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膝)是什么意思
卑躬屈膝-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卑躬屈膝bēigōngqūxī
形容没有骨气,谄媚奉承——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在敌人面前,他~,决不卑躬屈膝。)
奴颜婢膝-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奴颜婢膝núyánbìxī
奴颜,奴才的脸,满面谄媚的样子。婢膝,侍女的膝,常常下跪。形容卑鄙无耻地谄媚奉承的奴才相——刚直不阿(他为人~,最看不起那些奴颜婢膝的人。)、不卑不亢(和外国人交往一定要~,绝不能奴颜婢膝,玷辱国格。)
屈膝投降-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屈膝投降qūxītóuxiáng
下跪投降,比喻屈服——宁死不屈(历史上既有~的英雄,也有屈膝投降的败类。)
屈服(屈伏) 屈从 屈膝 低头-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屈服(屈伏) 屈从 屈膝 低头
屈服(屈伏)qūfú 屈从qūcóng 屈膝qūxī 低头dītóu
动词。表示对外来的压力不予反抗,妥协顺从。
“屈服”强调甘心服输,放弃斗争。例如:“她没有屈服,终于离开那个富裕的家”(巴金:《探索与回忆》);“敌人设下的层层障碍都被我们突破了,量这座雪山也只能乖乖地屈服在我们的脚下”(成仿吾:《长征回忆录》);“文清屈服地伸手接下”(《曹禺选集》)。
“屈从”强调服从,不违抗;含有“不得已而勉强顺从,按照对方的意志和规定去做”的意味;除了用于人与人之间,也可用于观点之间;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他们是多数,我屈从了”(刘心武:《醒来吧,弟弟》);“当时,我们不能不屈从于他的淫威”;“是非混淆,赏罚颠倒,真理屈从于谬误,善良受制于邪恶”(《人民文学》,1979,9)。
“屈膝”含有“求饶并甘愿投降”的意味和以下跪作比喻的形象色彩,带强烈贬义;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前,他们束手无策,一败涂地,屈膝投降”;“我自己承认过‘四人帮’的权威,低头屈膝,甘心任他们宰割,难道我就没有责任”(巴金:《探索与回忆》)。
“低头”强调服输,接受对方势力的支配;有以垂下了头作比喻的形象色彩;又适用于口语而有口语色彩。例如:“但是,我们的人,都没有低头,斗争得更坚决了”(峻青:《秋色赋》);“我们要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低头”在表示“把头垂下”的意思时(如说:“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着我”〔鲁迅:《狂人日记》〕),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实用委婉语词典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意为凭倚洒满阳光的窗户可寄情自傲,明白狭小的住处也觉容易安身。语出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膝下-实用委婉语词典
膝下
对父母的婉称。因幼小时候绕着父母的膝旁玩耍,记忆犹新,故称。常用于书信起首的称呼之后。
不屈不挠 奴颜婢膝-反义词应用词典
不屈不挠 奴颜婢膝
不屈不挠 bùqūbùnáo
奴颜婢膝 núyánbìxī
【不屈不挠】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例句〕
1.我国人民从不屈从于任何外力,为了救亡图存,推翻“三座大山”,进行过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斗争。
2.他们只知道沉默地、不屈不挠地埋头工作。
3.他一贯不屈不挠地与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作坚决斗争。在敌人压迫他、摧残他的恶劣环境里,他挣扎着,反抗着,充满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奴颜婢膝】形容奴才相十足,谄媚讨好的样子。
〔例句〕
1.狼心狗行之辈,衮衮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
2.我不像一班奴颜婢膝的,只知道巴结上司。
坚贞不屈 卑躬屈膝-反义词应用词典
坚贞不屈 卑躬屈膝
坚贞不屈 jiānzhēnbùqū
卑躬屈膝 bēigōngqūxī
【坚贞不屈】节操坚定不变,不向恶势力屈服。褒义。
〔例句〕
1.文天祥,抗击当时的元兵进攻,坚贞不屈。
2.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值得称颂。
3.中国人民坚贞不屈地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斗争。
【卑躬屈膝】形容没有骨气,谄媚奉承,也作“卑躬屈节”。
〔例句〕
1.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
2.他那副卑躬屈节的样子,洋船上的人是早已看惯的了,都不以为奇。
3.她掩着嘴笑道:“看见了吧,够精彩的。昨天还那么趾高气扬的,今天就变得卑躬屈膝了。”
〔应用例句〕
那些坚贞不屈的民族英雄,人民景仰他,怀念他;那些卑躬屈膝的历史罪人,人民蔑视他,憎恶他。
奴颜婢膝 趾高气扬-反义词应用词典
奴颜婢膝 趾高气扬
奴颜婢膝 núyánbìxī
趾高气扬 zhǐgāoqìyáng
【奴颜婢膝】形容卑鄙无耻地谄媚奉承的样子。用于贬义。
〔例句〕
1.天津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西太后惊慌失措,急忙派人向各国求和。她还派人给被围的使馆送西瓜、蔬菜、冰块、面粉等物品,奴颜婢膝地表示慰问。
2.龚自珍笔下的官员,表面上例行公事,“奉公守法”,实际上不顾廉耻,奴颜婢膝,唯唯诺诺,而在下属面前自吹自擂,耀武扬威。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用于贬义。
〔例句〕
1.国王查理已经丧魂落魄,往日他那趾高气扬的模样再也看不到了。
2.一八一二年五月,拿破仑趾高气扬地在德累斯顿检阅他的部队。
3.原来,英军趾高气扬进占尼罗河口的腊席德城时,当地市长带了士兵退走了。
容膝-古文观止词典
容膝róng xī
仅能容双膝,极言房屋狭小(1)。《归去来辞》:审容膝之易安。——深知在这小小的房屋里生活,容易使人安乐。
膝-古文观止词典
膝xī
【词性】:名词
膝盖(1)。《范雎说秦王》:膝行蒲伏,乞食于吴市。——用膝盖着地爬行,在吴国市镇上讨饭。
男儿膝下有黄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男儿膝下有黄金
【释义】:
意谓男子汉大丈夫自有其人格尊严,不应轻易向人下跪。□宋·普济《五灯会元·兴教坦禅师》:“宗曰:大丈夫膝下有黄金,怎肯礼拜无眼长老?”《初刻拍案惊奇》二一:张客方才向前,看着林上舍,唱个喏便拜。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野叟曝言》一四三:男儿膝下有黄金,红粉投环耻抱衾。《樊梨花全传》四三:丁山说:“男儿膝下有黄金,怎肯低头拜妇人?我奉旨来,你反面无情,不认得我么?”
