怖(怖)是什么意思
恐怖-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恐怖kǒngbù
〈形〉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形容环境、气氛、消息、心理、表情等。常作谓语、定语,也可以作其他成分。
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人们很恐怖|小偷流氓们都非常恐怖|心里恐怖极了|老人恐怖起来|故事情节极为恐怖|洞里的景象很恐怖|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恐怖的心|恐怖的眼光|恐怖的表情|恐怖的呼声|恐怖的景象|恐怖的情节|恐怖的环境|恐怖的事情|我恐怖地望着这黑夜里的大海|恐怖地站在院子里|恐怖地躲进屋里去|一夜之间,全城都变得恐怖起来|死亡的恐怖占据了他的心|他们这样疯狂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内在恐慌啊|“文革”让人们见识了“红色恐怖”
害怕 怕 惧 惧怕 恐惧 畏惧 慑 恐怖 胆寒-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害怕 怕 惧 惧怕 恐惧 畏惧 慑 恐怖 胆寒
害怕hàipà 怕pà93、275、340惧jù 惧怕jùpà340 恐惧kǒngjù 畏惧wèijù340慑shè 恐怖kǒngbù271胆寒dǎnhán
动词。表示在遇到凶恶的东西、威胁人的势力或危险时,心中产生不安情绪或发慌。
“害怕”较强调产生或引起不安情绪,是通用于口语和白话文的常用词。例如:“若被这种梭标队吓翻了,那真是胆小鬼!只有土豪劣绅看了害怕,革命党决不应该看了害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那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时候,空虚啦,逃难啦,姑娘们害怕,勇士们挺身而出,就结成良缘了”(《作品》,1981,4);“这种打法,无论谁见了都要害怕”(《鲁彦选集》)。
“怕”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也是常用词。例如:“他们……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鲁迅:《狂人日记》);“你以为我是无事生非耍酒疯吗?不,绝不是,是我心里怕呀”(《当代》,1981,2)。
“惧”和“怕”意思一致;是文言词,只用于有其他文言词配合的书面语句,有文言色彩和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较少用。例如:“忽闻户外似有军靴步声,大惧”;“他们在这一形势面前,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他的结论,是冷静,镇定,不怕不惧,便可以镇平一切的祸乱”(《洪灵菲选集》)。
“惧怕”含有“感受到压力”的意味;是一般的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他们的一切,使我惧怕,厌恨”(鲁迅、茅盾编:《草鞋脚》);“现在,这些心爱之物一件件都变成了无情的罪证。他悔恨,惧怕;……”(《人民日报》,1982.4.15);“那些平日帮虎吃食的家丁,心中惧怕,也纷纷四下逃散”(冯骥才等:《义和拳》)。
“恐惧”强调发慌,意思比“害怕”“怕”“惧”“惧怕”等重些;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一般不用。例如:“惊惶的情绪引起了他失望的念头,使他由疑虑而恐惧,儿乎不知所措”(许钦文:《凡生》);“他觉得这些都没有恐惧的必要,更艰险,更需要胆量的一条路就摆在他的面前”(《靳以文集》,上卷);“越军攻入吴都,越水师自海道入淮,绝吴归路。夫差恐惧,让晋为盟主,匆忙回国向越求和”(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
“畏惧”含有畏怯、胆怯的意味;是一般的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比“惧”淡些。例如:“用枪杀来威胁也罢,用严刑来逼迫也罢,他们都无所畏惧,坚贞不屈”;“风雨雷霆,电光野火,都曾经使他们畏惧颤栗”(秦牧:《土地》)。
“慑”含有“在威势下畏怯”的意味,意思的轻重和“害怕”一致;是文言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用时须在后面接上介词“于”。例如:“敌人慑于我游击队布下了地雷,未敢来犯赵庄”;“在市场上猪肉供应大量增多的情况下,人们的兴趣都转向了豆腐,大概是慑于胆固醇的威胁吧”(《小说月报》,1981,11)。
