畔(畔)是什么意思
畔岸-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畔岸pàn àn
【释义】:
水的边际。宋·苏轼《荀卿论》:“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远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
崖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崖畔yá pàn
【释义】:
界限,边际。三国·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之三:“誓彼造化,抗无崖畔,封疆画界,事利任难。”
天畔-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天畔tiān pàn
【释义】:
犹天边。指遥远的地方。唐·宋之问《新年作》诗:“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唐·杜甫《即事》诗:“天畔群山孤草亭,江中风浪雨冥冥。”
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实用委婉语词典
耕者让畔,行者让路
意指耕田人将自己所占的地界让给他人,走路的人礼让他人先走。语出《孔子家语·好生》。
倍畔-古文观止词典
倍畔bèi pàn
【词性】:动词
用同“背叛”。违反,叛变(1)。《贾谊治安策一》:下无倍畔之心。——下面没有背叛你的念头。
畔-古文观止词典
畔pàn
【词性】:名词
江边(1)。《屈原列传》:被发行吟泽畔。——〔屈原〕披散头发在江边一面走,一面吟咏。
当堂教子,枕畔训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当堂教子,枕畔训妻
【释义】:
堂:正屋,正房。在正房当众教训子女,在床头私下教训妻子。旧时男尊女卑。意谓当丈夫的要分别管好子女与妻妾。《白鱼亭》二一:夫人道:“古人说得有:三朝媳妇月里孩,当堂教子,枕畔训妻,全在为丈夫的作主。……所以三朝的媳妇便要教训,月里的孩子切莫依从,恐怕习坏了脾气。”
前门讨债后门畔-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前门讨债后门畔
【释义】:
畔:吴语,躲避、躲藏。比喻对付债务习已为常。《何典》五:他还没肯歇手,尚在外面百孔千疮做下一屁股两胁肋的债,常常弄得前门讨债后门畔。
寒来火畔坐,热向涧边行-佛源语词词典
寒来火畔坐,热向涧边行
冷了在火旁坐下取暖,热了到涧水旁边纳凉。禅宗主张修道参禅没有特别法门,应以平常心对待,顺应自然行事。《五灯会元·卷十四·袁州仰山和尚》:“袁州仰山和尚,僧问:“如何是仰山境?’师曰:‘白云峰下猿啼早,碧嶂岩前虎起迟。’僧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寒来火畔坐,热向涧边行。’”
畔-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畔pàn
①田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无越思,如农之有~。”《论衡·是应》:“耕者让~,行者让路。”泛指界限,疆界。《国语·周语上》:“修其疆~。”②边,旁边。《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被pī:披,散开。)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通“叛”。背叛,叛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之。”《汉书·苏武传》:“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女:同“汝”,你。)
【畔援】专横,跋扈。《诗经·大雅·皇矣》:“帝谓文王,无然~。”《汉书·叙传下》:“项氏~,黜我巴、汉。”
离经畔道-现代汉语大词典
离经畔道lí jīng pàn dào
【释义】:
见“离经叛道”。
水畔-现代汉语大词典
水畔shuǐ pàn
【释义】:
水边。冰心《悟》:“(他)从松影掩映中,翻身走下亭子,直到了水畔。”
池畔-现代汉语大词典
池畔chí pàn
【释义】:
池边。巴金《春》:“池畔种了好几株柳树,碧绿的柳丝有的垂到了水面。”
连畔-现代汉语大词典
连畔lián pàn
【释义】:
田界相连。力夫等《二舅》:“我媳妇说:‘连畔种地,又没隔十里八里。’”
脑畔-现代汉语大词典
脑畔nǎo pàn
【释义】:
方言。指窑洞顶上。贺敬之《回延安》:“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还响着脚步声。”
畔-现代汉语大词典
畔pàn
【释义】:
①田界。②旁边;边侧。巴金《寒夜》:“他把枕畔那张字条捏在手里,低声哭起来。”
耳畔-现代汉语大词典
耳畔ěr pàn
【释义】:
耳边。茅盾《子夜》:“这一声在耳畔的呼唤,把朱桂英乱跳的心镇定了。”
篱畔-现代汉语大词典
篱畔lí pàn
【释义】:
篱边。欧阳予倩《黛玉焚稿》:“可怜我没娘儿寄人篱畔,我的娘呀!”
