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憂

憂(憂)是什么意思

  • 丁父憂-汉语大词典

    丁父憂

    【1】遭逢父亲丧事。《魏书·李彪传》:“伏見朝臣丁父憂者﹐假滿赴職﹐衣錦乘軒﹐從郊廟之祀。”《旧唐书·王丘传》:“〔{丘}〕俄又分知吏部選事﹐入爲尚書左丞﹐丁父憂去職。”{清}{昭槤}《嘨亭杂录·徐中丞》:“〔{徐徐}〕遷{江蘇}布政使﹐丁父憂﹐詔奪情﹐不起﹐服闋入都。”

  • 丁憂-汉语大词典

    丁憂

    【1】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晋书·袁悦之传》:“〔{悦之}〕始爲{謝玄}參軍﹐爲{玄}所遇﹐丁憂去職。”{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後三年﹐太夫人薨﹐有司議贈之典云:‘無見任宰相丁憂例。’”{清}{龚自珍}《工部尚书高邮王文简公墓表铭》:“〔公〕年近七十﹐爲禮部尚書﹐兵備公猶在﹐比丁憂服闋﹐再補工部尚書﹐而公旋卒矣。”【2】泛指守丧。{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到來日絶早到墳頭﹐道是我與你廬墓丁憂。”

  • 丁外憂-汉语大词典

    丁外憂

    【1】犹言丁父憂。{元}{黄溍}《文献黄公神道碑》:“〔{黄公}〕丁外憂去官﹐服闕﹐轉承直郎國子博士。”{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口碑》:“{成化}中﹐内閣{劉吉}丁外憂。”

  • 丁内憂-汉语大词典

    丁内憂

    【1】即丁母憂。《梁书·袁昂传》:“〔{昂}〕丁内憂﹐哀毁過禮。”{元}{黄溍}《文献黄公神道碑》:“俄有旨纂修{遼}﹑{金}﹑{宋}史﹐丁内憂不赴﹐服除﹐以中順大夫秘書少監致仕。”

  • 丁母憂-汉语大词典

    丁母憂

    【1】遭逢母亲丧事。《南史·蔡徵传》:“〔{徵}〕七歲丁母憂﹐居喪如成人禮。”{唐}{韩愈}《顺宗实录四》:“〔{陸贄}〕丁母憂。免喪﹐權知兵部侍郎﹐復入翰林。”《清史稿·圣祖纪》:“{順天}學政{李光地}丁母憂﹐令在京守制。”亦作“[丁母艱]”。{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联挽》:“〔{蘇子齋}〕出爲{山西}{朔平府}知府﹐丁母艱起復。”

  • 三憂-汉语大词典

    三憂

    【1】三种可忧之事。指不知,知而不学,学而不行。《韩诗外传》卷一:“{孔子}曰:‘君子有三憂:弗知﹐可無憂與?知而不學﹐可無憂與?學而不行﹐可無憂與?’”

  • 不測之憂-汉语大词典

    不測之憂

    【1】意外的祸患。{宋}{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自{太平興國}以來﹐至于{咸平}﹐可謂天下大治﹐千載一時矣。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測之憂近在朝夕者﹐何哉?”《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郎君若自恃其勇﹐好殺不已﹐將來必犯天道之忌﹐難免不測之憂矣。”

  • 内憂外患-汉语大词典

    内憂外患

    【1】指国家内部的变乱和外来的祸患。亦泛指内部的纠纷和外来的压力。语出《国语·晋语六》:“不有外患,必有内憂。”{朱德}《和郭沫若同志》:“内憂外患澄清日﹐痛飲{黄龍}定約君。”{鲁迅}《而已集·写在“劳动问题”之前》:“只因为本国太破烂﹐内忧外患﹐非常之多﹐自顾不暇了﹐所以只能将{台湾}这些事情暂且放下。”{鲁迅}《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想到他只是一个文人﹐又生着病﹐却这么拚命的对付着内忧外患﹐又怎么能够持久呢。”

  • 内憂-汉语大词典

    内憂

    【1】内部的忧患。多指国家内部不安定。对外患而言。《左传·成公十六年》:“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内憂。”《史记·秦本纪》:“國家内憂﹐未遑外事。”【2】指母丧。{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顯慶}二年﹐以内憂解職。”{唐}{张说}《故洛阳尉赠朝散大夫马府君碑》:“入太學﹐舉明經﹐補{巴西}尉﹐内憂去職。”{宋}{王安石}《与孟逸秘校手书》之九:“然{元規}方内憂﹐暇議此否?”【3】心中忧虑。《汉书·张安世传》:“{禹}謀反﹐夷宗族﹐{安世}素小心畏忌﹐已内憂矣。”

  • 伯道之憂-汉语大词典

    伯道之憂

    【1】谓无子。{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向憂{伯道}之憂﹐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誕﹐誕而待孕者﹐尚不一其人。”

  • 偏憂-汉语大词典

    偏憂

    【1】为母親去世而居丧。《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除通直散騎侍郎﹐以偏憂去官。”

  • 傷憂-汉语大词典

    傷憂

    【1】忧伤。{晋}{张载}《拟四愁诗》:“我所思兮在{營州}﹐欲往從之路阻修。登崖遠望涕泗流﹐我之懷矣心傷憂。”

  • 先憂後樂-汉语大词典

    先憂後樂

    【1】谓先忧苦而后得安乐。语本《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憂事者後樂事,先樂事者后憂事。”{钱基博}《辛亥江南光复实录》:“枵腹從公﹐人情所難﹐職不分文武﹐階無問大小﹐上自都督﹐下至走卒﹐一律日支錢二百五十文﹐以供飯食﹐同甘共苦﹐以底于成功;而後酌量經帑﹐制定薪津﹐亦先憂後樂也。”【2】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宋史·范仲淹传论》:“然先憂後樂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潘飞声}《壬子新岁作》诗:“先憂後樂何人識?{老阮}狂來酒正中。”{明}{王鏊}《震泽长语·杂论》:“其(指{范仲淹})先憂後樂之義﹐前人所未發。”

  • 兆憂-汉语大词典

    兆憂

    【1】谓开忧患之端。《左传·昭公元年》:“三大夫兆憂﹐憂能無至乎?”{杜预}注:“開憂兆也。”

  • 兢憂-汉语大词典

    兢憂

    【1】惶恐忧虑。{前蜀}{杜光庭}《莫庭乂青城山本命醮词》:“唯夙夜在公﹐敢忘虔恪﹐而吉凶難測﹐倍切兢憂。”{宋}{王禹偁}《为乾明节不任拜起陈情表》:“載循衰朽﹐但積兢憂。”

  • 分憂-汉语大词典

    分憂

    【1】分担别人的忧虑;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唐}{杜甫}《寄裴施州》诗:“{堯}有四岳明至理﹐{漢}二千石真分憂。”《晋书·宣帝纪》:“帝留鎮{許昌}﹐改封{向鄉侯}﹐轉撫軍﹑假節﹐領兵五千﹐加給事中﹑録尚書事。帝固辭。天子曰:‘吾於庶事﹐以夜繼晝﹐無須臾寧息。此非以爲榮﹐乃分憂耳。’”《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施公}心懷不忍﹐一手挽住﹐拉到觀音殿上來問道:‘{桂兄}有何傷痛?倘然見教﹐小弟或可分憂。’”{{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三回:“此事本非{朝宗}所宜负责﹐但事已至此﹐也不能不为总统分忧。”【2】《汉书·循吏传序》:“〔{孝宣}〕常稱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歎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訟理也,與我共此者,其唯二千石乎?’”{颜师古}注:“謂郡守﹑諸侯相。”后因以“分憂”代指郡守之职。{唐}{白居易}《贺平淄青表》:“臣名參共理﹐職忝分憂。”

  • 危憂-汉语大词典

    危憂

    【1】困厄忧患。{明}{方孝孺}《答许廷慎书》:“當危憂兢悚時﹐自誓欲以所能歸諸造物﹐甘爲庸人而不可得。”

  • 切憂-汉语大词典

    切憂

    【1】近忧。{汉}{班彪}《北征赋》:“舍{高}{亥}之切憂兮﹐事{蠻}{狄}之遼患。”

  • 埋憂-汉语大词典

    埋憂

    【1】谓排除忧愁。《後汉书·仲长统传》:“百慮何爲?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憂地下。”{清}{龚自珍}《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诗:“天地埋憂畢﹐舟車祖道頻。”{宋}{陆游}《夜梦从数客作诗得游字》:“有酒不謀州﹐能詩自勝侯。但須繩繫日﹐安用地埋憂。”

  • 大憂-汉语大词典

    大憂

    【1】大忧患﹐大灾祸。《周礼·春官·大司乐》:“大札﹑大凶﹑大烖﹑大臣死﹐凡國之大憂﹐令弛縣。”{贾公彦}疏:“凡國之大憂者﹐謂若《禮記·檀弓》云國亡大縣邑及戰敗之類是也。”【2】指皇帝死丧。有误用以称人父母之丧者。{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绍興}三年七月﹐{朱勝非}以右僕射丁母憂﹐未卒哭﹐降起復制詞﹐吏部侍郎﹑權直學士院{陳與義}之文也。以‘兹宅大憂’四字﹐令翰林學士{綦崇禮}帖改爲‘方服私艱’﹐{陳}待罪而放。”《後汉书·邓骘传》:“陛下躬天然之姿﹐體仁聖之德﹐遭國不造﹐仍離大憂。”{李善}注:“大憂﹐{和帝}﹑{殤帝}崩。”{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國有大憂﹐中外窘乏。”

  • 天憂-汉语大词典

    天憂

    【1】谓担忧天坠。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廟算高難測﹐天憂實在兹。”{仇兆鳌}注:“天憂﹐用《列子》{杞}人憂天崩事。”

  • 同憂相救-汉语大词典

    同憂相救

    【1】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明}{杨慎}《祭玉垒王舜卿文》:“古語有之:‘同病相憐﹐同憂相救’﹐嗟君我之形蹤﹐何斯言之相副!”

