膊(膊)是什么意思
胳膊儿往外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胳膊儿往外撇
【释义】:
比喻替外人办事、说话,袒护外人。《金瓶梅词话》八一:这货来家,得此价钱,就勾了。你十分把弓儿拽满,迸了主儿,显的不会做生意。我不是托大说话,你年少不知事体。我莫不胳膊儿往外撇?不如卖吊了,是一场事。
⊙胳膊往外折
《隔帘花影》一二:娘若嫌轻,儿子再使他包席面,添上二百两,也是我的一点穷心,借花献佛,不枉娘抬举我,如今没有胳膊往外折的。
⊙臂膊向着外弯
《楼中月》:若我露了痕迹,非但有负陈三,连我的饭碗都要敲碎,还要惹人家笑话,说我外香骨里臭,是外国忠臣,臂膊向着外弯的,叫我怎好做人呢?
胳膊离不得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胳膊离不得腿
【释义】:
比喻关系亲密,不可分离。《三刻拍案惊奇》一九:你我一房人,胳膊离不得腿,难道哄你这几两银子?只是寻着自己原物,须大大请我一个东道!
胳膊曲了往里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胳膊曲了往里弯
【释义】:
比喻自家人总是向着自家人。《官场现形记》一一:太太起先因他一夜不回,好容易回来,正在那里哭骂;后来见他被人家讹诈,毕竟夫妻无隔夜之仇,胳膊曲了往里弯,到了此时也就不同他吵闹了。
胳膊扭不过大腿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胳膊扭不过大腿去
【释义】:
比喻力量小、地位低的拗不过力量大、地位高的。《林兰香》三八:井氏道:“正是,恐怕西院的不出。”海氏道:“胳膊扭不过大腿去,又都不是吃奶的孩子,难道连天日亦不知?”《龙图耳录》一九:就是我们大人,虽然奉皇上的圣旨,也不敢违背太后的懿旨,俗语说的好,胳膊扭不过大腿去,老娘娘若是翻了脸,慢说我们大人,就是皇上大约也未必惹的起罢。
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释义】:
比喻自家人要袒护自家人的短处。不光彩的事不要往外张扬,而要包涵遮掩。《红楼梦》七:我要往祠堂里哭太爷去。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又六八:可是蓉儿说的“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少不得嫂子要体谅我。还要嫂子转替哥哥说了,先把这官司按下去才好。
⊙胳膊折了,在袖子里
《红楼梦》六八:婶娘是何等样人!岂不知俗语说的胳膊折了,在袖子里,侄儿糊涂死了,既做了不肖的事,就和那猫儿狗儿一般,少不得还要婶娘费心费力,将外头的事压住了才好。
⊙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红楼梦》七: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肐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胳膊折在袖内
《红楼梦》七四:太太快别生气。若被众人觉察了,保不定老太太不知道。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得确实;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这叫作胳膊折在袖内。
⊙胳膊折了望袖子里褪
褪:藏。《儿女英雄传》二一:再说,设或生个不肖之子,慢讲得济,只这风烛残年,没的倒得“眼泪倒回去往肚子里流,胳膊折了望袖子里褪”。
胳膊上好推车,脊梁上好走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胳膊上好推车,脊梁上好走马
【释义】:
形容好汉本领高超不凡。《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三八:王神姑说道:“你有宝剑,我岂没有双刀,终不然你是个胳膊上好推车,脊梁上好走马,什么好汉。”
隔墙撩胳膊--丢开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隔墙撩胳膊--丢开手
【释义】:
歇后语。意即放开手,不管,作罢。也指分手。《醒世姻缘传》八:珍哥这样一个泼货,只晁大舍吐出了几句像人的话来,也未免得的隔墙撩胳膊--丢开手,只是慢慢截短拳,使低嘴,行狡计罢了。
⊙漫墙撩胳膊--丢开手
漫:越。《醒世姻缘传》三八:“往后的日子长着哩。你这不去,惹的大的们恼了,这才漫墙撩胳膊--丢开手了。”
拳头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拳头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
【释义】:
表白自己做人站得正,清清白白无愧于人前。《水浒全传》二四:我是一个不戴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自从嫁了武大,真个蝼蚁也不敢入屋里来,有甚么篱笆不牢,犬儿钻得入来!
