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秩

秩(秩)是什么意思

  • 公共秩序的守护师-实用委婉语词典

    公共秩序的守护师

    对城市警察的尊称。国外也称“维护和平的官员”。

  • 秩序 次序-近义词应用词典

    秩序 次序

    秩序 zhìxù 次序 cìxù

    【秩序】次序,有条理,不混乱。如:

    1.当吴吉昌拿着我国植棉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双秆棉”登上讲台,会场的秩序乱了。

    【次序】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排列先后。如:

    2.有不少人在这个问题上走了冤枉路,把先后次序颠倒了,不善于读书。

    辨析:“秩序”多指人或事物按规定有条不紊,整齐有序,如社会秩序,会场秩序,遵守秩序,维持秩序。“次序”,先后顺序,如进场次序,按次序购票,按次序上下车。它们有时可通用,如遵守次序(秩序)。

  • 秩-古文观止词典

    秩zhì

    【词性】:名词

    一、俸禄(1)。《争臣论》: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他的官薪,就说下大夫的俸禄。

    二、等级(1)。《争臣论》: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像阳子的等级俸禄,不算低下和微薄。

  • 秩官-古文观止词典

    秩官zhì guān

    【词性】:名词

    周时一本书的篇名(1)。《单子知陈必亡》:周之《秩官》有之曰。——周朝的《秩官》上有这样的话。

  • 秩-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秩zhì

    ①聚积。《管子·国蓄》:“故人君御谷物之~相胜,而操事于其不平之间。”②俸禄。《荀子·强国》:“士大夫益爵,官人益~。”③官位,品级。《左传·文公六年》:“委之常~。”《汉书·赵广汉传》:“贬~一等。”④次序。《汉书·谷永传》:“贱者皆得~进,各得其职。”⑤常,常规。《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⑥十年为一秩。白居易《思旧》:“已开第七~,饱食仍安眠。”

    【秩次】俸禄的等级。《汉书·江充传》:“令各以~输钱北军,凡数千万。”

    【秩俸】俸禄。《后汉书·寇恂传》:“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

    【秩禄】俸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令骠骑将军~与大将军等。”

    【秩满】官吏任期届满。钱起《赠东邻郑少府》:“~归白云,期君访谷口。”

  • 公共秩序-现代汉语大词典

    公共秩序gōng gòng zhì xù

    【释义】:

    大家应共同遵守的社会秩序。如:对破坏公共秩序、严重违法乱纪的人,必须惩办。

  • 秩-现代汉语大词典

    秩zhì

    【释义】:

    ①次序。如:秩序。②俸禄。也指官的品级。如:高官厚秩。③十年为一秩。

  • 秩序-现代汉语大词典

    秩序zhì xù

    【释义】:

    有条理、不混乱的状况。如:秩序井然;维持会场秩序。特指符合社会规范化的状态。丁玲《母亲》:“几个还没有下乡去的老缙绅,维持城里的秩序。”

  • 一秩-汉语大词典

    一秩

    【1】官阶的一级。《隋书·百官志中》:“禄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錢。事繁者優一秩﹐平者守本秩﹐閑者降一秩。長兼試守者﹐亦降一秩。”【2】古以十年为一秩。{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诗之二:“年開第七秩﹐屈指幾多人。”{唐}{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開第八秩﹐可謂盡天年。”原注:“時俗謂七十已上爲開第八秩。”

  • 上秩-汉语大词典

    上秩

    【1】官职的高级品位。亦借指大臣。{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王戎}開國上秩﹐而鬻官囂俗。”【2】指一部书的上半部分。{清}{王祖源}《<莆阳黄御史集>记》:“《莆陽黄御史集》﹐分上下秩﹐序文目録完好。上秩起賦詩﹐訖文三類;下秩起書啓祭文﹐訖碑銘四類。”

