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冊)是什么意思
梵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梵册fàn cè
【释义】:
亦作“梵策”。指佛教典籍,指佛经。明·沈德符《野获编·鬼怪·奇鬼》:“籴问之学佛人云,此名拱尸鬼,然遍考梵册不得。”清·褚人获《坚瓠八集·十空曲》:“龙悔庵先生《驻云飞·十空曲》:扰扰匆匆,遮莫晨鸡与暮钟。梵册无须,公案何劳颂。”
册书-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册书cè shū
【释义】:
史册,史籍。《文选·班彪〈王命论〉》:“全宗祀于无穷,垂册书于春秋。”李善注引张晏曰:“册书,史记也。”唐·刘知几《史通·采撰》:“中世作者,其流日烦,虽国有册书,杀青不暇,而百家诸子,私存撰录,寸有所长,实广闻见。”杀青,本指以火烤竹简令发汗,如此易写,且不生虫。后泛指书籍定稿。
文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文册shǐ cè
【释义】:
史书。宋·苏轼《谢张太保撰先人墓碣书》:“先朝载之史册,今虽容有不知,后世决不可没。”
书册-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书册shū cè
【释义】:
写籍。宋·朱熹《出山道中口占一首》诗:“书册埋头无了日,不如抛却去寻春。”宋·陆游《醉眠曲》诗:“鼻间鼾声欲撼屋,手中书册正堕前。”
万册-实用委婉语词典
万册
书的婉称。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七:“通版为方,联简为册。”
书(書) 籍 简 策 册 牍 札 编 篇 卷-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书(書) 籍 简 策 册 牍 札 编 篇 卷
[书(書)shū 籍jí 简jiǎn 策cè 册cè 牍dú 札zhá 编biān 篇piān 卷juàn]
同 和文章、书籍有关。
异 【书】 除“书写”、“文字”、“书籍”、“书信”等意义外,还专指《尚书》。(《尚书》又简称《书》,是我国上古帝王的文诰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汇编的专称)《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武成:《尚书》篇名)
【籍】 ①名册,户口册。《周礼·秋官·小行人》:“掌邦国宾客之礼籍”。《论衡·自纪》:“户口众,簿籍不得少”。 ②书籍。《孟子·告子下》:“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汉书·艺文志》:“皆灭去其籍”。
【简】 ①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狭长竹片。一简为一行,若干简成为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叫做“策”或“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法:法律) ②为书信。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来简,受赐无量”。(承蒙您来信,受益不浅)
【策】 成编的竹简(或木简),简策。《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方策:方册。方:木版)《左传·隐公十一年》:“不书于策”。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大事书于策,小事简牍而已。”孔颖达疏:“单执一札谓之简,编诸简乃名为策。”
【册】 编串好的许多竹简(或木简),简册。《尚书·多士》:“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商朝。典:典籍)这个意义和“策”是相通的。
【牍】 ①古代写字用的狭长的木板。杨修《答临淄侯笺》:“握牍持笔”。 ②书籍,文书。《后汉书·荀悦传》:“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览:看)
【札】 ①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令尚书给笔札”。 ②书信。颜延之《赠王太常》诗:“遥怀具短札”。(远念友人,因此写了短信)
【编】 ①用来穿联竹简的绳子。刘歆《移太常博士书》:“或脱简,或脱编”。(或:有的) ②一部书或书的一部分。卢照邻《乐府杂诗序》:“访遗编于四海”。杜甫《故武卫将军挽词》:“封侯意疏阔,编简为谁青?” ③编写。《韩非子·难三》:“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④部。《史记·留侯世家》:“出一编书”。(出:拿出)
【篇】 ①文章有首有尾就称为一篇。司马迁《报任安书》:“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后汉书·王充传》:“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箸:通“著”,写作) ②书籍,典籍。《汉书·儒林传》:“观古今之篇籍。”
【卷】 ①书籍的册本或篇章。如“上卷”、“第一卷”。白居易《戏赠元九李十二》诗:“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②书。《三国志·吴书·鲁肃传》注引《吴书》:“虽在军陈,手不释卷”。(陈:阵。释:放下)有的把书籍叫“书卷”。
辨 在“书籍”的意义上。“书”、“籍”同义。但“读书”不能写成“读籍”,因为“书”是指书上的文字和内容,“籍”指“簿册”。“简”、“牍”、“札”都用作古代的书写材料,但竹片为“简”,木片为“牍”,“札”是小木片,通称为“简”。后来都可引申为“书信”的意思,但“牍”表示“书信”一般是“尺牍”连用。如《汉书·陈遵传》:“与人尺牍”。
“策”、“册”在成编的竹、木简这一意义上相通。但“策”的本义是“竹鞭”,“册”的本义是把竹简编串成简札,“策”的“竹鞭”、“鞭策”等意义和“册”字毫不相干。
“简”、“策”、“册”后来也都可指书籍。“编”多指成部的书,如“简编”、“长编”,也可指书中较大的一部分,如“上编”、“下编”。“篇”只指篇章。成语有“连篇累牍”、“断简残篇”。“编”的外延比“篇”大。另外,“编”可以作动词,“篇”则不能。
册-古文观止词典
册cè
【词性】:名词
成编的竹简。即书籍(1)。《送石处士序》:载书册。——装好书籍。
简册-古文观止词典
简册jiǎn cè
【词性】:名词
指史籍,史册(1)。《祭石曼卿文》: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这是从古以来的圣贤没有谁不是这样的,那记载在史册上的,同太阳和星星一样明亮。
黑册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黑册子hēi cè zi
黑名单。鲁迅《我的种痘》:“于是好像这性命是从路上拾来似的,没有什么希罕,即使姓名载在该杀的‘黑册子’上,也不十分惊心动魄了。”
册-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册cè
名量词。计量成套的书、画的本数,一本就叫一册:十万册书/三册画本/初中语文第一册/账本一册∥1936年,我的小说将在几家出版局同时出版,印刷总数52万册。/向人们赠送公司产品的说明书,还要随赠两册印刷十分精美的画册。/这套小学语文教材共有10册。
“册”与“本”是近义量词,都可计量书籍、簿册,如“一本书”“一本账本”都可说成“一册书”“一册账本”。但它们的应用范围大小还有些不同。“册”只用于计量书籍、簿册;而“本”则除用于书籍、簿册外,还可用于电影、戏曲,如“这部电影共十本”“《西厢记》第二本”,“册”不能这样用。
人手一册。
册子-佛源语词词典
册子
书本、簿子。佛教指记载佛经的经卷。《祖堂集·卷十九·香严和尚》:“沩山问曰:‘汝从前所有学解,以眼耳于他人见闻及经卷册子上记得来者,吾不问汝。汝初从父母胞胎中出,未识东西时本分事,汝试道一句来。’”“沩山云:‘吾道不当,汝自道得,是汝眼目。’师遂归堂中,遍捡册子,无一言可对,遂一时烬之。”现代汉语承用,泛指一切用文字记载的较薄的书本、簿子。张天翼《欢迎会》:“他指着这油印的册子给李校长看。”
册-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册cè
①编串起来的竹木简牍。《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有典。”后指书册。马中锡《中山狼传》:“今持兔园~,戴笠子,腰韦带,衣宽博矣。”(兔园册:旧时儿童的读物。)②量词。计量书。梁启超《谭嗣同传》:“且携所著书及文辞稿本数~。”③帝王祭告或册封的文书。《尚书·洛诰》:“王命作~,逸祝~。”(逸:人名。祝:向神祝祷。)④册立,册封。《周书·皇后传·宣帝元皇后》:“又同日受~。”《新唐书·百官志二》:“~太子,则授玺绶。”(绶:系印的丝带。)⑤计策,计谋。《汉书·赵充国传》:“此全师保胜安边之~。”
丁口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丁口册dīng kǒu cè
【释义】:
即丁册。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前清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
丁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丁册dīng cè
【释义】:
户口册。吴组缃《山洪》:“我同你到县里自己填丁册去,不敢去的是灰孙子!”
表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表册biǎo cè
【释义】:
装订成册的表格。
书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书册shū cè
【释义】:
书本。鲁迅《致许寿裳》:“《自选集》一本仍在书架上,因书册太小,不能同裹,故留下以俟后日。”
分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分册fēn cè
【释义】:
一部篇幅较大的书分成若干本,每一本叫一个分册。
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册cè冊
【释义】:
①赐封,封立。如:册封。②册子。如:画册;帐册;纪念册。③量词。用于书、簿子等。如:这部书分上中下三册。
册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册子cè zi
【释义】:
书本;簿子。张天翼《欢迎会》:“他指着这油印的册子给李校长看。”
册叶-现代汉语大词典
册叶cè yè
【释义】:
也作“册页”。分页装裱成册的字画。
册页-现代汉语大词典
册页cè yè
【释义】:
见“册叶”。
册封-现代汉语大词典
册封cè fēng
【释义】:
古代帝王以封爵授给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藩国等。曹禺《王昭君》:“今天晋庙祭告祖先,特册封昭君公主为宁胡阏氏。”
记事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记事册jì shì cè
【释义】:
随事记录备忘的笔记。巴金《将军》:“一个中国巡捕手里摊开一本记事册,问他叫什么名字。”
诗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诗册shī cè
【释义】:
诗集。《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这两句汉代的老话,虽曾被编入诗册,但我总以为它其实是古谚。”
在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在册zài cè
【释义】:
在花名册内。如:登记在册。
手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手册shǒu cè
【释义】:
①介绍一般性的或某种专业知识的简明摘要书。多用于书名。如:世界知识手册。②指专做某种登记用的本子。如:劳动手册。
花名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花名册huā míng cè
【释义】:
人员名册。花,指其参杂不一。瞿秋白《“矛盾”的继续》:“工厂的花名册拿来点点名。”也称“花名簿”。马南邨《“科班”的教育法》:“在花名簿上这个孩子的名下,老师暗暗地注上个铜锤字样。”
小册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册子xiǎo cè zi
【释义】:
记事小本;篇幅小的书。
史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史册shǐ cè
【释义】:
史书。郭小川《忆延安》:“是什么,在史册上金光闪闪?”
