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色(愧色)是什么意思
愧色-古语词今用词典
愧色kuìsè
羞惭的脸色。孔子的学生原宪,为人性情正直,洁身自好。家贫穷。而他知命安贫,每天弹琴唱歌,自得其乐。孔子的另一学生子贡,能言善辩,会经商,家富。一次,他乘坐高大的马车去见原宪,车盖外白素而内深青带红。因车马高大,进不了小巷,子贡只好下车,原宪头戴榆属树皮做的帽子,脚上穿着露出脚后跟的鞋,拄着藜茎拐杖,在门前迎接。子贡见状,以为原宪生病,因问:你身患什么病?原宪答曰:据说,没有财产叫做贫穷,学了道理而不身体力行才叫病。现在,我只是贫穷而不是病。“子贡逡巡而有愧色。”(于贡听了此话,带着羞愧的脸色,倒退了几步,)原宪又说:学习本为自身修养,却用以索取名誉;教育本为他人,却用以谋取私利。假借仁义去做坏事,装饰车马借以炫耀,君子以为羞耻,我一辈子也不愿这样做。(《庄子·让王》)
今沿用本义。
柳亚子《迭韵和谢老》:“何宋同伦宁愧色,风云后起积劳薪。”瞿秋白《赤都心史·黎明》:“对着那南风中的残艳,有无愧色?”
愧色-现代汉语大词典
愧色kuì sè
【释义】:
羞愧的脸色。徐迟《牡丹》:“年纪轻轻,她已能侧身于大艺术家的行列之中,而无愧色。”
無愧色-汉语大词典
無愧色
亦作“[無媿色]”【1】没有羞惭的表现。《後汉书·郭太传》:“〔{蔡邕}〕謂{涿郡}{盧植}曰:‘吾爲碑銘多矣﹐皆有慙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晋书·孙楚传论》:“{孫楚}體英絢之姿﹐超然出類﹐見知{武子}﹐誠無媿色。”《北史·儒林传下·黎景熙》:“於時倫輩﹐皆位兼常伯﹐車服華盛﹐唯{季明}獨以貧素居之﹐而無愧色。”
愧色-汉语大词典
愧色
【1】羞愧的脸色。{唐}{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诗:“{桐宫}放{太甲}﹐攝政無愧色。”{明}{李东阳}《土室》诗:“古人戒屋漏﹐所貴無愧色。”《庄子·让王》:“{子貢}逡巡而有愧色。”{徐迟}《牡丹》:“年纪轻轻﹐她已能侧身于大艺术家的行列之中﹐而无愧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