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擬

擬(擬)是什么意思

  • 不擬-汉语大词典

    不擬

    【1】不料。{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八出:“老身大的孩兒{必達}﹐不曾婚娶。半月前有媒婆來﹐曾説親﹐不擬三言兩句﹐便説成就。”{明}{刘基}《春日杂兴》诗之七:“病來只盼春風到﹐不擬春風曉更寒。”

  • 企擬-汉语大词典

    企擬

    【1】谓企望与之相比。{晋}{葛洪}《抱朴子·仁明》:“《詩》云:‘明明上天﹐照臨下土’;‘明明天子﹐令問不已’。《易》曰:‘王明並受其福’;‘幽贊神明’;‘神而明之’。此則明之與神合體﹐誠非純仁所能企擬也。”

  • 供擬-汉语大词典

    供擬

    亦作“[供儗]”【1】供给,供应。《新唐书·魏少游传》:“諸王﹑公主悉有次舍﹐供儗窮水陸。”{金}{王若虚}《太一三代萧公墓表》:“所在供擬﹐多傷物命﹐其違天意甚矣﹐自今宜罷之。”《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歲時服用﹐自可百司供擬。”

  • 侔擬-汉语大词典

    侔擬

    【1】类似,相同。擬,比。{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大王世居西土﹐衣冠語言﹐皆從本國之俗﹐何獨名稱與中朝天子侔擬?”

  • 借擬-汉语大词典

    借擬

    【1】谓假如作某种打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大小麦》“穬麥非良地則不須種”原注:“凡種穬麥﹐高﹑下田皆得用﹐但必須良熟耳。高田借擬禾﹑豆﹐自可專用下田也。”

  • 倫擬-汉语大词典

    倫擬

    【1】比较;比并。{唐}{元稹}《授韩皋尚书左仆射制》:“日者銓覈羣才﹐兼榮揆務﹐頗煩倫擬﹐有異優崇。”{宋}{岳珂}《桯史·宣和御画》:“{盧溪}﹑{與之}﹐雖非可倫擬者﹐第詳玩詩語﹐似不若前作簡而有味云。”{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其年三月中﹐宴於{曲江亭}﹐供帳之盛﹐罕有倫擬。”

  • 假擬-汉语大词典

    假擬

    【1】虚构。{郭沫若}《<孔雀胆>故事补遗》:“关于谗害{段功}的人在各种地方史志上均无可考﹐因此我所假拟的{车力特穆尔}还不至于发生问题。”

  • 備擬-汉语大词典

    備擬

    【1】防备;准备。{唐}{陆贽}《请边城贮备米粟等状》:“去歲版築{五原}﹐大興師旅﹐所司素無備擬﹐臨事支計缺然。”《旧唐书·王晙传》:“若多屯士卒﹐廣爲備擬﹐亭障之地﹐蕃﹑漢相參﹐費甚人勞﹐此下策也。”

  • 僭擬-汉语大词典

    僭擬

    【1】越分妄比。谓在下者自比于尊者。《史记·太史公自序》:“五宗既王﹐親屬洽和﹐諸侯大小爲藩﹐爰得其宜﹐僭擬之事﹐稍衰貶矣。”{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内监·内官定制》:“近日内臣用事稍關兵柄者﹐輒改御馬銜以出﹐如督撫之兼司馬中丞﹐亦僭擬甚矣。”《晋书·宣帝纪》:“今大將軍{爽}背棄顧命﹐敗亂國典﹐内則僭擬﹐外專威權。”

  • 儔擬-汉语大词典

    儔擬

    【1】犹比拟。{唐}{杜光庭}《贺獲神剑进诗表》:“刜鐘切玉者﹐詎可比倫;斬馬斷蛇者﹐那堪儔擬。”【2】指同类的人。{明}{陈德文}《刻阮嗣宗集叙》:“{箕子}之明夷﹐{南容}之免患﹐無亦{嗣宗}之儔擬非邪!”

  • 儲擬-汉语大词典

    儲擬

    【1】储备。《宋书·刘敬宣传》:“{敬宣}既至{江州}﹐課集軍糧﹐搜召舟乘﹐軍戎要用﹐常有儲擬。”【2】备办物资以供需用。《旧唐书·代宗纪》:“丁丑﹐次{華州}官吏藏竄﹐無復儲擬。”

  • 公擬-汉语大词典

    公擬

    【1】共同拟订。{茅盾}《子夜》十七:“算了吧!{曼丽}自己破坏了约法﹐我们公拟出了一个罚规来!”{田汉}《关汉卿》第十二场:“词儿是大家公拟的﹐仍使递上去了﹐我想应该有些影响的。”

  • 准擬-汉语大词典

    准擬

    【1】准备;安排。{唐}{元稹}《董逃行》:“縫綴難成裁破易﹐何况曲針不能伸巧指﹐欲學裁縫須准擬。”《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國中第二貴﹐出入百司須准擬﹐因何從騎不過十﹐聳轡途程來至此?”【2】料想;打算;希望。{清}{陈维崧}《贺新郎·甲寅除夕十四》词:“准擬東風來歲好﹐屏當春衫細馬﹐看士女鞦韆笑打。”{唐}{白居易}《不准拟》诗之二:“不准擬身年六十﹐遊春猶自有心情。”《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魚水﹐是前世因緣﹐兩情准擬過千年。”{宋}{王安石}《耿天骘许浪山千叶梅见寄》诗:“聞有名花即謾栽﹐殷勤准擬故人來。”【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元典章·朝纲·省部减繁格例》:“如已斷(案)公當﹐别無枉屈﹐准擬施行。”

  • 剽擬-汉语大词典

    剽擬

    【1】抄袭摹拟。{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五:“然而正變雲擾﹐剽擬雷同。”《四库全书总目·别集存目四·闲居集》:“其時{慎中}﹑{順之}倡議盡洗{李}{何}剽擬之習。”

  • 差擬-汉语大词典

    差擬

    【1】犹差注。拟,注拟,吏部按选人的才能拟定其官职。《宋史·选举志四》:“其令翰林學士{李諮}與吏部流内銓以成資闕爲差擬。”{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近歲人物衰少﹐凡一官有缺﹐差擬爲艱。”

  • 希擬-汉语大词典

    希擬

    【1】效法。{南朝} {宋}{宗炳}《答何衡阳书》:“泥洹以無樂爲樂﹐法身以無身爲身﹐若本不希擬﹐亦可爲增躭逸之慮﹐肇好奇之心。”{晋}{葛洪}《抱朴子·正郭》:“以此爲憂世念國﹐希擬素王﹐有似蹇足之尋龍騏﹐斥鷃之逐鴻鵠﹐焦冥之方雲鵬﹐鼷鼬之比巨象也。”