另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另册lìng cè
【释义】:
①清代用以登记盗匪等坏人的户口册。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前清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好人入正册,匪盗等坏人入另册。现在有些地方的农民便拿了这事吓那些从前反对农会的人:‘把他们入另册!’”②比喻置于不重要的地方。《经济日报》1984.10.13:“要使‘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从政策上解决一系列问题,使发展‘第三产业’有‘名’有‘利’。不要让‘第三产业’入另册。”
名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名册míng cè
【释义】:
登记人名的簿子。如:干部名册;工资名册。
底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底册dǐ cè
【释义】:
指留存备查考的档案册子。如:清抄两份,一份上报,一份留做底册。
门户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门户册mén hù cè
【释义】:
方言。即户口簿。克非《春潮急》:“过门到这边来,大家叫我杜大嫂,门户册上写的杜刘氏。”
注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注册zhù cè
【释义】:
指向有关部门登记备案,取得某种资格。《花城》1981年第5期:“东方这个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以它特有的姿色迎接了我这个初离家乡的游子,一个正待注册的大学生。”
洋册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洋册子yáng cè zi
【释义】:
方言。妇女做针线活的夹子,可折叠,里面装花样子、鞋样子、花线一类东西。梁斌《红旗谱》:“(春兰)翻着洋册子找了半天,也找不到称心的花样子。”
清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清册qīng cè
【释义】:
将财、物或有关项目清理后详细登记的册子。如:将馆内一级文物造一清册上报。
造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造册zào cè
【释义】:
编制簿籍。邹鲁《中国同盟会》:“每岁收入支出,于年终由理财部造册,经评议部检查后,登报报告于全体会员。”
纪念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纪念册jì niàn cè
【释义】:
请人题写文字等留作纪念的册子。吴伯箫《北极星》:“要跟区队长分手的时候,很留恋,想请区队长在一本纪念册上留言。”
正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正册zhèng cè
【释义】:
清代用以登记守法平民的户册。与“另册”相对。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前清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好人入正册,匪盗等坏人入另册。”
账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账册zhàng cè
【释义】:
即账簿。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徐义德捧起那一厚本的账册,翻了一两页,就没有往下看了。”
文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文册wén cè
【释义】:
公文簿、登记簿之类的簿册。
户口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户口册hù kǒu chè
【释义】:
也称“户口簿”。记载住户人口(户主和成员)、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簿册。周立波《盖满爹》:“楠木乡的八个联组,五百来户,他人人熟悉,家家清楚。他的脑壳就是一本活的户口册。”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曾蔷玖曾拿户口簿和定期存单在银行里办过一个过户手续。”
画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画册huà cè
【释义】:
装订成册子的图画。巴金《里昂》:“一位女主人在席上递给我一件礼物,可能是一本书,一本画册,或者一本照相簿,是用花纸包好了的。”
簿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簿册bù cè
【释义】:
记载账目或事情的簿子。
集邮册-现代汉语大词典
集邮册jí yóu cè
【释义】:
一种特制的用于集邮的本子。
黑册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黑册子hēi cè zi
【释义】:
即黑名单。鲁迅《我的种痘》:“于是好像这性命是从路上拾来似的,没有什么希罕,即使姓名载在该杀的‘黑册子’上,也不十分惊心动魄了。”
丁册-汉语大词典
丁册
【1】户口册。《清史稿·食货志一》:“五年﹐令凡編審丁册﹐每户書另户某人某官﹐無官則曰閒散某﹐上書父兄官職名氏﹐傍書子弟及兄弟之子﹐及户下若干人。或在籍﹐或他往﹐皆備書之。”{吴组缃}《山洪》一:“我同你到县里自己填丁册去﹐不敢去的是灰孙子!”亦作“[丁口册]”。{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前{清}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好人入正册﹐匪盗等坏人入另册。”
表册-汉语大词典
表册
【1】装订成册的表格。
年貌册-汉语大词典
年貌册
【1】旧时摄影术未发明,名籍中多载明各人年貌特征,故称年貌册。{清}{袁枚}《新齐谐·怪风》:“此等風塞外至冬常常有之﹐不傷性命。但公等爲砂石所擊﹐從此盡成麻面﹐年貌册又須另造矣。”
丹册-汉语大词典
丹册
【1】即丹书。《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俱啓丹册﹐並圖青史。”{张铣}注:“册﹐書也。”
册-汉语大词典
册
《廣韻》楚革切,入麥,初。【1】古代文字书于简,编连诸简谓之“册”。常以称文献﹑典籍。《书·多士》:“惟{殷}先人,有有有典。”{孔}传:“{殷}先世有有書典籍。”{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善惡書於史册﹐毁譽流於千載。”{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是故道莫大乎仁義,教莫正乎禮樂刑政……{文}{武}以是傳之{周公}{孔子},書之於冊,中國之人世守之。”冊,一本作““”。【2】指簿册。《清会典·宗人府·宗令宗正宗人职掌》:“生子,則以告而書於册。”【3】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神祇的文书。《书·洛诰》:“蒸祭歲……王命作册,{逸}祝祝,惟告{周公}其後。”{孔颖达}疏:“王命有司作策書,乃使史官名{逸}者祝讀此策。”{唐}{韩愈}《南海神庙碑》:“〔{孔公}〕至州之明年,將夏,祝冊自京師至……冊有皇帝名,乃上所自署,其文曰:‘嗣天子某,謹遣官某敬祭。’”冊,一本作““”。《宋史·礼志七》:“〔封禪〕 按《開寳禮》,則燔燎畢封册。”【4】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晋书·后妃传下·明穆庾皇后》:“{明帝}即位,立爲皇后。册曰:‘……是以追述先志,不替舊命,使使持節兼太尉授皇后璽綬。’”《新唐书·百官志二》:“臨軒册命,則讀册。”《清史稿·礼志七》:“{順治}八年,上{孝莊皇后}尊號……奏‘進册’,大學士右旁跪進,興,退,帝受册,恭獻,大學士左旁跪接,興,陳中案。”【5】册立﹑册封。《周书·皇后传·宣帝元皇后》:“后與{陳后}同時被選入宫,俱拜爲妃,及升后位,又同日受册。”《新唐书·百官志二》:“册太子,則授璽綬。”《明史·礼志八》:“{成化}末,封{興}﹑{岐}﹑{益}﹑{衡}﹑{雍}五王,帝親告{奉先殿},遣使就各王府册之,罷臨軒禮。”【6】旧时谓正式确立名分。{宋}{王明清}《摭青杂说》:“{吕監}之女爲{希周}得……遂卜日合族告祖備禮,册爲正室。”《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晁大舍〕要娶{珍哥}爲妾,許説{計氏}已有五六分的疾病,不久死了,即册{珍哥}爲正。”【7】量词。用于书籍﹑簿子等。《水浒传》第七一回:“小道家間祖上留下一册文書,專能辨驗天書,那上面自古都是蝌蚪文字。”【8】通“[策]”。策问。《汉书·董仲舒传》:“及{仲舒}對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9】通“[策]”。计谋,计策。《汉书·诸侯王表序》:“{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王先谦}补注引{钱大昭}曰:“册與策同。”《汉书·赵充国传》:“此全師保勝安邊之册。”【10】通“[策]”。扶,扶持。《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册起使君,便賜上殿。”{蒋礼鸿}通释:“‘册’字是扶的意思……‘册’跟‘策’通用。”
