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忍)是什么意思
暴躁←→温和 忍耐 温顺-反义词词典
暴躁←→温和 忍耐 温顺bàozào-wēnhē rěnnài wēnshùn
【词性】:形
暴躁:遇事易发急,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温和:(性情、态度)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忍耐:抑制住自己的某种情绪,使之不表现出来。
温顺:温和顺从。
【例】 虽然他的腰杆还挺得直直的,那高大的身躯还同样强壮有力,但是那温驯的、痴心的、迷人的笑容消失了,那脾气也渐渐地暴躁起来了。(欧阳山:《苦斗》) 她冉冉地竟自走了。只留一个温和的微笑安慰着惘然失神的李无忌。(茅盾:《虹》) 你们要养成谨严和忍耐的习惯。(苏·巴甫洛夫:《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木实君的玉照看到了,实在象你。“恐怖主义”自当别论,从她抱着两个玩偶看来,倒是个温顺的孩子。(鲁迅:《书信·致增田涉》)
残忍←→慈悲 怜恤 善良-反义词词典
残忍←→慈悲 怜恤 善良cánrěn-cíbēi liánxù shànliáng
【词性】:形
残忍:狠毒。
慈悲:慈善,怜悯。
怜恤: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善良:心地纯洁,没有恶意。
【例】 亲兵们乱哄哄地嚷着、笑着,目光中透出残忍、暴虐的神色,显出兽性的嗜血的欢欣。(凌力:《星星草》) 因笑道:“姑娘你不见那上面四个字,写得是‘七宝莲池’,这池里面的水,就叫作‘八功德水’。这是四方救度众生离苦恼的一个慈悲源头。”(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不用解释,不用担心我会受不住,我用不着人怜恤的!(邓友梅:《在悬崖上》) 他那话是透视机,分明让我在混浊,灰尘蒙蒙的世间,看见了一颗纯朴、善良的心。(卢玲:《能不忆江南》)
慈祥←→暴虐 残忍-反义词词典
慈祥←→暴虐 残忍cíxiáng-bàonüè cánrěn
【词性】:形
慈祥:和蔼安详。
暴虐:凶恶残酷。
残忍:狠毒。
【例】 周总理那慈祥的面容立即跃入我的眼帘。(初中《语文》第一册《一件珍贵的衬衫》) 亲兵们乱哄哄地嚷着、笑着,目光中透出残忍、暴虐的神色,显出兽性的嗜血的欢欣。(凌力:《星星草》)
焦急←→忍耐-反义词词典
焦急←→忍耐jiāojí-rěnnài
【词性】:形
焦急:着急。
忍耐:将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露出来。
【例】 他焦急的等着这男管家来说什么话。(〔俄〕果戈理:《泼留希金》)显然她们把梅女士看作秋敏的党羽。这便超过了梅女士忍耐的范围,一句久藏的问话便落出来了:“究竟是谁举她做这总务?”(茅盾:《虹》)
仁慈←→残暴 残忍 凶残 残酷 狠毒-反义词词典
仁慈←→残暴 残忍 凶残 残酷 狠毒réncí-cánbào cánrěn xiōngcán cánkù hěndú
【词性】:形
仁慈:仁爱慈善。
残暴:残忍凶恶。
残忍:狠毒。
凶残:凶恶残暴。
残酷:凶狠冷酷。
狠毒:凶狠毒辣。
【例】 安妮是一个极平凡的女人。她愉快,仁慈,多多少少有点庄严。(〔法〕 雨果:《笑面人》) 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袁鹰:《井冈翠竹》) 又加上他那次子纪成文,助桀为虐,作的那些侵冒贪黩,忌刻残忍的事,一时也道不尽许多。(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 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的笑声。(张洁:《挖荠菜》) 他为人相当狠毒,什么坏心眼都有。
忍耐←→暴躁 急躁-反义词词典
忍耐←→暴躁 急躁rěnnài-bàozào jízào
【词性】:形
忍耐:将某种情绪或感觉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
暴躁:遇事好发急,无法控制感情。
急躁:遇到不称心的事情马上激动不安。
【例】 “您不对!”林震大声说,他象本人受了侮辱一样地难以忍耐,“您看不见壮丽的事业,只看见某某在打瞌睡……”(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宝玉笑道:“何尝没穿?见你一恼,我一暴躁,就脱了。”(清·曹雪芹:《红楼梦》)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必须谨慎对待。我们无论如何不能急躁,急了会出毛病。(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
忍受←→恼怒-反义词词典
忍受←→恼怒rěnshòu-náonù
【词性】:动
忍受:把困难、痛苦、不幸等遭遇勉强承受下来。
恼怒:生气;发怒。
【例】 可是户外赤裸着的大野,忍受着近日来的寒冷,忍受那无情的冻雪,也忍受那在地上滚着的风,还忍受着黑夜的重压,……它沉默着,没有一点音响,象那个神话中受难的巨人。(靳以:《红烛》) 有人背后议论他,他知道后恼怒异常。
容忍←→生气-反义词词典
容忍←→生气róngrěn-shēngqì
【词性】:动
容忍:宽容忍耐。
生气:因不合心意而不快乐。
【例】 他提高了声音,“党是人民的阶级的心脏,我们不能容忍心脏上有灰尘,就不能容忍党的机关的缺点!”(王蒙:《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他不但不生气,反倒挺高兴。(初中《语文》第三册《连升三级》)
忍耐-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忍耐rěnnài
〈动〉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常作谓语和补语。也可以作状语。
她默默地跟遥远的丈夫说话,叫他忍耐几天,做完寒衣就给他送去|医生马上就到,你再忍耐一会儿|小事就要忍耐一点,否则会乱了“大谋”|我实在不能忍耐下去了|事己至此,再忍耐忍耐吧|他忍耐着听那人把话说完|他忍耐地等了一天又一天|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他不肯再继续忍耐下去了
忍受-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忍受rěnshòu
〈动〉把困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
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啊|他紧咬着牙关,忍受着剧烈的疼痛|他能够忍受生活中的这些痛苦|一旦失了业就得忍受饥寒|这种人格侮辱他是无法忍受的|不管这活儿怎么脏累,你们都得忍受着啊|这种受人欺压的生活,教人怎么能长期忍受下去呢|一昼夜没吃东西|了,真饿得难以忍受
残忍-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残忍cánrěn
狠毒——仁慈(对敌人的~,就是对人民的残忍。)
忍俊不禁-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忍俊不禁rěnjùnbùjīn
忍俊,含笑;忍不住要发笑——泣不成声
忍气吞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忍气吞声rěnqìtūnshēng
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扬眉吐气(解放后,劳动人民~做了主人,不再忍气吞声过日子了。)
忍耐 忍-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忍耐 忍
忍耐rěnnài 忍rén
动词。表示抑制住某种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在态度和行动上不作出反应。
“忍耐”强调坚持、耐心,含有“较长久抗住”的意味。例如:“她只得忍耐着,吃了早餐”(欧阳凡海:《无辜者》);“如今他刚一醒转来,他便不能忍耐”;(端木蕻良:《大江》),
“忍”侧重于抑制痛苦感觉或某种情绪;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你再忍一下,大夫马上就来给你打止疼针”;“她甘愿忍下一切别的痛苦”(欧阳凡海:《无辜者》);“不知道是哪个老妈妈忍不住了,捧着战士的手,第一个哭出了声”(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忍”在表示“能硬着心肠(去干)”的意思时(如说:“把它砸烂,又于心不忍”),和“忍耐”没有同义关系。
忍剪凌云一寸心-实用委婉语词典
忍剪凌云一寸心
意为不应摧残少年高入云端的豪情壮志。“一寸心”,即嫩笋尖。喻指。
忍不可忍者,万福之源-实用委婉语词典
忍不可忍者,万福之源
意为忍受难以忍受的困苦,是人生所有幸福的源泉。语出《六度集经》。
心常柔和,遭苦能忍-实用委婉语词典
心常柔和,遭苦能忍
意为心中常常抱以柔和的情态,遭致苦难就能够忍受。语出《发菩提心论·发心品》。
忍 耐-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忍 耐
[忍rěn 耐nài]
同 都有“忍耐”的意思。
异 【忍】 侧重于主观上的容忍、忍受。《左传·成公二年》:“吾子忍之!”(吾子:您)《论语·卫灵公》:“小不忍则乱大谋”。《盐铁论·结和》:“此五帝所不忍”。
【耐】 侧重于客观上禁得起、受得住。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椒》:“此物性不耐寒”。
据理力争 忍气吞声-反义词应用词典
据理力争 忍气吞声
据理力争 jùlǐlìzhēng
忍气吞声 rěnqìtūnshēng
【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坚持自己的观点或极力维护自己方面的权益。
〔例句〕
1.老兄既管了一县的事,自己也应该有点主意。外国人呢,固然得罪不得,实在下不去的地方,也该据理力争。
2.当保守势力横加反对时,祖冲之针锋相对,据理力争,终于制成了当时最科学的《大明历》。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
〔例句〕
1.从今后忍气吞声,再不敢嚎咷痛哭。
2.武大忍气吞声,由他自骂。
3.山川没有能力养活妻子,只好忍气吞声地离家出走。
怜悯 残忍-反义词应用词典
怜悯 残忍
怜悯 liánmǐn 残忍 cánrěn
【怜悯】动词。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例句〕
1.这应该是一个“意外”。但是这“意外”却毫无怜悯地打击了年轻的心。
2.他默默地站起来,在四周的人那样既怜悯又无可奈何的难堪表情下,困难地走出休息室。
3.他的脸在月光里显得这么美,叫小燕子的心里也充满了怜悯。
【残忍】形容词。狠毒,凶狠毒辣。
〔例句〕
1.“唉!你怎么知道呢!”他说。“大王是向来善于猜疑,又极残忍的。”
2.杜鹃是一种灰色的鸟,毛羽并不美,它的习性专横而残忍。