乖畔-汉语大词典
乖畔
【1】反叛。《後汉书·东夷传》:“自中興之後﹐四夷來賓﹐雖時有乖畔﹐而使驛不絶。”《汉书·谷永传》:“{堯}遭洪水之災﹐天下分絶爲十二州﹐制遠之道微而無乖畔之難者﹐德厚恩深﹐無怨於下也。”
區畔-汉语大词典
區畔
【1】界限。《明史·张孟男传》:“尋拜{南京}工部尚書﹐就改户部……水衡修倉﹐發公羡二千金助之。或謂奈何耘人田。{孟男}曰:‘公家事﹐乃畫區畔耶?’”
倍畔-汉语大词典
倍畔
【1】背叛。倍,通“背”。《汉书·贾谊传》:“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墨子·尚贤中》:“使治官府則盜竊﹐守城則倍畔。”《礼记·经解》:“聘覲之禮廢﹐則君臣之位失﹐諸侯之行惡﹐而倍畔侵陵之敗起矣。”
側畔-汉语大词典
側畔
【1】旁边。{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元典章·户部九·道路栽植榆柳槐树》:“自{大都}隨路州縣城郭周圍﹐並河渠兩岸急遞舖道店側畔﹐各隨地宜﹐官民栽植榆柳槐樹。”{明}{刘基}《玉烛新梦归》词:“樓臺側畔﹐記向日新栽花柳。”
儐畔-汉语大词典
儐畔
【1】摈斥,背弃。《战国策·赵策二》:“故竊爲大王計﹐莫如一{韓}﹑{魏}﹑{齊}﹑{楚}﹑{燕}﹑{趙}﹐六國從親﹐以儐畔{秦}。”
亡畔-汉语大词典
亡畔
【1】亡叛。《後汉书·乌桓传》:“其約法:違大人言者﹐罪至死……若亡畔爲大人所捕者﹐邑落不得受之﹐皆徙逐於雍狂之地﹐沙漠之中。”
反畔-汉语大词典
反畔
【1】见“反叛”。
左畔-汉语大词典
左畔
【1】指东方。{唐}{吕岩}《直指大丹歌》:“列女擎烏當左畔﹐將軍戴兔鎮西邊。”【2】左边。{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设内外号簿》:“左畔用紅方簽。”《仪礼·士虞礼》“賓長以肝從﹐實于俎﹐縮右鹽”{唐}{贾公彦}疏:“執俎之人﹐左畔有肝﹐右畔有鹽。”
封畔-汉语大词典
封畔
【1】国界。{汉}{贾谊}《新书·壹通》:“小大駮躒﹐遠近無衰﹐天子諸侯封畔之無經也﹐至無狀也。”
天畔-汉语大词典
天畔
【1】犹天边;天际。常用以形容很远的地方。{郭沫若}《水调歌头·第一颗氢弹爆炸》词:“促進國民经濟﹐鼓舞第三世界﹐天畔彩霞鮮。”{唐}{杜甫}《即事》诗:“天畔羣山孤草亭﹐江中風浪雨冥冥。”{唐}{宋之问}《新年作》诗:“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四畔-汉语大词典
四畔
【1】四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酢法》:“每日四五度﹐以椀挹取取中汁﹐澆四畔糠糟上。”
回畔-汉语大词典
回畔
【1】反背。谓走回头路。《楚辞·九章·抽思》:“羌中道而回畔兮﹐反既有此他志。”
崖畔-汉语大词典
崖畔
【1】山崖边。《水浒传》第九七回:“忽見崖畔樹林中﹐走出一個樵者。”【2】界限,边际。{三国} {魏}{郭遐叔}《赠嵇康》诗之三:“譬彼造化﹐抗無崖畔﹐封疆畫界﹐事利任難。”
外畔-汉语大词典
外畔
【1】周围的边沿。《诗·豳风·七月》“九月築場圃”{唐}{孔颖达}疏:“樊圃謂之園﹐然則園者﹐外畔藩籬之名。”【2】反叛;背叛。畔,叛。《後汉书·朱浮传》:“匹夫媵母尚能致命一餐﹐豈有身帶三綬﹐職典大邦﹐而不顧恩義﹐生心外畔者乎?”
