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用

用(用)是什么意思

  • 罢免←→任用-反义词词典

    罢免←→任用bàmiǎn-rènyòng

    【词性】:动

    罢免:免去官职。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例】 这一试真利害,北京根深蒂固的几个大官也就罢免了,政府对于欧洲和会的约也不敢签了。(廖仲恺:《三民主义》) 夫魏王之爱习魏信也甚矣,其智能而任用之也厚矣,其畏恶严尊秦也明矣。(《战国策·魏策》)

  • 废弃←→利用-反义词词典

    废弃←→利用fèiqì-lìyòng

    【词性】:动

    废弃:抛弃不用。

    利用:使用。

    【例】 但此刻,甄老师在一个高高的废弃了的木桥上立住以后,她挑起细长秀美的眼睛,顺着河眺望。(乔习竹:《今夜霜降》) 他们找不到架桥的器材,就利用仅有的两架木梯架桥。(小学《语文》第四册《人桥》)

  • 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反义词词典

    异化作用←→同化作用yìhuàzuòyòng-tónghuàzuòyòng

    【词性】:名

    异化作用: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自身的组成物质发生分解,同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叫异化作用。

    同化作用: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从食物中摄取养料,使它转化为本身的物质,并储存能量。这个过程叫同化作用。

    【例】 生物体的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都是新陈代谢所必需的。

  • 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反义词词典

    交换价值←→使用价值jiāohuànjiàzhi-shǐyòngjiàzhí

    【词性】:名

    交换价值:一商品和另一商品互相交换时的量的比例,如一匹布换三十斤粮食,三十斤粮食就是一匹布的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物品所具有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纸能书写。

    【例】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于光远苏星主编:《政治经济学》)

  • 解雇←→雇用-反义词词典

    解雇←→雇用jiěgù-gùyòng

    【词性】:动

    解雇:停止雇用。

    雇用:出钱叫人为目己做事。

    【例】 一次,蓝苹花光了钱,没有吃上饭,阿桂冒着被解雇的危险,从主人家拿一些饭,煎一个鸡蛋,送到蓝苹的亭子间。(鲁南:《秦桂贞恩仇记》) 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鲁迅:《榜徨·祝福》)

  • 滥用←→节用-反义词词典

    滥用←→节用lànyòng-jiéyòng

    【词性】:动

    滥用:过度地、胡乱地使用。

    节用:尽量节约地使用。

    【例】 任何地方必须十分爱惜人力物力,决不可只顾一时,滥用浪费。(毛泽东:《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 免职←→任命 任用-反义词词典

    免职←→任命 任用miǎnzhí-rènmìng rènyòng

    【词性】:动

    免职:免除职务。

    任命:下命令任用。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例】 他因为犯贪污罪,被免职了。 在战时,现役军官还由下列人员补充:(一)可以直接任命为军官的士兵;(二)征召的预备役军官和适合服现役的非军事部门的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任用干部要选择德才兼备的。

  • 民用←→军用-反义词词典

    民用←→军用minyòng-jūnyòng

    【词性】:形

    民用:人民生活所使用的。

    军用:军事上使用的。

    【例】 很多军用机场改为民用的了。 武阳进入大山区藏了两件宝:一支手枪,一副军用望远镜。现在,他把军用望远镜取出来,神情非常严肃地在遥望丹凤。(碧野:《丹凤朝阳》)

  • 使用←→抛弃 搁置-反义词词典

    使用←→抛弃 搁置shǐyòng-pāoqì gēzhì

    【词性】:动

    使用:使器物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抛弃:扔掉不用。

    搁置:放起来不用。

    【例】 那柄铁锤,是槐木杆的,它究竟使用了多少年,换过多少个锤头,俺不知道。(万国儒:《欢乐的离别》) 前清的八股文,原是“进学”做官的工具,只要能做“起承转合”,借以进了“秀才举人”,便可丢掉八股文,一生中再也用不到它了,所以叫做“敲门砖”,犹之用一块砖敲门,门一敲进,砖就可抛弃了,不必再将它带在身边。(鲁迅:《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他一买了书就搁置起来,根本没去用它。

  •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反义词词典

    使用价值←→交换价值shǐyòngjiàzhí-jiāohuànjiàzhí

    【词性】:名

    使用价值:物品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大米能充饥等。

    交换价值:某种商品和另一种商品互相交换时的量的比例,如一件衣服能换20斤粮食,20斤粮食就是一件衣服的交换价值。

    【例】 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煤不但可以用作燃料,而且可以当作工业生产的原料。(于光远苏星主编:《政治经济学》) 这种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是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不过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同上)

  • 信用←→疑惑-反义词词典

    信用←→疑惑xìnyòng-yíhuò

    【词性】:动

    信用:能够履行与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

    疑惑:不相信。

    【例】 本号里的管事唐先生微笑道:”多少有点问题呢。有两笔五十万的款子,银行已临时通知,不能再转期。还有两张期票,是下月半的日子,原来预备贴现给人家,可是这两家出票人,信用都有问题,贴现也恐怕贴不出去。……”(张恨水:《魍魉世界》) 起先两回,有人在他身后格格地笑,笑得他也疑惑,怕是老九和小吕在他歇晌时给他在脸上画了眼睛或者胡子。(汪曾祺:《羊舍一夕》)

  • 才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才用cái yòng

    【释义】:

    才干、才能。《后汉书·滕抚传》:“有文武才用。”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二人与臣有十年之旧,备知才用,可托政事。”

  • 何用……为-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用……为hé yòng……wéi

    凝固格式

    用于反诘。义即“为什么用……呢”、“干吗要……呢”。①且使鬼神无知,又何用庙为?(《汉书·元后传》)——使:假如。②权欲做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吴录》)——坞(wù):四面挡风的建筑物。③兄鉴颇好聚敛,惠意不同,谓曰:“何用田为?”鉴怒曰:“无田何由得食?”惠又云:“何用食为?”(《南史·王惠传》)

  • 奚用……为-古汉语虚词词典

    奚用……为xī yòng……wéi

    凝固格式

    见“奚以……为”。

  • 采用-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采用cǎiyòng

    〈动〉认为合适而加以利用。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宾语常是原料、稿件、方案、技术等。

    这期黑板报采用了六一班同学的两篇稿子|采用现代化装置|采用了先进的技术|采用科学的方法|采用组织疗法|采用进口设备|采用全国统编教材|采用上等原料|采用他设计的方案|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采用了反问的句式|他的稿子未被采用

  • 利用-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利用lìyòng

    〈动〉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宾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性短语。也可以作定语、宾语。

    学习要善于利用各种工具书|充分利用这里的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利用这个机会|利用这个时机|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利用他的贪便宜心理|把现有人力、物力全部利用起来|利用登三轮作掩护|利用业余时间学外语|利用暑假补习功课|雨水渗入地下,供植物吸收利用|这些废料还有利用的价值|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可以利用的时机|这些有利条件要加以充分利用

    ②用手段使人或事物为自己服务。常作谓语,可以带宾语。

    他们之间是互相利用|接着就有流言,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的|别人却利用我们的血汗来享乐|这个守财奴利用他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利用国难发横财|利用职权收受贿赂

  • 专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专用zhuānyòng

    专供某种需要或某个人使用——通用(~教材)、公用(~汽车)

  • 动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动用dòngyòng

    使用——储存(老人~的钱,轻易不动用,临死时,都献给了国家。)

  • 刚愎白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刚愎白用gāngbìzìyòng

    刚愎,强硬固执;自用,自以为是。形容十分固执,不采纳别人意见——虚怀若谷

  • 公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公用gōngyòng

    公共使用,共同使用——自用、私用(~汽车)

  • 借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借用jièyòrg

    借别人东西来使用——归还(借用别人东西要按时~)

  • 利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利用lìyòng

    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废弃(废品回收站的工作意义在于使~的物资具有可利用的机会)

  • 连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连用liányòng

    连起来使用——单用(“俩”字只能~,不能与“个”连用,因为它相当于“两个”的意思。)

  • 量才录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量才录用liàngcáilùyòng

    按照才能大小分配适当的工作——大材小用(在人员安排上要坚持量才录用的原则,~的现象再也不允许存在下下去了。)

  • 留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留用liúyòng

    保留原职务;保留原人员,继续使用——革除

  • 启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启用qǐyòng

    开始使用(机关印信等)——停用(即日起,启用新的公章,旧公章~作废。)

  • 起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起用qǐyòng

    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干部——免职

  • 任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任用rènyòng

    委派人员去担任某一职务——免职(干部的任用也好,~也好,都按原则去办,坚持党的干部政策。)

  • 使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使用shǐyòng

    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服务——储备(人材的~/~器材/~干部)、废弃、废置(这台老式机器,一车间已经~,可三车间仍在使用。)

  • 停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停用tíngyóng

    停止使用——启用(这枚新印章今天~,旧印章同时停用。)

  • 通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通用tōngyóng

    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可以使用——专用(这种零部件,所有的内燃机通用,不要和那些~部件混在一起。)

  • 无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无用wúyòng

    没有用——万能(不能因为反对了“精神~论”,又陷入了“精神无用论”。)

  • 心无二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心无二用xīnwúèryòng

    做事情必须专心,注意力不能分散——一心二用(又做作业又看电视,~是不行的。做什么事精都应心无二用,专心致志。)

  • 沿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沿用yányòng

    继续使用原有的制度、名称、方法等——废除(科举制度从隋唐一直沿用到清末,直到光绪三十一年推行学校教育,才~科举制度。)

  • 一心二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一心二用yīxīnèryòng

    不专心,又做这样,又做那样——心无二用(学习要~,不能一心二用。)

  • 用兵-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用兵yòngbīng

    使用军队作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有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有用yǒuyòng

    有用处——无用、有害。

  • 自用-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自用zìyòng

    私人使用——公用(~手推车)

  • 不用 不必 无须(无需) 无须乎(无需乎) 毋庸(无庸) 勿庸-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不用 不必 无须(无需) 无须乎(无需乎) 毋庸(无庸) 勿庸

    不用bùyòng 不必bùbì 无须(无需)wúxū 无须乎(无需乎)wúxūhū 毋庸(无庸)wúyōng 勿庸wùyōng

    副词。表示事理上、情理上或事实上没有必要,用不着。

    “不用”强调用不着,那样做没有作用;适用于口语,也用于白话文,有口语色彩。例如:“你看,不用他穿起新衣裳去瞧对象,对象来瞧他了”(柳青:《创业史》第二部);“不用说,我指的是刘四大爷”(杨朔:《香山红叶》);“这些大抵都是意志坚决、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青年,待遇不用说也是非常菲薄的”(郭沫若:《洪波曲》)。

    “不必”强调情理上或事理上没有必要;出现在“大可”之后时,所修饰的动词有时可以略去。例如:“其实畅达也自有畅达的好处,正不必故意减缩”(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一二》);“苏小姐深知道他失眠跟自己大有关系,不必请教医生”(钱钟书:《围城》);“向学生们吹胡子瞪眼地训斥,我看大可不必”。

    “无须”强调不需要,不要打算那样做;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很少使用。例如:“我想起‘人生的旅路’的话时,就觉得无须探看”(叶绍钧:《与佩弦》);“无须管他,请坐吧”(《曹禺剧作选》);“这些材料,在本地即可买到,无须远跑沈阳去备办”。

    “无须乎”也是文言词,和“无须”意思一致,只是带有加强的语气,书面语色彩比“无须”浓厚。例如:“你们愿意住在此就住下去,不愿意住也随意,也无须乎拿什么房钱,饭钱”(《曹禺选集》);“此稿文字书写上已基本清楚,无须乎再抄一遍”。

    “毋庸”兼有“不必”和“不用”的意思;是文言词,文言色彩和书面语色彩都十分浓厚(比“无须乎”浓);一般用于议论文字,同“置疑”“讳言”分别组成固定词组。例如:“毋庸置疑,契诃夫无论是对托尔斯泰还是对高尔基的评价,都存在着时代和他自身的局限”(《光明日报》,1979.5.5);“毋庸讳言,我们今天的一些比较优秀的作品,虽然骨格道劲,义正词严,然而气魄不够”(《茅盾评论文集》,下册);“此外还谈了些事情,我无庸缕述了”(郭沫若:《学生时代》)。

    “勿庸”是“毋庸”的等义词。

  • 功能 功用-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功能 功用

    功能gōngnéng 功用gōngyòng

    名词。指事物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

    “功能”侧重于事物出于自身的性能所具有的效用;能用大小而不能用多少来说明。例如:“在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动词的时候,要看它是不是经常具有叙述词的功能”(王力:《关于汉语语法体系的问题》);“本地区各个县都能充分发挥扬水站和小型水电站的功能,保证了排灌及时和生产用电”;“对于文学的功能,理解得越全面,就会从更多方面去掌握各种和它相适应的手段”(秦牧:《艺海拾贝》);

    “功用”侧重于事物能够产生的良好作用;能用多少和大小来说明。例如:“其实印好许多同样的书信也就有蓄音器的功用”(叶圣陶:《隔膜》);“词类的区分,有些要由词类在句中的功用而决定”(蒙娜熙;《新著国语文法·引论》);语法的聚合犹如一座仓库,把……最小的语法单位按照组合中的功用分门别类地储=仓库中”(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 功效 效用-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功效 效用

    功效gōngxiào509效用xiàoyòng

    名词。指(事物所产生的)好的作用和效果。

    “功效”侧重于表现出来的功能和产生的有益的结果。例如:“奎宁治疗疟疾的功效主要是由于它对疟原虫红细胞型裂殖体具有抑制作用”;“它们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等均具有良好功效”(《光明日报》,1980.12.1)。

    “效用”侧重于所起的实际作用。例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决定生产时,必须考虑效用和劳动耗费的衡量”(《人民日报》,1980.12.1);“要尽量减少劳动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用”(同上)。

  • 惯用 习用-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惯用 习用

    惯用guànyòng 习用xíyòng

    动词。表示惯常地使用或运用。

    “惯用”强调成为习惯地使用。例如:“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它这风格就是:清新、俊逸”(《茅盾评论文集》,上卷);“对偶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表现技术……早已成为诗歌中惯用的艺术手法了”(《光明日报》,1979.9.19);“座山雕三分钟一句话也没问,他是在施下马威,这是他在考察所有的人惯用的手法”(曲波:《林海雪原》)。

