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摘

摘(摘)是什么意思

  • 摘要-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摘要zhāiyào

    摘录下来的要点——全文(如果有时间,应该看~,不要只看摘要。)

  • 责备 指责 指摘 数落 诟病-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责备 指责 指摘 数落 诟病

    责备zébèi 指责zhǐzé 指摘zhǐzhāi 数落shǔluo 诟病gòubìng

    动词。表示指出错误而加以批评。

    “责备”和“指责”都较着重于对错误的不满和批评。“责备”意思轻些,可用于别人对自己;“指责”意思重些,强调针对着错误来批评,只用于他人。例如:“小姑娘不老实,头直摇晃,那母亲就轻轻地责备她”(《杨朔散文选》);“陈振义站在墙角,一动不动地抽抽泣泣,正在责备自己的失职”(曲波:《林海雪原》);“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有时看到一些批评文章,指责某些文学作品细节‘不真实”’(秦牧:《艺海拾贝》)。

    “指摘”强调挑出缺点错误,含“有意挑剔”的意味,只用于他人;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一般指摘农会的人说农会做了许多坏事。我在前面已经指出,农民打土豪劣绅这件事完全是革命行为,并没有什么可指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只要指摘得在理,在宽容为怀的作家,我认为是应当拜纳”(《沫若文集》,第十卷)。

    “数落”含有“一一列举错误,不留情面”的意味,一般也只用于他人;适用于口语用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你就会数落人,怎不想想自己也干了缺德事”;“冯兰池满口唇舌掩盖,搁不住朱老巩利嘴揭发,翻着冯家老账簿子,一条一理儿数落,羞得冯兰池满脸飞红”(梁斌:《红旗谱》)。

    “诟病”强调认为很坏、很糟糕,含有给以不好评价的意味;可用于他人和事物,施动者则一般是集体和社会,能同“世”组合搭配;是书面语用词,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青年学生有一些错,不过是常人的本分而已,但竟为后世诟病”(鲁迅:《花边文学》);“中国的亲日派,同儒教徒一样,一样为世诟病”(周作人:《谈虎集》,上卷);“选本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在此”(朱自清:《论中国文学选本与专籍》)。

    “数落”在表示“不住嘴地列举着说”的意义时(如:“那个大娘数落着村里的新事”),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 寻枝摘叶-实用委婉语词典

    寻枝摘叶

    婉指评论事物不看主要的方面,抓不住根本,专门搜寻那些次要的琐细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建安之作,全在气象,不可寻枝摘叶。”

  • 采摘后庭花-实用委婉语词典

    采摘后庭花

    欧美婉指同性恋。

  • 摘朵玫瑰去-实用委婉语词典

    摘朵玫瑰去

    欧美婉指上厕所、大小便。英美农村的厕所过去大多在后花园。也作“采朵雏菊去”、“种颗香豌豆”。

  • 采摘-实用委婉语词典

    采摘

    欧美婉指夺去女子的童贞,使未婚姑娘破身。

  • 择要 摘要-近义词应用词典

    择要 摘要

    择要 zéyào 摘要 zhāiyào

    【择要】挑选主要的。如:

    1.然后他择要地表演一会各种演习。

    【摘要】摘录要点。如:

    2.本书还是摘要的性质,未必完备。

    辨析:“择要”泛指选择主要的,如在此择要地作答复。“摘要”专指摘录文章、文件、讲话等的要点,供读者参考,如摘要刊登,摘要发表,谈话摘要,社论摘要,论文摘要等。

  • 指摘 指斥 指责-近义词应用词典

    指摘 指斥 指责

    指摘 zhǐzhāi 指斥 zhǐchì 指责 zhǐzé

    【指摘】指出错误,加以批评。如:

    1.张腊月指摘道:“难道你不了解?把你们社的红旗都抢走了,你还说不了解!”

    【指斥】指摘斥责。如:

    2.那时候,希律王已经杀了施洗者约翰;因为约翰在人民面前指斥希律王的罪恶。

    【指责】指斥责备。如:

    3.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

    辨析:“指斥”指严厉的批评、斥责,多指揭露错误,斥责罪行,如例2。“指责”,指针对缺点错误加以责备,如指责错误,严肃指责。“指摘”指挑明错误、缺点,并加以批评,如有所指摘,指摘缺点错误。

  • 吃酒包婆娘,亦空三千粮;摘醋咬生姜,亦空三千粮-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酒包婆娘,亦空三千粮;摘醋咬生姜,亦空三千粮

    【释义】:

    包婆娘:指包妓女,嫖娼。摘:取。吃酒包婆娘:比喻奢侈糜费的生活。摘醋咬生姜:喝口醋咬口生姜下饭,比喻俭约清苦的生活。意谓奢侈与节俭,结果都是一样地亏空。《扫迷帚》五:吃酒包婆娘,亦空三千粮;摘醋咬生姜,亦空三千粮,浪掷金钱者,每以此数语为口头禅。奢俭一致,必无此理。

  • 宁逢虎摘三生路,休遇人前两面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宁逢虎摘三生路,休遇人前两面刀

    【释义】:

    摘:谐“遮”,拦阻。三生:佛教指人的前生、今生、来生。两面刀:两面三刀的人。宁可让猛虎拦着三生去路,也不愿遇上两面三刀的人。比喻两面三刀的人比猛虎还可怕可恶。《金瓶梅词话》四六:这位奶奶……为人心地有仁义……只是吃了比肩不和的亏,凡事恩将仇报。正是:比肩刑害乱扰扰,转眼无情就放刁。宁逢虎摘三生路,休遇人前两面刀。

  • 牛身上拔一根毛,大树林上摘一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牛身上拔一根毛,大树林上摘一叶

    【释义】:

    比喻微不足道的损失。《银瓶梅》二:想家君在朝,身当部属,于财上千百犹如牛身上拔一根毛,大树林上摘一叶耳!