☉男儿两膝有黄金
《西游补》六:行者微露不忍之态,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儿两膝有黄金。你今后不可乱跪。”
压膝道伴-佛源语词词典
压膝道伴
压膝,两人对坐非常亲近,以至膝盖压着对方的膝盖。形容极为亲密互相十分谈得来的道友。《祖堂集·卷四·药山和尚》卷四:“师曰:‘智阇梨何必有此问?多少年压膝道伴,何事不造作?何事不商量?不用更问。’”
膝-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膝xī
膝盖。姚鼐《登泰山记》:“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齐。”
卑躬屈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卑躬屈膝bēi gōng qū xī
【释义】:
弯腰下跪。形容毫无骨气,谄媚奉承。瞿秋白《向光明》:“对小家伙挺胸凸肚,对大人物卑躬屈膝——那就一定是长命百岁的样子。”也作“卑躬屈节”。鲁迅《〈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然而人是细腻的野兽。统治着,过着奢华的生活,强迫人家对着你祷告,对着你恐惧而鞠躬,而卑躬屈节。”
促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促膝cù xī
【释义】:
指面对面坐着,膝盖靠得很近。多形容亲切交谈或密谈。袁静《伏虎记》:“不知有多少夜晚…去玉兰那不到六平方米的小屋里促膝谈心。”
护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护膝hù xī
【释义】:
保护膝部的用品。鲁光《中国姑娘》:“套在膝盖上的两层厚厚的护膝磨烂了。”
蔽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蔽膝bì xī
【释义】:
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
屈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屈膝qū xī
【释义】:
下跪。比喻屈服。鲁迅《致韦素园》:“‘学者’屈膝于银子面前之丑态,真是好看,然而难受。”
奴颜婢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奴颜婢膝nú yán bì xī
【释义】:
形容谄媚讨好、卑躬屈膝的奴才相。杨沫《青春之歌》:“他们荒淫无耻,他们对外奴颜婢膝,甘心卖国求荣。”
绕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绕膝rào xī
【释义】:
围绕膝下。多用于形容天伦之乐。如:子孙绕膝。
牛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牛膝niú xī
【释义】:
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茎有棱角,节部膝状膨大。叶对生,椭圆形或披针形。夏秋开绿色小花。分布于我国各地。根可入药,用于活血化瘀。
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xī
【释义】:
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郭小川《春暖花开》:“让一切困难,在我们面前双膝跪倒。”
膝下-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下xī xià
【释义】:
①人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后以“膝下”作为对父母的敬称。京剧《孔雀东南飞》:“母亲请上受我一拜。儿久离膝下,少奉甘旨,恕孩儿不孝之罪。”又如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在开头的称呼下加“膝下”两字,以示亲敬。②指父母的身边。巴金《我的眼泪》:“他出生在阳光明媚的南欧的乡村,在双亲的膝下一直生活到十三岁。”
膝头-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头xī tóu
【释义】:
膝盖。戴望舒《等待》:“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
膝行-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行xī xíng
【释义】:
跪着行走。冰心《寄小读者》:“有一次,你病得重极了。地上铺着席子,我抱着你在上面膝行。”
膝拐-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拐xī guǎi
【释义】:
方言。膝盖的别称。郭沫若《初出夔门》:“北方大约是因为冷的原故罢,衣袖之长几乎要拖到膝拐,而一般人穿的马褂又都是对襟。”
膝弯-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弯xī wān
【释义】:
膝关节向后弯曲的部分。鲁迅《这个与那个》:“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
膝前-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前xī qián
【释义】:
指父母的身边。瞿秋白《赤都心史》:“我不得不回想父母膝前的旧梦。”
膝脖盖-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脖盖xī bó gài
【释义】:
膝盖。《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这年腊尽交春,大雪没膝脖盖。”
膝盖-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盖xī gài
【释义】:
膝的通称。大腿和小腿间的连接部位。此处骨骼直接位于皮下,容易摸到。前方为髌骨,后方是一菱形凹窝,即腘窝。内有膝关节,是人体最大关节,也是人体负重和下肢活动的重要关节。杨沫《青春之歌》:“肩膀露在外面,破裤腿上还露着污黑的膝盖。”
膝盖骨-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盖骨xī gài gǔ
【释义】:
也叫髌骨。膝盖部的一块骨头,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
膝踝-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踝xī huái