    “习用”强调经常地如此使用。例如:“鲁迅先生把这些文章着人抄后用自己习用的笔名,送《申报》的《自由谈》等处发表”(曹靖华:《往事漫忆》);“影片编导舍弃了一般习用的‘撞击式’展开矛盾冲突的手法,打破了以时间为序的客观叙述形式”(《光明日报》,1980.4.18)。

  • 居心 用心 用意 心术 存心-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居心 用心 用意 心术 存心

    居心jūxīn80用心yòngxīn 用意yòngyì 心术xīnshù 存心cúnxīn80

    名词。指为实现某种事情而怀着的念头。

    “居心”强调放在心上的想法、谋划,带贬义;常可同“险恶”“不良”搭配组合。例如:“你要提防这个居心险恶的家伙”;“他知道,来到N城所接触的人当中,有几个是居心不良的”;“这样说来,大王颇懂得以小事大的道理了。那么今日筑城是什么居心呢?”(曹禺等:《胆剑篇》)。

    “用心”和“用意”都强调怀着的念头是针对着某种打算或某种事情的实现的。“用心”含有“花费心思”的意味,常可同“苦”“良苦”“别有”搭配组合;“用意”则含有“意思所指”的意味,可同“理解”“知道””“明白”等搭配。例如:“他之所以愿到扬州督师,并非单纯为了躲避马士英,而是从大局着眼,想保全扬州。他的用心是很苦的”(《新华月报》,文摘版,1980,6);“如果不是昧着良心或别有用心,这个答案是很清楚的”(《大众电影》,1979,1);“‘可别说我保守,’村长江合笑笑,把过去经常挨批评的帽子先端出来,‘民兵队长的用心是好的,可惜行不通。’”(冯德英:《迎春花》);“他理解了她的用意”(老舍:《四世同堂》,上卷);“父亲知道母亲的用意,便笑道:‘让他去,我答应过了,一定守信用。’”(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卷)。

    “心术”强调所怀的念头有细细盘算和设计的内容;含有“讲究策略来图谋害人或谋取私利”的意味,是贬义词,可同“不正”组合。例如:“她的心术不正,手段毒辣,对谁都肯下毒手”(老舍:《四世同堂》,下卷);“论你的心术,罪恶,我应当杀了你”(同上);“人在品质上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心性善良,对别人同情关切,有的心术不正,总想害人”。

    “存心”含有“心里久已存在这个念头”的意味;有时带贬义,有时没有,不是贬义词,可以同“不良”“好”组合。例如:“别人议论她对待公婆存心不良”;“话一出唇,她又后悔了:怎么能这样说?好象她有别的存心似的”(《小说月报》,1982,2);“虽然把事情做坏了,但是他尽量试用新的方法,存心还是好的”。

  • 沿用 因袭-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沿用 因袭

    沿用yányòng 因袭yīnxí

    动词。表示继续使用(过去的制度、法令、方法等)。

    “沿用”强调依照着以往的样子使用下来。例如:“他……只沿用着通常的习惯语,言水必冠以绿,言山必冠以青”(《沫若文集》,第七卷);“商店职工沿用手工操作方法……染好一丝一缕丝线”;“这个按脉诊断的传统一直沿用了下来”。

    “因袭”含有模仿或搬用的意味;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例如:“这些小说的作者,离开现实生活,一面因袭,一面捏造,因而他们的作品就只能是‘皆蹈一辙’”(《红楼梦学刊》,第一集);“李白……虽然在南京凤凰台仿崔颢黄鹤楼的诗也写了一首,还是自行创造,并非因袭”(《艺术世界》,1980,2)。

  • 引用 引证 征引 援引 援用-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引用 引证 征引 援引 援用

    引用yǐnyòng 引证yǐnzhèng 征引zhēngyǐn 援引yuányǐn 援用yuányòng

    动词。表示用别人的言论、别人著作中的材料或别人做过的事来作为根据。

    “引用”强调引来使用;一般用于引书面的话语或材料。例如:“徐书记在一些发言中也常引用这里的例子作为第一手材料”(《人民文学》,1979.12.3);“每字下引证词语,详加解释,有时引用古典文献或者附有插图”(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周总理经常引用毛主席的光辉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来教育大家”。

    “引证”和“征引”都含有“引来作证明”的意味;也一般用于引书面的话语或材料。“引证”在书面语和口语里都可使用;“征引”则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使用频率较低。例如:“魔鬼也能引证圣经来给自己辩护”(《上海文艺》,1977,2);“《苍颉篇》本身,在当时却还是曾经被人注意的参考书,自汉至宋,总共有四五十本著作征引过它的材料”(刘叶秋:《中国的字典》);“《汉语成语词典》对所征引的书籍的朝代、作者、书名、篇名或卷数也有少数阙如者”(《中国语文》,1979,3);“作者征引繁博,显然广泛掌握了有关资料”。

    “援引”和“援用”都有“亲手引来”的意味,多用于引条文、例证、材料、事实。“援引”更强调“引”的行为;“援用”则突出引来使用。例如:“朴列斯考德在他的《诗的心理》里援引霍布斯的‘有意旨的思想’和‘联想的思想’的区别”(《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词诠》采用古书内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一…的用法,援引例证,加以解释”(刘叶秋:《中国的字典》);“有些字形早经学者考释,但与释者看法颇有分歧,这里也摘要援引”;“李延寿在《南史》中援用了《梁书》关于扶桑的条文”(《人民日报》,1980.2.25);“援用二手材料而一时又无线索可查”(《中国语文》,1979,3)。

  • 用 使用 运用 应用 施用 使唤 使-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用 使用 运用 应用 施用 使唤 使

    用yòng 使用shǐyòng 运用yùnyòng 应用yìngyòng 施用shīyòng 使唤shǐhuan 使shǐ

    动词。表示使人员、肢体、器官、工具、器物、资金、手段、方式或技术方法等为某种目的服务。

    “用”在含义上最单纯;最常使用,广泛地用于人和各种事物,是个在口语、书面语和各种场合里通用的词。例如:“要用多少人搬运图书?”;“凡是用合作社牲口驾碾磨的,到了规定的时间一定得卸”(赵树理:《三里湾》);“过去从新疆西部运羊,不是用飞机就是由伊犁装汽车”(萧乾:《万里赶羊》);“转年清明前后,咱们就可以用人工授精的办法,繁殖它一百多万只来”(同上);“‘能!’区长说着,用自信的步子往前走了一步,又拉住了老头发抖的手”(秦兆阳:《老羊工》)。

    “使用”强调通过某种行动或方式而使对象起服务的作用;多用于人和较重要而不细微、不孤薄的事物;多在正式的场合使用。例如:“要根据德、才的条件来使用干部”;“如果使用该国的投资和技术,就必须按照他们的方案施工并使用他们的技术力量”(《小说月报》,1982,3);“他施展起使用语言的本领”(同上)。

    “运用”强调根据对象的特性而使它起作用;只能用于事物而不能用于人员,最适用于方法、策略、手段、原理、知识、词语等。例如:“应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这个计算法”;“由于基本功扎实了,后来我在演算其他题目时,就感到运用自如”(苏步青:《重要的是练好基本功》)。

    “应用”强调适应于实际需要而使对象起作用,含有使对象直接作用于生活或生产的意味;多用于方法、技术、发明、知识等,不能用于人员和细微的、较县体的事物;书面语里较为多见。例如:“使科研成果尽快应用和推广”(《文汇报》,1979·5·22);“这种育苗方法应用得最普遍”。

    “施用”强调要把对象放到什么上面去起作用;只适用于法术、肥料、消毒除虫的药物、计策等;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有了这么一个人,我可以教他对每一个人都施用一次法术,把他们的心意考验出来”(《沫若剧作选》);“由于施用了肥田粉,玉米一定会增产”;“倘不施用奇计,损兵折将也未必一定能够攻破”(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

    “使唤”含有“使对象供人支使、支配”的意味,一般用于牲口、工具;是口语用词,有比较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小毛驴有点淘,不听生人使唤”;“大家笑他个子小,那个笨重的铁家伙不会听他使唤”(沙汀:《柳永慧》);“这部播种机使唤起来很得劲儿”。

    “使”在意思和使用范围上和“用”较一致,不同在于是口语用词,有较为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这点活儿,还要使两个人干!”;“笔尖磨得太粗,不能使了”;“直到现在还没有觉悟过来,还让别有用心的人把你们当枪使”(《小说月报》,1981,12)。

  • 用处 用途 用场-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用处 用途 用场

    用处yòngchu 用途yòngtú 用场yòngchǎng

    名词。指起作用的地方、应用的方面与范围。

    “用处”强调能起某种作用或有某种效用;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事物和人。例如:“真没有想到这种野生植物有这样多的用处”(碧野:《情满青山》);“‘修饰’在语言里的用处很大”(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你到是先住在你姨儿家去,给她帮帮忙。学点粗活,日后自然都有用处”(冰心:《我的邻居》);“为了连续战斗,缴枪还是不杀,他们哲时还有用处”(曲波:《林海雪原》)。

    “用途”着重表示应用的方面和范围;只用于事物,不用于人;较适于在一般陈述或论述的文字中使用,有书面语色彩。例如:“石油的用途很广”;“根据雷达在军事上的不同用途,可把雷达分成许多类型”(《十万个为什么》,第三册);“《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规定……使馆馆舍不得作与使馆职务不相符合之用途”(《人民日报》,1979.12.14);“我们……连带的说明了句子的四种用途”(张志公:《汉语语法常识》)。

    “用场”强调在一定的地方起作用;同“用处”一样可用于事物和人;可以和“派”搭配。例如“这个篮子你别拿走,我要拿它派用场”;“有人来山旅行把这草帽掉在溪边,我捡起来藏在岩缝中,现在派上了用场啦”(海辛:《寒夜的微笑》);“他的工作成绩巨大,搞到了重要资料……这个人将来还会有大用场的”(张天民:《创业》);“大婶子!哭是一点用场也没有呀”(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

  • 用具 器具-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用具 器具

    用具yòngjù 器具qìjù

    名词。指日常生活、生产所使用的器物和工具。

    “用具”强调日常应用的性质。例如:“它……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给人们编织成日常生活中的芦席和各种用具”(《人民日报》,1980.11.3);“桌上堆积着文房用具及书报等”(郭沫若:《革命春秋》)。

    “器具”强调所指的对象是以一定韵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东西。例如:“我们前方缺乏手术器具,有时没办法,只好用别的器具代替”(周而复《白求恩大夫》);“这时,众渔民仓皇跑上甲板,几个年轻的寻找各种救生器具,准备跳海逃生”(《人民文学》,1979,3)。

  • 用例作者一览表-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用例作者一览表

    (按姓名音序排列)

  • 用例出自的报刊一览表-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用例出自的报刊一览表

  • 用舌品尝-实用委婉语词典

    用舌品尝

    口舌交接之吻的委婉语。

  • 心无二用-实用委婉语词典

    心无二用

    意为一个人学习不能转移自己的专一的注意力。

  •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实用委婉语词典

    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意为吟咏一句五言诗,尚要费毕生的精力,何况其他方面的成就呢。语出唐方干《贻钱塘县路明府》。

  • 度量宽宏,有受用处-实用委婉语词典

    度量宽宏,有受用处

    意指心胸宽广,就大有益处。语出明吕坤《呻吟语》。

  • 福不可享尽,聪明不可用尽-实用委婉语词典

    福不可享尽,聪明不可用尽

    意为荣华富贵不可遍享,待人处世小聪明不可耍尽。中国俗语。

  • 遥企芝标,用抒葵向-实用委婉语词典

    遥企芝标,用抒葵向

    意为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您的好消息,足以使我抒发对您的真诚祝愿。“葵向”,即葵花向太阳的忠诚之意。

  • 大材小用,静以待之-实用委婉语词典

    大材小用,静以待之

    意为当你未崭露头角被看重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你不妨静心等待机会。

  • 不用-孙子兵法词典

    不用

    【释义】:

    ①没有动用。《计篇》:“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②不使用。《谋攻篇》:“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陈皡注:“凡此地利,非用乡人为导引,则不能知地利也。”

  • 国用-孙子兵法词典

    国用

    【释义】:

    国家财政费用。《作战篇》:“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孟氏注:“久暴师露众千里之外,则军国费用,不足相供。”

  • 用-孙子兵法词典

    用yòng

    【释义】:

    ①使用;任用;动用。《计篇》:“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②财用;费用。《作战篇》:“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孟氏注:“久暴师露众千里之外,则军国费用,不足相供。”

  • 用兵-孙子兵法词典

    用兵

    【释义】:

    动用军队;指挥作战。《九变篇》:“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张预注:“更变常道,而得其利者,知用兵之道矣。”

  • 用战-孙子兵法词典

    用战

    【释义】:

    用兵作战。《作战篇》:“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张预注:“及交兵合战也,久而后能胜,则兵疲气沮矣。”

  • 用众-孙子兵法词典

    用众

    【释义】:

    指挥众多士兵作战。《军争篇》: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王晳注:“使三军之众,勇怯进退齐一者,鼓铎旌旗之为也。”

  • 用间-孙子兵法词典

    用间

    【释义】:

    ①《孙子》篇名。《用间篇》主要论述了间谍的重要性、间谍的种类、使用方法和原则。②使用间谍的方法和原则。《用间篇》:“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③使用间谍。《用间篇》:“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梅尧臣注:“知其情伪,辨其邪正,则能用。”

  • 主用-孙子兵法词典

    主用

    【释义】:

    掌管军中的费用。《计篇》:“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曹操注:“主用者,主军费用也。”

  • 奉用-敬谦语小词典

    奉用fèngyòng

    敬辞。表示恭敬地请对方食用。《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又见小童拿了几瓶精致小菜走过来道:‘县君昨日蒙惠过重。今见官人在客边,恐怕店家小菜不中吃,手制此数瓶,送来奉用。’”

  • 表示复数时何时用“们”何时不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表示复数时何时用“们”何时不用

    一、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复数,如“同志们、先生们、孩子们、记者们、观众朋友们”。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复数的,也可以是单数的,如“同志、先生、孩子、记者、观众朋友”。名词加上“们”后,不能再用表示确定数目的数量短语来修饰,如我们不能说“三位同志们、五位先生们、十六个小朋友们”。然而如果名词前所带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量,也允许加“们”,如“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一群大汉们”。另外,表示贬义的普通名词较少加“们”,如我们一般不常说“敌人们、汉奸们、坏蛋们、一群间谍们”。二、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例如:“骆驼祥子们就是这样日日夜夜拉着人力车。”“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原谅可耻的汪精卫们。”指物的名词后边加“们”是拟人的用法,多用在文学作品中,例如:“繁茂而富庶的香山不应只属于我们,它应该是我们和动物们共有的乐园。”“鸟们鹿们猴子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 不要滥用叹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不要滥用叹号

    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例如:“这里的空气多新鲜啊!”