  • 人衔枚,马摘铃-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衔枚,马摘铃

    【释义】:

    衔枚:嘴里含着条状物,一端用绳系在脖子上。人口里含着枚,把马的铃铛摘下来。指夜间行军时为避免敌方发觉而采取的保密措施。《东周列国志》二〇:乃暗传号令,人衔枚,马摘铃,是夜拔寨都起。《征播奏捷传》四:是夜月色不明,天气沉晦。三更时候,各会兵一处,披掛上马,人衔枚,马摘铃,直往官兵营来。《施公案》二〇六:如今之计,及早调了官兵,人衔枚,马摘铃,夜间悄悄前去,把庙四面围定。众将们等拼命进去,把众贼连囚犯一股而擒,方为上策。

    ☉人衔枚,马勒口

    《三国演义》三〇:军士皆束革负薪,人衔枚,马勒口,黄昏时,望乌巢进发。

    ☉马摘铃,人衔枚

    《征播奏捷传》四:遂令各门军士坚壁固守,待晚行计。仍分付众军饱食战饭,马摘铃,人衔枚,卷旗旛,偃金鼓,是夜三更时候,张仕敖、朱敬领五千兵,出乌江关,悄悄地往白坭坪。

  • 一个不摘鞍,一个不下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个不摘鞍,一个不下马

    【释义】:

    比喻两人互不相让,都准备继续争斗下去。《小五义》八〇:毛二素日间就不得人,也对着周瑞往日就强梁,周瑞又搭着也是气恼之间。有句俗言:一个不摘鞍,一个不下马。周瑞倚仗着得了一口宝刀,又想着这个劫夺人的主意,毛二已经给他出好了。一不作,二不休,除去了这个后患吧。

  • 真的摘不吊,假的安不劳-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真的摘不吊,假的安不劳

    【释义】:

    吊:掉。劳:牢。意谓是真的推不掉,是假的安不上。《飞跎全传》三:满园果品到是真的摘不吊,假的安不劳。

  • 摘不开-汉语惯用语辞典

    摘不开zhāi bù kāi

    谓摆脱不了。《儿女英雄传》“老爷家里有一点摘不开的家务,故此不曾去。”

  • 摘帽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摘帽子zhāi mào zi

    比喻撤消罪名。映泉《百年风流》“人们都同意摘帽子,拥护的不是徐大发,而是干部们。”

  • 摘牌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摘牌子zhāi pái zi

    ①谓不再继续干下去。高阳《状元娘子》“从明天起摘牌子!不吃这碗饭了。”②比喻使丢掉职位。浩然《金光大道》“一个足能够给他的对手摘牌子的大事情。”

  • 摘桃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摘桃子zhāi táo zi

    比喻坐享其成。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

  • 摘-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摘zhāi

    ①采摘,取下。孟浩然《裴司士见访》:“厨人具鸡黍,稚子~杨梅。”李渔《芙藻》:“乃~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②选取。李贺《南园》:“寻章~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梅尧臣《秋日同希深仲昆游龙门香山极一时之娱》:“~景固无遗,挥笔曾未休。”

  • 抉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抉摘jué zhāi

    【释义】:

    ①抉择;择取。林杼《译〈贼史〉序》:“迭更司极力抉摘下等社会之积弊,作为小说。”②揭发。沈惟贤《读新小说法》:“抉摘宫闱秘密,可作唐宋遗事读;描摹儿女爱情,可作齐梁乐府读。”

  • 指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摘zhǐ zhāi

    【释义】:

    ①挑出错误,加以批评。茅盾《手的故事》:“他们竟敢指摘我们贩运私货么?”②指出并摘录。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搜辑实物标本图画…指摘要点,详细观察。”

  • 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zhāi

    【释义】:

    ①采摘;取下。田汉《南归》:“我到园子里再摘点青菜。”②选取;抽取。如:摘录。也指摘要。《文字改革月刊》1983年第5期:“先看文摘,再进一步找到所要的资料原文。”③指摘,揭发。参见“摘发②”。④借贷。如:东摘西借。

  • 摘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心zhāi xīn

    【释义】:

    摘除植物枝条的顶梢或顶芽。棉花栽培上用于抑制植株的营养生长、促进蕾铃生长。果树上用于促进果实肥大等。草本花卉上用于促使多开花或延迟开花。《经济生活报》1983.4.23:“扦插或分株七盆成活后,要进行二至三次造型打顶(也叫打心、摘心)工作。”

  • 摘引-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引zhāi yín

    【释义】:

    摘录引用。如:摘引书证需注明出处。

  • 摘由-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由zhāi yóu

    【释义】:

    简摘公文的事由,记录入册,以备查考。

  • 摘瓜抱蔓-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瓜抱蔓zhāi guā bào wàn

    【释义】:

    摘瓜时连瓜藤也一起抱走。比喻一扫而空。《“五四”爱国运动资料》:“狡日思逞,岂仅得一青岛而可以餍其欲哉?将见摘瓜抱蔓,舐糠及米,着着进逼,而无已时。”

  • 摘记-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记zhāi jì

    【释义】:

    摘要记录;摘录。

  • 摘发-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发zhāi fā

    【释义】:

    ①摘要发表。《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这里,我们摘发了座谈会上的部分发言,供读者参阅。”②揭发。鲁迅《〈一个人的受难〉序》:“在瑞士时,常投画稿于日报上,摘发社会的隐病。”

  • 摘抄-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抄zhāi chāo

    【释义】:

    择要抄录。孙犁《耕堂读书记(二)》:“他的日记是摘抄,数量已经可观。”

  • 摘译-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译zhāi yì

    【释义】:

    摘取著作或文章中的一部分翻译出来。童恩正《古峡迷雾》:“等拿到原书以后,可以摘译印发。”

  • 摘取-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取zhāi qǔ

    【释义】:

    取得;得到。《光明日报》1987.10.30:“他曾摘取自然科学中的两颗明珠,创立了‘沈氏公式’和‘沈氏法’两个公式,在国内引起轰动。”

  • 摘录-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录zhāi lù

    【释义】:

    摘要抄录;选择抄录。如:摘录要闻。

  • 摘要-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要zhāi yào

    【释义】:

    摘录要点。如:摘要发表。也指摘录下来的要点。鲁迅《门外文谈》:“当时的口语的摘要,是古人的文;古代的口语的摘要,是后人的古文。”

  • 摘冠-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冠zhāi guàn

    【释义】:

    夺得冠军。《报刊文摘》1987.8.4:“他们欢呼,呐喊,切望中国球员在所有5个项目中都一举摘冠。”

  • 摘除-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除zhāi chú

    【释义】:

    摘掉;切除。《人民日报》1983.4.26:“在改编名著时,可得…区别精华与糟粕。最精华之处,即一戏之胆,不必摘除胆囊。”

  • 摘桃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桃子zhāi táo zi

    【释义】:

    比喻窃取别人成果,坐享其成。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

  • 摘借-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借zhái jiè

    【释义】:

    指急于用钱,临时告借。魏巍《东方》:“你看这姑娘怪可怜的,你不如收留了她,大家帮补你一些,你再摘借摘借,将就着把事办了。”

  • 摘帽-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帽zhāi mào

    【释义】:

    比喻除去对斗争对象所给予的定性处理。《花城》1981年第5期:“那个老牧主早就摘帽了。”

  • 摘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登zhāi dēng

    【释义】:

    摘要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7.20:“来信很快就被摘登在中办国办信访局的《群众反映》上。”

  • 摘编-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编zhāi biān

    【释义】:

    ①选摘下来加以编辑加工。如:将资料摘编成书。②摘下来加以编辑而成的文字资料。如:理论摘编。

  • 摘播-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播zhāi bō

    【释义】:

    摘要播送。《新民晚报》1988.10.10:“这条新闻见报后,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浓厚兴趣,上海电台、电视台当晚也作了摘播。”

  • 攀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攀摘pān zhāi

    【释义】:

    采摘,摘取。王西彦《古屋》:“(我)不时攀摘一两片石榴叶。”

  • 寻章摘句-现代汉语大词典

    寻章摘句xún zhāng zhāi jù

    【释义】:

    搜求、摘取片断辞句。指读书或写作只注意文字的推求。吴晗《谈读书》:“一种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段,以至每一句,甚至为了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

  • 强摘的瓜不甜-现代汉语大词典

    强摘的瓜不甜qiǎng zhāi de guā bù tián

    【释义】:

    见“强扭的瓜不甜”。

  • 收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收摘shōu zhāi

    【释义】:

    摘取(成熟的农作物)。《人民日报》1987.12.6:“近年来,机器人又走出工厂,进入服务行业,如伺候残疾人和老年人,收摘柑桔,清扫办公楼和旅馆房间,守卫商业大楼。”

  • 文摘-现代汉语大词典

    文摘wén zhāi

    【释义】:

    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的某些重要、精彩部分选取出来,单独传播。有时也作为采用上述方法编辑而成的出版物或报刊专栏的名称。

  • 采摘-现代汉语大词典

    采摘cǎi zhāi

    【释义】:

    摘取。如:采摘茶叶。

  • 仙人摘豆-汉语大词典

    仙人摘豆

    【1】即仙人栽豆。我国传统魔术名。《冷眼观》第十二回:“你可學過‘仙人摘豆’麽?不然﹐怎麽能隨你添添拿拿他看不見呢?”详“仙人栽豆”。

  • 倍摘-汉语大词典

    倍摘

    亦作“[倍擿]”【1】错乱抵牾。倍,通“悖”。{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今經正緯奇﹐倍擿千里。”{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僞既倍摘﹐則義異自明。”{清}{孙诒让}《札迻》卷十二:“倍擿即倍摘﹐字竝與適通。《方言》云:‘適﹐啎也。’”

  • 刊摘-汉语大词典

    刊摘

    【1】谓摘取。{汉}{蔡邕}《琅玡王傅蔡君碑》:“包洞典籍﹐刊摘沈秘。”

  • 剖摘-汉语大词典

    剖摘

    【1】剖析摘取。{清}{周亮工}《书影》卷三:“太極之理﹐{宋}儒矜爲不傳之秘﹐豈知{東漢}高士﹐已有剖摘奥義如{張遐}者。”

  • 剽摘-汉语大词典

    剽摘

    【1】犹摘录。{明}{归有光}《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一:“而{賢}等所載沿革郡名﹐人物古蹟﹐往往剽摘書傳字句。”{明}{归有光}《<卓行录>序》:“{休寧}{程汝玉}雅志著述﹐頗爲剽摘而彙别之﹐凡爲書若干卷﹐名之曰《卓行録》。”

  • 尋枝摘葉-汉语大词典

    尋枝摘葉

    【1】喻专注于细小之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建安}之作﹐全在氣象﹐不可尋枝摘葉。”

  • 尋章摘句-汉语大词典

    尋章摘句

    【1】搜求﹑摘取片断辞句。指读书或写作只注意文字的推求。{吴晗}《学习集·谈读书》:“一种是寻章摘句式的﹐读得很细心﹐钻研每一段﹐以至每一句﹐甚至为了一个字﹐有的经师写了多少万字的研究论文。”《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吴书》:“〔{孫權}〕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書生尋章摘句而已。”{唐}{李贺}《南园》诗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清}{姚世钧}《饶州舟次独酌醉後放歌》:“尋章摘句守矩矱﹐廋辭謎語工雕搜。”

  • 小摘-汉语大词典

    小摘

    【1】随意采摘。{宋}{惠洪}《次韵通明叟晩春》:“緑徧西園春正殘﹐青梅小摘嗅仍看。”{杜甫}《有客》诗“小摘爲情親”{仇兆鳌}注引{南朝}{宋}{谢灵运}《永嘉记》:“百卉正發時﹐聊以小摘供日。”{清}{陈确}《春晴过近思叔池上即事》诗:“邨圃新晴滿眼花﹐攜筐小摘足生涯。”

  • 嗤摘-汉语大词典

    嗤摘

    【1】讥笑指摘。{清}{周亮工}《书影》卷十:“此其指事懷忠﹐鬱紆激切﹐直可與{曲江老人}相視而笑﹐斷不得以放利偷合﹐詭薄無行﹐嗤摘之者也。”

  • 强摘的瓜不甜-汉语大词典

    强摘的瓜不甜

    【1】见“强2扭的瓜不甜”。

  • 理寃摘伏-汉语大词典

    理寃摘伏

    【1】伸雪冤屈,揭发奸慝。{明}{徐渭}《女状元》第四出:“這三起事都問得絶妙﹐理寃摘伏麽可也如神。”

  • 瑕摘-汉语大词典

    瑕摘

    亦作“[瑕擿]”【1】犹瑕適。指过失。{元}{揭傒斯}《京城闲居杂言》诗之四:“常恐文達士﹐輕薄多瑕擿。”{唐}{皎然}《苕溪草堂》诗:“吾高{鴟夷子}﹐身退無瑕摘。”

  • 攻摘-汉语大词典

    攻摘

    【1】批评指责。《明史·文苑传二·罗玘》:“一經攻摘﹐且玷終身。”

  • 牽摘-汉语大词典

    牽摘

    【1】攀摘。《法苑珠林》卷十四:“夫人見後園中有一大樹名曰無憂﹐華色香鮮﹐枝葉分布﹐極爲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

  • 抉瑕摘釁-汉语大词典

    抉瑕摘釁

    【1】谓刻意挑剔缺点毛病。《东观汉记·陈元传》:“抉瑕摘釁﹐掩其宏美。”

  • 抉摘-汉语大词典

    抉摘

    【1】抉择;择取。{唐}{陆龟蒙}《甫里先生传》:“好讀古聖人書﹐探六籍﹐識大義﹐就中樂《春秋》﹐抉摘微旨。”{林纾}《译<贼史>序》:“{迭更司}極力抉摘下等社會之積弊﹐作爲小説﹐俾政府知而改之﹐每書必竪一義。”{宋}{沈洵}《<韵语阳秋>序》:“自{漢}{魏}以來詩人篇詠﹐咸參稽抉摘﹐以品藻其是非。”【2】挑剔;揭发。{沈惟贤}《读新小说法》:“抉摘宫闈秘密﹐可作{唐}{宋}遺事讀;描摹兒女愛情﹐可作{齊}{梁}樂府讀。”{清}{戴名世}《<四书朱子大全>序》:“近日{平湖}{陸氏}﹑{長州}{汪氏}爲之抉摘其疵謬﹐以告於世。”

  • 拈花摘豔-汉语大词典

    拈花摘豔

    亦作“[拈華摘豔]”【1】指雕琢淫词艳句。{明}{宋濂}《<水云亭小稿>序》:“若夫拈花摘豔﹑勸淫蠱俗者之爲﹐則當斥而棄之爾。”{明}{宋濂}《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若拈華摘豔﹐鉥心劌腎於辭章間﹐陋之陋者也。”{明}{宋濂}《故朱府君文昌墓铭》:“世之人不循其本而競其末﹐往往拈花摘豔以爲工﹐而謂詩之道在是﹐惜哉!”

