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睹)是什么意思
耳闻←→目睹 目见-反义词词典
耳闻←→目睹 目见ěrwén-mùdǔ mùjiàn
【词性】:动
耳闻:听说。
目睹:亲眼看到。目见:亲眼看到。
【例】 我根据我的耳闻和目见,也根据范予病中寄来的信函,写出汪文宣病势的逐渐发展,一直到最后的死亡。(巴金:《谈(寒夜〉》)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鲁迅:《呐喊·一件小事》)
熟视无睹-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成〉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可以作谓语、定语、状语。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不能对人民的疾苦熟视无睹|商品这个东西,千百万人,天天看他、用它、但是熟视无睹|对这些腐败的事情,我们不能采取熟视无睹的态度|对群众的柴米油盐问题漠不关心,熟视无睹的人不是称职的干部|这些丑恶的社会现象,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地放过去
看见 见 瞥见 睹-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看见 见 瞥见 睹
看见kànjiàn 见jiàn 瞥见piējiàn 睹dǔ
动词。表示看到,即视觉神经中枢将视线所接触到的人或物加以反映。
“看见”强调先是视线接触对象,接着视觉神经中枢感知它;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很常使用。例如:“进礼堂门口的时侯,你看见他们没有?”;“他看见了长长的一列火车,它可不是很静的睡在那里吗?”(《丁玲短篇小说选》,下卷);“伊转过脸去了,却又看见一个高兴而骄傲的脸”(鲁迅:《补天》);“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那一回”(鲁迅:《朝花夕拾》)。
“见”强调感知视线所接触的对象;口语和俗白文字中常用,但也常出现于文言性的语句,这时带有文言词色彩;可以受否定词“不”的修饰。例如:“往常来得很早的两位姐姐,今天怎么不见人呢”(《沫若文集》,第一卷);“只见水平如镜,那头仰面躺在水中间,两眼正看着他的脸”(鲁迅:《铸剑》);“这部《百孝图》的起源有点特别,是因为见了‘粤东颜子’的《百美新咏》而作的”(鲁迅:《朝花夕拾·后记》);“许多奇事,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帆影已不可见,远远犹闻欸乃之声”(《沫若文集》,第一卷)。
“瞥见”含有“视线一下子接触到对象,并且视觉神经中枢迅速感知”的意味;用于书面文艺作品,有文艺风格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例如:“当下李金才离开了人堆,犹自怒气未消,恰好一眼就瞥见了靠在机器旁边的周阿梅”(茅盾:《锻炼》);“胡寡妇同小苗姑娘随着人流走,瞥见赵成儿,她们凑过来”(李英儒:《战斗在滹沱河上》);“曹慧英瞥见裁判那种幸灾乐祸的神情,气不打一处出”(《新华文摘》,1982,1)。
“睹”和“见”意思一致;是文言词,只用于有其他文言词配合的语句和固定词组“有目共睹”“先睹为快”之中,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那土坡,不是小萍往来都要经过的?这就使人如睹故土”(《收获》,1982,3);“想不到今生得再见中国衣冠!真是重睹天日”(郑振铎:《桂公塘》);“中国共产党挽救民族危亡,坚持团结抗日,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目睹 目击-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目睹 目击
目睹mùdǔ 目击mùjī
动词。指亲眼看到。
“目睹”强调清楚看见,含有“因看到了情景而知悉”的意味;可用于具体的事件和较抽象的事情、演变情形等。例如:“我目睹了工地上这一动人的情景,心简直要跳出胸膛”;“我在广东,就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两大阵营”(鲁迅:《三闲集·序言》);“无奈已经到了现在,又经过目睹‘打倒反革命’的事实,纯然的那时的心情,实在无从追蹑了”(鲁迅:《三闲集》);“病房走廊里来来往往的人们,都被目睹的这一幕深深地感染了”(《小说月报》),1982,3);“在这里,城垣、关隘、烽火台和戍楼,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雕蚀、风沙的侵袭,至今仍傲岸地兀立着,目睹着人世的沧桑”(张天民:《创业》)。
“目击”强调准确地看到,含有“目光捕捉住对象”和“当场确凿不假地看到”的意味;一般用于具体的而且较重大的事件或情形。例如:“大革命时,他目击孙炳文同志被捕,受尽创痛”(《人民日报》;1978.10.15);“四川连年的军阀战争,又都身经目击过,所以一些同学改入军校,一点也不能引起我的好感”(《艾芜中篇小说集》);“我相信历史会证明我是无辜的,你是事件的目击者,我有权向你说这种话”(《北京文艺》,1980,3)。
一睹风采-实用委婉语词典
一睹风采
用于渴望、渴慕见到自己所爱戴的人的敬辞。
