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忘

忘(忘)是什么意思

  • 报恩←→报仇 忘恩 复仇-反义词词典

    报恩←→报仇 忘恩 复仇bàoēn-bàochóu wàngēn fùchóu

    【词性】:动

    报恩:报答所受到的恩惠。

    报仇:给仇敌以打击。

    忘恩: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情和好处。

    复仇:报仇。

    【例】 然而这个人的性情,非用条妙计,断断制她不住,你我这报恩的心,也无从尽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陈主任又点燃一支烟,往下讲:“……我当初参加红军,比他还小,我什么也不懂,只晓得报仇。我只有十六岁,父母给反动派杀害了,红军经过我们那里,我就跟着红军走了。”(巴金:《杨林同志》) 他怎生忘恩负义?(元·杨文奎:《儿女团圆》)

  • 忘←→记-反义词词典

    忘←→记wàng-jì

    【词性】:动

    忘:不记得。

    记:记忆,将印象保持在脑子里。

    【例】 人们出神地伸了脖子听着,兴奋地微笑着看着朱大江,把什么都忘了。(雪克:《战斗的青春》) 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益稷》)

  • 忘怀←→惦念 记挂 牢记-反义词词典

    忘怀←→惦念 记挂 牢记wànghuái-diànniàn jìguà láojì

    【词性】:动

    忘怀:忘记。

    惦念:惦记。

    记挂:惦念。

    牢记:牢牢地记住。

    【例】 还有捉跳鱼,你只要捉过一次,就永远不会忘怀:涨潮以前,在平滑得象溜冰场似的沙滩上,把一尺来长、比拇指略粗一点的竹管插到地下,开口的一端朝上,隔不远插一个,就象插进许多钉子。(张凤雏:《沙滩上的脚印》) (安老爷)心中只是记挂着公子,所喜接得几封家书,知道家中安静,公子照常读书,也就无可惦念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读者!牢记话头,你我且看他将来,怎样给这位张太太开斋,开斋的时候,这番笔墨,到底有个甚么用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忘记←→记住-反义词词典

    忘记←→记住wàngjì-jìzhù

    【词性】:动

    忘记:没有记住。

    记住:掌握所有要记的内容。

    【例】 所有的战马都好象被她的笛声引进了梦境,昂头,竖耳,直立不动,连草也忘记吃了。(姚雪垠:《李自成》) 大水眼里闪着泪花儿,激动的说:“屯儿死得真光荣!他临死的时候,还叫我们快消灭敌人。咱们得好好儿记住他的话!……”(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

  • 记得←→忘记-反义词词典

    记得←→忘记jìde-wàngjì

    【词性】:动

    记得: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忘记:不记得。

    【例】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鲁迅:《风筝》) 这一回,他没有忘记父亲的生日。(小学《语文》第五册《给自己写信的人》)

  • 记忆←→忘却-反义词词典

    记忆←→忘却jìyì-wàngquè

    【词性】:动

    记忆:记住或想起。

    忘却:忘记。

    【例】 张老师心里一热。一霎时,那在泥泞的大车道上奔走的背景活跳在记忆的屏幕上。(刘心武:《班主任》) 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 难忘←→健忘-反义词词典

    难忘←→健忘nánwàng-jiànwàng

    【词性】:形

    难忘:不容易忘掉。

    健忘:容易忘掉。

    【例】 那只手,秋玲知道,就在她旁边,但此刻,他竟不声不响。其实,他哪里平静,此时此地,他脑际正闪过难忘的童年的回忆。(肖马 玉模:《矿山的路》) 我不是那种健忘的人,现在我虽然是个高级驾驶员,但我没有忘记生吃蜗牛的日子,更不会忘记跟阿里共患难的友谊。(陆俊超:《国际友谊号》)

  • 强记←→健忘-反义词词典

    强记←→健忘qiángjì-jiànwàng

    【词性】:形

    强记:记忆力好。

    健忘:容易忘事。

    【例】 (王)粲博闻强记,人皆不及。尝观道旁碑文一过,便能记诵;观人弈棋,棋局乱,粲复为摆出,不差一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中国人虽然自夸“四千余年古国古”,可是十分健忘的,连民族主义文学家,也会认成吉斯汉为老祖宗,则不宜与之谈古也可见。(鲁迅:《南腔北调集·祝〈涛声〉》)

  • 想念←→忘怀-反义词词典

    想念←→忘怀xiǎngniàn-wànghuái

    【词性】:动

    想念:对离别的人,景仰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

    忘怀:忘记。

    【例】 亲爱的孩子,你是不是在想念我呢?你也根本不知道我的名姓,我的来历,更猜不出我如今会在哪儿。(杨朔:《孤儿行》) 随后,又演出了《打渔杀家》的片断。江丽扮演的萧恩是那么刚强、豪迈,使人看了,难以忘怀。(雪克:《战斗的青春》)

  • 忘其-古汉语虚词词典

    忘其wú qí

    连词

    见“亡其”。

  • 废寝忘食-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可以作谓语、状语。

    妈妈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吴老师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使我们非常感动|他废寝忘食地工作,常常是通宵达旦

  • 舍死忘生-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舍死忘生shěsǐwàngshēng

    形容不顾生命危险——贪生怕死

  • 淡忘-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淡忘dànwàng

    冷淡下去以至于忘记——惦记(家乡的面目虽有点淡忘了,但家乡的亲人我还常常~着呢!)、铭记、牢记(老师的教导我~在心,始终不敢淡忘。)

  • 得意忘形-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得意忘形déyìwàngxíng

    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垂头丧气

  • 得鱼忘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得鱼忘筌déyúwàngquán

    筌是用来捕鱼的工具,得到了鱼,就忘掉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掉了原来的凭借——饮水思源(要~,永远不忘人民的养育之恩,决不能得鱼忘筌。)

  • 废寝忘食-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废寝忘食fèiqǐnwàngshí

    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饱食终日(青年中确有不少有志者在废寝忘食地发愤读书,他们鄙视那些~、无所用心的人。)

  • 公而忘私-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公而忘私gāngérwàngsī

    为了公事而忘记了私事——假公济私(公而忘私的人,做了自我牺牲,精神上是充实的;~的人,捞了不少油水,灵魂上是空虚的。)

  • 忘-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忘wàng

    忘记——记(先生的教导,我一定牢~在心,终生不忘。)

  • 忘掉-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忘掉wàngdiào

    忘记——记住(这个公式很有用处,要好好~,不要忘掉。)、记得(孩提时的事大多都忘掉了,只有一件却清楚地~。)

  • 忘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忘记wàngjì

    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不记得了——记得(学生时代的生活,我还清楚地~,就连一些小事也没忘记。)、牢记(他把过去的苦难遭遇~在心,因为他懂得“不要忘记过去”的含义。)

  • 忘性-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忘性wàngxing

    好忘事的毛病——记性(~不大,忘性倒不小。)

  • 忘怀-古语词今用词典

    忘怀wànghuái

    不介意、不放在心上。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去职归隐后,写有《五柳先生传》以自传云: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其姓氏。因他住处的旁边有五棵柳树,故号称五柳先生。好静寡言,不羡慕荣利,既不为贫贱忧戚,也不急切追求富贵。喜欢读书,不求甚解,嗜好喝酒,家贫不常得。“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常写文章自乐,略表自己的志趣,不介意个人得失,一直到死,)(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后引申为:忘记。

    今沿用引申义。

    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三章:“白知时在迈过贞女坊,奔上马路时,是这样为他同姓的古女叹息,把自己的命倒暂时忘怀了。”钱钟书《谈交友》:“到欧洲后,也有一二个常过往的外国少年,这又算得什么朋友?分手了,回到中国,彼此间隔着‘惯于离间的大海’,就极容易忘怀了。”《钟山》:“两位姐姐的话,她不能忘怀,正是基于这个她自身无法改变的‘缺点’,她终于接受了娘的恳求。”

  • 忘记 忘却 忘怀 遗忘 忘-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忘记 忘却 忘怀 遗忘 忘

    忘记wàngjì 忘却wàngquè 忘怀wànghuái 遗忘yíwàng 忘wàng

    动词。表示不记得。

    “忘记”强调没有记住;使用范围最广,通用于口语、书面语和各种场合。例如:“这些事儿,我都忘记了,一点也想不起来”;“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鲁迅:《南腔北调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经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人的大脑总是不断记下新鲜的东西;同时,印象浅的或年代久远的东西也会逐渐从大脑的储存室中逸失,也就是不断忘记什么”。

    “忘却”强调过去记得的东西从记忆中失掉;多用于文艺性的文字,有文艺风格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例如:“怪事随时袭来,我们也随时忘却,倘不重温这些杂感,连我们自己做过短评的人,也毫不记得了”(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这意见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鲁迅:《朝花夕拾》);“十年浩劫的往事,如何便能忘却”。

    “忘怀”强调不存在心里头,没有放在心上,常用于否定式以表示不能忘记;多用于文艺作品和书信,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这句重要的话和老李当时的神情,使他几个月来,从未忘怀”(罗广斌、杨益言:《红岩》);“这段史实,邹久楷老人家说得那么清晰,那么动心,听了,使人沉吟回味,久久不能忘怀”(《生命线》);“直到把心思钻进试题里去,这种胆怯的情绪才渐渐忘怀”(叶圣陶:《一个练习生》)。