“恐怖”强调因感到害怕而十分不安、紧张,多用于受到很大威胁或遇到可怕情景的情况,意思比“恐惧”还要重;除用作谓语外,常可充作定语、状语。例如:“一个人感觉到别人动摇他的根基,他的统治的时候,他最怀恨也最恐怖”(孙犁:《白洋淀纪事》);“有这等轻灵凄咽的雨声,似是冲跑了寂寞;然而使人听了比静守着寂寞还要恐怖”(王统照:《春雨之夜》);“烙印在云普叔脑筋中的许多痛苦的印象,凑成了那些恐怖的因子”(叶紫:《丰收》);“这眼光射向四处……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的眼”(鲁迅:《伤逝》)。
“胆寒”强调内心对于可怕事情的严重不安、惊怕,含有深深虑患的意味;意思因有打寒颤作烘托而比较具体,轻重程度则同“害怕”一致。例如:“想起沙漠一天天向南扩展,不禁令人胆寒。应该赶快研究和采取抗住风沙的有效措施”;“因此感到自己的孩子的运命,真有些胆寒!”(朱自清:《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可怕 怕人 恐怖 可怖-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可怕 怕人 恐怖 可怖
可怕kěpà 怕人pàrén 恐怖kóngbù179可怖kěbù
形容词。表示令人害怕、畏惧。
“可怕”强调存在足以令人害怕的因素;广泛地用于人和各种令人害怕的事物;可充作定语、谓语、状语、补语。例如:“在人们眼里,他就是这么一个可怕的人”(《收获》,1981,1);“朋友,五个可怕的恶魔,正在包围着我们的母亲呀!”(方志敏:《可爱的中国》);“她披头散发站在月光下,真可怕”;“渔船可怕地摇晃着,可是他们的脚掌……紧紧地吸附在又粘又滑的陡峭的甲板上”(郑文光:《夜渔记》)。
“怕人”强调能使人产生害怕的心理;不如“可怕”用得那样广泛、普遍,可充作谓语、补语、定语,不能作状语。例如:“佛殿里头那么静,那么黑,阴森森的,不怕人吗?”;“我真要为他不幸而痛哭,然而他依样把眼光镇住我脸上,是被情欲之火燃烧得如何的怕人!”(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白堡子那里还真有个怕人的怪东西,象个疯子,又象鬼”。
“恐怖”强调使人感到受威胁,含有“危及生命,十分吓人”的意味;多用于事情或现象,意思比“可怕”“怕人”重;适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可充作谓语、补语、定语,很少作状语。例如:“那一带是四不管地区,盗贼、流氓到处横行,恐怖得很”;“影片中有两个惊险的情节处理得过分恐怖”;“恐怖的利镞忽然穿透我的心了”(鲁迅:《野草》)。
“可怖”强调存在足以令人恐惧的因素,意思比“可怕”、“怕人”重,但比“恐怖”轻;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比“恐怖”浓厚;一般只充作谓语、定语。例如:“过去的创痛虽然可怖,究不敌新的憧憬之迷人”(茅盾:《蚀》);“老人曾目睹可怖的惨象,不忍心儿子如今也遭受匪徒的残忍凌割”。
恐怖 安宁-反义词应用词典
恐怖 安宁
恐怖 kǒngbù 安宁 ānning
【恐怖】形容词。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害怕心理。多用于书面语。
〔例句〕
1.在由于恐怖而变得混乱的意识里,却出奇清晰地反映出岸上那个追赶我的人的残酷的笑声。
2.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下,他已经养成高度的警惕性。
3.敌人因为我们的日益强大而感到恐怖。
【安宁】形容词。秩序正常,没有骚扰;(心情)安定、宁静。可受程度副词修饰。
〔例句〕
1.只要小强在家,家里就别想安宁。
2.宿舍前面就是农贸市场,大家睡得很不安宁。
3.那时,偌大的中国竟找不到一块安宁的绿洲。
怖-古文观止词典
怖bù
【词性】:形容词
惶惧(1)。《报任安书》:旃裘之君长咸震怖。——匈奴的君长都震惊惶惧。
怖惧-古文观止词典
怖惧bù jù
【词性】:形容词
惶惧(1)。《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我说不尽犬马般的惶惧心情。
震怖-古文观止词典
震怖zhèn bù
【词性】:动词
惊惧,恐惧(1)。《报任安书》:旃裘之君长咸震怖。——匈奴的君长都十分惊惧。
子赌父显怒,父赌子暗怖-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子赌父显怒,父赌子暗怖
