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炭

炭(炭)是什么意思

  • 冰←→炭-反义词词典

    冰←→炭bīng-tàn

    【词性】:名

    冰: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炭:木炭。

    【例】 盖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嘉:《朱子全书·卷六十三·治道一·用人》)

  • 冰炭-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冰炭bīng tàn

    【释义】:

    喻危险境地。谓冰炭不相容,矛盾冲突激化。宋·欧阳修《辞免青州第三札子》:“稽留君命多日,臣晓夕忧惶,如履冰炭。”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犹恐九泉之下,尚沦鼎镬;八难之间,永缠冰炭,所以树其福田,济其营魄。”

  • 雪中送炭-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雪中送炭xuězhōngsòngtàn

    比喻在别人正急需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支持或帮助——锦上添花(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而是雪中送炭。)、落井下石(对有困难的同志应该是雪中送炭,不能~。)

  • 雪中送炭-实用委婉语词典

    雪中送炭

    用于感谢别人在紧要关头为自己排忧解难。原意在大雪天给人送来了炭火。

  • 踞炉炭上-实用委婉语词典

    踞炉炭上

    婉指情势危险。原意蹲在炉火之上。喻指。

  • 冰炭不同器-实用委婉语词典

    冰炭不同器

    婉指不同性向的人不能容和。也作“冰炭不相容”。南宋朱熹《朱子全书·治道·用人》:“盖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熏莸之不相入。”

  • 趁火打劫 雪中送炭-反义词应用词典

    趁火打劫 雪中送炭

    趁火打劫 chènhuǒdǎjié

    雪中送炭 xuězhōngsòngtàn

    【趁火打劫】趁别人有危难时去捞好处。也作“趁火抢劫”。

    〔例句〕

    1.你说那些王八崽子们还有个不趁火打劫,公报私仇的么?

    2.兵队来了,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困难和急需时给予帮助。

    〔例句〕

    1.为此常言说道:“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只这两句言语,道尽世人情态。

    2.苏联就是俄罗斯,是一个穷国,咱们犯不着锦上添花,宁可雪中送炭。

    称心如意 chènxīnrúyì称心如意 chènxīnrúyì

    事与愿违 shìyǔyuànwéi事与愿违 shìyǔyuànwéi

    【称心如意】完全合乎心愿。亦作“趁心如意”“称心满意”。

    〔例句〕

    1.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

    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称心如意。

    2.腊梅的浓郁香气令人想起那最称心如意的事情来。

    3.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趁心如意呢。

    【事与愿违】事实同愿望相违背。

    〔例句〕

    1.事与愿违,遘兹淹留。

    2.倘若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

  •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反义词应用词典

    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jǐnshàngtiānhuā

    雪中送炭 xuězhōngsòngtàn

    【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

    〔例句〕

    1.今日山寨,天幸得众多豪杰到此相扶相助,似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

    2.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恰当地进行议论,往往会使文章锦上添花。

    3.命穷时镇日价河头卖水,运来时一朝的锦上添花。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物质上的帮助。

    〔例句〕

    1.千层篱笆也得透风,新房上梁大吉那天,老两口子知道雪中送炭的人是叫天子。

    2.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呀!

    3.今受此穷途之苦,谁人晓得我是不遇时的公卿。此时若肯雪中

  • 雪中送炭 乘人之危-反义词应用词典

    雪中送炭 乘人之危

    雪中送炭 xuězhōngsòngtàn

    乘人之危 chéngrénzhīwēi

    【雪中送炭】褒义。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例句〕

    此时若肯雪中送炭,真乃胜似锦上添花……。

    【乘人之危】贬义。趁着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侵害。

    〔例句〕

    你别老对我讲这些了,你再说,我真怀疑你是乘人之危。

  • 雨后送伞 雪中送炭-反义词应用词典

    雨后送伞 雪中送炭

    雨后送伞 yǔhòusòngsǎn

    雪中送炭 xuězhōngsòngtàn

    【雨后送伞】比喻在困难解决之后再给人帮助,已毫无意义。

    〔例句〕

    1.他家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你这不是雨后送伞吗?

    2.马连道库房的工人说得好:“我们不做雨后送伞的事!”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例句〕

    1.你这样做真是雪中送炭呀!太谢谢你了。

    2.冬天,他们给灾区送来了棉被,这一雪中送炭的行为受到了地方政府的嘉奖。

  • 炭-古文观止词典

    炭tàn

    【词性】:名词

    木炭,由木材燃烧而成的一种黑色燃料(1)。《豫让论》:观其漆身吞炭。——看见他用漆涂抹身体〔改变外貌〕,吞炭〔改变声音〕。

  • 冰炭不同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冰炭不同炉

    【释义】:

    冰和炭不可同处一炉。比喻性质相反的事物或对立的双方不能相容并存。多指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无法和平共处。□《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豆棚闲话》七:其如纣王罪大恶极,人心尽去,把这两句依旧如冰炭不同炉的。《三侠五义》一二〇:世间君子与小人原是冰炭不同炉的。《冷眼观》一五:你想臬台是个甚么官,强盗是做的甚么事?恐怕问三岁小孩子也会知道他们是冰炭不同炉的,不意居然竟通起家来。

    ⊙冰火不同炉

    《龙图耳录》三四:他与颜老爷虽是郎舅,却有些冰火不同炉。

    ⊙冰炭不相入

    《三刻拍案惊奇》一:本是父母一气生来,到做了冰炭不相入。

  • 打醋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打醋炭

    【释义】:

    古时一种风俗,把烧红的炭丢在醋里或把醋泼在烧红的炭上,用发出的酸蒸气来薰房子,以驱除晦气、邪祟。《警世通言》六:只见酒保告:“解元,不可入去,这阁儿不顺溜!今日主人家便要打醋炭了。待打过醋炭,却教客人吃酒。”《醒世姻缘传》八二:但这刘振白刁歪低泼,人有偶然撞见他的,若不打个醋炭,便要头疼脑热。《欢喜冤家》一:二娘道:“里面坐着,有些怕人。”花二道:“不妨,怕他做甚。”取火来打了一个醋炭,整起酒来对吃。

    ⊙打醋坛

    《醒世姻缘传》六:那华亭两学秀才,四乡百姓,恨晁大尹如蛇蝎一般,恨不得去了打个醋坛的光景。

  • 戴炭篓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戴炭篓子

    【释义】:

    炭篓子:装木炭用的篓子,又细又高,形状像一顶高帽子。比喻受人恭维奉承或恭维奉承别人。《红楼梦》六一:他又搁不住人两句好话,给他个炭篓子戴上,什么事他不应承?《官场现形记》八:他原是最坏不过的,看见陶子尧官派熏天,官腔十足,晓得是欢喜拍马屁、戴炭篓子的一流人。参见“戴高帽子”。

  • 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

    【释义】:

    锦上添花:好上加好,引申为趋炎附势。雪中送炭:在别人困难急需时给予帮助。形容世态炎凉,趋炎附势的多,急难时济危扶困者少。《续金瓶梅》一一:这吴银儿到有人心,忙把头上银掠儿拔下一枝来送与小玉道:“你拿着去换些钱来,哥儿买碗面吃。”吊了两眼泪,上驴去了。可怜正是: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间无。多情故旧烟花女,愧杀辜恩负义徒。

    ⊙锦上添花容易有,雪中送炭本来无

    《玉佛缘》二:正在说得高兴,只见小厮赶来说道:“大人升了臬台了。”正是:锦上添花容易有,雪中送炭本来无。

  • 雪中送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雪中送炭

    【释义】:

    比喻在别人急需或困难之时给予帮助。□宋·高登《觅蠹椽》诗中有“雪中送炭从来事”之句。《野叟曝言》三八:正有寒意,你这酒是雪中送炭了!《三遂平妖传》一八:即今的世界,只有锦上添花,那肯雪中送炭。《风月梦》一〇:我同你萍水相逢,承你盛情,你可算是雪中送炭了。我倘能稍有好处,绝不相忘。

