家》一:二娘道:“里面坐着,有些怕人。”花二道:“不妨,怕他做甚。”取火来打了一个醋炭,整起酒来对吃。
⊙打醋坛
《醒世姻缘传》六:那华亭两学秀才,四乡百姓,恨晁大尹如蛇蝎一般,恨不得去了打个醋坛的光景。
打攒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攒盘
【释义】:
围攻。围殴。《说岳全传》三:七八个小厮,就一齐上前打攒盘,却被岳飞两手一拉,推倒三四个了,趁空脱身便走。
打倒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倒褪
【释义】:
退缩。《醒世姻缘传》八〇:狄希陈听见这话便打倒褪。
打滴溜-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滴溜
【释义】:
手抓高处,身体悬空来回摆动或旋转。也指悬挂悬提的重物来回摆动或旋转。借喻上吊自缢。《醒世姻缘传》九:那丫头慌张张跑来说道:“我开了门,一像个媳妇子扳着咱那门桄打滴溜哩!”《精神降鬼传》三:三诡两花,不堤防短命鬼一个恶狗钻裆,往上一蹿,使了个仙人摘茄的姑事,抓了个结实,打滴溜似的老不撒手。
打杠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杠子
【释义】:
指拦路抢劫。《三侠五义》三二:刚走到一带榆树林中,忽听有人喊道:“救人呀!了不得了!有了打杠子的了!”《小五义》六〇:举目无亲,一想还是打杠子去吧!又怕坏了爹爹的名姓。
打瓜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瓜子
【释义】:
一种以胜者打输者手臂为博彩的游戏。《醒世姻缘传》七五:咱不赢钱,我合你赢了打瓜子。我输了,给你一个钱;你输了,打你一瓜子。
打关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关节
【释义】:
用行贿的办法交通官吏或其他关键人物。《水浒全传》五一:朱仝寻思了一日,没做道理救他处。朱仝自央人去知县处打关节,上下替他使用人情。《初刻拍案惊奇》二二:德权在两人左右,远近仰奉,凡奸豪求名利者,多贿赂德权,替他两处打关节。《醒世姻缘传》九四:监生渐渐的知道害怕,只得央那快手中久惯与官府打关节的,与狄希陈讲价。
⊙通关节
《石点头》九:姜使君久罢在家,梦里不想有人荐举。若还晓得些风声,也好遣人赶到京师,向当道通个关节,择个善地。《水浒后传》二九:我与管马的头目讲过,去太太处通了关节,朱大哥须用二千两银子。
⊙买关节
《铁花仙史》一一:元虚因买得关节到手,欢欢喜喜,自去料理进场不提。
打官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官话
【释义】:
即打官腔。指在公开场合或表面上摆官架子,说冠冕堂皇的门面话。《官场现形记》一七:你写信只管打官话,是不怕他出首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八〇:那学台无可奈何,只得向他求情,谁知他一味的打官话,要公事公办。
打光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光棍
【释义】:
光棍:成年而无妻的男子。意谓过单身无妻室的生活。《续红楼梦》一〇:老爷、太太也别太偏心了!又不给我屋里放丫头,又不张罗给我定亲,难道教我打一辈子光棍不成!
打哈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哈哈
【释义】:
开玩笑,嬉戏;敷衍,应付。《西游记》八八:八戒不敢言,掬掬嘴,挑着行囊,打着哈哈,师徒们奔上大路。《三侠五义》一〇四:小人以为幽山荒僻,欺负他是个孤行的妇女,也不过是臊皮打哈哈儿,并非诚心要把他怎么样。
打汉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汉子
【释义】:
即偷汉子。女子与人通奸。《喻世明言》一:你老人家打熬不过,终不然还去打汉子。
打号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号子
【释义】:
集体劳动中,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而哼歌。大都由一人领头,众人应和。《醒世恒言》二八:众水手齐声打号子起锚,早把关衙内、贺小姐惊醒。
打后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后手
【释义】:
后手:回旋余地。意指给人办事有些额外的赚头。《醋葫芦》三:活晦气!我道娶位二娘子,也赚他几圆钱使用,便是卖丫鬟,也可打些后手,谁想撞着这对罕货!寻得有人受纳,也自好了,那想还好趁他钱钞?
