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指

指(指)是什么意思

  • 暗示←→表明 指明 宣布-反义词词典

    暗示←→表明 指明 宣布ànshì-biǎoming zhimíng xuānbù

    【词性】:动

    暗示: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来表示自己的意思,使人领会。

    表明:明确地表示。

    指明:明确地指出。

    宣布:正式地告诉大家。

    【例】 可是他这句话暗示出不少有意思的意思来。老梅也许是顺口这么一说,可是正说到我的心坎上。(老舍:《牺牲》) 但是当陈醒民从那两个学生身边走过的时候,分明用眉眼做了一个暗示,童云看见了,特务们却没有看见。(马识途:《清江壮歌》) 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小学《语文》第五册《八角楼上》) 九点钟,指挥台宣布表演开始。(小学《语文》第六册《一次科技活动》) 他那满头大汗的样子,表明发生了十分紧急的事。(柳青:《铜墙铁壁》)

  • 表扬←→批评 指谪-反义词词典

    表扬←→批评 指谪biǎoyǎng-pīpíng zhǐzhāi

    【词性】:动

    表扬:对好人好事公开赞扬。

    批评: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指谪: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例】 这张大字报就是他那时候写的。他送来时候说:“淑英,我们青年生产队表扬你们气象站来了!”我说:“你也不用表扬我们气象站,要不是党,要不是群众,光凭我们这些小丫头,管什么用。”(李准:《耕云记》) 他日记上说,对军长批评很感激,认为受到很大启发。(邓友梅:《我们的军长》) 我在前面已经指出,农民打土豪劣绅这件事完全是革命行为,并没有什么可指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假数←→指标-反义词词典

    假数←→指标jiǎshù-zhǐbiāo

    【词性】:名

    假数:对数的小数部分。

    指标:对数的整数部分。

  • 夸奖←→批评 挖苦 贬斥 指斥-反义词词典

    夸奖←→批评 挖苦 贬斥 指斥kuājiǎng-pīpíng wēku biǎnchl zhǐchì

    【词性】:动

    夸奖:称赞。

    批评: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

    挖苦:用刻薄尖酸的话讥笑人。

    贬斥:贬低并排斥。

    指斥:指谪;斥责。

    【例】 玉春常来住姨家,她还不满十岁的时候九喜他娘就看上了她,常常夸奖说:模样长的又俊、又伶俐、又能干,十里八里,难找这样的女闺女。(刘真:《春大姐》) 有人说:他一天跑来跑去,看出他工作上少办法,没能力。说这话的人有他的根据,东庄的工作有一个时期总赶不上趟,在公社电话会议上有几次喊着名字地被批评过。(李满天:《力原》) 把耳朵扯长点,看我究竟挖苦你们没有?对,你们下一场来换佃;不对,你们退佃好了!租不出去我会让它荒起,一点也不勉强你们。(沙汀:《淘金沙》) 做史的是别朝入,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指斥朝士,直言无讳。(唐·房玄龄等:《晋书·范汪传附范 》)

  • 小指←→拇指 大指-反义词词典

    小指←→拇指 大指xiǎozhǐ-mǔzhǐ dàzhǐ

    【词性】:名

    小指:脚或手的第五指,是最小的一个指。

    拇指:脚或手的第一指,是最大的一个指。

    大指:拇指。

    【例】 盘里面盘着一条小小花蛇,约摸有二尺来长,不过小指头般粗细。(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末后大师傅翻箱倒笼找出小拇指头儿肚的一支真金镯子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吴康齐与弼,召至京师,常以两手大指食指作圈曰:“令太极常在眼前。”(《明良记》)

  • 赞扬←→指责 批评-反义词词典

    赞扬←→指责 批评zànyáng-zhǐzé pīpíng

    【词性】:动

    赞扬:称赞表扬。

    指责: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批评:提出缺点和错误。

    【例】 在我这么做了,并赞扬了她的像片照得很好,照得很年轻后,夏玲才高兴地收起了那迭像片。(陈晓锦:《背红书包的美国老太太》) 徐义德比狐狸还要狡猾,表面上批评自己,实际上是指责余静,而且逼着余静表态,丝毫也不放松。(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 大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大指dà zhǐ

    【释义】:

    大意,大要。《淮南子·要略训》:“执其大指。”《汉书·汲黯传》:“治官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责大指而已,不细苛。”宋·叶正《宝漠陈公墓志铭》:“摭其平生大指,刻于墓上以寄余之哀思。”

  • 指要-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指要zhǐ yào

    【释义】:

    亦作“旨要”,犹“要旨”。《晋书·王承传》:“言理辨物,但明其指要,而不饰文辞,有识者服其约而能通。”《世说新语·文学》:“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

  • 六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六指liù zhǐ

    【释义】:

    谓上下四方。《荀子·效儒》:“至高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六指谓之极。”杨倞注:“六指,上下四方也。”宋·苏舜钦《地动联句》:“六指忽摇拽,群蹠初奔驰。丸铜落蟾吻,始异张浑仪。”蹠(zhí),指掌,群蹠,谓众人的脚。铜,即铜丸。蟾吻,蟾蜍的嘴。异,惊异。张,张衡,浑仪,为其所造浑天仪(地动仪)。

  • 宗指-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宗指zōng zhǐ

    【释义】:

    犹宗旨。指,通“旨”。清·方苞《与孙以宁书》:“所示群贤论述,皆未得其体要。盖其大致不越之端:或详讲学宗指及师友渊源,或条举平生义侠之迹,或盛称门墙高大,海内响仰者多。”

  • 了如指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了如指掌liǎorúzhǐzhǎng

    对情况了解得就象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清楚,也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一无所知(他对这儿的地形~)

  • 屈指可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屈指可数qūzhǐkěshǔ

    板着指头可以数得过来,形容寥寥无几——指不胜屈、更仆难数、不计其数(会场里的人~)

  • 指不胜屈-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指不胜屈zhǐbùshèngqū

    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很多——屈指可数(赞成这个主张的人~)

  • 指鹿为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指鹿为马zhǐlùwéimǎ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想造反,怕其他大臣不服从,就先做了一次测验。他献鹿给秦二世,故意说是马。二世笑说是丞相错了,把鹿说成马了。问左右大臣,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把说是鹿的人杀了。后用以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循名责实(有的人想指鹿为马,混淆黑白,我们就偏要~,分清是非。)

  • 指日可待-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指日可待zhǐrìkědài

    (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遥遥无期(经过几个月的苦战,办公楼的完工已经指日可待,再不是~的了。)

  • 指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指示zhǐshì

    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项问题的原则和方法——请示(已~上级,仍按原来的指示去做。)

  • 发指-古语词今用词典

    发指fàzhǐ

    头发竖立。相传柳下跖常为巨盗,所以叫盗跖。孔子与其兄柳下季是好朋友。常对柳下季说:做父亲的一定要能教诲其子:做兄长的一定要能够教育自己的弟弟。如果不能这样,父子、兄弟之亲情也就没有什么可贵之处了。现在,你是天下的才智之士,而你的弟弟却是一个大盗贼,是天下人的祸害,你却不能对他进行很好的教育,我为你感到羞辱!请允许我为你去说服你的弟弟吧。柳下季深知弟弟的为人,劝孔子千万不要去。孔子不听,仍然让颜回驾车、子贡相陪去见盗跖。“诸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传报之人向盗跖通报,盗跖听说孔子求见,勃然大怒,眼睛睁得像星星那样明亮,气愤得头发竖起直冲帽子。)盗跖说:这个人是不是鲁国的孔丘?赶快替我告诉他,他到处胡说八道,祖述尧舜,妄称文武,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花言巧语,以求取封侯富贵。他简直是罪大恶极,叫他立即滚回去!不然,就挖他的心肝当菜肴。孔子气极恐慌,再拜迅速离去。(《庄子·盗跖》)后引申为:愤怒到极点。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头发竖立。《十月》:“同样,即使是一个很光明的局面,也会在某些局部,出现一些污垢、疮癣,甚至令人不快,愤恨,感到发指的肮脏。”

    ②愤怒到极点。《人生与伴侣》:“但他耳濡目染了‘四人帮’祸国殃民、令人发指的罪行,他从心底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一系列路线。”《家庭》:“如此这般的令人发指的狠毒罪行,任凭多么凶猛的野兽,也是绝对干不出来的。”《成都晚报》:“他暗杀二十多名妇女的一系列罪行被揭露出来,作案手段令人发指。”

  • 染指-古语词今用词典

    染指rǎnnzhǐ

    也作“染鼋”。

    用手指蘸取。春秋时,楚人献甲鱼给郑灵公。郑大臣子公和子家将入朝,子公的食指突然跳动,子公对子家说:我过去如此,必尝异味,二人入朝,见厨师正准备剖甲鱼,即会心而笑。郑灵公问他们笑什么,子家据实以告。汤成,郑灵公遍请大夫们吃甲鱼,故意不给子公吃,子公甚为气恼,“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将手指伸进锅里,蘸了点甲鱼羹汤,尝一尝味道走了。)为此,灵公大怒,想杀子公:子公也愤愤欲杀灵公。(《左传·宣公四年》)后引申为:沾取某种利益,一般多指沾取非份利益。

    今沿用引申义,并有发展。

    ①沾取某种利益,一般多指沾取非份利益。孙中山《党员应宣传革命主义》:“广西一切幸福权益,只陆廷荣一人享之,一家享之,派享之,广西同胞不能丝毫染指。”《追求》:“北洋大臣们进献给老佛爷的海味、南方鲜果等物,老佛爷身边的侍女有时百得染指,而皇上却不能。”

    ②非份奢望。《名人传记》:“林桂生早已觉察到黄金荣有染指露兰春的企图。”

