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膏

膏(膏)是什么意思

  • 地膏-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地膏dì gāo

    【释义】:

    即土膏,鸦片的别称。谓其经熬制后呈土色膏状。清·龚自珍《农宗》:“本清而法峻,诛种艺食妖辣地膏者,枭其头于陇,没其三族为奴。”

  • 玉膏-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玉膏yù gāo

    【释义】:

    本指古代传说的仙药白玉膏,比喻美酒。宋·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满尊新市美,银鲫堆盘荇莱鲜。

  • 膏粱-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膏粱gāo liáng

    【释义】:

    精美的食品。膏,脂肪;粱,稻粱。《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三膏粱之味也。”赵岐注:“细梁如膏者也。”朱熹以膏为“肥肉”。粱为“美谷”。甚是。

  • 膏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膏雨gāo yǔ

    【释义】:

    滋润土地的好雨。膏,滋润。语本《诗·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左传·襄公十九年》:“如百谷之仰膏雨焉。”晋·潘岳《司空密陵侯郑袤碑》:“犹旱苗之仰膏雨。”

  • 膏泽-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膏泽gāo zé

    【释义】:

    犹膏雨。膏、泽,滋润。谓甘雨。三国·魏·曹植《赠徐干》诗:“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 希膏(稀奇) 希罕(稀罕)-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希膏(稀奇) 希罕(稀罕)

    希膏(稀奇)xīqí 希罕(稀罕)xīhan

    形容词。表示很少见而新奇。

    “希奇”强调新奇,含有奇异的意味。例如:“蕙表姐,你说客气话,我的性情有什么希奇”(巴金:《春》);“这还不算稀奇呢,还有四季香的兰花,一年四季都开花”(靳以:《到佛子岭去》);“这些怪事情现在人们看到的极少,有些简直看不到,然而在从前,却是一点也不稀奇的”(秦牧:《花城》)。

    “希罕”强调稀少,难得见到;有口语色彩。例如:“就在这个村里,今年秋天出了一件稀罕事”(李准:《春笋集》);“女子足球队,这早就不希罕了”;“管理员感到很稀罕,在那‘知识’即是邪恶的年月,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中国青年》,1979,3)。

    “希罕”可是动词,表示因少见而看重和喜爱的意思(如说:“我才不希罕你的同意呢”〔张天翼:《给孩子们》〕);又可是名词,指少见的东西(如说:“他新从城市弄来几条金鱼,准备带到乡下给孩子们看希罕”)。这样两种用法的“希罕”,和“希奇”没有同义关系。

  • 脂膏不润-实用委婉语词典

    脂膏不润

    喻指廉洁自律,决不贪图钱财。东汉时,某地(姑臧)富庶,每任县令大捞油水,唯孔奋不沾,受人讥刺:“直脂膏中,亦不能自润。”后人赞之。也作“腴膏不润”。

  • 卖狗皮膏药-实用委婉语词典

    卖狗皮膏药

    婉指在大庭广众之下卖假货。民间俗语。喻指。

  • 膏-古文观止词典

    膏gào

    【词性】:动词

    涂油膏(1)。《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车兮秣吾马。——给我的车子涂油啊,喂好我的马。

  • 膏肓-古文观止词典

    膏肓gāo huāng

    【词性】:名词

    人体部位名。我国古代医学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育”。据说“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后称病势严重为“病入膏肓”(1)。《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针害身之膏肓。——针治危害身体的重病。

  • 膏油-古文观止词典

    膏油gāo yóu

    【词性】:名词

    油。特指灯油(1)。《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点燃灯油,夜以继日。

  • 膏腴-古文观止词典

    膏腴gāo yú

    【词性】:形容词

    肥沃(4)。《触詟说赵太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以膏腴之地。——现在您让长安君的地位尊贵,又封给他肥沃的土地。《李斯谏逐客书》: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东面占据了成皋险要,割取了肥沃的土地。《贾谊治安策一》:割膏腴之地。——分割肥沃的土地。

  • 脂膏-古文观止词典

    脂膏zhī gāo

    【词性】:名词

    指油脂之类的食物(1)。《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而脂膏瀡之具,或以不给。——而肉类饭食等必需品,也因此可能供给不上。

  • 藜藿之体,易感风寒;膏粱之体,易受暑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藜藿之体,易感风寒;膏粱之体,易受暑湿

    【释义】:

    藜藿:贫者所食的两种野菜,指贫穷者。膏粱:肥美的食物,指富贵者。意谓贫苦人易患风寒之病,富贵人易患热湿之病。《青楼梦》五三:哪晓一日,铁山多饮了几杯酒,忽然酒湿攻发,不觉大吐,竟致戕伤胃气,抱病卧床。老夫人甚属忧闷,挹香与爱卿等轮流陪侍。常言道:藜藿之体,易感风寒;膏粱之体,易受暑湿。

  • 膏粱子弟-汉语惯用语辞典

    膏粱子弟gāo liáng zǐ dì

    指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 膏腴子弟-汉语惯用语辞典

    膏腴子弟gāo yú zǐ dì

    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南朝梁钟嵘《〈诗品〉序》:“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客,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柯灵《香雪海·小浪花》“卖糖小孩在我面前的地位,正如我在膏腴子弟面前的地位一样。”

  • 挤牙膏-汉语惯用语辞典

    挤牙膏jǐ yá gāo

    比喻在压力下一点一点交代问题。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只有坦白对他更有利的时候,他才会坦白,而且是挤牙膏式的坦白。”

  • 赖皮膏药-汉语惯用语辞典

    赖皮膏药lài pí gāo yào

    比喻缠着人家不放的人。刘绍棠《地火》“这个老骗子,是一块粘上就揭不下来的赖皮膏药,你别招惹他吧。”

  • 卖膏药-汉语惯用语辞典

    卖膏药mài gāo yào

    ①比喻说大话,吹牛皮。夏衍《卖膏药的必须休息》:“这种八股式的抗战宣传工作被人们恶意地叫做‘卖膏药’。”②比喻卖关子。杨沫《青春之歌》:“小崔这女孩子瞪着圆圆的亮眼睛听得入了迷,她见罗大方总是卖膏药,急着要跳脚。”

  • 卖狗皮膏药-汉语惯用语辞典

    卖狗皮膏药mài gǒu pí gāo yào

    旧指江湖郎中推销名不副实的膏药。后比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吹牛,无补实用。周恩来《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如果政治机关的政治工作不能和改善士兵生活与待遇密切联系起来,政治工作就成为‘卖狗皮膏药。’”

  • 春风如刀,春雨如膏-佛源语词词典

    春风如刀,春雨如膏

    膏,油脂。春天的风依旧寒冷像刀一样刺人面孔,而春天的雨水却像油脂一样滋润大地。自然界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永不改变,禅宗义理也有自己的宗旨,也像自然界一样,按自己的宗旨行事。《五灯会元·卷十九·杨歧方会禅师》:“示众云:‘春风如刀,春雨如膏。律令正行,万物情动。你道脚踏实地一句,作么生道出来?向东涌西没处道看。直饶道得,也是梁山颂子。’”现代汉语作为农谚承用。例:别看现在还冷风刺面,春雨马上就到,春风如刀,春雨如膏,赶紧准备种麦子吧!

  • 膏-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膏gāo

    ①油脂,脂肪。《诗经·桧风·羔裘》:“羔裘如~,日出有曜。”韩愈《答李翊书》:“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而希其光。”②古代医学指心尖脂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之下。”(肓huāng:心脏与膈膜之间。)③肥沃。《史记·货殖列传》:“~壤沃野千里。”袁宏道《满井游记》:“高岸夹柳,土~微润。”

    另见gào。

    【膏肓】膏肓是药力难及之处,指病情沉重难以医治。《世说新语·文学》:“此儿胸中当必无~之疾。”

    【膏粱】①肥肉与细粮。指精美的食物。《抱朴子·崇教》:“鼻厌乎兰麝,口爽于~。”②指富贵之家。刘基《苦斋记》:“今夫~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

    【膏沐】①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谁适为容!”②比喻仁政或恩泽。《说苑·谈丛》:“言人之善,泽于~。”

    【膏髓】①脂膏与骨髓。指民脂民膏。《明史·靳学颜传》:“我朝分封列爵,不农不仕,吸民~。”②比喻事物的精华。冯贽《〈云仙杂记〉序》:“撮其~,别为一书。”

    【膏血】民脂民膏。方勺《青溪寇轨》:“岁赂西北二虏银绢以百万计,皆吾东南赤子~也。”

    【膏腴】①肥沃。贾谊《过秦论》:“东割~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食物肥美。《南史·曹武传》:“仆妾蔬食,膳无~。”③指富贵或富贵人家。钟嵘《诗品序》:“至使~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膏泽】①滋润土地的雨水。曹植《赠徐干》:“良田无晚岁,~多丰年。”②比喻恩泽。《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斯民。”

  • 膏-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膏gào

    滋润。《诗经·曹风·下泉》:“芃芃黍苗,阴雨~之。”

    另见gāo。

  • 丸散膏丹-现代汉语大词典

    丸散膏丹wán sǎn gāo dān

    【释义】:

    中药的四种剂型:“丸”指圆粒状的药丸;“散”指研末的药粉;“膏”指外敷的膏药,也指内服煎熬成黏稠的成药;“丹”原指金石药炼制的成药,近代把部分精制的丸、散、锭等也称为丹。

  • 卖狗皮膏药-现代汉语大词典

    卖狗皮膏药mài gǒu pí gāo yao

    【释义】:

    旧指江湖郎中推销名不副实的膏药。后比喻说得好听,实际上是吹牛,无补实用。赵大年《公主的女儿》:“你别拿我当小孩儿,我才不爱听您卖狗皮膏药哩!”