    “遗忘”强调放下而没有再想起,含有“因日久而不记得”的意味;也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面对着这华丽的夜景,不由得会使人完全遗忘昔日喀什古城的老态龙钟”(碧野:《月亮湖》);“一些永难遗忘的说话、喊声和刀剑撞击声出现在她的耳边”(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

    “忘”在意思上和“忘记”较为一致;最适用于口语,也用于俗白文字和诗歌,有口语色彩;用时可带“掉”或“光”的补语。例如:“那些小时候不愉快的事,全忘掉了”;“一九七四年,桂花飘香的时节,毛主席最后一次来到湖南,又在这座平房里度过了一百多个令人难忘的日日夜夜”(《解放军报》,1977.10.24);“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 感切不忘-实用委婉语词典

    感切不忘

    意为感激深切,铭记在心,难以忘怀。或作“没齿不忘”,即一辈子不忘。

  • 忘年之交-实用委婉语词典

    忘年之交

    意指超越年龄界限的友情,通常指年岁相差很大的朋友。

  • 言以忘得,交以淡成-实用委婉语词典

    言以忘得,交以淡成

    意指真正的朋友,彼此是默默的理解,清淡的结交反而促成友情的牢固。

  • 事有切而未能忘,情有深而未能遣-实用委婉语词典

    事有切而未能忘,情有深而未能遣

    意为一个人往往因切身的事情而难以忘怀,因深挚的情感而难以排遣。语出唐王勃《秋夜于绵州群官席别薛升华序》。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实用委婉语词典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婉指前人或前面做过的事情,可从中得到经验教训。中国谚语。

  •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实用委婉语词典

    临祸忘忧,忧必及之

    意为祸已临头仍然我行我素,那么忧患必然降临到他的身上。语出《左传·庄公二十年》。

  •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实用委婉语词典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意为心中藏着理想的佳偶,什么时候都忘不了。

  • 倘蒙见教,没齿不忘-实用委婉语词典

    倘蒙见教,没齿不忘

    意为如果能得到您的教言,那么我是终生不忘了。

  • 被遗忘的人-实用委婉语词典

    被遗忘的人

    国外婉指失业而又被忽视的人。

  • 得意忘象-实用委婉语词典

    得意忘象

    意为兴致所至,不为物象所框囿。

  • 笑能忘忧-实用委婉语词典

    笑能忘忧

    意为人在高兴之中自然能忘掉忧烦之事。

  •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实用委婉语词典

    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意为心胸宽阔,精神怡乐,把个人的荣誉和失意都置之度外。

  • 公而忘私 自私自利 损人利己-反义词应用词典

    公而忘私 自私自利 损人利己

    公而忘私 gōng'érwàngsī

    自私自利 zìsīzìlì

    损人利己 sǔnrénlìjǐ

    【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忘掉私事。比喻一心为公,不考虑个人利益。

    〔例句〕

    1.我们要学习雷锋那爱憎分明,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

    2.年轻一代必须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公而忘私的崇高品质。

    【自私自利】指只顾自己的私利。

    〔例句〕

    1.想到把这头和她自己一样洁白的羔羊,孤零零地留在自私自利的世界上任人宰割,她就发抖。

    2.这副脸相显出他那种阴险的狡猾,显出他有计划的诚实,显出他的自私自利,所有的感情都集中在吝啬的乐趣,和他惟一真正关切的独养女儿欧也妮身上。

    3.富贵人全无心肝,只知道自私自利,吃得白白胖胖,什么都做得出,于是“白”就代表了奸诈。

    【损人利己】损害别人而使自己得到好处。

    〔例句〕

    1.损人利己者认为“对我有利的就是好的”,他们损人害人都是服从这一极端利己的信条的。

    2.一切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同轻视劳动、不劳而获、损人利己等剥削阶级思想的侵蚀分不开的。

  • 记忆 忘却-反义词应用词典

    记忆 忘却

    记忆 jìyì 忘却 wàngquè

    【记忆】动词,记住或想起;名词,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的事物的印象。

    〔例句〕

    1.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

    2.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3.这一个月的夏令营生活,发生过多少值得记忆的事情啊!

    【忘却】动词。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或应该做的事情因为疏忽而没有做。

    〔例句〕

    1.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2.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3.我跨进书店去,想享受我半年以来久已忘却了的一种快乐。

    〔应用例句〕

    头部受伤以后,姐姐失去了大部分记忆,但儿时母亲带她逃荒的情景,却总不能忘却。

  • 见利忘义 见义勇为-反义词应用词典

    见利忘义 见义勇为

    见利忘义 jiànlìwàngyì

    见义勇为 jiànyìyǒngwéi

    【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忘掉了道义。贬义。

    〔例句〕

    1.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2.这样一来,一些丧尽天良的资本家,就见利忘义,跃跃欲试。

    3.文物走私犯以钱财为钓饵,诱使一些见利忘义的人疯狂盗掘古墓,严重干扰了我国的考古工作。

    【见义勇为】看到正义的事情奋勇地去做。

    〔例句〕

    1.她的责骂,多数是她以为李四爷对朋友们还没有尽心尽力地帮忙,而这种责骂也便成为李四爷的见义勇为的一种督促。

    2.张华见义勇为的精神,深深激励着新一代的大学生。

    〔应用例句〕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的确有人见利忘义,但同样涌现出不少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因此说“市场经济带来精神滑坡”是不正确的。

  • 结草衔环 忘恩负义-反义词应用词典

    结草衔环 忘恩负义

    结草衔环 jiécǎoxiánhuán

    忘恩负义 wàng'ēnfùyì

    【结草衔环】也作“衔环结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例句〕

    1.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2.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

    3.大人的再造之恩,小生定将衔环结草以报。

    【忘恩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例句〕

    1.哥哥若不收留,柴大官人知道时见怪,显得我们忘恩负义。

    2.忘恩负义的贼!我与你干了许多大事,今日反打我么?

    3.阿芒不明真相,以为玛格丽特忘恩负义,便狠狠地骂了她一通。

    〔应用例句〕

    我不求你结草衔环报答他,只要你不做忘恩负义的事就不错了。

  • 乐不思蜀 安不忘危-反义词应用词典

    乐不思蜀 安不忘危

    乐不思蜀 lèbùsīshǔ

    安不忘危 ānbùwàngwēi

    【乐不思蜀】蜀:今四川,三国时期蜀国的地方。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例句〕

    近前一看,嗬!欧阳公的名篇,东坡先生的佳笔,真是珠联璧合,文字双绝!回身再看古亭,只怕醉翁再世也要难辨真伪,乐不思蜀了。

    【安不忘危】危:危险,灾难。在太平或平安的时候,不要忘记灾难或危险有到来的可能性。

    〔例句〕

    1.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安身而国家可保也。

    2.故平不肆险,安不忘危。

    3.1945年1月,延安集体祝寿,五十者登台。诗以祝之,为说安不忘危之意。

  • 忘怀 记得-反义词应用词典

    忘怀 记得

    忘怀 wànghuái 记得 jìdé

    【忘怀】动词。忘记(仅限于以往的人或事)。

    〔例句〕

    啊!那儿有我和芳昭同过学的学校,那儿有我和晓芳同住过的小屋……这些都是使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地方。

    【记得】动词。对某人或某事物的印象清晰牢固。

    〔例句〕

    在课外的时候,她教我们跳舞,我现在还记得她把我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的情景。

    〔应用例句〕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的青青翠竹呢?……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忘怀呢?

  • 忘记 忘怀 忘却-近义词应用词典

    忘记 忘怀 忘却

    忘记 wàngjì 忘怀 wànghuái 忘却 wàngquè

    【忘记】不记得,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如: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2.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忘怀】忘记。如:

    3.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忘怀呢?