3.诗人通过极其强烈的鲜明对比,一方面揭露“至今三老背肿青,死为逋悬出膏血”,因为“范髯长官”的横暴残忍,以致满目疮痍、遍野荻花……
〔应用例句〕
他向来残忍无道,如今穷途末路,也休想得到别人的怜悯。
残暴 残酷 残忍 暴虐-近义词应用词典
残暴 残酷 残忍 暴虐
残暴 cánbào 残酷 cánkù 残忍 cánrěn 暴虐 bàonüè
【残暴】残忍凶恶。如:
1.敌人是凶狠的,也是愚蠢的,他们总是迷信他们的残暴。
【残酷】凶狠冷酷。如:
2.于是,残酷的审讯开始了,他们想逼她说出炕洞的秘密来。
【残忍】狠毒。如:
3.你这冷酷无情的家伙,这样的回答可不能作为你的残忍的辩解。
【暴虐】凶恶残酷;不人道。如:
4.何以真正成汤文武周公时代,也先有桀纣暴虐,后有殷顽作乱。
辨析:它们都是贬义词,常形容敌人及其本性和行为。又指斗争的严重尖锐,如残酷斗争。
坚忍 坚韧-近义词应用词典
坚忍 坚韧
坚忍 jiānrěn 坚韧 jiānrèn
【坚忍】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如:
1.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以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品质高尚、纯洁和坚忍,表示全国人民对英雄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坚韧】坚固有韧性。如:
2.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挑得起。
辨析:“坚忍”指人在斗争中能忍受艰难困苦,意志、性格坚定不动摇,如他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坚韧”原形容物体不易破折的性能,形容人刚强不屈的性格、意志。它们形容人的性格、意志时,可通用,如坚忍(坚韧)不拔。但当“坚韧”形容物体时,如“毛竹做扁担,多么坚韧”不用“坚忍”。
耐心 耐性 忍耐-近义词应用词典
耐心 耐性 忍耐
耐心 nàixīn 耐性 nàixìng 忍耐 rěnnài
【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如:
1.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
【耐性】能忍耐,不急躁的性格。如:
2.我心想:这人真有股耐性,这么晚还推着车子练腿功。
【忍耐】把痛苦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如:
3.她一面做,一面默默地跟遥远的丈夫说话,叫他忍耐几天,自己正在为他做寒衣,做完就给他送去。
辨析:“耐心”着重指心情不急躁,对象多属上对下,父兄对子弟或同志朋友间等方面,是形容词,如对她耐心教育。“耐性”着重指在处理复杂困难情况时不急躁,是名词。对象多指人的性格、性情等,如学习外语要有耐性。“忍耐”着重指对厌烦的事物或痛苦心情控制住,不发作,不表现出来,如她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忍耐 忍受-近义词应用词典
忍耐 忍受
忍耐 rěnnài 忍受 rěnshòu
【忍耐】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如:
1.你们要养成谨严和忍耐的习惯。
【忍受】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或不良的待遇等勉强承受下来。如:
2.是的,多年不见面了,这些年来我忍受着许多苦楚。
辨析:“忍耐”,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多指不如意的环境或病痛的感觉。“忍受”承受某种遭遇、不良待遇、困难环境和疾病痛苦等。
坚忍不拔-古文观止词典
坚忍不拔jiān rěn bù bá
坚毅能忍耐不可改易(1)。《晁错论》:古之立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古代建立大功业的人,不只是有超出世上一般人的才能,也一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忍-古文观止词典
忍rěn
【词性】:动词
一、忍受,忍耐(17)。《祭公谏征犬戎》:庶民弗忍。——广大人民不能再忍受。《鲁仲连义不帝秦》:吾不忍为之民也!——吾不能忍受做他的百姓!《心术》:故一忍可以支百勇。——所以一次忍耐可以抵挡对手的多次猛攻。
二、忍心,下狠心(14)。《子产论政宽猛》: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太叔执政不忍心用严厉的政策而用了宽大政策。《柳子厚墓志铭》:吾不忍梦得之穷。——我不忍心看到梦得这样穷困。《张益州画像记》:于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赖之身,而弃之于盗。——于是百姓才下狠心把他们父母妻儿所倚赖的身体舍弃给盗贼的队伍。
隐忍-古文观止词典
隐忍yǐn rěn
尽力克制,不露真情(2)。《报任安书》: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我所以隐忍偷生,被幽禁在污泥浊壤中而不与世长辞的原因,是恨理想没有实现,庸碌无闻地终结一生,而文章著述不能流传于后世啊。《箕子碑》:然则先生隐忍而为此,其有志于斯乎?——然而,先生隐忍着这样做,大概是对这方面有所打算吧?
百忍胸中有太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百忍胸中有太和
【释义】:
太和:平和之气。谓多忍耐,心里就会平静。劝人忍气消忿语。《生绡剪》一五:人生惟有一时气涌最难平静。气之决裂结成多少生死冤家,古今以来,那有尽头!我劝人在气头上略略转想,一概横逆之加,都可耐得。古人说得好:百忍胸中有太和。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忍之心,人皆有之
【释义】:
意谓人人都有怜悯之心。《醒世恒言》一〇: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官,便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
【释义】:
操心:费心考虑、张罗;存心:仅怀有某种念头而已。谓存心比操心好,忍气比争闲气好。《西游记》八一: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说得好:‘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
揭债要忍,还债要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揭债要忍,还债要狠
【释义】:
揭债:借债。指想借钱时能不借就不借;还债时能归还时就要爽快归还。《歧路灯》三〇:王中道:“揭债要忍,还债要狠。此时不肯当卖原好,若再揭起来,每日出起利息来,将来搭了市房,还怕不够哩。又四〇:单说到三月,惠家那利息银子的病症又潮上来了。原来息债是揭不得的。俗语云:‘揭债要忍,还债要狠。’这两句话虽不是圣经贤传,却是至理名言。”
看的破,忍不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看的破,忍不过
【释义】:
虽然能把事情看透不计较,但心里却感到难以忍受。多指利欲之事。《儿女英雄传》四〇:看的破,忍不过。九兄,你只细细的体会我这六个字去,便晓得我心里的苦楚了!
☉看得破时忍不过
《金瓶梅》一:真所谓“生我之门死我户,看得破时忍不过。”这样人岂不是受那色的利害处。
看着馒头忍着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看着馒头忍着饿
【释义】:
比喻守着现有条件不知利用。《飞跎全传》二:百家货喜的是裹饺饵。密仝看着馒头忍着饿。
人能百忍自无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能百忍自无忧
【释义】:
意谓人遇事能多忍耐,就不会有灾祸发生。《醒世恒言》三四:况且一文钱值几何,既输了去,只索罢休。单因杨氏一时不明,惹出一场大祸,展转的害了多少人的性命。真是: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忍个肚子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忍个肚子疼
【释义】:
比喻吃个哑巴亏。《三侠五义》三七:他若往歪里一问,只怕再花上十封,也未必能结案。依我说,这十封银子只要忍个肚子疼,算是丢了罢。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
【释义】:
人能忍得住一时的愤怒,便一辈子都不会有烦恼和苦闷。劝诫语,劝人为人处事要多忍耐。《红楼梦》九:金荣强不过,只得与秦钟作了个揖,宝玉还不依,定要磕头。贾瑞只要暂息此事,又悄悄的劝金荣说:“俗语说的:‘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
忍不住一刻之忿啑,倒招来百日之祸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忍不住一刻之忿啑,倒招来百日之祸胎
【释义】:
忿啑:气愤。意谓人一时激动发怒,往往会给自己招来长期的灾祸。《九云记》六:王兄之言是矣。兄长仰仗大老爷之鼎力,何惮除了他一个穷秀才、小蹄子。俗说的道,忍不住一刻之忿啑,倒招来百日之祸胎。倒不如忍住了一天图他,后日暗地里无踪无迹的害了他两个狗命,不啻斩草除根,人不知,鬼不知,也是妥当的呢。
折脚鹭鸶立在沙滩上——眼看鲜鱼忍肚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折脚鹭鸶立在沙滩上——眼看鲜鱼忍肚肌
【释义】:
歇后语。比喻干垂涎却无法到手。《三遂平妖传》六:道士托熟了兄妹,紧随着媚儿的脚跟,半步不离。两个眉来眼去,也觉得情意相通。再过些时,捏手捏脚都来了,只碍着婆子,没处下手。正是折脚鹭鸶立在沙滩上——眼看鲜鱼忍肚肌。
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释义】:
劝人不取不正当的钱财,忍气宽恕人,以避免灾祸。《警世通言》一一:饮酒不醉最为高,好色不乱乃英豪,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玉燕姻缘全传》三:饮酒不醉最为高,见色不乱是英豪,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小不忍则乱大谋
【释义】:
在小事情上不忍耐,就会损及大的谋划。指小方面不忍耐就会坏大事。□语出《论语·卫灵公》。《三国志通俗演义》七:日今曹军在境,且未可出言,只留逢纪在此,待破曹之后,却来冀州不迟。古人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今留逢纪,某之计也。《镜花缘》六:仙姑岂不闻小不忍则乱大谋?又谚云:“尽人事以听天命”,今仙姑既不能忍,又人事未尽,以致如此,何能言得天命。《老残游记》一四:且又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宫保以为夹堤里的百姓,庐墓生产可惜,难道年年决口就不伤人命吗?
