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烏)是什么意思
一丈烏-汉语大词典
一丈烏
【1】{五代}{梁太祖}所乘乌马名。《旧五代史·梁书·寇彦卿传》:“{太祖}有所乘烏馬,號‘一丈烏’,嘗以賜彦卿。”后泛指一种良马。{明}{高明}《琵琶记·杏园春宴》:“末:‘有甚麽好名兒?’丑:‘……一丈烏。’”
三烏-汉语大词典
三烏
【1】复姓。{汉}有{三乌群}。见《通志·氏族三》。{南朝} {陈}{徐陵}《在北齐与宗室书》:“{三烏}{五鹿}﹐時事無恒;{東郭}{西門}﹐遷訛非一。”
三足烏-汉语大词典
三足烏
【1】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为{西王母}取食之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載勝而穴處兮﹐亦幸有三足烏爲之使。”{张守节}正义引{张楫}曰:“三足烏﹐青鳥也﹐主爲{西王母}取食。”【2】古代传说中的神鸟。祥瑞之鸟。《东观汉记·章帝纪》:“三足烏集{沛國}﹐白鹿﹑白兔﹑九尾狐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湿水》:“又按《瑞應圖》有三足烏﹑赤烏﹑白烏之名。”《周书·明帝纪》:“丙申﹐{順陽}獻三足烏。八月甲子﹐羣臣上表稱慶。”亦省作“[三足]”。《後汉书·班固传》:“甘露宵零於豐草﹐三足軒翥於茂樹。”{李贤}注引《古今注》:“{元和}二年﹐甘露降{河東}﹐三足烏集{沛國}。”{晉}{成公绥}《乌赋》:“若乃三足德靈﹐國有道則見﹐國無道則隱。”【3】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日中之三足鸟。{汉}{王充}《论衡·说日》:“儒者曰: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艺文类聚》卷一百引《黄帝占书》:“日中三足烏見者﹐大旱赤地。”后因以指日。{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蓮花交響共命鳥﹐金牓雙廻三足烏。”{仇兆鳌}注引{黄生}曰:“金榜廻烏﹐猶云日射黄金牓。三足烏﹐即日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無端三足烏﹐團團光爍爍。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輪落。”亦省作“[三足]”。{唐}{柳宗元}《跂乌词》诗:“無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妬爾令爾疾。”
三寫成烏-汉语大词典
三寫成烏
同“[三寫易字]”【1】{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餘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牴牾如此。向後欲憑紙上之語﹐三寫成烏﹐豈復有實事哉。”{清}{任安上}《与吴拜经书》:“若兩《會仙記》﹐邑中尚少副本﹐故未免傳譌﹐何恠此事之三寫成烏。”
不到烏江心不死-汉语大词典
不到烏江心不死
【1】不到{黄河}心不死。《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你不到{烏江}心不死﹐今已到{烏江}﹐這心原也該死了。”
了烏船-汉语大词典
了烏船
【1】船名。{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十四·泉州》:“船頭尾尖高﹐當中平闊﹐衝波逆浪﹐都無畏懼﹐名曰了烏船。”
丹烏-汉语大词典
丹烏
【1】赤色之乌。古谓丹乌出,乃国之祥瑞。《文选·扬雄<剧秦美新>》:“若夫白鳩丹烏﹐素魚斷蛇﹐方斯薎矣。”{李善}注引《尚书帝验》:“太子{發}渡河﹐中流﹐火流爲烏﹐其色赤。”《旧唐书·李德裕传》:“{朝歌}未滅﹐而國流丹烏。”
九烏-汉语大词典
九烏
【1】九个太阳。传说日中有三足烏,因以烏指代太阳。{南朝} {梁}{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近發連雙兔﹐高彎落九烏。”{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二折:“想當初{堯王}時有十個日頭﹐被{后羿}在{崑崙山}頂上射落九烏﹐止畱的你一個。”《淮南子·俶真训》“雖有{羿}之知﹐而無所用之”{汉}{高诱}注:“是{堯}時{羿}善射﹐能一日落九烏。”
南烏-汉语大词典
南烏
【1】古地名。{乌林}的别称。在今{湖北}{洪湖县}东北,位于{长江}北岸。{三国}时{赤壁}之战,{乌林}亦为战地。{況周颐}《蕙风词话》卷五引{关镇}《玉蝴蝶·赤壁懷古》词:“扼腕炎靈﹐末季中原﹐大局盡入{當塗}。猶恃專場爪距﹐窘迫{南烏}。”
以玉抵烏-汉语大词典
以玉抵烏
【1】见“以玉抵鵲”。
仁烏-汉语大词典
仁烏
【1】乌鸦的别名。传说{春秋}时{晋文公}焚林以逼{介子推}出山,有白鸦绕烟而噪,并集{子推}身旁,火不能焚。{晋}人称之为仁乌。{晋}{王嘉}《拾遗记·鲁僖公》:“或云戒所焚之山數百里居人不得設網羅﹐呼曰‘仁烏’。”
化爲烏有-汉语大词典
化爲烏有
【1】{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虚构对话者三人,其一曰:乌有先生。乌有,哪有,无有。后因以“化爲烏有”形容全部丧失﹑全部落空,或全部没有了。《红楼梦》第七八回:“想其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滅﹐天兵一到﹐化爲烏有﹐不必深論。”{瞿秋白}《赤都心史·宗教的俄罗斯》:“蔚蓝的天色﹐堆锦的白云﹐春气欣欣﹐冷酷的北地风雪已化为乌有了。”
伐烏林-汉语大词典
伐烏林
【1】{吴}鼓吹曲名。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乐府诗集·吴鼓吹曲·伐乌林》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伐烏林》者﹐言{魏武}既破{荆州}﹐順流東下﹐欲來争鋒﹐{孫權}命將{周瑜}逆擊之於{烏林}而破走也。當{漢}《上之回》。”
伊哩烏盧-汉语大词典
伊哩烏盧
【1】象声词。拟含糊的语音。{元}{无名氏}《冻苏秦》楔子:“等他自措盤纏求官去來﹐省的在我耳朶根邊終日‘子曰’﹑‘子曰’﹐伊哩烏盧的這般鬧吵。”{清}{翟灝}《通俗编·声音》:“伊哩烏盧﹐讀書聲也﹐見{元}人《凍蘇秦》劇。按:此即以伊吾長言之也﹐凡此等語﹐本無定字﹐唯經古人用過﹐乃爲典則。”
何首烏-汉语大词典
何首烏
【1】植物名。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本名交藤,根茎俱可入药。{宋}{高承}《事物纪原·草木花果·何首乌》:“〔何首烏〕本曰夜合藤。昔有姓{何}人﹐見其葉夜交﹐異于餘草﹐意其有靈﹐採服其根﹐老而不衰﹐頭髮愈黑﹐即因之名曰‘何首烏’也。一曰即其人姓名。”{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
伺風烏-汉语大词典
伺風烏
【1】古代的一种风向标。{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伺风乌》:“{夏禹}所作也﹐禁中置之﹐以爲恒式。”
依烏-汉语大词典
依烏
【1】{唐}代诸部郎官的别称。{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標牓官稱……諸部郎通曰哀烏﹑依烏。”【2】星名。《晋书·天文志上》:“郎位十五星﹐在帝坐東北。一曰依烏﹐郎府也。”
兔缺烏沈-汉语大词典
兔缺烏沈
【1】犹兔走乌飞。{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诗:“卻思紫陌觥籌地﹐兔缺烏沈欲半年。”
兔起烏沉-汉语大词典
兔起烏沉
【1】谓月出日落。《参同契》卷上“昏明順寒暑”{後蜀}{彭晓}注:“兔起烏沉﹐升降於三百八十四日。”
兔走烏飛-汉语大词典
兔走烏飛
【1】谓日月运行,光阴流逝。兔,月中玉兔;乌,日中金乌。{宋}{晏殊}《清平乐》词之一:“兔走烏飛不住﹐人生幾度三臺?”{明}{朱权}《荆钗记·庆诞》:“兔走烏飛﹐星移物换。”{明}{唐寅}《春日花前咏怀》:“我且花前沈醉﹐管甚箇兔走烏飛﹐白髮蒙頭。”{唐}{庄南杰}《伤歌行》:“兔走烏飛不相見﹐人事依稀速如電。”
玄烏-汉语大词典
玄烏
【1】传说中的吉祥之鸟,三足。《晋书·挚虞传》:“觀玄烏之參趾兮﹐會根壹之神籌。”
射烏-汉语大词典
射烏
【1】射日。乌﹐乌鸦。古代神话谓日中有乌﹐故以乌指称太阳。《楚辞·天问》:“{羿}焉彃日﹐烏焉解羽。”{王逸}注:“《淮南》云:言{堯}時十日並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墮其羽翼。”{清}{陈梦雷}《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诗:“脱兔已非傷離罼﹐射烏偏誤指啣環。”
天下烏鴉一般黑-汉语大词典
天下烏鴉一般黑
【1】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儿黑暗﹑龌龊﹐别处还不是一样。”《捻军歌谣·地上老财心似椎》:“天下烏鴉一般黑﹐地上老財心似椎。”
吉烏-汉语大词典
吉烏
【1】乌鸦。以乌鸦为善禽祥鸟,故称。《艺文类聚》卷九二引{晋}{成公绥}《<乌赋>序》:“夫烏之爲瑞久矣。以其反哺識養﹐故爲吉烏。”
吃烏飯痾黑屎-汉语大词典
吃烏飯痾黑屎
亦作“[喫烏飯痾黑屎]”【1】比喻吃谁的饭,为谁做事。{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常言道:喫烏飯﹐痾黑屎;我只是依隨着你便了。”
哀烏-汉语大词典
哀烏
【1】众星相聚貌。一说星名。《汉书·天文志》:“其内五星﹐五帝坐。後聚十五星﹐曰哀烏郎位。”{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五》:“郎位爲星名﹐而哀烏乃衆星相聚之貌……{引之}曰:‘烏疑當作焉﹐字相似而誤﹐哀焉﹐猶依然也;依然﹐猶蔚然也。蔚與依﹐皆衆盛之貌。’”《史记·天官书》“蔚然﹐曰郎位”{唐}{司马贞}索隐:“{徐廣}曰:‘一云哀烏’。案:《漢書》作‘哀烏’﹐則‘哀烏’‘蔚然’皆星之貌狀﹐其星爲郎位。”【2】指失偶之乌。《禽经·乌》:“哀烏吟夜。”{张华}注:“烏之失雄雌則夜啼。”【3】{唐}诸部郎官的别称。参见“[哀烏郎]”。
哀烏郎-汉语大词典
哀烏郎
【1】{唐}诸部郎官的别称。{唐}{储光羲}《述韦昭应画犀牛》诗:“有我哀烏郎﹐新邑長鳴琴。”{宋}{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諸部郎通曰哀烏﹑依烏。”
嘴烏目吐-汉语大词典
嘴烏目吐
【1】方言。形容气极的样子。《花城》1981年第5期:“{刘富贵}气得嘴乌目吐:‘好﹐你不听我﹐他疯不死﹐我--自己怕先疯死了!’”
