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伐

伐(伐)是什么意思

  • 口诛←→笔伐-反义词词典

    口诛←→笔伐kǒuzhū-bǐfá

    【词性】:动

    口诛:口头声讨。

    笔伐:写成文章批判。

    【例】 于是造出了许多光荣的烈女,和许多被人口诛笔伐的不烈女。只要平心一想,便觉不象人间应有的事情,何况说是道德。(鲁迅:《坟·我之节烈观》)

  • 讨伐←→媾和 讲和-反义词词典

    讨伐←→媾和 讲和tǎofá-gòuhé jiǎnghé

    【词性】:动

    讨伐:出兵攻打(叛逆或敌人)。

    媾和:交战双方缔结和约,结束战争状态。

    讲和:结束纠纷或战争,彼此和解。

    【例】 现在这个人死了,长安天子,汉朝大军也会讨伐我。(曹禺:《王昭君》) 有时,他也在信中夹杂一些对政治的一般看法以及媾和的条件。(〔法〕都德:《柏林之围》)

    经过洽商谈判,打仗的双方终于讲和了,签订了停战合同。

  • 蒙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蒙伐méng fá

    【释义】:

    指刻有花纹的大盾牌。《诗·秦风·小戎》:“厹矛鋈錞,蒙伐有苑。”厹(qiǔ)矛,一种三棱矛;鋈錞(wùduì)矛柄末镀着白铜的金属套。

  • 功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功伐gōng fá

    【释义】:

    功劳、功勋。《管子·明法解》:“如此,则群臣相推以美名,相假以功伐,务多其佼,而不为主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功有五品:以德主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是以功伐,通称功劳,功绩。《明史·曹于汴传》:“国家三岁遣使者阅边,盛奖边臣功伐。”清·戴名世《范增论》:“彼义帝者素无功伐,岂惟项籍不用其命,天下诸侯亦未有用其命者。”亦作“功阀”。唐·郑亚《李卫公会昌一品集·序》:“其功阀也既如彼,其制作也又如此。”

  • 劳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劳伐láo fá

    【释义】:

    功劳,功绩。《明史·余姗传》:“甚切诈饰捷功,滥邀赏赍。虚张劳伐,峻取官阶,而塞上多事日甚。”

  • 勋伐-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勋伐xūn fá

    【释义】:

    功绩。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凡所谓志人者,不必在乎禄位,不必显乎勋伐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中书令郭子仪勋伐盖代,所居宅内诸院往来乘车马。”清·恽敬《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古者铭庙之辞,多纪勋伐。”

  • 伐柯人-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伐柯人fá kē rén

    【释义】:

    指媒人。语出《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伐柯”指作媒。宋·吴自牧《梦梁录·嫁娶》:“或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

  • 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伐fá

    砍(树)——栽、种、植(~树)

  • 口诛笔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口诛笔伐kǒuzhūbǐfá

    用语言文字宣布罪状,进行声讨——歌功颂德

  • 讨伐-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讨伐tǎofá

    出兵攻打(多指敌人或叛逆)——安抚(对待叛军,有时要采取讨伐的办法,有时要采用~的策略,需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 伐性之斧-实用委婉语词典

    伐性之斧

    婉指危害身心的东西。喻指。

  • 伐-孙子兵法词典

    伐fá

    【释义】:

    攻打;击破。《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九地篇》:“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

  • 伐谋-孙子兵法词典

    伐谋

    【释义】:

    打破敌人的计谋。《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杜牧注:“故敌欲谋我,伐其未形之谋;我若伐敌,败其已成之计。”

  • 伐交-孙子兵法词典

    伐交

    【释义】:

    破坏敌人的联盟。《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王晳注:“谓未能全屈敌谋,当且间其交,使之解散。”

  • 伐兵-孙子兵法词典

    伐兵

    【释义】:

    攻击敌人的军队。《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李筌注:“临敌对陈,兵之下也。

  • 征 伐 侵 袭 攻-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征 伐 侵 袭 攻

    [征zhēng 伐fá 侵qīn 袭xí 攻gōng]

    同 都是指军事上的进攻,含有“进攻”、“讨伐”的意思。

    异 【征】 征伐,征讨。《周易·谦卦·象传》:“‘利用侵伐’,征不服也。”《诗·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桓桓:威武的样子。狄:当作“剔”,剪除。东南:指淮夷)

    【伐】 讨伐,攻打。《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商汤流放夏桀,周武王讨伐殷纣)《商君书·农战》:“兴兵而伐,必取”。(兴兵:起兵)

    【侵】 ①越境进犯。《诗·小雅·六月》:“侵镐及方,至于泾阳”。(镐、方、泾阳:皆地名)《资治通鉴·周赧王元年》:“秦入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②侵占,欺负。《左传·桓公二年》:“哀侯侵陉庭之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强不侵弱”。

    【袭】 出其不意的进攻。《春秋·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袭莒”。《旧唐书·黄巢传》:“乃袭破沂州据之”。

    【攻】 进攻,攻打。《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孙子兵法·谋攻》:“其下攻城”。

    辨 “征”是“上”伐“下”,“有道”伐“无道”,所以在古代是褒义词。《孟子·尽心下》:“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敌国:同级的国家)《商君书·开塞》:“汤武致强而征诸侯”。

    关于“伐”、“侵”、“袭”的区别,《左传·庄公二十九年》作扼要说明:“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侵”、“袭”都不是光明正大的军事行动,属于贬义词。“袭”比“侵”更富于秘密性质。

    “征伐”常连用,用于褒义。如《论语·季氏》:“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左传·庄公二十三年》:“征伐以讨其不然”。(不然:不敬)柳宗元《封建论》:“雄南征北伐之威”。现代汉语中仍保留这一感情色彩,如“南征北战”、“口诛笔伐”。“攻”往往偏重在军事上的攻坚战,是军事进攻的泛称,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攻打”,不像“侵”、“袭”、“伐”、“征”,各有明显的特点。

  • 步伐 步调-近义词应用词典

    步伐 步调

    步伐 bùfá 步调 bùdiào

    【步伐】指队伍操练时脚步的大小快慢。也指事情进行快慢的程度。如:

    1.下午,我们押着一千多名俘虏,抬着郭匪的尸体,迈着雄健的步伐,开进了长汀城。

    2.千人万人能被歌声团结起来,组织起来,踏着统一的步伐前进,听着统一的号令战斗。

    【步调】行走时大小快慢的脚步,比喻进行某种活动的方式、步骤和速度。如:

    3.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辨析:“步伐”指队伍前进的脚步、步子,如街上响起了列队笨重的步伐声。“步调”指脚步的大小快慢,多比喻动作的方式、步骤和速度,如统一步调,步调一致等。它们有通用处,如步伐(步调)整齐。若指进行工作的方式、步骤时,只用“步调”,不用“步伐”,如教育子女的步调必须一致。

  • 伐-古文观止词典

    伐fá

    【词性】:名词

    功绩中的一种(1)。《高祖功臣侯年表》:明其等曰伐。——明确人们功劳等级的称作伐。

  • 伐-古文观止词典

    伐fá

    【词性】:动词

    一、砍伐(5)。《里革断罟匡君》:泽不伐夭。——在洼地里不准砍伐幼小的树木。《谏太宗十思疏》: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这也就像砍伐树根却希望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水源却要河水流得长远一样啊。《钴鉧潭西小丘记》:伐去恶木。——砍伐掉长得不好的树木。

    二、击,敲打(1)。《张益州画像记》:伐鼓渊渊。——击鼓声音渊渊的,很平和。

    三、讨伐,攻打(42)。《郑庄公戒饬守臣》: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秋季的七月,鲁隐公会同齐侯、郑伯,攻打许国。《虞师晋师灭夏阳》:晋献公欲伐虢。——晋献公想攻打虢国。《屈原列传》:怀王怒,大兴师伐秦。——楚怀王发怒,大量兴师攻打秦国。

    四、自夸,夸耀(3)。《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平都自夸是他的功劳,并且以为“不是我再没有人能做此事了。”《游侠列传序》:羞伐其德。——以夸耀自己的恩德为耻。《梓人传》: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就像木匠师傅善于使用众工匠而不夸耀自己的技艺一样。

  • 功伐-古文观止词典

    功伐gōng fá

    【词性】:名词

    功劳(1)。《项羽本纪赞》:自矜功伐。——自己夸耀功劳。

  • 诛伐-古文观止词典

    诛伐zhū fá

    【词性】:动词

    讨伐(1)。《贾谊治安策一》: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臣下没有背叛的心思,朝廷没有讨伐的意图。

  •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古文观止词典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朝代】:僖公四年

    【原文出处】:左传

    【说明】:

    本文记述齐桓公率诸侯伐楚及订立盟约的经过。文中主要人物都是以语传神,栩栩如生。管仲问罪之词,齐侯威胁之语,流露出强齐欲霸天下的神气;但屈完沉着机智,不卑不亢,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地予以回击。这场唇枪舌剑的争斗,终于使齐楚等国握手言和。

    【原文】:

    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屈完及诸侯盟。

  • 司马错论伐蜀-古文观止词典

    司马错论伐蜀

    【原文出处】:国策

    【说明】:

    这是一篇记载秦国内部就对外军事方针进行论辩的文章。张仪倡伐韩之说,以为这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错审时度势,主张先取巴、蜀,理由是这样既可收“富国”、“强兵”、“广地”的实效,又不至于激起六国的合力反抗,也不会落个“劫天子”的恶名。二人唇枪舌剑,辩论至为激烈。秦惠王权衡利弊,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取得“秦益强富厚”的实际效果。

    【原文】: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敝名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 蛾眉皓齿,伐性之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蛾眉皓齿,伐性之斧

    【释义】:

    蛾眉:弯曲而细长的眉毛,代指美女。皓齿:洁白的牙齿,代指美女。性:指生命。意指沉溺于女色,对人的身体和寿命危害很大。□语本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隋炀帝艳史》三三:虽逢时遇节,偶一临朝,然坐不移时,便退入后宫与美人妃妾为欢取乐。朝朝彩袖,夜夜红裙,非不畅悦圣心。然古语云:蛾眉皓齿,伐性之斧。日消月耗,安保其有不伤圣体也!