枕畔-汉语大词典
枕畔
【1】枕边。《全唐诗》卷七九五载《韩熙载客》诗:“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枕畔著衣裳。”{宋}{苏舜钦}《师黯以彭甘五子为寄因怀四明园中此果甚多偶成长句以为谢》:“枕畔冷香通醉夢﹐齒邊餘味滌吟魂。”
楊畔-汉语大词典
楊畔
同“[楊叛兒]”【1】《南史·袁廓之传》:“夫《楊畔》者﹐既非典雅﹐而聲甚哀思。”
横畔-汉语大词典
横畔
【1】放肆反叛。畔,通“叛”。《文选·扬雄<长杨赋>》:“其後{熏鬻}作虐﹐{東夷}横畔。”{李善}注:“横﹐自縱也;胡孟反。”
散畔-汉语大词典
散畔
【1】见“散叛”。
水畔-汉语大词典
水畔
【1】水边。{冰心}《往事·悟》:“〔他〕从松影掩映中﹐翻身走下亭子﹐直到了水畔。”{唐}{白居易}《闲居自题戏招宿客》诗:“水畔竹林邊﹐閒居二十年。”
池畔-汉语大词典
池畔
【1】池边。{巴金}《春》十二:“池畔种了好几株柳树﹐碧绿的柳丝有的垂到了水面。”
海畔-汉语大词典
海畔
【1】海边。{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诗:“海畔尖山似劒鋩﹐秋來處處割愁腸。”{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蘭茝蓀蕙之芳﹐衆人所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书·禹贡》“夾右{碣石}入于{河}”{孔}传:“{碣石}﹐海畔山。”
涯畔-汉语大词典
涯畔
【1】边际。{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我之涯畔無外﹐而彼之斤兩可限矣。”
溪畔-汉语大词典
溪畔
【1】溪水边。{唐}{李山甫}《方干隐居》诗:“溪畔印沙多鶴跡﹐檻前題竹有僧名。”{唐}{罗隐}《夜泊义兴戏呈邑宰》诗:“溪畔維舟問{戴星}﹐此中三害有《圖經》。”{清}{潘高}《忆幼子》诗:“隨我至溪畔﹐背我弄溪泉。”
潰畔-汉语大词典
潰畔
【1】见“潰叛”。
澤畔吟-汉语大词典
澤畔吟
【1】《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后常把谪官失意时所写的作品称为“澤畔吟”。{唐}{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诗:“空將澤畔吟﹐寄爾{江}南管。”
擯畔-汉语大词典
擯畔
【1】排斥脱离。《战国策·赵策二》:“故竊爲大王計﹐莫如一{韓}﹑{魏}﹑{齊}﹑{楚}﹑{燕}﹑{趙}﹐六國從親以擯畔{秦}。”
攜畔-汉语大词典
攜畔
【1】见“攜叛”。
背畔-汉语大词典
背畔
【1】背叛。《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元年》:“{羌}{戎}小夷﹐逆天背畔﹐滅亡不久﹐願陛下以屬老臣﹐勿以爲憂。”《逸周书·时训》:“鴻雁不來﹐遠人背畔。”《後汉书·公孙瓒传》:“天子遷徙﹐諸侯背畔。”《汉书·淮南王刘安传》:“使天下明知臣子之道﹐毋敢復有邪僻背畔之意。”
腦畔-汉语大词典
腦畔
【1】方言。指窑洞顶上。{何其芳}《信天游》诗:“你在脑畔我在院﹐探不见亲口笑一面。”{贺敬之}《回延安》诗:“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还响着脚步声。”
旁畔-汉语大词典
旁畔
【1】旁边。{宋}{晏殊}《木兰花》词:“琵琶旁畔且尋思﹐鸚鵡前頭休借問。”
怨畔-汉语大词典
怨畔
亦作“[怨叛]”【1】背叛;因怨恨而背叛。畔,通“叛”。《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二世}不恤天下﹐萬民有怨畔之心。”《後汉书·翟酺传》:“怨叛既生﹐危亂可待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以{馮穎}爲監軍使者﹐督{徐州}諸軍事﹐民饑﹐軍士怨畔。”{宋}{范仲淹}《奏灾异後合行四事》:“臣觀自古國家皆有災異﹐但盛德善政及於天下﹐人不敢怨叛﹐則雖有災異﹐而無禍變也。”
悖畔-汉语大词典
悖畔
【1】见“悖叛”。
畔-汉语大词典
畔