阿睹物-实用委婉语词典
阿睹物
原意“这东西”,钱的代称。旧时通用。也作“阿堵”、“阿堵君”。
一睹风采-实用委婉语词典
一睹风采
意为令我有幸一饱眼福,瞻望您的仪容神采。
睹-孙子兵法词典
睹dǔ
【释义】:
〔覩〕见;看见。《作战篇》:“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曹操注:“虽拙,有以速胜。未睹者,言其无也。”
未睹-孙子兵法词典
未睹
【释义】:
没有见到。《作战篇》:“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曹操注:“虽拙有以速胜。未睹者,言其无也。”
视 望 见 睹 观 察 看 览 觇 瞻 眺 睇 眄 睐 顾 睥 睨 瞰 目 盼 瞥 省 相 瞩-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视 望 见 睹 观 察 看 览 觇 瞻 眺 睇 眄 睐 顾 睥 睨 瞰 目 盼 瞥 省 相 瞩
[视shi 望wàng 见jiàn 睹dǔ 观guān 察chá 看kàn 览lǎn 觇chān 瞻zhān 眺tiào 睇dì 眄miàn 睐lài 顾gù 睥bì 睨nì 瞰kàn 目mù 盼pàn 瞥piē 省xǐng 相xiàng 瞩zhǔ]
同 都是指眼睛的动作,都属视觉范畴,都有“看”的意思。
异 【视】 ①泛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看”,一般指近看。《礼记·大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战国策·齐策》:“徐公来,孰视之”。《史记·项羽本纪》:“(哙)瞋目视项王”。 ②在不强调向远处望时,“视”也可以是向远处看。《庄子·秋水》:“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望】 向远处看。《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里“视”、“望”不能互换。下车看敌人的车迹,只能用“视”;敌人逃跑了,不可能靠近,只能“望”见。又如《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荀子·解蔽》:“从山下望木者,十仞之木若箸”。(箸:筷子)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颙望:殷切的盼望。颙:音yóng)
【见】 看到,看见。“视”、“望”表示看的动作,“见”表示看的结果。《庄子·养生主》:“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荀子·君道》:“是所谓视乎不可见,听乎不可闻”。《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战国策·赵策四》:“故愿望见太后”。
【睹】 是“见”的同义词(但少用)。《荀子·王霸》:“其谁能睹是而不乐也哉!”(是:此,这个)成语有“熟视无睹”、“耳闻目睹”。
【观】 仔细地、有目的地看,看中含有研究、分辨的意味。《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史记·滑稽列传》:“以人民往观之者二三千人”。苏轼《石钟山记》:“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又,“观”可远可近(如观潮、观战、观棋),与“视”相比,“观”多用于看大范围的景象。范仲淹《岳阳楼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这两例中的“观”都不能用“视”来代替。
【察】 明察,仔细看,看清楚。《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国语·鲁语上》:“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庄子·秋水》:“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而不见丘山。”王充《论衡·本性》:“善恶可察”。双音节词有“视察”、“观察”、“察看”等。
【看】 本是“看望”、“探望”的意思。《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梁车为邺令,其姊往看之”。《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中古以后,“看”才有了现在的意思,与“视”同义,并逐渐取代了“视”。李白《清平乐》:“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杜甫《石壕吏》:“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览】 看。看的范围比较广。杜甫《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语有“一览无余”。
【觇】 偷看,侦察。《淮南子·俶真训》:“其兄掩户而人觇之”。《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张辽觇望知之”。
