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禅

禅(禪)是什么意思

  • 世袭←→禅让-反义词词典

    世袭←→禅让shìxí-shànràng

    【词性】:动

    世袭:爵位、帝位等世代相传。

    禅让:帝王把帝位让给别人。

    【例】 老九算是这个场子里的世袭工人。(汪曾祺:《羊舍一夕》) 颍阳洗耳,耻闻禅让。(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高凤传论》)

  • 禅客-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禅客chán kè

    【释义】:

    和尚异称。禅,即梵语“禅那”之省称,为禅定、静思之意,此为僧人修炼的基本功,故称僧徒为“禅客”。唐·司空图《移桃栽》:“禅客笑移山上看,流莺直到槛上来。”

  • 禅师-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禅师chán shī

    【释义】:

    对僧人之尊称。禅,为梵语“禅那”之省称,意为“静思息虑”,又泛指有关佛教的事物。故尊称僧侣为禅师。《宋书·夷蛮传》:“时斗场寺多禅师,京师为之语曰:斗场禅师窟,东安倓义林。”东安,亦寺名。

  • 褒禅-古文观止词典

    褒禅bāo chán

    【词性】:名词

    即褒禅山(1)。《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此从那以后就把这座山称为褒禅山。

  • 褒禅山-古文观止词典

    褒禅山bāo chán shān

    【词性】:名词

    山名。在今安徽省含山北部(1)。《游褒禅山记》:褒禅山,亦谓华山。——褒禅山也叫做华山。

  • 禅者-古文观止词典

    禅者chán zhě

    【词性】:名词

    佛教徒(1)。《沧浪亭记》:最后禅者居之。——最后是佛教徒住在那里。

  • 封禅-古文观止词典

    封禅fēng shàn

    【词性】:名词

    封,帝王在泰山筑坛祭天。禅,在泰山南面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封禅,指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1)。《太史公自序》:建封禅。——建立祭祀天地的典礼。

  • 慧空禅院-古文观止词典

    慧空禅院huì kōng chán yuàn

    【词性】:名词

    禅院名(1)。《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现在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和尚住屋和坟墓的所在地。

  • 刘禅-古文观止词典

    刘禅liú chán

    【词性】:名词

    刘禅(207-271),三国蜀汉后主。公元223年-263年在位。字公嗣,小字阿斗,刘备子。初由诸葛亮辅政,亮死,他信任宦官黄皓,朝政腐败。炎兴元年魏军迫成都,他出降。后被封为安乐公(1)。《心术》: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不是刘禅昏庸,那么就是百万人的军队也可以使他们束手就擒。

  • 游褒禅山记-古文观止词典

    游褒禅山记

    【说明】:

    本文题为游记,实际上是篇别具一格的议论文章。作者借游华山洞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发现,说明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道理,论述了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它是一篇包含深刻哲理,寄托着作者政治抱负的作品。记叙环环相扣,层层相生,文字简洁,层次井然。议论援古证今,笔笔回应叙事,二者紧密结合,可谓极文章之妙。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 出家容易坐禅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出家容易坐禅难

    【释义】:

    坐禅:僧人的修行方法。坐禅者要处静室或远离喧闹的空地静坐默思,不能卧床而眠。俗称打座。离家做僧尼容易,静坐苦修可就难了。《醉菩提全传》三:长老道:“秀才不知‘出家’二字,何易轻谈!岂不闻古语有云:‘出家容易坐禅难。’不可不思前虑后也。”《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清目长老曰:“若未知出家容易坐禅难,彼处天台山三百余寺,何为舍近而趋远?”

  • 合金刚让座,对石佛谈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合金刚让座,对石佛谈禅

    【释义】:

    金刚:佛教的护法神,在佛寺中是站立的形象。比喻对不需要的人做多余的事,白费口舌、力气。《儿女英雄传》二五:纵说五件都有,这话向我一个立誓永不适人的人来说,正是合金刚让座,对石佛谈禅,再也休想弄得圆通,说得明白了!