《廣韻》薄半切,去换,並。【1】田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其過鮮矣。”{杨伯峻}注:“畔,田塍。”{南朝 宋}{鲍照}《园葵赋》:“通畔修直,膏畝夷敞。”《云笈七籤》卷一百:“耕者不侵畔,漁者不争岸。”【2】界限;疆界。《後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昔在强{秦},爰初開畔,霸自{岐}{廱},國富人衍,卒以并兼,{桀}虐作亂。”{李贤}注﹕“畔,疆界也。”{清}{林则徐}《英国趸船及应逐烟贩现已驱逐并饬取切结情形折》:“大抵該夷於一切事宜,緊一分則就緒一分,鬆一步則越畔一步。”《国语·周语上》:“修其疆畔,日服其鎛,不解於時。”{韦昭}注:“畔,界也。”【3】旁边;边侧。{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词:“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長亭畔别了{張生},好生放不下。”{巴金}《寒夜》二三:“他把枕畔那张字条捏在手里,低声哭起来。”{唐}{白居易}《酬和元九东川路诗·江楼月》:“誰料江邊懷我夜,正當池畔望君時。”《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澤畔。”【4】指边隅,角落。{唐}{杜甫}《逃难》诗:“乾坤萬里内,莫見容身畔。”【5】回避;躲避。《汉书·冯奉世传》:“以將軍材質之美,奮精兵,誅不軌,百下百全之道也。今乃有畔敵之名,大爲中國羞。”{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不敢當敵攻戰,爲畔敵也。”{明}{陈继儒}《群碎录》:“今人謂避人爲畔。”《何典》第四回:“雌鬼道:‘這被他逃去的,畔在裏頭鑽筋透骨的作起怪來,便怎麽處?’”【6】混乱貌。《汉书·叙传上》:“畔回其若兹兮,北叟頗識其倚伏。”{颜师古}注:“畔,亂貌也。”【7】通“[叛]”。违背;背离。《论语·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弗畔,不違道。”{皇侃}义疏:“畔,違也,背也。”{明}{王廷相}《<雅述>序》:“經者,常道也,可常以範世者也。故由之則治,迷之則危,去之則亂,確乎可守而不可畔也。”{严复}《原强》:“至于纏足,本非天下女子所樂爲也,拘于習俗而無敢畔其範圍而已。”《书·胤征》:“沈亂于酒,畔官離次。”{孔颖达}疏:“沈没昬亂於酒,違叛其所掌之官,離其所居位次。”【8】通“[叛]”。背叛;叛变。《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被圍久……人知將死,而莫有畔者。”{汉}{贾谊}《过秦论》:“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论语·阳货》:“{公山弗擾}以{費}畔。”{皇侃}义疏:“畔,背叛也。”【9】见“畔援”。【10】见“畔喭”。
畔朋-汉语大词典
畔朋
【1】负义的朋友。畔,通“叛”。{汉}{徐幹}《中论·法象》:“故君子之交人也﹐歡而不媟……易親而難媚﹐多怨而寡非﹐故無絶交﹐無畔朋。”
畔慮-汉语大词典
畔慮
【1】背叛的谋划。畔,通“叛”。《荀子·议兵》:“非貴我名聲也﹐非美我德行也﹐彼畏我威﹐劫我埶﹐故民雖有離心﹐不敢有畔慮。”
畔戾-汉语大词典
畔戾
【1】叛乱,叛逆。畔,通“叛”。《後汉书·郎顗传》:“臣恐立秋以後﹐{趙}﹑{魏}﹑{關西}將有{■}寇畔戾之患。”《後汉书·朱浮传》:“時二郡畔戾﹐{北州}憂恐﹐{浮}以爲天子必自將兵討之。”
畔涣-汉语大词典
畔涣
【1】见“畔援”。
田畔-汉语大词典
田畔
【1】田界;田边。《宋书·乐志四》:“雍雍雙雁﹐游戲田畔。”{唐}{李郢}《山行》诗:“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潏潏凉。”《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信臣}爲民作均水約束﹐刻石立於田畔﹐以防分争。”
界畔-汉语大词典
界畔
【1】边界。《元典章·兵部三·驿站》:“插立標竿﹐明示界畔。”
畛畔-汉语大词典
畛畔
【1】界限;范围。{黄人}《<清文汇>序》:“{天禄}{蘭臺}﹐略設畛畔;{彦和}《雕龍》﹐第暢旨趣。”
畔道-汉语大词典
畔道
【1】背离原则﹑正道。畔,通“叛”。《明史·儒林传一·崔铣》:“夫守道爲忠﹐忠則逆旨;希旨爲邪﹐邪則畔道。”{宋}{叶適}《台州州学三老先生祠堂记》:“學者﹐聚道之地而仕所由出也。或畔道從利﹐苟榮其身﹐欲復之于學﹐弗可受矣﹐况可祠乎!”
