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是什么意思
疏忽←→慎重 谨慎 精心-反义词词典
疏忽←→慎重 谨慎 精心shūhu-shènzhòng jǐnshèn jīngxīīn
【词性】:形
疏忽:忽略;粗心大意。
慎重:认真谨慎。
谨慎:小心注意,防止发生不幸或不利的事情。
精心:专心用力;特别用心。
【例】 譬如有一次,副业组的人一时疏忽,叫老母猪压死两条刚出生的小猪儿,宋老大整整嚷了一天,回到家里,还把闺女小秀训得哭了半夜。(西戎:《宋老大进城》) 但为了老人家的事,你作儿女的,却不可不存一番慎重,须得请个人看看;听他说定那天,便是那天。(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温暖紧密的隧道底下。(〔法〕法布尔:《蝉》) 她们也是四月沙沙的雨声里竞红赛绿的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她们也在生根长叶,也在精心地孕育着自己那未来的花苞。(严阵:《牡丹园记》)
留神←→疏忽 粗心-反义词词典
留神←→疏忽 粗心liúshén-shūhu cūxīn
【词性】:形
留神:小心;注意。
疏忽:忽略;粗心大意。
粗心:疏忽;不细心。
【例】 张腊月装出很认真的样子说:“我得向你说明白了:我这人,睡觉可不老实,伸胳膊蹬腿的,什么全来,你可得留神!”(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夜牧中,草原在繁星的闪烁下或者在月光的披照下,该发生多少动人的情景,但人们却在安静的睡眠中疏忽过去了;……(碧野:《天山景物记》) 学诗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气,仅猎古人皮毛。(清·叶燮:《原诗·外篇下》)
留心←→忽略 大意-反义词词典
留心←→忽略 大意liúxīn-hūlüè dàyì
【词性】:动
留心:注意。
忽略:没有注意到。
大意:疏忽;不注意。
【例】 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法〕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叶圣陶:《苏州园林》) 贵他娘也说:“小心没有不是!大意会招来杀身之祸。”(梁斌:《烽烟图》)
留意←→疏忽-反义词词典
留意←→疏忽liúyì-shūhu
【词性】:形
留意:小心;注意。
疏忽:忽略;粗心大意。
【例】 洪燕坐在辎重队的平板大车上,留意沿途村庄墙壁上的标语口号。(王林:《叱咤风云》) 寇二虎本想喊人或打电话,但是他不敢这样做。他在竭力等待着高铁庄的疏忽。那时只消几秒钟,就可以拔枪打死他。(雪克:《战斗的青春》)
勤奋←→怠惰 玩忽 懈怠 懒散-反义词词典
勤奋←→怠惰 玩忽 懈怠 懒散qínfèn-dàiduò wánhū xièdài lǎnsǎn
【词性】:形
勤奋:不懈地努力。
怠情:懒惰。
玩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
懈怠:松懈懒惰。
懒散:松懈散漫,不振作。
【例】 我祝贺他成功地画出了他的精神状态,表现了他的快乐、他的勤奋,他的对我的这个时代的信心!(巴金:《三次画像》) 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尔。(东汉·班固:《汉书·疏广传》) 是以贤者懈怠而不勤,有功者隳而简其业,此亡国之风也。(《韩非子·八奸》) 带工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象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面。(夏衍:《包身工》) 国家工作人员办理兵役工作时,收受贿赂、营私舞弊的,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兵役工作遭受严重损失的,分别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勤谨←→玩忽-反义词词典
勤谨←→玩忽qíhjìn-wánhū
【词性】:形
勤谨:工作努力,勤劳。
玩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
【例】 所喜都是自己平日勤谨的好处,一件一件的预先弄妥,还不费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忽-古汉语虚词词典
忽hū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的施行和情况的出现迅速而出人意料。义即“忽然”、“突然”。①于是当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吕,凉风忽至,草木成实。(《列子·汤问》)——句义:于是在春天时他叩响了属于金音的商弦,弹奏出代表八月的南吕乐曲,〔琴声响处〕忽然刮来凉爽的秋风,草木都结出丰硕的果实。②计子勋者,不知何郡县人,皆谓数百岁,行来于人间。一旦忽言日中当死,……至日中果死。(《后汉书·计子勋传》)③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陶渊明集·拟古》)——值:碰上……时候。④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全唐诗·韩愈:东都遇春》)——尔来:近来。⑤相传此石忽见于此,本长九尺,今加六寸矣。(《酉阳杂俎·诺皋记上》)⑥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楚辞·屈原:九歌·少司命》)——句义:〔少司命穿着〕荷衣系着蕙带,忽而来了突然又离去。荷衣、蕙带:指神的服饰。倏(shū):突然。⑦灵舆至殡宫,有女子縗经临穴。众方惊顾,忽而风激雷轰,继以急雨,转瞬间已失所在。(《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縗经(cuīdié):古代用麻布做的丧服、丧带。此做动词:穿着丧服,佩着丧带。灵舆:灵车。方惊顾:正惊讶地回头看。失所在:消失得无影无踪。
忽然-古汉语虚词词典
忽然hū rán
副词
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施行或情况出现的迅速、出人意料。义即“很快〔地〕”、“忽然”。“忽焉”义同。①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若白驹之过隙:就像骏马掠过门缝〔那样快〕。已:停止,终结。②其后贼复忽然而至,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后汉书·刘平传》)③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搜神记·张颢》)④角牴之戏,有假作吏部令史与水部令史相逢,忽然俱倒。(《太平广记·诙谐六·尚书郎》)——角(jué)牴(dǐ):古代的一种技艺表演,类似现代的摔跤。⑤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文选·孔融:论盛孝章书》)——不居:不停留。如流:像流水〔那样快〕。五十之年:五十岁。
忽焉-古汉语虚词词典
忽焉hū yān
副词
见“忽然”。
倏忽-古汉语虚词词典
倏忽shū hū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施行的迅速和突然。义即“忽而”、“忽然”、“很快地”。也作“倐忽”。①怯勇无常,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吕氏春秋·决胜》)——句义:怯懦和勇敢并没有一定,忽而去忽而来,没有谁知道其中的道理。②倐忽变化,与物推移。(《淮南子·修务训》)——与物推移:随万物变化而变化。③倐忽青春度,奔波白日颓。(《白居易集·酬卢秘书二十韵》)④倏忽向二纪,奸雄多是非。(《杜工部集·咏怀》)——向二纪:将近两年。⑤倏忽变星霜,悲伤满衷抱。(《全唐诗·李绅:怀东郭居》)——变星霜:此指岁月变换。衷抱:怀抱,内心。
倐忽-古汉语虚词词典
倐忽shū hū
副词
见“倏忽”。
奄忽-古汉语虚词词典
奄忽yǎn hū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突然施行,情况忽然出现。义即“忽然”、“突然”。“奄然”义同。①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后汉书·班超传》)——犬马:班超自谦之词。齿歼:牙齿脱落,喻年老。僵仆:指死亡。②〔帝〕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咷,若丧考妣。(《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升遐:升天。若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③徘徊良久,奄然不见。(《搜神记·石子冈》)④江陵所用之人,一切抑没。其精强干办之才略,奄然无复存于世。(《牧斋初学集·少保梁公卹忠录序》)——一切抑没:一律被压抑埋没。精强干办之才略:精明强干的人才。干办:精干能办事。
忽而-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忽而hūér
〈副〉①忽然,表示事情发生得突然。只能作状语。
妈妈讲到这里,忽而停住了|老师觉得奇怪,忽而露出满意的笑容
②一会儿。同时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对的动词或形容前面作状语。
他忽而把试管放在酒精灯上烧,忽而拿起笔来写什么,忽而又把两个试管里的液体倒在一起|灯管忽而亮忽而灭的|他忽而放声大笑,忽而闷闷不乐
忽略-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忽略hūlüè
〈动〉没有注意到,疏漏了。用于具体的事物。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
数量当然重要,质量也不能忽略|检验产品时,一个小的疵点也不应该忽略|给他留饭的事被我忽略了|这类研究常为一般的科学家所忽略|伤风感冒也忽略不得|不要忽略这个不起眼的小零件|不能只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游览者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这点小事可以忽略不计
忽视-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忽视hūshì
〈动〉不注意,不重视。常作谓语,宾语可以是身体、事情等具体事物,也可以是安全、思想教育等抽象事物。也可以作定语、宾语。
这个地方虽然很偏僻,政府却并没有忽视它|他们这两种人都忽视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他一心想捞钱,却忽视了他的对手|绝不能忽视这两股敌人|这道手续被忽视了|这种病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修养问题是件重要的完全不可忽视的事情|老年人得了感冒,绝对不容忽视
疏忽-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疏忽shūhu
〈动〉粗心大意,忽略。常作谓语,一般要带宾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
即使是熟人,也不能疏忽了防备|疏忽了自己的责任|疏忽职守|疏忽了对子女的管教|疏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他一时疏忽,下班时竟忘记了锁抽屉|搞火箭,一颗罗丝钉也不能疏忽|他竟然把这一点一直给疏忽了|有时,一点点疏忽就能造成大事故|她处处小心谨慎,惟恐有半点疏忽|她知道没通知科长值班是她的疏忽
忽略-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忽略hūlüè
没注意到——注意(青年人有很高的热情,但也有不足,容易~一面,忽略另一面。)、重视(~扶植新生事物)
忽视-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忽视hūshì
不重视——重视(应该告诉同学们,~数理化,忽视学语文的倾向是不对的。)、注意(许多同志有忽视艺术性的倾向,因此,应该~这方面的提高。)
恍忽-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恍忽huǎnghū
见[恍惚]
疏忽-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疏忽shūhu
粗心大意,忽略——留意、留心(在侦察时,要格外~,哪怕是疏忽一条小沟,也可能在战斗中增加意想不到的困难。)、周密(事物不是绝对的,考虑得再~,也可能有疏忽之处。)
倏忽-古语词今用词典
倏忽shūhū