  • 下秩-汉语大词典

    下秩

    【1】谓官职低。{唐}{王维}《和使君五郎西楼望远思归》诗:“能賦屬上才﹐思歸同下秩。”《後汉书·桓谭冯衍传赞》:“體兼上才﹐榮微下秩。”

  • 吏秩-汉语大词典

    吏秩

    【1】官吏的俸禄。《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

  • 中秩-汉语大词典

    中秩

    【1】中级的官职。{唐}{卢照邻}《元日述怀》诗:“筮仕無中秩﹐歸耕有外臣。”

  • 升秩-汉语大词典

    升秩

    【1】升官。{唐}{韩愈}《曹成王碑》:“王及州﹐不解衣﹐下令掊鎖擴門﹐悉棄倉實與民﹐活數十萬人。奏報﹐升秩少府。”

  • 年秩-汉语大词典

    年秩

    【1】年龄与爵秩。《南齐书·武帝纪》:“〔{永明}七年正月〕戊辰﹐詔曰:‘諸大夫年秩隆重﹐禄力殊薄﹐豈所謂下車惟舊﹐趨橋敬老。可增俸﹐詳給見役。’”

  • 卑秩-汉语大词典

    卑秩

    【1】低微的职位或品级。{唐}{李德裕}《周秦行记论》:“縱{司馬}取{魏}之漸﹐用{田常}有{齊}之由。故自卑秩﹐至於宰相;而朋黨若山﹐不可動摇。”{汉}{王充}《论衡·命禄》:“{成王}之才不如{周公}﹐{桓公}之智不若{管仲}﹐然{成}{桓}受尊命﹐而{周}{管}禀卑秩也。”{明}{沈德符}《野獲编·畿辅·安乐堂》:“以處工匠之疾病者﹐近來則與工匠無涉﹐惟内臣卑秩無私宅可住﹐無名下官可依者﹐遇疾且殆﹐即徙入此中﹐以待其殞。”{宋}{曾巩}《杂诗》之二:“方今備千品﹐内外有卑秩。”

  • 厚秩-汉语大词典

    厚秩

    【1】丰厚的俸禄。《北史·隋河间王弘传论》:“{河間}屬乃葭莩﹐地非寵逼﹐故高位厚秩﹐與時終始。”【2】指丰厚的报酬。{南朝} {宋}{何承天}《上安边论》:“有急之日﹐民不知戰﹐至乃廣延賞募﹐奉以厚秩。”

  • 仙秩-汉语大词典

    仙秩

    【1】仙官。秩,俸禄或品级。{明}{屠隆}《綵毫记·归隐林泉》:“我家相公﹐雅志求仙;夫人亦清心好道﹐將拜天官仙秩﹐那堪人世官僚。”

  • 位秩-汉语大词典

    位秩

    【1】官爵和俸禄。《北史·薛孝通传》:“然猶致疑忌﹐不加位秩﹐但引爲坐客﹐時訪文典大事而已。”《北齐书·张琼传》:“凡人官爵﹐莫若處中﹐{忻}位秩太高﹐深爲憂慮。”

  • 使秩-汉语大词典

    使秩

    【1】使官的职位。{宋}{苏辙}《贺张宣徽知青州启》:“伏審入覲帝廷﹐榮加使秩﹐遂解南籥﹐作鎮東藩﹐新命既傳﹐衆情胥悦。”

  • 俸秩-汉语大词典

    俸秩

    【1】俸禄。《晋书·山涛传》:“初﹐{濤}布衣家貧……及居榮貴﹐貞慎儉約﹐雖爵同千乘﹐而無嬪媵。禄賜俸秩﹐散之親故。”《北史·崔冏传》:“{冏}性廉謹﹐恭儉自修﹐所得俸秩﹐必分親故。”{唐}{元稹}《告赠皇考皇妣文》:“遷换因循﹐遂階榮位;大有車馬﹐豐有俸秩。”