册錣-汉语大词典
册錣
【1】一端有铁针的赶马杖。《淮南子·修务训》:“今有良馬﹐不待册錣而行;駑馬雖兩錣之不能進。爲此﹐不用册錣而御﹐則愚矣。”{高诱}注:“爲良馬能自走﹐不復用箠。”册﹐一本作“策”。
册子-汉语大词典
册子
亦作“[冊子]”【1】书本;簿子。《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那位鬚髮蒼然的{都老爺}﹐却只帶着個眼鏡兒﹐拿着枝紅筆﹐按着册子﹐點一名﹐叫一人﹐放一本。”《朱子语类》卷六七:“一日訪之﹐見他案上有冊子。”{宋}{赵彦卫}《云麓漫鈔》卷七:“今人呼書曰册子﹐取簡冊之義。”{张天翼}《欢迎会》:“他指着这油印的册子给{李校长}看。”
册文-汉语大词典
册文
【1】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上親郊廟﹐册文皆曰‘恭薦歲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二:“上御{保和殿}﹐頒賜册文﹑香帛﹐給御蓋一﹑龍纛二﹑御仗二。”{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真宗}將立{明肅}作后﹐令{丁謂}諭旨於{楊大年}﹐令作册文。”
册歷-汉语大词典
册歷
【1】指日记本。{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七:“聞公有一册歷﹐自記日行事﹐纖悉不遺﹐每日陰晴風雨﹐亦必詳記。”
册寶-汉语大词典
册寶
【1】册书和宝玺。《新唐书·礼乐志八》:“册后……内侍進使者前﹐西面受册寶﹐東面授内謁者監。”《新五代史·唐六臣传序》:“{文蔚}等自{上源驛}奉册寶﹐乘輅車﹐導以金吾仗衛﹑太常鹵簿﹐朝{梁}于{金祥殿}。”{宋}{赵昇}《朝野类要·册宝》:“所謂册者﹐條玉爲之﹐紅線相聯﹐可以卷舒﹐字皆金填之﹐或謂玉以石代之;所謂寶者﹐印章也。”
册功-汉语大词典
册功
【1】叙功封赐。{唐}{韩愈}《平淮西碑》:“册功﹐{弘}加侍中﹐{愬}爲右僕射。”
册立-汉语大词典
册立
【1】借指正式确立名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夫人便鋪個下房﹐勸相公册立{朝雲}爲妾。”【2】犹任命。{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花旗邦}即{米利堅}……有金銀山而招别邦人來採﹐别邦人有能者册立爲官。”【3】古代帝王封立太子﹑皇后。《旧唐书·承天皇帝李倓传》:“上曰:‘{廣平}地當儲貳﹐何假更爲元帥?’左右曰:‘{廣平}今未册立﹐艱難時人尤屬望於元帥。’”{清}{孔尚任}《桃花扇·选优》:“目今外侮不來﹐内患不生﹐正在採選淑女﹐册立正宫。”{明}{张居正}《请册立东宫疏》:“去歲皇上登極之初﹐禮官即疏請册立。伏奉聖諭﹐以皇子年尚幼﹐先賜名而後册立。”【4】支撑着站立。《水浒传》第一二〇回:“〔{盧俊義}〕其夜因醉﹐要立在船頭上消遣﹐不想水銀墜下腰胯并骨髓里去﹐册立不牢﹐亦且酒後失脚﹐落於{淮河}深處而死。”
册正-汉语大词典
册正
【1】旧时指把妾立为正妻。《水浒传》第二四回:“{西門慶}道:‘這個人﹐現今取在家裏。若得他會當家時﹐自册正了他多時。’”
册頁-汉语大词典
册頁
【1】见“册葉”。
册封-汉语大词典
册封
【1】古代帝王以封爵授给皇贵妃﹑贵妃﹑亲王﹑亲王世子﹑藩国等。{曹禺}《王昭君》第五幕:“今天晋庙祭告祖先﹐特册封{昭君}公主为{宁胡阏氏}。”《清会典·礼部一·尚书侍郎职掌》:“册立皇后﹐大婚册迎﹐册封皇貴妃﹑貴妃﹑妃﹑嬪﹐均禮部侍郎奉節。”{清}{李渔}《怜香伴·矢贞》:“下官自從贅了{石郎}爲壻﹐代我册封{琉球}﹐不但門楣得人﹐亦且桑榆有靠。”
册名-汉语大词典
册名
【1】谓留名于史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裴松之}注引{三国}{吴}{张俨}《默记·述佐》:“{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名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册名於{伊}{洛}。”
册璽-汉语大词典
册璽
【1】册寶。《金史·太祖纪》:“{遼}遣太傅{習泥烈}等奉册璽來﹐上擿册文不合者數事復之。”
册禮-汉语大词典
册禮
【1】册立﹑册封的礼仪。{宋}{洪迈}《容斋随笔·册礼不讲》:“{唐}封拜后妃王公及贈官﹐皆行册禮。”{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宣宗}即位于{太極殿}時﹐宰臣{李德裕}行册禮。”{唐}{周繇}《送入蕃使》诗:“早終册禮朝天闕﹐莫遣虯髭染塞霜。”
册葉-汉语大词典
册葉
亦作“[册頁]”【1】分页装潢成册的字画。《儒林外史》第一回:“前日本縣老爺吩咐﹐要畫二十四幅花卉册頁送上司。”【2】书卷的册数﹑页数。《宋史·儒林传二·何涉》:“人問書傳中事﹐〔{涉}〕必指卷第册葉所在﹐驗之果然。”
册奏-汉语大词典
册奏
【1】册命﹑章奏之类的文书。《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師古}性敏給﹐明練治體。方軍國務多﹐詔令一出其手﹐册奏之工﹐當時未有及者。”
册府-汉语大词典
册府
【1】帝王册书的存放处。{唐}{司空图}《上考功》:“{洛}下則神仙{元禮}﹐威振邊陲;{江}南則談笑{謝公}﹐勳高册府。”【2】文坛,翰苑。{唐}{卢照邻}《<南阳公集>序》:“{褚河南}風標特峻﹐早鏘聲於册府。”【3】古时帝王藏书的地方。{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窺上帝之兵鈐﹐入先王之冊府。”《晋书·葛洪传论》:“紬奇册府﹐總百代之遺編;紀化仙都﹐窮九丹之祕術。”{宋}{陆游}《纵笔》诗:“歸從册府猶披卷﹐了却官書更賦詩。”
册贈-汉语大词典
册贈
【1】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唐}{元稹}《故中书令贈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公薨於師……天子震悼﹐罷五日朝﹐册贈太尉。”{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三》:“{霸}薨﹐上素服臨弔者再﹐賜東園秘器錢帛﹐册贈以列侯禮葬﹐謚曰列君。”
册印-汉语大词典
册印
同“[册寳]”【1】《清会典·宗人府·宗令宗正宗人职掌》:“親王郡王初封日﹐請旨加給封號﹐乃給册寳册印。”
册祝-汉语大词典
册祝
【1】把告神之言写在册书上,读以祝告神。亦指写在册书上的祭告天地宗庙的祝词或写有祝词的册书。《新唐书·礼乐志二》:“至於壇埳﹑神位﹑尊爵﹑籩豆﹑簋簠﹑牲牢﹑册祝之數皆略依古。”《书·金縢》:“史乃册祝曰:‘惟爾元孫某﹐遘厲虐疾。’”{孔}传:“史爲册書祝辭也。”{孔颖达}疏:“告神之言﹐書之於策……史讀此策書以祝告神也。”{宋}{沈括}《梦溪笔谈·故事一》:“按{唐}故事﹐凡有事於上帝﹐則百神皆預遣使祭告﹐唯{太清宫}﹑太廟則皇帝親行。其册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於某所﹐不敢不告’。”
册除-汉语大词典
册除
【1】犹册拜。{宋}{苏辙}《东方书生行》:“辟雍新説從上公﹐册除僕射酬元功。”
册籍-汉语大词典
册籍
【1】名册。{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二折:“我受了你香燈祭祀﹐與你名下勾抹了該死的册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英}領事在册籍上一查﹐没有這個人的名字。”【2】记事记帐的簿册。{清}{方苞}《<吴宥函文稿>序》:“士之聲實雖未得備知﹐而歷試之册籍可稽也﹐其鄉之士大夫可訪也。”{明}{陆深}《溪山馀话》:“今東南之田有二則:曰官田﹐曰民田。然官田未必盡重﹐而民田未必盡輕﹐存諸册籍﹐有此異同。”《水浒传》第一一〇回:“那時{胡俊}已是招降了兄弟{胡顯}﹐將{東川}軍民版籍﹑户口﹐及錢粮册籍﹐前來獻納聽罪。”【3】泛指书本﹑书籍。{明}{李贽}《复邓石阳》:“或凭册籍以爲斷案﹐或依{孔}﹑{佛}以爲{泰山}歟!”{清}{吴沃尧}《历史小说总序》:“有此六端﹐吾將見此册籍之徒存而已也。”
册拜-汉语大词典
册拜
【1】以册书授官。《新唐书·西域传上·东女》:“其王{斂臂}使大臣來請官號﹐{武后}册拜{斂臂}左玉鈐衛員外將軍﹐賜瑞錦服。”《晋书·石鉴传》:“前代三公册拜﹐皆設小會﹐所以崇宰輔之制也。”{明}{王世贞}《宛委馀编》卷十:“{汾陽王}册拜太尉﹐贈太師﹐謚{忠武}。”
册諡-汉语大词典
册諡
【1】皇帝下诏书赐予谥号。《清史稿·宣宗纪二》:“〔{道光}二十年〕夏四月辛酉朔﹐册諡{孝全皇后}﹐翼日頒詔。”{唐}{独孤及}《舒州山谷寺镜智禅师碑铭》:“上沛然降興廢繼絶之詔﹐册諡禪師曰{鏡智}。”
册祭-汉语大词典
册祭
【1】下诏赐给祭礼。《晋书·刁协传》:“〔詔曰〕今可復{協}本位﹐加之册祭﹐以明有忠於君者纖介必顯。”
册函-汉语大词典
册函
【1】内藏册书的匣子。{唐}{薛逢}《宣政殿前陪位观册顺宗宪宗皇帝尊号》诗:“孔雀扇分香案出﹐袞龍衣動册函來。”
册對-汉语大词典
册對
【1】对答皇帝书于诏册的政事﹑经义等设问。{宋}{范仲淹}《举张伯玉应制科状》:“〔{伯玉}〕嘗應科舉﹐未親册對。如令仰被清問﹐罄陳大略﹐必能竭前人之正論﹐副大君之虚懷。”
册命-汉语大词典
册命