  • 伐性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伐性斧

    【释义】:

    比喻危害身心的东西。《老残游记》二〇:浪子金银伐性斧,道人冰雪返魂香。

  • 淫声冶色,伐心斧斤-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淫声冶色,伐心斧斤

    【释义】:

    意谓靡靡之音和妖冶的美女,是砍伐人身心的斧子。指纵情声色,对人身心极其有害。《征播奏捷传》礼一:立真子论曰:语云:淫声冶色,伐心斧斤,盖警人沉溺于色也。

  • 扎伐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扎伐子zā fá zi

    见“扎筏子”。

  • 伐-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伐fá

    ①击杀。《尚书·牧誓》:“夫子勖哉,不衍于四~五~六~七~,乃止焉。”(衍:罪,怪罪,责怪。)《吕氏春秋·季夏》:“令渔师~蛟取鼍。”②砍伐。《诗经·魏风·伐檀》:“坎坎~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薪烧炭南山中。”③敲击。《诗经·小雅·采芑》:“钲人~鼓。”(钲zhēng人:掌管鸣钲击鼓的官。)高适《燕歌行》:“金~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chuāng金:指敲锣。)④讨伐,进攻。《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我。”《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赵,拔石城。”⑤功劳。《信陵君窃符救赵》:“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也。”⑥夸耀,自夸。《屈原列传》:“每一令出,平~其功。”

    【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论语·公冶长》:“愿无~,无施劳。”

    【伐罪】讨伐有罪者。丘迟《与陈伯之书》:“吊民洛汭,~秦中。”《赤壁之战》:“近者奉辞~。”

  • 剪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剪伐jiǎn fá

    【释义】:

    砍伐;割刈。郭沫若《郊原的青草》:“任人们怎样烧毁你,剪伐你,你总是生生不息,青了又青。”

  • 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伐fá

    【释义】:

    ①砍斫。丁玲《母亲》:“不知道是那个山上,传来了丁丁的伐木的声音。”②征讨,攻打。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唐继尧、熊克武曾派但懋辛、石青阳持函到广东,主张团结西南各省,共同出兵北伐。”③批评,抨击。如:口诛笔伐。④自我夸耀。如:有功不伐。

  • 伐木-现代汉语大词典

    伐木fá mù

    【释义】:

    砍伐木材。曹禺等《胆剑篇》:“大王这时还要我带人上山伐木。”

  • 伐区-现代汉语大词典

    伐区fá qū

    【释义】:

    林业上划定可以进行采伐的森林地段。

  • 伐柯-现代汉语大词典

    伐柯fá kē

    【释义】:

    ①《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柯,斧子的柄。意思说:砍伐木材作斧柄时,用手中斧柄的长短大小作样子就行了。后因以“伐柯”为取法于人的典故。董必武《九十初度》:“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②《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伐柯”称作媒。如:奉上这几件东西,以为伐柯之敬。

  • 伐善-现代汉语大词典

    伐善fá shàn

    【释义】:

    夸耀自己的长处。如:夸功伐善。

  • 作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作伐zuò fá

    【释义】:

    做媒。如:他俩的结合,还是老宋作伐的。

  • 侵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侵伐qīn fá

    【释义】:

    兴兵进攻他国。曹禺等《胆剑篇》:“纪元前四百九十四年,吴王夫差侵伐越国,越国大败。”

  • 北伐军-现代汉语大词典

    北伐军běi fá jūn

    【释义】:

    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

  • 党同伐异-现代汉语大词典

    党同伐异dǎng tóng fá yì

    【释义】:

    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就袒护,与自己观点不同就加以攻击。冯至《朱自清先生》:“由虚心产生出来的是公平,没有偏见。党同伐异,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

  • 讨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讨伐tǎo fá

    【释义】:

    用武力攻打作乱或不服从命令的叛逆。瞿秋白《新英雄》:“他们会说:‘讨伐伪国,不承认日本侵略的满洲国。’”

  • 诛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诛伐zhū fá

    【释义】:

    讨伐;声讨。鲁迅《论秦理斋夫人事》:“一切回声中,对于这自杀的主谋者——秦夫人,虽然也加以恕辞;但归结却无非是诛伐。”

  • 扎伐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扎伐子zā fá zi

    【释义】:

    出气。端木蕻良《浑河的急流》:“唉,那里来的这么多的伤心…你妈就会拿你扎伐子。”

  • 折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折伐zhé fá

    【释义】:

    拗折砍伐,毁坏。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如像爱护古木一样,要使它根深柢固,不要折伐它。”

  • 挞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挞伐tà fá

    【释义】:

    讨伐。也泛指声讨。秦牧《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繁荣革命文学艺术》:“草菅人命的事件,在报纸上不时公开出来,大张挞伐。”

  • 大张挞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大张挞伐dà zhāng tà fá

    【释义】:

    指进行猛烈抨击或声讨。《十月》1981年第3期:“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有的人…还极不满意,大张挞伐呢?”

  • 口诛笔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口诛笔伐kǒu zhū bǐ fá

    【释义】:

    用言语或文字宣布、声讨敌对者的罪行。也用于谴责坏人坏事。巴金《军长的心》:“你们作家用笔写,我们用子弹、用手雷、用大炮写。你口诛笔伐,我们夺取山头。”

  • 吊民伐罪-现代汉语大词典

    吊民伐罪diào mín fá zuì

    【释义】:

    慰问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人。鲁迅《“以眼还眼”》:“将来呢…更未必有人因《哈孟雷特》而责莎士比亚的迷信一样,会特地吊民伐罪。”

  • 征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征伐zhēng fá

    【释义】:

    讨伐。鲁迅《采薇》:“变乱旧章,原是应该征伐的。”

  • 间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间伐jiàn fá

    【释义】:

    为加速林木生长或为防止病虫害等,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树木。《人民日报》1983.11.8:“要尽快解决过密林间伐问题。”

  • 洗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洗伐xǐ fá

    【释义】:

    ①清除。鲁迅《“题未定”草三》:“所以虽是我们读书人,自以为胜西崽远甚,而洗伐未净,说话一多,也常常会露出尾巴来的。”②指伐木时把大小树木一律伐掉。《解放日报》1944.9.25:“不论炭厂、木厂,伐木只准间伐,不准洗伐。”

  • 杀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杀伐shā fá

    【释义】:

    ①征战,讨伐。②指杀戮。郭沫若《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我们以为他到了芜湖必定又有一场杀伐。”

  • 步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步伐bù fá

    【释义】:

    ①指队伍操练时脚步的大小快慢。魏巍《东方》:“战士们一个个挺着胸脯,步伐越发显得威武雄壮了。”②指行走的步子。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秦妈妈迈着稳重的步伐,从门外走了进来。”

  • 责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责伐zé fá

    【释义】:

    声讨。炉魂《对于张之洞死后之湖南人》:“故既鼓舞忠告我湖南人,而尤锋其词,厉其色,以责伐彼张之洞。”

  • 斫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斫伐zhuó fá

    【释义】:

    砍伐。郭沫若《我的童年》:“因为它很高很大,家里人爱惜着没有斫伐它。”

  • 禁伐禁猎区-现代汉语大词典

    禁伐禁猎区jìn fá jìn liè qū

    【释义】:

    即自然保护区。

  • 砍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砍伐kǎn fá

    【释义】:

    用锯、斧等把树木等锯断或砍倒。艾青《他死在第二次》:“他的生命曾经算是在世界上生活过来的,终于像一株被大斧所砍伐的树似的倒下了。”引申为杀害。柯灵《跃马横戈五十年》:“当他们把这些国家栋梁任意砍伐的时候,他们早就犯了众怒。”

  • 盗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盗伐dào fá

    【释义】:

    偷砍;违法砍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违反保护森林法规,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笔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笔伐bǐ fá

    【释义】:

    指以文声讨。鲁迅《〈花边文学〉序言》:“只为了一篇《玩笑只当它玩笑》,又曾引出过一封文公直先生的来信,笔伐的更严重了。”

  • 采伐-现代汉语大词典

    采伐cǎi fá

    【释义】:

    在森林中砍伐树木,采集木材。

  • 七伐-汉语大词典

    七伐

    【1】语出《书·牧誓》:“夫子勗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孔}传:“伐謂擊刺,少則四五,多則六七,以爲例。”后以“七伐”指四处征伐。《南齐书·陈显达传》:“神武横於七伐﹐雄略震於九綱。”{明}{章美}《出塞曲》:“鼉開七伐鼓﹐龍繪八方旗。”

  • 才伐-汉语大词典

    才伐

    【1】才能和功劳。《北史·文苑传·王胄》:“{胄}性疏率不倫﹐自持才伐﹐鬱鬱於官﹐每負氣陵傲﹐忽略時人。”

  • 不伐-汉语大词典

    不伐

    【1】不自夸耀。《易·繫辞上》:“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释争》:“蓋善以不伐爲大﹐賢以自矜爲損。”《明史·常遇春传赞》:“{中山}持重有謀﹐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無以過之。”

  • 九伐-汉语大词典

    九伐

    【1】古代指对九种罪恶的讨伐。{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三驅弛剛﹐九伐先話。”《大戴礼记·朝事》:“明九伐之法﹐以震威之。”《周礼·夏官·大司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馮弱犯寡則眚之;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内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削之;負固不服則侵之;賊殺其親則正之;放弑其君則殘之;犯令陵政則杜之;外内亂﹑鳥獸行則滅之。”【2】泛指征伐。《旧唐书·代宗纪》:“九伐之師﹐尚勤王略;千金之費﹐重困吾人。”{明}{沈鲸}《双珠记·赴婚遇兄》:“折衝千里﹐張國家九伐之威。”

  • 南征北伐-汉语大词典

    南征北伐

    亦作“[南征北討]”亦作“[南征北戰]”【1】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元}{无名氏}《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時﹐南征北討﹐東蕩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場春夢也。”{唐}{柳宗元}《封建论》:“歷於{宣王}﹐挾中興復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魯侯}之嗣。”{柯岩}《我的爷爷》诗:“我的爷爷﹐是个老红军﹐他为人民南征北战﹐厮杀了多半生。”{廖仲恺}《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之关系》:“所以我们{中国}历史上﹐说到那些南征北讨﹐开疆辟地的皇帝﹐不怨他劳民伤财﹐就要骂他好大喜功。”{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诗:“这风口浪尖上﹐难道不就是我们的南征北战路?”