    ③接触、沾边。朱自清《〈背影〉·序》:“至于戏剧,我更是始终不敢染指。”《十月》:“许杰的关切,更多的还是出于善意,出于爱护,而丁晓却把一建公司看成是装在他口袋里的私有品,准也染指不得。”《文摘周报》:“在西方,哲学家对《易经》热忱关注,新一代思想家对《易经》都有所染指。”

    ④获得、获取。《羊城晚报》:“这次大赛的局势始终动荡不定。每一轮次竞争者的地位升降幅度较大,直至结束之前大多数选手都有染指冠军的可能。”《成都晚报》:“二十三岁的帕罗持技术全面,尤以敢于进取著称。行家认为,他将在五年内染指世界冠军头衔。”又“二十六年间,曼联队曾染指过欧洲冠军杯的优胜者杯,并四夺足总杯,但从未能问鼎联赛冠军。”

  • 指令-古语词今用词典

    指令zhǐlìng

    指示、命令。唐朝,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田弘正,父子相继忠孝于王室,功业卓著。元和八年,皇上诏令韩愈撰写铭文,赞美田侯先祖的功绩,及田侯不违父训,使国家安康的功德。铭文中写道:唐继承古帝的基业,但国不太平,燕贼常来侵扰,群党相互勾结,河北失去安定,元和年间,圣德之人开始扭转乾坤,风调日和,朝廷内外“咸顺指令”。(都听从指示命令。)(《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后引申为:公文的一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指示性文件。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指示、命令。《短论两篇》:“凡凝神谛听他的指令,并尽全力准备投入的人,都是美的。”孙杰《金杯之光》:“苏联教练不顾裁判员的警告,频频在外发出各种指令。”《啄木鸟》:“他安排生产,发出指令,召来一拨一拨人,又把他们一拨一拨支开。”

    ②公文的一种,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指示性文件。《新华日报》:“在次长的办公桌上,有电话机、来往的公事信、一切的指令、计划、方案与文件。”

  • 指日-古语词今用词典

    指日zhǐrì

    短时间内。曹植,字子建。曹丕之弟。因才华出众深得其父曹操的赏识,几立为太子,曹丕猜忌,十分不满。曹丕称帝后,对其弟曹植横加迫害,曹植十分抑郁和愤懑。在一首回京师朝会的诗中写道:恭敬承接皇上的诏令,赶回国都朝会。车马疾驰,昼夜兼程,遇城不进,逢县不游。涉水过沟,沿着山边,顺着河道,一点也不敢怠慢。拉车的马已疲惫不堪,稍稍休息,“指日遄征”。(不一会又迅速赶路。)来到京师帝室,将马拴在西边墙下。没有皇帝的诏令,又不能朝见,只好仰望于城门外,长怀永恭之心,忧心如醉后昏沉。(《曹子建集(卷五)·应诏》)

    今沿用本义,并有发展。

    李晓云《风扫残云》第十六回:“顺时者昌,逆势者亡!解放军大军过江了,全国解放指日可待,这是大势所趋!”《党员文摘》:“他说,长江以南指日可上。”

  • 责备 指责 指摘 数落 诟病-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责备 指责 指摘 数落 诟病

    责备zébèi 指责zhǐzé 指摘zhǐzhāi 数落shǔluo 诟病gòubìng

    动词。表示指出错误而加以批评。

    “责备”和“指责”都较着重于对错误的不满和批评。“责备”意思轻些,可用于别人对自己;“指责”意思重些,强调针对着错误来批评,只用于他人。例如:“小姑娘不老实,头直摇晃,那母亲就轻轻地责备她”(《杨朔散文选》);“陈振义站在墙角,一动不动地抽抽泣泣,正在责备自己的失职”(曲波:《林海雪原》);“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有时看到一些批评文章,指责某些文学作品细节‘不真实”’(秦牧:《艺海拾贝》)。

    “指摘”强调挑出缺点错误,含“有意挑剔”的意味,只用于他人;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一般指摘农会的人说农会做了许多坏事。我在前面已经指出,农民打土豪劣绅这件事完全是革命行为,并没有什么可指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只要指摘得在理,在宽容为怀的作家,我认为是应当拜纳”(《沫若文集》,第十卷)。

    “数落”含有“一一列举错误,不留情面”的意味,一般也只用于他人;适用于口语用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你就会数落人,怎不想想自己也干了缺德事”;“冯兰池满口唇舌掩盖,搁不住朱老巩利嘴揭发,翻着冯家老账簿子,一条一理儿数落,羞得冯兰池满脸飞红”(梁斌:《红旗谱》)。

    “诟病”强调认为很坏、很糟糕,含有给以不好评价的意味;可用于他人和事物,施动者则一般是集体和社会,能同“世”组合搭配;是书面语用词,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青年学生有一些错,不过是常人的本分而已,但竟为后世诟病”(鲁迅:《花边文学》);“中国的亲日派,同儒教徒一样,一样为世诟病”(周作人:《谈虎集》,上卷);“选本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在此”(朱自清:《论中国文学选本与专籍》)。

    “数落”在表示“不住嘴地列举着说”的意义时(如:“那个大娘数落着村里的新事”),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 指示 指点-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指示 指点

    指示zhǐshì 指点zhǐdiǎn

    动词。表示把某种事物指出来,使人知道、明白。

    “指示”强调明白地显示出。例如:“民生工厂底庶务长魏先生领了一对乡下夫妇进来,指示他们总理客厅里底陈设”(《许地山选集》);“他颊上的刃创,他颈边的枪癜,他的空虚的注视,……都指示他曾经的生活”(徐志摩:《莫斯科》);“夜夜在她窗口点着一盏灯,指示她儿子以隔湖的归路”(冰心:《悟》)。

    “指点”用于有空间形式的实际事物时,含有“用手指指出”的意味,比较具体;在用于方法、道理、正确的途径等较抽象的事物时则含有“点拨、启发”的意味。例如:“我沿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到了红砖楼房”(《小说选刊》,1982,1);“慢声慢气指点着行囊,交付给黄包车夫搬运”(骆宾基:《吴非有》);“来往的渔人,指点着以它作为航行的记号了”(端木蕻良:《大江》);“刚入门的年青人,懂得不多,缺乏经验,请多多指点,给他们引路吧”。

    “指示”在表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指出原则、办法或要做的事项”时(如说:“周总理亲自打电话到成都,指示把国华同志的骨灰送到北京”〔《文汇报》,1982·5·19〕),和“指点”没有同义关系。“指示”又常可用作名词,表示“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有所指明的话或文字”(如:“他掏出笔记本,把首长的指示记下来”)。这种用法的“指示”,也不是“指点”的同义词。

  • 指望 盼望 祈望 盼 渴望-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指望 盼望 祈望 盼 渴望

    指望zhǐwang 盼望pànwàng 祈望qíwàng 盼pàn 渴望kěwàng271

    动词。表示殷切期望。

    “指望”强调一心希望和等待某人或某事,把希望和要求寄托在某人或某事上;含有“想要依靠某人或某事来解决某个问题”的意味。例如:“俺们队上的木工活就指望他了”;“况且我们根本没指望也不愿意这份报告真的生效”(《小说月报》,1982,3)。

    “盼望”强调急切地对某人或某事有所希望和等待。例如:“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到,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鲁迅:《故乡》);“他多么盼望有个太平日月”(魏刚焰:《宝地——宝人——宝事》);“我很想去看看你,但我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了,因此,我盼望你能回来一趟”(刘心武:《醒来吧,弟弟》)。

    “祈望”强调竭诚地希望和等待,含有“请求做到”的意味;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曹禺:《雷雨·序》);“春节将临,祈望早归”;“事已着手筹办,祈望鼎力支持”。

    “盼”和“盼望”意思一致;本是文言词,现有时仍用于文言语句而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但已更经常、普遍地用于口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了口语色彩而消失了文言性质和书面语色彩。例如:“俺军属更盼革命成功,亲人好回家”(冯德英:《迎春花》);“现在,把人们的眼睛都要盼干了的军队终于来了,人民是多么需要自己的军队呀”(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深盼果断行事,切勿延误”。

    “渴望”强调想望的迫切,有比喻为口渴急需饮水的形象色彩,意思比“盼望”“祈望”“指望”等都重;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他自己的心里也象大家一样的激动,一样的渴望战斗”(峻青:《黎明的河边》);“这是渴望着更大胜利的请求书,这是春天的请求书”(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指望”可用作名词而指“一心所期望的东西”(如说:“对他不能有什么指望”);这样使用的“指望”,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 诚不欲铮铮者作绕指柔-实用委婉语词典

    诚不欲铮铮者作绕指柔

    用于向友人表示不愿改变自己刚强的性格去随顺他人。

  • 行得春风,指望夏雨-实用委婉语词典

    行得春风,指望夏雨

    婉指做了好事,总是希望得到好的结局。语出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

  • 寸指测渊-实用委婉语词典

    寸指测渊

    婉指学识浅薄的人随便议论深奥的道理。原意用一寸长的手指去测量深渊,不自量力。

  • 指雁为羹-实用委婉语词典

    指雁为羹

    婉指以虚幻的东西来安慰自己,如同指着天上飞的大雁就认为是盘中美味的羹汁。犹如画饼充饥。

  • 指环-实用委婉语词典

    指环

    戒指的婉称。也作“约指”、“手记”。

  • 弹指流光,倏逾经年-实用委婉语词典

    弹指流光,倏逾经年

    意为时光就像弹指一挥间,很快就已过了一年。“倏”,即极快。

  • 颐指气使-实用委婉语词典

    颐指气使

    婉指高高在上,对众人发号施令。“颐”,即面颊。原意不用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支使人。