【释义】:
膝盖与足踝。张天翼《春风》:“(丁老师)又转过身去,装着卓别林的姿势往门口一摆一摆地走。两脚使劲拐成‘八’字形,连膝踝都抝得发痛。”
膝髁-现代汉语大词典
膝髁xī kē
【释义】:
膝盖。鲁迅《好的故事》:“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磕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磕膝kē xī
【释义】:
见“磕膝盖”。
磕膝头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磕膝头子kē xī tóu zi
【释义】:
方言。膝盖。陈登科《活人塘》:“薛陆氏抱住磕膝头子,冻得抖抖索索的。”
磕膝盖-现代汉语大词典
磕膝盖kē xī gài
【释义】:
方言。膝盖。老舍《二马》:“伊太太的左手在磕膝盖儿上放着,右手在肩膀那溜儿向温都寡妇指着。”也省作“磕膝”。老舍《四世同堂》:“高第把双手搂在磕膝上,愣起来。”
盘膝-现代汉语大词典
盘膝pán xī
【释义】:
盘腿。如:盘膝而坐。
鹤膝风-现代汉语大词典
鹤膝风hè xī fēng
【释义】:
中医指结核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大,像鹤的膝部。鲁迅《理水》:“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大约是大模大样,或者生了鹤膝风罢,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
卑躬屈膝-汉语大词典
卑躬屈膝
【1】弯腰下跪。形容毫无骨气,谄媚奉承。{鲁迅}《集外集拾遗·<解放了的堂·吉诃德>后记》:“然而人是细腻的野兽。统治着﹐过着奢华的生活﹐强迫人家对着你祷告﹐对着你恐惧而鞠躬﹐而卑躬屈节。”{陈建功}《飘逝的花头巾》一:“每个人都显示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舍身求法的﹐锲而不舍的﹐浑浑噩噩的﹐卑躬屈膝的。”亦作“[卑躬屈節]”。{瞿秋白}《向光明》:“对小家伙挺胸凸肚﹐对大人物卑躬屈膝--那就一定是长命百岁的样子。”《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單道臺}至此方纔卑躬屈節的口稱:‘職道纔進來﹐因見大帥公事﹐所以不敢驚動。’”
促膝-汉语大词典
促膝
【1】谓对坐而膝相接近。多形容亲切交谈或密谈。{南朝} {梁}{萧统}《答晋安王书》:“省覽周環﹐慰同促膝。”{清}{侯方域}《司成公家传》:“〔{田爾耕}〕伺公嬉笑飲酒酣﹐乃促膝附公耳言。”{晋}{葛洪}《抱朴子·疾谬》:“促膝之狹坐﹐交杯觴於咫尺。”{袁静}《伏虎记》第十一回:“不知有多少夜晩﹐{玉兰}到他工人区的小趴趴房里﹐或者自己去{玉兰}那不到六平方米的小屋里促膝谈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嘗夜闌酒罷﹐{平原}屏左右促膝問曰:‘某謬當國秉﹐外間議論如何?’”【2】指屈膝或敛膝。{唐}{吕岩}《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引》:“觀其禪學精明﹐性源淳潔·促膝静坐﹐收光内照﹐一衲之外無餘衣﹐一鉢之外無餘食。”
傾膝-汉语大词典
傾膝
【1】犹促膝。《晋书·刘舆传》:“{輿}既見{越}﹐應機辯畫﹐{越}傾膝酬接﹐即以爲左長史。”
前膝-汉语大词典
前膝
【1】《史记·商君列传》:“{衛鞅}復見{孝公}﹐公與語﹐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厀﹐同“膝”。后以“前膝”为倾心听取意见之典。《周书·寇寇传》:“帝與之談論﹐不覺屢爲前膝。”{宋}{范仲淹}《皇储资圣颂》:“言思逆耳﹐道務前膝。”
克膝-汉语大词典
克膝
【1】谓长及膝部。{明}{汤显祖}《邯郸记·行田》:“青驢緊跨﹐霜風漸加。克膝的短裘﹐揸不住沙塵刮。”
危膝-汉语大词典
危膝
【1】谓坐时高耸膝部。《南齐书·张融传》:“{融}風止詭越﹐坐常危膝﹐行則曳步。”
加膝墜淵-汉语大词典
加膝墜淵
【1】比喻用人爱憎无常。墜,古作“隊”。语出《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隊諸淵。”{清}{钱谦益}《王季木墓表》:“世之惜{季木}者﹐以謂意氣太盛﹐肺腸太熱﹐善善惡惡﹐或溢而爲加膝墜淵﹐以貽小人口實。”{唐}人避{高祖}{李渊}讳﹐亦作“[加膝墜泉]”。{唐}{杜牧}《张直方授左骁卫将军制》:“加膝墜泉﹐予常自慎。”《旧唐书·姜公辅传》:“{公輔}一言悟主﹐驟及台司﹐一言不合﹐禮遽疏薄﹐則加膝墜泉之間﹐君道可知矣!”
加膝-汉语大词典
加膝
【1】放置膝上。喻爱重。{明}{陈子龙}《寄吏垣张给谏訒叟》诗:“遇主方加膝﹐酬恩望仔肩。”{唐}{元稹}《为萧相国让官表》:“伏望再移天眷﹐重選時英﹐特回加膝之恩﹐别受沃心之相。”
加膝墜泉-汉语大词典
加膝墜泉
【1】见“加膝墜淵”。
壓膝-汉语大词典
壓膝
【1】刑具名。{清}律,刑讯时所用刑具有笞杖﹑枷锁﹑手扭﹑脚镣﹑夹棍﹑拶指﹑压膝﹑问板等。
對膝-汉语大词典
對膝
【1】对坐﹐膝盖靠的很近。形容亲密。{晋}{刘琨}《答卢谌书》:“時復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爲笑。”{汉}{贾谊}《新书·劝学》:“親與巨賢連席而坐﹐對膝相視﹐從容談語﹐無問不應。”
夾膝-汉语大词典
夾膝
【1】暑时置床席间﹐以憩手足的消暑器。呈笼状﹐用竹或金属制成。{唐}{陆龟蒙}有《以竹夹膝寄赠袭美》诗。{唐}{温庭筠}《晩坐寄友人》诗:“曉夢未離金夾膝﹐早寒先到石屏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宫梦弼》:“嚶嚀一聲﹐大小婢媪﹐奔入滿側﹐移金椅牀﹐置雙夾膝。”{唐}{常理}《古别离》诗:“粟鈿金夾膝﹐花錯玉搔頭。”
嚙膝-汉语大词典
嚙膝
【1】良马名。{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飛龍﹑赤兔﹑騕褭﹑驊騮﹑紫燕﹑驌驦﹑嚙膝……正是{青海}{月氏}生下﹐{大宛}{越腅}將來。”
容膝-汉语大词典
容膝
【1】仅能容纳双膝。多形容容身之地狭小。亦指狭小之地。{清}{方文}《送鲁孺发移家天门》诗:“四海選容膝﹐三山且卜居。”{宋}{司马光}《和张文裕初寒》诗之十:“暫息登山屐﹐休脂下澤車。所安容膝地﹐何必更多餘。”{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韩诗外传》卷九:“今如結駟列騎﹐所安不過容膝;食方丈於前﹐所甘不過一肉。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殉{楚國}之憂﹐其可乎?”
