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磬)是什么意思
笙磬同音-实用委婉语词典
笙磬同音
喻指朋友之间情谊相投,关系融洽。原意笙、磬之音和谐相合。古人称唐时房玄龄和杜如晦之间的关系“笙磬同音”。
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实用委婉语词典
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喻指相处和谐,就像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笙”,即管乐器;“磬”,古代打击乐器,用玉或石制成。
磬-古文观止词典
磬qìng
【词性】:名词
古代打击乐器,用美石或玉雕成(1)。《齐国佐不辱命》:齐侯使宾媚人贿以纪甗、玉磬与地。——齐侯派宾媚人把纪甗、玉磬和土地送给晋国。
玉磬-古文观止词典
玉磬yù qìng
【词性】:名词
用玉雕成的乐器(1)。《齐国佐不辱命》: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齐侯派宾媚人把纪甗、玉磬和土地送给晋国。
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释义】:
歇后语。黄柏:落叶乔木,木质坚硬,味苦。磬:古代打击乐器。比喻外表体面阔气,内里却有苦难言。《红楼梦》五三:贾珍笑道:“所以他们庄家老实人,外明不知里暗的事。黄柏木作磬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
嘴念佛,手打磬,腰里拽着钩子秤-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嘴念佛,手打磬,腰里拽着钩子秤
【释义】:
嘴上念着佛,手里打着磬,但腰里却拽着秤在盘算别人。比喻口头上向善,实际上奸伪。讥讽钻营自私的假善人。《金钟传》二五:又有一人道:“光诚心念佛,不作好事,莫非也就没罪么?常言说的好:嘴念佛,手打磬,腰里拽着钩子秤。那算个甚么人!”
磬-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磬qìng
①古代打击乐器。以石或玉制成,形如曲尺,悬于架上。《诗经·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同音。”《论语·宪问》:“子击~于卫。”用作状语,指人身曲折如磬,表示恭敬。《礼记·曲礼下》:“立则~折垂佩。”《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折,向河立待良久。”②佛教打击乐器。以铜铸成,形似钵。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音。”苏轼《石钟山记》:“今以钟~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③缢杀。悬而缢杀,如磬悬于架上。《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于甸人。”(甸人:官名。)
引磬-现代汉语大词典
引磬yǐn qìng
【释义】:
僧家的一种法器。多用铜制,形如小碗,底贯以纽,下附木柄。诵经念佛时用以调整音节。巴金《秋》:“坐在他对面的右边那个敲小引磬的年轻和尚接着用响亮的声音唱道:‘杜鹃叫落桃花月,血染枝头恨正长。’”
编磬-现代汉语大词典
编磬biān qìng
【释义】:
古代打击乐器。将一系列的磬编制成组,悬挂在架子上用槌击奏。
玉磬-现代汉语大词典
玉磬yù qìng
【释义】:
古代石制乐器名。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人们称赞她…说她的声音就好像玉磬的声音。”
石磬-现代汉语大词典
石磬shí qìng
【释义】:
①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②一种石制的耕具。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农业尚未十分发达,此外还有一重要的证据,便是当时的耕具还是石器(如《器物图录》中之三石磬即是犁头)。”
