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冉

冉(冉)是什么意思

  • 徐徐 徐 冉冉-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徐徐 徐 冉冉

    徐徐xúxú 徐xú 冉冉rǎnrǎn

    副词。表示慢慢地进行或移动的状态。

    “徐徐”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物的运动和人的举动、行动;富于描绘作用,有文艺的风格色彩,只用于书面描写的文字。例如:“只见大桥上有五列汽车徐徐而进”;“周朴园徐徐抽烟,端坐”(曹禺:《雷雨》);“二人徐徐向外园门走去”(《沫若文集》,第三卷);“伯夷……戴笠着履,徐徐自右翼走出”(同上书,第一卷)。

    “徐”是文言词,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适用于有其他文言词配合的语句;所修饰的成分只限于单音节的。例如:“可徐图后策,不必气馁”;“清风徐来,扑鼻荷香”;“天色徐暗。不时听到焦老旦的喊声”(《小说选刊》,1981,11)。

    “冉冉”只用于缓慢的上升,使用范围比“徐徐”和“徐”都窄;富于描绘作用,只用于书面描写的文字,有比“徐徐”更明显的文艺风格色彩。例如:“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场内冉冉升起”(《人民日报》,1981.11.7);“雾在县长的脸上冉冉的上升了”(《丁玲短篇小说选》,下卷);“巨臂吊车抓着预制构件冉冉上升”(《收获》,1982,1)。

  • 冉氏-古文观止词典

    冉氏rǎn shì

    【词性】:名词

    姓冉的人家(1)。《愚溪诗序》:冉氏尝居也。——冉家曾在此居住。

  • 冉溪-古文观止词典

    冉溪rǎn xī

    【词性】:名词

    溪水名(1)。《愚溪诗序》:故姓是溪为冉溪。——所以用他的姓给这条溪命名叫冉溪。

  • 冉有-古文观止词典

    冉有rǎn yǒu

    【词性】:名词

    孔子的学生,冉氏,名求,字子有,春秋时鲁国人(2)。《有子之言似夫子》: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先叫子夏去表明他的意思,又叫冉有去重申他的意思。《贾谊论》:将之荆,先之以冉有。——他将要到楚国去,让冉有先去。

  • 子冉-古文观止词典

    子冉zǐ rǎn

    【词性】:名词

    人名。战国时人,其事不详(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宋君听了子冉的计策囚禁墨里。

  • 冉-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冉冄rǎn

    ①见“冉冉”。②龟甲的边缘。《汉书·食货志下》:“元龟岠~,长尺二寸。”(元:大。岠:通“距”,至,到。)

    【冉冉】①柔弱下垂的样子。曹植《美女篇》:“柔条纷~,落叶何翩翩!”②慢慢地,渐进的样子。《楚辞·离骚》:“老~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府中趋。”③光亮闪动的样子。元稹《会真诗三十韵》:“华光犹~。”

    【冉弱】柔弱细长。成公绥《啸赋》:“或~而柔挠,或澎濞而奔壮。”

  • 冉-现代汉语大词典

    冉rǎn冄

    【释义】:

    ①见“冉冉”。②姓。

  • 冉冉-现代汉语大词典

    冉冉rǎn rǎn

    【释义】:

    慢慢移动的样子。郁达夫《病后访担风先生有赠》:“冉冉浮云日影黄。”

  • 冉-汉语大词典

    《廣韻》而琰切,上琰,日。《廣韻》汝鹽切,平鹽,日。【1】逐渐,渐进。见“冉冉”。【2】柔弱。《说文·冄部》:“冄,毛冄冄也。”{段玉裁}注:“冄冄者,柔弱下垂之皃。《須部》之‘’,取下垂意;《女部》之‘‘’取弱意……凡言‘冄’﹑言‘‘’,皆謂弱。”【3】龟甲的边。《汉书·食货志下》:“元龜岠冉,長尺二寸。”{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冉,龜甲緣也。”【4】姓。