    【忘却】忘记。如:

    4.过去被忘却了的煤堆,风吹日晒,现在忽然大家争着去把它团成煤球收藏起来。

    辨析:“忘记”对象可以是人、事物、时间等,如他忘记带钢笔;也指某种道理,如不能忘记这个深刻教训。“忘怀”对象指以往值得怀念的,有较明显的感情色彩,如难以忘怀,不能忘怀,多用于书面语。“忘却”指遗忘,有时带消极的感情色彩,常用于书面语,如说久已忘却,甚而至于常常忘却。

  • 忘-古文观止词典

    忘wàng

    【词性】:动词

    忘记,不记得(51)。《臧哀伯谏纳郜鼎》:不忘谏之以德。——没有忘记用德行来规劝他。《吕相绝秦》:穆公不忘旧德。——穆公没有忘记往日的恩德。《桃花源记》:忘路之远近。——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 忘怀-古文观止词典

    忘怀wàng huái

    忘记,不放在心上(1)。《五柳先生传》: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他把世俗的〕得失不放在心上,愿意这样自然地度过一生。

  • 忘情-古文观止词典

    忘情wàng qíng

    指超脱人世的一切感情(1)。《祭石曼卿文》:不觉临风而陨涕者,有愧夫太上之忘情。——不由自主地临风洒泪,我惭愧自己不能像圣人那样忘情。

  • 故土难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故土难忘

    【释义】:

    故土:故乡。指人都难以忘记自己的故乡。《济公全传》二〇七:日子长了。石成瑞自己忽然想起家来,家里尚有老娘、妻子,故土难忘。

  • 吃了橘子就忘了洞庭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吃了橘子就忘了洞庭山

    【释义】:

    洞庭山:分东、西洞庭山,均在太湖中,盛产橘子。比喻忘本。《品花宝鉴》五一:二喜瞅了他一眼道:“好良心!吃了橘子就忘了洞庭山了。”

  • 大怨不忘,小怨可恕-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怨不忘,小怨可恕

    【释义】:

    意谓对深仇大恨切不可忘,但小的怨仇却不必计较过甚。《快士传》一:怨之大者,不共日月,怨之小者,不忘睚眦,是以必报为报。大怨不忘,小怨可恕。苟非父兄之仇,不过是我穷困时奚落我、凌辱我的,我一旦得志,狭路相逢,特加宽宥,羞之愧之,胜于打之骂之,是以不报为报。

  • 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

    【释义】:

    洞庭湖:在今湖南省。一指洞庭山所在的太湖。盛产柑橘。比喻得了好处不应忘本。《水浒全传》二四:王婆道:“不要忘了许我的十两银子!”西门庆道:“但得一片橘皮吃,莫便忘了洞庭湖,这条计几时可行?”

    ⊙便得一片橘皮吃,切莫忘了洞庭湖

    《金瓶梅词话》三:王婆道:“却不要忘了许我那十两银子!”西门庆道:“便得一片橘皮吃,切莫忘了洞庭湖。这条计,干娘几时可行?”

    ⊙但得一片橘皮吃,且莫忘了洞庭湖

    《金瓶梅词话》四:王婆道:“眼望旌节至,耳听好消息。不要交老身棺材出了讨挽歌郎钱。”西门庆道:“但得一片橘皮吃,且莫忘了洞庭湖。”

  • 讹着忘八喝烧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讹着忘八喝烧酒

    【释义】:

    讹:讹诈。忘八:无赖。比喻敲贪官或无赖们的竹杠。《冷眼观》二七:当巧那一县是向来收惯浑漕,凡民间交纳钱粮,竟有一两银子要完到三四千铜钱不等,他就讹着忘八喝烧酒,借这一笔账,又好好的敲了知县千把银子。

  • 恩有重报,不敢有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恩有重报,不敢有忘

    【释义】:

    意谓对别人的恩惠要加重报答,决不敢忘记。《金瓶梅词话》八:二人都慌了手脚,说道:“如此怎了?干娘遮藏我每则个。恩有重报,不敢有忘。”又一七:待的事宁之日,恩有重报,不敢有忘。又三一:望老兄好歹扶持小人,在旁加美言,事成恩有重报,不敢有忘。

    ⊙恩当重报,不敢有忘

    《金瓶梅词话》二一:奴知道姐姐费心。恩当重报,不敢有忘。

    ⊙恩有重报,义不敢忘

    《飞龙全传》三四:我此去倘有寸进,恩有重报,义不敢忘。

  • 富贵不忘贫贱友,身荣敢弃糟糠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富贵不忘贫贱友,身荣敢弃糟糠妻

    【释义】:

    身荣:地位显耀。敢:怎敢,岂敢。意谓有钱有地位了,不能忘记贫穷低贱时共过甘苦的朋友,荣耀了不能抛弃贫贱时共过患难的妻子。《海公大红袍全传》一八:别卿数载,裘葛四更。幸借福荫,博得一官。……古人云:富贵不忘贫贱友,身荣敢弃糟糠妻?特遣海雄来家迎接。幸即随同到任,俾得一酬杵臼之劳,亦少慰夫妻之意。

  • 改常忘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改常忘旧

    【释义】:

    改变常态,忘记旧情。多喻人忘恩负义。《金瓶梅词话》九〇:吴大妗子道:“他倒也不改常忘旧。那咱在咱家时,我见他比丫鬟行事儿正大,说话儿沉稳,就是个才料儿。你看今日福至心灵,恁般造化。”

  •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释义】:

    意谓为公事或国事而牺牲个人的利益。□语见《汉书·贾谊传》: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儒林外史》六:严贡生道:“岂但二位亲翁,就是我们弟兄一场,临危也不得见一面。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梼机萃编》一六:端翁这真是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可敬!可敬!

    ⊙公尔忘私,为国忘家

    《玉燕姻缘全传》二五:娘子此言差矣!常言:公尔忘私,为国忘家。既做了这个讨饭的买卖,那里顾得路途远近,戴月披霜?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

    《醒名花》一六:夫人差矣。我闻国尔忘家,公尔忘私,此身许君,生死以之。

  • 贵人多忘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贵人多忘事

    【释义】:

    原指地位显赫的官僚往往不念旧情。后常用来形容人健忘。客套、奉承话。□唐·王定保《唐摭言》二:傥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红楼梦》四:雨村道:“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官场现形记》三〇:那天不是同在烟馆里,你还问俺娘舅,问我是谁,我娘舅说:“他叫朱得贵,是我外甥。怎样你老忘记了?真正是贵人多忘事了!”

    ⊙贵人善忘

    《合锦回文传》二:赖本初支吾道:“贵人善忘,想必柳公失记了。”

  • 国家虽安,忘战必危-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国家虽安,忘战必危

    【释义】:

    国家虽然安定,但若忘了备战必定会发生危险。《喻世明言》三九:国家虽安,忘战必危。江淮乃东南重地,散遣忠义军,最为非策。

  • 过目不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过目不忘

    【释义】:

    看过文章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极强。《三国演义》六〇:松曰:“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修大惊曰:“公过目不忘,真天下奇才也!”

  • 好了疮疤忘了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好了疮疤忘了痛

    【释义】:

    比喻境遇好转了,就忘记过去的痛苦或教训。也指人忘恩负义。《绘芳录》二四:杭州的把戏还没有闹得清净,你老人家倒又想到惠泉山的姑子了。真正好了疮疤忘了痛的话。

    ⊙好了疮疤,忘了疼痛

    《狐狸缘全传》一一:只要治好我的主人,除去妖精,情愿千金相谢。我们绝不敢辜负大德,好了疮疤,忘了疼痛,日后决不食言。

    ⊙好了疤忘了疼

    :疤拉。《精神降鬼传》六:穷神道:“好了疤忘了疼,一后恁要再势利的呢?恁说上下誓可。”

    ⊙好了创疤,又不害疼

    《醒世姻缘传》二七:这人好了创疤,又不害疼,依旧照常作孽。

    ⊙好了创口忘了疼

    《醒世姻缘传》六六:小素姐的家法,只是狄希陈没有耳性,好了创口忘了疼的;那小玉兰是领熟了他大教的,敢在他手里支吾么?

    ⊙掉去疮疤,却忘记疼

    《玉燕姻缘全传》二二:但凡偷情的人总是如此:天晴不走路,只待雨淋头。往往弄出事来,悔之无及。这叫做:掉去疮疤,却忘记疼。

  • 见了新人忘旧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见了新人忘旧人

    【释义】:

    讥人薄情,喜新厌旧,见异思迁。《警世通言》二:夫妻百夜有何思,见了新人忘旧人。甫得盖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坟。

  • 九子不忘媒-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九子不忘媒

    【释义】:

    已经生养了九个儿子,仍然不忘媒人的撮合之情。比喻媒人之恩永铭不忘。《飞花咏》一:朱天爵道:“我三人俱系同学,实与他人不同,今你二人结成亲家,以后便是至亲。我做了媒人,常言道:九子不忘媒,将来亲友之情,绵绵不绝矣。”

  • 君子不忘其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子不忘其本

    【释义】:

    谓品格高尚的人不忘出身根本。《说岳全传》三二:俺元帅最喜的是豆腐,因河北大名府内黄县小考时,吃了豆腐起身,他道:君子不忘其本,故此最爱豆腐。

  •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

    【释义】:

    有道德修养品格高尚的人虽在异国他乡,也不忘记自己的国家。比喻君子不忘根本。《东周列国志》四三:兰辞曰:“臣闻:君子虽在他乡,不忘父母之国。君有讨于郑,臣不敢与“其事。”文公曰:“卿可谓不背本矣!”乃留公子兰于东鄙。

  • 贫贱相为命,富贵毋相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贫贱相为命,富贵毋相忘

    【释义】:

    旧时结拜时誓词。意谓贫贱时相依为命,一旦富贵不忘贫贱之交。□《史记·陈涉传》有“苟富贵,毋相忘”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三:因此两个换了帖,说了许多贫贱相为命,富贵毋相忘的话。

  •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释义】:

    糟糠之妻:共过患难的妻子。不下堂:喻不可休弃。意谓贫贱时交往的朋友不能忘却,共过患难的妻子不能遗弃。指人富贵了不可负恩忘本。□《后汉书·宋弘传》:(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喻世明言》二七:玉奴唾其面,骂道:“薄倖贼,你不记宋弘有言: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当初你空手赘入吾门,亏得我家资财,读书延誉,以致成名,侥倖今日。奴家亦望夫荣妻贵,何期你忘恩负本,就不念结发之情。”《终须梦》三:岳父,你晓得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勿轻视。儿处今日穷苦,有辱蒹葭倚玉乎?