磬-现代汉语大词典
磬qìng
【释义】:
①古代打击乐器。状如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谷斯范《新桃花扇》:“按照古礼,奏起琴、瑟…钟、磬等乐器。”②寺院中召集众僧用的云板形鸣器或诵经用的钵形打击乐器。《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他只会种菜、打柴、扫地、上香、添灯、击磬。”③本指南齐时报更用的响器。因以借指时钟。闻一多《初夏一夜底印象》:“铜舌的报更的磬,屡次安慰世界,请他放心睡去…世界那肯信他哦!”④弯腰。表示谦恭。参见“磬折①”。也泛指身形曲折如磬。刘师培《〈新方言〉后序》:“身倾于前谓之磬。”
磬折-现代汉语大词典
磬折qìng zhé
【释义】:
①弯腰。表示谦恭。如:磬折拱揖。②泛指人身、物体或自然形态曲折如磬。
磬钱-现代汉语大词典
磬钱qìng qián
【释义】:
献给神佛的钱。因投入铜磬中,故名。王国华《豫鄂边的红旗》:“我扮作‘会头’,领着乡亲们烧过香,丢罢磬钱,吃了顿饱饭,随后便到货摊上拣那又粗又结实的大棍买了八十根。”
仙磬-汉语大词典
仙磬
【1】指僧寺或道院中敲磬的声音。磬,状如云板,鸣以集众。{唐}{卢肇}《题甘露寺》诗:“福庭增氣象﹐仙磬落昭回。”{清}{王梦庚}《游青城山》诗:“峰圍仙磬深難散﹐月避神燈眼愈明。”
僧磬-汉语大词典
僧磬
【1】佛寺中敲击以集僧众的鸣器或钵形铜乐器。亦指击磬声。{唐}{李颀}《题僧房双桐》诗:“緑葉傳僧磬﹐清陰潤井華。”
大磬-汉语大词典
大磬
【1】见“大韶”。
天磬-汉语大词典
天磬
【1】道家叩齿法。《云笈七籤》卷三一:“叩齒之法……右右相叩﹐命曰搥天磬。”{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广知》:“夫學道之人﹐須鳴天鼓以召衆神也……右相叩爲天磬﹐若經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
圓磬-汉语大词典
圓磬
【1】佛教法器名。用铜制成,形状象钵。
微磬-汉语大词典
微磬
【1】谓上身稍向前倾折,表示恭敬。{汉}{贾谊}《新书·容经》:“體不摇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室如懸磬-汉语大词典
室如懸磬
【1】见“室如縣罄”。
寒磬-汉语大词典
寒磬
【1】凄清的磬声。{唐}{杨巨源}《题清凉寺》诗:“一聲寒磬空心曉﹐花雨知從第幾天。”{唐}{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寺即陈将吴明彻战场》诗:“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唐}{许浑}《送吴梦道人先归甘露寺》诗:“夜燈江北見﹐寒磬水西聞。”
寶磬-汉语大词典
寶磬
【1】磬的美称。{明}{杨珽}《龙膏记·成隟》:“聽寶磬聲傳九衢﹐看雁塔影掛清溪。”{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綏和}五年﹐又上寶磬十六﹐{劉向}以爲美化所降﹐用立辟雍。”{汉}{荀悦}《<汉纪>序》:“凡祥瑞﹐黄龍見﹐鳳凰集……寶鼎昇﹐寶磬神光見。”
引磬-汉语大词典
引磬
【1】僧家的一种法器。多用铜制,形如小碗,底贯以纽,下附木柄。诵经念佛时用以调整音节。《水浒传》第九十回:“引磬響處﹐兩碗紅紗燈籠﹐引長老上升法座。”{巴金}《秋》二四:“坐在他对面的右边那个敲小引磬的年轻和尚接着用响亮的声音唱道:‘杜鹃叫落桃花月﹐血染枝头恨正长。’”
玉磬-汉语大词典
玉磬
