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匡

匡(匡)是什么意思

  • 匡阜-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匡阜kuàng fù

    【释义】:

    庐山的别称。阜,土山。南朝·梁·刘孝标《酬陆长史倕》诗:“庐阜擅高,岧岧入太清。”唐·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诗:“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唐·李德裕《大孤山赋序》:“余剖符淮司,道出蠡泽。属江天清霁,千里无波;点大孤于中流,升旭日于匡阜。不因左官,岂遂斯游?”

  • 匡君-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匡君kuāng jūn

    【释义】:

    指庐山。本指匡氏兄弟,借指庐山,实为拟人之称。清·赵进余《南康登楼》诗:“空城何所有,一半是匡君。”清·潘耒《登五老峰最高顶》诗:“乘云我欲之帝廷,稍为匡君鸣不平。兹山何者让衡霍,不岳不镇谁使令。”

  • 匡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匡岭kuāng lǐng

    【释义】:

    庐山别称。《梁书·张缵传》:“眄匡岭以踌躇,想霞裳于云仞;流姮娥之逸响,发王子之清韵。”《陈书·文学传·徐伯阳》:“鄱阳王……率府僚与伯阳登匡岭。”

  • 匡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匡庐kuàng lú

    【释义】:

    指庐山。相传周代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唐·白居易《草堂记》:“匡庐奇秀,甲天下山。”明·吴国伦《鄱阳湖》诗:“欲向匡庐卧白云,宫亭水色昼氤氲。”

  • 匡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匡山kuàng shān

    【释义】:

    指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梁书·处士传·刘慧斐》:“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唐·韩愈《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偶到匡山曾住处,几行衰泪落烟霞。”宋·叶适《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又言谪匡山,五老烟霞鲜。”明·徐复祚《投梭记·魔见》:“庙食匡山已百春,威灵显赫四方闻。”

  • 匡神-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匡神kuàng shéng

    【释义】:

    庐山之神,又称匡君。借指庐山。相传匡俗(一说匡裕)得道于此,后世奉为神,立庙祀之。清·江炳炎《忆旧游·送杨云谷游江楚诸胜》词:“忽起飘然兴,指落霞南浦,长楫匡神。”

  • 匡岳-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匡岳kuàng yuè

    【释义】:

    庐山别称。隋炀帝《遣使往匡山参书》:“进至匡岳,结夏安居。”唐·周贺《投江州张郎中》诗:“使君匡岳近,终作社中人。”五代·齐已《荆渚逢禅友》诗:“社思匡岳无宗炳,诗忆扬州有鲍昭。”宋·梅尧臣《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诗:“隐去先应望匡岳,暂来谁复见龙泉。”清·崔伦奇《烟水亭》诗:“秋结湓城同落叶,云来匡岳似登山。”

  • 匡算-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匡算kuāngsuàn

    粗略计算——细算(年初预算也应~,只是匡算一下,是不容易落实的。)

  • 改正 纠正 矫正 匡正 改-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改正 纠正 矫正 匡正 改

    改正gǎizhèng 纠正jiūzhèng 矫正jiǎozhèng 匡正kuāngzhèng 改gǎi524

    动词。表示以一定的办法或行动使错误的变成正确的。

    “改正”强调把原来错误的方向、意图、表现面貌等按正确的要求加以改变;使用范围很广,常用于思想、工作上的错误缺点。例如:“希望戴联通过实践,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郑加真:《江畔朝阳》);“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对于犯错误的同志,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对于文辞,只改正了几个显然的笔误和补上若干脱字”(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我们要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改正缺点,改进工作”。

    “纠正”强调消除原来的错误、偏差,导入正确;含有“所指的行为有较大的强制力量,态度较为坚决”的意味;除可用于一般有明显表现形式的错误之外,常用于重大的、原则性的错误;意思比“改正”重。例如:“前委要十分注意纠正军事同志以红军为革命本位的狭隘观念”(《周恩来选集》,上卷);“团的领导决心纠正这种偏见”(《解放军报》,1982.10.25);“工人的使命就在治好这个病态,纠正这个轨道,开出新的局面”(叶圣陶:《在民间》);“要把被林彪、‘四人帮’搞乱了的思想纠正过来”(《文艺报》,1980,3)。

    “矫正”强调消除歪曲、偏差,含有“使回到原有的或本应有的正确状态”的意味;多用于生理上的不正常表现、变形、畸形、语言的发音等;意思的轻重和“改正”一致。例如:“西班牙一口吃青年设计了一种矫正口吃的仪器——‘节奏感觉器”(《光明日报》,1982.10.9);“我原谅了她的一切,下决心要把这颗扭歪的树苗矫正过来”(《小说月报》,1982,9);“老师为矫正学生发音不正确的毛病,耐心地示范发音,让每个学生看清楚他发音时的舌位和口形”。

    “匡正”有“挽救回正道上来”的意味,一般用于时弊、社会不良风气、行动策略上的错误等,意思的轻重和“纠正”一致;是书面语用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它的功能主要是揭露问题,匡正时弊,鼓舞斗志的”(《文艺报》,1980,3);“这一形象的出现,对于匡正时弊,用一种新的理想、新的情操武装和激励读者……将会产生强有力的影响”(《人民日报》,1980.1.16);“卿应一如往昔,为朕排难解忧,匡正得失,鼎力内助”(《花城》,1982,4)。

    “改”在意思上和“改正”一致,但比“改正”略轻,表意也不如“改正”明确;一般用于错误、毛病;适于在口语中使用,有口语色彩。例如:“明白了的理,服!做错了的事,改!认准了的路,闯!”(《解放军文艺》,1979,7);“现在他要把从前邪恶的行为和暴躁的脾气改过来”(落花生:《缀网劳蛛》)。

  • 匡济-实用委婉语词典

    匡济

    意为匡时济世,将局势转危为安。也作“匡时”。

  • 匡助-实用委婉语词典

    匡助

    意为请求给予帮助、救助。也作“匡救”。多用于书面语。

  • 匡翼-实用委婉语词典

    匡翼

    意为请求给予匡正辅助。也作“匡弼”。多用于书面语。

  • 匡救-实用委婉语词典

    匡救

    意为请求给予匡正挽救。多用于书面语。

  • 匡益-实用委婉语词典

    匡益

    意为匡正补益。多用于书面语。

  • 盼赐教言,匡我不逮-实用委婉语词典

    盼赐教言,匡我不逮

    意为盼望您惠赐教言,以匡正我未想到的或谬误。

  • 匡-古文观止词典

    匡kuāng

    【词性】:名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睢县西(1)。《游侠列传序》:仲尼畏匡。——孔子在匡地受到威胁。

  • 匡-古文观止词典

    匡kuāng

    【词性】:动词

    纠正,匡扶(6)。《里革断罟匡君》:吾过而里革匡我。——我错了,里革纠正我。《范雎说秦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我要陈述的,都是匡扶君臣关系的事情。《管晏列传》: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多次会集诸侯,一举匡正天下。

  • 匡复-古文观止词典

    匡复kuāng fù

    【词性】:动词

    光复,恢复(1)。《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匡复之功何远?——光复国家的功业怎会遥远?

  • 匡救-古文观止词典

    匡救kuāng jiù

    匡正挽救(2)。《展喜犒师》: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弥补他们之间的裂痕,挽救他们的灾难。《管晏列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发扬他的优点,纠正他的缺点。

  • 里革断罟匡君-古文观止词典

    里革断罟匡君

    【原文出处】:鲁语上 国语

    【说明】:

    本文记述的是鲁宣公不顾时令滥行捕鱼,里革破网谏君的事。里革的勇敢正直,目光远大,让人敬佩;鲁宣公闻过则喜,勇于纳谏的精神亦值得赞扬;师存意味深长,发人深思的进言,更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

    【原文】: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鸟兽孕,水虫成,兽虞于是乎禁置罗,猎鱼鳖,以为夏槁,助生阜也。鸟兽成,水虫孕,水虞于是乎禁罜,设阱鄂,以实庙庖,畜功用也。且夫山不槎蘖,泽不伐夭,鱼禁鲲鲕,兽长麑,鸟翼卵,虫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训也。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网罟,贪无艺也。”

    公闻之,曰:“吾过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为我得法。使有司藏之,使吾无忘谂。”师存侍,曰:“藏罟不如置里革于侧之不忘也。”

  • 匡-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匡kuāng

    ①方正,端正。《周礼·考工·轮人》:“是故规之以视其圜也,萭之以视其~也。”(萭:通“矩”,用曲尺校正。)②纠正。《左传·襄公十四年》:“善则赏之,过则~之。”《史记·货殖列传序》:“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天下。”③辅助,帮助。《国语·晋语七》:“无忌智不能~君。”《后汉书·臧洪传》:“~困补乏,以悦天下。”④亏损。《国语·越语下》:“月盈而~。”⑤眼眶。后写作“眶”。《史记·淮安衡山列传》:“涕满~而横流。”

    【匡复】挽救将灭之国或重建故国。孔融《与曹公论盛孝章书》:“惟公~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匡济】匡时济世,挽救危亡时局。《三国志·魏书·赵俨传》:“曹镇东应期命世,必能~华夏。”

    【匡时】挽救危亡时局。《后汉书·苟淑传论》:“陵夷则濡迹以~。”唐太宗《幸武功庆善宫》:“弱龄逢运改,提剑郁~。”

  • 匡-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kuāng

    【释义】:

    ①挽救;救助。陈毅《哭彭雪枫同志》:“吾党匡天下,得君亦俊才。”又如:匡时;匡世。②辅佐;辅助。如:匡襄。③纠正;扶正。如:匡正;匡纠。①同“框”。(1)边框;围子;框框。鲁迅《致许寿裳》:“有日本人能印,亦不坏,前曾往问,大如来信之笺中红匡者,每张印三百张起码,计三元。”(2)在文字或图片的周围加上线条。江波《发生在一九八三年》:“有个《自然杂志》登载了十几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孩子的照片,其中特别把唐雨的照片匡出来。”(3)约束;限制。叶紫《星》:“梅春姐轻轻地战栗了一下!然而,却给一种数年磨折出来的苦难的意志,将她匡住了。”⑤粗略计算;估计。如:匡算。⑥姓。

  • 匡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子kuāng zi

    【释义】:

    框子。鲁迅《流言和谎话》:“这一回编辑《莽原》时,看见论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投稿里,还有用‘某校’字样和几个方匡子的,颇使我觉得中国实在还很有存心忠厚的君子,国事大有可为。”

  • 匡正-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正kuāng zhèng

    【释义】:

    改正;纠正。祖慰等《线》:“人民的政法人员不是文过饰非的政客,他们心地光明,在匡正纠误时喟然叹曰:‘这是历史的嘲弄,今天看来法官坐错了位置,应该和李郑生同志调换一下才是!’”