  • 度擬-汉语大词典

    度擬

    【1】量度比拟。《文选·马融<长笛赋>》:“撟揉斤械﹐剸掞度擬。”{李善}注:“度擬﹐量度比擬也。”

  • 定擬-汉语大词典

    定擬

    【1】定案拟罪,作出判决。{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人命上》:“按律例定擬﹐連人解審。”{清}{江藩}《汉学师承记·王兰皋先生》:“又命訊{湖南}{永明縣}賄買武童及{長沙}勒買常平倉穀二案﹐分别定擬奏聞﹐奉旨允行。”{清}{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審讞内府所屬人犯﹐罪在杖一百以下者﹐本司依律議結﹐杖以上者﹐皆移送刑部定擬。”

  • 審擬-汉语大词典

    審擬

    【1】审问拟罪。{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总论》:“今彙刑名爲部﹐而先之以告理﹑差拘﹑審擬諸件。”{清}{夏燮}《中西纪事·猾夏之渐》:“奉旨交刑部審擬﹐永遠監禁。”

  • 棿擬-汉语大词典

    棿擬

    【1】模拟;比拟。棿,通“掜”。{汉}{扬雄}《太玄·棿》:“棿﹐擬也﹐圖象也﹐告其所由往也。維天肇降生民﹐使其貌動﹑口言﹑目視﹑耳聽﹑心思﹐有法則成﹐無法則不成﹐誠有不威﹐棿擬之經。垂消爲衣﹐襞幅爲裳﹐衣裳之示﹐以示天下﹐棿擬之三八。”{范望}注:“準擬其事﹐取象而作之也。”

  • 模擬-汉语大词典

    模擬

    亦作“[橅擬]”【1】模仿,仿效。{宋}{程大昌}《演繁露·浑仪浑象》:“至於渾象也者﹐設爲圓毬而橅擬天度﹐以日星傅寘毬上。”《晋书·文苑传·袁宏》:“{公琰}殖根﹐不忘中正。豈曰模擬﹐實在雅性。”{沙汀}《困兽记》三:“他模拟着如坐针毡的神气。”{唐}{柳宗元}《上裴行立中丞撰訾家洲亭记启》:“累奉游宴﹐竊觀物象。涉旬模擬﹐不得萬一。”{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過稱譽﹐豈其中心﹐專模擬﹐非其本色。”

  • 支擬-汉语大词典

    支擬

    【1】支付应用。{唐}{张九龄}《敕河西节度副大使牛仙客书》:“又恐{安西}資用之乏﹐卿可於{凉府}將二十萬段物往{安西}﹐令隨事支擬﹐及充宴賜。”

  • 比擬-汉语大词典

    比擬

    【1】比配;与之相类。{冰心}《往事(二)》:“今夜林中月下的青山﹐无可比拟!”{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騷人作而怨憤之態繁﹐然猶去風雅日近﹐尚相比擬。”{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今得璽於{咸陽}……其蟲書鳥跡之法﹐於今傳古書莫可比擬。”【2】比方,譬喻。《南史·王玄谟传》:“{孝武}狎侮羣臣﹐各有稱目﹐多鬚者謂之羊﹐短﹑長﹑肥﹑瘦皆有比擬。”{朱自清}《温州的踪迹·绿》:“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清}{江昱}《琵琶仙·康山》词:“還暗想﹐琵琶碎了﹐信《鬱輪》比擬非匹。”【3】修辞学上的辞格之一。把物拟作人,叫“拟人”;把人拟作物,叫“拟物”。亦泛称比喻手法。【4】本待,打算。《敦煌曲子词·鹊踏枝》:“比擬好心來送喜﹐誰知鎖我在金籠裏。”【5】仿效;摹拟。《礼记·乐记》“比類以成其行”{唐}{孔颖达}疏:“比謂比擬善類。”{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從册子上鑽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擬﹐知識愈廣而人欲愈滋。”{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籤·李攀龙》:“晩年高坐{白雪樓}﹐取古樂府一一比擬﹐遂欲凌駕古人﹐卒貽後來口實。”【6】比照前例拟定。《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七》:“詔:‘諸州得替防禦﹑團練使﹑刺史並宜於班行比擬﹐如未有員闕﹐可隨常參官逐日立班。’”【7】比较,对照。{毛泽东}《论持久战》:“{中国}近代无数解放运动的失败都有其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都不能比拟今天的情况。”{明}{刘元卿}《贤奕编·执泥绘像》:“一日父歸﹐其子疑之﹐潛以畫像比擬﹐無一肖。”

  • 敵擬-汉语大词典

    敵擬

    【1】匹敌。谓才艺相当。《太平广记》卷二四六引{唐}{余知古}《渚宫旧事·柳信言》:“{梁}{安城王}{蕭佽}博學﹐善屬文……初{佽}以文詞擅名﹐所敵擬者﹐唯{河東}{柳信言}。”

  • 注擬-汉语大词典

    注擬

    【1】{唐}时选举官员,凡应试获选者先由尚书省登录,经考询后再按其才能拟定官职,称为“注擬”。{宋}代选举因袭此制。{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颂德》:“從前注擬﹐皆約循資格﹐至{國忠}創爲押例﹐選深者盡留﹐乃無才與不才也。”《旧唐书·刘祥道传》:“時選人漸衆﹐{林甫}奏請四時聽選﹐隨到注擬﹐當時甚以爲便。”{宋}{叶適}《信州教授厅记》:“今吏部按格注擬﹐或特命爲堂差﹐贏數千里﹐至終始坐學不敢離局。”

  • 準擬-汉语大词典

    準擬

    【1】遵循;模仿。{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其有才思者之爲之也﹐猶善於依因機會﹐準擬體例﹐引古喻今﹐言微理舉﹐雅而可笑﹐中而不傷。”《南史·裴松之传》:“有司奏太子婚﹐納徵用玉璧虎皮﹐未詳何所準擬。”{宋}{岳珂}《桯史·八阵图诗》:“斑斑猶在{杲卿}髮﹐離離未落{張巡}齒﹐愛惜微軀欲安用﹐有臣如此難準擬。”【2】希望;料想。{唐}{白居易}《种柳三咏》:“從君種楊柳﹐夾水意如何?準擬三年後﹐青絲拂緑波。”{唐}{刘得仁}《悲老宫人》诗:“白髮宫娃不解悲﹐滿頭猶自插花枝;曾緣玉貌君王寵﹐準擬人看似舊時。”{宋}{王沂孙}《高阳台》词:“朝朝準擬清明近﹐料燕翎﹑須寄銀箋。”{清}{纳兰性德}《蝶恋花》词:“準擬春來消寂寞。愁風愁雨﹐翻把春擔擱。”【3】准备;打算。{唐}{韩愈}《北湖》诗:“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金}{元好问}《白屋》诗:“明年準擬{萊蕪}住﹐寄謝東鄰{范史雲}。”{明}{高明}《琵琶记·寺中遗像》:“奴家準擬今日抄化幾文錢鈔﹐就此追薦公婆。誰知撞着這兩個風子﹐攪鬧了一場。”{林学衡}《寓言》诗之一:“吟成準擬凌風去﹐一葉飄然向十洲。”【4】准定;一定。{宋}{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词:“明日風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水晶宫裏奏《霓裳》﹐準擬{岳陽樓}上。”{明}{徐霖}《绣襦记·正学求君》:“嘉言敢忘﹐喜青雲有路終須上﹐鳳凰雛準擬朝陽。”

