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捐

捐(捐)是什么意思

  • 牺牲 捐躯 舍身-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牺牲 捐躯 舍身

    牺牲xīshēng 捐躯juānqū 舍身shěshēn

    动词。表示为了崇高的目的而甘心舍弃自己的生命。

    “牺牲”强调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生命。例如:“正当团支部根据小部的表现,准备吸收他入团的时候,他却为保卫国家财产,在与盗窃犯英勇搏斗中壮烈牺牲了”(《文汇报》,1979.5.22);“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捐躯”强调为崇高的事业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意思比“牺牲”重;用于书面语,具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将军断头,勇士捐躯,就在此时!”(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最后,在绝食三百四十九天之后,他们英勇地为党为国捐躯”(《当代》,1982,6);“她相信她的老师是肯于为国捐躯、为民请命的君子”(张笑天:《永宁碑》)。

    “舍身”含有“为他人而不惜舍弃自己生命”的意味,意思比“牺牲”轻;也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在最近举行的北京市中学‘三好’学生代表大会上,传颂着右安门二中学生赵育梅舍身救人的事迹”(《光明日报》,1979.6.8);“陆勉舟说得如何好啊,大丈夫一生一世,应为固国安邦而舍身”(张笑天:《永宁碑》)。

    “牺牲”在用作及物动词而表示“放弃或损害(一方利益)”的意义时(如说:“老画家牺牲休息时问到少年官指导学画的少年儿童”;“让你帮助我抄稿,可要牺牲你今晚的娱乐活动了”),和“捐躯”、“舍身”没有同义关系。

  • 弃捐-实用委婉语词典

    弃捐

    意为舍弃、捐出自己的生命。死亡的婉辞。也作“弃世”。

  • 捐躯-实用委婉语词典

    捐躯

    意指为国家或正义献出自己的生命。或作“就义”、“成仁”、“殉国”、“殉难”。

  • 捐-孙子兵法词典

    捐juān

    【释义】:

    捐弃;舍弃。《军争篇》:“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杜佑注:“委置库藏,轻师而行,若敌乘虚而来,抄绝其后,则己辎重皆悉弃捐。”

  • 捐-古文观止词典

    捐juān

    【词性】:动词

    舍弃,抛弃(7)。《乐毅报燕王书》: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误听了别人的话,因而和寡人有嫌隙,于是舍弃了燕国,归附于赵国。《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抛弃了朋友的私情,只依靠少数人的交谊。《李陵答苏武书》: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难道有背离人主和父母,抛弃妻子和孩子,反而认为对自己有好处的人吗?

  • 捐瘠-古文观止词典

    捐瘠juān jí

    饥饿而死(1)。《晁错论贵粟疏》: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一年之旱,而国无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所以唐尧、夏禹遭到九年的大水灾,商汤遭到七年的大旱灾,可是全国没有饥饿而死的人,是因为粮食积蓄得多,而且准备工作早已做好了。

  • 捐躯-古文观止词典

    捐躯juān qū

    牺牲生命(1)。《豫让论》: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驱殒命于既败之后。——如果碰到知己的君主,不能在发生骚乱之前帮助解决危机,却在已经失败之后牺牲生命来报答。

  • 慷慨捐躯易,从容就义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慷慨捐躯易,从容就义难

    【释义】:

    激动昂扬地献出生命容易做到,沉着镇静地引颈就戮却是非常不易做到。《娱目醒心编》四:古人云:慷慨捐躯易,从容就义难,女子而能从容就义,岂非可诵传?

    ☉慷慨捐生易,从容就死难

    《儿女英雄传》一九:便是那史书上所载的那些忠臣烈士,以至愚夫愚妇,虽所遇不同,大都各有个万不得已。只这万不得已之中,却又有个分别,叫作慷慨捐生易,从容就死难。

    ☉慷慨杀身易,从容就义难

    《三刻拍案惊奇》五:妹妹,自古道:“慷慨杀身易,从容就义难。”发我教坊,正要辱我们祖父,我偏在秽污之地竟不受辱,教他君命也不奈何我,却不反与祖、父争气。

  • 捐馆舍-汉语惯用语辞典

    捐馆舍juān guǎn shè

    抛弃馆舍。死亡的婉辞。《战国策·赵策二》:“今奉阳君捐馆舍。”

  • 捐-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捐juān

    ①舍弃。《楚辞·九歌·湘夫人》:“~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褋dié:汗衫。)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不大~。”②除去。《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阶。”(完:修葺。廪:粮仓。阶:梯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明法审令,~不急之官。”③献出,捐献。曹植《白马篇》:“~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邵长蘅《阎典史传》:“国子上舍程璧首~二万五千金,~者麇集。”

    【捐弃】抛弃,放弃。刘大櫆《吴君墓志铭》:“盖君虽~科名,而其于学间文章未尝须臾怠废。”

    【捐失】失去,丧失。《乐羊子妻》:“今若断斯织也,则~成功。”

  • 上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上捐shàng juān

    【释义】:

    交纳捐税。老舍《龙须沟》:“我没法拉车,也就没钱上捐。”

  • 义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义捐yì juān

    【释义】:

    为资助公益事业而捐献的财物。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凡入会之人,每名捐会底银五元。另有义捐,以助经费。”郭沫若《黑猫》:“还有一半是商会的义捐。”

  • 厘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厘捐lí juān

    【释义】:

    即厘税。郭沫若《中国史稿》:“1853年刑部侍郎雷以诚在扬州帮办军务,为筹措江北大营的军饷,在仙女庙等地创办厘捐。”

  • 亩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亩捐mǔ juān

    【释义】:

    指旧时豪绅政权除抽收原有田赋外,另行苛剥农民的田亩捐。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都’管辖的人口有一万至五六万之多,有独立的武装如团防局,有独立的财政征收权如亩捐等。”

  • 认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认捐rèn juān

    【释义】:

    应承捐钱。老舍《老张的哲学》:“龙军官紧跟向一个中国人说:‘把捐册拿出来,请张先生认捐。’”

  • 附捐邮票-现代汉语大词典

    附捐邮票fù juān yóu piào

    【释义】:

    一种在支付邮资同时,附带为其他事业捐款的邮票。《集邮家》1985年第10期:“附捐邮票既不类同于普通邮票,又区别于特种邮票,也不能归属于纪念邮票。”

  • 募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募捐mù juān

    【释义】:

    募集捐款或物品。沙汀《困兽记》:“若果这样,恐怕已经有人在募捐修庙子了!”

  • 抗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抗捐kàng juān

    【释义】:

    抗拒缴纳捐税。

  • 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juān

    【释义】:

    ①放弃;舍弃。如:为国捐躯。②除去;废除。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能抗暴风雨,能将锈病捐。”③捐助。鲁迅《长明灯》:“造庙的时候,他的祖宗就捐过钱。”④赋税。茅盾《故乡杂记》:“捐加了上去,总不会减的,一向如此。”⑤旧时纳资求官。鲁迅《各种捐班》:“清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

  • 捐助-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助juān zhù

    【释义】:

    以财物相助。王西彦《乡下朋友》:“虔诚地向他们请求捐助。”

  • 捐弃-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弃juān qì

    【释义】:

    抛弃。丁玲《母亲》:“为了孩子们的生长,她可以捐弃她自己的一切。”

  • 捐项-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项juān xiàng

    【释义】:

    指政府征收的捐款。许地山《街头巷尾之伦理》:“他看是个‘街知事’,然而除掉捐项、指挥汽车和跟洋车夫捣麻烦以外,一概的事情都不知。”

  • 捐除-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除juān chú

    【释义】:

    消除。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他们的悲哀与不幸,什么时候才能捐除呢?”

