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朔

朔(朔)是什么意思

  • 晦日←→朔日-反义词词典

    晦日←→朔日huìrì-shuòrì

    【词性】:名

    晦日:一个月的最后一天。

    朔日:一个月的最前一天。

    【例】 六月一日是朔日,六月三十日是晦日。

  • 朔日←→望日-反义词词典

    朔日←→望日shuòrì-wàngrì

    【词性】:名

    朔日:农历每月初一。

    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日。

    【例】 夫六气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视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以季夏望日,会于鸳湖凌虚阁。(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 朔月←→望月-反义词词典

    朔月←→望月shuòyüè-wàngyuè

    【词性】:名

    朔月:朔日的月相。

    望月:望日的月亮。也叫满月。

    【例】 七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候满月而窥兵,乘折胶而纵镝。(唐·房玄龄等:《晋书·傉檀载记》)

  • 北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北朔běi shuò

    【释义】:

    北方,北方之地。晋·成公绥《啸赋》:“作胡马之长嘶,回寒风乎北朔。”唐·贾岛《酬鄠县李廓少府见寄》诗:“北朔霜凝竹,南山水入篇。”

  • 朔方-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朔方shuò fāng

    【释义】:

    北方。《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史记·五帝纪》作“申命和叔居北方。”

  • 朔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朔裔shuò yì

    【释义】:

    北方边境,又泛指北方、北边。裔,本指衣服的边缘,亦泛指边。三国·魏·曹丕《连珠》:“是以申胥流音于南极,苏武扬声于朔裔。”

  • 玄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玄朔xuán shuò

    【释义】:

    北方。玄、朔,均指北方。三国·魏·曹植《桔赋》:“背山川之暖气,处玄朔之肃清。”赵至《与嵇茂齐书》:“今将植桔柚于玄朔,华藕于修陵。”刘良注:“玄朔,北方也。”唐·张九龄《为王司马祭郑都督文》:“故能北拥旄于玄朔,南仗节于朱垠。”

  • 朔吹-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朔吹shuò chuī

    【释义】:

    北风。南朝·陈·张正见《寒树晚蝉疏》诗:“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唐太宗《拟饮马长城窟》诗:“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 朔风-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朔风shuò fēng

    【释义】:

    北风。三国·魏·曹植《朔风》诗:“仰彼朔风,用怀魏都。”又阮籍《咏怀》诗之二十:“朔风历严寒,阴气下微霜。”

  • 扑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扑朔pū shuò

    【释义】:

    亦作“扑渥”。兔的别称。扑朔,本指兔跳跃的样子。《木兰诗》:“雄兔脚扑朔。”宋·苏轼《游径山》诗:“寒窗暖足来扑朔,夜钵呪水降蜿蜒。”又,范成大《复自姑苏过宛陵至邓步出陆》诗:“饮溪有迹於菟过,掠草如飞扑渥翻。”於菟(wūtù),虎的别称。

  • 朔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朔禽shuò qín

    【释义】:

    雁的别称,以其为北方之鸟,故称。《宋书·谢灵运传·山居赋》:“海鸟违风,朔禽避凉。”自注:“朔禽,雁也。”

  • 元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元朔yuán shuò

    【释义】:

    元旦。正月初一日,谓一年的第一个朔日。每月的第一天为朔日。唐·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朔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清·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并相催。”

  • 正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正朔zhēng shuò

    【释义】:

    元旦。谓一年之始日。正,一年的开始;朔,一月的开始。《礼记·大传》:“改正朔。”疏:“正谓年始,朔谓月初,言王者得政,示从我始,改故用新,随寅、丑、子所建也。”

  • 朔-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朔shuò

    ①农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跟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望②朔日——望

  • 朔月-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朔月shuòyuè

    朔日的月相(人看不见)——望月

  • 巩朔-古文观止词典

    巩朔gǒng shuò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时晋国大夫,也称巩伯、士庄伯(1)。《郑子家告赵宣子》:晋巩朔行成于郑。——晋国的巩朔到郑国去议和。

  • 朔-古文观止词典

    朔shuò

    【词性】:名词

    一、农历每月初一(2)。《泷冈阡表》: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辛酉朔十有五日乙亥。——熙宁三年,岁次庚戌,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张益州画像记》:明年正月朔旦,蜀人相庆如他日。——第二年正月初一早晨,蜀人互相贺年就像往年一样。

    二、北方(3)。《李陵答苏武书》: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您〕流落他乡,千辛万苦,几乎死在北方的荒野。《阅江楼记》: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从此风声教化所到之处,不分北方南方。《徐文长传》: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跑遍齐、鲁、燕、赵的地方,一直游览到北方沙漠地带。

  • 朔方-古文观止词典

    朔方shuò fāng

    【词性】:名词

    北方(1)。《吊古战场文》:周逐猃狁,北至太原,既城朔方,全师而还。——周朝驱赶猃狁,向北直到太原,在北方筑好城墙,全军凯旋。

  • 朔望-古文观止词典

    朔望shuò wàng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1)。《亲政篇》:朔望则坐而视朝。——每月初一和十五皇帝就坐在那里听政。

  • 正朔-古文观止词典

    正朔zhēng shuò

    【词性】:名词

    古指一年第一天开始的时候。亦指代历法(1)。《太史公自序》:改正朔。——改变历法。

  • 朔-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朔shuò

    ①农历的每月初一。《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之饩羊。”《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邵长蘅《阎典史传》:“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悬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率万众拜且哭。”②初始。《礼记·礼运》:“皆从其~。”③月出。《后汉书·马融传》:“大明生东,月~西陂。”④北方。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连~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朔吹】指北风。张正见《寒树晚蝉疏》:“寒蝉噪杨柳,~犯梧桐。”

    【朔风】北风。袁枚《祭妹文》:“纸灰飞扬,~野大。”

    【朔管】羌笛。泛指流行于北方的管乐器。谢庄《月赋》:“聆皋禽之夕闻,听~之秋引。”

    【朔晦】农历每月初一和最后一天。《汉书·李寻传》:“~正终始。”

    【朔气】北方的寒气。《木兰诗》:“~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朔望】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二国志·魏书·文帝纪》:“五月,有司以公卿朝~日,因奏疑事,听断大政,论辨得失。”

  • 扑朔迷离-现代汉语大词典

    扑朔迷离pū shuò mí lí

    【释义】: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指雄兔脚毛蓬松;迷离,指雌兔眼睛眯缝。但在兔奔跑时即难辨其雌雄。后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王蒙《歌神》:“这些传说尽管扑朔迷离,却唤起了我的希望。”

  • 河朔-现代汉语大词典

    河朔hé shuò

    【释义】:

    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郭沫若《哀时古调四》:“河朔淮西一宵尽,满地鹅鸭可成兵。”

  • 迷离扑朔-现代汉语大词典

    迷离扑朔mí lí pū shuò

    【释义】:

    语出《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因以“迷离扑朔”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分辨。萧乾《栗子》:“然而我感觉的愁远深于他们。我愁的是这迷离扑朔的生命。”

  • 晦朔-现代汉语大词典

    晦朔huì shuò

    【释义】:

    从农历某月的末一天到下月的第一天。如:晦朔循环。也指早晚,旦夕。如:朝菌不知晦朔。

  • 贺朔-现代汉语大词典

    贺朔hè shuò

    【释义】:

    唐宋以元日、五月朔日、冬至行大朝会之礼,以元日、五月朔日之朝会称贺朔。明朝则文武官员逢每月初一向皇帝行礼致贺称贺朔。姚雪垠《李自成》:“因为今天是十月朔日,他(杨嗣昌)先率领全体文武向北行四拜贺朔礼,然后才命文武官员就坐。”

  • 朔-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shuò

    【释义】:

    ①月相名。农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这种月相叫朔。也用来称农历每月初一。如:朔日。②北方。如:朔方。.