【1】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书·顾命》:“太史秉書﹐由賓階隮﹐御王册命。”{孔颖达}疏引{郑玄}曰:“太史東面﹐於殯西南而讀策書﹐以命王嗣位之事。”【2】指册立或册封之事。《清史稿·礼志七》:“{嘉慶}元年﹐立{孝淑睿皇后}﹐册命日﹐會太上皇帝千秋宴訖還宫﹐帝﹑后詣前行禮。”《新唐书·沈既济传》:“且太后遺制﹐自去帝號﹐及{孝和}上謚﹐{開元}册命﹐而后之名不易。”《文献通考·帝系四》引{晋穆帝}《册皇后文》:“皇帝使使持節兼太保侍中太宰{武陵王}{晞}册命故散騎侍郎女{何氏}爲皇后。”{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城濮}〕战后﹐{晋文公}在{践}土({河南}{原阳}西南)﹐会盟诸侯﹐{周}天子也被召来参加﹐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
册襚-汉语大词典
册襚
【1】皇帝下诏赠给死者衣被,以示慰念。亦指皇帝赠给死者的衣被。{唐}{刘禹锡}《代慰王太尉薨表》:“臨册襚以興懷﹐聽鼓鼙而軫念。”
册授-汉语大词典
册授
【1】{唐}制,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当面册封,称“册授”。《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舊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
册匣-汉语大词典
册匣
【1】盛放册命的盒子。《辽史·礼志五》:“皇帝受册儀……侍中取册﹐捧册官捧册匣至讀册官前跪﹐相對捧册。”
册免-汉语大词典
册免
【1】谓发布诏书,将大臣免职。《汉书·佞倖传·董贤》:“上舅{丁明}代爲大司馬﹐亦任職﹐頗害{賢}寵……上■重{賢}﹐欲極其位﹐而恨{明}如此﹐遂册免{明}。”
册書-汉语大词典
册書
【1】{明}{清}时向官府承包若干户钱粮的税吏。《儒林外史》第二回:“{王舉人}道:‘{顧二哥}是俺户下册書﹐又是拜盟的弟兄。’”【2】册命之书,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等事的诏书。{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册》:“古者册書﹐施之臣下而已……其目凡十有一:一曰祝册﹐郊祀祭享用之;二曰玉册﹐上尊號用之;三曰立册﹐立帝﹑立后﹑立太子用之;四曰封册﹐封諸王用之;五曰哀册﹐遷梓宫及太子﹑諸大臣薨逝用之;六曰贈册﹐贈號﹑贈官用之;七曰謚册﹐上謚﹑賜謚用之;八曰贈謚册﹐贈官並賜謚用之;九曰祭册﹐賜大臣祭用之;十曰賜册﹐報賜臣下用之;十一曰免册﹐罷免大臣用之。”{汉}{潘勗}《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綬册書。”《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書﹐立皇后﹑皇太子﹐封諸王﹐臨軒册命則用之。”【3】史册,史籍。《文选·班彪<王命论>》:“全宗祀於無窮﹐垂册書於春秋。”{李善}注引{张晏}曰:“册書﹐史記也。”{明}{唐顺之}《零陵县知县题名记》:“春秋之法﹐微者姓名不登於册書﹐其非微者則而登之﹐是史家之常法﹐而無所擇乎其人焉者也。”{唐}{刘知幾}《史通·採撰》:“中世作者﹐其流日煩﹐雖國有册書﹐殺青不暇﹐而百家諸子﹐私存撰録﹐寸有所長﹐實廣聞見。”【4】指一般诏书。《汉书·公孙弘传》:“書奏﹐天子以册書答。”{明}{何景明}《醉歌赠子容使湖南》诗:“冠冕諸邦拱至尊﹐册書十道開天府。”
册勳-汉语大词典
册勳
【1】叙功封赐。《陈书·章昭达传》:“{王琳}平﹐{昭達}册勳第一。”
作册尹-汉语大词典
作册尹
【1】古代官名。作册之长。{王国维}《观堂集林·洛诰解》:“作册﹐官名……其長云作册尹……皆掌册命臣工之事。”
作册内史-汉语大词典
作册内史
【1】古代官名。{王国维}《观堂集林·洛诰解》:“作册﹐官名……彝器多稱作册某﹐或云作册内史某……皆掌册命臣工之事。”
作册-汉语大词典
作册
【1】古官名。{商}代设置。{西周}时也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内史。掌著作简册,奉行国王告命。《书·洛诰》:“王命{周公}後﹐作册{逸}誥。”
俸册-汉语大词典
俸册
【1】记载官吏薪俸的簿书。《清会典事例·户部·俸饷》:“{盛京}等處旗員﹐於俸册過部後升調回京者﹐仍照例支給原任單俸。”
典册-汉语大词典
典册
亦作“[典策]”【1】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左传·定公四年》:“備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注:“典策謂典籍簡册。”《三国志·魏志·陈留王传》:“壬辰﹐{晉}太子{炎}紹封位﹐總攝百揆﹐備物典册﹐一皆如前。”{宋}{苏舜钦}《上孙冲谏议书》:“然而典策之奥﹐治詞之法﹐不越此有言而又筆之者﹐斯亦可尚。”{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雖然﹐熱心之事﹐無所憑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諷詔世俗﹐則權不我操。”【2】帝王的册命。{南朝} {梁}{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以今月令辰﹐肅膺典册。”《陈书·高祖纪上》:“今將授公典策﹐其敬聽朕命。”{宋}{叶適}《宏词》:“朝廷詔告典册之文﹐當使曲直宏大﹐敷暢義理﹐以風曉天下﹐典﹑謨﹑訓﹑誥諸書是也。”
前册-汉语大词典
前册
【1】前人的记载。《南齐书·氐传》:“{建元}元年﹐詔曰:‘昔絶國入贄﹐美稱前册﹐殊俗内款﹐聲流往記。’”
真册-汉语大词典
真册
【1】由皇帝正式封立。{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寶元}於{拓跋}{夏}{元昊}初叛命﹐遣人詣闕﹐表言諸蕃推奉﹐求朝廷真册。”
免册-汉语大词典
免册
【1】古代帝王用于罢免大臣的册书。{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册》:“古代册書﹐施之臣下而已……十一曰免册﹐罷免大臣用之。”
兔園册-汉语大词典
兔園册
【1】书名。即《兔园册府》,三十卷。{唐}{李恽}({蒋王})令僚佐{杜嗣先}仿应科目策,自设问对,引经史为训注而编成。{恽}为{太宗}子,因以{汉}{梁孝王}{兔园}名其书。见{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四》。一说,{唐}{虞世南}著,十卷。{五代}时流行民间,为村塾读本。后佚。见{宋}{晁公武}《群斋读书志》。《新五代史·刘岳传》:“{道}({馮道})旦入朝﹐兵部侍郎{任贊}與{岳}在其後。{道}行數反顧﹐{贊}問{岳}:‘{道}反顧何爲?’{岳}曰:‘遺下《兔園册》爾。’《兔園册》者﹐鄉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誦也。”{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九:“北中村墅多以《兔園册》教童蒙……然《兔園册》乃{徐}{庾}文體﹐非鄙朴之談﹐但家藏一本﹐人多賤之也。”【2】泛指浅近的书籍。{清}{钱谦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余之告{端調}者﹐亦猶夫老生腐儒挾兔園之册﹐坐于左右塾之閒﹐竊以語其鄉人子弟而已。”亦省称“[兔册]”。{严复}《救亡决论》:“迨夫觀風使至﹐羣然挾兔册﹐裹餅餌﹐逐隊唱名﹐俯首就案﹐不違功令﹐皆足求售﹐謬種流傳﹐羌無一是。”
兔册-汉语大词典
兔册
【1】见“兔園册”。
卯册-汉语大词典
卯册
【1】即卯簿。{清}{林则徐}《密拏汉奸札稿》:“或稱卯册無名﹐或稱其人早故。”
分册-汉语大词典
分册
【1】一部篇幅较大的书分成若干本,每一本叫一个分册。
受册-汉语大词典
受册
【1】接受册命。{宋}{岳珂}《桯史·李顺吴曦名谶》:“較其即位受册之日不差毫髮。”{清}{吴伟业}《思陵长公主挽诗》:“受册威儀定﹐傳烽羽檄忙。”{宋}{洪迈}《夷坚甲志·伪齐咎证》:“僞{齊}受册之初﹐告天祝版﹐吏誤書年號爲{靖康}。”
對册-汉语大词典
對册
【1】见“對策”。
墨册-汉语大词典
墨册
【1】{明}{清}时主考从乡试﹑会试中式的试卷中选择刊印的文章。供准备应考的人阅读钻研。{清}{吴敏树}《业师两先生传》:“〔{秦維城}〕間亦窺場屋墨册﹐以備應試。”
封册-汉语大词典
封册
【1】封缄玉册。古代封禅的仪式之一。《宋史·礼志七》:“〔封禪〕按《開寳禮》﹐則燔燎畢封册。”【2】天子封赐王侯之文书。{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定命寳﹐用於封禪;皇帝之寳﹐答鄰國書;天子之寳﹐答外夷書;天子行寳﹐用於封册。”{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册》:“四曰封册﹐封諸侯用之。”
小册子-汉语大词典
小册子
【1】记事小本;篇幅小的书。{宋}{孙升}《孙公谈圃》卷中:“{曾魯公}七十餘﹐苦痢疾。鄉人{陳應之}﹐用水梅花臈茶﹐服之遂愈。子{孝寬}言﹐其父異其術﹐親記一小册子後。”{毛泽东}《关心群从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同志们﹐送给你们的两个模范乡的小册子﹐你们大概看到了吧。”{许杰}《关于<明日的文学>的回忆》:“我在五十年前﹐曾经用{张子三}这个假名﹐出版过一本小册子﹐书名叫做《明日的文学》。”
口册-汉语大词典
口册
【1】户口册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贼营各条》:“賊造各兵家口册﹐如:寫母某氏﹐即寫‘母某大妹’﹐妻寫‘某二妹’。”
史册-汉语大词典
史册
【1】史书。{宋}{苏轼}《谢张太保撰先人墓碣书》:“先朝載之史册﹐今雖容有不知﹐後世決不可没。”{郭小川}《忆延安》诗:“是什么﹐在史册上金光闪闪?”