畔心-汉语大词典
畔心
【1】谋叛的念头。《史记·南越列传》:“〔{吕嘉}〕有畔心﹐數稱病不見{漢}使者。”
畔散-汉语大词典
畔散
【1】违离;散乱。畔,通“叛”。{汉}{仲长统}《述志》诗之二:“畔散五經﹐滅棄《風》《雅》。”{唐}{柳宗元}《柳宗直<西汉文类>序》:“文之近古而尤壯麗﹐莫若{漢}之《西京》。{班固}書傳之﹐吾嘗病其畔散不屬﹐無以考其變。”【2】畔,通“叛”。背叛离散。{清}{姚鼐}《赠孔撝约假归序》:“士大夫過{曲阜}{孔氏}﹐無論新故﹐必加敬愛……吾因是知古封建世及之法﹐當乎人心。由之足以維繫後世畔散乖異之羣﹐而使之不忍去﹐其道亦猶是也。”《史记·吴王濞列传》:“{吴}大敗﹐士卒多饑死﹐乃畔散。”
畔廢-汉语大词典
畔廢
【1】指不遵守贡物之制。畔,通“叛”。{宋}{欧阳修}《戕竹记》:“古者伐山林﹐納材葦﹐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經于用。不供﹐謂之畔廢;不時﹐謂之暴殄。”
畔亡-汉语大词典
畔亡
【1】叛逃。《史记·韩信卢绾列传》:“陛下寬仁﹐諸侯雖有畔亡﹐而復歸﹐輒復故位號﹐不誅也。”
畔弑-汉语大词典
畔弑
【1】叛国弑君。畔,通“叛”。{汉}{徐幹}《中论·夭寿》:“{子胥}違君而適讐國﹐以雪其恥﹐與父報讐﹐悖人臣之禮﹐長畔弑之原。”
畔際-汉语大词典
畔際
【1】界限;边际。《法苑珠林》卷一〇八引《大智度论》:“衆僧大海水﹐結戒爲畔際﹐若有破戒者﹐終不在僧數。”{宋}{文天祥}《乱礁洋》诗序:“叢山實則皆在海中﹐非有畔際。”
畔亂-汉语大词典
畔亂
【1】武装叛变。畔,通“叛”。{汉}{徐幹}《中论·智行》:“昔{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居攝﹐{管}{蔡}啓{殷}畔亂﹐{周公}誅之。”《後汉书·苏竟传》:“君處{陰}中﹐土多賢士……何自負畔亂之困﹐不移守惡之名乎?”
畔牢愁-汉语大词典
畔牢愁
【1】{汉}{扬雄}所作辞赋篇名,已佚。《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名曰《畔牢愁》。”{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畔﹐離也。牢﹐聊也。與君相離﹐愁而無聊也。”【2】借指离愁之作。{唐}{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诗:“夢寐幾回迷蛺蝶﹐文章應廣《畔牢愁》。”{宋}{林逋}《和唐异见寄》:“騷人新遺《畔牢》詞﹐隱几微吟愧所知。”{唐}{李商隐}《拟意》诗:“書成祓禊帖﹐唱殺《畔牢愁》。”亦省作“[畔牢]”。
畔界-汉语大词典
畔界
【1】疆界。{汉}{陆贾}《新语·道基》:“於是{后稷}乃列封疆﹐畫畔界﹐以分土地之所宜。”
畔約-汉语大词典
畔約
【1】背约。畔,通“叛”。《史记·秦始皇本纪》:“{荆王}獻{青陽}以西﹐已而畔約﹐擊我{南郡}。”
畔宫-汉语大词典
畔宫
【1】泮宫。古代诸侯王所设的大学。《隶释·汉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臣以{建寧}元年到官行秋饗﹐飲酒畔宫﹐畢﹐復禮{孔子}宅。”
畔釁-汉语大词典
畔釁
【1】边界争端。{清}{霅中人}《<中西纪事>後序》:“立保護之約﹐適以開畔釁之階﹐撫有用之財﹐填無厭之壑。”
畔等-汉语大词典
畔等
【1】同伴。{清}{黄生}《义府》卷下:“畔等﹐猶同伴。”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三“右一條十三日夜所受記書一小白紙”原注:“階前一人唤言:在御仗中蒙假還東﹐畔等數人乏資糧﹐故來就先生。”
畔援-汉语大词典
畔援