学吃亏,多忍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学吃亏,多忍辱
【释义】:
劝人要学会遇事吃亏、忍耐。《禅真逸史》二四:正是识时务者乎为俊杰。还须小心赔礼,省了一场大祸。古人道得好:学吃亏,多忍辱。
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释义】:
眼中虽然能把事情看透,但肚里饥饿难忍。比喻明知是圈套不可为,但还是忍不住诱惑而上钩。《醒世恒言》二六:再去船傍周游了一转,怎当那饵香得酷烈,恰似钻入鼻孔里的一般,肚中又饥,怎么再忍得住!……方才把口就饵上一合,还不曾吞下肚子,早被赵干一掣,掣将去了。这便叫做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
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
【释义】:
一天不顾羞耻,三天就不忍饥饿。意谓处于困境中的人为了免于挨饿,就顾不得羞耻,做一些不体面的事。《喻世明言》二二:家童将言语勾搭他道:“大伯,你花枝般娘子,怎舍得他往别人家去。”王小四道:“小哥,你不晓得我穷汉家事体:一日不识羞,三日不忍饿。却比不得大户人家,吃安闲茶饭。似此乔模乔样,委的我家住不了。”
⊙一日不怕羞,三日不忍饿
《天豹图》一八:曹天吉道:“这也不妨,一日不怕羞,三日不忍饿,暂忍一时之羞,免一身之祸。”
⊙一日不识羞,三日吃饱饭
《三遂平妖传》一八:员外道:“近来世情,你可也知道的。今番我出去,见兀谁是得?”妈妈道:“虽然如此,一日不识羞,三日吃饱饭,你不出去,终不成我出去。”
忍-佛源语词词典
忍
忍耐。梵语ksanti的意译。佛家主要指用慧心、佛法控制自己,在任何境况中不怒,不生任何欲念。佛教的不同门派有“二忍”、“三忍”、“四忍”、“五忍”、“十忍”各种不同提法。解释的具体内容虽有不同,但总体思想是一致的。《瑜伽论》:“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上古汉语“忍”是个多义词,做“忍耐”解则源于《论语·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佛教翻译佛经时,便用“忍”去译ksanti,因此二者音同语义亦相近,但上古汉语的“忍”是遍指的,语义概括;佛语的“忍”内容非常具体。
忍俊不禁-佛源语词词典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俊,漂亮、可爱,因人笑起来大都可爱,故“俊”引申为“笑”。《五灯会元·卷十二·大宁道宽禅师》:“僧问:‘饮光正见,为什么见拈花却微笑?’师曰:‘忍俊不禁。’”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方纪《三峡之秋》:“索科洛夫对于自己这个得意的发现,忽然忍俊不禁了,首先大笑起来。”
忍辱-佛源语词词典
忍辱
忍受外来的欺侮、侮辱。梵语ksānti的意译,亦译作“忍”。《六波罗蜜经·法界次第下》上:“羼提ksānti,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又《维摩经·佛国品》:“忍辱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三十二种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
忍受-佛源语词词典
忍受
对痛苦、困难、不幸遭遇、外界侮辱承受下来。佛家在修道时,非常强调忍受,认为这是磨练自己,去贪、瞋等欲望的有效方法,主动承受苦难,不思报复,最后修成正果。《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昔有愚人,头上无毛。时有一人,以梨打头,乃至二三,悉皆伤破。时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又《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讲经文》:“如此辛勤能忍受,不生退屈有何缘。”现代汉语承佛经用法,但更强调非自愿地勉强承受。徐怀中《西线轶事》:“非刑拷打可以忍受,骨肉亲人加给的打击和侮辱,是难以忍受的。”
吞饥忍饿-佛源语词词典
吞饥忍饿
忍耐住饥饿,指忍耐住寒苦的生活。《虚堂和尚语录》卷六:衡阳梅杨十七年,吞饥忍饿,将谓万里生还,知非元来一星子不曾改过。这般瞎秃得人憎,天上人间无两个。”
忍-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忍rěn
①容忍,忍受。《论语·八佾》:“是可~,孰不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为之下。”②抑制,克制。《荀子·儒效》:“志~私,然后能公。”《楚辞·离骚》:“纵欲而不~。”林觉民《与妻书》:“故遂~悲为汝言之。”③忍心,狠心。《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也。”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能对面为盗贼。”④残忍。《左传·文公元年》:“且是人也,蜂目而豺声,~人也。”
【忍垢】①忍受耻辱。《荀子·解蔽》:“强钳而利口,厚颜而~。”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②忍受不洁。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之二:“何须~不濯足,苦学梁州阴子春。”
【忍俊】含笑。《修箫谱传奇》:“我~想从前,有这般恩爱,那般愁怨。”
【忍性】克制性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动心~,曾益其所不能。”
三十六计,忍为上计-现代汉语大词典
三十六计,忍为上计sān shí liù jì rěn wéi shàng iì
【释义】:
指忍耐克制的重要。黎汝清《海岛女民兵》:“我也有仇恨,可是我觉得什么也没有我的命重要!…三十六计,忍为上计。”
不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忍bù rěn
【释义】:
①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如:不忍下手。②舍不得。郭小川《木瓜树的风波》:“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不落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落忍bù lào rěn
【释义】:
方言。不忍心;过意不去。《新华文摘》1984年第8期:“最初当妈的是把她当童养媳买来的,后来见她出落得那样,却又不落忍,一心认她做亲女儿。”
隐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隐忍yǐn rěn
【释义】:
克制忍耐。钱钟书《围城》:“可是西医说她有孕,是个喜讯。自己不好生气,只得隐忍。”
动心忍性-现代汉语大词典
动心忍性dòng xīn rěn xìng
【释义】:
语出《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后多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茅盾《追求》:“为什么遇到自身上的小小阻碍就不能动心忍性?”
坚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坚忍jiān rěn
【释义】:
坚毅,有韧性。郭沫若《血的幻影》:“像这样猪狗不如的生涯也能够泰然,我实在也佩服我们同胞的坚忍。”
坚忍不拔-现代汉语大词典
坚忍不拔jiān rěn bù bá
【释义】:
意志坚强,不可动摇。郁达夫《给一位文学青年的信》:“我真佩服你的坚忍不拔的雄心。”
小不忍则乱大谋-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不忍则乱大谋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
【释义】:
指计较小事,会影响大局。语出《论语·卫灵公》。欧阳山《三家巷》:“‘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过是些小事情,也犯不着因小失大。”
吞声忍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吞声忍气tūn shēng rěn qì
【释义】:
同“忍气吞声”。鲁迅《论“人言可畏”》:“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
含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含忍hán rěn
【释义】:
宽容;忍耐力强。朱自清《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
含垢忍耻-现代汉语大词典
含垢忍耻hán gòu rěn chǐ
【释义】:
同“含垢忍辱”。巴金《梦与醉》:“而那般含垢忍耻积来世福或者梦想死后天堂的‘芸芸众生’却早已被人忘记,连埋骨之所也无人知道了。”
含垢忍辱-现代汉语大词典
含垢忍辱hán gòu rěn rǔ
【释义】:
忍受耻辱。徐迟《入峡记》:“有的还含垢忍辱,受不尽大资本家的侵吞、霸占和糟蹋。”
和为贵,忍为高-现代汉语大词典
和为贵,忍为高hé wéi guì rěn wéi gāo
【释义】:
同“忍为贵,和为高”。单学鹏《燕岭风云》:“葛福禄…数说葛峰怎么不顾家,给林业队干活出傻力;怎么出口伤人,不懂得做人的诀窍——‘和为贵,忍为高’。”
哑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哑忍yǎ rěn
【释义】:
沉默忍耐。欧阳山《苦斗》:“二叔公一个人左右寻思,想不出个好办法,只好暂时哑忍,装做不知道。”
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rěn
【释义】:
①忍耐;容忍。曹禺《雷雨》:“你忍一忍,喝了吧。药苦可能够治病。”②忍心。茅盾《锻炼》:“也许为了不忍叫苏不培太失望,他又转口道:‘不妨托他,且看他怎样表示。’”
忍人-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人rěn rén
【释义】:
硬心肠的人。郭沫若《由日本回来了》:“我自己毕竟是一个忍人,但我除走这条绝路之外,实在无法忍耐了。”
忍无可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无可忍rěn wú kě rěn
【释义】:
忍受到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张天民《战士通过雷区》:“他们欺人太甚,我们忍无可忍,被迫自卫还击,是应该的,也到时候了。”
忍手-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手rěn shǒu
【释义】:
方言。放不开手。沙汀《淘金记》:“我才收好几颗啊!头几场太忍手了。”
忍气-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气rěn qì
【释义】:
忍受别人的欺侮。王西彦《风雪》:“即使是一个能够安贫的人,也不容易忍气呀!”