  • 滿擬-汉语大词典

    滿擬

    【1】满心打算。{茅盾}《子夜》十六:“当下{周仲伟}就决定了要找益中公司试试他的运气﹐满拟做一个‘第二个的{陈君宜}’!”

  • 抗擬-汉语大词典

    抗擬

    【1】抵敌;抗衡。《周书·武帝纪下》:“僞{定南王}{韓建業}作守{介休}﹐規相抗擬。”《宋书·恩倖传·徐爰》:“且當使緣邊諸戍﹐練卒嚴城﹐凡諸督統﹐聚糧蓄田﹐籌計資力﹐足相抗擬。”

  • 指擬-汉语大词典

    指擬

    【1】指望,指靠。《宋史·河渠志二》:“蓋{孝先}﹑{俞瑾}等知合用物料五千餘萬﹐未有指擬﹐見買數計﹐經歲未及毫釐﹐度事理終不可爲﹐故爲大言。”《金史·白华传》:“今耕稼已廢﹐糧斛將盡﹐四外援兵﹐皆不可指擬。”

  • 揣擬-汉语大词典

    揣擬

    【1】揣想,估量。{清}{俞正燮}《癸巳类稿·俄罗斯事辑》:“外間小説﹐遂謂二十年後﹐以{土爾扈特}嫌﹐絶不與通﹐揣擬失旨。”{丁玲}《阿毛姑娘》第一章三:“三姐说起城里来﹐{上海}来﹐简直像一种神话中的奇境﹐她揣拟都无从揣拟了。”

  • 摹擬-汉语大词典

    摹擬

    【1】指仿制品。{元}{杨弘道}《东坡<石钟山记>墨迹》诗:“摹擬遍天下﹐真僞雜相半。”【2】亦作“[摹儗]”。模仿。{清}{何绍基}《<使黔草>自序》:“至於剛柔陰陽﹐禀賦各殊﹐或狂或狷﹐就吾性情﹐充以古籍﹐閲歷事物﹐真我自立﹐絶去摹儗﹐大小偏正﹐不枉厥材﹐人可成矣。”{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中:“{文通}詩體總雜﹐善於摹擬。筋力於{王微}﹐成就於{謝朓}。”{明}{宋濂}《经畬堂记》:“世儒不之察﹐顧切切然剽攘摹儗其辭爲文章﹐以取名譽於世。”{萧军}《羊·樱花二》:“教员们常领他们到那里去画风景﹐也有自己跑到假山各处摹拟兵们打仗的。”{宋}{陆游}《嘉祐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诗:“紛紛可笑空摹擬﹐爾輩毫端萬斛塵。”【3】犹假想。{艾青}《火把·演说》诗:“他的眼睛在灯光下闪烁﹐像在搜索他所摹拟的敌人。”

  • 摸擬-汉语大词典

    摸擬

    【1】模仿,仿效。{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譯者無文﹐不足摸擬其萬一。”{宋}{曾巩}《与王介甫第一书》:“{歐公}更欲足下少開廓其文﹐勿用造語及摸擬前人﹐請相度示及。”{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公琰}殖根﹐不忘中止。豈曰摸擬﹐實在雅性。”

  • 摩擬-汉语大词典

    摩擬

    【1】比拟研究。{清}{钱学纶}《语新》卷上:“我家跛童云:‘冷磚墻下方石﹐有字存焉。’與{心齊}互相摩擬﹐得‘鳳凰池’三字。”【2】模仿。{象升}《<振素庵诗集>序》:“君({蔣伯寅})之言曰:‘天下所病於{明}七子者﹐曰摩擬剽竊也。’”{梁启超}《宪法大纲刍议》:“然大綱所録舉﹐雖於東西外貌略有摩擬﹐而中實要款滌净無存。”

  • 撰擬-汉语大词典

    撰擬

    【1】撰写拟定。《清会典事例·翰林院·撰文》:“{順治}十六年定:尊崇册立﹐暨册妃嬪各册寳印文﹑恭上恭加尊諡﹑升祔册諡各册寳文﹐均由翰林院撰擬進呈。”{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二:“{康熙}年間命翰林按官職所掌撰擬告身文字﹐無須臨事猝辦﹐不必專切一人。積弊廓清﹐無能行其私智。”