亦作“[畔涣]”亦作“[畔换]”【1】违离,改易。{宋}{王安石}《谢公墩》诗:“萬事付鬼籙﹐恥榮何足論。天機自開闔﹐人理孰畔援。”【2】跋扈,专横暴戾。《新唐书·裴度传》:“〔{度}〕及陛見﹐始陳二賊畔涣﹐受命無功。”《汉书·叙传下》:“{項氏}畔换﹐黜我{巴}{漢}。”{颜师古}注:“畔换﹐强恣之貌﹐猶言跋扈也。”{晋}{陆云}《盛德颂》:“{有項}畔换﹐不式王命。”《诗·大雅·皇矣》:“帝謂文王﹐無然畔援。”{郑玄}笺:“畔援﹐猶跋扈也。”【3】取舍;求取。{清}{谭嗣同}《仁学》二二:“然治平至於人人可奢﹐物物可貴﹐即無所用其歆羡畔援﹐相與兩忘而咸歸於淡泊。”{宋}{张载}《正蒙·三十》:“聖人于物無畔援﹐雖{佛肸}﹑{南子}﹐苟以是心至﹐教之在我爾﹐不爲已甚也如是。”{明}{唐顺之}《答吕沃州书》:“兄云山中無静味﹐而欲閉門獨卧以待心志之定﹐即此便有欣慕畔援在矣。”
畔道離經-汉语大词典
畔道離經
【1】背离道统,不遵循经典规定的指导思想。亦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畔,通“叛”。{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居恒}欲手刃其人﹐以为畔道离经者戒。”{清}{洪昇}《<坚瓠补集>序》:“開人心狙詐之端﹐啓風俗陵傲之習﹐不至於畔道離經不止。”
畔盟-汉语大词典
畔盟
【1】背叛盟约。畔,通“叛”。{宋}{陆游}《上殿札子》:“旋屬國家多故﹐逆{亮}畔盟﹐雖所蠲已多﹐終未仰稱聖意。”《金史·章宗纪四》:“〔{泰和}六年五月〕丙戌﹐以{宋}畔盟出師﹐告于天地太廟社稷。”
畔牢-汉语大词典
畔牢
【1】见“畔牢愁”。
畔逆-汉语大词典
畔逆
【1】背叛。畔,通“叛”。《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服順者褒賞﹐畔逆者誅罰。”《史记·礼书》:“{孝景}用其計﹐而六國畔逆﹐以{錯}首名﹐天子誅{錯}以解難。”《汉书·公孙弘传》:“今諸侯有畔逆之計﹐此大臣奉職不稱也。”【2】有背叛行为的人。畔,通“叛”。《汉书·五行志上》:“出軍行師﹐把旄杖鉞﹐誓士衆﹐抗威武﹐所以征畔逆止暴亂也。”{清}{龙启瑞}《论外臣书归书入例》:“{晉}{趙鞅}則身爲畔逆﹐因{韓}{魏}之援而得反國者也。”
畔换-汉语大词典
畔换
【1】见“畔援”。
畔涯-汉语大词典
畔涯
【1】边际。{清}{龚自珍}《凉燠》:“至言無吟嘆﹐至行無反側﹐大行無畔涯。”{清}{龚自珍}《尊隐》:“其聲無聲﹐其行無名﹐大憂無蹊轍﹐大患無畔涯。”
畔臣-汉语大词典
畔臣
【1】背叛君国的臣子。《汉书·萧望之传》:“如使{匈奴}後嗣卒有鳥竄鼠伏﹐闕於朝享﹐不爲畔臣……萬世之長策也。”{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曹植司马顺》:“{吴江}{顧生}{庶其}《三餘漫筆》云:‘三叔{周}之畔臣﹐實{殷}之忠臣也。’説本{陳同父}。”
畔離-汉语大词典
畔離
【1】背离;背叛。畔,通“叛”。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是於國會未成以前﹐已收國會均沾之益﹐挽救既多﹐則畔離自少。”{宋}{叶適}《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昔{孔子}既修述{堯}{舜}{三代}紀法垂後世﹐而{黄}﹑{老}﹑{申}﹑{韓}之流亦各自爲書﹐學者蕩析畔離﹐苟私所受﹐未有博深詳考﹐務合本統也。”
畔岸-汉语大词典
畔岸