【1】古代石制乐器名。{清}{戴震}《乐器考》:“鳴球﹑玉磬﹐同謂石磬﹐古人於石之美者﹐多以玉名。”《礼记·郊特牲》:“諸侯之宫縣﹐而祭以白牡﹐擊玉磬……諸侯之僭禮也。”{孙希旦}集解:“玉磬﹐《書》所謂鳴球﹐天子之樂器也。”{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人们称赞她……说她的声音就好像玉磬的声音。”{唐}{柳宗元}《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诗:“朱脣掩抑悄無聲﹐金簧玉磬宫中生。”【2】佛寺中召集僧众所用的法器的美称。{元}{杨景贤}《西游记·三藏朝元》:“大衆虔誠﹐法鼓金鐃出寺迎;諸天相敬﹐銅鍾玉磬映山鳴。”【3】古琴名。见{宋}{苏轼}《十二琴铭》。【4】山茶的一种。{宋}{徐玑}《山茶》诗:“山茶有數品﹐玉磬尤晶明。”
璆磬-汉语大词典
璆磬
【1】玉磬。《汉书·礼乐志》:“璆磬金鼓﹐靈其有喜。”
梵磬-汉语大词典
梵磬
【1】佛寺之磬。亦指佛寺击磬声。{明}{张四维}《双烈记·行游》:“暖風十里﹐麗人好天﹐更堪憐﹐薜蘿深處﹐梵磬時傳。”
晩磬-汉语大词典
晩磬
【1】傍晚时寺院传出的磬声。{唐}{孟郊}《终南龙池寺》诗:“晩磬送歸客﹐數聲落遥天。”{唐}{{陆龟蒙}{皮日休}}《开元寺楼看雨联句》:“疏帆逗前渚﹐晩磬分涼殿。”
暮磬-汉语大词典
暮磬
【1】寺院傍晚击磬之声。{唐}{贾岛}《送觉兴上人归中条山》诗:“暮磬潭泉東﹐荒林野燒移。”{唐}{刘沧}《夏日登慈恩寺》诗:“塵機消盡話玄理﹐暮磬出林疏韻澄。”
浮磬-汉语大词典
浮磬
【1】水边一种能制磬的石头。《後汉书·马融传》:“怪石浮磬﹐燿焜于其陂。”{清}{赵翼}《放言》诗:“石沉有浮磬﹐木浮有沉水。”《书·禹贡》:“{泗}濱浮磬。”{孔颖达}疏:“石在水旁﹐水中見石﹐似若水中浮然﹐此石可以爲磬﹐故謂之浮磬也。”
特磬-汉语大词典
特磬
【1】特悬磬。古代一种打击乐器。玉或石制。{殷墟}出土的有半圆形与稍作曲折形的两种﹐后多作曲折形。{周}代以来,用于雅乐。{明}{宋濂}《白牛生传》:“{生}當情意調適﹐輒懸特磬於簴﹐親擊以鐵籈。”《老残游记》第十回:“〔{璵姑}〕跑到靠壁几上﹐取過一架特磬來﹐放在{黄龍}面前。”
手磬子-汉语大词典
手磬子
【1】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正説着﹐門外敲的手磬子嚮。虔婆出來看﹐原來是{延壽庵}的師姑{本慧}來收月米。”
掉磬-汉语大词典
掉磬
亦作“[掉罄]”【1】急躁厌烦;争论。{清}{龚自珍}《投包慎伯》诗:“{乾隆}狂客發此議﹐君復掉罄今公卿。”《新唐书·权万纪传》:“{萬紀}與侍御史{李仁發}既以言得進﹐頗掉罄自肆﹐衆情懔懔。”{郭沫若}《读<随园诗话>札记·脉望与牡丹》:“{袁枚}因晩年始得子﹐每以无子自傲。其实正如他所说:‘有子无子何须掉磬?’(掉磬是争论之意。)”《礼记·内则》“舅姑若使介婦﹐毋敢敵耦於冢婦”{汉}{郑玄}注:“雖有勤勞﹐不敢掉磬。”{陆德明}释文:“《隱義》云:{齊}人以相絞訐爲掉磬。{崔}云:{北海}人謂相激事爲掉磬也。”{孔颖达}疏:“{庾氏}云:{齊}人謂之差訐。”
歌磬-汉语大词典
歌磬
【1】古代的一种石制乐器。《新唐书·礼乐志十一》:“八音……二曰石﹐爲大磬﹐爲編磬﹐爲歌磬。”
懸磬-汉语大词典
懸磬
亦作“[懸罄]”【1】形容空无所有,极贫。《明史·李梦辰传》:“民室如懸罄﹐生計日不支。”《国语·鲁语上》:“室如懸磬﹐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宋}{王禹偁}《陈情表》:“四海無立錐之地﹐一家有懸磬之憂。”{唐}{柳宗元}《哭吕衡州》诗:“三畝空留懸罄室﹐九原猶寄若堂封。”{梁启超}《新民说》第六节:“譬之一家﹐雖復室如懸磬﹐亦未有願他人入此室處者。”【2】悬挂着的磬。{明}{何景明}《石斋歌》:“懸磬真諧《韶》《濩》音﹐國琛果獻珪璋用。”
石磬-汉语大词典
石磬
【1】一种石制的耕具。{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农业尚未十分发达﹐此外还有一重要的证据﹐便是当时的耕具还是石器(如《器物图录》中之三石磬即是犁头)。”【2】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礼记·乐记》“石聲磬”{唐}{孔颖达}疏:“石聲磬者﹐石磬也。”《资治通鉴·後周世宗显德六年》:“處士{蕭承訓}校定石磬﹐今之在縣者是也。”{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雅乐部》:“依月排之﹐每面石磬及編鐘各一架。”{唐}{卢纶}《慈恩寺石磬歌》:“靈山石磬生海西﹐海濤平處與山齊。”