  • 卖膏药-现代汉语大词典

    卖膏药mài gāo yao

    【释义】:

    ①比喻说大话,吹牛皮。夏衍《卖膏药的必须休息》:“这种八股式的抗战宣传工作被人们恶意地叫做‘卖膏药’。”参见“卖狗皮膏药”。②比喻卖关子。杨沫《青春之歌》:“小崔这女孩子瞪着圆圆的亮眼睛听得入了迷,她见罗大方总是卖膏药,急得要跳脚。”

  • 阿芙容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阿芙容膏ā fú róng gāo

    【释义】:

    熬制成黑色胶状的鸦片。

  • 挤牙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挤牙膏jǐ yá gāo

    【释义】:

    比喻说话不主动,不痛快,经人逼问才一点一点地说出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别的厂店经理是挤牙膏,挤一点,坦白一点。”

  • 茉莉浸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茉莉浸膏mò lì jìn gāo

    【释义】:

    用石油醚萃取茉莉的花朵而得的一种浸膏。按原料分为大花茉莉和小花茉莉两种。前者香气浓郁持久,后者清淡幽雅。黄褐色的蜡状物体或黏稠液体。可用于合成香料和各种香精,使之具有柔和的天然花香。

  • 茅膏菜-现代汉语大词典

    茅膏菜máo gāo cài

    【释义】:

    多年生草本。著名食虫植物。已知有近百种,中国有6种。常见的有圆叶茅膏菜(又称毛毡苔)和长叶茅膏菜。叶上皆有触毛和腺毛,能分泌黏液,吸引昆虫,并分泌消化液将被粘住的虫体消化吸收。分布于中国广东、福建、台湾、湖南、吉林等地。

  • 药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药膏yào gāo

    【释义】:

    膏状的外敷药。

  • 太阳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太阳膏tài yáng gāo

    【释义】:

    中医治头痛的一种膏药,贴在太阳穴上。

  • 唇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唇膏chún qāo

    【释义】:

    化妆品的一种。即口红。

  • 狗皮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狗皮膏gǒu pí gāo

    【释义】:

    见“狗皮膏药①”。

  • 狗皮膏药-现代汉语大词典

    狗皮膏药gǒu pí gāo yao

    【释义】:

    ①中医外用膏药。将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制成,能消痞止痛。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我)怕脚上的伤口被人发觉,就买了一大张狗皮膏药,贴在纱布外面。”也省作“狗皮膏”。张天翼《清明时节》:“他就跟他们大声地谈到狗皮膏和云南白药。”②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狗皮膏药来骗取钱财,因用以比喻骗人的货色。玛拉沁夫《活佛的故事》:“到处行医,四海为家;不过你不要以为我是走江湖卖狗皮膏药的。”

  • 深入膏肓-现代汉语大词典

    深入膏肓shēn rù gāo huāng

    【释义】:

    指疾病已经无可救药。也喻指事情已到不可挽救的地步。郭沫若《洪波曲》:“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病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 滋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滋膏zī gāo

    【释义】:

    犹脂膏。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新华日报》1938.1.27:“敌人建立所谓华北的‘大规模的半官式会社’,来搜括中国失地上的滋膏。”

  • 漂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漂膏piāo gāo

    【释义】:

    指鸦片。聂绀弩《“爱智庐”》:“反正多的是功夫,在玩古董,吸‘漂膏’。”

  • 梨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梨膏lí gāo

    【释义】:

    ①用梨汁和蜜制成的膏子,有止咳作用。②“梨膏糖”的省称。王统照《鬼影》:“除此之外,岸上还有两个黑衣老羊皮大袄的警察,以及卖梨膏的、卖干饽饽的几个小贩。”

  • 梨膏糖-现代汉语大词典

    梨膏糖lí gāo táng

    【释义】:

    用梨汁和蜜等制成的糖。有止咳作用。老舍《四世同堂》:“有的人明明记得在某个角落还有件铁东西,及至因找不到而刚要发怒,才想起恰恰被自己已经换了梨膏糖吃。”

  • 橡皮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橡皮膏xiàng pí gāo

    【释义】:

    一面涂有胶质的布条。通常用来把敷料固定在皮肤上。也称胶布。

  • 残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残膏cán gāo

    【释义】:

    残余的灯油。借指将灭的灯。膏,指灯油。鲁迅《奔月》:“残膏的灯火照着残妆,粉有些褪了。”

  • 软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软膏ruǎn gāo

    【释义】:

    用油脂或凡士林等和药物混合成的外用半固体药物,如硫磺软膏、青霉素软膏等。使用时涂布于皮肤表面或伤患处,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 牙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牙膏yá gāo

    【释义】:

    洁齿用品。膏状,装在金属或塑料软管内,供刷牙之用。有的还含有药物成分,兼有防治牙齿、口腔等疾病的作用。

  • 脂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脂膏zhī gāo

    【释义】:

    ①油脂。闻一多《红烛》:“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②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夏衍《秋瑾传》:“你不仅是一个有责的匹夫,而且是一个吃了国家俸禄、吃了民间脂膏的官吏。”③比喻富裕的境地。如:身处脂膏。

  • 膏1-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1gāo

    【释义】:

    ①脂肪。如:脂膏。②肥肉。如:膏粱。③肥沃。如:膏腴;膏沃。④浓稠的糊状物。如:牙膏;雪梨膏;润肤膏。⑤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如:膏肓。

  • 膏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子gāo zi

    【释义】:

    熬成稠汁的药物。

  • 膏血-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血gāo xuè

    【释义】:

    ①脂血。刘大白《流萤之群》:“吸人膏血的蚊子,与其说是无情的刺客,不如看作不仁的富人。”②犹民脂民膏。碧野《白云·绿树·金花》:“那时,我们的祖国沦为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分子和买办正在吸吮中国人民的膏血。”

  • 膏肓-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肓gāo huāng

    【释义】:

    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膏肓之间,被认为是药力难以到达的地方。如:病入膏肓。

  • 膏沃-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沃gāo wò

    【释义】:

    肥沃。许杰《惨雾》:“我们的村舍的后面,从前都是一片膏沃的土地。”

  • 膏剂-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剂gāo jì

    【释义】:

    中医指经过浸渍、熬煎,浓缩成膏状的药物。

  • 膏药-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药gāo yào

    【释义】:

    中医外用药的一种。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炼成胶状物,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可较长时间地贴在患处。茅盾《赛会》:“老六伯原先是‘外路人’,在这镇上的东岳庙前旷场上卖跌打损伤膏药,会几路花枪。”

  • 膏腴-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腴gāo yú

    【释义】:

    ①(土地)肥沃。郭沫若《反正前后》:“因为是广阔的盆地,而且是膏腴的盆地,所以从古以来四川号称为‘天府雄区’。”②食物肥美。也指肥美的食物。鲁迅《理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 膏腴子弟-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腴子弟gāo yú zǐ dì

    【释义】:

    富贵人家的子弟。柯灵《小浪花》:“卖糖小孩在我面前的地位,正如我在膏腴子弟面前的地位一样。”

  • 膏粱-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粱gāo liáng

    【释义】:

    ①肥肉和细粮。泛指味美的食物。闻一多《奇迹》:“我不能不节省点,把藜藿权当作膏粱。”②比喻富贵人家。如:膏粱子弟。

  • 膏粱子弟-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粱子弟gāo liáng zǐ dì

    【释义】:

    富贵人家过惯享乐生活的子弟。如:他虽然出身在富贵人家,却不是个膏梁子弟,在生活上非常节俭。

  • 膏粱文绣-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粱文绣gāo liáng wén xiù

    【释义】:

    精美的食物,刺绣的衣服。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廖仲恺《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史家里的进士、翰林、举人都有,实生在钟鼎荣华之家,是一个膏粱文绣的子弟。”

  • 膏2-现代汉语大词典

    膏2gào

    【释义】:

    ①滋润。在轴承等转动的地方加润滑油。魏巍《东方》:“往大车上膏油,只怕蘸的多了。”也指将毛笔蘸上墨汁并掭匀。如:他边膏笔,边思考。②沾溉。借指赴死或受死。鲁迅《兔和猫》:“清早起身,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

  • 民脂民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民脂民膏mín zhī mín gāo

    【释义】:

    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如:反动派变尽法子,搜括民脂民膏,来填满他们的私囊。

  • 烧石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烧石膏shāo shí gāo

    【释义】:

    又称熟石膏、煅石膏。由石膏加热脱水而成。用于建筑、装饰,也可作外用药。

  • 烟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烟膏yān gāo

    【释义】:

    生鸦片熬成的膏。

  • 焚膏继晷-现代汉语大词典

    焚膏继晷fén gāo jì guǐ

    【释义】: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意为点燃灯烛来接继日光照明。膏,油脂之类,指灯烛。晷,日光。后以“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光明日报》1977.1.9:“(周总理)日理万机,焚膏继晷。”

  • 煅石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煅石膏duàn shí gāo

    【释义】:

    即烧石膏。

  • 熟石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熟石膏shú shí gāo

    【释义】:

    即烧石膏。

  • 石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石膏shí gāo

    【释义】:

    又称生石膏。一种无机化合物。白色,硬度小。用于建筑、装饰、塑造、医药和制造肥料等。

  • 石膏像-现代汉语大词典

    石膏像shí gāo xiàng

    【释义】:

    用石膏做成的人物形象。为一种美术作品。

  • 生石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生石膏shēng shí gāo

    【释义】:

    即石膏。

  • 鸦片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鸦片膏yā piàn gāo

    【释义】:

    即鸦片。丁玲《母亲》:“一来就是赖着要帐,几天不走,茶饭款待,还要好鸦片膏,白吃不心痛,都是大瘾。”

  • 病入膏肓-现代汉语大词典

    病入膏肓bìng rù gāo huāng

    【释义】:

    病已严重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语出《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后多比喻事势严重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如:旧政权已病入膏肓,非垮台不可。

  • 雪花膏-现代汉语大词典

    雪花膏xuě huā gāo

    【释义】:

    一种化妆品。用硬脂酸、甘油、苛性钾和香料等制成,通常为白色,可以滋润皮肤。张天翼《春风》:“他们都很光烫,有几个脸上还涂着雪花膏什么的。”

  • 屯膏-汉语大词典

    屯膏

    【1】《易·屯》:“九五,屯其膏。”{程颐}传:“唯其施爲有所不行,德澤有所不下,是屯其膏,人君之屯也。”屯,吝啬;膏,恩泽。后因以“屯膏”谓恩泽不施于下。{唐}{独孤及}《为杨右相祭西岳文》:“畜極不雨﹐屯膏未光。”{宋}{王禹偁}《赐天下酺五日诏》:“禁之或慢﹐則糜穀滋多;賜之不行﹐則屯膏是嘆。”{清}{魏源}《圣武记》卷一一:“盛世屯膏尚如此﹐况前代加賦派餉之日乎!”

