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所

所(所)是什么意思

  • 厕所-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厕所cè suǒ

    【释义】:

    供人大小便的处所,古有种种称谓,均为异名。

  • 所生-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所生sǔo shēng

    【释义】:

    指父母。《诗·小雅·小宛》:“夙兴夜寤,无忝尔所生。”忝(tiān),辱。

  • 所天-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所天suǒ tiān

    【释义】:

    指父。在封建社会里,指所依靠的人为“所天”。如君主;父;丈夫等。晋武帝《答群臣请易服复膳诏》:“吾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必一旦使易此情于所天。”指晋武帝在丧中,群臣请易三年丧服。所天,指其父文帝司马昭。

  • 风月所-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风月所fēng yuè suǒ

    【释义】:

    犹“风月场”,指妓院。元·石君宝《曲江池》第三折:“风月所得清白,雨云乡无粘带,烟花寨耳根清净。”

  • 墓所-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墓所mù sǔo

    【释义】:

    墓地,茔地。《后汉书·马援传》:“会况卒,援行服期年,不离墓所。”期(jì)年,周年。宋司马光《文潞公家庙碑文》:“汉世公卿贵人,多建祠堂于墓所。”

  • 年所-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年所nián suǒ

    【释义】:

    年数、年代。所表示约数。《书·君奭》:“故殷礼陟配天,多历年所。”清·恽敬《康诰考下》:“迨太平之日,复建邦取土,为永永年所之计。”

  • 安所-古汉语虚词词典

    安所ān suǒ

    短语

    一、用于动词前,询问处所。义即“〔在〕哪里”。①王夫人病甚,人主至自往问之曰:“子当为王,欲安所置之?”对曰:“愿居洛阳。”(《史记·滑稽列传》)——欲安所置之:打算〔在〕哪里安置儿子?②寡人国小以狭,民弱臣少,寡人独治之,安所用贤人辩士乎?(《说苑·奉使》)——国小以狭:国家人口少而又地域狭小。

    二、用于介词“从”前作介词宾语。义即“谁那里”。①不知今年守战之策安所从出?(《宋史·章谊传》)——句义:不知今年守卫和作战的策略从谁那里定出。

  • 所-古汉语虚词词典

    所suǒ

    指示代词

    一、用于动词前,与动词一起构成名词性短语。“所”指代动作的受事者。义即“……的东西”、“……的人”。①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孟子·梁惠王上》)——王之所大欲:王最想得到的东西。已:矣,了。②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史记·平原君列传》)——句义:这是百代的怨仇,又是赵国引为羞耻的事情。③庸主赏所爱而罚所恶。(《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所恶(wù):讨厌的人。

    二、用于介词前,指代动作的目的、原因、出发的处所等。义即“……的目的”、“……的原因”、“……地方”等。①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战国策·赵策三》)——句义:拜见将军的目的,是想救助赵国。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文选·诸葛亮:出师表》)——所以兴隆:兴隆的原因。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陶渊明集·桃花源记》)——所从来:从来的地方。

    三、“所”字只短语后出现指代的对象,“所”字起指示作用,而不再称代。①此韩非之所著书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句义:这是韩非所写的书。②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史记·刺客列传》)——所持地图:所拿的地图。

    四、“所”与动词构成的名词性短语后出现指示代词“者”,称代动作的对象,“所”起指示作用。①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史记·刺客列传》)②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善:认为好。恶(wù):厌恶。

    助词

    用于被动句的动词前,构成“为……所……”的被动式。①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史记·淮阴侯列传》)——儿女子:小儿妇女。②太祖为流矢所中。(《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句义:太祖被飞来的箭簇所射中。

    数词

    用于数词、量词、数量短语后表示约数。义即“来”。①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父:老人。去:离开。里所:一里来地。②皆生毛,长一寸所。(《汉书·郊祀志下》)③自后,宾客绝百所日。(《世说新语·规箴》)——句义:自此以后,拒绝宾客一百来天。

  • 所在-古汉语虚词词典

    所在suǒ zài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处所。义即“处处”、“到处”。①用贾诩策,遂将其众而西,所在收兵,比至长安,众十余万。(《三国志·魏书·董卓传》)——将(jiàng):率领。众:军队。②孙策欲渡江袭许,与于吉俱行。时大旱,所在熇厉。(《搜神记·于吉》)——熇(xiāo)厉:炎热。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苏轼文集·石钟山记》)④金银粮帛之运,不绝于道,所在山积。(《齐东野语·张魏公三战本末略》)

  • 不知所措-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

    〈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和发急。可以作谓语、状语、补语、定语。

    他呆住了,这个意外的现象使他一时不知所措|从没看见过爷爷这样发过脾气,那人不知所措了|一抬头,原来是师傅站在面前,他不知所措地“啊”了一声|那小偷被这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得不知所措了|看他那不知所措的神情真好笑

  • 场所-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场所chǎngsuǒ

    〈名〉活动的地方。常作宾语。

    村子里有了娱乐场所|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北戴河是避暑的理想场所|我需要一个幽静的场所|为您提供停车的场所|庙会是热闹的场所|公共场所|休息的场所|散步的场所|开会的场所|搞纪念活动的场所|那种场所不是青少年应该去的

  • 畅所欲言-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畅所欲言chàng suǒ yù yán

    〈成〉痛痛快快地把想要说的话都说出来。可以作谓语、定语、主语。

    为了把学校办好,大家都要畅所欲言|心里有顾虑就不能畅所欲言|这是个献计献策会,是个畅所欲言的会|不用担心畅所欲言完了会得罪了谁

  • 各得其所-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各得其所gè dé qí suǒ

    〈成〉每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置。常作谓语。

    你干你爱干的,我做我愿意做的,大家不都各得其所了吗|这儿什么样的玩具都有,孩子们来了尽可各得其所|他们俩经过奋斗,都各得其所,在不同的岗位上取得了成功

  • 理所当然-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理所当然lǐ suǒ dāng rán

    〈成〉按道理讲,应当这样。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

    他今天值日,下课以后擦黑板是理所当然的|校长让王老师自己去借演出服装,这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全校那么多事,校长一人怎么忙得过来|他的错误做法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批评

  • 畅所欲言-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畅所欲言chàngsuǒyùyán

    痛痛快快说出想说的话——吞吞吐吐(他大概有什么难言的苦衷,要不然他今天讲话怎么会~,不能畅所欲言呢?)

  • 大失所望-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大失所望dàshīsuǒwàng

    非常失望——大喜过望(听到这个消息,真有点~。)、如愿以偿(她苦苦追求多年的愿望,终于~。)

  • 力所能及-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力所能及lìsuǒnéngjí

    自己能力所能办到的——力不胜任(~的工作)

  • 流离失所-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流离失所liúlíshīsuǒ

    转徙离散,没有安身的地方——安居乐业(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流离失所,而在新社会都过上了~的生活。)

  • 所向无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所向无敌suǒxiàngwúdí

    所到之处,没有敌手——望风披靡(我军所向无敌,越战越勇,敌军~,溃不成阵。)

  • 为所欲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为所欲为wéisuǒyùwéi

    多用于贬义,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循规蹈矩(开展法制教育以来,那些为所欲为的小青年变得~了。)

  • 闻所未闻-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闻所未闻wénsǔowèiwén

    听到从来没有听到过的事情,形容事情新奇——司空见惯(这种事我是闻所未闻,他却是~的。)

  • 无所不知-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无所不知wúsuǒbùzhī

    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一无所知(他自以为无所不知,其实往往是~。)

  • 无所适从-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无所适从wúsuǒshìcóng

    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怎么办好——择善而从

  • 无所事事-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无所事事wúsuǒshìshì

    什么事也不干——日不暇给(待业青年自参加工作开展承包业务以后,总感到~,再不象过去那样整天无所事事了。)

  • 无所作为-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无所作为wúsuǒzuòwéi

    不去努力作出成绩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大有作为、大有可为(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城乡青年都感到~,过去那种无所作为的思想一去不复返了。)

  • 一无所获-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一无所获yīwúsuǒhuò

    什么也没有得到——满载而归(同样出去打猎,一个是一无所获,另一个却~。)

  • 一无所知-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一无所知yīwúsuǒzhī

    什么也不知道——了如指掌(对情况~的老政委,竟然对这事一无所知。)、无所不知(他自以为~,实际上是一无所知。)

  • 既然……所以……-关联词语词典

    既然……所以……

    “既然”,连词;“所以”,连词。成对使用,组成“既然……所以……”的格式,用在复句中表示推论性的因果关系。“既然”在前面分句说明原因、理由,“所以”在后面分句的开头,引出由上文推出的结果。例如:

    ①生命何以必需继续呢?就是因为要发展,要进化。个体既然免不了死亡,进化又毫无止境,所以只能延续着,在这进化的路上走。(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②这本小书既然是说他作快板的话,所以叫做《李有才板话》。(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③他既然抱了这个成见,所以老刘同志讲了些什么他根本没有听进去……(赵树理《三里湾》)

  • 所以-关联词语词典

    所以

    “所以”,连词。连接分句、句子或段落,表示因果关系。可以单用在后一部分开头,承上文的原因或理由,引出下文的结果或结论。例如:

    ①我从来没有办过丧事,所以寻来寻去,总寻不出一家冥衣铺来定那纸糊的洋车。(郁达夫《薄奠》)

    ②他猜想张越忠可能对于他的去向已经知道了一些消息,所以派出小股游骑追踪查探。(姚雪垠《李自成》)

    ③在洞的深处,有自然形成的裂隙,仰首窥视,可以看见一线苍天,所以名曰“一线天”。(于敏《西湖即景》)

    “所以”可以用在先因后果的结果段的开头,把段与段的因果关系密切地联系起来。例如:

    ④……但若再有一个“鲁迅”,替我说教,代我题诗,而结果还要我一个人来担负,那可真不能“有闲,有闲,弟三个有闲”,连译出的工夫也要没有了。

    所以这回再登一个启事。……

    (鲁迅《在上海的鲁迅启事》)

    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所以”置于后面分句的句首、主语之前。例如:

    ⑤歌声作了女孩子睡眼的摇篮,所以这女孩子才在半醒后重复入梦。(沈从文《月下小景》)

    前后分句用同一主语,“所以”置于后面分句的句首、谓语之前。后面分句的主语往往承前省略。例如:

    ⑥梁先生究竟是有智识的教授,所以和平常的不同。(鲁迅《“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

    在先因后果的因果关系复句里,“所以”一般单用于后面结果句的开头。有时,结果句在前,由结果追溯原因,“所以”则置于前面结果句的主语后或谓语前。例如:

    ⑦吴所长所以要马而立先发言,一方面是想引出大家的话来,一方面也想试试马而立的功底,看看他知不知世事的深浅,所以对着马而立微微颔首:“后勤部长,你看呢?”(陆文夫《围墙》)

    “所以”不仅可以单用,还经常跟前一部分的“因为、由于、既然”等呼应,成对使用,构成“因为……所以……”一类的因果关联格式。

    【提示】

    “所以”,有时作实词,用于固定短语中作宾语,有“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的意思。例如:

    ⑧只因为火线已经远去,耳畔再也听不见炮声,健忘者也就忘其所以。(柯灵《踯躅》)

    【辨析】

    所以——因此——因而

    三者都可用于因果复句,表示结果或结论,但用法略有差异:1.“所以”常跟“因为”、“由于”配对合用,“因此”、“因而”则一般跟“由于”配对合用。2.“所以”承接上文仅仅表示结果或结论,“因此”单用时,含有“因为这样,所以”的意思,不仅表示承接上文引出结果或结论,同时兼有复指上文的作用。3.用“所以”连接的表结果的分句可以在前,构成由结果追溯原因的格式,用“因此”、“因而”连接的表结果的分句只能在后,按先因后果的顺序来表达。

  • 所以……是为了……-关联词语词典

    所以……是为了……

    “所以”,连词;“是为了”,关联短语。两者配对构成“所以……是为了……”的关联格式,表示目的和手段的因果关系。“所以”用于前面分句的主语后面或谓语之前,表示手段或措施。“是为了”用在后面分句的开头,说明目的。这种先果后因的结构形式,是判断句式的活用,一般用于书面。例如:

    ①所以印这材科,是为了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毛泽东《〈农村调查〉序》)

    ②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③我所以不搭汽车,目的是要做一次长途锻炼。(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 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关联词语词典

    所以……是因为(是由于)……

    “所以”,连词”;“是因为”,关联短语。两者配对构成“所以……是因为……”的格式,由结果追溯原因,表示因果关系。“所以”放在前面分句的主语后或谓语前。“是因为”置于后面分句的开头,引出原因或理由。这种先果后因的结构形式,是判断句式的活用,一般用于书面。例如:

    ①所以有这种抓住表面抛弃实质的观察,是因为他们对于一般情况的实质并没有科学地加以分析。(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青蛙所以能够具有这样一套特殊本领,主要是因为它有一双机能优异的大眼睛。(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③姊姊所以搬到那边去,也就是因为有他们在那里住着,可以照顾。(鲁彦《钓鱼》)

    “是因为”有时可以说成“是由于”,意思和用法不变。例如:

    ④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想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毛泽东《实践论》)

  • 所以……在于(在乎)……-关联词语词典

    所以……在于(在乎)……

    “所以”,连词;“在于(在乎)”,动词。两者配对构成“所以……在于(在乎)……”的格式,表示因果关系。“所以”放在前面分句的主语之后,表示结果或结论。“在于、在乎”,有“正是、就是”的意思,作谓语,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后面分句表示事物的原因。这种先果后因的结构形式,是判断句式的活用,一般用于书面。例如:

    ①以前好多回经过苏堤,似乎都不如这一回,这一回所以觉得好,就在乎树补齐了而且长大了。(叶圣陶《游了三个湖》)

    ②齐白石画的虾,所以这样充满了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它一只只维妙维肖而已,也还由于:这些虾的布局是异常生动的,在素朴中体现了深厚,很耐看,很经得人寻味。(秦牧《蚱趣》)

    例②“在于”、“由于”连用,表示一层进一层的原因。

  • 惟其……所以……-关联词语词典

    惟其……所以……

    “惟其”,连词;“所以”,连词。配对使用,构成“惟其……所以……”的关联格式,表示陈述性的因果关系。“所以”用于后面分句的开头,引出结果。例如:

    ①正惟其轻薄,所以能享盛名。(郁达夫《还乡记》)

    ②事情往往是这样:惟其简单,所以正确(何士光《草青青》)

    ③自然,这,是很幼小的。但是,惟其幼小,所以希望就正在这一面。(鲁迅《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小引》)

    ④因为中间所叙的事情,有七分是实的,三分是虚的;惟其实多虚少,所以人们或不免并信虚者为真。(鲁迅《宋人之“说话”及其影响》)

  • 因为……所以……-关联词语词典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都是连词,在复句中配对合用,构成“因为……所以……”的格式,表示陈述性的因果关系。“因为”用于前面分句,表示原因或理由;“所以”用于后面分句,表示结果。两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相同,后面分句主语往往承前省略。例如:

    ①我不愿同老头子引起争论,因为就有再好的理由也说不服他这顽强的人的,所以便这样客气地答复他。(艾芜《山峡中》)

    ②昨天夜里,区委书记老赵来到了黄家夼,藏在南山坡上黄文良老头子的场院屋里,因为这儿是敌占区,他不能在白天出来活动,所以整整一天没吃到饭。(峻青《党员登记表》)

    两个分句的主语也可以不同,“因为”和“所以”分别置于两个主语之前。例如:

    ③因为阴历十月的高原之夜已经很冷,所以他在铁甲外罩着一件半旧的青布面羊皮长袍。(姚雪垠《李自成》)

    ④因为他想跟苦三儿说说话的心情越来越急切,所以送饭的间隔也越来越缩短了。(常庚西《深山新喜》)

    前后分句的主语不同,后面分句的主语往往承前省略,“所以”置于后面分句的谓语之前。例如:

    ⑤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鲁迅《读书杂谈》)

    有时,叠用“因为……所以……”格式,表示同一原因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或者表示前一因果句所说的结果是后一因果句的原因。例如:

    ⑥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⑦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鲁迅《读书杂谈》)

    有时,前面原因句叠用“因为”,或者再配上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又”、“一则……二则……”之类,表示用以推导结果或结论的原因不止一个。例如:

    ⑧老魏想起了,这巷子深处是有个小小的馆子。因为小,又因为地势不利,所以老魏还从来没有光顾过。(王安忆《尾声》)

    ⑨一则因为大风,二则因为正是一天中间北京人士最繁忙的时刻,所以我雇车竟雇不着,一直的走到了前门大街。(郁达夫《薄奠》)

    “因为……所以……”表示先因后果,是因果关系的典型句式,运用极广。除此常式之外,有时为表述事物间复杂的因果关系,也使用一些变式,先叙述结果再追溯原因,构成“所以……因为……”的格式,强调产生结果的原因。例如:

    ⑩这条河里所以有那么多的“傻大姐”生存,因为河的上游,经过一温泉地带。(从维熙《北国草》)

  • 由于……所以……-关联词语词典

    由于……所以……

    “由于”、“所以”都是连词,配对合用,构成“由于……所以……”的关联格式,表示陈述性的因果关系。这种格式用于书面。前后分句可以同一主语,也可以不同主语。“所以”用在结果分句的开头,后面可以停顿,也可以不停顿。例如:

    ①由于他们都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所以总的说来,他们是倾向革命、要求革命的。(夏衍《难忘的日子》)

    ②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③由于特殊的事物是和普遍的事物联结的,由于每一个事物内部不但包含了矛盾的特殊性,而且包含了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即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所以,当着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就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互相联结。(毛泽东《矛盾论》)

    例①分句的主语相同,例②③分句的主语不同。

  • 之所以……是……-关联词语词典

    之所以……是……

    “之所以”,关联短语,由连词“所以”加助词“之”构成,用在前边结果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提出某种结果,并暗示后面分句要说明原因;后边分句开头用“是”表示对某种原因的判断。这种先果后因的结构形式,是判断句式的活用。一般用于书面。例如:

    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之所以能够作出他们的理论,除了他们的天才条件之外,主要地是他们亲自参加了当时的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实践,没有这后一个条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毛泽东《实践论》)

    ②从前我们那些同志之所以向这些同志也大讲其“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方面是没有分析对象,一方面就是为着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③她之所以痛恨她那旧主人,这也是一个原因。(茅盾《残冬》)

    “之所以”还可以跟“因为、是因为、是由于、是为了、在于”等合用,组成“之所以……是因为……”等关联格式,表示因果关系。

    【提示】

    “之所以”有时用在主谓短语的主谓之间,不是表示词语、分句的逻辑关系,而是直接表示“……的原因”的意思。例如:

    ④他现在有点懂得林先生之所以被捕了。(茅盾《林家铺子》)“林先生之所以被捕”,是“林先生被捕的原因”的意思。

  • 之所以……是为了……-关联词语词典

    之所以……是为了……

    “之所以”、“是为了”,都是关联短语,合用构成“之所以……是为了……”的格式,表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之所以”放在前面分句的主语之后、谓语之前,表示某种手段或措施,后面分句用“是为了”表示对某种目的判断。这种先果后因的结构形式,是判断句式的活用,一般用于书面。例如:

    ①他的瓜之所以切开论牙卖,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控制瓜粒的外流。(张武《瓜王轶事》)

    ②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改变敌我的形势。(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③我之所以投稿,一是为了朋友的交情,一则在给寂寞者以呐喊,也还是由于自己的老脾气。(鲁迅《〈伪自由书〉前记》)

  • 之所以……是因为……-关联词语词典

    之所以……是因为……

    “之所以”、“是因为”,都是关联短语,合用构成“之所以……是因为……”的格式,表示因果关系。“之所以”放在前面分句的主语之后、谓语之前,“是因为”用于后面分句,说明原因或理由。这种先果后因的结构形式,是判断句式的活用,一般用于书面。例如:

    ①散文之所以比较容易写,是因为它更接近我们口中的语言。(老舍《散文重要》)

    ②革命文学之所以旺盛起来,自然是因为由于社会的背景,一般群众,青年有了这样的要求。(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

    ③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有一些引起我生出许多疑惑的怪毛病。(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④先知先觉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正是因为他们首先有了很多知识,而又承认自己知识不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新事物采取谦虚、谨慎、严肃、认真的态度。(吴晗《说谦虚》)

  • 之所以……是由于……-关联词语词典

    之所以……是由于……

    “之所以”、“是由于”,都是关联短语,合用组成“之所以……是由于……”的格式,表示因果关系,由结果追溯原因。“是由于”用在后面分句,表示对原因或理由的判断。这种先果后因的结构形式,是判断句式的活用,一般用于书面。例如:

    ①他的诗词还是现代的新诗,他的外表之所以与普通的新诗稍有不同者,我想实在只是由于内含的气氛略有差异的缘故。(周作人《扬鞭集序》)

    ②中央领导之所以正确,主要是由于综合了各地供给的材料、报告和正确的意见。(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 之所以……因为……-关联词语词典

    之所以……因为……

    “之所以”,关联短语;“因为”,连词。合用构成“之所以……因为……”的格式,表示先果后因的因果关系。这种句式有突出产生某种结果的原因或理由的作用,多用于书面。“之所以”放在前面分句的主语之后,表示结果;有时可以并列叠用,表示结果不止一个。“因为”放在后面分句的句首,引出原因或理由,也可以叠用,表示多种原因。例如:

    ①我之所以习惯地想到她,绝不因为她是一个严酷的母亲,即使已经不在人世也依然用她的阴魂主宰着我的命运。(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②第三层是林先生之所以能成其为“当代文豪”,先生之所以崇拜林先生,都因为他“能以唐代小说之神韵,迻译外洋小说”;不知这件事,实在是林先生最大的病根。(刘半农《复王敬轩书》)

    ③还有第四下的打击,那是我临走的时候了,有人说我之所以走,一因为没有酒喝,二因为看见别人的家眷来了,心里不舒服。(鲁迅《答有恒先生》)