  • 同憂-汉语大词典

    同憂

    【1】一同忧虑;一同忧愁。《逸周书·大戒》:“連官集乘﹐同憂若一。”{三国} {魏}{曹冏}《六代论》:“朝無死難之臣﹐外無同憂之國。”{宋}{陈师道}《寄潭州张芸叟》诗之二:“賦詩真有助﹐弔古不同憂。”{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折:“我和他一處行﹐一處歇﹐戚同憂﹐喜同悦。”【2】谓遭遇相同。{明}{何景明}《嗟哉行》:“同病者憐﹐同憂者嘆。”

  • 哀憂-汉语大词典

    哀憂

    【1】指居丧中的悲伤。《韩诗外传》卷四:“愁悴哀憂﹐衰絰之色也。”【2】指居丧之礼仪。{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爾亦祗奉顧命﹐咨授舊章﹐輔釐哀憂﹐俾克依據。”

  • 單憂極瘁-汉语大词典

    單憂極瘁

    【1】谓极尽忧虑辛劳之苦。单,通“殫”。{清}{曾国藩}《陈岱云易安人墓志铭》:“安人單憂極瘁﹐衣不解帶者四十餘日。”

  • 嗟憂-汉语大词典

    嗟憂

    【1】嗟叹忧虑。{宋}{曾巩}《又大悲祈雨文》:“盛夏在辰﹐常暘爲沴﹐稻將萎瘁﹐人用嗟憂。”

  • 國憂-汉语大词典

    國憂

    【1】指国丧。《後汉书·窦宪传》:“{齊殤王}子{都鄉侯暢}來弔國憂。”{李贤}注:“{章帝}崩也。”【2】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三国} {魏}{曹植}《杂诗》之五:“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唐}{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專城分國憂﹐彤幨皂蓋古諸侯。”《淮南子·人间训》:“遇之無禮﹐必爲國憂。”【3】指国有患难。{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吴王}曰:‘{勾踐}國憂而寡人給之以粟﹐恩往義來﹐其德昭昭﹐亦何憂乎!’”

  • 後顧之憂-汉语大词典

    後顧之憂

    【1】泛指来自后方的或家里的忧患。{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四章:“灯塔社的建立﹐解除了{增福}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入党更给他添了精神。”《魏书·李沖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無後顧之憂﹐一朝忽有此患﹐朕甚懷愴慨。”{宋}{陈师道}《後山谈丛》卷一:“如此則{契丹}必有後顧之憂﹐未敢輕議懸軍深入。”

  • 後憂-汉语大词典

    後憂

    【1】日后的忧患。《三国志·魏志·卫觊传》:“一旦變動﹐必有後憂。”《战国策·齐策一》:“{齊}非急以鋭師合{三晉}﹐必有後憂。”{晋}{张华}《门有车马客行》:“前悲尚未弭﹐後憂方復起。”

  • 鬱憂-汉语大词典

    鬱憂

    【1】犹郁悒。{清}{味榄生}《十洲春语·题词·前题》:“徒將彩筆畫金粉﹐我憐君志多鬱憂。”

  • 外憂-汉语大词典

    外憂

    【1】犹外艰。指父丧或承重祖父之丧。{唐}{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丁外憂三年﹐泣血一慟﹐能使禽獸莫觸其松柏﹐神仙每留其玉石。”【2】外来的忧患。{唐}{韩愈}《秋怀》诗之十:“世累忽進慮﹐外憂遂侵誠﹐强懷張不滿﹐弱念缺已盈。”{宋}{曾巩}《戏书》诗:“家貧故不用籌算﹐官冷又能無外憂。交遊斷絶正當爾﹐眠飯安穩餘何求?”

  • 宅憂-汉语大词典

    宅憂

    【1】处在父母丧事期间。{清}{钱谦益}《韩爌授光禄大夫》:“昔者宅憂翼室﹐{周王}垂答拜之文。”《书·说命上》:“王宅憂。”{孔颖达}疏:“言王居父憂。”{唐}{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上之宅憂﹐公讓太宰;養安{蒲坂}﹐萬邦絶等。”{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陛下近者以宅憂之故﹐特命東宫以監國。”

  • 宿憂-汉语大词典

    宿憂

    【1】积久难除的忧患。《汉书·徐乐传》:“金石絲竹之聲不絶於耳﹐帷幄之私俳優朱儒之笑不乏於前﹐而天下無宿憂。”{颜师古}注:“宿﹐久也。”《战国策·齐策五》:“鋭兵來則拒之﹐患至則趨之﹐使諸侯無成謀﹐則其國無宿憂矣。”

  • 寫憂-汉语大词典

    寫憂

    【1】发抒排除忧闷。语出《诗·邶风·泉水》:“駕言出游,以寫我憂。”{南朝} {宋}{傅亮}《登龙冈赋》:“静潛處以永念﹐聊駕言以寫憂。”{唐}{陈子昂}《春台引》:“懷宇宙以湯湯﹐登高臺而寫憂。”

  • 居憂-汉语大词典

    居憂

    【1】指居父母之丧。《书·太甲上》:“王徂{桐宫}﹐居憂﹐克終允德。”{宋}{梅尧臣}《寄维阳许待制》诗:“而今倏忽已八載﹐公領府事予居憂。”{清}{赵翼}《哭黄月山》诗:“堊廬方居憂﹐復驚喪耆耉。”{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時{額}以居憂得從漏網。”

  • 女憂-汉语大词典

    女憂

    【1】谓妇人的灾殃。《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左氏傳》{文公}十六年夏﹐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國……《詩》曰:‘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又蛇入國﹐國將有女憂也。如先君之數者﹐公母將薨象也。秋﹐公母薨。”

  • 娱憂-汉语大词典

    娱憂

    【1】排遣忧愁。《汉书·南粤传》:“願王聽樂娱憂﹐存問鄰國。”{宋}{陆游}《谢参政启》:“分章析句於蓬樞甕牗之下﹐學但慕於俚儒;娱憂紓悲於山顛水涯之旁﹐文不供於世用。”《楚辞·九章·思美人》:“吾將蕩志而愉樂兮﹐遵{江}{夏}以娱憂。”

  • 嫠憂-汉语大词典

    嫠憂

    【1】喻忧国。{严复}《原强》:“安知今之所謂强鄰者不先笑後號咷﹐而吾子漆嘆嫠憂﹐所貶君自損者﹐不俯吊而仰賀乎?”

  • 幽憂-汉语大词典

    幽憂

    【1】过度忧劳;忧伤。{唐}{皮日休}《洁死》:“意汩没以奫淪兮﹐永幽憂而怫鬱。”{清}{侯方域}《<宋牧仲诗>序》:“即有身世通顯者﹐考其著作﹐亦多矯情曲意﹐務欲叩寂寞之音﹐繪幽憂之狀。”《庄子·让王》:“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成玄英}疏:“幽﹐深也;憂﹐勞也。”{朱自清}《读<湖畔>诗集》:“从他们的作品里得着很有力的安慰;仿佛幽忧的人们看到活泼泼的小孩而得着无上的喜悦一般。”

  • 杞人之憂-汉语大词典

    杞人之憂

    同“[杞人憂天]”【1】{清}{钱谦益}《上高阳师相书》:“以{謙益}之將隱也﹐杞人之憂﹐不敢以告人﹐而效其一二於師門﹐並以爲别。”

  • 杞憂-汉语大词典

    杞憂

    【1】谓殷忧,深忧。{明}{高攀龙}《答杨金坛书》:“但盛世之一往一來﹐究歸于治;衰世之一往一來﹐究歸于亂。仁人君子﹐不能不爲杞憂。”{朱德}《感时》诗之二:“獨抱杞憂安社稷﹐矢心爲國睹昇平。”{黄远庸}《日本人对于中立国民之行动》:“自九月二十五夜{日}軍佔領{濰縣}以來﹐全局震動﹐蓋此舉雖久在吾人一種杞憂之中。”【2】“杞人憂天”的略语。谓不必要的忧虑。{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時泯棼之象﹐頗足致覘國者之悲觀。吾邦人士﹐亦多竊竊焉爲之抱杞憂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竊見{堯}腊{禹}胼﹐丰彩消鑠﹐蟣蝨下士﹐謬抱杞憂。”{郭沫若}《集外·蒐苗的检阅》:“然而好了﹐这层担心已被证明是杞忧了。”{明}{李贽}《答周柳塘书》:“此皆平日杞憂太重之故﹐吾獨憾{山農}不能終身滚滚也。”

  • 杞人憂天-汉语大词典

    杞人憂天

    【1】《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后用以比喻不必要的忧虑。粤剧《关汉卿》第六场:“这样小题大作﹐何异杞人忧天。”{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當世巨公曲諒杞人憂天之愚﹐正其偏弊。”{清}{邵长蘅}《守城行纪时事也》诗:“縱令消息未必真﹐杞人憂天獨苦辛。”

  • 杞天憂-汉语大词典

    杞天憂

    同“[杞人憂天]”【1】{吕志伊}《镇山楼远眺》诗:“怕向彩雲深處望﹐西南半壁杞天憂。”

  • 杞國之憂-汉语大词典

    杞國之憂

    同“[杞人憂天]”【1】{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五:“獨以役重賦煩﹐人民凋瘵﹐識者不無{杞國}之憂。”{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時虜初退﹐師尚宿留{淮}{泗}。朝議凛凛﹐懼其反斾。士大夫皆有{杞國}之憂。”

  • 杞國憂天-汉语大词典

    杞國憂天

    同“[杞人憂天]”【1】{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誠不回白日照﹐{杞國}憂天獨勞苦。”

  • 横憂-汉语大词典

    横憂

    【1】不测的忧患。《旧五代史·汉书·隐帝纪下》:“{弘肇}等欺朕年幼﹐專權擅命﹐使汝輩常懷憂恐﹐自此朕自與汝等爲主﹐必無横憂也。”

  • 樂行憂違-汉语大词典

    樂行憂違

    【1】谓所乐的事就去做,所忧的事则避开。语本《易·乾》:“樂則行之,憂則違之。”{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学而篇一》:“如{雲峰}之説﹐則直不知樂行憂違﹐成物以成己﹐安土而樂天﹐爲聖賢爲己之實功。”{清}{阮元}《文言说》:“不但多用韻﹐抑且多用偶﹐即如‘樂行憂違’﹐偶也;‘長人合禮’﹐偶也。”

  • 樂極則憂-汉语大词典

    樂極則憂

    【1】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礼记·乐记》:“樂極則憂﹐禮粗則偏矣。”{孔颖达}疏:“樂﹐人之所好﹐害在淫侉。若極而不止﹐則必至憂蹙。”