  • 以夷伐夷-汉语大词典

    以夷伐夷

    【1】使夷人自相攻伐。《後汉书·邓训传》:“議者咸以{羌}﹑{胡}相攻﹐縣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護。”《资治通鉴·汉章帝章和二年》:“今幸遭天授﹐北虜分争﹐以夷伐夷﹐國家之利。”

  • 伐-汉语大词典

    《廣韻》房越切,入月,奉。【1】砍斫。《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史记·孝景本纪》:“後九月,伐馳道樹,殖{蘭池}。”{唐}{韩愈}《论天旱人饥状》:“至聞有棄子逐妻,以求口食;坼屋伐樹,以納税錢。”{丁玲}《母亲》一:“不知道是那个山上,传来了丁丁的伐木的声音。”【2】敲击。《诗·小雅·鼓钟》:“鼓鍾伐鼛,{淮}有三洲。”《晋书·武帝纪》:“{西平}人{麴路}伐登聞鼓,言多祅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六:“每軍行聽鼓三伐,不問昏晝,一發便行。”【3】击刺;杀。《书·牧誓》:“夫子勗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孔}传:“伐謂擊刺。”《逸周书·世俘》:“伐右厥甲小子鼎大師。”{朱右曾}校释:“伐,殺也。”{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爲酒醴,伐豚羔,舞長袖。”【4】征讨,攻打。《孟子·梁惠王下》:“{湯}放{桀},{武王}伐{紂}。”{三国 魏}{曹植}《王仲宣诔》:“{公高}建業,佐{武}伐{商}。”{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以天子之威,伐背叛之國。”{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七章二:“{唐继尧}﹑{熊克武}曾派{但懋辛}﹑{石青阳}持函到{广东},主张团结西南各省,共同出兵北伐。”【5】批评,抨击。{汉}{王充}《论衡·问孔》:“苟有不曉解之問,追難{孔子},何傷於義?誠有傳聖業之知,伐{孔子}之説,何逆於理?”如:口诛笔伐。【6】败坏;危害。《逸周书·武称》:“餌敵以分而照其儲,以伐輔德追時之權,武之尚也。”{朱右曾}校释:“伐,敗也。謂出其不意以敗其臣佐之謀。”{宋}{秦观}《治势下》:“重被猛術,國本必伐。”【7】平毁;铲除。{明}{何景明}《敌中篇》:“恐伐吾士大夫﹑百姓之墳墓也。”{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序》:“登危峰,探窈壑……伐頽垣,畚朽壤。”【8】矛盾,抵触。{汉}{王充}《论衡·问孔》:“案賢聖之言,上下多相違;其文,前後多相伐者。”【9】治疗,消除。{宋}{苏轼}《<凫绎先生诗集>叙》:“鑿鑿乎如五穀必可以療飢,斷斷乎如藥石必可以伐病。”【10】自我夸耀。《易·繫辞上》:“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孔颖达}疏:“勞而不伐者,雖謙退疲勞而不自伐其善也。”{唐}{元稹}《唐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自是,{南陽王}勳名顯於代,性卑順不伐。”《水浒传》第一百回:“{宋江}將{蕭嘉穗}用奇計克復城池,保全生靈,有功不伐,超然高舉。”【11】古代臣子评功的品级之一。《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閲。”【12】泛指功勋,功业。《左传·成公十六年》:“{晋侯}使{郤至}獻{楚}捷於{周},與{單襄公}語,驟稱其伐。”{北齐}{王屮}《头陀寺碑文》:“既鏤文於鍾鼎﹐言時稱伐。”{宋}{叶適}《故朝散大夫周先生墓志铭》:“不以爲高,所求者仁;異彼區區,計伐稱勳。”【13】通“[瞂]”。盾。《诗·秦风·小戎》:“蒙伐有苑,虎韔鏤膺。”{毛}传:“伐,中干也。”{陆德明}释文:“本或作瞂,音同,中干也。”{汉}{王符}《潜夫论·释难》:“今夫伐者盾也,厥性利;戈者矛也,厥性害。”【14】星名。属参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奉本》:“大火二十六星,伐十三星,北斗七星。”《晋书·天文志》:“故{黄帝}占參應七將,中央三小星曰伐。”

  • 伐毛换髓-汉语大词典

    伐毛换髓

    【1】削去旧的毛发,换去旧的骨髓。比喻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明}{梅禹金}《昆仑奴》第四折:“你此去伐毛换髓﹐變姓逃形﹐我何處會得你着。”

  • 伐性之斧-汉语大词典

    伐性之斧

    【1】比喻危害身心的事物。《吕氏春秋·孟春》:“靡曼皓齒﹐{鄭}{衛}之音﹐務以自樂﹐命之曰伐性之斧。”《韩诗外传》卷九:“徼幸者﹐伐性之斧也;嗜慾者﹐逐禍之馬也。”{汉}{枚乘}《七发》:“洞房清宫﹐命曰寒熱之媒;皓齒蛾眉﹐命曰伐性之斧。”亦作“[伐性刀]”。{唐}{白居易}《寄卢少卿》诗:“艷聲與麗色﹐真爲伐性刀。”

  • 伐枳-汉语大词典

    伐枳

    【1】《後汉书·岑彭传》:“〔{岑熙}〕遷{魏郡}太守,招聘隱逸,與參政事,無爲而化。視事二年,輿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賊,{岑君}遏之。’”后因以“伐枳”为颂扬官吏善政的典故。《金石萃编·唐张允碑》:“聊遵置薤之言﹐俄喧伐枳之詠。”{唐}{张说}《相州冬日早衙》:“除苛囹圄息﹐伐枳吏人寬。”

  • 伐柯-汉语大词典

    伐柯

    【1】《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郑玄}笺:“則,法也。伐柯者必用柯,其大小長短,近取法於柯,所謂不遠求也。”后因以“伐柯”为取法于人的典故。《文选·陆机<文赋>序》:“佗日可謂曲盡其妙﹐至于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李善}注:“此喻見古人之法不遠。”{董必武}《九十初度》诗:“遵從{馬}{列}無不勝﹐深信前途會伐柯。”{宋}{苏轼}《答秀州胡朝奉启》:“矜式百爲﹐知伐柯不遠。”{清}{曾国藩}《复胡润之书》:“聞台端剗除强暴﹐不遺餘力﹐鄙懷欲取爲伐柯之則。”【2】《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以“伐柯”谓作媒。《今古奇观·卖油郎独占花魁》:“這幾件東西﹐奉與姨娘爲伐柯之敬。”

  • 伐善-汉语大词典

    伐善

    【1】夸耀自己的长处。{宋}{王禹偁}《云州节度使加使相麻》:“位極人臣﹐榮兼將相﹐勿期驕而伐善。”《汉书·丙吉传》:“{吉}爲人深厚﹐不伐善。”《论语·公冶长》:“願無伐善﹐無施勞。”{朱熹}集注:“伐﹐誇也。善﹐謂有能。”

  • 伐荻人-汉语大词典

    伐荻人

    【1】指{南朝}{宋武帝}{刘裕}。亦泛指能安邦定国之英主。《南史·宋纪上》:“〔{武帝}〕伐荻{新洲}﹐見大蛇長數丈﹐射之﹐傷。明日復至洲﹐裏聞有杵臼聲﹐往覘之﹐見童子數人皆青衣﹐於榛中擣藥。問其故﹐答曰:‘我王爲{劉寄奴}所射﹐合散傅之。’帝曰:‘王神何不殺之?’答曰:‘{劉寄奴}王者不死﹐不可殺。’”{清}{顾炎武}《江上》诗之二:“何處是{新洲}?日入秋砧響。聞有伐荻人﹐欣然愿偕往。”

  • 伐冰-汉语大词典

    伐冰

    【1】见“伐冰之家”。

  • 伐闍羅-汉语大词典

    伐闍羅

    【1】佛教名词。梵文的音译。意译为金刚。相传为古{印度}{婆罗阿迭多王}之子,后佛教以为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天神。{宋}{黄庭坚}《十八罗汉赞》之八:“我今稽首{伐闍羅}﹐是真離欲阿羅漢。”{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陁国下》:“{婆羅阿}{迭多王}之嗣位也﹐次此東北又建伽藍……其王之子{伐闍羅}﹐嗣位之後﹐信心貞固﹐復於此西建立伽藍。”原注:“{唐}言{金剛}。”

  • 伐叛-汉语大词典

    伐叛

    【1】讨伐叛逆。{唐}{杜甫}《归梦》诗:“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晋}{刘琨}《劝进表》:“柔服以德﹐伐叛以刑。抗明威以攝不類﹐杖大順以肅宇内。”

  • 伐交-汉语大词典

    伐交

    【1】谓破坏敌方与其他方面的联合。{宋}{陈亮}《酌古论·马燧》:“以{燧}之才﹐而不思伐交之術﹐乃復請濟師……卒以驕衆失律。”《汉书·息夫躬传》:“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者也。”{颜师古}注:“知敵有外交連結相援者﹐則間誤之﹐令其解散也。”《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清}{钱谦益}《送刘编修鸿训颁诏朝鲜》诗之十:“自古論兵貴伐交﹐出奇左掖搗奴巢。”

  • 伐閲-汉语大词典

    伐閲

    【1】功绩和资历。《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閲。”《陈书·傅縡传》:“朝臣以{華}素無伐閲﹐競排詆之。”《汉书·车千秋传》:“{千秋}無他材能術學﹐又無伐閲功勞。”{颜师古}注:“伐﹐積功也。閲﹐經歷也。”{章炳麟}《国故论衡·原名》:“且自古之名家﹐考伐閲﹐程爵位。”【2】指记功簿册。《汉书·朱博传》:“檄到﹐齎伐閲詣府。”

  • 伐炭-汉语大词典

    伐炭

    【1】伐木烧炭。{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征冶户爲利國監之捍屏﹐今三十六冶﹐冶各百餘人﹐採鑛伐炭﹐多飢寒亡命强力鷙忍之民也。”