  • 朔日-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日shuò rì

    【释义】:

    农历每月初一日。

  • 朔月-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月shuò yuè

    【释义】:

    即新月。指朔日的月相(人看不见)。故旧时也借指农历每月初一。

  • 朔风-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风shuò fēng

    【释义】:

    北风;寒风。徐迟《祁连山下》:“十月下旬,傍晚。塞外早已天寒地冻。戈壁滩上,朔风怒号。”

  • 朔方-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方shuò fāng

    【释义】:

    北方。鲁迅《雪》:“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 朔雪-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雪shuò xuě

    【释义】:

    北方的雪。鲁迅《在酒楼上》:“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 朔晦-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晦shuò huì

    【释义】:

    朔日和晦日。农历每月初一日和最末一日。

  • 朔望-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望shuò wàng

    【释义】:

    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

  • 朔望月-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望月shuò wàng yuè

    【释义】:

    月球相继两次具有相同月相所经历的时间。也叫“会合月”或“太阴月”。一个朔望月等于29天12小时44分2.8秒。农历一个月为29天或30天,即据朔望月制定。

  • 朔望潮-现代汉语大词典

    朔望潮shuò wàng cháo

    【释义】:

    即大潮。

  • 三朔-汉语大词典

    三朔

    【1】指农历正月初一。《初学记》卷四引《玉烛宝典》:“正月爲端月﹐其一日爲元日﹐亦云上日﹐亦云正朝﹐亦云三元﹐亦云三朔。”{明}{张居正}《贺元旦表》之六:“兹维端月﹐三朔肇臨。”

  • 卓朔-汉语大词典

    卓朔

    【1】谓直竖。{宋}{苏轼}《题王霭画如来出山相赞》:“頭鬅鬙﹐耳卓朔﹐適從何處來﹐碧色眼有角。”

  • 中朔-汉语大词典

    中朔

    【1】指中数和朔数。{汉}{徐幹}《中论·历数》:“元首齊乎上﹐中朔正乎下﹐寒暑順序﹐四時不忒。”《晋书·律历志下》:“更造《太初曆》﹐校中朔所差﹐以正閏分。”《周礼·春官·大史》“正歲年以序事”{汉}{郑玄}注:“中數曰歲﹐朔數曰年﹐中朔大小不齊﹐正之以閏。”{孙诒让}正义:“《月令》{孔}疏云:‘中數者﹐謂十二月中氣一周﹐總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謂之歲。朔數者﹐十二月朔一周﹐總三百五十四日﹐謂之年。’此是歲年相對﹐故有朔數中數之别。一说指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和节气。{贾公彦}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節氣。正月:立春﹐節;啓蟄﹐中……十二月:小寒﹐節;大寒﹐中。皆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

  • 南朔-汉语大词典

    南朔

    【1】南北;方向。{章炳麟}《文例杂论》:“審南朔者視北極﹐{方慶}({王方慶})之奏言﹐禮者之北極也。”

  • 北朔-汉语大词典

    北朔

    【1】北方;北方之地。{晋}{成公绥}《啸赋》:“作胡馬之長嘶﹐迴寒風乎北朔。”{唐}{贾岛}《酬鄠县李廓少府见寄》诗:“北朔霜凝竹﹐南山水入籬。”

  • 元朔-汉语大词典

    元朔

    【1】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獻歲視元朔﹐萬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園陵尚新。”{清}{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氣和風應候來﹐王春元朔併相催。”

  • 玄朔-汉语大词典

    玄朔

    【1】北方。《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今將植橘柚於玄朔﹐蔕華藕於脩陵。”{刘良}注:“玄朔﹐北方也。”{唐}{张九龄}《为王司马祭甄都督文》:“故能北擁旄於玄朔﹐南仗節於朱垠。”{三国} {魏}{曹植}《橘赋》:“背山川之暖氣﹐處玄朔之肅清。”

  • 平朔-汉语大词典

    平朔

    【1】又称“恒朔”。我国古代历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数为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这样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宋}{周密}《齐东野语·历差失闰》:“蓋歷法有平朔﹐有經朔﹐有定朔。”{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置闰》:“古法用平朔﹐率三十二月而一閏﹐間有相距三十三月者。{唐}{宋}以來﹐皆有定朔﹐則或相距至三十四月。”

  • 奉朔-汉语大词典

    奉朔

    【1】奉正朔。谓归顺臣服。{唐}{苏颋}《贺封禅表》:“車書不及而來王﹐日月所臨而奉朔。”{明}{刘基}《瑞麦颂》序:“海外之邦﹐莫不遣使奉朔稱臣﹐拜伏闕庭。”

  • 吉朔-汉语大词典

    吉朔

    【1】吉旦。农历每月初一。{汉}{荀悦}《申鉴·俗嫌》:“或曰:祈請者﹐誠以接神﹐自然應也。故精以底之﹐犧牲玉帛以昭祈請﹐吉朔以通之。”

  • 合朔-汉语大词典

    合朔

    【1】日月运行处于同宫同度,谓之合朔。一般指夏历每月初一。《後汉书·律历志下》:“日月相推﹐日舒月速﹐當其同〔所〕﹐謂之合朔。”{宋}{梅尧臣}《和吴冲卿学士石屏》:“月與太陽合朔時﹐陽烏飛上桂樹枝。”{清}{周亮工}《书影》卷九:“又以日月行度言之﹐每月初一﹐日月同宫﹐卯時齊出﹐是謂合朔。”【2】犹同历,同正朔。{唐}{杨炯}《送东海孙尉诗序》:“庸才擾擾﹐流俗喧喧﹐談遠近爲等差﹐叙中外爲優劣。殊不知三元合朔﹐九州同軌。”

  • 告朔餼羊-汉语大词典

    告朔餼羊

    【1】《论语·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爾愛其羊,我愛其禮。’”{朱熹}集注:“告朔之禮,古者天子常以季冬頒來歲十二月之朔於諸侯,諸侯受而藏之祖廟。月朔,則以特羊告廟,請而行之。{魯}自{文公}始不視朔,而有司猶供此羊,故{子貢}欲去之。”后人因以“告朔餼羊”比喻形同虚设。亦省作“[告朔]”。{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計吏職權﹐情同告朔。”

  • 告朔-汉语大词典

    告朔

    【1】{周}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郑玄}注:“天子頒朔于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于廟﹐告而受行之。{鄭司農}云:‘……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諸侯。’”《穀梁传·文公十六年》:“天子告朔于諸侯。”《大戴礼记·用兵》:“{夏桀}﹑{商紂}羸暴於天下……不告朔於諸侯。”【2】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左传·文公六年》:“閏月不告朔﹐非禮也。”{杜预}注:“經稱‘告月’﹐傳稱‘告朔’﹐明‘告月’必以朔。”【3】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明}{阎尔梅}《观虎丘祭厉坛者》诗:“初冬黑畤具衣裳﹐告朔喧闐傀儡塲。”【4】见“告朔餼羊”。

  • 幕朔-汉语大词典

    幕朔

    【1】幕北。《汉书·叙传下》:“{龍}荒幕朔﹐莫不來庭。”{颜师古}注:“{孟康}曰:‘謂{白龍堆}荒服沙幕也。’龍﹐{匈奴}祭天{龍城}﹐非謂{白龍堆}也。朔﹐北方也。”