屈膝-汉语大词典
屈膝
【1】下跪。《淮南子·氾论训》:“夫君臣之接﹐屈膝卑拜﹐以相尊禮也。”【2】引申为投降﹑屈服。《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交臂受事﹐屈膝請和。”{明}{宋濂}《元故湖州路德清县尹陈府君墓铭》:“僞帥不覺屈膝﹐城遂來歸。”{鲁迅}《书信集·致韦素园》:“‘学者’屈膝于银子面前之丑态﹐真是好看﹐然而难受。”【3】护膝。《水浒传》第四五回:“〔{海闍黎}〕被{石秀}都剥了衣裳﹐赤條條不著一絲﹐悄悄去屈膝邊拔出刀來﹐三四刀搠死了。”【4】即屈戌。门窗﹑橱柜和屏风上的环纽﹑搭扣。{北周}{庾信}《灯赋》:“舒屈膝之屏風﹐掩芙蓉之行障。”{唐}{李贺}《宫娃歌》:“啼蛄弔月鈎闌下﹐屈膝銅舖鎖{阿甄}。”{明}{周祈}《名义考·物部》:“門環雙曰金鋪﹐單曰屈膝。”
奴顔婢膝-汉语大词典
奴顔婢膝
【1】形容谄媚讨好,卑躬屈膝的奴才相。《明史·刘策传》:“今秉政者{從哲}﹐{文炳}鄉人﹐奴顔婢膝﹐任好爲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我不像一班奴顔婢膝的﹐只知道巴結上司﹐自以爲規矩的了不得。”{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五章:“可是反过来看看我们的统治者吧--他们荒淫无耻﹐他们对外奴颜婢膝﹐甘心卖国求荣。”{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顔婢膝真丐﹐反以正直爲狂癡。”
婢膝奴顔-汉语大词典
婢膝奴顔
【1】谓卑躬屈膝谄媚奉承的奴才相。{清}{钮琇}《觚賸续编·简公雪冤》:“他日徼倖立朝﹐則婢膝奴顔﹐汝必安爲之矣。”{梁启超}《复金山中华会馆书》:“弟如畏死﹐則何難媕阿闒冗﹐婢膝奴顔﹐以求自身之安樂於名場宦海之間。”
枕膝-汉语大词典
枕膝
【1】指私下。{清}{钱谦益}《<瑯环类纂>序》:“{滄起}少從{太青}游﹐得枕膝之傳。”【2】枕着膝盖。表示亲密。《晋书·后妃传下·孝武文李太后》:“后數夢兩龍枕膝﹐日月入懷﹐意以爲吉祥。”《法苑珠林》卷八一:“{隋}釋{慧越}住{羅浮山}﹐曾有羣獸來前﹐因爲説法﹐虎遂以頭枕膝﹐{越}便捋其鬚面﹐情無所畏﹐衆咸親之。”
敝膝-汉语大词典
敝膝
【1】系在衣服前面的围裙。敝,通“蔽”。《汉书·东方朔传》:“後數日﹐上臨山林﹐主自執宰敝膝﹐道入登階就坐。”{颜师古}注:“敝膝﹐爲賤者之服。”
斂膝-汉语大词典
斂膝
【1】盘腿。《晋书·陶侃传》:“〔{侃}〕終日斂膝危坐﹐閫外多事﹐千緒萬端﹐罔有遺漏。”{明}{方孝孺}《静斋记》:“公退則斂膝澄坐以養心﹐名之曰‘静齋’。”
牛膝-汉语大词典
牛膝
亦称“[牛莖]”亦称“[牛]”【1】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茎有节,突出如牛膝,故名。根可入药,有利尿﹑通经等作用。{北齐}{刘昼}《新论·审名》:“虚信傳説﹐即似定真﹐聞……堯漿﹑禹糧謂之飲食;龍肝﹑牛膝謂之爲肉。”{袁孝政}注:“皆是藥草之名也。”《广雅·释草》:“牛莖﹐牛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牛膝》:“牛莖﹑百倍﹑山莧菜﹑對節菜。”
抱膝-汉语大词典
抱膝
【1】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宋}{文天祥}《楼桑》诗:“天下{卧龍}人﹐多少空抱膝。”{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诗:“{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壟畝﹐好爲《梁父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每晨夕從容﹐常抱膝長嘯。”{清}{萧芷厓}《冬日村居》诗之一:“小窗時抱膝﹐閑撿舊農書。”
抱膝吟-汉语大词典
抱膝吟
【1】《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躬耕壟畝,好爲《梁父吟》”{裴松之}注{三国}{魏}{鱼豢}《魏略》:“每晨夕從容,常抱膝長嘯。”后以“抱膝吟”指高人志士的吟咏抒怀。《红楼梦》第三八回:“蕭疏籬畔科頭坐﹐清冷香中抱膝吟。”{宋}{朱熹}《伏读二刘公瑞岩留题感事兴怀》诗:“誰將健筆寫崖陰﹐想見當年抱膝吟。”{清}{黄遵宪}《上海喜晤陈伯严》诗:“横流何處安身好﹐從子商量抱膝吟。”
搭膝-汉语大词典
搭膝
【1】护膝。{宋}{陶穀}《清异录·金搭膝》:“{温韜}少無賴﹐拳人幾死﹐市魁將送官﹐{韜}謝過魁前﹐拜逾數百﹐魁釋之。{韜}每念之以爲耻。既貴達﹐拍金薄爲搭膝帶之﹐曰:‘聊酬此膝。’”
接膝-汉语大词典
接膝
【1】膝与膝相接。犹促膝。形容坐得很近。{晋}{陶潜}《闲情赋》:“激清音以感余﹐願接膝以交言。”{清}{梅曾亮}《<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失其真﹐則人雖接膝而不相知。”{唐}{李端}《琴曲歌辞·王敬伯歌》:“傳杯惟畏淺﹐接膝猶嫌遠。”
捫膝-汉语大词典
捫膝
【1】摸膝。表示不屈。{宋}{岳珂}《桯史·八阵图诗》:“〔{喻汝礪}〕{三嵎}人﹐{靖康}初爲祠部外郎。僞{楚}之僭﹐集議秘省﹐簪弁恇慴﹐{喻}獨捫其膝曰:‘此膝豈易屈者哉!’即日掛冠去。於是以‘捫膝’自號。”《魏书·贾景兴传》:“後{葛榮}陷{冀州}﹐爲{榮}所虜﹐稱疾不拜。{景興}每捫膝而言曰:‘吾不負汝。’以不拜{葛榮}故也。”
撼膝-汉语大词典
撼膝
【1】抖动膝盖。闲适貌。{前蜀}{韦庄}《<又玄集>序》:“長樂暇日﹐陋巷窮時﹐聊撼膝以書紳﹐匪攢心而就簡。”
擁膝-汉语大词典
擁膝
【1】抱膝。{唐}{骆宾王}《夏日夜忆张二诗》:“伏枕憂思深﹐擁膝獨長吟。”{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阮籍}往觀﹐見其人擁膝巖側﹐籍登嶺就之﹐箕踞相對。”《三国志·魏志·高柔传》“獄無留滯﹐辟爲丞相倉曹屬”{裴松之}注引{晋}{孙盛}《魏氏春秋》:“{柔}既處法平允﹐又夙夜匪懈﹐至擁膝抱文書而寢。”
肘行膝步-汉语大词典
肘行膝步
【1】匍匐前行﹐表示虔诚或哀戚。{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時有軍卒﹐斷左臂於佛前﹐以手執之﹐一步一禮﹐血流灑地﹐至於肘行膝步﹐齧指截髮﹐不可算數。”{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忠孝》:“既葬﹐廬墓﹐日三時號泣﹐肘行膝步﹐負土成墳。”
肘膝-汉语大词典
肘膝
【1】以肘和膝着地。谓俯伏跪拜﹐表示畏服。《封神演义》第二回:“今奉詔問罪﹐則當肘膝轅門﹐尚敢巧語支吾﹐持兵貫甲﹐以騁其强暴哉!”
