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掩耳

掩耳(掩耳)是什么意思

  • 迅雷不及掩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迅雷不及掩耳

    【释义】:

    比喻事件或动作来势迅猛突然,使人猝不及防。□语出《晋书·石勒载记上》:“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五代史平话·晋》下:今延光反形已露,大梁去魏不过十驿田地,彼若有变,大军寻至,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也。《初刻拍案惊奇》一一:不期一伙应捕,拥入家来,正是迅雷不及掩耳,一时无处躲避。《女仙外史》二五:俗语云:“迅雷不及掩耳”,我们星夜进兵,扫清山寨,奏闻朝廷。

    ⊙疾雷不及掩耳

    《三国演义》五九:吾乃巧用反间,畜士卒之力,一旦击破之。正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喻世明言》二一:然后遣将代领其兵,厚加恩劳,使倒戈以袭杭州。疾雷不及掩耳,董昌可克矣。

  • 遮掩耳目-汉语惯用语辞典

    遮掩耳目zhē yǎn ěr mù

    见“遮人眼目”。

  • 掩耳偷铃-佛源语词词典

    掩耳偷铃

    捂住耳朵偷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五灯会元·卷十六·净众梵言首座》:“师曰:‘国师恁么道,大似掩耳偷铃。何故?说有说无,尽是野干鸣。诸人要识师子吼么?咄!’”宋·朱熹作“掩耳盗铃”。《答江德功书》:“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但此二者均为上古汉语“掩耳盗钟”的变体。《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现代汉语多承朱熹用法,作“掩耳盗铃”,为常见成语。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闭上了眼睛,不要知道世界上的龉龊,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掩耳盗铃?”

  • 掩耳盗铃-现代汉语大词典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释义】:

    相传春秋时有人拾得一钟,想把它击碎背走,用椎一击,咣噹有声,怕人听见来抢,就赶快掩着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见了。事见《吕氏春秋·自知》。后以“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洪深《少奶奶的扇子》:“闭上了眼睛,不要知道世界上的龌龊,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掩耳盗铃?”

  • 迅雷不及掩耳-现代汉语大词典

    迅雷不及掩耳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释义】:

    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不及防备。邹韬奋《经历》:“我们对于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都有些气愤,虽则我们都很镇定。”

  • 遮掩耳目-现代汉语大词典

    遮掩耳目zhē yǎn ěr mù

    【释义】:

    遮掩别人的视听,掩饰真情。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听说事后执政府乘人不知,已将尸首掩埋了些,以图遮掩耳目。”

  • 掩耳-汉语大词典

    掩耳

    【1】御寒护耳的用品。《元典章·礼部五·春牛经式》:“釋策牛人罨耳……寅亥時爲通氣﹐故揭一邊。子丑時芒神全戴掩耳﹐爲嚴凝時全掩也。”【2】指不闻不问。{清}{唐孙华}《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憐傲吏﹐掩耳作家翁。”【3】捂住耳朵不听。{唐}{韩愈}《寄卢仝》诗:“勸參留守謁大尹﹐言語纔及輒掩耳。”《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荀躒}掩耳而走。”{汉}{荀悦}《汉纪·昭帝纪》:“面刺王過﹐王至掩耳趨走。”{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西湖}﹐望{建業}五色雲起﹐諸君謂爲慶雲﹐擬賦詩。{劉}獨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氣也﹐後十年有英主出﹐吾當輔之。’衆皆掩耳。”

  • 掩耳盜鐘-汉语大词典

    掩耳盜鐘

    【1】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己欺骗自己。语出《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怳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唐}{刘知幾}《史通·书志》:“或以前爲後﹐以虚爲實﹐移的就箭﹐曲取相諧﹐掩耳盜鐘﹐自云無覺﹐詎知後生可畏﹐來者難誣者邪!”{明}{杨慎}《希夷易图》:“《後天圖》見於{邵伯温}之序。{朱子}因其出{希夷}而諱之﹐殆掩耳盜鍾也。”

  • 掩耳盜鈴-汉语大词典

    掩耳盜鈴

    同“[掩耳盗鐘]”【1】{宋}{朱熹}《答江德功书》:“成書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譏﹐此與掩耳盜鈴之見何異?”{清}{李渔}《玉搔头·媲美》:“寡人爲尋{劉倩倩}﹐借名討賊而來﹐只説掩耳盜鈴﹐假意要與真情互見。”{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闭上了眼睛﹐不要知道世界上的龌龊﹐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高﹐岂非掩耳盗铃?”

