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拾)是什么意思
丢←→拾-反义词词典
丢←→拾diū-shí
【词性】:动
丢:遗失。
拾:从地上捡取。
【例】 小学生们将丢在田里的稻穗都拾起来。
拾起←→丢掉-反义词词典
拾起←→丢掉shíqǐ-diūdiào
【词性】:动
拾起:捡起来。
丢掉:遗失。
【例】 他拾起钱包赶往派出所报告。前的八股文,原是“进学”做官的工具,只要能做“起承转合”,借以进了“秀才举人”,便可丢掉八股文,一生中再也用不到它了。(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遗失←→拾遗 拾得 拣到-反义词词典
遗失←→拾遗 拾得 拣到yíshī-shíyí shídé jiǎndào
【词性】:动
遗失:由于疏忽而失掉(东西)。
拾遗:拾取别人遗失的东西,占为己有。
拾得:拣到别人丢失的东西。
拣到:拾到别人丢失的东西。
【例】 她猛然想起,到这里已经有五六天,还不曾收到沈浩如的信,她的信会被遗失么?(艾明之:《浮沉》) 风俗之美,男女自不取於涂,而百姓羞拾遗。(《荀子·正论》) 他在浴池里拾得一只手表。 小明在公园里拣到一个黑皮包。
拾-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拾shí
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捡——扔、丢(老班长把他~了的布袜子拾回来)
拾取-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拾取shíqǔ
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抛弃、丢弃。
修理 拾掇 收拾 整修 修-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修理 拾掇 收拾 整修 修
修理xiūlǐ 拾掇shíduo599 收拾shōushi599、600整修zhěngxiū 修xiū617
动词。表示在损坏的东西上做一番工作,使恢复原来的形状或作用。
“修理”强调使损坏处恢复好;广泛地用于家具、器物、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各种东西;很常用,尤多用于比较正式、郑重的场合。例如:“办公室里的椅子都该请人修理一下”;“设备的修理费用一概由车间经费开支”(《红旗》,1979,12);“房舍正在改造修理,看样子得过几天才能开学”(孙犁:《风云初记》);“为此目的,必须尽一切可能修理和掌握铁路、公路、轮船等近代交通工具”(《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他正领人修理一口废井”(杨朔:《石油城》)。
“拾掇”和“收拾”都强调使恢复原来正常状态,含有“面对的损坏之物凌乱无章”的意味;是口语用词,具有口语色彩,但在小说、散文、特写里也可使用。“拾掇”常用于钟表、机器、仪器等;“收拾”则多用于鞋袜、衣物以及工具器物。例如:“你一整天拾掇钟表,眼睛不累吗?”;“台角有一张桌子,两个青年正拾掇着线路和机器,陆平良认识他们,就是叫不上名字”(郑加真:《江畔朝阳》);“他是个多面手,会补衣服,会收拾皮鞋”;“一借到这房,林亮和文珍就开始动手收拾:粉刷墙壁,修理门窗”(刘亚舟:《男婚女嫁》);“虽然草率,但总算补好了。中国人的收拾能力决不会有这样快的”(《沫若文集》,第五卷)。
“整修”含有整治一番的意味;多用于工程、道路、建筑物、梯田等;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当满仓哥向他报告这个消息时,他正在半山腰上整修地堰”(《小说月报》,1982,4);“他们加强了庭园绿化工作并整修了道路”(《人民日报》,1979.8.30)。
“修”在意思和应用范围上和“修理”一致,只是语气没有“修理”那样正式、认真;较适用于非正式的或较随便的场合;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常同单音词配合。例如:“修理了所有要修的铁货”(《小说月报》,1982,4);“看样子电话已经修通了”(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去年遭水灾,就因为是堤修得不好,今年首先最要紧的是修堤”(叶紫:《丰收》)。
整理 整顿 整饬 整 理 收拾 拾掇-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整理 整顿 整饬 整 理 收拾 拾掇
整理zhěnglǐ 整顿zhěngdùn 整饬zhěngchì 整zhěng 理lǐ98、290.290、608收拾shōushi524、600 拾掇shíduo524
动词。表示“使有条理、有秩序、由紊乱变整齐”的意思。
“整理”强调使凌乱的变为有条理的,使不够完善、不符合要求的变为完善和符合要求的;多用于行装、房间、队伍、材料、文化遗产、机构等较具体的东西,很少用于抽象的事物,只有时和“财政”或“财务”搭配。例如:“还有一小时就要开车了,可他还没有把行装整理好”;“现在整理旧稿,加了两章”(茅盾:《锻炼·小序》);“必须有计划地发展生产和整理财政”(《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整顿”强调使混乱的变为有秩序的,使松散庞杂的变为紧凑精干的,使不健康的、不健全的变得健康、健全起来;含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的意味;意思比“整理”重些;多用于组织、纪律和思想作风等抽象事物,也可以用于具体事物;口语和书面语里都用。例如:“各地的政府机关都要精简机构,整顿组织”;“学校大力整顿纪律之后,出现了好学风”;“我看外交不久就要没有问题,于是同心协力,整顿学风,学生又要吃苦了”(鲁迅:《书信·曹靖华·二二);“整风就是整顿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老猎人命令打猎人排成横队,整顿了马鞍子,准备好枪枝、子弹”(《建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
“整饬”强调使变得有条理;使用范围比较窄,一般用于纪律、机构、行装等;是文言词,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不在口语里使用。例如:“闯王还要雷厉风行地练兵和整饬纪律”(《李自成》,第一卷上册);“二人换剑毕,聂政整饬行装”(《沫若文集》,第三卷)。
“整”和“理”都和“整理”意思较一致,多用于口语,有口语色彩。“整”还强调使变整齐,含有“使完整或归一”的意味;可以和“装”固定地搭配。例如:“书放得太乱,我得好好地把这两柜书整一整”;“我在吴国囚禁三年,从早到晚,望着一寸一寸的光阴过去,朝朝夕夕盼望奔回越国,重整江山”(曹禺等:《胆剑篇》);“早上七点,全体人员已经用完早餐,整装待发”。“理”更强调使凌乱变得有条理,口语色彩比“整”明显,只适用于口语。例如:“大为翘着细细的指头理理头发”(刘亚舟:《男婚女嫁》);“抽屉里的东西乱七八糟的,你不该理一下吗?”。
“收拾”强调使恢复或者使能处于较好地起作用的整齐状态或正规状态,适用于衣物、杂物、行装、屋子等;多用于口语,口语色彩也比“整”明显。例如:“你今天究竟走不走?出门的衣服我可都给你收拾好了”(《曹禺选集》);“小刘,快收拾东西,叫你马上出发”(刘真:《长长的流水》);“春节前两三天,大娘就彻底把屋子收拾干净”。
“拾掇”侧重于把散乱的东西归拢好,使整齐;是口语用语,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闯王爷,我的东西已经拾掇齐楚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阿贵讨了个满脸没趣,吟吟沉沉地自言自语着,拾掇起那一担破烂东西,溜出震南村”(欧阳山:《苦斗》)。
整治 收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整治 收拾
整治zhěngzhì 收拾shōushi524、599
动词。表示为打击、惩罚或管束而使吃苦头。
“整治”侧重于使吃苦头。例如:“别把孩子整治得太苦了,孩子嘛,不懂事,教育他就是了”;“早起晚上的做点活儿,偷偷摸摸的,象做贼一样,鬼子整治的人真……血苦哇”(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
“收拾”侧重于给以打击、惩罚;有比喻为象整顿东西的人对待脏乱物那样的形象色彩;是口语用词,口语色彩浓厚。例如:“我一听改编,我总以为你们收拾我,没想你们待我好”(端木蕻良:《大江》);“走,想活下去的就跟俺们干!去把区公所收拾掉!走啊!乡亲们!”(冯德英:《迎春花》);“我回来会收拾她啦”(沙汀:《还乡记》)。
书家得一好笔如壮士拾一宝刀-实用委婉语词典
书家得一好笔如壮士拾一宝刀
意为书法家得到一枝优质的毛笔,就好像拥有一把宝刀。语出清佚名《砚山斋杂记》卷二。
拾人涕唾-实用委婉语词典
拾人涕唾
婉指没有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因袭或苟合别人的意见。“涕唾”,即鼻涕和唾沫。也作“拾人唾涕”、“拾人唾余”。
拾人牙慧-实用委婉语词典
拾人牙慧
婉指袭取他人的言论、见解。“牙慧”,即别人说过的话。
拾荒者-实用委婉语词典
拾荒者
婉指捡破烂的人。
决拾-古文观止词典
决拾jué shí
【词性】:名词
用同“抉拾”。古代射箭套在右手大拇指上的象骨套子,作为钩弦时保护手指之用,俗称扳指(1)。《诸稽郢行成于吴》: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一个人擅长射箭,就会有一百个人拿着射箭用的东西扳指,去跟他学习,我们要打胜仗是没有把握的。
拾-古文观止词典
拾shí
【词性】:名词
射,射箭时用的皮制护袖(1)。《诸稽郢行成于吴》: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一个人擅长射箭,有一百人拿着决拾跟他学,我们要打胜他是没有把握的。
拾遗补阙-古文观止词典
拾遗补阙shí yí bǔ quē
拾人君之所遗忘,补人君之所阙漏(1)。《报任安书》: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其次,又不能拾遗补缺,招引推荐贤能,显扬山林隐居之士。
收拾-古文观止词典
收拾shōu shí
【词性】:动词
收集整理(1)。《梅圣俞诗集序》: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梅圣俞的诗作得多,但自己不收集整理。
半夜里拾金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半夜里拾金宝
【释义】:
形容喜出望外。《水浒全传》二四:武松引到哥哥家里。那妇人见了,却比半夜里拾金宝的一般欢喜,堆下笑来。《醒世恒言》十三:仔细看时,不看时万事全休,看了时,却如半夜里拾金宝的一般。
⊙拾了金宝
《金瓶梅词话》一:(武松)引到哥家。那妇人见了,强如拾了金宝一般欢喜。
从毛厕上过,也要拾块干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从毛厕上过,也要拾块干屎
【释义】:
毛厕:厕所。形容人十分贪婪。《梼杌闲评》三〇:忠贤道:“可怜那是个甚么地方,还有物事送人。”秋鸿道:“你从毛厕上过,也要拾块干屎的人,难道地方官就没有物事送你的,好一个清廉不爱钱的魏公公,专一会撇清。”
给拾鞋还不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给拾鞋还不要
【释义】:
拾鞋:提鞋。喻服侍。给人做奴婢人家还嫌不好而不要。比喻和人比相差太远了。《红楼梦》四五:昨儿还打平儿呢,亏你伸的出手来!那黄汤难道灌丧了狗肚子里去了?气的我只要给平儿打抱不平儿。……给平儿拾鞋还不要,你们两个很该换一个过儿才是。
⊙给拾鞋也不要
《三续金瓶梅》二三:那丫头算什么要紧?身无四两,活像个浪三儿,给我们楚姐拾鞋也不要,偏那行货子爱他。
孩儿吃糖,贫子拾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孩儿吃糖,贫子拾宝
【释义】:
像小孩子吃到糖,穷人拾到元宝一样。形容非常欢喜高兴。《韩湘子全传》二〇:退之见他应允,一似孩儿吃糖,贫子拾宝,满脸堆下笑来。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释义】:
路上有了失物无人拾取,夜里睡觉也用不着关大门。形容太平盛世,天下大治,社会繁荣丰足,秩序安定,风气良好。□《韩非子·内储说下》: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济公全传》二九:自到任以来,断事如神,两袖清风,爱民如子,真正治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八窍珠》八八:众英雄入朝,陛辞请训,一齐出京,各赴镇守之地。不上半年,俱治的封疆之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老残游记》三:如此,可见路不拾遗,古人竟不是欺人,今日也竟做得到的!