  • 捐班-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班juān bān

    【释义】:

    捐纳出身的官吏。鲁迅《各种捐班》:“清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便是这一伙。”

  • 捐资-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资juān zī

    【释义】:

    捐助资金。如:捐资助学。

  • 捐躯-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躯juān qū

    【释义】:

    为国家为正义而死。鲁迅《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忽而想到十六年前也曾克复过南京,还给捐躯的战士立了一块碑。”

  • 捐商-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商juān shāng

    【释义】:

    旧时承包捐税的商人。欧阳予倩《同住的三家人》:“(我)又没有法子去作捐商,盘剥细民。”

  • 捐款-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款juān kuǎn

    【释义】:

    ①捐助的款项。巴金《新生》:“各地朋友底捐款,以后不见得就会寄来吧。”②捐助钱财。徐迟《火中的凤凰》:“他们捐款,募集药物,支援抗战。”

  • 捐募-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募juān mù

    【释义】:

    犹募集。叶圣陶《城中》:“开办费是捐募的,现在已经足了数。”

  • 捐税-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税juān shuì

    【释义】:

    各种捐和税的总称。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这样子下去,政府必须增加捐税。”

  • 捐献-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献juān xiàn

    【释义】:

    用财物捐助。魏巍《东方》:“可是自从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以来,我们的装备大大加强了。”也泛指舍弃,献出。峻青《黎明的河边》:“他并不认识我…却为着我的安全,慷慨地捐献出自己底青春的生命。”

  • 捐输-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输juān shū

    【释义】:

    犹捐纳。多指因国家有困难而捐献。邹韬奋《抗战以来》:“他们自抗战以来,对于祖国的捐输,总数已达三万万元以上。”

  • 捐廉-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廉juān lián

    【释义】:

    旧时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后多指个人捐款。郭沫若《在轰炸中去来》:“因为前方车辆缺乏,陈夫人自己捐廉,把车皮改漆了一遍,送到前方来使用。”

  • 捐赠-现代汉语大词典

    捐赠juān zèng

    【释义】:

    赠送。张天翼《春风》:“这是任家鸿拿他叔叔读过的捐赠给学校的。”

  • 花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花捐huā juān

    【释义】:

    旧时对妓女征收的捐税。郭沫若《反正前后》:“使娼妓成为了一种公开的营业,政府从而抽取花捐的这种近代办法,在四川大约是由他创造的。”

  • 苛捐杂税-现代汉语大词典

    苛捐杂税kē juān zá shuì

    【释义】:

    繁重的捐税。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改良人民生活…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

  • 完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完捐wán juān

    【释义】:

    交纳捐税。刘大白《卖布谣》:“没钱完捐,夺布充公。夺布犹可,押人太凶!”

  • 细大不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细大不捐xì dà bù juān

    【释义】:

    小的大的都不舍弃。如:丞相事必躬亲,细大不捐,事多食少,恐难持久。

  • 杂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杂捐zá juān

    【释义】:

    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郭沫若《中国史稿》:“豁免捐税布告中规定:…免征本年和历年积欠的田赋,免缴除供地方所用以外的杂捐。”

  • 输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输捐shū juān

    【释义】:

    捐献,奉献。鲁迅《谚语》:“现在就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来做例子罢,这乃是被压迫者们的格言,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

  • 赈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赈捐zhèn juān

    【释义】:

    为赈灾而进行的捐助。瞿秋白《赤都心史》:“劳农政府设着种种方法力图救济,各机关实行赈捐,没有被灾的农村,都派人募收志愿捐助的粮食。”

  • 田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田捐tián juān

    【释义】:

    田赋以外的附加捐税。

  • 税捐-现代汉语大词典

    税捐shuì juān

    【释义】:

    捐税。指各种税和捐。

  • 上捐-汉语大词典

    上捐

    【1】交纳捐税。{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丁四}:{刘巡长}﹐您对上头去说吧﹐给我修好了路﹐修好了沟﹐我就上捐。不给我修啊﹐哼﹐我没法拉车﹐也就没钱上捐。”{郁达夫}《街灯》:“正是这时候﹐{銀弟}取名{柳卿}﹐上捐在{百顺胡同}的{长乐}接客了。”

  • 中捐-汉语大词典

    中捐

    【1】谓中年去世。{明}{李东阳}《董封君孺人哀辞》:“君中捐兮百憂集。”

  • 厘捐-汉语大词典

    厘捐

    【1】即厘税。{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1853年刑部侍郎{雷以諴}在{扬州}帮办军务﹐为筹措{江}北大营的军饷﹐在{仙女庙}等地创办厘捐。”

  • 出捐-汉语大词典

    出捐

    【1】捐款。《黄绣球》第十一回:“就算旁人出捐﹐辦事也須先儘這些紳士。”【2】拿出。《史记·陈丞相世家》:“大王誠能出捐數萬斤金﹐行反閒﹐閒其君臣﹐以疑其心﹐{項王}爲人意忌信讒﹐必内相誅。”《史记·魏豹彭越列传》:“君王能出捐此地許二人﹐二人今可致;即不能﹐事未可知也。”

  • 募捐-汉语大词典

    募捐

    【1】募集捐款或物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這回又寄了二百份册子來﹐給這裏藩台﹐要想派往各州縣募捐。”{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一:“为了给{西班牙}政府军进行医药募捐﹐第二年四月﹐他回到{加拿大}和{美国}去。”{沙汀}《困兽记》十一:“若果这样﹐恐怕已经有人在募捐修庙子了!”

  • 報捐-汉语大词典

    報捐

    【1】封建时代根据官府规定,纳捐若干,报请取得某种官职,谓之“報捐”。{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某某入學﹐某某中舉﹐某某報捐。’發財做官之一片喊聲﹐猶是囂囂然于社會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有{山西}商居京師信成客寓﹐衣服僕馬皆華麗﹐云且援例報捐。”《廿载繁华梦》第五回:“那{陳慶韶}是由舉人年前報捐員外郎的﹐這時正在工部裏當差。”

  • 唐捐-汉语大词典

    唐捐

    【1】落空;虚耗;虚掷。{黄人}《<小说林>发刊词》:“從事小説者﹐亦何必椎髻飾勞﹐黥容示節﹐而唐捐其本質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今汝此子﹐即是彼僊。由以强識﹐翫習世典﹐惟談異論﹐不究真理﹐神智唐捐﹐流轉未息﹐尚乘餘善﹐爲汝愛子。”{季羡林}等校注:“唐捐:虚耗﹑廢棄之義。”{宋}{王安石}《再用前韵寄蔡天启》:“昔功恐唐捐﹐異味今得饁。”《法化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衆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萨}﹐福不唐捐。”

  • 廢捐-汉语大词典

    廢捐

    【1】废弃。{汉}{班倢伃}《自悼赋》:“猶被覆載之厚德兮﹐不廢捐於罪郵。”

  • 完捐-汉语大词典

    完捐

    【1】交纳捐税。{刘大白}《卖布谣》二:“没钱完捐﹐夺布充公。夺布犹可﹐押人太凶!”