  • 匡世-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世kuāng shì

    【释义】:

    挽救世道;扶正世道。鲁迅《科学史教篇》:“然其说之偏于一方,视为匡世之术可耳,无足深难也。”

  • 匡纠-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纠kuāng jiū

    【释义】:

    矫正;纠正。许广平《致鲁迅十一》:“非镜无以鉴形,自勉之外,正待匡纠,先生倘进而时教之,幸甚!”

  • 匡扶-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扶kuāng fú

    【释义】:

    匡正扶持。陈白尘《大风歌》:“足下有志匡扶汉室,下官愿为足下效犬马之劳。”

  • 匡时-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时kuāng shí

    【释义】:

    挽救艰危的时局。廖仲恺《幽禁中感赋》:“廿载茹酸辛,努力思匡时。”

  • 匡济-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济kuāng jì

    【释义】:

    匡正救助。郭沫若《王阳明礼赞》:“他一生五十七年中,就我记忆所及的,似乎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浮夸时代…第三期,匡济时代(四十至五十七)。”

  • 匡浪-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浪kuāng làng

    【释义】:

    象声词。形容器物撞击的声音。管桦《第一课》:“我听到抽门闩的声音。匡浪一声,大门开了。”

  • 匡教-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教kuāng jiào

    【释义】:

    纠正指教。梁启雄《〈荀子简释〉自叙》:“博雅君子,幸匡教之。”

  • 匡救-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救kuāng jiù

    【释义】:

    匡正补救。邹韬奋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所以不得不大声疾呼,希望唤起舆论,督促政府,共谋匡救。”

  • 匡算-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算kuāng suàn

    【释义】:

    粗略计算。《人民日报》1981.3.30:“以1981年全省实有轧钢能力匡算,需钢坯170万吨。”

  • 匡襄-现代汉语大词典

    匡襄kuāng xiāng

    【释义】:

    辅佐帮助。陈春生《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及熊成基调至安庆,范乃竭力匡襄。”

  • 一匡-汉语大词典

    一匡

    【1】使得到匡正。{晋}{葛洪}《抱朴子·嘉遁》:“{桓文}所以一匡﹐{漢高}所以應天﹐未有不致羣賢爲六翮﹐託豪傑爲舟楫者也。”{南朝} {梁}{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伐罪弔民﹐一匡靖亂。”{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儉德遵三尺﹐清時俟一匡。”{吴世昌}《癸亥初夏游襄樊遂至隆中即景感赋》:“三顧何所得?一匡志未伸。”

  • 一匡九合-汉语大词典

    一匡九合

    【1】{春秋}时{管仲}辅助{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建立霸业。后亦以“一匡九合”指立国大事。《旧唐书·郑畋传》:“臣始從戎﹐爰承指顧﹐禀三令五申之戒﹐預一匡九合之謀。”

  • 一匡天下-汉语大词典

    一匡天下

    【1】使天下得到匡正。《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匡﹐正也。天子微弱﹐{桓公}帥諸侯以尊{周}室﹐一正天下。”《史记·齐太公世家》:“寡人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南齐书·高帝纪下》:“賢能悉心﹐士民致力﹐用獲拯溺龕暴﹐一匡天下。”{唐}{陆贽}《平朱泚后车驾还京大赦制》:“再定皇都﹐一匡天下。”《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

  • 三匡欄-汉语大词典

    三匡欄

    【1】汉字偏旁名。形状为“匚”,如“匡”﹑“匠”﹑“匣”﹑“匪”等字的外围部分。

  • 不匡-汉语大词典

    不匡

    亦作“[不誆]”亦作“[不恇]”【1】不料,想不到。{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被我我過那年紀少的來﹐則打的一拳﹐不恇就打殺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九:“{仙客}入京來訪﹐不匡{劉尚書}被人誣陷﹐家小配入掖庭﹐從此天人隔絶﹐永無相會之日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就是{賈成之}夫妻二人﹐也只説是甚麽神棍弄了去﹐神仙也不誆是自家老子。”《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許宣}自開店來﹐不匡買賣一日興一日﹐普得厚利。”{明}{汪錂} 《春芜记·构衅》:“不匡這塊好羊肉﹐到落在狗口裏。”

  • 中匡-汉语大词典

    中匡

    【1】中等的治绩。《逸周书·大匡》:“大匡封攝﹐外用和大;中匡用均﹐勞故禮新;小匡用惠﹐施舍静衆。”

  • 匡-汉语大词典

    《篇海》烏光切。【1】跛;曲胫。《荀子·正论》:“譬之,是猶傴巫,跛匡,大自以爲有知也。”{杨倞}注:“匡,讀爲‘尪’,廢疾之人。”

  • 匡-汉语大词典

    《廣韻》去王切,平陽,溪。【1】“[筐]”的古字。容器名。《诗·小雅·楚茨》:“既齊既稷,既匡既勑。”{郑玄}笺:“天子使宰夫受之以匡。”{陆德明}释文:“筐,本亦作匡。”{陆德明}所据本为“筐”。《説文·匚部》:“匡,飯器,筥也……匡或从竹。”{前蜀}{韦庄}《谒蒋帝庙》诗:“{江}聲似激{秦}軍破,山勢如匡{晉}}危。”【2】方正;端正。{汉}{扬雄}《法言·寡見》:“{卜式}之云,不亦匡乎!”{李轨}注:“匡,正也。{桑弘羊}榷利之時,天下大旱。{卜式}曰:‘獨烹{弘羊},天乃雨。’{式}之所言,大匡正矣!”【3】挽救;救助。《书·盘庚上》:“不能胥匡以生。”{孙星衍}疏:“匡者,{杜氏}注《左傳》云:‘匡猶救也。’”《左传·成公十八年》:“二月乙酉朔,{晉悼公}即位于朝。始命百官,施舍已責,逮鰥寡,振廢滯,匡困乏,救災患。”{杜预}注:“匡亦救也。”《汉书·张陈琱传赞》:“{周勃}爲布衣時,鄙樸庸人,至登輔侙,匡國家難,誅諸{吕},立{孝文},爲{漢}{伊}{周},何其盛也!”{唐}{杨巨源}《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诗:“思減{祝融}權,期匡諸子宅。”{明}{许自昌}《水浒记·博执》:“驀地裏教人魄喪,到此際救援誰仗?挾郵筒潛向{梁山}往,他們引手相匡。”{陈毅}《哭彭雪枫同志》诗:“吾党匡天下﹐得君亦俊才。”【4】辅佐;辅助。《诗·小雅·六月》:“王于出征,以匡王國。”{马瑞辰}通释:“匡者,助也。‘以匡王國’,猶云‘以佐天子’也。”{汉}{扬雄}《十二州箴·雍州牧箴》:“自彼{氐}{羌},莫敢不來庭,莫敢不來匡。”《周书·文帝纪下》:“及居官也,則晝不甘食,夜不甘寢,思所以上匡人主,下安百姓。”{明}{王世贞}《鸣凤记·花楼春宴》:“我不效象賢匡{太戊},且向歡娱學{蔡攸}。”【5】纠正;扶正。《左传·襄公十四年》:“善則賞之,過則匡之,患則救之,失則革之。”《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舉師揚威,並匡社稷。”《北齐书·赵郡王琛传》:“{高祖}既匡天下,{中興}初,授散騎常侍﹑鎮西將軍﹑金紫光禄大夫。”【6】弯曲。《周礼·考工记·轮人》:“察其菑蚤不齲,則輪遂敝不匡。”{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匡,枉也。”《淮南子,时则训》:“自古及今,不可移匡。”{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淮南子一》“匡應讀爲枉……《氾論》:‘小枉而大直’注,‘枉,曲也’。‘不可移枉’,言不可移動枉曲,存其本真也。”【7】亏损;虚损。《国语·越语下》:“陽至而陰,陰至而陽;日困而還,月盈而匡。”{韦昭}注:“匡,虧也。”{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读国语小识·越语下》:“{韋}讀‘匡’爲‘虧’,雙聲可通,愚疑當讀‘康’,‘漮’,虚也。”{马王堆}{汉}墓帛书《经法·国次》:“國失其次,則社稷大匡。”{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大经·兵容》:“國家以危,社稷以匡,事無成功。”【8】蟹的背壳。《礼记·檀弓下》:“蠶則績而蟹有匡。”{孔颖达}疏:“蟹背殼似匡,仍謂蟹背作匡。”《太平广记》卷一三一引《广古今五行记》:“{宋}{元嘉}中,{章安縣}人嘗屠虎,至海口,見一蟹,匡大如笠,脚長三尺。”【9】“[眶]”的古字。眼眶。《素问·刺禁论》:“刺匡上陷骨中脈,爲漏爲盲。”《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氣怨結而不揚,涕滿匡而横流,即起,歷階而去。”《文选·张衡<西京赋>》:“猛毅■髵,隅目高匡,威懾兕虎,莫之敢抗。”{薛综}注:“高匡,深瞳子也。”【10】“[框]”的古字。边框;围子;框框。{唐}{白居易}《裴常诗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诗:“猩猩凝血點,瑟瑟蹙金匡。”{前蜀}{韦庄}《长安旧里》诗:“滿目牆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有{日本}人能印,亦不坏,前曾往问,大如來信之笺中红匡者,每张印三百张起码,计三元。”【11】“[框]”的古字。在文字或图片的周围加上线条。{江波}《发生在一九八三年》:“有个《自然杂志》登载了十几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孩子的照片,其中别把{唐雨}的照片匡出来。”【12】“[框]”的古字。约束;限制。{叶紫}《星》:“{梅春姐}轻轻地战栗了一下!然而,却给一种数年磨折出来的苦难的意志,将她匡住了。”【13】“[恇]”的古字。恐惧;慌惧。参见“[匡懼]”。【14】“[恇]”的古字。料;料想。{元}{无名氏}《打韩通》第四折:“兄弟,你不知道,這{韓通}是箇爲頭的好漢,不匡還出不了你的手。”《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那匡你會温存,能軟款,知心知意。”《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你就匡我養不出(兒子),生起外心來了!”【15】地名。在今{河南}{长垣县}西南。《左传·文公元年》:“{晉文公}之季年,諸侯朝{晉},{衛成公}不朝,使{孔達}侵{鄭},伐{緜}﹑{訾}及{匡}。”{杨伯峻}注:“{匡}當即今{河南省}{長垣縣}西南十五里之{匡城},亦即《論語·子罕》‘子畏於{匡}’之{匡},八年《傳》所謂‘{晉侯}使{解揚}歸{匡}﹑{戚}之田於{衛}’者。本爲{衛}邑,{鄭}奪之,{衛}今又伐之。”【16】地名。即{江西省}{庐山}。详“匡廬”。【17】姓。{战国}{齐}有{匡章}。见《孟子·滕文公下》。

