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脛)是什么意思
不脛而走-汉语大词典
不脛而走
【1】{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無踁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賢者之有足乎?”踁,同“脛”,小腿。后以“不脛而走”形容事物传布迅速,风行一时。{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文人學士既歎爲不可及﹐婦人女子亦喜聞而樂誦之。是以不脛而走﹐傳遍天下。”{郑观应}《盛世危言·日报》:“主筆者觸類引伸﹐撰爲論説﹐使知議員之優劣﹐政事之從違﹐故日報盛行﹐不脛而走。”{郭小川}《登九山》诗:“常委们的名言﹐在{太行山}上下不胫而走。”
交脛-汉语大词典
交脛
【1】传说中的古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交脛國}在其東﹐其爲人交脛。一曰在{穿匈}東。”{郭璞}注:“言脚脛曲戾相交﹐所謂‘雕題﹑交趾’者也。”
截脛剖心-汉语大词典
截脛剖心
【1】砍断足胫,剖开心胸。《书·泰誓下》:“〔{紂}〕斮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孔}传:“〔{紂王}〕冬月見朝涉水者﹐謂其脛耐寒﹐斬而視之;{比干}忠諫﹐謂其心異於人﹐剖而觀之。酷虐之甚。”后以“截脛剖心”为暴君酷虐残民之典。《晋书·石季龙载记上》:“亡君之馭海内也﹐傾宫瓊樹﹐象箸玉杯﹐截脛剖心﹐脯腎刳孕﹐故其亡也忽焉。”
撻脛-汉语大词典
撻脛
【1】笞打小腿。《魏书·刑罚志》:“其捶用荆﹐平其節。訊囚者﹐其本大三分﹐杖背者二分﹐撻脛者一分。拷悉依令﹐皆從於輕簡也。”
斮脛-汉语大词典
斮脛
【1】斩断胫骨。典出《书·泰誓下》:“斮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孔}传:“冬月見朝涉水者,謂其脛耐寒,斬而視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淇水》:“{紂}乃於此斮脛而視髓也。”{宋}{梅尧臣}《观何君宝画》诗:“酒池肉林騎行﹐剖心斮脛堪悲吁。”{清}{褚人穫}《坚瓠补集·谢禁缠足表》:“以七尺{吴}綾﹐甘同斮脛之慘。”
斷脛-汉语大词典
斷脛
【1】砍断小腿。古代的一种肉刑。亦指君主对臣民残暴的行为。《檮杌闲评》第三二回:“從來人臣爲國除奸﹐縱剖心斷脛﹐陷獄投荒﹐皆無所顧。”
脚脛-汉语大词典
脚脛
【1】小腿。《汉书·赵充国传》:“其秋﹐{充國}病﹐上賜書曰:‘制詔後將軍﹐聞苦脚脛﹑寒泄……朕甚憂之。’”{郭沫若}《瓶》诗之一:“桔梗花色的丝袜后鼓出的脚胫﹐那是怎样地丰满﹑柔韧﹑动人!”