磬-汉语大词典
磬
《廣韻》苦定切,去徑,溪。【1】古代打击乐器。状如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诗·商颂·那》:“既和且平,依我磬聲。”《左传·襄公十一年》:“凡兵車百乘,歌鐘二肆,及其鎛﹑磬,女樂二八。”{杜预}注:“鎛﹑磬,皆樂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引其{宣城王}等數人後入,擊磬,道東北面立。”{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樂石有磬。”{谷斯范}《新桃花扇·打烂这狗贼胡子》:“按照古礼,奏起琴﹑瑟……钟﹑磬等乐器。”【2】适宜制磬的美石。《书·禹贡》:“{泗}濱浮磬。”{孔}传:“{泗水}涯水中見石,可以爲磬。”{孔颖达}疏:“此石可以爲磬,故謂之浮磬也。”《汉书·地理志上》:“貢璆﹑鐵﹑銀﹑鏤﹑砮﹑磬。”{颜师古}注:“磬,磬石也。”{晋}{郭璞}《江赋》:“鳴石列於陽渚,浮磬肆乎隂濵。”【3】寺院中召集众僧用的云板形鸣器或诵经用的钵形打击乐器。{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兴福·慧元》:“卒後有人入{武當山}下見之,神色甚暢,寄語寺僧,勿使寺業月廢。自是寺内常聞空中應時有磬聲,依而集衆,未嘗差失。”{唐}{常建}《题破山寺後禅院》诗:“萬籟此都寂,但餘鐘磬音。”{宋}{陆游}《冬朝》诗:“聖賢雖遠《詩》《書》在,殊勝鄰翁擊磬聲。”自注:“釋氏謂銅鉢爲磬。”{明}{胡侍}《真珠船·磬》:“今釋氏所擊銅鉢,亦謂之磬。”《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他只会种菜﹑打柴﹑扫地﹑上香﹑添灯﹑击磬。”【4】{南齐}时报更用的响器。后因以借指时钟。{明}{胡侍}《真珠船·磬》:“{南齊}易更鼓爲鐵磬。”{闻一多}《初夏一夜底印象》诗:“铜舌的报更的磬,屡次安慰世界,请他放心睡去……世界那肯信他哦!”【5】弯腰。表示谦恭。《礼记·曲礼上》“立如齊”{汉}{郑玄}注:“磬且聽也。”{孔颖达}疏:“磬者謂屈身如磬之折殺。”【6】泛指身形曲折如磬。{刘师培}《<新方言>後序》:“身傾于前謂之磬。”【7】形容鸣声如击磬。《文选·郭璞<江赋>》:“赬蟞胏躍而吐璣,文魮磬鳴以孕璆。”{李善}注引《山海经》:“文魮之魚……音如磬之聲,是生珠玉。”【8】放马疾驰。参见“[磬控]”。【9】古死刑之一。悬而缢杀。《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則磬于甸人。”{郑玄}注:“縣縊殺之曰磬。”《隋书·刑法志》:“五曰死刑五:一曰磬……五曰裂。”{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六:“自{隋}以前,死刑有五,曰磬﹑絞﹑斬﹑梟﹑裂。”【10】副词。方言。适才。参见“[磐子]”。【11】通“[俔]”。譬如﹐如同。《诗·大雅·大明》“俔天之妹”{毛}传:“俔,磬也。”{陆德明}释文:“《韓詩》作磬。磬,譬也。”{朱熹}集传:“俔,磬也……《説文》云:‘俔,譬也。’{孔氏}曰:‘如今俗語譬喻物曰磬作然也。’”{马瑞辰}通释:“《韓詩》作磬,通借字也。{漢}世通借作磬已久,人皆知磬之爲譬,故{毛公}以今釋古,《韓詩》遂从今字作磬耳C《正義》曰:‘蓋如今俗語譬喻物云磬作然也。’是{唐}時猶通以磬作爲譬。”【12】通“[罄]”。空,中空。《淮南子·览冥训》:“磬龜無腹。”{高诱}注:“磬,空也。”【13】通“[罄]”。尽,罄尽。{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房舍又無,米糧又磬。誰支持?誰接應?”【14】通“[罄]”。全;遍。参见“[磬地]”。【15】通“[罄]”。形容声音坚致。《礼记·乐记》:“石聲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郑玄}注:“磬當爲罄,字之誤也。”按,《释名·释乐器》﹕“磬,罄也,其聲罄罄然堅緻也。”【16】通“[謦]”。轻声咳嗽。参见“[磬欬]”。