  • 定朔-汉语大词典

    定朔

    【1】我国古代历法家以日﹑月黄经度相等的时刻定为朔。以这天为朔日,称定朔。定朔较平朔更为精确。{南朝}{宋}{何承天}首倡,{唐}初始采用。{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置闰》:“古法用平朔﹐率三十二月而一閏﹐間有相距三十三月者。{唐}{宋}以來﹐皆有定朔﹐則或相距至三十四月。”{宋}{周密}《齐东野语·历差失闰》:“蓋歷法有平朔﹐有經朔﹐有定朔也。朔一大一小﹐此平朔也;兩大兩小﹐此經朔也;三大三小﹐此定朔也﹐此古人常行之法。”

  • 度朔-汉语大词典

    度朔

    【1】古代传说东海中的山名。{晋}{傅玄}《桃赋》:“望海島而慷慨兮﹐懷{度朔}之靈山。”{汉}{王充}《论衡·乱龙》:“上古之人﹐有{神荼}﹑{鬱壘}者﹐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居{東海}{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閲百鬼。”{明}{刘基}《蒋山寺十月桃花》诗:“{度朔}烟霞違夢想﹐{武陵}雲水怨歸來。”

  • 弦朔-汉语大词典

    弦朔

    【1】指农历每月的初七﹑八,廿二﹑三日(弦日)和初一日(朔日)。《黄庭遁甲缘身经·心藏图》:“常以四月﹑五月﹑六月弦朔清旦﹐南面端坐。”【2】指岁月。{明}{袁宏道}《德州舟中清明》诗:“俯仰一小籠﹐焉知弦朔易。空裏躍紅粧﹐始覺清明至。”【3】喻彼此间隔,难通音信。《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三八》:“音信闊弦朔﹐方悟千里遥﹐朝霜語白日﹐知我爲歡消。”

  • 班朔-汉语大词典

    班朔

    【1】颁布正朔。犹后世颁行历书。《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周}衰﹐天子不班朔。”

  • 既朔-汉语大词典

    既朔

    【1】朔日的第二天。即农历初二。{明}{何景明}《进舟赋》:“惟孟冬之既朔兮﹐霜凛凛而下威。”

  • 東西南朔-汉语大词典

    東西南朔

    【1】见“東西南北”。

  • 東朔-汉语大词典

    東朔

    【1】{汉武帝}侍臣{东方朔}的省称。{唐}{赵彦昭}《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長年願奉{西王母}﹐近侍慚無{東朔}才。”

  • 正朔-汉语大词典

    正朔

    【1】谓帝王新颁的历法。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殷}﹑{周}﹑{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汉武帝}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夏}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礼记·大传》:“改正朔﹐易服色。”{孔颖达}疏:“改正朔者﹐正﹐謂年始;朔﹐謂月初﹐言王者得政示從我始﹐改故用新﹐隨寅丑子所損也。{周}子﹑{殷}丑﹐{夏}寅﹐是改正也;{周}半夜﹑{殷}雞鳴﹑{夏}平旦﹐是易朔也。”《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順承厥意。”{三国} {蜀}{雍闿}《答严》:“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曹禺}《王昭君》第二幕:“{匈奴}奉{汉}正朔﹐{匈奴}便成为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的一部分。”《北齐书·文襄帝纪》:“去危就安﹐今歸正朔。”【2】农历正月初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内》:“每遇大禮﹐車駕齋宿﹐及正朔朝會於此殿。”

  • 改朔-汉语大词典

    改朔

    【1】更改正朔。借指改换朝代。{清}{吴伟业}《萧史青门曲》:“扶攜夫婦出兵間﹐改朔移朝至今活。”{邹鲁}《四川光复》:“乃知革命黨有所别于異姓改朔者矣。”【2】变换朔日。指经过一个月。朔,农历初一。{晋}{葛洪}《抱朴子·极言》:“若令服食終日﹐則肉飛骨騰;導引改朔﹐則羽翮參差﹐則世閒無不信道之民也。”

  • 旬朔-汉语大词典

    旬朔

    【1】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不长的时日。《宋书·竟陵王诞传》:“遲回顧望﹐淹踰旬朔。”《艺文类聚》卷三五引{三国}{魏}{应璩}《与尚书诸郎书》:“壁立之室﹐無旬朔之資。”{唐}{李商隐}《为怀州李中丞谢上表》:“苟愆素誓﹐則有神明﹐伏遠雲天﹐已逾旬朔。”《文选·曹摅<思友人>诗》:“自我别旬朔﹐微言絶于耳。”{刘良}注:“十日爲旬﹐月初爲朔。”

  • 晦朔-汉语大词典

    晦朔

    【1】农历每月末一日及初一日。《後汉书·律历志下》:“晦朔合離﹐斗建移辰﹐謂之〔月〕。”{晋}{郭璞}《游仙诗》之七:“晦朔如循環﹐月盈已見魄。”{宋}{苏轼}《再游径山》诗:“白雲何事自來往﹐明月常圓無晦朔。”{清}{黄景仁}《观潮行》:“豈其乾坤果吁吸﹐乃與晦朔爲盈消。”【2】指早晩,旦夕。{晋}{葛洪}《抱朴子·守塉》:“晦朔甚促﹐朝菌不識。”《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王先谦}集解引《列子·汤问》:“有菌芝者生於朝死於晦。”【3】指农历一个月。《北齐书·李浑传》:“{社客}賊之根本﹐圍城復逾晦朔﹐烏合之衆﹐易可崩離。”《新唐书·舒元舆传》:“獻文闕下﹐不得報﹐上書自言……‘〔臣〕自陳文章﹐凡五晦朔不一報。’”【4】指阴阳交相变化。《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烏梅丸方”集解引{柯琴}曰:“厥陰當兩陰交盡﹐又名陰之絶陽﹐宜無熱也。第合晦朔之理﹐陰之初盡﹐即陽之初生﹐所以厥陰病熱﹐是少陽使然也。”

  • 沙朔-汉语大词典

    沙朔

    【1】北方沙漠之地。指塞北。{隋}{薛道衡}《隋高祖颂》:“運天策於帷扆﹐播神威於沙朔。”{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三七:“胡{秦}何密邇?沙朔氣雄哉!”{唐}{李白}《赠崔郎中宗之》诗:“驚雲辭沙朔﹐飄蕩迷河洲。”

  • 河朔飲-汉语大词典

    河朔飲

    【1】《初学记》卷三引{三国}{魏}{曹丕}《典论》:“ 大駕都{許},使光禄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宴飲,常以三伏之際,晝夜酣飲,極醉,至於無知。云以避一時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后因以“河朔飲”指夏日避暑之饮或酣饮。{唐}{王勃}《夏日宴张二林亭序》:“香杯濁醴﹐是{河}朔之平生;雄筆清詞﹐得{高陽}之意氣。”{南朝} {梁}{何逊}《苦热》诗:“實無{河}朔飲﹐空有{臨淄}汗。”{北周}{庾信}《聘齐秋晩馆中饮酒》诗:“欣兹{河}朔飲﹐對此{洛陽}才。”{清}{曹寅}《惜红衣·东渚荷花》词:“故人要我﹐{河}朔飲﹐深杯未足。”亦省作“[河朔]”。{清}{孙枝蔚}《宴集李嗣远东园分韵得幢字侵字》:“高會追{河}朔﹐凉風滿北窻。”

  • 河朔-汉语大词典

    河朔

    【1】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孔}传:“戊午渡{河}而誓﹐既誓而止於{河}之北。”{清}{李寅}《书邺侯传》诗:“但清{河}朔風塵易﹐欲掃宫庭枳棘難。”《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袁紹}〕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衆﹐威震{河}朔﹐名重天下。”{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四》:“{河}朔{淮}西一宵盡﹐滿池鵝鴨可成兵。”【2】见“河朔飮”。