忍气吞声-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气吞声rěn qì tūn shēng
【释义】:
遭受欺侮,不敢出声抗争。巴金《坚强战士》:“他梦到地主逼死他的父亲,一家人忍气吞声埋掉死人不敢伸冤。”
忍从-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从rěn cóng
【释义】:
忍受顺从。鲁迅《陀思妥夫斯基的事》:“百分之百的忍从,在未嫁就死了定婚的丈夫,坚苦的一直硬活到八十岁的所谓节妇身上,也许偶然可以发见罢,但在一般的人们,却没有。”
忍为贵,和为高-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为贵,和为高rěn wéi guì hé wéi gāo
【释义】:
指遇事要忍让,待人要和气。浩然《艳阳天》:“一个庄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忍为贵,和为高,一忍一和全过去了。”
忍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心rěn xīn
【释义】:
①硬着心肠。柯岩《追赶太阳的人》:“繁重的劳动压得妈妈伸不直腰,妈妈只好忍心地把他放在地头上。”②耐心。老舍《四世同堂》:“他忍心的等着;他的钱像舞台上的名角似的,非敲敲锣鼓是不会出来的。”
忍心害理-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心害理rěn xīn hài lǐ
【释义】:
心存残忍,违背天理。鲁迅《〈朝花夕拾〉后记》:“则同治年间就有人以(郭巨)埋儿等事为‘忍心害理’,灼然可知。”
忍冬-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冬rěn dōng
【释义】:
也称金银花。多年生攀援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新叶冬季不凋落,故名。夏季开花,初白后黄,黄白相映,故名金银花。浆果球形,黑色。我国各地都有分布。花、叶和藤是中药。花、叶蒸馏成露,称金银花露,可作饮料,能消暑清热。
忍冬纹-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冬纹rěn dōng wén
【释义】:
类似忍冬花植物的一种花纹。古代常作为绘画或雕刻等艺术品的边饰。出现于东汉末期,流行于南北朝。
忍让-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让rěn ràng
【释义】:
容忍退让。范文澜等《中国通史》:“西汉前期,朝廷一直采取和亲政策,对匈奴忍让,企图换取边境的暂时安静。”
忍抑-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抑rěn yì
【释义】:
忍耐抑制。姚雪垠《长夜》:“于是坟园中暂时地静下来,只剩下孩子们的忍抑不住呼唤妈妈的颤栗哭声。”
忍苦耐劳-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苦耐劳rěn kǔ nài láo
【释义】:
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邹韬奋《萍踪寄语》:“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忍受-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受rěn shòu
【释义】:
指把苦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来。徐怀中《西线轶事》:“非刑拷打可以忍受,骨肉亲人加给的打击和侮辱,是难以忍受的。”
忍耐-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耐rěn nài
【释义】:
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也指在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于是急躁者归于自杀,忍耐者力图革新。”
忍顺-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顺rěn shùn
【释义】:
忍耐顺受;忍耐顺从。曹禺《北京人》:“我一辈子是大方人,吃大方的亏。我不管你们在我背后闹些什么,(百般忍顺的模样)反正这个家早已不成一个家。”
忍俊不住-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俊不住rěn jùn bù zhù
【释义】:
见“忍俊不禁”。
忍俊不禁-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
【释义】:
忍不住笑。方纪《三峡之秋》:“索科洛夫对于自己这个得意的发现,忽然忍俊不禁了,首先大笑起来。”也作“忍俊不住”。邹韬奋《萍踪寄语》:“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忍俊不住。”
忍辱负重-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辱负重rěn rǔ fù zhòng
【释义】:
忍受屈辱,承担重任。赵朴初《感遇一首为周总理作》:“忍辱负重,艰难劳止。”
忍辱含垢-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辱含垢rěn rǔ hán gòu
【释义】:
含忍耻辱。郭沫若《把精神武装起来》:“十年的忍辱含垢,十年的卧薪尝胆,算结晶成为了自芦沟桥事变以来的神圣的雪耻战争。”
忍耻-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耻rěn chǐ
【释义】:
忍受耻辱。如:含垢忍耻。
忍隐-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隐rěn yǐn
【释义】:
隐忍。陈残云《深圳河畔》:“彼此都忍隐住,这一方面是害怕说话被人窃听,一方面却似乎有一点说不出的距离。”
忍痛-现代汉语大词典
忍痛rěn tòng
【释义】:
忍受生理或心理的痛苦。茅盾《子夜》:“加之最近丝价狂跌,他再不能忍痛抛售,这存丝一项也搁煞了十多万。”
惨不忍言-现代汉语大词典
惨不忍言cǎn bù rěn yán
【释义】:
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姚雪垠《李自成》:“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惨不忍闻-现代汉语大词典
惨不忍闻cǎn bù rěn wén
【释义】:
凄惨得不忍心听下去。邓慕韩《丁未黄冈举义记》:“哭声载道,惨不忍闻。”
惨不忍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惨不忍睹cǎn bù rěn dǔ
【释义】:
面对悲惨情形不忍心看下去。麦莳龙等《春风吹又生》:“八年了,那惨不忍睹的一幕没有一天不在我眼前浮现。”
容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容忍róng rěn
【释义】:
宽容;忍耐。老舍《骆驼祥子》:“几天的容忍缄默似乎不能再维持,像憋足了的水,遇见个出口就要激冲出去。”
强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强忍qiǎng rěn
【释义】:
勉力忍耐,勉强忍耐。杨朔《雪花飘飘》:“(百岁)强忍着说:‘爹,别哭了。’”
残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残忍cán rěn
【释义】:
狠毒。东方门《死亡名单》:“即使医生对尸体是司空见惯的,然而自己亲自动手,用这样的残忍手段把人杀死之后,恐怕他的心情也并不会是好受的吧。”
是可忍,孰不可忍-现代汉语大词典
是可忍,孰不可忍shì kě rěn shú bù kě rěn
【释义】:
假如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意为绝对不能容忍。语出《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杨沫《青春之歌》:“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是可忍,孰不可忍?”