磬欬-汉语大词典
磬欬
【1】本指咳嗽。引申为谈笑。磬,通“謦”。{明}{唐顺之}《与两湖书》:“僕未始不嘆兄之高明不可及﹐而亦每每惜兄有可以一變至道之力而僅用之於文也。雖然﹐此亦未有人焉﹐以反躬爲己之説而磬欬於吾兄之側耳。”
磬鐘-汉语大词典
磬鐘
亦作“[磬鍾]”【1】两种古乐器名。《诗·小雅·鼓钟》“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唐}{孔颖达}疏:“於是堂上之琴瑟與堂下之磬鐘 皆同其聲音﹐不相奪倫。”{唐}{张乔}《书梅福殿壁》诗之二:“雅韻磬鍾遠﹐真風樓殿清。”
磬人-汉语大词典
磬人
【1】负责治磬的官员。《礼记·曲礼下》“石工”{汉}{郑玄}注:“石工﹐玉人﹑磬人也。”
磬聲-汉语大词典
磬聲
【1】指代将帅。《宋书·索虏传》:“是以分命吾等磬聲之臣﹐助{難當}報復。”【2】击磬的声音。《礼记·乐记》:“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
磬沼-汉语大词典
磬沼
【1】形状曲折的池。{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磬沼》:“按﹐磬沼之名甚新。”{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十:“《磬沼集》一卷﹐{崇仁羅鑑正仲}撰。樞密{春伯}之從弟。磬沼者爲池﹐因地曲折如磬然。”
磬地-汉语大词典
磬地
【1】犹全国。磬,通“罄”。{唐}{广宣}《早秋降诞日献寿应制》诗之二:“磬地山河壯﹐彌天福壽長。”
磬口梅-汉语大词典
磬口梅
【1】腊梅品种之一。{宋}{范成大}《范村梅谱》:“〔蠟梅〕經接﹐花疏﹐雖盛開﹐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亦省作“[磬口]”。{清}{钱谦益}《陆仲子移赠蜡梅二株次前韵为谢》之一:“緑衣約略是前身﹐幻出宫粧不染塵。磬口半含仍索笑﹐檀心通體自生春。”《醒世恒言·灌园叟晩逢仙女》:“山茶花寳珠稱貴﹐蠟梅花磬口方香。”
磬筦-汉语大词典
磬筦
亦作“[磬管]”【1】两种古乐器名。《诗·周颂·执竞》:“鐘鼓喤喤﹐磬筦將將。”{陆德明}释文:“筦﹐音管﹐本亦作管﹐同。”《汉书·礼乐志》引作“磬管鏘鏘”。《荀子·乐论》:“飾以羽旄﹐從以磬管。”
磬筆難書-汉语大词典
磬筆難書
【1】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四:“他们在分发到战区以后﹐所经历的各种艰难痛苦﹐那真是磬笔难书。”磬﹐一本作“罄”。
磬錯-汉语大词典
磬錯
【1】磨磬用的石头。《书·禹贡》:“錫貢磬錯。”{孔}传:“治玉石曰錯﹐治磬錯。”{孔颖达}疏:“磬有以玉爲之者﹐故云‘治玉石曰錯’﹐謂治磬錯也。”
磬色-汉语大词典
磬色
【1】玉磬的光采。借指人的容颜。{宋}{叶適}《赵清叔挽词》诗:“忽與鍾聲盡﹐長悲磬色昏。”
磬子-汉语大词典
磬子
【1】方言。刚才。{章炳麟}《新方言·释词》:“{蘄州}謂適纔爲磬子。”
磬浄-汉语大词典
磬浄
【1】干净无余。磬,通“罄”。《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你一盞﹐我一鍾﹐須臾竹葉穿心﹐桃花上臉﹐把一錫瓶酒吃的磬浄。”
磬蟲-汉语大词典
磬蟲
【1】一种鸣声如击磬的秋虫。{唐}{李郢}《秋晚寄题陆勋校书义兴禅居时淮南从事》诗:“谷寒霜狖静﹐林晚磬蟲悲。”按﹐{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九:“〔{蜀}道〕有蟲﹐其聲清越如擊磬然。”
磬懸-汉语大词典
磬懸
【1】空无所有。磬,通“罄”。{清}{唐甄}《潜书·厚本》:“又遇凶歲﹐米麥不登﹐家室磬懸﹐民無所顧賴。”【2】吊死。{清}{黄宗羲}《寿徐兰生七十序》:“每當有司推選﹐先生不行﹐以危法相中﹐先生舉所佩帨以示之曰:‘此我磬懸之具也。’”
磬折-汉语大词典
磬折