【瞻】 往上或往前看,多指向某个目标抬头看。《诗·邶风·燕燕》:“瞻望弗及,伫立以泣。”《诗·邶风·雄雉》:“瞻彼日月”。《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楚辞·离骚》:“瞻前而顾后兮”。(顾:回头看)
【眺】 远看,眺望,常常用于看风景。《礼记·月令》:“可以远眺望。”张衡《思玄赋》:“流目眺夫衡阿兮”。谢灵运《登池上楼》诗:“举目眺岖嵌。”(岖嵚:音qūqīn,山势险峻)
【睇眄】 都是斜视,差别不大。《楚辞·九章·怀沙》:“离娄微睇兮”。(离娄:相传古代眼力极好的人)赵至《与嵇茂齐书》:“龙睇大野,虎啸六合”。《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人无不按剑相眄者”。王勃《滕王阁序》:“穷睇眄于中天”。但是含情的斜视,就只能说“睇”,不能说“眄”。《楚辞·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
【睐】 ①斜视,旁视。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 ②顾盼。《南史·梁简文帝纪》:“眄睐则目光烛人”。(烛:照耀)
【顾】 ①回头看。《庄子·秋水》:“庄子持竿不顾”。 ②一般的看。《三国志·魏书·王昶传》:“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新五代史·秦王从荣传》:“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睥睨】 斜着眼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常“睥睨”连用,有厌恶或傲慢意。《淮南子·修务训》:“莫不左右睥睨而掩鼻”。
【瞰】 ①远望。扬雄《羽猎赋》:“东瞰目尽”。 ②俯视。《后汉书·光武帝纪上》:“云车十余丈,瞰临城中”。(云车:可以把人升高以瞭望敌情的车子)
【目】 ①相当于“看”。《史记·陈涉世家》:“皆指目陈胜”。(全都指着和看着陈胜) ②递眼色。《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 ③侧目看。《国语·周语上》:“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盼】 一般指向四下里看。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顾盼千里”。成语有“左顾右盼”。
【瞥】 眼光掠过,匆匆一看。《梁书·王筠传》:“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
【省】 察看。《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春游,览省远方”。
【相】 仔细看,审察。《韩非子·说林下》:“伯乐教其所憎者相千里之马”。
【瞩】 注视。《三国志·魏书·张渊传》:“凝神远瞩”。成语有“举世瞩目”
睹-古文观止词典
睹dǔ
【词性】:动词
见,看见,看到(12)。《鲁仲连义不帝秦》: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这是梁国没有看到秦国称帝危害的缘故啊。《滑稽列传》:卒然相睹,欢然道故。——突然相见,高兴地说着往事。《应科目时与人书》:熟视之若无睹也。——虽然仔细看了它,却像没有看见一样。
逆睹-古文观止词典
逆睹nì dǔ
【词性】:动词
预见(1)。《诸葛亮后出师表》: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至于成功失败,顺利困难,不是我的聪明才智所能预见的。
不睹皇居壮,安识天子尊-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睹皇居壮,安识天子尊
【释义】:
不看到皇宫的雄伟,怎么能知道天子的尊严。赞叹皇宫的宏伟壮观,皇家的尊贵威严。《两交婚》二:自古说:不睹皇居壮,安识天子尊?帝王辇毂之下,是万万不可不到的。《歧路灯》一一:不过把京城守候将及两个年头方得引见,总是“不睹皇居壮,安识天子尊”二语可尽其概。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见鞍思马,睹物思人
【释义】:
睹:看。见到与某人有关的物体就勾起对其人的思念。形容触景生情。《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小姐讨这颗宝石,仔细看了半晌,见鞍思马,睹物思人。只因这颗宝石,惹动闺人情意。《初刻拍案惊奇》一九:看见旧时船中掠去锦绣衣服,宝玩器具等物,都在申兰家里。正是:见鞍思马,睹物思人。每遇一件,常自暗中哭泣多时。
⊙见鞍思马,睹物伤情
《鼓掌绝尘》一二:既原是俞兄的家牧,况又涉着娄兄相知所借,今日正是见鞍思马,睹物伤情。待小弟依旧返上就是。
⊙见鞍思马,睹物伤心
《闽都别记》二〇八:汝们看周家今日父子孙曾四代团聚,何等快乐!吴家前后两空,何等凄凉!惟余一脉,又为周氏而去,杳然无回,凶多吉少,怎不见鞍思马,睹物伤心耶!
⊙见鞍思俊马,滴泪想亲人
《西游记》八三:孙大圣亦心焦性燥。正寻觅处,只见那路旁边斜軃着半截儿缰绳。他一把拿起,止不住眼中流泪,放声叫道:“师父啊!我去时辞别人和马,回来只见这些绳!”正是那“见鞍思俊马,滴泪想亲人”!
⊙见鞍思马
《万花楼》一六:王儿有所不知,此对鸳鸯,狄门已经传了三世,真是镇家之宝。今日为娘见鞍思马,你外祖母与舅舅得病而亡,倒已罢了,只是你舅母遭殃被水而亡,骨肉沉流波底,不得共享安闲,哪得不伤心啊!