  • 樂以忘憂-汉语大词典

    樂以忘憂

    【1】指因眼前的快乐而忘记了忧愁。{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三折:“漁夫﹐將我這小小船兒棹將過去﹐驚起那幾行鷗鷺。似這等樂以忘憂﹐胡必歸歟。”【2】谓因乐于道而忘记忧愁。{唐}{韩愈}《答胡生书》:“謀道不謀食﹐樂以忘憂者﹐生之謂矣。”《论语·述而》:“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邢昺}疏:“發憤嗜學而忘食﹐樂道以忘憂。”{晋}{皇甫谧}《高士传·法具》:“同郡{田羽}薦{真}曰:‘處士{法真}﹐體兼四業﹐學窮典奥﹐幽居恬泊﹐樂以忘憂。’”

  • 樂憂-汉语大词典

    樂憂

    【1】谓在本应忧伤时反而取乐。《左传·昭公十五年》:“王一歲而有三年之喪二焉﹐於是乎以喪賓宴﹐又求彝器﹐樂憂甚矣﹐且非禮也。”

  • 戚憂-汉语大词典

    戚憂

    【1】忧伤。{宋}{欧阳修}《国学试策》之二:“戚憂未弭﹐{子夏}不能成聲;感慨形言﹐{孟嘗}所以抆泣。”{宋}{陈亮}《祭姨母周夫人黄氏文》:“{亮}自幼時固已識我先妣之戚憂﹐常懼力之不足以任其後也。”

  • 替古人擔憂-汉语大词典

    替古人擔憂

    【1】见“替古人耽憂”。

  • 替古人耽憂-汉语大词典

    替古人耽憂

    【1】谓不必要的忧虑。《西游记》第七八回:“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何干!且來寬衣服睡覺﹐莫替古人耽憂。”《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怪小狗肉兒﹐你倒替古人耽憂。”亦作“[替古人擔憂]”。《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事情又不是我的事情﹐你也不過做個當中人﹐這一個要得出﹐只要那一個答應的下﹐要你替古人擔憂做甚麽呢?”

  • 沈憂-汉语大词典

    沈憂

    亦作“[沉憂]”【1】深忧。{三国} {魏}{曹植}《杂诗》之二:“去去莫復道﹐沈憂令人老。”{宋}{曾巩}《秋夜》诗:“清淚昏我眼﹐沉憂回我腸。”{王统照}《车中》:“原来他正沉在一种幽绵的细微的沉忧的感思之中﹐所以没有注意到自己所立的地位。”

  • 消憂-汉语大词典

    消憂

    【1】消解愁闷。{唐}{杨巨源}《上刘侍中》诗:“消憂期酒聖﹐乘興任詩狂。”《艺文类聚》卷七四引{汉}{马融}《樗蒲赋》:“{伯陽}入戎﹐以斯消憂。”{晋}{陶潜}《归去来兮辞》:“悦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茅盾}《宿莽·色盲》:“浪漫主义把恋爱当作神秘的圣殿﹐颓废主义又以为是消忧遣愁的法宝。”

  • 深憂-汉语大词典

    深憂

    【1】深重的忧愁。《晏子春秋·谏下二》:“女子入門﹐{晏子}望見之曰:‘怪哉!有深憂。’”{张纯一}校注:“憂形於色。”【2】十分担忧。{晋}{干宝}《搜神记》卷六:“{蜀}{景耀}五年﹐宫中大樹無故自折﹐{譙周}深憂之。”{清}{曾国藩}《复彭丽生书》:“竊嘗以爲無兵不足深憂﹐無餉不足痛哭。”

  • 牢憂-汉语大词典

    牢憂

    【1】忧愁,忧郁。{清}{黄景仁}《岁暮篇》:“牢憂奚所成﹐逃情託蕭曠。”

  • 排憂解難-汉语大词典

    排憂解難

    【1】排除忧愁,解除困难。《文汇报》1989.1.3:“进一步发挥舆论作用﹐为群众尽力排忧解难。”

  • 採薪之憂-汉语大词典

    採薪之憂

    【1】《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朱熹}集注:“采薪之憂,言病不能采薪。”后因以“採薪之憂”指患病。{宋}{王安石}《辞参知政事表》:“先朝備位﹐每懷竊食之慚;故里服喪﹐重困採薪之疾。”《红楼梦》第三七回:“漏已三轉﹐猶徘徊桐檻之下﹐竟爲風露所欺﹐致獲採薪之患。”{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小弟辭家﹐欲詣帳下﹐以叙數載間闊之情;奈至{河中府}{普救寺}﹐忽值採薪之憂﹐不及逕造。”《荡寇志》第七八回:“實因晩生有採薪之憂﹐不能侍奉左右。”亦作“[採薪之疾]”﹑“[採薪之患]”。

  • 搔憂-汉语大词典

    搔憂

    【1】忧虑,忧伤。{清}{缪艮}《珠江名花小传·婕卿》:“但冀隨時珍惜﹐勿過搔憂。”

  • 擔隔夜憂-汉语大词典

    擔隔夜憂

    【1】谓于事前担忧。《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到了任上﹐你替我不得時﹐自然着急﹐不消你擔隔夜憂。”

  • 擔憂-汉语大词典

    擔憂

    【1】忧虑﹐发愁。{唐}{吕岩}《沁园春》词:“火宅牽纏﹐夜去明來﹐早晩擔憂﹐奈今日茫然。”{明}{李贽}《复宋太守书》:“爲自己本分上事未見親切﹐故取陳語以自考驗﹐庶幾合符﹐非有閒心事﹑閒工夫﹐欲替古人擔憂也。”{峻青}《海啸》第四章:“{桃花岛}的形势确实是险恶的﹐那儿潜伏着的风暴﹐令人担忧。”

  • 父憂-汉语大词典

    父憂

    【1】指父丧。{南朝} {齐}{王俭}《褚渊碑文》:“以父憂去職﹐喪過乎哀。”

  • 民憂-汉语大词典

    民憂

    【1】民众的忧戚。《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無俾民憂。”

  • 殷憂-汉语大词典

    殷憂

    【1】忧伤。{南朝} {宋}{谢灵运}《岁暮》诗:“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頽。”{唐}{杜甫}《寄贾司马严使君》诗:“憶昨趨行殿﹐殷憂捧御筵。”{郭沫若}《集外(一)·夕阳时分》:“儿对着那些风光非常欢娱﹐我的心中却隐隐有殷忧难慰。”{三国} {魏}{阮籍}《咏怀》之十四:“感物懷殷憂﹐悄悄令心悲。”

  • 無妄之憂-汉语大词典

    無妄之憂

    【1】平白无故遭灾的忧虑。{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無妄之憂勿藥喜﹐一善自足禳千災。”亦作“[無妄憂]”。{明}{高叔嗣}《简袁永之狱中》诗:“本同江海人﹐俱爲軒冕誤。子抱無妄憂﹐余有多言懼。”

  • 無妄憂-汉语大词典

    無妄憂

    【1】见“無妄之憂”。

  • 無憂樹-汉语大词典

    無憂樹

    【1】佛教传说的一种异树。相传{悉达太子}即生此树下。《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十月滿足﹐於二月八日日初出時﹐夫人見彼園中有一大樹﹐名曰無憂﹐華色香鮮﹐枝葉分布﹐極爲茂盛﹐即舉右手﹐欲牽摘之﹐菩薩漸漸從右脇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贝编》:“無憂樹﹐女人觸之花方開。”

  • 無憂城-汉语大词典

    無憂城

    【1】{唐}代{吐蕃}对{维州}的称号。以其地险要,易守难攻,无虞侵犯,故称。后改名{威州},故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南部。《新唐书·吐蕃传下》:“州南抵{江}陽{岷山}﹐西北望{隴山}﹐一面崖﹐三面{江}﹐虜號{無憂城}。”{宋}{王闢之}《渑水燕谈录·事志》:“{李衛公}云:‘{維州}﹐{土蕃}得之﹐號曰{無憂城}。’{景祐}中﹐或以其與{濰州}名相亂……{仁宗}曰:‘此足以威西戎。’乃改曰{威州}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二·成都府》:“州憑恃險阻﹐控扼要衝。《唐史》:‘{神龍}中州没於{吐蕃}﹐{吐蕃}號曰{無憂城}。’”

  • 無憂履-汉语大词典

    無憂履

    【1】古时帝王所穿的鞋子。《三国志平话》卷二:“〔{司馬仲相}〕見一人托定金鳳盤﹐内放着六般物件﹐是平天冠﹑袞龍服﹑無憂履﹑白玉圭﹑玉束帶﹑誓劍。”《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却説{阮小七}殺入内苑深宫裡面﹐搜出一箱﹐却是{方臘}僞造的平天冠﹑袞龍袍……無憂履。”

  • 無憂洞-汉语大词典

    無憂洞

    【1】{宋}代对京师沟渠的谑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師溝渠極深廣﹐亡命多匿其中﹐自名爲‘無憂洞’;甚者盗匿婦人﹐又謂之‘鬼樊樓’。”

  • 無憂扇-汉语大词典

    無憂扇

    【1】中药枇杷叶的别称。见{宋}{陶穀}《清异录·药谱》。

  • 無憂-汉语大词典

    無憂

    【1】没有忧患;不用担心。《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范獻子}謂{魏獻子}曰:‘……從王命以紓諸侯﹐{晉國}無憂。’”《史记·张仪列传》:“爲大王計﹐莫如事{秦}。事{秦}則{楚}{韓}必不敢動;無{楚}{韓}之患﹐則大王高枕而卧﹐國必無憂矣。”{唐}{罗邺}《上东川顾尚书》诗:“龍節坐持兵十萬﹐可憐{三蜀}盡無憂。”{宋}{朱熹}《次瑞泉诗韵》:“終待寒泉食﹐無憂水鏡昏。”【2】佛教语。参见“[無憂王]”﹑“[無憂樹]”。

  • 無憂無慮-汉语大词典

    無憂無慮

    【1】毫不忧虑。形容心情安然自得。{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來﹐來﹐來﹐我做了個草庵中無憂無慮的僧家。”《说唐》第六二回:“如今回歸田里﹐自耕自吃﹐倒也無憂無慮﹐何苦要去做官?”{叶圣陶}《倪焕之》六:“{焕之}顺着{冰如}所指的方向凝望﹐仿佛已经看见无忧无虑的男女往来于绿荫之下。”

  • 無憂王-汉语大词典

    無憂王

    【1】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的意译。{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昔{中天}{無憂王}剪伐之(菩提樹)﹐令事大婆羅門積薪焚焉。熾焰中忽生兩樹﹐{無憂王}因懺悔﹐號灰菩提樹。”