  • 條秩-汉语大词典

    條秩

    【1】条目次第。{章炳麟}《论式》:“{董仲舒}《深察名號》篇﹐略本{孫卿}﹐爲己條秩﹐然多傅以疑似之言。”原注:“如言王有五科:皇科﹐方科﹐匡科﹐黄科﹐德科;君有五科:元科﹐原科﹐權科﹐温科﹐羣科﹐雖以聲訓﹐傅會過當。”

  • 優秩-汉语大词典

    優秩

    【1】优厚的俸给。《梁书·良吏传·孙谦》:“詔曰:‘光禄大夫{孫謙}﹐清慎有聞﹐白首不怠﹐高年舊齒﹐宜加優秩。’”【2】高贵的职位。{唐}{王勃}《常州刺史平原郡开国公行状》:“{韓信}齊壇﹐屢遷優秩。”{南朝} {梁}{江淹}《王镇军为中书令右光禄诏》:“優秩崇顯﹐允在舊德。”

  • 八秩-汉语大词典

    八秩

    亦作“[八袠]”亦作“[八帙]”【1】八十岁。《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本指古代帝王对老人的优待﹐后因称八十岁为八秩﹐九十岁为九秩。{唐}{白居易}《喜老自嘲》诗:“行開第八秩﹐可謂盡天年。”{宋}{陆游}《致仕後即事》诗之十二:“八帙開來今過半﹐一杯引滿若爲辭。”{宋}{龚颐正}《芥隐笔记·八十为八秩》:“《禮》年八十日有秩﹐故以八十爲八秩。又道家流用此語﹐{白樂天}屢用之。自注:‘行開第八秩﹐可謂盡天年。’時俗謂七十以上爲開第八秩。”《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臣祖母年踰八袠﹐獨居故里﹐未知存亡。”

  • 公共秩序-汉语大词典

    公共秩序

    【1】大家应共同遵守的社会秩序。{毛泽东}《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社会上流氓﹑阿飞﹑盗窃﹑凶杀﹑强奸犯﹑贪污犯﹑破坏公共秩序﹑严重违法乱纪等严重罪犯以及公众公认为坏人的人﹐必须惩办。”

  • 兵秩-汉语大词典

    兵秩

    【1】供官员役使的“事力”(仆役)和俸禄。《北齐书·王琳传》:“{孝昭}賜{琳}璽書﹐令鎮{壽陽}﹐其部下將帥悉聽以行﹐乃除{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封{會稽郡公}﹐又增兵秩﹐兼給鐃吹。”按﹐据《隋书·百官志中》﹐{北齐}规定各级官僚“各給事力”﹐“給事力”亦作“給兵”﹐专供本官役使;“秩”则指俸禄。是以知此谓升官加禄之事。

  • 典秩-汉语大词典

    典秩

    【1】犹典常。《三国志·蜀志·刘理传》:“策曰:‘小子{理}﹐朕統承{漢}序﹐祗順天命﹐遵脩典秩﹐建爾於東﹐爲{漢}藩輔。’”

  • 京秩-汉语大词典

    京秩

    【1】京官。{宋}{叶適}《郭伯山挽词》:“未奏邊功明主惜﹐將成京秩故人悲。”{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時妻黨多任京秩。”{柳亚子}《胡寄尘诗序》:“就而視之﹐外吏則道府﹐京秩則部曹﹐多材多藝﹐炳炳麟麟;而韋布之士﹐獨闃然無聞焉。”

  • 卷秩-汉语大词典

    卷秩

    【1】见“卷2帙”。

  • 争秩-汉语大词典

    争秩

    【1】争位次。《管子·轻重乙》:“以是與天子提衡争秩於諸侯﹐爲之有道乎?”{尹知章}注:“秩﹐次也。”

  • 列秩-汉语大词典

    列秩

    【1】按品级排列。{明}{沈德符}《野獲编·礼部·羽流恩恤之滥》:“{國祥}列秩黄冠銜名﹐不登仕版。”