  • 丸散膏丹-汉语大词典

    丸散膏丹

    【1】中药的四种剂型:“丸”指圆粒状的药丸;“散”指研末的药粉;“膏”指外敷的膏药,也指内服煎熬成粘稠的成药;“丹”原指金石药炼制的成药,近代把部分精制的丸﹑散﹑锭等也称为丹。

  • 丸藥膏丹-汉语大词典

    丸藥膏丹

    【1】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阮文達}{公}({阮元})撫{浙}時﹐剏設普濟堂……一施貧民瘧痢傷寒瘡癤時瘟丸藥膏丹。”

  • 乳膏-汉语大词典

    乳膏

    【1】指烹茶所泛起的乳白色泡沫。{宋}{范成大}《赏雪骑鲸轩子文夜归酒渴侍儿荐若饮蜜浆》诗:“蜜融花氣動﹐茶泛乳膏發。”【2】钟乳石上流出的很稠的水溶液。{唐}{李勃}《南溪诗》:“仙户掩復開﹐乳膏凝更滴。”

  • 人魚膏-汉语大词典

    人魚膏

    【1】鲵鱼的脂膏,可以点火照明。《史记·秦始皇本纪》:“以人魚膏爲燭﹐度不滅者久之。”{张守节}正义引《异物志》:“人魚似人形﹐長尺餘。不堪食。皮利於鮫魚﹐鋸材木入。項上有小穿﹐氣從中出。{秦始皇}冢中以人魚膏爲燭﹐即此魚也。出{東海}中﹐今{台州}有之。”

  • 人膏-汉语大词典

    人膏

    【1】人的脂膏。{清}{卓尔堪}《过衢州战场示弟坦兼忆亡友》诗:“橘傷樵斧林重茂﹐地飲人膏草尚肥。戰罷問誰歸衣錦﹐全身千古一荷衣。”【2】人鱼的脂膏。《汉书·刘向传》:“{秦始皇帝}葬於{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石槨爲游館﹐人膏爲燈燭。”

  • 玄明膏-汉语大词典

    玄明膏

    【1】方士炼制的一种膏状药物。《新唐书·文苑传上·卢照邻》:“〔{照隣}〕調{新都}尉﹐病去官﹐居{太白山}﹐得方士玄明膏餌之﹐會父喪﹐號嘔﹐丹輒出﹐由是疾益甚。”

  • 刳脂剔膏-汉语大词典

    刳脂剔膏

    【1】喻残酷地剥削。{宋}{王禹偁}《诅掠剩神碑》:“貸十償百﹐刳脂剔膏。”

  • 剩馥殘膏-汉语大词典

    剩馥殘膏

    【1】女子妆后所剩的脂粉。指闺中之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銅琶鐵板聲聲恨﹐剩馥殘膏字字哀。”

  • 土膏-汉语大词典

    土膏

    【1】肥沃的土地。{南朝}{梁武帝}《藉田》诗:“千畝土膏紫﹐萬頃陂色縹。”《汉书·东方朔传》:“故{酆}{鎬}之間號爲土膏﹐其賈畝一金。”【2】土中所含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唐}{皇甫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土膏脈動知春早﹐隈隩陰深長苔草。”{元}{胡南}《春日田园杂兴》诗:“水活土膏動﹐風微花氣深。”《国语·周语上》:“陽氣俱蒸﹐土膏其動。”{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土膏既厚﹐春雷一動﹐萬物發生。”【3】鸦片。《清史稿·德宗纪二》:“命{柯逢時}管理八省土膏統捐事宜。”{郭孝成}《湖南光复纪事》:“其餘如錢糧照常徵解﹐土膏照捐照常開辦。”

  • 地膏-汉语大词典

    地膏

    【1】即土膏。鸦片的别名。{清}{龚自珍}《农宗》:“本清而法峻﹐誅種藝食妖辣地膏者﹐梟其頭于隴﹐没其三族爲奴。”

  • 太陽膏-汉语大词典

    太陽膏

    【1】中医治头痛的一种膏药﹐贴在太阳穴上。{沙汀}《丁跛公》:“她瘦来像干柴丫一样﹐贴着两枚太阳膏﹐时常淌眼泪﹐并且叹气着。”

  • 含膏-汉语大词典

    含膏

    【1】茶名。{宋}{杨伯嵒}《臆乘·茶名》:“{福閩}曰生第﹑露第﹐{岳陽}曰含膏。此外無多。”

  • 唇膏-汉语大词典

    唇膏

    【1】化妆品的一种。即口红。

  • 四膏-汉语大词典

    四膏

    【1】指牛膏﹑犬膏﹑鸡膏﹑羊膏。《文选·张衡<东京赋>》:“升獻六禽﹐時膳四膏。”{薛综}注:“四膏者﹐《禮記》曰:牛膏香﹐犬膏臊﹐雞膏腥﹐羊膏羶。”

  • 山膏-汉语大词典

    山膏

    【1】传说中的山中怪兽。《山海经·中山经》:“又東二十里﹐曰{苦山}﹐有獸焉﹐名曰山膏﹐其狀如逐(豚)﹐赤若丹火﹐善詈。”{袁珂}校注:“蓋山都﹑山﹑山﹑梟陽之類﹐乃傳説中猩猩﹑狒狒之神話化也。”{晋}{郭璞}《山海经图赞·中山经·山膏兽黄棘》:“山膏如豚﹐厥性好駡。”{郭沫若}《沸羹集·赵高与黑辛》引{章炳麟}《为柳亚子题扇》诗:“江湖滿地嗚呼派﹐只遂山膏善駡人。”

  • 玉膏-汉语大词典

    玉膏

    【1】玉的脂膏,古代传说中的仙药。{晋}{张华}《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氣所出﹐則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山海经·西山经》:“{丹水}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湯湯﹐{黄帝}是食是饗。”{郭璞}注引《河图玉版》:“{少室山}﹐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明}{无名氏}《金雀记·定婚》:“天臺有路通{蓬島}﹐絶勝{裴航}碾玉膏。”{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2】喻美酒。《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滿尊新市美﹐銀鯽堆盤荇菜鮮。”{宋}{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載真旦暮。”【3】喻冰。《群音类选·卧冰记·王祥卧冰》:“冷透了皮囊髓毛﹐溶化了瓊漿玉膏﹐漸漸稜層消耗。”

  • 玉龍膏-汉语大词典

    玉龍膏

    【1】相传能化银液的油。{唐}{张读}《宣室志》卷六:“{安南}有玉龍膏﹐南人用之﹐能化銀液。”【2】古代化妆品的一种。{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禮部{王員外}言:今謂面油爲玉龍膏。{太宗皇帝}始合此藥﹐以白玉碾龍合子貯之﹐因以名焉。”

  • 璠膏-汉语大词典

    璠膏

    【1】美玉之脂,为古人想象中最珍贵的烛油。{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周穆王}〕又列璠膏之燭﹐遍於宫内。”

  • 瓊膏-汉语大词典

    瓊膏

    【1】神话中的玉膏,出{蓬莱山}。{晋}{王嘉}《拾遗记·唐尧》:“〔重明之鳥〕能搏逐猛獸虎狼﹐使妖災羣惡不能爲害。飴以瓊膏﹐或一歲數來﹐或數歲不至。”{南朝} {宋}{鲍照}《芙蓉赋》:“潤{蓬山}之瓊膏﹐輝{葱河}之銀燭。”【2】喻雪水。{唐}{包佶}《宿庐山》诗:“春飛雪粉如毫潤﹐曉漱瓊膏冰齒寒。”

  • 杏膏-汉语大词典

    杏膏

    【1】见“杏油”。

  • 松膏-汉语大词典

    松膏

    【1】松脂。{宋}{苏轼}《和陶<读山海经>》之八:“二女戲口鼻﹐松膏以爲糧。”{唐}{皮日休}《奉和鲁望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松膏背日凝雲磴﹐丹粉經年染石牀。”《神农本草经》卷一:“松脂……一名松膏。”

  • 柿膏兒-汉语大词典

    柿膏兒

    【1】柿子制成的糊状食品。{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諸般蜜煎香藥﹑菓子罐子﹑黨梅﹑柿膏兒……鵬沙元之類。”

  • 桂膏-汉语大词典

    桂膏

    【1】传说中的一种脂膏。{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採柏實以合桂膏﹐用養心神。”{晋}{王嘉}《拾遗记·燕昭王》:“不踰一年﹐{王母}果至﹐與{昭王}遊于燧林之下﹐説{炎帝}鑽火之術。取緑桂之膏﹐燃以照夜。忽有飛蛾銜火﹐狀如丹雀﹐來拂於桂膏之上。”

  • 桐膏-汉语大词典

    桐膏

    【1】桐油烧烟制成的膏,为制墨原料。{明}{麻三衡}《墨志·权质》:“《墨談》云:‘松煤不膚光﹐桐膏太骨露。要之﹐松煤則君子闇然﹐桐膏乃文士符采。’”{清}{唐甄}《潜书·五形》:“郎中乃發其藏﹐有穀萬斛﹐火穀五千﹐麥如之;桐膏千籮﹐蠟千斤﹐繭絲千兩。”