☉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过
《醒世恒言》三四:老娘人便看不像,却替老公争气。前门不进师姑,后门不进和尚,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过,不像你那狗淫妇,人硬货不硬,表壮里不壮,作成老公带了绿帽儿,羞也不羞!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西湖二集》二〇:内中单表一人曹妙哥,是个女中丈夫,真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拳头上立得人起,臂膊上放得马过
《珍珠舶》六:赵家娘娘,我便与贴壁邻居,那一个不晓得你是拳头上立得人起,臂膊上放得马过的。
☉拳头上也立得人,臂膊上也走得马
《野叟曝言》四五:咱们不是夸口说,拳头上也立得人,臂膊上也走得马,只吃那黑夜里看不清的亏,认得真虎,才被他欺了,青天白日,他敢正眼儿觑咱们一觑!
☉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
《廿载繁华梦》六:须知我是拳头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马,叮叮当当的女儿,又不是个丫头出身,如何受得这口气。
耍胳膊根-汉语惯用语辞典
耍胳膊根shuǎ gē bo gēn
谓打架。鲍昌《庚子风云》“咱们还是按老规矩,耍耍胳膊根。”
挺膊子话-汉语惯用语辞典
挺膊子话tǐng bó zi huà
比喻闲话。元孛罗《一枝花·辞官》套曲:“诵诗书稚子无闲暇,奉甘旨萱堂到白发,伴辘轳村翁说一会挺膊子话。”
老手旧胳膊-佛源语词词典
老手旧胳膊
多次从事某种活动经验比较丰富的人。《虚堂和尚语录》卷八:“瓮子禅师云:‘五祖老手旧胳膊,净慈鸡皮鼓子不劳重击。’”现在汉语作为惯用语承用。
胸膊-现代汉语大词典
胸膊xiōng bó
【释义】:
泛指人的胸部或动物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聂绀弩《谈〈娜拉〉》:“这样的‘娜拉’,说起来现在该有三十多岁了。形体上大约有一双裹坏过的大脚,扁平又窄狭的胸膊。”
肩膊-现代汉语大词典
肩膊jiān bó
【释义】:
①肩膀,人颈下臂上的部分。鲁迅《示众》:“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②比喻能够担当的责任。洪深《鸡鸣早看天》:“你放心好啦,李先生是有肩膊的人,我明天和他说,一定负责到底。”
胳膊-现代汉语大词典
胳膊gē bo
【释义】:
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柳青《创业史》:“他们不知在什么地方路旁折下来树枝,挟在胳膊底下,防着恶狗。”
胳膊肘-现代汉语大词典
胳膊肘gē bo zhǒu
【释义】:
即肘。上臂和前臂相接处向外突起的部分。曹禺《北京人》:“她穿件咖啡色起黑花的长袖绒旗袍,靠胳膊肘的地方有些磨光了。”
胳膊肘朝外拐-现代汉语大词典
胳膊肘朝外拐gē bo zhǒu cháo wài guǎi
【释义】:
比喻不向着自己人而向着外人。如:二叔,不要说侄子胳膊肘朝外拐,大兄弟说话不在理,我不能帮他。
胳膊腕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胳膊腕子gē bo wàn zi
【释义】:
即腕子。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可活动的部分。
腷膊-现代汉语大词典
腷膊bì bó