因烏及屋-汉语大词典
因烏及屋
【1】因某一事物而兼及其他有关事物。{清}{邹容}《革命军》第五章:“嗚呼!是又因烏及屋之微意也。”
山烏-汉语大词典
山烏
【1】鸦的一种。翼暗灰色带绿紫光,常成群,营巢树上。《尔雅·释鸟》:“鸀﹐山烏。”{郭璞}注:“似烏而小﹐赤觜。”
寒烏-汉语大词典
寒烏
【1】寒天的乌鸦。{南朝} {梁}{王僧孺}《从子永宁令诔》:“水鳴秋鶴﹐岸集寒烏。”{南朝} {梁}{沈约}《愍衰草赋》:“秋鴻兮疏引﹐寒烏兮聚飛。”{南唐}{李煜}《更漏子》词:“驚塞雁﹐起寒烏﹐畫屏金鷓鴣。”
屋烏-汉语大词典
屋烏
【1】见“屋上烏”。
屋上烏-汉语大词典
屋上烏
【1】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韩诗外传》卷三:“愛其人及屋上烏﹐惡其人者憎其胥餘。”{唐}{杜甫}《奉赠射洪李四丈》诗:“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宋}{苏轼}《送宋彭州迎侍二亲》诗:“東來誰迎使君車﹐知是丈人屋上烏。”亦省作“[屋烏]”。{明}{张凤翼}《灌园记·计投太史》:“八口難供在粥饘﹐特地投庭院。敢祈慨然﹐倘念屋烏休棄捐。”{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同來我亦辭巢燕﹐暫止人猶愛屋烏。”
屋烏之愛-汉语大词典
屋烏之愛
【1】犹言爱屋及乌。{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若縣試第一人﹐必謂明府推屋烏之愛耳。”
屋烏推愛-汉语大词典
屋烏推愛
【1】犹言爱屋及乌。{明}{沈鲸}《双珠记·二友推恩》:“承二位尊兄屋烏推愛頻周﹐瀝膽披肝擬後圖。”
子虚烏有-汉语大词典
子虚烏有
【1】指虚构的﹑不存在的事情。《汉书·叙传下》:“文豔用寡﹐子虚烏有﹐寓言淫麗﹐託風終始﹐多識博物﹐有可觀采﹐蔚爲辭宗﹐賦頌之首。”{清}{洪昇}《<长生殿>自序》:“從來傳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場;而近乃子虚烏有﹐動寫情詞贈答。”{茅盾}《爱读的书》:“所以我们的‘兴趣’﹐有时会从现代转到古代﹐乃至子虚乌有的幻想的世界。”
字經三寫, 烏焉成馬-汉语大词典
字經三寫, 烏焉成馬
【1】文字经过多次转抄,“烏”﹑“焉”误为“馬”字。比喻事经辗转,易出讹谬。{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董如彪》:“{如彪}曰:‘句句實﹐字字真﹐豈有虚假?’{嫩}曰:‘字經三寫﹐烏焉成馬。况事已隔日﹐汝等詩人更多附會﹐往往誣妄好人﹐那足爲憑!’”
孝烏-汉语大词典
孝烏
【1】古人以为乌鸦幼雏长大后,能衔食哺养其母,故称“孝烏”。{宋}{吴淑}《事类赋·鸟兽》:“伊莫黑之孝烏﹐實至陽之純精。”{明}{唐顺之}《朝谒长陵》诗:“寢園馴象守﹐松柏孝烏翔。”
奶烏他-汉语大词典
奶烏他
【1】以酥酪和糖做成的糕点。{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水乌他奶乌他》:“水烏他﹐以酥酪合糖爲之﹐於天氣極寒時﹐乘夜造出……奶烏他大致相同﹐而其味稍遜。”
朱烏-汉语大词典
朱烏
【1】即赤乌。古以为瑞鸟。《文选·班固<典引>》:“昔{姬}有素雉﹑朱烏﹑玄秬﹑黄之事耳。君臣動色﹐左右相趨。”{吕向}注:“昔{周成}之時﹐有白雉﹑赤烏之瑞。”{南朝} {梁}{沈约}《瑞石像铭》:“暠露淳腴﹐望鳳蓋而沾陛﹐此皆{舜}日未書﹐{堯}年罕降﹐豈直朱烏動色﹐玄秬相趣而已哉。”
東兔西烏-汉语大词典
東兔西烏
【1】谓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古代神话中说太阳中有三足金乌,月亮中有玉兔,因以乌﹑兔代指日月。{宋}{吴潜}《瑞鹤仙》词:“身世事﹐但難準﹐况禁他﹐東兔西烏相逐﹐古古今今不問。”
柏烏-汉语大词典
柏烏
【1】栖宿于柏树上的乌鸦。{唐}{丁仙芝}《戏赠姚侍御》诗:“繁霜曉幕鳴柏烏﹐待子獸炭然金爐。”
棲烏-汉语大词典
棲烏
【1】晩宿的归鸦。{南朝} {梁}{王筠}《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诗》:“閶闔曖已昏﹐鈎陳杳將暮。棲烏城上返﹐晩雀林中度。”
楚烏-汉语大词典
楚烏
【1】乌鸦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乌鸦》。
檣烏-汉语大词典
檣烏
【1】桅杆上的乌形风向仪。也用以比喻飘忽不定的生活。{宋}{张先}《御街行·送蜀客》词:“紛紛歸騎亭皋晩﹐風順檣烏轉。”{宋}{苏轼}《和邵同年戏赠贾收秀才》之三:“生涯到處似檣烏﹐科第無心摘頷鬚。”{唐}{杜甫}《登舟将适汉阳》诗:“塞雁與時集﹐檣烏終歲飛。”
日烏-汉语大词典
日烏
【1】太阳。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唐}{方干}《感时》诗之二:“日烏往返無休息﹐朝出扶桑暮卻迴。”{南朝} {陈}{徐陵}《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鳸之世﹐觀{河}拜{洛}之年﹐則有日烏流災﹐風禽騁暴﹐天傾西北﹐地缺東南﹐盛旱坼三川﹐長波含五嶽。”{前蜀}{杜光庭}《招友人游春》诗:“難把長繩繫日烏﹐芳時偷取醉功夫。”
春烏-汉语大词典
春烏
【1】百舌鸟的别名。{宋}{陆游}《昼卧闻百舌》诗:“閒眠不作{華胥}計﹐説與春烏自在啼。”自注:“{江}南謂百舌爲春烏。”
晨烏-汉语大词典
晨烏
【1】初升的太阳。古代神话谓日中有乌,故以乌为日之代称。《南齐书·张融传》:“晨烏宿於東隅﹐落河浪其西界。”
暘烏-汉语大词典
暘烏
【1】太阳。古代神话云日中有乌,故称太阳为“暘烏”。{唐}{韩愈}《讼风伯》:“暘烏之仁兮﹐念此下民﹐閟其光兮﹐不鬪其神。”{元}{方回}《和陶渊明<饮酒>诗》之二十:“風雨驟冥晦﹐暘烏出還新。”
水烏他-汉语大词典
水烏他
【1】以酥酪和糖做成的糕点。{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水乌他奶乌他》:“水烏他﹐以酥酪合糖爲之﹐於天氣極寒時﹐乘夜造出。”
流火之烏-汉语大词典
流火之烏
【1】{武王}伐{纣}时预兆王朝勃兴的赤乌。{宋}{苏舜钦}《符瑞》:“{堯}﹑{舜}﹑{禹}﹑{湯}﹑{文}﹑{武}﹐皆以正德爲受命之符﹐至於‘陳大電﹑大虹﹑巨迹﹑白狼﹑流火之烏﹐皆詭譎闊誕﹐其可羞也。’所言大概如此。”
渴烏-汉语大词典
渴烏
【1】古代吸水用的曲筒。《後汉书·宦者传·张让》:“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用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李贤}注:“翻車﹐設機車以引水;渴烏﹐爲曲筒﹐以氣引水上也。”{唐}{李白}《天马歌》:“尾如流星首渴烏﹐口噴紅光汗溝珠。”《通典·兵十》:“渴烏隔山取水﹐以大竹筩去節﹐雄雌相接﹐勿令漏洩﹐以麻漆封裹﹐推過山外﹐就水置筒﹐入水五尺。即於筩尾取松樺乾草﹐當筩放火﹐火氣潛通水所﹐即應而上。”【2】犹金乌。太阳。{谭作民}《噩梦》诗:“{飛亷}馳﹐渴烏駛﹐六合惛瞢萬山紫。”
折烏巾-汉语大词典
折烏巾
【1】犹折角巾。{宋}{陆游}《自咏》:“華髮蕭蕭居士身﹐江頭風雨折烏巾。”
望烏臺-汉语大词典
望烏臺
【1】古台名。{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初﹐{越王}入國﹐有丹烏夾王而飛﹐故{句踐}入國﹐起{望烏臺}﹐言丹烏之異也。”
朝烏-汉语大词典
朝烏
【1】鸟名。{晋}{傅玄}《走狗赋》:“邈朝烏之輕機兮﹐絶猛獸之逸軌。”《梁书·诸夷传·高昌国》:“有朝烏者﹐旦旦集王殿前﹐爲行列﹐不畏人﹐日出然後散去。”
朝夕烏-汉语大词典
朝夕烏
【1】朝去暮归的乌鸦。《汉书·朱博传》:“是時御史府吏舍百餘區井水皆竭;又其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曰‘朝夕烏’。”一说﹐“烏”为“鳥”之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漢書》御史府中列柏樹﹐常有野鳥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朝夕鳥’。而文士往往誤作烏鳶用之。”
方光烏-汉语大词典
方光烏
【1】指{清}代科举应试的字体。其体方正﹑光润﹐墨色乌黑。这种字体也流行于翰林院﹐故又称“院體”﹑“館閣體”。据传为历相{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的{曹振镛}所创。{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其楷法方光烏之尚﹐尤爲費時。”
火烏-汉语大词典
火烏
【1】{周武王}伐{纣}前二年曾东观兵于{盟津}。相传其渡{河}后,“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事见《史记·周本纪》。后因以“火烏”代指{周}朝的国祚。{唐}{李贺}《白虎行》:“火烏日暗崩騰雲﹐{秦王}虎視蒼生羣。”
烏-汉语大词典
烏
“[乌]”的繁体字。《集韻》於加切,平麻,影。【1】地名用字。《汉书·西域传上·乌秅国》:“{烏秅國},王治{烏秅城},去{長安}九千九百五十里。”
烏-汉语大词典
烏