脛-汉语大词典
脛
“[胫]”的繁体字。《廣韻》胡定切,去徑,匣。《廣韻》胡頂切,上迥,匣。【1】人的小腿。{宋}{陆游}《游昭牛图》诗:“客居{京口}老益困﹐衣不揜脛鬚眉蒼。”{清}{梁章鉅}《归田琐记·讷亲》:“昔伊祖冒險登陴﹐流矢貫脛﹐著於女牆之上﹐猶能負傷血戰﹐不以爲苦﹐爲國家建立大功。”《论语·宪问》:“{原壤}夷俟……〔{孔子}〕以杖叩其脛。”《书·泰誓下》:“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絶于天﹐結怨于民﹐斮朝涉之脛﹐剖賢人之心。”【2】泛指人或禽兽的腿。《庄子·骈拇》:“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賢者之有足乎。”{秦牧}《长街灯语·漫谈<邹凤凌空>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在{中国}曾经不胫而走﹐传遍各地﹐历久不衰。”【3】见“脛如”﹑“脛脛”。
脛毛-汉语大词典
脛毛
【1】谓物之细微者。犹言一丝一毫﹐多指个人得失。《韩非子·五蠹》:“夫以父母之愛﹐鄉人之行﹐師長之智﹐三美加焉而終不動﹐其脛毛不改。”《韩非子·显学》:“今有人於此﹐義不入危城﹐不處軍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世主必從而禮之﹐貴其智而高其行﹐以爲輕物重生之士也。”
脛衣-汉语大词典
脛衣
【1】套裤。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余大父至貧﹐掛冠月俸折支﹐得壓酒囊﹐諸子幼時﹐用爲脛衣。”《说文·衣部》:“袴﹐脛衣也。”{段玉裁}注:“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兩脛。”
脛脛-汉语大词典
脛脛
【1】硜硜。固执貌。《汉书·杨恽传》:“事何容易﹐脛脛者未必全也。”{颜师古}注:“脛脛﹐直貌也。”{王先谦}补注引{周寿昌}曰:“脛脛即硜硜﹐通借字。”
脛脡-汉语大词典
脛脡
【1】指腿。{清}{褚人穫}《坚瓠九集·贺启草诏》:“兩條脛脡﹐馬趕不前;一部髭鬚﹐蛇鑽不入。”{宋}{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下:“犬銜脛脡筋猶軟﹐鴉啄骷髏血未乾。”
脛骨-汉语大词典
脛骨
【1】小腿内侧的长形骨。《仪礼·乡饮酒礼》“賓俎脊脅肩肺”{汉}{郑玄}注:“凡牲前脛骨三﹐肩﹑臂﹑臑也;後脛骨二﹐膊﹑胳也。”《杂阿毗昙心论·修多罗品》:“繫心在足骨﹑脛骨。”
脛無毛-汉语大词典
脛無毛
【1】形容奔走辛劳之甚。《庄子·在宥》:“昔者{黄帝}始以仁義攖人之心﹐{堯}{舜}於是乎股無胈﹐脛無毛﹐以養天下。”《庄子·天下》:“{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沐甚雨﹐櫛疾風﹐置萬國。”
脛大於股-汉语大词典
脛大於股
【1】犹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汉}{刘向}《说苑·君道》:“權不兩錯﹐政不二門。故曰:脛大於股者﹐難以步;指大於臂者﹐難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张素}《足疾一百馀日九月廿三始杖行室中》诗:“不堪脛大踰於股﹐豈爲臣强失在君。”《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此所謂枝大於本﹐脛大於股﹐不折必披。”
脛然-汉语大词典
脛然
【1】犹胫如。《觚賸·序赋创格》引{清}{吴伟业}《病赋》:“而其死也……而脛然﹐而背然﹐而愚然﹐而瘖然。”
脛如-汉语大词典
脛如
【1】强直貌。{汉}{扬雄} 《太玄·争》:“臂膊脛如﹐股脚如﹐維身之疾。”{俞樾}《诸子平议·扬子<太玄>》:“脛當訓直……臂膊脛如﹐言其不能屈伸也。”
膝脛-汉语大词典
膝脛
【1】小腿。{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羣興方酣﹐{定}乃於簾間垂足﹐{定}膝脛偉而毳。”