  • 拈華摘豔-汉语大词典

    拈華摘豔

    【1】见“拈花摘豔”。

  • 抽摘-汉语大词典

    抽摘

    【1】犹抽调。{宋}{岳飞}《申省措置襄汉兵状》:“{飛}所六萬之兵﹐雖蒙朝廷俞允﹐然必待{楊么}賊平﹐然後抽摘。”

  • 抵摘-汉语大词典

    抵摘

    【1】指责。{宋}{梅尧臣}《和司马学士虑囚》:“是以大君心﹐惟恐横抵摘﹐前法著以律﹐後法編以册。”

  • 抱蔓摘瓜-汉语大词典

    抱蔓摘瓜

    【1】摘完瓜连瓜蔓也抱去。比喻滥加株连,斩尽杀绝。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種瓜黄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猶自可,摘絶抱蔓歸。”{清}{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诗:“抱蔓摘瓜餘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 指摘-汉语大词典

    指摘

    【1】亦作“[指謫]”。挑出错误,加以批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延熙}九年秋﹐大赦。{光}於衆中責大將軍{費禕}……{光}之指摘痛癢﹐多如是類。”{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自信甚明﹐獨立不懼。面折廷争﹐則或貽同列之忿;指謫時病﹐則或異大臣之爲。”{清}{薛福成}《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主和議者﹐例受人指摘。”{茅盾}《手的故事》六:“他们竟敢指摘我们贩运私货么?”【2】指出并摘录。{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读法》:“搜辑实物标本图画﹐初观察全体概要﹐授以名称;次指摘要点﹐详细观察;次结合以语言﹐以便记忆。”

  • 捃摘-汉语大词典

    捃摘

    【1】采集;摘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独应<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然僅以自意立言﹐無徵不信﹐懼未足堅吾説也;則將以鄙陋所及﹐捃摘史迹﹐拉雜而列比之﹐令爲徵言。”{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宋}{嚴有翼}詆{東坡}詩……所用典故﹐被其捃摘﹐幾無完膚。”

  • 採摘-汉语大词典

    採摘

    亦作“[採擿]”【1】摘取;选录。{宋}{曾巩}《方推官寄新茶》诗:“採摘東溪最上春﹐壑源諸葉品尤新。”{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符契元》:“時果未熟﹐乃有隣里小兒攀緣採摘。”《朱子语类》卷八八:“《大戴禮》冗雜﹐其好處已被{小戴}採摘來做《禮記》了。然尚有零碎好處在。”《隋书·王劭传》:“然其採擿經史謬誤﹐爲《讀書記》三十卷﹐時人服其精博。”《隋书·经籍志四》:“{晉}代{摯虞}﹐苦覽者之勞倦﹐於是採擿孔翠﹐芟剪繁蕪﹐自詩賦下﹐各爲條貫﹐合而編之﹐謂爲《流别》。”{唐}{刘知幾}《史通·补注》:“{陸澄}所注{班}史﹐多引{司馬遷}之書。若此缺一言﹐彼增半句﹐皆採摘成注﹐標爲異説。”

  • 搜摘-汉语大词典

    搜摘

    【1】搜集摘取。{清}{戴名世}《<三山存业>序》:“凡天人性命之故﹐禮樂制度之詳﹐經史百家之同異﹐搜摘抉剔﹐有所得﹐即筆之於書。”{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至於工文自試者﹐又不過於雕詞鏤句之才﹐搜摘絶離之學。”

  • 搜摘-汉语大词典

    搜摘

    【1】犹搜搅。{唐}{陆贽}《论两税之弊须有厘革》:“搜摘郡縣﹐劾驗簿書。”

  • 摘-汉语大词典

    《廣韻》陟革切,入麥,知。【1】用手指采下或取下。{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傾柯引弱枝﹐攀條摘蕙草。”{唐}{孟浩然}《裴司士见访》诗:“廚人具雞黍﹐稚子摘楊梅。”{宋}{陆游}《东阳观酴醾》诗:“{吴}地春寒花漸晚﹐北歸一路摘香來。”{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有一日拏住{費無忌}呵﹐直着那廝摘膽剜心﹐做俺祭卓兒上的禮。”{田汉}《南归》:“我到园子里再摘点青菜。”【2】指用手轻拉。《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逸雲}聽了笑吟吟的提了酒壺滿斟了一遍酒﹐摘了{青雲}袖子一下﹐起身離座﹐對{德公}夫婦請了兩個雙安。”【3】除去﹐去掉。《刘知远诸宫调·君臣兄弟夫妇团圆》:“卓下剛刀﹐摘了弓箭。”《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過了三天再不去﹐叫人來摘門下瓦。”《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老爺纔把帽罩子摘了﹐遞給{華忠}﹐進了屋子。”【4】选取;抽取。{汉}{蔡邕}《琅玡王傅蔡君碑》:“履孝弟之性﹐懷文藝之才﹐包洞典籍﹐刊摘沈秘。”{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宋}{梅尧臣}《秋日同希深昆仲游龙门香山极一时之娱》诗:“摘景固無遺﹐揮筆曾未休。”{明}{李东阳}《新宁县石城记》:“{吴公}曰:‘然。’吾不以煩而民﹐止取其人若干。乃罰贓爲費﹐摘戍爲役﹐命都指揮{劉侯斌}……分理之。”【5】指摘要。《文字改革月刊》1983年第5期:“先看文摘﹐再进一步找到所要的资料原文。”【6】指摘﹐责备。《文选·傅毅<舞赋>》:“摘齊行列﹐經營切儗。”{李善}注:“指摘行列﹐使之齊整。”{宋}{曾巩}《寄王介甫》诗:“羣兒困不酬﹐吽嚬聚譏摘。”{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詩不能無疵﹐雖《三百篇》亦有之﹐人自不敢摘耳。”【7】借贷。参见“[摘借]”。【8】信服。参见“[摘伏]”。