【释义】:
象声词。如:只听屋里传来膈膊声,像是老鼠在啃东西。
膊-现代汉语大词典
膊bó
【释义】:
肩膀;胳臂。也泛指身体的上部。如:赤膊。
膊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膊子bó zi
【释义】:
膀子;胳膊。沙汀《淘金记》:“他人很滑头,从不攫取什么过份打眼的利益,虽然他也并不拒绝那些送上门来,或者膊子一伸便可拿到的物事。”
臂膊-现代汉语大词典
臂膊bì bó
【释义】:
胳膊。茅盾《子夜》:“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
褡膊-现代汉语大词典
褡膊dā bó
【释义】:
一种长方形的布袋。中间开口,两端可盛钱物,系在衣外作腰巾,也可肩负或手提。魏巍《东方》:“他咕碌坐起来,揉揉眼睛,才看见是一个挑水的,穿着破棉袄,腰里束着褡。”
赤膊-现代汉语大词典
赤膊chì bó
【释义】:
①裸露上身。鲁迅《不负责任的坦克车》:“如果你上了他的当,真的赤膊奔上前阵,像许褚似的充好汉,那他那边立刻就会给你一枪。”②裸露的上身。欧阳山《三家巷》:“却巧这时候周炳刚冲过凉,打着赤膊,穿着牛头裤,从家里走出来。”
赤膊工资-现代汉语大词典
赤膊工资chì bó gōng zī
【释义】:
方言。基本工资,即没有奖金等额外收入的纯工资。《解放日报》1987.10.8:“上述企业中大约有数万名职工领取折扣工资,或领取没有奖金的‘赤膊工资’在家待业。”
赤膊上阵-现代汉语大词典
赤膊上阵chì bó shàng zhèn
【释义】:
不穿盔甲,裸露上身出阵交战。比喻不顾一切,勇猛战斗。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也比喻坏人撕去伪装,公然做坏事。克非《春潮急》:“现刻他们在一系列失败后,狗急跳墙,赤膊上阵,公开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赤膊船-现代汉语大词典
赤膊船chì bó chuán
【释义】:
指没有船篷、船棚等遮蔽设备的简易船只。茅盾《春蚕》:“他们去借了一条赤膊船,买了几张芦席。”
努膊-汉语大词典
努膊
【1】犹努臂。{唐}{寒山}《诗》之九五:“努膊覓錢財﹐切齒驅奴馬。”
小膊-汉语大词典
小膊
【1】即前臂。《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把一隻小膊一條小腿跌成了兩截。”
合伯膊-汉语大词典
合伯膊
【1】古地名。即{合赙}。《战国策·韩策一》:“{韓}卒之劍戟﹐皆出於{冥山}﹑{棠谿}﹑{墨陽}﹑{合伯膊}﹑{鄧師}﹑{宛馮}﹑{龍淵}﹑{太阿}﹐皆陸斷馬牛﹐水擊鵠鴈﹐當敵即斬堅。”
屠膊-汉语大词典
屠膊
【1】语本《左传·成公二年》:“殺而膊諸城上。”{孔颖达}疏:“膊謂去衣磔之。”后以“屠膊”谓残杀肢解。{清}{吴伟业}《哭志愆》诗:“孤城遂摧陷﹐狂刀乃屠膊。”
披膊-汉语大词典
披膊
【1】古时作战所穿的甲胄,用以保护肩膊的部分称“披膊”。{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器》:“蠻甲﹐惟{大理國}最工。甲胄皆用象皮。胸背各一大片如龜殼﹐堅厚與鐵等。又聯綴小皮片爲披膊護項之屬﹐製如中國鐵甲﹐葉皆朱之。”{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器用·蛮甲胄》:“{大理國}之製﹐前後掩心以大片象皮如龜殼﹐其披膊以中片皮相次爲之﹐其護項以全片皮捲圈成之。”
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汉语大词典