【释义】:
儿子习赌,父亲会公开表示恼怒;父亲习赌,做儿子的只能在心里感到忧惧。意谓赌博能使父子不和或忧伤。《歧路灯》五六:苦语良言告少年,莫嫌此话太刻露:子赌父显怒,父赌子暗怖。此中有甚难解故,五鼓扪心个个悟。
怖-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怖bù
惶恐,惊惧。《淮南子·诠言》:“福至则喜,祸至则~。”司马迁《报任安书》:“旃裘之君长咸震~。”用作使动,使惊惧,恐吓。《吴子·论将》:“率下安众,~敌决疑。”《后汉书·第五伦传》:“依托鬼神,诈~愚民。”
危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危怖wēi bù
【释义】:
恐惧不安。瞿秋白《赤都心史》:“地轴偷转,朝日渐起,任凭你电花奇火有几万万火焰,也都濒于夺光失采的危怖。”
可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可怖kě bù
【释义】:
可怕。茅盾《子夜》:“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这壮丽的吴公馆更显得阴沉可怖。”
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怖bù
【释义】:
惊惧,害怕。如:恐怖。
恐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恐怖kǒng bù
【释义】:
①感到可怕而畏惧。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也指令人畏惧。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这个岛呵!三分恐怖,七分神秘。”②威胁;恫吓。鲁迅《叶紫作〈丰收〉序》:“这一世界中人,会轻蔑,憎恶,压迫,恐怖,杀戮别一世界中人。”
惧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惧怖jù bù
【释义】:
恐惧;惶惧。曹禺《原野》:“花氏在外候着,惧怖地谛听里面的声音。”
惊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惊怖jīng bù
【释义】:
吃惊害怕。茅盾《锻炼》:“阿银跌倒了,发出惊怖的叫声。”
惨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惨怖cǎn bù
【释义】:
凄惨恐怖。茅盾《子夜》:“他那死澄澄的眼睛前正在那里搬演着卖田卖地赖债逃走等等惨怖的幻景。”
惶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惶怖huáng bù
【释义】:
恐惧。王统照《沉船》:“无穷尽的大水使他起一种惊奇而又惶怖的心理。”
骇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骇怖hài bù
【释义】:
惊恐。王统照《刀柄》:“可是他一看到这里,脸上现出奇诧与骇怖的神色!”
畏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畏怖wèi bù
【释义】:
畏惧,恐怖。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斯而可乐,人间更有何事足为畏怖?”
白色恐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白色恐怖bái sè kǒng bù
【释义】:
指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为。鲁迅《关于新文字》:“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
震怖-现代汉语大词典
震怖zhèn bù
【释义】:
惊恐或使惊恐。鲁迅《科学史教篇》:“而时之振作其国人者何人?震怖其外敌者何人?曰:科学也。”
五怖-汉语大词典
五怖
【1】佛教指不活﹑恶名﹑死﹑堕恶趣﹑处众怯等五种怖畏。{北周}{庾信}《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汲引四流﹐周圓五怖。”{隋}{江总}《摄山棲霞寺碑》:“三清遺法﹐未明五怖之災。”
危怖-汉语大词典
危怖
【1】谓恐惧不安。《南史·蔡廓传》:“今舉朝惶惶﹐人懷危怖﹐指撝之日﹐誰不影從?”{瞿秋白}《赤都心史》一:“地轴偷转﹐朝日渐起﹐任凭你电花奇火有几万万光焰﹐也都濒于夺光失采的危怖。”《三国志·吴志·周鲂传》:“人居世間﹐猶白駒過隙﹐而常抱危怖﹐其可言乎?”