  • 冉-汉语大词典

    《集韻》那含切,平覃,泥。【1】{汉}代西南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国名。《史记·西南夷列传》:“{南越}破後,及{漢}誅{且蘭}﹑{邛君},並殺{筰侯},{冄}{駹}皆振恐,請臣置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因朝{冄}從{駹},定{筰}存{邛}。”《汉书·司马相如传》作“冉”。【2】{周}时国名。《史记·管蔡世家》:“其({周文王})長子曰{伯邑考}……次曰{冄季載}。”{张守节}正义:“冄音奴甘反。或作‘‘’,音同。{冄},國名也。{季載},人名也。”

  • 冉駹-汉语大词典

    冉駹

    【1】泛指我国古代边境少数民族。{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戢干戈﹐櫜弓矢﹐萬方偃武以修文;役{邛}{筰}﹐朝{冉}{駹}﹐億載宅中而圖大。”【2】{汉}代西南的两个少数民族,亦指其国名。冉,亦作“冄”。{汉}{桓宽}《盐铁论·结和》:“先帝興義兵以誅暴强﹐東滅{朝鮮}﹐西定{冉}{駹}。”《史记·西南夷列传》“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冄}{駹}最大”{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蜀}西徼外{羌}﹐{茂州}﹑{冄州}﹐本{冄}﹑{駹國}地也。”

  • 冉冉-汉语大词典

    冉冉

    【1】形容柔媚美好。{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其人淡而韻﹐盈盈冉冉。”{汉}{蔡邕}《青衣赋》:“歎兹窈窕﹐生于卑微……脩長冉冉﹐碩人其頎。”【2】渐进貌。形容事物慢慢变化或移动。{郁达夫}《病后访担风先生有赠》诗:“冉冉浮雲日影黄﹐{維摩}病後氣凋喪。”{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有大蛇冉冉而至﹐草木皆披靡。”{晋}{葛洪}《神仙传·栾巴》:“〔{巴}〕即平坐却入壁中去﹐冉冉如雲氣之狀﹐須臾失{巴}所在。”【3】光亮闪动貌。{唐}{元稹}《会真诗三十韵》:“華光猶冉冉﹐旭日漸曈曈。”{宋}{黄机}《喜迁莺》词:“冉冉波光﹐輝輝烟影﹐空翠溼霑襟袖。”{唐}{温庭筠}《偶题》诗:“畫明金冉冉﹐筝語玉纖纖。”【4】缠绵貌。{唐}{刘长卿}《送孔巢父赴河南军》诗:“邊心冉冉鄉人絶﹐寒色青青戰馬多。”{宋}{张孝祥}《虞美人·别立之》词:“重湖風月﹐九秋天氣﹐冉冉清愁如織。”{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乡正》:“通判{陳公鋼}愷悌宜民﹐死無餘藏﹐而故民懷思冉冉。”【5】渐进貌。形容时光渐渐流逝。{宋}{张孝祥}《忆秦娥》词:“年華冉冉驚離索﹐驚離索﹐倩春留住﹐莫教摇落。”{三国} {魏}{吴质}《答魏太子笺》:“日月冉冉﹐歲不我與。”《文选·屈原<离骚>》:“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吕向}注:“冉冉﹐漸漸也。”{明}{何景明}《短歌行》:“冉冉秋序﹐肅肅霜露﹐蓄我旨酒﹐召我親故。”【6】柔弱下垂貌。{三国} {魏}{曹植}《美女篇》:“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红楼梦》第一回:“定睛看時﹐只見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宋}{梅尧臣}《和永叔晋祠》:“{晉}人須識{漢}史美﹐冉冉青髯似緑蒲。”【7】匆忙貌。{宋}{叶適}《吴参议挽歌词》:“冉冉試百巧﹐栖栖終一丘。”{南朝} {梁}{何逊}《聊作百一体》:“生途稍冉冉﹐逝水日滔滔。”{宋}{王安石}《江南》诗:“冉冉欲何補﹐紛紛爲此勞。”【8】迷离貌。{谢无量}《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籮村深冉冉﹐桃澗碧娟娟。”{宋}{范成大}《秋日杂兴》诗之二:“西山在何許?冉冉紫翠間。”