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
【1】见“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
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汉语大词典
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
【1】比喻清清白白,光明磊落。{明}{无名氏}《白兔记·成婚》:“我拳頭上走的馬﹐臂膊上立得人﹐清清白白的﹐你説甚麽?”《水浒传》第二四回:“你這個腌臢混沌!有甚麽言語在外人處説來﹐欺負老娘!我是一個不戴頭巾男子漢﹐叮叮當當響的婆娘!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三折:“我是個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不帶頭巾男子漢﹐丁丁當當響的老婆!”亦作“[拳頭上立得人﹐肐膊上走得馬]”﹑“[拳頭上走的馬﹐臂膊上立得人]”。
拳頭上走的馬﹐臂膊上立得人-汉语大词典
拳頭上走的馬﹐臂膊上立得人
【1】见“拳頭上站的人,肐膊上走的馬”。
挺膊子話-汉语大词典
挺膊子話
【1】闲话。{元}{孛罗}《一枝花·辞官》套曲:“誦詩書稚子無閑暇﹐奉甘旨萱堂到白髮﹐伴轆轤村翁説一會挺膊子話。”
搭膊-汉语大词典
搭膊
【1】一种用较宽的绸﹑布做成的束衣腰巾,有的中间有小口袋,可以裹系钱物。《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脱了蓑衣﹐身上是藍布衫兒;搭膊拴腰﹐露出布裩下截。”《水浒传》第五回:“腰繫一條稱狼身銷金包肚紅搭膊。”【2】一种布制的长方形口袋。中间开口,两头各有一袋,可以搭在肩上,故名。{元}{李文尉}《燕青博鱼》楔子:“則我這白氊帽半搶風﹐則我這破搭膊落可的權遮雨。”《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却見一個後生﹐頭帶萬字頭巾﹐身穿直縫寬衫﹐背上馱了一個搭膊﹐裏面却是銅錢。”
掩膊-汉语大词典
掩膊
【1】即披膊。古时铠甲遮护臂膊的部分。参阅{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卷十三。
肘膊-汉语大词典
肘膊
【1】胳膊。比喻助手。《三国志平话》卷中:“今{荆州}亦無親人﹐吾今有皇叔﹑{關}﹑{張}﹐是吾之肘膊。”
肐膊-汉语大词典
肐膊
【1】胳膊。肩膀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水浒传》第三回:“兩個挽了肐膊﹐出得茶坊來。”{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割捨的揎肐膊﹐拽衫袖﹐到公庭。”《红楼梦》第二八回:“{寳玉}在旁邊看着雪白的肐膊﹐不覺動了羨慕之心。”
肩膊-汉语大词典
肩膊
【1】肩膀﹐人颈下臂上的部分。{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我趕着要殺他﹐却被一個白鬚老兒■住我的肩膊。”{鲁迅}《彷徨·示众》:“同时﹐从他肩膊上伸出一只胖得不相上下的臂膊来﹐展开五指﹐拍的一声正打在胖孩子的脸颊上。”{清}{唐甄}《潜书·明鉴》:“{陝}民之謡有之曰:挨肩膊﹐等{闖王};{闖王}來﹐三年不上糧。”【2】比喻能够担当的责任。{洪深}《鸡鸣早看天》第二幕:“你放心好啦﹐{李先生}是有肩膊的人﹐我明天和他说﹐一定负责到底。”
胸膊-汉语大词典
胸膊
