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砥)是什么意思
砥砨-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砥砨dǐ é
【释义】:
亦作“砥厄”。宝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范子(睢)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王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
锻炼 磨练 锤炼 砥砺-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锻炼 磨练 锤炼 砥砺
锻炼duànliàn 磨练móliàn 锤炼chuíliàn 砥砺dǐlì
动词。表示在工作或生活中不断刻苦地进行斗争实践,使意志增强、认识提高、才干增长。
“锻炼”强调在条件差、环境艰难的情形下进行实践,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意志;本有锤击冶炼金属的形象色彩,因词用得频繁,现已逐渐消磨掉。例如:“我们的党和军队是在群众中生了根的,是在长期革命火焰中锻炼出来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于青年人来说,艰苦的生活和不顺利的环境倒可以锻炼意志”;“他又自信这是锻炼气度的最好方法”(茅盾:《子夜》)。
“磨练”强调进行较长时间的反复实践;有以磨刀剑和冶炼金属来作比喻的形象色彩;多用于意志、思想认识,可比喻地使用。例如:“正是贪玩的年龄,生活却把孩子磨练得很懂人事”(杨朔:《东风第一枝》);“我向来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练的古典诗章”(同上);“她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鲁迅:《伤逝》)。
“锤炼”强调刻苦地、不断反复地进行实践,有以冶炼时不断锤打金属来比喻的形象色彩;又有书面语色彩,多用于书面语。例如:“中国革命极端困苦的长期斗争,早已锤炼了他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光明日报》,1979·1·6);“长期担任记者,几乎每天都进行采访和撰写文稿,锤炼出他的迅捷而流畅的文笔”。
“砥砺”强调耐心地、不怕艰苦地进行实践,有以磨刀剑(“砥”和“砺”都是磨刀石)来作比喻的形象色彩;是书面语用词,书面语色彩浓厚。例如:“我们可以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砥砺革命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愈是困难艰巨,愈可砥砺自己”。
“锻炼”在表示“通过体育运动而增强体质”的意义时(如说:“锻炼身体,保卫祖国”),和本组其他词没有同义关系。“锤炼”在表示“反复琢磨,使艺术、文字等纯熟、精练”的意义时(如说:“这首诗,作者反复锤炼过”),“砥砺”在表示勉励的意义时(如说:“两人常互相砥砺”),也不是本组其他词的同义词。
砥节砺行-实用委婉语词典
砥节砺行
形容一个人对节操和德行的磨炼。“砥、砺”,即磨刀石。
砥砺 磨练-近义词应用词典
砥砺 磨练
砥砺 dǐlì 磨练 móliàn
【砥砺】互相勉励;磨练。如:
1.我们要大学张海迪,砥砺革命意志。
【磨练】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锻炼。如:
2.这些都不能丝毫动摇我的决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练我的意志!