司册-汉语大词典
司册
【1】负责征收钱粮赋税。册,黄册。{清}{黄宗羲}《山西右参政籲之丘公墓碑》:“遂奉命榷税{滸墅}﹐司册{後湖}。”
另册-汉语大词典
另册
【1】{清}代用以登记不入流品者的户口册。{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前{清}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好人入正册﹐匪盗等坏人入另册。现在有些地方的农民便拿了这事吓那些从前反对农会的人:‘把他们入另册!’”【2】比喻置于不重要的地方。《经济日报》1984.10.13:“要使‘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从政策上解决一系列问题﹐使发展‘第三产业’有‘名’有‘利’。不要让‘第三产业’入另册。要进一步把‘第三产业’放开。”
名册-汉语大词典
名册
【1】登记人名的簿子。如:干部名册;工资名册。
哀册-汉语大词典
哀册
【1】见“哀策”。
市册-汉语大词典
市册
【1】指古籍中的坊间刻本。{清}{姚鼐}《孙渊如观察万卷归装图》诗:“自興雕版易鈔胥﹐市册雖多亂魯魚。”
帳册-汉语大词典
帳册
【1】即帐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便向{德泉}要了帳册來﹐對了幾篇﹐不覺晩了。”
徽册-汉语大词典
徽册
【1】册书之美称。《宋书·柳元景传》:“宜崇賁徽册﹐以旌忠懿。”{唐}{郑亚}《<会昌一品集>序》:“重炳徽册﹐再晰光誥。”《宋史·乐志十一》:“肅奉徽册﹐尊名孔章。”
底册-汉语大词典
底册
【1】指留存备查考的档案册子。{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朝觐大计》:“并存底册一本。”如:清抄两份﹐一份上报﹐一份留做底册。
定册-汉语大词典
定册
【1】见“定策”。
審册-汉语大词典
審册
【1】经过审查核对后所造的详明表册。{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编审·攒造审册》:“攢造審册﹐即將逐日審過。各里甲紅單﹐照造册稿﹐分立舊管﹑新收﹑開除﹑實在四柱……送内衙磨對無差﹐取具總里書册房等甘結存案﹐方發房攢造。”
寶册-汉语大词典
寶册
【1】帝王用于上尊号或册立﹑册封的诏册。《新唐书·礼乐志三》:“宜以新諡寶册告於陵廟可也。”《清史稿·仁宗纪》:“上駐蹕{盛京}﹐詣寶册前行禮。”{南朝}{梁简文帝}《菩提树颂》:“寶册葳蕤﹐帝圖掩映。”{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胡忠安》:“貴妃賢淑如此﹐宜授寶册。”《宋史·礼志十一》:“謹遣使{王溥}﹑副使{李濤}奉寶册﹐上尊諡曰{簡恭皇帝}。”
玉册-汉语大词典
玉册
亦作“[玉策]”【1】古代册书的一种。帝王祭祀告天或上尊号用之。用玉简制成。{唐}{岑参}《送许子擢第因寄王大昌龄》诗:“皇帝受玉册﹐群臣羅天庭。”{晋}{左思}《魏都赋》:“闚玉策於金縢﹐案圖籙於石室。”{清}{汪懋麟}《登岱行》:“{泰山}之神何洋洋﹐昭祀七十有二王。金函玉册降天府﹐豈但拜禱來下方。”《宋史·舆服志六》:“册制﹐用珉玉簡﹐長一尺二寸﹐闊一寸二分。”【2】花灯名。《履园丛话·阅古·元石础》引{清}{陆果泉}《石础歌》:“玉册流星鐙影散﹐《太平》新曲今誰哦。”自注:“{士誠}盛時﹐嘗于元夜張鐙﹐有玉册﹑流星﹑萬點金﹑百花團諸名目。”【3】指仙道之书。{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俗説{岱宗}上金篋玉策﹐能知人年壽修短。”《後汉书·方术传序》:“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於明靈之府﹐封縢於瑶壇之上者﹐靡得而闚也。”【4】珍藏的秘籍。{北周}{庾信}《进象经赋表》:“九州既奠﹐近對《河圖》﹐四轍中繩﹐全觀玉策。”【5】传说中天子受命的符瑞。《晋书·元帝纪》:“于時有玉册見於{臨安}﹐白玉麒麟神璽出於{江寧}﹐其文曰‘長壽萬年’﹐日有重暈﹐皆以爲中興之象焉。”
珪册-汉语大词典
珪册
【1】犹玉册。{南朝} {梁}{江淹}《建平王拜右卫将军荆州刺史章》:“珪册停徽﹐車旗寫曜。禮炫衷﹐迎恩震色。”
琴册-汉语大词典
琴册
【1】琴谱。{宋}{林景熙}《元日得家书喜》诗:“寒窗琴册燈花曉﹐衰鬢江湖柏酒春。”{元}{黄溍}《上京道中杂诗·上都分院》:“琴册森在側﹐談笑來清觴。”
琛册-汉语大词典
琛册
【1】玉册。《宋史·乐志九》:“禕衣褒崇﹐琛册追榮。”
瑶册-汉语大词典
瑶册
【1】即玉册。古代帝王祭祀或册封皇后﹑皇太子时所用的简册。《宋史·乐志十四》:“瑶册玉寳﹐爛然瑞輝。”《宋史·乐志十四》:“寳璽瑶册﹐既祗既承。”
璽册-汉语大词典
璽册
亦作“[璽策]”【1】玉玺和册命文书。{清}{洪昇}《长生殿·闻铃》:“寡人自離{馬嵬}﹐飽嘗辛苦。前日遣使臣賫奉璽册﹐傳位太子去了。”《魏书·术艺传·王显》:“四年正月﹐{世宗}夜崩﹐{肅宗}踐祚。顯參奉璽策﹐隨從臨哭﹐微爲憂懼。”《魏书·术艺传·王显》:“及{世宗}崩﹐{肅宗}夜即位﹐受璽册。”《晋书·王谧传》:“及{玄}({桓玄})將篡﹐以{謐}兼太保﹐奉璽册詣{玄}。”
木册-汉语大词典
木册
【1】指成册的印板。{清}{吴伟业}《汲古阁歌》:“已壞書囊縛作袴﹐復驚木册摧爲薪。”
板册-汉语大词典
板册
【1】户口册。《元诗纪事·宁都州民歌》“去年雪﹐今年雨﹐微{計侯}﹐那得此”{陈衍}辑引《江西通志》:“{計初}﹐{浮梁}人﹐授{寧都州}同知﹐覈板册以定賦﹐出寃獄以正刑﹐上下推服。”
柴册禮-汉语大词典
柴册禮
【1】古时礼仪。积薪为坛,皇帝受群臣所上玉册,然后燔柴祀天,谓之柴册。《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乙酉﹐行柴册禮於{白嶺}﹐大赦。”《辽史·世宗纪》:“丁卯﹐行柴册禮﹐羣臣上尊號曰{天授皇帝}。”
梵册-汉语大词典
梵册
亦作“[梵策]”【1】佛教典籍。{清}{褚人穫}《坚瓠八集·十空曲》:“{尤悔庵}先生《駐雲飛·十空曲》:擾擾匆匆﹐遮莫晨鷄與暮鐘。梵策無須唪﹐公案何勞頌。”{明}{沈德符}《野獲编·鬼怪·奇鬼》:“余問之學佛人云﹐此名拱尸鬼﹐然徧考梵册不得。”{宋}{俞文豹}《唾玉集·无佛论》:“〔{張商英}〕嘗見梵册整齊﹐歎吾儒之不若。”
梵册貝葉-汉语大词典
梵册貝葉
【1】指佛经。佛经原本多用梵文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故称。{清}{龚自珍}《正<大品弥陀经>魏译》:“梵册貝葉﹐以意增損﹐以意排比﹐以意合之分之﹐譯者從而受之。”
檔册-汉语大词典
檔册
【1】簿籍。《清会典事例·八旗都统·户口》:“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分析檔册﹐其間人丁多寡不同。”
正册-汉语大词典
正册
【1】主册。与“副册”﹑“另册”相对。{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前清}地方造丁口册﹐有正册﹑另册二种﹐好人入正册﹐匪盗等坏人入另册。”《红楼梦》第五回:“只見那邊櫥上封條上大書七字云:‘金陵十二釵正册’……{寶玉}聽説﹐再看下首二橱上﹐果然寫着‘金陵十二釵副册’。”
書册-汉语大词典
書册
【1】书籍。{明}{张纶}《林泉随笔》:“{陶氏}不爲掩覆﹐顧反誇道而筆之於書册中﹐以爲後人勸侈誨淫之具﹐不亦甚哉!”{宋}{苏轼}《赠仲勉子文》诗:“閑看書册應多味﹐老傍人門想更慵。”{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自选集》一本仍在书架上﹐因书册太小﹐不能同裹﹐故留下以俟后日。”
注册-汉语大词典
注册
【1】今指向有关机关﹑团体或学校登记备案。《花城》1981年第5期:“东方这个首屈一指的大都市﹐以它特有的姿色迎接了我这个初离家乡的游子﹐一个正待注册的大学生。”【2】把名字记入簿册。多指取得某种资格。{清}{邓显鹤}《邹君墓志铭》:“越歲舉行拔貢﹐鋭意以君充選﹐而猾胥索百金﹐始注册﹐弗得﹐竟以此不與試。”
洋册子-汉语大词典
洋册子
【1】方言。妇女做针线活的夹子,可折叠,里面装花样子﹑鞋样子﹑花线一类东西。{梁斌}《红旗谱》十:“〔{春兰}〕翻着洋册子找了半天﹐也找不到称心的花样子。”
清册-汉语大词典
清册
【1】将财﹑物或有关项目清理后详细登记的册子。{梁启超}《万木草堂书藏征捐图书启》:“一凡原有及惠之書圖器﹐按年刻一清册。”{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每年總辦將賬目及生意情形﹐刊成清册﹐登諸日報﹐俾衆咸知。”
手册-汉语大词典
手册
【1】一种便于浏览﹑翻检的记事小册子。{明}{张芹}《备遗录·兵部尚书齐公》:“嘗被召問邊將姓名﹐{泰}歷數無遺。又欲考諸圖籍﹐{泰}出袖中手册以進﹐自是益承眷遇。”【2】指专做某种登记用的本子。如:劳动手册。【3】介绍一般性的或某种专业知识的简明摘要书。多用于书名。如:世界知识手册;数学手册。
招册-汉语大词典
招册
【1】记录案件始末﹑犯人供词等的册子。{清}{袁枚}《随园随笔·招册》:“今官府審案皆有招册﹐序事之原委及兩造口供。按《漢書·外戚傳》﹐{宣帝}即位﹐尋求外家﹐求得{王媪}﹐媪有供詞一段﹐歷言{翁須}嫁{劉仲卿}事。又《孔稚圭集》有奏上{王奂}在獄中殺{劉興祖}事﹐皆瑣屑詳盡﹐而古雅可誦﹐是當時之招册矣。”《清会典事例·刑部·刑律断狱》:“每年朝審﹑秋審﹐先期細覽招册。”
挾册-汉语大词典
挾册
【1】谓应科举考试时夹带时文书籍。{明}{沈德符}《野獲编·科场三·会场搜检》:“科場之禁﹐在{唐}{宋}甚寬﹐如挾册者﹐亦止扶出﹐不錮其再試也。”【2】携带书籍。谓勤奋读书。{宋}{叶適}《汉阳军新修学记》:“今{吴}﹑{越}﹑{閩}﹑{蜀}﹐家能著書﹐人知挾册﹐以輔人主取貴仕﹐而{江}{漢}蓋鮮稱焉﹐豈其性與習俱失之哉?”