可怖-汉语大词典
可怖
【1】可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一鬼自叢薄中出﹐形狀可怖。”{茅盾}《子夜》十七:“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这壮丽的{吴公馆}更显得阴沉可怖。”
戰怖-汉语大词典
戰怖
【1】恐惧不安。《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戰怖﹐無地自厝。”{唐}{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其碑文今已撰成﹐謹録封進﹐無任慙羞戰怖之至。”
洶怖-汉语大词典
洶怖
【1】骚乱恐慌。{清}{王晫}《今世说·政事》:“邑固濱海﹐一日﹐驚傳海水且大上﹐居人洶怖反走。”
振怖-汉语大词典
振怖
【1】畏惧。《史记·刺客列传》:“{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
怖-汉语大词典
怖
《廣韻》普故切,去暮,滂。【1】惊惧,害怕。《文选·宋玉<神女赋>》:“意離未絶,神心怖覆。”{李善}注:“謂恐怖而反覆也。”《淮南子·诠言训》:“福至則喜,禍至則怖。”{宋}{苏轼}《黄州上文潞公书》:“至{宿州},御史符下,就家取文書,州郡望風,遣吏發卒,圍船搜取,老幼幾怖死。”{清}{王韬}《淞滨琐话·煨芋梦》:“遥見巨狼跳舞而來,怖甚。”【2】恐吓。《吴子·论将》:“其威德仁勇,必足以率下安衆,怖敵決疑。”《後汉书·第五伦传》:“其巫祝有依托鬼神,詐怖愚民,皆案論之。”{宋}{范正敏}《遯斋闲览·麻胡》:“今人呼{麻胡},以怖小兒。”
怖鴿-汉语大词典
怖鴿
【1】佛教传说:一鸽为鹰所逐,飞向佛旁,佛以身影蔽鸽,鸽乃不怖。见《槃经》卷二八﹑《大智度论》卷十一。后诗文中常以“怖鴿”为穷无所归的典故。《艺文类聚》卷六六引{南朝}{梁}{简文帝}《谢赐钱启》:“謹長充放生﹐用濟含識;發弘誓願﹐等供無邊。效彼薄拘﹐均兹流水﹐方使怖鴿獲安﹐窮魚永樂。”{清}{赵翼}《游焦山赠巨超练塘两诗僧》诗:“説法神魚舞﹐安禪怖鴿憑。”{唐}{孟浩然}《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林寺以诗寄之》:“石鏡山精怯﹐禪林怖鴿棲。”
怖栗-汉语大词典
怖栗
亦作“[怖慄]”【1】害怕得发抖。{唐}{张九龄}《应道侔伊吕科对策第一道》:“盛德大業﹐孰與歸乎?其怖慄塵埃﹐棲棲非得言之地;慷慨禾莠﹐惓惓因獻策之時。何敢望焉﹐盡心而已。”《汉书·尹翁归传》:“{翁歸}至﹐論棄{仲孫}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新唐书·李绅传》:“{錡}召{紳}作疏﹐坐{錡}前。{紳}陽怖栗﹐至不能爲字。”《後汉书·马援传》:“卒被三夫之言﹐横遭誣罔之讒;家屬杜門﹐葬不歸墓﹐怨隙並興﹐宗親怖慄。”
怖忌-汉语大词典
怖忌
【1】畏忌。《新唐书·藩镇传·田承嗣》:“會國威中奪﹐窮而復縱﹐故{承嗣}得肆姦無怖忌。”
怖懾-汉语大词典
怖懾
【1】恐惧。《後汉书·郭玉传》:“夫貴者處尊高以臨臣﹐臣懷怖懾以承之﹐其爲療也有四難焉。”{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七:“上大怒……久之乃罷免﹐猶摘杖{孝思}三十。當是時﹐{孝思}將八十矣﹐了不怖懾。”
怖遽-汉语大词典
怖遽
【1】惊惶。《三国志·魏志·夏侯尚传》“豐不知而往﹐即殺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豐}怖遽氣索﹐足委地不能起。”《方言》第十:“{江}{淮}之間凡窘猝怖遽謂之■沭﹐或謂之佂伀。”
怖慴-汉语大词典
怖慴
【1】恐惧。《明史·曹文诏传》:“聞大小{曹將軍}名﹐皆怖慴。”《後汉书·皇甫规传》:“臣生長邊遠﹐希涉紫庭﹐怖慴失守﹐言不盡心。”{南朝} {陈}{徐陵}《为陈武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一朝俘斬﹐無復孑遺﹐遠邇敬欣﹐華夷怖慴。”
怖恐-汉语大词典
怖恐
【1】恐怖,害怕。{晋}{干宝}《搜神记》卷三:“〔{喬玄}〕因起自往﹐手捫摸之﹐壁自如故。還床復見﹐心大怖恐。”{明}{沈德符}《野獲编·禨祥·郊坛大风》:“次晨厲風震蕩﹐從官辟易﹐至不能成禮而罷。帝既怖恐﹐又聞{李后}擅殺所嬖貴妃{黄氏}﹐遂得心疾﹐以至於崩。”{清}{葆光子}《物妖志·介类·白蛇》:“婦大怖恐。”