    ⊙雪里送炭

    《歧路灯》八七:那边日子近来不行,娘的贺礼,就是雪里送炭,省的我异日“马前覆水”。

  • 雪中送炭人间少,锦上添花世上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雪中送炭人间少,锦上添花世上多

    【释义】:

    比喻人情势利,越是需要帮助的越少人帮助,越是得势富足的越有人去巴结奉承。□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说呼全传》二:雪中送炭人间少,锦上添花世上多。却是世情看冷淡,果然人面有高低。《永庆升平前传》三:只见从外面来了一位老人,口中说:“成龙在这里吗?我昨天才回来,这一年有余,你我未见,我听说你穷困至此,我特冒雪而来,给你送几两银子,以济燃眉之急。”正是:雪中送炭人间少,锦上添花世上多。

    ⊙雪中送炭真人少,锦上添花世间多

    《彭公案》二〇五:这天大雪,正在屋中发愁,就听外面喊叫:“郑华雄!”正是:雪中送炭真人少,锦上添花世间多。

  • 只有锦上添花,那肯雪中送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只有锦上添花,那肯雪中送炭

    【释义】:

    比喻人情势利,世态炎凉。世人多爱趋奉得势者,困境中需要帮助的人反而没有人肯一伸援手。《三遂平妖传》一八:胡员外吃妈妈逼不过,起身道:“且把腰系紧些个,不知是一日半日的事。即今的世界,只有锦上添花,那肯雪中送炭。却不是徒手擒虎易,开口告人难。你们且耐心着,莫要看得十分便易。”

    ⊙只有锦上添花,那曾雪中送炭

    《西湖二集》二四:若是父亲与周必大酒食吃,他便在旁努嘴努舌,斜眼撇角,冷言冷语,指指搠搠的道:“可是奉承这位尊官哩。”正是:只有锦上添花,那曾雪中送炭?

    ⊙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

    《初刻拍案惊奇》二〇:这一首诗,单道世间人周急者少,继富者多。为此,达者便说:“只有锦上添花,那得雪中送炭”?只这两句话,道尽人情世态。

    ⊙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

    《三刻拍案惊奇》一〇:世态炎凉,俗语尝道得好,只有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

    ⊙只有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

    《儿女英雄传》九:听起来,老人家又是位一尘不染两袖皆空的。世情如纸,只有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

    ⊙只有锦上添花,那有雪中送炭

    《警世阴阳梦·阳梦》五:进忠道:“咦!如今的人只有锦上添花,那有雪中送炭的。常言道:‘酒肉兄弟千个有,急难之中一个无’。”

    ⊙但知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

    《禅真后史》五:但知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果能患难相扶,方是铮铮铁汉。

    ⊙惟知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

    《章台柳》一:我们义气相投,□文獒合,另是一种神交,岂同那世上一等悭酸的。惟知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以后这些感激套话,韩兄再不要提起。

  • 打醋炭-汉语惯用语辞典

    打醋炭dǎ cù tàn

    旧时把炭烧红放醋钵中,以蒸气熏屋子驱逐邪气。《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不可入去,这阁儿不顺溜!今日主人家便要打醋炭了。待打过醋炭,却叫客人吃酒。”

  • 戴炭篓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戴炭篓子dài tàn lǒu zi

    义同戴高帽子。谓受人吹捧。炭篓子细而高,形似高帽子。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他原是最坏不过的,看见陶子尧官派薰天,官腔十足,晓得是喜欢拍马屁、戴炭篓子的一流人。”

  • 炭火盆-汉语惯用语辞典

    炭火盆tàn huǒ pén

    比喻十分热情的人。浩然《艳阳天》“在这儿的,又都是他们这几个‘老伙计’,热火劲儿又跑了不少,炭火盆变成了一堆烧乏的灰了。”

  • 雪里炭-汉语惯用语辞典

    雪里炭xuě lǐ tàn

    指急需之物。明徐渭《答兄子官人》“信来,具见远念,并惠种种,正逼岁余,真雪里炭也。”

  • 坐炭盆-汉语惯用语辞典

    坐炭盆zuò tàn pén

    比喻处境困难。刘祖培《对手之间》“放心,他不会让你这个中人坐炭盆的。”

  • 炭-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炭tàn

    ①木炭。《礼记·月令》:“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白居易《卖炭翁》:“卖~翁,伐薪烧~南山中。”②煤炭。苏轼《石炭》:“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黑色的琥珀。)③炭火。《韩非子·显学》:“夫冰~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比喻灾难、困苦。《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又比喻污秽。《孟子·公孙丑上》:“立于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

  • 兽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兽炭shòu tàn

    【释义】:

    做成兽形的炭。也泛指炭或炭火。郁达夫《寂感》:“朔风凛冽夜沉沉,兽炭书灯识此心。”

  • 冰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冰炭bīng tàn

    【释义】:

    冰块和炭火。比喻两种事物性质相反,不能相容。老舍《赵子日》:“老武你知道:欧阳和老李是冰炭不能同炉的,这不叫我为难吗!”

  • 掏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掏炭tāo tàn

    【释义】:

    方言。挖煤。马烽等《吕梁英雄传》:“穷得连糊口的也没有了,就靠掏炭过活。”

  • 草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草炭cǎo tàn

    【释义】:

    主要由古代的水草和藻类形成的泥炭。也叫草煤。

  • 薪炭林-现代汉语大词典

    薪炭林xīn tàn lín

    【释义】:

    以生产烧柴或木炭为主要经营目的的森林。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刺槐、沙棘、沙枣,南方的铁刀木、银合欢、木麻黄,西南地区的桤木等,均宜营造薪炭林。

  • 泥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泥炭ní tàn

    【释义】:

    也称泥煤、草炭。含碳量60%以下,煤化程度最浅的煤。常可见未完全分解的树枝、树叶和树皮等植物遗体。呈褐色或黑色,常作化工原料和工业燃料,也用作建筑材料和制造肥料的原料。

  • 泥炭藓-现代汉语大词典

    泥炭藓ní tàn xiǎn

    【释义】:

    苔藓类植物。植物体粗而松软,长达2米,灰绿色或褐色,有时茎端带紫红色。茎细长,有分枝,茎顶短枝密集。无假根。约有300种,丛生于酸性很强的沼泽地。其遗体堆积成泥炭,干燥后可作工业燃料,农业上可用于改良土壤和制颗粒肥料的原料。

  • 活性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活性炭huó xìng tàn

    【释义】:

    一种多孔且吸附力很强的炭。由硬木、果壳、骨头等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烧制而成。防毒面具中用来过滤气体,工业上用来脱色、使溶液纯净,医药上用来吸收胃肠中的毒素、细菌或气体。

  • 涂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涂炭tú tàn

    【释义】:

    ①泥淖和炭灰。比喻极困苦的境遇。吴晗《朱元璋传》:“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治世安民,是为了拯生民于涂炭。”②蹂躏;摧残。峻青《故乡杂记》:“如果不消灭这个敌人…我们的人民,不晓得还要遭受多大的涂炭。”

  • 木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木炭mù tàn

    【释义】:

    ①木材在不通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所得到的无定形碳。黑色,质硬,具有很多细孔,可做燃料,也可用于过滤液体和气体,制造黑色火药等。杨朔《征尘》:“我移动板凳,坐到炭盆前,两脚踩着盆边,木炭的火苗小蛇似的飞舞着。”②指绘画用的炭条。参见“木炭画”。

  • 木炭画-现代汉语大词典

    木炭画mù tàn huà

    【释义】:

    用木炭条绘成的画。是素描的一种。因其线条较粗,调子匀整,故适于描绘大幅画及作油画的底稿。在绘画教学中,木炭画是素描的基本练习。

  • 桴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桴炭fú tàn

    【释义】:

    轻而易燃的木炭。克非《春潮急》:“(她)又从灶洞旁边的瓦罐里,拿出几捧往常烧硬块柴时闭的桴炭,备了一个烘笼子,以便等会儿客人起床后好烤手。”

  • 棉炭疽病-现代汉语大词典

    棉炭疽病mián tàn jū bìng

    【释义】:

    棉花主要病害之一。由棉刺盘孢菌引起,危害棉苗和棉铃。病苗易死,病铃生凹陷的红褐色圆斑。由雨水和昆虫传播。防治途径包括:种子用温水或抗菌剂浸种,或用药剂拌种,深耕轮作,喷波尔多液等药剂。

  • 火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火炭huǒ tan

    【释义】:

    燃烧着的柴炭。《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皮鞭打,火炭烧,针刺手,梁上吊;头可断,血可流,抗联机密不泄漏。”

  • 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tàn

    【释义】:

    ①木炭。由木材烧成的黑色燃料。如:炭画;炭盆。②像炭似的东西。如:山楂炭。③方言。即煤炭。如:炭田;炭坑。

  • 炭化-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化tàn huà

    【释义】:

    ①地质学名词。古代植物埋藏在沉积物里,在一定的压力、温度等所起的作用下逐渐成煤的过程。②化学名词。物质经过燃烧成炭或炭素化合物的过程。

  • 炭火-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火tàn huǒ

    【释义】:

    燃烧的炭。洪深《劫后桃花》:“地上铺着预备烤鸭的炭火。”

  • 炭田-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田tàn tián

    【释义】:

    即煤田。地层中含有煤炭的地区。

  • 炭坑-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坑tàn kēng

    【释义】:

    土法生产的煤矿;煤窑。

  • 炭纸-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纸tàn zhǐ

    【释义】:

    即炭精纸。

  • 炭画-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画tàn huà

    【释义】:

    用炭质材料绘成的画。分两种:一是炭粉画,用纸笔或毛笔蘸炭精粉在纸上擦染,绘成一般人物肖像,故又称擦笔画;二是炭笔画,用炭笔或炭条素描写生。

  • 炭刷-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刷tàn shuā

    【释义】:

    即电刷。

  • 炭盆-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盆tàn pén

    【释义】:

    烧木炭的火盆。如:他生了个炭盆,准备把衣服烘干。

  • 炭笔-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笔tàn bǐ

    【释义】:

    用细木枝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的笔。多供素描写生之用。

  • 炭疽病-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疽病tàn jū bìng

    【释义】:

    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羊、马、牛等家畜和人都会感染。家畜的症状是发高烧、全身抽搐、黏膜变紫黑色、呼吸困难等,常不及医治而死。可接种炭疽芽孢苗进行预防。治疗用抗炭疽免疫血清、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

  • 炭黑-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黑tàn hēi

    【释义】:

    一种无定形碳。为质轻、疏松、极细的黑色粉末。可用作颜料、橡胶补强剂等。

  • 炭精-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精tàn jīng

    【释义】:

    ①各种炭制品的总称。②方言。人造炭和石墨的总称。

  • 炭精灯-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精灯tàn jīng dēng

    【释义】:

    利用两根炭精棒作电极的一种弧光灯。常用作探照灯、制版弧光灯,以及拍摄和放映电影的照明光源。

  • 炭精纸-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精纸tàn jīng zhǐ

    【释义】:

    一种涂有炭精供复写的纸。也称炭纸。

  • 炭精棒-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精棒tàn jīng bàng

    【释义】:

    用炭和石墨制成的棒状制品。用作弧光灯、电池等电器中的电极。

  • 炭墼-现代汉语大词典

    炭墼tàn jī

    【释义】:

    用炭末捣制成的圆柱状燃料。制法似土墼,故名。

  • 焦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焦炭jiāo tàn

    【释义】:

    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是用烟煤在密闭的条件下加高温,排除其挥发成分后制成的,多用于炼铁。

  • 煤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煤炭méi tàn

    【释义】:

    即煤。

  • 石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石炭shí tàn

    【释义】:

    即煤。范文澜等《中国通史》:“东汉末曹操开始用石炭。”

  • 石炭纪-现代汉语大词典

    石炭纪shí tàn jì

    【释义】:

    古生代的第五个纪。始于3.55亿年前,延续约6500万年。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真蕨、石松、种子蕨、科达树等繁盛,构成丰富的成煤物质,动物以腕足类、类、两栖类等为主,晚期开始出现原始爬行类。这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为石炭系。

  • 石炭酸-现代汉语大词典

    石炭酸shí tàn suān

    【释义】:

    即苯酚。

  • 钢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钢炭gāng tàn

    【释义】:

    一种木炭。许杰《〈冬至集文〉题记》:“穷人们在冬天所期待的,是有人冒着大雪送来的钢炭。”

  • 生民涂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生民涂炭shēng mín tú tàn

    【释义】:

    犹生灵涂炭。鲁迅《病后杂谈四》:“这个艳传,那个步韵,比对于华屋丘墟,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

  • 生灵涂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

    【释义】: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周嘉俊《独特的旋律》:“四十几岁的壮年汉子,解放前的水深火热、生灵涂炭的日子,过了。”

  • 白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白炭bái tàn

    【释义】:

    一种经过炭窑炭化后,再在空气中燃烧片刻进行高温炼炭,然后用湿沙等焖熄制成的木炭。因在空气中燃烧后外表带灰白色,故称。可用于食品加工及冶炼稀有金属等。也称刚炭、硬炭。

  • 黑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黑炭hēi tàn

    【释义】:

    指在炭化完毕时闷窑熄火制成的木炭。外表呈黑色。含挥发物质较多,发火点低,着火容易。可用于制造活性炭、二硫化碳和黑火药等。刘波泳《秦川儿女》:“房梁、檩条、椽子横三竖四,都变成了黑炭。”

  • 雪中送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

    【释义】:

    比喻济人之急。如:救灾物品的及时分发,对灾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也作“雪里送炭”。甬剧《两兄弟》:“雪里送炭真难得。”

  • 雪里送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雪里送炭xuě lǐ sòng tàn

    【释义】:

    见“雪中送炭”。

  • 骨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骨炭gǔ tàn

    【释义】:

    把兽骨密闭、加热、脱脂所得的活性炭,能吸收溶液中的杂质。制糖和甘油等工业上用来使产品纯净和脱色。

  • 骸炭-现代汉语大词典

    骸炭hái tàn

    【释义】:

    尸骸烧焦后形成的炭状物。郭沫若《母爱》:“母子三人都成了骸炭,完全焦结在一道,但这只是骸炭吗?”