  • 涉朔-汉语大词典

    涉朔

    【1】谓经月。{南朝} {宋}{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序》:“弄管弦於華肆者﹐非徒經旬涉朔﹐彌歷年稔而已。”

  • 撲朔迷離-汉语大词典

    撲朔迷離

    【1】《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雄兔脚撲朔﹐雌兔眼迷離。兩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指雄兔脚毛蓬松;迷离﹐指雌兔眼睛眯缝。但在兔奔跑时即难辨其雌雄。一说﹐扑朔为四脚爬搔或跳跃貌。后以“撲朔迷離”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无题诗》:“鈎輈格磔渾難語﹐撲朔迷離兩不真。”{端木蕻良}《曹雪芹》第二三章:“只见他们一色戎装﹐红缨银枪相映生辉﹐踩着鼓点﹐操练起来﹐由慢而快﹐扑朔迷离﹐看得人眼花缭乱。”{王蒙}《歌神》:“这些传说尽管扑朔迷离﹐却唤起了我的希望。”

  • 撲朔-汉语大词典

    撲朔

    【1】指雄兔脚毛蓬松。参见“[撲朔迷離]”。【2】兔的代称。{宋}{苏轼}《游径山》诗:“寒窗暖足來撲朔﹐衣鉢呪水降蜿蜒。”{王文诰}辑注引{王十朋}曰:“《事狀》云:‘師有二白兔﹐常跪於杖履之間。’”

  • 氣朔-汉语大词典

    氣朔

    【1】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壺宣夜﹐辯氣朔於{靈臺}。”{李善}注:“《周禮·夏官》曰:‘挈壺氏掌懸壺。’{蔡邕}《天文志》曰:‘言天體者有三家,其一曰宣夜。’{鄭氏}《毛詩箋》曰:‘天子有{靈臺}者﹐所以觀祲象﹐察氣之妖祥。’《左氏傳》曰:‘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雲物。’”后亦以泛指节气﹐岁时。{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求星辰之行﹐步氣朔消長﹐謂之綴術。”{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學歷者能算氣朔﹐即補博士弟子。”{南朝} {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移氣朔兮變羅紈﹐白露凝兮歲將闌。”

  • 新朔-汉语大词典

    新朔

    【1】指农历每月初一。{唐}{元稹}《月三十韵》:“蓂葉標新朔﹐霜毫引細輝。”【2】特指新年正月初一。{清}{胡香昊}《漫兴》诗:“人間甲子更新朔﹐江上峯巒未改青。”

  • 月朔-汉语大词典

    月朔

    【1】旧历每月以朔日为起点﹐约三十日一周期为一月。一月一朔﹐故用以指一个月。《事物纪原·正朔历数·月朔》引{唐}{马总}《通历》:“{地皇氏}分晝夜﹐以三十日爲月朔。”【2】每月的朔日。指旧历初一。《初学记》卷二一引{三国}{魏}{曹操}《令》:“自今諸掾屬侍中别駕﹐常以月朔各進得失﹐紙書函封﹐主者朝常給紙函各一。”{宋}{苏轼}《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勵其百官﹐撫摩其人民﹐爲之朝聘會同燕享﹐以交諸侯之歡。歲時月朔﹐致民讀法﹐飲酒蜡臘以遂萬民之情。”《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孔颖达}疏:“乃季秋九月之朔日。”《元史·世祖纪一》:“{宣聖}廟及管内書院﹐有司歲時致祭﹐月朔釋奠;禁諸官員使臣軍馬﹐毋得侵擾褻瀆﹐違者加罪。”

  • 朔-汉语大词典

    《廣韻》所角切,入覺,生。【1】月相名。旧历每月初一﹐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地球上看不到月光的月相。《说文·月部》:“朔﹐月一日始蘇也。”《後汉书·律历志下》:“日月相推﹐日舒月速﹐當其同所﹐謂之合朔。”{晋}{郭璞}《游仙诗》之七:“晦朔如循環﹐月盈已見魄。”【2】专指正月初一。参见“[朔旦]”。【3】谓每月初省视。《逸周书·大聚》:“乃召{昆吾}冶而銘之金版﹐藏府而朔之。”{孔晁}注:“朔﹐月旦朔省之也。”【4】初﹐始。《大戴礼记·夏小正》“嗇人不從”{张汝舟}校释:“‘從’之朔體‘从’﹐從二人會意﹐即偶之義。”《礼记·礼运》:“後聖有作﹐然後脩火之利﹐范金合土……皆從其朔。”{郑玄}注:“朔﹐亦初也。”{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总名》:“麻菽二者﹐功用已全入蔬﹑餌﹑膏﹑饌之中﹐而猶繫之穀者﹐從其朔也。”【5】用以称旧历每月初一。《书·太甲中》:“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唐}{韩愈}《故金紫光禄大夫董公行状》:“初﹐公爲宰相時﹐五月朔會朝﹐天子在位﹐公卿百執事在廷。”{清}{袁枚}《新齐谐·陈圣涛遇狐》:“每月朔﹐婦告假七日﹐云往{泰山娘娘}處聽差。”【6】生。《後汉书·马融传》:“天地虹洞﹐固無端涯﹐大明生東﹐月朔西陂。”{李贤}注:“朔﹐生也。《禮記》曰:‘大明生于東﹐月生于西。’”【7】北方。《文选·张衡<西京衡>》:“{秦}里其朔﹐寔爲{咸陽}。”{薛综}注:“朔﹐北也。”{鲁迅}《书信集·致陈濬》:“邇來南朔奔波﹐所閲頗衆﹐聚感積慮﹐發爲狂言。”《书·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孔颖达}疏:“《釋訓》云:‘朔﹐北方也。’故《堯典》及此與《禹貢》﹐皆以朔言北。”【8】古代的一种小鼓。《周礼·春官·小师》“下管擊應鼓”{汉}{郑玄}注:“應﹐鼙也。應與朄及朔皆小鼓也。”{孙诒让}正义:“依{鄭}義則應﹑朄﹑朔三鼓各異﹐{戴馬}並謂朄與朔爲一。説本{陳祥道}。”【9】车辕。一说﹐车上的旗。《西京杂记》卷六:“月之旦爲朔﹐車之輈亦謂之朔﹐名齊實異﹐所宜辯也。”{明}{董斯张}《广博物志》卷四十:“月旦爲朔﹐車之旃亦爲朔﹐名齊實異﹐所當辯也。”【10】指朔政。《汉书·律历志上》:“{周}道既衰﹐{幽王}既喪﹐天子不能班朔。”{明}{凌濛初}《虬髯翁》第四出:“海外諸國﹐有能歸順天朝﹐一心協助者﹐功成之後﹐通貢頒朔﹐加號册封。”《周礼·春官·太史》:“頒告朔于邦國。”{郑玄}注:“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贾公彦}疏:“言朔者﹐以十二月厤及政令﹐若《月令》之書﹐但以受行﹐號之爲朔。”【11】平旦﹐天亮的时候。《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陆德明}释文:“朔﹐旦也。”【12】古州名。辖地约在今{山西省}{朔县}一带。《隋书·音乐志中》:“{魏}氏來自{雲}{朔}﹐肇有諸華﹐樂操土風﹐未移其俗。”《续资治通鉴·宋太宗雍熙三年》:“二月﹐壬子﹐以{潘美}爲{雲}﹑{應}﹑{朔}等州都部署﹐{楊業}副之﹐出{雁門}。”