“[乌]”的繁体字。《廣韻》哀都切,平模,影。【1】鸟名。乌鸦。又称“老鴰”﹑“老鴉”。羽毛通体或大部分黑色。《诗·邶风·北风》:“莫赤匪狐,莫黑匪烏。”{朱熹}集传:“烏,鵶。黑色。”{汉}{王充}《论衡·感虚》:“〔{秦王}〕與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烏白頭,馬生角……乃得歸。’”{唐}{温庭筠}《更漏子》词之一:“驚塞雁,起城烏,畫屏金鷓鴣。”【2】黑色。{宋}{苏轼}《将往终南和子由见寄》:“窮年弄筆衫袖烏,古人有之我願如。”{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红血变乌了。”【3】指抹黑,染黑。{元}{关汉卿}《玉镜台》第四折:“貌賽過神仙{洛浦},怎好把墨來烏?”《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如今頭髮鬍子通然瑩白了,待不得三四日就烏一遍,如今把鬍子烏得緑緑的,怪不好看。”【4】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以“乌”为太阳的代称。《山海经·大荒东经》:“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郭璞}注:“中有三足烏。”《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假道於峻岐,陽烏迴翼乎高標。”{李善}注引《春秋元命包》:“陽成於三,故日中有三足烏。烏者,陽精。”{唐}{罗邺}《冬日寄献庾员外》诗:“卻思紫陌觥籌地,兔缺烏沉欲半年。”{元}{杨维桢}《鸿门会》诗:“照天萬古無二烏,殘星破月開天餘。”【5】疑问副词。何,哪里。《吕氏春秋·明理》:“故亂世之主烏聞至樂?”{高诱}注:“烏,安也,語辭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且夫{齊}{楚}之事,又烏足道乎?”{颜师古}注:“烏,於何也。”{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周}之東遷,烏得盡委其責於{幽平}二王乎?其所由來者漸矣。”{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長生烏可以藥得?”【6】叹词。同“[嗚]”。参见“[烏乎]”。【7】通“[]”。吐出。《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汉铙歌》:“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8】姓。{春秋}{齐}有{乌枝鸣}。见《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烏-汉语大词典
烏
“[乌]”的繁体字。【1】见“烏3拉”﹑“烏3拉草”。
烏飯-汉语大词典
烏飯
【1】以南烛草液汁浸米煮成之饭,其色青碧,故称。亦指以杨桐叶﹑乌桕叶等液汁染黑的饭。道家谓久服可强身延年。释家亦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又名青精饭﹑青饭。{唐}{陆龟蒙}《四月十五日道室书事寄袭美》诗:“烏飯新炊芼臛香﹐道家齋日以爲常。”{清}{方以智}《通雅·青饭》:“青飯﹐烏飯也。今釋家四月八作;或以烏桕﹐或以楓﹐一曰青精飯。”
烏龜殼-汉语大词典
烏龜殼
【1】即龟甲。{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四:“历史学家对乌龟壳﹑金石文和地下挖出来的其他古东西还要去考﹐而这些同志对我们的时间不长的东西﹐却根本不理﹐也懒得去查。”此指刻有甲骨文的龟甲。【2】詈词。喻指堡垒或坦克。{江地}《捻军史初探》:“{皖}北的钻在‘堡寨’里的地主武装--民团﹐也纷纷从乌龟壳里伸出脑袋来蠢蠢欲动。”{柳杞}《好年胜景》:“那边山坡上倒塌了半边的乌龟壳﹐那原是{日本}人的炮楼哩。”《解放军报》1976.11.7:“〔战斗英雄〕把……侵略者的乌龟壳放到距自己仅五十米的距离上打。”
烏蒙-汉语大词典
烏蒙
【1】古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昭通县}一带。{元}{陈旅}《题蒙泉吏隐图》诗:“{世皇}昔日收{雲南}﹐鯨鯢伾伾手所戡。{烏蒙烏撒}腹心地﹐不有軍府誰其監?”{清}{师范}《滇繫·疆域·昭通府》:“{唐}{烏蠻}{仲由牟}之裔{阿統}遷此。傳至十一世孫{烏蒙}强盛﹐號{烏蒙部}。{宋}時封{阿杓}爲{烏蒙王}。”【2】山名。在{云南省}{禄劝县}东北。{云岭}的分支,其脉东北延,入{贵州省}为{七里山},总称为{乌蒙山脉}。{毛泽东}《长征》诗:“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烏篷船-汉语大词典
烏篷船
【1】一种小木船,船篷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间夹竹箬,上涂黑油。{鲁迅}《呐喊·阿Q正传》:“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
烏涅白糟-汉语大词典
烏涅白糟
【1】形容十分杂乱。{郭沫若}《创造十年》一:“{中国}人的杂志是不分性质﹐乌涅白糟地甚么都杂在一起。”
烏蠋-汉语大词典
烏蠋
【1】见“螐蠋”。
烏鵲-汉语大词典
烏鵲
【1】指喜鹊。古以鹊噪而行人至,因常以乌鹊预示远人将归。{唐}{杜甫}《喜观即到复题短篇》诗之二:“待爾嗔烏鵲﹐抛書示鶺鴒。”{仇兆鳌}注:“ 按《西京雜記》:乾鵲噪而行人至。”{宋}{戴复古}《镇江别总领愚子催归》诗:“老妻懸望占烏鵲﹐愚子催歸若杜鵑。”{金}{元好问}《送钦叔》诗之五:“遥知慈母心﹐已爲烏鵲喜。”【2】特指神话中七夕为牛郎﹑织女造桥使能相会的喜鹊。{唐}{李邕}《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織女橋邊烏鵲起﹐仙人樓上鳳凰來。”{唐}{李商隐}《辛未七夕》诗:“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巧絲。”{明}{何景明}《织女赋》:“鳳凰翼以翳車兮﹐命烏鵲以築梁。”【3】乌鸦和喜鹊。《楚辞·九章·涉江》:“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王逸}注:“燕﹑雀﹑烏﹑鵲﹐多口妄鳴﹐以喻讒佞。”《晋书·李士业传》:“通街大樹上有烏鵲争巢﹐鵲爲烏所殺。”《隋书·孝义传·郭儁》:“家門雍睦﹐七葉共居﹐犬豕同乳﹐烏鵲通巢﹐時人以爲義感之應。”【4】指乌鸦,乌鸟。《淮南子·说林训》:“赤肉懸則烏鵲集﹐鷹隼鷙則衆鳥散。物之散聚﹐交感以然。”{唐}{李峤}《鉴》诗:“月中烏鵲至﹐花裏鳳皇來。”
烏臘草-汉语大词典
烏臘草
【1】见“烏3拉草”。
烏爹泥-汉语大词典
烏爹泥
【1】药物名。以茶为原料制成。可敷治小儿诸疮。始制自{东南亚}国家,我国仿造后改名为“孩兒茶”。{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三》:“番人呼爲烏爹泥﹐又呼爲烏疊泥。俗因治小兒諸瘡﹐故名‘孩兒茶’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烏爹泥出南番{爪哇}﹑{暹羅}﹑{老撾}諸國﹐今{雲南}等地造之。云是細茶末入竹筒中﹐堅塞兩頭﹐埋污泥溝中﹐日久取出﹐搗汁熬制而成。”
烏驄-汉语大词典
烏驄
【1】毛色黑白相杂的马。《诗·郑风·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鴇”{毛}传“驪白雜毛曰鴇”{孔颖达}疏引{晋}{郭璞}曰:“〔鴇〕﹐今呼之爲烏驄。”
烏爨-汉语大词典
烏爨
【1】古代{云南}少数民族名。即{乌蛮}。参见“[烏爨弄]”。
烏鹽角-汉语大词典
烏鹽角
【1】古乐曲名。{宋}{戴复古}有《乌盐角行》。{元}{陈舜道}《春日田园杂兴》诗之二:“村聲盪耳《烏鹽角》﹐社酒柔情玉練搥。”{明}{杨慎}《词品·乌盐角》:“曲名有《烏鹽角》。《江鄰幾襍志》云:‘始教坊家人市鹽﹐得一曲譜於角子中﹐翻之遂以名焉。’”
烏絲行-汉语大词典
烏絲行
【1】即乌丝栏。{宋}{叶適}《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烏絲行。”
烏鴉嘴-汉语大词典
烏鴉嘴
【1】指多话而令人讨厌的人。《石点头·唐玄宗恩赐纩衣缘》:“〔{李光普}〕叮囑那人道:‘此事關係不小﹐只可你知我知’……誰知那人是個烏鴉嘴﹐耐不住口﹐隨地去報新聞﹐頃刻就嚷遍了滿營。”
烏衣諸郎-汉语大词典
烏衣諸郎
【1】指{东晋}时{王}{谢}两大贵族的子弟。《南齐书·王僧虔传》:“甲族向來多不居憲臺﹐{王氏}以分枝居{烏衣}者﹐位官微減。{僧虔}爲此官﹐乃曰:‘此是{烏衣}諸郎坐處﹐我亦可試爲耳。’”《世说新语·雅量》“吾角巾徑還{烏衣}”{余嘉锡}笺疏引{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十六:“〔《舊志》云〕{烏衣巷}在{秦淮}南。{晉}南渡﹐{王謝}諸名族居此﹐時謂其子弟爲{烏衣}諸郎。”
烏亮-汉语大词典
烏亮
【1】又黑又亮。如:皮鞋擦得乌亮。如:探井喷出乌亮的石油。
烏衣-汉语大词典
烏衣