臁脛骨-汉语大词典
臁脛骨
【1】膝下踝上的小腿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胻骨》:“胻骨﹐即膝下踝上之小腿骨﹐俗名臁脛骨者也。其骨二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其形粗。在後者名輔骨﹐其形細﹐又俗名勞堂骨。”
無脛而來-汉语大词典
無脛而來
【1】见“無脛而至”。
無脛而至-汉语大词典
無脛而至
【1】犹无胫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賢者之有足乎!”亦作“[無脛而來]”。{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珠雄于此﹐玉峙于彼﹐無脛而來﹐以寵愛人寰之中。”
無脛而走-汉语大词典
無脛而走
【1】见“無脛而行”。
無脛而行-汉语大词典
無脛而行
【1】没有腿而能行走。胫,小腿。比喻事物不依外力而能迅速传开。{北齐}{刘昼}《新论·荐贤》:“玉無翼而飛﹐珠無脛而行。”亦作“[無脛而走]”。{唐}{白居易}《塞人望归众心策》:“蓋是非之聲﹐無翼而飛矣;損益之名﹐無脛而走矣。”
碧脛-汉语大词典
碧脛
【1】鹤的青绿色胫骨。借指鹤。{元}{{马祖常}{王继学}}《都城南有道者居因作松鹤联句》:“玄玉熏麝煤﹐碧脛隘雞■。”
赤脛-汉语大词典
赤脛
【1】皮肤呈赤色的小腿。《山海经·海内经》:“〔{北海}之内〕有{大幽之國}﹐有赤脛之民。”{郭璞}注:“已下正赤色。”【2】裸露着小腿。{宋}{梅尧臣}《啼禽》诗:“安知增羞顔﹐赤脛衣短褐。”
足脛-汉语大词典
足脛
亦作“[足踁]”【1】小腿。{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或微言美事﹐置於閑散﹐是綴金翠於足脛﹐靚粉黛於胸臆也。”《东周列国志》第九一回:“吾足踁損傷﹐急欲就醫。”{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予至少遲﹐巫已登其顛矣。以紅布爲帕而勒其首﹐束其腰者亦用紅布﹐更爲紅布膝袴著足脛間﹐如婦人裝。”{宋}{徐积}《大河上天章公顾子敦》诗:“下不漏足脛﹐上突爲背疽。”
跟脛-汉语大词典
跟脛
【1】脚跟与小腿。{元}{马祖常}《送袁伯长归浙东》诗之二:“翁姑纍帶索﹐跟脛無完膚。”
踝脛-汉语大词典
踝脛
【1】踝骨与胫骨。《南史·恩倖传·戴明宝》:“時{建康縣}考囚﹐或用方材壓額及踝脛。”
鐵脛-汉语大词典
鐵脛
【1】{西汉}末一支农民军的称号。《後汉书·光武帝纪上》:“又别號諸賊銅馬﹑大肜﹑高湖﹑重連﹑鐵脛……等﹐各領部曲﹐衆合數百萬人。”《後汉书·伏湛传》:“大肜﹑高胡望旗消靡﹐鐵脛﹑五校莫不摧破。”
鳧脛-汉语大词典
鳧脛
【1】野鸭的小腿。《庄子·骈拇》:“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唐}{刘知幾}《史通·浮词》:“蓋鳧脛雖短﹐續之則悲﹐史文雖約﹐增之反累。”
鳧脛鶴膝-汉语大词典
鳧脛鶴膝
【1】《庄子·骈拇》:“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鹤脛雖長,斷之則悲。”后以“鳧脛鶴膝”谓事物各有长短,天性使然,不可随意损益。{清}{无名氏}《帝城花样·琯霞传》:“{冠卿}年亦有鳧脛鶴膝之誚。”
鳳脛-汉语大词典
鳳脛
【1】指灯。以灯足如同鸟腿,故称。{清}{龚自珍}《浣溪沙》词:“鳳脛燈青香篆寒﹐尋思脈脈未成眠。”{唐}{韩偓}《横塘》诗:“秋寒灑背入簾霜﹐鳳脛燈青照洞房。”{清}{陈维崧}《金盏子·咏灯》词:“且獨自纖手﹐靠粧臺﹐挑鳳脛。”
鶴脛-汉语大词典
鶴脛
【1】鹤的小腿。其形瘦而长。{明}{王廷陈}《咏怀》之一:“鳧脛續則瘁﹐鶴脛截則悲。”《庄子·徐无鬼》:“鶴脛有所節﹐解之也悲。”{唐}{皮日休}《公斋四咏·小松》:“葉健如虯鬚﹐枝脆如鶴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