☉道不拾遗
《野叟曝言》七五: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
☉道不拾遗,犬不信吠
《五鼠闹东京》二:却说包丞相镇守边庭,人民乐业,百姓讴歌,道不拾遗,犬不信吠。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三国演义》八七:却说诸葛丞相在于成都,事无大小,皆亲自从公决断。两川之民,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媒人婆拾马粪--越发越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媒人婆拾马粪--越发越晒
【释义】:
歇后语。发:发酵。晒:谐“筛”。马粪受热发酵膨胀,接着晒,才能晒干。比喻越怕人吃酒人越要筛酒吃。《金瓶梅词话》三五:伯爵道:“你若心疼,再拿两碟子来。我媒人婆拾马粪--越发越晒。”
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
【释义】:
比喻贫富命定,无法改变。《初刻拍案惊奇》一:极至那痴呆懵懂生来有福分的,随他文学低浅,也会发科发甲,随他武艺庸常,也会大请大受。真所谓时也,运也,命也!俗语有两句道得好: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总来只听掌命司颠之倒之。
拾得平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拾得平分
【释义】:
拾:拾遗,拾取别人失落的东西。意谓拾别人的东西,见者均分。《五更风》:前日下午见那人失一搭袱,小的拾去,两日两夜,手也不曾动得。他见人说“拾得平分”,他反图赖小的,拿了二十。
拾蒲鞋配对-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拾蒲鞋配对
【释义】:
蒲鞋:草鞋。比喻将就,凑合。《何典》序:一路顺手牵羊,恰似拾蒲鞋配对!
拾得封皮,当了信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拾得封皮,当了信读
【释义】:
封皮:信封。比喻不知底细,把表面的话当作真话看。《醋葫芦》三:原来王婆这两句囫囵话,一半不好回复得成珪的亲,一半是取笑的话头。成珪不解其意,正是拾得封皮,当了信读,却又喜道。
拾了本有,吊了本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拾了本有,吊了本无
【释义】:
吊:掉,丢。拾到的钱是你命中本来就该有的,丢了钱本不是你的,是你命中本来就没有的。泛指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就能得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到了也会失去。《金瓶梅词话》一一:拾了本有,吊了本无,没丫头便罢了,如何要人房里丫头伏侍,吃人指骂?我一个还多着影儿哩!
拾得拾得,皇帝夺不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拾得拾得,皇帝夺不得
【释义】:
比喻拣到的东西,便属己有,权势再大的人也不能强夺。《娱目醒心编》九:国栋道:真正书呆子!我既拾了,便是我物。从来说:拾得拾得,皇帝夺不得,管他来寻不来寻!
燕儿垒窝——慢慢收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燕儿垒窝——慢慢收拾
【释义】:
歇后语。慢慢料理。《醒世姻缘传》二二:你各人家燕儿垒窝的一般,慢慢收拾罢。
野地里拾的柴薪,休要嫌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野地里拾的柴薪,休要嫌湿
【释义】:
比喻白捡的好处,不要嫌这嫌那。《歧路灯》六九:野地里拾的柴薪,将就些儿罢,休要嫌湿。从前话,一切拉倒。
一夫善射,百夫决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夫善射,百夫决拾
【释义】:
决拾:谓射箭。一个人善于射箭,就有一百人争着套扳指穿臂衣而仿效他。比喻一个人出类拔萃,众人都被感化从而仿效他。□语出《国语·吴语》。《野叟曝言》七七:一夫善射,百夫决拾。玉麟天性喜听人讲说古事,议论古人,遇有名人,无不招纳,然皆平平无奇,未有出类之人。直至前年,遇着两先生,才折服他,立起讲堂。外边把二弟一妹,里边把一妻四妾一女,都感化了,个个喜听讲书。讲堂两边,俱有半阁,两先生升座讲解,妻妾小女俱在半阁上窃听,习以为常。
自己的摊儿还拾掇不过来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自己的摊儿还拾掇不过来呢
【释义】:
比喻自己的事情还忙不过来,无暇顾及别人。《续红楼梦》一二:二爷还能够管二奶奶?他连他自己的摊儿还拾掇不过来呢!只要有了银子,由着性儿乱花罢了。
拾-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拾jiè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交替发生、出现。作状语。可译为“轮流”。
《礼记·投壶》:左右告矢具,请拾投。(《礼记》册十四卷五十八页八上)
——〔司射〕告诉主人和客人矢已经准备妥当,请轮流投壶。(左:主人。右:宾客。矢:古代投壶用的筹。)
拾-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拾shí
附类
动词。作“拾取”解。
《战国策·秦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战国策》上册页七五)
——一年以后,遗物在路上没有人拾取。
不拾遗-汉语惯用语辞典
不拾遗bù shí yí
失落的东西没有人捡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史记·酷吏列传》“居岁余,郡中不拾遗。”
拾漏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拾漏子shí lòu zi
指挑剔缺点。洪深《鸡鸣早看天》“大哥每天会和旅客吵嘴,就不会盯着我们拾漏子啦。”
拾外快-汉语惯用语辞典
拾外快shí wài kuài
指捡取意外的好处。《新民晚报》2000.9.20:“窖湖竟至湖底露脸,鱼鳖虾蟹隐隐可见。于是,四邻八乡的‘拾外快’者纷至沓来。”
拾牙慧-汉语惯用语辞典
拾牙慧shí yá huì
①谓抄袭别人的言论、思想。梁启超《论进步》:“其下焉者,则拾牙慧蒙虎皮,借此以为阶进之路,西学一八股也,洋务一苞苴也,游历一幕夜也,若是者固不足道矣”。②谓重提以前的旧话题,或重复前人做过的事。胡玉衡《欢乐北京行》“第三手研究的题目是已经给别人彻底研究过了,只剩下一些小题目让别人去拾牙慧。”
拾不起头-汉语惯用语辞典
拾不起头tái bù qǐ tóu
①形容羞愧自卑。《北大法律周刊》2000年第4卷第2期“全校师生都议论纷纷,弄得我儿子等三人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②形容受轻视被压制。《新民晚报》2001.6.11“既被揪出,就成异类,在人前抬不起头。或投以冷漠的目光,或横加大声呵斥,因此我总是躲着人走。”
抛却真金拾瓦砾-佛源语词词典
抛却真金拾瓦砾
比喻丢掉宝贵的、有价值的东西,却收起没用的废物,说明贵贱不分,取舍颠倒。《五灯会元·卷七·云岩慧宗禅师》卷七:“问:‘如何是学人自己本分事?’师曰:‘抛却真金拾瓦砾作么?’”