  • 口头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口头禅

    【释义】:

    原指不懂佛教禅理,只会袭取禅宗语录作为谈话的点缀。①泛指经常说的,人人熟悉的话。《带印奇冤郭公传》序:至“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休进来”,与夫“灭门知县,赤族太守”之口头禅,虽在妇孺,无不熟于耳而惕于心。《冷眼观》一〇:这是他们当流氓的一句口头禅,忌讳说进外国牢,就变个别名叫做“吃大菜”。《扫迷帚》五:“吃酒包婆娘,亦空三千粮,摘醋咬生姜,亦空三千粮”。浪掷金钱者,每以此数语为口头禅。②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意义的空话。《负曝闲谈》一二:殷家小子偶尔侥幸,中了一名副榜,不想巴图上进,却学这种口头禅来吓人家,想来不是个安分的。《黑籍冤魂》一:但是吃烟人的脾气,总是得过且过,那一个是真心肯戒?能不多吃也就是了。这“戒烟”二字,只做口头禅,骗骗自己罢了。

  • 野狐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野狐禅

    【释义】:

    原是佛教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①指剽窃皮毛未窥正学。犹言左道旁门,异端邪说。《儒林外史》一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劫余灰》一一:不知淫固然是情的恶孽,欲便是情的野狐禅。②耍贫嘴,胡说八道。《后西游记》一六:休得野狐禅,各奔前程去吧。

  • 口头禅-汉语惯用语辞典

    口头禅kǒu tóu chán

    原指不能领会禅宗哲理,只袭用它的某些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此种常用语也称为“口头禅”。后用以指常挂在嘴上的话或口头惯用语。峻青《秋色赋·珊瑚沙》“‘高速度的发展生产’这句话,已经成了洲上每一个居民的口头禅。”

  • 野狐禅-汉语惯用语辞典

    野狐禅yě hú chán

    ①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据说从前有一老人谈因果,因错对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百丈禅师点化,始得解脱。见《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明李贽《说法因由》:“务狮子吼,元野狐禅,则续灯之意不虚,张南湖诸公之意亦不虚矣。”②指外道,异端。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自己想要说的话,仅仅是由搜索枯肠而来的一些支离灭裂的野狐禅,那能够和那严整的理论系统‘相对论’相对?”

  • 安禅-佛源语词词典

    安禅

    佛教徒静坐入定,息心凝虑的一种修炼方法。《长阿含经》卷四:“王所常止在颇梨座,以安禅故。”又《祖堂集·卷十一·云门和尚》:“昔在灵山上,今日获安然。六门俱休歇,无心处处闲。如有玄中客,但除人我山。一味醍醐药,万病悉皆安。因缘契会者,无心便安禅。”

  • 参禅-佛源语词词典

    参禅

    佛教禅宗的修持方法。有游方僧问禅,参究禅礼,打坐等形式。《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讲经文》:“每日参禅求问道,终年结社作良因。”唐·玄觉《证道歌》:“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现代汉语在谈到佛家有关事宜时承用。老舍《二马》第五段四:“李子荣纹丝不动的坐在那里,好像老和尚参禅那么稳当。”

  • 禅-佛源语词词典

    梵语禅那(dhyāna)的省音译。①原意为瞑想,即静坐默念,又称禅定,为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大智度论》卷十七:“诸定功德都是思维修。禅,秦言思维修。”《慧苑音义》卷上:“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旧翻为思维修者,略也。”②指禅宗。以一种独特的实践方式而形成的佛教的一个宗派。这一宗派以菩提达磨为祖师,强调“以心传心”的方式传授教法,标榜“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宗旨。《释氏要览》卷下:“僧史略云:‘禅者,即是定惠之通称,明心达理之趣也。昔者菩提达磨,观此土机缘,一期繁紊,乃曰不立文字者,遣其执文滞相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者,明其顿了无生也。其机峻而理深故,渐修者笃加讪谤焉。”现代汉语作为佛教专用语的根词和词根使用,由此造出“禅宗、禅门、禅法、禅院、禅学、禅师、禅林、禅理、禅机……等许多双音节词。