辨析:“砥砺”着重于互相勉励。砥和砺原义都指磨刀石。多指树立榜样,向榜样学习,找差距向先进学习,如砥砺志气,互相砥砺。“磨练”多指在苦难中锻炼出刚强的革命意志,如磨练意志,磨练青少年志气,在困苦环境中磨练等。“砥砺”是文言词,“磨练”书面语体、口头语体都常用。
砥-古文观止词典
砥dǐ
【词性】:动词
磨炼(2)。《伯夷列传》: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乡里之人,要磨炼德行、建立功名的,不依附德高望重的人,怎么能留名后世呢!《游侠列传序》: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修养品德、磨炼节操,闻名于天下。
砥平-古文观止词典
砥平dǐ píng
【词性】:形容词
平定,太平(1)。《三槐堂铭》:四方砥平。——全国太平。
砥-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砥dǐ
①细磨刀石。《淮南子·说山》:“厉利剑者,必以柔~。”(厉:磨。)《梦溪笔淡·技艺》:“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②磨砺。《孙子·九地》:“~甲砺兵。”引申为磨炼,修养。《淮南子·道应》:“文王~德修政。”③平,平坦。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东则~原远隰。”(隰:低湿地。)
【砥砺】①磨刀石。《山海经·西山经》:“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②磨,磨炼。《荀子·王制》:“~百姓。”
中流砥柱-现代汉语大词典
中流砥柱zhōng liú dǐ zhù
【释义】:
语出《晏子春秋·谏下二四》:“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激流中。后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鲁迅《牺牲谟》:“像你这样清高,真是浊世中独一无二的中流砥柱。”
砥-现代汉语大词典
砥dǐ,又读zhǐ
【释义】:
①质地较细的磨刀石。如:砥石。②磨练;修养。参见“砥砺③”。
砥石-现代汉语大词典
砥石dǐ shí
【释义】:
磨石。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又横涉渭水,去采取砥石,采取铁矿来锻炼。”
砥柱-现代汉语大词典
砥柱dǐ zhù
【释义】:
本为山名。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当黄河中流,以其在激流中矗立如山而名。今山已炸毁。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的人或力量。邹韬奋《中国对反侵略阵线应有的态度》:“中国二十二个月来的英勇抗战的光荣历史,已使她成为国际上反侵略的一个砥柱。”
砥柱中流-现代汉语大词典
砥柱中流dǐ zhù zhōng liú
【释义】:
同“中流砥柱”。李大钊《青春》:“青年乎!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
砥砺-现代汉语大词典
砥砺dí lì
【释义】:
①磨石。郁达夫《为浪漫兄题刘大师画吉了君濂画石》:“顽石从来坚砥砺。”②在磨石上磨。郭沫若《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他在砥砺他犀利的金箭,要把天魔射死。”③磨练;锻炼。郭沫若《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工具必见诸实用,砥砺改进,以期日新又新。”④激励;勉励。曹禺等《胆剑篇》:“人们把这块地方称为‘苦成崖’。它成了越国父老经常教诲砥砺子弟的地方。”
中流砥柱-汉语大词典
中流砥柱