  • 無慮無憂-汉语大词典

    無慮無憂

    同“[無憂無慮]”【1】《西游记》第九十回:“無慮無憂來佛界﹐誠心誠意上雷音。”

  • 焦憂-汉语大词典

    焦憂

    【1】焦虑。《清史稿·穆宗纪二》:“海上水師……即創立戰守章程﹐而奉行不力﹐使朝廷謀議均屬具文。積習因循﹐焦憂曷釋。”{吴组缃}《山洪》三十:“平时充塞在心胸之间的焦忧和苦闷﹐几乎完全消失﹐或是被淡忘了。”

  • 煩憂-汉语大词典

    煩憂

    【1】麻烦和忧患。{汉}{王充}《论衡·超奇》:“州郡有憂﹐能治章上奏﹐解理結煩﹐使州郡連事﹐有如{唐子高}﹑{谷子雲}之吏﹐出身盡思﹐竭筆牘之力﹐煩憂適有不解者哉?”【2】烦恼忧愁。{南朝} {齐}{王融}《敬重正法篇颂》:“翼善開賢敷教義﹐照蒙啟惑滌煩憂。”{金}{元好问}《西园》诗:“登山臨水祛煩憂﹐物色無端生暮愁。”{戴望舒}《静夜》诗:“你在我心头开了烦忧路。”

  • 心腹之憂-汉语大词典

    心腹之憂

    【1】犹心腹之疾。《英烈传》第六九回:“我兵宜先救心腹之憂﹐後除手足之患。”

  • 忘憂物-汉语大词典

    忘憂物

    【1】指酒。{唐}{白居易}《钱湖州以箬下酒李苏州以五酘酒相次寄到无因同饮聊咏所怀》:“勞將箬下忘憂物﹐寄與江城愛酒翁。”{晋}{陶潜}《饮酒》诗之七:“汎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2】指萱草。{南朝} {梁武帝}《古意》诗之二:“當春有一草﹐緑花復重枝﹐云是忘憂物﹐生在北堂陲。”

  • 忘憂-汉语大词典

    忘憂

    【1】忘却忧愁。《论语·述而》:“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夫酒忘憂﹐故能消之也。”{唐}{张说}《喜度岭》诗:“見花便獨笑﹐見草即忘憂。”【2】萱草的别名。{清}{黄宗羲}《小园记》:“因買瓦盆百餘﹐以植草花:水僊﹑艾人……忘憂﹑含笑。”{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本草經》云:萱﹐一名忘憂。”{唐}{陈子昂}《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诗:“忘憂誰見賞﹐空此北堂中。”{元}{钱抱素}《琐窗寒·题玉山草堂》词:“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虚悄。”

  • 忘憂草-汉语大词典

    忘憂草

    【1】萱草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六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萱草﹐一名紫萱﹐又呼曰忘憂草﹐{吴中}書生呼爲療愁花。”《说文·艸部》:“藼﹐令人忘憂草也。或从宣。”{明}{何景明}《送施御史便道寿母次韵》:“堂下忘憂草﹐今春倍往春。”

  • 思憂-汉语大词典

    思憂

    【1】悲伤忧愁。《礼记·乐记》:“是故志微噍殺之音作﹐而民思憂。”{孔颖达}疏:“而民感之則悲思憂愁也。”

  • 恫憂-汉语大词典

    恫憂

    【1】悲痛忧伤。{明}{皇甫濂}《悼子乘》诗:“恫憂何能已﹐歎息每遺聲。”

  • 患憂-汉语大词典

    患憂

    【1】忧患。{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文王}患憂﹐繇辭炳曜﹐符采複隱﹐精義堅深。”{三国} {魏}{阮籍}《东平赋》:“遂虚心而後已兮﹐又何懷乎患憂?”

  • 悠憂-汉语大词典

    悠憂

    【1】忧伤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公曰:‘余悔生勞﹐不如死逸。’因訴寃苦。{九郎}悠憂以思。”

  • 悲憂-汉语大词典

    悲憂

    【1】哀伤忧虑。《楚辞·九辩》:“悲憂窮戚兮獨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宋}{范仲淹}《让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表》:“臣方痛心疾首﹐日夜悲憂……今日之恩﹐非臣所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宋}{元嘉}中﹐右將軍{到彦之}﹐留建威將軍{朱脩之}守此城﹐{魏}軍南伐﹐{脩之}執節不下﹐其母悲憂。”

  • 惛憂-汉语大词典

    惛憂

    亦作“[惽憂]”【1】忧闷。《晏子春秋·问上七》:“{吴}{越}受令,{荆楚}惽憂,莫不賓服。”{张纯一}校注引{王念孙}曰:“惽者,悶之借字也。”{明}{张居正}《答李石麓相公书》:“今年伯翁與先人﹐相繼永逝﹐而翁與弟﹐同抱惽憂﹐以此言哀﹐哀可知矣。”

  • 愁憂-汉语大词典

    愁憂

    【1】忧愁。{宋}{曾巩}《永兴尉章佑妻夫人张氏墓志铭》:“所以居流離顛頓之間﹐而不爲悲哀愁憂亂其志也。”《百喻经·共相怨害喻》:“昔有一人﹐共他相瞋﹐愁憂不樂。”《晏子春秋·谏下十四》:“是生者愁憂不得安處﹐死者離易不得合骨。”

  • 慇憂-汉语大词典

    慇憂

    【1】忧伤。{南朝} {梁}{江淹}《伤爱子赋》:“屑丹泣於下壤﹐傃慇憂於上旻。”

  • 憂-汉语大词典

    “[忧]”的繁体字。《廣韻》於求切,平尤,影。【1】忧愁;忧虑。《诗·秦风·晨风》:“未見君子,憂心如醉。”《论语·述而》:“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三国 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二:“心之憂矣,永嘯長吟。”{唐}{白居易}《卖炭翁》诗:“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德宗}嘆曰:‘卿理{虢州}而憂他郡百姓,宰相才也。’”{郁达夫}《和陈振贤》:“百歲常懷千載憂,干戈擾攘我西遊。”【2】忧患;祸患。《管子·形势》:“顧憂者,可與致道。”{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平王}往而大驚曰:‘{宛}何等也?’{無忌}曰:‘殆且有篡殺之憂,王急去之。’”{唐}{韩愈}《上张仆射第二书》:“今之言毬之害者,必曰有危墮之憂,有激射之虞。”{欧阳予倩}《木兰从军》第十一场:“元帅伤势虽重,可无性命之忧。”【3】畏惧。《晏子春秋·问上三》:“{吴越}受令,{荆楚}惛憂,莫不賓服。”{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晏子春秋》:“‘{荆楚}惛憂’,言{荆楚}聞而恐懼也。”《吕氏春秋·知分》:“吾受命於天,竭力以養人。生,性也;死,命也。余何憂於龍焉!”【4】疾病。《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趨造於朝,我不識能至否乎?”{赵岐}注:“憂,病也。”《礼记·曲礼下》:“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5】居丧。多指居父母丧。《书·说命上》:“王宅憂,亮陰三祀。”{孔颖达}疏:“言王居父憂。”《梁书·文学传下·刘杳》:“自居母憂,便長斷腥羶,持齋蔬食。”{清}{魏源}《两淮都转盐运使婺源王君墓表》:“四年,方計費興工,而{帥公}以憂去。”【6】谓军队为敌所败。《礼记·檀弓下》:“軍有憂,則素服哭於庫門之外,赴車不載櫜韔。”{郑玄}注:“憂,謂爲敵所敗也。”【7】通“[優]”。优厚。《墨子·非儒下》:“夫憂妻子以大負絫。”{孙诒让}间诂:“憂妻子,謂優厚于妻子。古無優字,優原字止作憂,今别作優,而以憂爲憂愁字。”【8】通“[優]”。戏谑。参见“[憂謔]”。

  • 憂喜-汉语大词典

    憂喜

    【1】优愁与欢喜。《水浒传》第三五回:“{宋江}聽罷﹐納頭便拜太公﹐憂喜相伴。”《史记·淮阴侯列传》:“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成敗在於決斷﹐以此參之﹐萬不失一。”{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得失以道》:“何必與夫時俗之人同得失憂喜而動乎心?”

  • 憂憒-汉语大词典

    憂憒

    【1】忧虑烦乱。《法书要录》卷十引{晋}{王羲之}《右军书记》:“疾久憂憒﹐當思平理也。”

  • 憂慮-汉语大词典

    憂慮

    【1】忧愁思虑;忧愁担心。《後汉书·东海恭王彊传》:“身既夭命孤弱﹐復爲皇太后﹑陛下憂慮﹐誠悲誠慙。”{魏巍}《东方》第三部第一章:“这种景象带给她的却是忧虑和不安。”《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且説{王臣}母妻在家﹐真箇聞得{史思明}又反﹐日夜憂慮{王臣}﹐懊悔放他出門。”{宋}{苏轼}《降度牒召人入中斛出粜济饥等状》:“若秋穀未登﹐場不繼﹐即民間頓然闕食﹐深可憂慮。”

  • 憂悸-汉语大词典

    憂悸

    【1】忧惧而心惊胆战。{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舒焕}{堯文}﹐{東坡公}客﹐{建炎}中猶在。有子爲{湖南}一縣尉﹐遇盜燒死。{堯文}年九十矣﹐憂悸得病而卒。”{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是時﹐奉公者欣然得志﹐邪枉者憂悸失色。”《明史·郑赐传》:“{賜}爲人頗和厚﹐然不識大體﹐帝意輕之﹐爲同官{趙羾}所間﹐六年六月憂悸卒。”

  • 憂嗟-汉语大词典

    憂嗟

    【1】忧愁叹息。《旧唐书·代宗纪》:“惕然憂嗟﹐深自咎責。”{宋}{曾巩}《祭土祈雨文》:“旱暵爲虐﹐人用憂嗟。”{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本事》:“夫人情泰而不作﹐窮則怨恨﹐怨恨則作﹐猶詩人失職﹐怨恨憂嗟作詩也。”

  • 憂愁-汉语大词典

    憂愁

    【1】忧虑愁苦。{晋}{干宝}《搜神记》卷六:“兵馬將往收捕﹐婦女憂愁﹐踧眉啼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冰心}《繁星》:“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明}{刘基}《起夜来》诗:“憂愁不寐攬衣起﹐仰看明星坐待旦。”

  • 憂心忡忡-汉语大词典

    憂心忡忡

    【1】忧愁不安的样子。《诗·召南·草虫》:“未見君子﹐憂心忡忡。”{峻青}《秋色赋·在英雄的村庄里》:“这个刚刚遭受了重大损失的{李家埠}﹐在那即将到来的大风暴前面﹐到底能不能坚持得住﹐我忧心忡忡地在围墙上踱来踱去。”{宋}{王禹偁}《待漏院记》:“憂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門既啟﹐四聰甚邇。”

  • 憂襟-汉语大词典

    憂襟

    【1】犹愁怀。{明}{薛蕙}《月夜坐忆》诗:“歡酒無盈觴﹐憂襟有餘帶。”{明}{高启}《秋怀》诗之五:“我居久離羣﹐憂襟向誰寫?”