  • 之所以……在于……-关联词语词典

    之所以……在于……

    “之所以”,关联短语;“在于”,动词。配对使用,构成“之所以……在于……”的格式,表示因果关系。“在于”放在后面分句开头,有“正是、就是”的意思,承接上文所说的结果,指出产生的原因所在。这种先果后因的结构形式,是判断句式的活用,一般用于书面。例如:

    ①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毛泽东《实践论》)

    有时,后面分句可以用“同时”或“不但……而且……”等关联词语与“在于”呼应,表示并列的或者递进的多种原因。例如:

    ②这是争民主、争自由的海潮。它之所以表现成为力量,就在于它是有规律性的,不可分离的,同时每个波浪又是自由的,勇猛的。(欧阳山《人山人海》)

    ③许多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不但在于自然科学家们创立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的科学实践所证实的时候。(毛泽东《实践论》)

  • 地方 所在 处所 地 方 处 境地-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地方 所在 处所 地 方 处 境地

    地方dìfāng 所在suǒzài 处所chùsuǒ 地dì309、451方fāng 处chù 境地jìngdì101

    名词。指一定的区域或空间的一部分。

    “地方”应用的范围广,可用于确定的和泛指的、广大和狭小的、带或不带部位性的区域或空间的一部分;通用于口语、书面语和各种场合。例如:“若非特别事情到过这里,仿佛就不会相信本城还有这样一些地方”(《沈从文小说选集》);“我们选定了一片大树下壕沟式的一块地方,三面还有破土墙挡着”(冰心:《我的邻居》);“世界上地方多得很”(《叶圣陶选集》);“可是到了家乡,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梁斌:《红旗谱》);“没几天,在埋那粒种子的地方,碧绿的象小指那样粗的嫩芽钻出来了”(《叶圣陶选集》);“瞧,我胳膊这个地方肿了”。

    “所在”和“处所”都强调是人或事物活动于或存在于其间的空间范围;一般用于具体的、不很小又不是十分广大的区域或一部分空间;是书面语用训,有书面语色彩。“所在”又含有“要存在其间”的意味;“处所”则含有“居住或活动于其间”的意味,使用范围最狭,多用于人居住或活动的空间范围。例如:“怎么一转眼间他却来到了这么一个安静、舒适的所在”(杨沫:《青春之歌》);“人民当了家,知道珍爱创造种种财富的伙伴,……在风景挺好,气候挺适宜的所在给他们建立疗养院”(叶圣陶:《游了三个湖》);“我住的是中山大学中最中央而最高的处所,通称‘大钟楼’”(鲁迅:《三闲集》);“我们应当为青年提供足够的学习文化科学的处所”(《中国青年》,1979,5)。

    “地”和“地方”的意思一致,但是使用范围比“地方”略小,一般不能用于带部位性的空间范围;是文言词,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一般同单音词搭配。例如:“会议将于南方某地举行”;“张先生,你们怎么能寻到此地来的呢?”(《叶紫短篇小说选》);“想着自己的儿子,要远天远地受了伤,就象他们这几个一样,那就更难受,更不安逸”(《艾芜短篇小说选》);“父亲这一席话,使她羞愧得无地自容”。

    “方”也是“地方”的意思,但含有“处于某个方向”的意味;是文言词,只用于文言语句,有书面语色彩;使用范围比“地”窄,一般只用于较远的、处于某个方向的区域,只同“何”“远”“一”“他”等单音词搭配。例如:“冼鉴……一伙子人,如今不知生死存亡,也不知散落何方”(欧阳山:《苦斗》);“这样一位远方来客的突然出现,他那神采风度,把客厅里满屋子的人一下子都给吓呆了”(同上);“寨主姓张,家有几百顷田地,在商州和西安还有当铺,富而不仁,鱼肉一方”(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

    “处”在意思和使用范围上都和“地方”一致;是文言词,有书面语色彩;多同单音词搭配。例如:“何处出产这类中药”;“没有裹腿的足踝给刺划破了不少地方。衣服也挂破了好儿处”(沙汀:《还乡记》);“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荫蔽日;远处岗峦起伏,自云出没”(丰子恺:《庐山面目》)。

    “境地”含有境界、环境的意味;多用于文艺作品,有文艺风格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例如:“他们转进了一处风景非常的境地”(孙犁:《风云初记》);“翻过了大山,我们竟然走到一个柳暗花明、小桥流水的境地”。

  • 所以 因此 因而 因之 故 故此 故而 是以 是故-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所以 因此 因而 因之 故 故此 故而 是以 是故

    所以suǒyǐ 因此yīncǐ 因而yīn’ér 因之yīnzhī 故gù569故此gùcǐ 故而gù’ér 是以shìyǐ 是故shìgù

    连词。用在表示原因、前提的句子和表示结果、推论的句子之间,连接这两部分,表明它们相互间的因果关系。

    “所以”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无特别强调的方面和特殊的意味、色彩;多同原因分句中的“因为”或“由于”呼应搭配;在原因分句有时出现在后面的情形下,可以置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例如:“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功夫去思想”(老舍:《骆驼祥子》);“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同上);“玉生当她只是说明一件与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所以只轻轻‘嗯’了一声,算是把谈话结束了”(赵树理《三里湾》);“他所以学习成绩特别好,因为平时努力,学得很踏实,学习方法对头”。

    “因此”有“重复提出前面的原因或前提”的意味,即隐含“因为这样”的意思;只能出现在表示原因或前提的句子(或分句)之后,可以有“由于”、“因为”的呼应,也常可以没有;较适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许多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脱离群众、生活空虚,当然也就不熟悉人民的语言,因此他们的作品不但显得语言无味,而且里面常常夹着一些生造出来的和人民的语言相对立的不三不四的词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同上书,第一卷);“人们羡慕海阔天空,以为一片茫茫,无边无界,必然大有可观。因此以为坐海船坐飞机是‘不亦快哉’!”(朱自清:《飞》)。

    “因而”侧重于推导,强调存在前面的事便能够出现后面的事;在表示有前因必然有相应结果的意思上,比“所以”、“因此”要轻;只能出现在表现原因的语句后面,但是往往不需要“由于”或“因为”的呼应;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我们的党员由于原来的社会出身不同,所受的社会影响不同,因而就有不同的品质”(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早就要买把新的,可是新的买来了这把旧的怎么办?因而,他也就没急着买新的”(《十月》,1981,6)。

    “因之”和“因此”意义一致;是文言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书面语中也不多见。例如:“路过耒阳曾稍作逗留办理公务,时间异常紧迫,因之未能前往府上拜访,很是遗憾”;“我久已想写信给你,但是我恐怕你与其他时髦文学家同一态度,因之总未敢提笔”(蒋光慈:《少年漂泊者》)。

    “故”强调由于前面提到的缘故,意思的轻重和“所以”一致;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比较浓厚(不如“因之”浓)。例如:“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孙中山选集》);“玄同之文,即颇汪洋,而少含蓄,使读者览之了然,无所疑惑,故于表白意见,反为相宜”(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一二》);“因物薄礼菲,乃未曾面告,而卿故以诙谐相加,刻薄甚矣”(《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

    “故此”强调前面提到的这样的事实足可使下面如此推论或产生如此结果,意思和语气比“故”重,有郑重的态度色彩;又带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例如:“眼前忽略,到日后却不可收拾。故此,今要筹个解决的法子”(《孙中山选集》);“古代一人耕田,劳身焦思,所得谷米至多不过供数人之食……故此古代重农工”(同上);“来时匆促出发,不少事务未及委他人代理,故此难以久留外地,一两日内便须北返”。

    “故而”强调由于存在前面的缘故,后面的推论或结果自然就会产生;意思不如“故此”重,也轻于“故”“因此”等而和“因而”一致;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也较浓厚。例如:“连月来工作繁重,常日夜不息,废寝忘餐,故面体重下降较多”;“我独居已经惯了,并且身体也不见得分外强健,若一结婚,难保得旧病的不会复发,故而对这门亲事,当初是断然拒绝了的”(郁达夫:《迟桂花》)。

    “是以”和“是故”突出对前面提到的前提或原因的肯定,意思的轻重和“故而”一致;都古旧而很少使用,带浓厚的书面语色彩。“是以”较强调由于前面提到的而可推出后面的;“是故”则强调前面提到的是因由。例如:“先生始终孤行己意,先则下令‘围剿’,是以有去冬直罗镇之役”(《毛泽东书信选》);“有导致中共与美国直接冲突的可能。是以台湾问题不解决,台湾便一日有变成世界火药库的危险”(《李宗仁回忆录》);“政治腐败,军备不足,人心涣散,是故强寇侵凌而无力御侮”;“是故政治之隆污,系乎人心之振靡”(《孙中山选集》)。

  • 感激之至,言无所容-实用委婉语词典

    感激之至,言无所容

    意为内心对您极度的感谢,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 己所不欲,何施于人-实用委婉语词典

    己所不欲,何施于人

    引孔子语,委婉地表示自己不能遵从对方的意思去规劝他人。

  • 尚祈鉴其愚忱,是所深感-实用委婉语词典

    尚祈鉴其愚忱,是所深感

    意为请理解我的一片心意,我当深深感激。

  •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实用委婉语词典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意为高尚的节操为世人所看重,谦虚的美德为天下所知晓。语出唐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 众望所归-实用委婉语词典

    众望所归

    意指一个人的荣誉是为众人所敬崇的。“归”,即归附。

  •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实用委婉语词典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意为我已得到容身的居所,时间再长也不会离开了。语出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 无所短长-实用委婉语词典

    无所短长

    婉指自己没有什么长处,因而也没有作为。

  • 心中疾,箴石非所砭-实用委婉语词典

    心中疾,箴石非所砭

    意为一个人精神上的不快,不是药石所能治愈的。“箴石”,即古代治病的器具。语出唐韩愈《赠张籍张彻》。

  • 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实用委婉语词典

    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

    意为人的天性喜欢直率,这不是矫揉造作所能勉强的。语出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

  •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实用委婉语词典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意为祸福本身并没有来路,常常是人自己造成的。“召”,即引来。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 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实用委婉语词典

    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意为灾祸之所以会发生,常常出于细微的差错。语出《荀子·大略》。

  •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实用委婉语词典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意为祸害常常从微小的隐患开始,在人疏忽、不知不觉的时候爆发了。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

  • 声望素孚,夙所钦仰-实用委婉语词典

    声望素孚,夙所钦仰

    意为您的名声威望向来为人们折服,我早就对您钦敬仰慕了。“夙”,即早。

  • 是所至祷-实用委婉语词典

    是所至祷

    意为这是我衷心的祈祷,是我特别想实现的愿望。

  • 所陈鄙见,尊意如何-实用委婉语词典

    所陈鄙见,尊意如何

    意为我所提出的拙见,您意下如何。

  • 倘有所闻,尚祈见告-实用委婉语词典

    倘有所闻,尚祈见告

    意为如果您得到什么见闻,还希望能告诉我。

  • 如有所得,祈时赐示-实用委婉语词典

    如有所得,祈时赐示

    意为您如果得到什么,希望随时惠示于我。

  • 灵魂所在之地-实用委婉语词典

    灵魂所在之地

    喻指人脑,人的灵魂高度活跃的地方。

  • 灵魂的居所-实用委婉语词典

    灵魂的居所

    欧美认为人的心脏是灵魂的所在之地或房间。西方人甚至认为心脏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心象征着人的内心世界。