  • 摘-汉语大词典

    【1】即搔头。妇女首饰的一种。{清}{方以智}《通雅·衣服》:“以玳瑁爲摘﹐長一尺﹐端爲華勝。”

  • 摘-汉语大词典

    《廣韻》他歷切,入錫,透。【1】发﹐开发。{汉}{焦赣}《易林·履之坤》:“循{河}摘舟﹐旁{淮}東游。”{宋}{秦观}《国论》:“至於摘山煮海﹐冶鑄之事﹐他日吏緣以爲姦者﹐臨遣信臣﹐更定其法。”【2】揭发。《东观汉记·韩棱传》:“拔幽滯﹐發摘姦盗﹐郡中震慄﹐權豪懾伏。”{唐}{陆贽}《奏论朝官阙员及刺史等改转伦序状》:“以避謗爲奉公之誠﹐以摘瑕爲選士之要。”{宋}{岳珂}《桯史·鸿庆铭墓》:“余在故府時﹐有同朝士爲某人作行狀﹐言者摘其事﹐以爲士大夫不忍爲﹐即日罷去。”{清}{昭槤}《啸亭杂录·湖北谣》:“{福}天資陰刻﹐廣納苞苴;{陳}則摘人瑕疵﹐務使下屬傾囊解橐以贈﹐然後得免。”【3】扰乱。《後汉书·隗嚣传》:“既亂諸{夏}﹐狂心益悖﹐北攻强{胡}﹐南擾勁{越}﹐西侵{羌}{戎}﹐東摘{濊}{貊}。”{李贤}注:“摘﹐擾也。”【4】用手指拨弄弦索乐器。{元}{熊朋来}《瑟赋》:“立搊卧摘﹐竹軋木搕。”【5】剔﹐挑。《淮南子·齐俗训》:“故愚者有所修﹐智者有所不足﹐柱不可以摘齒﹐筐不可以持屋。”{明}{李东阳}《送邵文敬知思南序》:“獨人才之在天下﹐小大繁簡﹐各有攸宜。柱不可以摘齒﹐馬不可以守閭。”《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客人{陶公}夜半正起來撒溺﹐覺得船底下有物﹐叫水手將篙摘起﹐卻是一個人﹐渾身綑縛。”

  • 摘伏-汉语大词典

    摘伏

    【1】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旧唐书·玄宗纪上》:“内外官人被諸道按察使及御史所摘伏﹐咸宜洗滌﹐選日依次叙用。”{南朝} {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時然臨下邑﹐摘伏信如神。”《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蒞任之後﹐摘伏發隱﹐不畏豪横。”

  • 摘頭-汉语大词典

    摘頭

    【1】谓摘去头上首饰。《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良久﹐{月娘}進裏間内﹐脱衣裳﹐摘頭。”

  • 摘破-汉语大词典

    摘破

    【1】揭破;揭开。{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药议》:“古人言枳實者﹐便是枳殼﹐《本草》中枳實主療﹐便是枳殼主療;後人既别出‘枳殼’條﹐便合於‘枳實’内摘出枳殼主療﹐别爲一條。舊條内只合留枳實主療。後人以{神農}《本經》﹐不敢摘破﹐不免兩條相犯﹐互有出入。”{明}{李贽}《四书评·大学》:“此篇文字極精﹐《大學》樞要全在于此……但其中綫索尚未經人摘破﹐今爲一一言之。”

  • 摘發-汉语大词典

    摘發

    【1】揭示﹑阐明。{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聰明英特之士﹐雖摘發新理﹐懷抱新見﹐而束於教令﹐胥緘口結舌而不敢言。”{晋}{袁宏}《後汉纪·明帝纪上》:“誦《易經》﹐習《詩》﹑《論語》﹑《春秋》﹐略記大義﹐聽言觀論﹐摘發其要。”【2】揭发。{宋}{曾巩}《开封府狱空转官制》:“摘發姦欺﹐動而必中;彈治豪右﹐勇於敢爲。”{鲁迅}《南腔北调集·<一个人的受难>序》:“在{瑞士}时﹐常投画稿于日报上﹐摘发社会的隐病。”{明}{沈榜}《宛署杂记·人物》:“{嚴}俗健訟﹐公摘發如神﹐民莫敢欺﹐訟因以簡。”《北齐书·冯翊王润传》:“及長﹐廣慎方雅﹐習於吏職﹐至摘發隱僞﹐姦吏無所匿其情。”

  • 摘抉-汉语大词典

    摘抉

    【1】犹言发掘﹐阐发。{唐}{韩愈}《送穷文》:“其次名曰學窮﹐傲數與名﹐摘抉杳微﹐高挹羣言﹐執神之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楊子}{用修}拮据《墳》《典》﹐摘抉隱微﹐白首丹鉛﹐厥功偉矣。”【2】犹挑剔。{宋}{曾巩}《与王介甫第二书》:“待之以久﹐則人之功罪善惡之實自見﹐雖有幽隱﹐不能掩也。故有漸磨陶冶之易﹐而無按致操切之難;有愷悌忠篤之純﹐而無偏聽摘抉之苛。”

  • 摘得新-汉语大词典

    摘得新

    【1】词调名。因{唐}{皇甫松}词首句为“摘得新”而得名。《词谱》卷一:“《摘得新》﹐{唐}教坊曲名……單調二十六字﹐六句﹐四平韻。”{唐}{皇甫松}《摘得新》词之二:“摘得新﹐枝枝葉葉春。”

  • 摘桃子-汉语大词典

    摘桃子

    【1】比喻坐享其成。{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後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当代》1981年第3期:“{郭路生}更加如释重负地喘了口气。纪委有现成的材料﹐他只须扮演摘桃子的角色。”

  • 摘借-汉语大词典

    摘借

    【1】谓急于用钱﹐临时告借。{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四章:“你看这姑娘怪可怜的﹐你不如收留了她﹐大家帮补你一些﹐你再摘借摘借﹐将就着把事办了。”

  • 摘除-汉语大词典

    摘除

    【1】切除体内某一腺体﹑肿瘤等。《人民日报》1983.4.26:“在改编名著时﹐可得……区别精华与糟粕。最精华之处﹐即一戏之胆﹐不必摘除胆囊。”

  • 摘僻-汉语大词典

    摘僻

    亦作“[摘擗]”【1】拳曲手足。谓自加拘束。《庄子·马蹄》:“澶漫爲樂﹐摘僻爲禮﹐而天下始分矣。”{成玄英}疏:“摘僻是曲拳之行。”一说﹐烦碎。{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擿僻﹐當作‘摘擗’。{王逸}注《楚辭》:‘擗﹐析也。’摘者﹐摘取之;擗者﹐分之;謂其煩碎也。”