怖沮-汉语大词典
怖沮
【1】恐惧沮丧。{宋}{洪迈}《夷坚丙志·胡匠赛神》:“妻遣女取饌﹐奔而還﹐告母曰:‘母自往取之﹐兒欲視吾父。’色殊怖沮。”
怖畏-汉语大词典
怖畏
亦作“[怖愄]”【1】恐惧。{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若有天眼﹐鑒其念念隨滅﹐生生不斷﹐豈可不怖畏耶?”{清}{吴敏树}《游大云山记》:“已上路﹐緣嶺側﹐俯深溪﹐過之可怖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若稱無我﹐恐衆生生怖愄心。”《後汉书·度尚传》:“刺史{度尚}懼{磐}先言﹐怖畏罪戾﹐伏奏見誣。”
怖愄-汉语大词典
怖愄
【1】见“怖畏”。
怖頭-汉语大词典
怖頭
【1】谓迷失真性而惑于妄相。语本《楞严经》卷四:“汝豈不聞{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爲魑魅,無狀怖走。”{宋}{苏轼}《次韵张甥棠美述志》:“我今已習{鶖子}定﹐猶復晨朝怖頭走。”
怖悸-汉语大词典
怖悸
【1】惊惧。{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既進﹐觀顧怖悸﹐故常以疾爲辭﹐而委事於其副﹐其來已久。”{宋}{洪迈}《夷坚丁志·田三姑》:“宿其冢次﹐方寒雨淒零﹐松風答響﹐皆起怖悸意。”《後汉书·蔡邕传》:“臣征營怖悸﹐肝膽塗地﹐不知死命所在。”
怖駭-汉语大词典
怖駭
【1】惊恐。{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驮那羯磔迦国》:“聞者怖駭﹐莫敢履户﹐謂是毒蛇之窟﹐恐喪身命。”{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無余外传》:“黄龍負舟﹐舟中人怖駭﹐{禹}乃啞然而笑。”《三国志·蜀志·後主传》:“怖駭王師神武﹐所次敢不革面﹐順以從命。”
怖懼-汉语大词典
怖懼
【1】恐惧;惶恐。{汉}{赵晔}《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會{秦}怖懼﹐逆自引咎﹐{越}乃還軍。軍入悦樂。”{宋}{李纲}《论使事札子》:“今陛下藉祖宗二百年之基業﹐縱使未能恢復土宇﹐豈可不自愛重而怖懼屈服﹐以貽天下後世之譏哉!”{王闿运}《陈景雍传》:“{景雍}顧己從人﹐皆倉皇怖懼。”{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鹿走崖岸之上﹐羣鰐嘷叫其下﹐鹿怖懼落崖﹐多爲鰐魚所得﹐亦物之相攝伏也。”《後汉书·冯異传》:“臣以遭遇﹐託身聖明﹐在傾危溷殽之中﹐尚不敢過差﹐而況天下平定﹐上尊下卑﹐而臣爵位所蒙﹐巍巍不測乎?誠冀以謹勑﹐遂自終始。見所示臣章﹐戰慄怖懼。”
怖慄-汉语大词典
怖慄
【1】见“怖栗”。
怖怯-汉语大词典
怖怯
【1】胆小害怕;恐惧。《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每常怖怯者﹐喻能以弱而制於强。”{唐}{裴铏}《传奇·卢涵》:“有人言曰:‘今宵必須擒取此人﹐不然者﹐明晨君當受禍。’{涵}聞之﹐愈怖怯。”
怛怖-汉语大词典
怛怖
【1】恐惧。{清}{和邦额}《夜谭随录·邱生》:“當此際﹐心殊怛怖﹐乃折軒前鳳仙花却步欲歸。”{清}{谭嗣同}《仁学》十三:“知身爲不死之物﹐雖殺之亦不死﹐則成仁取義﹐必無怛怖于其衷。”
怕怖-汉语大词典
怕怖
【1】恐惧。{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須休怕怖﹐請夫人放心無慮。”《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面帶驚惶﹐心在怕怖。”《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妲己}不見此劍萬事俱休﹐既見此劍﹐大叫一聲﹐奔走如風﹐約行一二十步﹐心上怕怖。”
怪怖-汉语大词典
怪怖
【1】惊异恐惧。{唐}{李景亮}《李章武传》:“{王}家亡婦感郎恩情深﹐將見會。恐生怪怖﹐故使相聞。”
恐怖-汉语大词典
恐怖