  • 无所事事-实用委婉语词典

    无所事事

    婉指胸无大志,四脚朝天,不想做任何事情。

  •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实用委婉语词典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

    意为情感性灵所到之处,融入自然,蕴藉深守,妙不可言。语出唐司空图《诗品·实境》。

  • 声与泪偕,情变所孕-实用委婉语词典

    声与泪偕,情变所孕

    意为发出的声音与眼泪相伴,是情感发生的变化所导致的。

  • 勤于所事,游艺强身-实用委婉语词典

    勤于所事,游艺强身

    意为勤于人生所应该追求的事情,又通过游走娱乐的活动强健身体。

  • 从心所欲,不逾矩-实用委婉语词典

    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为老年人处事有原则,即使随心所欲也不会脱轨。

  • 惟宽中顺受,勿为境遇所伤-实用委婉语词典

    惟宽中顺受,勿为境遇所伤

    意为请在宽怀中接受无情的现实,不要为目前的境况而伤害了自己。

  • 所-孙子兵法词典

    所suǒ

    【释义】:

    ①处所。《行军篇》:“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②指事之词,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形篇》:“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虚实篇》:“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 所处-孙子兵法词典

    所处

    【释义】:

    处所。同义词连用。《行军篇》:“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 无所往-孙子兵法词典

    无所往

    【释义】:

    无退路。《九地篇》:“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杜牧注:“往,走也。”梅尧臣注:“投无所往,则自然心固。”

  • 无所之-孙子兵法词典

    无所之

    【释义】:

    即“无所往”。之:往。《九地篇》:“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张预注:“去疑惑之计,则至死无他虑。”

  • 先其所爱-孙子兵法词典

    先其所爱

    【释义】:

    首先夺取敌人的要害之处。《九地篇》:“先其所爱,微与之期。”杜牧注:“凡是敌人所爱惜倚恃以为军者,则先夺之也。”

  • 场所和场合-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场所和场合

    两个词都是名词,都含有“从事某种活动的地方”的意思,但“场合”的意义范围比“场所”大。

    场所:指活动的处所。意义单纯、具体,多指具体地点。例如:“他们想搞一个大型演讲活动,但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场所。”“俱乐部开辟了一个青年教师联谊室,这样,青年教师就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

    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的总和。词义范围较大,有概括性。例如:“一个人的服饰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也要随着场合的变化而有所改变。”“青年流行用语,各个时期都有,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不适用于正式场合。”“在这种场合讲这种话是不得体的。”

  • 无所适从和无所是从-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无所适从和无所是从

    这里的“适”是“去”的意思,“适从”指“去从”。有“何去何从”的用法。“适从”是双音节合成词。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叫人无所适从。”“无所是从”的“是”,是别字。

  • 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

    虽然都表示没有一处不到的意思,但不能换用,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区别。一是侧重的方面不同。“无微不至”侧重表示对人处事细致周到,“无所不至”侧重表示活动范围极其广泛。例如我们不能说:“他们活动的范围极广,简直是无微不至。”必须换成“无所不至”。二是感情色彩不同。“无微不至”是褒义词;“无所不至”表示活动范围极广时,是中性词,表示为所欲为、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时,是贬义词。所以我们不能说:“这些官吏搜刮起老百姓来无微不至。”三是所作的句子成分有不同。“无微不至”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等,而“无所不至”一般只作谓语。四是使用的条件也有不同。

  • 不出所料 出人意料-反义词应用词典

    不出所料 出人意料

    不出所料 bùchūsuǒliào

    出人意料 chūrényìliào

    【不出所料】表示早就预料到了。

    〔例句〕

    1.“果然不出所料,”这样的一念闪过校长先生的心头。

    2.不出所料,敌人的先头部队开进了包围圈。

    【出人意料】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也作“出人意表”“出人意外”。

    〔例句〕

    1.才貌却相当,缘合未堪奇赏,出人意料,在那错联鸾凰。

    2.我生平第一次进京,头一天出来闲逛,他却是甚么“许久不来”啊,“两个月没来”啊,拉拢得那么亲热,真是出人意外。

    3.在奥运会女子跳水比赛中,她仅得了铜牌,真是出人意料啊!

  • 节节败退 所向披靡-反义词应用词典

    节节败退 所向披靡

    节节败退 jiéjiébàituì

    所向披靡 suǒxiàngpīmǐ

    【节节败退】形容对抗中失败的一方一步步退却,已经无力扭转形势。

    〔例句〕

    1.李自成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杀得官军节节败退,望风而逃。

    2.他下围棋不是我的对手。即使让四子,他也无力招架,只能节节败退。

    3.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德寇节节败退,这期间也有反扑,但已无力扭转战局。

    【所向披靡】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例句〕

    1.遂与其友鲜伯等百余人,直犯秦阵,所向披靡,杀死秦兵无算。

    2.猎手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侵略军仓遑败退。

    3.暴动队伍所向披靡,路过之处都贴满了“打倒军阀”的大标语。

    〔应用例句〕

    太平天国起义军士气高昂,所向披靡,清兵丢盔卸甲,节节败退。

  • 力不从心 力所能及-反义词应用词典

    力不从心 力所能及

    力不从心 lìbùcóngxīn

    力所能及 lìsuǒnéngjí

    【力不从心】力量不能顺从心愿。指能力不够,不能达到目的。

    〔例句〕

    1.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也。

    2.京师士众,未习军旅,虽皆义勇,力不从心。

    【力所能及】及:达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

    〔例句〕

    1.落入虎口的,生还无望了。健在的于无可奈何之余,只能作些力所能及的事了。

    2.许多老干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了,但他们还是为党、为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深得人民群众的称颂。

  • 满载而归 一无所获-反义词应用词典

    满载而归 一无所获

    满载而归 mǎnzài'érguī

    一无所获 yīwúsuǒhuò

    【满载而归】载:装载。满满装载着收获回来。指收获很大。

    〔例句〕

    1.由于两军的配合,晋军迅速攻占虢国的下阳,并大肆掠夺,满载而归。

    2.其余土产货物尺头礼仪之类甚多,真叫做满载而归。

    【一无所获】一点收获也没有。

    〔例句〕

    1.后来有个叛徒去向警察告密,军事组被破坏了,警察来搜查了几次,都一无所获。

    2.我说不出,也不愿瞎骗,只能向他解释,我不知道。他冒着风雪走这样远,怎愿一无所获。

    3.匈奴虽屡次入侵,一无所获,但他们仍然认为李牧怯弱无能。

  • 毛骨悚然 无所畏惧-反义词应用词典

    毛骨悚然 无所畏惧

    毛骨悚然 máogǔsǒngrán

    无所畏惧 wúsuǒwèijù

    【毛骨悚然】毛:毛发。骨:指脊梁骨。悚然:害怕的样子。毛发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的恐惧感觉。

    〔例句〕

    1.夜阑人静,独自一人谛听着钟摆在冷漠地、不停地摆动,不禁毛骨悚然……

    2.难道自己的言动有可以给他误认为丈夫的地方么?想到这里,方鸿渐毛骨悚然。

    3.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无所畏惧】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害怕的事物。

    〔例句〕

    1.为了达到建设新中国的目的,对于什么困难,我们共产党人也是无所畏惧的。

    2.当得到批准的消息时,我对每天往返十五公里的上班路程毫不畏惧。

  • 天从人愿 难偿所愿-反义词应用词典

    天从人愿 难偿所愿

    天从人愿 tiāncóngrényuàn

    难偿所愿 nánchángsuǒyuàn

    【天从人愿】上天顺从人的心愿。庆幸事情合乎人意。

    〔例句〕

    1.谁知天从人愿,到的我家不上三日,就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

    2.当日小弟闻大人国只能乘云而不能走,每每想起恨不能立刻见见,今果至其地,真是天从人愿。

    【难偿所愿】偿,满足,不容易满足愿望。

    〔例句〕

    1.工作阻力很大,总经理纵有三头六臂也难偿所愿。

    2.比赛开势很好,我方大有得胜的可能;但因一个队员突然晕倒而难偿所愿。

  • 为所欲为 谨小慎微-反义词应用词典

    为所欲为 谨小慎微

    为所欲为 wéisuǒyùwéi

    谨小慎微 jǐnxiǎoshènwēi

    【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无所顾忌。为:做。

    〔例句〕

    1.这种虚构,决不是主观地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虚构。

    2.这些为所欲为的家伙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被推上了历史的审判台。

    【谨小慎微】形容非常谨慎,现多指在小的事情上和细节上十分小心。

    〔例句〕

    1.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是一个说话办事处处谨小慎微的保守分子。

    2.其生平无不谨小慎微,事事得其所处。

    〔应用例句〕

    我们做事既不能为所欲为,毫无顾忌,也不能处处谨小慎微,裹足不前。

  • 闻风而逃 所向披靡-反义词应用词典

    闻风而逃 所向披靡

    闻风而逃 wénfēng'értáo

    所向披靡 suǒxiàngpīmǐ

    【闻风而逃】听到一些风声动静就逃跑掉,形容非常害怕。

    〔例句〕

    只要望见土匪的影子,早已闻风而逃。

    【所向披靡】风吹到的地方,草木随风倒伏。比喻力量所到之处,什么也阻挡不了。也作“所向皆靡”。

    〔例句〕

    号称“铁军”的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所向披靡,无往而不胜。

    〔应用例句〕

    刘邓大军一路杀过来,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国民党军队毫无反抗之力,闻风而逃。

  • 一窍不通 无所不知-反义词应用词典

    一窍不通 无所不知

    一窍不通 yīqiàobùtōng

    无所不知 wúsuǒbùzhī

    【一窍不通】比喻什么也不懂。

    〔例句〕

    1.这位大人乃是一窍不通的,只得请了枪手,代为枪替。

    2.他对电子计算机一窍不通,所以,参观展览时只能去看热闹。

    【无所不知】没有什么不知道。

    〔例句〕

    1.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我这样想。

    2.文的必是琴棋书画无所不晓,武的必是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

  • 众望所归 众叛亲离-反义词应用词典

    众望所归 众叛亲离

    众望所归 zhòngwàngsuǒguī

    众叛亲离 zhòngpànqīnlí

    【众望所归】众人的希望归向于一处。形容得到大众的信仰。

    〔例句〕

    1.内史上大夫郑泽、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

    2.大家选你当人民代表,这是众望所归啊!