  • 伐功矜能-汉语大词典

    伐功矜能

    【1】夸耀自己的功劳的才能。《史记·太史公自序》:“續{何}相國﹐不變不革﹐黎庶攸寧。嘉{參}不伐功矜能。”《七国春秋平话》後集卷中:“{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信任諂諛。”

  • 伐人-汉语大词典

    伐人

    【1】善于击刺的人。《逸周书·大明武》:“十藝:一大援﹐二明從﹐三餘子﹐四長興﹐五伐人﹐六刑餘﹐七三疑﹐八閒書﹐九用少﹐十興怨。”{朱右曾}校释:“伐人﹐長于擊刺者。”

  • 伐兵-汉语大词典

    伐兵

    【1】谓通过两军对战而取胜。《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李筌}注:“臨敵對陳﹐兵之下也。”{梅尧臣}注:“以戰勝。”

  • 伐烏林-汉语大词典

    伐烏林

    【1】{吴}鼓吹曲名。凡十八句,其十句句四字,八句句三字。《乐府诗集·吴鼓吹曲·伐乌林》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伐烏林》者﹐言{魏武}既破{荆州}﹐順流東下﹐欲來争鋒﹐{孫權}命將{周瑜}逆擊之於{烏林}而破走也。當{漢}《上之回》。”

  • 伐德-汉语大词典

    伐德

    【1】损害德行。《诗·小雅·宾之初筵》:“既醉而出﹐並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謂伐德。”{朱熹}集注:“伐﹐害……賓醉而出﹐則與主人俱有美譽;醉至若此﹐是害其德也。”【2】自夸其德。{明}{吕坤}《答赵乾所稽勋》:“若不平之氣滿腹﹐矜己之色滿面﹐是謂伐德﹐有道者不宜如是。”《荀子·仲尼》:“功雖甚大﹐無伐德之色。”

  • 伐罪弔人-汉语大词典

    伐罪弔人

    【1】见“伐罪弔民”。

  • 伐木-汉语大词典

    伐木

    【1】砍伐木材。{曹禺}《胆剑篇》第四幕:“大王这时还要我带人上山伐木。”《国语·晋语一》:“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唐}{杜甫}《题张氏隐居》诗:“春山無伴獨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2】《诗·小雅》篇名。其诗云:“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后因以“伐木”为表达朋友间深情厚谊的典故。{唐}{骆宾王}《初秋于窦六郎宅宴得风字诗序》:“諸君情諧伐木﹐仰登龍以締歡。”【3】《诗·小雅》篇名。其诗云:“相彼鳥矣,猶求友聲;矧伊人矣,不求友生。”后因以“伐木”为讥刺不善交友的典故。{晋}{葛洪}《抱朴子·交际》:“善交狎而不慢﹐和而不同……不面從而背憎﹐不疾人之勝己。護其短而引其長﹐隱其失而宣其得。外無計數之諍﹐内遺心競之累。夫然後《鹿鳴》之好全﹐而《伐木》之刺息。”

  • 伐異黨同-汉语大词典

    伐異黨同

    【1】谓联合观点或利益相同的人以攻击异己。{清}{彭绍升}《南畇先生遗书後序》:“道之歧出不統久矣。{宋}之世﹐{朱}與{陸}分涂;{明}之世﹐{王}與{羅}異轍﹐爲其徒者﹐各峻城塹﹐操戈戟﹐伐異黨同﹐至今而未已。”{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周}室文盛﹐儒家篤於本朝之治﹐而自樹一幟……伐異黨同﹐斯道中絶。”{王闿运}《上巡抚恽侍郎书》:“晩近人士伐異黨同。”

  • 伐謀-汉语大词典

    伐謀

    【1】破坏敌方施展的谋略。一说以谋略战胜敌人。《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李筌}注:“伐其始謀也。”{杜牧}注:“敵欲謀我﹐伐其未形之謀。”{梅尧臣}注:“以智勝。”{王晳}注:“以智謀屈人最爲上。”《汉书·息夫躬传》:“則是所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者也。”{颜师古}注:“言知敵有謀者﹐則以事而應之﹐沮其所爲。”{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整衆而身作師律﹐伐謀而心爲戰鋒。”

  • 伐山-汉语大词典

    伐山

    【1】见“伐山語”。

  • 伐智-汉语大词典

    伐智

    【1】夸耀自己的才智。《国语·晋语六》:“今我戰又勝{荆}與{鄭}﹐吾君將伐智而多力﹐怠教而重斂。”{韦昭}注:“將自伐其智﹐自多其功。”《逸周书·史记》:“昔者{曲集}之君伐智而專事﹐彊力而不信其臣。”{孔晁}注:“伐智﹐自足也。”

  • 伐毛洗髓-汉语大词典

    伐毛洗髓

    【1】比喻剔除芜杂无用之物。{清}{周亮工}《<托素斋文集>序》:“相與講貫切摩﹐既已伐毛洗髓於其中﹐莫之窺測。”{清}{章学诚}《文忠通义·墓铭辨例》:“如欲清真結撰﹐摩寫傳真﹐自當簡削其辭﹐擬於伐毛洗髓﹐隱括要節。”【2】古时神话传说,谓仙人涤除尘垢,脱胎换骨。{清}{黄景仁}《浴汤泉》诗:“伐毛洗髓欠福命﹐塵土腸胃聊湔除。”《太平广记》卷六引《洞冥记》:“俄而有黄眉翁﹐指母以語{朔}曰:‘……三千年一返骨洗髓﹐二千年一剥皮伐毛﹐吾生來已三洗髓五伐毛矣。’”

  • 伐性刀-汉语大词典

    伐性刀

    【1】见“伐性之斧”。

  • 伐器-汉语大词典

    伐器

    【1】作战的武器。《楚辞·天问》:“争遣伐器﹐何以行之?並驅擊翼﹐何以將之?”{王逸}注:“伐器﹐攻伐之器也。”

  • 伐殺-汉语大词典

    伐殺

    【1】杀戮。《汉书·吴王濞传》:“迫劫萬民﹐伐殺無罪﹐燒殘民家。”《後汉书·章帝纪》:“方春﹐所過無得有所伐殺。”

  • 伐取-汉语大词典

    伐取

    【1】砍伐取得。{汉}{马融}《长笛赋》:“乃使{鲁般}{宋翟}﹐構雲梯﹐抗浮柱……逮乎其上﹐匍匐伐取。”【2】攻占。《国语·鲁语下》:“{齊}人閒{晉}之禍﹐伐取{朝歌}。”《史记·乐毅列传》:“{樂羊}爲{魏文侯}將﹐伐取{中山}。”

  • 伐樹-汉语大词典

    伐樹

    【1】指{春秋}时{宋}司马{桓魋}拔树欲害{孔子}之事。《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案“拔树”后皆作“伐樹”。《列子·杨朱》:“{孔子}明帝王之道﹐應時君之聘﹐伐樹於{宋}﹐削迹於{衛}。”{唐}{高適}《宋中》诗之六:“憶昔{魯仲尼}﹐栖栖此經過﹐衆人不可向﹐伐樹將如何!”{宋}{王禹偁}《甘棠即事简孙何》诗:“坐棠風雅美賢臣﹐伐樹悽悽亦聖人。”

  • 伐罪-汉语大词典

    伐罪

    【1】讨伐有罪者。{晋}{潘岳}《西征赋》:“當{光武}之蒙塵﹐致王誅于{赤眉}﹐{異}奉辭伐罪。”{唐}{韩愈}《猫相乳》:“{北平王}牧人以康﹐伐罪以平。”《左传·哀公二十三年》:“以辭伐罪足矣﹐何必卜。”

  • 伐矜-汉语大词典

    伐矜

    【1】高傲自夸。《管子·重令》:“懦弱之人﹐將以此阿貴事富;便辟伐矜之人﹐將以此買譽成名。”《管子·形势》:“伐矜好專﹐舉事之禍也。”

  • 伐山語-汉语大词典

    伐山語

    【1】指骈体文中引用的生僻典故。{宋}{王铚}《王公四六话》卷上:“四六有伐山語﹐有伐材語。伐材語者﹐如已成之柱桷﹐略加繩削而已;伐山語則搜山开荒﹐自我取之。伐材﹐謂熟事也;伐山﹐謂生事也。生事必對熟事﹐熟事必對生事。若兩聯皆生事﹐則傷於奥澁;若兩聯皆熟事﹐則無工﹐蓋生事必用熟事對出也。”亦指从古籍中摘要引录的资料或文句。{宋}{陈鹄}《耆旧续闻》卷五:“古人作文﹐多爲伐山語﹐蓋取諸書句要入之文字中﹐貴其簡嚴。”{明}{杨慎}曾博引旧籍汇成一书﹐定名为《艺林伐山》﹐即取义于此。

  • 伐柯人-汉语大词典

    伐柯人

    【1】指媒人。{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或伐柯人兩家通報﹐擇日過帖。”

  • 伐生-汉语大词典

    伐生

    【1】残害生命。《管子·海王》:“{桓公}問於{管子}曰:‘……吾欲藉於樹木。’{管子}對曰:‘此伐生也。’”

  • 伐性-汉语大词典

    伐性

    【1】危害身心。《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六年》:“坐朝不聞諮謨﹐便殿無所顧問﹐女寵害之。内則伐性傷和﹐外則蠹國敗政。”{唐}{杨炯}《晦日药园诗序》:“玉帛子女﹐爲伐性之源。”{宋}{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词:“馬革裹尸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秉牘以驅齡﹐灑翰以伐性﹐豈聖賢之素心﹐會文之直理哉?”

  • 伐罪弔民-汉语大词典

    伐罪弔民

    【1】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南史·檀道济传》:“{道濟}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釋而遣之。”案﹐《南史》为{唐}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太宗}讳改。{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及取{宋}﹐責其背約﹐名爲伐罪弔民。”亦作“[伐罪弔人]”。《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驅﹐掃除京邑﹐方撥亂反正﹐伐罪弔民。”

  • 伐國-汉语大词典

    伐國

    【1】征伐别国。《左传·昭公四年》:“召諸侯而來﹐伐國而克城。”{明}{刘基}《莒人伐我东鄙》:“伐國而圍人之邑與救患而入人邑者﹐皆王法之所不容也。”{南朝} {梁}{何逊}《七召·声色》:“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從而至?”