亦作“[中流底柱]”【1】语出《晏子春秋·谏下二四》:“{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砥柱},山名,在{河南}{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激流中。{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宋}{陈亮}《与彭子寿祭酒书》:“班行之有門下﹐屹然如中流之砥柱。”后以比喻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鲁迅}《华盖集·牺牲谟》:“象你这样清高﹐真是浊世中独一无二的中流砥柱。”{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无产阶级自来就是这个风高浪涌之世界的中流砥柱。”{清}{李渔}《玉搔头·极谏》:“就是如今的天下﹐奸雄遍野﹐邪佞盈朝﹐全靠爹爹一人﹐做箇中流砥柱。”
川砥-汉语大词典
川砥
【1】河边平地。{唐}{韦应物}《洛都游寓》诗:“掇英出蘭臯﹐玩月步川砥。”
玄砥-汉语大词典
玄砥
【1】黑石。《淮南子·墬形训》:“玄天六百歲生玄砥﹐玄砥六百歲生玄澒。”{高诱}注:“玄砥﹐黑石也。”
刻砥-汉语大词典
刻砥
【1】刻苦磨砺。{清}{方苞}《孙徵君传》:“其治身務自刻砥﹐執親之喪﹐率兄弟廬墓側凡六年。”
砥-汉语大词典
砥
《廣韻》職雉切,上旨,章。《廣韻》諸氏切,上紙,章。《廣韻》旨夷切,平脂,章。《集韻》典禮切,上薺,端。【1】质地较细的磨刀石。《书·禹贡》:“礪砥砮丹。”{孔}传:“砥細於礪,皆磨石也。”《淮南子·修务训》:“劍待砥而後能利。”{高诱}注:“砥,厲石也。”{元}{周景}《水龙吟》词:“幸自{清江}如砥,指{黄壚}﹑流鶯聲細。”{明}{徐霖}《绣襦记·策射头名》:“舍己從人納諫辭,言路平如砥。”{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十二日》:“峻宇淩霄,大道如砥,喬木周列,行人不譁。”【2】磨。《韩非子·内储说下》:“援礪砥刀,利猶干將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天下鍛甲砥劍﹐撟箭累弦﹐轉輸運糧﹐未見休時﹐此天下之所共憂也”。{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故美玉藴於碔砆,凡人視之怢焉,良工砥之,然後知其{和}寳也。”{北魏}{温子昇}《为安豐王延明让国子祭酒表》:“臣聞寳劒未砥,猶乏切玉之功。”{清}{昭槤}《啸亭杂录·袁子才<江赋>》:“先王砥墨濡毫,筆不加點,凡奇誕字盡加水旁,須臾而就。”【3】磨练;修养。参见“[砥節]”﹑“[砥礪]”。【4】平均。《国语·鲁语下》:“先王制土,籍田以力,而砥其遠邇。”{韦昭}注:“砥,平也,平遠邇所差也。”【5】平直;平坦。引申为公平。参见“[砥平]”﹑“[砥直]”。【6】平安;安定。参见“[砥平]”﹑“[砥屬]”。【7】阻挡;阻滞。{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又數丈,有石砥中流。”{明}{张煌言}《感遇》诗之三:“片石誰能砥亂流,冠裳無計且依{劉}。”
砥奬-汉语大词典
砥奬
【1】切磋勉励。{清}{陈田}《明诗纪事戊签·皇甫涍》:“司直兄學臻博極﹐思覃深湛﹐余分則友于﹐義同師授﹐每有述造﹐輒相詔視﹐商榷砥奬﹐可得而言。”
砥室-汉语大词典
砥室
【1】用磨平的文石铺砌的屋子。《楚辞·招魂》:“砥室翠翹﹐挂曲瓊些。”{清}{钱谦益}《高会堂酒阑杂咏序》:“金釭銀燭﹐午夜之砥室生光;檀板紅牙﹐十月之桃花欲笑。”{明}{夏完淳}《湘巫赋》:“結璜琦於砥室兮﹐懸曲瓊於綺疏。”{唐}{王勃}《乾元殿颂》:“十舘營{秦}﹐金房砥室。”{清}{赵翼}《陪松崖漕使宴集九峰园》诗:“綺繚砥室交掩映﹐最玲瓏處集裙屐。”
砥砫-汉语大词典
砥砫
【1】见“砥柱”。
砥礪名號-汉语大词典
砥礪名號
亦作“[砥厲名號]”【1】谓自修品节,以保令名。《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聞盛飾入朝者﹐不以利污義;砥厲名號者﹐不以欲傷行。”{汉}{刘向}《新序·杂事三》:“砥礪名號者﹐不以利傷行。”
砥淬-汉语大词典
砥淬
【1】砥砺锻淬。喻使品德或学艺更加精进。{明}{唐顺之}《兴国州同知徐公墓志铭》:“公既師事伯兄﹐而往來于給事公所﹐切劘砥淬﹐其文益昌。”
砥途-汉语大词典
砥途
【1】犹砥路。{元}{方回}《石硖书院赋》:“賴多士之媺俗兮﹐遵砥途之坦蕩。”
砥砨-汉语大词典
砥砨
【1】见“砥厄”。
砥節-汉语大词典
砥節