【1】泛指人的胸部或动物前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张逢》:“自視其爪牙之利﹐胸膊之力﹐天下無敵。”{聂绀弩}《谈<娜拉>》:“这样的‘娜拉’﹐说起来现在该有三十多岁了。形体上大约有一双裹坏过的大脚﹐扁平又窄狭的胸膊。”
胳膊肘-汉语大词典
胳膊肘
【1】见“胳膊肘子”。
胳膊腕子-汉语大词典
胳膊腕子
【1】即腕子。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可活动的部分。
胳膊肘子-汉语大词典
胳膊肘子
【1】即肘。上臂和前臂相接处向外突起的部分。{曹禺}《北京人》第三幕:“她穿件咖啡色起黑花的长袖绒旗袍﹐靠胳膊肘的地方有些磨光了。”{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胖子喘吁吁的像头母牛﹐东倒西歪地回击着女学生﹐把她的旧旗袍扯碎得一直露到胳膊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兩袖勒得高高的﹐連胳膊肘子也露了出來。”亦作“[胳膊肘]”。
胳膊-汉语大词典
胳膊
【1】肩以下手腕以上的部分。{叶圣陶}《夜》:“砰的一响放出去﹐那知道这就差了准儿﹐中在男的胳膊上。”{柳青}《创业史》第一部题叙:“他们不知在什么地方路旁折下来树枝﹐挟在胳膊底下﹐防着恶狗。”
脱膊-汉语大词典
脱膊
【1】方言。犹赤膊。《水浒传》第六八回:“原來{李逵}但是上陣﹐便要脱膊。”《水浒传》第二回:“只見空地上一箇後生脱膊着﹐刺着一身青龍。”
膊-汉语大词典
膊
【1】一种布制的长而宽的腰带﹐或以绸缎﹑皮革做成﹐口在当中﹐可放钱物。《水浒传》第二回:“看了{史進}頭戴一字巾﹐身披朱紅甲﹐上穿青錦襖﹐下着抹緑靴﹐腰繫皮膊。”《水浒传》第二回:“只見{王四}膊裏突出銀子來……{李吉}解那膊﹐望地下只一抖﹐那封回書和銀子都抖出來。”
腷腷膊膊-汉语大词典
腷腷膊膊
【1】象声词。形容连续起伏的声音。古诗《两头纤纤》:“腷腷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向曙星。”{宋}{范成大}《两头纤纤》诗之一:“腷腷膊膊上帖箭﹐磊磊落落封侯面。”{清}{龚自珍}《行路易》诗:“腷腷膊膊﹐雞鳴狗鳴;淅淅索索﹐風聲雨聲。”{宋}{范成大}《两头纤纤》诗之二:“腷腷膊膊扣户聲﹐磊磊落落金盤冰。”
腷膊-汉语大词典
腷膊
【1】象声词。{清}{唐孙华}《捕鼠》诗:“白晝屋壁間﹐有聲屢腷膊。”{唐}{{韩愈}{孟郊}}《斗鸡联句》:“腷膊戰聲喧﹐繽翻落羽皠。”{宋}{王安石}《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縱横子墮局﹐腷膊聲出堞。”{宋}{洪迈}《夷坚丙志·程佛子》:“俄聞屋中腷膊聲﹐穴隙而望﹐如人抛擲散錢者。”
膊-汉语大词典
膊
《廣韻》匹各切,入鐸,滂。【1】切成块的肉。《淮南子·缪称训》:“故同味而嗜厚膊者﹐必其甘之者也。”【2】泛指斩杀。{清}{魏源}《圣武记》卷六:“我兵遂盡渡﹐大蹂大膊。”{唐}{韩愈}《曹成王碑》:“掇{黄岡}﹐筴{漢陽}﹐行跐{汊川}﹐還﹐大膊{蘄水}界中。”【3】谓分裂肢体而曝露之。《左传·成公二年》:“〔{龍}人〕弗聽﹐殺而膊諸城上。”{杜预}注:“膊﹐磔也。”按﹐磔即分裂肢体之刑。{唐}{韩愈}《郓州谿堂》诗:“箴之石之﹐膊而磔之。”《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又誅{尚}﹑{孝哲}﹑{乾祐}﹐殊而膊之。”
膊-汉语大词典
膊