    【众叛亲离】大家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处境极其孤立。

    〔例句〕

    1.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2.我则得道多助,彼则众叛亲离,军队虽多,犹市人也。

    〔应用例句〕

    我人民解放军众望所归,所向披靡;国民党反动军队众叛亲离,节节败退。

  • 场合 场所-近义词应用词典

    场合 场所

    场合 chǎnghé 场所 chǎngsuǒ

    【场合】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如:

    1.对谢惠敏这样实际上还很幼稚的孩子,分析过于复杂的生活现象和精华糟粕并存的文艺作品,需要充裕的时间和适宜的场合。

    【场所】活动的处所。如:

    2.这是宴前休息的场所。

    辨析:“场合”“场所”指地点时可通用,如公共场所(场合)。如果包括一定时间和情况,只用“场合”,不用“场所”。

  • 所有 一切-近义词应用词典

    所有 一切

    所有 suǒyǒu 一切 yīqiè

    【所有】一切,全部,领有。如:

    1.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了。

    【一切】全部的;全部的事物。如:

    2.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辨析:“所有”指一定范围内所领有的、所存在的一切,如把所有的力量都献给祖国;也指一定时间或空间里的一切,如旱灾威胁着城乡所有的人;也指人的一切,如例1。它可以形容各种事物,它还指占有、领属财物。它有动词用法,如全部遗产归她所有。又指领有的东西,这是名词用法,如“尽其所有”。“一切”指全部,修饰可分类的事物。它还指“全部的事物”,是名词用法,如“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 所-古文观止词典

    所suǒ

    【词性】:名词

    住所,地方,位置(15)。《郑伯克段于鄢》:不如早为之所。——不如趁早给她安排一个住所。《子产坏晋馆垣》:车马有所。——车和马有一定的停放地方。《诸葛亮前出师表》:优劣得所也。——能力大小不同的将领各自得到他们的位置。

  • 所-古文观止词典

    所suǒ

    【词性】:代词

    “所”字是个特殊的指示代词。它不能独立运用,必须同其它词或词组组成名词性词组才能起指代作用,充当句子成分。

    一、所字同动词或动宾词组组成名词性词组“所……”。在句中“所”字指示动作行为的对象,指代人事、物、时间、地点、言行、行为以及各种与动词等相应的有关情况。可译为“所……的”、“所……人(事、物、地、时等)“……的”、“……人(事、物、地、时等)”,有的可不译出(345)。《臧僖伯谏观鱼》:非君所及也。——不是君主所要过问的事。《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穿的吃的这些安身养命的东西,我不敢一个独享。《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此吾所大恶也。——这是我最厌恶的行为。

    二、“所”字同其后的动词及特指代词“者”构成名词性词组“所……者”。“所”起指示作用,“者”起称代作用。可译为“所……的”,有的也可不译出(57)。《王孙圉论楚宝》:楚之所宝者,曰观射父。——楚国所珍惜的名叫观射父。《李斯谏逐客书》: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既是这样,那么秦国所重视的是色、声、珠、宝。《豫让论》:凡吾所为者极难。——凡是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很难的。

    三、“所”字同介词“以”、“由”、“与”、“从”、“自”、“为”等以及其后的动词连用,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事物、原因、方法、地方、时间等。

    1、指代人、事物、方法。可译为“……人”、“用来……方法”、“……的东西”(68)。《石碏谏宠州吁》: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去掉“顺”效法“逆”,是用来加速祸乱到来的办法。《子产论尹何为邑》: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大的官职和大的封邑,是用来庇护自身的东西。《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传道、授业、解答疑难的人。

    2、指代原因。可译为“……的原因”(75)。《臧僖伯谏观鱼》:乱政亟行,所以败也。——屡次实行乱政,是国家败亡的原因。《鲁仲连义不帝秦》: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我拜见将军的原因,是想借机帮助赵国。《管仲论》: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功业的成就,并不是在成就的那天成就的,一定是有它兴起的原因。

    3、指代处所。可译为“……地方”、“……根源”(7)。《石碏谏宠州吁》:骄,奢,淫,佚,所自邪也。——骄傲、奢侈、纵欲、放荡是走向邪路的根源。《桃花源记》:问所从来。——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送石处士序》:问道所由。——问清路上经过的地方。

    4、指代对象。可译为“同……”、“和……”(2)。《范增论》: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义帝的生死,难道仅仅是楚国的兴旺或衰败,也是同范增的祸福相关联的。《上梅直讲书》: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和孔子一块过贫贱生活的人,都是天下的贤才。

  • 所以-古文观止词典

    所以suǒ yǐ

    【词性】: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结果。今语同,也可译为“因此”(7)。《报任安书》:所以自惟。——所以我自己考虑。《李陵答苏武书》: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所以我每次回想起往事就从不懊恨。《纵囚论》: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然而怎么知道唐太宗在释放罪犯时,没有想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赦免,因此才释放他们的呢?

  • 所谓-古文观止词典

    所谓suǒ wèi

    所说的。“所谓”后边的词语一般具有特定的意义(78)。《石碏谏宠州吁》:所谓六逆也。——是所说的“六逆”啊。《季梁谏追楚师》: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所说的“道”,就是对人民要忠,而对神灵要诚。《祭十二郎文》:所谓天者诚难测。——所说的天命的确难以测定。

  • 所在-古文观止词典

    所在suǒ zài

    一、到处(2)。《丰乐亭记》: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到处成为敌国的,哪里能数得清?《石钟山记》:所在皆是也。——到处都是这样。

    二、地方,方面(2)。《张益州画像记》:必问其人姓名,与其邻里之所在。——一定要打听那个做好事的人的姓名,以及他在乡里住的地方。《超然台记》: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如果在缝隙里看打架,又怎能知道胜负在哪一方面?

  • 无所-古文观止词典

    无所wú suǒ

    “无”在句中作谓语,“所”同它后面的动词或动词组组成名词性词组,作宾语。可译为“没有……(的)”(45)。《齐桓公伐楚盟屈完》:虽众,无所用之。——〔您的军队〕虽然很多,也没有使用他们的地方。《烛之武退秦师》:君亦无所害。——您也没有什么损害的。《苏秦以连横说秦》:上下相愁,民无所聊。——全国上下都在忧愁,人民没有什么依靠的。

  • 治所-古文观止词典

    治所zhì suǒ

    【词性】:名词

    旧称地方长官办事的处所(1)。《吴山图记》:吴、长洲二县,在郡治所。——吴、长洲两县,在苏州衙门所在地。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释义】:

    终日:整天;事事:做事。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干。《海公大红袍全传》五六:今该宦等,承恩豢养,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复近禁帏,日恒与诸宫娥杂沓,春花秋月,不无有感。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精神降鬼传》二:他为那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造出来了一个阵,其名就叫迷魂阵,是教导人用心的。

  • 兵出无名,所以不胜-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兵出无名,所以不胜

    【释义】:

    师出无名,就不能取胜。《东西晋演义·东》一:明公兴兵入建康,先用正名,然后可以起行,故兵法曰:兵出无名,所以不胜。故诸侯起兵,宜先以正名。

  • 尺有所短-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尺有所短

    【释义】:

    常和“寸有所长”连用。比喻人和事物,各有其长处与短处。□语出《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又,《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鄙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儿女英雄传》三三:只是我既不再作出山之计,此后“衣食”两个字,却不可不早为之计。这桩事又苦于正是我的尺有所短,这些年就全仗太太。

  • 多言众所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多言众所忌

    【释义】:

    忌:猜忌。指多说话易引起别人的猜忌怨恨。即“言多必失”之意。《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古人云:多言众所忌。到人家只是谨慎言语,千万记着。

  • 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释义】:

    服丹药以求成仙的人,往往多被这种丹药所害。《二刻拍案惊奇》一八:却有一等痴心的人,听了方士之言,指望炼那长生不死之药,死砒死汞,弄那金石之毒到了肚里,一发不可复救。古人有言服药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释义】:

    将帅领兵在外,即使有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听从。泛指奉命出外办事,可权宜行事,对上司的不恰当的指令可以不执行。□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子曰:“臣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三国演义》六六:荆州本大汉疆土,岂得妄以尺寸与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虽吾兄有书来,我却只不还。《说岳全传》五九:元帅差矣。古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金人锐气已失,我兵鼓舞用命,恢复中原,在此一举。《万花楼》二一:这是军法无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杨元帅执法,即寡人也不便讨饶。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四:无天于上,无地于下。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只此旗之谓,你可知道么?又六三:兵法有云: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今日之事委托末将,中间行止疾徐,俱凭末将,元帅幸勿见罪!

  • 娇艳尚为世所易有,贤淑则为世所难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娇艳尚为世所易有,贤淑则为世所难逢

    【释义】:

    娇艳:女子貌美。贤淑:女子品行贤惠。意谓长得美丽的女子还容易找到,品行贤惠的女子却难以碰上。《歧路灯》三五:此夕绍闻妻妾床前小酌,虽是小儿女闺阁私情,却正是伦常上琴瑟好合的正话。……兼且一个德性娴静,一个德性平和。真正娇艳尚为世所易有,贤淑则为世所难逢。

  • 蛟龙失水,反为蝼蚁所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蛟龙失水,反为蝼蚁所食

    【释义】:

    蛟龙一旦离开水也就会死掉,反而成了蝼蚁的食物。比喻人一旦离开自己的根据地,就会有灭顶之灾。《五代史平话·唐》下:崇韬与亲信人谋曰:“吾备位宰相,令嬖宠之徒,勋旧之族,往往憎怨咱居其上。吾欲还本镇回避它如何?”左右曰:“您岂不见蛟龙失水,反为蝼蚁所食?不可出外。”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释义】:

    精诚:赤诚。谓人的真诚之心,能使坚硬的金石也会为之开裂。比喻真诚有巨大的感染力,能感动天地,感动人心。又比喻只要专心致志,再困难的事也能办到。□汉·王充《论衡·感应篇》:精诚所加,金石为亏。《初刻拍案惊奇》九:这是个父母不肯许的,又有一个父母许了又悔的,也弄得死了活转来,一念坚贞,终成夫妇。留下一段佳话,名曰《秋千会记》。正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 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

    【释义】:

    萤火:萤火虫的光亮。比喻见识短浅,能力微小。□《庄子·秋水》:井底之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又,明·张存绅《雅俗稽言》三七:谚云:井里蛤蟆,只说井里好。《封神演义》二五:侯虎奏曰:“姬昌何能!姜尚何物!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名为相周,犹寒蝉之抱枯杨,不久俱尽。陛下若以兵加之,使天下诸侯耻笑。据臣观之,无能为耳。愿陛下不必与之较可也。”

  • 军令有所不从-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军令有所不从

    【释义】:

    指将士对认为不正确的军令也不服从。《东西晋演义·东》二:兵法:军令有所不从。温公虽令将兵无得上岸,人有送米与祖约拒吾,又无大将护卫,岂可视其可击而不上岸击之耶!

