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擋)是什么意思
挡驾-古语词今用词典
挡驾dǎngjià
婉言谢绝。有这样一个人,人们不知道他的姓名,只知道他的绰号叫九死一生。他有一个朋友,名叫蔡侣笙,是个以贤良方正姿态出现的人物。在他穷困潦倒时,因九死一生举荐,得有一官半职,心里甚是感激。当九死一生的母亲生日之际,他送去一枚三镶白玉如意、一个董其昌手卷,十分珍贵,九死一生当时外出查账目去了,回家得知此事后,带了名片去藩台衙门看望这位朋友。他来到藩台衙门,到门房递了名片,说明要见蔡师爷。门上拿了进去,一会出来,说是蔡师爷出去了,“不敢当,挡驾。”(对不起,谢绝访问。)九死一生未见着蔡,只好怏怏回去了。回家不久,蔡侣笙则带着礼物,反而登门拜望九死一生,并向他致谢,意极诚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
今沿用本义。
《光明日报》:“今后不管什么单位、个人向企业要钱要物,企业要热情接待,关系要搞好,但给钱、物的事推给我们……这要成为一条规定。由我们给你们挡驾好不好?”《成都晚报》:“当天值班的院卫队员饶红因杨雄之妹无陪伴证而将其‘挡驾’,与对方发生争执。”
抵挡 招架-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抵挡 招架
抵挡dǐdǎng 招架zhāojià
动词。表示挡住压力。
“抵挡”强调用自己的力量抗住压来或侵来的力量;可用于进犯、势力、强烈要求、某些自然事物的穿透力等。例如:“这次咱们抵挡官军进犯,只能胜,不能败”(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柳主任,我可有些抵挡不住啦。这些时,告状的人尽是往办公室拥,愣是要见于书记”(《人民文学》,1979,8);“X光射线虽然有强大的穿透能力,但用一英时厚的铅板便可以抵挡着它”(郭沫若:《洪波曲》)。
“招架”强调对付住压力,含有“坚持着应付”的意味;可用于进攻的势力、厉害的对手、过多的负担或干扰、生理上的难受感觉或欲念冲动等。例如:“对于那些公认为难以招架的美国商人,和他们谈判,更要派精明、细心的人才成”;“最后,饿得实在招架不住,就爬到山崖子上面,去摘那些又酸又涩的山枣和野果子吃”(峻青:《秋色赋》)。
拦 阻 拦阻 阻拦 阻挡 拦挡 阻截 截阻 拦截-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拦 阻 拦阻 阻拦 阻挡 拦挡 阻截 截阻 拦截
拦lán632阻zǔ632拦阻lánzǔ 阻拦zǔlán632 阻挡zǔdǎng 拦挡lándǎng 阻截zǔjié 截阻jiézǔ 拦截lánjié
动词。表示以某种力量造成障碍使不能通过。
“拦”有“造成横而大的障碍,使不能越出”的意味;多用于去路、水流、行动;有口语色彩,适合在口语和俗白文字里使用。例如:“她一定要去上夜校,我也拦不住”;“可是路上兵荒马乱。拦路打劫,得财伤主的事原是常有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两道拦河大坝,截住了流量巨大的河水”。
“阻”强调使遇阻碍而不得前进,常用于军队、敌人;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用时一般带单音文言词的宾语或修饰单音文言词。例如:“贵州军阀犹国材的一部赶来阻我前进,被我另一部痛击”(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我们的目的是北上抗日;也不准备同国民党追敌决战,只用后卫抗击阻敌”(同上);“可速派两团人增强右翼,以阻南下之敌”;“成群的自行车被阻在武康路淮海路口”(《小说月报》,1981,11)。
“拦阻”兼合了“拦”和“阻”的意思,也大体上兼合了两个词的使用范围,只是不用于水流;较常使用。例如:“虽然两旁有人拦阻,还是禁不住冲上台来的人”(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到国家在呼救的时候,没有任何障碍能拦阻得住他应声而至”(老舍:《四世同堂》,上册);“毛主席接着指出,如果国民党各军不拦阻堵截我们,不向我们攻击,我们决不攻击他们”(成仿吾:《长征回忆录》)。