  • 梨膏-汉语大词典

    梨膏

    【1】“梨膏糖”的省称。{王统照}《号声·鬼影》:“除此之外﹐岸上还有两个黑衣老羊皮大袄的警察﹐以及卖梨膏的﹑卖干饽饽的几个小贩。”【2】用梨汁和蜜制成的膏子,有止咳作用。

  • 梨膏糖-汉语大词典

    梨膏糖

    【1】用梨汁和蜜等制成的糖。有止咳作用。{老舍}《四世同堂》五七:“有的人明明记得在某个角落还有件铁东西﹐及至因找不到而刚要发怒﹐才想起恰恰被自己已经换了梨膏糖吃。”

  • 棗膏昏鈍-汉语大词典

    棗膏昏鈍

    【1】《宋书·范晔传》:“麝本多忌,過分必害,沈實易和,盈斤無傷……棗膏昏鈍,甲煎淺俗,非唯無助於馨烈,乃當彌增於尤疾也。”原为斥朝士{羊玄保}之语,后用以形容昏聩迟钝。{宋}{赵鼎臣}《谢路帅启》:“伏念某植性斯下﹐賦才僅中﹐資蟠木以輸囷﹐類棗膏而昏鈍。”

  • 楸葉膏-汉语大词典

    楸葉膏

    【1】药膏名,以楸叶制成。{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楸叶膏法》:“{汝州}楸樹極多……立秋日太陽未升﹐采其葉熬爲膏﹐傅瘡瘍立愈﹐謂之楸葉膏。”

  • 槐膏-汉语大词典

    槐膏

    【1】槐树分泌的树脂。{唐}{李廓}《夏日途中》诗:“日色欺清鏡﹐槐膏點白衣。”

  • 榆膏-汉语大词典

    榆膏

    【1】用榆叶煮成的稠粥。{元}{贡师泰}《河决》诗:“榆膏緑皮滑﹐蓴葅紫芽圓。”

  • 橡皮膏-汉语大词典

    橡皮膏

    【1】一面涂有胶质的布条。通常用来把敷料固定在皮肤上。也称胶布。

  • 橙膏-汉语大词典

    橙膏

    【1】橙实加蜜做成的甜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橙》〔集解〕引《事类合璧》:“其實大者如盌……可以蜜制爲橙膏。嗅之則香﹐食之則美。”

  • 猪膏-汉语大词典

    猪膏

    【1】猪油。《三国志·魏志·挹娄传》:“{挹婁}在{夫餘}東北千餘里……其俗好養猪﹐食其肉﹐衣其皮。冬以猪膏塗身﹐厚數分﹐以禦風寒。”【2】草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豨薟》:“猪膏草素莖有直棱﹐兼有斑點﹐葉似蒼耳而微長﹐似地菘而稍薄﹐對節而生﹐莖葉皆有細毛。”

  • 狗皮膏藥-汉语大词典

    狗皮膏藥

    【1】中医外用膏药。将药膏涂在小块狗皮上制成,能消痞止痛。{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转移》:“〔我〕怕脚上的伤口被人发觉﹐就买了一大张狗皮膏药﹐贴在纱布外面。”亦省作“[狗皮膏]”。{张天翼}《清明时节》七:“他就跟他们大声地谈到狗皮膏和{云南}白药。”【2】旧时走江湖的人常假造狗皮膏药来骗取钱财,因用以比喻骗人的货色。{刘半农}《<半农杂文>》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沙汀}《淘金记》十一:“简直像扯谎坝卖狗皮膏药的一样!”{玛拉沁夫}《活佛的故事》:“到处行医﹐四海为家;不过你不要以为我是走江湖卖狗皮膏药的。”

  • 狗皮膏-汉语大词典

    狗皮膏

    【1】见“狗皮膏藥”。

  • 狸膏-汉语大词典

    狸膏

    【1】狸的脂膏。古时斗鸡时取以涂抹鸡头,使对方畏怯,从而战胜对方。{三国} {魏}{曹植}《斗鸡篇》:“長鳴入青雲﹐扇翼獨翱翔。願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場。”{南朝} {梁简文帝}《鸡鸣篇》:“{陳思}助鬭協狸膏﹐{郈昭}妬敵安金距。”{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鬭雞﹐坐令鼻息吹虹霓。”{王琦}注引《尔雅翼》:“鬭雞﹐私取狸膏塗其頭﹐輒鬭無敵。此非有厭勝﹐特是狸能捕雞﹐異雞聞狸之氣﹐則畏而走。”

  • 狶膏-汉语大词典

    狶膏

    【1】猪的脂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所以爲滑也﹐然而不能運方穿。”{司马贞}索隐:“狶膏﹐豬脂也。”

  • 狼臅膏-汉语大词典

    狼臅膏

    【1】狼胸臆中的脂膏。《礼记·内则》:“小切狼臅膏﹐以與稻米爲酏。”{郑玄}注:“狼臅膏﹐臆中膏也。”

  • 殘膏-汉语大词典

    殘膏

    【1】残馀的灯油。亦指将灭的灯。{宋}{陆游}《五更读书示子》诗:“但令病骨尚枝梧﹐半盞殘膏未爲費。”{明}{沈自然}《晓别曲》:“殘膏無燄淚花紅﹐不語含顰兩相向。”{鲁迅}《故事新编·奔月》:“残膏的灯火照着残妆﹐粉有些退了。”

  • 殘膏剩馥-汉语大词典

    殘膏剩馥

    【1】见“残膏賸馥”。

  • 殘膏賸馥-汉语大词典

    殘膏賸馥

    【1】犹馀泽。剩馀的美好事物。《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赞》:“它人不足﹐{甫}乃厭餘﹐殘膏賸馥﹐沾丐後人多矣。”{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府君歎曰:‘吾之文非不如今人﹐彼藉吾殘膏賸馥者﹐取青紫如拾芥。’”亦作“[殘膏剩馥]”。{清}{吴伟业}《画中九友歌》:“至尊含笑黄金投﹐殘膏剩馥{雞林}求。”亦省作“[殘賸]”。{宋}{吕南公}《游子篇》:“雄豪棄殘賸﹐聲色化耳目。”

  • 牙膏-汉语大词典

    牙膏

    【1】一种生活用品。膏状,清凉芳香,多贮金属软管内,供刷牙之用,有洁齿作用。{老舍}《茶馆》第三幕:“{美国}针﹑{美国}线﹑{美国}牙膏﹑{美国}消炎片。”

  • 敗膏-汉语大词典

    敗膏

    【1】指脓血。{明}{无名氏}《比事摘录·医孝》:“{李行簡}父患癰﹐極痛﹐{行簡}吮其敗膏﹐不唾于地﹐疾尋平。”

  • 敲膏吸髓-汉语大词典

    敲膏吸髓

    【1】犹敲骨吸髓。{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於民間﹐前時不過什二﹐今則幾至於敲膏吸髓﹐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 敲髓灑膏-汉语大词典

    敲髓灑膏

    【1】比喻倾家荡产。{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最爲民害者﹐一曰吏﹐一曰役﹐一曰官之親屬﹐一曰官之僕隸﹐是四種人……怙勢作威﹐足使人敲髓灑膏﹐吞聲泣血。”

  • 春膏紙-汉语大词典

    春膏紙

    【1】纸名。出{吴}地。为{宋}时佳品。{宋}{陈槱}《负暄野录·论纸品》:“{吴}人取{越}竹﹐以梅天永淋﹐令稍乾﹐反覆硾之﹐使浮茸去盡﹐筋骨瑩澈﹐是謂春膏。其色如蠟﹐若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鑑﹐故{吴}箋近出﹐而遂與{蜀}産抗衡。{吴門}{孫生}造春膏紙﹐尤造其妙。”

  • 春膏-汉语大词典

    春膏

    【1】纸名。参见“[春膏紙]”。【2】春天肥沃的泥土。{元}{任士林}《吉祥草赋》:“方其根移露本﹐盆壅春膏﹐擬紫莖之逞瑞﹐伉蘭蕙於亭皋。”【3】指春雨。{唐}{李咸用}《春晴》诗:“簷滴春膏絶﹐憑欄晩吹生。良朋在何處?高樹忽流鶯。”

  • 泉石膏肓-汉语大词典

    泉石膏肓

    【1】谓爱好山水成癖,如病入膏肓。{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摩诘》:“{山谷老人}云:‘余頃年登山臨水﹐未嘗不讀{王摩詰}詩﹐固知此老胸次﹐定有泉石膏肓之疾。’”《旧唐书·隐逸传·田游岩》:“{高宗}幸{嵩山}﹐遣中書侍郎{薛元超}就問其母﹐{遊巖}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謂曰:‘先生養道山中﹐比得佳否?’{遊巖}曰:‘臣泉石膏肓﹐煙霞痼疾﹐既逢聖代﹐幸得逍遥。’”

  • 波律膏-汉语大词典

    波律膏

    【1】香料名,又名龙脑香。药用冰片即以此炼制而成。{宋}{洪刍}《香谱·龙脑香》:“《酉陽雜俎》云:出{波律國}﹐樹高八九丈﹐可六七尺圍﹐葉圓而背白﹐其樹有肥瘦﹐形似松柏﹐作杉木氣﹐乾脂謂之龍腦香﹐清脂謂之波律膏。”

  • 洋膏-汉语大词典

    洋膏

    【1】旧指鸦片。《廿载繁华梦》第十回:“〔{周庸佑}〕因自己自吸食洋膏以來﹐也減了許多微病﹐便勸{馬氏}吸食洋膏。”

  • 流膏-汉语大词典

    流膏

    【1】流脂;流出油脂。{宋}{梅尧臣}《和蔡仲谋苦热》:“大熱曝萬物﹐萬物不可逃;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晋}{木华}《海赋》:“顱骨成嶽﹐流膏爲淵。”【2】滋润土壤的雨水。借指恩泽。《管子·度地》:“樹以荆棘﹐以固其地﹐雜之以柏楊﹐以備決水﹐民得其饒﹐是謂流膏。”{唐}{李咸用}《同友生春夜闻雨》诗:“此時童叟渾無夢﹐爲喜流膏潤穀芽。”