⊙见物思人
《喻世明言》一:楼上细软箱笼,大小共十六只,……见物思人,何忍开看。
⊙睹物思人
《红楼梦》四四: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睹景伤情
《红楼梦》九九:二则恐他睹景伤情,虽黛玉之柩已寄放城外庵中,然而潇湘馆依然人亡屋在,不免勾起旧病来,所以也不使他去。
⊙觑物思人,见鞍思马
觑:把眼睛合成一条细缝注意地看。《金瓶梅词话》六三:乐有悲欢离合,想必看见那一段儿触着他心,他觑物思人,见鞍思马,才落泪来。
买香囊吊泪--睹物伤情-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买香囊吊泪--睹物伤情
【释义】:
歇后语。相传杨贵妃死后,唐明皇思念不已,用钱将她生前所遗香囊买回,睹物落泪。意即睹物伤情。《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二一:胡真人听知道“铁锚”二字,恰好又是个“买香囊吊泪--睹物伤情。”怎么叫做个“睹物伤情?”原来这个铁锚,都是他亲手自造。
山鬼之伎俩有限,老僧之不睹不闻无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山鬼之伎俩有限,老僧之不睹不闻无穷
【释义】:
山鬼:山神或山精。伎俩:不正当的手段。比喻对奸狡人的卑劣手段,不理不睬,足以应付自若。《好逑传》一六:铁中玉欲要认真动手,却又见是一班女子,反恐装村,只得忍耐,因暗想道:俗语说:山鬼之伎俩有限,老僧之不睹不闻无穷。只不理她们便了。
远看不如近睹-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远看不如近睹
【释义】:
意谓从远处看不如在近处看得分明。《荡寇志》八八:那刘慧娘见那永清,也是喝采,暗想道:“远看不如近睹,他两个人好福气。不知我那云龙比他何如?”又九七:果然一个绝色女子,远看不如近睹。
⊙远观不如近睹
《孽海花》七:雯青倒吓了一跳。山芝道:“远观不如近睹。就拿一张薛涛笺写起局票来,吩咐船等一等开,立刻去叫彩云。”
耳闻目睹-佛源语词词典
耳闻目睹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五灯会元·卷十九·径山宗杲禅师》:“上堂:‘才方八月中秋,又是九月十五。’卓拄杖曰:‘唯有这个不迁。’掷拄杖曰:‘一众耳闻目睹。’”现代汉语作为成语承用。鲁迅《呐喊·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睹-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睹覩dǔ
看见,看到。如“熟视无睹”。《庄子·秋水》:“今我~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
以快先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以快先睹yǐ kuài xiān dǔ
【释义】:
先睹为快。鲁迅《致郑振铎》:“《灵宝刀图》的复印本,真如原版一样,我希望这书的早日印成,以快先睹。”
先睹为快-现代汉语大词典
先睹为快xiān dǔ wéi kuài
【释义】:
以先见为快事。语出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鲁迅《致钱玄同》:“《鱻苍载》还没有见过,实在有背‘先睹为快’之意。”
惨不忍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惨不忍睹cǎn bù rěn dǔ
【释义】:
面对悲惨情形不忍心看下去。麦莳龙等《春风吹又生》:“八年了,那惨不忍睹的一幕没有一天不在我眼前浮现。”
视若无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视若无睹shì ruò wú dǔ
【释义】:
看见了好像没看见。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郭沫若《洪波曲》:“为了保卫大武汉,《新华日报》曾出过一整张的专刊,向当局开具详细的条陈,有必要时并请调八路军南下,然而当局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有目共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有目共睹yǒu mù gòng dǔ
【释义】:
人人都看见,极其明显。艾芜《〈桂花村的孩子们〉序言》:“他就在农村中不断地写作,写出许多坚实优秀的作品,广大读者都是有目共睹的。”