文册-汉语大词典
文册
【1】公文簿﹑登记簿之类的簿册。{清}{李渔}《怜香伴·冤褫》:“下官{汪仲襄}﹐昨日學院下馬﹐優劣文册﹐俱已親投。”《水浒传》第三九回:“這箇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册一查﹐便知有無。”
方册-汉语大词典
方册
【1】简牍;典籍。{明}{张宁}《方洲杂言》:“{唐舉}﹑{許負}而下﹐載諸方册者皆其驗者﹐不驗而弗傳者尤多也。”{宋}{程大昌}《演繁露·方册》:“方册云者﹐書之於版﹐亦或書之竹簡也。通版爲方﹐聯簡爲册。”{汉}{蔡邕}《东鼎铭》:“保乂帝家﹐勛在方册。”{唐}{张九龄}《贺赦表》:“臣聞古之王政﹐雖在方册﹐將崇舊典﹐必俟聖君。”
旋風册子-汉语大词典
旋風册子
【1】用旋风装装帧的册子。{宋}{侯延庆}《退斋笔录》:“{軾}在{哲宗}朝所上章﹐{哲宗}以一旋風册子手自録次。”
煙户册-汉语大词典
煙户册
【1】即户口簿。{清}{袁枚}《随园随笔·烟户册》:“今州縣造男女口數號煙户册。”《清史稿·食货志一》:“是時編審之制已停﹐{直省}所報民數﹐大率以歲造之煙户册爲據。”
煙册-汉语大词典
煙册
【1】吸食鸦片烟者的名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三回:“凡係吃煙的人﹐都要抽他的吃煙税﹐給他註了煙册。”
户口册-汉语大词典
户口册
亦作“[户口簿]”【1】记载住户人口(户主和成员)﹑姓名﹑籍贯﹑年龄﹑职业等内容的簿册。{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文坛三户》:“但仔细一看﹐却是属于别一本户口册上的。”《柳南续笔·太湖渔户》引{清}{吴友篁}《太湖渔风》:“漁家日住湖中﹐自無不肌粗面黑。間有生女瑩白者﹐名曰‘白囡’﹐以誌其異。漁人户口册中兩見之。”{周立波}《盖满爹》:“{楠木乡}的八个联组﹐五百来户﹐他人人熟悉﹐家家清楚。他的脑壳就是一本活的户口册。”{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江涵笑第四次录音》:“{曾蔷玖}曾拿户口簿和定期存单在银行里办过一个过户手续。”
户册-汉语大词典
户册
【1】门匾。{元}{袁桷}《素轩赋》:“揭嘉名於户册兮﹐振白首以莫忒。”{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小学》:“户册者﹐署門户之文也。”
愍册-汉语大词典
愍册
【1】怜恤抚慰的诏书。{唐}{刘禹锡}《唐故朝议郎赠司空奚公神道碑》:“有頃﹐持愍册宣恩于{薊門}。將行﹐錫銀朱於青蒲上。”
懋册-汉语大词典
懋册
【1】盛美的封册。{南朝} {梁}{江淹}《始安王拜征虏将军南兖州刺史章》:“絢服騰炤﹐懋册凝芬。夤對迷墜﹐慚泣交集。”{南朝} {梁}{江淹}《萧骠骑让封第二表》:“況鴻誥鬱集﹐懋册頓萃。諒非虚薄﹐輕所膺符。”
神册-汉语大词典
神册
【1】谓上天的符命。{南朝} {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神册天開﹐雄略世出。”
祝册-汉语大词典
祝册
【1】《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王命有司作策書,乃使史官名{逸}者祝讀此策。”后因称帝王祭祀用的文书为“祝册”。{明}{宋濂}《代祀高丽国山川记》:“上出宿齋宫七日﹐始御翰墨撰祝册。”{唐}{韩愈}《南海神庙碑》:“祝册自京師至﹐吏以時告﹐公乃齋祓視册。”
祕册-汉语大词典
祕册
【1】犹秘籍。{清}{郑珍}《<郘亭诗钞>序》:“故入其室﹐陳編蠹簡﹐鱗鱗叢叢﹐幾無隙地﹐祕册之富﹐南中罕有其匹。”{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内阁·致堂胡氏》:“{胡}所著《讀史管見》等書初非祕册﹐想{劉}亦未嘗寓目。”
田册-汉语大词典
田册
【1】登记田亩的簿册。{王闿运}《<湘潭县志>序》:“金土價同﹐漕登田册。”
畫册-汉语大词典
畫册
【1】装订成册子的图画。{巴金}《里昂》:“一位女主人在席上递给我一件礼物﹐可能是一本书﹐一本画册﹐或者一本照相簿﹐是用花纸包好了的。”{明}{陈继儒}《书画史》:“{黄玄宰}寄余金箋畫册十幅﹐有倣《西嶽降靈》筆意﹐乃云學{張僧繇}也。”《四库全书总目·艺术二·郁氏书画题跋记》:“至於前集所載{宋高宗}畫册﹐{梁楷}畫{右軍}書扇圖﹐皆有{水西道人}題記。”
秀民册-汉语大词典
秀民册
【1】官府中登列有德才者的名册。{清}{袁枚}《新齐谐·秀民册》:“勿怒﹐尚有秀民册可查;秀民者﹐皆有文而無禄者也。”
蠹册-汉语大词典
蠹册
【1】虫蛀坏的书。泛指破旧书籍。{南朝} {梁}{沈约}《和竟陵王抄书》:“披縢辨蠹册﹐酌醴訪深疑。”
竹册-汉语大词典
竹册
【1】册封大臣时所用的竹简。{清}{叶廷琯}《吹网录·吴越王鏐改元应补》:“若{范成大}箸《驂鸞録》已在{乾道}九年﹐而所記{袁州}{孚忠廟}加封司徒竹册稱{寶大}元年﹐尚謂是{楊吴}年號。”《新五代史·楚世家·马殷》:“{明宗}封{殷}{楚國王}﹐有司言無封國王禮﹐請如三公用竹册﹐乃遣尚書右丞{李序}持節以竹册封之。”
符册-汉语大词典
符册
【1】见“符策”。
篇册-汉语大词典
篇册
【1】犹书籍。{清}{赵翼}《陔馀丛考·本草》:“世謂{神農}嘗藥時﹐尚無文字以識相付﹐至{桐}{雷}乃載之篇册。”
簡册-汉语大词典
簡册
【1】册书。{唐}{李德裕}《早入中书行公主册礼事毕登集贤阁成咏》:“簡册自中來﹐貂黄忝宣授。”{唐}{韩愈}《顺宗实录五》载《应乾圣寿太上皇册文》:“然稱謂所施﹐簡册攸著﹐涵泳道德﹐感於精誠。”【2】书籍。{宋}{曾巩}《寄赵宫保》诗:“素節讜言留簡册﹐高情清興入林泉。”{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唯{莊周}﹑{司馬遷}﹑{柳宗元}三人者﹐傷悼不遇﹐怨悱形於簡册﹐其於聖賢自得之樂﹐稍違異矣。”{清}{孙枝蔚}《咏物诗·蠹鱼》:“有屋不殊{楊子}居﹐簡册之外更無餘。”{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後序》:“著述者流……其要在於高壯廣厚﹐詞正而理備﹐謂宜藏於簡册也。”【3】特指史籍。《旧唐书·杨发传》:“{發}與都官郎中{盧搏}獻議曰……歷檢國史﹐並無改造重題之文﹐若故事有之﹐無不書於簡册。”{唐}{刘知幾}《史通·叙事》:“夫以{吴}徵{魯}賦﹐{禹}計{塗山}﹐持彼往事﹐用爲今説﹐置於文章則可﹐施於簡册則否矣。”{明}{张居正}《跋<叶母还金传>》:“逡巡退讓之時﹐豈自知當播譽於人﹐垂光簡册哉。”
襃册-汉语大词典
襃册
亦作“[褒冊]”【1】褒赠赐封。《新唐书·李適之传》:“{適之}以祖被廢﹐而父{象}見逐{武后}時﹐葬有闕﹐至是丐陪瘞{昭陵}闕中﹐詔可。褒冊典物﹐焜照都邑﹐行道爲咨歎。”{宋}{高承}《事物纪原》有《崇奉褒册部》。
花名册-汉语大词典
花名册
【1】人员名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他到了船廠之日﹐先吊了衆工匠﹑小工花名册來看。”{马南邨}《燕山夜话·“科班”的教育法》:“在花名簿上这个孩子的名下﹐老师暗暗地注上个铜锤字样。”{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矛盾”的继续》:“会员呢--那还不容易。工厂的花名册拿来点点名﹐那还不都是会员吗。”亦称“[花名簿]”。《红楼梦》第一一〇回:“便叫{周瑞家的}傳出話去﹐將花名册取上來。”
紀念册-汉语大词典
紀念册
【1】请人题写文字等留作纪念的册子。{吴伯箫}《北极星·努力奋斗》:“要跟区队长分手的时候﹐很留恋﹐想请区队长在一本纪念册上留言。”
綸册-汉语大词典
綸册