肐膝-汉语大词典
肐膝
【1】膝盖。{元}{商挺}《潘妃曲》:“短命休寒賤﹐直恁地肐膝軟﹐禁不過敲才廝熬煎。”《水浒传》第二六回:“{武松}道罷﹐一隻手按住肐膝﹐兩隻眼睁得圓彪彪地﹐看着{何九叔}。”
腫膝-汉语大词典
腫膝
【1】(马的)膝部粗大。谓马之不善扬蹄奔驰者。《韩非子·说林下》:“此其爲馬也﹐踒肩而腫膝。夫踶馬也者﹐舉後而任前﹐腫膝不可任也﹐故後不舉。”
膝-汉语大词典
膝
《廣韻》息七切,入質,心。【1】大腿和小腿相连关节的前部。通称膝盖。{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花蔽膝﹐玉銜頭。”{郭小川}《春暖花开》诗之五:“让一切困难﹐在我们面前双膝跪倒。”《礼记·檀弓下》:“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隊諸淵。”{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時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唐}{韩愈}《论荐侯喜状》:“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異世而相慕。”
膝蓋骨-汉语大词典
膝蓋骨
【1】即髌骨。膝盖部的一块骨头﹐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亦泛称膝盖。《水浒传》第一〇八回:“{蕭讓}﹑{裴宣}﹑{金大堅}三人睁眼大駡道:‘逆賊快把我三人一刀兩段了﹐這六個膝蓋骨休想有半個兒着地!’”
膝膕-汉语大词典
膝膕
【1】即腿弯。{清}{秋瑾}《看护学教程》:“腹部及骨盤﹑胯部交换繃帶之時……在下肢則以一手托其膝膕﹐一手把其踵下。”
膝語蛇行-汉语大词典
膝語蛇行
【1】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明}{袁宏道}《徐文长传》:“是時公督數邊兵﹐威振東南﹐介胄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
膝點心-汉语大词典
膝點心
【1】膝盖接触胸口。描述山高路险﹐贴身攀登之状。{宋}{范成大}《点心山》诗:“入山窘宿雨﹐上山賀朝霽﹐跬步便歷險﹐轉盼已呀氣。豈惟膝點心﹐固已頭搶地。”
膝前-汉语大词典
膝前
【1】腿膝前面。{南朝}{梁简文帝}《筝赋》:“落横釵於袖下﹐斂垂衫於膝前。”【2】指父母的身边。{茅盾}《一个女性》三:“如果此时她是在母亲膝前﹐她一定要放声哭了。”{瞿秋白}《赤都心史》三七:“我不得不回想父母膝前的旧梦。”【3】跪着向前移动。《北史·裴文举传》:“總管{韋孝寬}特相欽重﹐每與談論﹐不覺膝前於席。”
膝褲-汉语大词典
膝褲
【1】古时对无底半袜(亦称裤腿)﹑袜均称“膝褲”。{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双行缠》:“自昔人以羅襪詠女子﹐六代相承﹐{唐}詩尤衆﹐至{楊妃}{馬嵬}所遺﹐足徵{唐}世婦人皆着襪無疑也。然今婦人纏足﹐其上亦有半襪罩之﹐謂之膝褲。恐古羅襪或此類。”{清}{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雅游》:“余見河房諸姬﹐咸以素帛製爲小襪﹐似膝褲而有底。”{宋}{无名氏}《致虚杂俎》:“{太真}著鴛鴦並頭蓮錦袴襪……袴襪﹐今俗稱膝褲。”{清}{赵翼}《陔馀丛考·袜膝裤》:“俗以男子足衣爲襪﹐女子足衣爲膝褲;古時則女子亦稱襪﹐男子亦稱膝褲。今俗襪有底﹐而膝褲無底﹐形製各别。”《醒世姻缘传》第二一回:“每人三尺青布鞋面﹐一雙膝褲﹐一個頭機銀花首帕。”
膝癢搔背-汉语大词典
膝癢搔背
【1】指搔不到痒处。比喻处事不得当或不得要领。语本{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議論無所依﹐如膝癢而搔背。”
膝脖蓋-汉语大词典
膝脖蓋
【1】膝盖。《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这年腊尽交春﹐大雪没膝脖盖。”
膝饅頭-汉语大词典
膝饅頭
【1】方言。膝盖。《海上花列传》第二一回:“難爲仔兩個膝饅頭末﹐就晩歇也無啥。”
膝行匍伏-汉语大词典
膝行匍伏
【1】见“膝行蒲伏”。
膝彎-汉语大词典
膝彎
【1】膝关节向后弯曲的部分。{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现在{中}西的学者们﹐几乎一听到《钦定四库全书》这名目就魂不附体﹐膝弯总要软下来似的。”
膝髁-汉语大词典
膝髁
【1】膝盖。{鲁迅}《野草·好的故事》:“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鲁迅}《彷徨·示众》:“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
膝頭-汉语大词典
膝頭
【1】膝盖。{茅盾}《昙》一:“坐在窗前的沙发上﹐书本子摊在膝头﹐温暖的南风轻轻地吹拂她的秀发。”{田汉}《芦沟桥》第一幕:“有血性的同胞们﹐弟兄们﹐我们是用膝头呢﹐还是用拳头呢?”{戴望舒}《等待》诗二:“膝头压在尖钉上﹐砖头垫在脚踵上﹐听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飞机在梁上荡。”
膝步-汉语大词典
膝步
【1】犹膝行。{汉}{王褒}《四子讲德论》:“{陳丘子}見先生言切﹐恐二客慙﹐膝步而前曰:‘先生詳之。’”
膝進-汉语大词典
膝進
【1】膝行前进。{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伍子胥}膝進垂淚頓首曰:‘臣﹐{楚國}之亡虜也。’”
膝眼-汉语大词典
膝眼