【1】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值歲凶旱﹐{艾}爲區種﹐身被烏衣﹐手執耒耜﹐以率將士。”《隋书·五行志上》:“{後主}於苑内作貧兒村……多令人服烏衣﹐以相執縛。”{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虞道施}﹐{義熙}中乘車山行﹐忽有一人﹐烏衣﹐徑上車言寄載。”【2】指穿黑衣的差役。{宋}{戴复古}《久寓泉南》诗之九:“寄跡小園中﹐忽有烏衣至﹐手中執圓封﹐州府特遣餽。”【3】指{乌衣巷}。参见“[烏衣巷]”﹑“[烏衣諸郞]”。【4】指燕子。{元}{杨维桢}《题边鲁生梨花双燕图》诗:“春風歌《白雪》﹐夜月夢烏衣。”{金}{庞铸}《田器之燕子图》诗序:“{器之}自叙云:{明昌}丙辰予從軍塞外……忽一日飛止坐隅﹐都無驚畏﹐移時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鳥當歸﹐殆留别語也。因作一詩贈之云:‘幾年塞外歷崎危﹐誰謂烏衣亦此飛。’”{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梧桐》:“至於秋天鴻雁﹐社日烏衣﹐則有月令在。”
烏虖-汉语大词典
烏虖
【1】见“烏乎”。
烏煙-汉语大词典
烏煙
亦作“[烏烟]”【1】鸦片的别称。{清}{张昌甲}《烟话》:“阿片一作鴉片﹐《本草》云阿芙蓉﹐今渾稱之曰烟﹐或曰大烟﹐或曰烏烟﹐或曰洋烟。”{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船主向有烏烟癖﹐高枕横床﹐矮燈短竹﹐消遣無聊。”《醒世缘弹词》第三回:“好箇姨娘真撒潑……一盒烏煙當面吞。嚇得衆人劈手奪﹐烏煙奪去始安心。”【2】黑烟。参见“[烏煙瘴氣]”。
烏罐-汉语大词典
烏罐
【1】黑釉瓦罐。{陈登科}《活人塘》八:“她失失慌慌烧好了米汤﹐洗好乌罐装起。”
烏獲-汉语大词典
烏獲
【1】{战国}时{秦}之力士。一说可能为更古之力士。后为力士的泛称。《孟子·告子下》:“然則舉{烏獲}之任﹐是亦爲{烏獲}而已矣。”{杨伯峻}注:“《史記·秦本紀》言{秦武王}時有力士{烏獲}﹐但此時{孟子}年已踰七十﹐而{烏獲}遠在西方之{秦}﹐未必能舉肯舉以爲例証。此{烏獲}或者是古之有力人﹐{秦}之力士又用其名耳。”{汉}{司马相如}《谏猎书》:“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晋}{葛洪}《抱朴子·博喻》:“量才而授者﹐不求功於器外……故滅熒燭者不煩滄海﹐扛斤兩者不事{烏獲}。”
烏合之衆-汉语大词典
烏合之衆
【1】形容一时聚集,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东观汉记·公孙述传》:“今東帝無尺土之柄﹐驅烏合之衆﹐跨馬陷敵﹐所向輒平。”《周书·贺拔岳传》:“{岳}報曰:‘王家跨據三方﹐士馬殷盛﹐{高歡}烏合之衆﹐豈能爲敵?’”{宋}{李纲}《差发军马札子》:“惟是軍馬單弱﹐不足爲一路防守之具﹐自非朝廷應副﹐則新招烏合之衆﹐何足倚仗?”{李大钊}《大哀篇》:“彼等見夫共和國有所謂政黨者矣﹐于是集烏合之衆﹐各竪一幟。”
烏匼-汉语大词典
烏匼
【1】即乌巾。{唐}{杜甫}《七月三日戏呈元二十一曹长》诗:“晚風爽烏匼﹐筋力蘇催折。”{浦起龙}心解引{薛梦符}曰:“烏匼﹐烏巾也。”
烏集之交-汉语大词典
烏集之交
【1】指以利聚合,不以诚相待的交情。《管子·形势解》:“與人交﹐多詐僞無情實﹐偷取一切﹐謂之烏集之交。”
烏衣門第-汉语大词典
烏衣門第
【1】指世家望族。{清}{陈维崧}《渡江云·扬州感旧》词:“風流推{宋玉}﹐更有{烏衣}門第舊{瑯琊}。珠簾璧月賓徒盛﹐多少繁華。”{清}{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词:“{德}也狂生耳﹐偶然間緇塵京國﹐{烏衣}門第。”
烏絲欄-汉语大词典
烏絲欄
亦作“[烏絲闌]”【1】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宋}{亳}間﹐有織成界道絹素﹐謂之烏絲欄﹑朱絲欄。”{宋}{袁文}《瓮牗闲评》卷六:“黄素細密﹐上下烏絲織成欄﹐其間用朱墨界行﹐此正所謂烏絲欄也。”{宋}{陆游}《雪中怀成都》诗:“烏絲闌展新詩就﹐油壁車迎小獵歸。”{清}{黄景仁}《岁暮怀人》诗:“烏絲闌格鼠鬚描﹐愛我新詩手自抄。”
烏珠-汉语大词典
烏珠
【1】箭靶的黑心。《南史·柳恽传》:“〔{柳惲}〕嘗與{琅邪}{王瞻}博射﹐嫌其皮濶﹐乃摘梅帖烏珠之上﹐發必命中﹐觀者驚駭。”【2】黑眼珠。《水浒传》第三回:“〔{魯達}〕就眼眶際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稜縫裂﹐烏珠迸出。”{明}{康海}《中山狼》第一折:“俺戰兢兢遍體寒毛乍﹐呆鄧鄧兩眼烏珠咤。”【3】{西夏}君主称号,意为首领。《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且賊于其種落自尊大久矣﹐向者求請﹐但欲自稱烏珠之號﹐當國者慮害不深﹐吝此虚名﹐遂成實禍。”
烏噣-汉语大词典
烏噣
同“[烏啄]”【1】《诗·大雅·韩奕》“鞗革金厄” {毛}传:“厄﹐烏噣也。”
烏踆-汉语大词典
烏踆
【1】即踆乌,古代传说日中的三足乌。借指太阳。{清}{伤时子}《苍鹰击·秘谋》:“威齊奮﹐會看一箭落烏踆。”
烏烟瘴氣-汉语大词典
烏烟瘴氣
【1】见“烏煙瘴氣”。
烏鳶-汉语大词典
烏鳶
【1】乌鸦和老鹰。均为贪食之鸟。《周礼·夏官·射鸟氏》:“射鳥氏掌射鳥。祭祀﹐以弓矢烏鳶。凡賓客﹑會同﹑軍旅﹐亦如之。”{郑玄}注:“烏鳶善鈔盗﹐便汙人。”《庄子·列御寇》:“{莊子}將死﹐弟子欲厚葬之……曰:‘吾恐烏鳶之食夫子也。’”{前蜀}{韦庄}《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诗:“陣前鼙鼓晴應響﹐城上烏鳶飽不飛。”{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予擬一絶云:‘{漢}將討{樓蘭}﹐旗蕩朔雲破。戰鼓半天聲﹐烏鳶已相賀。’”
烏臺客-汉语大词典
烏臺客
【1】指在御史台供职者。{唐}{岑参}《西亭送蒋侍御还京》诗:“爲報烏臺客﹐須憐白髮催。”
烏金搨-汉语大词典
烏金搨
【1】一种拓本,纸色黑而有光泽。{明}{屠隆}《考槃馀事·帖笺·南北墨纸》:“南紙﹐其紋竪﹐墨用油煙以蠟﹐及造烏金紙﹐水敲刷碑文。故色純黑而有浮光﹐謂之烏金搨。”
烏文木-汉语大词典
烏文木
【1】即乌木。{晋}{崔豹}《古今注·草木》:“翳木出{交州}﹐色黑而有文﹐亦謂之烏文木也。”{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烏文木出{交川}﹐色黑有文。”
烏洞洞-汉语大词典
烏洞洞
【1】犹言黑洞洞。形容黑暗。《西游补》第十三回:“{行者}大喜﹐便看着烏洞洞那個所在﹐亂跳亂走。”{瞿秋白}《饿乡纪程》十:“黑夜里望着窗外﹐乌洞洞暗沉沉。”
烏焦巴弓-汉语大词典
烏焦巴弓
【1】形容物体被烧得又焦又黑。{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水火》:“《百家姓》:‘烏焦巴弓。’此四姓也。今俗以物燒焦者﹐謂之‘烏焦巴弓’。《幽閨記》劇:浄云:‘我拿了一張草薦﹐把病人放拉當中﹐兩頭點起火來一燒﹐竟燒了《百家姓》上一句書出來。’末云:‘那一句呢?’浄云:‘燒得他烏焦巴弓。’”{{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回:“{良弼}正要進門﹐猛聽得一聲怪響﹐不禁却顧﹐可巧彈落脚旁﹐把左足轟得烏焦巴弓。”
烏蟻-汉语大词典
烏蟻
【1】蚂蚁。{元}{曹伯启}《梦酒诗会》诗:“烏蟻混遊{槐國}市﹐緑醅初潑{漢江}濤。”【2】指乌合﹑蚁聚之众。{宋}{曾巩}《湘寇》诗:“烏蟻睢盱倚岩險﹐此虜難勝端非今。”
烏拉草-汉语大词典
烏拉草
亦作“[烏臘草]”【1】草名。产于我国{东北}地区,茎与叶晒干后,衬垫在皮靴或鞋内,可以保暖。{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有烏臘草﹐近水而生﹐長細温輭﹐薦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曲波}《林海雪原》十:“{关东}山﹐三桩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
烏程酒-汉语大词典
烏程酒
【1】佳酿名。{唐}{李贺}《拂舞辞》:“尊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元}{张宪}《白苧舞词》:“急管繁絃莫苦催﹐真珠賸買烏程酒。”{清}{吴伟业}《赠申少司农青门六十》诗:“扁舟百斛烏程酒﹐散髮江湖只醉眠。”
烏舅-汉语大词典
烏舅
【1】即乌臼。{宋}{陶穀}《清异录·乌舅金奴》:“{江南}烈祖素儉。寢殿燭不用脂蠟﹐灌以烏臼子油﹐但呼烏舅。”{宋}{陆游}《新黏竹隔作暖阁》诗:“鵓姑聲急雨方作﹐烏舅葉丹天已寒。”{钱仲联}校注:“烏舅﹐即烏臼。”
烏頭暈-汉语大词典
烏頭暈
【1】晕厥。{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通謂暴厥無知爲殟死……烏殟﹐欲死也﹐今人猶云烏頭暈矣。”
烏烟-汉语大词典
烏烟
【1】见“烏煙”。
烏圓-汉语大词典
烏圓
【1】猫的别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支动》:“貓一名蒙貴﹐一名烏員。”{明}{高启}《寄王七孝廉猫》诗:“豈無老烏圓﹐昔壯今何憊?”