  • 化百炼钢为绕指柔-实用委婉语词典

    化百炼钢为绕指柔

    意为将刚强化为十分柔软,可形容一种高超的艺术风格。

  • 指教-敬谦语小词典

    指教zhǐjiào

    敬辞。用于请人对自己的工作、作品等提出批评或意见。《三国演义》四七回:“操曰:‘先生勿得过誉,尚望指教。’”《二刻拍案惊奇》卷三:“翰林道:‘多蒙妹子指教,足见厚情。’”《老残游记》三回:“兄弟没有别的法子,但凡闻有奇才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倘有见到的所在,能指教一二,那就受赐得多了。”|希望多多指教。

  • 指正-敬谦语小词典

    指正zhǐzhèng

    敬辞。意思是指出错误或缺点,加以改正。用来请人对自己的意见或作品提出批评,并协助改正。刘绍棠《西苑草》一:“初稿在三月底就写出来了,送到萧先生那里请他指正。”|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 “说、想、指出”等和冒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说、想、指出”等和冒号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发现、认为、例如”等动词往往带有某种提示性,这些词引起的宾语较长时,后面会有一个大一点的停顿,常常用冒号表示。例如:“我常常想: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于过分夸大,实际上他并非任何时候对任何事都有先见之明的。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蛇和一般蜥蜴的区别是:蛇形细长,没有脚;而普通常见的蜥蜴,体较粗短,并有四肢,所以又叫‘四脚蛇’。”“绝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天气转暖,它就会苏醒过来活动。”

    但是并不是这些动词后都要用冒号。冒号也是句内点号,因此必须有停顿的地方才可能用。而且冒号表示的停顿往往还大于逗号和分号,因而如果宾语不长,这些动词后没有什么停顿,那连逗号都可以不用,冒号就更不必用。例如:“他说今晚不回来吃饭。”“事实证明我错了。”

    前例是个间接引语句,“说”后没有停顿,后例宾语不长,“证明”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停顿,所以都不用冒号。

    有时,即使“说、想、指出”等动词后有较大停顿,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甚至用逗号的情形还更多一些。例如:“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志艰苦奋斗。”“科学家发现,在狂风怒吼、海浪咆哮以前,先有一种次声波传来,它比风和浪传送的速度更快,人类感觉不到,但水母却能感觉到。”

  • 举不胜举 屈指可数-反义词应用词典

    举不胜举 屈指可数

    举不胜举 jǔbùshèngjǔ

    屈指可数 qūzhǐkěshǔ

    【举不胜举】列举不过来,形容极多。

    〔例句〕

    1.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2.他想做官,说得冠冕一点,便是兼善天下,很认真……这些,在他的诗里面层见不迭,举不胜举。

    3.他乐于助人的事例举不胜举。

    【屈指可数】扳着手指就可数清,形容数目很少。

    〔例句〕

    1.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

    2.水文站每天几次来电话通知水位、流速的变化,能够安全施工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3.勘探结果表明,这里是目前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个特大型铜矿之一。

    〔应用例句〕

    在封建时代,真正廉洁自律的清官屈指可数,而贪官污吏却举不胜举。

  • 遥遥无期 指日可待-反义词应用词典

    遥遥无期 指日可待

    遥遥无期 yáoyáowúqī

    指日可待 zhǐrìkědài

    【遥遥无期】形容离达到目的的时间还很远。

    〔例句〕

    1.……只剩得千把两银子,而放缺又遥遥无期。

    2.因此工作便十分迁延,武昌城的攻破遥遥无期。

    【指日可待】指明日期、可以等待实现。也作“指日而待”。

    〔例句〕

    1.将来执掌昭阳,可指日而待,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

    2.近数年来,留学欧美、日本者渐多,斐然成章,指日可待。

    〔应用例句〕

    遥遥无期的工作调动命令可下来了,现在能够指日可待了。

  • 赞扬 指责-反义词应用词典

    赞扬 指责

    赞扬 zànyáng 指责 zhǐzé

    【赞扬】动词。称赞表扬。

    〔例句〕

    1.解放军在抗洪救灾中舍己救人的行动得到老百姓的热情赞扬。

    2.赞扬的话要听,批评的话更要听。

    3.过多的赞扬会使人头脑膨胀。

    【指责】动词。挑出错误,加以责备。多用于书面语。

    〔例句〕

    1.家长对孩子的错误不要总是指责,应重在教育。

    2.对人们的不同习惯不能横加指责。

    3.她非常反感这种粗野的指责。

    〔应用例句〕

    赞扬或指责都应该顾及客观事实。

  • 指桑骂槐 直言不讳-反义词应用词典

    指桑骂槐 直言不讳

    指桑骂槐 zhǐsāngmàhuái

    直言不讳 zhíyánbùhuì

    【指桑骂槐】比喻表面上骂这一人而实际上在骂那一人。也作“指桑说槐”。

    〔例句〕

    1.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2.上课以前,她就饱听了一顿贝师母的冷言冷语的奚落,和指桑骂槐的咆哮。

    【直言不讳】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例句〕

    你既专诚问我,我便直言不讳。

  • 批示 指示-近义词应用词典

    批示 指示

    批示 pīshì 指示 zhǐshì

    【批示】(上级对下级的公文)用书面表示意见。如:

    1.新的教学计划,按上级的批示执行。

    【指示】①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项问题的原则和方法。②指示下级或晚辈的话或文字。③指给人看。如:

    2.地委指示,要早一天出报,并且要求多出、快出。

    3.毛主席号召青年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指示少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但这位工作人员坚持叫我收下,说这是领导的指示。

    辨析:它们都是公文用语。“批示”多指对下级的请示报告作有针对性的书面答复。“指示”多指对下级或晚辈作原则和方法上的指点,如党委的指示,上级的指示,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指示等。

  • 指标 目标-近义词应用词典

    指标 目标

    指标 zhǐbiāo 目标 mùbiāo

    【指标】计划中规定达到的目标。如:

    1.老田说:“高书记,我们今年的跃进指标保证再加二百斤,达到亩产五百斤。”

    【目标】想要达到的标准或境地。如:

    2.他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

    辨析:“指标”指计划中要达到的标准,多用于国家、机关、团体等的计划,如年度指标,五年指标。“目标”指要求达到的标准或境地,如射击目标,奋斗目标,暴露目标,发现目标等。

  • 指导 指挥-近义词应用词典

    指导 指挥

    指导 zhǐdǎo 指挥 zhǐhuī

    【指导】指示教导,指点引导。如:

    1.他经常询问同志们的学习情况,指导学习方法,送书给他们,并且题上勉励学习的字句。

    【指挥】发令调度。如:

    2.看样子,她是指挥交通的。

    辨析:“指导”运用范围比“指挥”广,它泛指指示、指点、教导、引导。除了一般告诉人如何行动外,还指示一些原则、方法、技能等,如指导思想,指导实验,指导技术;它还有名词用法,如他是女子排球队的指导。“指挥”指发令调度、支配,多用于具体意义,对象多是人及其具体行动,指挥者常是一个人或组织,如指挥战斗,指挥乐队,指挥交通运输等。它有名词用法,指发令调度的人,如他是合唱队的指挥。

  • 指使 指派-近义词应用词典

    指使 指派

    指使 zhǐshǐ 指派 zhǐpài

    【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如:

    1.谁指使你来的?

    【指派】派遣(某人去做某项工作)。如:

    2.组织上指派王同志担任该委员会主任。

    辨析:“指使”,暗中叫别人去做不正当的活动,是贬义词,如指使叛徒,指使仆从国,幕后有人指使等。“指派”指派遣,是中性词,指上级指定下级进行某项工作,如指派临时负责人,指派工作组等。

  • 指示 告示-近义词应用词典

    指示 告示

    指示 zhǐshì 告示 gàoshi

    【指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项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如:

    1.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也就是享乐。

    【告示】政府对于人民的布告。如:

    2.看到有个告示禁止中学学生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到街上去,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这种事是禁止的,好,这就行了。

    辨析:“指示”多指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指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如党的指示,上级指示,照指示办等。“告示”着重于晓示,通知,多用于政府对群众,如政府告示,安民告示,张贴告示等。

  • 指望 期望-近义词应用词典

    指望 期望

    指望 zhǐwàng 期望 qīwàng

    【指望】一心期待,盼望。如:

    1.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

    【期望】对未来的人或事物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如:

    2.周伯伯一再嘱附我不要特殊化,不要脱离群众,殷切期望我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辨析:“指望”,一心一意地盼望,多指用于某些具体的希望,如指望好收成,指望身体早日康复,有指望,无指望等。“期望”,对前途,对未来有所希望,如期望入党,期望升学,殷切期望,寄予期望。“指望”程度比“期望”深,含有一心一意地仰仗依靠的意味。

  • 指引 指点-近义词应用词典

    指引 指点

    指引 zhǐyǐn 指点 zhǐdiǎn

    【指引】指点引导。如:

    1.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了一口气;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

    【指点】点明;指出来使人知道。如:

    2.谁要是在这个世纪里解救我,我一定报答他,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

    辨析:“指引”指引导,如指引他走出山谷。“指点”,指出事物,点明方法,如老贫农指点我犁田插秧,指点学习方法,指点给我看,它可重叠成“指指点点”,表示指手画脚,在旁边指摘的意思。

  • 指摘 指斥 指责-近义词应用词典

    指摘 指斥 指责

    指摘 zhǐzhāi 指斥 zhǐchì 指责 zhǐzé

    【指摘】指出错误,加以批评。如:

    1.张腊月指摘道:“难道你不了解?把你们社的红旗都抢走了,你还说不了解!”