打和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和鼓
【释义】:
同“打边鼓”。意谓在一旁帮腔、撺掇,凑趣,说合。《株林野史》四:饮酒中间,灵公目不转睛,夏姬亦秋波送盼。灵公酒兴带了风情,又有孔宁大夫从旁打和鼓,酒能畅怀,不觉其多。
⊙打和事鼓
《廿载繁华梦》五:联元听了大喜,再复痛饮一会,正是茶前酒后,哪有不说合的道理?那小朵儿……又在一旁打和事鼓,不由得周庸祐不妥,当下就应允代联元筹划二三十万元,好去打点打点。又一四:所以周金两人一男一女,已觉似漆如胶;那娘姨们又在一旁打和事鼓,又在冯少伍跟前献些殷勤。自古道:“温柔乡里迷魂洞。”任是英雄到此,不免魄散魂消。
打唿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唿哨
【释义】:
撮口作声。常用作一种招唤信号。《水浒全传》一九:又行不到两条港汉,只听得芦花荡里打唿哨,众人把船摆开,见前面两个人棹着一只船来。《西游记》一五:他打个唿哨,跳在空中,火眼金睛,用手搭凉篷,四下里观看。
⊙打胡哨
《二刻拍案惊奇》五:忙走出门,口中打个胡哨,便有七八个做公的走将拢来。
打伙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伙子
【释义】:
大家伙,一堆人。《醒世姻缘传》三四:便宜你这狗头,这就是你一生过日子的本儿。你拿来,我替你收着,到了你手里就打伙子胡做。又三七:打伙子顽了一会,方才起身。
打饥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饥荒
【释义】:
①指经济困难。《红楼梦》三六:如今我手里给他们,每月连日子都不错给,先时候儿在外头关,那个月不打饥荒,何曾顺顺溜溜的得过一遭儿呢。②借贷。《廿载繁华梦》三七:日前有自称督署红员姓张的打饥荒,去了五万银子。③麻烦、纠缠、周旋。《红楼梦》一六: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一年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姑妈打了多少饥荒。《儿女英雄传》五:莫如趁天气还早,躲了他。等他晚上果然来的时候,我们店里就好和他打饥荒了。《官场现形记》六〇:同太太、姨太太打饥荒,姨太太哭了两天不吃饭,所以他老人家亦不上院了。④受罪、吃苦。《红楼梦》七二:我不管这事。倘或说准了,这会子说得好听,到有了钱的时节,你就丢在脖子后头,谁去和你打饥荒去。
打夹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夹账
【释义】:
指中间人报假账欺瞒当事双方,赚取不义之钱。《醒世姻缘传》一:媒人打夹账,家人落背弓,陪堂讲谢礼,那“羊毛出在羊身上”,做了八百银子,将珍哥娶到家内。又六:临买他的时,讲价钱,打夹账,都是他的首尾。
打醮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醮水
【释义】:
醮水:做道场的布施。指强迫布施,即敲竹杠。《儒林外史》四二:那里几个喇子说:“我们好些时没有大红日子过了,不打他的醮水还打那个!”
打绝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绝板
【释义】:
说绝话,话说死了。《醉醒石》一四:莫南轩说不入,见他打了绝板,只得念两句落场诗道:“不贤,不贤!我再不上你门去了。”
打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瞌
【释义】:
意谓坐着小睡。《梼杌萃编》一:贾端甫回到馆中约摸已在三更以后,一灯如豆,壶茶不温,服侍书房的那个小三儿坐在房门槛上打瞌,东倒西歪的,推了半天才醒。
⊙打磕铳
《官场现形记》一二:文七爷摆饭的时候,听说统领大人正在船上打磕铳,所以敢把他船上的“招牌主”叫了来。
⊙打渴铳
《生绡剪》一:所以白日青天之下,不打渴铳,小可及他不得。
打宽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宽转
【释义】:
绕远路,兜大圈子。《喻世明言》二一:董昌闻了此信,不敢走杭州大路,打宽转,打从临安、桐庐一路而行。
⊙打大宽转
《东周列国志》七六:西去鲁洑江,乃入楚之径路,必有重兵把守。必须从北打大宽转,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
打擂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擂台
【释义】:
①在擂台上比武,向参加打擂台者挑战。《隋史遗文》一二:叔宝不肯打擂台,才是英雄本色。②耍花招、弄虚头,讨价还价。《红楼梦》五三:贾珍道:“我说呢,怎么今儿才来。我才看那单子上,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③较量手段。《红楼梦》一〇一:贾琏一路摔帘子进来,冷笑道:“好好,这会子还都不起来,安心打擂台打撒手儿!”