  • 削秩-汉语大词典

    削秩

    【1】犹削职。{宋}{叶適}《宝谟阁待制陈公墓志铭》:“提舉{興國宫}﹐居三年﹐察官交疏﹐削秩罷﹐時{慶元}二年也。”

  • 平秩-汉语大词典

    平秩

    【1】谓辨次耕作的先后。{宋}{王禹偁}《籍田赋》:“當東郊之迎春﹐是東作之平秩。”《书·尧典》:“寅賓日出﹐平秩東作。”{孔}传:“平均次序東作之事﹐以務農也。”《史记·五帝本纪》作“便程東作”﹐《尚书大传》卷一作“辯秩東作”。平﹑便﹑辩﹑古字通。《晋书·束晳传》:“雖使{羲和}平秩﹐{后稷}親農……猶不足以致倉庾盈億之積也。”

  • 左秩-汉语大词典

    左秩

    【1】较低的职位。{清}{吴伟业}《临江参军》诗:“贊畫樞曹郎﹐遷官得左秩。”

  • 差秩-汉语大词典

    差秩

    【1】等级次序。《孔丛子·论<书>》:“高山五嶽定其差秩﹐祀所視焉。”

  • 執秩-汉语大词典

    執秩

    【1】主管爵秩的官名。《孔子家语·正论》:“{文公}是以作執秩之官。”《左传·僖公二十七年》:“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禮﹐作執秩以正其官。”{杜预}注:“執秩﹐主爵秩之官。”{唐}{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内之幅員萬里﹐以執秩拱稽﹐時聽教命。”

  • 增秩-汉语大词典

    增秩

    【1】增俸;升官。《史记·平準书》:“乃募民能入奴婢得以終身復﹐爲郎增秩﹐及入羊爲郎﹐始於此。”《明史·云南土司传二·大侯》:“{大侯}民多復業﹐亦其長官善撫綏也﹐宜增秩旌之。”{宋}{周密}《齐东野语·王宣子讨贼》:“{宣子}乃以{湛}功聞於朝﹐於是{湛}以勞復元官﹐{宣子}增秩。”

  • 封秩-汉语大词典

    封秩

    【1】泛指官爵。《北史·高肇传》:“減削封秩﹐抑黜勳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因拜問封秩﹐曰:‘吾即此山之神。’”【2】封官授禄。《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對揚我高祖之休命”{南朝}{宋}{裴松之}注:“自古三代﹐胙臣以土﹐受命中興﹐封秩輔佐﹐皆所以褒功賞德﹐爲國藩衛也。”

  • 天秩-汉语大词典

    天秩

    【1】指君位。{三国} {魏}{曹植}《夏禹赞》:“諸侯向己﹐乃奉天秩。”{三国} {魏}{曹植}《承露盘铭》:“垂祚億兆﹐永荷天秩。”【2】上天规定的品秩等级。谓礼法制度。《後汉书·胡广传》:“‘五服五章’﹐天秩所作﹐是以臣竭其忠﹐君豐其寵﹐舉不失德﹐不忘其死。”{唐}{李邕}《兖州曲阜县孔子庙碑》:“逮人統之可復﹐補天秩之將頽。”{{严复}{夏曾佑}}《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非洲}黑種之氓……其酋恒蓄姬妾數十人﹐等威之别﹑當夕之規﹐至繁且密﹐彼固自以爲天秩天叙也。”《书·皋陶谟》:“天秩有禮。”{孔颖达}疏:“天又次叙爵命﹐使有禮法。”【3】爵位﹐俸禄。{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宜享遐紀﹐長保天秩。”《旧唐书·韦云起传》:“臣恐物議以陛下官不擇賢﹐濫以天秩加以私愛。”

  • 奉秩-汉语大词典

    奉秩

    【1】俸禄。奉﹐通“俸”。《後汉书·任隗传》:“{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所得奉秩﹐常以賑宗族﹐收養孤寡。”《南史·毛喜传》:“{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