    叹号也用在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和反问句末尾。例如:“你不要再胡说八道了!”“我们怎么能这么对待一条生命呢!”

    陈述句末尾一般不用叹号,要用句号,只有当它带有特别强烈的感情时,才可以用叹号。不能认为带有感情,句末就用叹号。例如:“每购两辆国产载重汽车,必定有一辆是东风车!这是记者日前获得的信息。”“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尽管句子中带有某些表示情态或某种修辞色彩的词语,如“必定、愤怒、热血”等,但句子都还只是一般的陈述句,并不带特别强烈的感情,因此句尾不能用叹号,应改为句号。又如:“他在讲话中首先表示向教卫系统全体党员,特别是向我们的老前辈、老党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同志的敬礼!”“小说结尾写道他终于又第三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向……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同志的敬礼”,“他终于又第三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虽都带有较强的感情,如果是独立作句子,句子末尾可以用叹号,但这里它们是充当句子中的一个成分的,全句是一般的陈述语气句,句末不应用叹号,要改成句号。

    叹号确有表达强烈感情的作用,如“你别去了”,可以是一般的请求,语气较缓和,末尾用句号。如果用叹号,就是一种禁止。“你怎么这么说”,可以表达一种不解或询问,语气不强,这时用句号。如果用叹号,就是责问,是语气强烈的反问句。但是叹号不能用得太多,使用太频,反而可能淡化了它应有的作用。

  • 不要滥用引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不要滥用引号

    引号可以标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或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例如:“‘坤包、坤表、坤车’里的‘坤’,意思是女式的,女用的。”“像白洁那样的文弱女子居然也‘跳海’了,真是让我吃惊不小。”前例引号所引的字、词都是作者特别举例和解释的。后例的“跳海”不是字面所指的意思,而是比喻毅然改行去从商。

    如果词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不能随便加引号。例如:“樱花飘落时,就像漫天‘雪花’在飞舞。”“‘对虾’在大海中生活,雌虾体色微褐透蓝,雄虾体色微褐带黄。”“展示会上展出的数百件‘优质产品’引来了大批顾客。”

    前两例误加引号的词都是正常意义上的使用,引号应去掉。第三例“优质产品”在此本来没有特殊的意义,因误加了引号反而特别了,可能使人产生是真优质还是假优质的疑问,其实作者根本没这个意思。可见,不适当地多用了引号有时甚至会妨碍文意正确理解。因此要注意不滥用引号。

  • 不要滥用着重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不要滥用着重号

    着重号的作用是标明请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要注意着重号和引号的不同,引号是用来标明着重论述的对象。该用引号的地方不要用成着重号。例如:“知己知彼是战争认识的主要法则,是‘知胜’和‘制胜’的认识基础。”“连词因为通常用在句子开头,后面用所以。”

    前一例“知己知彼”、后一例“因为、所以”下面的着重号都应改成引号。

    着重号要在十分必要时才用,并不是语气或语义一加重就用着重号。一段或一篇文字里加着重号的地方不应该很多。不多,才有重点强调的意义;否则就无所谓重点了。麻麻点点用得很多,不好看又影响阅读。下面两例的着重号也用得没必要:“赵小强发现,尽管他说这些话时非常真诚、自然、优雅,听他这些话的人却大多显出迷惑不解乃至不安的神色。”“孩子以自私心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决定于父母的培育方式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这些词语之下不加着重号,读者也会根据阅读习惯自然地注意它们,因此着重号用得没必要,应去掉。

  • 不要套用冒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不要套用冒号

    一般说来,一句话里只适合用一个冒号。如果一个冒号范围里又用冒号,就形成了冒号的套用。应设法避免套用冒号。下面两例的用法不合适:“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植物的呼吸跟人的不一样:植物的全身都是‘鼻孔’,它的每一个生活着的细胞都在进行呼吸:气体通过植物体上的一些小孔与薄膜进进出出,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前一例的第一个冒号可以改为逗号。也可以保留第一个冒号,将冒号后的部分作一些调整,使原句子成为:“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

    后一例前一个冒号后的所有的话都是对冒号前面话的解释,而解释的话里又出现一个冒号,冒号后又是一层解释。虽然读起来也还明白,但还是显得重重叠叠,不够清晰,因此可以把头一个冒号改成句号,前后两句话,先概括说,后具体说。也可以改用逗号。

    冒号套用要尽可能避免,但是也有些时候免不了还要用到,如在某些法规条文式的表述中。例如: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在理解上没有造成什么问题,这样的使用也应该是可以的。

  • 逗号的用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逗号的用法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使用逗号的时候较多,相对来说,逗号的用法也比较复杂。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较长的主语后面,或虽不长但有必要强调的主语后面,或带着语气词的主语后面,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因亏损严重,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柳州铁路工程建筑公司,日前被柳州铁路法院宣告破产。”“升学,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不敢小视的问题。”“她呀,已经毕业好几年了。”

    2.如果宾语较长,特别是当宾语是主谓短语时,动词和宾语之间常用逗号。例如:“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出在联营柜台上。”

    3.全句开头的状语后面,一般要用逗号表示停顿;主语后谓语前的状语,如果较长,需要停顿,后面也用逗号。例如:“八五期间,我市增加了对能源工业的投入,推动了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大型电视系列剧《东周列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加深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4.称呼语、插入语等特殊成分同句子中一般成分之间,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没事,老王,您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对这种人,毫无疑问,我们只能诉诸法律。”“童年的往事,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永远值得回忆的。”

    “老王”是称呼语,“毫无疑问”“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插入成分,后面都用了逗号。

    5.句子成分不在通常位置上的时候,这个成分后面一般要用逗号。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挺好看的,他画得。”谓语动词“起来”因放在主语之前,补语“挺好看的”因放在主语和动词之前,所以后面都用了逗号,表示两部分之间有一个停顿。

    6.并列的短语如果较长或者有两层的并列关系,第二层已经用了顿号,第一层就要用逗号,以体现出层次性。例如:“影片散文式的结构,如诗如画的景色,简洁、纯朴的对白,以及那深长的、带着淡淡忧伤的笛声,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7.表示序次的词语如“首先、第一、其次、最后”等之后,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首先,要加快开发、引进适合本地生产的蔬菜新品种,搞好加工。第二,要搞好产销衔接工作。第三,……”

    8.复句内各分句之间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恒星有各种各样,但全都是发光发热的气球体。”“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9.关联词语如“所以、可是、然而、否则、那么”等后面所引领的分句如果较长,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民族文化素质中的‘文化’,当然包括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书本知识的多少,但是,从实践角度看,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而且不能说是根本的方面。”“化石为人们认识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重要的证据。然而,化石在证明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是相对的,它为人们认识地球上生物不断进化发展所起的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 儿化词的作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儿化词的作用

    一、儿化能够表示词性的变化。例如:

    动词→名词

    盖—盖儿 跟—跟儿 刺—刺儿

    卷—卷儿 圈一圈儿 扣—扣儿

    印—印儿

    形容词→名词

    亮—亮儿 尖—尖儿 准—准儿

    错—错儿

    儿化词多数是名词,也有少数量词(如把儿、对儿)和个别动词(如玩儿),所以应注意,不要轻易把动词、形容词儿化,以免闹出笑话。

    二、儿化有分辨词义的作用。例如:

    信:书信。

    信儿:消息,如捎个信儿。

    眼:眼睛。

    眼儿:小洞,如耳朵眼儿。

    白面:小麦粉。

    白面儿:毒品海洛因。

    后门:房屋等建筑后面开的门。

    后门儿:不正当的途径。这些词儿化不儿化,表示的意思不同,要注意它们的区别。

    三、儿化可以表示“小”的意思,带有喜爱的意味。例如:

    小孩儿 毛驴儿 金鱼儿 棍儿

    球儿 小猴儿 花园儿

    这些儿化词要根据表达的色彩需要而使用,没必要则不用。

    四、有些词习惯上总是儿化的。例如:

    歌儿 汁儿 哪儿 鸟儿 花儿

    玩儿 苗儿 坡儿 冰棍儿 大伙儿

    电影儿 老头儿 老伴儿 人缘儿 一会儿

    模特儿 麦穗儿 脸蛋儿 嗓门儿 玩意儿

  • 分号内不能用句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分号内不能用句号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大于逗号,因此用了句号的句子不能包含在用分号的句段内。例如:“课外或校外活动有很多特点。一是它形式自愿。孩子愿意就参加,也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例子中分号隔开的三部分是并列关系,但每一部分内部都已经用了句号,这种并列就已经超出一个句子,并列之间再用分号就好像是分号包含了句号,是不对的。因此该例子里的两处分号要改为句号。

  • 分号使用的原则-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分号使用的原则

    分号用在复句内并列的分句之间,这是使用分号的基本原则。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只能用顿号或逗号,不能用分号。例如:“主食和肉食量高;水果、蔬菜量低;室外活动量少,是形成肥胖的一种生活模式。”

    这是个主谓单句,主语部分由三个并列的主谓短语构成,中间不能用分号,要改为逗号。

    复句有简单复句和多重复句。在简单复句中,分句间必须是并列关系,才可以用分号;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例如:“舞台上,天女在翩翩起舞;舞台下,徐悲鸿思绪连绵。”“它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前例是并列关系的简单复句,分句间用了分号。后例句子虽然较长,但是一个递进关系的简单复句,不能用分号,分号应改为逗号。

    并列分句之间,也不是一定要用分号。如果分句较简单,内部没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例如:“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大自然的生命才是永恒的。”“我渐渐爱上这些孩子了,孩子们也爱上了我。”

    多重复句中,分号要用在第一层。第一层是并列关系,两部分间常常要用分号;第一层不是并列关系,如是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有时候也可以用分号。例如:“管理人员只要一出现,小贩们就互相报信,赶快收摊;管理人员一走,他们就又继续倒卖。”“有些同志口头上也讲要发扬民主,依靠群众;但是,一碰到群众提意见多了,他们就从心里不耐烦。”“如果到一个地方去仅仅是座谈座谈,记些数字,或寻一个局部感觉,那就很难叫‘体验生活’;因为真正的体验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在身与心的勇敢投入中。”

    头一例第一层是并列,用了分号。第二例第一层是转折,第三例是因果,也都用了分号。这里如果不用分号而用逗号,前后两部分层次就不够清晰,如果用句号,又使前后的联系断开,所以用了分号。

    不在第一层的并列分句间是不能用分号的,否则层次就乱了。例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个例子第一层是条件关系,并列在第二层上,分句间的分号要改为逗号。

  • 隔音符号怎么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隔音符号怎么用

    《汉语拼音方案》规定:“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例如:pi’ao(皮袄)。”(《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增订本)290页,语文出版社,1995)类似piao,音节界限可能发生混淆的还如tian,fanan,shange,fangan,mingan等,没有隔音符号,这些音节可以拼读成“天、发难、山歌、反感、敏感”,加上隔音符号,这些音节可以拼读成“提案(ti’an)、翻案(fan’an)、上腭(shang’e)、方案(fang’an)、明暗(ming’an)”。

    a,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有时其实不会有混淆音节界限的可能,如haiou(海鸥),第二个音节不可能被写成iiou,zuoou(作呕》,第二个音节不可能是oou,benan(本案),第一个音节不可能拼读成be,mianao(棉袄),第一个音节不可能是miia,dingan(定案)第一个音节也不可能是din。因此根据《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这样的音节中似乎不必加隔音符号;但是,在实际的拼写或注音中,为了音节界限的清楚和便于拼读,这样的双音节的中间也都加上了隔音符号。这样一来,实际上凡是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不管音节界限会不会混淆,a,o,e前都使用了隔音符号。《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第11条正是就此作了明确规定:“凡以a,o,e开头的非第一音节,在a,o,e前用隔音符号‘’’隔开。如西安xī’ān、建瓯Jiàn’ōu、天峨Tiān’é。”(《语言文字规范手册》(增订本)312页)修订前后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注音体例事实上也是凡a,o,e开头的音节在其他音节后,a,o,e前都使用隔音符号。

  • 间隔号的形式和用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间隔号的形式和用法

    间隔号是一个居中的圆点。主要用法有:

    1.标明外国人或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例如:“诺尔曼·白求恩”“铁木尔·达瓦买提”。外国人名有字母后用一个下角点的,这个下角点是表示缩写的符号,不是间隔号。例如:“E.策勒尔”。

    2.标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3.标明诗体、词牌和诗、词标题之间的分界。例如:“《七律·长征》”“《江城子·咏史》”。

    4.标明某些专门名称中汉字的月份和日期之间的分界。例如:“一二·九运动”。

    5.作标题的并列词语之间也有用间隔号的。例如:“信号·符号·语言”“逃避·探索·反抗·绝望”。

  • 间隔号的作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间隔号的作用

    基本用法有三种:1.标示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2.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以及词牌名和词的标题之间的分界;3.隔开月份和日子。

    如果重大历史事件或重大节日早为人们所熟知,而它们的月份和日子又恰好都是个位数,间隔号可以省略不用。如:“五一”劳动节、“五四”运动、“六一”儿童节、“八一”建军节、“二七”大罢工等。虽为人所熟知,但其月份或日子只要有一个是两位数,则要用间隔号,如“一二·九”运动、“九·一八”事变等。相反,月份或日子虽是个位数,但已逐渐少为人知,也要用间隔号。如抗战期间日寇空军对重庆不断狂轰滥炸,1939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当年不少人至今记忆犹新;但现在时过境迁,倘要再提此事,就以加间隔号为好了。