【1】威胁;恫吓。《公羊传·庄公三十一年》“威我也”{汉}{何休}注:“以威恐怖{魯}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这一世界中人﹐会轻蔑﹐憎恶﹐压迫﹐恐怖﹐杀戮别一世界中人。”{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大丈夫臨大事﹐可否當自决胸懷﹐乃來家間恐怖婦女爲何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鬼無所棲﹐乃來與我争屋﹐時時現惡狀﹐恐怖小兒女。”【2】感到可怕而畏惧。《後汉书·董卓传》:“帝見{卓}將兵卒至﹐恐怖涕泣。”《六韬·略地》:“城人恐怖﹐期將必降。”{宋}{张师正}《括异志·蔡侍禁》:“{蔡}氏舉族大恐怖﹐雖白晝不敢正視。”{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六郎》:“{許}初聞甚駭﹐然親狎既久﹐不復恐怖。”{闻一多}《最後一次的讲演》:“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3】谓令人畏惧。{郭小川}《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诗:“这个岛呵!三分恐怖﹐七分神秘。”
悲怖-汉语大词典
悲怖
【1】哀痛惶恐。《晋书·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今社稷危急﹐兆庶懸命……臣等不勝悲怖﹐謹伏地上請。”
悸怖-汉语大词典
悸怖
【1】恐惧。{明}{何景明}《进舟赋》:“彼垂堂固有戒兮﹐心悸怖而内疑。”{唐}{裴铏}《传奇·马拯》:“二子悸怖﹐遂攀緣而上。”
愁怖-汉语大词典
愁怖
【1】忧愁恐怖。《景德传灯录·优波毱多》:“由是魔宫震動﹐{波旬}愁怖﹐遂竭其魔力﹐以害正法。”{南朝} {宋}{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十:“持此從朝竟夕暮﹐差得亡憂消愁怖。”{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锺生》:“生愁怖﹐終夜不枕。”
惶怖-汉语大词典
惶怖
【1】恐惧。{王统照}《号声·沉船》:“无穷尽的大水使他起一种惊奇而又惶怖的心理。”《东观汉记·阳球传》:“權門惶怖股慄﹐莫不雀目鼠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黄}惶怖莫知籌計﹐惟長跪一聽女命。”{唐}{薛用弱}《集异记·王瑶》:“{瑶}驚駭惶怖﹐因蒙面匍匐而走。”
憂怖-汉语大词典
憂怖
【1】忧愁害怕。{清}{孙枝蔚}《渡江行》之二:“江神念我多憂怖﹐蛟龍遠遁鏡中路。”{宋}{陆游}《暮次秭归》诗:“是身初非我﹐底處着憂怖。”《後汉书·袁绍传》:“聞{魏郡}兵反……坐中客家在{鄴}者﹐皆憂怖失色﹐或起而啼泣。”
慚怖-汉语大词典
慚怖
亦作“[慙怖]”【1】羞愧惶恐。《後汉书·邓骘传》:“〔{騭}等〕上疏自陳曰:‘……聖策定於神心﹐休烈垂於不朽﹐本非臣等所能萬一﹐而猥推嘉美﹐並享大封﹐伏聞詔書﹐驚惶慙怖。’”{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公慚怖﹐不知所對。”
慘怖-汉语大词典
慘怖
【1】凄惨恐怖。{清}{黄钧宰}《金壶逸墨·放鱼》:“對衆生慘怖之狀﹐返諸自己貪生畏死之心﹐安乎不安乎!”{茅盾}《子夜》十一:“他那死澄澄的眼睛前正在那里搬演着卖田卖地赖债逃走等等惨怖的幻景。”
慴怖-汉语大词典
慴怖
【1】恐惧。《隶释·汉巴郡太守张纳碑》:“搏則有獲﹐羣醜慴怖。”
懾怖-汉语大词典
懾怖
【1】恐惧。{宋}{苏辙}《再言役法札子》:“今耕稼之民﹐性如麋鹿﹐一入州縣﹐已自懾怖。”《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唐}{司马贞}述赞:“{陸賈}使{越}﹐{尉佗}懾怖。”
懼怖-汉语大词典
懼怖
【1】恐惧;惶惧。{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國君懼怖﹐令於國:有能還{吴}軍者﹐與之分國而治。”{曹禺}《原野》第二幕:“{花氏}在外候着﹐惧怖地谛听里面的声音。”
眩怖-汉语大词典
眩怖
【1】目迷心惊。{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水無所着﹐騰空飄蕩﹐頓令心目眩怖。”《新唐书·杜咸传》:“{咸}縱火﹐譟而前﹐賊眩怖相失﹐自騰踐死。”
畏怖-汉语大词典