《集韻》伯各切,入鐸,幫。【1】用同“[脖]”。《西游记》第四六回:“那劊子手將一條繩套在他膊項上﹐一條繩札住他腿足﹐把一口牛耳短刀﹐幌一幌﹐着肚皮下一割﹐搠個窟窿。”《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董孝廉}笑道:‘先生世外高人﹐何必如此計論!’{卜信}聽見這話﹐頭膊子都飛紅了﹐接了茶盤﹐骨都着嘴進去。”【2】肩膀;胳臂。亦泛指身体的上部。《太平广记》卷二四八引《国朝杂记·长孙无忌》:“聳膊成山字﹐埋肩不出頭。”{南朝}{梁元帝}《金楼子·箴戒》:“〔{宋}{蒼梧王}〕大怒﹐令此人袒膊正立﹐以矛膊洞過。”{清}{许槤}《洗冤录详义·尸格》:“近肩者爲肩膊﹐近脇者爲膊。”【3】古量词。《淮南子·说林训》:“一膊炭熯﹐掇之則爛指﹐萬石俱熯﹐去之十步而不死﹐同氣異積也。”{高诱}注:“一膊﹐一挺也。”
膊-汉语大词典
膊
《集韻》龍輟切,入薛,來。【1】界域。{汉}{扬雄}《太玄·文》:“行則有蹤﹐言則有聲﹐福則有膊﹐禍則有形﹐之謂直。”按﹐{俞樾}《诸子平议·扬子<太玄>》引作“膞”﹐谓“膞字無義﹐乃端之叚字……福則有膞﹐猶云福則有端﹐正與‘禍則有形’文義一律。”
膊魚-汉语大词典
膊魚
【1】曝干的鱼。《汉书·货殖传》“鮿鮑千鈞”{唐}{颜师古}注:“鮿﹐膊魚也﹐即今不著鹽而乾者也。”《史记·货殖列传》“鯫千石﹐鮑千鈞”{裴駰}集解引{徐广}曰:“鯫音輒﹐膊魚也。”
膊膊-汉语大词典
膊膊
【1】象声词。{宋}{陆游}《反感愤》诗:“膊膊庭樹雞初鳴﹐嗈嗈王衢雁南征。”【2】形状成块。《鹖冠子·度万》:“所謂天者﹐非是蒼蒼之氣之謂天也;所謂地者﹐非是膊膊之土之謂地也。”
膊子-汉语大词典
膊子
【1】膀子﹐胳膊。{沙汀}《淘金记》三:“他人很滑头﹐从不攫取什么过份打眼的利益﹐虽然他也并不拒绝那些送上门来﹐或者膊子一伸便可拿到的物事。”{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他開開門﹐摟着俺那黑膊子。”《儒林外史》第三回:“兩傍走過幾個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着膊子﹐一路跟頭﹐叉到大門外。”
膊脯-汉语大词典
膊脯
【1】干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求雨》:“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魚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擇巫之清潔辯言利辭者以祝。”按﹐《墨子·备梯》:“管酒塊(或作槐)脯﹐寄于{大山}。”{孙诒让}间诂:“疑當作‘澄酒膊脯’。澄省作登﹐與管形近而誤。膊與槐﹑塊形亦相似。”
膠膠膊膊-汉语大词典
膠膠膊膊
【1】象声词。鸡鸣声。{清}{沈起凤}《谐铎·鸡谈》:“爾我蒙主人豢養﹐數米而食﹐鑿垣而棲﹐有何不樂﹐而膠膠膊膊﹐終夕絮聒。”
臂膊-汉语大词典
臂膊
【1】犹言左右手。《周书·耿豪传》:“世言{李穆}{蔡祐}﹐丞相臂膊;{耿豪}{王勇}﹐丞相咽喉。”【2】胳膊。{唐}{路德延}《小儿诗》:“臂膊肥如瓠﹐肌膚軟勝綿。”{茅盾}《子夜》一:“袖口缩在臂弯以上﹐露出雪白的半只臂膊。”《水浒传》第二九回:“那{蔣門神}還是幾顆頭﹐幾條臂膊?”{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哭啼啼搬住臂膊﹐淚漫漫的扯住衣服。”
秀膊-汉语大词典
秀膊
【1】前足有秀丽文采的良马。{元}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有甚顔色的?[丑白:]布汗……秀膊﹑青花。”
袒膊-汉语大词典
袒膊