顷刻、转眼之间。战国时、楚襄王亲近小人,荒淫放荡,置国家大事于不顾。秦攻占其五城,楚臣庄辛以寓言故事讽喻襄王:蜻蜓六腿四翅,翱翔于天地之间,逍遥自在,却不知五尺孩童调糖浆胶丝,从高空中将它粘住,而其下场是蚂蚁的食物。黄雀俯身啄食米粒,仰身栖息在茂密的树丛中,鼓动双翼,奋力高翔,自由自在,殊不知那公子王孙,左手握弹弓,右手按上弹丸,正以它为射击目标。黄雀“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转眼之间,就坠落在公子的手里了,)今秦军压境,而你却醉生梦死。(《战国策·楚策四》)后引申为:形容时间迅速流逝,行动急速。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①顷刻、转眼之间。菡子《黄山小记》:“太阳突然上升了,半圆形的,我不知道它有多大,它的光辉立即四射开来,随着它的上升,它的颜色倏忽千变,朱红、橙黄、淡黄……“《随笔》:“但可以想见,他定是一边用劲春碓,一边瞅着杵臼中闪闪烁烁的灿灿金谷时,倏忽就诗兴发作而脱口成章的。”《中国作家》:“正当我侃得起劲进入‘最佳状态’时,倏忽鼾声骤起。”
②形容时间迅速流逝。《人物》:“陈毅经由淮北、鲁南·穿插敌防,登太行山,西行阻雪,倏忽已是次年2月。”《团结报》:“在中国南海边上的小渔村,1978年还穷得有一点七万多人冒死偷渡出境谋生。倏忽十年,像从海底下长出一座现代城市。有人站在五十三层的深圳国贸大厦顶层鸟瞰,惊呼‘这是一夜之城’!”《成都晚报》:“时光倏忽,岁月流逝。”③行动急速,杨闻宇《兰州采遗》:“穿白大褂的师傅将一块金黄油光的面团揪住两端,伸直双臂,倏忽抻开,忽又拢回,面条折成双股。”
忽……忽……-关联词语词典
忽……忽……
“忽”,副词,跟“忽而”相似。两个叠用,构成“忽……忽……”的格式,表示并列关系。前后用两个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形容词、动词或方位词,表示一会这样,一会那样,情况不时变化。例如:
①百灵鸟群,象南方水上的浮萍一样,忽高忽低,在天空中流荡着。(阮章竞《矿山医生》)
②我的心就这么忽冷忽热,象冬天的风,休息一会儿,刮得更要猛;我静候着我的怒气冲来,没法儿止住。(老舍《月牙儿》)
③烦闷得厉害而发作时,他便如困兽要冲出牢笼似地东撞西撞,到后来竟发展成忽哭忽笑,捶胸撕发,非得姐姐给他吃下安眠药睡上两天方能平静。(航鹰《明姑娘》)
④马腹忽起忽落,鼻孔喷出热气,嘴里吐出白沫来。(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⑤看准了这一点,他略微把队伍整理一下,分成两股,互相策应,专向敌人的步兵冲杀,忽东忽西,忽分忽合。(姚雪垠《李自成》)
有时,“忽”后面也有用短语的。例如:
⑥光华忽用算盘,忽用苦求,也就是忽讲买卖,忽讲友情,只要有利于己的,什么方法都肯用,这正是流氓行为的模范标本。(鲁迅《致徐懋庸》)
忽而……忽而……-关联词语词典
忽而……忽而……
“忽而”,副词。两个叠用,构成“忽而……忽而……”的格式,用法与“一会儿……一会儿……”、“时而……时而……”相似,表示并列关系,即不同的情况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发生或不断变化。“忽而”后面是意义相对或相近的两个动词、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多用于书面。例如:
①在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实行王道和实行霸道,结果可以完全相同;而赞成王道的人和赞成霸道的人,虽然有时分为两派,甚至互相攻击,各不相让,然而,有时是同一种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忽而提倡王道,忽而又提倡霸道。(马南邨《王道和霸道》)
②我问你,你的意思,忽而软,忽而硬,究竟是怎么回事?(曹禺《雷雨》)
两个以上的“忽而”叠用,表示多种情况的不断更迭。例如:
③从他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忽而迟疑,忽而急躁,忽而又是兴奋。(曲波《林海雪原》)
④我们只要取一种刊物,看他一个星期,就会发见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颂扬战争,忽而译萧伯纳演说,忽而讲婚姻问题;但其间一定有时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对于国事的不满:这就是用出末一手来了。(鲁迅《二丑艺术》)
⑤还有二层,一是琐事太多,忽而管家务,忽而陪同乡,忽而印书,忽而讨版税;二是著作太杂,忽而做序文,忽而作评论,忽而译外国文。(鲁迅《致萧军、萧红》)
⑥我自寓沪以来,久为一班无聊文人造谣之资料,忽而开书店,忽而月收版税万余元,忽而得中央党部文学奖金,忽而收苏俄卢布,忽而往墨斯科,忽而被捕,而我自己,却全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鲁迅《致荆有麟》)
⑦道旁的屯落在九月的阳光的照射下,影影绰绰的,随着道路的拐弯,随着太阳的转动,这些屯落也在转动着,忽而转出长着红梗的荞麦,忽而转出村后的焦黄的豆田,忽而转出村中心的高音喇叭的长竿,忽而又露出一带粉墙,忽而这个村落在前那个屯落在后,忽而又转成这个屯落在近,那个屯落在远。(乔雪竹《日落的庄严》)
【辨析】
忽而……忽而……时而……时而……
两组关联格式都可以表示不同动作或状态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发生或不断变化。但“忽而……忽而……”还含有情况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人意料的意思;“时而……时而……”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⑧大地上没有一个活动的影子,连飞鸟都不知藏到什么地方去了,只有一架敌机象一只凶恶的鹰隼追捕着弱小的生物,在远处树丛间忽而冲下来,忽而翻上去,反复地飞翔着,机枪的声音在寂静的天空里清脆地震荡着。(慕湘《晋阳秋》)例⑧的“冲下来”、“翻上去”发生得迅速而又出人意料。
一忽儿……一忽儿……-关联词语词典
一忽儿……一忽儿……
“一忽儿”,副词。叠用构成“一忽儿……一忽儿”并列格式,意义和用法跟“一会儿……一会儿……相同,表示不同的动作或状态在很短的时间内交替发生。多用于方言。例如:
①剑波踱来踱去,十分愁闷,一忽儿坐在炕沿,手按炕桌沉思;一忽儿又皱着眉头,手扶下额凝想。(曲波《林海雪原》)
②远远近近的树林呼啸着,一忽儿低些,一忽儿高些,互相唱和着,呼啦呼啦……喊喊唶唶……(瞿秋白《暴风雨之前》)
③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泛滥;一忽儿雨脚奔驰。(徐迟《黄山记》)
④一忽儿我们给云雾包裹了。一忽儿,在寒冷的气流中出现了灼热的太阳。(徐迟《回首可怜歌舞地》)
有时,可以两个以上的“一忽儿”叠用,表示多种动作或现象的更迭。例如:
⑤牧人们看见小猪忽然发一阵野性,等忽儿可驯服了,他们是不忧愁的。所以这种兽性和韧的战斗决不是歇死替利地可以干得来的。一忽儿“绝望的狂跳”,一忽儿又“委靡而颓伤”,一忽儿是嚣张的狂热,一忽儿又捶着胸脯忏悔,那有什么用处。(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忽略 疏忽-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忽略 疏忽
忽略hūluè 疏忽shūhū
动词。表示对应该考虑到的事情不予注意。
“忽略”侧重于表示遗漏或没有全面照顾到。例如:“但因为盐太平常了,有时人们就容易把它忽略了”(秦牧:《艺海拾贝》);“从去年冬季以来,集中搞粮食,忽略了副业和经济作物”(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疏忽”着重表示对经管的事粗心大意。例如:“你要小心守寨,不可疏忽”(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上册):“可是细心的杨子荣却丝毫没有因为这个而疏忽了自己的戒备”(曲波:《林海雪原》)。
忽视 漠视 无视-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忽视 漠视 无视
忽视hūshì 漠视mòshì 无视wúshì
动词。表示对事情不注意,不放在心里。
“忽视”强调不在意、忽略掉,含有“可能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不加注意”的意味;较为常用。例如:“忽视现有企业的潜力,忽视增产节约,都是错误的”(《光明日报》,1979.5.1);“在艰苦环境里生长的东西,是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的”(秦牧:《花城》)。
“漠视”强调冷漠对待,不认为重要而不去注意;贬义比“忽视”明显,意思比“忽视”重。例如:“作者……揭示了这样一个虽然平凡却长久地为人漠视的真理:否认了个性,也就否认了革命性和独创性”(《文艺报》,1980,3);“‘这宇宙间有什么事不可漠视的呢?’一个朋友在他叹息里,曾这样极诚恳地说”(《胡也频选集》)。
“无视”强调有意不放在眼里,含有“根本不顾、根本不理”的意味;贬义程度比“漠视”又高些,意思最重。例如:“有的人只知道凭长官意志办事,无视党纪国法”(《光明日报》,1979.6.13);“有些作家无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而把它们割裂开来”(《文艺报》,1982,1);“回避矛盾、无视阻力……是有愧于这个时代,也同一个革命者战斗的姿态不相称的”(同上刊,1982,6)。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实用委婉语词典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意为一个人来到如天地般宽广的空间,就像是作客去远方旅行。语出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祸患常积于忽微-实用委婉语词典
祸患常积于忽微
意为灾祸常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为人所容易忽视。语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实用委婉语词典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意为祸害常常从微小的隐患开始,在人疏忽、不知不觉的时候爆发了。语出《汉书·司马相如传》。
忽朵云之飞彩,惊霁月之流辉-实用委婉语词典
忽朵云之飞彩,惊霁月之流辉
意为忽然收到你的信,就像看见你的容光。“霁”,即雨后或雪后转晴,此是喻指。
忽忽不乐-实用委婉语词典
忽忽不乐
意为不快的心情一阵阵涌上来。也作“怏怏不乐”。
忽敛忽纵-实用委婉语词典
忽敛忽纵
意为作者的想像一会儿收敛,一会儿放纵,很活跃。
忽略 疏忽-近义词应用词典
忽略 疏忽
忽略 hūlüè 疏忽 shūhu
【忽略】没有注意到。如:
1.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
【疏忽】对于负责经管的事粗心大意;忽略。如:
2.一个女人一疏忽,把水桶忘记在井边——他也飞快的提了这水桶去。
辨析:“忽略”指没注意到或全面思考中疏漏,是无意的,如只求数量忽略质量。有时指有意的,如这些事例是多余的,可以忽略不计。“疏忽”指马虎,是无意的,如很疏忽,太疏忽。
忽然 猛然 突然 骤然-近义词应用词典
忽然 猛然 突然 骤然
忽然 hūrán 猛然 měngrán 突然 tūrán 骤然 zhòurán
【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如:
1.忽然手脚有些发抖。
【猛然】忽然;骤然。如:
2.似乎前面有些脚步声;他正听,猛然间一个人从对面逃来了。
【突然】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如:
3.伊从马路边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
【骤然】突然;忽然。如:
4.赵太爷因此也骤然大阔,远过于他儿子初隽秀才的时候,所以目空一切,见了阿Q,也就很有些不放在眼里了。
辨析:“忽然”指来得突然而又迅速,如忽然下起大雨。“突然”指突如其来,又指发生在短促时间里,如机器突然停住了。“猛然”指气势猛,强而有力,程度比“突然”重,如他猛然回头一看,大吃一惊。“骤然”指急剧迅速,如掌声骤然像暴风雨般地响起来。“突然”还有形容词用法,如这事发生得太突然了。“忽然、猛然、骤然”无此用法。
忽视 轻视 漠视 无视-近义词应用词典
忽视 轻视 漠视 无视
忽视 hūshì 轻视 qīngshì 漠视 mòshì 无视 wúshì
【忽视】 不注意;不重视。如:
1.这对于我们的事业,确是一件很重要的完全不可忽视的事情。
【轻视】认为人的德才低下,或事物的作用不重要而不认真对待。如:
2.我不但不预备答复他们,而且还要轻视这样的无知的见解。
【漠视】冷淡地对待;不注意。如:
3.漠视群众利益,是党和人民所不能容许的。
【无视】不放在眼里;漠视;不认真对待。如:
4.无视群众力量必然会失败的。
辨析:“无视、漠视”程度重,“忽视”次,“轻视”较轻。“轻视”着重于“轻”,看不起或不认真对待人或事物,如轻视书本知识,轻视群众意见。“忽视”一般是无意的,如这道题被忽视了。“漠视”一般是有意的,贬义词,如漠视群众福利,漠视基本原则。“无视”贬义词,如反动派无视人民的力量。
疏忽 大意-近义词应用词典
疏忽 大意
疏忽 shūhu 大意 dàyi
【疏忽】忽略,粗心大意。如:
1.她只施展出一种女性的千依百顺来博得他们的疏忽和宽大。
【大意】不注意,疏忽。如:
2.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
辨析:“疏忽”指工作、职守、指挥等方面的粗心忽略,如疏忽职守,疏忽群众生活。“大意”指不留心,不注意,如粗心大意,麻痹大意。多指办事情,解决问题等,如他处理这问题太大意了。它还有名词用法,指主要的意思,如把这段文章的大意写出来。
公子忽-古文观止词典
公子忽gōng zǐ hū
【词性】:名词
人名,郑庄公之子,也称太子忽、世子忽、郑忽。后来继承君位,即郑昭公。在位四年,被高渠弥所杀(1)。《周郑交质》:郑公子忽为质于周。——郑国公子忽到周朝做人质。
忽-古文观止词典
忽hū
【词性】:动词
忽视,不重视(7)。《苏秦以连横说秦》:今之嗣主,忽于至道。——当今继位的君主,忽视了这个最重要的道理。《司马相如上书谏猎》: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祸患本来都藏在隐微的地方,而发生在人们不重视的时候。《深虑论》: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然而祸患往往发生在人们忽视的问题上。
忽-古文观止词典
忽hū
【词性】:副词
表示突然发生、出现。可译为“突然”、“忽然”(5)。《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突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秋声赋》:忽奔腾而砰湃。——突然奔腾砰湃。《放鹤亭记》:忽何所见。——忽然看见什么东西。
忽微-古文观止词典
忽微hū wēi
【词性】:名词
忽和微都是极小的度量单位名称。这里指细小的事情(1)。《五代史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常是在细小的事情上积累形成的。
忽忽-古文观止词典
忽忽hū hū
【词性】:形容词
心中空虚、恍忽(1)。《报任安书》: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平常在家心中空虚恍忽,如有所失。
忽然-古文观止词典
忽然hū rán
【词性】:副词
表示突然、迅即发生、出现。可译为“立即”、“突然”等(2)。《李陵答苏武书》:每一念至,忽然忘生。——每次想到这里,我就立即想去死。《送杨真序》:忽然变之。——突然变更声调。
忽焉-古文观止词典
忽焉hū yān
【词性】:副词
表示发生、出现得迅速。可译为“很快”(1)。《伯夷列传》:神农、虞、夏忽焉没兮。——神农、虞、夏的时代很快就消失了。
召忽-古文观止词典
召忽shào hū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时齐人,与管仲同事公子纠(1)。《管晏列传》:召忽死之。——召忽为他自杀而死。
倏忽-古文观止词典
倏忽shū hū
【词性】:形容词
转眼之间,迅速(2)。《庄辛论幸臣》: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转眼之间,就落入公子的手中。黄州快哉亭记》:变化倏忽。——变化迅速。
奄忽-古文观止词典
奄忽yǎn hū
【词性】:动词
喻指死亡(1)。《瘗旅文》: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我本来知道你一定会死的,但没有料到会这样快,更没想到你的儿子和仆人也会很快地死亡。
治忽-古文观止词典
治忽zhì hū
治乱(1)。《书洛阳名园记后》:而忘天下之治忽。——忘掉国家的治乱。
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
【释义】:
比喻好人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济公全传》四一:不想大限已到,古语说的是:好花偏逢三更雨,明月忽来万里云。李文元一病不起,呜呼哀哉,竟自死去。
芥子落在针孔--毫忽不差-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芥子落在针孔--毫忽不差
【释义】:
歇后语。芥子:芥菜子极小,和针孔差不多大。意即一点也不差。《豆棚闲话》九:李大汉二十年邯郸道上恶孽多端,偏在救人施惠之际,却好途中撞着刘豹起解而来,毕命于群解之手。前边黄雄设心不善,早受冤诛。天道报施之巧,真如芥子落在针孔--毫忽不差。
忽-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忽hū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得快,有的出人意料。作状语。可译为“忽然”、“很快”、“突然”等。
《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楚辞》册一卷一页十四下)
——〔我〕忽然回头来放眼四望,准备去四方边远的地方观光。(四荒:四方边远的地方。)
刘琨《重赠卢谌》: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文选》中册页三五七)
——功业还没来得及建立,夕阳很快西下了。时间啊是不等我的,〔它的〕消逝就象云彩飘浮而过。
王维《观猎》: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王右丞集注》册二卷八页十一下)
——很快地经过新丰市,回到了细柳营。
《世说新语·尤悔》:大儿年未弱冠,忽被笃疾。(《世说新语》册三卷下之下页三十二下)
——大儿子还未成年,突然得了重病。
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太白全集》册六卷十二页二十下)
——我李白乘船将要出发,突然听到岸上的踏歌声。(踏歌:古代民
间的歌舞形式。一边走,一边唱歌,以脚步为节拍。)
白居易《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白香山诗集》册五卷十二页八下)
——突然听说海上有一座仙山,这山座落在虚无缥缈之间。
林嗣环《秋声诗自序》:忽一人大声呼“火起”。(《虞初新志》卷一页九)
——突然有个人大声呼叫“起火了”。
忽而-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忽而hūér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得快,或出人意料。作状语。今语同,或译为“突然”。
《楚辞·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shū)而来兮忽而逝。(《楚辞》册二卷二页十五上)
——〔少司命穿着〕荷花衣啊系着蕙花带,忽而来了忽而又离去。
(荷衣、蕙带:指神的服饰。)张载《正蒙·太和篇》:倏而生,忽而成,不容有毫发之间,其神矣夫!(《张子全书》册一卷二页五上)
——〔爱恶之情〕忽而萌生,忽而形成,不容许有一点停顿,那是很神妙的呀!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灵舆至殡宫,有女子縗絰(cuīdié)临穴。众方惊顾,忽而风激雷轰,继以急雨,转瞬间已失所在。(《聊斋志异》册二页四六四)
——灵车到了墓地,有个女子披麻戴孝来到墓穴前面。大家正惊恐地望着〔她〕,突然风声激荡、雷声轰鸣,接着就是急雨,转眼间那女子已不见了。(縗絰:古代丧服。)
忽然-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忽然hūrán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得快,有的出人意料。作状语。可译为“很快”、“突然”等。
曹丕《典论·论文》: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文选》下册页七二一)
——日月消失在天空,身体衰老在人间,很快与万物〔一同〕消亡,这是有志之士的最大痛苦。
柳宗元《笼鹰词》:炎风溽(rù)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柳河东集》册十一卷四十三页二十三下)
——〔刮着〕热风、湿气熏蒸的暑天很快到来,〔苍鹰〕羽毛脱落,自己〔只得〕忍受折磨。(溽暑:湿热的盛夏气候。摧藏:抑挫,折磨。)
林嗣环《秋声诗自序》: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虞初新志》卷一页十)
——突然醒木向下一拍,各种声音就完全停止了。
忽焉-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忽焉hūyān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得快。作状语。可译为“忽然”、“很快”等。
《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仑语注疏》册二卷九页三上)
——看着它在前边,忽然又到后面去了。
张华《励志》:星火既夕,忽焉素秋。(《文选》上册页二七六)
——大火星已经偏西,秋天很快〔降临〕。(火:古星名,也叫“大火”。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素秋: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金色白,所以秋也叫“素秋”。)
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文选》中册页五八三)
——岁月不停留,时节象流水,五十岁年纪,很快已经到来了。
忽-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忽hū
附类
一、名词。古代极小的长度单位名。《孙子算经·上卷》:度之所起,起于忽。(《孙子算经》页一)
——计算长度的起点,起于忽。(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
二、动词。作“忽略”、“轻视”解。
《汉书·何武王嘉师丹传·王嘉》: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於小过,以致治平。(《汉书》册十一页三四九四)
——孝宣皇帝赏赐处罚确实明察,施舍有节制,牢记人们的功劳,忽略小的过错,所以能使社会安定。
《后汉书·崔骃列传》:公爱班固而忽崔骃,此叶公之好龙也。(《后汉书》册六页一七一九)
——你偏爱班固而轻视崔骃,这就象叶公好龙一样。
倏忽-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倏忽shūhū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得很快或时间过得很快。作状语。可译为“忽然”。
《淮南子·修务训》:倏忽变化,与物推移。(《淮南子》册六卷十九页九上)
——〔人的思想〕忽然发生变化,〔总是〕随着万物转换改易。(推移:转换改易。)
杜甫《百忧集行》:即今倏忽已五十。(《杜工部集》册二卷四页五下)
——到现在忽然已经五十岁了。
奄忽-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奄忽yǎnhū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急遽发生、出现,出人意料。作状语。可译为“突然”。
《后汉书·班梁列传·班超》: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后汉书》册六页一五八三)
——常常害怕年迈休衰,突然死去。(僵仆:躺着不动。意即死亡。)
《晋书·宗室列传》:庶永百龄,谘(zī)仰训导,奄忽殂陨,哀慕感切。(《晋书》册四页一〇八五)
——希望〔您〕长命百岁,〔可以向您〕请教,您突然逝世,〔使我〕悲伤思念,感怀深切。
忽米-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
忽米hūmǐ
名量词。〈科〉国际常用非法定长度单位。一米的十万分之一,一忽米等于百分之一毫米。通称道或丝。简写成cmm。
忽-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忽hū
①忽略,不经心。《韩非子·存韩》:“愿陛下幸察愚臣之计,无~。”龚自珍《京师乐籍说》:“昔者唐、宋、明既宅京也……必有乐籍,论世者多~而不察。”②轻视,怠慢。《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而今~之,是忘道也。”李白《与韩荆州书》:“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之。”③忽然,突然。陶潜《桃花源记》:“~逢桃花林。”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④恍惚,渺茫。《楚辞·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兮路超远。”(超远:辽远。)《楚辞·九章·涉江》:“怀信侘傺,~乎吾将行兮。”⑤古代长度单位,一尺的百万分之一。《孙子算经》卷上:“度之所起,起于~。”
【忽忽】①急速的样子。《楚辞·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其将暮。”王安石《骅骝》:“怒行追疾风,~跨九州。”②迷糊,恍忽。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汉书·苏武传》:“陵始降时,~如狂,自痛负汉。”