  • 名秩-汉语大词典

    名秩

    【1】名次。《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陳﹐綺錯鱗比﹐辛壬癸甲﹐爲之名秩。”{吕延济}注:“秩﹐次也。言以甲乙爲名次也。”【2】名位官阶。{唐}{韩愈}《题张十八所居》诗:“名秩後千品﹐詩文齊六經。”{宋}{曾巩}《母薛氏追封汉国太夫人制》:“蓋列於廊廟﹐名秩既殊;故追榮其親﹐命數亦異。”

  • 命秩-汉语大词典

    命秩

    【1】犹官爵。{唐}{吕温}《道州刺史厅後记》:“若冠綬命秩之差﹐則有格令在;山川風物之辨﹐則有圖牒在。”{宋}{曾巩}《王瑛杨宗立三班借职制》:“是用從爾之請﹐錫之命秩。”

  • 品秩-汉语大词典

    品秩

    【1】官品与俸秩。《後汉书·皇后纪赞》:“其(公主)職僚品秩﹐事在《百官志》。”{清}{昭槤}《啸亭续录·御营制度》:“其次大小官員扈從人等﹐皆按旗分品秩安立行帳。”{唐}{张乔}《送庞百篇之任青阳县尉》诗:“品秩台庭與﹐篇章聖主聞。”{宋}{苏辙}《谢复官表》:“伏念臣憂患餘生﹐老病兼至;廢黜雖久﹐尚霑品秩之餘。”【2】泛指等第﹑次序。《书·舜典》“百姓不親﹐五品不遜”{唐}{孔颖达}疏:“品﹐謂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

  • 峻秩-汉语大词典

    峻秩

    【1】高位,高官。{唐}{蒋防}《授柳公绰襄州节度使制》:“霜臺峻秩﹐人部榮班。”{明}{李东阳}《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然則領大藩﹐膺峻秩﹐當天下之所謂重任者﹐非君之宜而誰宜哉。”

  • 常秩-汉语大词典

    常秩

    【1】普通的品级。{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韓子華}在翰苑日﹐乃以布衣常秩充選﹐而莫有繼之者。”【2】一定的职务。《左传·文公六年》:“予之法制,告之訓典,教之防利,委之常秩。”{杜预}注:“常秩,官司之常職。”一说秩,禄廪。常秩,一定的俸禄。

  • 微秩-汉语大词典

    微秩

    【1】指短暂的寿命。{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次日禱之﹐未荷賜藥。次日﹐又以姬之生平具疏上達﹐願減微秩﹐以丐餘生。”

  • 序秩-汉语大词典

    序秩

    【1】旧指按品级尊卑为序书列官职姓名。{明}{黄佐}《翰林记》有《序秩》篇。

  • 廩秩-汉语大词典

    廩秩

    【1】俸秩;俸禄。{宋}{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二表》:“伏蒙聖慈諭臣:所除觀察使﹐且從廩秩之優。”

  • 官秩-汉语大词典

    官秩

    【1】指授予官职。{汉}{王充}《论衡·问孔》:“毒苦貧賤﹐起爲奸盜﹐積聚貨財﹐擅相官秩﹐是爲不以其道。”{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四:“{盤瓠}是畜﹐不可官秩﹐又不可妻﹐雖有功﹐無施也。”【2】官吏的职位或依品级而定的俸禄。《史记·秦本纪》:“三將至﹐{繆公}素服郊迎﹐嚮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恥﹐毋怠。’遂復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荀子·王霸》:“百官則將齊其制度﹐重其官秩﹐若是﹐則百吏莫不畏法而遵繩矣。”{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壁记》:“朝廷百司諸廳皆有壁記﹐叙官秩創置及遷授始末。”《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水部郎中{許元豹}復言:‘緣{河}州縣和市邊穀數少﹐望許進獻糧粟﹐授以官秩。’”