  • 伐檀-汉语大词典

    伐檀

    【1】《诗·魏风》篇名。其序云:“《伐檀》,刺貪也。在位貪鄙,無功而受禄,君子不得進仕爾。”后因以“伐檀”为讥刺贪鄙者尸位素餐而贤者不得仕进的典故。《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載雲﹐揜羣雅﹐悲《伐檀》﹐樂樂胥。”{郭璞}注引{张揖}曰:“其詩刺賢者不遇明主也。”{唐}{张说}《为建安王让表》:“伏特迴睠鑒﹐更擇能賢﹐俾朝興薪槱之歌﹐臣免《伐檀》之刺。”

  • 伐冰之家-汉语大词典

    伐冰之家

    【1】伐冰,凿取冰块。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之家”称达官贵族。《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郑玄}注:“卿大夫以上喪祭用冰。”{唐}{柳宗元}《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朝廷延首﹐方待以位。既而禄不及伐冰﹐政不獲專達。”《梁书·武帝纪上》:“珍羞百品﹐同伐冰之家。”亦省作“[伐冰]”。

  • 伐命-汉语大词典

    伐命

    【1】戕害性命。{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忍痛苦之藥石者﹐所以除伐命之疾。”《云笈七籤》卷六十:“世上之人多嗜慾﹐傷生伐命﹐今古共焉。”{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寡欲》:“其視秀惠温柔﹐不啻伐命之斧﹑鴆毒之杯。”

  • 伐棠-汉语大词典

    伐棠

    【1】《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召伯}辅佐{周武王},德政行于南国,百姓相戒勿剪伐其所憩之棠树。后遂以“伐棠”谓大臣未能如{召伯}之建功立业,以至国灭身亡。{清}{魏源}《定军山诸葛武侯祠》诗:“垂李緬{鄭國}﹐伐棠詠{江}{漢}。”

  • 作伐-汉语大词典

    作伐

    【1】《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后因称做媒为“作伐”。{宋}{郭彖}《睽车志》卷一:“適見其婢自外來﹐云與小娘子作伐。”《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奴家願爲作伐﹐成其配偶。”{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有某绅爲子求婚﹐恐不諧﹐浼邑宰作伐。”

  • 侵伐-汉语大词典

    侵伐

    【1】兴兵越境讨罪;进攻他国。《左传·桓公十年》:“{鄭}人怒﹐請師於{齊}﹐{齊}人以{衛}師助之﹐故不稱侵伐。”《春秋·桓公十年》“{齊侯}﹑{衛侯}﹑{鄭伯}來戰于{郎}”{晋}{杜预}注:“改‘侵伐’而書‘來戰’。”{孔颖达}疏:“然則侵伐者﹐師旅討罪之名也。”{{曹禺}等}《胆剑篇》第一幕:“纪元前四百九十四年﹐{吴}王{夫差}侵伐{越国}﹐{越国}大败。”{宋}{苏辙}《礼义信足以成德论》:“{周}衰﹐凡所以教民之具既廢﹐而戰攻侵伐之役交横于天下。”《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休萌戰攻侵伐之謀﹐共享安净和平之福。”

  • 俟力伐-汉语大词典

    俟力伐

    【1】复姓。《魏书·官氏志》:“{俟力伐氏}﹐後改爲{鮑氏}。”

  • 傷伐-汉语大词典

    傷伐

    【1】犹损害。{宋}{马永卿}《懒真子·修养》:“修養之士﹐當書《月令》置坐左右。夏至宜節嗜欲﹐冬至宜禁嗜欲。蓋一陽初生﹐其氣微矣﹐如草木萌生﹐易於傷伐。”《管子·七臣七主》:“冬無賦爵賞禄﹐傷伐五藏。”

  • 北伐-汉语大词典

    北伐

    【1】向北方进军征讨。《左传·僖公九年》:“{齊侯}不務德而勤遠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爲此會也。”《南史·宋明帝纪》:“〔{沈攸之}〕率衆北伐。”《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自離{鄱陽湖}﹐便有北伐之心﹐雖刀斧加頭﹐不易其志也!”【2】特指1926年至1927年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战争。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革命战争。因这次战争从{广东}出师北伐,所以叫北伐战争。{许地山}《人非人》:“他想:她也是一个北伐进行中的革命女同志﹐虽然没有何等的资格和学识﹐却也当过好几个月战地委员会底什么秘书长一类的职务。”{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脱穎自北伐﹐初勝{湘江}曲。秋風掃落葉﹐鐵軍聲威立。”

  • 北伐軍-汉语大词典

    北伐軍

    【1】指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郭沫若}《北伐途次》小引:“在这儿所要叙述的是一九二六年北伐军进攻{武昌}时的事情。”

  • 克伐怨欲-汉语大词典

    克伐怨欲

    【1】指好胜﹑骄傲﹑忌刻﹑贪婪四种恶德。《论语·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爲仁矣。”{何晏}集解引{马融}曰:“克﹐好勝人也;伐﹐自伐其功也;怨﹐忌小怨也;欲﹐貪欲也。”{元}{李治}《敬斋古今黈》卷二:“飲酒温克﹐則克爲良;克伐怨欲﹐則克爲狠。”【2】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清}{俞正燮}《癸巳存稿·于谦狱论》:“{萬曆}甲辰九日﹐{東林}會講克伐怨欲。”

  • 克伐-汉语大词典

    克伐

    【1】攻打,讨伐。《後汉书·章帝纪》:“克伐{鬼方}﹐開道{西域}。威靈廣被﹐無思不服。”【2】损害。《镜花缘》第六一回:“可惜這兩宗美品﹐世人不知﹐視爲棄物;反用無益之苦茗﹐聽其克伐。”【3】中医学名词。指使用性峻伤元的攻破消导药物。《医宗金鉴·内治杂证法·胁肋胀痛》:“若行克伐﹐則虚者益虚﹐滯者益滯﹐禍不旋踵矣。”

  • 交伐-汉语大词典

    交伐

    【1】交相戕害。{鲁迅}《坟·文化偏至论》:“往者爲本體自發之偏枯﹐今則獲以交通傳來之新疫﹐二患交伐﹐而{中國}之沉淪遂以益速矣。”

  • 剋伐-汉语大词典

    剋伐

    【1】中医采用的驱除﹑攻逐等治疗方法,稍过即伤元气,因有“剋伐”之称。{清}{侯方域}《南省试策四》:“譬如有人病積痞者﹐無不劑而救之之理﹐即使驟畏剋伐﹐亦必漸次破除其壘塊﹐盪滌其腸胃﹐而後徐養之以和平。”【2】征服;克服。{晋}{王嘉}《拾遗记·周》:“{武王}資聖智而剋伐﹐觀天命以行誅。”

  • 剗伐-汉语大词典

    剗伐

    【1】铲灭。{战国 秦}《诅楚文》:“今{楚王}{熊相}﹐康回無道………者侯之兵以臨加我﹐欲剗伐我社稷﹐伐烕我百姓。”

  • 剪伐-汉语大词典

    剪伐

    【1】削除;伐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朕欲起傾國之兵﹐剪伐{東吴}﹐生擒逆賊﹐以雪此恨!”{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箴規切諫﹐有古人之風;剪伐淫詞﹐有烈士之操。”【2】砍伐;割刈。{郭沫若}《集外二·郊原的青草》:“任人们怎样烧毁你﹐剪伐你﹐你总是生生不息﹐青了又青。”{唐}{韩愈}《记宜城驿》:“有舊時高木萬株﹐多不得其名﹐歷代莫敢剪伐。”

  • 功伐-汉语大词典

    功伐

    【1】功劳;功勋。{清}{戴名世}《范增论》:“彼{義帝}者素無功伐﹐豈惟{項籍}不用其命﹐天下諸侯亦未有用其命者。”《史记·项羽本纪论》:“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管子·明法解》:“如此﹐則羣臣相推以美名﹐相假以功伐﹐務多其佼﹐而不爲主用。”《明史·曹于汴传》:“國家三歲遣使者閲邊﹐盛奬邊臣功伐。”

  • 勞伐-汉语大词典

    勞伐

    【1】功劳,功绩。《明史·余珊传》:“甚且詐飾捷功﹐濫邀賞賚﹐虚張勞伐﹐峻取官階﹐而塞上多事日甚。”

  • 勳伐-汉语大词典

    勳伐

    亦作“[勛伐]”【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閲。’”因以“勳伐”通称功绩。{清}{恽敬}《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古者銘廟之辭﹐多紀勳伐。”{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第宅》:“中書令{郭子儀}勳伐蓋代﹐所居宅内諸院往來乘車馬。”{周素园}《贵州民党痛史》第三篇第十五章:“而{百麟}({張百麟})更樹勛伐於外﹐以收民望。”{晋}{葛洪}《抱朴子·逸民》:“凡所謂志人者﹐不必在乎禄位﹐不必顯乎勛伐也。”

  • 參伐-汉语大词典

    參伐

    亦作“[參罰]”【1】参﹑伐皆星名。伐星属于参宿。古人谓主斩伐之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蓋得聖人之威﹐{河}神授圖﹐據狼﹑狐﹐蹈參﹑伐﹐佐{政}驅除﹐距之稱{始皇}。”{张守节}正义:“狼﹑狐主弓矢星。《天官書》云﹐參﹑伐主斬艾事。”《汉书·天文志》:“《太初》在參罰。”《三国志·蜀志·秦宓传》:“天帝布治房﹑心﹐決政參﹑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无锡光复志·檄南京文》:“涼風動而參﹑伐明﹐正大樹開花之候。”{清}{顾炎武}《河上作》诗:“狼﹑弧動箭鏃﹐參﹑伐揚旂麾。”

  • 燮伐-汉语大词典

    燮伐

    【1】协同征伐。{晋}{陆云}《盛德颂》:“燮伐强{楚}﹐至于{垓下}。”{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治戎燮伐﹐則聲有洊雷之威。”

  • 執伐-汉语大词典

    執伐

    【1】谓为人作媒。{明}{冯梦龙}《智囊补·察智·临海令》:“有女窺見一生韶美﹐悦之。一賣婆在傍曰:‘此吾鄰家子也﹐爲小娘子執伐﹐成佳偶矣。’”{明}{高明}《琵琶记·伯喈拒婚》:“紅樓此日招鳳侣﹐遣妾每特來執伐﹐望君家殷勤首肯﹐早諧結髮。”

  • 執柯作伐-汉语大词典

    執柯作伐

    【1】为人作媒。《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此{十三妹}所以挺身出來﹐給{安龍媒}﹑{張金鳳}二人執柯作伐的一番苦心孤詣也。”

  • 大張撻伐-汉语大词典

    大張撻伐

    【1】大规模地用兵征讨。《痛史》第十九回:“{阿剌罕}奏道:‘臣以爲{日本}遠在海外﹐不易伐……如果陛下必要大張撻伐﹐以示天威﹐則當多派士兵﹐以期必勝。’”【2】指进行猛烈抨击或声讨。《十月》1981年第3期:“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有的人……还极不满意﹐大张挞伐呢?”