【1】形容声音抑扬宛转。《文选·潘岳<笙赋>》:“訣厲悄切﹐又何磬折?”{李善}注:“磬折﹐言其聲若磬形之曲折也。”【2】泛指人身﹑物体或自然形态曲折如磬。《隐居通议·诗歌四》引{元}{黄载}《斗蟆图诗》:“髯翁磬折目勝負﹐突眼老嫗探頭覷。”{唐}{杜元颖}《玉水记方流》诗:“斗迴虹氣見﹐磬折紫光浮。”《周礼·考工记·韗人》:“爲臯鼓﹐長尋有四尺﹐鼓四尺﹐倨句﹐磬折。”{郑玄}注:“磬折﹐中曲之﹐不參正也。”{宋}{叶適}《宝谟阁待制知隆兴府徐公墓志铭》:“異時{浦港}磬折以趨海。”{清}{二石生}《十洲春语》卷三:“興至則喬裝揮麈﹐俯仰磬折﹐摹寫曲情。”【3】弯腰。表示谦恭。《礼记·曲礼下》:“立則磬折垂佩。”{章炳麟}《訄书·明独》:“總是雜術也﹐以一身教鄉井﹐有賢不肖﹐或觵之﹐或撻之﹐或具染請之﹐皆磬折而願爲之尸﹐父師之獨也。”{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是夕月明﹐余步階上﹐仰見樹杪兩紅衣人向余磬折拱揖﹐冉冉漸没。”{唐}{杜甫}《遣遇》诗:“磬折辭主人﹐開帆駕洪濤。”《後汉书·马援传》:“{述}鸞旗旄騎﹐警蹕就車﹐磬折而入。”{李贤}注:“磬折者﹐屈身如磬之曲折﹐敬也。”【4】犹言卑躬屈膝;受屈辱。{章炳麟}《訄书·不加赋难》:“使八旗之無餉乾甲米﹐則歲節五百萬而贏。今幾十三萬萬矣。以是通商惠工而實軍府﹐何功之不成﹐而何師之不舉?其又磬折徒跣以承白人之頩怒也。”{清}{周亮工}《庚子重九前四日板屋欲雨》诗之十三:“展轉逢彼怒﹐磬折自心酸。”
磬石-汉语大词典
磬石
【1】适宜制磬的美石。《山海经·西山经》:“{小華之山}……其陰多磬石。”{郭璞}注:“可以爲樂石。”{郝懿行}笺疏:“{秦}《嶧山刻石》文云‘刻兹樂石’﹐即磬石也。”《汉书·地理志上》“貢璆﹑鐵﹑銀﹑鏤﹑砮﹑磬”{唐}{颜师古}注:“磬﹐磬石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永州》:“磬石。《荆州記》云:‘{零陵郡}界通出石磬﹐亞於{徐州}。’”【2】山名。在今{安徽省}{灵壁县}北。{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三·宿州灵壁县》:“{磬石山}在縣北七十里﹐山産磬石﹐即《禹貢》所云‘{泗}濱浮磬’也。”【3】寺院中用以召集众僧的鸣器。{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贝编》:“{歷城縣}{光政寺}有磬石﹐形如半月﹐膩光若滴。扣之﹐聲及百里。”{清}{周亮工}《书影》卷四:“{長安}故宫闕前﹐有{唐}肺石尚在。其制如佛寺所擊磬石而甚大﹐可長八﹑九尺……製似今雲板之類。”
磬襄-汉语大词典
磬襄
【1】古人名。掌教击磬钟等乐器,相传名{襄},故称。因避世出居海边。事见《论语·微子》。{汉}{马融}《长笛赋》:“{瓠巴}聑柱﹐{磬襄}弛懸。”{宋}{苏轼}《东阳水乐亭》诗:“聞道{磬襄}東入海﹐遺聲恐在海山間。”
磬叔-汉语大词典
磬叔
【1】磬的创造者{无句氏}的别称。{宋}{高承}《事物纪原·乐舞声歌·磬》:“《説文》曰:‘{無句氏}作磬。’《世本》亦云;又曰:‘{磬叔}所造﹐不知何代人。’《古史考》曰:‘{堯}時人也。’《樂録》曰:‘{磬叔}所作。’”
磬工-汉语大词典
磬工
【1】负责治磬的官员。《通典·职官二一》:“{後周}官品……磬工。”
磬控-汉语大词典
磬控
【1】纵马和止马。泛指驭马。《诗·郑风·大叔于田》:“抑磬控忌。”{毛}传:“騁馬曰磬﹐止馬曰控。”{朱熹}集传:“忌﹑抑﹐皆語助詞。”{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實見小人在蝶背﹐有磬控駕馭之狀﹐俯仰顧盼﹐意殊生動﹐殊不類偶人也。”{宋}{岳珂}《桯史·义騟传》:“〔{王成}〕呼常馭羸卒持鞚來﹐則帖耳訓服如平時﹐振迅通衢﹐磬控緩亟無少忤者。”
磬管-汉语大词典
磬管
【1】见“磬筦”。
磬鍾-汉语大词典
磬鍾
【1】见“磬鐘”。
磬師-汉语大词典
磬師
【1】古乐官名。《周礼·春官·序官》:“磬師﹐中士四人。”{孙诒让}正义:“磬師者﹐此官與鍾師﹑笙師﹑鎛師﹐皆分主教奏樂器之官。”《周礼·春官·磬师》:“磬師﹐掌教擊磬﹑擊編鍾﹐教縵樂﹑燕樂之鍾磬。”
磬甸-汉语大词典
磬甸