【1】砥砺气节。《资治通鉴·汉成帝河平二年》:“〔{王尊}〕修身潔己﹐砥節首公。”{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朝政肅﹐則刑餘爲吏亦能砥節奉公;朝政弛﹐則士大夫亦多貪縱。”《旧唐书·韦安石传》:“故爲善者雖存不貴仕﹐而没有餘名﹐此賢達所以砥節也。”{明}{文徵明}《太傅文恪公传》:“蓋公入朝至是三十年﹐砥節履方﹐不少骫骳。”《晋书·阮种传》:“賢臣之於主﹐進則忠國愛人﹐退則砥節潔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懦夫每生﹐名不稱于没世;烈士砥節﹐死有重于{泰山}。”
砥京-汉语大词典
砥京
【1】犹砥原。平原。引申为坦途。{清}{曹寅}《巫峡石歌》:“鏟削嶮巇作平地﹐周行萬里歌砥京。”
砥原-汉语大词典
砥原
【1】平原。{南朝} {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東則砥原遠隰﹐亡端靡際。”
砥草-汉语大词典
砥草
【1】木贼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木贼》。
砥平-汉语大词典
砥平
【1】平直;平坦。{清}{魏源}《登太行绝顶》诗之三:“絶頂竟砥平﹐萬馬屯崇墉。”{明}{刘基}《郁离子·九难》:“廣庭砥平﹐翼以飛樓。”{唐}{封孟绅}《赋得行不由径》:“欲速意何成﹐康莊欲砥平。”{晋}{左思}《魏都赋》:“長庭砥平﹐鐘簴夾陳。”{宋}{范成大}《馆娃宫赋》:“半紫崖而砥平﹐訪{館娃}之故宫。”【2】比喻安定;平定。{唐}{李白}《大猎赋》:“是三階砥平﹐而皇猷允塞。”《旧唐书·马燧传》:“烈烈我祖﹐膺期而昌﹐剗滅羣凶﹐砥平四方。”《旧唐书·李珏传》:“今四海鏡清﹐八方砥平﹐厚斂於人﹐殊傷國體。”
砥墆-汉语大词典
砥墆
【1】长久壅积,不能流通。{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又云商無廢利﹐民無遊日﹐財無砥墆﹐彼之通商惠工所以日臻豐阜也。”《管子·法法》:“故農夫不失其時﹐百工不失其功﹐商無廢利﹐民無游日﹐財無砥墆。”{尹知章}注:“墆﹐久積也。”
砥績-汉语大词典
砥績
【1】水中沙石。《後汉书·循吏传·王景》:“鑿山阜﹐破砥績。”{王先谦}集解引{苏舆}曰:“績當爲磧。《説文》:‘磧﹐水陼有石者。’砥﹐《説文》作厎﹐柔石也。‘砥磧’﹑‘山阜’對文﹐謂破水中沙石﹐令其流通耳。”
砥名-汉语大词典
砥名
【1】砥行立名。《史记·游侠列传序》:“至如閭巷之俠﹐脩行砥名﹐聲施於天下﹐莫不稱賢﹐是爲難耳。”
砥鈍-汉语大词典
砥鈍
【1】谓磨钝成利。{晋}{傅咸}《仪凤赋》:“敢砥鈍於末蹤兮﹐廁瓦礫於瑶瓊。”
砥節厲行-汉语大词典
砥節厲行
【1】见“砥節勵行”。
砥直-汉语大词典
砥直
【1】公平正直。《北史·崔宏传》:“其砥直任時﹐不爲窮通改節若此。”
砥鏃-汉语大词典
砥鏃
【1】谓锐意磨练。{清}{薛福成}《母弟季怀事状》:“兄弟數人﹐益以讀書求志相砥鏃。”{清}{薛福成}《向伯常哀辞》:“其後進之士﹐亦且喁喁嚮風﹐争以學行經濟相砥鏃。”
砥課-汉语大词典
砥課
【1】谓勉励课督。《梁书·张缵传》:“於是下車入部﹐班條理務﹐砥課庸薄﹐夕惕兢懼。”{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三:“{嶺}表荒遠﹐督{粤}學者﹐往多不舉其職。獨{惠半農}學士{士奇}輶軒所届﹐砥課生徒﹐甄拔實學。”
砥束-汉语大词典
砥束
【1】磨砺品行,检束举止。《宋书·刘秉传》:“{秉}少自砥束﹐甚得朝野之譽。”
砥節礪行-汉语大词典
砥節礪行
【1】见“砥節勵行”。
砥行-汉语大词典
砥行
【1】砥砺品行,修养道德。{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三王》:“{舜}{禹}本以白衣砥行顯名﹐升爲天子﹐雖復更制﹐不如名著﹐故因名焉。”《北史·薛辩传》:“砥行礪心﹐困而彌篤﹐服膺教義﹐爰至長成。”{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即日行一善﹐非年餘不能相準﹐今已晚矣。但從此砥行﹐則地獄中或有出時。”《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于後世者?”