  • 擬-汉语大词典

    “[拟]”的繁体字。《廣韻》魚紀切,上止,疑。【1】揣度﹐推测。《易·繫辞上》:“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孔颖达}疏:“聖人欲言之時﹐心擬度之而後言也。”{汉}{扬雄}《法言·孝至》:“君子動則擬諸事﹐事則擬諸禮。”{司马光}注:“擬﹐度也。”{明}{刘基}《大墙上蒿行》:“世情翻覆不可擬﹐人生有身莫依倚。”《红楼梦》第九四回:“究竟那些人能够回家不能﹐未知着落﹐亦難虚擬。”【2】比拟;类似。《荀子·不苟》:“言己之光美﹐擬於{舜}{禹}﹐參於天地﹐非夸誕也。”《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厲王}以此歸國益驕恣﹐不用{漢}法﹐出入稱警蹕﹐稱制﹐自爲法令﹐擬於天子。”{南朝 梁}{沈约}《长安有狭斜行》:“{咸陽}不足稱﹐{臨淄}孰能擬。”{宋}{周密}《志雅堂杂钞·诸玩》:“{仲山}有{宣和}内府一琴﹐絶佳……其製作斷文﹐皆非常琴可擬。”{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释道·札巴坚参》:“西僧以秘密教得幸﹐服食器用擬於王者。”【3】效法;摹拟。《楚辞·王逸<九思·怨上>》:“復顧兮{彭}{務}﹐擬斯兮二蹤。”原注:“擬﹐則也。”{晋}{潘岳}《寡妇赋》序:“昔{阮瑀}既殁﹐{魏文}悼之﹐並命知舊作寡婦之賦﹐余遂擬之﹐以叙其孤寡之心焉。”{唐}{刘禹锡}《代裴相公进东封图状》:“山川氣象﹐悉擬真形。”《明史·忠义传二·王冕》:“以小艇實葦於中﹐擬{建昌}人語﹐就賊艦﹐乘風舉火。”{清}{戴名世}《李县圃唱和诗序》:“將行﹐而擬{子美}《秋興》之體﹐爲詩八章以道其懷。”【4】指向;比划。《汉书·苏武传》:“〔{衛律}〕復舉劍擬之﹐{武}不動。”《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桓氏}累世臨{荆州}﹐{玄}復豪横……嘗於{仲堪}聽事前戲馬﹐以矟擬{仲堪}。”{胡三省}注:“擬者﹐舉矟向之﹐若將刺之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趙元昊}〕恐{嘉勒斯賚}擬其後﹐復舉兵攻{蘭州}諸{羌}。”{洪深}《赵阎王》第一幕:“〔{赵大}〕将次要走﹐忽又听得门响﹐连忙抢了手枪﹐回过身来拟着来人。”【5】打算;准备。{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一》:“〔{沛公}〕乃圍{宛}﹐{宛}急﹐{南陽}太守{吕齮}擬自殺。”《北齐书·神武帝纪下》:“遣領軍將軍{婁昭}……{并州}刺史{高隆之}擬兵五萬﹐以討{荆州}。”{宋}{柳永}《凤栖梧》词:“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强樂還無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先到了{上海}﹐入棧歇了一天﹐擬坐了{長江}輪船往{南京}去。”{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日前奉一函﹐系拟补印缺页者﹐未知已到否?”【6】拟定。《後汉书·公孙瓒传》:“觀{紹}所擬﹐將必階亂。”{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中郎}年少時﹐{江虨}爲僕射﹐領選﹐欲擬之爲尚書郎。”《新唐书·崔祐甫传》:“陛下令臣進擬庶官﹐夫進擬者﹐必悉其才行﹐如不聞知﹐何由得其實?”{清}{龙文彬}《明会要·刑·详谳》:“朕親審决﹐猶恐有失;在外各官所擬﹐豈能盡當?”{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旁人一见面﹐便都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7】起草;撰写。{晋}{陆机}《文赋》:“思風發於胸臆﹐言泉流於脣齒﹐紛葳蕤以馺遝﹐唯毫素之所擬。”《宋史·李纲传上》:“{齊愈}論{綱}三事之非﹐不報。擬章將再上﹐其鄉人嗛{齊愈}者﹐竊其草示{綱}。”《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白氏}把心中之事﹐擬成歌曲。”{老舍}《四世同堂》五五:“他自己拟好了新闻稿﹐交到各报馆去。”【8】传﹐度。{唐}{元稹}《生春》诗之十:“何處生春早?春生梅援中。蘂排難犯雪﹐香擬來風。”《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月下愁聽砧杵擬﹐塞雁行。”{蒋礼鸿}曰:“這個‘擬’字……是傳或度的意思。‘愁聽砧杵擬’就是説怕聽砧聲從遠處傳來。”【9】诗体名。{清}{张笃庆}《师友诗传录》六:“幽思激切謂之怨﹐擬録别之類謂之擬﹐琴曲曰弄。”【10】通“[疑]”。《墨子·明鬼下》:“是以莫放(敢)幽閑﹐擬乎鬼神之(有)。”{高亨}新笺:“擬借爲疑。”《汉书·扬雄传上》:“枳棘之榛榛兮﹐蝯貁擬而不敢下。”{颜师古}注:“擬﹐疑也。”

  • 擬注-汉语大词典

    擬注

    【1】{宋}代官制。应试入选者﹐由吏部注名于册﹐经考询后拟定授官﹐称为拟注。{宋}{范仲淹}《奏差新转京官人充沿边知县事》:“自來除合差京朝官外﹐其餘並從銓司擬注﹐别無選擇之法。”{宋}{陆游}《傅正议墓志铭》:“有自吏部擬注來代者﹐始徙{南安縣}丞。”《宋史·章衡传》:“判吏部流内銓﹐嘗有員闕﹐既擬注﹐而三班院輒用之﹐反訟吏部。”

  • 擬儀-汉语大词典

    擬儀

    【1】模仿其法度;仿效。{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永明寺》:“西域遠者﹐乃至{大秦國}……衣服車馬﹐擬儀中國。”《後汉书·孔融传》:“{劉表}桀逆放恣﹐所爲不軌﹐至乃郊祭天地﹐擬儀社稷。”{章炳麟}《论式》:“九流之言﹐擬儀以成變化者﹐皆論之儕。”

  • 擬質-汉语大词典

    擬質

    【1】犹比拟。{唐}{韩愈}《通解》:“將欲齊之者﹐其不猶矜糞丸而擬質{隨}珠者乎?”

  • 擬罪-汉语大词典

    擬罪

    【1】定罪。《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知縣驗了銀子﹐曉得不枉﹐即將{盧智高}重責五十板﹐取了口詞收監﹐等拿獲{胡美}時﹐一同擬罪。”《杨家将演义》第十八回:“此係忤逆聖旨﹐擬罪當斬。”{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擬罪原有一定之律例。”{鲁迅}《热风·随感录六十五》:“从前看见{清}朝几件重案的记载﹐‘臣工’拟罪很严重﹐‘圣上’常常减轻。”

  • 擬學-汉语大词典

    擬學

    【1】犹仿效。{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此是屋上架屋耳﹐事事擬學﹐而不免儉狹。”

  • 擬態-汉语大词典

    擬態

    【1】谓某些动物的形态﹑色泽或斑纹等极似他物﹐借以蒙蔽敌害﹐保护自身的现象。如尺蠖之极似树枝﹐凤蝶幼虫之极似鸟粪等。亦指人在外表上所模拟的形态。{鲁迅}《<热风>题记》:“记得三四年前﹐在他们身上偶而还剩有制服模样的残余;再早﹐就更体面﹐简直是童子军的拟态。”

  • 擬話本-汉语大词典

    擬話本

    【1】模拟话本形式而作的小说。其名最初见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三篇﹐本用以称{宋}{元}间受话本影响而产生的作品﹐如《宣和遗事》等。今则多指{明}代文人模拟{宋}{元}话本而写的白话短篇﹐即{鲁迅}所指“{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如{冯梦龙}《三言》中的一部分和{凌濛初}的《二拍》等。

  • 擬貌-汉语大词典

    擬貌

    【1】摹拟描摹。《敦煌曲子词·倾杯乐》:“時拈金針﹐擬貌舞鳳飛鸞。”

  • 擬死-汉语大词典

    擬死

    【1】定为死刑。《杨家将演义》第十一回:“老賊如此欺罔﹐罪該擬死。”【2】指某些昆虫的假死。因受外界惊动或袭击而呈半死状态﹐静伏不动﹐或跌落地面如死物﹐借以避敌。