  • 深入膏肓-汉语大词典

    深入膏肓

    【1】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六:“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病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 溲膏-汉语大词典

    溲膏

    【1】排泄膏状小便。今称乳糜尿。《庄子·则阳》:“並潰漏發﹐不擇所出﹐漂疽疥癕﹐内熱溲膏是也。”{陆德明}释文:“‘膏’﹐{司馬}云:‘謂虚勞人尿上生肥白沫也。’”

  • 渟膏-汉语大词典

    渟膏

    【1】形容水明静清澈。{明}{文徵明}《玉女潭山居记》:“而兹潭寔首發之潭﹐在山半深谷中﹐渟膏碧瑩﹐潔如玉。”

  • 滋膏-汉语大词典

    滋膏

    【1】犹脂膏。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新华日报》1938.1.27:“敌人建立所谓{华北}的‘大规模的半官式会社’﹐来搜括{中国}失地上的滋膏。”

  • 漂膏-汉语大词典

    漂膏

    【1】即鸦片。{聂绀弩}《“爱智庐”》:“反正多的是功夫﹐在玩古董﹐吸‘漂膏’。”

  • 投膏止火-汉语大词典

    投膏止火

    【1】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重誨}〕輕信{韓玫}之譖﹐而絶{錢鏐}之臣;徒陷{彦温}於死﹐而不能去{潞王}之患……四方騷動﹐師旅並興﹐如投膏止火﹐適足速之。”

  • 摩口膏舌-汉语大词典

    摩口膏舌

    【1】磨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汉}{王充}《论衡·自纪》:“{羊勝}之徒﹐摩口膏舌;{鄒陽}自明﹐入獄復出。”

  • 肓膏-汉语大词典

    肓膏

    【1】犹膏肓。{南朝} {梁}{何逊}《七召》:“有爲之生已逼﹐無益之慮常勞;若見明于礙滯﹐幸求救于肓膏。”

  • 肥膏-汉语大词典

    肥膏

    【1】脂膏﹐脂肪。{唐}{冯贽}《云仙杂记·羔羊挥泪》:“{程皓}以鐵床熁肉﹐肥膏見火則油焰淋漓。”

  • 脂膏-汉语大词典

    脂膏

    【1】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金}{赵元}《修城去》诗:“一鍬復一杵﹐瀝盡民脂膏。”{唐}{李敬方}《汴河直进船》诗:“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脂膏是此河。”《後汉书·仲长统传》:“使餓狼守庖廚﹐餓虎牧牢豚﹐遂至熬天下之脂膏﹐斵生之骨髓。”{夏衍}《秋瑾传》第一幕:“你不仅是一个有责的匹夫﹐而且是一个吃了国家俸禄﹑吃了民间脂膏的官吏。”【2】比喻富裕之地或富庶。{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沈吏部}傳師﹐性不流不矯﹐待物以和。觀察三方﹐皆脂膏之地﹐去鎮無餘蓄。”{清}{恽敬}《护两淮盐运使李公墓阙铭》:“公爲監掣及榷蕪湖關﹐人皆視爲脂膏之地﹐公歲贏悉歸之官。”《魏书·自序》:“{子建}自出爲藩牧﹐董司{山}南﹐居脂膏之中﹐遇天下多事﹐正身潔己﹐不以財利經懷。”《北堂书钞》卷七八引{晋}{傅玄}《傅子》:“{劉鈞}爲{潁陰}相﹐不爲脂膏之染﹐三年無書與京師。”【3】油脂。{唐}{杜甫}《黄鱼》诗:“脂膏兼飼犬﹐長大不容身。”《礼记·内则》:“脂膏以膏之。”{孔颖达}疏:“凝者爲脂﹐釋者爲膏。”{闻一多}《红烛》诗:“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出快乐的果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荏蓼》:“荏油色緑可愛﹐其氣香美﹐煮餅亞胡麻油﹐而勝麻子脂膏。”

  • 脂膏不潤-汉语大词典

    脂膏不潤

    【1】《东汉观记·孔奋传》:“{奮}在{姑臧}四年﹐財物不增﹐惟老母極膳﹐妻子但菜食。或嘲{奮}曰:‘直脂膏中﹐亦不能自潤。’而{奮}不改其操。”后即以“脂膏不潤”喻为官廉以自守﹐不改清操。{清}{钱谦益}《四川潼川州安岳县知县翟学程授文林郎制》:“具官某風姿廉潔﹐條令和平﹐疏食敝衣﹐脂膏不潤。”亦作“[脂膏莫潤]”。《金石萃编·北魏元顼墓志》:“脂膏不潤﹐貪泉必酌。”《金石萃编·隋赵芬碑》:“清白自守﹐脂膏莫潤。”

  • 脂膏莫潤-汉语大词典

    脂膏莫潤

    【1】见“脂膏不潤”。

  • 腥膏-汉语大词典

    腥膏

    【1】腥荤肥腻的食物。{明}{唐顺之}《与王尧衢书》:“閒飲食於富貴之家﹐腥膏滿案﹐且噦之而投筯矣。”

  • 膏-汉语大词典

    《廣韻》古勞切,平豪,見。【1】肥肉;肥。《灵枢经·卫气失常》:“膏者多氣而皮縱緩。”《逸周书·器服》:“食器﹐甒迤膏候屑。”《国语·晋语一》:“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爲膏﹐而祗罹咎也。”{韦昭}注:“膏﹐肥也。”《易·屯》:“屯其膏﹐小貞吉。”{高亨}注:“膏﹐肥肉。”【2】浓稠的糊状物。《後汉书·方术传下·华佗》:“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創愈。”{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案{青州}有樂氏棗﹐豐肌細核﹐多膏﹐肥美爲天下第一。”如:牙膏;雪梨膏;润肤膏。【3】指物之精华。《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珤﹐玉果﹑璿珠﹑燭銀﹑黄金之膏。”{郭璞}注:“金膏﹐亦猶玉膏﹐皆其精汋也。”{汉}{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挹以玄玉之膏﹐嗽以華池之泉。”【4】丰润。{唐}{韩愈}《苦寒》诗:“霜雪頓銷釋﹐土脈膏且黏。”{林纾}《<国朝文>序》:“外質而中膏﹐聲希而趣永。”{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十:“所貴於枯淡者﹐謂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淵明}﹑{子厚}之類是也。”【5】古代医学称心尖脂肪为“膏”。参见“[膏肓]”。【6】脂肪。《楚辞·天问》:“何獻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诗·桧风·羔裘》:“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孔颖达}疏:“日出有光﹐照曜之時﹐觀其裘色﹐如脂膏也。”《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所以爲滑也﹐然而不能運方穿。”《水经注·河水三》引{晋}{张华}《博物志》:“{酒泉}{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大如筥﹐注地爲溝﹐水有肥如肉汁。取著器中﹐始黄﹐後黑如凝膏。然極明﹐與膏無異。”【7】特指灯油。{宋}{王安石}《自州追送朱氏女弟宿木瘤僧舍》诗:“投僧避夜雨﹐古檠昏無膏。”{南朝 宋}{鲍照}《秋夜》诗之一:“夜久膏既竭﹐啓明旦未央。”{唐}{韩愈}《答李翊书》:“養其根而竢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8】甘美。《山海经·海内经》:“〔{廣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郭璞}注:“言味好﹐皆滑如膏。”《周礼·考工记·梓人》:“宗廟之事﹐脂者﹑膏者以爲牲。”{郑玄}注:“致美味也。”【9】精液。《庄子·则阳》:“並潰漏發﹐不擇所出﹐漂疽疥癕﹐内熱溲膏是也。”{成玄英}疏:“溲膏﹐溺精也。”一说﹐虚劳人尿上的肥白沫。见{陆德明}释文。

  • 膏-汉语大词典

    《廣韻》古到切,去号,見。【1】润泽﹐滋润。{唐}{白居易}《和令狐相公》:“仁風扇道路﹐陰雨膏閭閻。”《诗·小雅·黍苗》:“芃芃黍麥﹐陰雨膏之。”{郑玄}笺:“喻天下之民﹐如黍苗然﹐{宣王}能以恩澤育養之﹐亦如天之有陰雨之潤。”《左传·襄公十九年》:“小國之仰大國也﹐如百穀之仰膏雨焉。若常膏之﹐其天下輯睦﹐豈唯敝邑。”{杨伯峻}注:“膏﹐澤也﹐潤也。膏雨之膏爲形容詞﹐此爲動詞。”【2】犹沾溉。借指赴死或受死。《後汉书·陈龟传》:“戰夫身膏沙漠﹐居人首係馬鞍。”《汉书·苏武传》:“空以身膏草野﹐誰後知之?”{鲁迅}《呐喊·兔和猫》:“清早起身﹐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土司·缅甸盛衰始末》:“按{麓川}之滅﹐兆於{孟養}之入訴﹐其酋父子相繼膏斧鑕矣。”{三国 魏}{曹植}《离缴雁赋》:“甘充君之下廚﹐膏函牛之鼎鑊。”【3】灌注涂抹使之美润或滑润。《水经注·河水三》引{晋}{张华}《博物志》:“〔{延壽縣}{南山}出泉水﹐如凝脂﹐〕膏車及水碓缸甚佳﹐彼方人謂之石漆。”{元}{揭傒斯}《送毕申达弃官归养》诗序:“車既膏﹐馬既秣﹐凡工爲文辭者皆詩以送之。”{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四章:“往大车上膏油﹐只怕蘸的多了。”《礼记·内则》:“脂膏以膏之。”{孔颖达}疏:“凝者爲脂﹐釋者爲膏。以膏沃之﹐使之香美。”{明}{高启}《妫蜼子歌》:“使者遠造廬﹐雞鳴起膏轄。”