  • 朔土-汉语大词典

    朔土

    【1】北方地区。{汉}{扬雄}《并州牧箴》:“畫兹朔土﹐正直{幽方}。”{唐}{鲍防}《元日早朝行》:“玄冥無事歸朔土﹐{青帝}放身入朱宫。”{晋}{潘岳}《关中》诗:“{盧播}違命﹐投畀朔土。”《後汉书·袁谭传》:“摧嚴敵於{鄴都}﹐揚休烈於朔土。”

  • 朔野-汉语大词典

    朔野

    【1】北方荒野之地。{汉}{班固}《幽通赋》:“繇凱風而蟬蜕兮﹐雄朔野以颺聲。”《旧唐书·田承嗣传》:“而生於朔野﹐志性兇逆﹐每王人慰安﹐言詞不遜。”{宋}{苏轼}《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朔野按行猶爵躍﹐東臺瞑坐覺烏飛。”

  • 朔望-汉语大词典

    朔望

    【1】朔日和望日。旧历每月初一日和十五日。亦指每逢朔望朝谒之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他家裏供着{端甫}和你的長生禄位﹐旦夕香花供奉﹐朔望焚香叩頭。”《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其孝東宫﹐毋闕朔望。”{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一》:“故事﹐知制誥見宰相﹐止用平狀;非朔望而見﹐則去鞾笏。”《汉书·萧望之传》:“其賜{望之}爵關内侯﹐食邑六百户﹐給事中﹐朝朔望。”{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朔望祥禫﹐下白粥清水乾棗﹐不得有酒肉果餅之祭。”

  • 朔光-汉语大词典

    朔光

    【1】犹春光。《白雪遗音·马头调·浅淡春山》:“光陰似箭催﹐虚度一年添一歲。且盡罇前酒﹐莫辜負了青春﹐難在朔光明媚。”

  • 朔鄙-汉语大词典

    朔鄙

    【1】北部边邑。{晋}{卢谌}《赠崔温诗》:“朔鄙多俠氣﹐豈唯地所固。”

  • 朔數-汉语大词典

    朔數

    【1】从第一年正月初一到第二年正月初一。《周礼·春官·大史》“正歲年以序事”{汉}{郑玄}注:“中數曰歲﹐朔數曰年。”{贾公彦}疏:“中氣帀則爲歲﹐朔氣帀則爲年。”{孙诒让}正义:“朔數者﹐謂自今年正月朔數至後年正月朔﹐月會日於十二次一周﹐是爲一年十二月之數。”

  • 朔雲-汉语大词典

    朔雲

    【1】{朔方}﹑{云中}二郡的并称。《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眷西極而驤首﹐望{朔}{雲}而蹀足。”{张铣}注:“{朔}{雲}﹐{朔方}﹑{雲中}二郡也。”{清}{许秋垞}《闻见异辞·龙图断狱》:“孰知千里馬望{朔}{雲}而蹀足﹐竟識長途﹐跑到{包龍圖}衙内﹐似有憐之狀。”【2】北方的云气。{唐}{宋璟}《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德風邊草偃﹐勝氣朔雲平。”{明}{尹耕}《紫荆关》诗:“斥堠直通沙磧外﹐戍樓高並朔雲平。”{宋}{张孝祥}《念奴娇》词:“引刀陌上﹐浄蠻烟瘴雨﹐朔雲邊雪。”

  • 朔政-汉语大词典

    朔政

    【1】古代帝王每年季冬颁发来年的历日与政令﹐诸侯受而行之。《公羊传·文公六年》“不告月者何?不告朔也”{汉}{何休}注:“禮﹐諸侯受十二月朔政於天子﹐藏於太祖廟﹐每月朔朝廟﹐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比時﹐使有司先告朔﹐謹之至也。”

  • 朔牖-汉语大词典

    朔牖

    【1】北窗。{晋}{陆云}《登台赋》:“闢南牎而蒙暑兮﹐啓朔牖而履霜。”

  • 朔塗-汉语大词典

    朔塗

    【1】见“朔途”。

  • 朔鼓-汉语大词典

    朔鼓

    【1】古代一种小鼓。《文献通考·乐考》:“朔鼓:《有瞽》詩曰:‘應田縣鼓’﹐先儒以田爲朄﹐則朔﹑鼙皆小鼓也。以其引鼓﹐故曰朄;以其始鼓﹐故曰朔。”

  • 朔黨-汉语大词典

    朔黨

    【1】{宋}{元祐}三朋党之一。主要人物有{刘挚}﹑{梁焘}﹑{王岩叟}﹑{刘安世}等﹐皆北方人﹐故称。{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元祐三党》:“{洛}黨﹐{程頤}爲領袖﹐{朱光庭}﹑{賈易}等爲羽翼;{蜀}黨﹐{蘇軾}爲領袖﹐{吕陶}等爲羽翼;朔黨﹐{劉摯}爲領袖。”

  • 朔旦-汉语大词典

    朔旦

    【1】旧历每月初一。亦专指正月初一。{宋}{洪迈}《夷坚丁志·华阴小厅子》:“有一事將語使君﹐吾祗役於邑中﹐來日朔旦﹐不可脱身﹐故乘休假馳至此。”《後汉书·顺帝纪》:“三朝之會﹐朔旦立春﹐嘉與海内洗心自新。”《书·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宋}{李如箎}《东园丛说·春秋说·春秋行夏之时》:“{夏}正月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者﹐各用其月爲歲首也。建寅則稱正月朔旦。”

  • 朔奠-汉语大词典

    朔奠

    【1】谓人死未葬﹐在朔日以新味祭奠。《礼记·檀弓上》:“有薦新如朔奠。”{孔颖达}疏:“薦新謂未葬中間得新味而薦亡者。如朔奠者﹐謂未葬前月朔﹐大奠于殯宫者。”

  • 朔飆-汉语大词典

    朔飆

    【1】犹朔风﹑北风。{南朝} {梁}{何逊}《宿南洲浦》诗:“霜洲渡旅雁﹐朔飆吹宿莽。”

  • 朔邊-汉语大词典

    朔邊

    【1】北方边陲。{唐}{杜审言}《赠苏绾书记》诗:“知君書記本翩翩﹐爲許從戎赴朔邊。”{晋}{潘岳}《西征赋》:“寄苛制於捐灰﹐矯{扶蘇}於朔邊。”《汉书·叙传下》:“{長平}桓桓﹐上將之元﹐薄伐{獫允}﹐恢我朔邊。”

  • 朔雁-汉语大词典

    朔雁

    【1】指北地南飞之雁。{南朝} {宋} {谢灵运}《撰征赋》:“眷轉蓬之辭根﹐悼朔雁之赴{越}。”{清}{曹寅}《寄姜绮季客江左》诗:“布帆暗轉{金}{焦}岸﹐朔雁新遲{彭蠡湖}。”{唐}{刘沧}《与僧话旧》诗:“此時相見又相别﹐即是{關}{河}朔雁飛。”

  • 朔參官-汉语大词典

    朔參官

    【1】能在朔日(旧历每月初一)朝参的官员。《宋史·礼志十九》:“在京朝官以上﹐朔望一朝{紫宸}﹐爲朔參官﹑望參官﹐遂爲定制。”

  • 朔裔-汉语大词典

    朔裔

    【1】北方边远地区。{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後燕·慕容垂》:“王師不利﹐北境之民或因此輕動﹐請奉詔輯寧朔裔。”《艺文类聚》卷五七引{三国}{魏}{曹丕}《连珠》:“是以{申胥}流音於南極﹐{蘇武}揚聲於朔裔。”《魏书·张衮传》:“時{劉顯}地廣兵强﹐跨有朔裔。”