【忽略】疏忽,不在意。《汉书·王莽传下》:“朝廷~,不辄督责,遂至迁曼连州。”《朱子语类》卷九三:“盖通书人多~,不曾考究。”
【忽微】极小的度量单位,极言细小。欧阳修《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一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忽yī hū
【释义】:
①立刻;马上。叶圣陶《夜》:“一种热望一忽儿完全占领了她。”②一会儿。郁达夫《还乡记》:“不多一忽,火车慢慢儿的开了。”
一忽闪-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忽闪yī hū shǎn
【释义】:
形容颤动摇晃。峻青《老水牛爷爷》:“老水牛爷爷…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一忽闪地。”
一忽拉-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忽拉yī hū lā
【释义】:
方言。形容迅速。梁斌《播火记》:“红军在青纱帐里,紧跟着他,一忽拉地跑上去。”
一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忽忽yī hū hū
【释义】:
一忽,一会儿。聂绀弩《奇偶》:“老人一段话讲完了,停了一忽忽工夫,又起了一段。”
一忽溜-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忽溜yī hū liū
【释义】:
方言。形容跑得快。杜鹏程《保卫延安》:“小通讯员一忽溜,向后边跑去了。”
倏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倏忽shū hū
【释义】:
顷刻。指极短的时间。杨沫《青春之歌》:“他走进一条小胡同里,倏忽不见了。”
傻傻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傻傻忽忽shǎ shǎ hū hū
【释义】:
傻呼呼。老舍《骆驼祥子》:“每逢遇上她,他会傻傻忽忽的一笑,使她明白他是佩服她的话。”
离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离忽lí hū
【释义】:
方言。失实。管桦《将军河》:“人们添油加醋,越传越离忽。”
隐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隐忽yǐn hū
【释义】:
时隐时现。碧野《没有花的春天》:“只有大肉瘤的火把偶然从树隙间射出来的时候,才听得见那隐忽的几下脚步声。”
拉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拉忽lǎ hu
【释义】:
方言。草率;马虎。如:这人办事太拉忽,靠不住。
含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含忽hán hu
【释义】:
含糊。(1)马虎;不认真。老舍《骆驼祥子》:“像他赁的那辆…值一百出头;若是漆工与铜活含忽一点呢,一百元便可以打住。”(2)示弱。老舍《二马》:“虽然他的腿弯着一点,可是走起路来,一点不含忽…不但不扭,并且走得飞快。”
喇喇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喇喇忽忽lǎ la hū hū
【释义】:
方言。对什么都不在意,马马虎虎。老舍《全家福》:“林三嫂三十好几了,还像个孩子,喇喇忽忽的。”
微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微忽wēi hū
【释义】:
隐约细微。瞿秋白《赤都心史》:“那黎明后清明爽健的劳作之歌,还依稀微忽。”
影影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影影忽忽yǐng yǐng hū hū
【释义】:
方言。似隐似显;模模糊糊。马加《寒夜火种》:“隐隐地望见去火车站的路上有两只人影,影影忽忽正朝着和安堡的方向走过来。”
闪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闪忽shǎn hū
【释义】:
①变化不定。如:远远看去,有个人影忽隐忽现,闪忽不定。②特指眼睛转动不停。克非《春潮急》:“兰子不住地喘气,脸上湿漉漉的,不知是汗还是水,两只平素明亮闪忽的大眼里,涨满了张惶焦虑的神色。”③形容一刹那的时间。康濯《春种秋收》:“闪忽之间他记起毛主席引用过的两句古话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淹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淹忽yān hū
【释义】:
①迅疾。林如稷《将过去》:“四时正在淹忽地代谢呢。”②去世,死亡。刘半农《欧洲花园(二)》:“以王其人,在理当展其雄略,建万世之功,不能即此淹忽。”
潮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潮忽忽cháo hū hū
【释义】:
微湿的样子。萧红《马伯乐》:“马伯乐的衬衫…还没有晾干,要出去时他就潮忽忽的又穿上了。”
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hū
【释义】:
①不在意;不经心。如:忽略;忽视。②象声词。杨朔《三千里江山》:“车上的火焰卷呀卷呀,打着铁板,忽忽忽忽,好像飞机又来了一样。”③副词。突然;忽然。鲁迅《写在〈坟〉后面》:“不知怎地忽有淡淡的哀愁来袭击我的心。”④(某些计量单位的)十万分之一。如:忽米。⑤计量单位名称。(1)长度。10忽等于1丝。(2)重量。10忽等于1丝。
忽儿-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儿
【释义】:
㈠ hūr①一会儿。指很短的时间或在很短的时间内。茅盾《子夜》:“这忽儿的工人动不动就要打厂,放火!”柳青《创业史》:“等忽儿,行李取下来,我跟你走。”㈡hū ér②叠用于两个以上非同义词或谓语前面,表示短时间内不同情况的交替。管桦《烙饼》:“瞧,它带着鲜红艳丽的色彩,在夜雾里游动;忽儿飘进了磨房,忽儿飘进了米面加工厂。”③突然;忽然。马宁《红色故乡随笔》:“然而,我却忽儿感到茫然了。”
忽布-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布hū bù
【释义】:
即啤酒花。参见“啤酒花②”。
忽闪-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闪
【释义】:
㈠hū shǎn ①形容闪光。杨朔《三千里江山》:“几颗杀伤弹撂到旁边,只觉得地面忽闪一下,从他脚下鼓起来,他就震的不省人事了。”②思想上一闪而过或形容动脑筋。康濯《水滴石穿》:“就这样,张永德的家在申玉枝心里不过忽闪了一下,便也忘了。”梁斌《红旗谱》:“江涛看着信,他心里还在打着忽闪。”㈡hūshan③闪耀;闪动。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这年轻人黑黑的睫毛忽闪忽闪的,似显不显地露出一点年轻人的拘束和羞怯。”
忽地-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地hū dì
【释义】:
忽然;突然。魏巍《东方》:“周仆忽地想起了什么,把老模范拉到一边悄声地问。”
忽而-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而hū ér
【释义】:
①忽然。鲁迅《范爱农》:“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的旧事。”②一会儿。茅盾《子夜》:“他的心忽而卜卜地跳得很兴奋,忽而又像死了似的一动不动。”
忽冷忽热-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冷忽热hū lěng hū rè
【释义】:
时而冷静,时而情感冲动。鲁迅《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常用以指情绪不稳定,忽高忽低。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老阎喜爱梁建的精神强干,也深知那忽冷忽热的毛病。”
忽拉-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拉hū lā
【释义】:
见“忽啦”。
忽拉拉-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拉拉hū lā lā
【释义】:
象声词。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有一回,山洪暴发,真叫万马奔腾,刻不容缓,忽拉拉一下子,什么山呀,河呀,村庄呀,道路呀,都没影了。”
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忽hū hū
【释义】:
①形容急速。胡国梁《黄花岗之役》:“我在教练所,忽忽已有一个多礼拜了。”②形容失意或恍惚。如:忽忽不得志;忽忽若有所失。③象声词。杨朔《三千里江山》:“松林又爱招风,光听见四面山头忽忽好响,不知风有多大。”
忽忽悠悠-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忽悠悠hū hu yōu yōu
【释义】:
①形容神志恍惚。谷峪《强扭的瓜儿不甜》:“(她)脑子里发烧,忽忽悠悠,不知自己到了什么地方。”②形容悠闲。梁斌《播火记》:“这还用谁呢,自个儿赶吧!你坐在车上,忽忽悠悠,一会就到了。”
忽视-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视hū shì
【释义】:
不重视;不注意。秦牧《核心》:“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这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手段。”
忽眨-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眨hū zhǎ
【释义】:
眼睛不住地开闭。杜鹏程《保卫延安》:“王成德用拳头撑住下巴,忽眨着眼。”
忽律-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律hū lǜ
【释义】:
鳄鱼的别称。古书上也写作。
忽突-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突hū tū
【释义】:
突然。碧野《没有花的春天》:“阿艾忽突想起了李阿虎,好像她受到很大的感触似的,抑郁地长长叹了一口气。”
忽扇-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扇hū shān
【释义】:
①晃动的样子。杨朔《三千里江山》:“大块冰排漂下来…撞的桥乱忽扇,人在桥上立不住脚,摇摇晃晃要跌跟头。”②翅膀或片状物扇动的样子。端木蕻良《遥远的风沙》:“现在天色晚了,在头顶上盘桓的鹰也忽扇忽扇的回家了。”
忽通-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通hū tōng
【释义】:
象声词。杨朔《三千里江山》:“炸弹又是忽通一下,那人骨碌骨碌滚到大堤下去了。”
忽啦-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啦hū lā
【释义】:
也作“忽拉”。象声词。高玉宝《高玉宝》:“大伙儿忽拉一下都挤进了周家大院,替玉宝讲理。”左世才《战场上的辩论》:“后面的猛然一惊,忽啦散开了。”
忽略-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略hū lüè
【释义】:
①疏忽,不在意。朱自清《〈文心〉序》:“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②因不重要而省去。如:零头可忽略不计。
忽悠-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悠hū you
【释义】:
晃动的样子。管桦《不要让汽灯灭了》:“离火线三四里地,大炮咕咚咕咚,把房子震的直忽悠。”
忽悠悠-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悠悠hū yōu yōu
【释义】:
晃动不定的样子。江渡《发生在一九八三年内》:“只见一团白茫茫的雾团在林中忽悠悠地飘浮。”
忽隆-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隆hū lōng
【释义】:
象声词。峻青《老水牛爷爷》:“我们的那一幢房子忽隆一声塌下去了。”
忽搭-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搭hū dā
【释义】:
象声词。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板门又忽搭一下开了,进来了一个怒气冲冲的人。”
忽然-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然hū rán
【释义】:
突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柔石《二月》:“怎样你今夜忽然有酒兴呢?”