拾取-佛源语词词典
拾取
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祖堂集·卷一·第四祖优婆毱多尊者》:“毱多尊者咐嘱法已,即入涅槃。尔时提多迦取石室筹,积之焚烧,拾取舍利,竖塔供养。”现代汉语承用。例:现在正值暑假,海边上有许多小学生,在沙滩上拾取贝壳。
拾薪汲涧-佛源语词词典
拾薪汲涧
捡拾山野的柴草烧火,汲取涧水冲茶。形容僧人或隐遁山野人的清苦而又清闲的生活。《虚堂和尚语录》卷三:“拾薪汲涧煎茶外,倚仗闲看云去留。”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例:原想退休之后归老田园,过古人那种拾薪汲涧的生活,可是到哪儿去找这种地方呢!
拾-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拾jié
更替。《礼记·投壶》:“左右告矢具,请~投。”
另见shè、shi。
拾-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拾shè
蹑足而上。《礼记·曲礼上》:“~级聚足,连步以上。”
另见jié、shí。
拾-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拾shí
①拾取,拾起。《庄子·盗跖》:“昼~橡栗,暮栖木上。”《促织》:“~视之,非字而画。”②收拾,收敛。《论衡·别通》:“萧何入秦,收~文书。”③射箭时用的皮制护袖。《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胜未可成也。”④“十”的大写。白居易《论行营状》:“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漆捌万贯。”(漆:通“柒”。)
另见jié、shè。
【拾遗】①拾取他人遗失的东西。《荀子·正论》:“夜不闭户,路不~。”《乐羊子妻》:“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求利以污其行乎?”②比喻轻而易举。《汉书·梅福传》:“举秦如鸿毛,取楚若~。”③补录缺漏。《史记·太史公自序》:“序略,以~补蓺。”
不可收拾-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可收拾bù kě shōu shi
【释义】:
原指事物无法整顿。后借指事情糟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巴金《“豪言壮语”》:“(我)却没有想到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
不拾闲-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拾闲bù shí xián
【释义】:
方言。不得闲。《长城》1979年第2期:“娘,现在我忙得两腿整天价不拾闲,睡觉还得睁着一眼,哪有工夫说这些事呀。”
众人拾柴火焰高-现代汉语大词典
众人拾柴火焰高zhòng rén shí chái huǒ yàn gāo
【释义】:
大家都去拣柴,柴多,火就旺。比喻人多力量大。《当代》1981年第6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掏出真心干,而不是坐着盼。”
俯拾即是-现代汉语大词典
俯拾即是fǔ shí jí shì
【释义】:
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叶圣陶《倪焕之》:“张开眼来就是材料,真所谓‘俯拾即是’。”
俯拾皆是-现代汉语大词典
俯拾皆是fǔ shí jiē shì
【释义】:
同“俯拾即是”。《当代》1981年第3期:“这类事情太多了,俯拾皆是,你们怕是登不过来哟。”
拾1-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1shí
【释义】:
①捡取。鲁迅《风筝》:“(我)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②收拾。如:拾弄。③整治;惩治。参见“拾掇④”。④数词。“十”的大写。
拾人牙慧-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人牙慧shí rén yá huì
【释义】: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后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张天翼《新生》:“逸汉先生只会拾人牙慧。”
拾夺-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夺shí duó
【释义】:
收拾。秧歌剧《大家好》:“快拾夺吧,敌人到寨上啦。”
拾弄-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弄shí nòng
【释义】:
收拾,整理。李大我《同心结》:“火光中有个瘦小的身影,在弯腰拾弄着什么。”
拾拣-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拣shí jiǎn
【释义】:
拣取。郭沫若《未央》:“小儿总爱弓起背去拾拣砂上的蚌骸,拣一个交一个在爱牟手里。”
拾取-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取shí qu
【释义】:
捡;捡取。如:在田野上拾取稻穗。
拾到鸡毛当令箭-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到鸡毛当令箭shí dào jī máo dàng lìng jiàn
【释义】:
同“拿着鸡毛当令箭”。李良杰《人生》:“你不要拾到鸡毛当令箭,把他的话当圣旨。”
拾物-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物shí wù
【释义】:
拾取旁人丢失的东西。
拾金不昧-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金不昧shí jīn bù mèi
【释义】:
拾得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冯玉祥《我的生活》:“除了当时给他送了一块‘拾金不昧’的匾额之外,并把当铺的门前让给他开了一爿饺子铺。”
拾音器-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音器shí yīn qì
【释义】:
也叫电唱头。用于电唱机中将唱片槽纹所对应的声音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拾掇-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掇shí duo
【释义】:
①拾取。梁斌《播火记》:“常说破家值万贯哩,叫人随便拾掇了去我心疼。”②收拾;整理。如:今天有客人来,快把房间拾掇拾掇。③修理。柳青《创业史》:“农具损坏了,要你主任找人拾掇哩。”④惩治。峻青《海啸》:“半夜里,我派人去要拾掇他。”
拾遗-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遗shí yí
【释义】:
①拾取他人的失物。章炳麟《东夷诗》:“道路无拾遗。”②采录遗逸的事迹。鲁迅《〈剪报一斑〉拾遗》:“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篇,不忍听其湮没,爰附录于后,作为拾遗云。”
拾遗补阙-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遗补阙shí yí bǔ quē
【释义】:
原指臣下补正君主的缺点过失。后多指拣捡遗漏,弥补疏忽和缺失。
拾集-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集shí jí
【释义】:
收集。鲁迅《致李小峰》:“文学史不过拾集材料而已。”
拾零-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零shí líng
【释义】:
收集某方面的零星材料。多用于文章标题。
拾漏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漏子shí lòu zi
【释义】:
挑剔缺点。洪深《鸡鸣早看天》:“大哥每天会和旅客吵嘴,就不会盯着我们拾漏子啦。”
拾趣-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趣shí qù
【释义】:
收集某方面有趣的材料。如:黄山拾趣。
拾翻-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翻shí fān
【释义】:
翻检。束为《好人田木瓜》:“他爬上炕去,搬开他老伴的被子、针线包子、梳头盒子,拾翻起来。”
拾2-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2shè
【释义】:
蹑足而登。如:拾级而上。
拾级-现代汉语大词典
拾级shè jí
【释义】:
逐级登阶。曹靖华《风物还是东兰好》:“她穿云钻雾,拾级而上。”
捡拾-现代汉语大词典
捡拾jiǎn shí
【释义】:
拾取。沈从文《萧萧》:“一面还捡拾有花纹的田螺给坐在身边的小丈夫玩。”
捃拾-现代汉语大词典
捃拾jùn shí
【释义】:
拾取;收集。杨刚《读〈爱国诗人杜甫传〉》:“往往流于捃拾故事,编凑印象的半真半假之途。”
掇拾-现代汉语大词典
掇拾duó shí
【释义】:
①拾取。潘漠华《掇拾》:“西风一夜撼松林,满地都落满了黄柯,老的幼的婆娘儿女,弯躬在那儿掇拾。”②搜集。范文澜等《中国通史》:“《尧典》等篇,大概是周朝史官掇拾传闻,组成有系统的记录。”
摭拾-现代汉语大词典
摭拾zhí shí
【释义】:
收取;采集。如:摭拾故事。
道不拾遗-现代汉语大词典
道不拾遗dào bù shí yí
【释义】:
路有失物,无人拾取。用以形容民风淳厚。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势盛,地方牌赌禁绝,盗匪潜踪。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收拾-现代汉语大词典
收拾shōu shi
【释义】:
①整理;整顿。曹禺《雷雨》:“四凤,收拾收拾零碎的东西,我们先走吧。”又如:收拾残局。②收敛。高云览《小城春秋》:“剑平收拾起笑容说:‘我的看法正跟你相反。’”③收拢;收揽。沙汀《退佃》:“这是个老毛病,所以药方也还是那张开过无数次的药方:收拾民心!”④指烹调。老舍《女店员》:“我今天太忙,青菜还收拾得不够理想。”⑤折磨;惩治。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老舍《月牙儿》:“及至我认识了警官,才一个个的收拾他们。”⑥特指杀死,消灭。如:敌人的一个排全让我们收拾了。
整拾-现代汉语大词典
整拾zhěng shí
【释义】:
整修,收拾。柳青《铜墙铁壁》:“我后晌就要和兰英她们先领带上人手,到鸦窝沟整拾咱村里的崖窑。”
路不拾遗-现代汉语大词典
路不拾遗l ù bù shí yí
【释义】:
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如:山里民风淳朴,极少争斗之事,社会治安可以说是达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程度。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汉语大词典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1】古谚语。比喻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国语·吴语》:“夫{申胥}﹑{華登}簡服{吴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也。”{韦昭}注:“決﹐鉤弦。拾﹐捍。言{申胥}﹑{華登}善用兵﹐衆必化之;猶一人善射﹐而百夫競著決拾而效之。”《孔丛子·答问》:“一人善射﹐百夫決拾。{章邯}梟將﹐卒皆死士也。”{宋}{苏轼}《训兵旅策》三:“天下之大﹐可以名劫也;三軍之衆﹐可以氣使也。諺曰:一人善射﹐百夫決拾。苟有以發之﹐及其飜然之間而用其鋒﹐是之謂倡。”【2】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二章:“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衆人好施﹐則風俗隨之。”