畏怖
【1】畏惧,恐怖。{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斯而可樂﹐人間更有何事足爲畏怖?”{汉}{蔡邕}《故太尉乔公庙碑》:“畏怖明憲﹐檢於静息。”《三国志·魏志·卫臻传》:“{權}恃{長江}﹐未敢抗衡﹐此必畏怖僞辭耳。”{金}{王若虚}《哀雁词》:“夫其畏怖之情﹐觳觫之態﹐可以想而知也。”
白色恐怖-汉语大词典
白色恐怖
【1】指反动统治者大规模逮捕﹑屠杀革命人民﹐破坏革命组织﹐残酷镇压人民革命运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恐怖行为。{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邓颖超}《一个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的共产党员》:“在白色恐怖的岁月里﹐无论是同志间﹐夫妇间﹐每次的生离﹐实意味着死别呀!”{梁斌}《播火记》四四:“我没有别的嘱咐﹐党正在困难关头﹐希望你能执行党的任务﹐度过这白色恐怖。”
皇怖-汉语大词典
皇怖
【1】惶恐;惊怕。皇﹐通“惶”。{唐}{张九龄}《荆州谢上表》:“伏奉四月十四日制﹐授臣{荆州}大都督府長史。聞令皇怖﹐魂膽飛越。”{刘壎}《隐居通议·杂录》引{宋}{郑克}《折狱龟鉴》:“〔縣令〕追盜牛賊{李璡}﹐{璡}皇怖而至。”
疑怖-汉语大词典
疑怖
【1】疑惧;惶恐。《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淵}設甲兵爲軍陳”{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淵}計吏從{洛陽}還﹐語{淵}曰:‘使者{左駿伯}﹐使皆擇勇力者﹐非凡人也。’{淵}由是疑怖。”{宋}{韩驹}《再次韵兼简李道夫》:“學道無疑怖﹐憂時有主臣。”
蹙怖-汉语大词典
蹙怖
【1】忧愁恐惧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焦螟》:“狐乃蹙怖作色﹐願謹奉教。”
迷怖-汉语大词典
迷怖
【1】迷惘恐怖。{明}{徐渭}《徐相公碑》:“{潤}({沈潤})曰:‘我嘗夜半膠舟淺水﹐鬼火螢遶﹐忽失楫﹐我迷怖號神﹐忽聞空雞﹐遂獲楫以歸。’”
詐怖-汉语大词典
詐怖
【1】欺骗恐吓。《後汉书·第五伦传》:“其巫祝有依託鬼神詐怖愚民﹐皆案論之。”
讋怖-汉语大词典
讋怖
【1】恐惧。{汉}{扬雄}《羽猎赋》:“竦讋怖﹐魂亡魄失。”
震怖-汉语大词典
震怖
【1】惊恐或使惊恐。《南齐书·萧昭胄传》:“{建武}以來﹐{高}{武}王侯居常震怖﹐朝不保夕﹐至是尤甚。”{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旃裘之君長﹐咸震怖。”《三国演义》第三回:“{盧尚書}海内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鲁迅}《坟·科学史教篇》:“而時之振作其國人者何人?震怖其外敵者何人?曰:科學也。”
駭怖-汉语大词典
駭怖
【1】惊恐。{宋}{洪迈}《夷坚丁志·金陵邸》:“舉手指胸曰:胸中有玉環﹐問君知不知?瞥然復入﹐士駭怖不能支﹐幾欲墮地。”{王统照}《刀柄》:“可是他一看到这里﹐脸上现出奇诧与骇怖的神色!”
驚怖-汉语大词典
驚怖
【1】惊恐。《庄子·逍遥游》:“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茅盾}《锻炼》二一:“{阿银}跌倒了﹐发出惊怖的叫声。”《明史·欧阳一进传》:“時{應嘉}已屢遷參議﹐憂歸﹐聞{拱}({高拱})再相﹐亦驚怖而卒。”{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四拍》:“自從驚怖少精神﹐不覺風霜損顔色。”【2】指惊恐的心理。《百喻经·宝箧镜经》:“見鏡中人﹐便生驚怖。”【3】指使惊恐。{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額}於十一年作守{潮陽}……屠毒生靈﹐驚怖城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上仙》:“方凝聽間﹐忽案上若墮巨石﹐聲甚厲。婦轉身曰:‘幾驚怖煞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