忽微-现代汉语大词典
忽微hū wēi
【释义】:
本为古代极小的度量单位名。后也指极小的数目。如:祸患常积于忽微。
怠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怠忽dài hū
【释义】:
怠惰玩忽。姚雪垠《李自成》:“倘若是别的皇帝,一般琐细问题大可不问,大臣们对这样事自然会不敢怠忽。”
恍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恍忽huǎng hū
【释义】:
见“恍惚”。
悠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悠忽yōu hū
【释义】:
闲散游荡。曹禺《北京人》:“寂寞时徘徊赋诗,心境恬淡时独坐品茗,半生都在空洞的悠忽中度过。”
悠悠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悠悠忽忽yōu yōu hū hū
【释义】:
①迷迷糊糊。韦君宜《对梦呓的注解》:“就这么屏绝思维,头脑净化,悠悠忽忽地进入了梦境。”②悠闲懒散;马马虎虎。鲁迅《致许寿裳》:“彼局有编辑四、五人,而悠悠忽忽,漫不经心,视一切事如儿戏。”
迅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迅忽xùn hū
【释义】:
犹迅疾。《花城》1980年第7期:“岁月易得,它迅忽像天上的流星,倏忽像江河的流水,消逝了,流去了,再也无法追回了。”
迷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迷忽mí hu
【释义】:
犹迷糊。老舍《四世同堂》:“她心里一迷忽,手因无力而松开,她落在了地上。”
玩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玩忽wán hū
【释义】:
对法令、职守等不严肃认真地对待。茅盾《子夜》:“自莫干丞以下所有厂中稽查管车等人,均应听从屠维岳调度,不得玩忽!”
骤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骤忽zhòu hū
【释义】:
猛然,忽然。王西彦《古屋》:“好像在骤忽之间,一个急待解决的难题闯进他脑子,他变得暴躁不安起来了。”
轻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轻忽qīng hū
【释义】:
①轻视忽略。冰心《寄小读者》:“蒲公英虽是我最熟识的一种草花,但从来是被人轻忽,从来是不上美人头的。”②轻率随便。郑振铎《桂公塘》:“他不愿便这样轻忽的牺牲了。”
晕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晕忽忽yùn hū hū
【释义】:
见“晕晕忽忽”。
晕晕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晕晕忽忽yùn yùn hū hū
【释义】:
形容头脑发昏,不清醒。老舍《骆驼祥子》:“他一点主意也没有,成天际晕晕忽忽的,不知怎样才好。”也省作“晕忽忽”。杨朔《〈铁流〉的故事》:“本来老三最怕上文化、政治课,一上课头就晕忽忽的,不知怎的却对《铁流》那么着迷。”
暖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暖忽忽nuǎn hū hū
【释义】:
见“暖呼呼”。
毫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毫忽háo hū
【释义】:
指极微小的一点点。忽、毫均是微小的计量单位。瞿秋白《〈赤都心史〉序》:“我心灵的影和响,或者在宇宙间偶然留纤微毫忽的痕迹呵!”
飘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飘忽piāo hū
【释义】:
①轻快的样子。鲁迅《狗·猫·鼠》:“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飘忽地走着,吱吱地叫着。”②摇摆;浮动。如:轻风阵阵吹来,水面上的荷花飘忽不定。又如:香气氤氲,飘忽不断。③指行踪不定,不可捉摸。鲁迅《阿Q正传》:“赵府的全眷都很焦急,打着呵欠,或恨阿Q太飘忽,或怨邹七嫂不上紧。”④隐约不清。冰心《到青龙桥去》:“乱山中的城头上,暗淡飘忽的日光下,迎风独立。”
热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热忽忽rè hū hū
【释义】:
见“热呼呼”。
热忽辣-现代汉语大词典
热忽辣rè hū là
【释义】:
发烫。端木蕻良《早春》:“我脸上有点热忽辣的,但还是硬着头皮点了点头。”
瞬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瞬忽shùn hū
【释义】:
形容时间极短暂。黄质《题朱生君实延龄遗墨》:“人生百年亦瞬忽,此册留存名不磨。”
疏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疏忽shū hu
【释义】:
忽略;不留意。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他只觉得这是一个关键,却因自己的疏忽而轻轻滑过了。”
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顽忽wán hū
【释义】:
玩忽。不严肃认真地对待。顽,用同“玩”。赵树理《催粮差》:“迁延不缴,殊属顽忽之至。”
等忽儿-现代汉语大词典
等忽儿děng hūr
【释义】:
指过不久的时间。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牧人们看见小猪忽然发一阵野性,等忽儿可驯服了,他们是不忧愁的。”
齐打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齐打忽qí dǎ hū
【释义】:
方言。一齐,一块儿。郭澄清《大刀记》:“乔世春、滑稽二见二愣动了心,就齐打忽地紧撺掇。”
粗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粗忽cū hū
【释义】:
疏忽,马虎。徐迟《财神和观音》:“这位老师会责备他的潦草,粗忽,愚笨吗?”
辣忽忽-现代汉语大词典
辣忽忽là hū hū
【释义】:
形容发热的感觉。梅沱《不堪回首》:“艾登依旧觉得脸上发烧,心里也是辣忽忽的。”
一忽溜-汉语大词典
一忽溜
【1】方言。形容跑得快。{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小通讯员一忽溜﹐向后边跑去了。”
一忽拉-汉语大词典
一忽拉
【1】方言。形容迅速。{梁斌}《播火记》第五章三:“红军在青纱帐里﹐紧跟着他﹐一忽拉地跑上去。”
一忽忽-汉语大词典
一忽忽
【1】一忽,一会儿。{聂绀弩}《奇偶》:“老人一段话讲完了﹐停了一忽忽工夫﹐又起了一段。”
一忽-汉语大词典
一忽
【1】立刻;马上。《金瓶梅词话》第五七回:“走到房中﹐倒在象牙牀上﹐一忽地睡去了。”{叶圣陶}《夜》:“一种热望一忽儿完全占领了她。”【2】一会儿。{郁达夫}《还乡记》:“不多一忽﹐火车慢慢儿的开了。”{萧三}《敌后催眠曲》:“小宝宝﹐你不要嚷﹐一忽儿就会天大亮。”{杨朔}《百花山》:“{梁振江}笑笑说:‘也没什么奇怪的’﹐垂着眼皮想了一忽儿﹐开口说起来。”
一忽閃-汉语大词典
一忽閃
【1】形容颤动摇晃。{峻青}《老水牛爷爷》:“就在这深沉寂静的空间里﹐{老水牛爷爷}的影子﹐出现在我的面前了……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说起话来﹐声音象洪钟一样的响亮﹐走起路来﹐地皮都踏得一忽闪地。”
二二忽忽-汉语大词典
二二忽忽
同“[二二乎乎]”【1】如:看他那样子二二忽忽的﹐似乎还没有决定做不做。
紐忽濃-汉语大词典
紐忽濃
【1】泥泞貌。{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怎當他紐忽濃的泥﹐更和疋丢撲搭的淤。”
乾忽剌-汉语大词典
乾忽剌
【1】乾燥。忽剌,语助词。{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住的是灰不答的茅團﹐鋪的是乾忽剌的葦蓆。”
俄忽-汉语大词典
俄忽
【1】谓突然间。{明}{高启}《立秋前三日过周南饮》诗:“青天俄忽震霹靂﹐白浪翻江怒蛟吼。”{宋}{郭彖}《睽车志》卷一:“俄忽視唶曰:‘是間何乃有妖魅氣耶!’”【2】一会儿;极短的时间。《北堂书钞》卷一三四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祝令林出外間﹐遂見向枕﹐謂枕内歷年載﹐而實俄忽之間矣。”
仲忽-汉语大词典
仲忽
【1】相传{周}代“八士”之一。《论语·微子》:“{周}有八士:{伯達}﹑{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一说指“八虞”之一。为掌管山泽的官员。参阅《国语·晋语四》{韦昭}注引{贾逵}﹑{唐固}之说。参见“[八士]”﹑“[八虞]”。
佚忽-汉语大词典
佚忽
【1】疏忽。{汉}{王充}《论衡·别通》:“父兄在千里之外﹐遺教戒之書﹐子弟賢者求索觀讀﹐服臆不舍﹐重先敬長﹐謹慎之也;不肖者輕慢佚忽﹐無原察之意。”
伯忽-汉语大词典
伯忽
【1】{蒙古}语称鹿为“伯忽”。{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元}人以本國語命名……或取物類﹐如不花者牯牛也﹐不忽者﹐鹿也。亦作伯忽。”
侮忽-汉语大词典
侮忽
【1】轻视,轻慢。《北史·宇文忠之传》:“{裴伯茂}與之同省﹐常侮忽之﹐以{忠之}色黑﹐呼爲‘黑{宇}’。”
倏忽-汉语大词典
倏忽
亦作“[倐忽]”【1】形容时间迅速流逝。{宋}{叶適}《赠祈雨妙阇黎》诗:“雨慳水澁從季秋﹐倏忽春半河斷流。”{清}{孙枝蔚}《忆昔篇寄示燕穀仪三子》:“倐忽二十餘﹐海水桑田瀉。”{唐}{杜甫}《百忧集行》:“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父母愛惜他真個如珠似玉﹐倏忽已是十九歲。”【2】形容行动急速。{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技女自繩端躡足而上﹐往來倐忽﹐望若飛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林中有黑氣數團﹐往來倏忽﹐夜行者遇之輒迷。”《魏书·高闾传》:“是以古人伐北方﹐攘其侵掠而已。歷代爲邊患者﹐良以倏忽無常故也。”【3】顷刻。指极短的时间。《战国策·楚策四》:“〔黄雀〕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醎﹐倏忽之間﹐墜於公子之手。”{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他走进一条小胡同里﹐倏忽不见了。”《淮南子·脩務训》:“且夫精神滑淖纖微﹐倏忽變化﹐與物推移。”{元}{汤式}《天香引·友人客寄南闽情缘婘恋代书此适意云》曲之五:“好光景須臾﹐美姻緣倏忽﹐熱恩愛逡巡。”
倨忽-汉语大词典
倨忽
【1】傲慢轻忽。{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跋昌谷别集後》:“某與{賀}中表﹐自幼同處﹐恨其倨忽﹐嘗思報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子負文學之名﹐倨忽如此﹐止於一第乎?”