    【指斥】指摘斥责。如:

    2.那时候,希律王已经杀了施洗者约翰;因为约翰在人民面前指斥希律王的罪恶。

    【指责】指斥责备。如:

    3.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

    辨析:“指斥”指严厉的批评、斥责,多指揭露错误,斥责罪行,如例2。“指责”,指针对缺点错误加以责备,如指责错误,严肃指责。“指摘”指挑明错误、缺点,并加以批评,如有所指摘,指摘缺点错误。

  • 都指挥司-古文观止词典

    都指挥司dū zhǐ huī sī

    【词性】:名词

    官署名,即都指挥使司。掌一方军事(1)。《送天台陈庭学序》:有功,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有功劳,提拔为四川都指挥使司照磨。

  • 指-古文观止词典

    指zhǐ

    【词性】:名词

    一、手指,脚趾(4)。《贾谊治安策一》: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如同身体指挥手臂,手臂指使手指。《贾谊治安策一》:一指之大几如股。——一个脚趾大得几乎像腿。《吊古战场文》:缯纩无温,堕指裂肤。——棉衣服没有丝毫暖气,冻掉手指,冻裂皮肤。

    二、用同“恉”。意旨,意义(4)。《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他的文章所言虽细小,但意义非常大。《太史公自序》:其指数千。——它的意旨有几千条。《报任安书》: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就以这意思来说明李陵的功绩。

  • 指-古文观止词典

    指zhǐ

    【词性】:动词

    一、用手指指出,指着(12)。《送杨少尹序》:指其树曰。——指着那树说。《谏院题名记》: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后来的人将会逐一指着他们姓名而议论说。《寄欧阳舍人书》: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的好坏相差极远却不能够具体指出。

    二、指斥(1)。《进学解》:指前人之瑕疵。——指斥前人的毛病。

    三、指向(1)。《李陵答苏武书》:举刃指虏。——拿起兵器指向敌人。

    四、指挥(1)。《梓人传》:指而使焉。——指挥、使用官吏。

  • 指画-古文观止词典

    指画zhǐ huà

    【词性】:动词

    指点(1)。《柳子厚墓志铭》: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指点的,写文章都符合规范,值得观赏。

  • 指使-古文观止词典

    指使zhǐ shǐ

    【词性】:动词

    指挥(1)。《梓人传》:吾指使而群工役焉。——我指挥工匠,工匠操作。

  • 百岁光阴如捻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岁光阴如捻指

    【释义】:

    捻指:搓一下手指。形容人生短促,一晃百年。《喻世明言》三三:恭人道:“也是说个七十来岁的婆婆。”大伯道:“年纪虽老,道不得个百岁光阴如捻指,人生七十古来稀。”

  • 比他的脚指头儿也比不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比他的脚指头儿也比不的

    【释义】:

    比喻双方地位等大相悬殊,根本无法相比。近人俗语有“比我脚指头灰”,意同此。《金瓶梅词话》七六:“我拿甚么比他?可是他说的,他是真材实料,正经夫妻。你我都是趁来的露水儿,能有多大汤水儿,比他的脚指头儿也比不的。”

  • 猜拳豁指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猜拳豁指头

    【释义】:

    划拳。《何典》一:正是酒落欢肠,猜拳豁指头的吃了一阵。

  • 大马指头巴耳朵--不得入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马指头巴耳朵--不得入门

    【释义】:

    歇后语。大马指头:大拇指头。用大拇指头挖耳朵,当然不行。比喻无法入门,难以进去。《飞跎全传》九:却说跎子过了逼上梁山,走了一日,远远望见机关,但见关门紧闭,无人来往。跎子此时大马指头巴耳朵--不得入门。

  • 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

    【释义】:

    平川:平坦。比喻把别人的好心劝谏,当做恶意。指人不识好坏,不纳忠言。《水浒全传》二三:酒家道:“你看么!我是一片好心,反做恶意,倒落得你恁地!你不信我时,请尊便自行!正是:前车倒了千千辆,后车过了亦如然。分明指与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

    ⊙分明指与平川路,错把忠言当恶言

    《金瓶梅词话》九:正是:前车倒了千千辆,后车倒了亦如然。分明指与平川路,错把忠言当恶言。

    ⊙分明指与平川路,反把忠言当恶言

    《醒世恒言》一九:众人连忙去取索子家法,将玉娘一索捆翻。正是分明指与平川路,反把忠言当恶言。

    ⊙分明指引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

    《白牡丹》三:说罢,大踏步下阶,仰天大叹曰:“分明指引平川路,却把忠言当恶言,原来世人多是褒奖的,这正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 老鸨子死了粉头--没指望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老鸨子死了粉头--没指望了

    【释义】:

    歇后语。鸨子:鸨母,妓院的女老板。古人谓鸨为淫鸟,故云。粉头:妓女。意即希望破灭了。《金瓶梅词话》六〇:你班鸠跌了弹也,嘴答谷了!春凳折了靠背儿,没的倚了!王婆子卖了磨,推不的了!老鸨子死了粉头--没指望了!

  • 旁人指背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旁人指背心

    【释义】:

    别人指着脊背批评。《跻春台·栖凤山》:自家有女反叛信,恐怕旁人指背心。

  • 十指连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十指连心

    【释义】:

    手指神经灵敏,受伤会疼痛刺心。比喻骨肉情深。也比喻某人和有关的人或事具有密切的关系。《封神演义》七:(烧红的铜斗)放在姜后两手,只烙的筋断皮焦,骨枯烟臭,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镜花缘》三八:最教俺难熬的,好好两只大脚,缠的骨断筋折,只剩枯骨包着薄皮,日夜行走,十指连心,疼的要死。

  • 十个指头个个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十个指头个个疼

    【释义】:

    比喻骨肉情深,伤着哪一个都心疼。多指长辈对哪一个晚辈都疼爱。《五色石》五:却又自叹道:“我差了,天下小孩子千千万万,难道恰好是我的孩儿?”左思右想,一夜睡不着。正是:失去多时难再会,今朝提起肝肠碎。十个指头个个疼,可怜一夜不曾睡。

    ⊙十个指头个个痛

    《飞跎全传》二六: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胆战心惊,十个指头个个痛。

    ⊙十个指头咬着都疼

    《金瓶梅词话》七:列位高邻在上,我是他的亲姑娘,又不隔从,莫不没我说处?死了的是侄儿,活着的也是侄儿,十个指头咬着都疼。

  • 十目所见,十手所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十目所见,十手所指

    【释义】:

    指人的言行,会有许多人旁观监察。指人应慎独。□《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见,十手所指”,其严乎!《歧路灯》二一:这谭绍闻也觉得今日十目所见,十手所指,心中老大不安。

  • 喂指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喂指头

    【释义】:

    指赌博。《何典》九: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

  • 现钱买的手指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现钱买的手指肉

    【释义】:

    现钱可以买到手指指着的那一块肉。比喻有现钱就可以买到任何想要的物品。《施公案》一二八:大哥不用生气,买卖人有三分纳性,算我乍进芦苇,不知深浅,俗语说:现钱买的手指肉。

  • 行得春风,指望夏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行得春风,指望夏雨

    【释义】:

    原指春天刮过风,便会有夏天的雨。后比喻人情来往中有所施而望有所报。□《农政全书·农书·占侯》:谚云:行得春风有夏雨。《警世通言》二五:我施某也不是无因至此的,行得春风,指望夏雨!当初我们做财主时节,也有人求我来,却不曾恁般怠慢人!

    ⊙行得春风,便有夏雨

    《三遂平妖传》一八:又道是:行得春风,便有夏雨。胡员外平日间得一盘十,得十盘百,原是刻苦做家的人。说起穷似他的,一辈子不曾受过他一分恩惠。若与他一般样的财主,常时你知我忌,到今日还有喜谈乐道的,谁肯道个可怜二字。

    ⊙行下的春风,望下的雨

    《林兰香》三八:索妈妈道:“行下的春风,望下的雨,若是别人,只怕要变王妈妈家的猫了。千里送鹅毛,物轻人意重,每人出不了百十文钱,便作成许多体面。”

    ⊙行了春风望下雨

    《大明奇侠传》七:送了一程,指明路径,方才各别,钟佩去了。正是:行了春风望下雨,人生何处不相逢。

    ⊙行下的秋风,望下的雨

    《儿女英雄传》三七:姑爷多礼,姑爷请起。这可突然的难为你!也不枉你家一场辛苦吃到底,也不枉我家“行下的秋风,望下的雨”,也不枉咱两家子这一嫁一娶。

    ⊙行下了秋风望下雨

    《儿女英雄传》四〇:长姐儿一瞧这光景,心下大喜,暗说:“再不想方才我误打误撞的错磕了一个头,果然就行下了秋风望下雨”。

  • 蘸指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蘸指头

    【释义】:

    意即染指,分取非分的利益。《黄绣球》二二:你本家老爷稳赚了钱,我倒要贴下利去。方才他说贴我的那零头,可不能由你再蘸个指头儿了。

  • 指脊梁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指脊梁筋

    【释义】:

    背后议论或唾骂。《歧路灯》七〇:我宁丢东西银钱,只不在公堂上打官司,丢了我这个人。免得远省亲戚传笑,近处街坊指脊梁筋唾骂,这就是了。

    ⊙指脊梁骨

    《精神降鬼传》六:只落了个口头大王,在后边指着脊梁骨,没上没下的就好骂。

  • 指山卖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指山卖磨

    【释义】:

    虚指一下山,就说要卖给别人的石磨就在那儿。比喻虚言诳骗。《红楼梦补》二一:不敢在太太跟前指山卖磨,这一趟要算走有功,这里没看人去和林妹妹说明,猛一下子有了什么谕,凭你北静王、南静王作媒,林妹妹这性子,保不定倒要闹出事来呢。

  • 指山说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指山说磨

    【释义】:

    意谓借彼比附此。《金瓶梅词话》一〇:怪行货,我不好骂你!你心里要收这个丫头,收他便了。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

  • 指猪骂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指猪骂狗

    【释义】:

    意谓指桑骂槐。《金瓶梅词话》一一:你休使他。有人说我纵容他,教你收了,俏成一帮儿哄汉子。百般指猪骂狗,欺负俺娘儿们。又二五:叵耐来旺儿,昨日不知那里吃的稀醉了,在前边大喓小喝,指猪骂狗,骂了一日。

    ⊙指猫骂狗

    《梦中缘》一〇:素烟恋着瑞生难舍,怎禁他那鸨母絮絮聒聒,终日里瞅槐喝桑,指猫骂狗,冷言熟语,无非是望吴瑞生出门的话。

  • 指奸不为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指奸不为奸

    【释义】:

    意谓空口指证人通奸不能算数,说人通奸要有证据。《欢喜冤家》一:二娘冷笑道:“指奸不为奸,撒手不为奸,捉贼见赃,捉奸见双。好没来头,为何杀得我!”