爱不忍释-现代汉语大词典
爱不忍释àb ù rěn shì
【释义】:
见“爱不释手”。
目不忍视-现代汉语大词典
目不忍视mù bù rěn shì
【释义】:
眼睛不忍看视。形容景象极其悲惨。鲁迅《记念刘和珍君》:“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目不忍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目不忍睹mù bù rěn dǔ
【释义】:
同“目不忍视”。
相忍为国-现代汉语大词典
相忍为国xiāng rěn wèi guó
【释义】:
为了国家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语出《左传·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周恩来《论统一战线》:“我们的方针是有理、有利、有节。我们打了胜仗不骄傲,还是和他谈判。我们是相忍为国。”
百忍成金-现代汉语大词典
百忍成金bǎi rěn chéng jīn
【释义】:
《旧唐书·张公艺传》:“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代同居…麟德中,高宗有事泰山,路过郓州,亲幸其宅,问其义由。其人请纸笔,但书百余‘忍’字。”后以“百忍成金”形容忍耐的可贵。
一日不識羞, 三日不忍餓-汉语大词典
一日不識羞, 三日不忍餓
【1】见“一日不識羞,十日不忍饿”。
一日不識羞,十日不忍餓-汉语大词典
一日不識羞,十日不忍餓
【1】谓只要一时不怕羞耻,就可以多日不忍饥挨饿。{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便好道大樹底下好乘凉﹐一日不識羞﹐十日不忍餓。把這羞臉揣在懷裏﹐我還過去。”亦作“[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飽飯]”﹑“[一日不識羞﹐三日不忍餓]”。{元}{无名氏}《桃花女》第一折:“便好道一日不害羞﹐三日吃飽飯﹐我們靠手藝的買賣﹐怎害得許多羞。”{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多謝相公﹐正是一日不識羞﹐三日不忍餓。”
不忍-汉语大词典
不忍
【1】不忍耐;不忍受。《论语·卫灵公》:“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阮士瑀}傷於虺﹐不忍其痛﹐數嗅其瘡。”{宋}{苏轼}《休兵久矣而国用日困策》:“不忍藥石之苦﹑針砭之傷﹐一旦流而入於骨髓﹐則愚恐其苦之不止於藥石﹐而傷之不止於針砭也。”【2】不能忍受;不愿意。《孟子·离娄下》:“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史记·亷颇蔺相如列传》:“{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爲之下。”《三国志平话》卷上:“〔妻子〕到於庵門﹐見學究疾病﹐不忍見之﹐用手掩口鼻﹐斜身與學究飯吃。”【3】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穀梁传·桓公元年》:“先君不以其道終﹐則子弟不忍即位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4】不收敛。《楚辞·离骚》:“{澆}身被服强圉兮﹐縱欲而不忍。”{汉}{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高論{堯}﹑{舜}之道﹐不忍{桀}﹑{紂}之性﹐生爲世笑﹐死爲愚鬼﹐不亦哀乎?”【5】舍不得。{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予初閲時﹐不忍釋卷。”{清}{赵翼}《瓯北诗话·白香山诗》:“〔{香山}詩〕古體則令人心賞意愜﹐得一篇輒愛一篇﹐幾於不忍釋手。”{郭小川}《木瓜树的风波》诗:“此刻呀﹐他还不忍和同志们告别。”
半臂忍寒-汉语大词典
半臂忍寒
【1】{宋}代{宋祁}的故事。{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五:“〔{宋祁}〕多内寵,後庭曳羅綺者甚衆,嘗宴於{錦江},偶微寒,命取半臂,諸婢各送一枚,凡十餘枚皆至,{子京}({宋祁})視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歸。”{清}{赵执信}《海鸥小谱·浪淘沙》附长句:“令我忽憶半臂忍寒{宋使君}﹐又憶五花殺馬{王學士}。不辭白髮映紅粧﹐請卿試看風流子。”
以忍爲閽-汉语大词典
以忍爲閽
【1】用忍耐作门。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以免招来祸患。{唐}{刘禹锡}《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啓﹐爾心之門。無爲我兵﹐當爲我藩。以慎爲鍵﹐以忍爲閽。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偷忍-汉语大词典
偷忍
【1】犹盗窃。《後汉书·文苑传·杜笃》:“逮及亡{新}﹐時{漢}之衰﹐偷忍淵囿﹐篡器慢違﹐徒以埶便﹐莫能卒危。”{李贤}注:“偷忍﹐猶盗竊也。”
包羞忍耻-汉语大词典
包羞忍耻
【1】忍受耻辱﹐表示气量大。{唐}{杜牧}《题乌江亭》诗:“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兒。”{宋}{邵博}《闻见後录》卷二三:“臣顧惜禄位﹐爲妻子計﹐包羞忍耻﹐尚居方鎮。”{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诗》:“女子能留身後名﹐包羞忍耻漫公卿。”
匈忍-汉语大词典
匈忍
【1】凶恶残忍。{晋}{潘岳}《西征赋》:“忲淫嬖之匈忍﹐勦皇親之孕育。”
充忍-汉语大词典
充忍
【1】充仞。《淮南子·本经训》:“施者不德﹐受者不讓﹐德交歸焉﹐而莫之充忍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八》:“忍有刃音﹐故又與牣通。”
凶忍-汉语大词典
凶忍
【1】凶恶残忍。《宋书·徐羡之传》:“自然之愛﹐虎狼猶仁。{周}之凶忍﹐宜加顯戮。”《宋书·庐陵孝献王义真传》:“案車騎將軍{義真}﹐凶忍之性﹐爰自稚弱。”《宋书·沈攸之传》:“{攸之}貪競乘機﹐凶忍趨利﹐躬行反噬﹐請銜誅旨。”
争忍-汉语大词典
争忍
【1】犹怎忍。{宋}{柳永}《迎新春》词:“堪對此景﹐争忍獨醒歸去?”《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下坡不趕﹐次後難逢。争忍棄人歸去?”{唐}{白居易}《华阳观桃花时》诗:“争忍開時不同醉?明朝後日即空枝!”
刻忍-汉语大词典
刻忍
【1】刻毒。{孙中山}《驳<保皇报>书》:“又其人存心刻忍﹐觀其所論《蘇報》之案﹐落井下石﹐大有幸災樂禍之心﹐毫無拯溺扶危之念。”
剛忍-汉语大词典
剛忍
【1】刚愎残忍。《晋书·王敦传》:“{處仲}若當世﹐心懷剛忍﹐非令終也。”
動心忍性-汉语大词典
動心忍性
【1】《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赵岐}注:“所以驚動其心,堅忍其性,使不違仁。”后多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茅盾}《追求》二:“为什么遇到自身上的小小阻碍就不能动心忍性?”{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四书·中庸》:“即如處患難﹐便該要動心忍性。”
堅忍不拔-汉语大词典
堅忍不拔
亦作“[堅韌不拔]”【1】谓意志坚强,不可动摇。{丁玲}《杜晩香·根深叶茂》:“什么人是最使人景仰的人?是开天辟地﹑艰苦卓绝﹑坚韧不拔﹑从斗争中取得胜利﹑从斗争中享受乐趣的北大荒人。”{清}{王韬}《言战》:“一戰不勝則再戰﹐再戰不勝則三戰﹐務有堅忍不拔之志。”{方毅}《读<攻关>》:“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办得到的。需要的是要刻苦学习﹐刻苦钻研﹐始终不懈﹐坚韧不拔。”{宋}{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堅忍-汉语大词典
堅忍
【1】坚毅,有韧性。《史记·张丞相列传》:“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堅忍質直。”{宋}{苏辙}《七代论》:“英雄之士常因其隙而出於其間﹐堅忍而不變﹐是以天下之勢遂成而不可解。”【2】谓能忍耐。{郭沫若}《血的幻影》:“象这样猪狗不如的生涯也能够泰然﹐我实在也佩服我们同胞的坚忍。”【3】犹坚固。《国语·晋语一》:“使之出征﹐先以觀之﹐故告之以離心﹐而示之以堅忍之權﹐則必惡其心而害其身矣。”
堪忍-汉语大词典
堪忍
【1】忍受。{宋}{何薳}《春渚纪闻·雀鳅蛇蟹之异》:“一日﹐覺頭癢不可堪忍﹐爬搔之極﹐至指甲流血。”《魏书·酷吏传·李洪之》:“〔{李洪之}〕志性慷慨﹐多所堪忍﹐疹疾灸療﹐艾炷圍將二寸﹐首足十餘處﹐一時俱下﹐而言笑自若。”《书·汤诰》“爾萬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孔}传:“罹﹐被荼毒苦也。不能堪忍虐之甚。”
吞聲忍淚-汉语大词典
吞聲忍淚
【1】形容强忍悲伤。《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遞可知閨閣﹐吞聲忍淚孤眠。”{清}{伤时子}《苍鹰击·题词》:“冷盡初心恨未休﹐吞聲忍淚幾春秋?”
吞聲忍氣-汉语大词典
吞聲忍氣
【1】强忍气愤而不出声。{明}{沈采}《千金记·受辱》:“嘆時乖教我吞聲忍氣﹐怯中情笑伊家村鄙。”《红楼梦》第六九回:“説不得且吞聲忍氣﹐將好顔面换出來遮飾。”{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所以有时虽然吞声忍气﹐有时仍可以耀武扬威。”
含垢忍恥-汉语大词典
含垢忍恥
【1】忍受耻辱。{明}{李贽}《豫约·感慨平生》:“上之不能如{東方生}之避世{金馬門}﹐以萬乘爲僚友﹐含垢忍恥﹐遊戲仕路。”{宋}{胡铨}《上高宗封事》:“陛下尚不覺悟﹐竭民膏血而不﹐忘國大讎而不報﹐含垢忍恥﹐舉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巴金}《梦与醉·生》:“而那般含垢忍恥积来世福或者梦想死后天堂的‘芸芸众生’却早已被人忘记﹐连埋骨之所也无人知道了。”
含垢忍辱-汉语大词典
含垢忍辱
同“[含垢忍恥]”【1】{徐迟}《入峡记》:“有的还含垢忍辱﹐受不尽大资本家的侵吞﹑霸占和糟蹋。”{清}{昭槤} 《啸亭杂录·理藩院》:“{漢}{唐}主不能與抗﹐乃至和親納幣﹐含垢忍辱﹐以求旦夕之安。”
含垢忍污-汉语大词典
含垢忍污
同“[含垢忍恥]”【1】《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我爲三爺含垢忍污的同{牛}{馬}落交﹐却又因親近{牛}{馬}﹐得罪了三爺﹐豈不大失算嗎?”