  • 摘離-汉语大词典

    摘離

    【1】脱离;分离。{明}{刘兑}《娇红记》:“想佳期心攘攘﹐盼歡會眼巴巴。他怕不是難摘離老人家。”{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二折:“直着咱在羅網﹐休摘離﹐休指望;便似一百尺的石門教我怎生撞?”{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我子待便摘離﹐把頭面收拾﹐倒過行李。”

  • 摘録-汉语大词典

    摘録

    【1】摘要抄录;选取抄录。{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四·潞公诗》:“{蘇文忠公}常稱{潞公}長律無一字無考據﹐世猶未知其工妙如此……予偶讀公集﹐摘録如右。”{明}{钱德洪}《<传习录中>序》:“昔{南元善}刻《傳習録》於{越}﹐凡二册。下册摘録先師手書﹐凡八篇。”

  • 摘裂-汉语大词典

    摘裂

    【1】破碎零散。{明}{叶盛}《水东日记·趁航船》:“{吴思庵}先生談及《淺學後進》﹐曰:‘此《韻府羣玉》﹐秀才好趁航船爾。’……蓋言其破碎摘裂之學﹐祇足供談笑也。”{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下:“碑版文字﹐體制未甚古﹐雖欲叙事﹐却傷於多處。然文字却不摘裂﹐雅奥温潤可玩。”

  • 摘索-汉语大词典

    摘索

    【1】搜索。{清}{黄宗羲}《黄季真先生墓志铭》:“黨錮之禍﹐摘索無遺。”

  • 摽摘-汉语大词典

    摽摘

    【1】举出并予以评断。《隋书·文学传·潘徽》:“末有{李登}《聲類》﹑{吕静}《韻集》﹐始判清濁﹐纔分宫羽﹐而全無引據﹐過傷淺局﹐詩賦所須﹐卒難爲用。遂躬紆睿旨﹐摽摘是非﹐撮舉宏綱﹐裁斷篇部。”

  • 摘星樓-汉语大词典

    摘星樓

    【1】楼名。传说为{商}{纣王}所建﹐极高峻。{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俺又不曾徹青霄高蓋起{摘星樓}。”

  • 摘語-汉语大词典

    摘語

    【1】犹私语。{宋}{陆游}《南唐书·刁彦能传》:“又嘗從{知訓}宴{烈祖}於{山光寺}﹐復欲加害﹐弟知{諫}摘語{烈祖}﹐{烈祖}亦馳去。”{宋}{岳珂}《桯史·叶少蕴内制》:“{少藴}黽勉奉詔﹐制出告廷﹐{鄭華原}素不樂{少藴}﹐摘語{貫}曰:‘{葉内翰}欺公﹐至託王言以寓微風。’”{宋}{无名氏}《鬼董·金烛》:“其人姓{魚}氏﹐見客喜出迎﹐燂湯治飯﹐問所以來。婦側聞之﹐摘語其夫:‘此持太師壽禮﹐必厚齎﹐可圖也。’”

  • 摘頭-汉语大词典

    摘頭

    【1】即搔头。{清}{方以智}《通雅·衣服》:“搔頭﹐一名擿頭……《儀禮》‘櫛笄’注:‘榛笄有首者。’若今時刻鏤摘頭矣。”

  • 摘句-汉语大词典

    摘句

    【1】摘录文章诗歌之句。{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诗》:“{放翁}古今體詩﹐每結處必有興會﹑有意味……今就近體中摘句於後﹐使人見其功力之精。”《世说新语·言语》“{謝}公兄弟與諸人私庭講習”{刘孝标}注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寧康}三年九月九日﹐帝講《孝經》﹐僕射{謝安}侍坐﹐吏部尚書{陸納}﹑兼侍中卞耽讀﹐黄門侍郎{謝石}﹑吏部{袁宏}兼執經﹐中書郎{車胤}﹑{丹陽}尹{王混}摘句。”

  • 摘那-汉语大词典

    摘那

    【1】犹调拨。{宋}{李纲}《条具防冬利害事件札子》:“君父洞照幾微﹐審量事勢﹐摘那兵將﹐假以權宜﹐使得竭犬馬之力﹐圖尺寸之補。”{宋}{岳飞}《申省措置襄汉兵状》:“此五項止是二萬人……餘朝廷摘那﹐以足六萬之數﹐速賜遣發前來﹐布列諸郡。”{宋}{叶適}《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并於防{江}效用内摘那千人﹐各堡二千五百人……相共守把。”

  • 摘要-汉语大词典

    摘要

    【1】摘录要点。{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时事·言道著》:“古{虞}{言道著}自著《壽國策》﹐並《克敵先天機器法》……故特摘要附報﹐以備老馬之採。”【2】谓摘录下来的要点。{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我的臆测﹐是以为{中国}的言文﹐一向就并不一致的﹐大原因便是字难写﹐只好节省些。当时的口语的摘要﹐是古人的文;古代的口语的摘要﹐是后人的古文。”

  • 摘帽-汉语大词典

    摘帽

    【1】脱下帽子。{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中西礼俗之异点》:“〔{法國}〕皇帝見衆人之摘帽﹐亦以手掀其帽﹐爲答禮然。”【2】比喻除去对斗争对象所给予的定性处理。《花城》1981年第5期:“那个老牧主早就摘帽了。”

  • 摘撥-汉语大词典

    摘撥

    【1】调派。《元典章·户部八·盐课》:“採石依舊設官批驗引目﹐摘撥軍船﹐一同盤捉私鹽。”【2】挑选。《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正是﹐我愁着哥謝孝這一節。少不的也謝﹐只摘撥謝幾家要緊的﹐胡亂也罷了。”

  • 摘發-汉语大词典

    摘發

    【1】调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又令統制官{姚公輔}﹑{趙銓}守{原州}﹐聽候中軍統制{吴挺}節制﹐不得自爲摘發。”

  • 摘髭-汉语大词典

    摘髭

    【1】摘取髭须。喻轻而易举。语出{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清}{姚鼐}《奉答朱竹君筠用前韵见赠》:“連年摘髭取科第﹐射策彤庭語驚衆。”

  • 摘青-汉语大词典

    摘青

    【1】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宋}{韩彦直}《橘录·采摘》:“歲當重陽﹐色未黄﹐有採之者﹐名曰摘青。”

  • 摘由-汉语大词典

    摘由

    【1】机关单位收发文件时﹐简摘公文的事由﹐记录入册﹐以备查考﹐谓之“摘由”。由﹐事由。

  • 摘心-汉语大词典

    摘心

    【1】摘除植株枝条顶梢或顶芽的工作。《经济生活报》1983.4.23:“扢插或分株七盆成活后﹐要进行二至三次造型打顶(也叫打心﹑摘心)工作。”