  • 夭伐-汉语大词典

    夭伐

    【1】未长成而遭戕伐。{唐}{司空图}《山居记》:“愚雖不佞﹐猶幸處于鄉里﹐不侵不侮﹐處于山林﹐物無夭伐﹐亦足少庇子孫。”{南朝} {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請附{任公}言﹐終然謝夭伐。”

  • 夸伐-汉语大词典

    夸伐

    【1】炫耀。{明}{方孝孺}《与陈用中书》:“好學不倦﹐不自夸伐。”

  • 奉辭伐罪-汉语大词典

    奉辭伐罪

    【1】谓奉严正之辞而讨有罪。《书·大禹谟》:“肆予以爾衆士﹐奉辭伐罪。”伐﹐一本作“罰”。{蔡沈}集传:“奉帝之辭﹐罰{苗}之罪。”《後汉书·郑太传》:“以此三德﹐待彼三亡﹐奉辭伐罪﹐誰敢禦之!”{宋}{岳飞}《奉诏移伪齐檄》:“我今奉辭伐罪﹐拯溺蘇枯。”《国语·郑语》:“君若以{成周}之衆﹐奉辭伐罪﹐無不克矣。”{韦昭}注:“{桓公}甚得{周}衆﹐奉直辭﹐伐有罪﹐故必勝也。”

  • 口伐-汉语大词典

    口伐

    【1】用语言谴责,声讨。《新唐书·郑元璹传》:“{太宗}賜書曰:‘知公口伐﹐可汗如約﹐遂使邊火息燧﹐朕何惜金石賜於公哉!’”

  • 口誅筆伐-汉语大词典

    口誅筆伐

    【1】用言语或文字宣布﹑声讨敌对者的罪行。也用于谴责坏人坏事。{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巴金}《军长的心》:“你们作家用笔写﹐我们用子弹﹑用手雷﹑用大炮写。你口诛笔伐﹐我们夺取山头。”

  • 君伐-汉语大词典

    君伐

    【1】君王的功绩。《国语·晋语一》:“若使太子主{曲沃}﹐而二公子主{蒲}與{屈}﹐乃可以威民而懼{戎}﹐且旌君伐。”{韦昭}注:“旌﹐章也;伐﹐功也。”

  • 啓伐-汉语大词典

    啓伐

    【1】开始征伐。{晋}{陆云}《南征赋》:“長角哀叫以命旅﹐金鼓隱訇而啓伐。”

  • 四伐-汉语大词典

    四伐

    【1】古代乐舞以“四伐”象征征伐四方。《史记·乐书》:“夫樂者﹐象成者也。總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夾振之而四伐﹐盛威於中國也。”{裴駰}集解引{王肃}曰:“四伐者﹐伐四方與{紂}同惡者。一擊一刺爲一伐也。”{张守节}正义:“夾振﹐謂{武王}與大將夾軍而奮鐸振動士卒也。言當奏《武》樂時﹐亦兩人執鐸夾之﹐爲節之象也。凡四伐到一止﹐當伐{紂}時﹐士卒皆四伐一止也……故作《武》樂儛者﹐亦以干戈伐之象也。”【2】用武器击刺四次。《书·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孔}传:“伐﹐謂擊刺。少則四五﹐多則六七以爲例。”

  • 國伐-汉语大词典

    國伐

    【1】指受到他国的征伐。《史记·苏秦列传》:“諸侯贊{齊}而王不從﹐是國伐也。”

  • 山伐-汉语大词典

    山伐

    【1】谓采伐山中的竹木等。{明}{田汝成}《炎徼纪闻·蛮夷》:“〔猺人〕樹蓄粟豆牛羊﹐雜以爲餉﹐不足﹐以山伐獵獸而續之。”《汉书·地理志下》:“{江}南地廣﹐或火耕水耨。民食魚稻﹐以漁獵山伐爲業﹐果蓏蠃蛤﹐食物常足。”{颜师古}注:“山伐﹐謂伐山取竹木。”

  • 征伐-汉语大词典

    征伐

    【1】讨伐。{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变乱旧章﹐原是应该征伐的。”{唐}{邵谒}《战城南》诗:“{武皇}重征伐﹐戰士輕生死。”{明}{孔迩}《云蕉馆纪谈》:“{友諒}無遠大之志﹐處兵戈間而急於珍寶﹐僞將征伐﹐必使之遍求奇寶。”《诗·小雅·采采》:“顯允{方叔}﹐征伐{玁狁}。”

  • 庸伐-汉语大词典

    庸伐

    【1】功伐,功绩。《北史·叔孙建传论》:“{叔孫建}少展誠勤﹐終著庸伐;臨邊有術﹐威震夷{楚}。”

  • 弔伐-汉语大词典

    弔伐

    【1】见“弔民伐罪”。

  • 弔民伐罪-汉语大词典

    弔民伐罪

    亦作“[吊民伐罪]”【1】慰问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人。《宋书·索虏传》:“興雲散雨﹐慰大旱之思;弔民伐罪﹐積後己之情。”{後蜀}{何光远}《鉴诫录·陪臣谏》:“臣伏聞自古帝王﹐省方巡狩﹐弔民伐罪。”{太平天囯}{洪仁玕}《二月下浣军次遂安城北吟于行府》:“弔民伐罪歸來日﹐草木咸歌雨露恩。”{鲁迅}《且介亭杂文·“以眼还眼”》:“将来呢……更未必有人因《哈孟雷特》而责{莎士比亚}的迷信一样﹐会特地吊民伐罪。”亦省作“[弔伐]”。《晋书·慕容垂载记》:“弔伐之義﹐先代常典。”{前蜀}{杜光庭}《莫庭又为张副使命甲子醮词》:“人不告勞﹐物無失所﹐益振貔貅之勢﹐佇成弔伐之功。”《明史·陶安传》:“應天順人﹐以行弔伐﹐天下不足平也。”{清}{谭嗣同}《思纬纬台短书·报贝元徵》:“洪荒無揖讓之道﹐{唐}{虞}無弔伐之道﹐{漢}{唐}無今日之道﹐則今日無他年之道多矣。”

  • 東討西伐-汉语大词典

    東討西伐

    同“[東征西討]”【1】{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馳北走﹐東討西伐﹐運之無旁﹐按之無下。”

  • 析伐-汉语大词典

    析伐

    【1】砍伐。《诗·小雅·车舝》“陟彼高岡﹐析其柞薪”{唐}{孔颖达}疏:“言有人登彼高岡之上﹐當必析伐其柞木以爲薪。”

  • 標同伐異-汉语大词典

    標同伐異

    【1】谓助同道伐异己。{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真長}標同伐異﹐俠之大者。常謂使君降階爲甚﹐乃復爲之驅馳邪?”

  • 樅金伐鼓-汉语大词典

    樅金伐鼓

    【1】犹言敲锣打鼓。樅,通“摐”。{元}{揭傒斯}《大信晩泊呈舟中诸公》诗:“連檣大艦集日昏﹐樅金伐鼓海上聞。”

  • 殘伐-汉语大词典

    殘伐

    【1】残杀攻伐。《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厲兵﹐將殘伐{越國}。”《战国策·赵策一》:“{秦}之貪﹐{韓}{魏}危﹐{衛}{楚}正﹐{中山}之地薄﹐{宋}罪重﹐{齊}怒深﹐殘伐亂{宋}﹐定身封﹐德强{齊}﹐此百代之一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为紀。”

  • 戈伐-汉语大词典

    戈伐

    【1】矛和盾。伐,通“瞂”。盾。{汉}{王符}《潜夫论·释难》:“{庚子}問於{潛夫}曰:‘{堯}{舜}道德不可兩美﹐實若{韓子}戈伐之説邪?’”{汪继培}笺:“伐爲‘瞂’之借。《方言》云:‘盾﹐自{關}而東或謂之瞂。’”按﹐《韩非子·难一》作“矛楯”。

  • 伐-汉语大词典

    【1】讨伐。{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二:“我朝當戎衣伐之年﹐即已敕毖閨箴﹐修明陰教。”

  • 戕伐-汉语大词典

    戕伐

    【1】伤害。{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上:“《鶡冠子》所謂五臟刀斧者﹐非所食之梨﹐乃離别之‘離’爾。葢言人之别離﹐戕伐胸懷﹐甚若刀斧。”{明}{李贽}《与梅衡湘书》:“若我邊彼邊各相戕伐﹐則邊境常態﹐萬古如一﹐何足掛齒牙耶!”{太平天囯}{洪秀全}《原道救世歌》:“逆親即是逆天帝﹐戕伐本根適自傾。”【2】指纵欲自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你可知他一面在這裏服藥﹐一面在那邊戕伐﹐碰了個不知起倒的醫生﹐還給他服點燥烈之品﹐正是‘潑油救火’﹐恐怕他死得不快罷了。”

  • 戕身伐命-汉语大词典

    戕身伐命

    【1】伤害身体。{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列朝·禁革斋醮》:“夫人君欲壽﹐非事齋醮能致﹐果能敬天﹐凡戕身伐命事﹐一切致謹﹐必得長生。”