翛忽-汉语大词典
翛忽
【1】迅疾;忽然。{唐}{李德裕}《牡丹赋》:“奪珠樹之鮮輝﹐掩非煙之奇色﹐翛忽摛錦﹐粉葩似織。”
傲忽-汉语大词典
傲忽
【1】傲慢。{唐}{张固}《幽闲鼓吹》:“某與{賀}({李賀})中外﹐自小同處﹐恨其傲忽﹐常思報之。”《新五代史·宦者传·张承业》:“{盧質}嗜酒傲忽﹐自{莊宗}及諸公子多見侮慢。”{清}{冯班}《钝吟杂录·正俗》:“{王}﹑{李}﹑{李}﹑{何}之論詩﹐如貴胄子弟﹐倚恃門閥﹐傲忽自大﹐時時不會人情。”
傻傻忽忽-汉语大词典
傻傻忽忽
【1】傻呼呼。{老舍}《骆驼祥子》八:“她每说一套﹐总够他思索半天的﹐所以每逢遇上她﹐他会傻傻忽忽的一笑﹐使她明白他是佩服她的话。”{老舍}《赵子曰》第二:“‘也别怪{李顺}’﹐{莫大年}傻傻忽忽的替{李顺}解说:‘八小时的工作﹐不是﹐不是通行的劳工限制吗?’”
儵忽-汉语大词典
儵忽
【1】目视不明貌。《楚辞·远游》:“視儵忽而無見兮﹐聽惝怳而無聞。”{王逸}注:“儵忽﹐目瞑眩也。”【2】传说中的神名。南海之神为{儵},北海之神为{忽}。《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爲{儵}﹐北海之帝爲{忽}﹐中央之帝爲{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明}{唐顺之}《元阳洞》诗:“{混沌}遇{儵忽}﹐誤被鑿一竅。”【3】比喻恶人。{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暫能誅儵忽﹐長與問乾坤。”{冯诰}注:“此則用《招魂》‘雄虺九首﹐往來儵忽﹐吞人以益其心些。’亦見《天問》。以比{訓}({李訓})﹑{注}({鄭注})之奸毒……以‘儵忽’代雄虺﹐古有此例。”【4】倏忽。迅疾貌。《吕氏春秋·决胜》:“儵忽往來﹐而莫知其方。”《南齐书·高帝纪下》:“機變儵忽﹐終古莫二。”{晋}{郭璞}《山海经图赞下·驺虞》:“怪獸五彩﹐尾參於身﹐矯足千里﹐儵忽若神。”{清}{姚鼐}《祭林编修澍蕃文》:“邈不得徠歸兮﹐儵忽以終生。”
凌忽-汉语大词典
凌忽
【1】轻慢。{宋}{孔平仲}《续世说·任诞》:“{謝超宗}﹐恃才使酒﹐多所凌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明}{沈德符}《野獲编·科场二·纳粟民生高第》:“於是士子叱爲異類﹐居家則官長凌忽之﹐與齊民不甚别矣。”{唐}{刘知幾}《史通·古今正史》:“{收}所取史官﹐懼相凌忽。”
平忽-汉语大词典
平忽
【1】平息,平静。{汉}{王充}《论衡·论死》:“今夫妻死者寂寞無聲﹐更嫁聚者平忽無禍﹐無知之驗也。”
大忽雷-汉语大词典
大忽雷
【1】{唐}代弹拨乐器。其形制为龙首﹐长柄﹑无品﹐梨形音箱﹐蒙蟒皮﹐两轴﹐两弦﹐有马。{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文宗}朝有内人{鄭中丞}﹐善胡琴。内庫有二琵琶﹐號大﹑小忽雷。{鄭}嘗彈小忽雷﹐偶以匙頭脱﹐送{崇仁坊}南{趙}家修理﹐大約造樂器悉在此坊。”
奄忽-汉语大词典
奄忽
【1】指死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终制》:“今年老疾侵﹐儻然奄忽﹐豈求備禮乎?”《後汉书·赵岐传》:“卧蓐七年﹐自慮奄忽﹐乃爲遺令勑兄子。”{宋}{苏轼}《与鲁直书》之二:“獨元老奄忽﹐爲之流涕。”【2】疾速﹐倏忽。《韩诗外传》卷十一:“奄忽龍變﹐仁義沈浮。”{明}{归有光}《寒花葬志》:“回思是時﹐奄忽便已十年。”《旧唐书·刘仁轨传》:“奄忽長逝﹐銜恨九泉。”
小忽雷-汉语大词典
小忽雷
【1】{清}{孔尚任}﹑{顾采}合撰有《小忽雷》传奇二卷﹐以小忽雷为全剧线索﹐写{唐}{梁厚本}同{郑盈盈}的婚姻遭{盈盈}之兄及{仇士良}破坏﹐几经周折﹐终于团圆的故事。【2】{唐}代乐器名﹐形似琵琶。{宋}{钱易}《南部新书》壬:“〔{唐}{韓滉}奉使入{蜀}﹐得良木。〕匠曰:‘爲胡琴槽﹐他木不可並。’遂爲二琴﹐名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雷。”
吸里忽剌-汉语大词典
吸里忽剌
【1】象声词。{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則被這吸里忽剌的朔風兒那裏好篤簌簌避。”
吸留忽剌-汉语大词典
吸留忽剌
【1】象声词。{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一折:“你看他吸留忽剌水流留曲律路。”
含忽-汉语大词典
含忽
【1】犹含糊。马虎;不认真。{老舍}《骆驼祥子》一:“象他赁的那辆……值一百出头;若是漆工与铜活含忽一点呢﹐一百元便可以打住。”【2】犹含糊。示弱。{老舍}《二马》第二段十:“虽然他的腿弯着一点﹐可是走起路来﹐一点不含忽……不但不扭﹐并且走得飞快。”
喇喇忽忽-汉语大词典
喇喇忽忽
【1】方言。对什么都不在意,马马虎虎。{老舍}《全家福》第一幕:“{林三嫂}三十好几了﹐还象个孩子﹐喇喇忽忽的。”如:他总是丢三拉四﹐喇喇忽忽的﹐这次又把月票给丢了﹐你得时刻提醒他。
噏忽-汉语大词典
噏忽
【1】迅疾貌。{清}{魏源}《斋居杂兴》诗之三:“雲泥各有性﹐{潢}{渤}各有適;晦冥噏忽間﹐驚倒井蛙客。”
希壤忽濃-汉语大词典
希壤忽濃
【1】谓土壤湿度大不能承载人。{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三折:“希壤忽濃泥又滑。”
岸忽-汉语大词典
岸忽
【1】傲慢。《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朝恩}資小人﹐恃功岸忽無所憚。”
微忽-汉语大词典
微忽
【1】极言细小;隐约细微。{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人之與天﹐多此類者﹐而皆微忽﹐不可不察也。”{瞿秋白}《赤都心史》一:“那黎明后清明爽健的劳作之歌﹐还依稀微忽。”《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微忽之言﹐久而可復﹐幽間之行﹐獨而不克﹐行其亡如其存﹐曰順信者也。”{清}{方苞}《读<仪礼>》:“乃使戔戔於登降進反之儀﹐服物采色之辨﹐而相較於微忽之間﹐不亦末乎!”
幻忽-汉语大词典
幻忽
【1】犹隐约。{清}{袁枚}《史迁序事意在言外》:“{史遷}序事﹐有明知其不確﹐而貪所聞新異﹐以助己之文章﹐則通篇以幻忽之言序之﹐使人得其意於言外﹐讀史者不可無識也。”
玩忽-汉语大词典
玩忽
【1】谓对法令﹑职守等不严肃认真地对待。{清}{林则徐}《札苏藩司诰诫宝山海塘工程结尾不得玩忽从事》:“該州縣及委員等倘以功已垂成﹐玩忽了事﹐一任釘樁之匠刨坑鋸尾﹐致樁木動摇……則遇大潮溲刷﹐塘脚空虚﹐豈能久資保障。”{宋}{叶適}《文林郎前秘书省正字周君南仲墓志铭》:“人情多玩忽見事﹐君悸心怛慮﹐覩緩知亟。”{茅盾}《子夜》五:“自{莫干丞}以下所有厂中稽查管车等人﹐均应听从{屠维岳}调度﹐不得玩忽!”