  • 禅定-佛源语词词典

    禅定

    禅宗修行方法之一,静心思虑,专注于一境。《高僧传》卷十一:“如是以禅定力,服智慧药。得其力已,还化众生。是以四等六通,由禅而起;八除十入,藉定方成。故知禅定为用大矣。”《六祖坛经·坐禅品(妙行品)》:“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现代汉语作为专业用语承用,其方法为气功学吸收。

  • 禅房-佛源语词词典

    禅房

    佛教徒习静修禅的地方。代指寺院。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中有禅房一所,内置祗园精舍,形制虽小,巧构难比。”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祖堂集·卷五·龙潭和尚》:“其天皇和尚住寺内,独居小院,多闭禅房,静坐而已。四海禅流,无由凑泊。”现代汉语作为专门用语承用。例:寺院早已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就连禅房也可以观瞻。

  • 禅和子-佛源语词词典

    禅和子

    又作“禅和”。和,即“和尚”的简称。对参禅人的通称。《碧岩录》卷二:“是时石头马祖下禅和子,浩浩地说禅道禅。”宋·苏轼《禅戏颂》:“已熟之肉,无复活理,投在东坡天碍羹釜中,有何不可!问天下禅和子,且道是肉是素?吃得,是吃不得?是大奇大奇。一碗羹,勘破天下禅和子。”又唐·裴铏《传奇·马拯》:“众怒曰:‘朝来被二贼杀我禅和,今方捕之,又敢有人张我将军。’”近、现代汉语承用。《水浒传》第五十八回:“当日便收拾腰包行李,鲁智深只做禅和子打扮,武松装做随侍行者。”

  • 禅寂-佛源语词词典

    禅寂

    ①指寂静思虑,即静下心来,将思维专注于虚无的境界。《维摩诘经·方便品》:“一心禅寂,摄诸乱意。”《华严经》卷十三:“乐观众生无生想,普见诸趣无趣想。恒住禅寂不系,此无碍慧方便力。”②指僧人逝世,多用于高僧、法师等。《五灯会元·卷一·十四祖龙树尊者》:“付法讫,入月轮三昧,广现神变,复就本座,凝然禅寂。迦那提婆与诸四众,共建宝塔以葬焉。”

  • 禅门-佛源语词词典

    禅门

    ①禅定的法门,即参禅入定之方法。讲求心定于一、屏除妄念之法。又指达摩所传禅那方法,即禅宗的门法,以“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为主旨。唐·玄觉《永嘉证道歌》:“是以禅门了却心,顿入无生知见力。”《五灯会元·卷二·圭峰宗密禅师》:“师以禅教学者互相非毁,遂著《禅源诸诠》,写录诸家所述,诠表禅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贻后代。”②佛门,泛指佛教,教外人用语。唐·唐彦谦《寄蒋二十四》诗:“禅门淡泊无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墙。”③丛林,即僧侣们聚居之地——寺院。《释氏要览·躁静》:“禅门,别号丛林。”参见“丛林”条。

  • 禅那-佛源语词词典

    禅那

    梵语Dhyāna的音译,简称为禅。意译为思维修、静虑。《楞严经》卷一:“殷勤启清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景德传灯录》卷一:“师逢十力弟子修习禅那。”《五灯会元·卷二·圭峰宗密禅师》:“其《都序》略云:‘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此云思维修,亦云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

  • 禅师-佛源语词词典

    禅师

    指通达禅法的高僧。僧人中能够得到禅定波罗蜜者,称为禅师,后亦用敬称一般僧人。《善住意天子所问经》卷下:“天子问文殊师利言:‘禅师者,何等比丘得言禅师?’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此禅师者,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禅师。’”

  • 禅堂-佛源语词词典

    禅堂

    禅房、僧堂。佛教徒、僧尼打坐习静之所。《首楞严经》:“一心妙令持我佛顶陀罗尼,若不能诵,写于禅堂,或带身上,一切诸魔所不能动。”《敦煌变文汇录·维摩诘经讲经文·持世菩萨第二》:“会人心,巧言语,争忍空交却回去。禅堂驱使好祗承,师兄收取天宫女。”