  • 委捐-汉语大词典

    委捐

    【1】放弃,丢掉。{三国} {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然欲孤便爾委捐所典兵衆以還執事﹐歸就{武平侯國}﹐實不可也。何者﹐誠恐已離兵爲人所禍也。”

  • 棄捐-汉语大词典

    棄捐

    【1】抛弃;废置。《淮南子·览冥训》:“棄捐{五帝}之恩刑﹐推厥{三王}之法籍。”{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所謂聖明之主者﹐亦非遠于人情者也﹐果能敝屣其黄屋﹐而棄捐所有以利漢人邪?”{唐}{胡適}《行路难》诗之一:“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棄捐。”《战国策·秦策五》:“子曰:‘少棄捐在外﹐嘗無師傅所教學﹐不習於誦。’”【2】人死的婉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棄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唐}{李翱}《右仆射杨公墓志》:“公生六年﹐太保棄捐;未及成童﹐{虢國}又終。”{明}{宋濂}《故封承事郎给事中王府君墓版文》:“予生髮未燥﹐先公棄捐﹐一念及兹﹐肝胆爲之拆裂。”{清}{赵翼}《哭刘瀛坡总戎》诗:“如此相知忍棄捐﹐身騎箕尾竟登仙。”【3】特指士人不遇于时或妇女被丈夫遗弃。{汉}{刘向}《<战国策>序》:“當此之時……重約結誓﹐以守其國﹐故{孟子}﹑{孫卿}儒術之士﹐棄捐於世;而游説權謀之徒﹐見貴於俗。”{唐}{张籍}《离妇》诗:“十載來夫家﹐閨門無瑕疵……念君終棄捐﹐誰能强在兹。”{唐}{吴筠}《览古》诗之七:“{魯侯}祈政術﹐{尼父}從棄捐。{漢}主思英才﹐{賈生}被排遷。”{宋}{陈师道}《贺许州梁资政书》:“某向以不虞之名﹐誤被非常之舉﹐間緣罪戾﹐自取棄捐。”{明}{何景明}《东门赋》:“念我與君﹐少小結髮﹐何言中路﹐棄捐决别。”《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妾櫝中有玉﹐恨郎眼内無珠﹐命之不辰﹐風塵困瘁﹐再得脱離﹐又遭棄捐。”{清}{吴伟业}《赠陆生》诗:“京華浪跡非長計﹐賣藥求名總游戲。習俗誰容我棄捐﹐才名苦受人招致。”

  • 棄書捐劍-汉语大词典

    棄書捐劍

    【1】《史记·项羽本纪》:“{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后因以“棄書捐劍”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宋}{苏轼}《赠李彦威秀才》诗:“棄書捐劍學萬人﹐紈袴儒冠皆誤身。”

  • 改捐-汉语大词典

    改捐

    【1】指再捐银两以获取更高官职。《清会典事例·吏部·除授》:“捐升﹑改捐﹑降捐﹑正佐各官﹐仍發原省。”

  • 抗捐-汉语大词典

    抗捐

    【1】抗拒缴纳捐税。

  • 抽捐-汉语大词典

    抽捐

    【1】原指抽厘捐。后亦泛指抽税。《清会典事例·户部·直省厘局》:“{咸豐}六年奏准﹐{盛京}兵餉支絀﹐現令店商於買貨之家﹐照所買價值﹐每東錢百千﹐抽捐東錢一千。”

  • 抵雀捐金-汉语大词典

    抵雀捐金

    【1】犹抵鹊。谓以金掷雀。{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崈礼启》:“友凶横者十旬﹐蓋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豈是人爲。抵雀捐金﹐利當安往;將頭碎璧﹐失固可知。”

  • 拚捐-汉语大词典

    拚捐

    【1】犹舍弃。{清}{蒋士铨}《桂林霜·投辕》:“困羽囚鱗﹐微軀拚捐﹐封疆將陷豈求全。”

  • 捐-汉语大词典

    《廣韻》與專切,平仙,以。【1】放弃;舍弃。《说文·手部》:“捐﹐棄也。”《庄子·在宥》:“{黄帝}退﹐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晋}{陆机}《文赋》:“苟傷廉而愆義﹐亦雖愛而必捐。”{唐}{刘知幾}《史通·惑经》:“而《春秋》捐其首謀﹐捨其親弑。”《三国演义》第六回:“今無故捐宗廟﹐棄皇陵﹐恐百姓驚動。”{叶敬常}《闺怨》诗:“淚縈紅豆柔腸斷﹐愁對青燈綺語捐。”【2】除去;废除。《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新唐书·朱敬则传》:“祠祝畢﹐芻狗捐。”《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我今日把這些俗品都捐了。”{董必武}《挽沈骊英女士》诗:“能抗暴風雨﹐能將銹病捐。”【3】消散;损失。{晋}{陆机}《塘上行》:“淑氣與時殞﹐餘芳隨風捐。”{唐}{杜甫}《壮游》诗:“秋風動哀壑﹐碧蕙捐微芳。”{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攻麦》:“湖絲所織者﹐羅麵千石不捐;若他方黄絲所爲﹐經百石而已朽也。”【4】献出;捐助。《史记·留侯世家》:“{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弃之﹐誰可與共功者?’”{宋}{苏轼}《策略三》:“古之興王﹐二人而已。{湯}以{伊尹}﹐{武王}以{太公}﹐皆捐天下以與之﹐而後{伊吕}得捐其一身以經營天下。”《红楼梦》第二二回:“〔{賈母}〕便自己捐資二十兩﹐唤了{鳳姐}來﹐交與他備酒戲。”{鲁迅}《彷徨·长明灯》:“造庙的时候﹐他的祖宗就捐过钱。”【5】赋税。{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钱东平创厘捐法》:“余謂辦捐之道﹐切不可過分。”{茅盾}《故乡杂记·半个月的印象》:“捐加了上去﹐总不会减的﹐一向如此。”【6】旧时纳资求官。《红楼梦》第十三回:“{賈珍}心中早打定主意﹐因而趁便就説要與{賈蓉}捐個前程的話。”《官场现形记》第二七回:“{徐大軍機}又把{王博高}叫了去﹐拏幾百銀子交代他替{王師爺}捐了一箇起碼的京官。”【7】耗费。{宋}{王安石}《送胡叔才序》:“獨{叔才}之父母不然﹐于{叔才}之幼﹐捐重幣﹐逆良先生教之。”{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一》:“人能捐百萬錢嫁女﹐而不肯捐十萬錢教子。”【8】死于外地。《释名·释丧制》:“不得其尸曰捐﹐捐於他境也。”

  • 捐灰-汉语大词典

    捐灰

    【1】弃灰。{商鞅}立法,弃灰于道者受刑。后因以“捐灰”为典,指刑罚苛刻。《文选·潘岳<西征赋>》:“簡良人以自輔﹐謂{斯}忠而{鞅}賢。寄苛制於捐灰﹐矯{扶蘇}於朔邊。”{李善}注:“{商君}之法﹐刑弃灰於道者。”

  • 捐輸-汉语大词典

    捐輸

    【1】犹捐纳。《清史稿·选举志七》:“{光緒}二十一年﹐新海防例展限﹐議增武職捐﹐於揀發外别立一班﹐俾捐輸踴躍。”{清}{魏源}《圣武记》卷十一:“國朝捐輸助餉﹐始於{康熙}初三藩之變。”【2】指因国家有困难而捐献财物。{邹韬奋}《抗战以来》二四:“仅就南洋侨胞而言﹐据南侨总会的报告﹐他们自抗战以来﹐对于祖国的捐输﹐总数已达三万万元以上。”