  • 憂世-汉语大词典

    憂世

    【1】为时世或世事而忧虑。{唐}{杜甫}《西阁曝日》诗:“胡爲將暮年﹐憂世心力弱。”《孔丛子·记义》:“{孔子}讀《詩》﹐及《小雅》喟然嘆曰:‘吾……於《節南山》﹐見忠臣之憂世也。’”{郭沫若}《蒲剑集·屈原考》:“他的死因并不像一般轻薄者的怀才不遇﹐而是忧世愤俗﹐不忍看到祖国沦亡﹐人民流离无告。”{明}{李贽}《与周友山书》:“不肖株守{黄麻}一十二年矣﹐近日方得一覽{黄鶴}之勝﹐尚未眺{晴川}﹑遊{九峯}也﹐即蒙憂世者有左道惑衆之逐。”

  • 憂毒-汉语大词典

    憂毒

    【1】忧愁痛苦。{汉}{刘向}《九叹·怨思》:“惟鬱鬱之憂毒兮﹐志坎而不違。”

  • 憂心如擣-汉语大词典

    憂心如擣

    【1】忧愁得像有东西在捣心一样。形容十分焦急。语本《诗·小雅·小弁》:“我心憂傷,惄焉如擣。”{熊秉坤}《武昌起义谈》:“蓋學生與新軍皆屬{漢}人﹐且俱係本省子弟﹐各家父老親戚皆爲之憂心如擣。”《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曾不能吐奇舉善﹐上以光贊洪化﹐下以輸展萬一﹐憂心如擣﹐假寐忘寢。”《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三年》:“六月﹐甲申﹐有蝗自東北來﹐蔽天﹐經西南而去﹐帝謂宰相曰:此蟲必害田稼﹐朕憂心如擣﹐亟遣人馳詣所集處視之。”

  • 憂沮-汉语大词典

    憂沮

    【1】忧愁沮丧。《旧唐书·蒋镇传》:“既知不免﹐每憂沮﹐常懷刃將自裁﹐多爲兄{鍊}所救而罷。”{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六:“{介甫}憂沮﹐形於顔色。”

  • 憂瘁-汉语大词典

    憂瘁

    【1】忧伤困顿。《隋书·孝义传·薛濬》:“後其母疾﹐{濬}貌甚憂瘁﹐親故弗之識也。”《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憂瘁慘慘﹐忘寢與食。”

  • 憂偪-汉语大词典

    憂偪

    【1】忧患侵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曹操}一舉而降{張魯}﹐定{漢中}﹐不因此勢以圖{巴}{蜀}﹐而留{夏侯淵}﹑{張郃}屯守﹐身遽北還﹐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内有憂偪故耳。”

  • 憂棘-汉语大词典

    憂棘

    【1】谓居父母之丧。《陈书·孝行传·谢贞》:“今在憂棘﹐晷漏將盡﹐歛手而歸﹐何所多念。”{宋}{岳飞}《辞太尉第四札子》:“臣伏自去春丁家憂棘﹐不復敢有榮官之念。”

  • 憂慄-汉语大词典

    憂慄

    【1】忧愁恐惧。{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幹》:“摇蕩{箕}{濮}情﹐窮年迫憂慄。”{宋}{范仲淹}《谢许让观察使守旧官表》:“願迴寵異﹐少寬憂慄﹐三黷天聽﹐義不容誅。”{唐}{刘长卿}《吴中闻潼关失守因奉寄淮南萧判官》诗:“{關中}因竊據﹐天下共憂慄。”《庄子·在宥》:“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

  • 憂端-汉语大词典

    憂端

    【1】愁绪。{南朝} {宋}{谢灵运}《长歌行》:“覽物起悲緒﹐顧己識憂端。”{清}{孙枝蔚}《延令书怀二十二韵》:“賣文無活理﹐學劍有憂端。”{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 憂恚-汉语大词典

    憂恚

    【1】忧愁愤恨。《太平广记》卷三〇九引{唐}{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四人憂恚啼泣﹐而{四郎}謂{遵言}曰:‘勿憂懼﹐此輩不能戾吾。’”{宋}{苏轼}《小圃五咏·人参》:“開心定魂魄﹐憂恚何足洗。”{清}{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傅文忠}因之憂恚而卒。”《三国志·魏志·袁术传》“{術}奪{日磾}節﹐拘留不遣”{裴松之}注引{晋}{袁晔}《献帝春秋》:“〔{馬日磾}〕既以失節屈辱﹐憂恚而死。”

  • 憂責-汉语大词典

    憂責

    【1】责任,重任。《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正始七年》:“夫憂責在身者﹐不暇盡樂﹐先帝之志﹐堂構未成﹐誠非盡樂之時。”《晋书·刘颂传》:“若未盡其理﹐雖經異時﹐憂責猶追在陛下﹐將如之何?”【2】负责,担负重任。《後汉书·张酺传》:“朝廷望公思維得失﹐與國同心﹐而託病自絜﹐求去重任﹐誰當與吾同憂責者?”

  • 憂虞-汉语大词典

    憂虞

    【1】忧虑。{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一国的政治如果真是为‘民利’设想的话﹐你只愁用费不够﹐那里会有什么浪费的忧虞。”{清}{孙枝蔚}《代书寄呈大兄伯发》诗:“憶昨庚辰歲﹐米價如珍珠;村南人食人﹐老父心憂虞。”{唐}{杜甫}《北征》诗:“揮涕戀行在﹐道途猶恍惚;乾坤含瘡痍﹐憂虞何時畢!”《易·繫辞上》:“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 憂憶-汉语大词典

    憂憶

    【1】犹忧虑,担心。{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十五出:“作事濟﹐不點實。如今怎生來救你?早晚粥食休憂憶。”

  • 憂葵-汉语大词典

    憂葵

    【1】相传{春秋}时{鲁国}{漆室}有女子倚柱而啸,邻妇问她是否想嫁人。{漆室}女说:我是担心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邻妇说:这用得着你担忧吗?{漆室}女说:从前有客人来我家,把马扣在园子里,马跑了,踏坏园里的葵,害得我们终年尝不到葵味。今后{鲁国}有难,我们即使是女子,难道能避免吗?见{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后以“憂葵”喻指担忧国事。{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小男方嗜栗﹐幼女漫憂葵。”{明}{邵璨}《香囊记·赏雪》:“我和你雖隱居無預﹐恐有剥牀之災﹐未免憂葵之歎。”

  • 憂懷-汉语大词典

    憂懷

    【1】忧虑怀念;忧思。{汉}{王充}《论衡·对作》:“{建初}孟年﹐{中州}頗歉﹐{潁川}﹑{汝南}﹐民流四散;聖主憂懷﹐詔書數至。”{南朝} {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世祖}日夜憂懷﹐備盡寬譬。”【2】忧伤的心怀。{郑振铎}《离别》二:“行期前一天的晚上﹐我去向她告别﹐勉强装出高兴的样子﹐要逗引开她的忧怀别绪。”{清}{曾国藩}《复刘霞仙中丞书》:“{筠仙}修通志之議﹐事甚浩博﹐未易卒業;近又喪其愛子﹐憂懷何以自遣。”

  • 憂闕-汉语大词典

    憂闕

    【1】旧时官吏丁忧回家所留的空缺。{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古人亲在不居丁忧之阙》:“三銓之士﹐具慶之下﹐多避憂闕。”{宋}{钱易}《南部新书壬》:“{杜佑}自户部侍郎判度支﹐爲{盧杞}所惡﹐出爲{蘇}刺﹐時{佑}母在﹐{杞}以憂闕授之﹐{佑}不行﹐换{饒州}。”

  • 憂撓-汉语大词典

    憂撓

    【1】忧虑困扰。{明}{沈德符}《野獲编·内阁一·宰相出山》:“近年{王太倉}……終不出以至於殁﹐然而攻擊四起﹐哭子哭孫﹐憂撓無一日寧。”{宋}{洪迈}《夷坚甲志·韩郡王荐士》:“時{李汝晦}{晦叔}自{楚州}幕官來改秩﹐而失一舉將﹐憂撓無計。”

  • 憂困-汉语大词典

    憂困

    【1】忧患困顿。《史记·大宛列传》:“貳師兵欲行攻{郁成}﹐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詐﹐乃先至{宛}﹐決其水源﹐移之﹐則{宛}固已憂困。”{郭沫若}《羽书集·先乱後治的精神》:“一切因陋就简﹐甚且每况愈下﹐这样便愈见促进国族的危殆﹐增加人民的忧困。”

  • 憂迫-汉语大词典

    憂迫

    【1】忧愁焦急。《後汉书·光武帝纪上》:“諸將憂迫﹐皆曰諾。”{宋}{文天祥}《望城难》诗序:“深恐北船自後追躡﹐又恐有哨騎在{淮}岸﹐一時憂迫不可言。”{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臣蒙聖恩﹐非次奬擢﹐待罪兩府﹐日夜憂迫﹐恐負陛下委用之意。”{苏曼殊}《非梦记》:“公子豈知{薇香}憂迫之情而憐恤之耶?”