【1】语出《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則磬于甸人。”后用以指犯有死罪的贵族和显宦。《隋书·高帝纪上》:“往者國衰甫爾﹐已創陰謀﹐積惡數旬﹐{昆吾}方稔。泣誅磬甸﹐宗廟以寧。此又公之功也。”
磬虡-汉语大词典
磬虡
【1】挂磬的架子。《周礼·考工记·梓人》:“其聲清陽而遠聞﹐於磬宜;若是者以爲磬虡﹐故擊其所縣﹐而由其虡鳴。”
磬口-汉语大词典
磬口
【1】见“磬口梅”。
磬鎛-汉语大词典
磬鎛
【1】两种古乐器名。亦泛指乐器。《梁书·张率传》:“聽磬鎛之畢舉﹐聆《韶》《夏》之咸播。”
磬出-汉语大词典
磬出
【1】方言。谓人身或物体向前倾。{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揚州}謂器及人句僂向前皆曰磬出。”
磬錢-汉语大词典
磬錢
【1】献给神佛的钱。因投入铜磬中,故名。{王国华}《豫鄂边的红旗》:“我扮作‘会头’﹐领着乡亲们烧过香﹐丢罢磬钱﹐吃了顿饱饭﹐随后便到货摊上拣那又粗又结实的大棍买了八十根。”
笙磬同音-汉语大词典
笙磬同音
【1】谓乐声和谐。《诗·小雅·鼓钟》:“鼓锺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毛}传:“笙磬﹐東方之樂也。同音﹐四縣皆同也。”{郑玄}笺:“同音者﹐謂堂上堂下﹐八音克諧。”《新唐书·礼乐志十二》:“〔{唐文宗}〕謂大臣曰:‘笙磬同音﹐沈吟忘味﹐不圖爲樂至於斯也。’”【2】喻人事和协﹐关系融洽。《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赞》:“文含經緯﹐深謀夾輔;笙磬同音﹐唯{房}與{杜}。”{清}{王继香}《<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後》:“笙磬同音﹐賭吟紅之篇什;冰玉儷質﹐娱垂白之春秋。”
笙磬-汉语大词典
笙磬
【1】古代谓陈于东方之磬乐。《周礼·春官·眡瞭》:“眡瞭掌凡樂事﹐播鼗﹐擊頌磬﹑笙磬。”{郑玄}注:“磬在東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頌……《大射禮》曰:‘樂人宿縣於阼階東﹐笙磬西面﹐其南笙鐘。’”【2】笙和磬。磬﹐乐器。以玉石或金属制成﹐形状如曲尺。《宋书·乐志二》:“晳晳庭燎﹐喤喤鼓鐘﹐笙磬詠德﹐萬舞象功。”{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伶人{刁俊朝}妻項癭如雞卵﹐漸如數斛之囊﹐中有琴瑟笙磬之音。”《宋史·乐志七》:“笙磬鏗鏘﹐干旄旖旎。”
簪筆磬折-汉语大词典
簪筆磬折
【1】古代插笔备礼﹐曲体作揖﹐以示恭敬。《史记·滑稽列传》:“{西門豹}簪筆磬折﹐嚮{河}立待良久。”{张守节}正义:“簪筆﹐謂以毛裝簪頭﹐長五寸﹐插在冠前﹐謂之爲筆﹐言插筆備禮也。磬折﹐曲體揖之﹐若石磬之形曲折也。”
自磬-汉语大词典
自磬
亦作“[自罄]”【1】自缢。{清}{黄宗羲}《徐公神道碑铭》:“{蕺山}以餓死﹐{漳海}以兵死﹐{雋里}以自磬死。”{清}{黄宗羲}《王义士传》:“丁亥某日粟盡。集其鄰里鄉黨。濯衣幅巾﹐大呼{烈皇}﹐北面再拜﹐自罄於{象山}之樹。聚觀者無不慟哭失聲。”
羽磬-汉语大词典
羽磬
【1】传说中的{瀛洲}石磬, 因轻而鸣。{前蜀}{杜光庭}《胡常侍修黄箓斋词》:“是用精修黄籙﹐上奉玄休﹐案十華三境之儀﹐備羽磬霜鍾之禮﹐歸心萬聖﹐稽首諸天。”{晋}{王嘉}《拾遗记·周穆王》:“器則有{岑華}鏤管﹐{澤}雕鍾﹐{員山}静瑟﹐{浮瀛}羽磬﹐撫節按歌﹐萬靈皆聚……{浮瀛}﹐即{瀛洲}也﹐上有青石﹐可爲磬﹐磬者長一丈﹐輕若鴻毛﹐因輕而鳴。”
編磬-汉语大词典
編磬
【1】古代打击乐器。石制或玉制。一般为十六枚,应十二正律加四半律,按不同的大小﹑厚薄,从低音到高音,顺序排列,分两排悬于木架上,用小木槌击奏。《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兩人領着一班司球的﹑司琴的……司編磬的﹐和六六三十六個佾舞的孩子﹐都立在堂上堂下。”
縣磬-汉语大词典
縣磬
【1】见“縣罄”。
踢磬-汉语大词典
踢磬
【1】杂技的一种。演员仰卧,双脚上举摆弄石磬作表演。{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雜手藝皆有巧名:踢瓶﹑弄椀﹑踢磬。”