  • 膏羶-汉语大词典

    膏羶

    【1】羊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獻……冬行鱻羽﹐膳膏羶。”{郑玄}注引{杜子春}曰:“膏羶﹐羊脂也。”《礼记·内则》:“冬宜鮮羽﹐膳膏羶。”{郑玄}注:“羊膏羶。”{孔颖达}疏:“膏羶﹐羊膏也。”

  • 膏火自煎-汉语大词典

    膏火自煎

    【1】油脂因能照明而致燃烧﹐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八:“膏火自煎熬﹐多財爲患害。”《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成玄英}疏:“膏能明照以充鐙炬﹐爲其有用﹐故被煎燒。豈獨膏木﹐在人亦然。”

  • 膏理-汉语大词典

    膏理

    【1】犹膏物。{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嘉植鮮危朽﹐膏理易滋榮。”

  • 膏糜-汉语大词典

    膏糜

    亦称“[膏粥]”【1】上浮油脂的白粥﹐古人于农历正月十五日用以祭祀蚕神。{晋}{干宝}《搜神记》卷四:“{吴縣}{張成}夜起﹐忽見一婦人立於宅南角﹐舉手招{成}曰:‘此是君家之蠶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於上﹐以後年年大得蠶。’今之作膏糜像此。”{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白膏粥》亦记其事﹐作“膏粥”:“{成}如言作膏粥﹐自此後大得蠶。今正月半作白膏粥﹐自此始也。”

  • 膏粥-汉语大词典

    膏粥

    【1】见“膏糜”。

  • 膏身-汉语大词典

    膏身

    【1】犹献身。《後汉书·班超梁慬传论》:“時政平則文德用﹐而武略之士無所奮其力能﹐故{漢}世有發憤張膽﹐争膏身於夷狄以要功名﹐多矣。”

  • 膏沐-汉语大词典

    膏沐

    【1】谓施惠。{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祠堂所有﹐輒分之以恤孤寡﹐興教育﹐足以膏沐族人。”【2】洗沐;润泽。{宋}{范成大}《衡永之间山路艰涩》诗:“晩來出前岡﹐路坦亭堠促;將士走相賀﹐喜色如膏沐。”{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集注引{孙汝听}曰:“如膏沐者﹐言霧露之餘﹐松柏皆如洗沐也。”{清}{杜岕}《九日荔轩招泛虎丘观穫》诗:“是日值微雨﹐千林盡膏沐。”

  • 膏脣拭舌-汉语大词典

    膏脣拭舌

    【1】润滑嘴唇﹐拭净舌头。意谓极力用话语打动人﹐多指谗毁。《後汉书·宦者传·吕强》:“羣邪項領﹐膏脣拭舌﹐競欲咀嚼﹐造作飛條。”{李贤}注:“膏脣拭舌﹐謂欲讒毁故也。”{清}{钱谦益}《<范玺卿诗集>序》:“寖假而膏脣拭舌﹐訾議其短長﹐蜉蝣撼大樹﹐斯可爲一笑已矣。”

  • 膏髮-汉语大词典

    膏髮

    【1】泛指乌亮润泽的头发。{宋}{梅尧臣}《韩玉汝遗油》诗:“婦將膏髮雲鬢梳﹐缾底濁濃留脂車。”

  • 膏脣販舌-汉语大词典

    膏脣販舌

    【1】犹言膏唇拭舌。販舌﹐谓卖弄口舌。{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弟焉得膏脣販舌﹐媚死及生﹐周旋其刻薄之心乎?”{南朝} {陈}{徐陵}《与杨仆射书》:“其外膏脣販舌﹐分路揚鑣﹐無罪無辜﹐如兄如弟。”

  • 膏澤脂香-汉语大词典

    膏澤脂香

    【1】指油脂类的化妆品。{明}{沈德符}《野獲编·吏部二·士大夫华整》:“故相{江陵公}﹐性喜華楚﹐衣必鮮美耀目﹐膏澤脂香﹐早暮遞進﹐雖{李固}﹑{何晏}無以過之。”

  • 膏香-汉语大词典

    膏香

    亦作“[膏薌]”【1】牛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礼记·内则》:“春宜羔豚﹐膳膏薌。”{郑玄}注:“牛膏薌。”{孔颖达}疏:“膏薌﹐牛膏也。”《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郑玄}注引{郑司农}曰:“膏香﹐牛脂也。”

  • 膏劑-汉语大词典

    膏劑

    【1】中医指经过浸渍﹑熬煎﹐浓缩成膏状的药物。

  • 膏潤-汉语大词典

    膏潤

    【1】含水分多﹐不干燥。{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栽竹〕暑月尤宜﹐蓋土膏潤而雨澤多也。”{郑振铎}《劫中得书记·读书志》:“飯後微雨﹐地膏潤若暮春時節。”【2】指使草木滋润生长的雨露和养料。亦借喻对人的恩惠。{宋}{苏辙}《寒食赠游压沙诸君》诗:“微風細雨膏潤足﹐枝頭萬萬排明珠。”{元}{王祯}《农书》卷三:“夫埽除之猥﹐腐朽之物﹐人視之而輕忽﹐田得之爲膏潤。”{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政無膏潤﹐形于篇章矣。”

  • 膏薌-汉语大词典

    膏薌

    【1】见“膏香”。

  • 膏物-汉语大词典

    膏物

    【1】纹理白如膏脂的植物﹐如杨柳之属。或谓膏为“櫜”字之误﹐莲芡之实其外有櫜韬。{明}{刘基}《铅山龙泉》诗:“養德君子類﹐膏物農夫望。”《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二曰川澤﹐其動物宜鱗物﹐其植物宜膏物。”{郑玄}注:“{鄭司農}云:‘膏物謂楊柳之屬﹐理致且白如膏。’{玄}謂膏當爲櫜﹐字之誤也。蓮芡之實有櫜韜。”

  • 膏夏-汉语大词典

    膏夏

    【1】木名。《淮南子·俶真训》:“{巫山}之上﹐順風縱火﹐膏夏﹑紫芝與蕭艾俱死。”{高诱}注:“膏夏﹐大木也﹐其理密﹐白如膏﹐故曰膏夏。”

  • 膏泉-汉语大词典

    膏泉

    【1】甘泉。{北齐}{颜之推}《神仙》诗:“朝遊采瓊實﹐夕宴酌膏泉。”

  • 膏粱錦繡-汉语大词典

    膏粱錦繡

    同“[膏粱文繡]”【1】《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這{李紈}雖青春喪偶﹐且居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問不聞。”《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宦官宫妾之所以供我奔走者依然﹐内務府之膏粱錦繡所以養我身體者依然。”

  • 膏脈-汉语大词典

    膏脈

    【1】肥沃的土壤。{宋}{朱淑真}《膏雨》诗:“一犁膏脈分春隴﹐只慰農桑望眼中。”{宋}{欧阳修}《归田四时乐·春》诗:“新陽晴暖動膏脈﹐野水泛灧生光輝。”

  • 膏燭-汉语大词典

    膏燭

    【1】蜡烛。《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裴松之}注引《管辂别传》:“{京房}上不量萬乘之主﹐下不避佞諂之徒﹐欲以天文﹑洪範﹐利國利身﹐困不能用﹐卒陷大刑﹐可謂枯龜之餘智﹐膏燭之末景﹐豈不哀哉!”《淮南子·原道训》:“是以天下時有盲妄自失之患﹐此膏燭之類也﹐火逾然而消逾亟。”

  • 膏-汉语大词典

    【1】用动物胸腔内的脂肪和米煮成的薄粥。《礼记·内则》“小切狼臅膏﹐以與稻米爲酏”{汉}{郑玄}注:“狼臅膏﹐臆中膏也﹐以煎稻米﹐則似今膏矣。”{孔颖达}疏:“似{漢}時膏﹐以膏煎稻米。”

  • 膏環-汉语大词典

    膏環

    【1】食品名。以米面粉和水搓成细条﹐组之成束﹐入油炸而成。也称粔籹﹑寒具。犹今之馓子。《楚辞·招魂》“粔籹蜜餌﹐有餦餭些”{宋}{朱熹}集注:“粔籹﹐環餅也。{吴}謂之膏環﹐亦謂之寒具﹐以蜜和米麵煎熬作之。”{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膏環﹐用秫稻米屑﹐水蜜溲之﹐强澤如湯餅麵。手搦團﹐可長八寸許。”原注:“屈令兩頭相就﹐膏油煮之。”{清}{吴伟业}《友人斋说饼》诗:“閣老膏環常對酒﹐徵君寒具好烹茶。”

  • 膏粱-汉语大词典

    膏粱

    【1】肥美的食物。{晋}{葛洪}《抱朴子·崇教》:“〔王孫公子〕鼻饜乎蘭麝﹐口爽於膏粱。”{唐}{刘禹锡}《武夫词》:“今來從軍樂﹐躍馬飫膏粱。”《国语·晋语七》:“夫膏粱之性難正也。”{韦昭}注:“膏﹐肉之肥者;粱﹐食之精者。”{闻一多}《奇迹》诗:“我不能不节省点﹐把藜藿权当作膏粱。”【2】借指富贵人家及其后嗣。《红楼梦》第三回:“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晋}{袁宏}《後汉纪·顺帝纪二》:“諸侍中皆膏粱之餘﹐勢家子弟﹐無宿德名儒可顧問者。”{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蔡京}諸孫﹐生長膏粱﹐不知稼穡。”《晋书·范甯传》:“{王}{何}叨海内之浮譽﹐資膏粱之傲誕﹐畫螭魅以爲巧﹐扇無檢以爲俗。”

  • 膏良-汉语大词典

    膏良

    【1】谓土地肥美。《晋书·桓冲传》:“{南平}{孱陵縣}界﹐地名{上明}﹐田土膏良﹐可以資業軍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二》:“{白起渠}溉三千頃﹐膏良肥美﹐更爲沃壤也。”