不可收拾-汉语大词典
不可收拾
【1】形容事情坏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明史·杨涟传》:“從來亂臣賊子﹐只争一念﹐放肆遂至不可收拾。”{巴金}《“豪言壮语”》:“〔我〕却没有想到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2】谓无法整顿。{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泊與淡相遭﹐頽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
不拾遺-汉语大词典
不拾遺
【1】失落的东西没有人捡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史记·酷吏列传》:“居歲餘﹐郡中不拾遺。”
仰取俯拾-汉语大词典
仰取俯拾
【1】随时随地拾取。多形容人善于积聚资财。语本《史记·货殖列传》:“{魯}人俗儉嗇,而{曹}{邴氏}尤甚,以鐵冶起,富至巨萬。然家自父兄子孫約,俛有拾,仰有取,貰貸行賈徧郡國。”俛,同“俯”。{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家藏金穴自封閉﹐仰拾俯取仍貪饕。”{宋}{苏轼}《代书答梁先》:“學如富賈在博收﹐仰取俯拾無遺籌。”亦作“[仰拾俯取]”。
仰拾俯取-汉语大词典
仰拾俯取
【1】见“仰取俯拾”。
俛拾地芥-汉语大词典
俛拾地芥
【1】比喻极易获得。《汉书·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颜师古}注:“地芥謂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俛而拾之﹐言其易而必得也。青紫﹐卿大夫之服也。”
俛拾仰取-汉语大词典
俛拾仰取
【1】谓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语出《史记·货殖列传》:“然家自父兄子孫約,俛有拾,仰有取,貰貸行賈徧郡國。”{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土無寸曠﹐人無晷暇﹐俛拾仰取﹐賓祭有經﹐猪雞肥碩﹐蔬果怒生。”
俯拾即是-汉语大词典
俯拾即是
亦作“[俯拾皆是]”【1】俯身拾取,即得此物。言其多且易得。《当代》1981年第3期:“这类事情太多了﹐俯拾皆是﹐你们怕是登不过来哟。”{唐}{司空图}《二十四時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我们这些暂時的‘杂文家’……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叶圣陶}《倪焕之》三:“张开眼来就是材料﹐真所谓‘俯拾即是’。”{鲁迅}《准风月谈·滑稽例解》:“這些名文是俯拾即是的。”
俯拾-汉语大词典
俯拾
【1】俯身拾取。《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四:“〔{孫何}〕素近視﹐每上殿進劄子﹐多宿誦精熟﹐以合奏牘。忽一日飄牘委地﹐四散俯拾﹐零亂倒錯﹐合奏不同﹐上頗訝之。”{宋}{郭彖}《睽车志 》卷四:“俄一蜣螂飛過其前﹐叟即舉杖﹐一擊墮地﹐俯拾裂食之。”【2】引申以喻成事之易。《北史·周纪上》:“{歡}({高歡})違負天地﹐毒被人鬼﹐乘此掃蕩﹐易同俯拾。”{明}{刘基}《赠杜安道》诗:“拔栅{皖城}猶俯拾﹐探穴{九江}無險阻。”【3】屈尊下取。喻俯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臙脂}〕心疑{王氏}未暇往﹐又疑宦裔不肯俯拾。”
俯拾皆是-汉语大词典
俯拾皆是
【1】见“俯拾即是”。
删拾-汉语大词典
删拾
【1】删削捡取。《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吕不韋}者﹐{秦}{莊襄王}相﹐亦上觀尚古﹐删拾《春秋》﹐集六國時事﹐以爲八覽﹑六論﹑十二紀﹐爲《吕氏春秋》。”{宋}{王安石}《得子固书因寄》诗:“舊學待鐫磨﹐新文得删拾。”
剟拾-汉语大词典
剟拾
【1】摭拾。{清}{龚自珍}《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日著書﹐曰《尚書既見》如干卷﹐數數稱《禹謨》﹑《虺誥》﹑《伊訓》﹐而{晉}代剟拾百一之罪﹐功罪且互見。”
剽拾-汉语大词典
剽拾
【1】犹抄袭。{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四部正伪中》:“今讀此書﹐所稱仁義道德﹐皆剽拾{老}{莊}之膚語﹐傅合{周}{孔}之庸言。”
剿拾-汉语大词典
剿拾
【1】袭取。《明史·白瑜传》:“會{瑜}論治{河}當專任﹐〔帝〕遂責其剿拾陳言﹐謫{廣西}布政使照磨。”
塗不拾遺-汉语大词典
塗不拾遺
【1】犹道不拾遗。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气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别于塗;塗不拾遺。”
寒拾-汉语大词典
寒拾
【1】{唐}诗僧{寒山}和{拾得}的并称。{陈衍}《元诗纪事·行端》:“《靈隱寺志》:{端}文字不由師授﹐自然能通﹐自稱{寒}{拾}裏人。”
引鍼拾芥-汉语大词典
引鍼拾芥
【1】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頓牟掇芥,磁石引鍼,皆以其真是,不假他類。”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明}{王廷相}《策问》:“蠲忿忘憂﹐其感應也何故?引鍼拾芥﹐其情性也何居?”
如拾地芥-汉语大词典
如拾地芥
【1】比喻取之极易。{南朝} {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而惰游廢業﹐十室而九。”《汉书·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颜师古}注:“地芥謂草芥之横在地上者。”
棄瓊拾礫-汉语大词典
棄瓊拾礫
【1】比喻丢弃珍贵的而拾取无用的。琼,美玉;砾,瓦砾。{晋}{葛洪}《抱朴子·博喻》:“捐荼茹蒿者必無識甘之口;棄瓊拾礫者必無甄珍之明。”
樵拾-汉语大词典
樵拾
【1】樵采,采薪。{南朝} {宋}{谢灵运}《游岭门山》诗:“漁舟豈安流﹐樵拾謝西芘。”
收拾-汉语大词典
收拾
【1】解脱;排除。【2】收埋。《後汉书·光武帝纪下》:“吏人死亡﹐或在壞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見錢穀取傭﹐爲尋求之。”《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宋后}家屬並以無辜委骸横尸﹐不得斂葬﹐宜敕收拾﹐以安游魂。”【3】折磨;惩治。【4】收聚;收集。《东观汉记·淳于恭传》:“〔{恭}〕家有山田橡樹﹐人有盗取之者﹐{恭}助爲收拾﹐載之歸。”{五代}{齐己}《送泰禅师归南岳》诗:“有興寄題紅葉上﹐不妨收拾别爲編。”{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張氏}姑婦同刈麥﹐甫收拾成聚﹐有大旋風從西來﹐吹之四散。”【5】收藏;收敛。《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嬾龍}〕恐怕終久有人算他﹐此後收拾起手段﹐再不試用。”{宋}{王安石}《东阳道中》诗:“强將詩咏物﹐收拾濟時心。”{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三章:“{剑平}收拾起笑容说:‘我的看法正跟你相反。’”【6】犹领略。【7】招纳;收容。{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收拾耆舊﹐塵忝班行。”{宋}{王明清}《春娘传》:“吾至親骨肉﹐流落失所﹐理當收拾。”{明}{刘元卿}《贤奕编·官政》:“後世既收拾强悍無賴者﹐養之以爲兵。良民雖税歛略厚﹐而終身保骨肉相聚之樂。”【8】整理;整顿。{曹禺}《雷雨》第二幕:“{四凤}﹐收拾收拾零碎的东西﹐我们先走吧。”《北史·高车传》:“{蠕蠕}{社崘}破敗之後﹐收拾部落﹐轉徙廣漠之北。”《後汉书·徐防传》:“收拾缺遺﹐建立明經。”【9】收拢;收揽。《清史稿·尚善传》:“躬蹈四罪﹐而猶逞志角力﹐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於火而云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爾豐}受事之初﹐已窺其隱患﹐故思潛移默運﹐收拾人心。”{沙汀}《退佃》:“这是个老毛病﹐所以药方也还是那张开过无数次的药方:收拾民心!”【10】拘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過不多時﹐兵道行個牌到府來﹐説是奉旨犯人﹐把{聞參將}收拾在府獄中去了。”【11】指烹调。《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但凡新媳婦進門﹐三天就要到下去收拾一樣菜﹐發個利市。”{老舍}《女店员》第五场:“我今天太忙﹐青菜还收拾得不够理想。”《说岳全传》第二四回:“{張保}道:‘爲何把這樣的菜來與我吃?’家人道:‘今日却是爲了{張爺}﹐特地收拾起來的。’”【12】收割;收获。《太平广记》卷一二八引{唐}{薛用弱}《集异记·王安国》:“{安國}有麥半頃﹐方收拾﹐晨有二牛來﹐蹊踐狼籍。”{唐}{韩愈}《送张道士》诗:“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遲。”
整拾-汉语大词典
整拾
【1】整修,收拾。{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我后晌就要和{兰英}她们先领带上人手﹐到{鸦窝沟}整拾咱村里的崖窑。”
易如拾芥-汉语大词典
易如拾芥
【1】容易得如拾芥子一样。形容成事极易。语本《汉书·夏侯胜传》:“ 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清}{李渔}《比目鱼·赠行》:“若教他去求名﹑取青紫﹐易如拾芥。”{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以先生之才﹐怕不進取功名易如拾芥。”《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要學萬人敵﹐却也易如拾芥。”
易於拾遺-汉语大词典
易於拾遺
【1】犹易如反掌。《宋书·王景文传》:“諸將咸云:‘平殄小賊﹐易於拾遺。’”{晋}{陆机}《五等诸侯论》:“{新都}{漢}﹐易於拾遺也。”
決拾-汉语大词典
決拾
【1】決,通“抉”。古代射箭用具。决,扳指,多以骨制,套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拾,套袖,革制,套在左臂上,用以护臂。{汉}{张衡}《东京赋》:“決拾既次﹐彫弓斯彀。”《仪礼·大射》:“小射正奉決拾以笥﹐大射正執弓。”{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选姿》:“手以揮絃﹐使其指節纍纍﹐幾類彎弓之決拾。”《诗·小雅·车攻》:“決拾既佽﹐弓矢既調。”{毛}传:“決﹐鉤絃也;拾﹐遂也。”【2】決,通“抉”。谓射箭。《国语·吴语》:“一人善射﹐百夫決拾。”{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造弓造矢之人﹐未必盡嫻決拾。”【3】決,通“抉”。借指弓弩。《清史稿·圣祖纪三》:“朕自幼讀書﹐尋求治理。年力勝時﹐挽强決拾。”
抉拾-汉语大词典
抉拾
【1】古代射箭用具。抉即扳指;拾即臂衣,套于左臂上用以护臂。《周礼·夏官·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詩》云:‘抉拾既次。’詩家説﹐或謂抉謂引弦彄也;拾謂韝扤也。”《战国策·楚策一》:“{章}聞之﹐其君好發者﹐其臣抉拾。”{鲍彪}本抉作“決”。
抱枝拾葉-汉语大词典
抱枝拾葉
【1】犹言舍本逐末。{鲁迅}《坟·文化偏至论》:“人既發揚踔厲矣﹐則邦國亦以興起。奚事抱枝拾葉﹐徒金鐵國會立憲之云乎?”