  • 戰伐-汉语大词典

    戰伐

    【1】征战;战争。《史记·龟策列传》:“然皆可以戰伐攻擊﹐推兵求勝。”《三国志·魏志·辛毗传》:“連年戰伐﹐而介胄生蟣蝨。”{朔望}《英雄碑前的花朵》诗:“當年隨戰伐﹐何日命干城。”{元}{马致远}《汉宫秋》楔子:“四海平安絶士馬﹐五穀豐登没戰伐。”{唐}{杜甫}《阁夜》诗:“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 步伐-汉语大词典

    步伐

    【1】指行走的步子。{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九:“{秦妈妈}迈着稳重的步伐﹐从门外走了进来。”{曹禺}《雷雨》第一幕:“〔{鲁贵}〕很老练地走着﹐自以为是阔当差的步伐﹐进了书房门。”【2】《书·牧誓》:“今日之事,不愆於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勖哉!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勖哉夫子!”{蔡}{沈}集传:“步,進趨也。伐,擊刺也”。后指队伍操练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清}{刘大櫆}《书<战国策>後》:“興師伐國﹐上軍﹑中軍﹑下軍﹐步伐有度。”{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步伐止齊﹐川流山立﹐殆不愧於古所稱節制之師也。”{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七章:“战土们一个个挺着胸脯﹐步伐越发显得威武雄壮了。”

  • 攻伐-汉语大词典

    攻伐

    【1】指药性猛烈。《天雨花》第十四回:“不想{鄭貴妃}暗囑内醫{崔文昇}﹐投以大黄等攻伐之劑。”【2】攻打讨伐。《国语·周语上》:“於是乎有刑罰之辟﹐有攻伐之兵。”《新唐书·西域传下·箇失蜜》:“山回繚之﹐它國無能攻伐。”{康有为}《大同书》乙部第三章:“若仍不從﹐則同攻伐其國土﹐改易其政府。”

  • 放伐-汉语大词典

    放伐

    【1】谓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虐的君主。语本《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明}{王廷相}《雅述》下篇:“揖讓之後爲放伐﹐放伐之後爲篡奪;井田壞而阡陌成﹐封建罷而郡縣設。”{明}{顾璘}《鸣蛙赋》:“{唐}{虞}受禪﹐{舜}{禹}雍和﹐{湯}{武}放伐﹐{伊}{吕}攫拏。”

  • 洪伐-汉语大词典

    洪伐

    【1】大功。{晋}{张协}《七命》:“生必耀華名於玉牒﹐殁則勒洪伐於金册。”{汉}{陈琳}《韦端碑》:“撰勒洪伐﹐式昭德音。”

  • 洗伐-汉语大词典

    洗伐

    【1】指采伐林木时把大小树木一律伐掉。《解放日报》1944.9.25:“不论炭厂﹑木厂﹐伐木只准间伐﹐不准洗伐。”【2】清除。《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近科的文章本也華靡過甚﹐我們既奉命來此﹐若不趁此着實的洗伐一番﹐伊于胡底?”{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三》:“所以虽是我们读书人﹐自以为胜西崽远甚﹐而洗伐未净﹐说话一多﹐也常常会露出尾巴来的。”

  • 扎伐子-汉语大词典

    扎伐子

    【1】见“扎4筏子”。

  • 折伐-汉语大词典

    折伐

    【1】拗折砍伐,毁坏。{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如像爱护古木一样﹐要使它根深柢固﹐不要折伐它。”{元}{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三折:“在您{洛陽}境上﹐虐害人民﹐折伐桑棗。”

  • 推伐-汉语大词典

    推伐

    【1】推耜翻土。古代帝王率领公卿春令郊祀后以示劝农的一种礼仪。《隋书·礼仪志二》:“帝親耕畢﹐登此臺﹐以觀公卿之推伐。”

  • 採伐-汉语大词典

    採伐

    【1】砍伐。{清}{陈梦雷}《木瘿瓢赋》:“樵蘇採伐而棄捐兮﹐幸得免乎薪煮。”

  • 摟伐-汉语大词典

    摟伐

    【1】拉拢﹑挟持他国一起征伐。语出《孟子·告子下》:“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跋》:“擬以{春秋}摟伐而亦重同盟﹐方之{戰國}縱横而未聞游説。”{清}{鲁一同}《秦论》:“小國困誅求﹐大國倦摟伐。”

  • 撻伐-汉语大词典

    撻伐

    【1】《诗·商颂·殷武》:“撻彼{殷武}﹐奮伐{荆楚}。”{毛}传:“撻﹐疾意也。”原意为迅速攻伐﹐后挞伐连用﹐为征讨﹑讨伐之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因未得萬全之策﹐致暫緩撻伐之師。”《明史·杨廷麟传》:“陛下有撻伐之意﹐大臣無禦侮之才。”{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故草昧經營﹐北征南討﹐日不暇給﹐皆禁旅與駐防迭供撻伐。”【2】泛指声讨。{秦牧}《长街灯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繁荣革命文学艺术》:“草菅人命的事件﹐在报纸上不时公开出来﹐大张挞伐。”

  • 操斧伐柯-汉语大词典

    操斧伐柯

    【1】执斧砍伐斧柄。喻可就近取法。语出《诗·豳风·伐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中庸》引此文,{朱熹}集注:“柯,斧柄。則,法也……言人執柯伐木以爲柯者,彼柯長短之法,在此柯耳。”{晋}{陆机}《文赋》:“至於操斧伐柯﹐雖取則不遠﹐若夫隨手之變﹐良難以辭逮。”

  • 攘伐-汉语大词典

    攘伐

    【1】侵夺交战。《庄子·渔父》:“諸侯暴亂﹐擅相攘伐﹐以殘民人。”

  • 斫伐-汉语大词典

    斫伐

    【1】砍伐。《水浒传》第四八回:“他如今都把白楊樹木斫伐去了﹐將何爲記?”{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因为它很高很大﹐家里人爱惜着没有斫伐它。”

  • 斬伐-汉语大词典

    斬伐

    【1】诛杀。《汉书·尹齐传》:“{武帝}使督盜賊﹐斬伐不避貴勢。”《史记·酷吏列传》:“{張湯}數稱以爲亷武﹐使督盜賊﹐所斬伐不避貴戚。”【2】征伐。《诗·小雅·雨无正》:“降喪饑饉﹐斬伐四國。”{宋}{苏辙}《秦论》:“{秦}人居諸侯之地而有萬乘之志﹐侵奪六國﹐斬伐天下﹐不數十年之間而得志於海内。”【3】砍伐。{汉}{东方朔}《七谏·初放》:“斥逐鴻鵠兮﹐近習鴟梟;斬伐橘柚兮﹐列樹苦桃。”{金}{元好问}《续夷坚志·高白松》:“{偉}因悟前夢﹐力爲營護﹐竟免斬伐。”《荀子·王制》:“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清}{孙枝蔚}《大树》诗:“斬伐逢今日﹐相看意轉悲。”

  • 斷伐-汉语大词典

    斷伐

    【1】砍伐。《管子·轻重己》:“發繇趣山人﹐斷伐具械器。”

  • 殺伐-汉语大词典

    殺伐

    【1】指杀戮。{郭沫若}《革命春秋·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我们以为他到了{芜湖}必定又有一场杀伐。”《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夫爲將三世者必敗。必敗者何也?必其所殺伐多矣﹐其後受其不祥。”【2】谓严峻﹐果断。《後汉书·冯鲂传》:“爲政敢殺伐﹐以威信稱。”【3】征战﹐讨伐。《後汉书·王符传》:“季世之臣﹐以諂媚主﹐不思順天﹐專杖殺伐。{白起}﹑{蒙恬}﹐{秦}以爲功﹐天以爲賊。”《孟子·滕文公下》:“殺伐用張﹐于{湯}有光。”《隋书·天文志中》:“又爲天獄﹐主殺伐。”【4】大胆泼辣。《红楼梦》第十三回:“從小兒大妹妹玩笑時就有殺伐决斷﹐如今出了閣﹐在那府裏辦事﹐越發歷練老成了。”

  • 炫伐-汉语大词典

    炫伐

    【1】自我夸耀。{康有为}《进呈<日本明治变改考>序》:“臣愚狂謬﹐豈敢妄陳前事﹐幾類炫伐。”

  • 砍伐-汉语大词典

    砍伐

    【1】引申为杀害。{柯灵}《香雪海·跃马横戈五十年》:“当他们把这些国家栋梁任意砍伐的时候﹐他们早就犯了众怒﹐把自己孤立起来﹐逼近了万丈悬厓的边缘。”【2】用锯﹑斧等把树木等锯断或砍倒。{艾青}《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他的生命曾经算是在世界上生活过来的﹐终于像一株被大斧所砍伐的树似的倒下了。”《元典章新集·刑禁·禁奸恶》:“{程震孫}打死親兄{程六四}﹐幸遇原免﹐又復挾讎砍伐伊叔{程公震}松木﹐脅詐錢物。”

  • 破伐-汉语大词典

    破伐

    【1】砍伐。《元典章·户部八·课程》:“每年常有野火燒延靠損草地﹐及有破伐柴薪之人﹐以致失悮用度。”

  • 相伐-汉语大词典

    相伐

    【1】自相矛盾。{汉}{王充}《论衡·问孔》:“案賢聖之言﹐上下多相違;其文﹐前後多相伐者。”《後汉书·徐防传》:“若不依先師﹐義有相伐﹐皆正以爲非。”{李贤}注:“伐謂自相攻伐也。”

  • 盜伐-汉语大词典

    盜伐

    亦作“[盗伐]”【1】偷砍;违法砍伐。《元史·刑法志三》:“諸於迥野盜伐材木者﹐免刺﹐計贓科斷。”《北史·赵煚传》:“年十四﹐有人盜伐其父墓中樹者﹐{煚}對之號慟﹐因執送官。”{清}{唐尔藻}《唐公镜海府君行述》:“遂自擬摺稿﹐以後不准藉去枯株﹐以防盜伐禁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二八条:“违反保护森林法规﹐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矯伐-汉语大词典