烏騅-汉语大词典
烏騅
【1】{项羽}所骑战马名骓,后人称作乌骓。{明}{杨慎}《词品·虞美人草》:“{唐}人舊曲云:帳中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攬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正三更。烏騅欲上重相顧﹐艷態花無主。”{清}{陈维崧}《法曲献仙音·咏铁马同云臣赋》词:“赤兔無成﹐烏騅不逝﹐屈作小樓簷馬。”《镜花缘》第三九回:“那船順風吹去﹐就是烏騅快馬也趕他不上。”
烏蠻鬼-汉语大词典
烏蠻鬼
【1】即乌鬼。{川}俗事奉的鬼神名。{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老杜}詩〕:‘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黄魚’﹐{川}{峽}路人家﹐多供祀烏蠻鬼。以臨{江}﹐故頓頓食黄魚耳。”
烏韭-汉语大词典
烏韭
【1】一种苔藓类植物,多生于潮湿的地方。又名昔邪﹑垣衣等。《山海经·西山经》:“〔{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而生於石上﹐亦緣木而生﹐食之已心痛。”{郭璞}注:“烏韭﹐在屋者曰昔邪﹐在牆者曰垣衣。”《广雅·释草》:“昔邪﹐烏韭也。”{王念孙}疏证:“皆苔屬也。”{唐}{杨炯}《青苔赋》:“烏韭兮緑錢﹐金苔兮石髮。”{唐}{崔融}《瓦松赋》:“慙{魏}宫之烏韭﹐恧{漢}宫之紅蓮。”
烏鳥-汉语大词典
烏鳥
【1】乌鸦之属。《周礼·夏官·罗氏》:“羅氏掌羅烏鳥。”{郑玄}注:“烏謂卑居鵲之屬。”{贾公彦}疏:“卑居雅烏云鵲者﹐即山鵲卑居之類。”{唐}{李郢}《寒食野望》诗:“烏鳥亂啼人未遠﹐野風吹散白棠梨。”{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之二四:“烏鳥投林過客稀﹐前山煙暝到柴扉。”【2】古称乌鸟反哺,因以喻孝亲之人子。{晋}{傅咸}《申怀赋》:“盡烏鳥之至情﹐竭歡敬於膝下。”{唐}{孟浩然}《送王五昆季省觐》诗:“斜日催烏鳥﹐清江照綵衣。”{明}{张居正}《谢准假归葬疏》:“顧臣昔者急切求歸﹐祇欲遂烏鳥思親之念。”
烏臺舊案-汉语大词典
烏臺舊案
【1】{宋}{苏轼}反对{王安石}新法,辗转贬谪,赋诗托讽,被人弹劾,下御史台问罪。时称为“乌台诗案”。事见{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后因以“烏臺舊案”为言官谏臣受迫害的典故。{宋}{刘克庄}《贺新郎·再和前韵》词:“不是先生瘖啞了﹐怕殺烏臺舊案。”{清}{剑心}《<轰天雷>题词》:“此後抒辭宜作意﹐烏臺舊案認分明。”
烏漆-汉语大词典
烏漆
【1】黑漆(涂饰)。《新唐书·邓景山传》:“{景山}清約﹐子弟饌不過草具﹐用器止烏漆﹐待上賓惟豚﹑魚而已。”{宋}{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鞍轡之别﹐亦始于{太宗}時……六品以下不得鬧裝﹐不得用刺繡金皮飾韉﹐未仕者烏漆素鞍。”【2】见“烏漆墨黑”。
烏皮-汉语大词典
烏皮
【1】黑色的皮革。《南史·宋纪中·文帝》:“又輦席舊以烏皮緣故﹐欲代以紫皮。”《隋书·礼仪志七》:“其乘輿﹐遠遊冠服﹐白紗單衣﹐承以裠襦﹐烏皮履。拜山陵則服之。”《宋史·舆服志四》:“令文三品以上紫褶……九品以上碧褶﹐並白大口袴﹐起梁帶﹐烏皮鞾。”【2】指乌皮几。{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憑久烏皮拆﹐簪稀白帽稜。”{清}{潘奕雋}《望海潮》词:“謾閒濡筠管﹐悶靠烏皮。”
烏焉-汉语大词典
烏焉
【1】乌﹑焉字形相似,容易致误。泛指文字讹误。《事物异名录·书籍·书讹》引{宋}{董逌}《除正字谢启》:“烏焉混淆﹐魚魯雜揉。”{清}{鲍廷博}《<履斋示儿编>跋》:“〔{盧文弨}﹑{孫志祖}〕互相讐勘﹐不特盡掃烏焉之誤;於{履齋}千慮之失﹐亦時時有所糾正焉。”
烏曹-汉语大词典
烏曹
【1】相传古时发明博戏的人。《文选·韦昭<博弈论> 》{李善}题注引《系本》:“{烏曹}作博。”{宋}{高承}《事物纪原·博弈嬉戏·陆博》:“《説文》曰:古{烏曹氏}始作博﹐蓋{夏后}之臣也。《事始》曰:{烏曹}始置博陸之戲。”【2】相传为发明砖的人。《太平御览》卷七六七引《古史考》:“{烏曹氏}作甎。”
烏集之衆-汉语大词典
烏集之衆
【1】犹言乌合之众。{三国} {魏}{曹冏}《六代论》:“故{漢祖}奮三尺之劍﹐驅烏集之衆﹐五年之中而成帝業。”《三国志·吴志·虞翻传》:“明府用烏集之衆﹐驅散附之士。”
烏蓲-汉语大词典
烏蓲
【1】芦苇的别名。《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卑溼則生藏莨蒹葭”{裴駰}集解引{晋}{郭璞}曰:“葭﹐蘆也﹐似葦而細小。{江}東人呼爲烏蓲。”
烏柹-汉语大词典
烏柹
【1】用火熏干的柿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柹》:“生柹置器中自紅者謂之烘柹﹐日乾者謂之白柹﹐火乾者謂之烏柹。”
烏金紙-汉语大词典
烏金紙
【1】一种特制的黑色而有光泽的纸。多用于裱褙或包装。{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黄金》:“凡烏金紙由{蘇}{杭}造成。其紙用{東海}巨竹膜爲質。用豆油點燈﹐閉塞周圍﹐止留針孔通氣﹐熏染烟光﹐而成此紙。每紙一張﹐打金箔五十度﹐然後棄去﹐爲藥鋪包朱用﹐尚未破損﹐蓋人巧造成異物也。”
烏羊-汉语大词典
烏羊
【1】黑色的羊。因非上品,古人常以为礼物之微薄者。《南史·隐逸传上·孔淳之》:“{敬弘}以女適{淳之}子{尚}﹐遂以烏羊繫所乘車轅﹐提壺爲禮……或怪其如此﹐答曰:‘固亦農夫田父之禮也。’”{清}{唐孙华}《忆颐儿时就婚外家》诗:“未能牽烏羊﹐僅可具杯酒。”
烏踆兔走-汉语大词典
烏踆兔走
【1】指日月运行。兔,传说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元}{柳贯}《题<瀛洲仙会图>》:“茅龍飛去杳無跡﹐烏踆兔走雙跳丸。”
烏鬼-汉语大词典
烏鬼
【1】{川}俗事奉的鬼神名。或称乌蛮鬼。{唐}{杜甫}《戏作俳谐遣闷》诗之一:“異俗吁可怪,斯人難並居。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黄魚。”{仇兆鳌}注:“{蔡寛夫}《詩話》:{元微之}《江陵》詩:‘病賽烏稱鬼,巫占瓦代龜。’自注云:‘南人染病,競賽烏鬼,{楚}巫列肆,悉賣龜卜。’烏鬼之名見於此。{巴楚}間,常有殺人祭鬼者,曰烏野七神頭,則烏鬼乃所事神名耳。或云‘養’字乃‘賽’字之誤,理或然也。{邵伯温}《聞見録》:{夔峽}之人,歲正月,十百爲曹,设牲酒於田間,已而衆操兵大噪,谓之養烏鬼。長老言地近烏蠻戰場,多與人爲厲,用以禳之。《藝苑雌黄》谓烏蠻鬼。”参阅{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七》﹑{宋}{惠洪}《冷斋夜话》卷四。另有二说:【2】(1)鸬鹚的别名。{宋}{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三》:“{克}乃按《夔州圖經》,稱{峽}中人謂鸕鷀爲烏鬼。{蜀}人臨水居者,皆養鸕鷀,繩繫其頸,使之捕魚。”{明}{焦竑}《焦氏笔乘·乌鬼》:“鸕鷀,水鳥,似鶂而黑,{峽}中人號曰烏鬼。{子美}詩:‘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黄魚’,言此烏捕魚,而人得食之也。”{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地主生活》:“‘乌鬼’有种种解释,有人解为鸬鹚({四川}人呼为‘渔老鸦’),我认为比较可靠。”【3】(2)猪的别名。或特指祭鬼神用的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七》:“《漫叟詩話》云……‘予{崇寧}間往{興國軍},太守{楊鼎臣}字{漢傑},一日約飯鄉味,作蒸猪頭肉,因謂予曰:{川}人嗜此肉,家家養猪,{杜}詩所謂“家家養烏鬼”是也。每呼猪則烏鬼聲,故號猪爲烏鬼。’”{宋}{马永卿}《嬾真子》卷四:“僕親見一{峽}中人士{夏侯節}{立夫}言:‘烏鬼,猪也。{峽}中人家多事鬼,家養一猪,非祭鬼不用。故於猪羣中特呼烏鬼以别之。’此言良是。”
烏頭白-汉语大词典
烏頭白
【1】乌头变白。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唐}{白居易}《答元郎中》诗:“我歸應待烏頭白﹐慙愧{元郎}誤歡喜。”{唐}{李商隐}《人欲》诗:“{秦中}已久烏頭白﹐却是君王未備知。”{宁调元}《用东坡狱中遗子由韵寄约真戊沙》:“幾時待得烏頭白﹐{弱水}東流更向西。”
烏蠻髻-汉语大词典
烏蠻髻
【1】古{乌蛮}族人的发式。{唐}{袁郊}《甘泽谣·红线》:“梳烏蠻髻﹐攢金鳳釵﹐衣紫繡短袍﹐繫青絲輕履。”
烏孫公主-汉语大词典
烏孫公主
【1】{汉武帝}实行和亲睦邻政策,遣{江都王}之女{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世称{乌孙公主}。见《汉书·西域传下·乌孙国》。【2】黄鹄的别名。{伊世珍}《嫏嬛记》卷中引《采兰杂志》:“黄鵠……一名烏孫公主。”
烏藍-汉语大词典