  • 捐捨-汉语大词典

    捐捨

    【1】抛弃。《後汉书·陆康传》:“豈有聚奪民物﹐以營無用之銅人;捐捨聖戒﹐自蹈亡王之法哉!”《百喻经·驼瓮俱失喻》:“既犯禁己﹐捨離三乘﹐縱心極意﹐無惡不造﹐乘及浄戒﹐二俱捐捨。”

  • 捐珮-汉语大词典

    捐珮

    【1】见“捐佩”。

  • 捐瘠-汉语大词典

    捐瘠

    【1】饥饿而死。{宋}{司马光}《上皇帝疏》:“老弱流離﹐捐瘠道路。”《金史·循吏传·卢克忠》:“會民艱食﹐{克忠}下令凡民有蓄積者計留一歲﹐悉平其價糴之﹐由是無捐瘠之患。”《汉书·食货志上》:“{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颜师古}注:“{孟康}曰:‘肉腐爲瘠。捐﹐骨不埋者。’瘠﹐瘦病也。言無相棄捐而瘦病者耳。”

  • 捐獻-汉语大词典

    捐獻

    【1】以财物捐助。{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可是自从全国人民捐献飞机大炮以来﹐我们的装备大大加强了。”【2】泛指舍弃,献出。{峻青}《黎明的河边》八:“他并不认识我﹐甚至连我的家乡住处姓名都不知道﹐却为着我的安全﹐慷慨地捐献出自己底青春的生命。”

  • 捐商-汉语大词典

    捐商

    【1】旧时承包捐税的商人。{欧阳予倩} 《同住的三家人》:“我又没本事去作地棍﹐巴结官府;又没有法子去作捐商﹐盘剥细民。”

  • 捐國-汉语大词典

    捐國

    【1】舍弃国家。《战国策·燕策三》:“寡人不佞﹐不能奉順君意﹐故君捐國而去﹐則寡人之不肖明矣。”

  • 捐薦-汉语大词典

    捐薦

    【1】去掉荐席。表示谦逊。《汉书·东方朔传》:“於是{吴王}懼然易容﹐捐薦去几﹐危坐而聽。”{颜师古}注:“捐薦席而去馮几﹐自貶損也。”

  • 捐落-汉语大词典

    捐落

    【1】遗弃。谓罢免。{南朝} {宋}{鲍照}《通世子自解启》:“誠願論畢﹐久宜捐落。仁眷篤終﹐復獲淹停。”

  • 捐身徇義-汉语大词典

    捐身徇義

    【1】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宋}{岳飞}《申司进兵状》:“累準朝廷指揮催督﹐此正{飛}等捐身徇義之秋。”

  • 捐賑-汉语大词典

    捐賑

    【1】旧时捐钱给政府充作救济金。{清}{冯桂芬}《与当事论捐办防堵书》:“竊謂捐辦防堵與捐賑不同。”{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蜀冈录》:“{應庚}以捐賑賜光禄寺少卿銜。”

  • 捐階-汉语大词典

    捐階

    【1】除去阶梯。《孟子·万章上》:“父母使{舜}完廪﹐捐階﹐{瞽瞍}焚廪。”{赵岐}注:“階﹐梯也。使{舜}登廪屋而捐去其階。”

  • 捐身-汉语大词典

    捐身

    【1】牺牲生命。《三国志·蜀志·法正传》:“蒙耻没身﹐辱及執事﹐是以捐身於外﹐不敢反命。”《三国演义》第一一八回:“捐身酬烈祖﹐搔首泣穹蒼。”【2】丧身。《再生缘》第二四回:“如若再生山野性﹐當不得﹐下官合眷要捐身。”《荀子·大略》:“故大者不能﹐小者不爲﹐是棄國捐身之道也。”

  • 捐世-汉语大词典

    捐世

    【1】犹弃世。人死的婉辞。{宋}{陈师道}《妾薄命》诗之二:“捐世不待老﹐惠妾無其终。”{明}{刘若愚}《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先將軍捐世之冬﹐{遼東}果招徠流民﹐地果棄矣。”

  • 捐館-汉语大词典

    捐館

    【1】见“捐館舍”。

  • 捐本逐末-汉语大词典

    捐本逐末

    同“[捨本逐末]”【1】《北史·李谔传》:“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爲用也。捐本逐末﹐流徧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 捐金-汉语大词典

    捐金

    【1】弃金。{汉}{班固}《东都赋》:“賤奇麗而弗珍﹐捐金於山﹐沈珠於淵。”{唐}{崔湜}《至桃林塞作》诗:“懷璧常貽訓﹐捐金詎得鄰?”《後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乃捐金於野﹐而遠尋師學。”【2】捐助钱财。《儒林外史》第九回回目:“{婁公子}捐金贖朋友﹐{劉守備}冒姓打船家。”

  • 捐俗-汉语大词典

    捐俗

    【1】抛弃世俗。《庄子·山木》:“吾願君去國捐俗﹐與道相輔而行。”{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清}{汪为霖}《游栖霞》诗:“有官到底難捐俗﹐畢竟斜陽喝道回。”

  • 捐委-汉语大词典

    捐委

    【1】抛弃。{清}{黄宗羲}《刘伯绳墓志铭》:“{子劉子}野死﹐先生捐委故業。”

  • 捐糜-汉语大词典

    捐糜

    【1】谓弃食。犹牺牲。{明}{屠隆}《綵毫记·誓死不从》:“我{李白}素懷忠義……常思捐糜七尺﹐以報國恩﹐豈從汝反乎?”{明}{张居正}《谢赐粥米食品疏》:“一息尚存﹐矢捐糜而罔惜。”

  • 捐生-汉语大词典

    捐生

    【1】{清}代报名纳钱换取官职﹑官衔的人,称为官生,亦称捐生。《清史稿·选举志七》:“廷議{隴其}不計緩急輕重﹐浮詞粉飾﹐致捐生觀望﹐遲誤軍機﹐擬奪職。”【2】舍弃生命。《明史·忠义传序》:“從古忠臣義士﹐爲國捐生﹐節炳一時﹐名垂百世。”{晋}{潘岳}《寡妇赋》:“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唐}{刘知幾}《史通·因习》:“夫王室將崩﹐霸圖云搆﹐必有忠臣義士﹐捐生殉節。”{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即倉猝遇寇﹐模糊捐生﹐幸厠忠義之林者﹐亦豈足比擬百一哉!”

  • 捐玦-汉语大词典

    捐玦

    【1】捐弃玉玦。喻出会相爱者未遇因失望而捐弃信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南朝} {梁}{沈约}《湘夫人》诗:“捐玦置{澧}浦﹐解珮寄中洲。”{南朝} {齐}{谢朓}《七夕赋》:“軾帝車而捐玦﹐凌天津而上翔。”

  • 捐廢-汉语大词典

    捐廢

    【1】抛弃;废弃。{汉}{蔡琰}《悲愤诗》:“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三国志·吴志·孙策传》“封爲{吴侯}”{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雖輒捐廢﹐猶用悚悸。”{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屈支国》:“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廢俗務﹐奉持齋戒。”

  • 捐資-汉语大词典

    捐資

    【1】犹捐纳。《清史稿·选举志七》:“鄉里童騃﹐一旦捐資﹐儼然民上。或分一縣之符﹐或擁一道之節﹐不惟濫傷名器﹐抑且爲累地方。”【2】犹捐貲。{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贾岛墓》:“因集同人﹐捐資修葺。”如:捐资刊版﹐捐资兴学。