  • 括号内语句末尾怎样用标点-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括号内语句末尾怎样用标点

    一般来说,句内括号里的注释性文字末尾不用句号。语句短的,一般都知道不用;即使文字较长,中间用了逗号,句末也不用句号。例如:“好几十年前,一位先生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我记得是胡适写的,问过几个六十几岁的人都说是,可就是至今未查出原文,所以这里不作肯定),也是杂文,影响颇大。”句内括号里的注释文字末尾更不能用逗号,下面一例用法不对:“从60年代开始,他就组织和进行了大量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以作为他理论的佐证和支持。”括号内的逗号应去掉,后一半括号后面加一个逗号,这个逗号是全句中间的停顿点号。

    但是,有时为了表示某种语气和情感,句内括注文字末尾可以使用问号和叹号。例如:“日本出版行业也问题重重,其一即编辑人员日益‘上班族化’(机关干部化?)。”“如果卢佛宫的名画能像自来水那样,龙头一开,就哗哗地(免费!)流进你家,你对艺术的态度会发生变化吗?”“我到西树岭(变化多大啊!)不久,就得知两位老人已经过世好几年了。”

    如果是句外括号,括号内注释文字要根据需要使用句末点号。例如:“他在中学时代就萌生了无神论思想,反对专制。他写了许多充满辛辣的讽刺短诗,被人们以手抄本流传着。(这些诗,至今被保留下来的,大多数都已残缺不全。)”

  • 连接号的形式和用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连接号的形式和用法

    连接号的形式是一字线(—),只是在某些情况下,长横(——占两个字位置)、浪纹(~)和半字线(-)可以作为连接号的特殊形式使用。

    连接号的主要用法有:

    1.连接意义密切相关的词语,构成一个整体。例如:“清华大学与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供应商美国康柏电脑公司近日联合组建清华—康柏培训与开发中心。”“他的‘点—轴系统’是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近代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实验—分析科学。”以上三例连接号一般应用一字线,不用长横、浪纹,也不读出来。但有时个别的专业性名称也有依习惯用半字线的。例如:“多决定簇-调节模式预言,几乎所有进化上的取代都可以直接影响免疫交叉反应。”

    2.连接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表示起止或幅度。例如:“王国维(1877-1927),近代学者。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经空军和民航总局批准,北京—武夷山—广州航线于12月1日首航。”“南北两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气温达-20℃--50℃。”这里的连接号有“到、至”的意思,也读“到”或“至”。年份之间,有时也可以用浪纹式连接号(1877~1927),如果写的是汉字,还可以用长横(一八七七——一九二七),目的是为了避免和汉字的“一”相混。连接交通运行起讫点,为了醒目也可以用长横(北京——武夷山——广州),但不能用浪纹。在某些科技性的文章里表示数字的起止,有时也可以用浪纹式连接号(-20℃~-50℃),但一般不用长横。以上三例用法都不能使用半字线连接号。

    3.连接相关的字母、数字等,表示品种、型号等。例如:“来到右侧的抗虫棉‘R93-4’”示范田一看,情况同对照田截然相反,碧绿光滑的棉叶完整无损。”“这条航线由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承运,采用的机型是波音737-300型和BAE146-100型。”

    这里的连接号可读成“杠”,也可不读出。一般应用一字线,但也有用半字线的。不能用长横和浪纹。

    4.连接外民族人的复姓和双名。例如:“7月8日,法国教育和文化部长雅克·兰和旅游部长让—米歇尔·贝莱联合在巴黎为获奖者颁奖。”这里的连接号不读出来。不能使用其他几种形式的连接号。

  • 冒号后的并列词语间可以用分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冒号后的并列词语间可以用分号

    一般来说,并列的词语间的停顿用顿号或逗号,不用分号。但是,如果并列词语表示的是总说后的逐一列举,前面是冒号,并列词语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通货膨胀有五大害处:影响企业生产;影响商品流通;影响改革深化;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影响人心稳定。”“传统文化书籍的封面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一、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二、独特的文化味;三、鲜明的时代感。”

    当然,上面两例的各并列短语间用逗号也可以,如果列举项较复杂,还可以用句号,但一般不用顿号。例如:“中药抗衰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整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整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作用、促进物质代谢、抗肿瘤作用。”

    例中的顿号最好改为分号或逗号。

    如果冒号后的并列词语是分行排列的,并列项之间用分号的就更多。例如:

    证据有下列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 破折号有哪些主要用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破折号有哪些主要用法

    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号。它的主要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1.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括号也表示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要读出来的。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没有它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读时也不必连着正文念出来。

    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例如:“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为数众多的小行星、慧星和流星体等。”“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2.表示话题的转变。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表示话语的中断。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后一例表示说了半句暂时中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下去。

    4.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5.表示引出下文。例如:“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这种由破折号引出的下文常常是另起一段。

    6.表示总结上文。例如:“其实这位选评者不但缺乏古代文学艺术常识,甚至对一般古汉语词汇的涵义也不甚理解。他把‘挹注’(挹彼注此,损有余以补不足)讲成‘不在乎,不注意’;把‘含香之署’(尚书省的别称)讲成‘有香味的房子’;把‘怀刺’(怀里揣着名片,‘刺’即今之名片)讲成‘怀抱着有刺的东西’——都是全无根据地乱说一通。”

    7.分行列举,每个分列项前用破折号。例如: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

    ——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则;

    ——党的领导法制化原则;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8.用在副标题的前面。例如:

    语言与哲学

    ——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9.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例如: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 启用和起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启用和起用

    区别在于“启”和“起”。“启”这里有“开始”的意思。如“新车站落成,即将启用”“中国专利局专利文献馆正式启用”“启用新的印章”。“起”这里有“向上”的意思。“起用”指再次任用退职、被免职的干部。如“决定起用、再次被起用”。“起用”指人,“启用”一般不指人。

  • 轻声的作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轻声的作用

    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有的复音词,音节的声韵都相同,但轻读与否,意义不同,有的词性也不一样。例如:

    合计(jì):动词。合在一起计算。

    合计(ji):动词。盘算;商量。

    对头(tóu):形容词。正确。

    对头(tou):名词。仇敌。

    利害(hài):名词。利益和损害。

    利害(hai):形容词。同“厉害”。

    地道(dào):名词。地下坑道。

    地道(dao):形容词。真正的;纯粹的。

    人家(jiā):名词。住户;家庭。

    人家(jia):代词。别人或自己。

    大方(fāng):名词。专家,内行。

    大方(fang):形容词。不拘束;不吝啬。

    买卖(mài):动词。买进和卖出。

    买卖(maii):名词。生意。

    运气(qì):动词。把气集中到身体某一部分。

    运气(qi):名词。命运。

    花费(fèi):动词。消耗。

    花费(fei):名词。消耗的钱。以上例子中后面的一个词在普通话中常常是依习惯把第二个音节读成轻声。不好说有什么规律。

  • 省略号前后怎样用点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省略号前后怎样用点号

    省略号前或后的标点要根据需要保存或省掉。先看省略号前的,如果省略号前是句末点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点号应保留。例如:“看见别人用公款大吃大喝,我至少也得小吃小喝一番。你多占了三间房,我多占一间也行。你开得后门,我有什么开不得?……于是,对于种种不正之风,尽管不满,却又往往不免沾点边。”

    如果省略号前是句中点号,则省掉。例如:“一群马,在公孙龙子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棕马”后省略号前不能用顿号。

    再看省略号后的。一般说来省略号后不必用点号,因为连文字都省了,标点符号自然也随之省了。但有时为了表示省略的文字不和下文连接,省略号后也可以使用点号。例如:“由于活着曾被住房问题困扰过,所以我曾专门去了解关于人死后‘住房’——骨灰盒的问题,才知道骨灰盒分三十元、六十元、七十五元……。按你生前的等级办事,你当了副部长才能购买一百元一个的骨灰盒为你的骨灰安家落户。”“祖国语言是何等丰富,何等生动。漫画家、创作家、表演家、说唱家、翻译家、语言学者、社会学者……,岂能不向这宝库中作一番巡游探讨。”

  • 书名号的应用范围-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书名号的应用范围

    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对书名号的应用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这是主要用法。此外,法律规章、规定,方案等的名称也应加书名号,如:《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方案》等。文化产品的名称大部分也可以用书名号,例如,电影名、电视剧名、歌名、乐曲名、舞蹈名、雕塑名、画名、书法名、戏曲名、曲艺名、杂技名、刺绣名、摄影名,乃至相声、小品、特种邮票、剪纸的名称,都得用书名号。但是,一些大型建筑艺术,虽然也属于文化产品,习惯上却不用书名号,如天坛祈年殿。

    书名、篇章名如果有缩略形式,照样要用书名号,如《毛选》四卷、《现汉》等。报纸、刊物有专版、专栏或副刊,电台、电视台有专题节目,它们的名称都可用书名号,如《北京青年报》有专版《卡通阵线》,《文汇报》有副刊《笔会》,《人民日报》有专栏《今日谈》,中央电视台和北京文艺台分别有专题节目《体育沙龙》和《周末三人谈》。

    丛书是否用书名号,尚无统一意见。早年一般也用书名号,如《万有文库》《四库丛刊》;现在当然也可以用,如《新世纪万有文库》《露珠丛书》。有人主张用引号:丛书名为一个词的,“丛书”二字括在引号之内,如“妇女丛书”“五角丛书”;丛书名为短语的,“丛书”二字不括在引号之内,如“从小爱科学”丛书、“名人名家传记”文丛。

    课程和与其相应的教科书往往同一名称,这时,前者不用书名号,后者则需加书名号。如:语文课上,小明告诉老师,他的《语文》书不见了。

    当报纸或杂志的名称和报社、编辑部名称或和杂志社、编辑部名称相同时,如果指报纸或杂志本身,当然必须加书名号;如果着眼于单位,则可以不用。如:“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连续组织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就是在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今后可在新闻出版报上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对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的结果……”前一个“新闻出版报”是指单位,不必用书名号,后一个明显是指报纸本身,按理说应该加上书名号为好;但不加也不会引起误解,因此也可以不加。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同,那就非加不可。如:《山西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青年记者》注意民意调查。

    误用书名号的情况大致有两类。

    1.似是而非。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不符。如:“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只有《半月谈》杂志,没有“半月谈内部版”的刊名,“内部版”三字不应括在书名号之内。二是将题目名与篇章名混为一谈。如:“有个同学说,老师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保险不会豁边。”(《报刊文摘》1997年5月15日,三版)引文中,“责任”仅仅是一个作文的题目,还不代表一篇文章,所以不应加书名号。

    2.随意超出应用范围。主要是对引号和书名号不加区别,以致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某些活动名、机构名、表格名,都随意加上书名号,有人甚至在信封上对收信人的地址也加上书名号,这就用得太滥了。

    书名号有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之分。一般情况用双书名号。当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 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用法的一般原则

    数字使用看似简单,但是并不简单。出版物上使用数字时,应该注意:(1)要得体。如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西峡人戏称“5000轻骑闹山乡”。这里是一个仿七言诗的句子,数词后面没有量词,直接接名词,本身就有古汉语色彩,写作“5000轻骑”显然不得体。应改作“五千轻骑闹山乡”。(2)要保持局部统一。像下面的例子中数字用法体例就不一致:一一〇九钻井队……1211钻井队……六根枕木……7辆载重汽车……400多元……一千多美元……四分之一……1/3……。(3)带有计量单位的量值(横排)要用阿拉伯数字。(4)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量值不要移行。另外,使用阿拉伯数字,不要夹用汉字“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记位,如:“5千公斤、7百万人口、3千亿元、2万8千6百多亩”都应该改为“5000公斤、700万人口、3000亿元、28600多亩”。还应注意不要把汉文数码“〇”、拉丁字母“O”、阿拉伯数字“0”混同起来。

  • 数字用法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用法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物,有其独特的体例和历史继承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公文中数字的用法,有关方面作了具体的规定。1956年10月,在全国出版物实行横排之后,国务院秘书厅颁布了《关于在公文、电报和机关刊物中采用阿拉伯数码的试行办法》。这个“试行办法”规定下列情况使用阿拉伯数码:(一)表示数量、长度、高度、面积、体积、重量等各种计量的数字;(二)日期;(三)编号;(四)百分比。它的基本精神跟后来大家熟悉的由国家语委等七部门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1987年)几乎完全一致。但这个“试行办法”贯彻得不够理想,更没有在社会各类出版物上得到普及。198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则规定:“数字,除公文编号、统计表、计划表、序号、专用术语和其他必须用阿拉伯数码者外,一般用汉字书写。”1987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又重申了这项规定。199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条例(讨论稿)》对这项条文做了重要修订:“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用汉字外,使用阿拉伯数码。”1993年11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正式修订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码。”至此,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中数字使用,与一般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现行规定取得了一致。

  • 数字与信息交换用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数字与信息交换用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5.1.1.2条提到:“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年月日的标记可采用GB/T7408-94的5.2.1.1中的扩展格式。如:1994年9月30日和1994年10月1日可分别写作1994-09-30和1994-10-01,仍读作1994年9月30日、1994年10月1日。年月日之间使用半字线‘-’。当月和日是个位数时,在十位上加‘0’。”这里提到的国家标准GB/T7408-94,是指《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1994-0g-30”是信息交换用日期完全表示法的扩展格式,这种表示法用八个数字,简明、划一、醒目,可以推荐为我们日常书面中使用,如用于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但这种形式不可替代“1994年9月30日”用于一般的年代表述(如作定语或时间状语),像“该公司是于1994-09-30在北京成立的”中的“1994-09-30”应写作“1994年9月30日”。另外,把“1994年9月30日”写作“1994-09-30”“1994.09.30”“1994·9·30”“1994·09·30”都是不规范的。“1994.9.30”的形式最好也改用“1994-09-30”。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5.1.2条提到,书面上表示时、分、秒,“必要时,可按GB/T7408-94的5.3.1.1中的扩展格式。该格式采用每日24小时计时制,时、分、秒的分隔符为冒号‘:’。”如:“4时”可标记作“04:00”,“15时8分”可标记作“15:08”,“14时2分6秒”可标记作“14:02:06”。这里提到的国家标准GB/T7408-94,是指《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时、分、秒均用两位数字表示,简明划一醒目,可以推荐为我们日常使用。但须注意,此表示法是表示时刻的,而不是表示时间计量的。如:“到站时间:15:08”,是正确的用法,但“列车全程运行所需时间:15:08”是不正确的。后者应表示为“15时8分”“15小时8分”或者“15h8min”。另外,把“时、分、秒的分隔符”称为“冒号‘:’”,也不够妥当。应该说“时、分、秒之间采用与冒号‘:’形式相同的分隔符”。

  • 问号、叹号并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问号、叹号并用

    表示既有疑问语气又有感叹语气,有时见到叹号和问号并用。例如:“那么多困难都克服了,难道最后这一关就过不去了?!”“‘你被录用了。’‘真的?!’”