烏藍
【1】黑里泛蓝。{鲁迅}《呐喊·药》:“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
烏賊-汉语大词典
烏賊
亦作“[烏鰂]”【1】鱼名。身体椭圆而扁平。体内有囊状物能分泌黑色液体,遇到危险时放出,以掩护逃避。通称墨鱼。《初学记》卷三十引{汉}{沈怀远}《南越志》:“烏賊魚﹐一名河伯度事小史﹐常自浮水上﹐烏見以爲死﹐便往啄之﹐乃卷取烏﹐故謂之烏賊。”{晋}{左思}《吴都赋》:“烏賊﹑擁劍﹑■鼊﹑鯖﹑鰐﹑涵泳乎其中。”{宋}{陈昉}《颍川语小》卷下:“鰂魚﹐《本草》從魚﹐從則。世俗見其能吐黑沫﹐且‘則’‘賊’之音通﹐遂呼爲烏賊。”{明}{杨慎}《乌贼鱼赞》:“魚有烏賊﹐絶脰八足……吸波噀墨﹐迷射水慝。”{清}{周亮工}《闽小记·墨鱼》:“墨魚﹐一名算袋魚﹐一名烏鰂﹐一名海鰾鮹。”{鲁迅}《朝花夕拾·范爱农》:“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
烏鬢-汉语大词典
烏鬢
【1】鬓发乌黑,指年少。{晋}{左思}《白发赋》:“{賈生}自以良才見異﹐不以烏鬢而後舉。”
烏毒-汉语大词典
烏毒
【1】乌头之毒。特指箭毒。{唐}{白居易}《禽虫》诗:“豆苗鹿嚼解烏毒﹐艾葉雀銜奪燕巢。”原注:“鹿若中箭﹐發﹐即嚼豆葉食之﹐多消解。箭毒多用烏頭﹐故云烏毒。”
烏樏-汉语大词典
烏樏
【1】古代一种黑色食盒,中分格子。{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羅友}〕在{益州}語兒云:‘我有五百人食器。’……定是二百五十沓烏樏。” {徐震堮}校笺:“樏﹐食盒也。《玉篇》:‘扁榼謂之樏。’《廣韻》:‘盤中有隔也。’”
烏薪-汉语大词典
烏薪
【1】即炭。{宋}{陶穀}《清异录·黑金社》:“{廬山}{白鹿洞}游士輻湊﹐每冬寒﹐醵金市烏薪爲禦寒。”{宋}{范成大}《雪中送炭与龚养正》诗:“誰與幽人暖直身﹐筠籠衝雪送烏薪。”
烏菟-汉语大词典
烏菟
【1】虎的别称。原作“於菟”,於音“烏”,故也作“烏菟”。{晋}{左思}《<吴都赋>》:“烏菟之族﹐犀兕之黨。”一本作“於菟”。{宋}{黄庭坚}《题双涧寺》诗:“二水犇犇鳴屋除﹐松林落日吼烏菟。”
烏田紙-汉语大词典
烏田紙
【1】古时一种精制的纸。{宋}{黄庭坚}《书所作官题诗後》:“余爲兒時﹐見進士{留詔}用烏田紙寫賦﹐常竊笑﹐以爲用{隋侯}之珠彈雀。”
烏有-汉语大词典
烏有
【1】虚幻;不存在。《北齐书·文宣帝纪》:“譬諸木犬﹐猶彼泥龍﹐循名督實﹐事歸烏有。”{唐}{刘知幾}《史通·惑经》:“{孟子}云:‘{孔子}成《春秋》﹐亂臣賊子懼。’無乃烏有之談歟?”{元}{袁桷}《次韵陈海阴》:“夢當好處成烏有﹐歌到狂時近自然。”{郑振铎}《海燕·论武侠小说》:“它们把大多数的民众﹐更麻醉于乌有的‘超人’的境界之中。”
烏漆墨黑-汉语大词典
烏漆墨黑
【1】方言。形容非常黑或非常暗。《负曝闲谈》第八回:“一帶短窗﹐緊靠着一個院子﹐院子裏堆了半院子的煤炭﹐把天光都遮住了﹐覺都烏漆墨黑。”
烏頭網-汉语大词典
烏頭網
【1】指渔人用以捕鱼之鸬鹚。{宋}{陶穀}《清异录·纳脍肠小尉》:“取魚用鸕鷀﹐快捷爲甚……江湖漁郎用鸕鷀者名烏頭網。”
烏文-汉语大词典
烏文
【1】古国名。《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引{三国}{吴康泰}《扶南土俗传》:“{烏文國}﹐昔{混滇}初載賈人大舶﹐所成此國。”
烏臼-汉语大词典
烏臼
【1】亦作“[烏桕]”。落叶树。实如胡麻子,多脂肪,可制肥皂及蜡烛等。《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二·西洲曲》:“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乌臼》:“《玄中記》:‘{荆}{揚}有烏臼﹐其實如鷄頭﹐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豬脂。’”{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期思詹老寿》词:“手種門前烏桕樹﹐而今千尺蒼蒼。”{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乌桕木》:“烏桕﹐烏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云:其木老則根下黑爛成臼﹐故得此名。”【2】鸟名。{唐}{张祜}逸句:“杜鵑花發杜鵑叫﹐烏臼花生烏臼啼。”{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禽三·伯劳》:“鷑鳩﹐《爾雅》名鵧鷑……{江}東謂之烏臼。”
烏溜溜-汉语大词典
烏溜溜
【1】形容黑。《花月痕》第四四回:“走到月亮門外﹐不防廊上闌干有個烏溜溜的大貓跳將下來。”{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她站在门坎上……一双乌溜溜的眼睛瞅着{萧队长}﹐露出想要问啥的样子。”
烏鰂墨-汉语大词典
烏鰂墨
【1】乌贼鱼分泌的液汁,其黑如墨,以之书写,逾年自消,故以喻不足为据。{宋}{薛季宣}《从孙元式假定本韩文》诗:“脱落間亡烏鰂墨﹐蠧殘寧免白魚辭。”{张令仪}《读<霍小玉传>》诗:“密誓俄成烏鰂墨﹐新歡又占鳳凰樓。 ”
烏闌-汉语大词典
烏闌
【1】即乌丝栏。{清}{周亮工}《书影》卷一:“{正統}間﹐{周伯器}年九十﹐修《杭州志》﹐燈下書蠅頭字﹐界畫烏闌﹐不折紙爲範﹐毫髮不爽。”
烏蜑户-汉语大词典
烏蜑户
【1】旧称{广东}的一种水上居民。{明}{陶宗仪}《辍耕录·乌蜑户》:“{廣海}採珠之人﹐懸絙于腰﹐沉入海中﹐良久得珠﹐撼其絙﹐舶上人挈出之。葬于黿鼉蛟龍之腹者﹐比比有焉。有司名曰烏蜑户。蜑﹐音但。{仁宗}登極﹐特旨放免。”{清}{惠士奇}《送陈秋田先生之官长宁》诗:“邑里時逢烏蜑户﹐居民半是{馬留}人。”
烏裏八糟-汉语大词典
烏裏八糟
同“[烏七八糟]”【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那一條巷子叫{同順里}﹐走了進去﹐只見兩邊的人家﹐都是烏裏八糟的。”
烏菱-汉语大词典
烏菱
【1】指老菱。菱角老则壳黑,故名。{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之三:“烏菱白芡不論錢﹐亂繫青菰裹緑盤。”{宋}{苏辙}《食菱》诗:“野沼漲清泉﹐烏菱不值錢。”{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五·芰实》:“家菱種于陂塘……其色有青﹑有紅﹑有紫﹐嫩時剥食﹐皮脆肉美﹐蓋佳果也。老則殼黑而硬﹐墜入江中﹐謂之烏菱。”
烏裘-汉语大词典
烏裘
【1】《战国策·秦策一》:“〔{蘇秦}〕説{秦王}書十上而説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盡。”后遂以“烏裘”为落魄失意之典。{南朝 梁}{荀济}《赠阴梁州》诗:“五噫如適{越}﹐十上似遊{秦}……烏裘日日故﹐白髮朝朝新。”{唐}{骆宾王}《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诗:“《玄》草終疲{漢}﹐烏裘幾滯{秦}。”{唐}{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诗:“白璧疑寃{楚}﹐烏裘似入{秦}。”
烏霉霉-汉语大词典
烏霉霉
【1】形容青黑色。{茅盾}《林家铺子》一:“恰在此时{林先生}走了进来……脸上乌霉霉地像是涂着一层灰。”
烏豆-汉语大词典
烏豆
【1】黑色大豆,俗称黑大豆。可作豆豉或入药。《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則}少時於草中射獵﹐有蟲如烏豆集其身﹐摘去乃脱。”{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酱》:“用春種烏豆﹐於大甑中燥蒸之。”{缪启愉}校释:“指黑大豆﹐”{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三·大豆》:“大豆有黑﹑白﹑黄﹑褐﹑青﹑斑數色。黑者名烏豆﹐可入藥及充食﹑作豉。”
烏拉-汉语大词典
烏拉
【1】指衬垫有乌拉草的靴子。{陶尔夫}《伐木者的旅行》:“我们换上了浅蓝色的棉工作服﹐脱掉了牛皮乌拉。”
烏燄-汉语大词典
烏燄
【1】红日。{唐}{罗邺}《冬日旅怀》诗:“烏燄纔沉桂魄生﹐霜階擁褐暫吟行。”
烏納裘-汉语大词典
烏納裘
【1】古时道士的一种袍服。{唐}{皮日休}《江南道中怀茅山广文南阳博士》诗之二:“不知何事迎新歲﹐烏納裘中一覺眠。”原注:“烏納裘出《王筠集》。”
烏虯-汉语大词典
烏虯
【1】指雕饰虬龙的黑色手杖。{元}{耶律楚材}《谢西方器之赠阮杖》诗:“烏虯入手蒼璧懸﹐恍然遺世如登仙。”
烏頭白馬生角-汉语大词典
烏頭白馬生角
【1】乌头变白,马首长角。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質於{秦}﹐{秦王}遇之無禮﹐不得意﹐欲求歸。{秦王}不聽﹐謬言令烏頭白﹐馬生角﹐乃可許耳。{丹}仰天嘆﹐烏即白頭﹐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轰天雷》第七回:“照你意思﹐便烏頭白馬生角﹐也不能成功?”