    ☉贫贱之交不可忘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五七:老爷彼时节就说道:“贫贱之交不可忘,怎么说个只叫你一声?”老爷是个盛德君子,久要不忘平生之言。《红楼梦》四:雨村笑道:“贫贱之交不可忘。你我故人也;二则此系私室,既欲长谈,岂有不坐之理?”

    ☉糟糠不下堂

    《八洞天》三:糟糠不下堂。虽则如云,非我思存也。

    ☉糟糠之妻不下堂

    《跻春台·双金钏》:怀德曰:“糟糠之妻不下堂,不敢背义。”

    ☉糟糠之妻,礼不下堂

    《鼓掌绝尘》一〇:夫人与状元起于寒微,历尽艰辛,始有今日,所谓糟糠之妻,礼不下堂。

    ☉糟糠妻不下堂,贫贱交不可忘

    《金瓶梅词话》七一: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朕须想贫贱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

    《二度梅全传》三四:老大人此言差矣!自古道“糟糠之妻不下堂,贫贱之交不可忘。”晚生方才言过,家中已有荆妻,岂因慕相府之富贵,而去弃却布衣之贫贱?此段姻缘,万难从命。

    ☉糙糠之妻不下堂

    《儿女英雄传》四〇:我也不懂得怎么叫个“糙糠之妻不下堂”,又怎么叫个“寡欲多男子”。你们爷儿们的书也不知都念到哪儿去了!

  • 人在气中忘气,鱼在水中忘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在气中忘气,鱼在水中忘水

    【释义】:

    人生活在空气中却忘掉了周围的空气,鱼生活在水中却忘掉了周围的水。比喻人往往对自己拥有的东西或所处的环境浑然不觉。《红楼梦》一九:脂评:正是。按谚云:“人在气中忘气,鱼在水中忘水。”余今续之曰:“美人忘容,花则忘香。”此则黛玉不知自骨肉中之香同。

  • 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

    【释义】:

    真正的仁爱者虽有怨恨而不忘记亲属情分,虽有忿怒而不背弃礼仪规范。《东周列国志》三〇:吾闻“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若晋侯遂死于秦,吾亦与有罪矣!

  • 厮打时忘了跌法-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厮打时忘了跌法

    【释义】:

    正相打时把摔跤的技法忘了。比喻紧要关头忘了关键的招数。《歧路灯》四六:绳祖笑将起来,拍着王紫泥肩背说道:“俗语云:厮打时忘了跌法。正是有势不使不如无。这一次我算服了你,就这样办。”

  • 忘人大恩,记人小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忘人大恩,记人小过

    【释义】:

    把别人对自己的大恩都忘记了,把别人的小错牢牢记在心里。形容人心胸狭窄,背义忘恩,刻薄寡德。《水浒全传》五八:高太尉那厮,是个心地匾窄之徒,忘人大恩,记人小过。将军折了许多军马钱粮,他如何不见你罪责?

  • 忘八的头目也有个色长,强盗的头目也有个大王-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忘八的头目也有个色长,强盗的头目也有个大王

    【释义】:

    忘八:即亡八,鸨儿的丈夫。色长:古时教坊中各色的头目,这里指头领。意谓凡是人群总有个领头的人。《醒世姻缘传》二五:那忘八的头目也有个色长,强盗的头目也有个大王,难道你这秀才们就便没个头目?

  • 为人不可忘本-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为人不可忘本

    【释义】:

    人不可忘了自己的根本、出身,常指不可忘记有恩于己的人。《水浒全传》一一〇:贤弟差矣!我等若非宿太尉一力保奏,如何能够天子重用,为人不可忘本。《鼓掌绝尘》一:我想自襁褓时失了父母,若非此人收留在身,抚养几载,何能到得今日。古人云:为人不可忘本。《绘芳录》四八:玉梅笑而不答。背后每说,为人不可忘本。若富贵时忘了贫贱的情境,还算个人吗。

    ⊙为人岂可忘本

    《东周列国志》六二:汝曾学艺于庾公,可想庾公之艺从何而来?为人岂可忘本!快快回转,免伤和气。

    ⊙人不可忘本

    《初刻拍案惊奇》二一:舍人想到:“人不可忘本,我当时虽被王家赶了出来,却是主人厚待得我好的。”

  • 张天师忘了咒——符也不灵了-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张天师忘了咒——符也不灵了

    【释义】:

    歇后语。意谓毫无办法。《醒世姻缘传》五二:素姐见狄希陈教他娘拉的去了,也不免的张天师忘了咒——符也不灵了。

  • 只因酒色忘家国,岂见诗书误好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只因酒色忘家国,岂见诗书误好人

    【释义】:

    意谓酒色误人,诗书不误人。家国:家与国。也指国家。《水浒传》二三:不是武松见了这个人,有分教:阳谷县里,尸横血染。直教钢刀响处人头滚,宝剑挥时热血流。正是:只因酒色忘家国,岂见诗书误好人。

    ⊙只因酒色亡家国,岂见诗书误好人

    《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险道神脱了衣裳,这场话榜不小。乔俊贪淫不可论,故交妻女受奸情;只因酒色亡家国,岂见诗书误好人?

    ⊙只因酒色亡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

    《醒世恒言》三三:九曲黄河心较险,十重铁甲面堪憎。只因酒色亡家国,几见诗书误好人。

  • 转面忘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转面忘恩

    【释义】:

    一转脸就把别人的恩德忘却了。形容人忘恩负义之快。《水浒全传》八一:吴用笑道:“我观此人,生的蜂目蛇形,是个转面忘恩之人。他折了许多军马,废了朝廷许多钱粮,回到京师,必然推病不出,朦胧奏过天子,……若要等招安,空劳神力!”

  • 自己忘了自己是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自己忘了自己是谁

    【释义】:

    形容人经不起奉承,听几句吹捧的话便忘乎所以。《儿女英雄传》三二:我往往的见那些好戴高帽的爷们,只要人给他上上两句顺他,自己就忘了他自己是谁了,觉得那人说的都是实话,这话除了我别人还带是全不配。

    自家搓根绳儿去罢

    意谓自己搓根绳儿去吊死罢,省得我动手杀你。《西游记》三四:若牙缝里道半个“不”字,就自己忘了自己是谁,也免得你外公动手。

  • 忘其-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忘其wú qí

    连词

    用同“亡其”。连接分句,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还是”。

    《战国策·赵二》: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忘其憎怀而爱秦邪?(《战国策》中册页六四八)

    ——不知道三国是憎恶秦国而爱怀呢?还是憎恶怀而爱秦国呢?(怀:战国魏怀邑。属河内。三国:指赵、齐、楚。)

  • 老忘浑-汉语惯用语辞典

    老忘浑lǎo wàng hún

    方言。比喻老人糊涂健忘。元无名氏《替杀妻》“母亲又无甚证候,咫尺有些老忘浑。”

  • 忘年交-汉语惯用语辞典

    忘年交wàng nián jiāo

    指不拘年龄、辈分而结成的知交。《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王愿坚《普通劳动者》“两人都觉得出,他们这‘忘年交’的友谊在迅速地增进。”

  • 忘八蛋-汉语惯用语辞典

    忘八蛋wàng ba dàn

    詈词。梦花馆主《白娘子传奇》“咱们是河南任上送小姐回来的!什么强盗不强盗,好混帐的忘八蛋!”

  • 忘形交-汉语惯用语辞典

    忘形交wàng xíng jiāo

    指相处不拘形迹的知心朋友。《新唐书》“(孟郊)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

  • 忘言交-汉语惯用语辞典

    忘言交wàng yán jiāo

    指不用凭借语言而心意相通的知交。唐袁郊《甘泽谣》“(李源)悉将家业为寺公财。寺人日给一器食一杯酒而已。不置仆使,绝其知闻,唯与圆观为忘言交。”

  • 得乐忘忧-佛源语词词典

    得乐忘忧

    得到欢乐,忘却忧愁。指修炼佛法达到排除一切烦恼,进入解脱的境界。《祖堂集·卷八·曹山和尚》:“问:‘如何是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路?’师云:‘得乐忘忧。’”

  • 得失两忘-佛源语词词典

    得失两忘

    所得与所失全部忘却,不在考虑之中。佛家认为得与失的个人利益,都属于欲望、烦恼,是解脱的最大障碍,因此强调得失两忘,以平等心、平常心修道,以求证果。《碧岩录》卷九:“是非已去,得失两忘,净裸裸赤洒洒。”