  • 摘印-汉语大词典

    摘印

    【1】{清}制﹐地方官犯事﹐须即撤职者﹐即由督抚委派人员收取该官印信﹐限日离任﹐叫“摘印”。《儒林外史》第十七回:“那曉得百姓要留這官﹐鳴鑼罷市﹐圍住了摘印的官﹐要奪回印信。”《清会典事例·吏部·外官参劾》:“特參貪酷拏問質審等犯﹐一面具題﹐一面摘印看守。”

  • 摘埴索塗-汉语大词典

    摘埴索塗

    【1】盲人以杖点地﹐探索道路。喻盲目的行为。{孙中山}《<民报>发刊词》:“姱詞以爲美﹐囂聽而無所終﹐摘埴索塗﹐不獲則反覆其詞而自惑。”{严复}《救亡决论》:“凡舟車之運轉流行﹐道里之險易澀滑﹐岩牆之必壓﹐坎陷之至凶﹐摘埴索塗﹐都忘趨避。”

  • 摘脱-汉语大词典

    摘脱

    【1】指释放。《实事白话报》1930.11.12:“你们有没有好亲友﹐可以给他托托人情﹐万一把他摘脱出来﹐也是说不定的。”

  • 摘掇-汉语大词典

    摘掇

    【1】采摘。{元}{贡师泰}《学圃吟》:“琅玕琥珀鉤珊瑚﹐鑱劚摘掇視密疏。”{唐}{元稹}《遣画》诗:“掃除田地静﹐摘掇園蔬美。”

  • 摘伏-汉语大词典

    摘伏

    【1】犹折服。{宋}{洪迈}《容斋五笔·严先生祠堂记》:“{張伯玉}守{河陽}﹐作《六經閣記》﹐先託游士及在職者各爲之﹐凡七八本﹐既畢﹐并會於府。{伯玉}一一閲之﹐取紙書十四字﹐遍示客曰:‘{六經閣}﹐諸子﹑史﹑集在焉﹐不書﹐尊經也。’時{曾子固}亦預坐﹐驚起摘伏。”

  • 摘瓜抱蔓-汉语大词典

    摘瓜抱蔓

    【1】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種瓜{黄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后用以喻一扫而空。《“五四”爱国运动资料·陕西学生一九一九年五月三十日通启》:“狡{日}思逞﹐豈僅得一{青島}而可以饜其慾哉?將見摘瓜抱蔓﹐糠及米﹐着着進逼﹐而無已時。”

  • 摘覆-汉语大词典

    摘覆

    同“[摘2伏]”【1】{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彼鋪張于條教號令之末﹐矜詡于發姦摘覆之神﹐曷足語知道?”

  • 摘阮-汉语大词典

    摘阮

    【1】弹奏琵琶。阮咸﹐古琵琶的一种。相传{晋}{阮咸}善奏此乐器﹐故名。简称阮。{清}{钱谦益}《新安汪然明合葬墓志铭》:“摩挲名蹟﹐吹簫摘阮。移日視蔭﹐乃抗手而告别。”{宋}{米芾}《西园雅集图记》:“琴尾冠紫道服摘阮者﹐爲{陳碧虚}。”{明}{高启}有《美人摘阮图歌》。

  • 摘遍-汉语大词典

    摘遍

    【1】谓截取大曲中大遍的解数所制的曲。如《泛清波摘遍》。{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一》:“所謂大遍者……凡數十解﹐每解有數疊者﹐裁截用之﹐則謂之摘遍。”{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宋之乐曲》:“大曲遍數﹐往往至於數十﹐唯{宋}人多裁截用之。即其所用者﹐亦以聲與樂爲主﹐而不以詞爲主﹐故多用聲無詞者。”

  • 摘句尋章-汉语大词典

    摘句尋章

    【1】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田北湖}《论文章源流》:“語言無以合文字之通而馭其窮﹐文字不能求語言之是而應其變﹐雖摘句尋章﹐自詡爾雅﹐靡然僞體﹐益刺目而不可掩。”{明}{汤式}《一枝花·赠人》套曲:“論文時芸窗下摘句尋章﹐論武時柳營内調絲弄竹。”

  • 摘記-汉语大词典

    摘記

    【1】摘要记录;摘录。

  • 摘鈔-汉语大词典

    摘鈔

    亦作“[摘抄]”【1】择要抄录。{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他的日记是摘抄﹐数量已经可观。”{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二:“{仲達}妄人﹐其書無足取﹐而所載多本﹐不爲無功﹐摘鈔之以資參考焉。”

  • 摘瑕指瑜-汉语大词典

    摘瑕指瑜

    【1】谓揭示优缺点。{明}{袁宏道}《送徐太府见可入计序》:“士之執舉子業者盈庭﹐公摘瑕指瑜﹐無不心折。”{明}{张同奎}《上六部禀帖》:“先帝一日與{忞}評論古今名臣宿將﹐摘瑕指瑜﹐纖悉無遺。”

  • 摘擗-汉语大词典

    摘擗

    【1】见“摘僻”。

  • 摘纓-汉语大词典

    摘纓

    【1】{春秋}时﹐{楚庄王}和群臣夜宴﹐中途烛灭﹐有人在暗中引{楚王}美人衣﹐美人暗摘其缨(帽带)﹐以告{楚王}。{楚王}命群臣统统摘去缨﹐然后举火﹐使那人不被发现。后来{楚}与{晋}战﹐其人奋力作战﹐以报答{楚王}。见《韩诗外传》卷七。后因用为宴宾之典。{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二折:“正逢愛客瓊筵啟﹐休誇珠履﹐漫摘華纓﹐賓和主燕喜情諧。”

  • 摘抄-汉语大词典

    摘抄

    【1】见“摘鈔”。

  • 摘不開-汉语大词典

    摘不開

    【1】摆脱不了。《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老爺家裏有一點摘不開的家務﹐故此不曾去。”

  • 摘索-汉语大词典

    摘索

    【1】犹言瑟缩。{唐}{韩偓}《清兴》诗:“陰沈天氣連翩醉﹐摘索花枝料峭寒。”{宋}{林逋}《又咏小梅》:“摘索又開三兩朵﹐團欒空繞百千迴。”

  • 撩摘-汉语大词典

    撩摘

    【1】摘取。{唐}{元稹}《春六十韵》:“撩摘花情徧﹐搜求好處終。”

  • 攀摘-汉语大词典

    攀摘

    【1】采摘﹐摘取。{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姓》:“桃初實﹐子往攀摘。”{王西彦}《古屋》第四部:“我踱着步﹐从花台这边到花台那边﹐不时攀摘一两片石榴叶。”