烏龍尾-汉语大词典
烏龍尾
【1】梁上壁间的倒挂烟尘。以形似得名。可入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梁上尘》〔释名〕:“倒掛塵名烏龍尾﹑煙珠。”
烏行-汉语大词典
烏行
【1】“烏絲行”的省称。{宋}{梅尧臣}《题满公僧录西明轩》诗:“西方古胡黄金質﹐貝葉傳寫烏行横。”
烏錥-汉语大词典
烏錥
【1】即钨錥。汤罐。《北史·蠕蠕传》:“詔賜{阿那瓌}……銅烏錥四枚﹐柔鐵烏錥二枚﹐各受二斛。”
烏梅-汉语大词典
烏梅
【1】经过熏制的梅子,黑褐色,可入药。《神异经·北荒经》:“湖有横公魚……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烏梅二枚煮之則死。”{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梅杏》:“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薰之令乾﹐即成矣。”《恨海》第七回:“{伯和}道:‘我一個月以來﹐只吃些熟地黄精之類當飯﹐噙點烏梅代茶。’”
烏弋-汉语大词典
烏弋
【1】{汉}时{西域}国名。后泛指西方极远的国度。《文选·扬雄<长杨赋>》:“迺萃然登{南山}﹐瞰{烏弋}﹐西厭月﹐東震日域。”{李善}注引{服虔}曰:“三十六國﹐{烏弋}最在西。”{北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序:“{雕題}﹑{鑿齒}﹐識海水而來王;{烏弋}﹑{黄支}﹐驗東風而受吏。”
烏麥-汉语大词典
烏麥
【1】荞麦的别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荞麦》:“{楊慎}《丹鉛録》指烏麥爲燕麥﹐蓋未讀《日用本草》也。”【2】因病变而不结实的麦。《中国谚语资料·麦》:“麦种浸得好﹐来年乌麦少。”原注:“乌麦即坏麦﹐穗黑色﹐无麦粒。”
烏藥-汉语大词典
烏藥
【1】常绿灌木。根香,可入药,有健胃作用。{唐}{施肩吾}《送人南游》诗:“{閩縣}緑娥能引客﹐{泉州}烏藥好防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乌药》〔集解〕引{苏颂}曰:“〔烏藥〕今{台州}﹑{雷州}﹑{衡州}皆有之﹐以{天台}者爲勝。木似茶檟﹐高五七尺﹐葉微圓而尖……根如車轂紋﹐形如連株者佳。或云:{天台}者香白可愛﹐而不及{海南}者力大。”
烏啼引-汉语大词典
烏啼引
【1】即《乌夜啼引》。琴曲名。{唐}{元稹}《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诗:“後人寫出《烏啼引》﹐{吴}調哀絃聲楚楚。”
烏呼-汉语大词典
烏呼
【1】见“烏乎”。
烏七八糟-汉语大词典
烏七八糟
【1】十分杂乱﹑肮脏。{郭小川}《新路歌》:“一切乌七八糟的东西﹐通通丢进垃圾堆。”{欧阳予倩} 《车夫之家》:“一间破旧的平房﹐上手是门﹐外临马路﹐台右很窄﹐很脏﹐台左一榻﹐一桌﹐堆得乌七八糟。”【2】用于形容可鄙可憎的人或事。{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六章:“{道静}之里好腻味:这些乌七八糟的是些什么人呀?”{郭澄清}《大刀记》第六章:“我看﹐他们之间那些乌七八糟的事﹐咱先不去管他。”
烏有先生-汉语大词典
烏有先生
【1】{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名。意为无有其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讀《子虚賦》而善之〕乃召問{相如}……{相如}以‘{子虚}’﹐虚言也﹐爲{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爲{齊}難。”{宋}{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爲{烏有}一先生。”
烏夜啼-汉语大词典
烏夜啼
【1】乐府清商曲辞《西曲歌》名。《旧唐书·音乐志二》:“《烏夜啼》﹐{宋}{臨川王}{義慶}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義康}於{豫章}。{義慶}時爲{江州}﹐至鎮﹐相見而哭﹐爲帝所怪﹐徵還宅﹐大懼。妓妾夜聞烏啼聲﹐扣齋閤云:‘明日應有赦。’其年更爲{南兗州}刺史﹐作此歌……今所傳歌似非{義慶}本旨。”又为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2】琴曲名,即《乌夜啼引》。与《西曲歌》义同事异。《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乌夜啼引》引{唐}{李勉}《琴说》:“《烏夜啼》者﹐{何晏}之女所造也。初﹐{晏}繫獄﹐有二烏止於舍上。女曰:‘烏有喜聲﹐父必免。’遂撰此操。”{唐}{元稹}《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诗:“君彈《烏夜啼》﹐我傳樂府解古題。良人在獄妻在閨﹐官家欲赦烏報妻。”后世所见《乌夜啼》﹐内容多为男女恋情。{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爲唱當時《烏夜啼》﹐青衫淚滿{江}南客。”【3】{唐}教坊曲名,{南唐}後主{李煜}用为词牌名。{宋}人{欧阳修}﹑{赵令畤}等多用之。见《词谱》卷六。【4】曲牌名。属南吕宫,南北曲均有,北曲较多用,字数与词牌不同,多用在套曲中《玄鹤鸣》曲牌之后。南曲字数与有的词牌如别名为《圣无忧》的词牌前半段相同,作为引子。
烏臺-汉语大词典
烏臺
【1】指御史台。{唐}{姚合}《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烏臺情已洽﹐鳳閣分彌濃。”{金}{郭宣道}《送同舍张耀卿补掾中台》诗:“關心{雁塔}功名晚﹐試手烏臺歲月忙。”{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八:“怪道烏臺牙放早﹐幾人怒馬出{長安}。”
烏撒-汉语大词典
烏撒
【1】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元}{陈旅}《题蒙泉<吏隐图>》诗:“{世皇}昔日收{雲南}﹐鯨鯢伾伾手所戡。{烏蒙}﹑{烏撒}腹心地﹐不有軍府誰其監?”
烏膩-汉语大词典
烏膩
【1】油污。因白饧糖能去油污,故以“烏膩”称白饧糖。{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诗:“寳糖珍粔籹﹐烏膩美飴餳。”自注:“烏膩糖即白餳﹐俗言能去烏膩。”
烏欖-汉语大词典
烏欖
【1】橄榄的一种。仁肥大,有文。{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果》:“烏欖如橄欖﹐青黑色﹐肉爛而甘。”{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之十:“烏欖雞檳嘗老酒﹐酥花芋葉試新燈。”{明}{沈周}《盒子会辞》:“豹胎間挾鰉冰脆﹐烏欖分攙椰玉生。”
烏叠泥-汉语大词典
烏叠泥
【1】乌爹泥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烏江-汉语大词典
烏江
【1】水名。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附近原有{乌江亭},相传为{项羽}兵败自刎处。《史记·项羽本纪》:“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闽}{徐夤}《恨》诗:“{烏江}{項籍}忍歸去﹐雁塞{李陵}長繫留。”{清}{赵翼}《鄱阳湖怀古》诗:“{楚}歌四面{烏江}敗﹐{吴}火中流{赤壁}燒。”
烏焉成馬-汉语大词典
烏焉成馬
【1】乌﹑焉﹑马三字字形相似,转写致误。语本《周礼·天官·缝人》“喪,縫棺飾焉”{汉}{郑玄}注:“故書焉爲馬,{杜子春}云‘當爲焉’。”后泛指文字经传抄造成讹误。{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予意{黄鶴樓}即{黄鵠磯}﹐後人訛‘鵠’爲‘鶴’……字經三寫﹐烏焉成馬。天下事已往者皆成冷風蕩煙﹐又何是非之可論?”
烏林-汉语大词典
烏林
【1】地名。在{湖北省}{嘉鱼县}西,位于{长江}北岸。{赤壁}之战,{周瑜}曾破{曹}兵于此。后以{乌林}指此战役。《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是歲又與{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烏林}﹐圍{曹仁}於{南郡}。”{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瑒》:“{官渡}厠一卒﹐{烏林}預艱阻。”{北周}{庾信}《周大将军上开府饶公郑常墓志铭》:“{洛城}逆戰﹐壯於{白馬}之兵;{河橋}解圍﹐勇於{烏林}之策。”【2】{吴}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是時{吴}亦使{韋昭}制十二曲名﹐以述功德受命……改《上之回》爲《烏林》。言{魏武}既破{荆州}﹐順流東下﹐欲來争鋒﹐{權}命將{周瑜}逆擊之於{烏林}﹐而破走也。”
烏頭馬角-汉语大词典
烏頭馬角
同“[烏白馬角]”【1】{清}{钱谦益}《一叹示士龙》诗:“一歎依然竟隕霜﹐烏頭馬角事茫茫。”{清}{顾贞观}《金缕曲》词:“廿載{包胥}承一諾﹐盼烏頭馬角終相救。”{柳亚子}《夜梦陶公醒而赋此》诗:“烏頭馬角費疑猜﹐又見離魂入夢來。”
烏朕花-汉语大词典
烏朕花
【1】玉蕊花的别名。{宋}{张淏}《云谷杂记·玉蕊花》:“《高齋詩話》云:‘玉蘂﹐即今瑒花也。’予按……吾鄉又呼烏朕花。”
烏鵶-汉语大词典
烏鵶
【1】见“烏鴉”。
烏絲闌-汉语大词典
烏絲闌
【1】见“烏絲欄”。
烏藤-汉语大词典
烏藤
【1】指藤杖。{宋}{苏轼}《碣石庵戏赠湛庵主》诗:“莫把山林笑朝市﹐老夫手裏有烏藤。”{宋}{杨万里}《十月四日小集戏成长句》:“{誠齋}老子不耐静﹐偶拄烏藤出苔徑。”{元}{谢应芳}《寄贾教授相期祭扫》诗:“坐待秋涼行有日﹐老夫扶憊策烏藤。”