  • 得意忘言-佛源语词词典

    得意忘言

    禅宗主张领悟禅法后即应忘却具体的言词;参禅悟道重在领悟禅法的要旨,不应拘泥于语言文字。《祖堂集·卷六·洞山和尚》:“师到泐潭见政上座谓众说话,云:‘也大奇,也大奇。道界不可思议,佛界不可思议。’师便问:“道界佛界则不问,且说道界佛界是什么人,只请一言。’上座良久无言。师催云:‘何不急道。’上座云:‘争则不得。’师云:‘道也未曾道,说什么争即不得。’上座无对。师曰:“佛之与道,只是名字,何不引教?’上座曰:‘教道什么?’师曰:‘得意忘言。’”源于上古汉语。《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佛家借用此语意表达自己的主张。现代汉语则另有用法,指人在满意自得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身分、地位而说出不得体的话来。例:他今天非常快活,该办的事都如愿以偿了,因此说起话来不免有点得意忘言。

  • 得鱼忘筌-佛源语词词典

    得鱼忘筌

    筌,又作“荃”,捕鱼器具,鱼笼之类。捕到鱼之后就把鱼笼子忘了。比喻达到目的之后而忘记实现目的的手段,指人的功利心太强。佛家用以指:经文的言词说教,目的是为了使人悟道,不可执迷于经文;领悟了道,可以抛开经文的说教。《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越州大珠慧海和尚》:“是以发菩提者得意而忘言,悟理而遗教,亦犹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也。”语出上古汉语。《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兔网)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佛家反其意而用之,强调应该“得鱼忘筌”。现代汉语同时承用上古汉语本义及佛家语意,视具体语境而用。郭沫若《新旧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 负义忘恩-佛源语词词典

    负义忘恩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虚堂和尚语录》卷五:“昔年曾扣睦州关,负义忘恩当等闲。见说吴音俱变尽,语言浑似广南蛮。”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沙汀《困兽记》二七:“公爷接着怒不可遏的指责起来,说他负义忘恩,说他不知好歹。”

  • 忘前失后-佛源语词词典

    忘前失后

    忘记前面的,又丢失了后面的,什么也没有得到。佛教修习佛法有顿悟和渐修两种方法。主张顿悟的门派则反对渐修。这是对渐修方法的批评。《祖堂集·卷六·投子和尚》:“第三问曰:‘其所修者,为顿,为渐。渐则忘前失后,何以集合而成;顿即万行多方,岂得一时圆满?’师答曰:‘真理即悟而顿圆,妄情息之而渐进。顿圆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得已全;渐修如长养成人,多年而志气方立。’”

  • 衣内忘珠-佛源语词词典

    衣内忘珠

    佛教故事。《五灯会元·卷十八·正法希明禅师》:“已灵独耀,不肯承当。心月孤圆,自生违背。何异家中舍父,衣内忘珠。”比如自身本有能力解决问题,却四处求别人想办法(自己衣服内就有宝珠,却四处讨饭吃)。《法华经·五百受记品》:“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姿,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需,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 忘-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忘wàng

    ①忘记。《陈涉世家》:“苟富贵,无相~。”《促织》:“抚军不~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②通“亡”。失去。《汉书·武五子传》:“子胥尽忠而~其号。”

    另见wú。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陶潜《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得失,以此自终。”

    【忘情】①无喜怒哀乐之情。《世说新语·伤逝》:“圣人~,最下不及情。”②不为情感所动。杜甫《写怀二首》之一:“全命甘留滞,~任荣辱。”

    【忘形】①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养形者忘利。”②高兴得失去常态。杜甫《醉时歌》:“~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忘言】彼此已心领神会,无须言语。陶潜《饮酒》之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晋书·山涛传》:“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之契。”

  • 忘-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忘wú

    【忘其】连词。表选择。可译为“还是”。《战国策·赵策二》:“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憎怀而爱秦邪?”(怀:魏国地名。)

    另见wàng。

  • 乐而忘返-现代汉语大词典

    乐而忘返lè ér wàng fǎn

    【释义】:

    快乐得忘记返回。形容留恋之意。如:这里林壑优美,令人乐而忘返。

  • 健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健忘jiàn wàng

    【释义】:

    容易忘事。巴金《春》:“少女的心并不是健忘的。”

  • 公而忘私-现代汉语大词典

    公而忘私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郭沫若《到宜兴去》:“像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代汉语大词典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qián shì bù wàng hòu shì zhī shī

    【释义】:

    语出《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指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难道我们还不记取这些教训吗?”

  • 勿忘我-现代汉语大词典

    勿忘我wù wàng wǒ

    【释义】:

    一种被认为象征友谊或爱情的花。参见“勿忘草”。

  • 勿忘草-现代汉语大词典

    勿忘草wù wàng cǎo

    【释义】:

    一二年生草本。茎柔弱,分枝,叶互生,矩圆状条形或倒披针形,几乎无叶柄。全株有毛。初夏开浅蓝色花。原产欧洲,中国各地都有栽培。可供观赏。西方男女摘而佩戴在襟上,以示勿相忘,故名。

  • 说东忘西-现代汉语大词典

    说东忘西shuō dōng wàng xī

    【释义】:

    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柳青《狠透铁》:“一贯没担过事的人嘛,一下子料理五十来户人家的庄稼事务…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说东忘西。”

  • 丢三忘四-现代汉语大词典

    丢三忘四diū sān wàng sì

    【释义】:

    同“丢三落四”。刘克《央金》:“她经常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

  • 善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善忘shàn wàng

    【释义】:

    健忘,记忆力差。如:你真是善忘,怎么连这样大的事都不记得了?

  • 国尔忘家-现代汉语大词典

    国尔忘家guó ěr wàng jiā

    【释义】:

    见“国而忘家”。

  • 国而忘家-现代汉语大词典

    国而忘家guó ér wàng jiā

    【释义】:

    也作“国尔忘家”。为国事而不顾家庭。语出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郭沫若《到宜兴去》:“像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又如: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 得鱼忘荃-现代汉语大词典

    得鱼忘荃dé yú wàng quán

    【释义】:

    见“得鱼忘筌”。

  • 得鱼忘筌-现代汉语大词典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释义】: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筌,捕鱼用的竹器。语出《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筌,也作“荃”。引鱼上钩的香草。郭沫若《新旧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 得意忘形-现代汉语大词典

    得意忘形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

    语出《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忘乎所以。沙汀《在祠堂里》:“当他向他的同事问询了几句以后,他就更加嚷叫得口沫乱飞,显出一种得意忘形的神态。”

  • 备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备忘bèi wàng

    【释义】:

    记录下来,以备遗忘时查阅。孙犁《耕堂读书记(二)》:“所记更为简略,系备忘性质。”

  • 备忘录-现代汉语大词典

    备忘录bèi wàng lù

    【释义】:

    ①外交文书的一种。用来声明自己方面对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或把某些事项概况通知对方。②随时记载,帮助记忆的簿册。张天民《战士通过雷区》:“这些不连贯的文字,是秘书科长给局长写的备忘录。”

  • 废寝忘食-现代汉语大词典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常形容专心致志。

  • 永志不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永志不忘yǒng zhì bù wàng

    【释义】:

    永远记住,不遗忘。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 没世不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没世不忘mò shì bù wàng

    【释义】:

    终身不能忘记。如:您老人家的恩情我没世不忘。也作“没齿不忘”。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者也。”

  • 没齿不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没齿不忘mò chǐ bù wàng

    【释义】:

    见“没世不忘”。

  • 流连忘返-现代汉语大词典

    流连忘返liú lián vvàng fǎn

    【释义】: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冰心《三寄小读者》:“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你就会感到又喜又惊,流连忘返。”

  • 淡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淡忘dàn wàng

    【释义】:

    印象渐淡以至于忘却。杨朔《火并》:“十年来这个人物早被我淡忘了。”

  • 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wàng

    【释义】:

    忘记;不记得。周恩来《致柯棣华大夫家属的慰问信》:“我们受惠于他的极多,使我们永不能忘。”

  • 忘八-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八wàng bā

    【释义】:

    ①龟、鳖的俗称。又称王八。多用作詈词。如:这个天杀的老忘八。②称其妻有外遇的男子。如:妻子有情夫是他没有想到的,他气愤自己居然被戴上了绿帽子,当了忘八。

  • 忘八蛋-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八蛋wàng bā dàn

    【释义】:

    詈词。鲁迅《阿Q正传》:“‘忘八蛋!’秀才在后面用了官话这样骂。”参见“忘八”。

  • 忘本-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本wàng běn

    【释义】:

    境遇变好后忘掉原来情况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柳青《狠透铁》:“人不应该忘本啊!良心到什么时候都是要的。”

  • 忘乎其形-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乎其形wàng hū qí xííng

    【释义】:

    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郭沫若《高渐离》:“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

  • 忘乎所以-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乎所以wàng hū suǒ yǐ

    【释义】:

    同“忘其所以”。古华《芙蓉镇》:“但这时,他头脑膨胀,忘乎所以,加上文化水平、政治阅历有限,估错了形势。”

  • 忘记-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记wàng jì

    【释义】:

    ①所熟悉或经历的事物不再留在记忆中;不记得。朱自清《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②该做的事没有想到去做。陈登科《赤龙与丹凤》:“他伸手一摸,军帽忘记戴了,又跑回来找帽子。”③没有感觉到。李准《耕云记》:“电闪着,雷打着,风卷着云…那时我也忘记害怕啦!只觉得好看。”