  • 冉冉趨-汉语大词典

    冉冉趨

    【1】《玉台新咏·日出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后以“冉冉趨”指仕宦为政。{宋}{欧阳修}《代辞胥学士启》:“俾外掌於司刑﹐尋參榮於軍幕﹐幸涖熙熙之壤﹐姑隨冉冉之趨。”{唐}{元稹}《为令狐相国谢回一子官与弟状》:“况{藍田}美邑﹐黄綬清流﹐旋觀冉冉之趨﹐倍慶怡怡之樂。”

  • 冉顔-汉语大词典

    冉顔

    【1】{春秋}时{冉耕}和{颜回}的合称。二人皆{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唐}{贾岛}《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诗:“濯志俱高潔﹐儒科慕{冉}{顔}。”{清}{方文}《宛陵哭梅朗三兼示令弟季升》诗之四:“身後名猶忌﹐碑中字不除。{冉}{顔}寧有此﹐{蹻}{跖}復何如?”

  • 冉耕之疾-汉语大词典

    冉耕之疾

    【1】{冉耕},{孔子}弟子,字{伯牛}。《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邢昺}疏:“{孔子}痛惜弟子{冉耕}有德行而遇惡疾也。”后作为贤者患恶疾之典。{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盧照鄰}字{昇之}﹐{范陽}人……不幸有{冉耕}之疾﹐著《幽憂子》以釋憤焉。”

  • 冉冉悠悠-汉语大词典

    冉冉悠悠

    【1】行动飘忽貌。{唐}{刘言史}《送婆罗门归本国》诗:“行多耳斷金環落﹐冉冉悠悠不停脚。”《云笈七籤》卷六四引《金丹诀·金华玉女说丹经》:“六宫宫主及衆真飛仙﹐冉冉悠悠﹐退杳隱冥。”

  • 冉遺-汉语大词典

    冉遺

    【1】古代传说中的鱼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英鞮}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澤。是多冉遺之魚。魚身蛇首六足﹐其目如馬耳﹐食之使人不眯﹐可以禦凶。”{郝懿行}笺疏:“《太平御覽》卷九三九引此經作無遺之魚﹐疑即蒲夷之魚也。”

  • 冉冉纏纏-汉语大词典

    冉冉纏纏

    【1】犹慢慢腾腾。{清}{悟书}《齐景公待孔子》:“老夫子領著徒弟收拾著走﹐你看他冉冉纏纏上了正南。”

  • 冉弱-汉语大词典

    冉弱

    【1】荏弱。{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娟}體雖冉弱﹐頗能支也。”{南朝} {齐}{王融}《法寿乐·歌供具》:“金華紛冉弱﹐瓊樹鬱青葱。”{晋}{成公绥}《啸赋》:“或冉弱而柔擾﹐或澎濞而奔壯。”{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冉弱營中柳﹐披敷幕下蓮。”

  • 冉季-汉语大词典

    冉季

    【1】{春秋}时{冉求}和{仲由}的合称。{冉求},字{子有},亦称{冉有}。{仲由},字{季路},一字{子路}。二人皆{孔子}弟子,长于政事。古代认为他们是为政者的楷模。{唐}{贾至}《授崔寓给事中制》:“有{冉}{季}之政事﹐兼{應}{劉}之詞藻。”{汉}{应劭}《风俗通义·正失》:“{伯楚}名{彭}﹐清擬{夷}{叔}﹐政則{冉}{季}﹐歷典三郡﹐致位上列。”

  • 奄冉-汉语大词典

    奄冉

    【1】因循苟且。《晋书·慕容暐载记》:“奄冉偷榮﹐愆責彌厚。”【2】犹冉冉。慢慢地。{宋}{无名氏}《异闻总录》卷二:“其妻{閻氏}白晝見旗幟奄冉行空中。”{宋}{洪迈}《夷坚丙志·蜀州红梅仙》:“俄躍升高木上奄冉而滅。”【3】犹荏苒。形容时光渐渐过去。{南朝} {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君不見蕣華不終朝﹐須臾奄冉零落銷。”{晋}{葛洪}《抱朴子·任命》:“年期奄冉而不久﹐托世飄迅而不再。”

  • 昏冉冉-汉语大词典

    昏冉冉

    【1】渐渐昏暗貌。{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結人愁懷的碧天邊﹐昏冉冉雲輕布。”