打掕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掕挣
【释义】:
发呆。《西游记》三八:那呆子是走路辛苦的人,丢倒头,只情打呼,那里叫得醒。行者揪着耳朵,抓着鬃,把他一拉,拉起来,叫声“八戒。”那呆子还打掕挣。
打踵-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踵
【释义】:
走路跌跌撞撞的样子。《西湖二集》二八:挑了空盐箩下山,头晕眼花,不住的身子要打踵。
打毷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毷氉
【释义】:
毷氉:烦恼。唐时考试落第举子吃酒解闷,祛除烦恼,谓之“打毷氉”。后指科举落第。《初刻拍案惊奇》二九:原许乘龙须及第,未曾经打毷氉。又四〇:本年又应一举,仍复不第,连前却满十次了。心里虽是不伏气,却是递年打毷氉,也觉得不耐烦了。
打门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门砖
【释义】:
用来敲门的砖头。比喻打开通途的工具。常指谋取名利的工具。《石点头》一一:这阕俚词,单说人生百行,以孝为先。这句话分明是秀才家一块打门砖,道学家一宗大案。
打门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门子
【释义】:
打通门路,疏通关系,即“打关节”。《红楼梦》九九:我们才冤,花了若干的银子打了个门子,来了一个多月,连半个钱也没见过。想来跟这个主儿是不能捞本儿的了。
打闷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闷棍
【释义】:
一种抢劫手段。趁人不备用棍子击人,夺走财物。《红楼梦》六九:张华因有几两银子在身上,逃去第三日,在京口地界五更天已被截路打闷棍的打死了。《三侠五义》七四:一气走了三四里之遥,刚然背到夹沟,不想遇见个打闷棍的,只道他背着包袱行李,冷不防就是一棍。《官场现形记》五四:倘或正在高兴头上,有人打他一下闷棍,无论大小事件,他吃了这个瘪子,心里顿时不灵,手脚也就顿时无措了。
打闷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闷雷
【释义】:
①比喻不明底细的事闷在心里瞎猜疑。《红楼梦》二六:薛蟠道:“越发说的人热剌剌的扔不下,多早晚才请我们?告诉了也省了人打闷雷。”②比喻使人在精神上受到突然的打击。《官场现形记》二三:萧知府听了,赛如顶上打了一个闷雷一样,愣了好半天。
打猛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猛子
【释义】:
泅水时把头倒浸入水中。《西游记》三八:呆子真个深知水性,打个猛子,淬将下去。
打磨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磨磨
【释义】:
像推磨一样转圈。《醒世姻缘传》四九:喜得晁夫人绕屋里打磨磨,姜夫人也喜不自胜。
⊙打磨磨转
《后西游记》二〇:天晚了,赶得好快,何不打着马跑,却在这里打磨磨转耍子。
打那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那么
【释义】:
①从那边。《红楼梦》八四:我也要到家里去看看,只剩下宝丫头和香菱了。打那么同着姨太太看看巧姐儿。又九七:李纨又嘱咐平儿打那么催着林之孝家的叫他男人快办了来。②从那时候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〇七:老爷打那么也得了病,一直没好过,到七月里头就过了。
打蓬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蓬蓬
【释义】:
指鸡奸。《石点头》一四:独好笑有一等人,偏好后庭花的滋味,将男作女一般交欢淫乐。……那男色一道,从来原有这事,读书人的总题叫做翰林风月,若各处乡语又是不同,北方人叫炒茹茹;南方人叫打蓬蓬。《豆棚闲话》一〇:近来世道尚男风,奇丑村男赛老翁。油腻嘴头三寸厚,赌钱场里打蓬蓬。《金瓶梅词话》五四作“打闸闸”。
打偏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偏手
【释义】:
①独得,独占便宜。《初刻拍案惊奇》一七:太清道:“一同跟师父,偏你打了偏手,而今喜得还了俗,大家寻个老小解解馋罢了。”《二刻拍案惊奇》二五:一下子救将起来,见是个美貌女子,就起了打偏手之心。思量道:“他若起来,必要与我争,不能够独享……”②藏私,比别人多得,多占便宜。《西游记》二五:阿弥陀佛!既是偷了四个,怎么只拿出三个来分,预先就打起一个偏手?《二刻拍案惊奇》一六:时常恐怕兄弟每天来,这家事须四分分开,要趁权在他手之时做个计较,打些偏手,讨些便宜。《续西游记》七七:僧家到处随所有,怎么打偏手?③替人办事,私下做手脚,从中多捞钱。《醒世恒言》二七:那焦榕平日与人干办,打惯了偏手,就是妹子,也说不得也要下只手儿。《鼓掌绝尘》一三:谁想前去后空,又不辑理生意,反将本钱倒缺了许多,口中虽不说出,心里疑着夏虎打了偏手,把本钱都藏匿过了。
打平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平和
【释义】:
指各人分别凑钱或食物来一起吃喝。也指平摊,平均得益或互不吃亏。《金瓶梅词话》七七:西门庆家中这些大官儿,常在他屋里坐的,打平和儿吃酒。《杜骗新书》一:打平和,邀庆纲招饮。
⊙打平火
《二刻拍案惊奇》二二:众人又说:“不好独难为他一个,我们大家凑些,打个平火。”
⊙打平伙
《石点头》一三:我不过取笑,难道真个独教王家哥坏钞?待我出些,打个平伙罢。
打前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前失
【释义】:
牲口在奔跑时前足突然跪倒。《儒林外史》二: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跑得昏头晕脑,打紧又被瞎眼的忘八在路上打个前失,把我跌下来。
打前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前站
【释义】:
指行军时,派人在前边探路、联系食宿等。《警世通言》二一:大王即刻到了,洒家是打前站的,你下马饭完也未?
打墙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墙脚
【释义】:
盖房要先打墙基。比喻预先打好基础。《西湖二集》二〇:此时真是钱神有主,文运不灵之时。我如今先教你个打墙脚之法。
打勤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勤劳
【释义】:
打杂。因打杂很辛苦,故名。《西游记》三六:我是这里扫地撞钟打勤劳的道人。《金瓶梅词话》一八:人家的孩儿在你家,每日起早睡晚,辛辛苦苦,替你家打勤劳儿。
打撒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撒手
【释义】:
打:搭。空手下垂的样子。比喻放手不管。《金瓶梅词话》三五:老孙虽年纪大,主不得事;应二哥又不管。昨日七月内,玉皇庙打中元醮,连我只三四个人儿到,没个人拿出钱来,都打撒手儿。《红楼梦》一一〇:但是我们动不得身,所以托你,你是打不得撒手的。《绘芳录》五一:明儿我倒要问问你们,安的是什么心,还是有意打撒手儿不成?
打舌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舌花
【释义】:
口中支支吾吾。《好逑传》一三:水运因不曾打点,一时说不出,口里只管咯咯的打舌花。
打生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生活
【释义】:
生活:首饰。意谓做首饰。《醒世姻缘传》二一:又叫你费礼,又替孩子打生活。
打手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手铳
【释义】:
手铳:一种手握燃放的铁制短形火器,喻男性生殖器。意指手淫。《闪电窗》五:只怕明日我的娘看见这被上,反疑心我打手铳哩。《绿野仙踪》五四:萧麻子道:“谁家上供用那样不洁之物?不过藉他打打手铳,觉得分外又高兴些。”众人都笑了。
⊙打秋虫
《肉蒲团》四:又不曾打秋虫,那精液自流出来。
⊙放手铳
《初刻拍案惊奇》一七:说得动火,知观便与太清完了事,弄得两个小伙子兴发难遏,各放了一个手铳。《二刻拍案惊奇》二九:这等久战,站得不耐烦,一个个那活儿直竖起来,多是出外久了的人,怎生禁得?各自归房,有的硬忍住了,有的放了手铳自去睡了。
打水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水鼓
【释义】:
即撇水花,一种儿童游戏,用瓦片在水面上掠过,溅起水花。也喻当作儿戏。《三遂平妖传》八:转到寺前,见这些徒弟徒孙们在水潭边一行儿摆着,捡些瓦片儿赌打水鼓耍子。
⊙打水撇儿
《三遂平妖传》二五:众水手齐告道:“郎中在上!众人都有老小,适才见这样子么!着甚来由把性命打水撇儿?断然不敢下去?”