  • 忘机-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机wàng jī

    【释义】:

    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我完全忘机于幽居的情趣之中。”

  • 忘年-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年wàng nián

    【释义】:

    不拘年龄、行辈,以德才相敬慕。郭沫若《屈原》:“我愿意永远和你做一个忘年的朋友。”

  • 忘年交-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年交wàng nián jiāo

    【释义】:

    以才德相契,不拘年龄、行辈而结成的知交。王愿坚《普通劳动者》:“两人都觉得出,他们这‘忘年交’的友谊在迅速地增进。”

  • 忘形-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形wàng xíng

    【释义】:

    ①形容过度高兴而失去常态。陈残云《山谷风烟》:“朱细芳忘形地扑向周祺,好像周祺就是她日夜想念、而又杳无音信的亲哥哥。”②朋友相处不拘形迹。丁玲《一九三〇年春上海》:“他们从前是多么忘形的亲热过。”

  • 忘却-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却wàng què

    【释义】:

    忘记掉。李国文《月食》:“有些值得永远记忆,有些应该彻底忘却。”

  • 忘我-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我vvàng wǒ

    【释义】:

    忘记自己。形容人公而忘私。曹靖华《风雨六十年》:“英勇战斗,忘我劳动。”也形容超然尘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侯金镜《漫游小五台》:“心情逐着林海的波涛起伏,舒畅辽阔得将要进入忘我的境界。”

  • 忘怀-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怀wàng huái

    【释义】:

    ①不介意;不放在心上。李劼人《天魔舞》:“白知时在迈过贞女坊,奔上马路时,是这样为他同姓的古女叹息,把自己的命运倒暂时的忘怀了。”②忘记。袁鹰《深深的怀念》:“他最不能忘怀的是:那年五月初的一天上午,他把一船红军送过江来。”

  • 忘其所以-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其所以wàng qí suǒ yǐ

    【释义】:

    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茅盾《子夜》:“吴荪甫忘其所以的突然问道:‘呀呀!和甫!我们那八个厂没有事吧?’”

  • 忘命-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命wàng mìng

    【释义】:

    不怕死;竭尽全力。韩少功《飞上蓝天》:“如今软的怕硬的,硬的怕忘命的。”周立波《山乡巨变》:“全社的男子,不论老少,也都忘命地干了。”

  • 忘性-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性wàng xìng

    【释义】:

    健忘的毛病。欧阳山《高干大》:“老子,忘性大了,不顶事了。”

  • 忘神-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神wàng shén

    【释义】:

    ①犹出神。精神高度集中而发呆的样子。郭沫若《一只手》:“他在自己的唇边浮着会心的微笑,忘神地看见烟斗上的烟子在空中打着圈儿。”②绝思忘虑。朦胧恍惚的精神状态。郭沫若《脱离蒋介石以后》:“死后我想是最恬静也没有的,那儿,就是宗教家所幻想的天堂,文学家所幻想的乐园,比抽大烟上了瘾的人所感受的那种忘神状态恐怕还要愉快。”

  • 忘恩负义-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恩负义wàng ēn fù yì

    【释义】:

    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陈残云《山谷风烟》:“想不到此人是个忘恩负义的软骨头,把我出卖了。”

  • 忘恩背义-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恩背义wàng ēn bèi yì

    【释义】:

    忘恩负义。范文澜等《中国通史》:“荐主与被荐人在政治上发生君臣的关系,在私人情感上发生父子的关系,被荐人如果对荐主不表现臣子的情分,就算忘恩背义,将为士类所不齿。”

  • 忘情-现代汉语大词典

    忘情wàng qíng

    【释义】:

    ①无动于衷;感情上不受牵挂。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可是我们木刻家呵,怎能忘情于中国宣纸呢?!”②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王西彦《风雪》:“他原来应该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当他激动起来时,却极容易忘情。”

  • 念念不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

    【释义】:

    牢记在心,片刻不忘。语出《云笈七签》卷五五:“日日存之,时时相续,念念不忘。”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 好了伤疤忘了疼-现代汉语大词典

    好了伤疤忘了疼.hǎo le shāng bā wàng le téng

    【释义】:

    比喻忘了教训。龚昌盛《沉浮》:“好了伤疤忘了疼,世上这样的人倒也不少。”

  • 过目不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过目不忘guò mù bù wàng

    【释义】:

    书一经看过就能记住。极言记忆力强。

  • 遗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遗忘yí wàng

    【释义】:

    忘记。茅盾《一个女性》:“一幕久已遗忘的故事蓦地再现出来。”

  • 负义忘恩-现代汉语大词典

    负义忘恩fù yì wàng ēn

    【释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沙汀《困兽记》:“公爷接着怒不可遏的指责起来,说他负义忘恩,说他不知好歹。”

  • 贵人多忘事-现代汉语大词典

    贵人多忘事guì rén duō wàng shì

    【释义】:

    讥诮显贵者不念旧交。也嘲人健忘。茅盾《腐蚀》:“你现在是得意了,——地位也高了,朋友也多了,贵人多忘事,怪不得你记不起我这老同学,老朋友。”

  • 见利忘义-现代汉语大词典

    见利忘义jiàn lì wàng yì

    【释义】:

    看到私利就不顾道义。如:你这个见利忘义的无耻小人,还有什么脸面到这里来。

  • 数典忘祖-现代汉语大词典

    数典忘祖shǔ diǎn wàng zǔ

    【释义】:

    春秋时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谈:晋国何以没有贡物?谈答以晋国从来没有受到周王室器物的赏赐,所以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的始祖唐叔开始,就不断受到王室的赏赐,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道这些史实,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事见《左传·昭公十五年》。后用以比喻忘本。现也用以比喻对祖国历史的无知。高燮《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吁嗟假学何其多,数典忘祖圣所呵。”

  • 背恩忘义-现代汉语大词典

    背恩忘义bèi ēn wàng yì

    【释义】:

    背弃恩德,忘却道义。如:他是一个背恩忘义的小人。

  • 相忘-现代汉语大词典

    相忘xiāng wàng

    【释义】:

    彼此忘却。白采《被摈弃者》:“我宝宝一天一天的烦聒我,同伴都像与我相忘了。”

  • 舍死忘生-现代汉语大词典

    舍死忘生shě sǐ wàng shēng

    【释义】:

    指不顾生命危险。柯岩《难忘的岁月》:“人们见物思人,以十分虔诚的心情缅怀当年烈士英勇就义,为祖国人民舍死忘生。”

  • 三忘-汉语大词典

    三忘

    【1】谓将士出征当忘却三事:忘家﹑忘亲﹑忘身。《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將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軍約束﹐則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則忘其身。”

  • 不忘溝壑-汉语大词典

    不忘溝壑

    【1】为守信义,即使弃尸沟壑而无恨。《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赵岐}注:“志 士守義者也﹐君子固窮﹐故常念死無棺椁没溝壑而不恨也。”

  • 兩忘-汉语大词典

    兩忘

    【1】两者一起忘记。{元}{倪瓒}《听袁员外弹琴》诗:“兩忘絃與手﹐流泉松吹聲。”《庄子·大宗师》:“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唐}{白居易}《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性與時相遠﹐身將世兩忘。”【2】特指物我﹑身世两者一起忘记。{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揆拙迷三雀﹐勞生昧兩忘。”《艺文类聚》卷五七引{南朝}{梁武帝}《连珠》:“是以弘道歸於兼濟﹐至德由乎兩忘。”

  • 健忘-汉语大词典

    健忘

    【1】容易忘事。{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四折:“這都是你義海恩山不可當﹐再休提貴人健忘。”{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四:“以藥汁浸珠﹐自成粉﹐能治危病;又能救記性﹐不健忘。”{巴金}《春》九:“少女的心并不是健忘的。”{唐}{白居易}《偶作寄朗之》诗:“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2】指健忘症。{宋}{江休复}《江邻幾杂志》卷七五:“{陳彭年}姦諂﹐時有九尾野狐之號﹐晩節役用心神太過﹐遂成健忘。”《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朱砂安神丸》:“善忘前言曰健忘。”

  • 備忘錄-汉语大词典

    備忘錄

    【1】随時記载,帮助记忆的簿册。{张天民}《战士通过雷区》:“这些不连贯的文字﹐是秘书科长给局长写的备忘录。”【2】外交文书的一种。用来声明自己方面对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或把某些事项概况通知对方。

  • 備忘-汉语大词典

    備忘

    【1】谓记录下以备遗忘时查阅。{明}{海瑞}撰有《备忘集》。{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二)》:“所记更为简略﹐系备忘性质。”

  • 公而忘私-汉语大词典

    公而忘私

    【1】见“公爾忘私”。

  • 公爾忘私-汉语大词典

    公爾忘私

    【1】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明}{李贽}《晁错》:“〔{鼂錯}〕公爾忘私﹐而其父又唯知日夜傷{鼂氏}之不安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四回:“若説是爲了國法﹐所以公爾忘私﹐然而姓{朱}的却又明明爲着升官發財﹐才出首的:所以有點看不起這個人。”亦作“[公耳忘私]”﹑“[公而忘私]”。{汉}{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則爲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義所在﹐上之化也。”《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彼爲臣者既能捨家而顧國﹐國爾而忘家﹐公而忘私﹐則爲君者自當體彼一念之忠忱﹐或准其一月而半歸其家省視﹐或准其三十日或二十日歸其家省視。”{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象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

