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睚眦

睚眦(睚眥)是什么意思

  • 睚眦-古语词今用词典

    睚眦yázì

    也作“睚眥”、“厓眥”、“睚”。

    瞪眼怒视,借指怨恨。战国时,韩国大臣严遂逃亡齐国,欲找人刺杀韩相韩愧。闻勇士聂政之名,厚礼相待,并以重金为聂母祝寿。聂知严遂之意,但要奉养老母,不敢以生命相托,直至母死后,才对严说:“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可嘿然而止乎?”(贤德之人因受羞辱,有怨恨之意、愤激之情,前来亲近穷乡僻壤的人,我怎能默然不动呢?)愿为知己者死,因独自去到韩国,杀了韩傀。自己也剖腹而死。(《战国策·韩策二》)《史记》作“睚眥”,《汉书》作“厓眥”,《晋书》作“睚”。

    今沿用本义,并有发展。

    ①瞪眼怒视。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十:“他受不了百口嘲谤,也忍不下万目睚眦。他这一生气完了!他不能交代。”

    ②借指怨恨。唐弢《琐忆》:“有些人还绘声绘色,说他如何世故,如何脾气大,爱骂人,如何睚眦必报。”《文摘周报》:“当孩子明白,在父母面前自己悔悟的眼泪多是白流之后,也就不再流泪或讨饶,开始睚眦父母的棍棒教育,在心理上走向了可怕的逆反。”

  • 睚眦-古文观止词典

    睚眦yái zì

    小忿小怨(1)。《报任安书》:塞睚眦之辞。——堵塞小忿小怨的言辞。

  • 睚眦-现代汉语大词典

    睚眦yá zì

    【释义】:

    瞋目怒视;瞪眼看人。借指微小的怨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他受不了百口嘲谤,也忍不下万目睚眦。”

  • 睚眦之怨-现代汉语大词典

    睚眦之怨yá zì zhī yuàn

    【释义】:

    指极小的怨恨。鲁迅《再来一次》:“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孤桐先生’的,也毫无‘睚眦之怨’。”参见“睚眦必报”。

  • 睚眦必报-现代汉语大词典

    睚眦必报yá zì bì bào

    【释义】:

    像瞪了自己一眼那样的极小怨恨也要报复。形容心胸十分狭窄。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如:刘小珍特别小心眼,不管谁得罪了她,她都睚眦必报。

  • 睚眦之隙-汉语大词典

    睚眦之隙

    同“[睚眦之怨]”亦作“[睚眥之隙]”【1】《三国志·魏志·董卓传》:“{卓}性殘忍不仁﹐遂以嚴刑脅衆﹐睚眦之隙必報﹐人不自保。”《後汉书·赵典传》:“今與{郭汜}争睚眥之隙﹐以成千鈞之讎。”

  • 睚眦觸死-汉语大词典

    睚眦觸死

    【1】谓因小怨而被处死。《後汉书·王允传》:“是時宦者横暴﹐睚眦觸死。”

  • 睚眦之怒-汉语大词典

    睚眦之怒

    同“[睚眦之怨]”【1】{宋}{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臺諫{李知孝}{莫澤}奉承風旨﹐凡平日睚眦之怒﹐悉指以從僞﹐彈劾無虚日。朝野爲之側足。”

  • 睚眦-汉语大词典

    睚眦

    亦作“[睚]”亦作“[睚眥]”【1】瞋目怒视;瞪眼看人。借指微小的怨恨。{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十:“他受不了百口嘲谤﹐也忍不下万目睚眦。”《晋书·王猛载记》:“微時一餐之惠﹐睚之忿﹐靡不報焉。”《战国策·韩策二》:“夫賢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親信窮僻之人﹐而{政}獨安可嘿然而止乎?”{清}{魏源}《圣武记》卷七:“毋挾槍矛﹐尋睚眦以釀釁。”《汉书·孙宝传》:“我與{穉季}幸同土壤﹐素無睚眥。”

  • 睚眦之忿-汉语大词典

    睚眦之忿

    同“[睚眦之怨]”【1】《後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諸爲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濫入黨中。”

  • 睚眦之怨-汉语大词典

    睚眦之怨

    【1】指极小的怨恨。《旧唐书·李子通传》:“性好施惠﹐家無蓄積﹐睚眦之怨必報。”{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十:“凡官吏居民舊有睚眦之怨者﹐無不生事害之。”{鲁迅}《华盖集续集·再来一次》:“我那时和这位后来称为‘孤桐先生’的﹐也毫无‘睚眦之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飯之德必償﹐睚眦之怨必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