瞋(瞋)是什么意思
瞋-古文观止词典
瞋chēn
【词性】:动词
用同“嗔”。怒,震怒,生气(1)。《北山移文》:于是丛条瞋胆。——于是众多的树枝震怒。
瞋-佛源语词词典
瞋
生气,愤怒,佛教所指三毒之一。三毒谓贪、瞋、痴,即妨碍成佛证果的三种基本烦恼,它缠缚众生的身心,使众生流转于生死轮回之境,无有解脱之时。《华严经·离世间品》:“离贪行净施,舍慢持净戒。不瞋常忍辱,不懈恒精进。”《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若于菩萨起瞋,其守犹重。”上古汉语,“瞋”的本义为睁大眼睛。《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因人愤怒时多睁大眼睛,故引申为愤怒,佛家所用为引申义。现代汉语承上古汉语及佛家用法,如“瞋目而视”既表示睁大眼看,又可理解为怒目而视。有时表示惊愕,有时表示愤怒。
瞋-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瞋chēn
【瞋目】睁大眼睛,表示愤怒。《战国策·燕策三》:“士皆~,发尽上指冠。”《鸿门宴》:“~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瞋-汉语大词典
瞋
《集韻》癡鄰切,平真,徹。【1】盛大貌。《文选·王褒<洞箫赋>》:“形旖旎以順吹兮,瞋以紆鬱。”{李善}注:“言氣之盛而,類瞋也。”
瞋-汉语大词典
瞋
《廣韻》昌真切,平真,昌。【1】睁大眼睛。参见“[瞋目]”。【2】生气;恼火。{唐}{张氲}《醉吟》之二:“下調無人睬,高心又被瞋。”《百喻经·愚人集牛乳喻》:“〔愚人〕卻後一月,爾乃設會置賓客,方牽牛來,欲取乳,而牛乳即乾無有,時爲衆賓客或瞋或笑。”{清}{龚自珍}《小游仙词》之十一:“諦觀《真誥》久徘徊,仙楮同功一繭裁;姊妹勸書塵世字,莫瞋{倉頡}不仙才。”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史稿》第二章第二节:“《史记》中描写人物,具有一定的夸张和虚构。如写{项羽}英雄,是‘力能扛鼎’;目瞋{楼烦},使{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入壁,不敢复出’。”【3】见“瞋盼”。【4】佛教语。佛教以贪﹑瞋﹑痴为三毒。{宋}{沈作喆}《寓简》卷七:“佛言:瞋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华严经·离世间品七》:“離貪行浄施,捨慢持浄戒。不瞋常忍辱,不懈恒精進。”
瞋盼-汉语大词典
瞋盼
【1】不分明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乎周覽泛觀﹐瞋盼軋沕。”{裴駰}集解引{郭璞}曰:“皆不可分貌。”
瞋目豎眉-汉语大词典
瞋目豎眉
【1】瞪大眼睛,竖直眉毛。形容非常恼怒的样子。{清}{袁枚}《新齐谐·狮子大王》:“上坐官貌頗温良﹐聞土神語即怒﹐瞋目豎眉厲聲索二青衣。”
瞋目掔-汉语大词典
瞋目掔
【1】见“瞋目扼腕”。
瞋心-汉语大词典
瞋心
【1】佛教语。忿怒怨恨的意念。{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龍性猛惡﹐不能自持﹐瞋心或起﹐當忘所制。”{清}{龚自珍}《发大心文》:“瞋心差别有三:曰嫉惡心﹐曰怨懣心﹐曰難忍辱心。”{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釋門以瞋心壞一切善﹐慈心降一切魔。”