  • 禅学-佛源语词词典

    禅学

    佛教禅宗的教理。《祖堂集·卷十八·仰山和尚》:“沩山云:‘汝争辨得诸方师僧?知有师承,知无师承?知是义学,知是禅学?’”《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八:“禅学人道,无有不那么时,说个恁么已是不恁么也。”现代汉语承用。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若六朝之时,禅学输入,名贤辩难……善得言外之旨,然此亦属于语言,而语录之文,盖出于此。”

  • 禅院-佛源语词词典

    禅院

    寺院,庙宇。《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江南国主重师之道,迎入住报恩禅院,署净慈禅师。”近、现代汉语承用。《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孙行者)正踌躇间,又听得钟声响亮,急下山坡,径至禅院。”

  • 禅杖-佛源语词词典

    禅杖

    初为督促僧人坐禅之用具。截竹作杖,以物包其一端,坐禅有昏睡者则用软头击之。后泛指僧人所用之杖,包括作兵器用的月牙铲、方便铲之类。《十律诵》卷四十:“有比丘坐睡,余比丘以禅杖筑,便言不睡。《水浒传》第三回:“直教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

  • 禅宗-佛源语词词典

    禅宗

    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又称佛心宗或心宗。以南北朝时期来中国传教的印度高僧菩提达磨为初祖,经慧可、僧璨、道信,至第五世弘忍门下,分成南方慧能和北方神秀两个大的派别。北宗神秀主张渐修,南宗慧能主张顿悟。后北宗神秀学说逐渐衰落,南宗慧能逐渐兴盛起来,逐渐分成五宗七派。南宗主张直指人心,顿悟成佛;学说传授则主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断际心要》:“我此禅宗,从上相承以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禅宗之起,虽于南北朝时期,但其名称却起于唐代,后人相承沿用。《五灯会元·卷一·六祖慧能大鉴禅师》:“会太宗皇帝即位,留心禅宗,颇增壮丽焉。”

  • 大乘禅-佛源语词词典

    大乘禅

    禅是大乘佛教的一种实践方式,即以禅定的方式来达到进入涅槃的境界。大乘禅是五味禅(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中的一种,强调能知我法皆空,使心与境冥合为一。《五灯会元·卷二·圭峰宗密禅师》:“禅门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自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

  • 坐禅-佛源语词词典

    坐禅

    佛家静坐思维,息虑凝心,排除一切杂念、烦恼,心定于一的修炼方法。《阿含经》卷十二:“坐禅思维,莫有懈怠。”《祖堂集·卷三·怀让和尚》:“马和尚在一处坐,让和尚将砖去石上磨。马师问:‘做什么?’师曰:‘磨砖做镜。’马师曰:‘磨砖岂得成镜?’师曰:‘磨砖尚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也?’”

  • 虾蟆禅——跳得一跳-佛源语词词典

    虾蟆禅——跳得一跳

    歇后语。指没有多大能力,不过跳跃一下而已。日本·无著道忠《禅林方语》:“虾蟆禅——跳得一跳。”

  • 口头禅-佛源语词词典

    口头禅

    佛家指没有领会禅宗哲理的深刻含意,谈禅时只引用禅家常用的一些现成话,这种禅法或禅语称为“口头禅”。宋·王楙《临终诗》:“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现代汉语承用,指口头上常说的习惯用语或套语。峻青《秋色赋·珊瑚沙》:“‘高速度的发展生产’这句话,已经成为洲上每一个居民的口头禅。”