  • 捐弃-汉语大词典

    捐弃

    【1】见“捐棄”。

  • 捐袂-汉语大词典

    捐袂

    【1】捐弃衣袖。喻出会相爱者未遇,因失望而捐弃信物。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醴}浦。”{南朝} {梁}{江淹}《去故乡赋》:“出汀洲而解冠﹐入{溆}浦而捐袂。”

  • 捐館舍-汉语大词典

    捐館舍

    【1】抛弃馆舍。死亡的婉辞。{宋}{陆游}《<吕居仁集>序》:“某自童子時﹐讀公詩文﹐願學焉。稍長﹐未能遠遊﹐而公捐館舍。”{清}{恽敬}《与来卿书》:“{清如先生}捐館舍﹐世間又少一讀書力行之人矣。”亦省作“[捐館]”﹑“[捐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别》:“及明﹐以告太公{敬一}﹐且使備弔具﹐曰:‘{玉田公}捐舍矣!’”《战国策·赵策二》:“今{奉陽君}捐館舍。”{唐}{白居易}《故滁州刺史荥阳郑公墓志铭》:“公自捐館舍﹐殆逾三紀﹐家國多故﹐未克反葬。”{唐}{颜真卿}《鲜于公神道碑铭》:“公之捐館也﹐萬里迎喪。”{宋}{无名氏}《道山清话》:“{元祐}五年……未幾﹐先公捐舍。八年﹐{純仁}再入相。”{明}{张煌言}《祭四叔父文》:“知叔父以四月十三日捐館﹐方敢爲位而哭。”

  • 捐失-汉语大词典

    捐失

    【1】放弃;丧失。{汉}{扬雄}《百官箴·豫州牧箴》:“靡哲靡聖﹐捐失其正。”《後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今若斷斯織也﹐則捐失成功﹐稽廢時月。”

  • 捐復-汉语大词典

    捐復

    【1】捐银恢复受处分降革的原官。{清}代的一种弊政。《清史稿·选举志七》:“〔{康熙}〕三十五年﹐帝念降革留任人員﹐因公處分﹐輒停陞轉﹐詔許捐復。”《官场现形记》第三回:“然後拿銀子捐復原官。”

  • 捐花樣-汉语大词典

    捐花樣

    【1】{清}代因捐纳得官者多,补缺不易,又定出捐花样的办法。捐花样者得优先补缺,有遇缺先﹑前先﹑尽先等名目。并扩展到科举出身及其他非捐纳官员。《清史稿·选举志七》:“然積重難返﹐進士即用知縣﹐非加捐花樣﹐則補缺綦難﹐他無論已。”

  • 捐書-汉语大词典

    捐書

    【1】废书不读。{宋}{王安石}《窥园》诗:“{董生}只被《公羊》惑﹐肯信捐書一語真。”《庄子·山木》:“{孔子}曰:‘敬聞命矣!’徐行翔佯而歸﹐絶學捐書。”{唐}{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诗:“入幕推英選﹐捐書事遠戎。”{严复}《和荆公<適意>》:“不知適意緣何事?只信捐書一語真。”

  • 捐命-汉语大词典

    捐命

    【1】失去生命。谓死。《史记·李斯列传》:“吾聞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諸子﹐何可言者!”亦指不惜牺牲生命。《汉书·陈汤传》:“{延壽}{湯}既未獲受祉之報﹐反屈捐命之功﹐久挫於刀筆之前﹐非所以勸有功﹑厲戎士也。”{颜师古}注:“捐棄其軀命﹐言無所顧也。”{宋}{苏辙}《北狄论》:“{漢}兵深入﹐不憚死亡﹐捐命絶幕之北﹐以決勝負。”【2】放弃使命。{汉}{应劭}《风俗通·过誉·汝南陈茂》:“{鮑宣}州牧行部﹐多宿下亭﹐司直舉劾﹐以爲輕威捐命﹐坐之刑黜。”

  • 捐例-汉语大词典

    捐例

    【1】{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分暂行事例及现行常例两种。{清}{薛福成}《上曾侯相书》:“今之由捐例進者﹐推其本意﹐不過以官爲市而已。”《清史稿·选举志七》:“捐例不外拯荒﹑河工﹑軍需三者﹐曰暫行事例﹐期滿或事竣即停﹐而現行事例則否……大抵貢監﹑銜封﹑加級﹑紀録無關銓政者﹐屬現行事例。”

  • 捐助-汉语大词典

    捐助

    【1】以财物相助。{郑观应}《盛世危言·邮政上》:“捐助各處學校等項經費一百三十四萬七千餘元外﹐尚餘利銀七萬六千餘元。”{王西彦}《乡下朋友》:“虔诚地向他们请求捐助。”{清}{龙启瑞}《何雨人家传》:“與{蔣君}議捐助﹐設守備﹐申禁約﹐違者治以法。”

  • 捐甲-汉语大词典

    捐甲

    【1】脱去铠甲。《战国策·韩策一》:“{山}東之卒﹐被甲冒胄以會戰。{秦}人捐甲徒裎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

  • 捐賓-汉语大词典

    捐賓

    【1】见“捐賓客”。

  • 捐免-汉语大词典

    捐免

    【1】{清}代进入仕途手续繁复,如愿捐银,可以减免,谓之“捐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况且一捐陞了﹐到了引見時﹐那一筆捐免﹑保舉的費是很可觀的。”《清史稿·选举志七》:“試俸﹑歷俸﹑實授﹑保舉﹑試用﹑離任引見﹑投供驗看﹑迴避得捐免。”

  • 捐牀帳-汉语大词典

    捐牀帳

    【1】对女人死去的婉辞。{唐}{颜真卿}《崔孝公宅陋室铭记》:“太夫人{王氏}捐牀帳之後﹐公徙居他室﹐或在賓館﹐而無常所。”

  • 捐税-汉语大词典

    捐税

    【1】各种捐和税的总称。{洪深}《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一幕:“这样子下去﹐政府必须增加捐税。”《太平天囯歌谣·百姓不空半文债》:“{清}兵‘好’﹐{清}兵‘好’﹐弄得百姓吃不飽;賣掉棉衣交捐税﹐晩上睡覺滚稻草。”

  • 捐局-汉语大词典

    捐局

    【1】{清}代专掌捐纳事务的机关。其在中央者为京捐局,在地方者为外捐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這是家伯托人在{湖南}捐局辦來的。”《清史稿·选举志七》:“〔{同治}〕時内則京捐局﹐外則{甘}捐﹑{皖}捐﹑{黔}捐﹐設局徧各行省。侵蝕﹑勒派﹐私行減折﹐諸弊並作。”

  • 捐忘-汉语大词典

    捐忘

    【1】忘却。{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七五:“吹嘘誰以益?江湖相捐忘。”

  • 捐款-汉语大词典

    捐款

    【1】捐助的款项。{巴金}《新生·五月十七日》:“印费不成问题吗?各地朋友底捐款﹐以后不见得就会寄来吧。”【2】捐助钱财。{徐迟}《火中的凤凰》:“他们捐款﹐募集药物﹐支援抗战。”【3】税款的一种。《清会典事例·户部·厘税》:“凡鄉絲到行銷賣﹐先由行户扣繳捐款﹐填給捐票。”

  • 捐職-汉语大词典

    捐職

    【1】谓捐纳得官。{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故曰經濟﹑文章﹐自較科第爲重﹐雖出之捐職﹐亦可以治民。”