打水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水平
【释义】:
疏通阴沟。《金瓶梅词话》一二:老妈慌了,寻的他来,多与他酒饭,还秤了一钱银子,央他打水平。那泥水匠吃了酒饭,悄悄去阴沟内把那个砖拿出,把水登时出的罄尽。
打算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算盘
【释义】:
比喻合计,算计。《三侠五义》三四:原来颜生的姑父名叫柳洪,务农为业,为人固执,有个悭吝毛病,处处好打算盘,是个顾财不顾亲的人。《瞎骗奇闻》三:赵泽长因为家大业大,不必在这碗上打算盘。
打塔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塔墩
【释义】:
打墩,坐。指跌倒时臀部着地而上身不倒仆。《水浒全传》六七:李逵便抢将入来。那汉子手起一拳,打个塔墩。
打梯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梯己
【释义】:
梯己:体己。指说知心话。《儿女英雄传》四〇:不承望这一回头,一眼正看见俩人在那里打梯己的神情儿。
打天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天九
【释义】:
一种用骨牌赌博的游戏。以天牌(十点)与九点合配成十九点为最尊,因此叫“打天九”。《红楼梦》七五:里间又有一起斯文些的,抹骨牌,打天九。《九命奇冤》五:王妈妈,王妈妈!有空么?叫了李婆婆、张嫂嫂,来打天九呀!我们那个东西又走了!大家凑个兴儿,我要翻本呢!
打通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通关
【释义】:
搳拳的一种名目。须与席上每个人搳一遍拳,赢了算通过,输了再搳,每输一次,饮酒一杯,全部通过,才算打完通关。《海上花列传》七:子富笑道:“我先来打个通关。”乃伸拳从牛蔼人挨顺搳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二:继之掣了一根是“将以为暴”,下注是“打通关”三个字。继之道:“我最讨厌豁拳,他偏要我豁拳,真是岂有此理。”
打头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头风
【释义】:
逆风。《喻世明言》九:正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被打头风。
打脱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脱冒
【释义】:
指假冒。《喻世明言》二:这是真情无疑了。只不知前夜打脱冒的冤家,又是那里来的。
打-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
【释义】:
叫喊声。众人齐声叫喊。《石点头》八:叫一阵、笑一阵,又打一阵。吾爱陶听了,又恼又羞,又出不得声答他们一句。
打问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问讯
【释义】:
问讯:问候。出家人向人致意,边问安,边行礼,叫“打问讯”。《水浒全传》四:真长老打了问讯,说道:“施主远出不易。”《喻世明言》一九:正要问和尚,这和尚见周、杨二人是个官府,便起身朝着两个打问讯。
打乡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乡谈
【释义】:
说家乡话。《恨海》七:不知你还会打乡谈不会?
打旋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旋磨
【释义】:
旋磨:像推磨一样旋转。比喻围着别人一再乞求纠缠。《金瓶梅词话》二五:落后媳妇子走到屋里,打旋磨跪着我,教我休对他娘说。
⊙打旋磨儿
《金瓶梅词话》五一:你上轿来了就是了,见祝麻子打旋磨儿跟着,从新又回去。又六四:那玉箫跟到房中,打旋磨儿跪在地下央及:“五娘,千万休对爹说。”
⊙打旋磨子
《红楼梦》九:你那姑妈只会打旋磨子,给我们琏二奶奶跪着借当头。
打牙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牙儿
【释义】:
闲磕牙,闲聊天。《红楼梦》二六:他等着你,你还坐着闲打牙儿?又三七: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空儿就拿我取笑打牙儿。
打牙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牙祭
【释义】:
原指逢节吃有荤菜的饭。后指偶然吃一次丰盛的饭菜。《儒林外史》一八:平常每日就是小菜饭,初二、十六跟着店里吃牙祭肉。
打眼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眼瞇