【1】放纵任性。《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顔。”{颜师古}注:“畔岸﹐自縱之貌也。”【2】边际。{宋}{苏轼}《荀卿论》:“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遠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清}{恽敬}《读<孟子>二》:“{孟子}皆以仁義言之﹐言良知良能亦然﹐則言實矣﹐豈如後儒之無畔岸哉!”{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閤下負超卓之奇材﹐蓄雄健之俊德﹐渾然天成﹐無有畔岸。”【3】范围,限制。{清}{曾国藩}《孙芝房侍讲<刍论>序》:“嘗欲集鹽漕賦税國用之經﹐别書一編﹐傅於{秦}書之次﹐非徒廣己於不可畔岸之域﹐先聖製禮之體之無所不賅﹐固如是也。”{黎庶昌}《<续古文辞类纂>序》:“{曾氏}之學﹐蓋出於{桐城}﹐固知其與{姚先生}之旨合﹐而非廣己於不可畔岸也。”
畔志-汉语大词典
畔志
【1】犹叛心。《汉书·赵充国传》:“今虜亡其美地薦草﹐愁於寄託遠遯﹐骨肉離心﹐人有畔志。”
畔喭-汉语大词典
畔喭
【1】刚猛粗率貌。《论语·先进》“{由}也喭”{何晏}集解引{汉}{郑玄}曰:“{子路}之行失於畔喭。”{邢昺}疏:“舊注作■喭。《字書》:‘■喭﹐失容也。’言{子路}性行剛强﹐常■喭失於禮容也;今本■作畔。{王弼}云:‘剛猛也。’”【2】不顺貌。{章炳麟}《国故论衡·正言论》:“彼土常言﹐多原{羅馬}﹐乃復雜以土風﹐雅{鄭}相貿﹐借使{羅馬}先民復生﹐今日聞彼正音﹐方當■爲畔喭。夫以非正爲正﹐則正者譎矣!”
疆畔-汉语大词典
疆畔
【1】边界;边境。《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昔{雋不疑}{漢}之名臣﹐於安平之世而刀劍不離於身……況今處身疆畔﹐豺狼交接﹐而可輕忽不思變難哉?”【2】界限。《法苑珠林》卷四:“爾時衆生﹐懊惱悲泣﹐各封田宅粇米以爲疆畔。”{宋}{曾巩}《地动》诗:“吾聞元氣判爲二﹐升降相輔非相傷。今者無端越疆畔﹐陰氣焰焰侵於陽。”【3】引申为农田。{汉}{贾谊}《旱云赋》:“農夫垂拱而無事兮﹐釋其■鉏而下涕。憂疆畔之遇害兮﹐痛皇天之靡惠。”【4】田界。{三国} {魏}{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使農夫逸豫於疆畔﹐女工吟詠於機杼﹐固非{質}之能也。”《国语·周语上》:“民用莫不震動﹐恪恭于農﹐修其疆畔﹐日服其鎛﹐不解于時。”{韦昭}注:“疆﹐境也。畔﹐界也。”
耳畔-汉语大词典
耳畔
亦作“[耳伴]”【1】耳边。{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耳畔有促之起者﹐一舉目﹐則帆檣錯雜﹐烟波浩然﹐蓋已抵{申江}矣。”《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阿彌陀佛}念幾聲﹐耳伴清寧倒伶俐。”{茅盾}《子夜》十三:“这一声在耳畔的呼唤﹐把{朱桂英}乱跳的心镇定了。”
篡畔-汉语大词典
篡畔
【1】篡夺背叛。{汉}{王充}《论衡·问孔》:“枉道食篡畔之禄。”{汉}{王充}《论衡·非韩》:“廉則約省無極﹐貪則奢泰不止。奢泰不止﹐則其所欲不避其主。案古篡畔之臣﹐希清白廉潔之人。”
籬畔-汉语大词典
籬畔
【1】篱边。{宋}{徐积}《花下饮》诗:“半青籬畔草﹐半緑畦中韭。”{欧阳予倩} 《黛玉焚稿》第七场:“可怜我没娘儿寄人篱畔﹐我的娘呀!到今朝大解脱快快升天。”
農畔-汉语大词典
農畔
【1】田界。借指田间。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朝夕而行之,行無越思,如農之有畔。”《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五年春﹐令曰:‘軍興日久﹐民離農畔﹐父子夫婦﹐不聽相﹐孤甚愍之。’”{宋}{曾巩}《节相制》:“蓋丁發召之期﹐則士就戎行而卿行於外;已征誅之事﹐則衆遵農畔而帥旋於朝。”
負畔-汉语大词典
負畔
【1】背叛。{汉}{王充}《论衡·治期》:“夫世之所以爲亂者﹐不以賊盜衆多﹐兵革並起﹐民棄禮義﹐負畔其上乎?”