    “难道最后这一关就过不去了?!”是感情特别强烈的反问句,“真的?!”是带惊异语气的疑问句,句末都用了“?!”,确实有助于表示那种感情、语气。应该说这一形式在确实必要时可以使用,但不要滥用。大致上述两种情形时可以使用。下面两例使用不当。例如:“这场冠军争夺赛牵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啊?!”“你不是特别喜欢吃辣椒吗?!”前例是感叹句,“?!”用得没有道理,应改为叹号。后例是反问句,语气并不很强烈,用问号就可以了。

    两个或三个叹号并用的情况也有,表示特别强烈的语气或感情。一般是先单用,后并用,最多到三个为止,表示语气、感情的逐步加强。例如:“‘不!不!!不!!!’她大叫,疯了似的。”

    问号也有类似的用法,一般也是由少而多,三个为止。例如:“‘出什么事了?什么??你说什么???’他的脸色变得惨白。”

    这两种用法也一定要谨慎,只可在特别必要时偶尔为之,不能滥用。用多了,人们在心理和视觉上都不愿承受,事实上也会失去加强语气或感情的作用。

  • 选择问句怎样用问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选择问句怎样用问号

    选择问句是提出几种可能,让人从中作出选择,每种可能构成一个选择项。选择问句全句末尾要用问号,中间各选择项后面要不要用点号,用什么点号,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定。如果选择问句本身不长,选择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句中选择项之间就不用点号。例如:“你是吃食堂还是自己做饭?”

    如果选择项之间有停顿,选择项之间一般用逗号不用问号,全句末尾才用问号。例如:“是节省点钱坐火车呢,还是为争取时间坐飞机?”

    但如果为了强调,罗列较多的选择项,每一项又显得较有独立性,那么每项之后也可以都用问号。例如:“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划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下面一例各选择项之间都用问号更适宜:“这是什么?新式武器试验场,国防设施的伪装,中国人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抑或又一条长城?他们愕然了。”例中的三个逗号都宜改成问号。

  • 引文末尾怎样用点号-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引文末尾怎样用点号

    引文末尾的点号要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处理。

    把引文看作完整的话独立引用,引文末尾的点号(一般都是句号)要保留在引号里。这种时候一般都能用对。例如:

    “培根说:‘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如果把引语作为作者自己的表述的一部分,引语末尾、后一半引号前不用点号。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对偶是非常工整的。”“对孩子说话有时不要‘打开天窗说亮话’,绕个小弯子,说得委婉、间接一些,可能效果更好。”

    前一例引号所引的诗句是作“对偶”的定语的,诗句末原有的句号省去不用。这样的句子,引语和后面的句子成分连得很紧,没有停顿,所以一般在这种时候也不太会有人把引语末的点号留用在引号里面。后一例稍有不同,说到引语完了正好有一个句中停顿,要用逗号,这个逗号是句子的,不是引语末的,所以要用在后一半引号之后而不能用在后引号之前。这样的用法还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夸饰》中指出:夸张‘可以发蕴而飞滞,披瞽而骇聋’,这真是极妙地概括了夸张手法的作用。”“检验一个执政党的整体运作效果如何,就是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看党员个体行为就是看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这种时候比较容易出错,下面两例引文末尾点号就用得不对;“‘白发三千丈,’是一种夸张;如果说‘白发三尺长’,就什么意思都没有了。”“在人民政权的国家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前一例引号里的两个逗号要去掉,后一半引号后面用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后一例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后引号后加句号,这个句号表示全句末尾的停顿。

  • 专名号的用法-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专名号的用法

    专名号是一条直线,横行文字中标在字的下面,直行文字中标在字的左边。专名号用来标明人名、地名、朝代名,也可以标明国名、民族名、机关团体名、学校、企业等名称。例如:“鲁迅生于浙江绍兴,父亲姓周,母亲姓鲁。”“台湾、韩国、新加坡和香港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现代书面语中很少用,主要是排印费工,书写不便。

  • 别有用心 襟怀坦白-反义词应用词典

    别有用心 襟怀坦白

    别有用心 biéyǒuyòngxīn

    襟怀坦白 jīnhuáitǎnbái

    【别有用心】指另有不可告人的动机、企图。

    〔例句〕

    1.……往复几回之后,有一面一定拉出“动机论”来,不是说反对者“别有用心”,便是“哗众取宠”。

    2.王太尊也是说他办事可靠,那里知道他是别有用心的呢。

    【襟怀坦白】襟怀,胸怀。坦白,开朗,没有隐瞒。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例句〕

    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

  • 心平气和 意气用事-反义词应用词典

    心平气和 意气用事

    心平气和 xīnpíngqìhé

    意气用事 yìqìyòngshì

    【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例句〕

    周大勇觉着,张培这样谦逊、沉静、诚挚的心情挺好,连最毛躁的人见了他也会心平气和。

    【意气用事】意气:由于主观,偏见而产生的任性的情绪。凭感情冲动办事。

    〔例句〕

    你也不必太意气用事了,现在谋事也实在不易。

  • 采用 采取 采纳-近义词应用词典

    采用 采取 采纳

    采用 cǎiyòng 采取 cǎiqǔ 采纳 cǎinà

    【采用】选择合适的,加以应用。如:

    1.柱距采用了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四个次间又较窄。

    【采取】择取合适的方针、政策、方法、态度等而使用。如:

    2.这正是我们党在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关头所采取的唯一正确的方针,所表现的大公无私的态度。

    3.采取这些技术措施以后,主席台上发出的音波,多余的能完全吸走,不产生回声,又能留点混响,听起来不觉得声音干燥。

    【采纳】接受建议、意见、要求等。如:

    4.“观棋不言”的“真君子”大概是没有的,看棋的人总是比下棋的人来得性急;他们嚷呀,喊呀,唯恐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

    辨析:“采用、采取”均含有“挑选适合需要的并加以应用”的意思。“采用”着重于“用”,采其可用的。“采取”着重于“取”,从许多可用的事物中,选取最合适的。“采纳”着重于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采取”运用范围最广,一般用“采用、采纳”的地方,多数可换用“采取”,如采用(采取)现代化装备,采纳(采取)他的意见。

  • 雇用 雇佣-近义词应用词典

    雇用 雇佣

    雇用 gùyòng 雇佣 gùyōng

    【雇用】雇人做事或雇工。如:

    1.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但鉴于向来雇用女工之难,也就并不大反对。

    【雇佣】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如:

    2.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

    辨析:“雇用”是动词,如雇用女工做家务。“雇佣”带贬义,如雇佣军、雇佣兵役制、雇佣观点、雇佣关系。

  • 滥用 乱用-近义词应用词典

    滥用 乱用

    滥用 lànyòng 乱用 luànyòng

    【滥用】胡乱地、过度地使用。如:

    1.我们不是硬搬或滥用外国语言,是要吸收外国语言中的好东西,于我们适用的东西。

    【乱用】该用不用,任意随便用。如:

    2.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讽刺,但是必须废除讽刺的乱用。

    辨析:“滥用”,无限制地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如滥用职权,滥用方言。“乱用”,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而用那。

  • 利用 应用 运用-近义词应用词典

    利用 应用 运用

    利用 lìyòng 应用 yìngyòng 运用 yùnyòng

    【利用】①使事物或人发挥效能。②用手段使人、事物为自己服务。如:

    1.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2.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应用】使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如:

    3.人们可以把它提炼成各种产品,而且已经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应用在现代生活的许多领域中。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如:

    4.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精神,把它运用到全中国去。

    辨析:“利用”指有效地、充分地使用,如充分利用现有人才,利用图书杂志,“敌人利用孩子骗取情报”。“应用”可指抽象事物,如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指具体事物,如机器、工具、物品等。“运用”着重指根据事物特性灵活自如地使用,常说“运用自如”。

  • 效率 效用 效益-近义词应用词典

    效率 效用 效益

    效率 xiàolǜ 效用 xiàoyòng 效益 xiàoyì

    【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如:

    1.由于劳动效率提高,新人开始能腾出时间来从事艺术活动。

    【效用】效力和作用。如:

    2.表情和眼色在黑暗中又失去了效用,她只能和他打个一般的招呼。

    【效益】效果利益。如:

    3.设计中,不仅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而且要十分注意经济效益。

    辨析:“效率”指所用的能力与所产生的功效的比率,常指机械、电器等的工作效率,也指人们的劳动效率,工作效率。“效用”指事物的作用,常指人或事物在工作中发挥某种作用,如发挥水库的效用。“效益”指以最少劳力,最低消耗,产生社会所需要的最佳效果,如讲究效益,提高经济效益等。

  • 影响 作用-近义词应用词典

    影响 作用

    影响 yǐngxiǎng 作用 zuòyòng

    【影响】对人或事物所引起的作用。如:

    1.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作用】对人或事物产生影响。如:

    2.我们向沙漠进军,不但保护了农田,开辟了绿洲,而且对交通线路也起了防护作用。

    辨析:“影响”指对周围事物所起的作用,如影响广大群众,影响文学青年,深刻影响等。“作用”着重于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功用,如领导作用,防护作用,重大作用等。

  • 硬套 套用-近义词应用词典

    硬套 套用

    硬套 yìngtào 套用 tàoyòng

    【硬套】不结合实际勉强搬用。如:

    1.学习外地经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不要生搬硬套。

    【套用】模仿着应用。如:

    2.这就是说,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不能到处套用这个公式。

    辨析:“硬套”指不顾实际情况强加上去,如到处硬套,硬套外地经验,生搬硬套等。“套用”指不从本身实际出发地模仿,如套用现成办法,套用外地经验等。“硬套”程度比“套用”深。

  • 用费 费用 用度-近义词应用词典

    用费 费用 用度

    用费 yòngfèi 费用 fèiyòng 用度 yòngdù

    【用费】某一件事上的费用。如:

    1.我们学校,今年光是电灯照明的用费就达三千多元。

    【费用】花费的钱;开支。如:

    2.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只花了五千,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元。

    【用度】费用(总括各种支出)。如:

    3.对二十口以上的家道用度,他得经常做些必要的指示甚至警告。

    辨析:“用度”总括各种费用、开支,如全家的用度,企事业单位的用度。“用费”和“费用”是同素反序的同义词,都指具体的开支,如买书的费用,添置家具的费用等。“费用”较“用费”常用。

  • 运用 使用 应用-近义词应用词典

    运用 使用 应用

    运用 yùnyòng 使用 shǐyòng 应用 yìngyòng

    【运用】依事物特性加以利用。如:

    1.我们要学习鲁迅的这种精神,把它运用到全中国去。

    【使用】使人员、物资等为某种目的服务。如:

    2.所谓开动机器,就是说,要善于使用思想器官。

    【应用】直接用于生活或生产的。如:

    3.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辨析:“运用”指根据事物的特点使用,它多用于语言文字和抽象事物,如运用语言文字,运用马列主义理论。“使用”指使人或事物为某种目的服务,它可指具体事物,如使用微型计算机;又可指抽象事物,如使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使用价值。“应用”指直接用于生产或生活上,如应用科学、应用技术、应用文等。

  • 专心 用心-近义词应用词典

    专心 用心

    专心 zhuānxīn 用心 yòngxīn

    【专心】集中注意力。如:

    1.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的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

    【用心】多用心力,集中注意力。如:

    2.才小的书生听了,只怕自己考不中,处处用心,时刻记着乡亲们说自己不行。

    辨析:“专心”含有全神贯注,认真严肃的意味,常说专心钻研业务,专心学习文件,专心观察情况,专心致志。“用心”指多费心思和劳力,如用心照管精密仪器,用心订好计划;又指居心、企图,是名词,如别有用心,用心良苦。它们可通用,如专心(用心)学习体制改革文件。

  • 财用-古文观止词典

    财用cái yòng

    【词性】:名词

    财物(4)。《召公谏厉王止谤》:财用于是乎出。——财物从这里产生。《召公谏厉王止谤》: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可以用它来丰富百姓的财物、衣食。《王孙圉论楚宝》: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山林湖泊足以供给财物,就把它作为宝贝。

  • 功用-古文观止词典

    功用gōng yòng

    【词性】:名词

    功绩(1)。《伯夷列传》:功用既兴,然后授政。——功绩已显著,然后授给帝王政权。

  • 绩用-古文观止词典

    绩用jī yòng

    功业的效用(1)。《梓人传》:以至败绩用而无所成也。——以至于破坏功业的效用而且没有成就。

  • 器用-古文观止词典

    器用qì yòng

    【词性】:名词

    器皿用具(6)。《臧僖伯谏观鱼》:其材不足以备器用。——那材料是不能用来做器皿用具的。《祭公谏征犬戎》: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使他们的耕作器具锐利好使。《钴鉧潭西小丘记》:即更取器用。——我们就一次次地拿着器皿用具。

  • 任用-古文观止词典

    任用rèn yòng

    【词性】:动词

    委派人员担任职务(2)。《太史公自序》:下不得任用。——下面的人才得不到任用。《诸葛亮后出师表》: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任用李服,李服反而谋害他。

  • 是用-古文观止词典

    是用shì yòng

    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因此”(6)。《吕相绝秦》:狄应且憎,是用告我。——狄人口头上接受,而心里却憎恨,因此来告诉你们。《伯夷列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怨恨很少。《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是用气愤风云。——因此,义愤激动风云。

  • 魏君用晦-古文观止词典

    魏君用晦wèi jūn yòng huì

    【词性】:名词

    即魏用晦。明代人。余不祥(1)。《吴山图记》: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我同榜考中的朋友魏用晦做吴县知县。

  • 用-古文观止词典

    用yòng

    【词性】:名词

    一、功用,作用,效用(13)。《苏秦以连横说秦》: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凭大王的贤明,士兵百姓的众多,车马的功用,兵法的教练,就可以兼并诸侯,吞并天下,称帝号而统治天下。《晁错论贵粟疏》: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粮食,是君王极有作用的东西,也是治理国家最根本的东西。《小石城山记》:是固劳而无用。——这实在是花了劳力却没有功效。

    二、物资,资财,费用(5)。《苏秦以连横说秦》: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北面有胡貉、代马的资财。《苏秦以连横说秦》: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生活用的〕物资费用没有了,只好离开秦国返回家去。《晁错论贵粟疏》: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日劝农功。——顺从民心,有三个好处:一是君主的物资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了农业生产。

    三、用具,器具(4)。《臧僖伯谏观鱼》: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至于山林河流沼泽的产品,是器皿用具的材料。《郑庄公戒饬守臣》: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凡是你的器皿用具财货,不要放在许国。《召公谏厉王止谤》:财用于是乎出。——财货器具从这里生产出来。

  • 用-古文观止词典

    用yòng

    【词性】:动词

    一、使用,任用(116)。《烛之武退秦师》:君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我没能早任用你,现在情况危急才来求你,这是寡人的过错。《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文武一起使用。《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怎么夺取它们连极小的东西也不放过,使用它们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爱惜!