  • 伐炭-汉语大词典

    伐炭

    【1】伐木烧炭。{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征冶户爲利國監之捍屏﹐今三十六冶﹐冶各百餘人﹐採鑛伐炭﹐多飢寒亡命强力鷙忍之民也。”

  • 冰炭不同器-汉语大词典

    冰炭不同器

    【1】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汉}{桓宽}《盐铁论·刺复》:“冰炭不同器﹐日月不並明。”《韩非子·显学》:“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雜反之學不兩立而治。”{梁启超}《亚里士多德之政治学说》:“{亞氏}所舉三種冰炭不同器之政體﹐今乃合一爐而冶之﹐此又{亞氏}所不及料也。”

  • 冰炭不同爐-汉语大词典

    冰炭不同爐

    【1】{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不同爐。”{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你深思慮﹐因何難共處?豈不聞冰炭不同爐。”

  • 冰炭-汉语大词典

    冰炭

    【1】冰块和炭火。比喻性质相反,不能相容。或以喻矛盾冲突。{清}{戴名世}《孔庙从祀议》:“{朱}{陸}之學﹐如冰炭之相入﹐黑白之相假﹐此是則彼非﹐此非則彼是﹐亦未可調停而中立者也。”《韩非子·用人》:“争訟止﹐技長立;則彊弱不觳力﹐冰炭不合形﹐天下莫得相傷﹐治之至也。”{汉}{东方朔}《七谏·自悲》:“冰炭不可以相並兮﹐吾固知乎命之不長。”{晋}{陶潜}《杂诗》之四:“孰若當世士﹐冰炭滿懷抱。”{明}{张居正}《答藩伯贺澹庵》:“若如執事追往慮來﹐冰炭滿腹﹐宇宙雖大﹐何以自容。”{唐}{韩愈}《听颍师弹琴》:“{潁}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老舍}《赵子曰》第十二:“至于给你们说和的事﹐小胖子说非有{老李}不可。{老武}你知道:{欧阳}和{老李}是冰炭不能同炉的﹐这不叫我为难吗!”【2】比喻危险境地。{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臣竊見陛下自首春以來﹐聖體小有不康﹐天下之人﹐側足而立﹐累氣而息﹐恟恟憂懼﹐若蹈冰炭。”{宋}{欧阳修}《辞免青州第三札子》:“稽留君命多日﹐臣曉夕憂惶﹐如履冰炭。”{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猶恐九泉之下﹐尚淪鼎鑊;八難之間﹐永纏冰炭﹐所以樹其福田﹐濟其營魄。”【3】时冷时热,指世态变幻不定。《宦海》第十四回:“看起來如今一班大人先生﹐儘有朋友在生的時候﹐巴結得一個锦上添花﹐及至朋友死了﹐他却翻轉臉兒﹐不認得他的妻子﹐真是交情冰炭﹐跬步荆榛。”《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六國縱横易冰炭﹐孤{秦}興仆等雲輪。”{金}{蔡松年}《小重山》词:“{東晉}風流别樣寒。市朝冰炭裏﹐起波瀾。得君如對好江山。”【4】比喻水火相济。《淮南子·说山训》:“天下莫相憎於膠漆﹐而莫相愛於冰炭;膠漆相賊﹐冰炭相息也。”{高诱}注:“冰得炭則解歸水﹐復其性;炭得冰則保其炭﹐故曰相愛。”按﹐此与前义相反﹐罕用。

  • 釁面吞炭-汉语大词典

    釁面吞炭

    【1】谓毁容变声。表示蓄志报仇。《汉书·贾谊传》:“{趙}滅{智伯}﹐{豫讓}釁面吞炭﹐必報{襄子}﹐五起而不中。”{颜师古}注:“{鄭氏}曰:‘釁﹐漆面以易貌;吞炭﹐以變聲也。’釁﹐熏也﹐以毒藥熏之。”

  • 土炭-汉语大词典

    土炭

    【1】土与炭。古代冬至和夏至悬于衡器的两端用以测阴阳之气。《史记·天官书》:“冬至短極﹐縣土炭﹐炭動﹐鹿解角﹐蘭根出﹐泉出躍﹐略以知日至﹐要决决景。”{裴駰}集解:“{孟康}曰:‘先冬至三日﹐縣土炭於衡兩端﹐輕重適均﹐冬至日陽氣至則炭重﹐夏至日陰氣至則土重。’{晉灼}曰:‘{蔡邕}《律曆記》:候鍾律權土炭﹐冬至陽氣應黄鍾通﹐土炭輕而衡仰﹐夏至陰氣應蕤賓通﹐土炭重而衡低。’”《後汉书·律历志》作“土灰”﹐{王先谦}集解谓系“土炭”之误。

  • 塗炭-汉语大词典

    塗炭

    【1】借指陷入灾难的人民。{清}{吕守曾}《经史法戒诗》之十:“治安共説{梁天監}﹐南北通和救塗炭。”{南朝} {梁}{沈约}《梁鼓吹曲·道亡》:“救此倒懸拯塗炭﹐誓師劉旅赫靈斷。”【2】蹂躏;摧残。{峻青}《故乡杂记》:“如果不消灭这个敌人……我们的人民﹐不晓得还要遭受多大的涂炭。”{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戕賊人道﹐塗炭生靈﹐是不仁也。”《後汉书·党锢传序》:“海内塗炭﹐二十餘年﹐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水浒传》第六三回:“濫官當道﹐污吏專權﹐毆死良民﹐塗炭萬姓。”【3】比喻极困苦的境遇。{太平天囯}{汪潭}《建天京于金陵论》:“於是龍車光降{金陵}﹐日馭威臨{建業}。後舞前歌﹐出軍民於塗炭。”《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墜塗炭。”{孔}传:“民之危險﹐若陷泥墜火。”{晋}{潘岳}《西征赋》:“竭股肱於昬主﹐赴塗炭而不移。”{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治世安民﹐是为了拯生民于涂炭。”【4】泥淖和炭灰。喻污浊之地。亦谓污浊。《韩诗外传》卷一:“廉潔直方﹐疾亂不治﹐惡邪不匡﹐雖居鄉里﹐若坐塗炭。”《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柳元景}欲救{懷文}﹐言於上曰:‘{沈懷文}三子﹐塗炭不可見;願陛下速正其罪。’”《孟子·公孙丑上》:“立於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东观汉记·赵熹传》:“遇{更始}親屬﹐皆踝跣塗炭﹐饑困不能前。”

  • 吞炭-汉语大词典

    吞炭

    【1】指吞咽火炭毁嗓子。《尸子》卷下:“昔{夏桀}之時……曼聲吞炭﹐内闌而不歌﹐飛鳥鎩翼﹐走獸決蹄。”【2】谓报恩。用{豫让}吞炭事。《梁书·侯景传》:“福禄官榮﹐自是天爵﹐勞而後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謬也!”{唐}{周匡物}《及第後谢座主》诗:“中夜自將形影語﹐古來吞炭是何人!”{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下:“〔{馮當世}〕早年薄游里巷﹐夜爲街卒所繫﹐{鄂}守{王素}亟釋之……{馮}貽以詩﹐有‘吞炭難忘當日事﹐積薪深愧後來恩。’”

  • 吞炭漆身-汉语大词典

    吞炭漆身

    【1】{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臣不能吞炭漆身﹐今日復覩聖顔。”《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我這番舉動﹐也就如古人的卧薪嘗膽﹑吞炭漆身一般。”

  • 山炭-汉语大词典

    山炭

    【1】煤的古称。《太平御览》卷八六三引{三国}{吴}{谢承}《後汉书》:“山炭增冶吐炎﹐燋膚爛肉﹐而髮不銷﹐臣罪一也。”

  • 履炭-汉语大词典

    履炭

    【1】比喻经历艰难。《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今臣與陛下踐冰履炭﹐登山浮澗﹐寒温燥濕﹐高下共之﹐豈得離陛下哉?”