  • 入禅-佛源语词词典

    入禅

    佛教僧徒修炼方法之一,息心凝虑,使思维集中于佛法,排除尘世纷扰和杂念。《法华经》卷六:“如是展转上,乃至于梵世,入禅出禅者,闻香悉能知。”参见“入定”条。

  • 文字禅-佛源语词词典

    文字禅

    佛家主张修习佛法要靠“心”去参悟的,不用语言文字去述说的,但实际上人们不用语言文字就不能交流,也无法加深认识。个人对佛法的理解即参悟的心得又无法表达,所以仍然有“说法”,有“偈语”。只不过禅宗的表达往往非常隐晦、曲折。后来人们把用诗文来参禅,写出来的诗句称为“文字禅”,是知识分子即文人受佛教禅宗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宋·戴复古《寄报恩长老恭率翁》诗:“好留一室馆狂客,早晚来参文字禅。”

  • 野狐禅-佛源语词词典

    野狐禅

    佛教禅宗将那些自认为领悟佛法真谛、但实际上流入邪僻的人对佛法的理解称为野狐禅。《五灯会元·卷三·百丈怀海禅师》:“师每上堂,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众退,惟老人不去。师问:‘汝是何人?’老人曰:‘某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某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师曰:‘汝问。’老人曰:‘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师曰:‘不昧因果。’老人于是言下大悟,作礼曰:‘某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乞依亡僧津送。’师令维那白椎告众,食后送亡僧。大众聚议,一众皆安,涅槃堂又无病人,何故如是?食后师领众至山后岩下,以杖挑出一死野狐,乃依法火葬。师至晚上堂,举前因缘。”老人错对一句禅语“不落因果”,说明他没有领悟佛法真谛,因此五百生堕野狐身,因而称他这种禅为“野狐禅”,非佛法正宗,乃是邪魔外道之禅也。老人后经百丈怀海禅师点化,终脱野狐身,归入正道。

  • 一味禅-佛源语词词典

    一味禅

    佛教指不用语言文字表述,亦非渐进而因事突然感悟,即顿悟所得之禅。《五灯会元·卷三·归宗智常禅师》:“师曰:‘一队汉向这里觅什么?’以棒趁出,大笑归方丈。僧辞,师问:‘甚么处去?’曰:‘诸方学五味禅去。’师曰:‘诸方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曰:‘如何是一味禅?’师便打。僧曰:‘会也!会也!’师曰:‘道!道!’僧拟开口,师又打。”

  • 一指头禅-佛源语词词典

    一指头禅

    喻意“万法归一”。禅宗俱胝和尚故事。《祖堂集·卷十九·俱胝和尚》:“师(俱胝)因住庵时,有尼众名实际,戴笠子执锡绕师三匝,卓锡前立,问师曰:‘和尚若答,某甲则下笠子。’师无对。其尼便发去(让俱胝走开)。师云:‘日势已晚,且止一宿。’尼云:‘若答得则宿;若答不得则进前行。’师叹曰:‘我是沙门,被尼众所笑。滥处丈夫之形,而无丈夫之用。’欲出山参寻知识,宴寂之中,忽然神人报言:三五日间有大菩萨人到来,为和尚说法。未愈旬日,天龙和尚到来,师接足前迎,侍立之次,俱陈上事,未审如何对他。天龙竖起一指,师当时大悟。后来为众云:‘某甲得天龙和尚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

  • 祖师禅-佛源语词词典

    祖师禅

    与“如来禅”对称。禅宗指不立文字祖祖相传之心禅。禅宗称如来之佛法教义为“教内未了之禅”,而禅宗之禅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禅,称为祖师禅。《五灯会元·卷九·香严智闲禅师》:“师又成颂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曰:‘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

  • 禅-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禅禪chán

    梵语“禅那”的省称。静思、静虑的意思。王维《过福禅师兰若》:“欲知~坐久,行路长春芳。”李颀《题璿公山池》:“片石孤峰窥色相,清池皓月照~心。”泛指关于佛教的事物。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房花木深。”《旧唐书·杜鸿渐传》:“常愿追~理。”

    另见shàn。

  • 禅-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禅禪shàn

    ①古代帝王祭祀山川土地。《大戴礼记·保傅》:“是以封泰山而~梁甫。”(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②禅让,把帝位让给别人。《孟子·万章上》:“唐、虞~,夏后、殷、周继。”《韩非子·十过》:“舜~天下而传之于禹。”③替代。《庄子·山木》:“化其万物而不知其~之者,焉如其所终?”