熟视无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熟视无睹shú shì wú dǔ
【释义】:
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语出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郭沫若《悼闻一多》:“然而有权责的人却充耳不闻,熟视无睹,不仅不依从人民的意愿,反而倒行逆施,变本加厉。”
目不忍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目不忍睹mù bù rěn dǔ
【释义】:
同“目不忍视”。
目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目睹mù dǔ
【释义】:
亲眼看到。巴金《〈家〉后记》:“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
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睹dǔ覩
【释义】:
看见;观看。巴金《长崎的梦》:“两天的长崎见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甚至在梦中我也能重睹现实。”
亲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亲睹qīn dǔ
【释义】:
亲眼看见。如:他亲睹了这起车祸的全过程。
耳闻目睹-现代汉语大词典
耳闻目睹ěr wén mù dǔ
【释义】:
亲耳听到,亲眼看到。鲁迅《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重睹天日-现代汉语大词典
重睹天日chóng dǔ tiān rì
【释义】:
见“重见天日”。
不睹事-汉语大词典
不睹事
【1】见“不覩事”。
不睹是-汉语大词典
不睹是
【1】昧心负义。{明}{高明}《琵琶记·伯喈思家》:“這壁厢道咱是個不撑達害羞的喬相識﹐那壁厢道咱是個不睹是負心的薄幸郎。”
以快先睹-汉语大词典
以快先睹
【1】犹言先睹为快。语本{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頸東望,若景星鳳皇之始見也,争先覩之爲快。”{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灵宝刀图》的复印本﹐真如原版一样﹐我希望这书的早日印成﹐以快先睹。”
先睹爲快-汉语大词典
先睹爲快
【1】见“先覩爲快”。
植睹-汉语大词典
植睹
【1】直视。《淮南子·人间训》:“使狐瞋目植睹﹐見必殺之勢﹐雉亦知驚憚遠飛﹐以避其怒矣。”
洞睹-汉语大词典
洞睹
【1】犹洞察。{清}{谭嗣同}《思纬■台短书·报贝元徵》:“此其洞睹幾先﹐力維大局﹐非後生淺識所能闚觀者矣。”睹﹐一本作“覩”。
有目無睹-汉语大词典
有目無睹
【1】犹言有眼无珠。{宋}{苏轼}《淮阴侯庙记》:“{淮陰}少年﹐有目無睹﹐不知將軍﹐用之如虎。”
有目共睹-汉语大词典
有目共睹
同“[有目共見]”【1】{艾芜}《<桂花村的孩子们>序言》:“他就在农村中不断地写作﹐写出许多坚实优秀的作品﹐广大读者都是有目共睹的。”{草明}《乘风破浪》四:“有目共睹﹐一年只长个三万四万吨。”
望睹-汉语大词典
望睹
【1】犹瞭望﹐眺望。《晏子春秋·谏上十八》:“北面望睹{齊國}。”
熟視無睹-汉语大词典
熟視無睹
【1】见“熟視無覩”。
慘不忍睹-汉语大词典
慘不忍睹
【1】面对悲惨情形不忍心看下去。{{麦莳龙}{马翠萝}}《春风吹又生》:“八年了﹐那惨不忍睹的一幕没有一天不在我眼前浮现。”{鲁迅}《书信集·致周茨石》:“报上的记载﹐也无非是‘惨不忍睹’一类的含浑文字。”
目睹-汉语大词典
目睹
亦作“[目覩]”【1】亲眼看到。{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先祖母曾取視之﹐先母時尚幼﹐亦在旁目睹。”{巴金}《<家>後记》:“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南朝} {宋}{谢灵运}《七里濑》诗:“目覩{嚴子瀨}﹐想屬{任公}釣。”《後汉书·刘根传》:“促召之﹐使太守目覩﹐爾乃爲明。”
睹-汉语大词典
睹