“阻拦”是“拦阻”的等义词,较少用。
“阻挡”和“拦挡”都强调挡住,使不能过去。“阻挡”侧重于从正面使遇阻碍,含有“要挡住的对象来势较猛”的意味;可用于进军、一般的行动、飞动的东西以及胜利等抽象事物。例如:“敌人在十号占领了岳阳之后,他如要长驱直入,谁也是不能阻挡的”(郭沫若:《洪波曲》);“旁边看的人只管议论纷纷,却都不去阻挡”(欧阳山:《三家巷》);“转角这边的厚墙,阻挡着弹流,也阻挡着火焰喷器的火流”(罗广斌、杨益言:《红岩》);“反动派的屠杀,和一切垂死的挣扎,难道能够阻挡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后胜利吗?”(同上)。“拦挡”侧重于造成一定的障碍;多用于一般的行动。例如:“孙桂英这会儿嘴笨舌头短,头发昏,身发颤,不说拦挡拉扯,连说句话的勇气都没有了”(浩然:《艳阳天》,第二卷);“老头子下了坡坎……看见儿子要脱外边的长裤子,旁边的几个人还在拦挡他”(同上);“别瞧他好象挺随和,性格可烈啦,任性起来,谁也拦挡不住”。
“阻截”“截阻”和“拦截”都强调截住,使不能继续进行。“阻截”侧重于施以阻碍;多用于部队的行进,航行着的船只、飞机等;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陆荣廷、莫荣新仓惶发兵阻截,所谓‘粤桂战争’于是爆发”(《李宗仁回忆录》);“敌机三架侵入我领空,我机立即起飞阻截”。“截阻”是“阻截”的等义词,较少使用。例如:“‘停止!’那在黑暗里截阻来往船只的巡船的人叫道”(郑振铎:《桂公塘》)。“拦截”侧重于造成某种障碍,使难以通过;多用于行进着的或奔逃着的人。例如:“据这个军官的口供,敌人约一个营,再加一个靖卫团,已经做好拦截我们的准备”(《人民日报》,1981.6.15);“一俟流贼溃败,务要督帅乡勇将大小山路,层层封锁,步步拦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
挡驾-实用委婉语词典
挡驾
婉指阻拦、阻挠、阻挡和拦截。也作“梗阻”、“掣肘”、“挡横儿”等。
抵挡 阻挡-近义词应用词典
抵挡 阻挡
抵挡 dǐdǎng 阻挡 zǔdǎng
【抵挡】挡住压力;抵抗。如:
1.一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
【阻挡】阻止;拦住。如:
2.婚姻法在那里摆着哩,自己又不能硬阻挡,只好慢慢地说服闺女。
辨析:“抵挡”指受到外力的侵害而加以抵抗,多处于被动地位。对象一般指比较具体的人和物,如抵挡风沙的侵蚀,抵挡侵略,抵挡台风。“阻挡”运用范围比“抵挡”广,可指人,也指事物;可指具体的,也指抽象的。它多指阻止、挡住别人行动,处于主动。它可搭配成历史潮流不可阻挡,革命洪流不可阻挡等。
阻挡 阻挠-近义词应用词典
阻挡 阻挠
阻挡 zǔdǎng 阻挠 zǔnáo
【阻挡】阻止,拦住。如:
1.群众不情愿地走开,一面走着一面推撞着宪兵,阻挡着他们,也许并不是故意的。
【阻挠】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阻止。如:
2.相反地,对于一些破坏这些理想,阻挠这些理想实现的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怀恨他们,憎恶他们,咒骂他们。
辨析:“阻挡”可用于抽象或具体事物,如革命洪流不可阻挡,阻挡道路通行。“阻挠”着重于阻拦,如阻挠开会,阻挠讨论,阻挠实验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释义】:
挡:抵挡,迎战;掩:遮堵。敌兵来了,就派将领去抵挡;洪水来了,就用土去遮堵。比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也比喻不管对方如何行动,都有办法对付。《金瓶梅词话》四八:常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事到其间,道在人为。少不的你我打点礼物,早差人上东京,央及老爷那里去。
⊙兵来将挡,水来土屯
《精神降鬼传》五:常言讲的好,兵来将挡,水来土屯。咱须有个计较。
⊙兵来将对,水来土掩
《华光天王传》一:比丘曰:“娘亲高枕勿忧,自古有云:兵来将对,水来土掩。孩儿今番点兵出迎,定要擒了这贼,与父报仇!”