  • 掩耳偷鈴-汉语大词典

    掩耳偷鈴

    同“[掩耳盜鐘]”【1】{明}{沈鲸}《双珠记·遇淫持正》:“空延頸﹐苟圖掩耳偷鈴。”{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難道他掩耳偷鈴﹐則待要見世生苗。”《天雨花》第四回:“姐姐何必問他﹐他自掩耳偷鈴﹐好似失心瘋的一般。”

  • 掩耳盜鍾-汉语大词典

    掩耳盜鍾

    【1】见“掩耳盜鐘”。

  • 捷雷不及掩耳-汉语大词典

    捷雷不及掩耳

    【1】犹迅雷不及掩耳。喻事起突然,不及防备。《晋书·苻坚载记上》:“今授卿精兵﹐委以重任﹐便可從{壺關}﹑{上黨}出{潞川}﹐此捷濟之機﹐所謂捷雷不及掩耳。”

  • 盜鍾掩耳-汉语大词典

    盜鍾掩耳

    【1】《吕氏春秋·自知》:“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则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掩)其耳。”后以“盜鍾掩耳”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爲之而欲人不知﹐言之而欲人不聞﹐此猶捕雀而掩目﹐盜鍾而掩耳者﹐只以取誚﹐將何益乎?”《云笈七籤》卷九十:“若人不知則鬼神知之﹐鬼神已知而云不知﹐是盜鍾掩耳之智也。”亦省作“[盜鍾]”。{南朝} {梁}{任昉}《劝进今上笺》:“惑甚盜鍾﹐功疑不賞﹐皇天后土﹐不勝其酷。”

  • 盜鈴掩耳-汉语大词典

    盜鈴掩耳

    同“[盜鍾掩耳]”【1】《解放日报》1982.8.24:“盜鈴舊伎倆﹐警惕新陰謀。”{清}{伤时子}《苍鹰击·戕藩》:“你看他盜鈴掩耳欺天下﹐賣國甘心作帝皇﹐有甚商量。”亦省作“[盜鈴]”。

  • 疾雷不及掩耳-汉语大词典

    疾雷不及掩耳

    【1】比喻事情来得突然﹐使人不及防备。《六韬·军势》:“善者從而不擇﹐巧者一決而不猶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電不及瞬目。”《旧唐书·李靖传》:“今兵始集﹐{銑}尚未知﹐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明}{沈采}《千金记·破赵》:“暗度{陳倉}者﹐將{燕}﹑{齊}﹑{趙}﹑{魏}掠兵戰將一鼓而下﹐正所謂疾雷不及掩耳﹐預使萬軍背水爲陣。”{晋}{傅玄}《傅子·阙题》:“我欲戰而彼不欲戰者﹐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當其衝者摧﹐值其鋒者破﹐所謂疾雷不暇掩耳﹐則又誰禦之。”【2】《六韬·军势》:“善者從而不擇﹐巧者一決而不猶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電不及瞬目。”《旧唐书·李靖传》:“今兵始集﹐{銑}尚未知﹐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明}{沈采}《千金记·破赵》:“暗度{陳倉}者﹐將{燕}﹑{齊}﹑{趙}﹑{魏}掠兵戰將一鼓而下﹐正所謂疾雷不及掩耳﹐預使萬軍背水爲陣。”{晋}{傅玄}《傅子·阙题》:“我欲戰而彼不欲戰者﹐我鼓而進之若山崩河溢﹐當其衝者摧﹐值其鋒者破﹐所謂疾雷不暇掩耳﹐則又誰禦之。”

  • 疾雷不暇掩耳-汉语大词典

    疾雷不暇掩耳

    同“[疾雷不及掩耳]”

  • 竊鍾掩耳-汉语大词典

    竊鍾掩耳

    亦作“[竊鐘掩耳]”【1】《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锺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毁之﹐鍾況然有音。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揜其耳。”后因以喻自欺欺人。《晋书·宣帝纪》:“亦猶竊鐘掩耳﹐以衆人爲不聞;鋭意盜金﹐謂市中爲莫覩。”《通志·总序》:“後世衆手修書﹐道傍築室;掠人之文﹐竊鍾掩耳。”

  • 竊鐘掩耳-汉语大词典

    竊鐘掩耳

    【1】见“竊鍾掩耳”。

  • 迅雷不及掩耳-汉语大词典

    迅雷不及掩耳

    【1】比喻动作或事件突然而来,不及防备。《晋书·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末柸}帳﹐敵必震惶﹐計不及設﹐所謂迅雷不及掩耳。”{邹韬奋}《经历》四一:“我们对于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都有些气愤﹐虽则我们都很镇定。”{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迅雷不及掩耳﹐最爲制勝要訣﹐亦何至一敗之後﹐絶口不言兵。”

  • 遮掩耳目-汉语大词典

    遮掩耳目

    【1】见“遮人眼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