  • 木炭-汉语大词典

    木炭

    【1】木材在不通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所得到的无定形碳。黑色,质硬,具有很多细孔,可做燃料,也可用于过滤液体和气体,制造黑色火药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北方多石炭﹐南方多木炭﹐而{蜀}又有竹炭。”{杨朔}《征尘》:“我移动板凳﹐坐到炭盆前﹐两脚踩着盆边﹐木炭的火苗小蛇似的飞舞着。”《旧唐书·杜佑传》:“{佑}始奏營繕歸之將作﹐木炭歸之司農﹐染練歸之少府。”《元史·百官志六》:“養種園﹐提領二員。掌{西山}淘煤﹐{羊山}燒造黑白木炭﹐以供修建之用。”【2】指绘画用的炭条。参见“[木炭畫]”。

  • 木炭畫-汉语大词典

    木炭畫

    【1】用木炭条绘成的画。是素描的一种。因其线条较粗,调子匀整,故适于描绘大幅画及作油画的底稿。在绘画教学中,木炭画是素描的基本练习。

  • 朽炭-汉语大词典

    朽炭

    【1】谓作国画勾勒草图的炭笔。{宋}{黄庭坚}《次韵答尧民》:“我如相繪事﹐素質施朽炭。”

  • 枘鑿冰炭-汉语大词典

    枘鑿冰炭

    【1】比喻事物尖锐对立,互不相容。{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顾欢论道佛二家》:“愚謂{歡}所引道經頗確﹐{老子}即佛﹐本是一人﹐故無二法……惟與吾儒﹐則如枘鑿冰炭之不相合耳。”

  • 柴炭-汉语大词典

    柴炭

    【1】木炭。《水浒传》第十回:“{林冲}就牀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來。屋邊有一堆柴炭﹐拿幾塊來生在地爐裏。”《隋书·后妃传序》:“司饎﹐掌廪餼柴炭。”《宋史·食货志下八》:“二年﹐詔在京諸門﹐凡民衣屨﹑穀菽﹑鷄魚﹑蔬果﹑柴炭﹑瓷瓦器之類﹐并蠲其税。”《儿女英雄传》第七回:“那女子便走到當院裏﹐順着那聲音聽去……竟是在堆柴炭的那一間房裏。”

  • 桴炭-汉语大词典

    桴炭

    【1】轻而易燃的木炭。{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浮炭者﹐謂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謂之桴炭﹐恐亦以投之水中則浮故也。”{克非}《春潮急》十二:“〔她〕又从灶洞旁边的瓦罐里﹐拿出几捧往常烧硬块柴时闭的桴炭﹐备了一个烘笼子﹐以便等会儿客人起床后好烤手。”

  • 樵炭-汉语大词典

    樵炭

    【1】木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山有石炭﹐火之﹐熱同樵炭。”

  • 獸炭-汉语大词典

    獸炭

    【1】做成兽形的炭。亦泛指炭或炭火。《晋书·外戚传·羊琇》:“{琇}性豪侈﹐費用無復齊限﹐而屑炭和作獸形以温酒﹐{洛}下豪貴咸競效之。”{唐}{张南史}《雪》诗:“千門萬户皆静﹐獸炭皮裘自熱。”《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王孫綺席倒金尊﹐美女紅爐添獸炭。”{郁达夫}《寂感》诗之一:“朔風凛冽夜沉沉﹐獸炭書燈識此心。”

  • 戴炭簍子-汉语大词典

    戴炭簍子

    【1】犹言戴高帽子。谓受人吹捧。炭篓子细而高,形似高帽子,故云。《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他原是最壞不過的﹐看見{陶子堯}官派薰天﹐官腔十足﹐曉得是喜歡拍馬屁﹐戴炭簍子的一流人。”

  • 活性炭-汉语大词典

    活性炭

    【1】吸附能力很强的炭。是把硬木﹑果壳﹑骨头等放在密闭的容器中烧成炭再增加其孔隙后制成的。防毒面具中用来过滤气体,工业上用来脱色﹑使溶液纯净医药上用来吸收胃肠中的毒素﹑细菌或气体。

  • 浮炭-汉语大词典

    浮炭

    【1】即桴炭。一种质轻而松,极易着火燃烧的木炭。{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謝景魚}家有{陳無己}手簡一編﹐有十餘帖﹐皆與酒務官託買浮炭者﹐其貧可知。浮炭者謂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謂之桴炭。”

  • 湯炭-汉语大词典

    湯炭

    【1】滚水与炭火。比喻极端痛苦的处境或非常危险的境地。《魏书·田益宗传》:“臣聞機之所在﹐聖賢弗之疑;兼弱攻昧﹐前王莫之捨。皆拯羣生於湯炭﹐盛武功於方來。”《陈书·傅縡传》:“此文明著﹐甚於日月﹐猶有忘愛軀﹐冒峻制﹐蹈湯炭﹐甘虀粉﹐必行不顧也。”

  • 打醋炭-汉语大词典

    打醋炭

    【1】旧时把炭烧红放醋钵中,以蒸气熏屋子驱逐邪气。《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不可入去﹐這閤兒不順溜!今日主人家便要打醋炭了。待打過醋炭﹐却叫客人吃酒。”

  • 掏炭-汉语大词典

    掏炭

    【1】方言。挖煤。{{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四回:“穷得连糊口的也没有了﹐就靠掏炭过活。”{{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四回:“{康家败}说{刘二则}把粮食藏了﹐指着那些人﹐叫把掏炭的鸭嘴镢头﹑箩筐﹑绳子一齐拿走。”

  • 握炭流湯-汉语大词典

    握炭流湯

    【1】握炽炭,蹈沸汤。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文选·陆倕<石阙铭>》:“流湯之黨﹐握炭之徒﹐守似藩籬﹐戰同枯朽。”{李善}注引《六韬》:“{紂}之卒﹐握炭流湯者十八人。”

  • 火炭子-汉语大词典

    火炭子

    【1】果名。{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果》:“火炭子如烏李。”

  • 火炭-汉语大词典

    火炭

    【1】燃烧着的柴炭。{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經》云:{目連}見其亡母在餓鬼中﹐即鉢盛飯﹐往餉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孩兒每﹐那裏與我扶將那君子進來﹐討些火炭來盪些熱酒與他喫。”《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抗联机密不泄漏》:“皮鞭打﹐火炭烧﹐针刺手﹐梁上吊;头可断﹐血可流﹐抗联机密不泄漏。”

  • 灰炭-汉语大词典

    灰炭

    【1】火后余烬。《後汉书·天文志上》:“{秦}燔《詩》《書》﹐以愚百姓﹐六經典籍﹐殘爲灰炭。”{南朝} {梁}{江淹}《遂古篇》:“{漢}鑿{昆明}﹐灰炭全兮。”【2】犹尘灰。《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亦歷注經傳﹐頗傳於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黄初}元年之後﹐新主乃復﹐始掃除太學之灰炭﹐補舊石碑之缺壞。”

  • 炬炭-汉语大词典

    炬炭

    【1】炽热的炭火。{五代}{范资}《玉堂闲话·宜春郡民》:“生大驚﹐命燭照之﹐乃是銀人兩頭﹐可重千百斤。一家驚喜。然恐其變化﹐即以炬炭燃之﹐乃真白金也。”

  • 炭-汉语大词典

    《廣韻》他旦切,去翰,透。【1】木炭。由木材烧成的黑色燃料。《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爲炭。”{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柞楢,速朽者也,而燔之爲炭,則可億載而不敗焉。”{唐}{白居易}《卖炭翁》诗:“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2】灰。《周礼·秋官·赤氏》:“掌除牆屋,以蜃炭攻之。”{贾公彦}疏:“蜃炭者,謂蜃灰是也。”【3】炭火。比喻灾祸。《书·仲虺之诰》:“{有夏}昬德,民墜塗炭。”{孔}传:“民之危險,若陷泥墜火,無救之者。”《新唐书·窦建德传》:“不知委心請命,無爲塗炭生民也!”【4】方言。石炭。即煤炭。《史记·外戚世家》:“〔{少君}〕爲其主入山作炭,暮卧岸下百餘人,岸崩,盡壓殺卧者,{少君}獨得脱。”{宋}{苏轼}《石炭》诗:“豈料山中有遺寶,磊落如如萬車炭。”【5】化学名词。指二氧化碳。{梁启超}《变法通议》:“呼炭吸養,刻刻相續。”【6】姓。{汉}代有{炭遮}。见《汉书·西域传》。

  • 炭冰-汉语大词典

    炭冰

    【1】炭热而冰冷。喻不能相容。{明}{陆采}《怀香记·谋逾东墙》:“這姻緣炭冰﹐這姻緣炭冰﹐除非再生﹐方能交頸。”

  • 炭室-汉语大词典

    炭室

    【1】指燃烧着炭火的房子。{汉}{焦赣}《易林·随之困》:“冰入炭室﹐消亡不息。”