  • 指桑树,骂槐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指桑树,骂槐树

    【释义】:

    比喻借题发挥,明指此而暗骂彼。《金瓶梅词话》六二:八月里哥儿死了,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俺娘这屋里,分明听见,有个不恼的?

    ⊙指东瓜,说槐树

    《醒世姻缘传》九一:他们却瞒心昧己,不论自己,只笑他人,你一言,我一语,指东瓜,说槐树,都用言语讥诮。

    ⊙指桑骂槐

    《武则天四大奇案》三三:此时当我的面,尚敢作不知,指桑骂槐如此,背后更可想见了。

    ⊙指桑说槐

    《红楼梦》六九: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

  • 指着和尚骂秃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指着和尚骂秃子

    【释义】:

    犹言指桑骂槐。明指这个人,暗骂那个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九四:咱心里倒好笑,指着咱说元帅,就是指着和尚骂秃子。

    ⊙指着和尚骂秃驴

    《后水浒传》五:你这两个妇人,好生大胆。怎敢连枝带叶,在我们面前指骂强人。岂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的样子!

  • 指望引君行正道,反把忠言当恶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指望引君行正道,反把忠言当恶言

    【释义】:

    原希望引导你走正路,谁知反把忠言当恶语。指人不辨善恶,不听忠谏。《鼓掌绝尘》二一:想起二十年来抚养深恩,一旦付之流水,还亏他反把语句来讥诮我,道是“人言糟粕误生平”,可是回答我叔父的说话!罢,罢!这正是:指望引君行正道,反把忠言当恶言。

  • 做到是实,指拟是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做到是实,指拟是虚

    【释义】:

    意谓做到才是真实的,假拟的终是空虚的。《快心编》一八:褚愚道:“呀,相公你好不料事。自古说‘做到是实,指拟是虚’。”

  • 绕指柔-汉语惯用语辞典

    绕指柔rào zhǐ róu

    ①语出《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吕延济注“百炼之铁坚刚,而今可绕指。自喻经破败而至柔弱也。”后因以“绕指柔”比喻坚强者经过挫折而变得随和软弱。明唐顺之《与杨蕉山书》“仆少颇负意气,屏发以来,槁形灰心之余,化为绕指柔焉久矣。”许思言《海瑞上疏》“愿老爷百炼钢化作了绕指柔。”②形容柔软之极。唐高适《咏马鞭》“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

  • 十指关-汉语惯用语辞典

    十指关shí zhǐ guān

    指足球守门员的把守。《人民日报》2001.4.9.“又是祁宏得球,成功突破后卫包抄,面对守门员冷静起脚,再次攻破区楚良的‘十指关’。”

  • 手指头肚儿-汉语惯用语辞典

    手指头肚儿shǒu zhǐ tou dùr

    比喻微小。如这个人真小气,连手指头肚儿大的点东西也舍不得给。

  • 无捻指-汉语惯用语辞典

    无捻指wú niǎn zhǐ

    来不及拈一下指头。形容时间短暂。元朱凯《黄鹤梦》:“无捻指黄鹤楼敢番做战场。”

  • 指背脊骨-汉语惯用语辞典

    指背脊骨zhǐ bèi jǐ gǔ

    见“指脊梁骨”。

  • 指挥棒-汉语惯用语辞典

    指挥棒zhǐ huī bàng

    比喻能起引导作用、极具影响力的事物。《市场报》2001.11.25:“南京市从今年秋季入学推出11所民办公助名校自主选拔入学,但相对于面广量大的小学毕业生来说,这一录取比例只有2%,更由于各校难度极大,不确定性和百科全书式的命题,这根择校‘指挥棒’让众多学生家长‘念歪了经’。”

  • 指脊梁骨-汉语惯用语辞典

    指脊梁骨zhǐ jǐ liáng gǔ

    谓在背后指责、议论、漫骂。脊梁骨人的后背。黄宗之、朱雪梅《阳光西海岸》·“这个奥斯汀真做得出,也不怕别人指脊梁骨。”也说“指背脊骨”。《宜宾日报》2000.7.25“不要让别人在你身后指背脊骨,即使是该指,也不要被千夫所指。”

  • 指路灯-汉语惯用语辞典

    指路灯zhǐ lù dēng

    比喻引路的人。刘绍棠《乡下老客》“(马大叔)那神情,真像大救星,又像指路灯。”

  • 指南针-汉语惯用语辞典

    指南针zhǐ nán zhēn

    比喻辨别行动方向的科学依据。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只有这种理论,才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指南针。”

  • 指-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指zhǐ

    名量词。计算深浅宽窄的约略量。一个手指头的宽度叫“一指”:两指宽的纸条儿/一指深的水/长了半指/再低一指∥老王肝大三指,要再作抽血化验。/衣不长寸,鞋不长分,这双鞋大了一指怎么穿呀?/爸爸买回一块二指膘的猪肉作红烧肉。/一夜大雪,给地面盖了床五指厚的雪被。

  • 十个指头八个丫-佛源语词词典

    十个指头八个丫

    比喻某些事物是天然生成的,有自身的构造和规律,非主观意志所能决定,并且不容提出更多疑问,没有什么主观道理可言。《五灯会元·卷十二·智海道平禅师》:“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十个指头八个丫。’”

  • 四脚指天-佛源语词词典

    四脚指天

    形容仰卧在地,手足翘起的样子。《祖堂集·卷八·疏山和尚》:“问:‘和尚百年后,什么人续绍?’和尚位云:‘四脚指天,背底茫。’”(意谓手足指向空中,即指向虚空,亦即没有确定的继承人)现代汉语作为四字格用语承用,多作“四脚朝天”。冯德英《苦菜花》第十三章:“一个石头被他踩活,两手也没抓住,就四脚朝天,连人带石头,噗哩嘣噔跌进粪坑里。”

  • 弹指-佛源语词词典

    弹指

    姆指与中指相扣,瞬即弹起。原为印度风俗,语义用法有三:①表示许诺。《行事钞》卷下三之三:“僧一云:‘如来许请,或默然,或俨头,或弹指。’”②表示欢喜。《法华经·神力品》:“一时謦欬,俱供弹指。”智《法华文句》:“弹指者,随喜也。”③表示警告。《法华义疏》:“为令觉悟,是故弹指。”后来佛家多用弹指比喻时间短暂。《翻译名义集·时分》:“《僧祗》云:‘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弹指。’”念,一闪念;瞬,眼球一动、一眨眼。现代汉语多继承时间短暂的意义和用法。《毛泽东诗词·重上井冈山》:“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 一弹(tán)指-佛源语词词典

    一弹(tán)指

    见“弹指”条。《法苑珠林》引《僧祗律》:“二十念为瞬,二十瞬为一弹指。”

  • 一指头禅-佛源语词词典

    一指头禅

    喻意“万法归一”。禅宗俱胝和尚故事。《祖堂集·卷十九·俱胝和尚》:“师(俱胝)因住庵时,有尼众名实际,戴笠子执锡绕师三匝,卓锡前立,问师曰:‘和尚若答,某甲则下笠子。’师无对。其尼便发去(让俱胝走开)。师云:‘日势已晚,且止一宿。’尼云:‘若答得则宿;若答不得则进前行。’师叹曰:‘我是沙门,被尼众所笑。滥处丈夫之形,而无丈夫之用。’欲出山参寻知识,宴寂之中,忽然神人报言:三五日间有大菩萨人到来,为和尚说法。未愈旬日,天龙和尚到来,师接足前迎,侍立之次,俱陈上事,未审如何对他。天龙竖起一指,师当时大悟。后来为众云:‘某甲得天龙和尚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

  • 指东画西-佛源语词词典

    指东画西

    不直说,用手势比划或打比方来说明。《五灯会元·卷五·三平义忠禅师》卷五:“师问:‘大颠不用指东画西,便请指直。’颠曰:‘幽州江口石人蹲。’师曰:‘犹是指东画西。’颠曰:‘若是凤凰儿,不向那边讨。’师作礼。”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茅盾《夜读偶记》:“吞吞吐吐,指东划西,刚说半句,就又说住,顾左右而言他。”

  • 指柳骂杨-佛源语词词典

    指柳骂杨

    犹言“指桑骂槐”。指着柳树骂杨树。比喻明着说甲而实际上暗中骂乙。《虚堂和尚语录》卷六:“行脚不到大彻堂前,刚要凌灭应庵门户。指柳骂杨,吹沙嗅土。”近现代汉语仿此,作“指桑骂槐”。《金瓶梅词话》第六二回:“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茅盾《小圈圈里的人物》:“上课以前,她就饱听了一顿师母的冷言冷语的奚落和指桑骂槐的咆哮。”