⊙兵来将挡,水来土压
《绘芳录》一〇:俗云:“兵来将挡,水来土压。他说我家窝屯引诱,有何实据?就是输到底,也是辩白一场,断不能束手待毙。”
⊙兵来将打,水来土掩
《带印奇冤郭公传》二九:赛天霸曰:“兵来将打,水来土掩。事已至此,难道束手被擒不成么?”
⊙兵来将迎,水来土掩
《快心编》一一:自古云:兵来将迎,水来土掩。有何商议?
⊙兵来将挡,水到土掩
《三春梦》二〇:启主公得知,自古道:兵来将挡,水到土掩。何足惧哉!
⊙兵来将对,水来土掩
《开辟演义》五八:如或不然,古云兵来将对,水来土掩,望发兵一万,儿去敌之!
⊙兵来将对,水来土压
《东西晋演义·东》六:兵来将对,水来土压。彼既来犯我境,陛下可自亲征,则将士用命,何故惊耶?
⊙兵来将挡
《三侠五义》七五:兵来将挡。事到头来,说不得了。莫若将太守杀掉,以灭其口。
⊙军来将对,水来土掩
《东西晋演义·西》二:秀曰:“军来将对,水来土掩,何须惊恐,宜遣将迎之。”
⊙水来土掩,将至兵迎
《三国演义》七三:岂不闻水来土掩,将至兵迎?我军以逸待劳,自可取胜。
⊙水来土掩,兵到将迎
《水浒全传》二〇:吴用笑道:“不须兄长挂心,吴某自有措置。自古道:水来土掩,兵到将迎。”
⊙水来土掩,兵至将迎
《东周列国志》五:卫桓公大集群臣,问战守之计。公子州吁进曰:“水来土掩,兵至将迎,又何疑焉?”
⊙水来土压,兵至将迎
《西湖二集》三一:从来道:水来土压,兵至将迎。且商议抵敌之计。
挡箭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挡箭牌
【释义】:
盾牌。比喻在前边极力承担困难、承受攻击的人。也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又比喻庇护的场所。《何典》九:迷露里鬼不会武艺,拿了一面挡箭牌,骑只灶前老虎。
⊙遮箭牌
《西湖二集》七:可恨世上不忠不孝、无礼无义之贼,造了逆天罪案,却都去躲在佛门,思量做个遮箭牌。
⊙挡人牌
《负曝闲谈》一〇:李毛包心直口快,无论什么事,总是他做挡人牌,因此上大家喜欢他。
挡头阵-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挡头阵
【释义】:
原指打仗时冲在前面与敌人接火。后比喻站在前边,首先承受困难,解决问题。《红楼梦》一〇一:奶奶也算替爷挣够了,那一点儿不是奶奶挡头阵。《何典》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则甚,且待我去挡个头阵,掂掂斤两看。
挡一爿风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挡一爿风水
【释义】:
遮挡一点风雨。比喻承担一点当事、庇护的责任。《何典》五:老话头:要吃要着嫁老公。我虽不为吃着两字招你归来,也巴望挡一爿风水。谁知你枉做了汉子家,只晓得吃死饭。
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
【释义】:
歇后语。惜薪司:掌管柴炭的内官府衙。惜薪司的人挡住路儿,当然是柴多了。有人多碍事之意。《金瓶梅词话》二三:西门庆道:“你今日不出去,在后边,咱晚夕好生耍耍。”老婆摇头说道:“后边惜薪司挡住路儿——柴众。咱不如还在五娘那里,色丝子女。”(色丝子女:“绝好”二字的拆字。)
运气来了,昆仑山也挡不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运气来了,昆仑山也挡不住
【释义】:
意谓运气来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运气要来,再大的力量也抗拒不了。《儿女英雄传》四〇:及至凑合成了,安公子可不上乌里雅苏台了,改了上山东了。这个当儿,珍姑娘的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做成熟饭了,大白鸭子是飞不到那儿去了。……你看这可不叫作“运气来了,昆仑山也挡不住”么?
挡风墙-汉语惯用语辞典
挡风墙dǎng fēng qiáng
比喻能起掩饰作用的人。于敏《第一个回合》“除非到了必不得已的时候,不能推倒这面挡风墙。”
挡箭牌-汉语惯用语辞典
挡箭牌dǎng jiàn pái
比喻起掩饰作用的事物。王彬彬《“私人话语”与常识》“这个概念被滥用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成了浅陋和乖谬的挡箭牌。”
挡路石-汉语惯用语辞典
挡路石dǎng lù shí
比喻妨碍别人前进的人。鲍昌《庚子风云》“我得搬开这个挡路石,把他这条路径切断!”
