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毦

毦(毦)是什么意思

  • 瑶毦-汉语大词典

    瑶毦

    【1】见“瑶”。

  • 毦-汉语大词典

    《廣韻》仍吏切,去志,日。【1】以鸟羽或兽毛做成的装饰物﹐常用以饰头盔﹑犬马或兵器。《後汉书·宦者传·单超》:“樓觀壯麗﹐窮極伎巧。金銀罽毦﹐施於犬馬。”{李贤}注:“毦﹐以毛羽爲飾。”《後汉书·西南夷传·莋都》:“{青衣道夷}邑長{令田}﹐與徼外三種{夷}三十一萬口﹐齎黄金﹑旄牛毦﹐舉土内屬。”{李贤}注引{顾野王}曰:“毦﹐結毛爲飾也﹐即今馬及弓槊上纓毦也。”{南朝}{梁武帝}《襄阳蹋铜蹄歌》:“龍馬紫金鞍﹐翠毦白玉羈。”《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三年》:“〔{叔獻}〕獻十二隊純銀兜鍪及孔雀毦﹐上不許。”{胡三省}注:“毦﹐仍吏翻﹐以孔雀毛爲飾也。”【2】草花。《文选·郭璞<江赋>》:“揚皜毦﹐擢紫茸。”{李善}注:“毦與茸皆草花也。”【3】见“毦筆”。

  • 毦藤-汉语大词典

    毦藤

    【1】植物名。{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藤》:“毦藤﹐生山中﹐大小如苹蒿﹐蔓衍生。人採取﹐剥之以作毦﹐然不多。出{合浦}﹑{興古}。”{缪启愉}校释:“也許是夾竹桃科羊角拗一類的植物。”

  • 毦筆-汉语大词典

    毦筆

    【1】古代文官上朝﹐簪笔于冠侧﹐以备书录奏事之用。《隋书·礼仪志七》:“文官七品已上毦白筆﹐八品已下及武官﹐皆不毦筆。”{宋}{叶廷珪}《海录碎事·臣职》:“舊時御史簪白筆﹐側陛而坐﹐以奏不法﹐今者直備位﹐但毦筆耳。”

  • 氅毦-汉语大词典

    氅毦

    【1】一种羽毛饰物。{清}{方以智}《通雅·器用》:“今人大帽上係鶖翎﹐即氅毦也。”《隋书·炀帝纪上》:“先是﹐太府少卿{何稠}﹑太府丞{雲定興}盛修儀仗﹐於是課州縣送羽毛。百姓求捕之﹐網羅被水陸﹐禽獸有堪氅毦之用者﹐殆無遺類。”《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元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云:“氅毦﹐羽毛飾也。”

  • 旌毦-汉语大词典

    旌毦

    【1】旌旗上的羽饰。{南朝}{梁简文帝}《往虎窟山寺》诗:“藹藹車徒邁﹐飄飄旌毦懸。”

  • 花毦-汉语大词典

    花毦

    【1】用彩色羽毛制作的装饰物。《隋书·音乐志下》:“伎人皆衣錦繡繒彩。其歌舞者多爲婦人服﹐鳴環佩﹐飾以花毦者﹐殆三萬人。”

  • 結毦-汉语大词典

    結毦

    亦作“[結氂]”【1】用羽毛编织饰物。《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羽}{飛}乃止”{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后用为借做小事以韬晦忘忧之典。{宋}{秦观}《送李端叔从辟中山》诗:“著書如結氂﹐聊以忘憂耳。”

  • 纓毦-汉语大词典

    纓毦

    【1】用毛制成的穗状饰物。《後汉书·西南夷传·莋都》“齎黄金﹐旄牛毦”{李贤}注引{南朝}{陈}{顾野王}曰:“毦﹐結毛爲飾也﹐即今馬及弓槊上纓毦也。”

  • 鈴毦-汉语大词典

    鈴毦

    亦作“[鈴眊]”【1】一种毛羽结成的织物﹐四周缀铃。《北史·赤土传》:“每門圖畫菩薩飛仙之象﹐懸金花鈴眊。”{三国} {魏}{曹操}《与太尉杨彪书》:“今贈足下……赤戎金裝鞍轡十副﹐鈴毦一具。”一本作“鈴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