砥-汉语大词典
砥
【1】比喻独撑危局的人,如中流的砥柱。{明}{李东阳}《忠爱祠赋》:“頽厦木豎﹐中流砥﹐撼之不可。”
砥磨-汉语大词典
砥磨
【1】砥砺,磨练。{唐}{司空图}《容城侯传》:“會郡中{盧生}﹑{范生}皆傳修煉之術﹐委質相資﹐因砥磨以致用。”【2】在磨石上磨。{唐}{郑亚}《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砥磨{周}鉞﹐水淬{鄭}刀。”
砥路-汉语大词典
砥路
【1】平坦的道路。{南朝} {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稀鳴桴於砥路﹐鞠茂草於圓扉。”{唐}{苗晋卿}《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中言志》:“砥路方南絶﹐重巖始北征。”
砥勵-汉语大词典
砥勵
【1】磨练,激励劝勉。{清}{侯方域}《送何子归金陵序》:“天下之士亦莫不砥勵節行﹐唱和聲氣﹐相聚於{豐鎬}舊京之地﹐以文學爲贄而修同人之業。”{明}{归有光}《六音六蔽》:“故夫求至于中者﹐莫如學也。疏之則通﹐拭之則明﹐矯之則直﹐砥勵之則精密﹐培養之則成遂。”
砥屬-汉语大词典
砥屬
【1】平定归服。《史记·五帝本纪》:“日月所照﹐莫不砥屬。”{裴駰}集解引{王肃}曰:“砥﹐平也﹐四遠皆平﹐而來服屬。”{宋}{王安石}《英德殿上梁文》:“華夏歸仁而砥屬﹐蠻夷馳義以駿奔。”
砥厲廉隅-汉语大词典
砥厲廉隅
【1】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孔丛子·连丛子下》:“志不在小﹐則不可度﹐砥厲廉隅﹐則不可越﹐行高體卑﹐則不可階。”亦作“[砥礪廉隅]”。{宋}{苏轼}《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礪廉隅﹐有搢紳之風。”{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儒學本有名教之目﹐故砥礪廉隅﹐崇尚名節。”《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厲廉隅。”{孔颖达}疏:“言儒者習近文章﹐以自磨厲﹐使成己廉隅也。”
砥節勵行-汉语大词典
砥節勵行
【1】砥砺操守和品行。{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樸堅﹐砥節礪行﹐穎敏足以成學﹐迂誠足以矯世。”《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故中郎{西平}{郭修}﹐砥節厲行﹐秉心不回。”《孔丛子·公仪》:“{魯}人有{公儀休}者﹐砥節勵行﹐樂道好古﹐恬於榮利﹐不事諸侯。”亦作“[砥節厲行]”﹑“[砥節礪行]”。{宋}{秦观}《司马迁论》:“蓋{遷}自傷砥節礪行﹐特以貧故﹐不免于刑戮。”{唐}{刘知幾}《史通·品藻》:“{紀僧珍}砥節礪行﹐終始無瑕。”{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節厲行﹐直道正辭。”
砥厲名號-汉语大词典
砥厲名號
【1】见“砥礪名號”。
砥矢-汉语大词典
砥矢
【1】语出《诗·小雅·大东》:“{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孔颖达}疏:“{周}之貢赋之道,其均如砥石然;{周}之賞罰之制,其直如箭矢然。”后因以“砥矢”比喻公平正直。《东观汉记·和帝纪》:“朝無寵族﹐政如砥矢。”{汉}{蔡邕}《朱公叔谥议》:“其在帝室﹐正身危行﹐言如砥矢﹐策合神明。”{晋}{葛洪}《抱朴子·臣节》:“立朝則以砥矢爲操﹐居己則以羔羊爲節。”