  • 捐班-汉语大词典

    捐班

    【1】捐纳出身的官吏。《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四十年﹐兵部侍郎{高樸}言:‘捐班知縣﹐不許分發﹐恐有碍舉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那捐班裏面﹐更不必説了﹐他們那裏是做官﹐其實也在那裏同我此刻一樣的做生意。”{鲁迅}《准风月谈·各种捐班》:“{清}朝的中叶﹐要做官可以捐﹐叫做‘捐班’的便是这一伙。”

  • 捐募-汉语大词典

    捐募

    【1】犹募集。{叶圣陶}《城中》:“我们有预算﹐学生缴的费恰抵平时的开支。开办费是捐募的﹐现在已经足了数。”

  • 捐駒-汉语大词典

    捐駒

    【1】遗留小马。谓为官廉洁,不谋私利。《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掛服捐駒﹐前良取則。”{李善}注引{晋}{王隐}《晋书》:“{王遜}﹐字{劭伯}﹐爲{上洛}太守。{遜}在郡﹐有私馬生駒﹐私牛生犢﹐悉留以付郡﹐云:‘是爲郡所産﹐以還官也。’”

  • 捐項-汉语大词典

    捐項

    【1】旧指捐官缴纳的款项。《清会典事例·吏部·处分例》:“各督撫遇有侵吞捐項之員﹐自行查明參奏﹐即免其議處。”【2】指政府征收的捐款。{许地山}《危巢坠简·街头巷尾之伦理》:“他看是个‘街知事’﹐然而除掉捐项﹑指挥汽车和跟洋车夫捣麻烦以外﹐一概的事情都不知。”

  • 捐佩-汉语大词典

    捐佩

    亦作“[捐珮]”【1】抛弃玉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南朝} {宋}{颜延之}《祭屈原文》:“訪懷沙之淵﹐得捐珮之浦。”{宋}{蒋捷}《贺新郎·弹琵琶者》词:“捐佩洲前裙步步﹐渺無邊﹑一片相思苦。”{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寄张员外》诗:“共思捐珮處﹐千騎擁青緺。”

  • 捐廉-汉语大词典

    捐廉

    【1】旧谓官吏捐献除正俸之外的养廉银。{清}{黄本铨}《枭林小史》:“{吴}首創捐廉集義勇﹐遥應爲聲援。”《清史稿·高宗纪二》:“〔十四年〕二月乙酉﹐{唐綏祖}請率屬捐廉助餉。”后多指个人捐款。{郭沫若}《归去来·在轰炸中去来》:“因为前方车辆缺乏﹐{陈夫人}自己捐廉﹐把车皮改漆了一遍﹐送到前方来使用。”

  • 捐陞-汉语大词典

    捐陞

    【1】指{清}代官吏捐银换取升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兄弟怕的是担一個捐班的名氣;况且一捐陞了﹐到了引見時﹐那一筆捐免﹑保舉的費是很可觀的。”《清史稿·选举志七》:“而職官並得捐陞﹐改捐﹐降捐﹐捐選補各項班次﹑分發指省﹑翎﹑封典﹑加級﹑紀録。”

  • 捐勢-汉语大词典

    捐勢

    【1】舍弃权势。《庄子·山木》:“削迹捐勢﹐不爲功名。”

  • 捐貲-汉语大词典

    捐貲

    【1】私人或团体出资金办理或资助公共事业。{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六日》:“教王建大教堂於其上千數百年矣。{道光}三年燬於火﹐各國教民捐貲修復﹐乃益閎麗。”

  • 捐廩-汉语大词典

    捐廩

    【1】开仓出谷救灾。{宋}{叶適}《朝请大夫高公墓志铭》:“知{荆門軍}﹐{漢}旁百六十里﹐雨潦冒民田﹐耕者不償種﹐官捐廩六千石﹐猶不能救。”

  • 捐舍-汉语大词典

    捐舍

    【1】见“捐館舍”。

  • 捐骸-汉语大词典

    捐骸

    【1】犹捐躯。《再生缘》第二四回:“老師青目門生幸﹐惟有捐骸報聖王。”

  • 捐官-汉语大词典

    捐官

    【1】纳资求官。《红楼梦》第十回:“{馮紫英}因説他有一個幼時從學的先生﹐姓{張}名{友士}……今年是上京給他兒子捐官。”《文明小史》第五三回:“這{秦鳳梧}雖是觀察公﹐捐官的時候未曾指省﹐没處可以候補﹐不過頂戴榮身罷了。”

  • 捐監-汉语大词典

    捐監

    【1】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始于{明景帝}初。初限于生员,后扩大及平民,称为例监。{清}代因之。{明}{黄瑜}《双槐岁钞·援例入监》:“{景泰}改元﹐詔以邊圉孔棘﹐凡生員納粟上馬者﹐許入監﹐限千人而止。”《清史稿·选举志七》:“{乾隆}元年﹐罷一切捐例。廷議捐監爲士子應試之階﹐請於户部收捐﹐備各省賑濟。從之。”

  • 捐金抵璧-汉语大词典

    捐金抵璧

    【1】谓不重财物。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貴難得之財,故{唐}{虞}捐金而抵璧。”{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陛下{貞觀}之初﹐動遵{堯}{舜}﹐捐金抵璧﹐反樸還淳。”

  • 捐棄-汉语大词典

    捐棄

    亦作“[捐弃]”【1】抛弃。《管子·立政》:“正道捐棄而邪事日長。”{明}{郑若庸}《玉玦记·设誓》:“奈捐棄家室﹐迷戀煙花。”{清}{刘大櫆}《吴君墓志铭》:“蓋君雖捐棄科名﹐而其於學問文章未嘗須臾怠廢。”{汉}{王褒}《九怀·株昭》:“瓦礫進寶兮﹐捐棄{隋}{和}。”《北齐书·封隆之传》:“逆胡{尒朱兆}﹐窮凶極虐﹐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之所捐棄。”{丁玲}《母亲》二:“为了孩子们的生长﹐她可以捐弃她自己的一切。”

  • 捐業-汉语大词典

    捐業

    【1】失去生计。《新唐书·戴胄传》:“大亂之後﹐户口單破﹐一人就役﹐舉室捐業。”

  • 捐納-汉语大词典

    捐納

    【1】捐资纳粟换取官职﹑官衔。此制起于{秦}{汉},称纳粟。{清}中叶后大盛,称为捐纳。朝廷视为正项收入,明订价格行之,加剧吏治腐败,成为一大弊政。{清}{昭槤}《啸亭杂录·纯皇初政》:“罷開墾﹐停捐納﹐重農桑﹐汰僧尼之詔累下﹐萬民歡悦﹐頌聲如雷。”《清史稿·选举志七》:“{雍正}二年……帝曰:‘墾田事例﹐於地方有裨益。向因各捐例人多﹐難於銓選﹐降旨停止。年來捐納應用之人﹐將次用完﹐越數年﹐必致無捐納之人﹐而專用科目矣。應酌添捐納事欵。除道﹑府﹑同知不許捐納﹐其通判﹑知州﹑知縣及州同﹑縣丞等﹐酌議準捐。’”{章炳麟}《訄书·官统下》:“捐納則廢﹐年資則廢﹐科舉則廢﹐將論官者必於大學。”{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然開例三載﹐所入僅二百萬有餘﹐捐納知縣五百餘人。始則缺多易得﹐後見非數年不能選授﹐亦復觀望徘徊。”

  • 捐悶-汉语大词典

    捐悶

    【1】古代一种数字游戏的名称。{汉}{徐岳}《数术记遗》:“世人言:三不能比兩﹐乃云捐悶與四維;數不識三﹐妄談知十。”{甄鸾}注:“{徐援}稱捐悶乃奇兩之術。”《太平御览》卷七五五引《艺经》作“悁悶”。

  • 捐背-汉语大词典

    捐背

    【1】死的婉辞。{晋}{潘岳}《寡妇赋》:“榮華曄其始茂兮﹐良人忽以捐背。”{唐}{张说}《唐赠丹州刺史先府君碑》:“年五十二﹐{調露}元年十二月乙卯﹐捐背於縣廨。”

  • 捐殘去殺-汉语大词典

    捐殘去殺

    【1】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汉书·李广传》:“夫報忿除害﹐捐殘去殺﹐朕之所圖於將軍也。”

  • 捐怨-汉语大词典

    捐怨

    【1】抛弃宿怨。《战国策·燕策三》:“願君捐怨﹐追惟先王﹐復以教寡人!”