【1】人体经穴名。犊鼻穴的俗称。{唐}{孙思邈}《千金要方·风毒脚气·论风毒状》:“凡灸八處……第四膝眼穴﹐在膝頭骨下兩傍陷者宛宛中是。”《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胃经分寸歌》:“犢鼻膝臏陷中取﹐膝眼三寸下三里。”注:“從梁丘下行過膝蓋骨﹐下胻骨上陷中﹐俗名膝眼﹐此處陷中兩旁有空狀如牛鼻在外側者﹐犢鼻穴也。”
膝行-汉语大词典
膝行
【1】跪着行走。多表示敬畏。《史记·刺客列传》:“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唐}{王翰}《饮马长城窟行》:“當昔{秦王}按劍起﹐諸侯膝行不敢視。”{冰心}《寄小读者》十:“有一次﹐你病得重极了。地上铺着席子﹐我抱着你在上面膝行。”《庄子·在宥》:“{廣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順下風膝行而進。”
膝袒-汉语大词典
膝袒
【1】膝行肉袒。表示投降请罪。《梁书·袁昂传》:“自承麾旆屆止﹐莫不膝袒軍門﹐惟僕一人敢後至者﹐政以内揆庸素﹐文武無施﹐直是東國賤男子耳。”
膝下-汉语大词典
膝下
【1】指父母的身边。《新唐书·高宗纪》:“{太宗}嘗命皇太子游歡習射﹐太子辭以非所好﹐願得奉至尊﹐居膝下。”《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老夫妻正喜多了兩個媳婦慶賞團圓﹐偏兒子又不在膝下。”{巴金}《我的眼泪》:“他出生在阳光明媚的{南欧}的乡村﹐在双亲的膝下一直生活到十三岁。”{南朝} {梁}{沈约}《为文惠太子礼佛愿疏》:“元良之位﹐長守膝下之懽。”【2】指人幼年时常依于父母膝旁﹐言父母对幼孩之亲昵。《孝经·圣治》:“故親生之膝下﹐以養父母日嚴。”{唐玄宗}注:“親猶愛也﹐膝下謂孩幼之時也。”后用作对父母的亲敬之称。{北周}{宇文护}《报母书》:“區宇分崩﹐遭遇災禍﹐違離膝下﹐三十五年。”{晋}{{刘柔}妻{王氏}}《怀思赋》:“憶昔日之歡恃﹐奉膝下而怡裕。”京剧《孔雀东南飞》第一场:“母亲请上受我一拜。儿久离膝下﹐少奉甘旨﹐恕孩儿不孝之罪。”又如给父母或祖父母写信时﹐在开头的称呼下加“膝下”两字﹐以示亲敬。
膝行蒲伏-汉语大词典
膝行蒲伏
【1】伏地爬行。《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復言重諾﹐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決腹﹐非勇也。”{胡三省}注:“蒲﹐手行也;伏﹐伏地也。”亦作“[膝行匍伏]”。{清}{赵执信}《海鸥小谱·长句》:“綺羅紅粉輕於塵﹐膝行匍伏擎金樽。”
膝地-汉语大词典
膝地
【1】两膝着地。{唐}{黄滔}《丈六金身碑》:“檀信及門而膝地﹐童耋遍城而掌膠。”
膝襴-汉语大词典
膝襴
【1】{明}代的一种制服。《明史·舆服志三》:“{永樂}以後﹐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膝襴﹐亦如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横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
膝拐-汉语大词典
膝拐
【1】方言。膝盖的别称。{郭沫若}《初出夔门》二:“北方大约是因为冷的原故罢﹐衣袖之长几乎要拖到膝拐﹐而一般人穿的马褂又都是对襟。”
膝談-汉语大词典
膝談
【1】谓促膝而谈。《红楼梦》第一二〇回:“這裏離草菴不遠﹐暫請膝談﹐未知可否?”
膝蓋-汉语大词典
膝蓋
【1】膝的通称。{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十九章:“{杨雪}回到院里﹐水已经有膝盖深了。”{明}{朱权}《卓文君》第一折:“怎做得登{瀛洲}膝蓋兒軟﹐踏翰林脚步兒長。”{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三章:“肩膀露在外面﹐破裤腿上还露着污黑的膝盖。”
膝攣-汉语大词典
膝攣
【1】两膝蜷曲不能伸直。《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唐舉}孰視而笑曰:‘先生曷鼻﹐巨肩﹐魋顔﹐蹙齃﹐膝攣。吾聞聖人不相﹐殆先生乎?’”{裴駰}集解:“攣﹐兩膝曲也。”
膝脛-汉语大词典
膝脛
【1】小腿。{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羣興方酣﹐{定}乃於簾間垂足﹐{定}膝脛偉而毳。”
膝踝-汉语大词典
膝踝
【1】膝盖与足踝。《後汉书·独行传·向栩》:“〔{栩}〕常於竈北﹐坐板牀上﹐如是積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處。”{张天翼}《春风》:“〔{丁老师}〕又转过身去﹐装着{卓别林}的姿势往门口一摆一摆地走。两脚使劲拐成‘八’字形﹐连膝踝都抝得发痛。”
膝席-汉语大词典
膝席
【1】谓移坐而前。古亦称“前席”。《旧唐书·窦威传》:“{威}奏議雍容﹐多引古爲諭﹐{高祖}甚親重之﹐或引入卧内﹐常爲膝席。”{宋}{杨亿}《天贶殿碑》:“挈壺之漏屢移﹐膝席之對云罷。”【2】跪在席上﹐直起身子。古亦名“长跪”。{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王小大}〕善周旋﹐廣筵長席﹐人勸一觴﹐皆膝席歡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和尚》:“由是{金}之名以‘太公’譟﹐向之‘爺’之者‘太’之﹐膝席者皆垂手執兒孫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飲酒酣﹐{武安}起爲壽﹐坐皆避席伏。已{魏其侯}爲壽﹐獨故人避席耳﹐餘半膝席。”{裴駰}集解引{如淳}曰:“以膝跪席上也。”
慈膝-汉语大词典
慈膝
【1】犹慈亲。{隋炀帝}《隋秦孝王诔》:“爰初不豫﹐冕旒視疾﹐及至大漸﹐停鑾駐驆﹐親臨屬纊﹐俯觀徹瑟﹐悲動皇情﹐痛深慈膝。”
磕膝-汉语大词典
磕膝
【1】见“磕膝蓋”。
磕膝頭子-汉语大词典
磕膝頭子