【1】皇帝的册命。{南朝} {梁}{江淹}《为萧重让扬州表》:“復降綸册﹐徽采兼明﹐影迹交戰﹐水煙相薄。”
賬册-汉语大词典
賬册
【1】即账簿。{茅盾}《第一个半天的工作》:“〔那些职员〕很匆忙似的翻弄着巨大的账册。”{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九:“{徐义德}捧起那一厚本的账册﹐翻了一两页﹐就没有往下看了。”
賜册-汉语大词典
賜册
【1】君王赐予臣下的册书。{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册》:“十曰賜册﹐報賜臣下用之。”{北周}{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遊魂通夢﹐言返舊塋﹐紫泥賜册﹐黄腸贈行。”
贊册-汉语大词典
贊册
亦作“[贊策]”【1】谓协助册立天子或太子。{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二:“上自撰墓碑﹐題其額曰:兩朝顧命定册元勳之碑。明年﹐{曾侍中}薨﹐上題其墓碑額曰:兩朝顧命贊册亞勳之碑。”{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止斋陈氏》:“{嘉王}之立﹐{止齋}以舊學亦有贊策功。”《宋史·后妃传上·仁宗曹皇后》:“迨入爲嗣子﹐贊策居多。”
追册-汉语大词典
追册
【1】犹追封。《晋书·齐王冏传》:“{光熙}初﹐追册{冏}。曰:‘……今復王本封﹐命嗣子還紹厥緒﹐禮秩典度﹐一如舊制。’”
連篇累册-汉语大词典
連篇累册
同“[連篇累牘]”【1】{明}{都穆}《南濠诗话》:“世人作詩以敏捷爲奇﹐以連篇累册爲富﹐非知詩者也。”
造册-汉语大词典
造册
【1】编制簿籍。《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往年抄没田宅﹐俱用官價贖還﹐造册交割﹐分毫不少。”《儒林外史》第五十回:“{鳳四老爹}道:‘他的中書還在判官那裏造册哩。’{秦中書}道:‘難道他是個假的?’”{邹鲁}《中国同盟会》:“每歲收入支出﹐於年終由理財部造册﹐經評議部檢查後﹐登報報告於全體會員。”
進册-汉语大词典
進册
【1】进升册封。{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貴妃即進册{温成皇后}也。”
遐册-汉语大词典
遐册
【1】犹史册。{唐高宗}《立代王宏为皇太子诏》:“詳覽瑶圖﹐緬瞻遐册﹐繼業垂統﹐成率兹典。”
遺册-汉语大词典
遺册
亦作“[遺]”【1】帝王临终前的册书。犹遗诏。《魏书·礼志三》:“今奉終之事﹐一以仰遵遺册﹐於令不敢有乖。”【2】指前人所遗下的谋策。《史记·秦始皇本纪论》:“{孝公}既没﹐{惠王}﹑{武王}蒙故業﹐因遺册﹐南兼{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按﹐{贾谊}《新书·过秦上》作“遺策”。【3】古代的典籍。{清}{周永铨}《溪行赠归愚子》:“空憐早歲誤儒冠﹐徒爾窮年抱遺。”{南朝} {梁}{江淹}《镜论语》:“巡青史之殘誥﹐覽朱管之遺册。”{清}{顾炎武}《赠潘节士柽章》诗:“顧我雖逢掖﹐猶然抱遺册。”
邊册-汉语大词典
邊册
【1】见“邊策”。
計册-汉语大词典
計册
【1】古代州郡年终向朝廷总结汇报情况的簿册。{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朝觐大计》:“計册雖送府司院攢造解京﹐而朝覲乃有本州縣攢造解府彙解之册﹐其式不一﹐照各處舊例行可也。若夫朝覲官員于計册賫部之後﹐總于歲内到齊﹐元旦同朝臣慶賀。”
記事册-汉语大词典
記事册
【1】记录史事的册籍。今称随事记录备忘的笔记。{清}{叶燮}《原诗·内篇》:“若定律如此﹐是記事册﹐非自我作詩也。”{巴金}《将军集·将军》:“一个{中国}巡捕手里摊开一本记事册﹐问他叫什么名字。”
訪册-汉语大词典
訪册
【1】{明}代对官员考察后记载官员政绩的簿册。{明}{赵南星}《再复吴给事访册疏》:“今奉旨再查得訪册之事﹐原非定自令甲﹐顧部中相傳﹐則已久矣。往時京察年分﹐本部堂上官委之司官﹐司官將六年内應該考察官員﹐親自書寫職名單﹐密託吏科都給事中﹑{河南道}掌道御史二臣﹐共爲咨訪﹐回報堂官﹐以故不自列名﹐此訪單意也。{隆慶}以後﹐乃有刻板訪册﹐以使博訪。”
註册-汉语大词典
註册
【1】谓登记于簿籍﹔备案。{清}{顾炎武}《圣安本纪》卷六:“{豫王}命查之﹐百官不朝參者﹐妻子爲俘差假者﹐堂官報名註册﹐每日點名。”{张天翼}《包氏父子》二:“可是一走到学校里的註册处﹐他就不知道要怎么着才好。”
詔册-汉语大词典
詔册
【1】皇帝的文告。《周书·王褒传》:“凡大詔册﹐皆令{褒}具草。”{唐}{元稹}《梦游春七十韵》:“詔册冠賢良﹐諫垣陳好惡。”{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上:“{真宗}即位之次年﹐賜{李繼遷}姓名﹐而復進封{西平王}。時{宋湜}﹑{宋白}﹑{蘇易簡}﹑{張洎}在翰林﹐俾草詔册﹐皆不稱旨。”
詩册-汉语大词典
詩册
【1】诗集。{清}{戴名世}《德政诗序》:“而有一官必有一官之德政詩册﹐連篇累幅﹐或刊於板﹐或鐫於碑﹐據其所言﹐什伯於古所稱。”《新华文摘》1983年第7期:“这两句{汉}代的老话﹐虽曾被编入诗册﹐但我总以为它其实是古谚。”
課册-汉语大词典
課册
【1】书本﹐课本。{元}{方回}《次韵刘元煇初寒夜坐》:“跨竈郎來温課册﹐齊眉人爲摺深衣。”{宋}{陈善}《扪虱新话·文章夺胎换骨》:“其後{東坡}跋{姜君弼}課册亦云:‘雲興天際﹐歘若車蓋。’”
謚册-汉语大词典
謚册
亦作“[諡册]”【1】指刻有为帝后上谥诏书的简册。《明史·礼志五》:“{洪武}元年﹐追尊四廟諡號﹐册寶皆用玉。册簡長尺二寸﹐廣一寸二分﹐厚五分。簡數從文之多寡。聯以金繩﹐藉以錦褥﹐覆以紅羅泥金夾帕。册匣﹐朱漆鏤金﹐龍鳳文……{建文}時﹐追尊諡册之典﹐以革除無考。”{唐}{颜真卿}《元陵仪注》:“禮儀使以諡册跪奠於寶綬之西﹐又以哀册跪奠於諡册之西。”{清}{顾炎武}《庙号议》:“以至諡册一頒﹐天下用爲譏笑。”《魏书·术艺传·江式》:“以書{文昭太后}尊號諡册﹐特除奉朝請﹐仍符節令。”
青册-汉语大词典
青册
【1】{元}时用以记载律令及审断事宜的记录。由断事官执掌。{元}{无名氏}《元秘史略》卷九:“百姓每分家財的事﹐你科斷著;凡斷了的事﹐寫在青册上﹐已後不許諸人更改。”{{韩儒林}等}《元朝史》第一章第四节:“委为普上断事官。又宣旨道:‘把一切领民的分配和断了的事宜都造青册写在上面。’”【2】帝王册封臣下的符命。{南朝} {梁}{江淹}《萧领军让司空并敦劝启》:“而廼復降朱輪之使﹐方枉青册之勸。”{胡之骥}注:“册﹐符命也。”【3】清册。{宋}{叶適}《平阳县代纳坊场钱记》:“州下青册於縣﹐月取歲足﹐無敢蹉跌。”{金}{陆增祥}《京兆府提学所帖碑》:“於今年四月間蒙降到房舍地土青册﹐今驗數上石。”
長册-汉语大词典
長册
【1】久安之策。《汉书·辛庆忌传》:“先帝建列將之官﹐近戚主内﹐異姓距外﹐故姦軌不得萌動而破滅﹐誠萬世之長册也。”《汉书·赵充国传》:“臣{充國}材下﹐犬馬齒衰﹐不識長册。”
集愆册-汉语大词典
集愆册
【1】即集愆簿。《清史稿·选举志一》:“置集愆册﹐治諸不帥教者。”
陰册-汉语大词典
陰册
【1】寺庙中记录各家死者姓名的簿册。{清}{俞樾}《茶香室三钞·门眷》:“吾家舊無譜牒﹐世系莫考﹐而{越山寺}中﹐册籍具在﹐俗謂之陰册。”
金册-汉语大词典
金册