    矯伐

    【1】作假夸功。《晋书·王坦之传》:“〔{坦之}〕嘗與{殷康子}書論公謙之義曰……‘隆名在于矯伐﹐而不在于期當;匿迹在于違顯﹐而不在于求是。’”

  • 稱伐-汉语大词典

    稱伐

    【1】犹计功﹐表功。《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銘﹐天子令德﹐諸侯言時計功﹐大夫稱伐。”{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魏顆}紀勳於{景}鐘﹐{孔悝}表勤於{衛}鼎﹐稱伐之類也。”《北史·王肃传》:“〔{肅}〕性微輕恌﹐頗以功名自許﹐護疵稱伐﹐少所推下﹐{孝文}每以此爲言。”

  • 積伐-汉语大词典

    積伐

    【1】谓蕴蓄才能并自我夸耀。《庄子·人间世》:“戒之﹐慎之!積伐而美者以犯之﹐幾矣!”{成玄英}疏:“積﹐藴蓄也……今乃藴蓄才能﹐自矜汝美﹐犯觸威勢﹐必致危亡。”【2】积功。{宋}{魏了翁}《直前奏六未喻及邪正二论》:“其歷官既久﹐積伐已多﹐則中外知名﹐華夷信服。”

  • 矜伐-汉语大词典

    矜伐

    【1】恃才夸功;夸耀。{宋}{苏轼}《石鼓歌》:“勳勞至大不矜伐﹐{文}{武}未遠猶忠厚。”{章炳麟}《五无论》:“而人之于殺﹐顧有悍然矜伐其能者:上者﹐銘之鐘石﹐著之史書;雖窮而在下者﹐亦因是得稱爲好漢。”《隋书·李谔传》:“雖勤比{大禹}﹐功如{師望}﹐亦不得厚自矜伐。”《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深自矜伐﹐謂{蜀}士大夫曰:‘諸君賴遭某﹐故得有今日耳;若遇{吴漢}之徒﹐已殄滅矣。’”

  • 矜功伐能-汉语大词典

    矜功伐能

    【1】自夸功绩﹑才能。{三国} {魏}{刘劭}《人物志·释争》:“彼小人則不然﹐矜功伐能﹐好以陵人。”

  • 考伐-汉语大词典

    考伐

    【1】撞击。{清}{朱经}《寡言》诗:“鐘鼓懸太常﹐考伐聲鏗鍧。”

  • 筆伐-汉语大词典

    筆伐

    【1】谓以文声讨。{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虽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然而现在的人们﹐却几乎谁也不知道一个笔伐了的乱臣贼子的名字。”{鲁迅}《花边文学·序言》:“只为了一篇《玩笑只当它玩笑》﹐又曾引出过一封{文公直}先生的来信﹐笔伐的更严重了。”

  • 筆伐口誅-汉语大词典

    筆伐口誅

    【1】书面和口头宣布罪状﹐进行声讨。{清}{忧患馀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輩不畏强禦﹐不避斧鉞﹐筆伐口誅﹐大聲疾呼﹐卒伸大義于天下﹐使若輩凛乎不敢犯清議。”

  • 簿伐-汉语大词典

    簿伐

    【1】簿阀。谓先代官籍门阀。《梁书·傅昭传》:“{魏}{晉}以來﹐官宦簿伐﹐姻通内外﹐舉而論之﹐無所遺失。”

  • 自伐-汉语大词典

    自伐

    【1】自戕;自己败坏。《孟子·离娄上》:“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2】自夸;自夸其功。《老子》:“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明史·张聪传》:“帝手敕慰留﹐因極言{聰}自伐其能﹐恃寵不讓﹐良可歎息。”《梁书·文学传下·刘杳》:“{杳}治身清儉﹐無所嗜好。爲性不自伐﹐不論人短長。”{汉}{贾谊}《新书·先醒》:“昔者{虢君}驕恣自伐﹐諂諛親貴。”

  • 自矜功伐-汉语大词典

    自矜功伐

    【1】谓居功自傲。《汉书·陈涉项籍传赞》:“〔{項羽}〕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始霸王之國﹐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

  • 伐-汉语大词典

    【1】突然袭击, 声罪讨伐。语本《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鍾鼓曰伐,無曰侵,輕曰。”{杜预}注:“伐,聲其罪;侵,鍾鼓無聲;,掩其不備。”《逸周书·文传》:“《開望》曰:土廣無守可伐﹐土狹無食可圍竭。”{汉}{王符}《潜夫论·实边》:“《周書》曰:土多人少﹐莫出其材﹐是謂虚土﹐可伐也。”

  • 肆伐-汉语大词典

    肆伐

    【1】袭伐, 疾伐。《诗·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肆伐大{商}﹐會朝清明。”{毛}传:“肆﹐疾也。”按﹐{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三王》引作“伐”﹐“”亦有轻行疾至之义。

  • 蒙伐-汉语大词典

    蒙伐

    【1】上面画有花纹的盾牌。蒙, 通“厖”。《诗·秦风·小戎》:“蒙伐有苑。”{郑玄}笺:“蒙﹐厖也……畫雜羽之文於伐﹐故曰厖伐。”{陆德明}释文:“伐如字﹐本或作瞂。”

  • 薄伐-汉语大词典

    薄伐

    【1】犹敲击。《老残游记》第十回:“耳中但聽得風聲﹐水聲﹐人馬蹙踏聲﹐旌旗熠熠聲﹐干戈擊軋聲﹐金鼓薄伐聲。”【2】征伐; 讨伐。《晋书·孙楚传》:“{宣王}薄伐﹐猛鋭長驅﹐師次{遼陽}﹐而城池不守。”《诗·小雅·出车》:“赫赫{南仲}﹐薄伐{西戎}。”{清}{吴伟业}《滇池铙吹》之三:“{鬼國}三年勞薄伐﹐王師五月下殊方。”【3】即簿伐。指先世官籍。薄, 通“簿”。《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案品狀則實才未必當﹐任薄伐則德行未爲敍﹐如此則殿最之課﹐未盡人才。”{汉}{应劭}《汉官仪》卷上:“丞﹐皆選孝廉郎年少薄伐者。”

  • 翦伐-汉语大词典

    翦伐

    【1】砍伐。{唐}{李白}《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冥居順生理﹐草木不翦伐。”{明}{宋濂}《宁山续说》:“自喪亂以來﹐{淮}{楚}先被其害﹐崖非不高也﹐谷非不深也﹐亦罹其蹂踐翦伐之苦﹐盡失其故態。”【2】讨伐。{清}{曾国藩}《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此軍經營{安慶}﹐翦伐沿{江}諸城﹐凋喪尚少。”{宋}{苏舜钦}《己卯冬大寒有感》诗:“然由在遇專﹐醜類易翦伐。”{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上裴相讨黄贼状》:“雖狐鼠之陋﹐無足示威﹐而蜂蠆之微﹐猶能害物﹐必資翦伐﹐方致和平。”

  • 軍伐-汉语大词典

    軍伐

    【1】军功。《国语·晋语四》:“軍伐有賞﹐善君有賞﹐能其官有賞。”{韦昭}注:“伐﹐功也。”

  • 豪氂不伐, 將用斧柯-汉语大词典

    豪氂不伐, 將用斧柯

    【1】见“豪末不綴,將成斧柯”。

  • 責伐-汉语大词典

    責伐

    【1】声讨。{炉魂}《对于张之洞死後之湖南人》:“故既鼓舞忠告我{湖南}人﹐而尤鋒其詞﹐厲其色﹐以責伐彼{張之洞}。”

  • 貶伐-汉语大词典

    貶伐

    【1】讨伐。《南齐书·州郡志上·越州》:“刺史常事戎馬﹐唯以貶伐爲務。”

  • 踐伐-汉语大词典

    踐伐

    【1】犹剪伐,诛灭。踐,通“翦”。《吕氏春秋·古乐》:“{成王}立,{殷}民反,王命{周公}踐伐之。”一说为前往讨伐。参阅{高诱}注。

  • 邪不伐正-汉语大词典

    邪不伐正

    【1】见“邪不犯正”。

  • 進伐-汉语大词典

    進伐

    【1】犹进攻。《梁书·萧範传》:“{太清}元年﹐大舉北伐﹐以{範}爲使持節﹑征北大將軍﹑總督{漢北}征討諸軍事﹐進伐{穰城}。”《晏子春秋·问上五》:“災害加于諸侯﹐勞苦施于百姓﹐故讎敵進伐﹐天下不救﹐貴戚離散﹐百姓不與。”

  • 采伐-汉语大词典

    采伐

    【1】砍伐树木,采集木材。《新唐书·百官志三》:“〔百工監〕掌采伐材木。”{晋}{葛洪}《抱朴子·钧世》:“古書者雖多﹐未必盡美﹐要當以爲學者之山淵﹐使屬筆者得采伐漁獵其中。”

  • 違伐-汉语大词典

    違伐

    【1】抵触;矛盾。《三国志·魏志·嵇康传》“{景元}中坐事誅”{南朝}{宋}{裴松之}注:“若{巽}爲相國掾時陷{安}﹐焉得以破{毌丘儉}年殺{嵇}{吕}?此又{干寶}之疏謬﹐自相違伐也。”

  • 計伐稱勳-汉语大词典

    計伐稱勳

    【1】谓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宋}{叶適}《故朝散大夫周先生墓志铭》:“不以爲高﹐所求者仁;異彼區區﹐計伐稱勳。”

  • 討伐-汉语大词典

    討伐

    【1】征伐﹐征讨。{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以偃甲兵於此﹐而息討伐於彼。”{宋}{吕陶}《送张子公》诗:“近日羽書至﹐討伐加{羌}夷。”{瞿秋白}《乱弹·新英雄》:“他们会说:‘讨伐伪国﹐不承认{日本}侵略的{满洲国}。’”

  • 誇伐-汉语大词典

    誇伐

    【1】犹夸耀。《後汉书·王允传》:“{布}({吕布})亦負其功勞﹐多自誇伐﹐即失意望﹐漸不相平。”《南史·胡藩传》:“至於涉獵記傳﹐一詠一談﹐自許以雄豪﹐加以誇伐﹐搢紳白面之士﹐輻湊而歸﹐此{毅}不肯爲公下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