招拾-汉语大词典
招拾
【1】犹搜集。{南朝} {梁}{何逊}《七召》:“六府孔修﹐百司盡畢﹐搜求儒雅﹐招拾遺逸。”
拾-汉语大词典
拾
《廣韻》是執切,入緝,禪。【1】捡取。《荀子·正名》:“是君子之所棄﹐而愚者拾以爲己寶。”{汉}{刘陶}《上疏陈事》:“拾暴{秦}之敝﹐追亡{周}之鹿。”{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吟諷者銜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雨霽﹐行灘上﹐得一蚌頗大。偶拾視之﹐其中有龍蟠之跡宛然﹐鱗鬣爪角悉具。”{鲁迅}《野草·风筝》:“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2】谓吸引。参见“[拾芥]”。【3】抓;捉。{北齐}{刘昼}《新论·观量》:“俯而拾虱﹐視不見地。”《儒林外史》第十九回:“這班光棍正姦得好﹐被快手拾着了﹐來報了官。”【4】收敛;收拾。{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將欲拾之﹐必古(固)張之。”{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灌夫}乃拾其過﹐而出妻﹐令歸二{浙}。”《新唐书·卓行传·阳城》:“前刺史坐罪下獄﹐吏有幸於刺史者﹐拾不法事告{城}﹐欲自脱﹐{城}輒榜殺之。”【5】整治;惩治。参见“[拾掇]”。【6】射鞲。古代射箭时用的皮制护袖。《礼记·曲礼下》:“野外軍中無摯﹐以纓﹑拾﹑矢可也。”{郑玄}注:“拾﹐謂射韝。”{清}{虞兆湰}《天香楼偶得·捍﹑拾﹑遂》:“凡射用韜左臂以利弦者﹐韋爲之﹐一謂之捍﹐一謂之拾﹐一謂之遂﹐一物而三名也。”【7】钻;撞。《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宋惠蓮}〕一頭拾到屋裏﹐直睡到日沈西。”《醒世姻缘传》第二十回:“{季春江}出其不意﹐望着{晁思才}心坎上一頭拾將去﹐把個{晁思才}拾了個仰百叉。”《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何玉鳳}〕把太太的腰胯抱住﹐果然一頭拾在懷裏﹐叫了聲:‘我那嫡嫡親親的娘啊!’”【8】数词。“十”的大写。{唐}{白居易}《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況其軍一月之費﹐計實錢貳拾柒捌萬貫。”【9】见“拾”。
拾-汉语大词典
拾
《集韻》極業切,入業,羣。【1】更递;轮流。《仪礼·乡射礼》:“司射猶挾乘矢﹐以命三耦﹐各與其耦讓取弓矢﹐拾。”{郑玄}注:“拾﹐更也。”《汉书·叙传上》:“匪黨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颜师古}注引{应劭}曰:“拾﹐更也。自謙不敢與鄉人更進也。”
拾-汉语大词典
拾
《集韻》實欇切,入葉,禪。【1】蹑足而上。《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精罔閬而飛揚兮﹐拾九天而永逝。”{清}{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洞盡﹐拾石級而上﹐得一樓。”
拾芥-汉语大词典
拾芥
【1】吸引芥草。{明}{周履靖}《群物奇制》:“磁石引鍼﹐琥珀拾芥。”【2】见“拾地芥”。
拾遺補闕-汉语大词典
拾遺補闕
【1】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盡言直諫﹐所望諸君;拾遺補闕﹐孤亦望之。”{清}{姚鼐}《翰林论》:“爲天子侍從之臣﹐拾遺補闕﹐其常任也。”{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納忠効信﹐有奇策才力之譽﹐自結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招賢進能﹐顯巖穴之士。”《新唐书·虞世南传》:“{世南}於我猶一體﹐拾遺補闕﹐無日忘之﹐蓋當代名臣﹐人倫準的。”【2】采录遗逸的事迹。{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为毕制军与钱辛楣宫詹论续鉴书》:“{宋}{元}編年之役﹐垂二十年﹐始得粗就隱括﹐拾遺補闕﹐商榷繁簡﹐不無搔首苦心。”
拾人牙慧-汉语大词典
拾人牙慧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軍}云:{康伯}未得我牙後慧。”后以“拾人牙慧”比喻拾取人家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张天翼}《新生》:“{逸汉先生}只会拾人牙慧。”亦省作“[拾牙慧]”。{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大抵今日談維新者有兩種﹐其下焉者﹐則拾牙慧﹐賞虎皮﹐借此以爲階進之路。”{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论文辨伪》:“某甲本不知文﹐而偏又習知文家似是而非之説﹐宜其拾人牙慧而又失所指其不通。”《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明用故事﹐却暗翻前局﹐方不是拾人牙慧。”
拾才-汉语大词典
拾才
【1】选取人才。{唐}{李贺}《送沈亚之歌》:“春卿拾才白日下﹐擲置黄金解龍馬。”
拾瀋-汉语大词典
拾瀋
【1】拾取汁水。比喻事情不可能办到。《左传·哀公三年》:“無備而官辦者﹐猶拾瀋也。”{杜预}注:“瀋﹐汁也。言不備而責辦﹐不可得。”{宋}{王安石}《酬王伯虎》诗:“賤貧欲救世﹐無寧猶拾瀋。”
拾帶重還-汉语大词典
拾帶重還
【1】相传{唐}宰相{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某妇人所遗下的三条宝带,这是她借来为父亲脱罪的,{裴度}守候着还了她。见{宋}{丁用晦}《芝田录·裴度》。后以喻拾到财物,物归原主,不占为己有。《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這不意之財﹐雖則取之無礙﹐倘或失主追尋不見﹐好大一場氣悶。古人見金不取﹐拾帶重還。我今年過三旬﹐尚無子嗣﹐要這横財何用!”