含汙忍垢-汉语大词典
含汙忍垢
【1】忍受屈辱。《明史·周经传》:“若令含汙忍垢﹐即死填溝壑﹐目且不瞑。”
含辛忍苦-汉语大词典
含辛忍苦
【1】见“含辛茹苦”。
含忍-汉语大词典
含忍
【1】犹容忍。《三国志·魏志·程昱传》:“大臣恥與分勢﹐含忍而不言。”{宋}{苏轼}《奏为法外刺配罪人待罪状》:“情理巨蠹﹐實難含忍。”{清}{陆继辂}《建阳知县陆费君墓志铭》:“其或稍知自好﹐則務爲優容含忍﹐冀且無事。”【2】谓宽容;忍耐力强。{朱自清}《<山野掇拾>》:“他是个含忍与自制的人﹐是个中和的人。”
啞忍-汉语大词典
啞忍
【1】沉默忍耐。{欧阳山}《苦斗》五八:“二叔公一个人左右寻思﹐想不出个好办法﹐只好暂时哑忍﹐装做不知道。”
嚅忍-汉语大词典
嚅忍
【1】谓欲言而止。{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仲春奉訪﹐極欲一攄積愫;而嚅忍未敢﹐正懼兄之以妄言見督耳。”
嚴忍-汉语大词典
嚴忍
【1】严厉残忍。《隋书·杨素传》:“故{素}雖嚴忍﹐士亦以此願從焉。”
安忍-汉语大词典
安忍
【1】安于做残忍的事;残忍。《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夫絞以致斃﹐斬則殊形﹐除惡之體﹐於斯已極。梟首﹑轘身﹐義無所取﹐不益懲肅之理﹐徒表安忍之懷。”{胡三省}注:“忍﹐殘忍也。安忍﹐安於爲殘忍之事。”《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安忍。阻兵無衆﹐安忍無親﹐衆叛親離﹐難以濟矣。”{孔颖达}疏:“安忍﹐行虐事刑殺過度也。”《魏书·酷吏传·崔暹》:“貪暴安忍﹐民庶患之。”{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宋太师彦筠奉佛》:“然性安忍﹐所幸婢妾有小過﹐鞭捶備至。”
容忍-汉语大词典
容忍
【1】宽容;忍耐。{老舍}《骆驼祥子》十四:“几天的容忍缄默似乎不能再维持﹐象憋足了的水﹐遇见个出口就要激冲出去。”{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倒是{吕布}兄弟還容忍得過﹐若我白袍{李肅}呵﹐殺了那老賊多時也。”{清}{钮琇}《觚賸续编·得树》:“人要於安樂中求生﹐須以堅忍爲性﹐容忍爲度。”《汉书·王嘉传》:“唯陛下留神于擇賢﹐記善忘過﹐容忍臣子﹐勿責以備。”《北齐书·陈元康传》:“王方以天下付大將軍﹐有一{崔暹}不能容忍耶?”{宋}{程大昌}《演繁露·仁者必有勇》:“{文武}之怒﹐未嘗妄興﹐直待天下皆忿﹐不復可以容忍﹐乃始應之。”
寬忍-汉语大词典
寬忍
【1】宽大容忍。《元典章·户部五·荒田开耕限满纳米》:“招募農民開墾耕種﹐若不少示寬忍﹐難以招集。”《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王既悔過服罪﹐太后寬忍以貰之﹐後宜不敢。”
强忍-汉语大词典
强忍
亦作“[彊忍]”亦作“[彊忍]”【1】强暴残忍。《後汉书·郑太传》:“{董卓}彊忍寡義﹐志欲無猒。”【2】顽强坚忍。{宋}{秦观}《王朴论》:“{劉氏}雖據{河東}十州之面﹐與中國爲境﹐然左有{常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契丹}之援﹐其人剽悍彊忍﹐精急高氣﹐樂鬥而輕死﹐號爲小國﹐實堅敵也。”{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与新社会之关系》:“吾讀《八十日環遊記》而崇拜焉﹐吾安得國民人人如{福格}之强忍卓絶﹐以二萬金鎊﹐博一千九百二十點鐘行程之名譽也。”
强忍-汉语大词典
强忍
【1】勉力忍耐,勉强忍耐。《国语·楚语下》:“彊忍犯義﹐毅也。”{韦昭}注:“彊﹐彊力也;忍﹐忍犯義也。”《史记·留侯世家》:“彊忍﹐下取履。”{杨朔}《雪花飘飘》:“〔{百岁}〕强忍着说:‘爹﹐别哭了。’”
柔忍-汉语大词典
柔忍
同“[柔韌]”【1】{宋}{苏辙}《商论》:“故夫物之强者易以折﹐而柔忍者可以久存。”《诗·大雅·抑》“荏染柔木”{汉}{郑玄}笺:“柔忍之木荏染然。”《周礼·地官·山虞》“凡服耜﹐斬季材﹐以時入之”{汉}{郑玄}注:“季﹐猶穉也。服與耜宜用穉材﹐尚柔忍也。”
猜忍-汉语大词典
猜忍
【1】疑忌残忍。《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魯}人或惡{吴起}曰:‘{起}之爲人﹐猜忍人也。’”《晋书·宣帝纪》:“迹其猜忍﹐蓋有符於狼顧也。”{宋}{司马光}《答周源同年书》:“{漢武帝}猜忍暴刻﹐其近臣如{莊助}﹑{朱買臣}﹑{吾丘壽王}之徒﹐雖平生所信愛﹐小有過輒抵死……其視殺人族人﹐若鋤草茅。”
殘忍-汉语大词典
殘忍
【1】暴虐;狠毒。{汉}{桓宽}《盐铁论·褒贤》:“{趙綰}﹑{王臧}之等﹐以儒術擢爲上卿﹐而有姦利殘忍之心。”《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衆。”{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貌像恭敬﹐心極殘忍。”{清}{刘光第}《美酒行》:“恩愛彼非人﹐殘忍爲故常。”如:敌人的残忍行为激起了我们全体战士的极大的革命义愤。
戕忍-汉语大词典
戕忍
【1】残忍。{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此人戕忍﹐當即去﹐不宜在尊前。”
此而可忍, 孰不可忍-汉语大词典
此而可忍, 孰不可忍
【1】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晋书·解系传》:“〔{司馬倫}〕 怒曰:‘我於水中見蟹且惡之﹐況此人({解系})兄弟輕我邪!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 孰不可忍-汉语大词典
是可忍, 孰不可忍
【1】假如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呢。意谓绝对不能容忍。语出《论语·八佾》:“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资治通鉴·晋元帝永昌元年》:“{王敦}憑恃寵靈﹐敢肆狂逆……是可忍也﹐孰不可忍!”《晋书·刘琨传》:“〔{段匹磾}〕辱諸夏之望﹐敗王室之法﹐是可忍也﹐孰不可忍!”{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三章:“小小三岛之国﹐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古国﹐是可忍﹐孰不可忍?”
暴忍-汉语大词典
暴忍
【1】暴虐残忍。《新唐书·酷吏传·敬羽》:“{羽}與{毛若虚}﹑{裴昇}﹑{畢曜}同時爲御史﹐皆暴忍﹐時稱‘{毛}﹑{敬}﹑{裴}﹑{畢}’。”
涵忍-汉语大词典
涵忍
【1】包涵容忍。{黄远庸}《少年中国之自由》:“若長此沈沈﹐奄然待盡﹐究令人不亡我﹐而尸居餘氣之國﹐亦决非血氣男子所能涵忍而生存。”
濡忍-汉语大词典
濡忍
【1】柔顺忍让。《史记·刺客列传》:“鄉使{政}誠知其姊無濡忍之志﹐不重暴骸之難﹐必絶險千里以列其名﹐姊弟俱僇於{韓}市者﹐亦未必敢以身許{嚴仲子}也。”{宋}{王安石}《上相府书》:“濡忍以不去﹐又義之所不出也。”{清}{戴名世}《李烈妇传》:“夫人尋常一小事尚多有濡忍不決﹐而况生死之際乎!”