  • 指印-佛源语词词典

    指印

    指纹的痕印,以指肚着墨或其他颜色印在纸上留下纹印,作为契约、单据及其他文书的凭证。《行事钞》卷上:“诸书指印遣使。”《同资持记》:“言指印者,旧云手墨印纸,以表其意。”现代汉语仍用此法作为个人身份的证明,其作用与签字、盖章相同,但因指纹人人不同,不能造假,作为凭证更为可靠。赵树理《登记》三:“这一套,听起来好像背书,可是谁也只好那么背着。背了就发给一张红纸片叫男女双方和介绍人都盖指印。”

  • 指-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指zhǐ

    ①手指。《庄子·胠箧》:“工倕之~,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lì:折断。工倕:尧时的巧匠。)《孔雀东南飞》:“~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也指脚趾。《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乃扪足曰:‘虏中吾~。’”②用手指指。《楚辞·离骚》:“~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灵修:指楚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③指向,向。《战国策·楚策一》:“举宋而东~,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有已。”《世说新语·规箴》:“五六十里中,旌旗蔽隰,骋良马,驰击若飞,双甄所~,不避陵壑。”(双甄:军队的左右翼。)④指责,指斥。《吕氏春秋·尊师》:“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于乡曲。”(乡曲:乡里。)《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夫所~,无病而死。’”⑤竖起,直立。《吕氏春秋·必己》:“孟贲瞋目而视船人,发植、目裂、鬓~。”《鸿门宴》:“头发上~,目眥尽裂。”⑥意旨,意向。《尚书·盘庚上》:“王播告之修,不匿厥~。”(厥:其。)《屈原列传》:“其称文小而其~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⑦径直,一直。《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指斥】指摘,斥责。《晋书·范宁传》:“宁~朝士,直言无讳。”

    【指点】①指出,点示。《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两峰。”②指责,评说。白居易《东南行》:“时遭人~,数被鬼揶揄。”③指示,点拨。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之下师授声,含嚼之间天与气。”

    【指伪】(—huī)同“指挥”。①指向,意之所指。《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武’‘信’是也。”(谊:义。)②发令调遣。《后汉书·皇甫嵩传》:“~足以振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

    【指挥】①挥手示意。《搜神记》卷一:“见光在松树上拊手~嗤笑之。”(光:人名。)②发令调遣。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伯仲之间见伊吕,~若定失萧曹。”(伊吕:商代的伊尹和周代的吕尚。萧曹:汉代的萧何和曹参。)③意之所向。《后汉纪·明帝纪下》:“虽口不言,~可知。”

    【指麾】同“指挥”。①挥动示意。《史记·淮阴侯列传》:“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聋之~也。”②发令调遣。《世说新语·自新》:“(戴)渊在岸上,据胡床~左右,皆得其宜。”③指点评论。《世说新语·简傲》:“~好恶,傍若无人。”

    【指教】指点教导。林觉民《与妻书》:“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

    【指目】手指并目视。《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陈胜。”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世果群怪聚骂,~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指示】指给人看。《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王。”

    【指事】“六书”之一。用象征性符号表示抽象事物的造字法。《说文解字·叙》:“~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要】要旨。《晋书·王承传》:“言理辨物,但明其~而不饰文辞。”

    【指意】意旨,意图。《陈涉世家》:“卜者知其~。”

  • 二拇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二拇指èr mǔ zhǐ

    【释义】:

    即食指。因紧挨着大拇指,故称。

  • 三个指头捏田螺-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个指头捏田螺sān ge zhǐ tou niē tián luó

    【释义】:

    歇后语。稳拿。形容十分有把握。曾辉《八月雪》:“同学们…都说她升大学是三个指头捏田螺——稳拿的,预祝她实现这个理想。”

  • 五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五指wǔ zhǐ

    【释义】:

    五个手指。包括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 五指关-现代汉语大词典

    五指关wǔ zhǐ guān

    【释义】:

    指守门员的防守。《体育报》1987.8.10:“罗布森接到队友的传球,一记头球射门,攻破了达萨耶夫的五指关。”

  • 中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指zhōng zhǐ

    【释义】:

    手的第三指。周立波《暴风骤雨》:“她粗暴地编着席子,使劲揣一根秫秸皮子,右手中指刮破了,血流出来。”

  • 了如指掌-现代汉语大词典

    了如指掌liǎo rú zhǐ zhǎng

    【释义】:

    语出《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意思是说,知道禘礼之说的人,对于天下之事,也就像指示掌中之物一样清楚了。后以“了如指掌”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工商界的基本情况,他是了如指掌的。”

  • 了若指掌-现代汉语大词典

    了若指掌liǎo ruò zhǐ zhǎng

    【释义】:

    同“了如指掌”。邹韬奋《萍踪寄语》:“工场中各部机器的彼此联络的关系,有详图作有系统的详细说明,使人一看,对于全部的工作程序了若指掌。”

  • 十二指肠-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二指肠shí èr zhǐ cháng

    【释义】:

    小肠的第一段。上面与胃幽门相连,下面与空肠相接。较粗,长度约等于成人十二个手指的宽度,故名。实际长度约25厘米。是加工食物的重要场所。有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流入。十二指肠球部容易发生溃疡病。

  •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shí mù suǒ shì shí shǒu suǒ zhǐ

    【释义】:

    谓人的言行总处在众人的监察之下,不可不谨慎。语出《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朱自清《你我》:“虽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视他们的,指他们的,管不着。”

  • 十指连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指连心shí zhǐ lián xīn

    【释义】:

    十个指头的痛楚都与心息息相通。比喻关系异常密切。京剧《杜鹃山》:“可是,亲人遇险,十指连心哪!”

  • 十指露缝-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指露缝shí zhǐ lòu fèng

    【释义】:

    指保(包)不住。周立波《暴风骤雨》:“咱们要请萧队长。他这一来,大伙心里有仰仗,坏蛋都十指露缝了。”

  • 千人所指,无疾而亡-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人所指,无疾而亡qiān rén suǒ zhǐ wú jí ér wáng

    【释义】:

    指被众人指责的人,不会有好下场。李准《黄河东流去》:“古人说过‘千人所指,无疾而亡’,别看眼泪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淹死他们这群龟孙。”

  •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qiān fū suǒ zhǐ wú jí ér sǐ

    【释义】:

    同“千人所指,无疾而亡”。鲁迅《致李秉中》:“飞短流长之徒,因盛传我已被捕。通讯社员发电全国,小报记者盛造谰言…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

  • 千夫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夫指qiān fū zhǐ

    【释义】:

    被众人指责。后多指众多敌对者的指责。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直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直指zhí zhǐ

    【释义】:

    ①笔直指向;直趋。毛泽东《如梦令》:“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②直言指出,无所回避。郭沫若《天地玄黄》:“他眉清目秀,无疑还齿白唇红。但有这样生理上的优点,我们不好便直指他为天生的弄臣。”

  • 分散指挥-现代汉语大词典

    分散指挥fēn sàn zhǐ huǐ

    【释义】:

    军队分散行动,指挥员不便于了解情况时的指挥方法。在分散指挥时,上级只给下级一般原则性的指示,下级在上级总的意图下有较大的独立自主的行动权,以便采取适应具体情况的有效行动。

  • 令人发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令人发指lìng rén fà zhǐ

    【释义】:

    形容使人愤慨到了极点。徐迟《生命之树常绿》:“(他们)干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罪恶的行为。”

  •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shāng qí shí zhǐ bù rú duàn qí yī zhǐ

    【释义】:

    比喻处理工作,解决问题,宁可少一些,但是一定要彻底。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 伸手不见五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伸手不见五指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

    【释义】:

    形容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黄谷柳《虾球传》:“晚上,伸手不见五指,跟比我优势的敌人打盲仗,实在不上算。”也作“伸手不见拳”。杜鹏程《保卫延安》:“在伸手不见拳的夜战中,也能准确地分辨出哪个是自己人,哪个是敌人。”

  • 总指挥-现代汉语大词典

    总指挥zǒng zhǐ huī

    【释义】:

    在战争或某项工作中负责指挥全局的领导人。茅盾《子夜》:“命令前敌总指挥就得了,何必亲临前线呀?”又如:他是这项工程的总指挥。

  • 诬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诬指wū zhǐ

    【释义】:

    无中生有地指控。秦牧《大家欢迎丰富多采的文化》:“好些青年人冒着危险,把被诬指为‘毒草’的好书换上封皮,继续在各种场合辛勤阅读。”

  • 调谐指示管-现代汉语大词典

    调谐指示管tiáo xié zhǐ shì guǎn

    【释义】:

    俗称电眼。一种特殊的小型电子管。用作无线电接收机的调谐指示或表示电路平衡的指示。

  • 发纵指示-现代汉语大词典

    发纵指示fā zòng zhǐ shì

    【释义】: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纵指示兽处者人也。”意谓放出猎狗,指示方向,令其追捕野兽。一说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捕。比喻操纵指挥。邹韬奋《外交的途径》:“日本要使华北五省‘东北化’,早已明目张胆地对世界宣布过,所谓‘自治运动’,始终在发纵指示,未曾忘怀,早是公开的秘密。”

  • 发纵指使-现代汉语大词典

    发纵指使fā zòng zhǐ shǐ

    【释义】:

    同“发纵指示”。郭沫若《我怎样写〈武则天〉》:“因为中宗时代的措施,大抵出于上官昭容的发纵指使。”

  • 手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手指shǒu zhǐ

    【释义】:

    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巴金《家》:“他,有着江湖气质的‘黑狗’,在失去了两根手指,经历了许多变故以后,终于找到了毕尔的踪迹。”

  • 手指头肚儿-现代汉语大词典

    手指头肚儿shǒu zhǐ tou dùr

    【释义】:

    手指末端有指纹而略微隆起的部分。也以喻微小。如:这个人真小气,连手指头肚儿大的一点东西也舍不得给。

  • 手指字母-现代汉语大词典

    手指字母shǒu zhǐ zì mǔ

    【释义】:

    用手指作出各种姿势,代表字母的形状,可以组成文字,供聋哑人使用。

  • 发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发指fà zhǐ

    【释义】:

    头发竖起。形容极度愤怒。语出《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丁玲《给孙犁的信》:“不管怎样令人愤怒,发指,但终究是要给人以力量,给人以爱,给人以前途。”

  • 发指眦裂-现代汉语大词典

    发指眦裂fà zhǐ zì liè

    【释义】:

    头发上竖,眼眶欲裂。形容极度愤怒。语出《史记·项羽本纪》:“(樊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课艺批》:“屠城屠邑,皆后世民贼之所为,读《扬州十日记》,尤令人发指眦裂。”

  • 垦殖指数-现代汉语大词典

    垦殖指数kěn zhí zhǐ shù

    【释义】: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土地总面积中已开垦耕地面积所占的比重。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它反映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 扯指拇儿-现代汉语大词典

    扯指拇儿chě zhǐ mǔr

    【释义】:

    方言。掰着手指点数。比喻经济拮据。《四川文学》1983年第11期:“总共才八九十块,却有五张嘴巴吃饭,每个月能不扯指拇儿么?”

  • 扳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扳指bān zhi

    【释义】:

    用象牙、兽骨或玉石、翡翠、玛瑙等制成的圆环,套在右拇指上以利射箭时勾弦。姚雪垠《李自成》:“现在他玩着玛瑙扳指,瞟着马三婆鬓角上的头疼膏药。”

  • 拇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拇指mǔ zhǐ

    【释义】:

    手或脚的大指。沙汀《闯关》:“他紧握着那枝左轮枪的把柄,拇指一磕,那个算是那些滑亮的小东西的窝巢的轮盘,便全部露出来了。”

  • 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zhǐ

    【释义】:

    ①手指。毛泽东《清平乐》:“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②手指或物体的尖端对着。如:指鹿为马;时针正指二点。③意思上所指。巴金《寒夜》:“他忽然想:他们会跟在我后面吗?‘他们’指的是他的同事们。”④向,向目标前进。毛泽东《如梦令》:“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⑤指示,指点。柳青《铜墙铁壁》:“他们送了他一节,指了路,直至望不见他才折转下来。”⑥斥责。鲁迅《六论“文人相轻”——二卖》:“或者指为落伍,或者说是把持。”⑦指望;依靠。老舍《四世同堂》:“人家指着这个吃饭呀!”⑧直立;竖起。如:令人发指。⑨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叫一指。王统照《刀柄》:“一指地没有,做工上哪里去做?”

  • 指山卖磨-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山卖磨zhǐ shān mài mò

    【释义】:

    指着尚未开凿的山出卖石磨。比喻说空话骗人或做事操之过急。李英儒《还我河山》:“我这个人,指山卖磨,够多糊涂,光给人家说庙,没叫人家看神。”

  • 指天画地-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天画地zhǐ tiān huà dì

    【释义】:

    指着天地,发誓赌咒。郭沫若《残春》:“他跑来向我们指天画地地说,说他自己是龙王…我们听了好笑。”

  • 指天誓日-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天誓日zhǐ tiān shì rì

    【释义】:

    指着天日发誓,表白心迹。茅盾《清明前后》:“余为民(像要指天誓日似的):‘可是,我,我,例外。’”

  • 指不定-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不定zhǐ bu dìng

    【释义】:

    说不准;说不定。如:大伙别等了,他指不定来不来呢。

  • 指不胜屈-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不胜屈zhǐ bù shèng qū

    【释义】:

    形容数量很多,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孙中山《自传》:“同时国内外出版物为革命之鼓吹者,指不胜屈,人心士气,于以丕变。”

  • 指切-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切zhǐ qiè

    【释义】:

    指摘;指责。李广田《论文学教育》:“他们不但看明了事实,而且敢于‘指切事实’。”

  • 指日-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日zhǐ rì

    【释义】:

    犹不日。意为为期不远。陈毅《潜艇上留题》:“大哉新中国,指日富且强。”

  • 指日可待-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日可待zhǐ rì kě dài

    【释义】:

    要不了多久即可实现。潘人杰等《回首二战》:“苏军在河的西岸建立了一系列的桥头堡,成为向柏林冲击的出发阵地,最后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也作“指日而待”。孙中山《心理建设》:“倘计划既定,按图施工,则成效可指日而待矣。”

  • 指日而待-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日而待zhǐ rì ér dài

    【释义】:

    见“指日可待”。

  • 指日高升-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日高升zhǐ rì gāo shēng

    【释义】:

    很快就可升官。谢觉哉《随手拈来》:“几十年前,满清皇朝的时代,任何官衙门的堂上,都是有‘指日高升’四个大字。”

  • 指手划脚-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手划脚zhǐ shǒu huà jiǎo

    【释义】:

    也作“指手画脚”。①说话时做手势。多用于形容放肆或得意。老舍《四世同堂》:“他们都静静的听着老人指手划脚的说。”又《二马》:“李子荣指手画脚的嚷,把树上的小鸟吓飞了一群。”②比喻乱加指点批评。浩然《艳阳天》:“这就用不着你指手划脚了,我们当然要交给领导处理。”

  • 指手画脚-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手画脚zhǐ shǒu huà jiǎo

    【释义】:

    见“指手划脚”。

  • 指爪-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爪zhǐ zhuǎ

    【释义】:

    趾甲;爪子。闻一多《孤雁》:“啊!那里是苍鹰底领土——他的锐利的指爪,已撕破了自然底面目。”

  • 指认-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认zhǐ rèn

    【释义】:

    ①辨认并指出。如:经她指认,找到了那位热心人。②方言。介绍使认识。克非《春潮急》:“李春山将家里的人一一指认给李克。”

  • 指引-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引zhǐ yǐn

    【释义】:

    指点引导。如:指引方向。

  • 指书-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书zhǐ shū

    【释义】:

    用指尖代笔写字。为书法艺术的一种。

  • 指示-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示zhǐ shì

    【释义】:

    ①以手指点表示,指给人看。如:指示方位。②犹指点,指引。丁玲《母亲》:“在丫头们、幺妈们的指示之下,她懂得了她是应该取悦于妈的。”③上级机关或领导对下级发布的指令性意见或文件。周立波《山乡巨变》:“‘收缩’,是上头的指示。”

  • 指示剂-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示剂zhǐ shì jì

    【释义】:

    一种化学试剂。能根据某些性质的改变或某种化合物的存在而改变其颜色的物质。如酚酞和碱作用后呈现红色。

  • 指示植物-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示植物zhǐ shì zhí wù

    【释义】:

    对某一特定环境条件特别敏感、能在分布或个体生活中反映出来的植物。可分三类:一、气候指示植物,如苏铁为亚热带气候的指示植物,冷杉为亚寒带气候的指示植物;二、土壤指示植物,如石松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蜈蚣草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三、污染指示植物,如荞麦、芝麻等对二氧化硫能显示急性被害症状。

  • 指正-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正zhǐ zhèng

    【释义】:

    ①指出并使之改正错误。洪深《〈飞将军〉跋》:“后方人们,尤其是女性们,盲目地恭维,不自觉地腐化他们…这两事是我们在戏里竭力想要指正的。”②指教订正。刘绍棠《西苑草》:“(初稿)送到萧先生那里请他指正。”

  • 指节-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节zhǐ jié

    【释义】:

    手指;手指的关节。茅盾《子夜》:“这是一只又白又肥的手,指节上有小小的涡儿。”

  • 指东划西-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东划西zhǐ dōng huà xī

    【释义】:

    ①说话东拉西扯。茅盾《夜读偶记》:“吞吞吐吐,指东划西,刚说半句,就又缩住,顾左右而言他。”②比喻说话时以手势比划动作。张天翼《儿女们》:“(廉大爷)指东划西地告诉别人,他这回赶回家来是为了造门栅的。”

  • 指东说西-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东说西zhǐ dōng shuō xī

    【释义】:

    犹指桑骂槐。曹禺《雷雨》:“你要骂我就骂我,别指东说西,欺负妈妈好说话。”

  • 指北针-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北针zhǐ běi zhēn

    【释义】:

    指南针。因磁针的一头始终指向北方,故称。陈其通《万水千山》:“李有国同志,这是毛主席送给你们的指北针。”

  • 指目-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目zhǐ mù

    【释义】:

    手指而目视之。语出《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引申为瞩目。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中国哲学,可以指目的,止有三时期。”

  • 指甲-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甲zhǐ jia

    【释义】:

    指端背面扁平的表皮角质层。张天翼《包氏父子》:“他用指甲一行行划着又念第二遍。”

  • 指甲草-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甲草zhǐ jia cǎo

    【释义】:

    即凤仙花。

  • 指甲盖-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甲盖zhǐ jia gài

    【释义】:

    指甲。柳青《创业史》:“(他)不让秧床上生起指甲盖大的一片青苔。”

  • 指仗-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仗zhǐ zhàng

    【释义】:

    指望依靠。洪深《五奎桥》:“种田人的一年生计,一家老小,就指仗这个夏季的稻子。”

  • 指斥-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斥zhǐ chì

    【释义】:

    指摘,斥责。郭沫若《戏剧与民众》:“我们对于有害无益的作品曾加以不容情的指斥。”

  • 指令-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令zhǐ lìng

    【释义】:

    ①指示命令。陈世旭《小镇上的将军》:“立刻就传来了上面的指令,将军的遗体就地火葬。”②下行公文的一种。对下级机关有所指示时用之。③计算机语言中规定由计算机实现某种控制、操作和数据存取的字符。

  • 指印-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印zhǐ yìn

    【释义】:

    指纹的痕迹。也指按捺在契约、证件、单据等处的指纹。赵树理《登记》:“发给一张红纸片叫男女双方和介绍人都盖指印。”

  • 指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头zhǐ tou

    【释义】:

    手指;指端。也指脚趾。赵树理《三里湾》:“十根指头不能一般齐!”