【1】方言。膝盖。{陈登科}《活人塘》十一:“{薛陆氏}抱住磕膝头子﹐冻得抖抖索索的。”
磕膝蓋-汉语大词典
磕膝蓋
【1】方言。膝盖。《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只見一個人站在當地……下邊穿着條香色洋布夾褲﹐套着雙青緞子套褲﹐磕膝蓋那裏都麻了花兒了﹐露着桃紅布裏兒。”{老舍}《四世同堂》四三:“{高第}把双手搂在磕膝上﹐愣起来。”{老舍}《二马》第三段五:“{伊太太}的左手在磕膝盖儿上放着﹐右手在肩膀那溜儿向{温都寡妇}指着。”亦省作“[磕膝]”。
男兒膝下有黄金-汉语大词典
男兒膝下有黄金
【1】谓男子汉大丈夫不轻易屈膝下跪。《西游补》第六回:“{項羽}只是哭﹐也不敢答應。{行者}微露不忍之態﹐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兒兩膝有黄金。你今後不可亂跪!’”《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林善甫}入茶坊……〔{張客}〕向前看着{林上舍}唱個喏便拜。{林上舍}道:‘男兒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亦作“[男兒兩膝有黄金]”。
男兒兩膝有黄金-汉语大词典
男兒兩膝有黄金
【1】见“男兒膝下有黄金”。
盤膝-汉语大词典
盤膝
【1】盘腿。《水浒传》第四回:“焚起一炷香﹐長老上禪椅盤膝而坐﹐口誦咒語﹐入定去了。”
蜂腰鶴膝-汉语大词典
蜂腰鶴膝
【1】诗律八病中的两种。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间细﹐有如蜂腰;一说﹐指全句皆浊音而中一字清音者﹐谓之蜂腰。鹤膝﹐有三种说法:一为五言诗两联中的第五字和第十五字同声;一为全句中首尾两字平声而第三字仄声;一为全句皆清而中一字浊。{南朝} {梁}{锺嵘}《诗品·总论》:“至平上去入﹐則余病未能﹐蜂腰鶴膝﹐閭里已具。”{宋}{陈造}《赠张德恭》诗:“少日試推敲﹐未脱蜂鶴病。”{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詩不解蠭腰鶴膝﹐字不能蠆尾蠅頭﹐卯酉參商﹐隨筆湊合。”亦省作“[蜂鶴]”。{金史肃}《别怀玉》诗:“蜂腰鶴膝曾搜句﹐兔角龜毛不論禪。”亦作“[蠭腰鶴膝]”。
竹夾膝-汉语大词典
竹夾膝
【1】即竹夫人。{唐}{陆龟蒙}有《以竹夾膝寄贈美》诗,{皮日休}有《鲁望以竹夾膝見寄因次韻酬謝》诗。参见“[竹夫人]”。
裂裳裹膝-汉语大词典
裂裳裹膝
【1】见“裂裳裹足”。
蔽膝-汉语大词典
蔽膝
亦作“[蔽]”【1】围于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护膝盖。《汉书·王莽传上》:“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問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清}{褚人穫}《坚瓠馀集·华山畿君》:“女聞之﹐感嘅不勝﹐因脱蔽膝﹐令母持歸。”《方言》第四:“蔽﹐{江}{淮}之間謂之褘﹐或謂之袚;{魏}﹑{宋}﹑{南楚}之間謂之大巾。”{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之一:“花蔽膝﹐玉銜頭。尋芳逐勝勸宴﹐絲竹不曾休。”
繞膝-汉语大词典
繞膝
【1】围绕膝下。多用于形容子女侍奉父母。《花月痕》第十一回:“間至後堂﹐團圓情話﹐兒童繞膝﹐婢僕承顔﹐轉把{癡珠}一腔的塊磊﹐漸漸融化十之二三。”{清}{褚继曾}《<小螺庵病榻忆语>後序》:“有不覩遺衣而揮淚﹐憶繞膝而傷情乎?”
跋膝-汉语大词典
跋膝
【1】古乐器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二》:“《雲韶樂》有玉磬四虡﹐琴﹑瑟﹑筑﹑簫﹑篪﹑籥﹑跋膝﹑笙﹑竽皆一。”{唐}{李贺}《申胡子觱篥歌》“誰截太平管”{王琦}汇解引《文献通考》:“太平管形如跋膝而九竅。”
踝膝-汉语大词典
踝膝
【1】膝盖。{明}{徐渭}《翠乡梦》第一出:“有一輩使拳頭喝神駡鬼﹐和那等盤踝膝閉眼低眉。”
造膝-汉语大词典
造膝
亦作“[造]”【1】犹促膝。{章炳麟}《送印度钵逻罕保什二君序》:“空藉{日本}爲甌脱地﹐得造抒其哀情﹐相見握手﹐祇益悲耳。”{王闿运}《丁文诚诔》:“運造之奇謀﹐將請對以密陳。”{宋}{岳珂}《桯史·任元受启》:“造膝沃言﹐天下咸受其陰賜。”{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輔本朝﹐忠言嘉謀﹐造膝危辭﹐當事而行。”{清}{吴伟业}《殿上行》:“夾城日移對便殿﹐造膝密語爲艱難。”《晋书·荀崧传》:“{孔子}懼而作《春秋》……{左丘明}﹑{子夏}造膝親受﹐無不精究。”
遶膝-汉语大词典
遶膝
【1】谓幼孩环绕于父母膝下,即依附于父母的意思。{明}{陆采}《明珠记·宫怨》:“憶賢甥﹐風流奇俊﹐從幼嬉遊遶膝﹐一旦受伶俜。”
詘膝-汉语大词典
詘膝
【1】下跪。喻归顺﹑投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然後興師出兵﹐北征{匈奴}﹐單于怖駭﹐交臂受事﹐詘膝請和。”
護膝-汉语大词典
護膝
【1】膝裤。《水浒传》第七四回:“護膝中有銅襠銅袴。”{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你這般茜紅巾﹐腥衲襖﹐乾紅膊﹐繃腿護膝﹐八答麻鞋﹐恰便似那烟薰的{子路}﹐血染的金剛。”【2】保护膝部的用品。{鲁光}《中国姑娘》:“套在膝盖上的两层厚厚的护膝磨烂了。”
隱膝-汉语大词典
隱膝
【1】搁膝之具。《隋书·礼仪志五》:“天子至于下賤﹐通乘步輿﹐方四足﹐上施隱膝及襻﹐舉之。”
頓膝-汉语大词典
頓膝
【1】犹下跪。{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俛首頓膝﹐憂愧若厲。”《陈书·徐陵传》:“安所謂俛首頓膝﹐歸奉寇讎﹐珮弭腰鞬﹐爲其皂隸?”