    另见chán。

    【禅让】把帝位让给别人。《后汉书·逸民传论》:“古者隐逸,其风尚矣。颍阳洗耳,耻闻~。”

  • 久坐必有一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久坐必有一禅jiǔ zuò bì yǒu yī chán

    【释义】:

    比喻长期坚持最后必有成效。沙汀《代理县长》:“你难道一锄头就想挖一个金娃娃么?哈哈…不要慌:久坐必有一禅!”

  • 谈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谈禅tán chán

    【释义】:

    谈说佛教教义。鲁迅《孤独者》:“我因为闲着无事,便也如大人先生们一下野,就要吃素谈禅一样,正在看佛经。”

  • 参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参禅cān chán

    【释义】:

    佛教禅宗的修持方法。有游访问禅、参究禅理、打坐禅思等形式。老舍《二马》:“李子荣纹丝不动的在那里坐着,好像老和尚参禅那么稳当。”

  • 坐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坐禅zuò chán

    【释义】:

    佛教语。指排除杂念,端坐静修。续范亭《休养与学习》:“早晚两次太极拳,却病无妨学坐禅。”

  • 封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封禅fēng shàn

    【释义】:

    古代帝王祭天地的大典。在泰山上筑土为坛,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的梁父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德,称禅。古代封禅一般在泰山举行,但也有在其他山上举行的。

  • 口头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口头禅kǒu tóu chán

    【释义】:

    原指不能领会禅宗哲理,只袭用它的某些常用语为谈话的点缀。这种常用语叫口头禅。引申指常挂在嘴上的话或口头惯用语。峻青《珊瑚沙》:“‘高速度的发展生产’这句话,已经成了洲上每一个居民的口头禅。”

  • 狂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狂禅kuáng chán

    【释义】:

    狂放不拘的僧人。喻学术、艺术流派中僻陋悖理的人。郭沫若《儒家八派的批判》:“假如我们想到王阳明的弟子,不一二传便流于狂禅,这段史影是更容易令人首肯了。”

  • 递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递禅dì shàn

    【释义】:

    更替;逐步转化。郭沫若《屈原时代》:“我们要知道,屈原那个时代也正是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向铁器时代递禅着的时代。”

  • 班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班禅bān chán

    【释义】:

    班禅额尔德尼。西藏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之一。历世班禅转世须经中央政府册封,成为定制。

  • 枯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枯禅kū chán

    【释义】:

    枯坐参禅。郭沫若《落叶》:“‘洗心久欲学枯禅’——哥哥,你是要做和尚吗?”

  • 祖师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祖师禅zǔ shī chán

    【释义】:

    佛教语。禅宗称祖祖相传、不立文字的禅法为“祖师禅”,是以心印心的教外别传。苏渊雷《读史举要》:“一时风气的形成,决非朝夕之故,这些都和佛教义学家的重论析,祖师禅的逞词锋、参同异的作风有关。”

  • 禅1-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1shàn禪

    【释义】:

    ①古代帝王祭祀土地山川。如:封禅。②以帝位让人。如:禅让。

  • 禅让-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让shàn ràng

    【释义】:

    我国古代历史上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

  • 禅变-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变shàn biàn

    【释义】:

    变化。郭沫若《中苏文化之交流》:“就是明清两代的几部章回体的小说杰作,我们敢于相信也是从这儿禅变出来的。”

  • 禅2-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2chán禪

    【释义】:

    ①佛教语。[梵dhyāna]原指静坐默念。引申为禅理、禅法、禅学。②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如:禅师;禅杖。

  • 禅门-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门chán mén

    【释义】:

    犹佛门。指佛教。

  • 禅心-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心chán xīn

    【释义】:

    佛教用语。清静寂定的心境。郁达夫《毁家诗纪》:“禅心已似冬枯木,忍真拖泥带水行。”

  • 禅机-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机chán jī

    【释义】:

    佛教禅宗和尚谈禅说法时,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使人得以触机领悟,故名。也用以称能发人深省富有意味的妙语。

  • 禅师-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师chán shī

    【释义】:

    和尚之尊称。为对一般和尚的尊称。

  • 禅杖-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杖chán zhàng

    【释义】:

    僧人督促坐禅的用具。截竹作杖,以物包其一端,坐禅有昏睡者则用软头突之。

  • 禅林-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林chán lín

    【释义】:

    指寺院。僧徒聚居之处。

  • 禅和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和子chán hé zi

    【释义】:

    参禅人的通称。有亲如伙伴之意。和,指和尚。

  • 禅学-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学chán xué

    【释义】:

    佛教禅宗的教理。

  • 禅宗-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宗chán zōng

    【释义】:

    佛教宗派名。又名佛心宗或心宗,以印度菩提达摩为初祖。禅宗之名称始于唐代。由达摩而慧可、僧璨、道信,至第五世弘忍门下,分成北方神秀的渐悟说和南方慧能的顿悟说两宗。但后世唯南方顿悟说盛行,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顿悟成佛。禅宗兴起后,流行日广,影响及于宋明理学。

  • 禅定-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定chán dìng

    【释义】:

    佛教禅宗修行方法之一。一心审考为禅,息虑凝心为定。佛教修行者以为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之达到身心安稳、观照明净的境地,即为禅定。又禅为色界天之法,定为无色界天之法。依其入定程度的浅深,并有四禅(色界定)、四定(无色界定)的区分。

  • 禅房-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房chán fáng

    【释义】:

    佛徒习静之所。泛指寺院。

  • 禅宫-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宫chán gōng

    【释义】:

    僧人所住的房屋;寺院。朱德《和叶剑英过五台山》:“禅宫寥落乱飞鸦,扫地出门罪佛也。”

  • 禅院-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院chán yuàn

    【释义】:

    寺院;佛教的庙宇。萧乾《矮檐》:“于是,每走过那禅院,他必得伫立瞪着那只狮子,弄得妇人以为他发了疯。”

  • 禅悟-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悟chán wù

    【释义】:

    洞达禅理。徐自华《巢南来书问何久不作诗口占答之》:“诗心近觉能禅悟,傲骨拼教与俗违。”

  • 禅家-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家chán jiā

    【释义】:

    修持禅定者。也泛指佛家。朱自清《“好”与“妙”》:“这显然加上了禅家顿悟说的影响。”

  • 禅理-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理chán lǐ

    【释义】:

    佛学的义理。

  • 禅堂-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堂chán táng

    【释义】:

    犹禅房,僧堂。佛徒打坐习静之所。

  • 禅偈-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偈chán jìj

    【释义】:

    佛教的偈颂。偈为梵语偈陀音译之略,义译为颂。偈语常用诗句形式,表达佛理、禅机。不论三言、四言或多言,一般都为四句。

  • 禅寂-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寂chán jì

    【释义】:

    佛教语。佛家以寂灭为宗旨,故称思虑寂静为“禅寂”。苏曼殊《幽光录》:“(僧祖心)年二十六,忽弃家为僧,禅寂于罗浮匡庐者久之。”

  • 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禅dān襌

    【释义】:

    单衣。

  • 耽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耽禅dān chán

    【释义】:

    深切体味禅悦。也指潜心学佛。刘季平《送曼殊之印度》:“早岁耽禅见性真,江山故宅独怆神。”

  • 野狐禅-现代汉语大词典

    野狐禅yě hú chán

    【释义】:

    佛教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据说从前有一老人谈因果,因错对一字,就五百生投胎为野狐。后遇百丈禅师点化,始得解脱。见《五灯会元·马祖一禅师法嗣·百丈怀海禅师》。后用以指外道;异端。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自己想要说的话,仅仅是由搜索枯肠而来的一些支离灭裂的野狐禅,那能够和那严整的理论系统‘相对论’相对?”

  • 禅-汉语大词典

    “[禪]”的简化字。

  • 禅-汉语大词典

    “[禪]”的简化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