擔驚忍怕-汉语大词典
擔驚忍怕
【1】担心害怕。谓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一折:“早知道這般的擔驚受恐﹐我可也圖甚麽衣紫拖朱。”{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買賣的擔驚忍怕﹐眼見得疏林老樹噪昏鴉。”亦作“[擔驚受恐]”﹑“[擔驚受怕]”。{欧阳予倩} 《屏风後》:“担惊受怕的一晩﹐就是我生平最甜蜜的一天!”《水浒传》第二五回:“你們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處﹐不擔驚受怕﹐我却有一條妙計﹐只是難教你。”
氣忍聲吞-汉语大词典
氣忍聲吞
【1】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说什么话。形容窝囊。{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兒爲人﹐半世兒孤貧﹐氣忍聲吞﹐何日酬恩。”
胊忍-汉语大词典
胊忍
【1】见“胊3”。
忍-汉语大词典
忍
《集韻》而振切,去震,日。【1】通“[韌]”。《淮南子·修务训》:“唐碧堅忍之類,猶可刻鏤揉以成器用。”{于省吾}新证:“忍與肕﹑韌﹑仞字通……《詩·將仲子》‘無折我樹檀’傳:‘檀彊韌之木。’《釋文》:‘韌作忍。’是其證。”【2】通“[認]”。认识。《管子·大匡》:“夫國之疑二三子,莫忍老臣。”{郭沫若}等集校:“‘忍’假爲‘認’。言邑郊之二三子不識{鮑叔}。”
忍-汉语大词典
忍
《廣韻》而軫切,上軫,日。【1】忍耐;容忍。《书·汤诰》:“爾萬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论语·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大小麦》:“酢漿,令麥耐旱;蠶矢,令麥忍寒。”{曹禺}《雷雨》第一幕:“你忍一忍,喝了吧。药苦可能够治病。”【2】抑制;克制。《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情性,然後能脩。”{杨倞}注:“忍,謂矯其性。”【3】忍心。《孟子·梁惠王上》:“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聞。”{明}{马中锡}《中山狼传》:“禽獸負恩如是,而猶不忍殺。”{茅盾}《锻炼》一:“也许为了不忍叫{苏不培}太失望,他又转口道:‘不妨托他,且看他怎样表示。’”【4】愿意;舍得。《後汉书·王符传》:“寧見朽貫千萬,而不忍貸人一錢;情知積粟腐倉,而不忍貸人一斗。”{宋}{王安石}《昆山慧聚寺次孟郊韵》:“久游不忍還,迫迮冠蓋場。”【5】残忍。{汉}{贾谊}《新书·道术》:“惻隱憐人謂之慈,反慈爲忍。”{清}{唐才常}《各国政教公理总论》:“〔{大彼得}〕殘暴嗜殺,疑其妻,誅其太子,大獄斯興,戮民亡算,其忍過{秦皇}﹑{漢武}﹑{明祖}遠甚。”【6】姓。{汉}有{忍良}。见《後汉书·西羌传》。
忍古-汉语大词典
忍古
【1】谓坚守古道。{唐}{孟郊}《秋怀》诗之十四:“忍古不失古﹐失古志易摧。”
忍涕-汉语大词典
忍涕
【1】犹忍泪。《宋史·理宗纪一》:“{揚祖}悉以對﹐上忍涕太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兒聞聲輟涕﹐一躍遂絶……{無病}乃抽息忍涕﹐請爲葬具。婦不許﹐立命棄之。”
忍性-汉语大词典
忍性
【1】克制性情。《後汉书·董卓传》:“{卓}素聞天下同疾閹官誅殺忠良﹐及其在事﹐雖行無道﹐而猶忍性矯情﹐擢用羣士。”《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小子自然要算忍性上欠些把持﹐媳婦自然要算用情上欠些宛轉﹐似乎都有些不是。”《庄子·列御寇》:“忍性以視民﹐而不知不信。”【2】坚忍其性;使其性坚忍。《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赵岐}注:“所以動驚其心﹐堅忍其性﹐使不違仁。”
忍心-汉语大词典
忍心
【1】狠心;昧着良心;硬着心肠。{柯岩}《追赶太阳的人》六:“繁重的劳动压得妈妈伸不直腰﹐妈妈只好忍心地把他放在地头上。”{清}{李渔}《奈何天·闹封》:“邊陲告急﹐司轉運者﹐充耳不聞;賦役久逋﹐奉催徵者﹐忍心不顧。”《诗·大雅·桑柔》:“惟彼忍心﹐是顧是復。”{朱熹}集传:“忍﹐殘忍也。”【2】抑制心情。{唐}{张鷟}《游仙窟》:“余時把著手子﹐忍心不得。又詠曰:‘千思千腸熱﹐一念一心焦;若爲求守得﹐暫借可憐腰。’”【3】耐心。{唐}{白居易}《酬皇甫十早春对雪见赠》诗:“忍心三兩日﹐莫作破齋人。”{老舍}《四世同堂》十八:“他忍心的等着;他的钱像舞台上的名角似的﹐非敲敲锣鼓是不会出来的。”
忍苦耐勞-汉语大词典
忍苦耐勞
【1】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忍死-汉语大词典
忍死
【1】谓临终不肯绝气,有所期待;在死前勉力从事。{唐}{李商隐}《代仆射濮阳公遗表》:“竈乏傳薪之火﹐餘焰幾何?隙無留影之駒﹐殘光即盡。叩心戀闕﹐忍死封章。”《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宣王}頓首流涕”{南朝}{宋}{裴松之}注:“朕忍死待君﹐君其與{爽}輔此。”{唐}{卢纶}《栖岩寺隋文帝马脑盏歌》:“山中老僧眉似雪﹐忍死相傳保扃鐍。”{清}{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忍俊不禁-汉语大词典
忍俊不禁
【1】谓热中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唐}{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雋不禁﹐求榮頗切。”{唐}{赵璘}《因话录·徵》:“〔{州戎}〕戲作考詞狀:當有千有萬﹐忍俊不禁考上下。”亦作“[忍雋不禁]”。【2】忍不住笑。{方纪}《三峡之秋》:“{索科洛夫}对于自己这个得意的发现﹐忽然忍俊不禁了﹐首先大笑起来。”亦作“[忍俊不住]”。{邹韬奋}《萍踪寄语》二:“{张君}幽默健谈﹐追述去年和他的夫人往{甘肃}时途中遇盗情形﹐令人忍俊不住。”{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迦陵填词图》:“讀之忍俊不禁﹐不意此老亦風趣乃爾。”{陈中冀}《职责》:“{玲玲}忍俊不住了﹐开心地格格笑起来。”《续传灯录·道宽禅师》:“僧問:‘{飲光}正見﹐爲甚麽見拈花却微笑?’師曰:‘忍俊不禁。’”
忍恥-汉语大词典
忍恥
【1】忍受耻辱。{唐}{杜牧}《题乌江亭》诗:“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以能忍恥﹐庶無害{趙}宗乎?”
忍辱草-汉语大词典
忍辱草
【1】佛经中说雪山有草,名为忍辱,牛羊食之,则成醍醐。见《涅槃经》卷二七引《师子吼菩萨》。亦省作“[忍草]”。{唐}{宋之问}《游法华寺》诗:“晨行踏忍草﹐夜誦得靈花。”
忍命-汉语大词典
忍命
【1】犹忍死。《海录碎事·臣职下·遗表》引{唐}{李商隐}《代仆射濮阳公遗表》:“忍命封章﹐叩心戀闕。”今本《李义山文集》作“忍死”。
忍奈-汉语大词典
忍奈
【1】忍耐。《宣和遗事》後集:“二官人且忍奈安心。”
忍得-汉语大词典
忍得
【1】忍心。得,语助辞。《红楼梦》第六三回:“{李紈}笑道:‘人家不得貴婿﹐反捱打﹐我也不忍得。’”《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難道你們娘兒們真個的還忍得叫我再作這官不成?”
忍虐-汉语大词典
忍虐
【1】残忍暴虐。《宋书·明帝纪》:“{泰始}﹑{泰豫}之際﹐更忍虐好殺﹐左右失旨忤意﹐往往有斮刳斷截者。”
忍俊-汉语大词典
忍俊
【1】含笑,忍笑。《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清}{燕以筠}《袖手》 诗:“欲折梅花還忍俊﹐空從樹下一婆娑。”
忍害-汉语大词典
忍害
【1】杀害。《宋书·顾觊之传》:“考事原心﹐非存忍害﹐謂宜哀矜。”《北史·尒朱荣传》:“〔{尒朱榮}〕性甚嚴暴﹐愠喜無恒﹐弓箭刀槊﹐不離於手﹐每有瞋嫌﹐即行忍害﹐左右恒有死憂。”
忍受-汉语大词典
忍受
【1】勉强承受。{徐怀中}《西线轶事》:“非刑拷打可以忍受﹐骨肉亲人加给的打击和侮辱﹐是难以忍受的。”{明}{张居正}《请宥言官以彰圣德疏》:“此其狂愚無識﹐恣肆妄言﹐在{星}誠爲有罪﹐而在皇上﹐亦有不能忍受者矣。”《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如此辛懃能忍受﹐不生退屈有何緣?”《百喻经·以梨打破头喻》:“昔有愚人﹐頭上無毛。時有一人﹐以梨打頭﹐乃至二三﹐悉皆傷破。時此愚人﹐默然忍受﹐不知避去。”
忍可-汉语大词典
忍可
【1】认可。忍,通“認”。{章炳麟}《建立宗教论》:“其所有之實相雖異﹐其所舉之形式是同﹐是圓成實自性之當立﹐固有智者之忍可也。”
忍鎧-汉语大词典
忍鎧
【1】见“忍辱鎧”。
忍悖-汉语大词典
忍悖
【1】残忍狂悖。《宋书·明帝纪》:“{子業}凶嚚自天﹐忍悖成性﹐人面獸心﹐見於齠日﹐反敗道德﹐著自比年。”
忍氣-汉语大词典
忍氣
【1】忍受别人的欺侮。{王西彦}《风雪》一:“即使是一个能够安贫的人﹐也不容易忍气呀!”