  • 指头画-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头画zhǐ tou huà

    【释义】:

    简称指画。以手指、指甲、手掌代笔在纸、绢上作画。是中国画中一种特殊的画法。

  • 指出-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出zhǐ chū

    【释义】:

    用语言说明;提出论点看法。如:主编指出,我们一定要为如期完成全书的编写任务而竭尽全力。

  • 指划-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划zhǐ huà

    【释义】:

    用手势比划示意。梁斌《播火记》:“朱老忠一只手叉在腰里,一只手指划着,气愤愤地说:‘那还有假话!’”

  • 指尖-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尖zhǐ jiān

    【释义】:

    手指的尖端部分。

  • 指向-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向zhǐ xiàng

    【释义】:

    ①对着,朝着。②指点的方向。陈残云《山谷风烟》:“顺着老胡的指向,果然看见松树的梢顶上,伏着一只大鸟。”

  • 指向爆破-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向爆破zhǐ xiàng bào pò

    【释义】:

    即定向爆破。

  • 指名-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名zhǐ míng

    【释义】:

    指出姓名。巴金《灭亡》:“听说他要指名捉拿我。”

  • 指名道姓-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名道姓zhǐ míng dào xìng

    【释义】:

    指出其人的姓名。多指对人公开批评或攻击。张天民《创业》:“华程继续指名道姓地批评,毫不容情。”

  • 指导-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导zhǐ dǎo

    【释义】:

    ①指示教导;指点引导。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他们对每部书都作了一篇仔细的内容介绍和评论,足为我读书时的指导。”②称教练等负责指导的人。鲁光《中国姑娘》:“机灵的姑娘们就从领队、指导们脸部和眼神的细微变化中,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喜悦多于指责。”

  • 指导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导员zhǐ dǎo yuán

    【释义】:

    ①担任指导工作的人员。②政治指导员的简称。

  • 指极星-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极星zhǐ jí xīng

    【释义】:

    帮助寻找北极星的指示星。由北斗星斗端的两星组成,两星连线向斗口方向延伸5倍远的距离处便是北极星。

  • 指针-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针zhǐ zhēn

    【释义】:

    ①指示方向的针。也指钟表指示时间或仪表指示度数的针。②比喻辨别方向的依据。鲁迅《致杜衡》:“但我想,去掉译序,是很不好的,读者失去好指针,吃亏不少。”③用手指代替针具,在选定穴位上进行按压、爪切或掐拿等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畏针患者以及某些急性疼痛发作,如牙痛、胃痛、晕厥、中暑、癫痫、癔病等。

  • 指证-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证zhǐ zhèng

    【释义】:

    证明。鲁迅《“题未定”草(九)》:“这是分明的画出随风转舵的选家的面目,也指证了选本的难以凭信的。”

  • 指识-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识zhǐ shí

    【释义】:

    介绍认识。郭沫若《我的童年》:“有一位铜河上游的铜街子的某老大伯爷,他们替我指识了,我便和他两人坐在上席。”

  • 指鸡骂狗-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鸡骂狗zhǐ jī mà gǒu

    【释义】:

    犹指桑骂槐。周立波《暴风骤雨》:“李大嫂子,别指鸡骂狗,倒是谁白吃白喝?”

  • 指驳-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驳zhǐ bó

    【释义】:

    指摘驳斥。沙汀《淘金记》:“不是吹牛,我做的事都会受高明人指驳,那就假了!”

  • 指纹-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纹zhǐ wén

    【释义】:

    手指头表面皮肤上有规律的花纹结构。有环形、螺形、弧形、箕形、波形、直线形等多种形状的花纹。因各人指纹不同,故在刑事案件中可以指纹作为罪证之一。也指留下来的这种纹理痕迹。丁玲《韦护》:“(珊珊)凝视自己手指上的细细的指纹。”又如:枪柄上留下了他的指纹。

  • 指环-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环zhǐ huán

    【释义】:

    以金属或宝石制成的小环,套于指上,作为饰物或信物。今称戒指。

  • 指责-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责zhǐ zé

    【释义】:

    指摘;斥责。沙汀《困兽记》:“她恼怒的指责着丈夫。”

  • 指拨-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拨zhǐ bō

    【释义】:

    指点;点拨。茅盾《子夜》:“你也不用发忧,还有你老子是识途老马,慢慢地来指拨你罢!”

  • 指画-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画zhǐ huà

    【释义】:

    ①用手指点比划示意。②指点,规划。续范亭《如是我闻》:“公来详指画,决心务垦殖。”③指头画的简称。

  • 指事-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事zhǐ shì

    【释义】:

    六书之一。以象征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上、下”古写作“二、=”。

  • 指明-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明zhǐ míng

    【释义】:

    指点明白;明确地指出。章炳麟《文学说例》:“有新事物,诚非新造语不足指明。”又如:指明前进方向。

  • 指使-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使zhǐ shǐ

    【释义】:

    ①差遣;使唤。柳青《创业史》:“那部分人为啥理直气壮地指使旁人。”②幕后出谋唆使。巴金《家》:“高家已经有人传言觉民的行为是受了姑母的指使。”

  • 指法-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法zhǐ fǎ

    【释义】:

    ①弹奏乐器或戏曲、舞蹈表演时手指动作的原则和方法。如:讲究指法。②中医针灸捻针之法。

  • 指定-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定zhǐ dìng

    【释义】:

    ①确定;认定。茅盾《创造二》:“在短短的两年内,她就读完了君实所指定的书。”②方言。一定。马加《寒夜火种》:“指定是有人放火,和放路灯不相干。”

  • 指实-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实zhǐ shí

    【释义】:

    核实。鲁迅《匪笔三篇》:“请读者恕我手头无书,不能指实。”

  • 指指戳戳-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指戳戳zhǐ zhǐ chuō chuō

    【释义】:

    形容在人背后悄悄议论的样子。克非《春潮急》:“出门走一步,背后就有人指指戳戳。”

  • 指挥-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挥zhǐ huī

    【释义】:

    ①发令调遣。徐怀中《西线轶事》:“到前边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一定要保证电话畅通。”②发令调遣的人。如:他是前线指挥。③专指领导乐队、合唱队进行排练和演出的人。冰心《我的童年》:“我非常尊敬而且羡慕那位乐队指挥!”

  • 指挥刀-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挥刀zhǐ huī dāo

    【释义】:

    指挥士兵作战、演习或操练时用的狭长的军刀。

  • 指挥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挥员zhǐ huī yuán

    【释义】:

    ①也叫指挥官。军队中负责实施作战指挥的各级军官。也泛指各级军官。②指在某项工作中负责指挥的人员。

  • 指挥若定-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挥若定zhǐ huī ruò dìng

    【释义】:

    形容指挥调度时胸有韬略,稳操胜算。袁鹰《飞》:“在各种谈判桌上,他曾同各种各样的头面人物周旋,从容不迫,指挥若定。”

  • 指挥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挥所zhǐ huī suǒ

    【释义】:

    ①指挥军队作战的场所。②一种组织领导机构。如:防空指挥所。

  • 指挥官-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挥官zhǐ huī guān

    【释义】:

    即指挥员。

  • 指挥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挥棒zhǐ huī bàng

    【释义】:

    ①乐队指挥、交通警等指挥用的小棒。艾青《小泽征尔》:“你的指挥棒上跳动着你的神经。”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交通警察出现了,他用指挥棒虚晃几下,叫人闪开。”②借指起指导、控制作用的事物。《人民日报》1989.9.21:“在高考指挥棒还在起作用的情况下,大学挑选什么样的学生,对中学的德育工作以至整个教育起着政策导向的作用。”

  • 指南-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南zhǐ nán

    【释义】:

    比喻辨别方向、路线的依据。也比喻指导。老舍《二马》:“上车站去要份旅行指南来。”又如:理论是指导行动的指南,但不是教条。

  • 指南车-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南车zhǐ nán chē

    【释义】:

    我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车。车上装一个木头人,靠齿轮转动,无论车转向何方,木头人的手总是指着南方。

  • 指南针-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南针zhǐ nán zhēn

    【释义】:

    利用磁针制成的一种指示方位的简单仪器。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支在轴上的磁针受地磁场的影响,能作水平旋转,使磁针的一头始终指向南方。比喻辨别正确方向的依据。鲁迅《致许广平二》:“假使我真有指导青年的本领…我决不藏匿起来,但可惜我连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

  • 指标-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标zhǐ biāo

    【释义】:

    ①犹标志。郭沫若《鲁迅和我们同在》:“鲁迅精神在这十年间所发生的领导作用,闻一多就是最明显的一个指标。”②计划中规定必须达到的目标。李准《耕云记》:“今年咱们这几万亩小麦,都是三水五肥,指标是四百斤。”

  • 指要-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要zhǐ yào

    【释义】:

    要旨,要义。如:章士钊著有《柳文指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