  • 炭婦-汉语大词典

    炭婦

    【1】道教传说以炭幻化试人道心的美妇。{庞元英}《谈薮》引{宋}{潘矩}诗:“禪人尚有香囊愧﹐道士猶懷炭婦羞。鐵石心腸延壽藥﹐不風流處却風流。”《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時天下求爲弟子者不下千數﹐真君却之不可得﹐乃削炭化爲美婦數百人﹐夜散羣弟子寢處﹐次早驗之﹐未被炭婦污染者得十人而已。”

  • 炭疽-汉语大词典

    炭疽

    【1】急性传染病。马﹑牛﹑绵羊等家畜和人都能感染,病原体是炭疽杆菌。病畜的症状是发高热,痉挛,口和肛门出血,胸部﹑颈部或腹部肿胀。人感染后,发生脓疱﹑水肿或痈,也能侵入肺或胃肠。家畜的炭疽病有的地区叫癀病。

  • 炭火-汉语大词典

    炭火

    【1】燃烧的炭。《韩非子·内储说下》:“奉熾爐﹐炭火盡赤紅﹐而〔肉〕炙熟而髮不燒﹐臣之罪三也。”《水浒传》第二二回:“〔{宋江}〕正跐在火鍁柄上﹐把那火鍁裏炭火﹐都掀在那漢臉上。”{洪深}《劫後桃花》第四幕:“地上铺着预备烤鸭的炭火。”

  • 炭精-汉语大词典

    炭精

    【1】各种炭制品的总称。【2】方言。人造炭和石墨的总称。

  • 炭化-汉语大词典

    炭化

    【1】地质学名词。古代植物埋藏在沉积物里,在一定的压力﹑温度等所起的作用下逐渐成煤的过程。【2】化学名词。物质经过燃烧成炭或炭素化合物的过程。

  • 炭金-汉语大词典

    炭金

    【1】旧时称购炭取暖的礼金。{清}{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河工奢侈之风》:“主人夏饋冰金﹐冬饋炭金。”

  • 炭盆-汉语大词典

    炭盆

    【1】烧木炭的火盆。如:他生了个炭盆﹐准备把衣服烘干。

  • 炭精燈-汉语大词典

    炭精燈

    【1】弧光灯。详“弧光燈”。

  • 炭薪-汉语大词典

    炭薪

    【1】柴炭。《新唐书·地理志一》:“{大曆}元年﹐尹{黎幹}自{南山}開漕渠﹐抵{景風}﹑{延喜門}入苑﹐以漕炭薪。”

  • 炭場-汉语大词典

    炭場

    【1】{宋}代职掌储备薪炭的官署。《宋史·职官志五》:“炭場﹐掌儲炭以供百司之用。”

  • 炭敬-汉语大词典

    炭敬

    【1】旧时外官在冬季馈赠京官的银钱。多作贿赂用。《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單太爺}道:‘現在已到年下了﹐送點小意思﹐總算個炭敬罷了。’{魏竹崗}道:‘炭敬亦有多少:一萬﹑八千也是﹐三十﹑二十亦是。’”《中国现在记》第二回:“單靠着幾兩銀子的冰敬﹑炭敬﹑門生贄見﹐一年到頭開銷還不够﹐那裡能够多餘錢呢?”

  • 炭坑-汉语大词典

    炭坑

    【1】土法生产的煤矿;煤窑。

  • 炭簍子-汉语大词典

    炭簍子

    【1】犹高帽子。指奉承人家的话。《红楼梦》第六一回:“他又擱不住人兩句好話﹐給他個炭簍子帶上﹐什麽事他不應承。”

  • 炭紙-汉语大词典

    炭紙

    【1】即炭精纸。参见“[炭精紙]”。

  • 炭爐-汉语大词典

    炭爐

    【1】烧木炭的炉子。《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冬歌八》:“炭爐却夜寒﹐重袍坐疊褥。”《儒林外史》第二二回:“〔{卜誠}〕叫渾家生起炭爐子﹐煨出一壺茶來。”

  • 炭庫-汉语大词典

    炭庫

    【1】储炭的官库。{清}朝内务府六库之一。《清史稿·职官志五》:“木﹑鐵﹑房﹑器﹑薪﹑炭六庫……炭庫八人。”

  • 炭田-汉语大词典

    炭田

    【1】即煤田。地层中含有煤炭的地区。

  • 炭檛-汉语大词典

    炭檛

    【1】拨火棍。{唐}{陆羽}《茶经·器》:“炭檛﹐以鐵六稜制之﹐長一尺……若今之{河隴}軍人木吾也。”

  • 炭墼-汉语大词典

    炭墼

    【1】用炭末捣制成的圆柱状燃料。制法似土墼,故名。{宋}{周遵道}《豹隐纪谈》:“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 炭畫-汉语大词典

    炭畫

    【1】用炭质材料绘成的画。分两种:一是炭粉画,用纸笔或毛笔蘸炭精粉在纸上擦染,绘成一般人物肖像,故又称擦笔画;二是炭笔画,用炭笔或炭条素描写生。

  • 炭精棒-汉语大词典

    炭精棒

    【1】用炭和石墨制成的棒状制品。用作弧光灯﹑电池等电器中的电极。

  • 炭筆-汉语大词典

    炭筆

    【1】用细木枝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的笔。多供素描写生之用。

  • 炭精紙-汉语大词典

    炭精紙

    【1】一种涂有炭精供复写的纸。亦称炭纸。

  • 烰炭-汉语大词典

    烰炭

    【1】方言。木柴经过燃烧后剩下的块状物,经闭熄后而成。{宋}{苏轼}《格物粗谈·器用》:“鐵鏽以烰炭乾擦則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蚁》:“〔白蟻〕性畏烰炭﹑桐油﹑竹雞云。”

  • 焙笙炭-汉语大词典

    焙笙炭

    【1】古代熏焙笙簧的炭。{宋}{周密}《齐东野语·笙炭》:“自十月旦至二月終﹐日給焙笙炭五十斤﹐用錦薰籠藉笙於上﹐復以四和香薰之。蓋簧煖則字正而聲清。”

  • 焦炭-汉语大词典

    焦炭

    【1】一种质硬﹑多孔﹑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是用烟煤在密闭的条件下加高温,排除其挥发成分后制成的,多用于炼铁。

  • 煤炭-汉语大词典

    煤炭

    【1】即煤。用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的一种黑色固体矿物。{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煤炭》:“凡煤炭﹐普天皆生﹐以供鍛煉金石之用。”《花月痕》第四八回:“而且叫這女人挑磚﹐背鹽﹐浚濠﹐削竹簽﹐開煤炭。”

  • 煙炭-汉语大词典

    煙炭

    【1】烟火。《後汉书·党锢传·夏馥》:“〔{馥}〕乃自翦須變形﹐入{林慮山}中﹐隱匿姓名﹐爲冶家傭。親突煙炭﹐形貌毁瘁﹐積二三年﹐人無知者。”

  • 煬炭-汉语大词典

    煬炭

    【1】旧时畜养妓女营利的妇人。{唐}{孙棨}《北里志·牙娘》“妓之母﹐多假母也”原注:“俗曰‘煬炭’﹐不知其由﹐應以難姑息之故也。一曰爆炭。”

  • 煨炭-汉语大词典

    煨炭

    【1】火炭。《战国策·秦策一》:“出其父母懷袵之中﹐生未嘗見寇也﹐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斷死於前者﹐比是也。”{宋}{黄庭坚}《再和子瞻闻得湖州》:“空文不傳心﹐千古付煨炭。”

  • 熛炭-汉语大词典

    熛炭

    【1】燃烧的炭火。{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雷霆虎步﹐並集虜庭。若舉炎火以焫飛蓬﹐覆滄海以沃熛炭﹐有何不滅者哉?”