  • 擬則-汉语大词典

    擬則

    【1】效法;模仿。《宋书·礼志三》:“其墻宇規範﹐宜擬則太廟。”{晋}{袁宏}《後汉纪·灵帝纪下》:“中官專朝﹐奢僭無度﹐各起第宅﹐擬則宫室。”

  • 擬想-汉语大词典

    擬想

    【1】犹设想。{叶圣陶}《倪焕之》二一:“{焕之}却又把近来想起的要兼教社会的意思告诉他﹐联带说一些拟想中的方案。”

  • 擬倫-汉语大词典

    擬倫

    【1】比拟;伦比。{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评李杜》:“二子({楊慎}﹑{楊誠齋})所引古人﹐擬倫俱似亡當。”《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以{隋}之府庫﹑倉廩﹑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擬倫?”{宋}{苏辙}《祭文与可学士文》:“風雅之深﹐追配古人;翰墨之工﹐世無擬倫。”

  • 擬託-汉语大词典

    擬託

    亦作“[擬托]”【1】比附。{唐}{李峤}《上高长史述和诗启》:“擬託非倫﹐揣摩增靦。”【2】打算委托。{唐}{秦韬玉}《贫女》诗:“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3】模拟假托。{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凡詩之言安得者﹐皆不可得﹐而設或擬托之詞也。”{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既自難干﹐加意氣擬託﹐蕭然自得﹐四坐莫不厭心。”{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八章三:“如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以及拟托的{苏}{李}诗一之类的作品﹐大概也就在这时代产生了。”

  • 擬票-汉语大词典

    擬票

    【1】{明}{清}时﹐各处奏本送达内阁后﹐由阁员用墨笔预拟批答于浮票﹐再送呈皇帝朱批﹐称为拟票﹐也称票拟。{明}{张居正}《岭西大捷辞免加恩疏》:“{廣東}{羅旁}大捷﹐請叙録有功人員本﹐臣已酌量擬票上請。”

  • 擬效-汉语大词典

    擬效

    【1】仿效。{姚华}《论文後编·目录上》:“{秦}{漢}事神﹐歌工所奏﹐隸之樂府﹐辭調殊異﹐遂相擬效﹐即稱樂府。”

  • 擬聖-汉语大词典

    擬聖

    【1】仿效圣人。{汉}{赵岐}《孟子题辞解》:“{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聖而作者也。”【2】比拟圣人。《庄子·天地》:“子非夫博學以擬聖﹐於于以蓋衆﹐獨弦哀歌以賣名聲於天下者乎?”

  • 擬法-汉语大词典

    擬法

    【1】效法。{汉}{马融}《长笛赋》:“上擬法於《韶箾》﹑《南籥》﹐中取度於《白雪》﹑《渌水》﹐下采制於《延露》﹑《巴人》。”{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范蠡}觀天文﹐擬法於紫宫築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步﹐一圓三方。”

  • 擬喻-汉语大词典

    擬喻

    亦作“[擬諭]”【1】打比方。《隋书·李德林传》:“以{正平}比夫{大禹}﹐常謂擬諭非倫。”{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詩人擬喻﹐雖斷章取義﹐然章句在篇﹐如繭之抽緒﹐原始要終﹐體必鱗次。”

  • 擬鹽-汉语大词典

    擬鹽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謝太傅}寒雪日内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后以“擬鹽”指咏雪。{唐}{韩愈}《喜雪献裴尚书》诗:“擬鹽吟舊句﹐授簡慕前規。”

  • 擬物-汉语大词典

    擬物

    【1】修辞方式之一。把人拟作物或把甲物拟作乙物。

  • 擬捍-汉语大词典

    擬捍

    【1】犹防御。《魏书·卢昶传》:“卿可深思擬捍之規﹐攘敵之略﹐使還具聞。”

  • 擬稿-汉语大词典

    擬稿

    【1】起草文稿。{{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三回:“是否由外交部拟稿﹐呈明大总统裁夺。”{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果必奏劾﹐門生不敢擬稿。”

  • 擬憲-汉语大词典

    擬憲

    【1】效法。《新唐书·后妃传上·杨贵妃》:“第舍聯亘﹐擬憲宫禁。”

  • 擬水-汉语大词典

    擬水

    【1】古代祭祀仪式中模拟盥洗的动作。《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二十一年春二月﹐公還{鄴}”{裴松之}注引{三国}{魏}{王沈}《魏书》:“臨祭就洗﹐以手擬水而不盥。夫盥以潔爲敬﹐未聞擬而不盥之禮。”

  • 擬容-汉语大词典

    擬容

    【1】谓形貌上的比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比兴》:“擬容取心﹐斷辭必敢。”

  • 擬作-汉语大词典

    擬作

    【1】摹仿别人的风格或假托其口吻而写的作品。亦谓摹仿别人进行写作。{郭沫若}《蔡文姬》附录:《再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据此可见﹐拟作是不容易的事。”{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下》:“《休洗紅》二章﹐調甚高古﹐而語頗類《子夜》﹑《前溪》﹐非{漢}末辭﹐即{晉}人擬作。”{宋}{苏轼}《仇池笔记·拟作》:“{劉子玄}辯《文選》所載《李陵與蘇武書》﹐蓋{齊}{梁}文士擬作。”

  • 擬訂-汉语大词典

    擬訂

    【1】草拟。{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六:“我们拟订了一个扩大禁烟纪念的计划﹐想大规模地做它三天。”

  • 擬經-汉语大词典

    擬經

    【1】{汉}{扬雄}仿《易》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后人谓之“擬經”。{南朝} {陈}{徐陵}《让左仆射初表》:“臣聞七十之歲﹐{揚雄}擬經;六十之年﹐{平津}對策。”

  • 擬人-汉语大词典

    擬人

    【1】指向人。{叶圣陶}《倪焕之》二一:“擎着手枪怒目拟人的‘三道头’﹑{印}捕﹑{华}捕﹐又冲到群众面前示威。”【2】与他人相比拟。{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君子擬人必於其倫。”【3】修辞方式之一。把事物人格化﹐即赋予人以外的他物以人的特征﹐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林和靖}是了解梅花的﹐他把自己的人格和梅花的品格联系在一起﹐使梅花得到拟人化的效果。”

  • 擬迹-汉语大词典

    擬迹

    亦作“[擬跡]”【1】揣度足迹。{唐}{骆宾王}《应诰》:“夫至人之處世﹐擬迹而後投﹐隱心而後動。”按﹐此谓行事之前先行揣度。【2】仿效。《周书·侯植传》:“願公推誠王室﹐擬迹{伊}{周}﹐使國有{泰山}之安。”《三国志·魏志·张範传》:“今孤以土地之廣﹐士民之衆﹐欲徼福{齊桓}﹐擬迹{高祖}﹐何如?”{汉}{张衡}《西京赋》:“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 擬寇-汉语大词典