  • 匡裨-汉语大词典

    匡裨

    【1】匡正补益。{清}{昭槤}《啸亭杂录·方灵皋之直》:“公立朝甫一載﹐政事多有匡裨。”

  • 匡飭-汉语大词典

    匡飭

    亦作“[匡飾]”【1】匡正整治。{唐}{白居易}《除任迪简检校右仆射制》:“《書》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賞’﹐此先所以匡飾天下也。”{明}{归有光}《魏诚甫行状》:“聞太常之訓﹐忽焉有感﹐遂砥礪於學﹐以禮自匡飭。”《史记·秦始皇本纪》:“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汉书·高后纪》:“{高皇帝}匡飭天下﹐諸有功皆受分地爲列侯﹐萬民大安﹐莫不受休德。”{颜师古}注:“匡﹐正也。飭﹐整也。”{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下》:“間者經緯諸子﹐曆算﹑地形﹑六書﹑彝器﹑諸蓺﹐所在匡飭﹐而學不紹﹐曠六百年 。”

  • 匡立-汉语大词典

    匡立

    【1】谓拯救国家,建立大业。{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嶠}雖不敏﹐才非昔人﹐明公以{桓}﹑{文}之姿﹐建匡立之功﹐豈敢辭命?”

  • 匡廓-汉语大词典

    匡廓

    【1】见“匡郭”。

  • 匡時濟俗-汉语大词典

    匡時濟俗

    【1】匡救时世。{唐}{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漢}徵極諫而文學稍進。匡時濟俗﹐罔不率繇。”亦作“[匡時濟世]”。{清}{蒋士铨}《冬青树·却聘》:“今{枋得}不祥如此﹐不過是素守虀鹽慣﹐莫認做匡時濟世才。”

  • 匡浪-汉语大词典

    匡浪

    【1】象声词,形容器物撞击的声音。{管桦}《第一课》:“我听到抽门闩的声音。匡浪一声﹐大门开了。”

  • 匡肅-汉语大词典

    匡肅

    【1】犹匡正。《後汉书·左雄传》:“自{雄}掌納言﹐多所匡肅﹐每有章表奏議﹐臺閣以爲故事。”

  • 匡子-汉语大词典

    匡子

    【1】即框子。{鲁迅}《集外集·流言和谎话》:“这一回编辑《莽原》时﹐看见论及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投稿里﹐还有用‘某校’字样和几个方匡子的﹐颇使我觉得{中国}实在还很有存心忠厚的君子﹐国事大有可为。”

  • 匡坐-汉语大词典

    匡坐

    【1】正坐。《南史·王思远传》:“{王思遠}終日匡坐﹐不妄言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既相見已﹐匡坐高談。”《庄子·让王》:“{原憲}居{魯}﹐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桑以爲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爲塞;上漏下溼﹐匡坐而弦。”{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匡﹐正也。”{清}{曹溶}《答顾宁人》诗:“艱辛戈戟間﹐匡坐説蒼昊。”

  • 匡弼-汉语大词典

    匡弼

    【1】匡正辅佐;纠正补救。{汉}{蔡邕}《琅邪王傅蔡朗碑》:“驕盈差﹐或蹈憲理﹐非弘直碩儒﹐莫能匡弼。”《明史·徐溥传》:“國家設{文淵閣}﹐命學士居之﹐誠欲其謨謀政事﹐講論經史﹐培養本原﹐匡弼闕失﹐非欲其阿諛順旨﹐惟言莫違也。”《後汉书·左雄传》:“伏見議郎{左雄}……實有王臣蹇蹇之節﹐{周公}謨{成王}之風。宜擢在喉舌之官﹐必有匡弼之益。”{清}{薛福成}《书太监安德海伏法事》:“嚮非列聖家法之嚴﹐皇太后之明聖與諸大臣之匡弼﹐其安能若是神速哉!”

  • 匡敕-汉语大词典

    匡敕

    【1】见“匡勑”。

  • 匡翊-汉语大词典

    匡翊

    【1】匡正辅佐。{南朝} {陈}{徐陵}《代陈司空答书》:“但帝子承制﹐非爲乏主;冢宰匡翊﹐寧俟長君?雖則未學﹐頗聞前載。”{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丈夫澡髮常思奮﹐奈時艱轉難匡翊。荷君恩深慚尸素﹐補天何日?”《旧唐书·李峘传》:“時{峴}爲{鳳翔}太守﹐匡翊{肅宗}﹐兄弟俱効勳力。”

  • 匡濟-汉语大词典

    匡濟

    【1】匡正救助。{唐}{罗隐}《淮南送卢端公归台》诗:“道從上國曾匡濟﹐才向牢盆始重難。”{郭沫若}《文艺论集·王阳明礼赞》:“他一生五十七年中﹐就我记忆所及的﹐似乎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浮夸时代……第三期﹐匡济时代(四十至五十七)。”《儒林外史》第十二回:“{楊老頭子}來討帳﹐住在廟裏﹐獃頭獃腦﹐口裏説甚麽天文地理﹐經綸匡濟的混話。”《三国志·魏志·贾诩传》:“乃更拜{詡}尚書﹐典選舉﹐多所匡濟。”{汉}{王充}《论衡·对作》:“聖人作經藝者(著)傳記﹐匡濟薄俗﹐驅民使之歸實誠。”

  • 匡合-汉语大词典

    匡合

    【1】《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后以“匡合”谓纠合力量,匡定天下。{晋}{陆机}《五等诸侯论》:“豈世乏曩時之臣﹐士無匡合之志歟?”{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齊桓}設庭燎之禮﹐故有匡合之功。”《北齐书·文宣帝纪》:“逮光統前緒﹐持衡匡合﹐華戎混一﹐風海調夷。”《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二年》:“{司馬消難}﹑{王謙}﹐常人之下者﹐非有匡合之才。”

  • 匡諍-汉语大词典

    匡諍

    【1】指出错误,劝人改正。{清}{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無錫}{薛叔耘}﹐頗與商訂此編;{桐城}{蕭穆}{敬甫}﹐雖未録其文﹐而匡諍啓發﹐裨助宏多﹐皆{孔子}所謂益友也。”

  • 匡床-汉语大词典

    匡床

    【1】见“匡牀”。

  • 匡佐-汉语大词典

    匡佐

    【1】匡正辅助。《旧唐书·宦官传·田令孜》:“鑾輿返正﹐{令孜}頗有匡佐之功﹐時{令孜}威權振天下。”{明}{屠隆}《綵毫记·为国荐贤》:“〔{李白}〕果是不凡。皇上若聘取來京﹐必能潤色鸿業﹐匡佐太平。”《敦煌变文集·捉季布变文》:“陛下千金招召收﹐必能匡佐作忠臣。”《後汉书·荀彧传》:“{彧}明有意數﹐見{漢}室崩亂﹐每懷匡佐之義。”

  • 匡政-汉语大词典

    匡政

    【1】辅佐政事。{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匦使》:“南曰招諫匭﹐匡政補過﹐裨于政理者投之。”《後汉书·王堂传》:“匡政理務﹐拾遺補闕﹐任主簿{應嗣}。”

  • 匡助-汉语大词典

    匡助

    【1】辅助;协助。《阿毗达磨顺正理论·辩缘起品》:“謂如色等匡助於識﹐令其熾盛。”《红楼梦》第九回:“這{賈薔}……上有{賈珍}溺愛﹐下有{賈蓉}匡助﹐因此族中人誰敢觸逆於他。”{清}{龙启瑞}《答罗生书》:“暗中維持匡助﹐自問亦復不少。”{明}{唐顺之}《萧孺人墓志铭》:“{士尚}果决負才氣﹐見事立斷﹐無所避。其於權勢人﹐鯁鯁欲繩以法﹐而孺人濟以和柔温慎﹐其所匡助爲多。”

  • 匡飾-汉语大词典

    匡飾

    【1】见“匡飭”。

  • 匡繼-汉语大词典

    匡繼

    【1】谓匡扶时局,以延续统治。《北齐书·王琳传》:“而天厭{梁}德﹐上思匡繼﹐徒藴{包胥}之念﹐終遘{萇弘}之眚。”

  • 匡過-汉语大词典

    匡過

    【1】纠正过失。{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先意承指者﹐佞諂之徒也;匡過弼違者﹐社稷之骾也。”《汉书·儒林传·辕固》:“夫主有失行﹐臣不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南面﹐非殺而何?”