鳧脛鶴膝-汉语大词典
鳧脛鶴膝
【1】《庄子·骈拇》:“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鹤脛雖長,斷之則悲。”后以“鳧脛鶴膝”谓事物各有长短,天性使然,不可随意损益。{清}{无名氏}《帝城花样·琯霞传》:“{冠卿}年亦有鳧脛鶴膝之誚。”
鳶肩羔膝-汉语大词典
鳶肩羔膝
【1】肩似鸢耸,膝屈似羔。形容卑微之态。{明}{方孝孺}《答俞子严书》:“不復能鳶肩羔膝﹐卑聲詭笑﹐曲身俯首﹐稱誦人美而求其喜悦。”
鵠膝-汉语大词典
鵠膝
【1】书法病笔名。鵠,通“鶴”。{宋}{苏轼}《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鵠膝嘲{希逸}﹐春蚓秋虵病{子雲}。”一本作“鶴膝”。
鶴膝蜂腰體-汉语大词典
鶴膝蜂腰體
【1】指永明体。{元}{吴莱}《方景贤宋景濂夜坐观吴中杂诗遂及宣和博古图为赋此》诗:“詩宗鶴膝蜂腰體﹐禮象龍頭豕腹圖。”
鶴膝風-汉语大词典
鶴膝風
【1】中医指结核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大,像鹤的膝部。{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在上面坐下﹐大约是大模大样﹐或者生了鹤膝风罢﹐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有患鶴膝風者﹐膝蓋已遷于旁﹐語醫以治。”
鶴膝-汉语大词典
鶴膝
亦作“[鶴厀]”【1】古代兵器名。矛的一种。{唐}{陆龟蒙}《练渎》诗:“鳳押半鶴膝﹐錦杠雜肥胡。”《文选·左思<吴都赋>》:“家有鶴膝﹐户有犀渠﹐軍容蓄用﹐器械兼儲。”{刘逵}注:“鶴膝﹐矛也。矛骹如鶴脛﹐上大下小﹐謂之鶴膝。”{清}{张景祁}《守城隅·叹乡团也》诗:“家藏鶴漆户犀渠﹐千金犒賞籌儲胥。”《方言》第九:“凡矛骹細如鴈脛者謂之鶴厀。”【2】书法病笔名。【3】律诗作法中的八病之一。《南史·陆厥传》:“{約}等文皆用宫商﹐將平上去入四聲﹐以此制韻﹐有平頭﹑上尾﹑蠭腰﹑鶴膝。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減。世呼爲‘永明體’。”{宋}{苏轼}《和流杯石上草书小诗》:“蜂腰鶴膝嘲{希逸}﹐春蛇秋蚓病{子雲}。”【4】竹杖;竹枝。{金}{马钰}《战掉丑奴儿·咏筇杖》词:“願君粧點逍遥客﹐鶴膝同隨。”{明}{顿锐}《对竹》诗:“何處山泉落石灘﹐虚檐十箇瘦琅玕。鳳翎摇影三更月﹐鶴膝敲風一更寒。”{宋}{刘克庄}《鹊桥仙·足痛》词:“此兒害跛﹐羣兒拍手﹐次第加公九錫。不消長麈短轅車﹐但取一枝鶴膝。”【5】梅枝。{宋}{颜奎}《摸鱼儿·尘梅》词:“峥嶸鶴膝翹空勢﹐取次著花安蕊。”{明}{姚淛}《题山阴刘雪湖画梅》诗:“方看鶴膝出弓梢﹐復有椒牙生鹿角。”
鶴膝枝-汉语大词典
鶴膝枝
【1】指梅枝。{宋}{黄庭坚}《急雪寄王立之问梅花》诗:“紅梅雪裏與蓑衣﹐莫遣寒侵鶴膝枝。”{任渊}注:“《吴都賦》:‘家有鶴膝﹐户有犀渠。’借此以言梅枝之瘦也。”【2】指竹。竹状如鹤膝,故名。{宋}{刘克庄}《卭杖》诗:“珍重{卭山}鶴膝枝﹐十年南北慣携持。”
鶴膝竹-汉语大词典
鶴膝竹
【1】竹名。{元}{李衎}《竹谱详录·竹品二·鹤膝竹》:“鶴膝竹﹐又名木槵竹﹐生{杭州}{西湖}{靈隱山}中﹐節密而内實﹐略如天壇藤﹐閒有突起如鶴膝。”
鶴膝蜂腰-汉语大词典
鶴膝蜂腰
【1】{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與第五字同聲……四曰鶴膝,第五字不得與第十五字同聲。”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后来用“鶴膝蜂腰”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唐}{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近來詩思殊無況﹐苦被時流不相放。雲騰浪走勢未衰﹐鶴膝蜂腰豈能障。”【2】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齧膝-汉语大词典
齧膝
亦作“[齧厀]”亦作“[齧]”【1】良马名。{宋}{王安石}《跃马泉》诗:“山祇來伐之﹐半嶺跳齧膝。”{清}{纳兰性德}《生查子》词:“齧厀帶香歸﹐誰整櫻桃宴。”{唐}{杜甫}《清明》诗:“渡頭翠柳豔明眉﹐争道朱蹄驕齧膝。”{仇兆鳌}注引{应劭}曰:“馬怒有餘氣﹐常齧膝而行也。”《汉书·王襃传》:“及至駕齧﹐驂乘旦﹐{王良}執靶﹐{韓哀}附輿。”{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良馬低頭口至﹐故曰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