烏老-汉语大词典
烏老
【1】“媪”的反切注音为“烏老”,因以为“媪”的代词。《史记·高祖本纪》“母曰{劉媪}”{裴駰}集解引{三国}{魏}{孟康}曰:“媪﹐母别名也﹐音烏老反。”旧题{唐}{杜荀鹤}《松窗杂记》:“〔{王生}〕嘗遊{沛}﹐因醉入{高祖}廟﹐顧其神座笑而言曰:‘持三尺劍﹐滅暴{秦}﹐剪强{楚}﹐而不能免母烏老之稱。’”
烏青-汉语大词典
烏青
【1】青黑色。多指淤血的肤色。{鲁迅}《故事新编·理水》:“他还指着头上一块乌青的疙瘩﹐说是为了回避得太慢一点了﹐吃了一下官兵的飞石。”
烏員-汉语大词典
烏員
【1】猫的别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动》:“猫一名蒙貴﹐一名烏員。”{清}{钮琇}《觚賸·沉香瘗貍》:“{合肥}宗伯所寵{顧夫人}﹐名{媚}﹐性愛貍奴﹐有字烏員者﹐日於花欄繡榻間徘徊撫翫。”
烏桕-汉语大词典
烏桕
【1】见“烏臼”。
烏狼-汉语大词典
烏狼
【1】河豚的别名。{清}{方以智}《通雅·动物》:“﹑鮐﹑鮭皆今之河豚也。背青黑﹐腹白﹐觸物即怒﹐亦曰烏狼。”
烏黑黑-汉语大词典
烏黑黑
【1】犹黑压压。形容密集的人。{茅盾}《子夜》十五:“他们远远地就看见厂门外乌黑黑一堆人。”【2】形容黑色。{茅盾}《故乡杂记》第一:“忽然一只焦黄而枯瘦的手伸到我面前来了﹐五个手指上的爪甲足有半寸长﹐都填满了垢污﹐乌黑黑地发光。”
烏壘-汉语大词典
烏壘
【1】{汉}代{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轮台}以东的{小野云沟}附近。{唐}时置{乌垒州}于此。《後汉书·西域传·莎车》:“乃分{龜兹}爲{烏壘國}﹐徙{駟騝}爲{烏壘王}。”{唐}{李约}《从军行》之一:“{烏壘}天西戍﹐鷹姿塞上川。”{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诗:“{烏壘}虜亦寫﹐{雞林}夷争傳。”
烏龍茶-汉语大词典
烏龍茶
【1】成品茶的一种。叶较粗大,呈黑褐色,为半发酵茶,有分解脂肪作用,可消食。产于我国{福建}及{广东}{汕头}等地,行销于海内外,颇负盛名。
烏駮-汉语大词典
烏駮
【1】毛色青白相杂。《晋书·王献之传》:“〔{獻之}〕工草隸﹐善丹青……{桓温}嘗使書扇﹐筆誤落﹐因畫作烏駮牸牛﹐甚妙。”
烏蠻-汉语大词典
烏蠻
【1】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亦指其居住地。{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絶塞{烏蠻}北﹐孤城{白帝}邊。”《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南詔}……本{哀牢夷}後﹐{烏蠻}别種也。”{宋}{陆游}《通判夔州谢政府启》:“惟是{魚復}之故城﹐雖號{烏蠻}之絶塞﹐乃如别駕﹐實類閒官。”
烏私-汉语大词典
烏私
【1】{晋}{李密}《陈情事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終養。”后因以“烏私”为孝养父母之典实。{清}{赵翼}《七十自述》诗:“只餘六載循陔處﹐稍慰烏私一片情。”{清}{魏源}《题嘉禾冯广文登府陔园图》诗:“解帶趨{汝}墳﹐奉檄申烏私。”
烏靴-汉语大词典
烏靴
【1】古代官员所穿的黑色靴子。《辽史·礼志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綾袍﹐絳帶……絡縫烏靴。”{元}{杨维桢}《大唐锺山进士歌》:“睛如貓﹐鬚如茅﹐烏靴白簡鴨色袍。”《元史·礼乐志一》:“唐巾﹐紫羅窄袖衫﹐金塗銅束帶﹐烏靴。”
烏紗帢-汉语大词典
烏紗帢
【1】即乌巾。{宋}{叶適}《王氏读书堂》诗:“主人烏紗帢﹐弟子繡羅襦。”
烏暗-汉语大词典
烏暗
【1】黑暗。指没有光亮。{李广田}《金坛子·水的裁判》:“江水发着虎虎的吼鸣……甚至连那乌暗的天空也受着威协。”
烏號-汉语大词典
烏號
【1】《淮南子·原道训》:“射者扤烏號之弓,彎棊衛之箭。”{高诱}注:“烏號,桑柘,其材堅勁,烏峙其上,及其將飛,枝必橈下,勁能復巢,烏隨之,烏不敢飛,號呼其上。伐其枝以爲弓,因曰烏號之弓也。一説{黄帝}鑄鼎于{荆山}{鼎湖},得道而仙,乘龍而上,其臣援弓射龍,欲下{黄帝},不能也。烏,韝];號,呼也。於是抱弓而號。因名其弓爲烏號之弓也。”后以“烏號”指良弓。《太平御览》卷三四七引{汉}{陈琳}《武库赋》:“弓則烏號﹑越棘﹑繁弱﹑角端。”{唐}{骆宾王}《从军中行路难》之二:“百發烏號遥碎柳﹐七尺龍文迥照蓮。”{明}{杨珽}《龙膏记·脱难》:“休得把烏號架﹐休得把青莖射。”【2】表示对死者哀悼。{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匡俗}〕屢逃徵聘﹐廬於此山﹐時人敬之。{俗}後仙化﹐空廬猶存。弟子覩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烏號’。”{宋}{叶適}《何参政挽歌》之二:“佳哉鳳凰壠﹐悲甚付烏號。”【3】称人死亡的敬辞。《旧五代史·汉书·高祖纪论》:“及回鑾輅﹐尋墮烏號﹐故雖有應運之名﹐而未覩爲君之德也。”
烏寳-汉语大词典
烏寳
【1】{元}末{明}初文学家{高明}以文为戏,撰《乌宝传》以讽世人。乌宝隐指当时通行的楮币。{元}{谢应芳}《邀高则诚郊居小集》诗:“逢人爲説《烏寳傳》﹐此客合貯{黄金臺}。”{明}{陶宗仪}《辍耕录·乌宝传》:“有人出{永嘉}{高則誠明}《烏寳傳》相示……傳曰:‘{烏寳}者﹐其先出於{會稽}{褚氏}﹐世尚儒﹐務詞藻﹐然皆不甚顯。至{寳}﹐厭祖父業﹐變姓名﹐從{墨氏}游﹐盡得其通神之術﹐由是知名。初﹐{寳}之先﹐有{錢氏}者﹐亦以通神之術顯﹐迨{寳}出﹐而{錢氏}遂廢。’”
烏殟-汉语大词典
烏殟
【1】晕厥。参见“[烏頭暈]”。
烏嘑-汉语大词典
烏嘑
【1】见“烏乎”。
烏鵲橋-汉语大词典
烏鵲橋
【1】即鹊桥。神话传说,旧历七月初七之夜,乌鹊填天河成桥,以渡{牛郎}﹑{织女}相会。{唐}{李郢}《七夕》诗:“烏鵲橋頭雙扇開,年年一度過河來。莫嫌天上稀相見,猶勝人間去不回。”后以喻指男女相会或相会处。{唐}{刘商}《送女子》诗:“青娥宛宛聚爲裳﹐烏鵲橋成别恨長。”{唐}{宋之问}《明河篇》:“鴛鴦機上疏螢度﹐烏鵲橋邊一雁飛。”{宋}{贺铸}《减字浣溪沙》词之九:“烏鵲橋邊河絡角﹐鴛鴦樓外月西南。門前嘶馬弄金銜。”
烏桓-汉语大词典
烏桓
亦作“[烏丸]”【1】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名。原是{东胡族}的一支,{西汉}初被{匈奴}击败,迁移到{乌桓山},因以为名。{汉}{建安}十二年{曹操}破{乌桓},徙万馀落至中原,其势遂衰。见《汉书·匈奴传下》﹑《後汉书·乌桓传》。后世诗文中亦泛指北方少数民族或其居住地。{南朝} {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稜城主书》:“{庸}﹑{蜀}﹑{氐}﹑{羌}之兵﹐{烏丸}百虜之騎﹐以此衆戰﹐誰能禦之?”{元}{张昱}《白翎雀歌》:“{烏桓}城下白翎雀﹐雄鳴雌隨求飲啄。”{明}{王清}《塞上感怀》诗:“夢回絶域{烏桓}地﹐戰罷空山{敕勒}營。”
烏衣國-汉语大词典
烏衣國
【1】神话中的燕子之国。{宋}{张敦颐}《六朝事迹·乌衣巷》:“{王榭},{金陵}人,世以航海爲業。一日,海中失船,泛一木登岸,見一翁一嫗皆衣皂,引{榭}至所居,乃{烏衣國}也。以女妻之,既久,{榭}思歸,復乘雲軒泛海至其家,有二燕棲于梁上……來春,燕又飛來{榭}身上,有詩云:‘昔日相逢冥數合,如今暌遠是生離。來春縱有相思字,三月天南無雁飛。’”{宋}{戴复古}《燕》诗:“聞説{烏衣國},低連海上村。”{金}{庞铸}《田器之燕子图》诗:“{烏衣之國}定何許,一雙燕子能飛來。”后因以之为男女结合之地的典实。{清}{陈羽文}《鸳鸯牒》:“{郭紹蘭}别淚成吟﹐傳情燕翼﹐宜送配{王榭}﹐共乘飛雲軒﹐偕老{烏衣國}裏。”
烏幘-汉语大词典
烏幘
【1】古代一种黑色头巾。{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天聖}以前﹐烏幘唯用光紗﹐自後始用南紗﹐迨今六十年﹐復稍稍用光紗矣。”{宋}{陆游}《村饮》诗:“三叫落烏幘﹐倒瀉黄金盆。”{元}{杨维桢}《莲花■歌》:“使君本是龍門客﹐身脱宫袍岸烏幘。”
烏頭-汉语大词典
烏頭
【1】乌鸟的头。{宋}{范成大}《玻璃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祗言日遠易排遣﹐不道想思翻苦心。烏頭可白我可去﹐菖花易青君易尋。” 亦为“烏頭白”的略语。{清}{{惜秋}{旅生}}《维新梦·感愤》:“壯歲從征沙漠﹐望窮馬角烏頭;暮年謫遷{江州}﹐吟盡荻花楓葉。”【2】长着黑发的头。借指年少。{唐}{刘禹锡}《望赋》:“鶴頸長引﹐烏頭未改。”{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以来舟中示舍第五十韵》:“烏頭因感白﹐魚尾爲勞頳。”{明}{唐寅}《叹世》诗之五:“人生在世數蜉蝣﹐轉眼烏頭换白頭。”【3】堇草或附子的别名。根茎块状,有毒,可作镇痛药。《国语·晋语二 》“{驪姬}受福﹐乃寘鴆于酒﹐寘堇于肉”{三国}{吴}{韦昭}注:“堇﹐烏頭也。”《三国演义》第七五回:“此乃弩箭所傷﹐其中有烏頭之藥﹐直透入骨。”【4】古时指牛马等动物的后足外节。{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馬〕烏頭欲高。”原注:“烏頭﹐後足外節。”【5】芡实的俗称,亦叫鸡头。《方言》第三:“〔■芡〕{南楚}{江}﹑{湘}之間謂之雞頭﹐或謂之雁頭﹐或謂之烏頭。”{郭璞}注:“狀似烏頭﹐故轉以名之。”
烏黑-汉语大词典
烏黑
【1】深黑。{清}{和邦额}《夜谭随录·褦襶》:“夜間果見一物﹐通體烏黑。”{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
烏師-汉语大词典
烏師
【1】旧时妓院中为妓女教曲和伴奏的乐师。《海上花列传》第三回:“{秀林}﹑{秀寳}也并没有唱大曲﹐只有兩個烏師坐在簾子外吹彈了一套。”《负曝闲谈》第二一回:“烏師等人齊了﹐便上來了﹐伺候的掇了一個凳子﹐讓他坐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