  • 匡導-汉语大词典

    匡導

    【1】纠正教导。《後汉书·蔡邕传论》:“匡導既申﹐狂僭屢革﹐資《同人》之先號﹐得北叟之後福。”

  • 匡教-汉语大词典

    匡教

    【1】纠正指教。{梁启雄}《<荀子简释>自叙》:“若夫發藴闡精﹐仍期望於洪哲;糾謬繩疏﹐實禱祈於俊彦。博雅君子﹐幸匡教之。”

  • 匡士-汉语大词典

    匡士

    【1】正直的读书人。{明}{何景明}《蹇赋》:“孅趨曲趦兮﹐匡士所惡。”

  • 匡改-汉语大词典

    匡改

    【1】纠正,改正。《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秦}世……宰牧相累﹐監察相司﹐人懷異心﹐上下殊務。{漢}承其緒﹐莫能匡改。”《汉书·游侠传序》:“及至{漢}興﹐禁網疏闊﹐未之匡改也。”

  • 匡拂-汉语大词典

    匡拂

    同“[匡弼]”【1】《汉书·盖宽饶传》:“今君不務循職而已﹐乃欲以太古久遠之事匡拂天子﹐數進不用難聽之語以摩切左右﹐非所以揚令名全壽命者也。”{唐}{杜牧}《高元裕除吏部尚书制》:“匡拂時病﹐磨切貴近﹐罔有顧慮﹐知無不爲。”《明史·何孟春传》:“若諸臣匡拂﹐累千萬言﹐此所謂逆于心之言也。”《史记·夏本纪》:“予即辟﹐女匡拂予。女無面諛﹐退而謗予。”

  • 匡捄-汉语大词典

    匡捄

    同“[匡救]”【1】{清}{张惠言}《然金先生文》:“箋《禮》九篇﹐以{鄭}正{鄭}﹐惟其匡捄﹐是謂篤信。”《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且褒廣將順君父之美﹐匡捄銷滅既往之過﹐古今通義也。”{颜师古}注:“捄﹐古救字。”

  • 匡謬正俗-汉语大词典

    匡謬正俗

    【1】纠正错误,矫正陋习。{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後人之於古人﹐人譽亦譽﹐人毁亦毁﹐因其一節之長﹐遺其全體之短﹐習非勝是﹐好惡不公﹐有起而匡謬正俗者﹐輒謂傷忠厚焉。”

  • 匡益-汉语大词典

    匡益

    【1】匡正补益。{唐}{元稹}《高釴授起居郎制》:“{高釴}﹑{何士乂}等﹐富有文章﹐優於行實﹐捃拾匡益﹐殆無闕遺。”《金史·黄久约传》:“卿忠直敢言﹐匡益甚多﹐未可使去左右。”{宋}{王谠}《唐语林·方正》:“我與卿言于此不盡﹐可來{延英}﹐訪及大政﹐多所匡益。”《後汉书·刘瑜传》:“今三公在位﹐皆博達道蓺﹐而各正諸己﹐莫或匡益者﹐非不智也﹐畏死罰也。”

  • 匡定-汉语大词典

    匡定

    【1】扶助奠定;扶助安定。{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五·潘原明》:“某自念起身草野﹐叨任省樞﹐非心慕于榮華﹐實志存于匡定。”《晋书·王戎传》:“公首舉義衆﹐匡定大業﹐開闢以來﹐未始有也。”

  • 匡勵-汉语大词典

    匡勵

    【1】纠正勉励。{三国} {魏}{曹操}《转邴原为五官长史令》:“子弱不才﹐懼其難正﹐貪欲相屈﹐以匡勵之。”

  • 匡直-汉语大词典

    匡直

    【1】犹匡正。语本《孟子·滕文公上》:“勞之來之,匡之直之,輔之翼之。”{清}{曾国藩}《江宁府学记》:“上以佐聖朝匡直之教﹐下以闢異端而迪吉士。”

  • 匡振-汉语大词典

    匡振

    【1】扶助振兴。《後汉书·荀彧传》:“{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振{漢朝}﹐雖勳庸崇著﹐猶秉忠貞之節。”《晋书·诸葛恢传》:“以君有莅任之方﹐是以相屈。四方分崩﹐當匡振圮運。政之所先﹐君爲言之。”

  • 匡阜-汉语大词典

    匡阜

    【1】{江西}{庐山}的别称。{唐}{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诗:“中流見{匡阜}﹐勢壓{九江}雄。”{唐}{李德裕}《大孤山赋》序:“余剖符{淮}司﹐道出{蠡澤}。屬江天清霽﹐千里無波;點{大孤}於中流﹐昇旭日於{匡阜}。不因左官﹐豈遂斯遊?”{唐}{刘轲}《庐山黄石岩院记》:“古老有言曰:太極之氣積而爲山岳﹐洩而爲川瀆。然則{匡阜}之氣﹐其大也乎?”

  • 匡當-汉语大词典

    匡當

    【1】边框。《说文·木部》“槶﹐筐當也”{宋}{徐锴}繫传:“今俗猶有匡當之言。”{段玉裁}注:“匡當﹐今俗有此語﹐謂物之腔子也。”{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文字孳乳之一斑》:“匡當有界域﹐與國有界域同。”

  • 匡山-汉语大词典

    匡山

    【1】山名。在{浙江省}{龙泉县}。此山四旁奋起,而中部低下,状如箕匡,故名。{明}{刘基}《苦斋记》:“{匡山}在處之{龍泉縣}西南二百里﹐{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巖皆蒼石﹐岸外而臼中。”【2】山名。即{江西省}的{庐山}。{唐}{韩愈}《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诗:“偶到{匡山}曾住處﹐幾行衰淚落煙霞。”{明}{徐复祚}《投梭记·魔见》:“廟食{匡山}已百春﹐威靈顯赫四方聞。”《梁书·处士传·刘慧斐》:“嘗還都﹐途經{尋陽}﹐遊於{匡山}。”{宋}{叶適}《送赵季清兼谢所惠诗》:“又言謫{匡山}﹐{五老}烟霞鮮。”【3】山名。在{四川省}{江油县}西,亦名{大匡山}﹑{大康山}。{唐}{杜甫}《不见》诗:“{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 匡持-汉语大词典

    匡持

    【1】匡正保持;匡正扶持。{明}{方孝孺}《正俗》:“俗之即壞﹐則日甚而歲滋耳﹐無以匡持之﹐豈遂止哉?”{明}{李东阳}《求退录》:“臣等雖委曲匡持﹐期於少濟﹐而因循隱忍﹐所損亦多。”{晋}{袁宏}《後汉纪·灵帝纪上》:“卿高才絶人﹐足爲偉器﹐然年過四十名聲著矣﹐於此際當自匡持﹐不然將失之矣。”

  • 匡革-汉语大词典

    匡革

    【1】纠正,改正。《晋书·丁潭传》:“在三之義﹐禮有達制﹐近代以來﹐或隨時降殺﹐宜一匡革﹐以敦于後。”

  • 匡人-汉语大词典

    匡人

    【1】{周}代官名。职掌巡行邦国,宣告法令和纠察邦治之官。《周礼·夏官·匡人》:“匡人掌達法則﹐匡邦國而觀其慝﹐使無敢反側﹐以聽王命。”【2】{春秋}{卫国}{匡}地的人。{孔子}周游列国,途经{匡}地。因{匡}人曾受{鲁国}{阳货}的杀掳,而{孔子}的相貌又象{阳货},故遭到{匡}人的围攻。《论语·子罕》:“子畏於{匡}﹐曰:‘……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红楼梦》第五六回:“{湘雲}道:‘怎么{匡}人看見{孔子}﹐只當是{陽貨}呢?’”《晋书·孔群传》:“{羣}非{孔子}﹐厄同{匡}人。”

  • 匡率-汉语大词典

    匡率

    【1】匡正统领。《汉书·师丹传》:“夫三公者﹐朕之腹心也﹐輔善相過﹐匡率百僚﹐和合天下者也。”

  • 匡惡-汉语大词典

    匡惡

    【1】纠正过失。语出《孝经·事君》:“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唐玄宗}注:“匡,正也;救,止也。君有過恶,則正而止之。”{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敗德﹐五子咸怨﹐順美匡惡﹐其來久矣。”

  • 匡算-汉语大词典

    匡算

    【1】粗略计算。《北京晩报》1983.1.30:“他给记者作了一番匡算:一列火车运量一般为一千吨﹐十五公里一个站﹐两站之间﹐同一时间内只能行进一列火车。”《人民日报》1981.3.30:“以1981年全省实有轧钢能力匡算﹐需钢坯一七〇万吨。”

  • 匡邪-汉语大词典

    匡邪

    【1】纠正邪恶。{汉}{刘向}《九叹·惜贤》:“撥諂諛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王逸}注:“正其邪僞﹐貪濁之俗﹐使之清浄也。”《文子·道德》:“夫道德者﹐匡邪以爲正﹐振亂以爲治。”