  • 憂怵-汉语大词典

    憂怵

    【1】犹忧伤。{清}{孙枝蔚}《赠杨纫芷兼呈令弟兰佩》诗:“家有十四柩﹐孝子最憂怵。”

  • 憂紆-汉语大词典

    憂紆

    【1】犹忧邑。{汉}{王逸}《九思·哀岁》:“憂紆兮鬱鬱﹐惡所兮寫情。”

  • 憂緖-汉语大词典

    憂緖

    【1】忧郁的情绪。{明}{高启}《送张羽後夜坐西斋》诗:“閒齋聽鐘坐﹐憂緒悵多端。”

  • 憂尋-汉语大词典

    憂尋

    【1】深忧。《淮南子·缪称训》:“{文王}聞善如不及宿﹐不善如不祥﹐非爲日不足也﹐其憂尋推之也。”《淮南子·缪称训》:“父之於子也﹐能發起之﹐不能使無憂尋。”{高诱}注:“憂尋﹐憂長也。”

  • 憂惶-汉语大词典

    憂惶

    亦作“[憂皇]”【1】忧愁惶恐。《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今數遭變異﹐穀價數倍﹐憂惶晝夜﹐不安坐卧。”{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黎氏》:“{謝}亦憂皇﹐請與逃竄。”{清}{曾国藩}《翰林院侍读学士丁君墓志铭》:“或體中不適﹐則憂皇如不終日。”《水浒传》第一〇七回:“蓋因山險水急﹐難以對陣﹐急切不能打透關隘﹐正在憂惶之際﹐幸得恩相到此。”{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臣少多病﹐年纔五十﹐髮白齒落﹐理不長久﹐加以罪犯至重﹐所處又極遠惡﹐憂惶慚悸﹐死亡無日。”

  • 憂心-汉语大词典

    憂心

    【1】忧愁的心。{宋}{梅尧臣}《得曾巩所附永叔书答意》诗:“憂心日自勞﹐霜髮應滿鬢。”《诗·邶风·柏舟》:“憂心悄悄﹐愠于羣小。”《後汉书·冯衍传下》:“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2】心里担忧。{元}{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一折:“孩兒﹐你去罷。則要你一路上小心在意﹐頻寄個書信回來﹐休着我憂心也。”{许地山}《缀网劳蛛·命命鸟》:“好朋友﹐你不必忧心﹐日子还长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只是並無子息﹐日夜憂心。”

  • 憂民-汉语大词典

    憂民

    【1】谓关心人民疾苦。{罗惇曧}《文学源流》:“{孟子}言仁心﹑仁政﹑仁術﹐皆發揮仁字。至於保民﹑養民﹑憂民﹐皆從不忍人之心發出。”{明}{李贽}《与焦若侯书》:“但{半山}過于自信﹐反以憂民愛國之實心﹐翻成毒民誤國之大害。”

  • 憂懾-汉语大词典

    憂懾

    【1】忧愁悲戚。《吕氏春秋·下贤》:“得道之人﹐貴爲天子而不驕倨﹐富有天下而不騁夸﹐卑爲布衣而不瘁攝﹐貧無衣食而不憂懾﹐懇乎其誠自有也。”

  • 憂恨-汉语大词典

    憂恨

    【1】忧愁怨恨。{南朝} {梁}{沈约}《从军行》:“惜哉征夫子﹐憂恨良獨多。”【2】犹愎恨。固执,乖戾。《吕氏春秋·怀宠》:“若此而猶有憂恨冒疾遂過不聽者﹐雖行武焉亦可矣。”{陈奇猷}校释引{王引之}曰:“‘憂’當爲‘复’﹐复與愎同……隸書‘复’字或作‘■’﹐‘憂’字或作‘■’﹐二形相似而誤。”

  • 憂邑-汉语大词典

    憂邑

    亦作“[憂悒]”【1】愁闷抑郁。《世说新语·赏誉下》“{庾公}爲護軍﹐屬{桓廷尉}覓一佳吏”{刘孝标}注引《徐江州本事》:“〔{桓彝}〕至{廣陵}尋親舊﹐遇風停浦中累日﹐在船憂邑﹐上岸消摇。” 《晋书·徐宁传》载此事﹐字作“憂悒”。{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十一:“他们的皱脸上罩满了焦灼和忧悒。”《宋书·张畅传 》:“{魏}主言太尉﹑鎮軍並皆年少;久闊南信﹐殊當憂邑。”

  • 憂惑-汉语大词典

    憂惑

    【1】忧愁疑惧。{汉}{焦赣}《易林·遯之无妄》:“大人受福﹐童蒙憂惑﹐利無所得。”{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今聞急召﹐憂惑潰亂﹐非賢人所宜。”

  • 憂疾-汉语大词典

    憂疾

    【1】忧伤病痛。{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人有憂疾﹐則呼天地父母﹐自古而然。”《隋书·天文志中》:“星微細暗﹐后有憂疾;疏遠﹐后失勢;動摇則君臣不和﹐天下亂。”

  • 憂時-汉语大词典

    憂時

    【1】忧念时事。{胡蕴玉}《<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朝廷贈答之風衰﹐草野憂時之言作矣。”{明}{刘基}《次韵和孟伯真感兴诗》:“避難移家適遠鄉﹐憂時一夜百回腸。”

  • 憂勤-汉语大词典

    憂勤

    亦作“[憂懃]”【1】多指帝王或朝廷为国事而忧虑勤劳。《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於憂勤﹐而終於佚樂者也。”{唐}{白居易}《贺雨》诗:“憂勤不遑寧﹐夙夜心忡忡。”{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言:‘近歲士大夫以言爲諱﹐閭閻愁苦於下﹐而上不知﹐明主憂懃於上﹐而下無所訴﹐此罪在羣臣。’”《东观汉记·刘般传》:“{建初}元年﹐拜爲宗正﹐憂勤國事﹐夙夜不怠。”{清}{魏源}《道中杂言》诗之三:“九重日憂勤﹐四海日瘡痍。”

  • 憂悒-汉语大词典

    憂悒

    【1】见“憂邑”。

  • 慼憂-汉语大词典

    慼憂

    【1】忧愁。《左传·僖公十五年》:“{晉}人慼憂以重我﹐天地以要我。”

  • 憂怛-汉语大词典

    憂怛

    【1】忧愁悲伤。{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自分宗緒已絶﹐晝夜憂怛﹐而無如何。”{明}{方孝孺}《成都杜先生草堂碑》:“一物失所﹐仁聖憂怛。”

  • 憂國-汉语大词典

    憂國

    【1】为国事而忧劳。《战国策·齐策四》:“寡人憂國愛民﹐固願得士以治之。”{清}{钱谦益}《董应举授中大夫制》:“爲國以得人爲急﹐人臣以憂國爲先。”{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朝廷無至忠憂國之臣﹐不惜傷損威重。”

  • 憂患-汉语大词典

    憂患

    【1】困苦患难。《易·繫辞下》:“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宋}{王安石}《离北山寄平甫》诗:“少年憂患傷豪氣﹐老去經綸誤半生。”《孟子·告子下》:“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憂患恐懼﹐最怕有所﹐一有所﹐則我心無主。”{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杨朔}《茶花赋》:“我又望着他的脸……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

  • 憂矚-汉语大词典

    憂矚

    【1】见“憂屬”。

  • 憂毁-汉语大词典

    憂毁

    【1】谓居父母之丧哀伤过度而损害身体。《北齐书·魏兰根传》:“遭父喪﹐廬於墓側﹐負土成墳﹐憂毁殆於滅性。”{唐}{白居易}《故滁州刺史赠刑部尚书荥阳郑公墓志铭》:“先是﹐太夫人常寢疾﹐公衣不解帶﹐髮不櫛者彌年﹐侍疾執喪﹐憂毁過禮。”

  • 憂軫-汉语大词典

    憂軫

    【1】深切忧虑。《太平广记》卷二六引{唐}{薛用弱}《集异记·叶法善》:“然内官洎舟人從行之輩﹐憂軫靡遑。”《旧唐书·裴度传》:“今屬凶徒擾攘﹐宸衷憂軫﹐凡有制命﹐計於安危。”{宋}{欧阳修}《与韩忠献王书》:“承諭曾見與{叔平}簡﹐拙疾更不復云﹐惟不賜憂軫﹐皇恐皇恐。”

  • 憂艱-汉语大词典

    憂艱

    【1】居父母之丧。{宋}{曾巩}《学舍记》:“天傾地壞﹐殊州獨哭﹐數千里之遠﹐抱喪而南﹐積時之勞﹐乃畢大事﹐此予所以遘禍而憂艱也。”{宋}{苏舜钦}《和韩三谒欧阳九之作》:“予方居憂艱﹐胸懷積瘡刺。”

  • 憂讒畏譏-汉语大词典

    憂讒畏譏

    【1】担忧被谗言中伤。{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清}{昭槤}《啸亭杂录·嵇文恭公》:“公每早起﹐必自揉其身軀久之﹐曰:‘今日舒暢。’登朝如故﹐人皆笑之﹐然亦憂讒畏譏之至矣。”

  • 憂愧-汉语大词典

    憂愧

    【1】忧伤或忧虑而且羞愧。{唐}{白居易}《適意》诗:“自從返田畝﹐頓覺無憂愧。”{冰心}《寄小读者》二:“有时读书至夜深﹐再看见有鼠子出来﹐我总觉得忧愧﹐几乎要避开。”{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遭國顛沛﹐無節可紀。雖蒙曠盪﹐臣獨何顔!俛首頓膝﹐憂愧若厲。”

  • 憂生-汉语大词典

    憂生

    【1】对生命感到忧虑。{南朝} {梁}{江淹}《自叙传》:“而{宋}末多阻﹐宗室有憂生之難。”【2】对有生之日感到忧伤。{郭沫若}《今昔集·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这辛酸血泪如是一般风流才子的自悲身世﹐掩泣途穷﹐惜别伤春﹐忧生叹逝﹐那倒满河都是鹅蛋石﹐并不怎么稀罕的东西﹐而在{完淳}却不是这样。”

  • 憂悔-汉语大词典

    憂悔

    【1】忧愁懊悔。{唐}{元稹}《赠太保严公行状》:“然而褫免之誚不聞于耳﹐憂悔之緒不萌于心。”{唐}{陈子昂}《感遇》诗之三二:“疲疴苦淪世﹐憂悔日侵淄。”

  • 憂畏-汉语大词典

    憂畏

    【1】忧虑畏怯。{唐}{元稹}《班肃授尚书司封员外郎制》:“馳競之徒﹐能於寒暑之際﹐不以憂畏移其薄厚之道者鮮矣。”{宋}{范仲淹}《同年魏介之会上作》诗:“心存闕下還憂畏﹐身在樽前且笑歌。”{南朝} {梁}{萧统}《<陶渊明集>序》:“宜乎與大塊而榮枯﹐隨中和而任放;豈能戚戚勞于憂畏﹐汲汲役于人間。”

  • 憂憚-汉语大词典

    憂憚

    【1】忧虑恐惧。{隋}{卢思道}《孤鸿赋》:“窘束籠樊﹐憂憚刀俎。”