瞋駡-汉语大词典
瞋駡
【1】张目怒骂。《北史·尉瑾传》:“及位任重﹐便大躁急﹐省内郎中將論事者﹐逆即瞋駡。”
瞋目扼腕-汉语大词典
瞋目扼腕
【1】形容愤怒﹑勇敢的样子。《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語勇者得;垂衣裳而談説者得;遲日曠久積勞私門者得。尊向三者﹐無功而皆可以得。”亦作“[瞋目搤腕]”﹑“[瞋目掔]”。《韩诗外传》卷九:“小人之論也﹐專意自是。言人之非﹐瞋目搤腕﹐疾言噴噴﹐口沸目赤。”《汉书·郊祀志下》:“{元鼎}{元封}之際﹐{燕}{齊}之間方士瞋目掔﹐言有神僊祭祀致福之術者以萬數。”《史记·武帝本纪》掔作“腕”。
瞋毒-汉语大词典
瞋毒
【1】梵语krodha意译。佛教语。“三毒”之一。三毒之中,此为最恶。{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王以弘濟爲心﹐龍乘瞋毒作暴﹐僧伽藍﹑窣堵波六壞七成。”
瞋目-汉语大词典
瞋目
【1】睁大眼睛;瞪着眼睛。{清}{昭槤}《啸亭杂录·滑县之捷》:“其媳{徐氏}美而艷﹐賊欲犯之﹐{徐}瞋目大駡﹐怒嚙賊背﹐賊怒﹐醢其軀。”{郭沫若}《王昭君》第一幕:“{毛延寿}(瞋目握拳打椅靠):甚么!甚么话!老子做的事﹐你少得放些屁!”《史记·项羽本纪》:“{噲}遂入﹐披帷西嚮立﹐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庄子·秋水》:“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战国策·燕策三》:“士皆瞋目﹐髮盡上指冠。”
瞋怒-汉语大词典
瞋怒
【1】表示十分愤怒;恼火。{李劼人}《大波》第四部第三章:“不等{楚用}开口﹐她又忽然瞋怒起来﹐咬紧牙齿说道:‘不消说﹐定是那个老不死的东西多的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齊}吏部侍郎{房文烈}﹐未嘗瞋怒。”{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家纪》:“初{如來}在{烏塲國}行化﹐龍王瞋怒﹐興大風雨﹐佛僧迦梨表裏通濕。”
瞋視-汉语大词典
瞋視
【1】怒目而视。{{赵剑秋}{范季高}等}《孙安动本》第四场:“{孙安}[接帽瞋视]:‘遵旨!’[下殿]‘怎么万岁他也糊涂起来了。’”《红楼梦》第三回:“雖怒時而似笑﹐即瞋視而有情。”
瞋蛙-汉语大词典
瞋蛙
【1】突睛的青蛙。{宋}{薛季宣}《河豚》诗:“豈其食魚河之魴﹐河豚自美{吴江}鄉﹐瞋蛙豕腹被文豹﹐則如無趾黥而王。”
瞋沮-汉语大词典
瞋沮
【1】既忿怒又沮丧的样子。{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蔡子叔}前至﹐坐近{林公}﹐{謝萬石}後來﹐坐小遠。{蔡}暫起﹐{謝}移就其處﹐{蔡}還﹐見{謝}在焉﹐因合褥舉{謝}擲地﹐自復坐。{謝}冠幘傾脱﹐乃徐起振衣就席﹐神意甚平﹐不覺瞋沮。”
瞋忿-汉语大词典
瞋忿
【1】忿怒怨恨。《百喻经·獮猴喻》:“凡夫愚人亦復如是。先所瞋人﹐代謝不停﹐滅在過去﹐乃於相續後生之法﹐謂是前者﹐妄生瞋忿﹐毒恚彌深。”《百喻经·毗舍闍鬼喻》:“此篋杖屐﹐有何奇異?汝等共諍﹐瞋忿乃爾。”
瞋決-汉语大词典
瞋決
【1】怒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一:“{唐}進士{崔昭矩}爲狀元﹐有進士{團所由}﹐動静舉罸。一日﹐{所由}疎失﹐狀元笞之。逡巡﹐{所由}謝伏于階前﹐對諸進士曰:‘{崔十五郎}不合於同年前面﹐瞋決{所由}﹐請罸若干。’”