霜磬-汉语大词典
霜磬
【1】佛寺中的钵形铜乐器。磬为打击乐器﹐本用玉石制造﹐故称。{唐}{朱湾}《同清江师月夜听转<法华经>歌》:“清泠霜磬有時動﹐寂歷空堂宜夜深。”{唐}{马戴}《宿翠微寺》诗:“鳥歸霜磬静﹐僧語石樓空。”【2】指磬声。{宋}{梅尧臣}《甘露寺》诗:“川濤觀{海若}﹐霜磬入{江}濆。”
離磬-汉语大词典
離磬
【1】古乐器名。由一系列音频不同的磬组成﹐按一定次序悬挂在架子上﹐供打击演奏。《礼记·明堂位》:“{垂}之和鐘﹐{叔}之離磬﹐{女媧}之笙簧。”{郑玄}注:“和﹑離﹐謂次序其聲縣也。”{孔颖达}疏:“言縣磬之時﹐其聲稀疏相離。”
鍾磬-汉语大词典
鍾磬
【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晋}{张华}《博物志》卷四:“{漢}末喪亂﹐絶無金石之樂。{魏武帝}至{漢中}﹐得{杜夔}舊法﹐始復設軒懸鍾磬。”《周礼·春官·小胥》:“凡縣鍾磬﹐半爲堵﹐全爲肆。”{郑玄}注:“鍾磬者﹐編縣之二八十六枚而在一虡﹐謂之堵。鍾一堵﹐磬一堵﹐謂之肆。”{宋}{蔡梦弼}《草堂诗话》卷一:“{郭受}寄{杜}云:‘春興不知凡幾首。’{杜}答云:‘藥裹關心詩總廢。’皆如鍾磬在簴﹐扣之則應。”【2】佛教法器。{金}{王庭筠}《超化寺》诗:“隔竹微聞鍾磬音﹐墻頭脩緑冷陰陰。”【3】指钟﹑磬之声。{金}{赵亮功}《甘露寺》诗:“别後聞鍾磬﹐山陰空夕陽。”
鐘磬-汉语大词典
鐘磬
【1】钟和磬。古代礼乐器。《礼记·檀弓上》:“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史记·乐书》:“然後鐘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2】钟和磬。佛教法器。{唐}{岑参}《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寄兵部杨郎中》诗:“猿鳥樂鐘磬﹐松蘿泛天香。”{巴金}《秋》二五:“他走到家不过五六十步的光景﹐忽然一阵钟磬声和念佛声送进他的耳里来。”【3】钟和磬。借指礼乐。{清}{欧榘甲}《新广东》五:“{滿清}之入關﹐孰不有{漢}人爲之功狗﹐以剗滅銷磨華種﹐以奉異族之鐘磬哉!”
鐵磬-汉语大词典
鐵磬
【1】古代值夜报时的一种器具。也称云板。《南齐书·百官志》:“{太祖}以鼓多驚眠﹐改以鐵磬。”《事物异名录·音乐·云板》引{前蜀}{冯鉴}《续事始》:“{南齊}置鐵磬﹐即今之雲板也。”
頌磬-汉语大词典
頌磬
【1】特指古代大射礼时置于西方的磬。《周礼·春官·眂瞭》:“掌凡樂事﹐播鼗﹐擊頌磬﹑笙磬。”{郑玄}注:“磬在東方曰笙﹐笙﹐生也。在西方曰頌﹐頌或作庸;庸﹐功也。”{贾公彦}疏:“以東方是生長之方﹐故云笙。西方是成功之方﹐故云庸;庸﹐功也。謂之頌者﹐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故云頌。”{明}{王圻}《三才图会·器用三》:“應笙之磬謂之笙磬﹐應歌之磬謂之頌磬。”《仪礼·大射》:“西階之西﹐頌磬東面。”{郑玄}注:“言成功曰頌﹐西爲陰中﹐萬物之所成。《春秋傳》曰:夷則所以詠歌﹐九則平民無忒無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軌義﹐是以西方鍾磬謂之頌。”
飯磬-汉语大词典
飯磬
【1】寺院中召集僧尼吃饭的磬声。{南朝} {陈}{沈炯}《同庾中庶肩吾周处士弘让游明庆寺》诗:“馴烏逐飯磬﹐狎獸繞禪牀。”
韻磬-汉语大词典
韻磬
【1】琴名。{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李汧公}雅好琴﹐常斫桐﹐又取漆桶爲之﹐多至數百張﹐求者與之。有絶代者﹐一名‘響泉’﹐一名‘韻磬’﹐自寶于家。”
鳴磬-汉语大词典
鳴磬
【1】击磬发声。{唐}{王维}《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邱兰若》诗:“食隨鳴磬巢烏下﹐行踏空林落葉聲。”{唐}{薛能}《赠禅师》诗:“鳴磬微塵落﹐移缾溼地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