  • 憂感-汉语大词典

    憂感

    【1】忧愁感伤。{晋}{干宝}《搜神记》卷一:“{超}憂感積日﹐殆至委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縣北有{女觀山}﹐昔有思婦﹐夫官于{蜀}﹐屢愆秋期﹐登此山絶望﹐憂感而死。”

  • 憂憫-汉语大词典

    憂憫

    【1】见“憂閔”。

  • 憂戚-汉语大词典

    憂戚

    【1】见“憂慼”。

  • 憂悼-汉语大词典

    憂悼

    【1】忧愁,不放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水莽草》:“媪視生家良貧﹐意甚憂悼。”

  • 憂慼-汉语大词典

    憂慼

    亦作“[憂戚]”【1】忧愁烦恼。《庄子·让王》:“君固愁身傷生﹐以憂戚不得也。”{曹禺}《日出》第二幕:“他不大爱笑﹐仿佛是很忧戚的﹐话也不多﹐但偶尔冲出一两句﹐可使举座失色。”《水浒传》第一一〇回:“詞中之意﹐甚有悲哀憂戚之思﹐{宋江}心中﹐鬱鬱不樂。”{唐}{杜甫}《催宗文树鸡栅》诗:“不昧風雨晨﹐亂離減憂慼。”《墨子·尚贤中》:“是以美善在上﹐而所怨謗在下﹐寧樂在君﹐憂慼在臣。”{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三:“公以蒼生之命﹐挺身入不測之敵﹐萬里沙漠﹐嘻笑而還﹐氣宇恢然﹐殊不見衰悴憂慼之態。”

  • 憂念-汉语大词典

    憂念

    【1】忧虑。《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位爲上相﹐食三萬户侯﹐可謂極富貴無欲矣。然有憂念﹐不過患諸{吕}﹑少主耳。”{南朝} {宋}{颜延之}《还至梁城作》诗:“曷爲久遊客﹐憂念坐自殷。”《三国演义》第六三回:“{馬良}禮畢﹐曰:‘{荆州}平安﹐不勞主公憂念。’”

  • 憂屬-汉语大词典

    憂屬

    亦作“[憂矚]”【1】忧国忧民的属望。{唐}{白居易}《卢元辅杭州刺史制》:“籍爾登車﹐往分憂矚﹐勞倈安輯﹐稱朕意焉!”{唐}{陆贽}《虔王申光随蔡等州节度使制》:“底綏一方﹐庶允憂屬。”

  • 憂疑-汉语大词典

    憂疑

    【1】忧虑疑惧。{唐}{韩愈}《君子法天运》诗:“利害有常勢﹐取捨無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遠憂疑。”《初刻拍案惊奇》卷四:“明日﹐{魏博}搜捕金盒﹐一軍憂疑。”{鲁迅}《彷徨·伤逝》:“我知道我近来的超过她的冷漠﹐已经引起她的忧疑来﹐只是也勉力谈笑﹐想给她一点慰藉。”

  • 憂勞-汉语大词典

    憂勞

    【1】忧患劳苦;忧虑劳苦。{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第二章:“且人生苟爲數十年之生活計﹐則其維持此生活亦易易耳。曷爲其憂勞之度﹐倍蓰而未有已?”《管子·牧民》:“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晋}{葛洪}《抱朴子·诘鲍》:“王者憂勞於上﹐台鼎顰顣於下﹐臨深履薄﹐懼禍之及。”{唐}{白居易}《与僧智如夜话》诗:“憂勞緣智巧﹐自喜百無能。”

  • 憂盼-汉语大词典

    憂盼

    【1】怀着忧虑的心情盼望。{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申氏》:“妻以其隔宿不還﹐方切憂盼﹐見{申}入﹐急問之。”

  • 憂慘-汉语大词典

    憂慘

    【1】忧愁痛苦。《三国志·蜀志·蒋琬传》:“臣既闇弱﹐加嬰疾疢﹐規方無成﹐夙夜憂慘。”{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君復何所憂慘而忽瘦?”

  • 憂樂-汉语大词典

    憂樂

    【1】忧愁和欢乐。《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憂樂同之﹐事則從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汉}{荀悦}《申鉴·杂言上》:“爲世憂樂者﹐君子之志也。”{南朝} {宋}{鲍照}《蜀四贤咏》:“《玄經》不期賞﹐蟲篆散憂樂。”

  • 憂恥-汉语大词典

    憂恥

    【1】谓感到忧虑耻辱。《晏子春秋·谏上九》:“歲凶年饑﹐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憂恥﹐而惟圖耳目之樂……則公不顧民而忘國甚矣。”

  • 憂怖-汉语大词典

    憂怖

    【1】忧愁害怕。{清}{孙枝蔚}《渡江行》之二:“江神念我多憂怖﹐蛟龍遠遁鏡中路。”{宋}{陆游}《暮次秭归》诗:“是身初非我﹐底處着憂怖。”《後汉书·袁绍传》:“聞{魏郡}兵反……坐中客家在{鄴}者﹐皆憂怖失色﹐或起而啼泣。”

  • 憂閔-汉语大词典

    憂閔

    亦作“[憂憫]”【1】忧虑哀怜。《汉书·王嘉传》:“{共皇}寢廟比比當作﹐憂閔元元﹐惟用度不足﹐以義割恩﹐輒且止息﹐今始作治。”《诗·鄘风·载驰》“載馳載驅”{唐}{孔颖达}疏:“我心則憂閔其亡傷不能救﹐故且驅馳而唁之。”{宋}{曾巩}《救灾议》:“{河}北地震水災﹐隳城郭﹐壞廬舍﹐百姓暴露乏食﹐主上憂憫﹐下緩刑之令﹐遣拊循之使﹐恩甚厚也。”

  • 憂皇-汉语大词典

    憂皇

    【1】见“憂惶”。

  • 憂怯-汉语大词典

    憂怯

    【1】担忧畏怯。{宋}{范仲淹}《答安抚王内翰书》:“又{涇原}地平少險﹐奇兵難用﹐傷殘之後﹐人心憂怯﹐將來賊之入寇恐多由此路﹐須益兵五萬﹐大爲之防。”

  • 憂色-汉语大词典

    憂色

    【1】忧愁的容色。{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嘗見先生送二三耆宿出門﹐退坐于中軒﹐若有憂色。”《左传·宣公十二年》:“{城濮}之役﹐{晉}師三日穀﹐{文公}猶有憂色。”《荀子·尧问》:“{楚莊王}謀事而當羣臣莫逮﹐退朝而有憂色。”《清史稿·理亲王允礽传》:“太子侍疾無憂色﹐上不懌﹐遣太子先還。”

  • 憂懼-汉语大词典

    憂懼

    【1】忧愁恐惧。{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一般人常怀忧惧﹐有什么迫不得已呢?--无非为利禄罢了。”《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刼殺死亡之君﹐此其心之憂懼﹑形之苦痛也﹐必甚於厲矣。”{晋}{葛洪}《抱朴子·刺骄》:“樂天知命﹐憂懼不能入。”{宋}{欧阳修}《为君难论上》:“{清泰帝}憂懼﹐不知所爲。”《三国演义》第五九回:“{曹操}立不起營寨﹐心中憂懼。”

  • 憂抑-汉语大词典

    憂抑

    【1】心情郁抑。{郭沫若}《今昔集·钓鱼城访古》:“{花苗}人甚忧抑﹐其音乐亦甚凄凉﹐与{彝族}人的剽悍﹐完全不同。”{唐}{皇甫枚}《三水小牍·步飞烟》:“憂抑之極﹐恨不翻飛﹐且望寬情﹐無至憔悴。”

  • 憂難-汉语大词典

    憂難

    【1】犹患难。{晋}{葛洪}《抱朴子·行品》:“聞榮譽而不歡﹐遭憂難而不變者﹐審人也。”

  • 憂紀-汉语大词典

    憂紀

    【1】居父母丧之期。{唐}{司空图}《今相国地藏赞》:“{南陽公}夫人{彭城郡君}憂紀既祥﹐追奉皇考吏部公繡{地藏菩薩}一軀。”

  • 憂嘆-汉语大词典

    憂嘆

    【1】见“憂歎”。

  • 憂悶-汉语大词典

    憂悶

    【1】忧愁烦闷。{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澄}({陸澄})在鴻臚寺倉居﹐忽家信至﹐言兒病危﹐{澄}心甚憂悶不堪。”《吕氏春秋·本生》“下爲匹夫而不惛”{汉}{高诱}注:“惛﹐讀憂悶之悶﹐義亦然也。”{茅盾}《子夜》十七:“{吴荪甫}他们俩都摇头﹐心里却是异样的味儿﹐有点高兴﹐又有点忧闷。”{唐}{杨巨源}《红线传》:“〔{田承嗣}〕卜選良日﹐將併{潞州}﹐{嵩}聞之﹐日夜憂悶。”

  • 憂讋-汉语大词典

    憂讋

    【1】忧愁恐惧。{南朝} {梁}{江淹}《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臣傾心駐氣﹐不蒙睿感﹐憂讋交鏡﹐中寐再驚。”{宋}{司马光}《论李玮知卫州状》:“今以公主之故﹐使{李氏}母子離析﹐家事流落﹐大小憂讋﹐殆不聊生﹐豈始所以結婚之意哉!”