砥身礪行-汉语大词典
砥身礪行
【1】犹言砥节砺行。《梁书·儒林传序》:“建國君民﹐立教爲首﹐砥身礪行﹐由乎經術。”
砥志研思-汉语大词典
砥志研思
【1】专心致志,深思钻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程}入闈﹐砥志研思﹐以求必售。”
砥厄-汉语大词典
砥厄
【1】美玉名。《战国策·秦策三》:“臣聞{周}有砥厄﹐{宋}有結緑﹐{梁}有懸黎﹐{楚}有{和}璞。”《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作“砥砨”。
砥石-汉语大词典
砥石
【1】古地名。《荀子·成相》:“{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遷于{商}。”{杨树达}注:“{砥石}﹐地名﹐未詳所在。”【2】传说中的山名。《淮南子·墬形训》:“{遼}出{砥石}。”{高诱}注:“山名﹐在塞外﹐{遼水}所出。”【3】磨石。《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三年》:“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砥石﹐{高祖}所以厲世摩鈍也。”{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三:“又横涉{渭水}﹐去采取砥石﹐采取铁矿来锻炼。”{汉}{王充}《论衡·明雩》:“砥石劘厲﹐欲求銛也。”《淮南子·说山训》:“砥石不利﹐而可以利金。”
砥刃-汉语大词典
砥刃
【1】磨利兵器。{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武者在旌旗﹐是人者在兵。故必疏鉅間﹐多其旌旗羽旄﹐砥刃以爲旁。”
砥礪名節-汉语大词典
砥礪名節
【1】砥砺磨练,立名立节。《晋书·夏侯湛传》:“論者謂{湛}雖生不砥礪名節﹐死則儉約令終﹐是深達存亡之理。”{明}{刘元卿}《贤奕编·廉淡》:“吾輩讀聖賢書﹐論居官治民之法﹐孰不欲砥礪名節哉。”{宋}{王禹偁}《上史馆吕相公书》:“今館中之士先進者﹐有若金部員外郎{安德裕}﹐左司諫兼直祕閣{宋泌}﹐皆砥礪名節﹐老于文學。”
砥兵-汉语大词典
砥兵
【1】磨利兵器。{汉}{刘向}《说苑·权谋》:“{晉}人已勝{智氏}歸﹐而繕甲砥兵。”
砥德-汉语大词典
砥德
【1】砥砺德行。{南朝} {宋}{鲍照}《与伍侍郎别》诗之一:“欽哉慎所宜﹐砥德乃爲盛。”《淮南子·道应训》:“{文王}砥德脩政﹐三年而天下二垂歸之。”
砥尚-汉语大词典
砥尚
【1】砥砺崇尚。《魏书·儒林传序》:“{世祖}{始光}三年春﹐别起太學於城東﹐後徵{盧玄}﹑{高允}等﹐而令州郡各舉才學。於是人多砥尚﹐儒林轉興。”
砥才-汉语大词典
砥才
【1】磨练才能。{汉}{王充}《论衡·命禄》:“勉力勤事以致富﹐砥才明操以取貴。”
砥厲-汉语大词典
砥厲
【1】见“砥礪”。
砥鋒挺鍔-汉语大词典
砥鋒挺鍔
【1】磨刀拔剑。谓以武力反抗。《宋书·傅隆传》:“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孫﹐砥鋒挺鍔﹐不與二祖同戴天日﹐則{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爲美談者哉?”