  • 匡汲-汉语大词典

    匡汲

    【1】{汉}{匡衡}与{汲黯}的并称。{唐}{杜甫}《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诗:“{匡}{汲}俄寵辱﹐{衞}{霍}竟哀榮。”

  • 匡時-汉语大词典

    匡時

    【1】匡正时世;挽救时局。{廖仲恺}《幽禁中感赋》诗:“吾生遭不造﹐芒鞋肆所之;廿載茹酸辛﹐努力思匡時。”《後汉书·荀淑传论》:“平運則弘道以求志﹐陵夷則濡跡以匡時。”{唐}{吴兢}《贞观政要·尊敬师傅》:“多才多蓺﹐道着於匡時;允文允武﹐功成於纂祀。”{清}{顾炎武}《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何如{長白山}中寺﹐莫使匡時雅志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文義習吏﹐匡時富國﹐以取卿相者有矣。”

  • 匡壁-汉语大词典

    匡壁

    【1】谓好学寒士的屋壁。典出{汉}{匡衡}凿壁偷光故事。{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青天白日》:“奉上緘淚之句﹐斷腸之辭﹐宛轉十三行﹐預仿{蘇娘}織錦;附以纏壁之金﹐搔頭之玉﹐珍珠一百顆﹐聊爲{匡}壁添光。”

  • 匡詠-汉语大词典

    匡詠

    【1】安适地吟咏。{清}{魏源}《武林纪游》诗之九:“衡門下有泌﹐洋洋可樂飢。中有考槃士﹐匡詠先王詩。”

  • 匡廬-汉语大词典

    匡廬

    【1】指{江西}的{庐山}。相传{殷}{周}之际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于此,故称。{鲁迅}《热风·估<学衡>》:“{匡庐}{峨眉}﹐山也﹐则曰纪游﹐采硫访碑﹐务也﹐则曰日记。”{唐}{白居易}《草堂记》:“{匡廬}奇秀﹐甲天下山。”{明}{吴国伦}《鄱阳湖》诗:“欲向{匡廬}卧白雲﹐{宫亭}水色晝氤氲。”《後汉书·郡国志四·庐江郡》“{尋陽}南有{九江}﹐東合爲{大江}”{刘昭}注引{南朝}{宋}{慧远}《庐山记略》:“有{匡俗}先生者﹐出{殷}{周}之際﹐隱遯潛居其下﹐受道於仙人而共嶺﹐時謂所止爲仙人之廬而命焉。”{林伯渠}《庐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庐山韵》:“{匡廬}勝境都争識﹐流水高山特逞奇。”

  • 匡危-汉语大词典

    匡危

    【1】拯救危难。{晋}{葛洪}《抱朴子·擢才》:“{賈誼}慷慨懷經國之術﹐而武夫排之;{子政}忠良有匡危之具﹐而{恭}﹑{顯}陷之。”《隋书·炀帝纪下》:“軍國異容﹐文武殊用﹐匡危拯難﹐則霸德攸興﹐化人成俗﹐則王道斯貴。”{南朝} {梁}{江淹}《为萧让太傅扬州牧表》:“衛主寧謂提横流﹐匡危不足生細民﹐故小節時顯於艱難﹐大勳無紀乎廊廟。”

  • 匡谷-汉语大词典

    匡谷

    【1】匡形的山谷。谓谷四面山峰拔起,中部低下。{清}{朱彝尊}《奉召赴都经泰岳遥望有作》诗:“崇巖倚重雲﹐白日繫匡谷。”

  • 匡岳-汉语大词典

    匡岳

    【1】见“匡嶽”。

  • 匡居-汉语大词典

    匡居

    【1】安居。{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世固有負蒼生之望﹐爲道德之宗﹐起而應事﹐望實並損者﹐何哉?以匡居之虚理驗諸實事﹐其效者十不三四。”{清}{冯桂芬}《黄漱庄大令梦菊滇南事迹序》:“余嘗謂士大夫居官﹐能以書生匡居坐論之語毅然實見諸施行者﹐必爲好官。”{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徵》:“我輩匡居逸豫﹐超然事表﹐但覺彼之失機後時﹐而當局者步步荆棘。”{周振甫}注:“匡居﹐安居。”

  • 匡矯-汉语大词典

    匡矯

    【1】纠正;矫正。《三国志·蜀志·董厥传》:“自{瞻}﹑{厥}﹑{建}統事﹐{姜維}常征伐在外﹐宦人{黄皓}竊弄機柄﹐咸共將護﹐無能匡矯。”《晋书·阎缵传》:“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廢爲{平原侯}﹐爲置家臣庶子﹐師友文學﹐皆取正人﹐共相匡矯。”

  • 匡維-汉语大词典

    匡維

    【1】匡正维护。{清}{薛福成}《叙疆臣建树之基》:“〔{胡文忠公}〕分援鄰省﹐規畫{江}{淮}﹐有匡維全局之勳。”{清}{薛福成}《上阎尚书书》:“專賴有大識大力﹐卓然不惑於流俗者起而變通之﹐庶以匡維全局。”{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張延雋}之爲{晉州}行臺左拯﹐匡維主將﹐鎮撫疆埸﹐儲積器用﹐愛活黎民。”

  • 匡霸-汉语大词典

    匡霸

    【1】谓匡辅君主,以成霸业。《宋书·武帝纪中》:“其在{襄王}﹐亦賴匡霸﹐又命{晉文}﹐備物光錫。”【2】辅佐霸主。{前蜀}{杜光庭}《录异记》卷一:“{儀}({張儀})以不敏﹐名聞不昭﹐入{秦}匡霸﹐欲翼時君。”

  • 匡復-汉语大词典

    匡復

    【1】谓挽救复兴危亡之国。《南史·宋武帝纪》:“以公有匡復之勳﹐家國蒙賴﹐推德委誠﹐每事詢仰。”{明}{姚茂良}《精忠记·赏春》:“若欲移孝爲忠﹐便可圖存匡復。”{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既伸匡復之謀﹐實顯肅清之效。”{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絶﹐又能正之。”{赵朴初}《满江红·悼卢蒙巴》词:“衝冠發﹐嘔心曲﹐驅寇虜﹐圖匡復。”

  • 匡懼-汉语大词典

    匡懼

    【1】恐惧。{明}{杨慎}《升庵经说·礼记·礼器》:“匡﹐注與恇同﹐恐也。{慎}按﹐匡音慌。《管子》有《大匡》﹑《小匡》﹐皆言救荒之事。字書作匡攘﹐蓋匡張攘亂﹐今俗猶有此言。”《礼记·礼器》:“年雖大殺﹐衆不匡懼。”{郑玄}注:“匡﹐猶恐也。”{陆德明}释文:“同恇懼﹐音匡。”{孔颖达}正义:“天下之衆﹐不恐懼也。”

  • 匡正-汉语大词典

    匡正

    【1】扶正;纠正。{清}{昭槤}《啸亭杂录·朱文正》:“時撫軍爲{黄檢}{文襄公}之孫也﹐少年紈袴﹐貪黷驕奢﹐公時匡正之。”《左传·哀公十六年》:“王孫若安靖{楚國}﹐匡正王室﹐而後庇焉﹐{啓}之願也﹐敢不聽從?”{{祖慰}{节流}}《线》:“人民的政法人员不是文过饰非的政客﹐他们心地光明﹐在匡正纠误时喟然叹曰:‘这是历史的嘲弄﹐今天看来法官坐错了位置﹐应该和{李郑生}同志调换一下才是!’”{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主若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敗﹐豈可得乎?”

  • 匡衞-汉语大词典

    匡衞

    亦作“[匡衛]”【1】扶持护卫;环绕护卫。《汉书·天文志》:“中宫天極星﹐其一明者﹐泰一之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後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餘三星後宫之屬也。環之匡衞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宫。”{唐}{元稹}《两省供奉官谏灵驾幸温汤状》:“官曹盡復於田萊﹐殿宇半堙於巖谷。深林有逸才之獸﹐環山無匡衞之廬。”{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身不能以道匡衞﹐思患預防﹐愧歎之深﹐言何能喻。”{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遂斬{超}﹑{雅}”{南朝}{梁}{刘孝标}注:“{蘇峻}逼主上幸{石頭}﹐{雅}與{劉超}竝侍帝側匡衞。”{王国维}《和巽斋老人伏日杂诗》:“南流河屬地﹐西柄斗垂天。匡衞中宫斥﹐棓槍複道纏。”

  • 匡寧-汉语大词典

    匡寧

    【1】扶正安定。《後汉书·胡广传》:“臣等竊以爲{廣}在尚書﹐劬勞日久﹐後母年老﹐既蒙簡照﹐宜試職千里﹐匡寧方國。”

  • 匡運-汉语大词典

    匡運

    【1】正常地运转。{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道不能正直而方﹐則德不能匡運周徧。”

  • 匡圍-汉语大词典

    匡圍

    【1】{孔子}周游列国,在{匡}地遭到围困。后泛指好人被围困。《韩非子·难言》:“{仲尼}善説而{匡}圍之。”{清}{周亮工}《王师将返闽围渐解射乌楼上示诸同事用生字》诗:“{匡}圍解後死﹐玉貌重先生。”

  • 匡祐-汉语大词典

    匡祐

    【1】帮助和保护。{明}{王世贞}《鸣凤记·邹孙准奏》:“慶平生願酬﹐奸佞悉拘囚﹐忠良賴匡祐。”

  • 匡救-汉语大词典

    匡救

    【1】匡正补救。《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论》:“諸侯發難﹐不急匡救﹐欲報私讎﹐反以亡軀。”{{邹韬奋}等}《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所以不得不大声疾呼﹐希望唤起舆论﹐督促政府﹐共谋匡救。”《书·太甲中》:“既往背師保之訓﹐弗克于厥初﹐尚賴匡救之德﹐圖惟厥終。”{清}{昭槤}《啸亭杂录·至诚格天》:“〔{純皇}〕引爲己責﹐命羣臣直言以匡救其失。”{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朕雖不明﹐幸諸公數相匡救﹐冀憑直言鯁議﹐致天下太平。”