    擬寇

    【1】犹御寇。{唐}{吴兢}《贞观政要·议征伐》:“夫兵甲者﹐國家凶器也。土地雖廣﹐好戰則人凋;中國雖安﹐妄戰則人殆。凋非保全之術﹐殆非擬寇之方。”

  • 擬主-汉语大词典

    擬主

    【1】越分比于君主。《韩非子·说疑》:“内寵並后﹐外寵貳政﹐枝子配適﹐大臣擬主﹐亂之道也。”

  • 擬古-汉语大词典

    擬古

    【1】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如{汉}{扬雄}拟《易》作《太玄》﹐拟《论语》作《法言》﹐以及《文选》中的“杂拟”等。后成为诗体之一。{晋}{陆机}﹑{南朝}{宋}{鲍照}等皆有《拟古》诗。{姚华}《论文後编·目录中》:“擬古之作﹐或擬其聲﹐或擬其意﹐或聲意並擬。”{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後擬古而作相材時務内策﹐仗此決巍科﹐取青紫﹐亦不後於人矣。”{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擬古惟{江文通}最長﹐擬{淵明}似{淵明}﹐擬{康樂}似{康樂}。”

  • 擬諭-汉语大词典

    擬諭

    【1】见“擬喻”。

  • 擬制-汉语大词典

    擬制

    【1】草拟制订。如:下年度计划正在着手拟制。【2】比拟其规模制度。《宋书·江夏王义恭传》:“修治館宇﹐擬制{東城}。”

  • 擬範-汉语大词典

    擬範

    【1】效法。《易·繫辞上》“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晋}{韩康伯}注:“範圍者﹐擬範天地而周備其理也。”{孔颖达}疏:“言法則天地以施其化﹐而不有過失違天地者也。”

  • 擬程-汉语大词典

    擬程

    【1】科举制度中主考官拟作的示范文章。又称拟墨。{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六:“主司改竄刻録曰程文﹐主司擬作之文曰擬程……近以主司之擬程爲程文﹐未知所本。”

  • 擬題-汉语大词典

    擬題

    【1】拟定题目。{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求贤审官》:“内出一書摺角﹐此係斯文精粹﹐惜試後未叩之擬題大臣也。”【2】应试举子揣度命题。{清}{袁枚}《随园随笔·拟题之讹》:“今舉子於場前揣主司所命題而預作之號曰‘擬題’。按{宋}{何承天}私造《鐃歌》十五篇﹐不沿舊曲﹐而以己意詠之﹐號曰‘擬題’。此二字之始。今以爲士子揣摩之稱﹐誤矣!”{清}{顾炎武}《日知录·拟题》:“今日科場之病莫甚乎擬題……因陋就寡﹐赴速邀時。”

  • 擬跡-汉语大词典

    擬跡

    【1】见“擬迹”。

  • 擬正-汉语大词典

    擬正

    【1】试任或代理官员改为正式任命。《清会典事例·翰林院·升除》:“翰林院侍讀﹐著擬正之{全順}補授。”《红楼梦》第八五回:“現今工部出了一個郎中缺﹐外頭人和部裏都吵嚷是老爺擬正呢。”

  • 擬足-汉语大词典

    擬足

    【1】揣度脚步。《文选·扬雄<解嘲>》:“欲談者卷舌而同聲;欲步者擬足而投跡。”{李善}注:“欲行者擬足不前﹐待彼行而投其跡也。”【2】谓投足。{三国} {魏}{嵇康}《释私论》:“若質乎中人之體﹐運乎在用之質﹐而栖心古烈﹐擬足公途﹐值心而言﹐則言無不是。”

  • 擬蹤-汉语大词典

    擬蹤

    【1】谓打算达到。《後汉书·刘表传论》:“{劉表}道不相越﹐而欲卧收天運﹐擬蹤三分﹐其猶木禺之於人也。”

  • 擬度-汉语大词典

    擬度

    【1】揣度;推测。《礼记·学记》“發慮憲”{汉}{郑玄}注:“憲﹐法也。言發計慮當擬度於法式也。”《易·繫辞上》“擬之而後言”{唐}{孔颖达}疏:“聖人欲言之時﹐必擬度而後言也。”{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单伯》:“《公》《穀》不見{魯國}史﹐多爲擬度之詞﹐疣贅滿行。”

  • 擬非其倫-汉语大词典

    擬非其倫

    【1】谓比拟不当。语本《礼记·曲礼下》:“擬人必於其倫。”{清}{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以{岳忠武}比{良玉}﹐毋乃擬非其倫矣。”

  • 擬象-汉语大词典

    擬象

    【1】模仿其状。{宋}{梅尧臣}《次韵和马都官宛溪浮桥》:“在昔{當陽侯}﹐建橋臨大川。洪波不爲阻﹐馳道南北連。何此小溪上﹐擬象坦且平。”

  • 擬肘-汉语大词典

    擬肘

    【1】指{袁绍}对{曹操}举印向肘事。《晋书·张寔传》:“{蘭池}長{趙奭}上軍士{張冰}得璽﹐文曰‘皇帝璽’。羣僚上慶稱德。{寔}曰:‘孤常忿{袁本初}擬肘﹐諸君何忽有此言?’”《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袁紹}與{韓馥}謀立{幽州}牧{劉虞}爲帝﹐{太祖}拒之。{紹}又嘗得一玉印﹐於{太祖}坐中舉向其肘﹐{太祖}由是笑而惡焉。”

  • 擬墨-汉语大词典

    擬墨

    【1】即拟程。{清}{昭槤}《啸亭续录·熊铅山司寇》:“壬戌科主會試總裁﹐於闈中擬墨﹐文字荒疏﹐不堪入目。”

  • 擬托-汉语大词典

    擬托

    【1】见“擬託”。

  • 擬抵-汉语大词典

    擬抵

    【1】犹抵命。《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就是‘故殺’﹐敝國亦無擬抵的罪名。”{清}{梁章鉅}《归田琐记·被殴伤风方》:“凡被毆後﹐以傷風致死者﹐在保辜限内﹐於律不能不擬抵。”

  • 擬奏-汉语大词典

    擬奏

    【1】起草奏章;准备奏呈。{元}{马祖常}《无题》诗之四:“{揚雄}擬奏《河東賦》﹐但君王酒一巵。”{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擢{公孫}之對策﹐歎{兒寬}之擬奏。”