  • 寵秩-汉语大词典

    寵秩

    【1】宠爱而授以官秩。《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彼{慕容評}者﹐蔽君專政﹐忌賢疾功﹐愚闇貪虐以喪其國﹐國亡不死﹐逃遁見禽。{秦王}{堅}不以爲誅首﹐又從而寵秩之﹐是愛一人而不愛一國之人也。”{胡三省}注:“寵秩﹐謂寵而序其官﹐使不失次也。”《左传·昭公八年》:“{子旗}曰:‘子胡然﹐彼孺子也。吾誨之﹐猶懼其不濟﹐吾又寵秩之﹐其若先人何?’”【2】指尊贵的官秩。{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八:“〔{楊邦毅}〕綽有{張御史}之風﹐無愧{顔常山}之節﹐肆頒恩典﹐庸慰忠魂……併推寵秩以及遺孤﹐非止居住之榮﹐實是臣工之勸。”{唐}{元稹}《代李中丞谢官表》:“伏奉今月二十九日制﹐授臣御史中丞。寵秩踰涯﹐心魂戰越。”

  • 班秩-汉语大词典

    班秩

    【1】官员的品级。{清}{刘毓崧}《杜观察<古谣谚>序》:“惟祝自今以往﹐此志愈堅﹐將見班秩彌高﹐而政績彌顯。”《魏书·张彝传》:“計其階途﹐雖應遷陟﹑然恐班秩猶未賜等。”《旧唐书·高仙芝传》:“〔{仙芝}〕年二十餘﹐即拜將軍﹐與父同班秩。”{唐}{杜甫}《奉寄李十五秘书》诗之二:“班秩兼通貴﹐公侯出異人。”

  • 瑣秩-汉语大词典

    瑣秩

    【1】犹小官。{明}{无名氏}《运甓记·辞亲赴任》:“我膺瑣秩﹐心耿悒﹐符分百里輕去膝。”

  • 末秩-汉语大词典

    末秩

    【1】低级官职。{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其中{敬姜}﹑{辛憲英}﹑{羅蘭}﹑{蘇菲亞}之流何啻億萬﹐而未嘗充一末秩。”{唐}{张籍}《祭退之》诗:“念此委末秩﹐不能力自揚。特狀爲博士﹐始獲升朝行。”【2】指低级官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制臺〕一面對巡捕説:‘請{焦大老爺}。’向來傳見末秩没有這種聲口的﹐那巡捕也很以爲奇。”

  • 本秩-汉语大词典

    本秩

    【1】原来的品级。《後汉书·刘焉传》:“出{焉}爲監軍使者﹐領{益州}牧﹐太僕{黄琬}爲{豫州}牧﹐宗正{劉虞}爲{幽州}牧﹐皆以本秩居職。”

  • 榮秩-汉语大词典

    榮秩

    【1】荣耀与官阶。《後汉书·陈龟传》:“〔臣〕過受國恩﹐榮秩兼優。”【2】高官。{唐}{白居易}《出府归吾庐》诗:“身閑自爲貴﹐何必居榮秩。”

  • 權重秩卑-汉语大词典

    權重秩卑

    【1】权力大官品低。{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额外大学士 》:“自{明}初﹐罷中書省﹐而後有殿閣大學士之設﹐官止五品﹐權重秩卑﹐殊不相稱。”

  • 戎秩-汉语大词典

    戎秩

    【1】武职。《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還居近侍﹐兼饗戎秩。”{吕延济}注:“戎秩﹐謂武職也。”{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制授{嗢没斯}特進檢校工部尚書左金吾衛大將軍同正封{懷化郡王}﹐其酋徧加戎秩﹐賜之金紫。”《旧唐书·田承嗣传》:“{田承嗣}出自行間﹐策名邊戍﹐早參戎秩﹐効用無聞。”