  • 捐贈-汉语大词典

    捐贈

    【1】赠送。{张天翼}《春风》:“这是{任家鸿}拿他叔叔读过的捐赠给学校的。”{阿英}《高尔基和中国济难会》:“{高尔基}要根据这些材料写一部书﹐把这部书所得的版税全部捐赠给{中国}的受难者。”

  • 捐軀-汉语大词典

    捐軀

    【1】为国家为正义而死。{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子胥}至直﹐不同邪曲﹐捐軀切諫﹐虧命爲邦。”{唐}{刘知幾}《史通·品藻》:“借如{陽瓚}効節邊城﹐捐軀死敵﹐當有{宋}之代﹐抑{劉}{卜}之徒歟?”{清}{顾炎武}《井中心史歌》:“{陸公}已向{厓門}死﹐{信國}捐軀赴{燕}市。”{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庆祝沪宁克复的那一边》:“忽而想到十六年前也曾克复过{南京}﹐还给捐躯的战士立了一块碑。”{宋}{苏轼}《到黄州谢表》:“若獲盡力鞭箠之下﹐必將捐軀矢石之間。”

  • 捐放-汉语大词典

    捐放

    【1】弃逐;抛弃。《孔丛子·儒服》:“昔君子之於酒食﹐有啐嘗之義﹐無捐放之道。假其可食﹐上下何擇﹐假令不潔﹐其下滋甚。”《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今國事已危﹐禍害在速﹐雖捐放於外﹐言足憎尤﹐猶貪極所懷﹐以盡餘忠。”

  • 捐賓客-汉语大词典

    捐賓客

    【1】谓弃宾客而去。对居高位者死去的婉辞。《史记·商君列传》:“{秦王}一旦捐賓客而不立朝﹐{秦國}之所以收君者﹐豈其微哉?”{明}{沈德符}《野獲编·内阁三·元旦诗》:“是年﹐{百穀}下世﹐再閲歲甲寅﹐而{文定}亦捐賓客矣。”亦省作“[捐賓]”。{邹鲁}《中华革命党》:“設{孫先生}一旦捐賓﹐豈吾輩將無所附從乎?”

  • 捐位-汉语大词典

    捐位

    【1】弃官。《後汉书·冯衍传上》:“如以尊親係累之故﹐能捐位投命﹐歸之尚書﹐大義既全﹐敵人紓怨﹐上不損剖符之責﹐下足救老幼之命﹐申眉高談﹐無愧天下。”

  • 捐除-汉语大词典

    捐除

    【1】废除;消除。{清}{龚自珍}《明良论四》:“删棄文法﹐捐除科條。”{清}{陈天华}《警世钟》:“故我剖心泣血﹐勸列位總要把從前的意見捐除﹐纔是好哩。”{陈独秀}《反动政局与各党派》:“目前第一步奋斗是要比较进步的党派即刻觉悟自身的价值与使命﹐相互捐除宿怨联合起来。”{蒋光慈}《少年飘泊者》九:“人总还是人啊!他们的悲哀与不幸﹐什么时候才能捐除呢?”

  • 捐-汉语大词典

    《廣韻》與專切,平仙,以。【1】见“捐2毒”。

  • 捐毒-汉语大词典

    捐毒

    【1】{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境。《汉书·西域传上·捐毒国》:“{捐毒國}﹐王治{衍敦谷}﹐去{長安}九千八百六十里……北與{烏孫}接﹐衣服類{烏孫}﹐隨水草﹐依{葱領}﹐本{塞}種也。”

  • 撥捐-汉语大词典

    撥捐

    【1】犹泼弃﹐倾弃。《孔丛子·儒服》:“{陳尫}性多穢訾﹐每得酒食﹐必先撥捐之﹐然後乃食。{子高}告之曰:‘子無然也﹐似有態者﹐昔君子之於酒食﹐有啐嘗之義﹐無捐放之道。’”

  • 脱捐-汉语大词典

    脱捐

    【1】谓脱落散佚。《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近代無正史﹐{梁}﹑{陳}﹑{齊}文籍猶可據﹐至{周}{隋}事多脱捐。”

  • 房捐-汉语大词典

    房捐

    【1】房地产税。{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地基由朝廷給發﹐建院經費﹐或撥國帑﹐或抽房捐。”

  • 相捐-汉语大词典

    相捐

    【1】相离;相弃。{宋}{苏轼}《十八大阿罗汉赞·代闇罗弗多尊者》:“二法相忘﹐亦不相捐。”《列子·杨朱》:“生相憐﹐死相捐。”

  • 田捐-汉语大词典

    田捐

    【1】田赋以外的附加捐税。{罗尔纲}《太平天囯文物图释·土地》:“{桐鄉縣}左營軍師{汪}﹐爲啓辦田捐事案奉{聰王}{瑞}﹐諭自十月初一日起﹐每田(地)一畝每日捐錢一文﹐以濟軍需。”

  • 畝捐-汉语大词典

    畝捐

    【1】指旧时豪绅政权除抽收原有田赋外,另行苛剥农民的田亩捐。{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都’管辖的人口有一万至五六万之多﹐有独立的武装如团防局﹐有独立的财政征收权如亩捐等。”

  • 當捐-汉语大词典

    當捐

    【1】见“當2税”。

  • 税捐-汉语大词典

    税捐

    【1】捐税。指各种税和捐。

  • 義捐-汉语大词典

    義捐

    【1】为资助公益事业而捐献的财物。{郑观应}《盛世危言·旱潦》:“每次公私賑款﹐輒至數百餘萬﹐皆出於度支正項﹐或南中義捐。”{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凡入會之人﹐每名捐會底銀五元。另有義捐﹐以助經費。”{郭沫若}《黑猫》七:“还有一半是商会的义捐。”

  • 粉骨捐軀-汉语大词典

    粉骨捐軀

    【1】谓粉身碎骨, 献出生命。{唐}{杜牧}《又谢赐批答表》:“誓當戮力盡瘁﹐粉骨捐軀﹐知無不爲﹐見死寧避!”{明}{张居正}《四辞恩命疏》:“九鼎百朋﹐不足以喻其榮重矣。粉骨捐軀﹐不敢忘報。”

  • 糜捐-汉语大词典

    糜捐

    【1】粉身碎骨, 舍弃生命。{宋}{曾巩}《明州到任谢两府启》:“誓在糜捐﹐用酬鈞播。”{宋}{苏辙}《谢对衣金带表》之一:“豈徒褒博以爲容﹐願盡糜捐而報德。”{宋}{叶適}《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視殘軀之可力﹐傾盡而爲;儻宿疚之或平﹐糜捐以報。”