那畔-汉语大词典
那畔
【1】犹那边。{唐}{裴諴}《新添声杨柳枝词》:“思量大是惡因緣﹐只得相看不得憐。願作琵琶槽那畔﹐得他長抱在胸前。”{五代}{齐己}《道林寓居》诗:“秋泉一片樹千株﹐暮汲寒燒外有餘。青嶂這邊來已熟﹐紅塵那畔去應疏。”{宋}{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词:“青旗賣酒﹐山那畔﹑别有人間。”
身畔-汉语大词典
身畔
亦作“[身伴]”【1】犹身边。{明}{无名氏}《白兔记·送子》:“{三小娘}不要愁﹐我趲得些錢在身畔﹐買塊糕兒喂他。”《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滴珠}身伴要討個丫鬟伏侍。”《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第一病是愛賭錢﹐第二病是愛喫酒﹐第三病是愛貪花。沾惹這三病﹐身畔怎生着得錢?”《水浒传》第八九回:“{兀顔}統軍見身畔没了羽翼﹐撥回馬望北而走。”《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公公﹐身伴無錢﹐將何請醫服藥?”
連畔-汉语大词典
連畔
【1】谓田界相连。《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2期:“{桃叶}的棉花地跟我的连畔﹐我和{牢娃}的关系﹐她不会一点也看不出来。”{{力夫}{芒种}}《二舅》:“我媳妇说:‘连畔种地﹐又没隔十里八里。’”
這畔-汉语大词典
這畔
【1】这里,这边。{唐}{裴谞}《判误书纸背》诗:“這畔似那畔﹐那畔似這畔。”
違畔-汉语大词典
違畔
【1】见“違叛”。
遜畔-汉语大词典
遜畔
【1】犹让畔。推让共有的田界。{宋}{周密}《齐东野语·姚幹父杂文》:“其行濟濟﹐有君子遜畔之風﹐近於禮。”
邊畔-汉语大词典
邊畔
【1】犹边际。{唐}{吕岩}《渔父词·入定》:“無邊畔﹐迥朦朧﹐玄景觀來覺盡空。”《坛经·般若品》:“心量廣大﹐猶如虚空﹐無有邊畔。”
謀畔-汉语大词典
謀畔
【1】见“謀叛”。
讓畔-汉语大词典
讓畔
【1】古代传说由于圣王的德化﹐种田人互相谦让﹐在田界处让对方多占有土地。《史记·五帝本纪》﹕“{舜}耕{歷山}﹐{歷山}之人皆讓畔﹔漁{雷澤}﹐{雷澤}上人皆讓居。”又《周本纪》﹕“{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后遂用作称颂君王德政的典故。{晋}{潘岳}《西征赋》:“耕讓畔以閑田﹐沾{姬}化而生棘。”《资治通鉴·汉宣帝神爵四年》:“田者讓畔﹐道不拾遺。”
離經畔道-汉语大词典
離經畔道
【1】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郭沫若}《匪徒颂》:“倡导太阳系统的妖魔﹐离经畔道的{哥白尼}呀!”亦作“[離經叛道]”。{茅盾}《子夜》一:“他早就说过﹐与其目击儿子那样的离经叛道的生活﹐倒不如死了好!”【2】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所標爲微言大義者﹐終以扤格而不能深中乎人心﹐而其指爲離經畔道之防者﹐將終于遇機而卒發。”{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且本官志大言浮﹐離經畔道﹐見新法之行﹐往往行諸吟咏。”{清}{周亮工}《书影》卷一“有讀四書小註聲”原注:“讀小注子弟﹐到後來上者無離經叛道之慮﹐次亦免場中出醜﹐東問西問。”{清}{谭献}《<古诗录>序》:“微言絶﹐大義乖﹐破文析理﹐離經畔道﹐末學横流﹐由是滋蔓。”
離畔-汉语大词典
離畔
【1】见“離叛”。
際畔-汉语大词典
際畔
【1】边际﹔界限。{宋}{叶適}《湖州胜赏楼记》:“衆流放於{荷葉浦}﹐沈清浮渌﹐鳧鵠棲止﹐而綺荷文蓼之羅生﹐無有際畔。”《列子·汤问》:“其國名曰{終}北﹐不知際畔之所齊限。”
鬢畔-汉语大词典
鬢畔
【1】鬓边,鬓角部位。{清}{顾禄}《清嘉录·戴杨柳球》:“婦女結楊柳球戴鬢畔﹐云紅顔不老。”{唐}{郑谷}《自適》诗:“年來鬢畔未垂白﹐雨後江頭且蹋青。”《艺文类聚》卷十八引{南朝}{梁简文帝}《晩间出行》诗:“輕花鬢畔墮﹐微汗粉中光。”一本作“鬢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