挡人牌-汉语惯用语辞典
挡人牌dǎng rén pái
比喻站在别人前面承担困难等的人。《负曝闲谈》“李毛包心直口开,无论什么事,总是他做挡人牌,因此大家喜欢他。”
挡死牌-汉语惯用语辞典
挡死牌dǎng sǐ pái
比喻替死鬼。洪仁玕《诛妖檄文》“天兵临压,立成虀粉……而满兵在后,一见前锋失利,即鼠窜奔逃,其罹锋刃冒矢石者,皆以华人为之障蔽,故世俗呼乡勇为挡死牌,而呼华兵为替死鬼也。”
挡-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挡dǎng
擋
〈方〉名量词。“种”“类”义。计量人或事物:一挡人物/两挡事∥像她丁铃玲,还真是挡角色啊。
“挡”为吴方言量词用法。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现代汉语大词典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bīng lái jiàng dǎng shuǐ lái tǔ yǎn
【释义】:
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王士美《铁旋风》:“哈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了困难犯什么难?我们自己克服,自己干!”
阻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阻挡zǔ dǎng
【释义】:
阻止;拦住。鲁迅《写于深夜里》:“是的,为人类的艺术,别的力量是阻挡不住的。”
抵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抵挡dǐ dǎng
【释义】:
抵抗;挡住压力。袁鹰《草原小姊妹》:“就在这零下三十七度的严寒,她们抵挡着雪暴风狂。”
拦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拦挡lán dǎng
【释义】:
拦阻。赵树理《三里湾》:“有余怕有翼再说出真情实话来当着大家丢他的人,所以也不敢认真拦挡。”
挡1-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1dǎng擋攩
【释义】:
①阻拦。赵树理《登记》:“你光说好的,不说坏的!外边的闲话你挡得住吗?”②遮蔽。魏巍《挤垮它》:“是谁在门口呀,请别挡着亮儿,进来吧!”③抵挡。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他本想让徐义德挡过头阵,然后他再补充两句。不料铁算盘沉默不语,他只好亲自出马了。”④拦水坝。《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山头沟筑个挡,蓄水又养鱼。”⑤排挡(用于改变牵引力的装置)的简称。也指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电、热等量的等级。《花城》1981年第2期:“司机启动马达,挂上一挡。”
挡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子dǎng zi
【释义】:
①遮挡用的东西。如:玻璃挡子。②量词。件,桩。管桦《不讲理的人》:“是这么一挡子事儿,说了您先生别在意。”
挡车-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车dǎng chē
【释义】:
管理一定数量纺织机器,并负责所管理织机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工作。
挡车工-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车工dǎng chē gōng
【释义】:
管理纺纱机器进行生产的工人。《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8期:“现在我们小组十二个挡车工中有九个人要在今年第一季度消灭接头白点。”
挡板-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板dǎng bǎn
【释义】:
卡车等装运货物车辆的车厢后面及左右的拦板。《人民日报》1960.2.5:“用力把车朝天竖起,拉开挡板,砂石料才会倒在皮带机旁边。”
挡戗-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戗dǎng qiàng
【释义】:
方言。顶事;有效。《传统相声集》:“穿上我这件马褂儿比皮袄都挡戗!”