【释义】:
眼睛瞇花。指打瞌睡。《东周列国志》一:宣王在玉辇之上,打眼瞇,忽见远远一辆小车,当面冲突而来。
打眼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眼色
【释义】:
以眼神示意。《警世通言》二〇:计安道:“莫托大!我见他和周三两个打眼色。”
打野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野火
【释义】:
火,伴。指在露天野外卖艺。《三遂平妖传》三一:妇人道:“无甚空地卖不得,若有个空地,才好卖。”那人与他赶起了众人,吹的扑的道:“这里好,也曾有人在这里打野火儿过。在这里做好。”
打野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野鸡
【释义】:
野鸡:指流娼,下等娼妓,流动拉客,故曰流娼。意谓嫖流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三:去嫖流娼,就叫打野鸡。这土老儿听得心动,那一天带了几块洋钱,走到了四马路野鸡最多的地方。《冷眼观》二九:寓所里开夜饭,忽然少了我这么一个人,岂不回去又要惹他们笑话我到哪里偷打野鸡去了么?《孽海花》一:都好像没事的一般,依然叉麻雀,打野鸡。
打业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业钱
【释义】:
小偷孝敬小吏或听差的钱以疏通关系,就可“开业”行窃。《二刻拍案惊奇》五:大凡做贼的见了做公的,就是老鼠遇了猫儿,见形便伏;做公的见了做贼的,就是仙鹤遇了蛇洞,闻气即知。所以这两项人每每私自相通,时常要些孝顺,叫做“打业钱”。若是捉破了贼,不是什么要紧公事,得些利市便放松了。
打一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一看
【释义】:
看一看。《喻世明言》二四:思厚打一看,看其笔迹,乃一词,词名《好事近》。
打一认-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一认
【释义】:
认一认。《喻世明言》二四:那人见了思温便拜,思温扶起道:“休拜。”打一认时,却是东京白樊楼过卖陈三儿。
打油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油飞
【释义】:
闲游,寻职业谋生。《金瓶梅词话》九六:这经济害怕,就不敢进庙来,又没脸儿见杏庵王老,白日里到处里打油飞,夜晚间还钻入冷铺存身。
⊙打游飞
《儿女英雄传》一三:那些散了的长随,还有几个没找着饭主满处里打游飞的,听见少爷来了,又带了若干银子给老爷完交官项,老爷指日就要开复原官,都赶了来,借着道喜,要想喝这碗旧锅的粥。
打圆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圆场
【释义】:
调停。《官场现形记》五:你总看手足分上,拼着我这老脸,替你两人打个圆场,完了这桩事。《文明小史》九:众百姓见绅士出来打圆场,果然一齐住手,不过店面还不肯开门。《负曝闲谈》三〇:我好好的替你在这儿打圆场,你不谢,还来拍我一下!
打照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照会
【释义】:
照会:照面,会面。意即会面,见面。《初刻拍案惊奇》一〇:原来他三人见投了息词,便道不消费得气力,把那答应官府的说话都不曾打得照会。《荡寇志》九五:纪二听了,暗想道:“原来他见过这个人了,倒也妙极,只可惜不及打照会。”
打中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中火
【释义】:
吃午饭。《金瓶梅词话》五五:一路看了些山明水秀,午牌时打中火又行。《二刻拍案惊奇》三八:我是亲眷人家,邀他进来打个中火,没人说得。
打熬气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熬气力
【释义】:
打熬:锻炼。意谓练武。《水浒全传》二:只说史进回到庄上,每日只是打熬气力,亦且壮年,又没老小,半夜三更起来演习武艺。又六二: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后水浒传》三:杨幺只苦苦推辞,自去打熬气力。见人不平便肯相助,见人患难便肯相扶。
⊙打熬筋骨
《水浒全传》一四: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打饱咯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饱咯儿
【释义】:
饱食后气逆出声。形容满足。《儿女英雄传》四:这两三吊钱你就打饱咯儿了?你瞧,咱们有本事硬把他被套里的那二三千银子搬运过来,还不领他的情呢!