忍心害理-汉语大词典
忍心害理
【1】谓心存残忍,违背天理。《论语·宪问》“未仁乎”{宋}{朱熹}集注:“忍心害理﹐不得爲仁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六·贺医闾》:“忍心害理﹐君子肯爲之乎?”{鲁迅}《<朝花夕拾>後记》:“则{同治}年间就有人以〔{郭巨}〕埋儿等事为‘忍心害理’﹐灼然可知。”
無生忍-汉语大词典
無生忍
【1】佛教语。谓通达无生无灭之理而不动心。《智度论·出到品》:“無生忍法者﹐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信受通達﹐無礙不退﹐是名無生忍。” {唐}{顾况}有《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诗。{宋}{洪迈}《容斋五笔·八种经典》:“證無生忍﹐造不二門﹐住不可思議解脱﹐莫極於《維摩經》。”
忌忍-汉语大词典
忌忍
【1】妒忌残忍。《後汉书·皇后纪下·桓思窦皇后》:“太后素忌忍﹐積怒{田聖}等﹐{桓帝}梓宫尚在前殿﹐遂殺{田聖}。”{元}{刘祁}《归潜志》卷十:“〔{高琪}〕性忌忍﹐多害其敵己者。”
忍手-汉语大词典
忍手
【1】方言。放不开手。{沙汀}《淘金记》二六:“我才收好几颗啊!头几场太忍手了。”
忍衣-汉语大词典
忍衣
【1】即忍辱铠。{唐}{慧净}《杂言》诗:“持囊畢契戒珠浄﹐被甲要心忍衣固。”
忍酷-汉语大词典
忍酷
【1】忍受惨痛。《南史·梁纪下论》:“攀號之節﹐忍酷於踰年;定省之制﹐申情於木偶。”【2】残忍暴虐。《陈书·任忠传》:“時有{沈客卿}者﹐{吴興}{武康}人﹐性便佞忍酷。”《北史·恩幸传·孙小》:“性頗忍酷﹐所養子息﹐驅逐鞭撻﹐視如仇讎。”
忍雋不禁-汉语大词典
忍雋不禁
【1】见“忍俊不禁”。
忍淚-汉语大词典
忍淚
【1】忍住眼泪,不使流出来。{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诗:“漸衰那此别﹐忍淚獨含情。”
忍羞-汉语大词典
忍羞
【1】忍受羞辱。《淮南子·道应训》:“是爲人也﹐能爲社稷忍羞。”
忍無可忍-汉语大词典
忍無可忍
【1】忍受到再也无法忍受下去。{张天民}《战士通过雷区》:“他们欺人太甚﹐我们忍无可忍﹐被迫自卫还击﹐是应该的﹐也到时候了。”{蔡东藩}《唐史通俗演义》第六十回:“公主未免挾貴自尊﹐{曖}忍無可忍。”《三国志·魏志·孙礼传》:“〔{孫禮}〕涕泣横流。{宣王}曰:‘且止﹐忍無可忍。’”
忍土-汉语大词典
忍土
【1】佛教语。娑婆世界。娑婆,梵语,意译为“忍”。{南朝} {梁}{沈约}《光宅寺刹下铭》:“方當銷巨石於賢劫﹐拯未來於忍土。”{清}{许缵曾}《游峨眉山歌》:“金輪忍土﹐{震旦}推第一。赤髭白足﹐靈機妙道真難名。”《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何因緣故名曰娑婆?是諸衆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是故彼界名曰忍土。”
忍毒-汉语大词典
忍毒
【1】残忍狠毒。{宋}{范正敏}《遯斋闲览·人事》:“蓋妻忿夫與妓語﹐乃手刃其子﹐封肉以獻﹐其忍毒如此。”{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周黔}府都督{謝祐}兇險忍毒。”
忍許-汉语大词典
忍許
【1】认可,认为。忍,通“認”。{章炳麟}《国家论》:“既不忍許國家事業爲神聖﹐則凡言救國者﹐悉成猥賤。”
忍辱負重-汉语大词典
忍辱負重
【1】忍受屈辱,承担重任。《三国志·吴志·陆逊传》:“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僕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赵樸初}《感遇一首为周总理作》诗:“忍辱負重﹐艱難勞止。”《孽海花》第二七回:“以後還望中堂忍辱負重﹐化險爲夷。”
忍形-汉语大词典
忍形
【1】犹遁迹。{章炳麟}《高先生传》:“視兩{漢}諸經師﹐堅苦忍形﹐遯世而不悶者﹐終莫能逮。”
忍情-汉语大词典
忍情
【1】抑制感情。《红楼梦》第八十回:“{迎春}雖不願去﹐無奈{孫紹祖}之惡﹐勉强忍情作辭去了。”
忍鷙-汉语大词典
忍鷙
【1】残忍凶狠。{宋}{晁补之}《旧唐书杂论·韦机传》:“{則天}雄猜忍鷙﹐在{上元}間﹐僭横始萌。”
忍詬-汉语大词典
忍詬
亦作“[忍訽]”亦作“[忍垢]”【1】忍受耻辱。{明}{李贽}《又与焦弱侯书》:“受辱於關吏﹐忍詬於市易。”《荀子·解蔽》:“彊鉗而利口﹐厚顔而忍詬。”{章炳麟}《蕲黄母铭》:“勞形忍詬﹐以顧鬻子。”{清}{顾炎武}《常熟陈君墓志铭》:“與人和厚﹐能忍訽不争。”{三国} {魏}{曹植}《上责躬诗表》:“忍垢苟全﹐則犯詩人胡顔之譏。”《庄子·让王》:“强力忍垢﹐吾不知其他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曰:“垢﹐辱也。”《吕氏春秋·离俗》作“忍訽”。
忍俊不住-汉语大词典
忍俊不住
【1】见“忍俊不禁”。
忍醜-汉语大词典
忍醜
【1】忍受耻辱。《吕氏春秋·达郁》:“臣嘗聞相人於師﹐敦顔而土色者忍醜。”《逸周书·祭公》:“厚顔忍醜﹐時維大不弔哉!”
忍口-汉语大词典
忍口
【1】抑制食欲。{明}{李贽}《礼诵药师经毕告文》:“誦經方至兩部﹐我喘病即減九分;再誦未及四部﹐我忍口便能齋素。”
忍耐-汉语大词典
忍耐
【1】把痛苦的感觉或某种情绪抑制住,不使表现出来。亦谓在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去。{唐}{元稹}《忆远曲》:“郎忍見﹐爲郎忍耐看姑面。”{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你看這文卷曾道來不道來﹐則我這寃枉要忍耐如何耐?”{闻一多}《<女神>之时代精神》:“于是急躁者归于自杀﹐忍耐者力图革新。”
忍屑-汉语大词典
忍屑
【1】愿意关心。{明}{李贽}《<忠义水浒传> 序》:“{宋公明}非不知也﹐以爲見幾明哲﹐不過小丈夫自完之計﹐決非忠於君義於友者所忍屑矣。”
忍愧-汉语大词典
忍愧
【1】忍住羞愧。犹言厚着脸皮。《红楼梦》第四四回:“{賈璉}只得忍愧前來﹐在{賈母}面前跪下。”
忍抑-汉语大词典
忍抑
【1】忍耐抑制。{姚雪垠}《长夜》二四:“于是坟园中暂时地静下来﹐只剩下孩子们的忍抑不住呼唤妈妈的颤栗哭声。”
忍垢-汉语大词典
忍垢
【1】见“忍詬”。【2】忍受污垢。{宋}{黄庭坚}《戏答王充道烹茶》诗之二:“何須忍垢不濯足﹐苦學{梁州}{陰子春}。”《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然後把三爺請來﹐光把没有錢不能辦的苦處告訴他﹐再把爲他才用這忍垢納污的主意説給他﹐請他下個決斷。”
忍容-汉语大词典
忍容
【1】容忍。{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孝文帝》:“然{文帝}之節儉約身﹐以率先天下﹐忍容言者﹐含咽臣子之短﹐此亦通人難及﹐似出於{孝宣皇帝}者也。”
忍笑-汉语大词典
忍笑
【1】忍住不笑。{唐}{韩偓}《忍笑》诗:“水精鸚鵡釵頭顫﹐舉袂佯羞忍笑時。”
忍訽-汉语大词典
忍訽
【1】见“忍詬”。
忍管-汉语大词典
忍管
【1】犹忍耐。{宋}{黄庭坚}《卜算子》词:“禁止不得淚﹐忍管不得悶。”
忍志-汉语大词典
忍志
【1】犹屈意。{宋}{晁补之}《<旧唐书>杂论·李密传赞》:“使{密}能忍志事{唐}﹐{唐}亦能終容之否乎?”
忍從-汉语大词典
忍從
【1】忍受顺从。{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百分之百的忍从﹐在未嫁就死了定婚的丈夫﹐坚苦的一直硬活到八十岁的所谓节妇身上﹐也许偶然可以发见罢﹐但在一般的人们﹐却没有。”
忍氣吞聲-汉语大词典
忍氣吞聲
【1】遭受欺侮,不敢出声抗争。《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駡了一頓﹐走開去了。{張老}只得忍氣吞聲回來﹐與女兒説知。{新荷}見説﹐兩淚交流。”{巴金}《坚强战士》八:“他梦到地主逼死他的父亲﹐一家人忍气吞声埋掉死人不敢伸冤。”《红楼梦》第二五回:“那{趙姨娘}只得忍氣吞聲﹐也上去幫着他們﹐替{寳玉}收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