杪忽-汉语大词典
杪忽
亦作“[杪曶]”【1】极小的量度单位。多形容甚少,甚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花本》:“結本者以絲綫隨畫量度﹐筭計分寸杪忽而結成之﹐張懸花樓之上。”{宋}{欧阳修}《憎苍蝇赋》:“爾欲易盈﹐杯盂殘瀝﹐砧几餘腥﹐所希杪忽﹐過則難勝。”{清}{江藩}《毛乾乾传》:“辨析幾微﹐窮極杪忽﹐古人無此儀器也。”《後汉书·律历志中》:“夫數出於杪曶﹐以成毫氂﹐毫氂積累﹐以成分寸。”
杳忽-汉语大词典
杳忽
【1】犹倏忽。{清}{王韬}《淞滨琐话·药娘》:“二女既去﹐{緑媚}備詢顛末﹐歎曰:‘其來也突兀﹐其去也杳忽。’”【2】悠远飘忽。{清}{吴璠}《<迦陵词>跋》:“先生晩拜一官……靈思杳忽﹐蘸墨欲飛﹐隨筆所之。”
棄忽-汉语大词典
棄忽
【1】遗忘,忽略。{宋}{司马光}《重微》:“以爲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爲上客﹐故未然之言﹐常見棄忽;及其已然﹐又無所及。”
猋忽-汉语大词典
猋忽
【1】疾风。《淮南子·览冥训》:“騁若飛﹐騖若絶﹐縱矢躡風﹐追猋歸忽。”{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子六》:“猋﹐忽﹐皆謂疾風也……《説文》:飇﹐扶摇風也;;﹐疾風也。飇﹑﹑通作猋﹐忽。”《文选·张衡<思玄赋>》:“出閶闔兮降天途﹐乘猋忽兮馳虚無。”一本作“焱忽”旧注:“{服虔}《甘泉賦》注曰:‘猋﹐風也。’”【2】指迅疾。{清}{薛福成}《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適值前歲秋冬以後﹐{英}兵游弋{滇}邊﹐常有數百人以查界爲名﹐闌入界内﹐去來猋忽。”{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任柱赖文光伏诛》:“{捻}衆馬步約近十萬﹐盤旋{濟}﹑{青}﹑{沂}﹑{海}之間﹐行蹤猋忽﹐官軍追逐﹐往往落後。”
猛忽-汉语大词典
猛忽
【1】突然。{清}{李渔}《奈何天·闹封》:“家室初宜﹐咆哮方息﹐猛忽地有人聲沸。”{清}{李渔}《风筝误·败象》:“猛忽地任他喜揚揚争先鼓噪﹐猛忽地現出神獅將象勢撓。”
殗忽-汉语大词典
殗忽
【1】迅速;突然。{清}{平云}《孤儿记·绪言》:“匹夫匹婦不能得多助於天﹐其殗忽以死﹐可無論矣。”
晻忽-汉语大词典
晻忽
亦作“[晻曶]”【1】迅速,突然。《隶释·汉冀州从事郭君碑》:“晻曶而終﹐親■傷懷。”《隶释·汉敦煌长史武班碑》:“昊天上帝﹐降兹鞠凶﹐晻忽徂逝。”《隶释·汉平舆令薛君碑》:“旻天不弔……晻曶薨徂。”
暖忽忽-汉语大词典
暖忽忽
【1】见“暖呼呼”。
暈忽忽-汉语大词典
暈忽忽
【1】见“暈暈忽忽”。
暈暈忽忽-汉语大词典
暈暈忽忽
亦作“[暈忽忽]”【1】形容头脑发昏,不清醒。{老舍}《骆驼祥子》十九:“他一点主意也没有﹐成天际晕晕忽忽的﹐不知怎样才好。”{杨朔}《<铁流>的故事》:“本来老三最怕上文化﹑政治课﹐一上课头就晕忽忽的﹐不知怎的却对《铁流》那么着迷。”{李準}《李双双小传》:“{喜旺}平常在食堂里只做家常饭﹐正想‘露一手’。又听{孙有}左夸奖右夸奖﹐脑子就有点晕晕忽忽了。”
暴忽-汉语大词典
暴忽
【1】暴风。{宋}{孔平仲}《秋夜舟中》诗:“人言風怒未渠央﹐我觀暴忽勢不長。”
治忽-汉语大词典
治忽
亦作“[治曶]”【1】治理与忽怠。《书·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以出納五言。”{孔}传:“言欲以六律和聲音﹐在察天下治理及忽怠者。”{三国}{魏}{阮籍}《乐论》引《书·益稷》作“治曶”。{宋}{叶適}《谢除堤举上清太平宫表》:“宓以鑒觀治忽﹐審擇後先﹐大化所覃﹐右文爲盛。”一说“忽”读为“滑”﹐义为“亂”。“治忽”即“治亂”。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在治忽”。
洸忽-汉语大词典
洸忽
【1】恍忽。隐约不明貌。{汉}{司马相如}《大人赋》:“西望{崑崙}之軋沕洸忽兮﹐直徑馳乎{三危}。”
淩忽-汉语大词典
淩忽
【1】欺侮,轻慢。{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及將相大臣典州者﹐多以貴倨自恃﹐淩忽轉運使﹐使不得舉職。”{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至{哱拜}官雖副將﹐每以降虜淩忽之﹐銜之久矣。”{清}{郝懿行}《宋琐语·标韵》:“{覬}爲人使酒仗氣﹐每醉﹐輒彌日不醒﹐僚類之間﹐多所淩忽。”
淹忽-汉语大词典
淹忽
【1】去世,死亡。{鲁迅}《书信集·致邵文熔》:“上月中旬又因不慎招凉﹐终至大病﹐卧不能兴者匝月﹐其间数日﹐颇虞淹忽。”{清}{恽敬}《答董牧唐书》:“令兄{春江}孝廉遺詩﹐格正氣和﹐可想見其爲人﹐何以中道淹忽﹐不勝愴然。”{刘半农}《欧洲花园(二)》:“以王其人﹐在理当展其雄略﹐建万世之功﹐不能即此淹忽。”【2】迅疾。{林如稷}《将过去》一:“四时正在淹忽地代谢呢。”{清}{刘大櫆}《祭邵开府文》:“其在於今﹐日月淹忽﹐雖有母存﹐父已降割。”{清}{钱澄之}《永安杂兴》诗:“山城何所戀﹐淹忽十旬餘。”
淪忽-汉语大词典
淪忽
【1】没落,衰微。{唐}{李白}《古风》之三二:“良辰竟何許﹐大運有淪忽。”{王琦}注:“淪忽﹐暮也。”
淡忽-汉语大词典
淡忽
【1】不看重。《孔丛子》附《连丛子上·叙世》:“先生雅好儒術﹐淡忽榮禄﹐不願從政。”
潮忽忽-汉语大词典
潮忽忽
亦作“[潮乎乎]”【1】微湿的样子。{萧红}《马伯乐》:“{马伯乐}的衬衫……还没有晾干﹐要出去时他就潮忽忽的又穿上了。”《当代》1981年第3期:“书是潮乎乎的﹐是在厕所水箱里藏了很久的缘故。”
揮忽-汉语大词典
揮忽
【1】倏忽;飘忽。《南齐书·何昌传》:“百年之壽﹐同於朝露﹐揮忽去留﹐寧足道哉!”{南朝} {梁}{何子朗}《和缪郎视月》:“佳人復千里﹐餘影徒揮忽。”{唐}{张说}《江路忆郡》诗:“水宿厭洲渚﹐晨光屢揮忽。”
搢忽-汉语大词典
搢忽
【1】见“搢笏”。
毫釐絲忽-汉语大词典
毫釐絲忽
【1】古代“分”以下四个微小长度单位的并称。喻指极微细的事物。《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我來時不知吃了多少苦楚﹐真個性命是毫釐絲忽上挣來的。”
毫忽-汉语大词典
毫忽
【1】谓极微小的一点点。忽﹑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单位。《水浒传》第一〇三回:“及至過了十日﹐將簿呈遞禀支價銀﹐那裏有毫忽兒發出來。”{瞿秋白}《<赤都心史>序》:“我心灵的影和响﹐或者在宇宙间偶然留纤微毫忽的痕迹呵!”{清}{赵翼}《行围即景·跳驼》诗:“翩然驀過駝背來﹐不著駝毛一毫忽。”{宋}{苏轼}《上皇帝书》:“差舛毫忽﹐則邪沴之氣干之矣。”
欺忽-汉语大词典
欺忽
【1】犹言看不起。《北齐书·魏收传》:“{收}從叔{季景}﹐有才學﹐歷官著名﹐並在{收}前﹐然{收}常所欺忽。”
欻忽-汉语大词典
欻忽
亦作“[歘忽]”【1】忽然;迅疾貌。{明}{李寅}《恒雨叹》诗:“崩牆倒屋壞城郭﹐歘忽似有蛟龍争。”{清}{李良年}《官马行》:“錦衣使者來如雲﹐駊騀歘忽數十羣﹐老農哀呼馬不聞。”{宋}{黄伯思}《东观馀论·论张长史书》:“始見{張旭}所書《千字文》……猶縱風鳶者翔戾於空﹐隨風上下﹐而綸常在手;擊劍者交光飛刃﹐欻忽若神﹐而器不離身。”
焱忽-汉语大词典
焱忽
【1】指疾风。{汉}{张衡}《思玄赋》:“出閶闔兮降天途﹐乘焱忽兮馳虚無。”【2】迅疾貌。{清}{陈梦雷}《抒哀赋》:“貞衺糺糅以任剥復兮﹐叢顇焱忽其不可思。”
熱忽辣-汉语大词典
熱忽辣
【1】见“熱呼辣”。
熱忽剌-汉语大词典
熱忽剌
【1】匆急;急躁。{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好輕列薄命﹑熱忽剌姻緣﹑短古取恩情。”亦作“[熱忽喇]”。{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這秀才不能勾花燭洞房﹐却生扭做香水混堂﹐大海將來升斗量。秀才家能軟款﹐會安詳﹐怎做這般熱忽喇的勾當。”
熱忽喇-汉语大词典
熱忽喇
【1】见“熱忽剌”。
熱忽忽-汉语大词典
熱忽忽
【1】见“热呼呼”。
忘忽-汉语大词典
忘忽
【1】遗忘。{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條載十數類於左﹐自備忘忽云爾。”【2】犹恍惚。模糊不清貌。{汉}{王符}《潜夫论·梦列》:“人對計事﹐起而行之﹐尚有不從﹐况於忘忽雜夢﹐亦可必乎?”