拾掇-汉语大词典
拾掇
【1】收罗;拾取。{唐}{陆龟蒙}《杞菊赋》序:“前後皆樹以杞菊……及夏五月﹐枝葉老硬﹐氣味苦澀﹐旦暮猶責兒童輩拾掇不已。”{宋}{王令}《原蝗》诗:“寒禽冬飢啄地食﹐拾掇穀種無餘遺。”{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然學問膚淺﹐所見不博﹐專拾掇{崔杜}小文﹐所作不可悉難﹐難便不知所出﹐斯則寡聞之病也。”{晋}{葛洪}《抱朴子·审举》:“而有黨有力者﹐紛然鱗萃﹐人乏官曠﹐致者又美﹐亦安得不拾掇而用之乎!”{梁斌}《播火记》八:“常说破家值万贯哩﹐叫人随便拾掇了去我心疼。”【2】谓惩治﹑处死。{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休假温存絮叨叨取撮﹐佯問候熱剌剌念合﹐更怕我不趲你那冷氣虚心廝拾掇。”{峻青}《海啸》第二章:“半夜里﹐我派人去要拾掇他。”{{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吕司令}给发了好几打‘插锁盒子’﹐谁要反对抗{日}﹐就把谁拾掇了!”【3】整理;修理。{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三章:“农具损坏了﹐要你主任找人拾掇哩。”《金瓶梅词话》第二三回:“你别要管他﹐丢着罷﹐亦發等他們來拾掇。”《醒世姻缘传》第四九回:“我把這重裏間拾掇拾掇﹐你合媳婦兒來住。”
拾纂-汉语大词典
拾纂
【1】收拾编纂。{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三代之書﹐經{秦}殆盡。{漢武帝}﹑{河間王}﹐始重儒術﹐於灰燼之餘﹐拾纂亡散﹐篇卷僅而復存。”
拾翠人-汉语大词典
拾翠人
【1】指游春的妇女。{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俺想小姐臨終之言﹐依舊向湖山石兒靠也。怕等得箇拾翠人來把畫粉銷。”{唐}{郑谷}《光化戊午年举公见示省试春草碧色诗偶赋是题》:“想得尋花徑﹐應迷拾翠人。”{五代}{刘兼}《莲塘霁望》诗:“採蓮女散{吴}歌闋﹐拾翠人歸{楚}雨晴。”
拾没-汉语大词典
拾没
【1】什么。{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拾没》:“字典:‘不知而問曰拾没’……今北人所謂什麽也。”
拾括-汉语大词典
拾括
【1】犹概括。{明}{徐渭}《代云南策门》之三:“科場五策﹐乃盡以責對於諸經生﹐不特對者拾括以對﹐而問者亦未免拾括以問。是彼我並棄實而矜華也。”
拾螢-汉语大词典
拾螢
【1】{晋}{车胤}少时家贫,点不起灯,夏天夜里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囊里,利用萤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后以“拾螢”喻勤学。{宋}{陆游}《秋风曲》:“拾螢讀書定何益﹐投筆取封當努力。”
拾投-汉语大词典
拾投
【1】更迭投壶。《礼记·投壶》:“左右告矢具﹐請拾投。”{孔颖达}疏:“司射又請賓主更遞而投。”
拾塵-汉语大词典
拾塵
【1】传说{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得食。后得米,由{颜回}﹑{仲由}二人在一间破屋里烧饭。{颜回}见一块烟灰落到饭里,感到被弄污的饭弃之可惜,就取来吃了。{子贡}从远处望见,以为他偷食,告诉了{孔子}。{孔子}说{颜回}不会做这种事。后来问明情况,{孔子}说:我也会这样做的。见《孔子家语·颜回》。《吕氏春秋·任教》亦载此事,稍异:谓{孔子}亲见而怀疑,后查明情况,叹道:“所信者目也,而目猶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猶不足恃。弟子記之,知人固不易矣。”后以“拾塵”喻因误会而致疑。{晋}{陆机}《君子行》:“掇蜂滅天道﹐拾塵惑{孔顔}。”{明}{陈子龙}《复张郡侯书》:“誰興拾煤之謗﹐徒受唾天之污。”{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拾塵掇蜂﹐疑聖猜賢。”{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閒﹐於拾煤而知聖賢之可疑。”《旧唐书·韦处厚传》:“蓋{曾參}有投杼之疑﹐先師有拾塵之戒。”亦作“[拾煤]”。
拾奪-汉语大词典
拾奪
【1】收拾。《负曝闲谈》第七回:“好好一個書房﹐爲什麽不拾奪拾奪呢?”秧歌剧《大家好》第一场:“快拾夺吧﹐敌人到寨上啦。”
拾-汉语大词典
拾
【1】重重包裹。{宋}{王迈}《墨歌寄林明叔》诗:“昔我得之於異人﹐使我拾藏爲珍。”
拾摭-汉语大词典
拾摭
【1】收集。{南朝} {宋}{袁淑}《常山王九命文》:“拾摭遺餘﹐恣口所便。”《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似道}即代{吴潛}爲右丞相﹐又差心腹人命{循州}知州{劉宗申}﹐日夜拾摭其短。”
拾陳蹈故-汉语大词典
拾陳蹈故
【1】因袭陈词滥调。{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三》:“觀其妙趣天得﹐自成一家﹐不肯拾陳蹈故。”
拾揀-汉语大词典
拾揀
【1】拣取。{郭沫若}《未央》:“小儿总爱弓起背去拾拣砂上的蚌骸﹐拣一个交一个在{爱牟}手里。”
拾荒-汉语大词典
拾荒
【1】拾取别人扔掉的废品等物。亦用以指拣取史料之类。{阿英}《访平倭碑》:“而今则一无所存﹐但馀瓦砾﹐惟二三拾荒童子﹐在摭拾瓦砾而已。”{鲁迅}《<准风月谈>前记》:“然而这样的文字﹐现在却也并不多﹐而且‘拾荒’的人们﹐也还能从中检出东西来。”
拾餘唾-汉语大词典
拾餘唾
【1】见“拾唾餘”。
拾骨-汉语大词典
拾骨
【1】谓收拾遗骨改葬。《隋书·地理志下》:“始死﹐即出屍於中庭﹐不留室内。斂畢﹐送至山中﹐以十三年爲限。先擇吉日﹐改入小棺﹐謂之拾骨。”{南朝} {梁}{江淹}《被黜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輟鑊歛火﹐吹魂拾骨。”
拾集-汉语大词典
拾集
【1】收集。{鲁迅}《书信集·致李小峰》:“文学史不过拾集材料而已。”
拾遺-汉语大词典
拾遺
【1】比喻轻而易举。《汉书·梅福传》:“合天下之知﹐并天下之威﹐是以舉{秦}如鴻毛﹐取{楚}若拾遺﹐此{高明}所以亡敵於天下也。”{颜师古}注:“拾遺﹐言其易也。”{宋}{司马光}《罢刺陕西义勇第四札子》:“{太宗}取兩{浙}﹐克{河}東﹐一統天下﹐若振槁拾遺。”{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聖人脩備以待時﹐是以正天下如拾遺。”【2】补正别人的缺点过失。{晋}{葛洪}《抱朴子·崇教》:“有師友之名﹐無拾遺之實。”《史记·汲郑列传》:“臣願爲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願也。”《北史·外戚传·贺讷》:“詔{泥}與{元渾}等八人拾遺左右。”《後汉书·胡广传》:“臣職在拾遺﹐憂深責重﹐是以焦心﹐冒昧陳聞。”{清}{姚鼐}《奉答朱竹君用前韵见赠》:“君方簪筆入{承明}﹐努力拾遺供侍從。”【3】拾取他人的失物。《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諸侯畏懼。”{唐}{孟郊}《饥雪吟》:“下有幸災兒﹐拾遺多新争。”《後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遺求利﹐以污其行乎?”{明}{梁辰鱼}《浣纱记·遣求》:“化治街衢不拾遺﹐幾興{魯}國欲傾{齊}。”{章炳麟}《东夷诗》之一:“隴首餘餱糧﹐道路無拾遺。”【4】官名。{唐}{武则天}时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宋}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参阅《续通典·职官三》。【5】采录遗逸的事迹。《史记·太史公自序》:“序略﹐以拾遺補蓺﹐成一家之言。”{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剪报一斑>拾遗》:“这篇一发表﹐我的剪存材料﹐可以废去不少﹐唯有一篇﹐不忍听其湮没﹐爰附录于后﹐作为拾遗云。”《南齐书·礼志上》:“{吴}則太史令{丁孚}拾遺{漢}事﹐{蜀}則{孟光}﹑{許慈}草建衆典。”
拾弄-汉语大词典
拾弄
【1】收拾,整理。{李大我}《同心结》:“火光中有个瘦小的身影﹐在弯腰拾弄着什么。”
拾翠羽-汉语大词典
拾翠羽
【1】词牌名。取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句。双调六十八字,前后片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拾青-汉语大词典
拾青
【1】见“拾地芥”【2】见“拾青紫”。
拾蜯-汉语大词典
拾蜯
【1】比喻两方相争,第三者坐收其利。蜯,同“蚌”。{南朝} {陈}{徐陵}《为护军长史王质移文》:“刺虎之勢﹐時期{卞生}﹐拾蜯之機﹐彌驗{蘇子}。”
拾青紫-汉语大词典
拾青紫
【1】谓获取高官显位。{唐}{高適}《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從此日閑放﹐焉能懷拾青。”{唐}{顾云}《投刑部赵郎中启》:“偶學殺青﹐因思拾紫。”《周书·儒林传论》:“前世通六藝之士﹐莫不兼達政術﹐故云拾青紫如地芥。”{清}{赵翼}《放歌》:“少年鼻息冲雲漢﹐唾手便思拾青紫。”亦省作“[拾青]”﹑“[拾紫]”。
拾煤-汉语大词典
拾煤
【1】见“拾塵”。
拾菜-汉语大词典
拾菜
【1】采撷野菜。{唐}代{秦}中一带习俗,二月二日,仕女于{曲江}拾菜,士民游观甚盛。参阅{宋}{曾慥}《类说》卷六引《秦中岁时记·拾菜》。
拾菜孃-汉语大词典
拾菜孃
【1】词牌名。即《瑞鷓鸪》。双调五十六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四句两平韵。
拾人唾餘-汉语大词典
拾人唾餘
【1】见“拾人涕唾”。
拾牙慧-汉语大词典
拾牙慧
【1】见“拾人牙慧”。