  • 朔策-汉语大词典

    朔策

    【1】古代历法用语。犹今之言朔望月。{西汉}初通行的历法规定朔策为29.53085日﹐嗣后趋精密﹐故有小异。《新五代史·司天考一》:“《欽天》步日躔術……朔策:二十九﹐三千八百二十﹐二十八。”《清史稿·时宪志五》:“月食用數﹐朔策二十九日五三〇五九三。”

  • 朔晦-汉语大词典

    朔晦

    【1】朔日和晦日。旧历每月初一日和最末一日。《汉书·李寻传》:“朔晦正終始﹐弦爲繩墨﹐望成君德﹐春夏南﹐秋冬北。”{晋}{杜预}《春秋长历论》:“始失於毫毛﹐而尚未可覺﹐積而成多﹐以失弦望朔晦﹐則不得不改憲而從之。”

  • 朔日-汉语大词典

    朔日

    【1】旧历每月初一日。《礼记·月令》:“〔季秋之月〕合諸侯制﹐百縣爲來歲受朔日。”{孙希旦}集解:“朔日﹐來歲十二月之朔也。”《新唐书·韦縚传》:“詔{縚}奏《月令》一篇﹐朔日於{宣政}側設榻﹐東向置案﹐{縚}坐讀之﹐諸司官長悉升殿坐聽。”{南朝} {齐}{谢朓}《齐敬皇后哀策文》:“惟{永泰}元年﹐秋九月朔日﹐{敬皇后}梓宫啓自先塋﹐將祔于某陵。”{清}{洪昇}《长生殿·舞盘》:“今當六月朔日﹐乃是妃子誕辰。”

  • 朔蓬-汉语大词典

    朔蓬

    【1】指蓬矢。《列子·汤问》:“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貫蝨之心而懸不絶。”{张湛}注:“以彊弓勁矢貫蝨之心﹐言其用手之妙也。”

  • 朔食-汉语大词典

    朔食

    【1】古礼之一。帝王及贵族每月初一所备较平日丰盛的膳食。《新唐书·彭景直传》:“天子始祖﹑高祖﹑曾祖﹑祖﹑考之廟﹐皆朔加薦﹐以象生時朔食﹐號月祭。”《礼记·内则》:“男女夙興﹐沐浴衣服﹐具視朔食。”{郑玄}注:“朔食﹐天子大牢﹐諸侯少牢﹐大夫特豕﹐士特豚也。”

  • 朔月-汉语大词典

    朔月

    【1】月朔。指旧历每月初一。{清}{王引之}《经义述闻·通说上》“朔日不謂之吉日”:“一月之始謂之朔日﹐或謂朔月。”《诗·小雅·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郑玄}笺:“{周}之十月﹐{夏}之八月也。八月朔日﹐日月交會。”《礼记·玉藻》:“朔月少牢﹐五俎四簋。”

  • 朔雪-汉语大词典

    朔雪

    【1】北方的雪。{清}{顾炎武}《寄李生云霑时寓曲周僧舍课子衍生》诗:“歲晩{漳河}朔雪霏﹐僕夫持得尺書歸。”{唐}{戴叔伦}《吊畅当》诗:“朔雪恐迷新冢草﹐秋風愁老故山薇。”《宋史·宋琪传》:“寒雲翳日﹐朔雪迷空。”{南朝} {宋}{鲍照}《学刘公幹体诗》:“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鲁迅}《彷徨·在酒楼上》:“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 朔門-汉语大词典

    朔門

    【1】指北方边境之地。{唐}{王丘}《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朔門正炎月﹐兵氣已秋風。”

  • 朔管-汉语大词典

    朔管

    【1】指羌笛。亦泛指北方地区流行的管乐器。{唐}{王维}《送怀州杜参军赴京选集序》:“寂寥孤城﹐惆愴朔管。”《文选·谢庄<月赋>》:“聆皐禽之夕聞﹐聽朔管之秋引。”{李善}注:“朔管﹐羌笛也。”{吕向}注:“朔管﹐謂北胡之笛也。”{唐}{温庭筠}《觱篥歌》:“黑頭丞相九天歸﹐夜聽飛瓊吹朔管。”

  • 朔途-汉语大词典

    朔途

    亦作“[朔塗]”【1】谓前往北方之路。{晋}{陆机}《赠冯文罴》诗:“佇立望朔塗﹐悠悠迥且深。”{唐}{沈佺期}《送陆侍御馀庆北使》诗:“朔途際{遼海}﹐春思繞轘轅。”

  • 朔方-汉语大词典

    朔方

    【1】北方。《楚辞·刘向<九叹·远游>》:“遡高風以低佪兮﹐覽周流於朔方。”{王逸}注:“周徧流行於北方也。”{鲁迅}《野草·雪》:“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书·尧典》:“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蔡沈}集传:“朔方﹐北荒之地。”【2】郡名。{西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置。治所在{朔方}﹐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北。{东汉}末废。《汉书·卫青传》:“{元朔}五年春﹐令{青}將三萬騎出{高闕}……{代}相{李蔡}爲輕車將軍﹐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

  • 朔北-汉语大词典

    朔北

    【1】泛指我国{长城}以北地区。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晋}{左思}《魏都赋》:“{荆}南懷憓﹐朔北思韙。”{唐}{贾岛}《雨夜寄马戴》诗:“今夕{曲江}雨﹐寒摧朔北風。”

  • 朔河-汉语大词典

    朔河

    【1】指{河套}地区。{唐}{王昌龄}《箜篌引》:“憐愛蒼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須漸抽。”

  • 朔鼙-汉语大词典

    朔鼙

    【1】即鼙鼓。古代射礼奏乐时﹐须先击鼙鼓﹐故称。《仪礼·大射》:“一建鼓在其南﹐東鼓;朔鼙在其北。”《释名·释乐器》:“鼙﹐裨也﹐裨助鼓節也。聲在前曰朔﹐朔﹐始也。”

  • 朔部-汉语大词典

    朔部

    【1】指塞北地区。{元}{周伯琦}《野狐岭》诗:“其陰控朔部﹐其陽接{燕}關。”

  • 朔風-汉语大词典

    朔風

    【1】指北方的音乐。{汉}{史岑}《出师颂》:“蒼生更始﹐朔風變楚。”【2】北风﹐寒风。{三国} {魏}{曹植}《朔方》诗:“仰彼朔風﹐用懷{魏}都。”《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正值隆冬天氣﹐朔風凛冽﹐彤雲密布﹐降下一天大雪。”{唐}{长孙佐辅}《关山月》诗:“拂曉朔風悲﹐蓬驚雁不飛。”{徐迟}《祁连山下》:“十月下旬﹐傍晩。塞外早已天寒地冻。戈壁滩上﹐朔风怒号。”

  • 朔易-汉语大词典

    朔易

    【1】谓岁末年初﹐政事﹑生活当除旧更新﹐有所改易。《书·尧典》:“平在朔易。”{蔡沈}集传:“朔易﹐冬月歲事已畢﹐除舊更新﹐所當改易之事也。”【2】{朔方}{易水}。借指北方地区。{宋}{苏轼}《郊祀庆成诗》:“北流吞{朔}{易}﹐西極落欃槍。”{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序》:“遂使{朔}{易}之方﹐戎狄之衆﹐有見機之義﹐生嚮往之心。”《後汉书·南匈奴传论》:“南面而朝單于﹐{朔}{易}無復匹馬之蹤。”{李贤}注:“{朔方}﹑{易水}之地更無{匈奴}匹馬之蹤也。”