    二、采纳,采取,听从(15)。《乐毅报燕王书》: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燕惠王登上君位,中了齐国人的反间计,怀疑起乐毅来,便派骑劫代替他带领军队。《李斯谏逐客书》:惠王用张仪之计。——秦惠王采用了张仪的计策。《太史公自序》:孔子知言之不用。——孔子知道自己的言论不会被采用。

    三、需要(10)。《介之推不言禄》:身将隐,焉用文之?——我身体都要隐藏起来了,哪里还需要文饰它?《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需要灭亡郑国以使邻国的土地增加呢?《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活着不需要封为万户侯,只希望能结识一下韩荆州。

    四、效力,出力(2)。《李斯谏逐客书》:百姓乐用。——百姓乐〔于为国家〕效力。《报任安书》:士为知己者用。——士人愿为知己的人出力。

  • 用-古文观止词典

    用yòng

    【词性】:介词

    一、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依赖借助的事物。今语同,或可译为“按照”、“依靠”等(7)。《卜居》: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按照您的心思,去实行自己的主张吧。《贾谊治安策一》:彭越用梁,则又反。——彭越依靠梁国,接着又造反。《黄冈竹楼记》:用代陶瓦。——用它代替陶制的瓦。

    二、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因为”、“因”(9)。《路温舒尚德缓刑书》: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伯。——晋国有骊姬的灾难,文公因此成就霸业。《杨恽报孙会宗书》: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想不到又是因为这样受到讥笑议论。《朋党论》: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周武王的三千个臣子形成一个大朋党,周朝却因此兴盛起来。

  • 用-古文观止词典

    用yòng

    【词性】: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因而”(3)。《王孙满对楚子》: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螭魅罔两这些妖怪都不会遇到。因而能够上下和协,来受到上天的保佑。《箕子碑》:及天命既改,生人以正,乃出大法,用为圣师。——等到天意已经改变,百姓已经走上正轨,于是陈说大法,因而成为圣王的师傅。《箕子碑》:及封朝鲜,推道训俗,惟德无陋,惟人无远,用广殷祀,俾夷为华。——等到他受封朝鲜以后,推行礼义,转变风俗,有德行就不怕风气鄙陋,有人民就不怕地方偏远,因而推广了殷朝的政治文化,使偏远的民族同华夏一样。

  • 用晦-古文观止词典

    用晦yòng huì

    【词性】:名词

    即魏用晦。与《吴山图记》作者科举同榜考中。余不详(1)。《吴山图记》: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我同榜考中的朋友魏君用晦,做吴县知县。

  • 用事-古文观止词典

    用事yòng shì

    一、执政,当权(3)。《触詟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赵太后刚刚当权。《屈原列传》: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张仪〕到了楚国,又用丰厚钱物送给当权的大臣靳尚。《柳子厚墓志铭》: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柳宗元〕碰上执政的〔宰相王叔文〕得罪了皇帝,照例被贬谪去做刺史。

    二、所从事的事(1)。《五代史宦者传论》:盖其用事也近而习。——他们所从事的事跟君主接近而亲昵。

  • 用心-古文观止词典

    用心yòng xīn

    居心,存心(3)。《争臣论》:夫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那阳子的居心,也像这样啊。《争臣论》: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如果阳子存心是这样,那就更加糊涂了。《管仲论》: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大臣的居心,本来应该如此。

  • 执用-古文观止词典

    执用zhí yòng

    实际操作(2)。《梓人传》:凡执用之工不在列。——所有实际操作的工匠,不列名。《梓人传》:犹梓人自名其功而执用者不列也。——如同那个木匠自己把功劳写在屋梁上而实际操作的工匠不列名一样。

  • 把势钱把势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把势钱把势用

    【释义】:

    把势:妓院。意谓从哪儿得来的钱财,还要在哪儿用掉。《风月梦》九:开了这个牢门,总要职事,顺袋绳子要放松些。俗语说得好:把势钱把势用。这碗倒头饭若是没有这些花消使费,开门的人个个总要行盐了。

  • 杀人不用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杀人不用刀

    【释义】:

    比喻用隐蔽手段置人于死地。也指为人阴险毒辣。□《五灯会元·开圣栖禅师》:问:“如何是衲僧口?”师曰:“杀人不用刀。”《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八:王明道:“我刀也没有,怎么会杀人?”番王道:“我晓得杀人不用刀哩!”《鸳鸯针》二:这正是:道笑还疑哭,杀人不用刀。世风非古昔,步步费推敲。

  • 宝刀虽利,不动文士之心;骏马虽良,不中农夫之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宝刀虽利,不动文士之心;骏马虽良,不中农夫之用

    【释义】:

    谓东西再好,对于不需要的人也是无用。《隋史遗文》七:宝刀虽利,不动文士之心;骏马虽良,不中农夫之用。英雄虽有掀天揭地手段,那个识他、重他?还要奚落他。

  • 本事不用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本事不用借

    【释义】:

    表示本事现成就有,不用向外人去借。《金瓶梅词话》九九:李安冷笑说道:“我叔叔有名山东夜叉李贵,我的本事不用借。”早飞起右脚,只听忒楞的一声,把手中刀子踢落一边。

  • 不受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受用

    【释义】:

    不舒服。《红楼梦》二八:宝钗笑道:“我告诉你个笑话儿,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老残游记》十三:不但抚摩,心里还要许多不受用。

  • 不中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中用

    【释义】:

    无用,不顶用;不行,不可以。也指人将死。《红楼梦》八: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那怕你吃一坛呢。又一一三:姑娘,你那里知道,不好死了是亲生的,隔了肚皮子是不中用的。

  • 吃客用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客用客

    【释义】:

    意谓客人的吃用都是主人管的,不用自己花费。《醋葫芦》三:俗语道得好:吃客用客。又道:把他的头来研酱。落得吃了他的,骗了他的。

  • 聪明不可用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聪明不可用尽

    【释义】:

    意谓即便是聪明人也不可把聪明全部表现出来。《警世通言》三:俗谚又有四不可尽的话。那四不可尽?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见不尽者,天下之事。读不尽者,天下之书。参不尽者,天下之理。宁可懞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懞懂。

  • 打破了脑袋用扇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破了脑袋用扇扇

    【释义】:

    形容把发生的严重事情看得很轻,不在乎。《狐狸缘全传》一五:俗语说:打破了脑袋用扇扇,丑媳妇难免见婆婆,既作泥鳅不怕挖眼。总在洞里藏着,亦是无益。他是真人,也得讲理。莫若出去,看他怎样?

  • 大才必有大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才必有大用

    【释义】:

    有大才干的人一定有大的用处。《金瓶梅词话》七八:老总兵荣擢,恭喜。大才必有大用,自然之道,吾辈亦有光矣。

    ⊙大材必有大用

    《鼓掌绝尘》一八:老夫倒不晓得,我汴京城中有这两个豪杰,岂不是天生成的,我想大材必有大用,老夫备有小酌,预为二位贤契庆了。

  • 大萝卜还用屎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萝卜还用屎浇

    【释义】:

    浇:谐“教”。萝卜长大了快要拔出,已用不着再追肥浇屎了。比喻用不着别人指教。《红楼梦》一〇一:贾琏道:“是了,知道了。大萝卜还用屎浇?”

  • 刀砧各用,鼎不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刀砧各用,鼎不同

    【释义】:

    砧:砧板,切菜、切肉用的大木板。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子,烙饼的器物。刀和砧各有各的用处,鼎和的作用也各不相同。比喻人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用处。《英武传》一:太祖曰:“刀砧各用,鼎不同,君子各择其宜而使之。”众将皆服其言。

  • 刀口上不用,用刀背上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刀口上不用,用刀背上钱

    【释义】:

    意谓有好钢不用在刀口上,而用在刀背上。比喻钱花得不是地方,没用在关键紧要处。《三刻拍案惊奇》二八:他不要田,便与他银子。没有,我那边拿来,与他丫头他也不便,好歹再与他二十两罢。不要刀口上不用,用刀背上钱!

  • 得失荣枯总是闲,机关用尽也徒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得失荣枯总是闲,机关用尽也徒然

    【释义】:

    闲:平常,等闲。机关:计谋。指人的兴衰成败都是平常事、不足挂心,奸谋再多也是白费心机。《金瓶梅词话》三〇:得失荣枯总是闲,机关用尽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 得失荣辱总在天,机关用尽也徒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得失荣辱总在天,机关用尽也徒然

    【释义】:

    人的命运好坏全由上天决定,自己用尽心机也是白费。《初刻拍案惊奇》三三:得失荣辱总在天,机关用尽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 敌善射,则不可轻用其将;敌负勇,则不可轻用其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敌善射,则不可轻用其将;敌负勇,则不可轻用其卒

    【释义】:

    负:依仗,凭借。敌方善于射箭,就不可轻易让将领出阵;敌方军士正勇气十足时,则不能轻易让军卒去拼命。指用兵要避敌之长,击敌之短,掌握敌人虚实,然后采取相应措施。《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六五:怎么饶得他?自古道:“敌善射,则不可轻用其将;敌负勇,则不可轻用其卒”故兵家设机于虚实之间,是以决胜。他们虚实也不辨,做个甚么将军!

  • 恶人自有恶人的用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恶人自有恶人的用处

    【释义】:

    指恶人也有他特殊的用处。《黄绣球》五:如果事由他起,则系铃解铃,原须一人;即不由他起,得了他,许些甜味儿,先不先就可晓得眼前的消息,这才是恶人自有恶人的用处呢!

  • 割鸡而用牛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割鸡而用牛刀

    【释义】:

    比喻大材小用或小题大做。《野叟曝言》三三:众人之论,非劳师动众,即旷日持久;至此等小事,而上渎法王、真人,直割鸡而用牛刀也!

  • 割鸡焉用牛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割鸡焉用牛刀

    【释义】:

    杀鸡哪用得着杀牛的刀。比喻做小事不必用大的力量。指不必小题大做,或对敌出手不要大材小用。□语本《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谓治理一个小地方,用不到礼乐教化。《三国演义》五:吕布背后一人高声出口:“割鸡焉用牛刀?不劳温侯亲往。吾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耳!”《水浒全传》六三:索超笑道:“割鸡焉用牛刀,自有战将建功,不必主将挂念。”《封神演义》四〇:太师用兵多年,如今为何颠倒!料西岐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割鸡焉用牛刀。

    ⊙割鸡何用牛刀

    《蜃楼志》一二:冯刚道:“割鸡何用牛刀,哥哥山寨之主,不必轻动,小弟同三位兄弟代哥哥一行。”

    ⊙割烹何必用牛刀

    《西湖拾遗》一:自是范张情义重,割烹何必用牛刀。

    ⊙割鸡焉能用牛刀

    《闽都别记》二二〇:割鸡焉能用牛刀!不必劳钵盂,惟问答故事,答得来便真,答不来便假。

    ⊙杀鸡焉用牛刀

    《三国志通俗演义》一:吕布背后一人高声而出曰:“杀鸡焉用牛刀?不必温侯有劳虎威。吾观斩众诸侯首级,如探囊取物。”

  • 隔了肚皮子不中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隔了肚皮子不中用

    【释义】:

    隔了肚皮子:意谓不是亲生。意谓不是亲生的骨肉靠不住。《红楼梦》一一三:刘老老诧异道:“阿弥陀佛!好端端一个人怎么就死了?我记得他也有一个小哥儿,这便怎么样呢?”平儿道:“这怕什么,他还有老爷太太呢。”刘老老道:“姑娘,你那里知道,不好死了是亲生的,隔了肚皮子是不中用的。”

  •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释义】:

    遇到好的地方就安居下来,遇到受苦的地方就花钱消灾。《西游记》九七:三藏苦痛难禁,只叫“悟空!怎的好!怎的好!”行者道:“他打是要钱哩。常言道:好处安身,苦处用钱。如今与他些钱,便罢了。”

  • 好处生天,苦处用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好处生天,苦处用钱

    【释义】:

    生:升。祈祷语,给死者烧纸祭奠时说。意谓希望死者能赶快升天落到好的地方,若落到苦难之处,就花钱来消灾。《金瓶梅词话》八九:这春梅不慌不忙,来到坟前,插了香,拜了四拜,说道:“我的娘,今日庞大姐特来与你烧陌纸钱,你好处生天,苦处用钱。”又八九:六姐,不知你埋在这里。今日孟三姐误到寺中,与你烧陌纸钱,你好处生天,苦处用钱。

  • 和尚跑了,拉住没辫子的人当秃驴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和尚跑了,拉住没辫子的人当秃驴用

    【释义】:

    秃驴:骂和尚的话。比喻当事人跑掉了,抓住不相干的人来顶替他当差。《冷眼观》一七:别要明天闹出大乱子来,和尚跑了,拉住我没辫子的人当秃驴用,那才是骑在虎背上不能下虎呢,可不是顽的。

  • 回马不用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回马不用鞭

    【释义】:

    回马:回槽的马。回槽的马不须用鞭打,也走得很快。比喻乐意做的事情或驾轻就熟的事情办得又快又顺利。《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九一:道犹未了,这正叫是回马不用鞭,早已到了宝船上,拜见二位元帅。《开辟演义》一三:遂发日月回家执事,毋得迟误。日月大喜,谢恩而出。正是回马不用鞭,不一、二时,早到了咸池。

  • 家有一千两,日用银二钱;若还无出息,不过十三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家有一千两,日用银二钱;若还无出息,不过十三年

    【释义】:

    意谓即便家中广有钱财,如不思进取,也维持不了多久时间。《韩湘子全传》二六:我们如今借住在这里,终久不是个了结,还须另图一个安身去处,才好做些生理,以过日子。若只这般混帐,一日一日难过了。岂不闻:家有一千两,日用银二钱;若还无出息,不过十三年。

  • 拣口儿吃用,换套穿衣-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拣口儿吃用,换套穿衣

    【释义】:

    拣口儿:挑选合口的饮食。形容富裕受用的生活。《金瓶梅词话》八一:他家女孩儿韩爱姐,日逐上去答应老太太,寸步不离,要一奉十,拣口儿吃用,换套穿衣。

  • 教儿须用打黄荆,不打黄荆定不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教儿须用打黄荆,不打黄荆定不成

    【释义】:

    黄荆:荆条。谓教育小孩离不开棒棍体罚。不打不能成材。《锦绣衣》三:古人说的好:教儿须用打黄荆,不打黄荆定不成。又道得好:一片无情竹,专打书不熟。岂有教儿不打儿之理?