瞋怪-汉语大词典
瞋怪
【1】恼火责怪;怒责。{王闿运}《辩通》:“女童家貧衣薄﹐不堪其寒﹐屢欲先出﹐主者大瞋怪﹐固留止之。”《镜花缘》第六回:“昔日{嫦娥}因仙姑當衆仙之面﹐語帶譏刺﹐每每同我談起﹐還有瞋怪之意。”
瞋恨-汉语大词典
瞋恨
【1】愤怒怨恨。{唐}{寒山}《诗》之二八八:“順情生喜悦﹐逆意多瞋恨﹐但看木傀儡﹐弄了一場困。”{唐}{李华}《律师体公碑》:“咄因吾身﹐生彼瞋恨﹐乃别立一室。室纔方丈﹐晏然安居﹐不踐門閾。”
瞋恚-汉语大词典
瞋恚
【1】忿怒怨恨。{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第六章:“吾但求法力之精進﹐吾何爲瞋恚?吾何爲退轉?以此自課﹐神明俱泰。”《後汉书·方术传下·华佗》:“太守果大怒﹐令人追殺{佗}﹐不及﹐因瞋恚﹐吐黑血數升而愈。”{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二孝子传》:“從父雖瞋恚﹐聽其語亟道母氏﹐已默默心動矣。”《百喻经·人效王眼瞤喻》:“王聞是語﹐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種種加害﹐擯令出國。”
瞋菌-汉语大词典
瞋菌
【1】形容笛声从郁积突然迸发。《文选·马融<长笛赋>》:“充屈鬱律﹐瞋菌碨抰。”{李善}注:“皆衆聲鬱積競出之貌。”
瞋喝-汉语大词典
瞋喝
【1】瞪眼斥责;怒喝。{唐}{杜甫}《北征》诗:“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問事競挽鬚﹐誰能即瞋喝。”
瞋眸-汉语大词典
瞋眸
【1】瞪大眼珠。《北史·杨大眼传》:“旗鼓相望﹐瞋眸奮發﹐足使君目不能視﹐何必大如車輪。”
瞋怒雨-汉语大词典
瞋怒雨
【1】雷暴雨的别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乾象·雨》:“雨興﹐雷電霹靂﹐是瞋怒雨。”
瞋詈-汉语大词典
瞋詈
【1】张目怒骂。 《北齐书·尉瑾传》:“及官高任重﹐便大躁急﹐省内郎中將論事者逆即瞋詈﹐不可諮承。”
瞋嫌-汉语大词典
瞋嫌
【1】憎恶嫌疑。《北史·尒朱荣传》:“性甚嚴暴﹐愠喜無恒﹐弓箭刀槊﹐不離於手﹐每有瞋嫌﹐即行忍害﹐左右恒有死憂。”
瞋目搤腕-汉语大词典
瞋目搤腕
【1】见“瞋目扼腕”。
瞋波-汉语大词典
瞋波
【1】怒涛;汹涌的波浪。{宋}{宋白}《三山移文》:“於是瞋波如山﹐怒雲寡色。斥二主之訛謬﹐警後王之道德﹐請爲治世君﹐無俟賓天客。”
瞋目張膽-汉语大词典
瞋目張膽
【1】形容有胆有识,敢作敢为。《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將軍瞋目張膽﹐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爲天下除殘也。”{三国} {魏}{阮籍}《达庄论》:“昔大{齊}之雄﹐三{晉}之士﹐嘗相與瞋目張膽﹐分别此矣。”
貪瞋癡-汉语大词典
貪瞋癡
【1】佛教语。贪欲﹑瞋恚与愚痴三种烦恼。此三者毒害人最剧,故称三毒。{南朝} {齐}{萧子良}《净住子·发愿庄严门》:“原衆惡所起﹐皆緣意地貪瞋癡也。”
貪瞋-汉语大词典
貪瞋
【1】佛教语。谓贪欲与瞋恚。《敦煌曲·禅门十二时》:“平旦寅﹐發意斷貪瞋。莫令心散亂﹐虚度一生。”{清}{大汕}《海外纪事》卷一:“故我{文佛}度世﹐恐人習氣深重﹐貪瞋癡愛﹐沉溺無歸﹐示以沙彌比丘菩薩戒法在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