《廣韻》當古切,上姥,端。【1】看见;观看。《礼记·礼运》:“以天地爲本,故物可舉也。以陰陽爲端,故情可睹也。”《史记·伯夷列传》:“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宋}{王安石}《金山寺》诗:“扣欄出黿鼉,幽姿可時睹。”{巴金}《探索集·长崎的梦》:“两天的{长崎}见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甚至在梦中我也能重睹现实。”【2】探望;察看。《墨子·兼爱下》:“是故退睹其友,飢則食之,寒則衣之,疾病侍養之,死喪葬埋之。”《吕氏春秋·召类》:“{趙簡子}將{衛},使{史默}往睹之。”《三国演义》第九四回:“{興}睹之良久,無破敵之策。”{唐}{李商隐}《太仓箴》:“將欲相聾,下或誇我秋毫必睹,是人甘言。”【3】了解;预见。《战国策·赵策三》:“{梁}未睹{秦}稱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稱帝之害,則必助{趙}矣!”{汉}{王充}《论衡·实知》:“{太公}治{齊},{周公}睹其後世當有刼弑之禍,見法術之極,睹禍亂之前矣。”【4】显示;暴露。《荀子·天论》:“珠玉不睹乎外,則王公不以爲寳。”
睹當-汉语大词典
睹當
【1】犹对付。《朱子语类》卷七四:“簡則有箇睹當底意思﹐看這事可行不可行。可行則行﹐不可行則止﹐所以謂之順。”
睹微知著-汉语大词典
睹微知著
【1】看到事物的细微迹兆,就可认识其实质和发展。《南史·荀伯玉崔祖思苏侃等传论》:“{高帝}作牧{淮}{兗}﹐將興霸業﹐{崔}{蘇}睹微知著﹐自同奔走。”
睹聞-汉语大词典
睹聞
【1】谓亲见亲闻。《汉书·武帝纪》:“朕之不敏﹐不能遠德﹐此子大夫之所睹聞也。”
睹睞-汉语大词典
睹睞
【1】看见;发现。{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蔡伯喈}睹睞笛椽﹐{孫興公}聽妓振且擺折。{王右軍}聞﹐大嗔曰:‘三祖壽樂器﹐虺瓦弔{孫}家兒打折。’”
睹物思人-汉语大词典
睹物思人
【1】看到他人留下的东西或死者的遗物,就想起这个人。《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麗人奉金條脱一雙﹑明珠步摇一對付生﹐曰:‘表誠寓意﹐睹物思人﹐再會無期﹐願郎珍重!’”《红楼梦》第四四回:“俗語説‘睹物思人’﹐天下的水總歸一源﹐不拘那裏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盡情了。”
瞻睹-汉语大词典
瞻睹
亦作“[瞻覩]”【1】观看;看见。{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天寳}中﹐{興慶池}上小龍嘗出游宫垣南溝﹐水中蜿蜒﹐奇狀靡不瞻覩。”{唐}{元稹}《翰林承旨学士记》:“若此﹐則安可以昧陋不肖之{稹}﹐繼居九丞相﹑二名卿之後乎?俛仰瞻睹﹐如遭大賓。”《旧唐书·良吏传上·韦景骏》:“咸對曰:‘此間長宿傳説﹐縣中廨宇﹑學堂﹑館舍﹑隄橋﹐并是明公遺迹。將謂古人﹐不意親得瞻覩﹐不覺欣戀倍於常也。’”
知其一未睹其二-汉语大词典
知其一未睹其二
同“[知其一不知其二]”
耳聞目睹-汉语大词典
耳聞目睹
同“[耳聞目見]”【1】{鲁迅}《呐喊·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九:“在‘北新’看的一些新书和洋学堂里耳闻目睹的种种现象﹐使我的头脑里有了反帝的意识。”
耳聞不如目睹-汉语大词典
耳聞不如目睹
【1】见“耳聞不如目見”。
視若無睹-汉语大词典
視若無睹
【1】看见了好像没看见。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四:“为了保卫大{武汉}﹐《新华日报》曾出过一整张的专刊﹐向当局开具详细的条陈﹐有必要时并请调八路军南下﹐然而当局却充耳不闻﹐视若无睹。”
親睹-汉语大词典
親睹
【1】见“親覩”。
觀睹-汉语大词典
觀睹
【1】见“觀覩”。
重睹天日-汉语大词典
重睹天日
【1】见“重2見天日”。
逆睹-汉语大词典
逆睹
【1】见“逆覩”。
遥睹-汉语大词典
遥睹
【1】犹遥望。{唐}{裴铏}《传奇·樊夫人》:“{岳陽}之人﹐亦遥睹雪城﹐莫能曉也。”
記睹-汉语大词典
記睹
【1】犹心目。{清}{陈仪}《<使秦草>序》:“予{秦}人也﹐其山川形隘﹐人物風土﹐留諸記睹者頗悉。”
阿睹-汉语大词典
阿睹
【1】这﹐这个。{元}{杨瑀}《山居新话》:“{王衍}以銅錢爲阿睹物﹐{顧長康}畫神﹐指眼爲阿睹中﹐二説於理未通。今北方人凡指此物﹐皆曰阿的﹐即阿睹之説明矣。”
開霧睹天-汉语大词典
開霧睹天
【1】比喻使人豁然开朗。语本{汉}{徐幹}《中论·审大臣》:“{文王}之識也﹐灼然若披雲而見日﹐霍然若開霧而觀天。”{北周}{宇文逌}《<庾信集>序》:“夜不離閣﹐無愧于{黄香};開霧睹天﹐有同于{樂廣}。”
骨睹犀-汉语大词典
骨睹犀
【1】即骨咄犀。《金史·后妃传下·世宗昭德皇后》:“{秉德}誅死﹐后勸{世宗}多獻珍異以説其心﹐如故{遼}骨睹犀佩刀﹑吐鶻良玉茶器之類﹐皆奇寶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