打抱不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抱不平
【释义】:
意谓遇到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压的人,打击强暴者。《隋唐演义》四:(秦琼)在街坊市上,好事打抱不平,与人出力,便死不顾。《文明小史》一一:然其中也有真来报仇的,也有来打抱不平的,因此愈聚愈众,一霎时竟聚了好几百人。
⊙打报不平
《红楼梦》四五:昨儿还打平儿,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报不平儿。
⊙打不平
《八仙全传》八九:一个人好管闲事,好替人间打不平,自然是热心人行径,但也要问问自己的才力技能能否胜任。
⊙抱不平
《醒世姻缘传》五三:晁思才见得出殡甚是苟简,棺木甚是不堪,抱不平。
打草惊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草惊蛇
【释义】:
原意是惩治某人,也警戒了另外的人。后比喻行事不机密,使对方有所察觉,有所戒备。□明·郎瑛《七修类稿》二四:南唐王鲁为当涂令,日营资产,部人诉主簿贪贿。鲁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水浒全传》二九:空自去打草惊蛇,倒吃他做了手脚,却是不好。《醒世恒言》一三:大尹须小心在意,不可怠慢,此是非同小可的勾当,且休要打草惊蛇,吃他走了。《官场现形记》一七:偏偏又碰着这位胡统领好大喜功,定要打草惊蛇,下乡搜捕;土匪没有办到一个,百姓倒大受其累。
打成相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成相识
【释义】:
意谓因为发生殴斗或矛盾反而成了熟人、朋友。《野叟曝言》二二:“你昨日要打我,今日我却坐你的车子,这叫做打成相识了!”《何典》八:那日偶然回在家中,恰遇活死人来躲雨,遂打成相识。参见“不打不成相识”。
打出吊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出吊入
【释义】:
①抓进去打出来。形容平日为非作歹,不断被官府拘留刑讯。《金瓶梅词话》九二:平日吃酒行凶,不守本分,打出吊入。是氏惧法,逐离出门。②形容恶狠狠地走进走出。《警世通言》二〇:周三那厮打出吊入,公然乾颡。计安忍不得,不住和那周三厮闹。
打撺鼓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撺鼓儿
【释义】:
意指在一旁帮腔,怂恿,撺掇。《水浒全传》二四:西门庆道:“娘子差矣。古人道:‘柔软是立身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似娘子的大郎所为良善时,‘万丈水无涓滴漏’。”王婆打着撺鼓儿道:“说的是。”《二刻拍案惊奇》二二:贾清夫又打着撺鼓儿道:“多拿些酒出来,我们要吃得快活,公子是不亏人的。”参见“打边鼓”。
⊙打窜鼓儿
《初刻拍案惊奇》三一:郑贯打着窜鼓儿,巴不得杀了何正寅,他要权摄县事。
打错算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错算盘
【释义】:
比喻打错了主意。《红楼梦》六五: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
⊙错打算盘
《红楼梦》二五:若说谢我的这两个字,可是你错打算盘了。就便是我希图你谢,靠你有些什么东西能打动我?
⊙错打了算盘
《龙图耳录》二八:老人家,你错打了算盘了;一个人既断了气,如何还能够出气呢?
打大头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大头脑
【释义】:
打:结交。大头脑:大人物。意谓结交有势力有地位的大人物。《初刻拍案惊奇》二二:元来那个大商,姓张名全,混名张多宝,在京都开几处解典库,又有几所绸缎铺,专一放官吏债,打大头脑的。
打到面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到面儿
【释义】:
意谓打个照面。指在礼节上支应一下。《金瓶梅词话》二三:正经月娘后边,每日只打个到面儿,就来前边金莲这边来。
打得火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得火热
【释义】:
形容关系极度亲密、热乎。《儿女英雄传》四:他本是个活动热闹人,在这里住了几日,处得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合式的,内中金玉姐妹尤其打得火热。《老残游记》一九:吴二浪子现同按察司街南胡同张家里土娼叫小银子的,打得火热。
打地摊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地摊儿
【释义】:
坐、卧在地上。《儿女英雄传》四:傻狗只得站住,二人就摘下草帽子来,垫着打地摊儿。
打个晃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个晃儿
【释义】:
打照面。露一下面儿。《金瓶梅词话》二六:这宋惠莲吃了饭儿,从早辰在后边打了个晃儿,一头拾到屋里,直睡到日沉西。
打个照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个照面
【释义】:
①恰好正面相遇或相互看到。《警世通言》二〇:便去揭开帘儿,打个照面,庆奴只叫得“苦也!”不是别人,却是宅中当直的。《二刻拍案惊奇》九:急抬头看时,正是昨日凭窗女子。新妆方罢……恰好与凤生打个照面。《儿女英雄传》四:这一下牲口,正是正西面东,恰恰的合安公子打了一个照面。公子重新留神一看,原来是一个绝色的年轻女子。②于礼节上点一下卯,见个面即离开。《红楼梦》八二:宝玉连忙答应几个“是”,退出来,忙忙又去见王夫人,又到贾母那边打了个照面儿。
打鬼净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鬼净净