  • 公耳忘私-汉语大词典

    公耳忘私

    【1】见“公爾忘私”。

  •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汉语大词典

    前事不忘, 後事之師

    【1】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语出《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後汉书·张衡传》:“故恭儉畏忌﹐必蒙祉祚﹐奢淫諂慢﹐鮮不夷戮﹐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

  • 勿忘我-汉语大词典

    勿忘我

    【1】一种被认为象征友谊或爱情的花。原产{西欧}﹐我国各地都有引种﹐可供观赏。{{黄钢}{潭洁}}《勿忘我》:“随信寄给你一张像片和一束花……花是我自己种的﹐它开在园子里真好看﹐花的名字叫‘勿忘我’。”

  • 出公忘私-汉语大词典

    出公忘私

    【1】出于公心忘掉私情。{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盡掃刮同異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稱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

  • 丢三忘四-汉语大词典

    丢三忘四

    【1】见“丢三落四”。

  • 坐忘-汉语大词典

    坐忘

    【1】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唐}{孟浩然}《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漸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清}{钱谦益}《<颜子疏解>叙》:“不違仁者三月也﹐不違如愚者終身也。忘仁義﹐忘禮樂﹐而至于坐忘也。”《庄子·大宗师》:“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郭象}注:“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既忘其迹﹐又忘其所以迹者﹐内不覺其一身﹐外不識有天地﹐然後曠然與變化爲體而無不通也。”

  • 大忘-汉语大词典

    大忘

    【1】喻本末倒置。{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上》:“{司馬遷}之《叙傳》也﹐始自初生﹐及乎行歷﹐事無巨細﹐莫不備陳﹐可謂審矣﹐而竟不書其字者﹐豈{墨生}所謂大忘者乎?”《尸子》卷下:“{魯哀公}問{孔子}曰:‘{魯}有大忘﹐徙而忘其妻﹐有諸?’{孔子}曰:‘此忘之小者也。昔{商紂}有臣曰{王子須務}﹐爲諂﹐使其君樂須臾之樂而忘終身之憂﹐棄黎老之言而用姑息之謀。’”

  • 失忘-汉语大词典

    失忘

    【1】忘记。《水浒传》第二十回:“兄長是誰?真個有些面熟﹐小人失忘了。”

  • 善忘-汉语大词典

    善忘

    【1】健忘,记忆力差。《庄子·达生》:“夫忿滀之氣﹐散而不反﹐則爲不足;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家母年紀又不很大﹐那裏會善忘到這麽着。”《汉书·王褒传》:“其後太子體不安﹐苦忽忽善忘﹐不樂。”

  • 國耳忘家-汉语大词典

    國耳忘家

    【1】见“國而忘家”。

  • 國而忘家-汉语大词典

    國而忘家

    【1】谓为国事而忘其家。{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則爲人臣者主耳忘身﹐國耳忘家﹐公耳忘私。”{郭沫若}《水平线下·第一日》:“象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尔忘家﹑公尔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國而忘家。’我們科場是朝廷大典﹐你我爲朝廷辦事﹐就是不顧私親﹐也還覺得於心無愧。”

  • 國爾忘家-汉语大词典

    國爾忘家

    【1】见“國而忘家”。

  • 徙宅忘妻-汉语大词典

    徙宅忘妻

    【1】搬家忘记携带妻子。形容粗心﹑健忘。语本{汉}{刘向}《说苑·敬慎》:“{魯哀公}問{孔子}曰:‘予聞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諸?’{孔子}對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魏徵}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紂}乃忘其身。”亦猶是也。’”

  • 得魚忘筌-汉语大词典

    得魚忘筌

    【1】见“得魚忘荃”。

  • 得意忘言-汉语大词典

    得意忘言

    【1】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南朝} {梁}{吴均}《行路难》诗之五:“君不見{上林苑}中客﹐冰羅霧縠象牙席。盡是得意忘言者﹐探腸見膽無所惜。”《晋书·傅咸传》:“得意忘言﹐言未易盡。苟明公有以察其悾款﹐言豈在多。”【2】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二:“{唐}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八:“何况建立在这种境界的诗论﹐如所谓作诗方法也﹐读诗方法也﹐又都重在语中无语……重在不着一字﹐重在得意忘言。”

  • 得兔忘蹄-汉语大词典

    得兔忘蹄

    【1】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後之賢者﹐有如以水投水者乎?有如得兔忘蹄者乎?”

  • 得意忘象-汉语大词典

    得意忘象

    【1】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跋滕子济所藏唐人出游图》:“昔人深于畫者得意忘象﹐其形模位置有不可以常法觀者……此此寫{唐}人出游狀﹐據其名題﹐或有弗同時者﹐而揚鑣竝驅﹐睇眄相語﹐豈亦於世得意忘象者乎?”{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聰明深達﹐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 得魚忘荃-汉语大词典

    得魚忘荃

    【1】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成玄英}疏:“筌﹐魚笱也﹐以竹爲之﹐故字從竹。亦有從草者﹐蓀荃也﹐香草也﹐可以餌魚﹐置香於柴木蘆葦之中以取魚也。蹄﹐兔罝也﹐亦兔弶也﹐以繫係兔脚﹐故謂之蹄。此二事﹐譬也。”{三国} {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四:“嘉彼釣叟﹐得魚忘筌。”{郭沫若}《新旧与文白之争》:“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 得意忘形-汉语大词典

    得意忘形

    【1】谓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宋}{欧阳修}《试笔·李邕书》:“余雖因{邕}書得筆法﹐然爲字絶不相類﹐豈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2】《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谓因高兴而物我两忘。后以“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忘乎所以。{沙汀}《在祠堂里》:“当他向他的同事问询了几句以后﹐他就更加嚷叫得口沫乱飞﹐显出一种得意忘形的神态。”{元}{鲜于必仁}《折桂令·画》曲:“手掛掌坳﹐得意忘形﹐眼興迢遥。”《官场维新记》第六回:“{袁伯珍}弄得得意忘形了。”

  • 從流忘反-汉语大词典

    從流忘反

    【1】谓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記得了﹐久而久之﹐不論尊卑長幼﹐遠近親疏﹐一股腦子﹐把稱謂擱起來﹐都叫别號﹐尤其怪。照這樣從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後﹐只怕就會有‘甲齋父親’﹑‘乙亭兒子’的通稱了。”

  • 廢寢忘餐-汉语大词典

    廢寢忘餐

    【1】犹言廢寢忘食。{元}{高文秀}《一枝花·咏惜花春起早》套曲:“因早起空閑鴛枕眠。廢寢忘餐把花戀。”{宋}{赵令畤}《蝶恋花》词之三:“廢寢忘餐思想徧﹐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學生爲此事朝思暮想﹐廢寢忘餐﹐恨無良策。”

  • 廢寢忘食-汉语大词典

    廢寢忘食

    【1】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常形容专心致志。{元}{无名氏}《翫江亭》第二折:“你與他每日不曾離﹐直這般廢寢忘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元帝}在{江}{荆}間﹐復所愛習﹐召置學生﹐親爲教授﹐廢寢忘食﹐以夜繼朝。”《明史·杨守陈传》:“此臣所以朝夕憂思﹐至或廢寢忘食者也。”

  • 廢寢忘飱-汉语大词典

    廢寢忘飱

    【1】犹言废寝忘食。{元}{商衟}《新水令》套曲:“唱道是廢寢忘飱﹐玉減香消。”{明}{冯梦龙}《挂枝儿·不凑巧》:“香消玉減因誰害?廢寢忘飱爲着誰來?”《金瓶梅词话》第四三回:“我前生少欠他今世裏相思債﹐廢寢忘飱﹐倚定門兒待﹐房櫳静悄如何捱。”

  • 安不忘危-汉语大词典

    安不忘危

    【1】处在平安的环境,要经常想到可能会出現的困难危险。{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顺逆》:“出則祠兵﹐入則振旅﹐以閑習之。因於搜狩﹐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宋}{范仲淹}《论西京事宜札子》:“先王修德以服遠人﹐然安不忘危﹐故不敢去兵。”{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中:“安不忘危﹐是在先幾之士;盜亦有道﹐當知前事之師。”《易·繫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 弭忘-汉语大词典

    弭忘

    【1】忘却。《诗·小雅·沔水》:“心之憂矣﹐不可弭忘。”{南朝} {宋}{谢灵运}《郡东山望溟海》诗:“非徒不弭忘﹐覽物情彌遒。”{宋}{司马光}《祭张尚书文》:“知己之恩﹐重于姻戚﹐没身銜戢﹐不敢弭忘。”{明}{唐顺之}《与罗念庵修撰》:“年來世事擾擾﹐憂國一念﹐未能弭忘。”

  • 棄瑕忘過-汉语大词典

    棄瑕忘過

    【1】谓不追究缺点和过错。《南史·虞寄传》:“且聖朝棄瑕忘過﹐寬厚待人﹐改過自新﹐咸加叙擢。”

  • 棄忘-汉语大词典

    棄忘

    【1】抛开﹑忘掉。{晋}{傅玄}《鸿雁生塞北行》:“靈氣一何憂美﹐萬里馳芬芳;常恐物微易歇﹐一朝見棄忘。”《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足下任此﹐豈可不遠覽載籍廢興之由﹑榮辱之機﹐棄忘舊惡﹐寬和羣司﹐審量五材﹐爲官擇人?”