  • 朔望月-汉语大词典

    朔望月

    【1】月球相继两次具有相同月相所经历的时间。也叫“会合月”或“太阴月”。一个朔望月等于29天12小时44分2.8秒。农历一个月为29天或30天﹐即据朔望月制定。

  • 朔法-汉语大词典

    朔法

    【1】确定朔日的方法。{宋}{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開元}《大衍曆法》﹐最爲精密﹐歷代用其朔法。”《新唐书·历志三》:“{劉洪}以古曆斗分太彊﹐久當後天﹐乃先正斗分﹐而後求朔法﹐故朔餘之母煩矣。”

  • 朔吹-汉语大词典

    朔吹

    【1】指北风。{南朝} {陈}{张正见}《寒树晩蝉疏》诗:“寒蟬噪楊柳﹐朔吹犯梧桐。”{宋}{梅尧臣}《李审言学士遗金波酒》诗:“朔吹卷天吼﹐遠郊無鳥飛。”{唐太宗}《饮马长城窟行》:“寒沙連騎跡﹐朔吹斷邊聲。”

  • 朔氣-汉语大词典

    朔氣

    【1】北方之寒气。{宋}{王安石}《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省》:“宿霧紛紛度城闕﹐朔氣凛凛吹衣裘。”{清}{唐孙华}《春雨》诗:“尚餘朔氣留葭管﹐終待和風變柳條。”{唐}{骆宾王}《夕次蒲类津》诗:“晩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2】节气。《周礼·春官·太史》“正歲年以序事”{唐}{贾公彦}疏:“一年之内有二十四氣……皆節氣在前﹐中氣在後。節氣﹐一名朔氣。朔氣在晦﹐則後月閏;中氣在朔﹐則前月閏。”《南齐书·文学传·祖冲之》:“{承天}法﹐日月五星﹐各自有元﹐交會遲疾﹐亦竝有差﹐裁得朔氣合而已。”【3】{北朝}的气势。《宋书·恩倖传·徐爰》:“中興造創﹐資儲未積﹐是以齊斧徘徊﹐朔氣稽掃。”【4】指北方人的气质。{陈衍}《元诗纪事·嘲许敬仁》:“蓋{敬仁}頗尚朔氣﹐習國語﹐乘怒必先以阿剌花剌等叱人。”

  • 朔庭-汉语大词典

    朔庭

    【1】泛指北方。{元}{吴莱}《严陵应仲章自杭寄书至赋此答之》诗:“乘軒南國鶴﹐解鏇朔庭雕。”【2】犹北庭。指北方异族政权。{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凯歌上刘恭父》词:“君王自神武﹐一舉朔庭空。”《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然後諸路並進﹐非特恢復中原有反掌之易﹐亦可一舉而空朔庭也。”

  • 朔垂-汉语大词典

    朔垂

    【1】泛指西北边远地区。{晋}{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逝將去我﹐陟彼朔垂。”{汉}{荀悦}《申鉴·杂言下》:“存{張騫}於西極﹐念{蘇武}於朔垂﹐而知懷閭室者之足鄙也。”

  • 朔客-汉语大词典

    朔客

    【1】指北方边地的将领。{唐}{李贺}《申胡子觱篥歌》序:“{申胡子}﹐朔客之蒼頭也。朔客{李氏}亦世家子﹐得祀{江夏王}廟﹐當年踐履失序﹐遂奉官北部。”{王琦}汇解:“朔客﹐蓋爲北方邊地之將者。”【2】指{春秋}{晋}{赵朔}的门客。{明}{何景明}《下宫行》:“嗟{杵臼}﹐爾爲{朔}客我爲友﹐立孤誠難死何有!”

  • 朔禽-汉语大词典

    朔禽

    【1】指雁。{南朝} {宋}{谢灵运}《山居赋》:“海鳥違風﹐朔禽避凉。”自注:“朔禽﹐雁也。”

  • 朔塞-汉语大词典

    朔塞

    【1】朔北塞外。指北方边境地区。{宋}{桑世昌}《兰亭博议·御札一轴三纸藏右司黄荦家》:“珍藏既出于{雲門}﹐傳刻僅留于朔塞。”{明}{谢榛}《居庸关》诗:“秋山牧馬處﹐朔塞用兵時。”{唐}{李峤}《旌》诗:“影麗{天山}雪﹐光摇朔塞風。”

  • 朔漠-汉语大词典

    朔漠

    【1】北方沙漠地带。{南朝} {宋}{谢惠连}《雪赋》:“於是河海生雲﹐朔漠飛沙。”{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黄昏。”{清}{王韬}《答强弱论》:“{元}{明}版圖﹐迥逾朔漠。”《後汉书·袁安传》:“今朔漠既定﹐宜令南單于反其北庭。”

  • 朝朔-汉语大词典

    朝朔

    【1】谓诸侯听朔于太庙。{宋}{王禹偁}《北狄来朝颂》序:“故朝朔不加其國﹐政教不及其人。”《穀梁传·庄公十八年》:“故雖爲天子﹐必有尊也。貴爲諸侯﹐必有長也。故天子朝日﹐諸侯朝朔。”{杨士勋}疏:“天子朝日於東門之外﹐服玄冕;其諸侯﹐則《玉藻》云:‘皮弁以聽朔於太廟。’”

  • 方朔-汉语大词典

    方朔

    【1】{汉}{东方朔}的省称。其为人诙谐善辩﹐相传为岁星化身﹐有偷仙桃﹑骑步景驹﹑献风声木等传说。事见{汉}{郭宪}《东方朔传》。{唐}{蒋防}《玄都楼桃》诗:“紅輭滿枝須作意﹐莫交{方朔}施偷將。”{明}{何景明}《田子行》:“{漢王}不好{相如}賦﹐{方朔}誰知是歲星。”{明}{徐渭}《对明篇》:“詼諧{漢}庭{方朔}老﹐如聞永謝{長安}道。”

  • 方朔桃-汉语大词典

    方朔桃

    【1】神话传说﹐{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果﹐{东方朔}曾偷食﹐事见《汉武故事》。后用以喻仙果。{清}{许光治}《水仙子·寿云骑尉安吉守备王雨樵母节孝谢太恭人》曲:“進棗尉{安期}棗﹐熟桃城{方朔}桃﹐羡春暉{王謝}門高。”{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方朔}桃﹐結念{安期}棗。”

  • 無朔-汉语大词典

    無朔

    【1】《春秋》记载日蚀时间,有的只书日(干支)而不书朔,称为“無朔”。《元经》卷八“{元嘉}十九年……秋七月甲戌晦日﹐日有蝕之”{唐}{薛收}传:“案﹐《春秋》書日食或無朔而有日者﹐或無朔無日者﹐或有朔無日者﹐餘則日朔皆滿。”

  • 秋朔-汉语大词典

    秋朔

    【1】秋初。{唐}{{韩愈}{孟郊}}《纳凉联句》:“遞嘯取遥風﹐微微近秋朔。”{闽}{徐夤}《经故广平员外宅》诗:“結社僧因秋朔弔﹐買書船近葬時歸。”

  • 移朔-汉语大词典

    移朔

    【1】经月。{南朝} {齐}{王俭}《太宰褚彦回碑文》:“{泰始}之初﹐入爲侍中﹐曾不移朔。”

  • 稟朔-汉语大词典

    稟朔

    亦作“[禀朔]”【1】奉行正朔。喻臣服。《梁书·武帝纪上》:“浹海宇以馳風﹐罄輪裳而禀朔。”{唐}{司空图}《复安南碑》:“綿隸必封之俗﹐窮荒輸禀朔之心。”