  • 擬規畫圓-汉语大词典

    擬規畫圓

    【1】谓依样模仿。《朱子全书》卷五:“所謂徒守紙上語﹐擬規畫圓﹐摸矩作方﹐此初學之通病。”

  • 擬斥-汉语大词典

    擬斥

    【1】谓仿效帝王制度。《後汉书·孔融传》:“{荆州}牧{劉表}﹐不供職貢﹐多行僭僞﹐遂乃郊祀天地﹐擬斥乘輿。”

  • 擬用-汉语大词典

    擬用

    【1】备用。{唐}{元稹}《望云骓马歌》:“御馬齊登擬用槽﹐君王自試{宣徽殿}。”【2】拟定使用。《魏书·王肃传》:“其從{肅}行者﹐六品已下聽先擬用﹐然後表聞。”

  • 擬定-汉语大词典

    擬定

    【1】一定。{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這妮子擬定都和那酸丁演撒﹐我明日自上門去﹐見俺姑娘﹐只做不知。”【2】起草制定。{洪深}《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六章:“成就与否﹐须视他所拟定的计划﹐在实行时﹐是否有失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臬司得了意旨﹐便趕忙回衙門去説明原委。他却早已擬定一個摺稿了。”【3】决定。《红楼梦》第五十回:“{薛姨媽}心中因也遂意﹐只是已許過{梅}家﹐因{賈母}尚未説明﹐自己也不好擬定。”{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一折:“我又不會{臨邛縣}駕車﹐他又不會{昇仙橋}題柱﹐早學那{卓文君}擬定嫁{相如}。”

  • 擬疏-汉语大词典

    擬疏

    【1】奏疏的草稿。《花月痕》第四六回:“我略瞧兩篇擬疏﹐一是請裁汰……一是請罷廢。”

  • 擬待-汉语大词典

    擬待

    【1】犹打算。{宋}{向子諲}《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词:“花陰邊﹐柳陰邊﹐幾回擬待偷憐不成憐。”{宋}{黄庭坚}《好女儿》词:“擬待不思量﹐怎奈向﹑目下恓惶。”

  • 擬論-汉语大词典

    擬論

    【1】指拟立为太子之说。《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初﹐{文帝}與{平原侯}{植}並有擬論﹐{文帝}曲禮事{彧}。”【2】科学上有待证明的假设。{李四光}《跟着中国科学翻了身的地质学》:“一切科学的活动﹐必须在理论或拟论的指导下进行。”

  • 擬議-汉语大词典

    擬議

    【1】比拟。《晋书·文苑传·左思》:“觀中古以來爲賦者多矣……至若此賦﹐擬議數家﹐傅辭會義﹐抑多精致。”{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一》:“{杜少陵}詩﹐自與造化同流﹐孰可擬議。”{唐}{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以今準古﹐擬議非倫。”【2】打算﹐计议。{叶圣陶}《倪焕之》十五:“他原想住在校里过夏﹐但是母亲要他回家……便把先前的拟议取消了。”【3】犹建议。{郭沫若}《孔雀胆》附录《昆明景物》:“{云南}多茶花……闻前有人曾有以茶花为{云南}‘省花’之拟议。”【4】揣度议论。多指事前的考虑。《易·繫辞上》:“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夫動先擬議﹐明用稽疑。”{清}{黄宗羲}《四明山九题考》:“{陸皮}未嘗親至﹐止憑{遺塵}之言﹐鑿空擬議。”《朱子语类》卷五九:“只今眼下便是用功處﹐何待擬議思量與辨論是非﹐講究道理不同。”

  • 擬斷-汉语大词典

    擬斷

    【1】量刑判罪。{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赃私》:“依律擬斷﹐按數給没。”《明律·名例·以理去官》:“犯罪者並依職官犯罪律擬斷。”

  • 攀擬-汉语大词典

    攀擬

    【1】犹模拟。{清}{陈田}《明诗纪事己籤·李攀龙》:“古樂府音節久亡﹐不可攀擬。”

  • 無準擬-汉语大词典

    無準擬

    【1】尚无确定的打算﹑安排。{唐}{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诗之八:“冽冽玄冬暮﹐衣裳無準擬。”

  • 無可比擬-汉语大词典

    無可比擬

    【1】见“無可比象”。

  • 所擬-汉语大词典

    所擬

    【1】所能比拟。{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夫非常者﹐故非常人所擬也。”【2】所作(文章)。《文选·陆机<文赋>》:“必所擬之不殊﹐乃闇合乎曩篇。”{吕延济}注:“所作篇目或不殊古人之則﹐辭句闇合於古篇者。”

  • 懸擬-汉语大词典

    懸擬

    【1】揣摩想象。{叶圣陶}《倪焕之》一:“‘有这样热心的人!’{焕之}感服地说。便悬拟{蒋先生}的容貌﹐举止﹐性格﹐癖好﹐一时又陷入沉思。”{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脱套》:“{西子}捧心﹐尚不可效﹐況效{東施}之顰乎!且戯場關目﹐全在出奇變相﹐令人不能懸擬。”

  • 票擬-汉语大词典

    票擬

    【1】{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称为“票擬”。{清}代设军机处后,重要奏章改用奏折,此制遂废。{清}{黄宗羲}《文靖朱公墓志铭》:“{潯}帥{陳邦傅}請世守{粤西}﹐如{黔國}故事。公票擬不允。”《明史·郑以伟传》:“文章奥博﹐而票擬非其所長。”{清}{昭槤}《啸亭杂录·郭刘二疏》:“凡閣中票擬俱由{明珠}指麾﹐輕重任意。”{清}{黄宗羲}《文靖朱公墓志铭》:“夫未進呈曰票擬﹐既落紅即聖旨。”

  • 確擬-汉语大词典

    確擬

    【1】切实拟定。{清}{李清}《三垣笔记》上:“近見皇上批駁諸招﹐或曰所擬未足蔽辜﹐或曰還着確擬具奏。”

  • 虚擬-汉语大词典

    虚擬

    【1】设想;虚构。《红楼梦》第九四回:“獨有那些無賴之徒﹐聽得{賈}府發出二十四個女孩子來﹐那個不想?究竟那些人能够回家不能﹐未知着落﹐亦難虚擬。”{叶圣陶}《病夫》:“随后就没有什么可说了﹐不应心的话原是很难虚拟的。”

  • 補擬-汉语大词典

    補擬

    【1】谓按照选人的才能拟定补授的官职。《周书·儒林传·乐逊》:“選曹賞録勳賢﹐補擬官爵﹐必宜與衆共之﹐有明揚之授。”

  • 草擬-汉语大词典

    草擬

    【1】起草; 初步设计。{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二:“{白大夫}正伏在桌子上在审视他亲自草拟的特种外科医院的计划。”{郭沫若}《屈原》第二幕:“{南后}:国王已经听信了{屈原}的话﹐要和{齐国}重申和亲的盟约﹐已经叫你们在草拟国书了。”