挡驾-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驾dǎng jià
【释义】:
谢绝来客的婉词。也泛指拒绝进入。徐迟《火中的凤凰》:“他几乎重游巴黎,但法国政府挡驾。”
挡牌-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牌dǎng pái
【释义】:
见“挡箭牌”。
挡箭牌-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箭牌dǎng jiàn pái
【释义】:
盾牌。也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李劼人《天魔舞》:“不过有了这口头禅做挡箭牌,于当事人到底方便得多。”也称“挡牌”。鲁迅《论重译》:“待到将来各种名作有了直接译本,则重译本便是应该淘汰的时候,然而必须那译本比旧译本好,不能但以‘直接翻译’当作护身的挡牌。”
挡潮闸-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潮闸dǎng cháo zhá
【释义】:
建造在河口潮区界范围内的水闸。具有挡潮御卤、泄洪排涝、蓄淡供水等作用。
挡2-现代汉语大词典
挡2dàng擋攩
【释义】:
见“摒挡”。
拳来拳对,刀来刀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拳来拳对,刀来刀挡quán lái quán duì dāo lái dāo dǎng
【释义】:
指针锋相对。曹靖华《飞花集》:“对这类‘别有用心’的‘批评家’的企图,就只有用鲁迅先生所说的办法:‘拳来拳对,刀来刀挡。’”
排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排挡pái dǎng
【释义】:
机动车辆用来改变牵引力,使车辆变速或倒行的装置。巴波《康藏高原上的驾驶员》:“不管路超怎样心急,怎样加大油门,怎样调换排挡,车子还是一步也前进不了。”
搭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搭挡dā dàng
【释义】:
也作“搭当”、“搭档”。①协作;合伙。《花城》1980年第7期:“老姜与他搭挡。”②伙伴,协作的人。王统照《小红灯笼的梦》:“本来想起那一对老搭当的怪样儿,就忍了一肚子笑。”高云览《小城春秋》:“你一定是他的好搭档。”
摒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摒挡bìng dàng
【释义】:
收拾料理。秦牧《奇迹泉》:“一个青年农民正摒挡好行装,准备到惠州转道香港出国谋生。”
摊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摊挡tān dàng
【释义】:
见“摊档”。
带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带挡dài dàng
【释义】:
犹搭档。茅盾《子夜》:“那几位,都是‘带挡相帮’,我不能不拖着走。”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水来土掩,兵来将挡shuǐ lái tǔ yǎn bīng lái jiàng dǎng
【释义】:
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大哥不必忧虑,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怕他什么?
没挡儿-现代汉语大词典
没挡儿méi dǎngr
【释义】:
方言。最好的;没法比的。张言军《谁的儿子》:“‘小伙子干活是没挡儿了。’她一边领着干活,一边对身边几个姑娘说。”
遮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遮挡zhē dǎng
【释义】:
①阻挡;遮蔽。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可是这一阵,有这么一个席棚子给你遮挡风雨,实在让人感到安逸。”②指可以遮蔽拦挡的东西。老鬼《血色黄昏》:“在隆冬腊月暴风雪之际,草原坦平如坻,没一点遮挡。”
好狗不挡路-现代汉语大词典
好狗不挡路hǎo gǒu bù dǎng lù
【释义】:
骂人挡道的话。也用于开玩笑。李劼人《大波》:“好狗不挡路嘛!哪个叫你老家伙倒騃不痴地呆在这里!”也作“好狗不拦路”。艾明之《火种》:“好狗不拦路!你不领,别拦着别人!”
横遮竖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横遮竖挡héng zhē shù dǎng
【释义】:
多方阻挡。老舍《赵子曰》:“守门的手足并用,横遮竖挡的不叫球攻入门内。”
风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风挡fēng dǎng
【释义】:
①挡风的围子。王统照《搅天风雪梦牢骚》:“北园你二弟压的春韭怎么样?风挡都打好了吗?”②车上挡风的屏障。和谷岩《枫》:“只是在对面开过来的卡车一亮灯的时候,可以看到弹药车的风挡玻璃旁边,有一束鲜红的枫叶跳动着。”
空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空挡kōng dǎng
【释义】:
汽车或其他机器的变速齿轮所在的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不相连接。
顶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顶挡dǐng dǎng
【释义】:
①抵挡。如:敌人愈来愈多,看看顶挡不住了,只得下命令撤退。②承担。如:这么大的事你也不向我汇报,出了事你顶挡得了吗?③代替。阮朗《后台》:“可是他的化妆室却是不小,正因为本来没有这项设备,临时腾出一间餐室顶挡,距离舞台有一分钟的路,虽不方便,可是解决了问题。”
螳臂挡车-现代汉语大词典
螳臂挡车táng bì dǎng chē
【释义】:
同“螳臂当车”。白桦《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四人帮)飞蛾扑火,螳臂挡车,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里挡-现代汉语大词典
里挡lǐ dǎng
【释义】:
排在靠里的位置。茅盾《子夜》:“真不巧。有一只苏州班的拖船停在里挡。”
挡-汉语大词典
挡
“[擋]”的简化字。
挡-汉语大词典
挡
“[擋]”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