  • 積朔-汉语大词典

    積朔

    【1】谓年长日久。《太平广记》卷五六引{前蜀}{杜光庭}《集仙录·西王母》:“{茅君}從西城{王君}詣{白玉龜臺}﹐朝謁{王母}﹐求長生之道曰:‘{盈}以不肖之軀﹐慕龍鳳之年﹐欲以朝菌之脆﹐求積朔之期。’”

  • 皋朔-汉语大词典

    皋朔

    亦作“[皐朔]”【1】{枚皋}和{东方朔}的并称。两人都是{汉武帝}时词赋家。{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陸賈}扣其端﹐{賈誼}振其緒﹐{枚}{馬}同其風﹐{王}{揚}騁其勢﹐{皐朔}已下﹐品物畢圖。”

  • 窮朔-汉语大词典

    窮朔

    【1】极北之地。泛指北方。{章炳麟}《西归留别中东诸君子》诗:“吾衰久矣夫﹐白日曀窮朔。”

  • 聲朔-汉语大词典

    聲朔

    【1】声教正朔。指帝王之治。{唐}{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诗:“皇恩溢外區﹐憬俗詠來蘇﹐聲朔臣天子﹐壇場拜老夫。”《陈书·高祖纪下》:“■蒲之盜﹐自反耕農﹐篁竹之豪﹐用稟聲朔。”

  • 聽朔-汉语大词典

    聽朔

    【1】古代帝王﹑诸侯于每月初一听朝治事前所行之礼。谓听治一月之政自此日告朔后始之。《礼记·玉藻》:“諸侯玄端以祭﹐裨冕以朝﹐皮弁以聽朔於大廟。”{清}{俞樾}《群经平议·论语一》“吉月必朝服而朝”:“諸矦乃於朔日服皮弁服朝于大廟﹐使大夫奉天子命而北面受之﹐是曰聽朔﹐亦曰視朔﹐視聽一也。”《礼记·玉藻》:“玄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聽朔於南門之外。”{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聽朔廢刑發德﹐具存二王之後也。”

  • 臣朔-汉语大词典

    臣朔

    【1】《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長三尺餘﹐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臣{朔}長九尺餘﹐亦奉一囊粟﹐錢二百四十。朱儒飽欲死﹐臣{朔}飢欲死。”后因以“臣朔”为{东方朔}的省称。{张恨水}《金粉世家》楔子:“文章直至飢{臣朔}﹐斧鉞終難屈{董狐}。”

  • 節朔-汉语大词典

    節朔

    【1】节日和朔日。亦泛指节日。{唐}{无名氏}《冥音录》:“〔長女〕每至節朔﹐輒舉觴酹地﹐哀咽流涕。”{元}{关汉卿}《金线池》第四折:“逢個節朔﹐遇個冬年﹐拿着這一盞兒茶錢﹐告哥哥可憐見!”{宋}{叶適}《沈仲一墓志铭》:“吾賴{仲一}﹐常兄事之﹐然每節朔﹐束帶相看﹐啜茗徑去矣。”

  • 襃朔-汉语大词典

    襃朔

    【1】{汉}{王褒}﹑{东方朔}的并称。{唐}{刘知幾}《史通·人物》:“{鮑昭}文宗學府﹐馳名海内﹐方于{漢}代{襃}{朔}之流。”

  • 賀朔-汉语大词典

    賀朔

    【1】{唐}{宋}以元日﹑五月朔日﹑冬至行大朝会之礼,以元日﹑五月朔日之朝会称贺朔。《新五代史·唐明宗纪》:“五月己巳﹐朝羣臣﹐賀朔。”{徐无党}注:“五月賀朔﹐出於道家之説﹐自{唐}以來用之。”{明}朝则文武官员逢每月初一向皇帝行礼致贺称贺朔。《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次早﹐{幽王}果然出朝﹐羣臣賀朔。”{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一章:“因为今天是十月朔日﹐他({杨嗣昌})先率领全体文武向北行四拜贺朔礼﹐然后才命文武官员就坐。”【2】特指拜年。{明}{张四维}《双烈记·勉承》:“今當新正元旦﹐當去府中賀朔。”

  • 視朔-汉语大词典

    視朔

    【1】古代天子﹑诸侯每月朔日祭告祖庙后,在太庙听政,称“視朔”。《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孔颖达}疏:“視朔者﹐公既告廟受朔﹐即聽視此朔之政﹐是其親告朔也。”

  • 迷離撲朔-汉语大词典

    迷離撲朔

    【1】语本《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后因以“迷離撲朔”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分辨。{萧乾}《栗子·忧郁者的自白(代跋)》:“然而我感觉的愁远深于他们。我愁的是这迷离扑朔的生命。”{陈毅}《满江红·游广东》词之三:“驚追逐﹐回頭一顧﹐迷離撲朔。”

  • 邊朔-汉语大词典

    邊朔

    【1】北方边地。《晋书·刘琨传》:“臣伏思此州雖云邊朔﹐實邇皇畿。”{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邊朔多虞﹐{獫狁}孔棘。”{宋}{李纲}《念奴娇·汉武巡朔方》词:“追想當日巡行﹐勒兵十萬騎﹐横臨邊朔。”

  • 請朔-汉语大词典

    請朔

    【1】谓附庸请求奉行宗主国的正朔﹐愿为藩属。朔﹐指正朔﹐开国帝王新颁行的历法。{南朝} {梁}{王僧孺}《谢赐于陀利所献槟榔启》:“入侍請朔﹐航海梯山。”{隋}{薛道衡}《老氏碑》:“自我開運﹐耀德戢兵;感義懷仁﹐稱藩請朔。”

  • 陽朔-汉语大词典

    陽朔

    【1】地名。在{广西}。以风景秀丽著名{中}外﹐为我国旅游胜地之一﹐俗有“{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之说。{陈毅}《游阳朔》诗:“{桂林}{陽朔}不可分﹐妄爲甲乙近愚庸。”【2】农历十月初一。《後汉书·马融传》:“乘輿乃以吉月之陽朔﹐登于疏鏤之金路。”{李贤}注:“陽朔﹐十月朔也。”

  • 頒朔-汉语大词典

    頒朔

    【1】古代帝王于每年季冬把来年的历日布告天下诸侯,谓之“頒朔”。语本《周礼·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郑玄}注:“天子頒朔于諸侯﹐諸侯藏之祖廟。”{宋}{曾巩}《谢熙宁十年历日表》:“故頒朔之舊章﹐爲守邦之先務。”{元}{耶律楚材}《和抟霄韵代水陆疏文因其韵为诗》之二:“顒觀頒朔施仁政﹐竚待更元布德音。”

  • 飽朔-汉语大词典

    飽朔

    【1】谓饱餐朔食。朔食,古代帝王﹑贵族于每月初一食物较平日丰盛,故称。{清}{姚鼐}《怀陈伯思》诗:“奉粟幾時能飽朔﹐合尊何處更留髠。”

  • 龍朔-汉语大词典

    龍朔

    【1】见“龍荒朔漠”。

  • 龍荒朔漠-汉语大词典

    龍荒朔漠

    【1】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唐}{殷尧藩}《送景玄上人还山》诗:“地横{龍}朔連沙暝﹐出入{烏桓}碧樹重。”《宋书·武帝纪中》:“遂乃三俘僞主﹐開滌五都﹐雕顔卉服之鄉﹐{龍}荒朔漠之長﹐莫不迴首朝陽﹐沐浴玄澤。”亦省称“[龍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