  • 纂擬-汉语大词典

    纂擬

    【1】编写草拟。{伧父}《立宪运动之进行》第二节:“自籌備年限縮短以後﹐朝旨派{溥倫}﹑{載澤}纂擬憲法。”

  • 酌擬-汉语大词典

    酌擬

    【1】斟酌情形而拟订。{清}{夏燮}《中西纪事·长江设关》:“所有各口關税章程﹐仍着{奕訢}等悉心酌擬具奏。”

  • 配擬-汉语大词典

    配擬

    【1】谓依据资历拟定官职。《新唐书·裴光庭传》:“{光庭}懲之﹐因{行儉}長名榜﹐及爲循資格﹐無賢不肖﹐一據資考配擬。”

  • 酷擬-汉语大词典

    酷擬

    【1】谓竭力模仿。{清}{冯班}《钝吟杂录》:“酷擬之風﹐起於近代。”

  • 資擬-汉语大词典

    資擬

    【1】谓根据其人资格拟定官职予以推荐。《新唐书·裴行俭传》:“{行儉}始設長名榜﹑銓注等法﹐又定州縣升降﹑資擬高下爲故事。”

  • 見擬-汉语大词典

    見擬

    【1】拟议,打算。{唐}{吴融}《寄贯休上人》诗:“見擬{沃州}尋舊約﹐且教丹頂許爲鄰。”{唐}{贾岛}《题隐者居》诗:“猶嫌住久人知處﹐見擬移家更上山。”{唐}{刘禹锡}《题王郎中宣义里新居》诗:“見擬移居作鄰里﹐不論時節請開關。”

  • 規擬-汉语大词典

    規擬

    【1】谓某物与另物形状之相似者。{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一》:“内又進兩天門﹐路漸東北轉﹐崖石詭變﹐多所仿類﹐導者行急﹐予强留諦視﹐顧此失彼﹐然予所欲睹者﹐正不在種種規擬也。”【2】设想;拟定。{郭沫若}《海涛集·我是中国人》:“《诗经》的时代﹐果真如‘毛传’或‘朱注’所规拟的那样吗?他们究竟有什么确实的根据?”{郭沫若}《断断集·再谈官票宝钞》:“他最初的建议便是那{咸丰}元年九月所奏的理财一折﹐在那儿他规拟了一条。”

  • 進擬-汉语大词典

    進擬

    【1】犹奏呈。谓大臣奏呈事项,作为拟议,以备采用。{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或同列進擬稍繁﹐則謂之沓伯。”{宋}{赵昇}《朝野类要·进拟》:“進擬﹐刑部定法斷獄奏呈也。”《旧唐书·李绅传》:“會{逢吉}進擬﹐言{李紳}在内署時﹐嘗不利於陛下﹐請行貶逐。”{宋}{秦观}《录壮愍刘公遗事》:“時{陝西}轉運使員缺﹐執政方以公進擬{真宗}。”【2】谓准备向某处进军。《宋书·垣护之传》:“宜使{竺靈秀}速進{滑臺}助{朱脩之}固定﹐節下大軍進擬{河北}﹐則{牢}{洛}遊魂﹐自然奔退。”

  • 詳擬-汉语大词典

    詳擬

    【1】根据案情提出处理意见并向上级呈报。《明史·周新传》:“時令吏民罪徒流者耕{北京}閒田﹐監禁詳擬﹐往復待報﹐多瘐死。”

  • 謝家擬雪-汉语大词典

    謝家擬雪

    【1】见“謝家詠雪”。

  • 議擬-汉语大词典

    議擬

    【1】犹言相提并论。《宋史·文苑传三·刁衎》:“若{太祖}之勤儉﹐若{太宗}之惠慈﹐答天地敷錫之意﹐保祖宗艱難之業﹐則{周成}﹑{漢文}二宗之美﹐不可同年而議擬也。”【2】拟议﹐设计筹划。{明}{于谦}《议处边计疏》:“誠恐各官遷延﹐有妨邊備﹐已經節次議擬奏准。”《元典章·户部八·盐课》:“約會本部官一同從長商議﹐明白議擬﹐相應都省准擬關請﹐依上施行。”

  • 雜擬-汉语大词典

    雜擬

    【1】古诗诗体之一种。指各种模拟前人作品所写的诗。{唐}{刘禹锡}《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诗序:“予有社内之因﹐故言别之日﹐愛緣瞥起﹐時也秋盡﹐詠{江淹}《雜擬》以送之。”{宋}{苏轼}《孔毅父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墨竹次其韵》:“枕書熟睡呼不起﹐好學憐君工雜擬。”《文选·诗·杂拟上》{唐}{刘良}注:“雜﹐謂非一類。擬﹐比也;比古志以明今情。”{清}{刘熙载}《艺概·诗概》:“〔{江文通}〕雖長於雜擬﹐於古人蒼壯之作亦能肖吻﹐究非其本色耳。”

  • 防擬-汉语大词典

    防擬

    【1】犹防备。《北史·杨素传》:“時皇太子入居{大寶殿}﹐慮上有不諱﹐須豫防擬﹐乃手自爲書﹐封出問{素}。”《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八年》:“但夷狄多詐﹐深須防擬﹐口陳降款﹐毋宜遽受。”《梁书·羊侃传》:“時{景}既卒至﹐百姓競入﹐公私混亂﹐無復次第。{侃}乃區分防擬﹐皆以宗室間之。”

  • 鈍擬-汉语大词典

    鈍擬

    【1】犹准拟。打算﹐安排。《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可昔心﹐錯鈍擬﹐在後兒孫不勘(堪)矣。”{蒋礼鸿}通释:“准擬﹑鈍擬﹐准承﹐鈍……有兩類意義﹐一類是打算﹐希望﹐料想;一類是準備﹑安排……‘鈍擬’就是‘准擬’。”

  • 銓擬-汉语大词典

    銓擬

    【1】谓选拔人才并拟定官职。《金史·完颜守贞传》:“陛下即位﹐復立是科﹐朝廷寬大﹐放及百數﹐誠恐積久不勝銓擬。”

  • 問擬-汉语大词典

    問擬

    【1】审问罪犯,拟定罪刑。{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問擬者﹐問其所犯之由﹐而擬其罪也。”

  • 預擬-汉语大词典

    預擬

    【1】事先打算。{茅盾}《子夜》五:“他们这公司预拟的投资地点应该是邻近‘东方大港’和‘四大干路’的沿线。”{清}{唐孙华}《己卯元旦》诗之一:“一著退耕差較穩﹐占年預擬問農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