【1】袒露肩胛。《北齐书·文宣帝纪》:“帝露頭袒膊﹐晝夜不息﹐行千餘里﹐唯食肉飲水﹐壯氣彌厲。”{唐}{周贺}《赠胡僧》诗:“背經來{漢}地﹐袒膊過冬天。”{唐}{谷神子}《博异志·薛淙》:“病僧又北行數里﹐遥見一女人﹐衣緋裙﹐跣足袒膊﹐被髮而走﹐其疾如風。”
褡膊-汉语大词典
褡膊
亦作“[褡█]”【1】一种长方形的布袋, 中间开口, 两端可盛钱物, 系在衣外作腰巾, 亦可肩负或手提。{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這老人家﹐這衣服怎麽破了?把我這紅絹褡膊與你補這破處。”《明史·舆服志三》:“引舞﹑樂工﹐皆青羅包巾﹐青﹑紅﹑緑﹑玉色羅銷金胸背襖子﹐渾金銅帶﹐紅羅褡■﹐雲頭皁鞾﹐青緑羅銷金包臀。”{{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第二天下午﹐自卫队每人腰里掖满了手榴弹﹐有的用皮带勒着﹐有的用褡膊缠着。”{魏巍}《东方》第一部第二章:“他咕碌坐起来﹐揉揉眼睛﹐才看见是一个挑水的﹐穿着破棉袄﹐腰里束着褡■﹐高高的个儿﹐满脸胡子。”
襻膊兒-汉语大词典
襻膊兒
【1】指{宋}代专门从事出卖或修理襻膊的手艺人。{宋}{周密}《武林旧事·小经纪》:“補鍋子﹑泥竈﹑整漏﹑箍桶﹑襻膊兒。”{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宋百马图中马夫》:“《武林旧事》卷六记{南宋}{杭州}小经纪约有百八十种﹐包括各种小商贩和杂手艺工人﹐内中即有‘襻膊儿’一种﹐指沿街专卖这种用具并兼修理的手艺人而言。”
襻膊-汉语大词典
襻膊
【1】{宋}代的一种挂在颈项间, 用来搂起衣袖方便操作的工具。{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宋百马图中马夫》:“{宋}人记厨娘事﹐就提及当时见过大场面的厨娘﹐用银索襻膊进行烹调。可知它是{宋}代劳动人民为便于操作而发明的通用工具。特种的才用银练索﹐一般大致不外丝麻作成。”
赤膊上陣-汉语大词典
赤膊上陣
【1】不穿盔甲, 裸露上身出阵交战。比喻不顾一切, 勇猛战斗。{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朱老巩}是赤膊上阵﹐拿起铡刀拼命。”【2】比喻坏人撕去伪装,公然做坏事。{克非}《春潮急》四五:“现刻他们在一系列失败后﹐狗急跳墙﹐赤膊上阵﹐公开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赤膊-汉语大词典
赤膊
【1】裸露的上身。{艾芜}《南行记·流浪人》:“矮汉子和小伙子总在路上打起半边赤膊﹐或是上身完全裸露出来。”{欧阳山}《三家巷》七:“却巧这时候{周炳}刚冲过凉﹐打着赤膊﹐穿着牛头裤﹐从家里走出来。”【2】裸露上身。《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這個時候﹐人家赤膊摇扇還是熱﹐他兩個怎麽鬧出一身大毛來?”《水浒传》第二七回:“那婦人一頭説﹐一面先脱去了緑紗衫兒﹐解下了紅絹裙子﹐赤膊着﹐便來把{武松}輕輕提將起來。”{鲁迅}《伪自由书·不负责任的坦克车》:“如果你上了他的当﹐真的赤膊奔上前阵﹐像{许褚}似的充好汉﹐那他那边立刻就会给你一枪。”
赤膊船-汉语大词典
赤膊船
【1】指没有船篷﹑船棚等遮蔽设备的简易船只。{茅盾}《春蚕》四:“他们去借了一条赤膊船﹐买了几张芦席。”
頭膊子-汉语大词典
頭膊子
【1】脖子﹐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卜信}聽見這話﹐頭膊子都飛紅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