【释义】:
形容荒凉寂静。《喻世明言》二四:只见打鬼净净的一座败落花园。三人行步间,满地残英芳草,寻访妇人,全没踪迹。
打滚撒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滚撒泼
【释义】:
打滚:躺在地上翻滚。撒泼:说泼辣尖酸话。意谓躺在地上翻滚哭闹。《金瓶梅词话》七五:他活埋惯了人,今日还要活埋我哩。你刚才不见他那等撞头打滚撒泼儿,一径使你爹来家知道,管就把我翻倒底下。《红楼梦》六〇:芳官捱了两下打,那里肯依,便打滚撒泼的哭闹起来。
⊙撒泼打滚
《红楼梦》八〇:他虽不敢还手,便也撒泼打滚,寻死觅活,昼则刀剪,夜则绳索,无所不闹。
打花胡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花胡哨
【释义】:
意谓嬉戏、开玩笑。《红楼梦》三五:只不见凤姐来,心里自己盘算道:“如何他不来瞧宝玉?便是有事缠住了,他必定也是要来打个花胡哨,讨老太和太太的好儿才是。今儿这早晚不来,必有原故。”
打家劫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家劫舍
【释义】:
舍:居室。指结伙上门抢劫财物。《水浒全传》二: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着迷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隋唐演义》二六:我们弟兄两个,踞住此山有年,打家劫舍。附近州县,俱已骚扰遍了。《九命奇冤》一四:向来在江湖上打家劫舍,无所不为。
打街骂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街骂巷
【释义】:
指在邻里街坊上耍无赖,撒野打骂,寻衅闹事。《醒世姻缘传》九四:所以这些左邻右舍,前里后坊,不惟不肯受他打街骂巷,且还要寻上他的门去。《野叟曝言》六:这刘大平日吃酒赌钱,打街骂巷,原是不安分的人。
打进一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进一步
【释义】:
比喻得寸进尺。《红楼梦》二四:贾芸听这话入了港,便打进一步来。
打京片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京片子
【释义】:
指口操北京话。《邻女语》一:有个人在船头上,挺着腰干子,打着京片子,乱嚷乱说。
打开了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开了手
【释义】:
打顺了手。指出了手后就胆更大了。《何典》五:谁知那刘打鬼打开了手,愈加胆大,三不常向雌鬼要长要短。好便骂,不好便打。
打拦头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拦头雷
【释义】:
准备出行却为雷雨拦阻。比喻事情一开始就受到阻碍。《醒世姻缘传》七:晁住又甚是打拦头雷,背地里挑唆珍哥不要往衙门去。又一八:这秦姑娘倒是有一无二的个美人,可可的偏撞着这们个舅爷打拦头雷。
⊙打拦头板
《风月梦》二九:倘若弄坏了,不如此日,你必要埋怨,好说我当日有那么一条好头路,生是姓贾的打拦头板,不让我去,带累我今朝受苦。《飞跎全传》三:戏房里打起半边鼓、拦头板。
打冷哈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冷哈哈
【释义】:
指冷淡地敷衍一下。《续金瓶梅》三八:到了上得讲堂,说两句禅宗的语录,度世的口头禅,你参我应,打两个冷哈哈,好似隔靴挠痒,丈母心疼去灸那女婿的腿。
打马虎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马虎眼
【释义】:
利用别人粗心疏忽,一时大意而加以蒙骗。《小五义》一〇九:他们也有醉了的,他把伙计抓住说,还没有饮呢,怎么就打这个马虎眼哪!
打没头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没头拱
【释义】:
拱:钻。指游泳时把头钻入于水中。《英烈传》一二:小时忽下江中洗澡,陡然云雨四合,水中只见癞头鼋开了大口,意来吞他,他手中并无别物,却打一个没头拱,直至水底。
打闷葫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闷葫芦
【释义】:
打:猜。闷葫芦:即扑满,也叫“闷葫芦罐儿”。扑满为储钱用陶罐,只留一个小缝隙,供塞钱进去。不打破之前,无法知道里面的钱数。比喻因不明底细、真相而胡乱猜疑。《红楼梦》五: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儿女英雄传》二五:然则他何不一开口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悬河的那派谈锋,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怎的又合他皮松肉紧的谈了会子道学,又指东说西的打了会子闷葫芦呢?《九尾龟》九七:不过你既然答应了同我设法,何不把这个法儿和我讲个明白,也好等我心上欢喜一下,何必一定要叫我打这样的闷葫芦呢?
打皮科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皮科儿
【释义】:
指说打趣、逗笑、调侃的话。《老残游记》一三:因为你已叫了两个姑娘,正好同他们说说情义话,或者打两个皮科儿,嘻笑嘻笑。
打破头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破头屑
【释义】:
屑:楔。意谓事情将成被人打散,破坏。《醒世姻缘传》六:他那一路上的人恐怕晁大舍使性子,又恐怕旁边人有不帮衬的,打破头屑,做张做智的圆成着,做了五十两银子,卖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