  • 膏車-汉语大词典

    膏車

    【1】在车轴上涂油﹐使之润滑。常喻远行。《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六日》:“詢之御者﹐明日可以兼程﹐因於晩飯後復膏車碾月而行。”{明}{何景明}《蹇赋》:“昔予膏車而北騖兮﹐顧九折而返御。”

  • 膏明-汉语大词典

    膏明

    【1】膏火照明。语出《汉书·龚胜传》:“薰以香自燒﹐膏以明自銷。”谓薰草因有香气而招致焚烧﹐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销毁。后多以“膏明”喻人因有所为而自招其祸。{唐}{孟郊}《吊元鲁山》诗之五:“血誓竟訛繆﹐膏明易煎蒸。”{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木直終難怨﹐膏明只自煎。”{唐}{白居易}《岁暮》诗:“膏明自爇緣多事﹐雁默先烹爲不才。”

  • 膏映-汉语大词典

    膏映

    【1】谓灯光照射。{北周}{庾信}《故周大将军赵公墓铭》:“金版玉策之記﹐枕籍忘疲;蘭葉芝花之圖﹐膏映必舉。”

  • 膏粱年少-汉语大词典

    膏粱年少

    【1】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南齐书·王僧虔传》:“汝膏粱年少﹐何患不達﹐不鎮之以静﹐將恐貽譏。”

  • 膏乳-汉语大词典

    膏乳

    【1】比喻甘美的果汁与山泉。{宋}{杨万里}《寄题天台临海县白鹤庙西泉》诗:“一朝擘崖迸膏乳﹐却與東泉作賓主。”{宋}{苏轼}《廉州龙眼》诗:“異哉西海濱﹐琪樹羅玄圃﹐累累似桃李﹐一一流膏乳。”

  • 膏粱文繡-汉语大词典

    膏粱文繡

    【1】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赵岐}注:“膏粱﹐細粱如膏者也;文繡﹐繡衣服也。”《红楼梦》第一一五回:“在小侄年幼﹐雖不知文章爲何物﹐然將讀過的細味起來﹐那膏粱文繡﹐比着令聞廣譽﹐真是不啻百倍的了。”{廖仲恺}《史坚如石像开幕演说》:“{史}家里的进士﹑翰林﹑举人都有﹐实生在钟鼎荣华之家﹐是一个膏粱文绣的子弟。”

  • 膏澤-汉语大词典

    膏澤

    【1】比喻恩惠。{宋}{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朝廷每一令下﹐其意雖善﹐在位者猶不能推行﹐使膏澤加於民。”{汉}{班固}《西都赋》:“功德著乎祖宗﹐膏澤洽乎黎庶。”{章炳麟}《建立宗教论》:“沐浴膏澤﹐解脱塵勞﹐實惟斯人之賜﹐於是尊仰而崇拜之。”《孟子·离娄下》:“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焦循}正义:“爲臣之時﹐諫行言從﹐德澤加民。”【2】犹言民脂民膏。《国语·晋语九》:“浚民之膏澤以實之﹐又因而殺之﹐其誰與我?”{唐}{陆贽}《答宰臣请复御膳表》:“凋户疲甿﹐膏澤已竭。”【3】滋润作物的雨水。{晋}{葛洪}《抱朴子·博喻》:“甘雨膏澤﹐嘉生所以繁榮也﹐而枯木得之以速朽。”{三国} {魏}{曹植}《赠徐幹》诗:“良田無晩歲﹐膏澤多豐年。”{唐}{韦应物}《观田家》诗:“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爲喜。”{元}{王祯}《农书》卷十八:“然皆洑流内達﹐膏澤傍通﹐水利之中﹐最爲永便。”【4】润发用的油脂。{明}{刘基}《喜迁莺·梅花》词:“膏澤無加﹐鉛華不御﹐應與素娥争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今婦人髮有時爲膏澤所黏﹐必沐乃解者﹐謂之。”{清}{唐甄}《潜书·太子》:“如置膏澤於冶火之中﹐如置膠革於淫雨之中﹐豈有幸哉。”【5】比喻物的精华。{清}{恽敬}《上汪瑟庵侍郎书》:“是故一介之士﹐屏人獨處﹐仰而思﹐俯而書﹐無論富貴酣養者﹐不足與其旨甘﹐分其膏澤。”{南朝} {梁}{锺嵘}《诗品》卷上:“然其咀嚼英華﹐厭飫膏澤﹐文章之淵泉也。”

  • 膏鑊-汉语大词典

    膏鑊

    【1】油锅。{唐}{房千里}《杨娼传》:“帥之妻乃擁健婢數十﹐列白梃﹐熾膏鑊於廷而伺之矣。”{唐}{司空图}《泽州灵泉院记》:“噫!苟非三世之尊﹐夷山斡海﹐六祖親授﹐捩其鉗■﹐長老繼作﹐磨昏抉聵﹐則彼爨膏鑊而勇於自浴者﹐雖糜爛其身﹐猶未悔也。”

  • 膏蘭-汉语大词典

    膏蘭

    【1】油脂与香草。比喻消损自身而造福他人者。《文选·潘尼<赠侍御史王元贶>诗》:“膏蘭孰爲銷?濟治由賢能。”{吕向}注:“膏蘭爲物﹐以明燭暗﹐以香變臭﹐自致銷爍﹐不辭其勞。賢能濟理﹐亦猶是也。”

  • 膏土-汉语大词典

    膏土

    【1】旧时称鸦片。【2】肥沃的土壤。《元史·乌古孙泽传》:“〔{烏古孫澤}〕乃教民浚故湖﹐築大堤……計得良田數千頃﹐瀕海廣潟並爲膏土。”

  • 膏沃-汉语大词典

    膏沃

    【1】肥沃。{许杰}《惨雾》:“我们的村舍的后面﹐从前都是一片膏沃的土地。”{清}{严如熤}《平定教匪总论》:“{川}中膏沃﹐易以存活。”《水浒传》第一〇五回:“但{宛州}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2】指肥沃之地。{明}{李东阳}《岳州府新筑永济堤记》:“甚者變槎居爲市集﹐化棄地爲膏沃。”

  • 膏茶-汉语大词典

    膏茶

    【1】犹今之砖茶。{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張芸叟}《畫墁録》云:‘……{貞元}中﹐{常衮}爲{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謂之膏茶。’”

  • 膏疇-汉语大词典

    膏疇

    【1】肥美的田地。{明}{何景明}《田园杂诗》之二:“膏疇矧豐蔚﹐積潦復淒冽。”

  • 膏粱紈袴-汉语大词典

    膏粱紈袴

    【1】指富贵人家子弟的生活﹐有浮华奢侈。浅薄无知之意。《红楼梦》第五六回:“真真膏粱紈袴之談!你們雖是千金﹐原不知道這些事。”{清}{钮琇}《觚賸·汉东君》:“今三{吴}之間﹐簪纓雲集﹐膏粱紈袴﹐形同木偶。”{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怀帝》:“{晉}武分諸王使典兵﹐{晉}不競矣。彼皆膏粱紈袴之子也。”

  • 膏車秣馬-汉语大词典

    膏車秣馬

    【1】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语出{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劉三白}〕與某膏車秣馬﹐後隊興兵呀。”{明}{屠隆}《綵毫记·钦取回朝》:“羨調和鼎鼐﹐便膏車秣馬好歸來。”

  • 膏田-汉语大词典

    膏田

    【1】肥沃的田地。《後汉书·仲长统传》:“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司徒{王戎}既貴且富﹐區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屬﹐{洛}下無比。”《隋书·音乐志下》:“巖處載驚﹐膏田已冒。”{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和尚》:“弟子繁有徒﹐食指日千計﹐遶里膏田千百畝。”

  • 膏肉-汉语大词典

    膏肉

    【1】泛指脂肉。{明}{王世贞}《金鱼赋》:“揚鬐甲兮恣膏肉﹐{龍伯}逝兮緡不屬。”《列子·汤问》:“〔{夸父}〕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

  • 膏子-汉语大词典

    膏子

    【1】半固体状的稠汁。《红楼梦》第三四回:“既是他嫌那些玫瑰膏子絮煩﹐把這個拿兩瓶子去。”《红楼梦》第九回:“等我下了學再吃晩飯﹐那胭脂膏子也等我來再製。”【2】旧时称鸦片。【3】特指熬成稠汁的药物。《红楼梦》第五二回:“姐姐那裏常有那西洋貼頭痛的膏子藥。”

  • 膏肓-汉语大词典

    膏肓

    【1】比喻难以救药的失误或缺点。{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忽捧教命﹐乃知幸爲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没﹐復起爲人。”《世说新语·俭啬》“{王戎}儉吝”{刘孝标}注引{晋}{王隐}《晋书》:“{戎}性至儉﹐不能自奉養﹐財不出外﹐天下人謂爲膏肓之疾。”{清}{钱谦益}《与卓去病论经学书》:“猶冀百世之下﹐得吾言而存之﹐可以箴俗學之膏肓﹐而起其廢疾也。”【2】比喻事物的要害或关键。《魏晋南北朝墓志集释·隋卞鉴暨妻刘氏墓志》:“神都之陽﹐天闕之下﹐地乃膏肓﹐縣連{京雒}。”{唐}{张祜}《感河上兵》诗:“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苏仲芬》:“卿言深中膏肓﹐敢不佩爲弦韋。”{明}{史可法}《请尊上权化水火疏》:“今憂時憤慨者﹐謂文官愛錢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錢﹐二語真切中膏肓。”【3】中医针灸穴位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膀胱经分寸歌》:“魄户膏肓與神堂。”注:“從魄户下行第四椎下﹐五椎上﹐此穴居中﹐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曲脊取之﹐膏肓穴也。”【4】古代医学以心尖脂肪为膏﹐心脏与膈膜之间为肓。《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爲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爲也。”{杜预}注:“肓,鬲也。心下爲膏。”后遂用以称病之难治者。{郁达夫}《自述》诗之五:“人言先父喪亡日﹐小子膏肓疾正深。”{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夫治膏肓者﹐必進苦口之藥;决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宋}{朱熹}《题谢少卿药园》诗之二:“再拜藥園翁﹐何以起膏肓?”