  • 晻冉-汉语大词典

    晻冉

    【1】迅速消逝。{清}{黄景仁}《和容甫》之三:“盛時忽晻冉﹐逝矣摧肝腸。”

  • 淹冉-汉语大词典

    淹冉

    【1】犹渐冉。逐渐,渐渐。{南朝} {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君不見蕣華不終朝﹐須臾淹冉零落銷。”淹﹐一本作“奄”。

  • 漸冉-汉语大词典

    漸冉

    亦作“[漸苒]”【1】逐渐;渐渐过去。{汉}{张衡}《思玄赋》:“恐漸冉而無成兮﹐留則蔽而不彰。”《三国志·蜀志·後主传》:“干運犯冒﹐漸苒歷載﹐遂與京畿攸隔萬里。”{南朝} {宋}{鲍照}《拟行路难》之十三:“流浪漸冉經三齡﹐忽有白髮素髭生。”《百喻经·观作瓶喻》:“一人觀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訖。’如是漸冉﹐乃至日没﹐觀瓶不已﹐失於衣食。”

  • 掩冉-汉语大词典

    掩冉

    亦作“[掩苒]”【1】摇曳貌。{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池荷掩冉於左右﹐隴菊迤邐於東西。”【2】柔弱貌。{宋}{陆游}《感怀》诗:“阡眠香草茂﹐掩苒煙柳弱。”{宋}{苏辙}《寓居》诗之四:“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旋疊封根石﹐能開著子花。”【3】萦绕貌。{宋}{王质}《游东林山水记》:“一色荷花﹐風自兩岸來﹐紅披緑偃﹐摇蕩葳蕤﹐香氣勃郁﹐冲懷罥袖﹐掩苒不脱。”{明}{高启}《焚香》诗:“乍飄猶掩冉﹐將斷更氤氲。”【4】轻盈柔美貌;柔和貌。{宋}{辛弃疾}《喜迁莺》词:“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渠花發。”{宋}{洪迈}《夷坚丁志·临卭李生》:“女從水面掩冉而返。”【5】披靡,偃倒。{唐}{柳宗元}《袁家渴记》:“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衆草﹐紛紅駭緑﹐蓊葧香氣。”{宋}{苏轼}《和饮酒》之三:“身如受風竹﹐掩冉衆葉驚。俯仰各有態﹐得酒詩自成。”

  • 范冉-汉语大词典

    范冉

    【1】字{史云}, {东汉}{陈留}人。曾师事{马融}, 通五经。{桓帝}时为{莱芜}长, 遭母忧, 不就。性狷急, 常佩韦以自缓。罹党锢之祸, 遁迹{梁}{沛}间, 卖卜为生, 清贫自守, 时或粮绝, 穷居自若。 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塵{范史雲}, 釜中生魚{范萊蕪}。”冉, 或作“丹”。见《後汉书·韟翨憿E范冉》。后以“范丹”指代贫困而有操守的贤士。{明}{邵璨}《香囊记·得书》:“喜得逆旅逢青眼﹐免使破甑生塵愁{范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看來世間聽不得的是媒人的口﹐他要説了窮﹐{石崇}也無立錐之地;他要説了富﹐{范丹}也有萬頃之財。”{清}{陈梦雷}《赠臬宪于公》诗:“誰識{范丹}守﹐猶甘{原憲}貧。”

  • 顔冉-汉语大词典

    顔冉

    【1】{颜回}﹑{冉耕}的并称。二人均为{孔子}弟子﹐皆以德行著称。{前蜀}{贯休}《上杭州令狐使君》诗:“{顔}{冉}德無鄰﹐分憂{浙水}濱。”《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顔}{冉}龍翰鳳雛﹐{曾}{史}蘭薰雪白。”{张铣}注:“雖行如{顔回}{冉耕}﹐德如{曾參}{史魚}﹐終不云重也。”

  • 黯冉-汉语大词典

    黯冉

    【1】昏暗下垂。{明}{王世贞}《歌赠张季子》:“天雲黯冉凝不動﹐窈窕梁塵俱倒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