  • 匡時濟世-汉语大词典

    匡時濟世

    【1】见“匡時濟俗”。

  • 匡制-汉语大词典

    匡制

    【1】匡正制约。《晋书·慕容盛载记》:“{伊尹}處人臣之位﹐不能匡制其君﹐恐{成湯}之道墜而莫就﹐是以居之{桐宫}﹐與小人從事﹐使知稼穡之艱難﹐然后返之天位﹐此其忠也。”

  • 匡謬-汉语大词典

    匡謬

    【1】纠正错误。{清}{冯桂芬}《重刻段氏<说文解字注>序》:“{鈕}氏{樹玉}{段}注訂{徐}氏{承慶段}注﹐匡謬至勒爲專書。”{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山左金石志序》:“若夫匡謬正譌﹐仍有望于博雅君子。”

  • 匡奉-汉语大词典

    匡奉

    【1】辅佐拥戴。{唐}{司空图}《唐故太子太师致仕卢公神道碑》:“其裔孫又能以大義匡奉﹐且救諸侯之患﹐宜其百代滋盛矣。”

  • 匡襄-汉语大词典

    匡襄

    【1】辅佐帮助。《封神演义》第八八回:“八百諸侯稱碩德﹐千年師帥頌匡襄。”{郑观应}《盛世危言·书吏》:“特開内閣總理﹐樞機六卿﹐分職各司﹐其屬即古之四岳九官輔弼匡襄之職也。”{陈春生}《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及{熊成基}調至{安慶}﹐{范}乃竭力匡襄。”

  • 匡鼎-汉语大词典

    匡鼎

    【1】《汉书·匡衡传》:“諸儒爲之語曰:‘無説《詩》,{匡}鼎來;{匡}説《詩》,解人頤’。”{顔师古}注:“{服虔}曰:‘鼎猶言當也,若言{匡}且來也。’{應劭}曰:‘鼎,方也。’{张晏}曰:‘{匡衡}少時字{鼎},長乃易字{稚圭}。世所傳{衡}與{貢禹}書,上言‘{衡}敬報’,下言‘{匡鼎}白’,冀O字也。’{服}﹑{應}二説是也。{賈誼}曰‘天子春秋鼎盛’,其義亦同,而{張氏}之説蓋穿鑿矣。假有其書,乃是後人見此傳云‘{匡}鼎來’,不曉其意,妄作{衡}書云‘鼎白’耳。字以表德,豈人之所自稱乎?今有《西京雜記》者,其書淺俗,出於里巷,多有妄説,乃云{匡衡}小名{鼎},蓋絶知怳巫央C”后世多从{张晏}和《西京杂记》之说,以“匡鼎”为{匡衡}。{姚华}《论文後编·目录上》:“{匡鼎}以説《詩》名﹐{許}君以《説文》著﹐凡此之屬﹐不絶於史﹐則又流入傳記矣。”{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懇諫留{匡鼎}﹐諸儒引{服虔}。”{金}{元好问}《喜李彦深过聊城》诗:“言《詩》{匡鼎}功名薄﹐去國{虞翻}骨相屯。”

  • 匡嶺-汉语大词典

    匡嶺

    【1】{江西}{庐山}的别称。《梁书·张缵传》:“眄{匡嶺}以躊躇﹐想霞裳於雲仞;流{姮娥}之逸響﹐發{王子}之清韻。”《陈书·文学传·徐伯阳》:“{鄱陽王}爲{江州}刺史﹐{伯陽}嘗奉使造焉。王率府僚與{伯陽}登{匡嶺}﹐置宴﹐酒酣﹐命筆賦劇韻二十﹐{伯陽}與{祖孫登}前成﹐王賜以奴婢雜物。”

  • 匡建-汉语大词典

    匡建

    【1】匡正建立。《汉书·贾谊传》:“{誼}數上書陳政事﹐多所欲匡建。”{颜师古}注:“匡﹐正也﹐匡其失也。建﹐立也﹐立節制也。”

  • 匡俗山-汉语大词典

    匡俗山

    【1】{江西}{庐山}的别名。《陈书·文学传·张正见》:“屬{梁}季喪亂﹐避地於{匡俗山}。”详“匡俗”。

  • 匡勷-汉语大词典

    匡勷

    【1】帮助;辅助。{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該處商民深明大義﹐捐貲禦侮﹐紳士實力匡勷﹐入城之議已寢。”{清}{沈涛}《瑟榭丛谈》卷下:“余整飭書院﹐捐置義冢諸事﹐皆賴其匡勷之力。”【2】惶遽不安貌。{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單丁下户﹐則緩其銜轡﹐周其情隱;雖兵革匡勷﹐皆有恃而不恐。”

  • 匡補-汉语大词典

    匡補

    【1】辅助补救。《後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帝謂{憑}曰:‘侍中當匡補國政﹐勿有隱情。’”

  • 匡神-汉语大词典

    匡神

    【1】{江西}{庐山}之神。又称{匡}君。相传{匡俗}(一说{匡裕})得道于此,后世奉为神,立庙以祀之。{清}{江炳炎}《忆旧游·送杨耘谷游江楚诸胜》词:“忽起飄然興﹐指落霞{南浦}﹐長揖{匡}神。”

  • 匡規-汉语大词典

    匡規

    【1】纠正规劝。《晋书·慕容盛载记》:“如其性本休明﹐義心易發﹐當務盡匡規之理以弼成君德﹐安有人臣幽主而據其位哉!”

  • 匡賛-汉语大词典

    匡賛

    【1】见“匡贊”。

  • 匡贊-汉语大词典

    匡贊

    亦作“[匡賛]”【1】匡正辅佐。《旧唐书·儒学传上·刘纳言》:“{劉納言}收其餘藝﹐參侍經史﹐自府入宫﹐久淹歲月﹐朝遊夕處﹐竟無匡贊。”{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深達先天之運﹐匡贊奉時之業。”{清}{曾国藩}《户部员外郎彭君墓表》:“〔{彭永思}〕議蠲逋賦﹐厘定鹺政﹐多所匡贊。”《南齐书·王晏传》:“{隆昌}以來﹐運集艱難﹐匡賛之功﹐頗有心力。”

  • 匡世-汉语大词典

    匡世

    【1】挽救世道;扶正世道。{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古人多得道而匡世﹐修之於朝隱﹐蓋有餘力故也。”{汉}{蔡邕}《述行赋》:“無亮采以匡世兮﹐亦何爲乎此畿?”{鲁迅}《坟·科学史教篇》:“然其説之偏于一方﹐視爲匡世之術可耳﹐無足深難也。”《南史·王训传》:“{旦奭}匡世功﹐{蕭}{曹}佐甿俗。”

  • 匡君-汉语大词典

    匡君

    【1】指{匡俗}兄弟。{明}{王世懋}《庐山雪》诗:“千崖冰玉裹﹐何處着{匡}君。”【2】匡辅君主。《国语·晋语七》:“今{無忌}﹐智不能匡君﹐使至於難﹐仁不能救﹐勇不能死﹐敢辱君朝以忝{韓}宗。”《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臣羈旅之臣也﹐交疏於王﹐而所願陳者皆匡君之事。”{唐}{元稹}《夏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魏}之先{文貞}﹐有匡君之大德。”【3】指{江西}的{庐山}。{清}{赵进美}《南康登楼》诗:“空城何所有﹐一半是{匡}君。”{清}{潘耒}《登五老峰最高顶》诗:“乘雲我欲之帝廷﹐稍爲{匡}君鳴不平。兹山何者讓{衡霍}﹐不嶽不鎮誰使令。”

  • 匡剌-汉语大词典

    匡剌

    【1】扭曲。《周礼·考工记·轮人》“萭之以眡其匡也”{汉}{郑玄}注:“等爲萭蔞﹐以運輪上;輪中萭蔞﹐則不匡剌也。”{唐}{贾公彦}疏:“輪一轉一帀﹐不高不下﹐中於萭蔞﹐則輪不匡剌。”【2】引申为乖戾,不合情理。{章炳麟}《毛公说字述》:“形聲相從﹐將非蟬嫣之本文﹐説爲三辰﹐匡剌則甚矣。”{章炳麟}《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緯書記{孔子}讀《易》﹐復有鐵擿三折之文﹐是鉛鐵並可作筆也。然後生覺其匡剌﹐而以鹿豪﹑兔豪代之。”

  • 匡備-汉语大词典

    匡備

    【1】辅佐防卫。{唐}{元稹}《青海道渤海等授诸卫将军放还蕃制》:“我十有二衛將軍﹐以率其屬﹐皆匡備左右﹐爲吾近臣﹐自非勳庸﹐不以輕授。”

  • 匡難-汉语大词典

    匡難

    【1】解救危难。{清}{魏源}《严公神道碑铭》:“繄昔匡難﹐實惟良翰﹐盗賊咻豢。”{汉}{桓宽}《盐铁论·结和》:“故聖主斥地﹐非私其利﹐用兵﹐非徒奮怒也﹐所以匡難辟害﹐以爲黎民遠慮。”{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燕·慕容廆》:“君後必爲命世之器﹐匡難濟時者也。”

  • 匡糾-汉语大词典

    匡糾

    【1】矫正;纠正。{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毋亦以民權既未能興﹐則政府之舉動措置﹐既莫或監督之而匡糾之﹐非於無形中有所以相懾﹐則民賊更何忌憚也。”{汉}{应劭}《风俗通·愆礼》:“論者既不匡糾﹐而云觀過知仁﹐謂心之哀惻﹐終始一者也。”{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匡糾流俗﹐厲如電霆﹐使天下羣倫﹐爲聞聲而摇蕩。”{鲁迅}《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十一>》:“非鏡無以鑒形﹐自勉之外﹐正待匡糾﹐先生倘進而時教之﹐幸甚!”