  • 膏臊-汉语大词典

    膏臊

    【1】犬膏。古代调味八珍之一。《周礼·天官·庖人》:“凡用禽獻……夏行腒鱐﹐膳膏臊。”{郑玄}注引{杜子春}曰:“膏臊﹐犬膏。”《礼记·内则》:“夏宜腒鱐﹐膳膏臊。”{郑玄}注:“犬膏臊。”{孔颖达}疏:“膏臊﹐犬膏也。”

  • 膏唇岐舌-汉语大词典

    膏唇岐舌

    【1】犹言膏唇拭舌。岐舌﹐谓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恥以文字媚人﹐況敢膏唇岐舌﹐以誑知己。”

  • 膏鐧-汉语大词典

    膏鐧

    【1】给车轴铁上油﹐使之润滑。《吴子·治兵》:“膏鐧有餘﹐則車輕人。”

  • 膏柱-汉语大词典

    膏柱

    【1】古代一种酷刑﹐即炮烙之刑。《文选·陆倕<石阙铭>》:“刑酷然炭﹐暴踰膏柱。”{李善}注引《六韬》:“{紂}患刑輕﹐乃更爲銅柱﹐以膏塗之﹐加於然炭之上﹐使有罪者緣焉。滑跌墮火中﹐{紂}與{妲己}笑以爲樂﹐名曰炮烙之刑。”

  • 膏腴貴遊-汉语大词典

    膏腴貴遊

    【1】犹言富家贵族。《梁书·王承传》:“時膏腴貴遊﹐咸以文學相尚﹐罕以經術爲業﹐惟{承}獨好之。”

  • 膏髮-汉语大词典

    膏髮

    【1】以油脂涂发。{明}{唐顺之}《弟妇王氏墓志铭》:“後五六年竟無子﹐乃更爲置妾﹐至親爲之膏髮整容。”

  • 膏血-汉语大词典

    膏血

    【1】犹言民脂民膏。{唐}{陆贽}《论叙迁幸之由状》:“禁防滋章﹐條目纖碎﹐吏不堪命﹐人無聊生﹐農桑廢於徵呼﹐膏血竭於笞捶。”{碧野}《白云·绿树·金花》:“那时﹐我们的祖国沦为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分子和买办正在吸吮{中国}人民的膏血。”{宋}{王禹偁}《端拱箴》:“勿謂豐財﹐經費不節﹐須知府庫﹐聚民膏血。”《水浒传》第十六回:“誅求膏血慶生辰﹐不顧民生與死鄰。”【2】脂血。{唐}{孟郊}《蚊》诗:“但將膏血求﹐豈覺性命輕?”{宋}{王安石}《上时政疏》:“天下之民固已膏血塗草野﹐而生者不能自脱于困餓劫束之患矣。”{清}{刘光第}《万寿山》诗:“膏血爲塗丹﹐皮骨爲版築。”{刘大白}《流萤之群》诗之八:“吸人膏血的蚊子﹐与其说是无情的刺客﹐不如看作不仁的富人。”

  • 膏腴-汉语大词典

    膏腴

    【1】指富贵或富贵人家。{唐}{高彦休}《唐阙史·崔尚书雪冤狱》:“先是有結客{王可久}者﹐膏腴之室﹐歲鬻茗於江湖間﹐常獲豐利而歸。”{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若夫華族高門﹐膏腴世爵﹐{春秋}則代爲執政﹐六朝則世戴金貂。”《晋书·王国宝传》:“{國寳}以中興膏腴之族﹐惟作吏部﹐不爲餘曹郎﹐甚怨望。”《周书·达奚震传》:“{震}雖生自膏腴﹐少習武藝﹐然導民訓俗﹐頗有治方。”【2】谓食物肥美。亦指肥美的食物。{鲁迅}《故事新编·理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鱔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南朝} {宋}{颜延之}《庭诰文》:“凡養生之具﹐豈間定實﹐或以膏腴夭性﹐有以菽藿登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以白晳者﹑柔脆者﹑膏腴者﹐充魔王食﹐以粗材充衆魔食。”《南史·曹武传》:“僕妾蔬食﹐膳無膏腴。”【3】谓(土地)肥沃。{宋}{司马光}《药圃》诗:“{三蜀}膏腴地﹐偏於藥物宜。”《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晋}{左思}《吴都赋》:“其四野則畛畷無數﹐膏腴兼倍。”{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因为是广阔的盆地﹐而且是膏腴的盆地﹐所以从古以来{四川}号称为‘天府雄区’。”【4】比喻文辞华美或美辞。{晋}{葛洪}《抱朴子·辞义》:“夫梓豫山積﹐非班匠不能成機巧;衆書無限﹐非英才不能收膏腴。”《宋书·礼志一》:“{孔子}既没﹐微言將絶﹐於是{丘明}退撰所聞而爲之傳。其書善禮﹐多膏腴美辭。”{清}{姚鼐}《题外甥马器之长夏校经图》诗:“其言若澹泊﹐其旨乃膏腴。”{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正纬》:“事豐奇偉﹐辭富膏腴﹐無益經典﹐而有助文章。”

  • 膏晷-汉语大词典

    膏晷

    【1】灯光与日影。犹晨夕。{清}{黄景仁}《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诗之一:“君也交更深﹐經年共膏晷。”

  • 膏肪-汉语大词典

    膏肪

    【1】脂肪。{宋}{陆游}《菜羹》诗:“老農手自闢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

  • 膏油-汉语大词典

    膏油

    【1】比喻滋润作物的雨水。{宋}{苏辙}《庭中种花》诗:“春雨散膏油﹐朝暾發萌牙。”{唐}{韩愈}《双鸟诗》:“雷公告天公﹐百物須膏油。”【2】油脂;灯油。《宋史·汪应辰传》:“家貧無膏油﹐每拾薪蘇以繼晷。”《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乃取蒙衝鬭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3】特指为子弟延师请益之费。{清}{刘大櫆}《胡母谢太孺人传》:“且極力延師以課子﹐膏油脩脯﹐敬禮有加焉。”

  • 膏鉛-汉语大词典

    膏鉛

    【1】脂粉。{明}{何景明}《寡妇赋》:“弛膏鉛之盛飾兮﹐脱袿褘之文章。”

  • 膏鮮-汉语大词典

    膏鮮

    【1】指鱼肉一类食物。{明}{王世贞}辑《剑侠传·任愿》:“{旗亭門}有先子别業﹐日得一緡﹐數口之家寒綿暑葛﹐日食膏鮮。”

  • 膏壤-汉语大词典

    膏壤

    【1】肥沃的土地。{唐}{司空图}《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故其水皆渾而悍暴難制﹐然左輔土田﹐賴之爲膏壤﹐堰雖勞﹐不可廢也。”《史记·货殖列传》:“{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三国} {魏}{曹植}《喜雨》诗:“喜種盈膏壤﹐登秋必有成。”{清}{谭嗣同}《报贝元徵书》:“及見形見勢絀﹐有百敗﹐無一勝﹐所失膏壤方數千里。”

  • 膏馥-汉语大词典

    膏馥

    【1】本为脂膏的香味﹐借喻对诗文的美好的回味。{宋}{辛弃疾}《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词:“風采妙﹐凝冰玉。詩句好﹐餘膏馥。”

  • 膏味-汉语大词典

    膏味

    【1】美味。{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餘卷﹐{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採剥其華實而咀噍其膏味以爲己。”

  • 膏脂-汉语大词典

    膏脂

    【1】脂膏﹐油脂。{清}{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君看穫稻時﹐粒粒膏脂香。”【2】犹言民脂民膏。{清}{孙枝蔚}《徐州独无戒石不知废自何时》诗:“不顧膏脂盡﹐肯念俸禄厚。”{梁启超} 《清议报一百册祝辞》第五:“翌年己亥春秋之間﹐{剛毅}下{江}南{嶺}南﹐搜括膏脂﹐民不堪命。”{王闿运}《<湘潭县志>序》:“休養百年﹐更爲膏脂。”{清}{昭槤}《啸亭杂录·李昭信相公》:“然性驕奢貪黷﹐竭民膏脂。”

  • 膏沐-汉语大词典

    膏沐

    【1】借喻德政或恩泽。{明}{吾邱瑞}《运甓记·手板击凤》:“都督﹐我頻年受膏沐﹐今日分辭往丹瀆﹐懼才疎力薄﹐有孤覆育。”《楚辞·王逸<九思·悯上>》:“思靈澤兮膏沐﹐懷蘭英兮把瓊若。”原注:“靈澤﹐天之膏沐也﹐蓋喻德政。”{汉}{刘向}《说苑·谈丛》:“言人之善﹐澤於膏沐;言人之惡﹐痛於矛。”【2】古代妇女润发的油脂。{三国} {魏}{曹植}《求通亲亲表》:“妃妾之家﹐膏沐之遺﹐歲得再通。”{清}{曹寅}《归舟和培山见答韵》:“{楚}妃屏膏沐﹐{越}女亂粧靚。”{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粗人”》:“她本有‘膏沐’﹐头发油光﹐只因老爷出征﹐这才懒得梳洗﹐随随便便了。”《诗·卫风·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爲容?”{朱熹}集传:“膏﹐所以澤髮者;沐﹐滌首去垢也。”

  • 膏露-汉语大词典

    膏露

    【1】犹甘露。谓其沾溉惠物。{唐}{元稹}《竞渡》诗:“隨時布膏露﹐稱物施厚恩。”{隋}{江总}《咏双阙》:“屢逢膏露灑﹐幾遇祥烟初。”《礼记·礼运》:“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郑玄}注:“膏﹐猶甘也。”《汉书·董仲舒传》:“伊欲風流而令行﹐刑輕而姦改﹐百姓和樂﹐政事宣昭﹐何脩何飭而膏露降﹐百穀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