砥柱中流-汉语大词典
砥柱中流
【1】{砥柱山}屹立在{黄河}急流之中。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明}{无名氏}《鸣凤记·驿里相逢》:“我砥柱中流﹐偏喜雪中送炭。”{李大钊}《青春》:“青年乎!其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責任。”{清}{湘灵子}《轩亭冤·惊梦》:“不能够砥柱中流﹐怕他年故國含羞。”{元}{侯克中}《题韩蕲王世忠卷後》诗:“砥柱中流障怒濤﹐折衝千里獨賢勞。”
砥礪-汉语大词典
砥礪
亦作“[砥厲]”【1】激励;勉励。{汉}{刘向}《列女传·齐女傅母》:“〔{傅母}〕砥厲女之心以高節。”{清}{戴名世}《<梅文常稿>序》:“吾{江}南文學禮義之邦﹐推{宣城}爲最﹐其士大夫多崇禮讓﹐敦實行﹐以清風高節砥礪末俗。”《荀子·王制》:“案平政教﹐審節奏﹐砥礪百姓。”{{曹禺}等}《胆剑篇》第五幕:“人们把这块地方称为‘苦成崖’。它成了{越国}父老经常教诲砥砺子弟的地方。”【2】磨石。{郁达夫}《为浪漫兄题刘大师画吉了君濂画石》诗:“頑石從來堅砥礪﹐{漢}禽自古薄夷酋。”{三国} {魏}{曹丕}《以郑称为武德傅令》:“礱之以砥礪﹐錯之以他山。”{唐}{柳宗元}《与崔饶州论石钟乳书》:“{雍}之塊璞﹐皆可以備砥礪。”《山海经·西山经》:“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砥礪。”{郭璞}注:“磨石也。精爲砥﹐粗爲礪。”【3】磨练;锻炼。{郭沫若}《沸羹集·为革命的民权而呼吁》:“工具必見諸實用﹐砥礪改進﹐以期日新又新。”《後汉书·窦融传》:“{融}乃與五郡太守共砥厲兵馬。”《墨子·节葬下》:“此皆砥礪其卒伍﹐以攻伐并兼爲政於天下。”{宋}{苏轼}《与王庆源之子书》:“惟望昆仲力學砥礪﹐以顯揚不墜爲心。”{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故位在鷙擊﹐砥礪其氣。”【4】在磨石上磨。《荀子·性恶》:“{闔閭}之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劍也﹐然而不加砥厲﹐則不能利。”《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新砥礪殺矢﹐彀弩而射﹐雖冥而妄發﹐其端未嘗不中秋毫也。”{唐}{李冗}《独异志》卷中:“匣出佩刀﹐日砥礪﹐不能斷髮。”{郭沫若}《前茅·我们在赤光之中相见》:“他在砥砺他犀利的金箭﹐要把天魔射死。”
砥礪廉隅-汉语大词典
砥礪廉隅
【1】见“砥厲廉隅”。
砥廉峻隅-汉语大词典
砥廉峻隅
【1】经过磨砺,使棱角更加分明。{明}{唐顺之}《方砚铭》:“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于頑也。”
砥操-汉语大词典
砥操
【1】砥砺节操。{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幸以遭遇聖主﹐累忝殊榮﹐承愷悌之恩﹐居弼諧之地﹐不能刻意砥操﹐憂國如家﹐微效涓塵﹐以裨川岳。”
砥世-汉语大词典
砥世
【1】劝勉激励世人。{宋}{苏轼}《与李方叔书》:“爵禄砥世﹐人主所事﹐宰相猶不敢必﹐而欲責於某可乎。”{明}{陆时雍}《诗镜总论》:“{東漢}之末﹐節氣輩生﹐{唐}之中葉﹐詩之骨幹不頓﹐此砥世維風之一事也。”
砥鍊-汉语大词典
砥鍊
【1】磨砺锻炼。{晋}{潘尼}《火赋》:“砥鍊兵械﹐整飭軍容。”
砥柱-汉语大词典
砥柱