  • 莫道此人全没用,也有三分鬼画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莫道此人全没用,也有三分鬼画符

    【释义】:

    鬼画符:喻乱涂乱画,画技拙劣。意谓不要说这人没一点用处,也多少有一些本领。《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七:非幻站在左壁厢,看见这些妖精这么样儿搬弄,说道:“师父,你莫道此人全没用,也有三分鬼画符。”

  • 起心用心,反害己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起心用心,反害己身

    【释义】:

    意谓人产生害人念头使心用计,结果反而害了自己。《跻春台·双金钏》:观此案可知:起心用心,反害己身。害人终害己,越害越隆兴。

  • 钱用在刀口上-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钱用在刀口上

    【释义】:

    比喻钱要用在关键、起作用的最急用的地方。《官场现形记》二五:钱用在刀口上才好,若用在刀背上,岂不是白填在里头?

  • 人情不用挣,势利两相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情不用挣,势利两相随

    【释义】:

    挣:搏取。比喻人情势利,自然会趋炎附势。《禅真后史》四八:古人说得好:“人情不用挣,势利两相随。”这瞿家亲邻友族见瞿琰提契二兄做了官,又见瞿璿中年生子,那送合礼来贺的接踵而至。

  •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释义】:

    三寸气:呼吸。无常:迷信谓勾魂之鬼卒,引申指死亡。意谓人活着的时候可以有种种算计或作为,一旦死了一切也就完了。《水浒传》三一:两个斗了十数合,只听得山岭傍边一声响亮,两个里倒了一个。但见月光影里,纷纷红雨喷人腥;杀气丛中,一颗人头从地滚。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警世通言》二二:只见街上人纷纷而过,多有说这老和尚可怜,半月前还听得他念经之声,今早呜呼了。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欢喜冤家》一九:知日着人抬了棺木衣衾,唤了方氏,轿子抬去,同往桥边入殓。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喻世明言》一〇:倪太守又延了数日,一夜痰厥,叫唤不醒,呜呼哀哉死了。享年八十四岁。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早知九泉将不去,作家辛苦着何由。《醒世恒言》九:约莫哭了两个更次,乘爹妈睡熟,解下束腰的罗帕,悬梁自缢。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三寸气在千般用,一遇无常万事休

    《三春梦》三三:薛灶子赶上,手起刀落,将天斗挥做两段。正是:三寸气在千般用,一遇无常万事休。

    ☉三分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说岳全传》六〇:可怜张保伏侍岳爷这好几年,立了多少功劳,才博得个前程;不愿为官,今日仗义死于此地!正是:三分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三条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宣和遗事》前集:贾奕觑了,认的是天子衣,一声长叹,忽然倒地。不知贾奕性命如何?三条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三股气在千条计,一旦无常万事休

    《锋剑春秋》三:屈兴无奈,只得四马来战白起。不上几合,被白起挑于马下。三股气在千条计,一旦无常万事休。

    ☉一日无常万事休,半床席卷不中留

    《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张良即便题诗一首:一日无常万事休,半床席卷不中留。忧愁恋儿年纪小,爱子贪妻不到头。

    ☉一旦无常万事休

    《儿女英雄传》一九:即如这十三妹,假使他方才一伸手就把那把刀绰在手里,往项下一横,早已“一旦无常万事休”了,就让有一百个假尹先生,还往下合他说些甚么?

    ☉一口气为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韩湘子全传》一三:若说众人,一口气为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纵是身荣富家客,那个能人会接头?岂不是假人!

  • 狮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狮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

    【释义】:

    比喻做事无论大小都要集全力认真对待。《水浒传》二五;忆大雄氏有言:狮子搏象用全力,搏兔亦用全力。今岂武松杀虎用全力,杀妇人亦用全力耶?

  • 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使心用心,反害其身

    【释义】:

    比喻刻意费心机去谋害他人,结果往往是害了自己。《醒世恒言》五:奉劝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

    ⊙使心用心,反累己身

    《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二:报应多端,天道不爽,只如一个人使心用心,反累己身,身根结成,罪根难灭。

    ⊙使心用心,反害自己

    《西游记》一七:恨我那个不识人的老剥皮,使心用心,今日反害了自己。

    ⊙使心用心,反累其身

    《贪欣误》五:却不知那个青天湛湛,最肯为人抱负不平,断断不容你躲过。这却不是使心用心,反累其身么。

    ⊙使心用心,反害了自身

    《儒林外史》四:商议定了,做鬼做神,来弄送我,不过要簸掉我几两银子,好把屋后的那一块田卖与他!使心用心,反害了自身!落后县里老爷要打他庄户,一般也慌了,腆着脸,拿帖子去说,惹的县主不喜欢。

    ⊙使心用心,自弄自身

    《三续金瓶梅》二八:正对着三年限满,花了个精光,才好了,此是后话不题,有谚语四句为证:使心用心,自弄自身;暗使亏心,神目如电。

  • 英雄无用武之地-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英雄无用武之地

    【释义】:

    形容有才能的人没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或机会。□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英雄无所用武。《喻世明言》八:李都督虽然骁勇,奈英雄无用武之地。《醒世姻缘传》一:这个晁大舍原是挥霍的人,只因做了穷秀才的儿子,叫他英雄无用武之地。《隋唐演义》六六:如今在此家庭相聚,彼虽多谋,只好痴守,英雄无用武之地。□按,此语已见于《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

    《三国演义》四三:今操芟除大难,略已平矣,近又新破荆州,威震海内;纵有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 宰相须用读书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宰相须用读书人

    【释义】:

    宰相:朝中职务最高的辅政大臣。意谓宰相应该任用文人来做。《西湖二集》四:孝宗问道:“适才有一个姓息的太守辞朝,世上怎生有这个怪异之姓?”赵雄即奏道:“春秋时有息妫,汉时有息夫躬,此是从来所有之事,非怪异也。”孝宗大喜道:“卿学问赅博如此,真‘宰相须用读书人’也!”遂赐蟒衣玉带。

  • 在家敬父母,何用远烧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在家敬父母,何用远烧香

    【释义】:

    意谓孝敬父母,就会得到神灵的赞许保佑,用不着到远方去寻庙烧香,祈求保佑。《儿女英雄传》二四:从来说得好:在家敬父母,何用远烧香!人生在世,除了父母这两尊佛,那里再寻佛去?孝顺父母,不必求佛,上天自然默佑,不孝父母,天且不容,求佛岂能忏悔?

  •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释义】:

    势:权力、威势。福:福分。威权不可用尽,福分不可享尽,不可太贪便宜,不可太耍聪明。指凡事宜留有余地,不可做得太过分,否则对自己反而有害。《警世通言》三:这四句诗,奉劝世人虚己下人,勿得自满,古人说得好,道是:“满招损、谦受益。”俗谚又有四不可尽的话。那四不可尽: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释义】:

    书本到实际应用的时候,才后悔读得太少;事情不亲身经历就不知道艰难不易。《俗话倾谈》一:不用教,不用教,照从前咁样孝法便好过头咯。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济公全传》四一:谈了几句闲话,又盘问些诗文,李文元对答如流,赵海明甚喜。然后书僮研了墨,求李文元写了一幅对联,写完一看,上写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 顺风吹火,用力不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顺风吹火,用力不多

    【释义】:

    形容趁机行事,就会非常省力、顺利。□语本《景德传灯录·前汝州南院和尚法嗣》:因风吹火,用力不多。《闽都别记》二九:众答曰:“顺风吹火,用力不多,怎的不可!”

    ⊙顺风吹火,不为难事

    《石点头》七:我叨在宦途,要举荐你广游大人门下,不过顺风吹火,不为难事。

  • 私下演了官场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私下演了官场用

    【释义】:

    做某件事之前先私下里演习一番,以便正式公开做时不出差错。《龙图耳录》七九:很好,私下演了官场用。师父算是正堂,丁大叔、丁二叔算是左右副堂,索性闹个“三堂会审”。

  • 天地生材,必有用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地生材,必有用处

    【释义】:

    天地所生万物必定都有其用途。指天下无弃物。□唐·李白《将进酒》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儿女英雄传》二一:况且天地生材,必有用处,看你众位身材凛凛,相貌堂堂,倘然日后遇着边疆有事,去一刀一枪,也好给父母博个封赠。

  • 天生一人,必有一人之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生一人,必有一人之用

    【释义】:

    上天造就出一个人,必定有这个人的用处。意即天不生无用之人,每个人都有他的一定用处。《青楼梦》二:此古人语也,然亦未必尽然。

  • 为人不可用机心,机心用尽罔害身-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为人不可用机心,机心用尽罔害身

    【释义】:

    机心:心计,诡谋。指做人千万不可用心计害人,心计用完了无不失意害己。《天妃娘妈传》二二:闻有云:为人不可用机心,机心用尽罔害身。始信人言腾口说,今知句句却皆真。

  • 闲时学得忙时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闲时学得忙时用

    【释义】:

    平时学会的东西,紧急时就能用上。《西湖二集》二五:子不识时务,天下正要多事,不多几时,北方便有兵起,不可不预先练习以救日后之急。俗语道:闲时学得忙时用。

  • 闲时置下忙时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闲时置下忙时用

    【释义】:

    平时作好准备,以供急需时应用。《儿女英雄传》四〇:小大姐儿裁裤子,闲时置下忙时用。

    ⊙闲时备了急时用

    《情变》一:这是我闲时备作了急时用的,你们千万在心。

  • 闲中布子忙中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闲中布子忙中用

    【释义】:

    围棋战术一。闲时布下一子,等到后来危急时就用上了。比喻预先做好准备,到后来急需时正好应急。《续侠义传》六:明公与他定了秘计,即以劫寨之兵作为设伏断后之兵,“闲中布子忙中用”,虽烧了两营,伤了三将,却尚不致大败。

  • 小大姐儿裁褯子——闲时置下忙时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小大姐儿裁褯子——闲时置下忙时用

    【释义】:

    歇后语。小大姐儿:指未嫁女子。褯jiè子:尿布。比喻平时做好准备供急需时使用。《儿女英雄传》四〇:他心此时早想到此番跟了舅舅太太出去,是个耳鬓厮磨,先打了个小大姐儿裁褯子——闲时置下忙时用的主意呢!

  • 心无二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心无二用

    【释义】:

    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也指专心一意。《三遂平妖传》五:道士觑着媚儿,正在出神,听说告止,便道:“再请一杯儿。”慌忙取壶斟酒,却不知酒壶已被瘸子在他手中取去,吃得罄尽了,端的是心无二用。《喻世明言》六:自古道心无二用,原来申徒泰一心对着那女子身上出神去了,这边呼唤,却不听得,也不知分付的是甚话。

  • 心好不用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心好不用斋

    【释义】:

    为人只要心地善良,就等于吃素念佛。《姑妄言》七:了缘道:“狗肉我也吃,你不听得人说,心好不用斋么?”

  • 心好不用持斋,行恶无益念经-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心好不用持斋,行恶无益念经

    【释义】:

    意谓只要心地好,用不着吃斋念佛;行为不善,即便念经拜佛也徒劳无益。《闽都别记》三七七:人常言,心好不用持斋,行恶无益念经。此案全是天作,并非人为。

  • 养女儿无用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养女儿无用处

    【释义】:

    旧时以为生了女儿,早晚要嫁人,不能承嗣,不能抚养父母,对于娘家来说,没有用处。《白鱼亭》六〇:四娘笑道:“虽不得你的恩,却也难为了你的姐妹们,俗语说养女儿无用处,我们今日全靠这些女儿帮忙,故此才有今日,何尝不是你们的好处呢。”

  •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释义】:

    长期供养军队,是为了一旦事急能用来打仗。也比喻长期供养属下是为了一时的急需。《水浒全传》六一: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许多推故。若是那一个再阻我的,教他知我拳头的滋味。”《隋唐演义》八八:自古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那兵平时备着用的,如何到变起仓卒,才去募兵?

    ⊙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三国演义》一〇〇:朝廷养军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金瓶梅词话》二六: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岂可听见家有贼,怎不行赶!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秦并六国平话》下:我王,古云:养军千日,用在一朝,臣赤心报国。《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〇:只见帐下诸将一齐禀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末将们不才,愿先出马,擒此妖贼。”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彭公案》三一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二将军和三将军被擒,飞龙岛失守,皆因周百灵所起,他今天不该弃我而走。

    ⊙养军千日,用军一朝

    《西游记》三六:老和尚道:“养军千日,用军一朝。你怎么不出去?”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说岳全传》一三:古言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卿等受国家培养有年,今当贼寇临城,并无一人建策退兵,不辜负国家数百年养士之恩么?

    ⊙养兵千日,用兵一遭

    《彭公案》二二七:韩登说:“我养兵千日,用兵一遭,今天这场架可打得?”