拾發-汉语大词典
拾發
【1】轮流射矢。《仪礼·乡射礼》:“上射既發﹐挾矢而后下射﹐射拾發以將乘矢。”{胡培翚}正义:“拾﹐更迭也。”
拾踊-汉语大词典
拾踊
【1】更递跳跃。《仪礼·既夕礼》:“主婦入于室﹐踊﹐出即位﹐及丈夫拾踊﹐三。”{郑玄}注:“拾﹐更也。”《礼记·丧大记》:“弔者裘﹐加武﹐帶絰﹐與主人拾踊。”{孔颖达}疏:“拾﹐更也﹐謂主人先踊﹐婦人踊﹐弔者踊。”
拾翻-汉语大词典
拾翻
【1】翻检。{束为}《好人田木瓜》:“他爬上炕去﹐搬开他老伴的被子﹑针线包子﹑梳头盒子﹐拾翻起来。”
拾人涕唾-汉语大词典
拾人涕唾
【1】比喻蹈袭他人的意见﹑言论,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梁启超}《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事事落人之後﹐拾人唾餘。”{明}{胡震亨}《唐音癸籤·集录三》:“{胡元瑞}評諸家云:{歐陳}率是記事……{劉貢父}滑稽渠率;{王直方}拾人唾涕。”{宋}{严羽}《沧浪诗话》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僕之《詩辨》﹐乃斷千百年公案……是自家實證實悟者﹐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亦作“[拾人唾涕]”﹑“[拾人唾餘]”。
拾櫨-汉语大词典
拾櫨
【1】木名。传说用以做棒可杀鬼,用以做器物可压邪。{晋}{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程雅}問拾櫨又名無患者﹐昔有神巫﹐名曰{寶眊}﹐能符劾百鬼﹐得鬼﹐則以此爲棒殺之;世人傳以此木爲衆鬼所畏﹐竟取爲器用﹐以卻壓邪鬼﹐故號曰無患也。”
拾翠-汉语大词典
拾翠
【1】拾取翠鸟羽毛以为首饰。后多指妇女游春。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採明珠,或拾翠羽。”{南朝} {梁}{纪少瑜}《游建兴苑》诗:“踟蹰憐拾翠﹐顧步惜遺簪。”{唐}{吴融}《闲居有作》诗:“踏青堤上烟多緑﹐拾翠江邊月更明。”{清}{纳兰性德}《踏莎美人·清明》词:“拾翠歸遲﹐踏青期近﹐香箋小叠鄰姬訊。”{元}{赵善庆}《落梅春·暮春》曲:“尋芳宴﹐拾翠游﹐杏花寒禁烟時候。”
拾誦-汉语大词典
拾誦
【1】犹习诵。《鹖冠子·学问》:“聖人學問服師也﹐亦有終始乎?抑其拾誦記辭闔棺而止乎?”{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下》:“後世百家雜藝﹐亦用賦體爲拾誦﹐蓋與歌訣同出六藝之外矣。”{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朱笠亭说诗》:“故惟{歸愚先生}此書﹐最易拾誦。此書外﹐更取{阮亭}《古詩選》玩習。”
拾零-汉语大词典
拾零
【1】收集某方面的零星材料。多用于文章标题。
拾唾餘-汉语大词典
拾唾餘
同“[拾人涕唾]”亦作“[拾餘唾]”【1】{清}{袁枚}《再示儿》诗:“書經動筆裁提要﹐詩怕隨人拾唾餘。”{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论文辨伪》:“然出老生常談﹐盡人所知﹐毋庸拾餘唾也。”
拾金不昧-汉语大词典
拾金不昧
【1】谓拾得钱财不藏起来据为己有。{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長﹐爲之謀宅於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水运宪}《祸起萧墙》十一:“那墙上挂得整整齐齐一望无边的各种本子﹐例如干部思想动态﹑各科室花名册﹑人员动向﹐一直到失盗纪录﹑拾金不昧登记……”
拾頭-汉语大词典
拾頭
【1】撞头,用头去撞。《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那姪兒又照着他姑娘心口裏拾頭﹐四個人扭成一塊﹐打的披頭散髮。”《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女兒只是拾頭撞腦要尋死。”
拾級-汉语大词典
拾級
【1】逐级登阶。{曹靖华}《飞花集·风物还是东兰好》:“她穿云钻雾﹐拾级而上。”《礼记·曲礼上》:“拾級聚足﹐連步以上。”{郑玄}注:“謂前足躡一等﹐後足從之併。”{清}{黄轩祖}《游梁琐记·剑术》:“但聞空中搏擊聲﹐衆拾級窺之。”{唐}{颜师古}《匡谬正俗》卷三:“拾級聚足﹐此言升階歷級﹐每一級則並足﹐然後更登也。”
拾漏子-汉语大词典
拾漏子
【1】挑剔缺点。{洪深}《鸡鸣早看天》第一幕:“大哥每天会和旅客吵嘴﹐就不会盯着我们拾漏子啦。”
拾紫-汉语大词典
拾紫
【1】见“拾青紫”。
拾地芥-汉语大词典
拾地芥
【1】《汉书·夏侯胜传》:“{勝}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时公卿服色。借指高官显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之二》:“輜軿青紫﹐如拾地芥。”{刘良}注:“取之易如拾地草也。”{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憑藉國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胡三省}注引{颜师古}曰:“地芥﹐謂草芥之横在地上者;俯而拾之﹐言易而必得也。”亦作“[拾青]”﹑“[拾芥]”。{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滿}人中有建立功名者﹐取王公如拾芥。”{唐}{薛逢}《邻相反行》:“涉書獵史無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以汝材力﹐三百萬亦如拾芥﹐三錢何至于是。”
拾人唾涕-汉语大词典
拾人唾涕
【1】见“拾人涕唾”。
捃拾-汉语大词典
捃拾
亦作“[拾]”【1】拾取;收集。{唐}{元稹}《高釴授起居郎制》:“富有文章﹐優於行實﹐捃拾匡益﹐殆無闕遺。”{明}{{张敬修}等}《文忠公行实》:“孤等……特按疏草憲令﹐聊拾什一於千百。”{杨刚}《读<爱国诗人杜甫传>》:“往往流于捃拾故事﹐编凑印象的半真半假之途。”《东观汉记·范丹传》:“推鹿車載妻子﹐捃拾自資。”
援拾-汉语大词典
援拾
【1】提携收录。旧用为缔姻时女方对男家同意订婚的谦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萬一能成﹐肯賜援拾否?”《太平广记》卷四二九引{唐}{薛渔思}《河东记·申屠澄》:“{澄}愕然歎曰:‘小娘子明慧若此﹐某幸未昏﹐敢請自媒如何?’翁曰:‘……頗有過客﹐以金帛爲問﹐某先不忍别﹐未許。不期貴客又欲援拾﹐豈敢惜﹐即以爲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萧七》:“有幼女未字﹐欲充下陳﹐幸垂援拾。”
採拾-汉语大词典
採拾
【1】采摘拾取。《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軍士乏食﹐乃有鬻子去妻﹐老弱採拾於野﹐殍踣於行路者。”《後汉书·江革传》:“{革}負母逃難﹐備經阻險﹐常採拾以爲養。”{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嶺}南深山中有大竹……遇夜野火燒﹐林木爲煨燼﹐而竹黄不灰﹐如火燒獸骨而輕﹐土人多於火後採拾﹐以供藥品。”【2】搜求;拾取;选取。{宋}{王谠}《唐语林·方正》:“{太宗}得{魏徵}﹐採拾闕遺﹐弼成聖政。”《晋书·谢尚传》:“{尚}於是採拾樂人﹐并製石磬﹐以備太樂。”{宋}{洪巽}《旸谷漫录》:“京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則愛護如捧璧擎珠﹐甫長成﹐則隨其姿質﹐教以藝業﹐用備士大夫採拾娱侍。”
探拾-汉语大词典
探拾
【1】拾取。{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如所謂{鍾離}﹑{鐵拐}﹑{韓湘子}﹑{張果老}之屬﹐皆《列仙傳》探拾而强合之耳。”
掇青拾紫-汉语大词典
掇青拾紫
【1】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歧路灯》第五二回:“况你頗有聰明﹐實指望掇青拾紫。我問你﹐至今功名何如?”
掇拾-汉语大词典
掇拾
【1】采摘;拾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單舟採菱﹐或疊舸折芰﹐長歌陽春﹐愛深緑水﹐掇拾者不言疲﹐謡詠者自流響。”{潘漠华}《掇拾》诗:“西风一夜撼松林﹐满地都落满了黄柯﹐老的幼的婆娘儿女﹐弯躬在那儿掇拾。”{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然其舊瘞之處﹐全家骸骨容或掇拾未盡。”【2】搜集。{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是時諸儒掇拾補葺﹐專門名家﹐各守其師之説。”《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近代無正史﹐{梁}﹑{陳}﹑{齊}之籍猶可據﹐至{周}{隋}事多脱捐。今耳目尚相及﹐史有所馮;一易世﹐事皆汩暗﹐無所掇拾。”{{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一章第四节:“《尧典》等篇﹐大概是{周}朝史官掇拾传闻﹐组成有系统的记录。”{宋}{朱胜非}《秀水闲居录》:“或本書久失﹐後人掇拾爲之耳。”【3】搜括。{唐}{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而公承死亡之後﹐掇拾之餘﹐剥膚椎髓﹐公私掃地赤立﹐新舊不相保持﹐萬目睽睽﹐公於此時能安以治之﹐其功爲大。”《旧唐书·裴度传》:“初﹐度支鹽鐵使{王播}﹐廣事進奉以希寵﹐{度}亦掇拾羨餘以効{播}﹐士君子少之。”【4】指搜集其过失而加以抨击。{宋}{梅尧臣}《碧云騢》:“殿中侍御史{馬遵}﹑{吴中復}﹑{吕景初}極言其過。羣閹於左右或扆後揚言﹐御史掇拾宰相﹐自此誰敢當者!”