  • 擷摘-汉语大词典

    擷摘

    【1】摘取。{刘师培}《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而字形足以行遠之由﹐則以顧形思義﹐可以窮社會之形﹐足備社會學家所擷摘﹐非東方所克私。”

  • 斷章摘句-汉语大词典

    斷章摘句

    【1】裁断章节﹐选用文句。{唐}{李商隐}《唐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後序》:“其疾怒急擊﹐快利勁果﹐出行萬里﹐不見其敵;高歌酣顔﹐入飲于朝﹐斷章摘句﹐如娠如生。”

  • 煎豆摘瓜-汉语大词典

    煎豆摘瓜

    【1】喻亲属相残。煎豆,语本{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语本{唐}{李贤}《黄台瓜辞》:“三摘猶自可,摘絶抱蔓歸。”{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六章:“或兄弟争國﹐煎豆摘瓜﹐而{建文}之仁﹐{金川門}改爲僧。”

  • 票摘-汉语大词典

    票摘

    【1】在纸片上摘录书写。{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仁庙圣学》:“《野記》載:{仁廟}資質甚美﹐詞翰並精﹐聖學外﹐尤喜舉業。每試録至﹐則票摘瑕處以語宫官﹐極允當也。”

  • 疵摘-汉语大词典

    疵摘

    【1】谓指出缺点﹑错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何仙》:“太史大駭﹐取其文復閲之﹐殊無疵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每得一地﹐必具圖呈閨闥﹐判其可否。日進数圖﹐悉疵摘之。”

  • 發摘姦隱-汉语大词典

    發摘姦隱

    同“[發擿姦伏]”【1】《北史·循吏传·梁彦光》:“{彦光}下車﹐發摘姦隱﹐有若神明。”

  • 發姦摘覆-汉语大词典

    發姦摘覆

    同“[發姦擿伏]”【1】{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二》:“彼鋪張於條教號令之末﹐矜詡於發姦摘覆之神﹐曷足語知道?”

  • 發摘-汉语大词典

    發摘

    【1】见“發擿”。

  • 發姦摘伏-汉语大词典

    發姦摘伏

    同“[發姦擿伏]”【1】《魏书·良吏传·宋世景》:“民間之事﹐巨細必知﹐發姦摘伏﹐有若神明。”《旧唐书·良吏传上·贾敦颐》:“又發姦摘伏﹐有若神明。”

  • 糾摘-汉语大词典

    糾摘

    亦作“[糺摘]”【1】督察揭发。《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朕若有過﹐臣下尚加糾摘;汝爲{開封府}尹﹐可不奉法邪?”{晋}{袁宏}《後汉纪·桓帝纪下》:“〔{度尚}〕初爲{上虞}長﹐糾摘姦伏﹐縣中謂之神明。”《魏书·高恭之传》:“其所糾摘﹐不避權豪。”{唐}{刘知幾}《史通·书事》:“必伸以糺摘﹐窮其負累﹐雖擢髮而數﹐庸可盡邪?”

  • 那摘-汉语大词典

    那摘

    【1】调拨;抽调。《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己酉﹐詔:‘殿前司破敵軍﹐以五千爲額。’時左翼軍之改隸者﹐與統制官{陳敏}所募士纔二千人﹐乃於本司諸軍那摘以充其數。”

  • 采摘-汉语大词典

    采摘

    【1】摘取。{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龙眼》:“其木性畏寒﹐白露後方可采摘﹐曬焙令乾﹐成朵﹐乾者名龍眼錦。”【2】采集摘录。{明}{胡应麟}《诗薮·遗逸下》:“〔{王劭}〕在著作二十年﹐采摘經史謬誤﹐爲《讀書記》三十卷﹐世推精覈云。”

  • 解摘-汉语大词典

    解摘

    【1】解释摘取的文句。{唐}{韩愈}《赠张籍》诗:“召令吐所記﹐解摘了瑟僴。”{钱仲联}集释:“解摘者﹐謂摘取數語﹐問之而能解也。”【2】亦作“[解擿]”。摘录,摘取。《太平广记》卷五八引《集仙录·魏夫人》:“歌畢﹐{王君}乃解摘經中所修之節度﹐及寶經之指歸﹐行事之口訣諸要備訖﹐徐乃别去。”{宋}{司马光}《辞修起居注第三状》:“蓋以解擿章句﹐校讎文字﹐考尋儀典﹐編次簡牘﹐苟策勵疲駑﹐庶幾可以逃於罪戾。”

  • 討摘-汉语大词典

    討摘

    【1】讨究撷取。{唐}{罗衮}《仓部柏郎中墓志铭》:“宗廟之事﹐一何專奇﹐討摘奥冥﹐不由於師。”

  • 譏摘-汉语大词典

    譏摘

    【1】讥议指摘。{宋}{曾巩}《寄王介卿》诗:“雅愛{張}與余﹐挽之置茵蓆。羣兒困不酬﹐吽嚬聚譏摘。”一本作“譏謫”。

  • 離摘-汉语大词典

    離摘

    【1】脱离﹔离开。{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二折:“猛地裏難迴避﹐可教人怎離摘。”{元}{王仲文}《救孝子》楔子:“可正是目下農忙難離摘﹐我也幾度徘徊無■劃。”

  • 鉛摘-汉语大词典

    鉛摘

    亦作“[鈆摘]”【1】犹笔录。《艺文类聚》卷五八引{南朝}{梁}{刘之遴}《与刘孝标书》:“間聞足下作《類苑》﹐括綜百家﹐馳騁千載﹐彌綸天地﹐纏絡萬品﹐撮道略之英華﹐搜羣言之隱賾﹐鉛摘既畢﹐殺青已就。”{汉}{扬雄}《答刘歆书》:“故天下上計孝廉及内郡衞率會者﹐{雄}常把三寸弱翰﹐齎油素四尺﹐以問其異語﹐歸即以鈆摘次之於槧﹐二十七歲於今矣。”

  • 鉤元摘秘-汉语大词典

    鉤元摘秘

    亦作“[鈎元摘秘]”【1】探取精微﹐采摘奥秘。{郑观应}《盛世危言·藏书》:“或鈎元摘秘﹐著古今未有之奇書。”

  • 鉤摘-汉语大词典

    鉤摘

    亦作“[鈎摘]”【1】勾录摘取。{宋}{叶適}《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留丞相}請付外﹐上悉鉤摘要語﹐多施行者。”【2】探索寻求。{元}{赵麟}《玉山草堂赋》:“予徒知掎摭於草堂之麗﹐而不知鈎摘於玉山之名者也。”

  • 鮮摘摘-汉语大词典

    鮮摘摘

    【1】鲜盛貌。{明}{单本}《蕉帕记·叩仙》:“飛來飛去只爲介點野花香﹐自家園裏鮮摘摘牡丹芍藥倒偏弗採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