  • 匡諫-汉语大词典

    匡諫

    【1】匡正谏诤。《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羣臣罷朝之後﹐{聰}恆陪侍帷幄﹐言兼晝夜﹐時政得失﹐動輒匡諫。”{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漢}初四言﹐{韋}{孟}首唱﹐匡諫之義﹐繼軌{周}人。”《史记·儒林传·伏生》:“〔{兒寬}〕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從容得久﹐然無有所匡諫。”《明史·儒林传二·邓以赞》:“{萬曆}初﹐座主{張居正}枋國政﹐{以讚}時有匡諫﹐{居正}弗善也﹐移疾歸。”

  • 匡郭-汉语大词典

    匡郭

    亦作“[匡廓]”【1】轮廓;边廓。{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丹陽}{丁臯}﹐字{鶴洲}……撰《傳真心領》二卷。分三停五部﹐先從匡廓畫起。以爲肖與否﹐皆繫于是。”{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传真心领》:“余觀世人畫像多從鼻起﹐{丁氏}則先畫匡廓。”{明}{叶盛}《水东日记·二程遗书》:“{宋}時所刻書﹐其匡廓中摺行上下不留黑牌﹐首則刻工私記本版字數﹐次書名﹐次卷第數目﹐其末則刻工姓名。”《参同契》卷上:“《乾》﹑《坤》者﹐《易》之門户﹐衆卦之父母。《坎》《離》匡郭﹐運轂正軸。”{明}{刘若愚}《酌中志·自序》:“謹以見聞最真﹐庶可傳信。匡郭已粗備﹐愈於求諸野。”

  • 匡掖-汉语大词典

    匡掖

    【1】扶助,扶持。《冷眼观》第二十回:“{張巡捕}{虎威}那裏﹐雖也曾去過幾次﹐但其人利重於身﹐難期匡掖。”

  • 匡國-汉语大词典

    匡國

    【1】匡正国家。{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夫書畫辭賦﹐才之小者;匡國理政﹐未有其能。”《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惟君天資聰叡﹐明德顯融﹐統任上將﹐匡國弭難。”{明}{无名氏}《玉环记·韦皋浔真》:“{李晟}舉賢匡國﹐乃臣子之忠誠;旌善賞功﹐乃朝廷之大典。”

  • 匡攘-汉语大词典

    匡攘

    【1】谓拯救国家,驱逐敌人。《明史·刘宗周传》:“立國之本紀已疏﹐何以言匡攘之略。”【2】忧惧不安貌。《九叹·逢纷》“阻相薄兮”{汉}{王逸}注:“以言忠臣逢讒人﹐亦匡攘惶遽而竄伏也。”

  • 匡扶-汉语大词典

    匡扶

    【1】匡正扶持。{陈白尘}《大风歌》第一幕:“足下有志匡扶{汉}室﹐下官愿为足下效犬马之劳。”{明}{梁辰鱼}《浣沙记·死忠》:“孤身百戰存﹐盡功兒將社稷匡扶。”{清}{顾炎武}《再谒天寿山陵》诗:“區區犬馬心﹐媿乏匡扶力。”{唐}{司空图}《太尉瑯玡王公河中生祠碑》:“志切匡扶﹐義唯尊戴﹐每承詔命﹐若覲天顔。”

  • 匡困-汉语大词典

    匡困

    【1】救济贫困。《国语·晋语四》:“棄責薄斂﹐施舍分寡。救乏振滯﹐匡困資無。”《後汉书·臧洪传》:“況僕據金城之固﹐驅士人之力﹐散三年之畜以爲一年之資﹐匡困補乏﹐以悦天下﹐何圖築室反耕哉?”

  • 匡國濟時-汉语大词典

    匡國濟時

    【1】匡正国家,挽救时局。{唐}{康骈}《剧谈录·凤翔府举兵》:“〔{鄭相國}〕匡國濟時﹐終始一致﹐文經武緯﹐何謝古人!”{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齡}初與{杜如晦}爲友﹐屬{隋}室喪亂﹐未嘗不慨然相顧﹐有匡國濟時之心。”

  • 匡衛-汉语大词典

    匡衛

    【1】见“匡衞”。

  • 匡相-汉语大词典

    匡相

    【1】匡正辅助。《国语·晋语九》:“今{范}﹑{中行氏}之臣不能匡相其君﹐使至於難。”

  • 匡堯-汉语大词典

    匡堯

    【1】比喻辅佐明君。{唐}{周昙}《三代门·夏禹》诗:“司空定有匡{堯}術﹐九載之前何處來?”{唐}{卢照邻}《中和乐·歌公卿》:“歌雲佐{漢}﹐捧日匡{堯}。”{前蜀}{杜光庭}《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爲臣更蠲罪録﹐永削災纏;成匡{堯}讚{禹}之功﹐享二首六身之罪。”

  • 匡亂反正-汉语大词典

    匡亂反正

    【1】《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脩經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於正。”后以“匡亂反正”,谓扶正乱世,使之恢复正常。{清}{袁枚}《随园随笔·诸史上》:“〔{司馬遷}〕作《孔子世家》第十七﹐其意諸侯之得世其家者﹐以其知有天子而能匡亂反正也。”

  • 匡戾-汉语大词典

    匡戾

    【1】扭曲;歪斜。《周礼·考工记·轮人》“察其菑蚤不齲﹐則輪雖敝不匡”{清}{孙诒让}正义:“惟驗其菑蚤﹐上下鑿枘正相直則可決﹐其牙雖敝不至匡戾也。”【2】引申为乖戾。谓违反常理。{章炳麟}《代议然否论》:“夫倡優尚與選﹐而素知法律略有政見者﹐反無尺寸選舉之柄﹐則以納税定選權者﹐其匡戾亦已甚矣。”

  • 匡嶽-汉语大词典

    匡嶽

    亦作“[匡岳]”【1】{江西}{庐山}的别称。{五代}{齐己}《荆渚逢禅友》诗:“社思{匡岳}無{宗炳}﹐詩憶{揚州}有{鮑昭}。”{隋炀帝}《遣使往匡山参书》:“進至{匡嶽}﹐結夏安居。”{清}{崔伦奇}《烟水亭》诗:“秋接{湓城}同落葉﹐雲來{匡嶽}似登山。”{唐}{周贺}《投江州张郎中》诗:“使君{匡嶽}近﹐終作社中人。”

  • 匡御-汉语大词典

    匡御

    【1】匡正控制。{前蜀}{杜光庭}《太子为皇帝醮太一及点金录灯词》:“伏聞玄化肇分﹐二儀搆象﹐融結定陰陽之位﹐神明司匡御之權。”

  • 匡勑-汉语大词典

    匡勑

    亦作“[匡敕]”【1】正直谨慎。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齊既稷,既匡既勑。”{毛}传:“勑,固也。”{孔颖达}疏:“既能誠正矣,既能慎固矣,於祀之禮無所失。”{朱熹}集传:“匡,正;敕,戒。”{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姑{劉孺人}﹐端嚴匡敕﹐無所假借。”

  • 匡俗-汉语大词典

    匡俗

    【1】传说中的人物。一说名“匡裕”。出自{殷}﹑{周}之际,又传为{周武王}时或{秦}末人。兄弟七人学仙得道,结庐隐居于{南障山}。故世称{南障山}为{庐山}﹑{匡山}﹑{匡庐},尊{匡俗}为{匡}神。{丰子恺}《庐山面目》:“{周朝}的{匡俗}曾经在这里隐居。”【2】匡正时俗。《魏书·逸士传序》:“比夫邁德弘道﹐匡俗庇民﹐可得而小﹐不可得而忽也。”

  • 匡救彌縫-汉语大词典

    匡救彌縫

    【1】《左传·僖公二十六年》:“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后以“匡救彌縫”谓纠正错误,弥补阙失。{明}{沈德符}《野獲编·内阁·阁部离合》:“主上惑於貂弁﹐粃政日聞﹐賴諸公匡救彌縫。”《晋书·良吏传序》:“外虞孔熾﹐内難方殷﹐而匡救彌縫﹐方免傾覆。”

  • 匡護-汉语大词典

    匡護

    【1】救助护卫。{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大王以福德力﹐役使百靈﹐以弘誓心﹐匡護三寶﹐是所願也﹐今其時矣。”《隋书·高祖纪上》:“{宇文護}執政﹐尤忌{高祖}﹐屢將害焉﹐大將軍{侯伏侯壽}等匡護得免。”

  • 匡輔-汉语大词典

    匡輔

    【1】匡正辅助。{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如此﹐則相公得不匡輔其政﹐緝熙其令﹐宣和其風乎?”{清}{叶廷琯}《吹网录·石林诗话》:“著書豈能百無一疏﹐正賴後賢之匡輔。”《明史·西域传一·哈密卫》:“老人昏耄﹐頭目亦不知朝廷耶?即迎歸﹐善匡輔﹐俾孝事祖母。”《後汉书·顺帝纪》:“羣公卿士將何以匡輔不逮﹐奉答戒異?”