  • 药不执方,合宜而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药不执方,合宜而用

    【释义】:

    意谓医生用药不必拘泥于成方,只要合适就可以。《西游记》六九:行者道:“古人云:药不执方,合宜而用。故此全征药品,而随便加减也。”

  • 一钱不使,二钱不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钱不使,二钱不用

    【释义】:

    一分钱两分钱也舍不得用。形容人极端吝啬。也形容人极其勤俭节约。《雨花香·铁菱角》:这人颇有心机,性极鄙啬,真个是一钱不使,二钱不用,数米而食,称柴而炊,未过十多年,另自赚有盐船三只,往来江西,湖广贩卖。

    ⊙一钱弗使,两钱弗用

    《何典》一:我们夫妻两个,一钱弗使,两钱弗用,吃辛吃苦,做下这点牢人家。

    ⊙一文也不使,半文也不用

    《初刻拍案惊奇》三五:又有一件作怪:虽有这样大家私,生性悭吝苦克,一文也不使,半文也不用,要他一贯钞,就如挑他一条筋。别人的恨不得劈手夺将来;若要他把与人,就心疼的了不得。

    ⊙一文不使,半文不用

    《初刻拍案惊奇》三五:可又作怪,他父亲一文不使,半文不用,他却心性阔大,看那钱钞便是土块般相似。

    ⊙一文不舍,一文不用

    《照世杯》三:徽州风俗原是朴茂,往往来来,只是布衣草履,徒步肩挑,真个是一文不舍,一文不用。做到十余年,刻苦艰辛,也积攒了数千两本钱。

  • 疑人莫用,用人莫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疑人莫用,用人莫疑

    【释义】:

    对人有怀疑就不要任用,任用了就不要怀疑。指应该信任所用之人,要放手让他们去干。□语本《金史·熙宗本纪》:疑人勿使,使人勿疑。《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八:黄凤仙忠良谨厚,不必过疑。又且疑人莫用,用人莫疑。《续西游记》四〇:僧人笑道:“师兄,你如何用此心肠?俗说的疑人莫用,用人莫疑。想我与你同是一会之人,怎么立个诈骗你心?”《儿女英雄传》三三:自古道“疑人莫用,用人莫疑”,他两个既有这番志向,又说的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这桩事责成他两个办起来,才是个挈矩之道。

  •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释义】:

    因:借。比喻借机行事,不必费多少力即可办成。《金瓶梅词话》八〇:这李娇儿听记在心,过了西门庆五七之后,因风吹火,用力不多。《警世通言》二八:那老张对小乙官道:“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一发搭了他去。”

  • 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

    【释义】:

    能用得着人时就亲近,用不着时就疏远。意谓对人的态度好坏惟以个人利益为转移。形容人刻薄寡恩。《醒世姻缘传》一五:你既知他是戏子小唱,谁叫托他做事,受他的好处?又谁叫你与他结拜兄弟?这样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的事,孩儿,你听我说,再休做他。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冷眼观》三:老子这大红顶子提督军门毅勇巴图鲁,可不是假的,不过因为天下太平,皇上家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我没有余着钱,又有老娘受累,不得已做些小本钱生意,骗碗饭吃。

  • 用一个钱要掂掂厚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用一个钱要掂掂厚薄

    【释义】:

    形容花钱非常小心。也指人吝啬爱财。《何典》三:你向常用一个钱要掂掂厚薄,也算是一钱如命的。

  • 有福之人,不用费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福之人,不用费力

    【释义】:

    意谓有福气的人无须劳力费心,福分自然现成。《闽都别记》二七三:有福之人,不用费力,天使他取现成与我!又晓得我们肚饥,且将饼来充饥,好走路回去。

  • 有银用银,无银用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银用银,无银用力

    【释义】:

    意谓有钱就花钱而省力,无钱就只有吃苦使力。《醒世恒言》一〇:刘公道:“你身子怯弱,如何走得远路?”刘奇道:“公公,常言说得好:有银用银,无银用力。小子这样穷人,还怕得什么辛苦!”

  • 有钱将钱用,无钱将命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有钱将钱用,无钱将命挨

    【释义】:

    指出了事情或身处危境,有钱可以花钱平息或脱险,无钱就只好拿命抵挡了。《粉妆楼》二二:赵胜道:“恩公,小弟若有二十两银子倒没话说了。自古说得好:‘有钱将钱用,无钱将命挨。’我如今只好将命挨了。”

  • 欲求天上宝,须用世间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欲求天上宝,须用世间财

    【释义】:

    天上宝:指神佛仙家之宝。要想得到神佛仙家的珍宝,就得用人间的钱来买。比喻要求得别人的真传、技艺或珍贵物品等,就要舍得花钱。《金莲仙史》一六:今者蒙师救拔,师徒之分,不必谦逊。况师《西游记》中有言曰:欲求天上宝,须用世间财。唐三藏不舍金钵盂,真经不能到手。虽然是道中的隐语,世礼亦当然也。

  • 皂隶门前过,留他吃杯茶,虽说无路用,也是冷热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皂隶门前过,留他吃杯茶,虽说无路用,也是冷热债

    【释义】:

    皂隶:衙役。冷债:欠久的债。热债:刚欠下的债。意谓平日结交衙役,一旦有事,就可用得上了。比喻人情要平时做下,遇急才能派上用场。《天豹图》一一:秦氏道:“你如今也认得我了!古人说得好:皂隶门前过,留他吃杯茶,虽说无路用,也是冷热债。自从去年初秋你到我家,你就做势装腔,迷着少爷,少爷被你迷昏了,竟将我搁起放在一边。……难道这点小事,你就说不来,何必来求我。”

  • 砧刀各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砧刀各用

    【释义】:

    砧板和菜刀各有各的用处。比喻物各有其用。《儿女英雄传》三七:语不云乎:“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又云:“砧刀各用”。盖上房为燕居之所,师爷乃函丈之尊。

  • 治乱世,用重典-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治乱世,用重典

    【释义】:

    重典:处罚重的刑法。治理混乱的社会,要用严刑峻法。《活地狱》一〇:治乱世,用重典。古人的话是一点儿不错的。方今天下扰乱,盗贼繁兴。治盗之法,宜猛不宜宽。

    ⊙治乱世,用重刑

    《老残游记》八:那日东造到府署禀辞,与王公见面,无非勉励些“治乱世,用重刑”的话头。

  • 是用-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是用shì yòng

    熟语

    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因此”。

    《左传·成公十三年》: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春秋左传集解》册二页七二四)

    ——狄国答应了〔秦国〕,但是憎恶〔秦国不讲信用〕,因此〔就把这事〕告诉了我们。

    《史通·外篇·惑经》:昔王充设论,有《问孔》之篇。虽《论语》群言,多见指摘,而《春秋》杂义,曾未发明。是用广彼旧疑,增其新觉,将来学者,幸为详之。(《史通通释》册六卷十四页十三上)

    ——过去王充发了一些议论,有《问孔》一文。虽然对《论语》里的各种言论,大都作了指摘,可是《春秋》里的杂义,却没有发现阐明。因此〔我在本书里〕扩大了他原来怀疑的地方,增添了自己新觉察到的疑点。未来的学者,希望详细加以研究。

  • 用-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用yòng

    介词

    “用”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补语。有时介词的宾语可以省略,有时可以前置。

    一、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原因。可译为“为”、“因”、“因为”等。

    《诗经·邶风·雄雉》: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毛诗注疏》册二卷二之二页三上)

    ——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不好?(忮:嫉妒。臧: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史记》册五页一七四三)

    ——君王前些时候打算攻打齐国,伍员极力劝阻,后来〔伐齐〕获得了胜利,因此〔他〕反而怨恨君王。

    章炳麟《秦献记》:京房称赵高用事,有正先,用非刺高死。(《章氏丛书》册十八文录一页四十三上)

    ——京房〔在上汉元帝书中〕说赵高当权时,有个名叫正先的人,因为非议讽刺赵高而被处死。(京房:本姓李,字君明,西汉经学家。)

    二、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所依赖借助的事物、方式等。今语同,有的可译为“由”、“依靠”等。

    《周易·谦》: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周易注疏》册一卷二页十九下)

    ——谦逊的君子,用〔恭敬的态度〕渡大河,必定吉利。(谦谦:谦逊的样子。)

    《管子·任法》:富人用金玉事主而来焉。(《管子》册三卷十五页九上)

    ——富人用金银珠玉来事奉君主。《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孟子注疏》册二卷五下页二下)

    ——我听说过用夏来改变夷的,没有听说过被夷改变的。(夏:即华夏。夷:古代我国对四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荀子·性恶篇》: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荀子》册四卷十七页一上)

    ——由此看来,那么人性恶是很明显的了。

    《史记·货殖列传》: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史记》册十页三二六〇)

    ——清,是个寡妇,能守住她的家业,依靠资财保卫自己,不被侵犯。

    三、介绍并处置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直接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史记·匈奴列传》:单于(chányú)既得翕(xì)侯,以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与谋汉。(《史记》册九页二九〇八)

    ——单于已俘得翕侯赵信,把〔他〕封为仅次于自己的王,并把自己的姐姐嫁给他,与〔赵信〕策划夺取汉朝天下。

    四、介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时旁及的对象。可译为“于”。

    《周易·蒙》:发蒙,利用刑人。(《周易注疏》册一卷一页十九下)

    ——观察问题准确,有利于〔正确地〕处罚人。(发蒙:启发蒙昧,这里引申为看问题准确。)

    《周易·谦》: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周易注疏》册一卷二页二十上)

    ——有名望且谦虚,有利于出兵攻打别的国家。

    五、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由”。

    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凡二十五家中陶冶木石等匠俱用伍长及伍卒为之。(《洪秀全选集》页八二)

    ——二十五家中的陶匠、铁匠、木匠、石匠等都由伍长和兵士担任。(伍长:古代军制以伍人为伍,每伍有一人为长。)

  • 用-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用yòng

    连词

    一、连接分句,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

    《荀子·解蔽篇》:瞽者仰视而不见星,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荀子》册三卷十五页九上)

    ——盲人抬头看不见星星,人们不会根据〔这〕判断有没有〔星星〕,因为盲人的视觉是迷乱的。

    《汉书·食货志上》:田中不得有树,用妨五谷。(《汉书》册四页一一二〇)

    ——田地中间不能有树,因为妨碍五谷生长。

    二、连接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因而”。

    《尚书·金滕》: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尚书注疏》册三卷十三页五上)

    ——于是受命于上帝之庭,散布福佑于四方,因而能够安定你子孙于地上。

    《史通·外篇·惑经》:故宋飞六鹢(yì),小事也,以有告而书之;晋灭三邦,大事也,以无告而阙之。用使巨细不均,繁省失中。(《史通通释》册六卷十四页八下)

    ——所以宋国飞起六只鹢鸟,是小事,由于有〔宋国的〕报告而记载了它;晋灭三个诸侯国,是大事,由于〔晋国〕没有报告而无记载。因而使得〔记事〕大小不协调,繁简不恰当。(鹢:一种象鹭鸶的水鸟。)

  • 用-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用yòng

    附类

    一、名词。作“费用”解。

    《荀子·天论篇》: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册三卷十一页九上)

    ——加强农桑节省费用,那么天就不能使他贫困。

    二、动词。作“任用”解。

    《左传·僖公三十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三九六)

    ——我没有早些任用您,现在〔国家〕危急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 不受用-汉语惯用语辞典

    不受用bù shòu yòng

    ①不享用。《西游记》“上界有无边的胜景,你不受用,却私走一方,何也?”②谓不舒服。《红楼梦》“才刚为那个药我说了个不知道,宝兄弟心里不受用了。”

  • 不中用-汉语惯用语辞典

    不中用bù zhōng yòng

    ①不合用,无用。也谓人快死了。《红楼梦》“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茅盾《子夜》“佩珊!我想老太爷一定是不中用了!”②不行,不可以。《红楼梦》“李妈道‘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那怕你喝坛呢!’”

  • 用工夫-汉语惯用语辞典

    用工夫yòng gōng fu

    谓花费时间、精力。《人民日报》2000.11.3.“我专门创作了这件作品,把坯材整个挖出,很用工夫,整整雕了两个月。”

  • 用脚投票-汉语惯用语辞典

    用脚投票yòng jiǎo tóu piào

    谓以抛售证券、外流资本、抵制或退出参与等消极手段表示反对或不满。《人民日报》1995.4.25“当股东对代理人的经营绩效不满时,就‘用脚投票’。”

  • 用心思-汉语惯用语辞典

    用心思yòng xīn sī

    动脑筋。《人民日报》2001.7.30“让国内航空公司用心思去研究市场动向、别动不动就把乘客当‘替罪羊’。”

  • 用在刀口上-汉语惯用语辞典

    用在刀口上yòng zài dāo kǒu shàng

    见“用在刀刃上”。

  • 用在刀刃上-汉语惯用语辞典

    用在刀刃上yòng zài dāo rèn shàng

    指把资源用在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的地方。新华网北京2001.12.11“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力求取得更大的防病治病效益。”也说“用在刀口上”、“花在刀刃上”。《文汇报》2001.4.4“有专业药师管理,减少和杜绝了不合理用药和重复用药的现象,药物都用在‘刀口’上,大大提高了药物的疗效。”《北京晨报》2001.9.12“教育投资是家长们面临的一项主要支出,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是最令家长伤脑筋的事情。”

  • 别有用心-佛源语词词典

    别有用心

    一般心力还不够,需要另外使用一些心力。意谓要多动脑思考。《五灯会元·卷四·赵州从谂禅师》:“有问:‘十二时中如何用心?’师曰:‘汝被十二时辰使,老僧使得十二时。’乃曰:‘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无事向衣钵下坐穷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除外更无别用心处。若不如是大远在。’”宋·朱熹《与刘子澄书》:“近觉向来为学,实有向外浮泛之弊,不惟自误,而误人亦不少。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使知文字言语之外,真别有用心处。”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语义偏移,指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诚能如此,则苟非别有用心之徒,未有不团结一致而纳于统一国家之轨道者。”

  • 大用现前,不存轨则-佛源语词词典

    大用现前,不存轨则

    有重大、急需的用度时,不存在什么规范、准则了。意谓根据客观情况的需要,必须打破常规时,就应打破常规。《五灯会元·卷四·长庆大安禅师》:“问:‘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如何?’师曰:‘汝用得但用。’”

  • 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佛源语词词典

    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

    意谓只须努力去做,不必在乎结果。《五灯会元·卷十七·保宁圆玑法师》:“曰:‘便从今日无疑去也。’师曰:‘作么生会?’曰:‘但知行好事,不用问前程。’师曰:‘须是恁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