  • 花捐-汉语大词典

    花捐

    【1】对妓女征收的捐税。{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使娼妓成为了一种公开的营业﹐政府从而抽取花捐的这种近代办法﹐在{四川}大约是由他创造的。”

  • 苛捐雜税-汉语大词典

    苛捐雜税

    【1】繁重的捐税。{郭澄清}《大刀记》第二章:“没完没了的苛捐杂税不算﹐还他妈的乱抢乱夺。”{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改良人民生活……废除苛捐杂税。减租减息。”

  • 細大不捐-汉语大词典

    細大不捐

    【1】小的大的都不舍弃。《清史稿·庆僖亲王奕劻传》:“{奕劻}自簡任軍機大臣以來﹐細大不捐﹐門庭如市。”{唐}{韩愈}《进学解》:“貪多務得﹐細大不捐。”

  • 起捐-汉语大词典

    起捐

    【1】征收捐税。《文明小史》第九回:“捐局是奉旨設立的﹐他們不開市倒有限﹐他們不起捐﹐就是違背朝廷的旨意。”{清}{钱泳}《履园丛话·救荒·公督私藏法》:“有田有舖之家﹐既經起捐登簿﹐簿上須註明總結米若干石﹐總結錢若干千﹐其總簿存於公家收存。”{清}{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又有紅粉税﹐即火藥﹐亦要挨户硬捐。又按田起捐﹐每畝捐錢五十文。”

  • 輸捐-汉语大词典

    輸捐

    【1】捐献; 献纳。{鲁迅}《南腔北调集·谚语》:“现在就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来做例子罢﹐这乃是被压迫者们的格言﹐教人要奉公﹐纳税﹑输捐﹐安分﹐不可怠慢。”

  • 費捐-汉语大词典

    費捐

    【1】耗费。{北魏}{高允}《矫颓俗疏》:“今國家營葬﹐費捐巨億﹐一旦焚之﹐以爲灰燼。”《隋书·食货志》:“本置義倉﹐防止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計﹐輕爾費捐﹐於後乏絶。”

  • 賑捐-汉语大词典

    賑捐

    【1】{清}末因国用不足,许人出钱捐官,其中用于赈灾所开的捐例,称为“賑捐”。{清}{薛福成}《代李伯相复沈太史书》:“賑捐減成核奬﹐其例既已通行﹐將届一年截止之期﹐未便再議更張。”《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自從前兩年開了這個{山西}賑捐﹐到了此刻﹐已成了强弩之末。”【2】泛指捐助以赈灾。{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二:“劳农政府设着种种方法力图救济﹐各机关实行赈捐﹐没有被灾的农村﹐都派人募收志愿捐助的粮食。”

  • 釐捐局-汉语大词典

    釐捐局

    【1】见“釐金局”。

  • 釐捐-汉语大词典

    釐捐

    【1】又称厘金﹑厘金税。晩{清}实行的一种行商税。在水陆要隘设立关卡,征收过往商品百分之一的捐税,百分之一为厘,故名。《清史稿·食货志六》:“釐金抽捐﹐創始{揚州}一隅﹐後遂推行全國。{咸豐}三年﹐刑部右侍郎{雷以諴}治軍{揚州}﹐始於{仙女廟}等鎮創辦釐捐。”《文明小史》第十五回:“國家不裁釐捐﹐這些弊病總不能除的。”{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迨後天下多事﹐始創榷貨抽釐之制﹐藉資軍餉。釐捐最旺時﹐歲收二千萬。”

  • 鄭工捐-汉语大词典

    鄭工捐

    【1】{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河南}{郑州}{黄河}决口,{清}政府借口治{河},颁布了“鄭工事例”,有钱的人按此“事例”可以捐官,叫做“鄭工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他還是的的確確的一位候補縣太爺呢﹐還是個老班子。不然早就補了缺了﹐只爲近來又開了個鄭工捐﹐捐了大八成知縣的人﹐到省多了﹐壓了班。”

  • 逼捐-汉语大词典

    逼捐

    【1】强迫征取税收。{清}{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咸豐三年》:“軍需局嚴提逼捐﹐不拘何項生意﹐皆要捐。”

  • 遷捐-汉语大词典

    遷捐

    【1】犹捐弃。《管子·四称》:“昔者無道之臣……遷捐善士﹐捕援貨人。”{唐}{王昌龄}《行路难》诗:“人生意氣好遷捐﹐祇重狂花不重賢。”

  • 遺捐-汉语大词典

    遺捐

    【1】遗弃,捐弃。{元}{袁桷}《次韵郭岩卿》:“詩書往昔成遺捐﹐聲教丕合今無徧。”{汉}{王褒}《九怀·尊嘉》:“江離兮遺捐﹐辛夷兮擠臧。”

  • 認捐-汉语大词典

    認捐

    【1】应承捐钱。{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十九:“{龙}军官紧跟向一个{中国}人说:‘把捐册拿出来﹐请{张先生}认捐。’”

  • 雜捐-汉语大词典

    雜捐

    【1】正税以外的各种摊派。{郭沫若}《中国史稿》第四编第三章第四节:“豁免捐税布告中规定:……免征本年和历年积欠的田赋﹐免缴除供地方所用以外的杂捐。”{清}{马建忠}《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然後可截長補短﹐一律減至值百抽十﹐外加各色雜捐﹐似可當釐金之入。”

  • 附捐郵票-汉语大词典

    附捐郵票

    【1】一种在支付邮资同时﹐附带为其他事业捐款的邮票。《集邮家》1985年第10期:“附捐邮票既不类同于普通邮票﹐又区别于特种邮票﹐也不能归属于纪念邮票。”

  • 開捐-汉语大词典

    開捐

    【1】谓由官府出面令有关方面捐输。{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二:“朝廷軫念災黎﹐蠲正供﹐截漕糧﹐發社倉﹐運南米﹐户部撥帑﹐直省開捐﹐起鄉官辦賑。”《清史稿·食货志二》:“請於{湖廣}﹑{江西}﹑{江南}﹑{浙江}産米之區﹐開捐貢監﹐均收本色﹐收足别貯。”

  • 頂踵盡捐-汉语大词典

    頂踵盡捐

    【1】犹言顶踵捐糜。《平山冷燕》第一回:“聖恩汪洋如此﹐真不獨君臣﹐直如父子矣。臣等頂踵盡捐﹐何能報效﹐敢不領旨?”《平山冷燕》第五回:“乃復辱令愛小姐疏救……此天地父母所不能施之恩。而一旦轉加之罪人﹐真令人頂踵盡捐﹐不能少報萬一。”

  • 頂踵捐糜-汉语大词典

    頂踵捐糜

    【1】谓捐躯,牺牲。{清}{林则徐}《请戴罪赴浙图剿片》:“惟事苟有裨於國家﹐雖頂踵捐糜﹐亦復何敢自惜。”{清}{林则徐}《密陈办理禁烟不能歇手片》:“臣於夷務辦理不善﹐正在奏請治罪﹐何敢更獻芻蕘。然苟有裨國家﹐雖頂踵捐糜﹐亦不敢自惜。”

  • 題捐-汉语大词典

    題捐

    【1】劝募,认捐。《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勿买美货歌》:“其餘一切諸善舉﹐出洋題捐容易籌。”

  • 麋捐-汉语大词典

    麋捐

    【1】捐弃。{宋}{秦观}《代谢敕书奖谕表》:“誓麋捐于軀命﹐期補報于恩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