  • 匡衡鑿壁-汉语大词典

    匡衡鑿壁

    【1】《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隣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后以“匡衡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清}{李渔}《闲情偶记·居室》:“因效{匡衡}鑿壁之義﹐於牆上穴一小孔﹐置燈彼屋而光射此房。”

  • 匡宋-汉语大词典

    匡宋

    【1】指{春秋}时{卫国}的{匡}地与{宋国}。{孔子}周游列国曾被围于{匡},被逐于{宋}。后因以指无礼让的地方。{唐}{刘禹锡}《天论中》:“苟道乎{虞芮}﹐雖莽蒼猶郛邑然;苟由乎{匡}{宋}﹐雖郛邑猶莽蒼然。”

  • 匡拯-汉语大词典

    匡拯

    【1】扶助拯救。《晋书·武帝纪》:“粤在{魏}室﹐仍世多故﹐幾於顛墜﹐實賴{有晉}匡拯之德﹐用獲保厥肆祀﹐弘濟于艱難﹐此則{晉}之有大造于{魏}也。”《南齐书·高帝纪下》:“水德既微﹐仍世多故﹐寔賴{道成}匡拯之功﹐以弘濟于厥艱。”

  • 匡翼-汉语大词典

    匡翼

    【1】匡正辅佐。{汉}{应瑒}《西狩赋》:“皇宰弈而陶運﹐樹匡翼而大摹。”《明史·蹇义夏原吉传赞》:“{仁}﹑{宣}繼體﹐委寄優隆﹐同德協力﹐匡翼令主。”《南齐书·陈显达传》:“{徐司空}歷葉忠榮﹐清簡流世﹐匡翼之功未著﹐傾宗之罰已彰。”{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今誠得豪傑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學於天下。”

  • 匡牀-汉语大词典

    匡牀

    亦作“[匡床]”【1】安适的床。一说方正的床。{汉}{桓宽}《盐铁论·取下》:“匡牀旃席﹐侍御滿側者﹐不知負輅輓船﹐登高絶流之難也。”{王利器}校注:“《淮南子·主术篇》曰:‘匡牀蒻席。’今案{高誘}注曰:‘匡﹐安也。’《莊子·齊物篇》:‘與王同筐牀。’《釋文》云:‘本亦作“匡”’﹐{司馬}云 :‘安牀也。’一云:‘正牀也。’”{清}{董道权}《王麟友同宿客舍志感》诗:“鼓聲坎坎下三四﹐解衣滅燭眠匡床。”《商君书·画策》:“人主處匡牀之上﹐聽絲竹之聲﹐而天下治。”《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書房中匡牀羅帳﹐藤簟紗衾。”{唐}{刘禹锡}《伤往赋》:“坐匡牀兮撫嬰兒﹐何所匄沐兮﹐何從仰飴。”

  • 匡鼎解頤-汉语大词典

    匡鼎解頤

    【1】《汉书·匡衡传》:“無説《詩》,{匡}鼎來;{匡}説《詩》,解人頤。”{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后以“{匡}鼎解頤”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故詩至入妙﹐有言下未嘗畢露﹐其情則已躍然者。使善説者代爲指點﹐無不亹亹動人﹐即{匡}鼎解頤是已。”

  • 匡言-汉语大词典

    匡言

    【1】进言匡正。《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萬石慶}〕在位九歲﹐無能有所匡言。”《明史·贺逢圣传》:“{逢聖}爲人廉静﹐束修砥行。帝頗事操切﹐{逢聖}終無所匡言。”

  • 壹匡-汉语大词典

    壹匡

    【1】一匡。使一切得到匡正。《吕氏春秋·贵信》:“夫九合之而合﹐壹匡之而聽﹐從此生矣。{管仲}可謂能因物矣。”

  • 弼匡-汉语大词典

    弼匡

    【1】辅正。{南朝} {梁}{萧统}《<文选>序》:“次則箴興於補闕﹐戒出於弼匡。”

  • 析疑匡謬-汉语大词典

    析疑匡謬

    【1】解释疑义,纠正谬误。{清}{王琦}《<李太白全集>序》:“惜{李}集無有斐然繼起者﹐爰合三家之注訂之﹐芟柞繁蕪﹐補增闕略﹐析疑匡謬﹐頻有更定。”

  • 楊虎圍匡-汉语大词典

    楊虎圍匡

    【1】《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將適{陳},過{匡}……{匡}人聞之,以爲{魯}之{陽虎}。{陽虎}嘗暴{匡}人,{匡}人於是遂止{孔子}。{孔子}狀類{陽虎},拘焉五日。”楊,通“陽”。后因以“楊虎圍匡”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明}{梅鼎祚}《昆仑奴》第三折:“你見鬼了﹐是什麽{崔千牛}與你家{紅綃}﹐那些似{楊虎}圍{匡}﹐空省識{明妃}畫像……你可也敢錯認{紅綃}樣﹐試開取鏤金箱。”

  • 戴匡-汉语大词典

    戴匡

    【1】见“戴筐”。

  • 扶匡-汉语大词典

    扶匡

    【1】亦作“[扶筐]”。星名。《星经》卷下:“扶匡七星﹐在天柱東﹐主桑蠶之事。”《晋书·天文志上》:“〔天棓〕東七星曰扶筐﹐盛桑之器﹐主勸蠶也。”【2】犹扶助。{明}{何景明}《闻河南捷呈阁内诸公》诗:“中丞兼節制﹐上宰極扶匡。”

  • 牆匡-汉语大词典

    牆匡

    亦作“[墻匡]”【1】围墙;墙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鸡》:“别築牆匡﹐開小門;作小廠﹐令鷄避雨日。”{唐}{郑谷}《再经南阳》诗:“寥落牆匡春欲暮﹐燒殘宫樹有花開。”{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遥望那東{岱嶽}萬丈巔峯﹐怎不見{泰安州}四面兒墻匡。”{前蜀}{韦庄}《长安旧里》诗:“滿目牆匡春草深﹐傷時傷事更傷心。”

  • 眼匡-汉语大词典

    眼匡

    【1】见“眼眶”。

  • 畏匡-汉语大词典

    畏匡

    【1】《论语·子罕》:“子畏於{匡}。”{刑昺}疏:“子畏於{匡}者,謂{匡}人以兵圍{孔子}。記者以衆情言之,故云‘子畏於{匡}’,其實{孔子}無所畏也。”后以“畏{匡}”为困厄之典。畏,通“圍”。{唐}{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材昭明人心感悦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遠遷逾{桂嶺}﹐中徙滯{餘杭}。顧土雖懷{趙}﹐知天詎畏{匡}!”

  • 矯匡-汉语大词典

    矯匡

    【1】纠正。{清}{陈天华}《猛回头》:“禁纏足﹐敝俗矯匡。”

  • 蟬緌蟹匡-汉语大词典

    蟬緌蟹匡

    【1】《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爲衰(縗)者﹐聞{子皋}將爲{成}宰﹐遂爲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皋}爲之衰。’”后以“蟬緌蟹匡”比喻事物间互相矛盾。{清}{赵翼}《五人墓》诗:“媚奄翻奉擊奄人﹐蟬緌蟹匡理難悟。”

  • 蟹匡-汉语大词典

    蟹匡

    亦作“[蟹筐]”亦作“[蠏匡]”【1】蟹的背壳。亦泛指螃蟹。语本《礼记·檀弓下》:“蠶則績而蟹有匡。”{孔颖达}疏:“蟹有匡者,蟹背殻似匡,因謂蟹背作匡。”{清}{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又得{隋}六馬鏡﹐徑六寸六分﹐鼻鈕﹐周作細乳﹐中有神像二坐﹐蠏匡上八足森然而無螯。”{唐}{钱珝}《江行无题》诗之五一:“漫把尊中物﹐無人啄蟹筐。”{宋}{傅肱}《蟹谱》上篇:“小者謂之蟚蚎﹐中者謂之蟹匡﹐長而鋭者謂之蠞。甚大者謂之蝤蛑。”

  • 蠶績蟹匡-汉语大词典

    蠶績蟹匡

    【1】《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爲衰者﹐聞{子皐}將爲{成}宰﹐遂爲衰。{成}人曰:‘蠶則績而蟹有匡﹐范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皐}爲之衰。’”{郑玄}注:“蚩兄死者﹐言其衰之不爲兄死。如蟹有匡﹐蟬有緌;不爲蠶之績﹐范之冠也。”谓养蚕吐丝要筐﹐蟹壳似筐而与蚕筐无关。用以比喻弟弟虽穿孝而不是为了哥哥。后因以“蠶績蟹匡”比喻名不副实。{郑观应}《盛世危言·农功》:“{孔子}策{衛}曰:‘富之教之。’其時爲邑宰者﹐蠶績蟹匡﹐著有成效。近世鮮有留心農事者。”亦省作“[蠶蟹]”。{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又蠶蟹鄙諺﹐貍首淫哇﹐苟可箴戒﹐載于禮典。”

  • 維匡-汉语大词典

    維匡

    【1】扶持匡正。{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維匡調娱﹐不失其正。”

  • 跛匡-汉语大词典

    跛匡

    【1】残废的人。《荀子·正论》:“今世俗之爲説者﹐以{桀}{紂}爲有天下而臣{湯}{武}﹐豈不過甚矣哉!譬之﹐是猶傴巫﹑跛匡大自以爲有知也。”{杨倞}注:“匡讀爲尩﹐廢疾之人。”

  • 誰匡-汉语大词典

    誰匡

    【1】岂料。{明}{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四折:“{李逵}兄弟也!誰匡今日俺衆頭領都皆得志﹐定有加官賜賞也。”

  • 靖匡-汉语大词典

    靖匡

    【1】使安定和扶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上言{漢}帝曰:‘臣……不得掃除寇難﹐靖匡王室﹐久使陛下聖教陵遲。’”

  • 頃匡-汉语大词典

    頃匡

    【1】见“頃筐”。

  • 順美匡惡-汉语大词典

    順美匡惡

    【1】《孝经·事君》:“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后因以“順美匡惡”谓歌颂美善,匡正过失。{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敗德﹐五子咸怨:順美匡惡﹐其來久矣。”{詹鍈}义证引{郑玄}《诗谱序》:“論功頌德﹐所以將順其美;刺過譏失﹐所以匡救其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