  • 樂以忘憂-汉语大词典

    樂以忘憂

    【1】指因眼前的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漁夫﹐將我這小小船兒棹將過去﹐驚起那幾行鷗鷺。似這等樂以忘憂﹐胡必歸歟。”【2】谓因乐于道而忘记忧愁。{唐}{韩愈}《答胡生书》:“謀道不謀食﹐樂以忘憂者﹐生之謂矣。”《论语·述而》:“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邢昺}疏:“發憤嗜學而忘食﹐樂道以忘憂。”{晋}{皇甫谧}《高士传·法具》:“同郡{田羽}薦{真}曰:‘處士{法真}﹐體兼四業﹐學窮典奥﹐幽居恬泊﹐樂以忘憂。’”

  • 樂而忘死-汉语大词典

    樂而忘死

    【1】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遂居深山之間﹐積土爲室﹐編蓬爲户﹐彈琴其中﹐以詠先王之風﹐亦可以樂而忘死矣。”

  • 樂而忘返-汉语大词典

    樂而忘返

    【1】快乐得忘记返回。极言留恋之意。《西湖佳话·六桥才迹》:“凡遊{西湖}者﹐都樂而忘返﹐所以有人贊道:若往{西湖}遊一遍﹐就是凡夫骨也仙!”《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慎卿}在{南京}﹐樂而忘返了。”《晋书·苻坚载记上》:“{堅}嘗如{鄴}﹐狩于{西山}﹐旬餘﹐樂而忘返。”

  • 樂道忘饑-汉语大词典

    樂道忘饑

    【1】谓醉心于圣道。《晋书·乐志下》:“與君周旋﹐樂道忘饑。我心虚静﹐我志霑濡。”

  • 數典忘祖-汉语大词典

    數典忘祖

    【1】{春秋}时{晋}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谈}:{晋国}何以没有贡物?{谈}答以{晋国}从来没有受到{周王}室器物的赏赐,所以无器物可献。{周王}指出从{晋}的始祖{唐叔}开始,就不断受到王室的赏赐,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的后裔,竟不知道这些史实,说他是“數典而忘其祖”。事见《左传·昭公十五年》。后用以比喻忘本。现也用以比喻对祖国历史的无知。{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況{周}{秦}兩家﹐實爲{南宋}導其先路﹐數典忘祖﹐其謂之何?”{高燮}《索黄滨虹治印先寄以诗》:“吁嗟假學何其多﹐數典忘祖聖所呵。”

  • 日昃忘食-汉语大词典

    日昃忘食

    【1】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魏书·鹿悆传》:“然高墉峻堞﹐非可易登;廣涘深隍﹐實爲難踐。是用日昃忘食﹑中宵憤惋者也。”《晋书·张骏传》:“寡君以乃祖乃父世濟忠良﹐未能雪天人之大恥﹐解衆庶之倒懸﹐日昃忘食﹐枕戈待旦。”《旧唐书·良吏传上·陈君宾》:“朕以{隋}末亂離﹐毒被海内﹐率土百姓﹐零落殆盡……是以日昃忘食﹐未明求衣﹐曉夜孜孜﹐惟以安養爲慮。”

  • 日旰忘餐-汉语大词典

    日旰忘餐

    【1】见“日旰忘食”。

  • 日旰忘食-汉语大词典

    日旰忘食

    【1】天色已晩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周书·乐运传》:“天子未明求衣﹐日旰忘食﹐猶恐萬機不理﹐天下擁滯。”亦作“[日旰忘餐]”。{唐}{长孙无忌}《进律疏议表》:“日旰忘餐﹐心存於哀矜;宵分不寐﹐志在於明威。”《後汉书·儒林传上·尹敏》:“與{班彪}親善﹐每相遇﹐輒日旰忘食﹐夜分不寢。”

  • 昏忘-汉语大词典

    昏忘

    【1】谓糊涂健忘。{唐}{杜甫}《送率府程录事还乡》诗:“鄙夫行衰謝﹐抱病昏忘集。”《梁书·刘显传》:“{約}曰:‘老夫昏忘﹐不可受策;雖然﹐聊試數事﹐不可至十也。’”

  • 永志不忘-汉语大词典

    永志不忘

    【1】永远记住,不遗忘。{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曹禺}等}《胆剑篇》第一幕:“{范蠡}(含蓄地):‘敬谢{伍相国}的忠告﹐这一切﹐我们君臣永志不忘。’”{凌力}《星星草》第一章五:“你们后生当永志不忘﹐报仇雪恨!”

  • 没世不忘-汉语大词典

    没世不忘

    【1】终身不能忘记。《礼记·大学》:“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所以没世不忘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狎弄於危急之中﹐何怪其没齒不忘也。”{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此三甲紀念﹐實吾民没齒不忘者也。”《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九年》:“二{荀令}之論人﹐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亦作“[没齒不忘]”。

  • 没齒不忘-汉语大词典

    没齒不忘

    【1】见“没世不忘”。

  • 没齒難忘-汉语大词典

    没齒難忘

    【1】终身难以忘记。《镜花缘》第四五回:“法外施仁﹐没齒難忘!”{明}{无名氏}《四贤记·出家》:“修行報德﹐慨從我志﹐没齒難忘。”

  • 流連忘返-汉语大词典

    流連忘返

    【1】见“流連忘反”。

  • 流連忘反-汉语大词典

    流連忘反

    【1】留恋不舍,忘记返回。《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照這等流連忘返﹐優柔不斷起來﹐我姊妹竊以爲不可。”《封神演义》第九五回:“人君之宴樂有常﹐未聞流連忘反。”亦作“[流連忘返]”。{冰心}《三寄小读者》六:“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你就会感到又喜又惊﹐流连忘返。”

  • 流溺忘反-汉语大词典

    流溺忘反

    【1】犹言流连忘反。《宋书·傅亮传》:“前車已摧﹐後鑾不息﹐乘危以庶安﹐行險而徼幸﹐於是有顛墜覆亡之禍﹐殘生夭命之釁。其故何哉?流溺忘反﹐而以身輕於物也。”

  • 淡忘-汉语大词典

    淡忘

    【1】印象渐淡以至于忘却。{峻青}《秋色赋·瑞雪图》:“战争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有一些健忘人对过去的事情渐渐地淡忘了。”{柳亚子}《五四纪念一首为辅仁大学附中奔流社预赋》:“革命前驅豈淡忘?奇兵‘五四’起蒼黄。”{杨朔}《火并》:“十年来这个人物早被我淡忘了。”

  • 捐忘-汉语大词典

    捐忘

    【1】忘却。{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七五:“吹嘘誰以益?江湖相捐忘。”

  • 捨死忘生-汉语大词典

    捨死忘生

    【1】谓不顾生命危险。{元}{李五}《虎头牌》第三折:“想俺祖父捨死忘生﹐赤心報國。”《西游记》第六一回:“他三個捨死忘生﹐又鬥有百十餘合。”{柯岩}《难忘的岁月·雨花台上》:“人们见物思人﹐以十分虔诚的心情缅怀当年烈士英勇就义﹐为祖国人民舍死忘生。”

  • 撇忘-汉语大词典

    撇忘

    【1】撇开﹐忘却。《白雪遗音·马头调·秋色横空》:“孤單單失了群的鴻雁聲兒軟﹐不由人的想思﹐叫奴難撇忘。”

  • 背義忘恩-汉语大词典

    背義忘恩

    同“[背恩忘義]”【1】{清}{洪昇}《长生殿·骂贼》:“那滿朝文武﹐平日高官厚禄……那一件不是朝廷恩典﹐如今却一箇箇貪生怕死﹐背義忘恩﹐争去投降不迭。”{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義忘恩﹐更待干罷。”{明}{梁辰鱼}《浣纱记·死忠》:“我爲汝父忠臣﹐西破强{楚}﹐南服勁{越}﹐名揚諸侯﹐有霸王之功。今日背義忘恩﹐反賜我死。”

  • 背恩忘義-汉语大词典

    背恩忘義

    【1】背弃恩德﹐忘却道义。《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小女蒙活命之恩﹐豈敢背恩忘義。”《魏书·萧宝夤传论》:“背恩忘義﹐梟鏡其心。”《晋书·忠义传序》:“雖背恩忘義之徒不可勝載﹐而蹈節輕生之士無乏於時。”《醒世恒言·白玉娘忍苦成夫》:“幸得主人釋放﹐留爲家丁﹐又以妻子配我﹐此恩天高地厚﹐未曾報得﹐豈可爲此背恩忘義之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