【1】古代称记载国史的史册。{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七·泰山没字碑》:“史傳封禪有金册石函﹐金泥玉檢﹐此非其石函乎!”《文选·张协<七命>》:“生必耀華名於玉牒﹐殁則勒洪伐於金册。”{李周翰}注:“玉牒﹑金册﹐並國史也……謂生死必須垂名記功於史册﹐以示天下﹐傳於後代也。”{宋}{范仲淹}《上张侍郎启》:“恭惟留守侍郎﹐崇宣古道﹐茂冠人彝﹐濬雅量于玉淵﹐耀華勳于金册。”【2】金箔制的册封诏书。{清}{魏源}《圣武记》卷五:“又有金册﹑玉册。玉册長六寸餘﹐寬約四寸﹐頁厚二分﹐邊刻龍文﹐面書‘敕封達賴剌麻玉册’……金册大小如之﹐亦十五頁﹐而聯其腦﹐如展書者矣。”
鐵册-汉语大词典
鐵册
【1】{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公侯伯屯戍百户(功臣护卫兵首领)的诏书。用铁片镌刻文字﹐故称。{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二:“公侯伯功臣赐卒一百十二人作卫队﹐设百户一人统率﹐颁有铁册﹐说明俟其寿考(死亡)﹐子孙得袭﹐则兵皆入卫。称‘铁册军’。”{明}{沈德符}《野獲编·兵部·铁册军》:“{洪武}二十三年﹐{韓公}{李善長}以嫌自殺。上始詔部制公侯伯屯戍百户﹐部并給鐵册……至是以公侯年老賜還鄉﹐各設百户一人﹐統其衆以護之﹐給屯戍之印﹐賜以鐵册。”
鐵册軍-汉语大词典
鐵册軍
【1】{明太祖}{朱元璋}赐给功臣的护卫兵。《续文献通考·兵六》:“〔{洪武}〕二十三年三月﹐置公侯伯屯戍百户﹐給以鐵册。初﹐帝以公侯伯有大勳勞﹐人賜百二十人爲從者﹐曰奴軍。及其年老還鄉﹐命設百户一人﹐統衆衛之﹐俾屯戍以食﹐賜以鐵册﹐給以印﹐俟其子孫承則罷之。時謂鐵册軍。”
門户册-汉语大词典
門户册
【1】方言。即户口簿。{克非}《春潮急》六:“过门到这边来﹐大家叫我{杜大嫂}﹐门户册上写的{杜刘氏}。”
須知册-汉语大词典
須知册
【1】旧时地方政府所编制的关于各部门人员编制﹑职权范围等基本情况的便查手册。{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須知》:“須知﹐乃一州縣之政事大綱節目﹐無不備載﹐以其開卷可一覽而得其塈也。”{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各房務要照欵詳門﹐册面簽註明某房科造完某件須知册﹐册尾註明某年﹑月﹑日某房科某人﹐以便查覽。”亦省称“[須知]”。{清}{李渔}《比目鱼·假神》:“備寫{并州}情狀﹐這須知妙册不比尋常。”
類册-汉语大词典
類册
【1】分类造册。《元典章·户部五·荒田许赴官请射》:“已給數目開申合屬上司類册申部。”
馬户册-汉语大词典
馬户册
【1】“騙”的拆字。骗可拆成马户册三字,故用以指骗字。{清}{孟称舜}《娇红记·访丽》:“我祖號爲戈十貝﹐我父號是馬户册;農工商賈都不做﹐呵卵捧脬爲第一;慣依豪門使聲勢﹐常走富家騙衣食。”按﹐“戈十貝”三字合则为“賊”字。
高文典册-汉语大词典
高文典册
【1】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如诏令制诰等。引申为经典性著述。{柳亚子}《<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雖然﹐熱心之事﹐無所憑藉﹐而徒以高文典册﹐諷詔世俗﹐則權不我操。”亦作“[高文典策]”。《西京杂记》卷三:“{揚子雲}曰:‘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馳檄﹐用{枚臯};廊廟之下﹐朝廷之中﹐高文典册﹐用{相如}。”{宋}{王安石}《翰林学士除三司使制》:“閎言崇議﹐足以經綸王家;高文典策﹐足以鼓動當世。”
高文大册-汉语大词典
高文大册
同“[高文典册]”【1】{明}{沈德符}《野獲编·列朝一·御制文集》:“其時高文大册﹐布在人間。”{清}{汪琬}《归震川先生年谱後序》:“方欲以高文大册﹐自鳴天子之前﹐而又溘焉長往矣。”{宋}{汪藻}《<苏魏公集>序》:“一時高文大册﹐悉出其手。”
黄册-汉语大词典
黄册
【1】{清}代宗人府的户籍簿。宗室载入黄册,{觉罗}则载入红册,以图永世保存。《清会典·宗人府》:“黄檔房﹐掌書黄册﹑紅册。”【2】{明}{清}为征派赋役编造的户口册籍。男女始生为黄,一说户口册籍的封面为黄色,故名。《清史稿·食货志一》:“編審之制……丁有民丁﹑站丁﹑土軍丁﹑衛丁﹑屯丁。總其丁之數而登黄册。”《明会典·户口二·赋役》:“國初因賦定役﹐每十年﹐大造黄册﹐户分上中下三等﹐差役照册僉定。”{明}{张萱}《疑耀》卷二:“今制﹐丁口税糧﹐十歲一籍其數﹐曰黄册﹐自{劉宋}時已有之。{齊高帝}即位﹐嘗敕{虞玩之}與{傅堅意}檢定﹐詔曰‘黄籍﹐人之大綱﹐國之政端’云云。時亦稱人籍﹐今世多不解黄字之義﹐余偶閲{唐}{開元}制﹐凡男女始生爲黄……每歲一造計帖﹐三年一造户籍﹐即今之黄册也。謂之曰黄﹐亦自男女始生登籍而名之耳。”
鴛鴦册籍-汉语大词典
鴛鴦册籍
【1】即鸳鸯牒。《檮杌闲评》第二二回:“{秋鴻}道:‘他是離恨天宫﹐兼管鴛鴦册籍。’”
魚鱗册-汉语大词典
魚鱗册
【1】见“魚鱗圖册”。
魚鱗圖册-汉语大词典
魚鱗圖册
【1】旧时为征派赋役和保护封建土地所有权编造的土地登记簿册。因所绘田亩挨次排列,状如鱼鳞,故名。{宋}时{婺州}等地即曾编造。{明}{洪武}年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至{清}{光绪}末年﹐仍有具册之举。亦作“[魚鱗册]”﹑“[魚鱗圖]”﹑“[魚鱗圖籍]”﹑“[魚鱗簿]”。{宋}{楼钥}《宝谟阁待制赠通议大夫陈公神道碑》:“{熙寧}……自有保甲法﹐魚鱗簿是也。”《宋史·食货志上一》:“知{婺州}{趙■夫}﹐行經界於其州﹐整有倫緒……凡結甲册﹑户産簿﹑丁口簿﹑魚鱗圖﹑類姓簿二十三萬九千有奇﹐創庫匱以藏之。”《清史稿·食货志一》:“尋又丈放{鳳凰}﹑{岫巖}﹑{安東}葦塘約十餘萬畝﹐按地編號﹐具魚鱗圖册﹐事在{光緒}末年。”《明史·食货志一》:“{洪武}二十年﹐命國子生{武淳}等﹐分行州縣﹐隨粮定區。區設粮長四人﹐量度田畝方圓﹐次以字號﹐悉書主名及田之丈尺﹐編類爲册﹐狀如魚鱗﹐號曰魚鱗圖册。”{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魚鱗册字號﹐一號以一畝准之﹐不得贅以奇零。如數畝而同一區者﹐不妨數號;一畝而分數區者﹐不妨一號。”{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张士诚}从起兵到败死﹐前后十四年﹐城破前他把征收赋税的鱼鳞图籍全部烧毁。”
魚尾册-汉语大词典
魚尾册
【1】簿册。因古代簿页中缝有鱼尾形标志,故称。{明}{汤显祖}《牡丹亭·冥判》:“則見没掂三展花分魚尾册﹐無賞一挂日子虎頭牌。”
魯册-汉语大词典
魯册
【1】指《春秋》。{宋}{欧阳修}《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魯}册謹會盟﹐{周公}彖凶吉。”
鱗册-汉语大词典
鱗册
【1】即鱼鳞册。{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协济》:“至于田疇交錯﹐鱗册無徵﹐有有田無糧者﹐有有糧無田者﹐不知凡幾。必得官爲量丈﹐重畫圖册﹐田段一準﹐而田自多。”
麗册-汉语大词典
麗册
【1】皇帝诏书的美称。《宋史·乐志十四》:“{堯}門疊瑞﹐{姒}幄齊輝。重坤靖夷﹐麗册華徽。”
黑册子-汉语大词典
黑册子
【1】即黑名单。{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我的种痘》:“于是好像这性命是从路上拾来似的﹐没有什么希罕﹐即使姓名载在该杀的‘黑册子’上﹐也不十分惊心动魄了。”
點册-汉语大词典
點册
【1】点名册。{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亲查阅》:“到任後﹐即命刑房攢造監犯花名點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