  • 君子不夺人之所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子不夺人之所好

    【释义】:

    君子不强占别人所喜爱的东西。《一片情》九:丁娘笑道:“君子不夺人之所好,自用罢。”《天缘奇遇》:子昂笑曰:“君子不夺人之所好。”《小五义》四二:雷振说:“不行,就把这个给你吧!”蒋爷说:“我不要。君子不夺人之所好。”

  •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释义】:

    向人行礼,一定是有求于人。《绘芳录》五一:章三保便离座,深深一揖道:“俗说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将才先生,如见我的腑肺。但是这件事有些难办,务望先生不可推却。”

  • 利之所在,无所不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利之所在,无所不趋

    【释义】:

    趋:归向。利益钱财所在的地方,没有谁不跑过去。比喻有钱有势之家,人们会争相前去奉承巴结。《初刻拍案惊奇》一五:又道是:利之所在,无所不趋,为因那陈秀才是个撒漫的都总管,所以那些众人多把做一场好买卖,齐来趋奉他。

  •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释义】:

    意谓上天必定能顺应人民的要求。《狮子吼》二:所以当时的学说以民为天。如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等话。

  • 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

    【释义】:

    指人心向背,关系到国家大事,生死存亡。《狮子吼》二:自后夏、商、周全是贵族时代,民权也很发达。无论天子、诸侯、大夫、陪臣,要想争权的,都要巴结民党。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所以当时的学说以民为天。

  • 男子所爱在容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男子所爱在容貌

    【释义】:

    指男子所爱在妇人的美色。《石点头》四:自古道:男子所爱在容貌。倘我的颜色凋残,他的性情日变,却不把今日恩情做了他年话柄,贻笑于人,终无结果。

  • 贫贱人人所愁,富贵人人所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贫贱人人所愁,富贵人人所欲

    【释义】:

    意谓无论谁都愁贫贱,想富贵。《白牡丹》三四:陛下啊!贫贱人人所愁,富贵人人所欲,奴婢贪图富贵,因此造反。

  • 贫富贵贱,宿生所载,寿夭短长,人生分定-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贫富贵贱,宿生所载,寿夭短长,人生分定

    【释义】:

    宿生:前生。意谓贫富贵贱都是前生带来的,寿命的短长都是命中注定的。《水浒全传》一一九:张招讨道:“先锋休如此说。自古道:贫富贵贱,宿生所载,寿夭短长,人生分定。常言道:‘有福人送无福人。’何以损折将佐为耻!”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释义】:

    白天想什么,夜里就梦见什么。意谓梦是心头所想的东西的反映。《八洞天》五:伊氏道:“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说他怎的?”《合锦回文传》一二: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梁生是夜朦胧伏枕,恍惚见梦兰走近身边。《楼中月》五三:啐,我真真想得痴了,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这两天庆寿,应酬众客,忙碌异常,累得身子疲乏,心神不宁,故此乱梦颠倒,幻出这般景象,那里好作得准。

    ☉日之所思,夜之所梦

    《花月痕》四一:常说“日之所思,夜之所梦。”这夜,痴珠梦中大哭而醒,见残灯一穗,斜月上窗,回灯梦境,历历在目,十分凄楚。

  • 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

    【释义】:

    勖:勉励。指人在命运的好坏生死关头,连至亲如父子之间也不能互相帮助。意谓各人的命运各人承担,别人无能为力。《红楼梦》七四:还有一句话:我不怕你恼,好歹自有公论,又何必去问人。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

  • 少所见,多所怪-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少所见,多所怪

    【释义】:

    指见识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总以为怪。多用来讥讽孤陋寡闻。□汉·牟融《牟子》: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馲驼言马肿背。”馲驼,骆驼。《镜花缘》九:小弟向来以为衔石填海,失之过痴,必是后人附会。今日目睹,才知当日妄议,可谓“少所见,多所怪”了。《施公案》九九:若以自己未闻未见,未曾作过的,便说世间并无此理,并无此情,并无此等事,究竟那是坐井观天,浅见薄识,知其一不知其二,少所见,多所怪之人耳!

    ☉少所见而多所怪

    《品花宝鉴》七:你这试官少所见而多所怪。

    ☉少见多怪

    《黄绣球》二六:这都是我们地方上民俗野蛮,少见多怪,惊吓了夫人小姐,且请宽容,不必动气。

  • 十目所见,十手所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十目所见,十手所指

    【释义】:

    指人的言行,会有许多人旁观监察。指人应慎独。□《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见,十手所指”,其严乎!《歧路灯》二一:这谭绍闻也觉得今日十目所见,十手所指,心中老大不安。

  • 英雄所见略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英雄所见略同

    【释义】:

    谓有识见者所持见解大致相同。有时含讥刺意。□语本《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花月痕》二五:你两个真个英雄所见略同了。只是我没见过你们批本,却要请教;你们寻出几多凭据?《活地狱》二〇:我已早为打算过了。不料东翁所见,亦是如此,可以算做英雄所见略同了。

  • 世界之大,何所不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世界之大,何所不有

    【释义】:

    意谓天下太大了,什么人,什么东西,什么事情都会有。《儿女英雄传》二四:玉帝迟疑道:“论你的善缘,这却也不算妄想,只恐世界里没这样人家。”他道:“世界之大,何所不有!一定有的。”

  • 事若求全何所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事若求全何所乐

    【释义】:

    指凡事若都求完美周全,人就没有欢快可言了。《红楼梦》七六: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

  • 天地之大,无所不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天地之大,无所不有

    【释义】:

    意谓天地广大,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会发生。《儿女英雄传》一三:这可叫作天地之大,无所不有了。若果如此,不但那女子可以远祸,我们也可以放心。

  • 物聚于所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物聚于所好

    【释义】:

    指物常聚集在喜好它的人那里。《初刻拍案惊奇》一八:却有一件癖性,酷信丹术。俗语道:物聚于所好。果然有了此好,方士源源而来。

  • 智者所见略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智者所见略同

    【释义】:

    有智慧的人所持的见解、主意大致相同。《东周列国志》五九:使者至士匄之家,士匄问:“主公召我何事?”使者不能答。匄曰:“事可疑矣。”即遣心腹左右,打听韩厥行否。韩厥先以病辞。匄曰:“智者所见略同也。”

  • 所-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所suǒ

    代词

    “所”是个特殊的指示代词。它不能独立运用,必须用其他词或词组组成名词性词组,才能起指代作用,充当句子成分。

    一、同动词或动宾词组组成名词性词组。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

    1.指代的对象不出现。“所”不仅有指示作用,而且有称代作用。可译为“所……的”、“所……人(事、物、地等)”、“……的”、“……人(事、物、地等)”。

    《商君书·更法》:子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商君书》册一卷一页二上)

    ——你〔甘龙〕所说的,不过是一般人的言论罢了。

    《盐铁论·本议》:农商工师,各得所欲。(《盐铁论》册一卷一页二上)

    ——农夫、商人、工匠各自都能得到所需要的东西。

    《汉书·食货志上》: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汉书》册四页一一三四)

    ——粮食,是老百姓生产的,生长在土地上而不会缺乏。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四〇三)

    ——那北陵,是文王曾避风雨的地方。(辟:用同“避”。)

    2.指代的对象出现。“所”只起指示作用。可译为“所……”,有的可不译出。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史记》册七页二一五五)

    ——李斯说:“这是韩非所写的书。”

    《史记·刺客列传》: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史记》册八页二五三四)

    ——秦王对荆轲说:“把秦舞阳拿的地图献上来。”(取:献。)章炳麟《秦政记》: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章氏丛书》册十八文录一页四五上)

    ——〔秦始皇〕任用的将相,李斯、蒙恬都是功臣良吏。

    3.同动词以及指示代词“者”,构成名词性词组“所……者”。“所”起指示作用,“者”起称代作用。可译为“所……”,有的可不译出。

    《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史记》册八页二五二四)

    ——聂政大声呼叫,所打死的有几十人。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wù)者,吾则改之。(《春秋左传集解》册三页一一六四)

    ——他们所赞扬的,我就推行它。他们所厌恶的,我就改正它。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册三卷十五页十九上)

    ——船停了,〔这人就〕从他刻着记号的地方下去寻找剑。(契:刻。)

    《战国策·齐四》: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上册页三九七)

    ——孟尝君说:“看我家缺少什么。”

    二、同介词“以”、“由”、“与”、“从”、“自”、“为”等以及它们后面的动词(有时动词不出现)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原因、事物、时间等。作主语、谓语、宾语。

    1.指代原因。可译为“……原因”,亦可不译出。

    《左传·宣公十二年》:晋所以霸,师武臣力也。(《春秋左传集解》册二页五八五)

    ——晋国能称霸的原因,是军队勇敢、大臣出力啊。

    《左传·成公十六年》:莫不尽力以从上命,致死以补其阙(quē)。此战之所由克也。(《春秋左传集解》册二页七四八)

    ——没有人不尽力服从国君的命令,拼死命补充战死者的空缺。这是战争能取胜的原因。

    《史记·项羽本纪》: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史记》册一页二九七)

    ——项梁就召集他原来熟悉的豪绅官吏,把起兵的原因告诉〔他们〕,就发动吴中的兵马〔起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临川集》册十五卷七三页三下)

    ——又想到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草率从事,所以现在全部说明推行新法的原因,想来您或许会原谅我吧。

    《战国策·赵三》: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战国策》中册页七〇五)

    ——我见将军,是打算帮助赵国。

    2.指代事物、方法等。可译为“用来……的”、“……方法(手段)”等。

    《商君书·算地》:夫刑者,所以夺禁邪也;而赏者,所以助禁也。(《商君书》册一卷二页八下)

    ——刑罚是用来禁止奸邪的,而赏赐是用来帮助禁止〔奸邪〕的。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资治通鉴》册五页二〇二七)

    ——这些辎重是用来引诱敌人的,怎么能丢掉呢!

    《墨子·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册四卷十三页十下)

    ——我知道对付你的方法了,我不说。(距:用同“拒”。)

    3.指代处所。可译为“……地方”,有的可不译出。

    《墨子·非儒下》: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lí)羹不糂(sǎn)。十日,子路为享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墨子》册三卷九页十五下)

    ——孔丘被困在蔡国和陈国之间,野菜汤里无米可下。十多天后,子路给〔他〕烹了头小猪,孔子不问来的地方就吃掉了。(藜:植物名,嫩叶可吃。糂:用同“糁”。以米和羹。享:当作“烹”。)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册三卷十五页十九上)

    ——这里是我的剑掉入水中的地方。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序》: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靖节先生集》册三卷六页一上)

    ——看见打鱼的人,大吃一惊,问他来的地方。

    《左传·隐公三年》:骄、奢、淫、泆,所自邪也。(《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二三)

    ——骄奢淫泆,是邪恶产生的根源。

    《孙子·九地篇》: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孙子》册五卷十一页六上)

    ——前进的道路狭隘,后退的道路迂回,敌人用少量的兵力能够打败我大量军队的地方,就叫做围地。

    4.指代对象。可译为“向……人”、“同……”等。

    《论语·乡党》:揖所与立。(《论语注疏》册二卷十页一上)

    ——向〔两旁〕站着的人作揖。

    《商君书·徕民》:秦之所与邻者,三晋也。(《商君书》册二卷四页一下)

    ——同秦国邻近的国家,是三晋。(三晋:韩、赵、魏。)

    5.指代时间。可译为“……时候”。《盐铁论·忧边》:今盐、铁、均输所从来久矣。(《盐铁论》册一卷二页十四上)

    ——现在盐、铁、均输〔等官营法〕实行的时候已经很久了。(均输:即均输法。由国家控制管理所需物资的收购、运销,平衡市场价格,调剂各地贡赋物品。)

    《读通鉴论·叙论一》:正统之说,不知其所自昉(fǎng)也。(《读通鉴论》下册页一一〇六)

    ——正统的说法,不知道它开始的时候。(昉:起始。)

  • 所-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所suǒ

    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假设。多用在誓词中。可译为“如果”。

    《左传·宣公十七年》:所不此报,无能涉河。(《春秋左传集解》册二页六二六)

    ——〔我〕如果不报此仇,便不能再渡河〔而东〕。

    《论语·雍也》:予所否(pǐ)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注疏》册一卷六页五下)

    ——我如果做了不正当的事,天厌弃我吧!天厌弃我吧!