  • 憂急-汉语大词典

    憂急

    【1】忧患危急;忧愁焦急。《隋书·天文志中》:“心星變黑﹐大人有憂﹐直則王失勢﹐動則國有憂急。”{王统照}《鬼影》:“虽在这一天一夜的饥寒晕劳之后﹐并不因此极感痛苦﹐惟有心上的种种烦扰﹑忧急﹐几乎使我要哭了。”

  • 憂悲-汉语大词典

    憂悲

    【1】忧愁悲痛。{鲁迅}《坟·论睁了眼睛》:“仿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淮南子·原道训》:“憂悲多恚﹐病乃成積。”《庄子·达生》:“昔者有鳥止於{魯}郊﹐{魯君}説之﹐爲具太牢以饗之﹐奏《九韶》以樂之﹐鳥乃始憂悲眩視﹐不敢飲食。”

  • 憂約-汉语大词典

    憂約

    【1】忧愁穷困。《吕氏春秋·义赏》:“寡人之國危﹐社稷殆﹐身在憂約之中﹐與寡人交而不失君臣之禮者惟{赦}。”

  • 憂危-汉语大词典

    憂危

    【1】忧患危难。《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大王功蓋天地﹐當承大業;今日憂危﹐乃天贊也;願大王勿疑。”《宣和遗事》後集:“倘有憂危﹐臣等誓肝膽塗地﹐以報陛下恩德。”【2】忧虑戒惧;忧虑惶惧。《书·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氷。”《晋书·元帝纪》:“朕以不德﹐統承洪緒﹐夙夜憂危﹐思改其弊。”{唐}{刘禹锡}《贺雪镇州表》:“遂令迷誤之徒﹐頓釋憂危之慮。”{清}{刘大櫆}《金氏节母传》:“憂危困苦﹐叢集其心;饑餓寒凍﹐交迫其體。”

  • 憂灼-汉语大词典

    憂灼

    【1】忧虑焦急。《三国志·吴志·华覈传》:“屢遷不可﹐留則有嫌﹐此乃愚臣夙夜爲憂灼也。”{晋}{陆云}《答车茂安书》:“尊堂憂灼﹐賢姊涕泣﹐上下愁苦﹐舉家慘慼。”{宋}{苏舜钦}《答杜公书》:“筆墨精勁﹐慰諭曲折﹐深開憂灼煩苦之抱。”

  • 憂愠-汉语大词典

    憂愠

    【1】忧郁恼怒。{宋}{苏轼}《人日猎城南得鸟字》诗:“兒童笑使君﹐憂愠長悄悄。”《汉书·谷永传》:“慰釋皇太后之憂愠﹐解謝上帝之譴怒。”{唐}{杜牧}《雪中书怀》诗:“憤悱欲誰語﹐憂愠不能持。”

  • 憂容-汉语大词典

    憂容

    【1】呈现忧愁的脸容;愁容。《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太太合公子見老爺進門來愁眉不展﹐面帶憂容。”《国语·鲁语下》:“今吾子夭死﹐吾惡其以好内聞也﹐二三婦之辱共先者祀﹐請無脊色﹐無洵涕﹐無搯膺﹐無憂容。”

  • 憂險-汉语大词典

    憂險

    【1】谓心中忧危。{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一》:“險以心言﹐非以境言﹐憂險猶憂危﹐謂中心憂危之也。”《荀子·荣辱》:“安利者常樂易﹐危害者常憂險。”【2】忧患险恶。{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通}之地濕墊卑褊﹐人士稀少……病者有百死一生之慮。夫復何以僕之命不厚也如此﹐智不足也又如此﹐其所詣之憂險也又復如此。”

  • 憂懣-汉语大词典

    憂懣

    亦作“[憂滿]”【1】愁闷。《晋书·赵王伦传》:“及聞{河}北軍悉敗﹐憂懣不知所爲。”{清}{冯桂芬}《致李伯相书》:“在事諸公艱難憂懣﹐情狀如在目前。”《西京杂记》卷二:“{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居貧憂懣。”{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正爲不肖子{揚州奴}……日後必然敗我家業﹐因此上憂懣成病。”《汉书·佞幸传·石显》:“{顯}與妻子徙歸故郡﹐憂滿不食﹐道病死。”{颜师古}注:“滿讀曰懣﹐音悶。”

  • 憂煩-汉语大词典

    憂煩

    【1】忧愁烦闷。《再生缘》第六六回:“他事老師如事父﹐聽了此信必憂煩。”{唐}{韦应物}《登高望洛城作》诗:“裴回訖旦夕﹐聊用寫憂煩。”{曹禺}《雷雨》第一幕:“然而她的外形是沉静的﹐忧烦的﹐她像秋天傍晚的树叶﹐轻轻落在你的身旁。”

  • 憂鬱-汉语大词典

    憂鬱

    【1】忧伤郁结;抑郁。{宋}{苏舜钦}《答杜公书》:“丈人雖抱雄才﹐處高位﹐反爲人牽制﹐上下躓疑﹐而不能盡伸﹐徒卷縮憂鬱﹐成疾病于胸中。”{巴金}《寒夜》五:“她明白他的意思﹐她忧郁地笑了笑。”{清}{刘大櫆}《李节妇传》:“吾大母以吾父之亡﹐憂鬱成疾。”《管子·内业》:“慢易生憂﹐暴傲生怨﹐憂鬱生疾﹐疾困乃死。”

  • 憂公忘私-汉语大词典

    憂公忘私

    【1】关心公益,不顾私利。《三国志·魏志·杜恕传》:“憂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後私即自辨也。”{宋}{司马光}《上体要疏》:“陛下苟能精選曉知錢穀﹑憂公忘私之人﹐以爲三司使﹑副判官﹑諸路轉運使﹐各使久於其任……何患財利之不豐哉!”

  • 憂人-汉语大词典

    憂人

    【1】忧虑他人。{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急難而忘勞﹐以憂人爲己任者﹐篤人也。”【2】心情忧伤的人。{南朝} {宋}{鲍照}《东门行》:“絲竹徒滿坐﹐憂人不解顔。”《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二·伤歌行》:“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

  • 憂憤-汉语大词典

    憂憤

    【1】忧郁愤恨。{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三:“時{煜}方以亡國憂憤﹐無意於蓄財﹐所取不多。”{叶圣陶}《线下·校长》:“{顾校长}看看学生去了一半﹐心里不免忧愤。”《後汉书·何颙传》:“{顒}以它事爲{卓}所繫﹐憂憤而卒。”《三国演义》第六六回:“{荀攸}知之﹐憂憤成疾﹐卧病十數日而卒。”

  • 憂焦-汉语大词典

    憂焦

    【1】忧愁焦急。{唐}{孟郊}《晚雪吟》:“天念豈厚薄﹐宸衰多憂焦。”

  • 憂患餘生-汉语大词典

    憂患餘生

    【1】指饱经艰难困苦之后留存下来的生命。{朱文劭}《代小凤仙挽蔡松坡》:“萬里南天鵬翼﹐扶摇直上﹐劇憐憂患餘生﹐萍水因緣成一夢;十年北地燕支﹐自嗟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顔色亦千秋。”{沈砺}《感怀》诗之八:“光陰潦草歇繁華﹐憂患餘生輒自嗟。”

  • 憂惕-汉语大词典

    憂惕

    【1】忧虑戒惧。《旧唐书·承天皇帝倓传》:“{賢}每日憂惕﹐知必不保全﹐與二弟同侍於父母之側﹐無由敢言。”{宋}{王谠}《唐语林·识鉴》:“〔{潘炎}〕子{孟陽}﹐初爲户部侍郎﹐夫人憂惕曰:‘以爾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懼禍之必至也。’”《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雖尚視息﹐憂惕焦灼﹐未知軀命﹐竟在何時。”

  • 憂思-汉语大词典

    憂思

    【1】忧虑;忧愁的思绪。《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任那些外道邪魔﹐惹不動他一毫的煩惱﹑憂思﹑恐怖。”《礼记·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其憂思有如此者。”{沙汀}《记贺龙》二三:“他显出一种满足神气﹐而一刻钟前出现在脸上的忧思﹐就像他那柚木烟斗里的烟云一样﹐已经消逝尽了。”{三国} {魏}{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 憂魚-汉语大词典

    憂魚

    【1】《左传·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后以“憂魚”指担心水患。{唐}{{韩愈}{孟郊}}《秋雨联句》:“水怒已倒流﹐陰繁恐凝害。憂魚思舟檝﹐感{禹}勤畎澮。”

  • 憂哀-汉语大词典

    憂哀

    【1】忧愁哀伤。《汉书·广川王刘越传》:“内茀鬱﹐憂哀積。”{茅盾}《追求》一:“似乎忧哀压住了他的舌头﹐他只能用他那一双倦于谛视人生的眼睛来倾吐胸中的无限牢愁。”《管子·四时》:“其時曰秋﹐其氣曰陰﹐陰生金與甲﹐其德憂哀﹐静正嚴順。”{尹知章}注:“秋氣悽惻﹐故以憂恤哀憐爲德。”

  • 憂居-汉语大词典

    憂居

    【1】丁忧家居。{宋}{张知甫}《可书》:“僕大父諱{問}﹐字{昌言}﹐與{种世衡}有舊﹐及憂居﹐{世衡}遺以{汝州}田十頃。”

  • 憂慨-汉语大词典

    憂慨

    【1】犹忧愤。{南朝} {梁}{江淹}《效阮公诗》之一:“誰謂人道廣﹐憂慨自相尋。”

  • 憂苦-汉语大词典

    憂苦

    【1】为之忧愁痛苦;忧愁痛苦。《史记·孝文本纪》:“今朕夙興夜寐﹐勤勞天下﹐憂苦萬民﹐爲之怛惕不安﹐未嘗一日忘於心。”{晋}{陆机}《拟古诗·今日良宴会》:“曷爲恒憂苦﹐守此貧與賤。”{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她决不在她所厌恶的人的面前哭泣﹐示出自己的怯弱﹐虽然她心里是忧苦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前日{長}病﹐陛下憂苦之﹐使使者賜書﹑棗脯。”{唐}{窦参}《迁谪江表久未归》诗:“人生年幾齊﹐憂苦即先老。”

  • 憂國憂民-汉语大词典

    憂國憂民

    【1】为国家和人民而忧虑。{陈毅}《冬夜杂咏·吾读》:“干戈離亂中﹐憂國憂民淚。”《杨家将》第十二回:“卿憂國憂民﹐真社稷臣也。”{宋}{范仲淹}《谢转礼部侍郎表》:“進則盡憂國憂民之誠﹐退則處樂天樂道之分。”《新民晚报》1989.3.5:“改革遇到了困难﹐忧国忧民之士正热心于寻觅‘他山之石’来‘攻玉’。”

  • 憂忿-汉语大词典

    憂忿

    【1】忧虑悲愤。{秦牧}《长河浪花集·中国红场的旗帜》:“{鲁迅}说他自己怀着比{果戈里}深广的忧忿写《狂人日记》。”

  • 憂病-汉语大词典

    憂病

    【1】犹言忧愁痛苦。《诗·周颂·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汉}{郑玄}笺:“嬛嬛然孤特﹐在憂病之中。”

  • 憂卹-汉语大词典

    憂卹

    【1】见“憂恤”。

  • 憂惴-汉语大词典

    憂惴

    【1】忧虑不安。《旧唐书·裴延龄传》:“十一年春暮﹐上數畋于苑中;時久旱﹐人情憂惴。”{宋}{曾巩}《茅亭闲坐》诗:“信使憂惴息﹐詎無勤苦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