亦作“[砥砫]”【1】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的人或力量。{清}{方文}《都昌怀古·陶桓公侃》诗:“清談能誤國﹐砥柱在陶{公}。”{明}{徐渭}《季先生入祠祭文》:“當其仕也﹐爲砥柱於風波之中﹐有舉世所難言者而獨言之﹐舉世所難行者而獨行之。”{明}{陈汝元}《金莲记·射策》:“有是父﹐有是子﹐咸知家學之淵源;難爲弟﹐難爲兄﹐足壯朝端之砥柱。”{邹韬奋}《中国对反侵略阵线应有的态度》:“{中国}二十二个月来的英勇抗战的光荣历史﹐已使她成为国际上反侵略的一个砥柱。”{清}{杨棨}《感事》诗:“方倚隻身爲砥砫﹐枉遭衆口毁長城。”{宋}{陈亮}《<三国纪年>序》:“《春秋》﹐事幾之衡石﹑世變之砥柱也。”【2】山名。又称{厎柱山}﹑{三门山}。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当{黄河}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今因整治河道,山已炸毁。{清}{金农}《东冈望砥柱山》诗:“{砥柱}高峰儼帝囷﹐每于檐隙挹鮮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過﹐山見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文选·宋玉<高唐赋>》:“交加累積﹐重叠增益﹐狀若{砥柱}﹐在{巫山}下。”{李善}注:“{砥柱}﹐山名。”{明}{何景明}《渡河》诗:“洪源下積石﹐{砥柱}屹嵯峨。”
磨礱砥礪-汉语大词典
磨礱砥礪
亦作“[磨礲砥礪]”亦作“[磨礱底厲]”【1】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文选·枚乘<上书谏吴王>》:“磨礱砥礪﹐不見其損﹐有時而盡。”{李周翰}注:“磨礱砥礪﹐皆磨石。”{李善}注本作“磨礲砥礪”。《汉书·枚乘传》作“磨礱底厲”。{颜师古}注:“礱亦磨也。底﹐柔石也。厲﹐皂石也。皆可以磨者。”【2】磨砺锻炼。《明史·范济传》:“宜選良士爲郡縣學官﹐擇民間子弟性行端謹者爲生徒……磨礱砥礪﹐使其氣充志定﹐卓然成材。”{清}{戴名世}《郑允石制义序》:“士人皆好讀書﹐能文章﹐平居友朋講習﹐磨礲砥礪﹐皆有元本﹐尤爲他邦所不及。”
磨礲砥礪-汉语大词典
磨礲砥礪
【1】见“磨礱砥礪”。
磨砥刻厲-汉语大词典
磨砥刻厲
【1】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明}{李东阳}《成斋记》:“學必窮日夜磨砥刻厲﹐久而後有得焉。”
礪砥-汉语大词典
礪砥
【1】磨刀石。粗者为砺,细者为砥。《书·禹贡》:“厥貢羽毛齒革﹐惟金三品﹐杶榦栝柏﹐礪砥砮丹。”{孔}传:“砥細於礪﹐皆磨石也。”【2】磨炼。{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第三出:“苦心情﹐説來礪砥。”{元}{袁桷}《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振衣入閶闔﹐姻契論不鄙。相期在霄漢﹐薄禄慎礪砥。”
礱砥-汉语大词典
礱砥
亦作“[礲砥]”【1】切磋研讨。{清}{莫友芝}《<巢经巢诗抄>序》:“計訂交到今且三十年﹐雖中間饑驅離索﹐不常合并﹐而靡不以學行文章相礲砥。”
越砥-汉语大词典
越砥
【1】产于南方的细磨刀石。{唐}{刘禹锡}《砥石赋》:“有客自東﹐遺余越砥﹐圭形石質﹐蒼色膩理。”{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四·越砥》〔释名〕引{陶弘景}曰:“越砥﹐今細礪石也﹐出{臨平}。”《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及至巧冶﹐鑄干將之璞﹐清水淬其鋒﹐越砥歛其鍔。”{李善}注引{晋灼}曰:“砥石出{南昌}﹐故曰越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