  • 所-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所suǒ

    助词

    用在动词前,标志被动关系。常同前边表示被动的介词“为”呼应。可不译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韩非子》册二卷十二页十下)

    ——那些言论率直的人不被人们宽容。

    《淮南子·说林训》:嗜欲在外,则明所蔽矣。(《淮南子》册五卷十七页二下)

    ——嗜好欲望表现出来,那么聪明就被遮蔽了。

    《史记·匈奴列传》:公孙敖出代郡,为胡所败七千余人。(《史记》册九页二九〇六)

    ——公孙敖从代郡出击,被匈奴杀伤七千余人。

  • 所以-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所以suǒyǐ

    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结果。今语同,也可译为“因此”。

    《韩诗外传·二》: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韩诗外传》卷二页十下)

    ——我听说卫世子不肖,所以哭泣。

    《世说新语·言语》: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世说新语》册一卷上之上页十八上)

    ——〔父亲〕又问钟会为什么不拜。钟会说:“偷东西本来就不符合礼,所以不拜。”

    曾巩《战国策目录序》: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元丰类稿》册三卷十一页七下)

    ——等到这以后,欺骗狡诈盛行而推行仁义的道路被堵塞,因此天下大乱。

  • 所-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所suǒ

    附类

    一、名词。作“住所”、“方位”等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壬申,公朝于王所。(《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三八九)

    ——壬申,晋侯到王的住所去朝拜。

    《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论语注疏》册一卷二页一上)

    ——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会象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环绕着它。(共:“拱”的本字。环绕。)

    二、数词。表示约数,作“左右”解。

    《三国志·吴书·周鲂传》:才留三千所兵守武昌耳。(《三国志》册五页一三八八)

    ——才留三千左右兵马镇守武昌。

  • 为……所……-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为……所……wéi……suǒ……

    固定格式

    由介词“为”和助词“所”组成。“为”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所”标志被动。可译为“被……”。

    《史记·淮阴侯列传》: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史记》册八页二六二八)

    ——我后悔没有用蒯通的计策,竟被妇人小子欺骗。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资治通鉴》册五页二〇八七)

    ——现在不赶快前去,恐怕要被曹操占了先。

    《梦溪笔谈·杂志一》: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元刊梦溪笔谈》卷二四页十二)

    ——〔雁荡山〕既没有挺出地上,而又被深谷里的林木掩盖,所以古人没有发现。

  • 无所-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无所wú suǒ

    熟语

    “无”在句中作谓语,表示否定。“所”同它后面的动词或动词词组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事物、处所等,作宾语。可译为“没有……(的)……”。

    《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曰,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注疏》册三卷十七页六上)

    ——孔子说:“整天吃饱饭,没有用心思的地方,不成啊!”

    《乐府诗集·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乐府诗集》册五卷二五页八上)

    ——女儿也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忆什么。

    王安石《答曾子固书》:故某自百家诸子之书,至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临川集》册十五卷七三页九下)

    ——所以我从诸子百家的书以至于《难经》、《素问》、《本草》和各种小说,没有不读的。

  • 无所谓-汉语惯用语辞典

    无所谓wú suǒ wèi

    ①没有什么,说不上。清叶名沣《桥西杂记》“《湖北通志》不载有柳墓,亦无所谓花山者。”冰心《寄小读者》“说到我的病,本不是什么大症候,也就无所谓痊愈。”②不足道,不在乎。巴金《秋》:“譬如他的亲事,我们倒替他干着急,他自己却好像无所谓。”

  • 五谷轮回之所-汉语惯用语辞典

    五谷轮回之所wǔ gǔ lún huí zhī suǒ

    指厕所。《西游记》“那里面秽气畜人,想必是个五谷轮回之所。”

  • 所-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所suǒ

    名量词。1.计量房屋(只指建筑物):一所房子/两所花园/几所楼房/许多所建筑物/一所所平房/一所所公寓/这所宫殿/那所民居∥这是一所典型的北京式的“四合院”,里面住着三户人家。/他正在建筑一所别墅,是乌克兰政府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赠礼。2.计量学校、医院等单位(包括建筑物,企事业机构):一所大学/三所幼儿园/一所医院/一所画院/几所寺院/一所所教堂/这所牢房∥黑暗形成一所无情的监狱,把李排长一群人牢牢地禁锢起来。/爱荷华医院是美国的一所一级医院,它不仅为爱荷华州的人看病,每年还要接待近五千名从美国其他州来的病人。

    “所”与“栋”都可计量房屋。例如“一所楼房”“一栋楼房”,它们指的量完全一样。但是,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却又有些区别。“所”除指房屋建筑本身外,还可以指房屋所属单位的机构(一般指企、事业);“栋”则只指房屋建筑。例如可说“这是一所大学”(指“房屋”和“机构”两方面),而不可以说“这是一栋大学”,只能说“这是某大学的一栋房子”。因为“栋”修饰不了企事业机构。

  • 随其所宜-佛源语词词典

    随其所宜

    怎么做合适、方便就怎么做。指做事使事物按照自身规律而得到合适的处置,有“顺其自然”之意。《五灯会元·卷二·文殊菩萨》:“女曰:‘若能明知,地水风火四缘未尝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所宜,是为生义。’”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例:这件事不能勉强,还是随其所宜的好。

  • 所说-佛源语词词典

    所说

    说出的话,话语。《五灯会元·卷一·一祖摩诃迦叶尊者》:“时迦叶问诸比丘:‘阿难所言,不错谬乎?’皆曰:‘不异世尊所说。’”现代汉语承用。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与“海派”》:“在许多唇枪舌剑中,以我那时发表的所说,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错了的。”

  • 无所不备-佛源语词词典

    无所不备

    全都具备了,应该有的全都有了。《五灯会元·卷五·石头希迁禅师》:“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汝能知之,无所不备。”

  • 无所得-佛源语词词典

    无所得

    佛教指修道学法,达到较高境界时,内心不执著于某一具体认识,心怀空慧,无所分别。慧远《维摩诘经》疏:“无所得者,理中无情可得,此诸菩萨破去情相,到无得处,名为无所得。”《祖堂集·卷一·第七释迦牟尼佛》:“夫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本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不系道亦不业结,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敬,名之为道。”强调顺其本心自然,不要刻意追求,意识中不能形成某种清楚的理性的情感认识,当你感到一切都是空虚时,心无所得时,便获得正果了。

  • 无所用心-佛源语词词典

    无所用心

    佛教修炼的主要方法,不要用理性思维去分析思考什么是道,而要用自身的根性去感悟。《五灯会元·卷一·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师子)归依尊者而问曰:‘我欲求道,当何用心?’祖曰:‘汝欲求道,无所用心。’曰:‘既无用心,谁做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无作,即是佛事。’”语出上古,但佛家反其意而用之。《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中指人一天吃饱饭后,不动脑筋去做点有益的事或思考些什么东西。佛家则否定带着明确的功利目的去做事,强调不要有明确的目的去追求什么。二者语义相反,褒贬殊异。现代汉语则承上古用法。

  • 一无所有-佛源语词词典

    一无所有

    什么都没有。《敦煌变文集·山远公话》:“第二是无形者,不立性处不见性,如水中之月,空里之风,万法皆无,一无所有,此即名为无形。”现代汉语多用来指生活资料、物质财富。徐迟《狂欢之夜》:“然而农民们所受的只是层层的苦痛。他们一无所有了,他们只剩死路一条。”

  • 所-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所suǒ

    ①处所,地方。《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无所滋蔓。”诸葛亮《出师表》:“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②量词。计算房舍及其他处所。班固《西都赋》:“离官别馆,三十六~。”《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刺足阳明脉,左右各三~。”③不定数词。表示约数。《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复还。”又《李将军列传》:“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止。”(陈:同“阵”。)④特殊的助词。用在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前,表示“……的人”或“……的事物”等。《烛之武退秦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与,不知。”(所与:所联合的人。知:同“智”。)《木兰诗》:“问女何~思,问女何~忆?女亦无~思,女亦无~忆。”⑤和“为”配合使用,表示被动。《史记·项羽本纪》:“先即制人,后则为人~制。”苏洵《六国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劫哉!”⑥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子曰:‘~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论语·雍也》:“夫子矢之曰:‘予~否者,天厌之,天厌之!’”(矢:通“誓”。)

    【所欢】①亲密的朋友。刘桢《赠五官中郎将》之三:“涕泣洒衣裳,能不怀~?”②指情人。《乐府诗集·华山畿二三》:“夜相思,风吹窗帘动,疑是~来。”

    【所善】要好的朋友。《史记·刺客列传》:“~荆卿可使也。”

    【所谓】①所说的。《屈原列传》:“其~忠者不忠,而~贤者不贤也。”②所说的意思,意旨。《韩非子·五蠹》:“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也。”

    【所以】①表示方法或凭借。《公输》:“吾知~距子矣。”韩愈《师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②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吾~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苏轼《石钟山记》:“此世~不传也。”

    【所在】①所在之处。《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乃闲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②处处。刘基《横碧楼记》:“天下之佳山水,~有之。”

  • 一无所有-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无所有yī wú suǒ yǒu

    【释义】:

    什么都没有。徐迟《狂欢之夜》:“他们一无所有了,他们只剩死路一条。”

  • 一无所知-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无所知yī wú suǒ zhī

    【释义】:

    什么都不知道。鲁迅《玩笑只当他玩笑(上)》:“但我于音韵学一无所知,毁誉两面,都不配说一句话。”

  • 一无所能-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无所能yī wú suǒ néng

    【释义】:

    一点本领也没有。鲁迅《琐记》:“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

  • 不知所云-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知所云bù zhī suǒ yún

    【释义】:

    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泛指言语混乱或空洞。萧乾《我爱新闻工作》:“你报道什么事件也好,谈论什么问题也好,总要围绕一个实质性的东西,不能虚无缥缈不知所云。”

  • 不知所以-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知所以bù zhī suǒ yǐ

    【释义】:

    不明白什么原因。鲁迅《碎话》:“他走的是小弯,你走的是大弯,他在圆心里转,你却必得在圆周上转,汗流浃背而终于不知所以。”

  • 不知所终-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知所终bù zhī suǒ zhōng

    【释义】:

    不知道结局和下落。范文澜等《中国通史》:“遏捻可汗率妻子九人逃走,不知所终。”

  • 不知所措-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

    【释义】:

    形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巴金《秋》:“他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身子微微发颤。”

  • 不得其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得其所bù dé qí suǒ

    【释义】:

    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任何政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

  • 中美合作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美合作所zhōng měi hé zuò suǒ

    【释义】: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省称。1943年由国民党军统局和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联合组成的特务机关。

  • 为所欲为-现代汉语大词典

    为所欲为wéi suǒ yù wéi

    【释义】: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秦牧《北京花房》:“这种虚构,决不是主观地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虚构。”

  • 卫生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卫生所wèi shēng suǒ

    【释义】:

    又称卫生室。农村村一级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现代汉语大词典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shí mù suǒ shì shí shǒu suǒ zhǐ

    【释义】:

    谓人的言行总处在众人的监察之下,不可不谨慎。语出《礼记·大学》:“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朱自清《你我》:“虽然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视他们的,指他们的,管不着。”

  • 千人所指,无疾而亡-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人所指,无疾而亡qiān rén suǒ zhǐ wú jí ér wáng

    【释义】:

    指被众人指责的人,不会有好下场。李准《黄河东流去》:“古人说过‘千人所指,无疾而亡’,别看眼泪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淹死他们这群龟孙。”

  •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现代汉语大词典

    千夫所指,无疾而死qiān fū suǒ zhǐ wú jí ér sǐ

    【释义】:

    同“千人所指,无疾而亡”。鲁迅《致李秉中》:“飞短流长之徒,因盛传我已被捕。通讯社员发电全国,小报记者盛造谰言…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

  • 厕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厕所cè suǒ

    【释义】:

    供人大小便的地方。

  • 匪夷所思-现代汉语大词典

    匪夷所思fěi yí suǒ sī

    【释义】:

    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到的。匪,非;夷,平常。如:这么大的屋子,竟然没有一根柱子,真是匪夷所思!