忽-汉语大词典
忽
《廣韻》呼骨切,入没,曉。【1】忽略;不经心。《书·周官》:“蓄疑敗謀,怠忽荒政。”{孔}传:“怠惰忽略,必亂其政。”《韩非子·存韩》:“願陛下幸察愚臣之計,無忽。”{唐}{陈子昂}《谏用刑书》:“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無以臣微而忽其奏。”{清}{龚自珍}《京师乐籍说》:“昔者{唐}﹑{宋}﹑{明}之既宅京也,於其京師及其通都大邑,必有樂籍,論世者多忽而不察。”【2】轻视;怠慢。《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先王之所以禮吾三人者,爲道之存故也;而今忽之,是忘道也。”{颜师古}注:“忽,怠也。”{唐}{李白}《与韩荆州书》:“願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宋}{王谠}《唐语林·德行》:“荷君見顧,不以外夷見忽。今疾,勢不起,番人重土殯,脱殁,君能終始之否?”【3】乱。《书·益稷》:“予欲聞六律五聲八音,在治忽。”{蔡沈}集传:“在,察也。忽,治之反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忽……亂也。”【4】灭亡;湮没。《诗·大雅·皇矣》:“是伐是肆,是絶是忽。”{毛}传:“忽,滅也。”《大戴礼记·武王践阼》:“{黄帝}﹑{顓頊}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見與?”{俞樾}《群经平议·大戴礼记一》:“‘忽不可得見與’,言滅没不可得見。”{清}{黄宗羲}《硕肤孙公墓志铭》:“數百年故國,一旦忽焉。”【5】恍惚;不明貌。《荀子·赋》:“忽兮其極之遠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杨倞}注:“言雲慌忽之極而遠舉,或分散相逐而還於山。”《楚辞·九歌·国殇》:“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6】迅速。《左传·庄公十一年》:“{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杜预}注:“忽,速貌。”《楚辞·离骚》:“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王逸}注:“忽,疾貌。”【7】古代极小的度量单位名。《孙子算经》卷上:“度之所起,起於忽,欲知其忽,蠶吐絲爲忽。十忽爲一絲,十絲爲一毫,十毫爲一釐,十釐爲一分。”《史记·太史公自序》:“律曆更相治,閒不容翲忽。”{张守节}正义:“忽,一蠶口出絲也。”《宋史·律历志一》:“故自忽﹑絲﹑毫﹑釐﹑黍﹑絫﹑銖各定一錢之則。忽萬爲分,絲則千,毫則百,釐則十,轉以十倍倍之,則爲一錢。”【8】同“[笏]”。{章炳麟}《国故论衡·文学总略》:“簿即手版,今謂之忽。”自注:“今作‘笏’。”【9】象声词。{元}{李唐宾}《梧桐叶》第二折:“忽忽忽似神仙鳴佩琚,颼颼颼似{列子}登雲路。”{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十八段:“车上的火焰卷呀卷呀,打着铁板,忽忽忽忽,好像飞机又来了一样。”【10】副词。突然;忽然。《列子·汤问》:“涼風忽至,草木成實。”{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棃花開。”{鲁迅}《坟·写在<坟>後面》:“不知怎地忽有淡淡的哀愁来袭击我的心。”{茅盾}《动摇》九:“他对于这位女士,忽爱,忽恨,忽怕,不知变换了几多次的感想。”【11】副词。或;倘或。{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彼中居人,忽有養鵝鴨,常於屎中見麩金片。”{晁载之}《续谈助》卷四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帝嘗在后前,乃曰:‘阿舅何爲云人作賊,輒殺之?人忽言阿舅作賊,當復云何?’”
忽遺-汉语大词典
忽遺
【1】遗忘。{三国} {魏}{曹丕}《与锺繇书》之二:“乃不忽遺﹐厚見周稱。”
忽悠-汉语大词典
忽悠
【1】晃动貌。{管桦}《不要让汽灯灭了》:“离火线三四里地﹐大炮咕咚咕咚﹐把房子震的直忽悠。”{陶尔夫}《伐木者的旅行》:“忽悠一下栽下去﹐只觉眼前一片乌黑。”
忽杪-汉语大词典
忽杪
【1】极言细微。{清}{赵翼}《静观》诗之十五:“所以顯微鏡﹐西洋製最巧﹐能拓小爲大﹐遂不遺忽杪。”{汉}{徐幹}《中论·智行》:“夫明哲之士者﹐威而不懾﹐困而能通﹐决嫌定疑﹐辨物居方﹐禳禍於忽杪﹐求福於未萌。”
忽睨-汉语大词典
忽睨
【1】犹傲视。{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罗隐》:“{隱}恃才忽睨﹐衆頗憎忌。”
忽板-汉语大词典
忽板
【1】旧时对出入妓院的清客的别称。《豆棚闲话·虎丘山贾清客联盟》:“一名篾片﹐又叫忽板。這都是嫖行裏話頭……大老官嫖了婊子﹐這些篾片陪酒夜深﹐巷門關緊﹐不便走動﹐就借一條板凳﹐一忽睡到天亮﹐所以叫做忽板。”
忽流-汉语大词典
忽流
【1】忽然。{明}{无名氏} 《东篱赏菊》第一折:“忽流抽身向草茅﹐倒大來志氣清標。”
忽忽-汉语大词典
忽忽
【1】失意貌。《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堯咨}性剛戾﹐數被挫辱﹐忽忽無聊。”《史记·韩长孺列传》:“乃益東徙屯﹐意忽忽不樂。數月﹐病歐血死。”《南史·刘孝绰传》:“〔{孝綽}〕晚年忽忽不得志。”【2】不经意,轻率。{汉}{刘向}《说苑·谈丛》:“忽忽之謀不可爲也﹐惕惕之心不可長也。”【3】象声词。{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六段:“松林又爱招风﹐光听见四面山头忽忽好响﹐不知风有多大。”【4】模糊不清。《管子·内业》:“折折乎如在於側﹐忽忽乎如將不得﹐渺渺乎如窮無極。”{汉}{王粲}《伤夭赋》:“晝忽忽其若昏﹐夜炯炯而至明。”《隋书·天文志中》:“鬼質欲其忽忽不明則安﹐明則兵起﹐大臣誅。”{清}{龚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十二:“憑君且莫登高望﹐忽忽中原暮靄生。”【5】迷糊,恍忽。{汉}{司马迁}《报任安书》:“是以腸一日而九迴﹐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明}{何景明}《还至别业》诗之一:“寧知非夢寐﹐忽忽心未安。”《文选·宋玉<高唐赋>》:“悠悠忽忽﹐怊悵自失。”{李善}注:“忽忽﹐迷也。”{晋}{张华}《博物志》卷二:“後其人忽忽如失魂﹐經日乃差。”【6】倏忽,急速貌。{胡国梁}《黄花岗之役》:“我在教练所﹐忽忽已有一个多礼拜了。”{宋}{王安石}《骅骝》诗:“怒行追疾風﹐忽忽跨九州。”《楚辞·离骚》:“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兮其將暮。”{清}{戴名世}《戴母唐孺人寿序》:“忽忽遂至四五十年﹐恍如昨日﹐而余亦老矣。”
忽雷-汉语大词典
忽雷
【1】不怕雷。喻勇暴过人者。《太平广记》卷三九三引{唐}{戴孚}《广异记·欧阳忽雷》:“{紹}({歐陽紹})率其徒二十餘人﹐持弓矢排鏘﹐與雷師戰。衣並焦卷﹐形體傷腐﹐亦不之止。自辰至酉﹐雷電飛散……南人因呼{紹}爲‘忽雷’。”【2】响雷。{阮章竞}《赤叶河》:“今晚来个大诉苦﹐明天给{吕}家个大忽雷。”【3】琵琶名。{清}{赵翼}《屏迹》诗:“茶瀹大團月﹐琴彈小忽雷。”{唐}{段安节}《乐府杂录·琵琶》:“{文宗}朝有内人{鄭中丞}善胡琴。内庫有二琵琶﹐號‘大小忽雷’。{鄭}嘗彈小忽雷。”【4】鳄鱼的别名。《太平广记》卷四六四引{唐}{郑常}《洽闻记》:“鰐魚别號忽雷……一名骨雷。”
忽剌剌-汉语大词典
忽剌剌
亦作“[忽拉拉]”亦作“[忽喇喇]”亦作“[忽辣辣]”【1】象声词。《红楼梦》第五回:“忽喇喇似大厦傾﹐昏慘慘似燈將盡。”{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有一回﹐山洪暴发﹐真叫万马奔腾﹐刻不容缓﹐忽拉拉一下子﹐什么山呀﹐河呀﹐村庄呀﹐道路呀﹐都没影了。”{明}{张凤翼}《红拂记·扶余换主》:“這一個明晃晃的刀去劈﹐那一個忽辣辣的箭發疾。”{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三折:“我則聽的古都都潑天也似怒濤﹐鬭合着忽剌剌風聲兒廝鬧。”
忽忘-汉语大词典
忽忘
【1】忘记。《隋书·礼仪志七》:“凡有指畫於君前﹐受命書於笏﹐笏畢用也。《五經要義》曰:‘所以記事﹐防忽忘。’”{汉}{王符}《潜夫论·叙录》:“中心時有感﹐援筆紀數文﹐字以綴愚情﹐財令不忽忘。”《汉书·张禹传》:“君何疑而數骸骨﹐忽忘雅素﹐欲避流言?”{宋}{苏洵}《苏氏族谱》:“幸其未至於塗人也﹐使之無至於忽忘焉可也。”
忽期-汉语大词典
忽期
【1】见“忽其”。
忽然-汉语大词典
忽然
【1】俄顷,一会儿。《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清}{张岱}《西湖梦寻·灵隐寺》:“及余飯後出寺門﹐見有千餘人蜂擁而來﹐肩上擔米﹐頃刻上廪﹐斗斛無聲﹐忽然竟去。”【2】假如;倘或。《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忽然分寸差殊﹐手下身當依法。”{蒋礼鸿}通释:“忽然﹐假使﹐倘或。”《敦煌变文集·捉季布传文》:“若是生人須早語﹐忽然是鬼奔丘坟。”【3】偶然。{唐}{韩愈}《答杨子书》:“又嘗服{宰予}之誡﹐故未敢決然挹﹐亦不敢忽然忘也。”{清}{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忽然語笑合﹐與我談生平。”{汉}{贾谊}《鵩鸟赋》:“忽然爲人兮﹐何足控摶;化爲異物兮﹐又何足患!”{宋}{苏轼}《戏作陈孟公诗》:“忽然載酒從陋巷﹐爲愛{揚雄}作酒箴。”【4】不经心,忽略。《汉书·刘向传》:“如忽然用之﹐此天地之所以先戒﹐災異之所以重至者也。”{汉}{荀悦}《汉纪·哀帝纪上》:“人情不能無懈怠﹐或忽然不察其非而從之……其爲害深矣。”《墨子·天志上》:“然而天下之士君子之於天也﹐忽然不知以相儆戒﹐此我所以知天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也。”【5】恍惚;不明貌。《隶释·汉绥民校尉熊君碑》:“昊天忽然﹐枕榮終祐﹐喪我良則﹐國失良輔。”《淮南子·原道训》:“解車休馬﹐罷酒徹樂﹐心忽然若有所喪﹐悵然若有所忘也。”【6】尽;死。《後汉书·文苑传下·赵壹》:“〔{壹}〕曰:‘竊伏{西州}﹐承高風舊矣﹐乃今方遇而忽然﹐柰何命也!’因舉聲哭﹐門下驚﹐皆奔入滿側。”{李贤}注:“忽然﹐謂死也。”【7】突然。{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中:“須臾﹐胡僧忽然自倒﹐若爲所擊者﹐便不復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長桑君}〕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忽然不見﹐殆非人也。”《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景清}送出房門﹐忽然想起一事。”{柔石}《二月》九:“怎样你今夜忽然有酒兴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