  • 燒炭-汉语大词典

    燒炭

    【1】将树木枝干烧制为炭。《魏书·刑罚志》:“畿内﹐民富者燒炭於山﹐貧者役於圊溷。”{唐}{白居易}《卖炭翁》诗:“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 熹炭-汉语大词典

    熹炭

    亦作“[熺炭]”【1】未全熄灭的炭火。《文选·木华<海赋>》:“熺炭重燔﹐吹烱九泉。”{李善}注:“熺﹐熾也。”{李周翰}注:“熺炭﹐謂炭之有光者。”

  • 爆炭-汉语大词典

    爆炭

    【1】{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师陀}《李贺的梦》:“连{翠翠}听说他病了﹐也向爆炭交一千文制钱﹐特地雇兜子来看他。”{唐}{孙棨}《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妓之母多假母也”自注:“俗曰煬炭﹐不知其因﹐應以難姑息之故也。一曰爆炭。”【2】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红楼梦》第五二回:“{晴雯}那蹄子是塊爆炭﹐要告訴了他﹐他是忍不住的。”

  • 爐炭-汉语大词典

    爐炭

    【1】炉中的炭火。{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盛夏無水﹐土氣毒熱﹐如爐炭燔灼。”《法苑珠林》卷十一:“於是沉浮鑊湯之裏﹐偃仰爐炭之中。”《晋书·宣帝纪》:“{魏武帝}曰:‘此兒欲踞吾著爐炭上邪?’”《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鴻毛燎於爐炭之上﹐必無事矣。”

  • 懸炭-汉语大词典

    懸炭

    【1】古代厌胜术之一。{汉}{王充}《论衡·■时》:“見食之家﹐作起厭勝﹐以五行之物﹐懸金﹑木﹑水﹑火。假令歲月食西家﹐西家懸金;歲月食東家﹐東家懸炭。設祭祀以除其凶。”【2】古代测度夏至﹑冬至的方法。谓悬土﹑炭于衡器两端,轻重平均。冬至一阳生,则炭重而沉;夏至一阴生,则土重而沉。见《史记·天官书》。{南朝}{梁简文帝}《江南思》诗之二:“月暈蘆灰缺﹐秋還懸炭輕。”{明}{杨慎}《丹铅总录·悬炭》:“懸炭﹐古候氣法也﹐今絶其法﹐而人亦罕知其事。”《魏书·律历志下》:“測影{清臺}﹐懸炭之期或爽。”

  • 將軍炭-汉语大词典

    將軍炭

    【1】旧时{北京}风俗,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后亦名“彩妝”。{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三十日歲暮……門旁植桃符板﹐將軍炭﹐貼門神。”{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除夕爲尊親師長辭歲歸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竈﹐早貼春聯掛錢﹐懸門神屏對﹐插脂麻稭﹐立將軍炭﹐闔家團拜。”{清}{高士奇}《金鳌退食笔记》卷下:“凡宫中所用紅籮炭﹐皆{易州}山中硬木燒成﹐運 至紅籮廠﹐按尺寸鋸截﹐編小圓荆筐﹐用紅土刷筐而成﹐故曰紅籮炭。每根長尺許﹐圓徑二三寸不一。又用炭末塑造將軍或仙童﹑{鍾馗}﹐各成對﹐高三尺﹐金裝綵畫如門神﹐黑面黑手﹐以存炭制﹐名曰‘綵妝’。”

  • 石炭-汉语大词典

    石炭

    【1】即煤。{{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绪言:“{东汉}末{曹操}开始用石炭。”{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水發{火山}東溪﹐東北流﹐出山。山有石炭﹐火之熱﹐同樵炭也。”{清}{徐以升}《炙砚》诗:“炙餘資石炭﹐化處受玄霜。”{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香餅﹐石炭也。用以焚香﹐一餅之火﹐可終日不滅。”《隋书·王劭传》:“今温酒及炙肉﹐用石炭﹑柴火﹑竹火﹑草火﹑麻荄火﹐氣味各不同。”

  • 生靈塗炭-汉语大词典

    生靈塗炭

    【1】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郭孝成}《湖南光复纪事》:“{譚都督}允士民之請﹐不忍輕動干戈﹐以致生靈塗炭。”{周嘉俊}《独特的旋律》:“四十几岁的壮年汉子﹐解放前的水深火热﹑生灵涂炭的日子﹐过了。”《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蕭然﹐生靈塗炭矣。”《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爲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

  • 生民塗炭-汉语大词典

    生民塗炭

    【1】犹言生灵涂炭。《明史·范常传》:“今天下紛紜﹐生民塗炭﹐不有所屬﹐物類盡矣。”《说岳全传》第四五回:“{金}兵入寇﹐連年征戰﹐生民塗炭﹐將士勞心。”{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後杂谈四》:“这个艳传﹐那个步韵﹐比对于华屋丘墟﹐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

  • 白炭-汉语大词典

    白炭

    【1】一种经过炭窑炭化后﹐再在空气中燃烧片刻进行高温炼炭﹐然后用湿沙等焖熄制成的木炭。因在空气中燃烧后外表带灰白色﹐故称。可用于食品加工及冶炼稀有金属等。也称刚炭﹑硬炭。《醒世姻缘传》第八五回:“怕冷炕欺了師傅的騷屄﹐成驢白炭﹐整車的木柴﹐往惜薪司上納錢糧的一般﹐輪流兩家供備。”

  • 蜃炭-汉语大词典

    蜃炭

    【1】即蜃灰。一说﹐蜃灰与木炭。《左传·成公二年》:“{宋文公}卒﹐始厚葬﹐用蜃炭。”{杜预}注:“燒蛤爲炭以瘞壙﹐多埋車馬﹐用人從葬。”{杨伯峻}注:“蜃即用蜃燒成之灰﹐炭乃木炭﹐此二物置于墓穴﹐用以吸收潮濕。”《周礼·秋官·赤氏》:“掌除牆屋﹐以蜃炭攻之。”{郑玄}注:“除牆屋者﹐除蟲豸藏逃其中者。蜃﹐大蛤也﹐捣其炭以坋之則走。”{孙诒让}正义:“《掌蜃》注謂蜃炭可以禦濕﹐蓋兼可以殺蟲﹐故擣其炭爲灰﹐以被牆屋而攻之﹐則蟲豸畏其氣而走避也。”《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旹}弟{静}紹封”{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至夫末世﹐緣生怨死之徒……壙穴之内﹐錮以紵絮﹐藉以蜃炭﹐千載僵燥﹐託類神仙。”【2】借指石灰。{元}{黄溍}《初至宁海》诗之一:“蜃炭邨邨白﹐林樹樹圓。”

  • 竹炭-汉语大词典

    竹炭

    【1】用竹子烧制而成的一种黑色燃料。{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北方多石炭﹐南方多木炭﹐而{蜀}又有竹炭﹐燒巨竹爲之﹐易然無煙耐久﹐亦奇物。”

  • 草炭-汉语大词典

    草炭

    【1】主要由古代的水草和藻类形成的泥炭。也叫草煤。

  • 荼炭-汉语大词典

    荼炭

    【1】涂炭。比喻极困苦的境地。荼, 通“塗”。{清}{魏源}《圣武记》卷八:“於世無患﹐與人無争﹐而沿海生靈永息荼炭﹐惟足下圖之。”{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荼炭之艱。”《魏书·沮渠蒙逊传》:“況在{秦隴}荼炭之餘﹐直是老臣盡効之會。”

  • 薪炭-汉语大词典

    薪炭

    【1】木炭。{宋}{苏辙}《冬至日作》诗:“似聞錢重薪炭輕﹐今年九九不難數。”《汉书·匈奴传下》:“{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風﹐多齎鬴鍑薪炭﹐重不可勝。”