  • 人心所向-现代汉语大词典

    人心所向rén xīn suǒ xiàng

    【释义】:

    众人所向往的,所拥护的。范文澜等《中国通史》:“结束战乱,统一全国,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 介绍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介绍所jiè shào suǒ

    【释义】:

    居间沟通,使双方发生关系的机关或办事场所。许地山《归途》:“这是一家佣工介绍所。”

  • 从心所欲-现代汉语大词典

    从心所欲cóng xīn suǒ yù

    【释义】:

    随自己心意,想怎样就怎样。语出《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廖仲恺《中国实业的现状及产业落后的原因》:“条约上的束缚,关税上的钤制,怎能从心所欲,如愿以偿呢!”

  • 休养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休养所xiū yǎng suǒ

    【释义】:

    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和调养的保健机构。

  • 任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任所rèn suǒ

    【释义】:

    任职办公的处所。也泛指任职的所在地。范文澜等《中国通史》:“八九六年,岭南东道节度使薛王李知柔赴任所,走到湖南,广州牙将叛变谋割据。”

  • 全民所有制-现代汉语大词典

    全民所有制quán mín suǒ yǒu zhì

    【释义】:

    也称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或称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生产资料归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所有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

  • 会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会所huì suǒ

    【释义】:

    团体组织的办公处所。沙汀《防空》:“他每天总要到会所呆上个把钟头。”

  • 众所周知-现代汉语大词典

    众所周知zhòng suǒ zhōu zhī

    【释义】:

    为众人所知晓、熟悉。袁静《伏虎记》:“小秀才的表演是众所周知,人所公认的。”

  • 众所瞩目-现代汉语大词典

    众所瞩目zhòng suǒ zhǔ mù

    【释义】:

    为众人所注目。克非《春潮急》:“(他)虽然又成了众所瞩目的人物,但到底还没经历过大场面。”

  • 众望所归-现代汉语大词典

    众望所归zhòng wàng suǒ guī

    【释义】:

    众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吴组缃《山洪》:“大力辅助地方上众望所归的正派人担任工作。”

  • 住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住所zhù suǒ

    【释义】:

    居住的地方。孙犁《〈幸存的信件〉序》:“他们走后,家里人又自抄一次,这样文字就真正在我的住所绝迹了。”

  • 便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便所biàn suǒ

    【释义】:

    厕所。

  • 公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公所gōng suǒ

    【释义】:

    处理公众事务的机关、团体。(1)同业或同乡组织,除称会馆外,也称公所。如布业公所,四明公所等。(2)旧时的区、镇、乡、村政府,称区公所、镇公所、乡公所、村公所。(3)旧时也以称收容处所,如清末扬州收容乞丐的机关,即名栖流公所。帮会组织的活动场所也称公所。周立波《暴风骤雨》:“刘胜闯到韩老六摆香堂的公所院子里,从玻璃窗户里看见屋里点着灯。”

  • 前所未有-现代汉语大词典

    前所未有qián suǒ wèi yǒu

    【释义】:

    以前从来没有过。如:他们经过努力奋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 出版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出版所chū bǎn suǒ

    【释义】:

    出版社。鲁迅《致孟十还》:“我想最好是另觅一家出版所,因为倘与丛书一家出版,能将他们经济活动力减少,怕弄到两败俱伤。”

  • 交易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交易所jiāo yì suǒ

    【释义】:

    进行证券或大宗商品买卖的市场。所买卖的可以是现货,也可以是期货。邹韬奋《经历》:“穆先生创办上海纱布交易所,他自己任理事长。”

  • 讲习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讲习所jiǎng xí suǒ

    【释义】:

    指为传授某一专业知识而设立的短期速成学习机构。周俟松《许地山传略》:“幼习经史,十三岁肄业广东韶舞讲习所,复入随宦学堂。”又如:农民运动讲习所。

  • 证券交易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证券交易所zhèng quàn jiāo yì suǒ

    【释义】:

    买卖股票、公司债券、公债等有价证券的处所。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1613年设立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

  • 诊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诊所zhěn suǒ

    【释义】:

    私人开业的医生诊治病人的场所。王西彦《第四家邻居》:“回国后,最初自己开诊所,后来进医院当医师。”也泛指规模较医院小的医疗机构。

  • 谪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谪所zhé suǒ

    【释义】:

    被贬谪后所居之处。孙犁《同口旧事》:“‘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在佟楼谪所,他从王林处来看我。”

  • 警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警所jǐng suǒ

    【释义】:

    警察机关。萧红《生死场》:“惊动了全村的人,村长进城去报告警所。”

  • 印刷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印刷所yìn shuā suǒ

    【释义】:

    印刷厂。王绍曾《近代出版家张元济》:“商务不光要有自己的编译所、印刷所、发行所,还必须有自己的图书馆。”

  • 防治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防治所fáng zhì suǒ

    【释义】:

    为防治某些危害人民健康较严重的疾病而设立的专门医疗卫生机构。如结核病防治所等。

  • 随心所欲-现代汉语大词典

    随心所欲suí xīn suǒ yù

    【释义】:

    指任凭意愿行事。秦牧《画蛋·练功》:“多画蛋,那就是训练眼睛去观察形象,训练手随心所欲地表现事物。”

  • 邮电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邮电所yóu diàn suǒ

    【释义】:

    邮电局或邮电支局的派出机构。一般规模较小,业务项目也少。

  • 变电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变电所biàn diàn suǒ

    【释义】:

    见“变电站”。

  • 干休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干休所gàn xiū suǒ

    【释义】:

    离退休干部休养所的简称。《人民日报》1984.1.8:“沈阳军区后勤第二干休所的46名‘老八路’,都是在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的。”

  • 平民习艺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平民习艺所píng mín xí yì suǒ

    【释义】:

    又称贫民习艺所。清末各省、县官办的手工业工场。收容无业贫民和部分罪犯从事纺织、制鞋、印刷、编制藤柳器具等劳动。辛亥革命后,平民习艺所成为各地官办手工业的主要组织形式。抗日战争后已不再存在。

  • 在所不惜-现代汉语大词典

    在所不惜zài suǒ bù xī

    【释义】:

    表示决不顾惜。黎汝清《叶秋红》:“大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人自尊心是特别强的,特别看重面子,为了顾全面子,就是牺牲革命利益都在所不惜。”

  • 在所不辞-现代汉语大词典

    在所不辞zài suǒ bù cí

    【释义】:

    表示决不推辞。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 在所难免-现代汉语大词典

    在所难免zài suǒ nán miǎn

    【释义】:

    表示很不容易避免。吴宗济《〈简明吴方言词典〉序》:“这本书不是方言调查统计,应收未收或不该收而收的词在所难免。”

  • 场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场所chǎng suǒ

    【释义】:

    活动的处所;地方。洪深《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场所较广,声音自须较强,发音人所用气力自须加多。”王西彦《人的世界》:“如果房子归两家合住,这间堂屋就算是公用场所。”

  • 托儿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托儿所tuō ér suǒ

    【释义】:

    婴幼儿的教养机构。我国的托儿所主要招收三周岁以下的儿童,其工作以保育为主,根据婴幼儿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喂养,保证他们健康地生长发育。一般由工厂企业、城镇街道、机关团体等自行举办。

  • 托老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托老所tuō lǎo suǒ

    【释义】:

    照料老年人的机构。《北京日报》1988.5.8:“‘托老所’不同于一般的敬老院,在这儿的老人将定期由家属送来接去。”

  • 投其所好-现代汉语大词典

    投其所好tóu qí suǒ hào

    【释义】:

    投合对方的爱好。曲波《林海雪原》:“好!我就来一个‘投其所好’,‘施其所求’。”

  • 拘押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拘押所jū yā suǒ

    【释义】:

    见“拘留所”。

  • 拘留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拘留所jū liú suǒ

    【释义】:

    也叫“拘押所”。治安机关暂时关押人的处所。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有的挺身而出,被关在拘押所里。”巴金《人》:“整个拘留所马上骚动起来了。”

  • 招待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招待所zhāo dài suǒ

    【释义】:

    机关、团体所设置的,接待宾客或所属单位来往的人住宿的处所。赵树理《张来兴》:“招待所长廊式的餐厅上,餐桌排成了一个单行。”

  • 指挥所-现代汉语大词典

    指挥所zhǐ huī suǒ

    【释义】:

    ①指挥军队作战的场所。②一种组织领导机构。如:防空指挥所。

  • 若有所失-现代汉语大词典

    若有所失ruò yǒu suǒ shī

    【释义】:

    好像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形容神情迷惘。杨沫《青春之歌》:“火车开走了,人群走散了,道静还站在车站上若有所失地没有动。”

  • 若有所思-现代汉语大词典

    若有所思ruò yǒu suǒ sī

    【释义】:

    好像在思考什么的样子。傅泽《小姐妹们》:“接着,他若有所思地坐下来。”

  • 英雄所见略同-现代汉语大词典

    英雄所见略同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

    【释义】:

    指有识见者所持见解大致相同。语出《三国志·蜀志·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鲁迅《刀“式”辩》:“本月六日的《动向》上,登有一篇阿芷先生指明杨昌溪先生的大作《鸭绿江畔》,是和法捷耶夫的《毁灭》相像的文章,其中还举着例证。这恐怕不能说是‘英雄所见略同’罢。”

  • 茫无所知-现代汉语大词典

    茫无所知máng wú suǒ zhī

    【释义】:

    一点也不知道。鲁迅《致姚克》:“关于秦代的典章文物,我也茫无所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