搊拾-汉语大词典
搊拾
【1】{宋}{元}时踢球的术语。{元}{邓玉宾}《村里迓古·仕女圆社气毬双关》套曲:“你看他打搊拾雲外飄﹐蹬圓光當面繞。”{元}{朱凯}《黄鹤楼》第二折:“官人忙便罷﹐若閒時﹐家來教你打幾箇搊拾。”
摭拾-汉语大词典
摭拾
【1】收取;采集。《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國中二三新進小臣﹐逆料公主必危﹐{寄華}勢焰將敗﹐摭拾前過﹐糾彈一本。”{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全唐文纪事》:“至評隲優劣﹐訓釋音義﹐辨證異同﹐見於{唐}以來各集﹐亦詳加摭拾。”{唐}{柳宗元}《裴瑾崇豐二陵集礼後序》:“自{開元}制禮﹐大臣諱避去《國恤》章……由是累聖山陵﹐皆摭拾殘缺﹐附比倫類﹐已乃斥去﹐其後莫能徵。”{刘师培}《<新方言>後序一》:“{餘杭}{章太炎}適有《新方言》之作﹐方俗異語﹐摭拾略備。”【2】犹挑剔。《元典章·刑部十三·失盗》:“近年以來﹐各處捕盗官吏﹐畏懼不獲賊人罪名﹐往往將失盗事主﹐非理疏駁﹐百端摭拾﹐故行推調﹐不即受理追捉。”{明}{沈德符}《野獲编·著述·吕焦二书》:“丁酉﹐{焦}又不幸承乏典試﹐遂借闈事摭拾之﹐調外去。”【3】收拾。《明史·侯震旸传》:“果能加意訓練﹐則進止遲速不從中制﹐雖撤撫臣﹐一以付之﹐無不可者。如不然﹐則督其條晰陳奏﹐以聽吏議﹐摭拾殘局﹐專任{化貞}。”{章炳麟}《中华民国解》:“誠知地大物博﹐非須臾 所能摭拾﹐四分五裂之餘﹐兵運不解﹐則軍實匱而内亂生。”
撮拾-汉语大词典
撮拾
【1】撮取。{清}{全祖望}《刘继庄传》:“略求得其讀書著書之概﹐因爲撮拾而傳之。”
撿拾-汉语大词典
撿拾
【1】搜集;拾取。{沈从文}《新与旧·萧萧》:“一面还捡拾有花纹的田螺给坐在身边的小丈夫玩。”{金}{王若虚}《瑞竹赋》:“妒忌忿疾﹐以相撿拾;陰營私積﹐以自植立。”
攈拾-汉语大词典
攈拾
亦作“[攟拾]”【1】采集。{清}{李调元}《诗人主客图序》:“然彼攟拾閎富﹐論者稱其精當無遺。”{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历史·辽史拾遗》:“近人{韓小雲}嘗輯《全遼文》﹐未見其藳﹐蓋不過於地志及近出碑幢中攟拾奇零而已。”
筌拾-汉语大词典
筌拾
【1】犹收录。《南齐书·百官志》:“其餘散在史注﹐多已筌拾﹐覽者易知﹐不重述也。”
衆人拾柴火焰高-汉语大词典
衆人拾柴火焰高
【1】大家都去拣柴﹐柴多﹐火就旺。比喻人多力量大。《中国谚语总汇·汉族卷》:“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当代》1981年第6期:“众人拾柴火焰高嘛﹐掏出真心干﹐而不是坐着盼﹐这就是三号疏港方案的立足点。”亦作“[衆人捧柴火焰高]”。《人民日报》1973.2.1:“{抚宁}县委从实践中体会到﹐众人捧柴火焰高。”
芥拾-汉语大词典
芥拾
【1】《汉书·夏侯胜传》:“經術苟明, 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后以“芥拾”指轻易地取得。{明}{沈德符}《野獲编·科场二·廷试》:“{嘉靖}末年﹐及今上近科﹐以大力得路者﹐改佳名以應廷對﹐自謂芥拾鼇甲﹐竟不如所願﹐揆地亦付之浩歎而已。”
蒙拾-汉语大词典
蒙拾
【1】{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辩骚》:“才高者菀其鴻裁,中巧者獵其豔辭……童蒙者拾其香草。”后因称摘取文词为“蒙拾”,常用作书名,含有自谦之意。如{清}代{王士禛}有《花草蒙拾》﹑{王士禄}有《读史蒙拾》﹑{杭世骏}有《汉书蒙拾》﹑《後汉书蒙拾》。
糾拾-汉语大词典
糾拾
【1】揭发检举。{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台省·科道互纠》:“{萼}又以{成化}三年八月憲綱載其事﹐上以{萼}言爲然﹐命吏部勒科道互相糾拾。”{明}{沈德符}《野獲编·吏部·大计纠内阁》:“六年京官大計﹐吏部都察院主之。及事畢﹐糾拾大僚﹐屬科道爲政﹐而閣臣票擬去留﹐或下部院覆議罪狀當否﹐以聽上裁。”
綴拾-汉语大词典
綴拾
【1】采集连缀。{明}{张居正}《重刊<大明集礼>序》:“彙爲《大明集禮》一書﹐蓋編摩綴拾﹐雖出于一時諸臣之手﹐而斟酌損益﹐皆斷自聖衷。”{明}{袁宗道}《刻<玉海>序》:“而今世經生學鮮本原﹐藉口{孔氏}多識鳥﹑獸﹑草﹑木之語﹐齪齪焉取前所謂載花鳥紀奇衺者而綴拾之﹐以流連光景﹐謂足馳騁藝林矣。”
緝拾-汉语大词典
緝拾
【1】收集编次。{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始{堯}{舜}時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後詩人繼作﹐歷{夏}﹑{殷}﹑{周}千餘年﹐{仲尼}緝拾﹑選練其干預教化之尤者三百﹐其餘無聞焉。”
路不拾遺-汉语大词典
路不拾遺
【1】谓东西掉在路上,人们不会捡起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尚好。{唐}{郑棨}《开天传信记》:“丁壯之人﹐不識兵器。路不拾遺﹐行者不囊糧。”《三国演义》第八七回:“兩{川}之民﹐忻樂太平﹐夜不閉户﹐路不拾遺。”亦作“[路無拾遺]”。《孔子家语·相鲁》:“長幼異食﹐彊弱異任﹐男女别塗﹐路無拾遺。”{汉}{贾谊}《新书·先醒》:“百姓富﹐民恒一﹐路不拾遺﹐國無獄訟。”
路無拾遺-汉语大词典
路無拾遺
【1】见“路不拾遺”。
蹈拾-汉语大词典
蹈拾
【1】谓蹈袭前人,拾人牙慧。{柴萼}《梵天庐丛录·美人杂咏》:“予於近世詞家﹐常稱{有宋}﹐獨《恨補樓詞》﹐不蹈拾{宋}人一字一調﹐而一往情深﹐有{後主}之高妙。”
道無拾遺-汉语大词典
道無拾遺
同“[道不拾遺]”【1】《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商賈重寶﹐單車露宿﹐牛馬放牧﹐道無拾遺。”《隋书·艺术传·韦鼎》:“自是内部肅然不言﹐咸稱其有神﹐道無拾遺。”
道不拾遺-汉语大词典
道不拾遺
【1】谓路有失物,无人拾取。古时用以形容刑法严峻或民风淳厚。《北史·厍狄士文传》:“法令嚴肅﹐吏人股戰﹐道不拾遺。”{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七:“农会势盛﹐地方牌赌禁绝﹐盗匪潜踪。有些地方真个道不拾遗﹐夜不闭户。”《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子産}退而爲政﹐五年﹐國無盜賊﹐道不拾遺。”《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朱源}做了三年縣宰﹐治得那{武昌縣}道不拾遺﹐犬不夜吠。”
采拾-汉语大词典
采拾
【1】犹选取。{南朝} {陈}{徐陵}《与王吴郡僧智书》:“{伊公}在{亳}﹐{渭老}師{周}﹐旌賁邱園﹐采拾衡巷。”
誦拾-汉语大词典
誦拾
【1】诵读摭拾。{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家书七》:“愚者誦拾名數以炫侈博。”
骨拾-汉语大词典
骨拾
【1】尸骨。《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回:“投崖的拖拉着少七没八的骨拾﹐跳河跳井的自己抱着個甕大的肚子行動不得。”《醒世姻缘传》第十一回:“我把那私窠子的骨拾燒成灰撒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