  • 雪裏送炭-汉语大词典

    雪裏送炭

    【1】见“雪中送炭”。

  • 雪中送炭-汉语大词典

    雪中送炭

    【1】比喻济人之急。{宋}{高登}《觅蠹椽》诗:“顧影低佪秖自憐﹐怕寒時聳作詩肩……雪中送炭從來事﹐况寫羈窮覓蠹椽。”《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此時若肯雪中送炭﹐真乃勝似錦上添花﹐争奈世情看冷煖﹐望着那一個救我來。”《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世情如紙﹐只有‘錦上添花’﹐誰肯‘雪中送炭’。”亦作“[雪裏送炭]”。{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唐}{德行禅师}《四字经·甲乙》:“雪裏送炭。”甬剧《两兄弟》第一场:“雪里送炭真难得﹐合作社比爹娘亲。”

  • 雪裏炭-汉语大词典

    雪裏炭

    【1】指急需之物。{明}{徐渭}《答兄子官人》:“信來﹐具見遠念﹐并惠種種﹐正逼歲除﹐真雪裏炭也。”

  • 隧炭-汉语大词典

    隧炭

    【1】填在深及地下水的隧道中的炭。《左传·昭公十七年》:“使{隨}人與後至者守之﹐環而塹之﹐及泉﹐盈其隧炭﹐陳以待命。”【2】喻指黄泉之路。{唐}{欧阳行周}《吊汉武帝文》:“已臨隧炭﹐幾絶苞桑。”

  • 銀霜炭-汉语大词典

    銀霜炭

    【1】即银骨炭。《红楼梦》第五三回:“銀霜炭上等選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萬斤。”

  • 銀骨炭-汉语大词典

    銀骨炭

    【1】一种优质木炭。{徐珂}《清稗类钞·物品·银骨炭》:“銀骨炭出近京之西山窰﹐其炭白霜﹐無烟﹐難燃﹐不易熄﹐内務府掌之以供御用。選其尤佳者貯盆令滿﹐復以灰糝其隙處﹐上用銅絲罩爇之﹐足支一晝夜。入此室處﹐温暖如春。”

  • 鋒炭-汉语大词典

    鋒炭

    【1】兵乱﹑灾祸。《南齐书·褚渊传》:“履冒鋒炭﹐報効恒理﹐而襃嘉之典﹐偏見甄沐。”

  • 鋼炭-汉语大词典

    鋼炭

    【1】一种木炭。{许杰}《<冬至集文>题记》:“穷人们在冬天所期待的﹐是有人冒着大雪送来的钢炭。”

  • 鍊炭-汉语大词典

    鍊炭

    【1】指炼熟了的炭。{唐}{康骈}《剧谈录·李使君》:“此非鍊炭所炊﹐不知堪與郎君吃否?”【2】把未烧透的木炭再行烧炼使之安全炭化。{唐}{康骈}《剧谈录·李使君》:“凡以炭炊饌﹐先煖令熟﹐謂之鍊炭﹐方可入爨﹐不然﹐猶有煙氣。”

  • 鐵炭-汉语大词典

    鐵炭

    【1】铁和炭。古代用于探测节候变化的仪器上。{明}{王志坚}《表异录·岁时》:“庶鐵炭輕重﹐無失寒燠之宜;灰箭飛浮﹐不爽陰陽之度。”{宋}{委心子}《新编分门古今类事·韦鼎望气》:“夫天不言﹐以氣與象傳吉凶﹐其應驗之速﹐雖桴鼓之荅﹐鐵炭之動不過也。”《汉书·李寻传》:“政治感陰陽﹐猶鐵炭之低卬﹐見效可信者也。”{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天文志》云‘縣土炭’也。以鐵易土耳。先冬夏至﹐縣土炭於衡﹐各一端﹐令適停。冬﹐陽氣至﹐炭仰而鐵低;夏﹐陰氣至﹐炭低而鐵仰。以此候二至也。”【2】一种用于冶锻的煤。火焰不高。{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煤炭》:“炎平者曰鐵炭﹐用以冶鍛。”{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冶铁》:“即用煤炭﹐也别有鐵炭一種﹐取其火性内攻﹑焰不虚騰者﹐與炊炭同形而分類也。”

  • 鑪炭-汉语大词典

    鑪炭

    【1】炉中的炭火。《左传·定公三年》:“自投于牀﹐廢于鑪炭﹐爛﹐遂卒。”《周礼·天官·宫人》:“凡寢中之事﹐埽除﹑執燭﹑共鑪炭﹐凡勞事。”《墨子·备梯》:“五步一竈﹐竈門有鑪炭。”【2】比喻危急的境地。《韩非子·初见秦》:“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鑪炭﹐斷死於前者﹐皆是也。”

  • 鞴炭-汉语大词典

    鞴炭

    【1】鼓风囊和木炭。泛指冶具。《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彦章}受命而出﹐馳兩日至{滑州}﹐置酒大會﹐陰遣人具舟於{楊村}﹐命甲士六百人皆持巨斧﹐載冶者﹐具鞴炭﹐乘流而下。”

  • 骨炭-汉语大词典

    骨炭

    【1】把兽骨密闭﹑加热﹑脱脂所得的活性炭,能吸收溶液中的杂质。制糖和甘油等工业上用来使产品纯净和脱色。

  • 骸炭-汉语大词典

    骸炭

    【1】即骨灰。{郭沫若}《芍药与其他·母爱》:“母子三人都成了骸炭﹐完全焦结在一道﹐但这只是骸炭吗?”

  • 香炭-汉语大词典

    香炭

    【1】指燃烧成炭状的香料。{唐}{孟浩然}《寒夜张明府宅宴》诗:“香炭金爐煖﹐嬌弦玉指清。”{南朝} {梁}{吴均}《行路难》诗之五:“玉堦行路生細草﹐金鑪香炭變成灰。”

  • 麩炭-汉语大词典

    麩炭

    【1】即木炭。{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浮炭者﹐謂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謂之麩炭。”{宋}{陶穀}《清异录·星子炭》:“{唐宣宗}命方士作丹餌之﹐病中熱﹐不敢衣緜擁爐﹐冬月冷﹐坐殿中﹐宫人以金盆置麩炭火少許進御﹐止煖手而已﹐禁闥因呼麩炭爲星子炭。”{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四:“樹柴炭曰麩炭。”{唐}{白居易}《和<自劝>》之一:“日暮半爐麩炭火﹐夜深一盞紗籠燭。”

  • 鴿炭-汉语大词典

    鴿炭

    【1】青黑色木炭。其色如鸽羽,故称。{清}{黄景仁}《摸鱼儿·雪夜和少云时同寓法源寺》词:“擁爐鴿炭頻番换﹐膚粟漸平還起。”{元}{袁桷}《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之九:“盤鵰暈錦是冬衣﹐鴿炭初生酒力微。”

  • 黑炭頭-汉语大词典

    黑炭頭

    【1】即炭。形容颜色黑得很。《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只見他打半截子黑炭頭也似价的鬢角子﹐擦一層石灰墻也似价的粉臉。”借以指下贱之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你是那裏來的箇黑炭頭﹐也要管起我們的走動來了。”

  • 黑炭-汉语大词典

    黑炭

    【1】指在炭化完毕时闷窑熄火制成的木炭。外表呈黑色。含挥发物质较多,发火点低,着火容易。可用于制造活性炭﹑二硫化碳和黑火药等。{刘波泳}《秦川儿女》第十二章:“房梁﹑檩条﹑椽子横三竖四﹐都变成了黑炭。”{周立波}《第一夜》:“我的眼睛到处搜寻着﹐右边一板白色粉墙上﹐什么人用黑炭画了一只老鼠﹐后面有一只猫追赶。”

  • 黎庶塗炭-汉语大词典

    黎庶塗炭

    【1】形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痛苦境地。《晋书·刘元海载记》:“黎庶塗炭﹐靡所控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