  • 咸秩-汉语大词典

    咸秩

    【1】谓皆依次序行事。《书·洛诰》:“王肇稱{殷}禮﹐祀於新邑﹐咸秩無文。”《文选·扬雄<剧秦美新>》:“夫改定神祇上儀也﹐欽修百祀咸秩也。”{张铣}注:“謂敬修百祀皆得秩序也。”{南朝} {梁}{陆倕}《石阙铭》:“一介之才必記﹐無文之典咸秩。”《宋史·乐志八》:“備物咸秩﹐柔祇格思。”

  • 改秩-汉语大词典

    改秩

    【1】改变官吏的职位或品级。多指提升。{元}{韦居安}《梅磵诗话》卷下:“〔{趙與}〕後登乙未第﹐改秩而卒。”{宋}{周密}《齐东野语·吴季谦改秩》:“{吴季謙}{愈}﹐初爲{鄂州}邑尉﹐常獲劫盗……{季謙}用是改秩。”

  • 故秩-汉语大词典

    故秩

    【1】原职;旧职。{唐}{元稹}《李珝起复前监察御史制》:“復爾故秩﹐免修乃誠。”

  • 散秩-汉语大词典

    散秩

    【1】闲散而无一定职守的官位。{唐}{白居易}《昨日复今辰》诗:“散秩優游老﹐閑居浄潔貧。”《清史稿·礼志六》:“明年祠成﹐頒御書額曰‘崇忠念舊’﹐設位爲祭。前殿内大臣或散秩大臣﹑尚書﹑都統主之。”{宋}{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山中甘散秩﹐膝下奉晨羞。”

  • 日秩-汉语大词典

    日秩

    【1】指帝王赐给年老官吏的每日膳食。《礼记·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陈澔}集说:“秩﹐常也。日使人以常膳致之也。”《三国志·魏志·孙资传》“各年老遜位”{裴松之}注引《孙资别传》:“置舍人官騎﹐加以日秩肴酒之膳焉。”

  • 晉秩-汉语大词典

    晉秩

    【1】进升官职或等级。《清史稿·太宗纪二》:“癸丑﹐論克{錦州}﹑{松山}﹑{杏山}﹑{塔山}諸將功﹐晉秩有差。”{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公({趙仁圃})以{長垣}令有政聲﹐受知{世宗}﹐晉秩卿貳。”

  • 汎秩-汉语大词典

    汎秩

    亦作“[泛秩]”【1】指正额外的官吏。{明}{李东阳}《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今之論世官者﹐或謂其爲剩員泛秩﹐無與乎學校之務。”

  • 清秩-汉语大词典

    清秩

    【1】清贵的官职。{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同文館者﹐聘西人爲教授﹐凡{中國}搢紳至齊民家聰穎子弟均許投牒赴館﹐學習天文﹑勾股﹑造船﹐制器諸法。月有課﹐歲有會﹐其尤隽異者﹐優其廪餼﹐奬以清秩。”{唐}{高彦休}《唐阙史·李可及戏三教》:“時有左拾遺{竇洵直}上疏﹐以爲樂官受賞﹐不如多予之金﹐無令浼污清秩。”{宋}{梅尧臣}《送何济川学士知汉州》诗:“丞相初得君﹐有志重儒術。乃言天下士﹐徒此占清秩。”

  • 滿秩-汉语大词典

    滿秩

    【1】全俸。《汉书·平帝纪》:“賜天下民爵一級﹐吏在位二百石以上﹐一切滿秩如真。”【2】秩满。官吏任期结束。{宋}{叶適}《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比滿秩﹐災疫猶未已﹐皆泣曰:‘司户去﹐吾何所得衣食!’”

  • 爵秩-汉语大词典

    爵秩

    亦作“[爵█]”【1】犹爵禄。《新唐书·食货志一》:“乃詔能賑貧乏者﹐寵以爵袟。”{唐}{张九龄}《欶松漠都督涅礼书》:“朕所懸爵秩﹐惟賞有功。”{清}{昭槤}《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凡皇子分封﹐各按爵秩給以莊地﹑人丁;公主﹑郡主贈嫁亦如之。”《史记·商君列传》:“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 有秩-汉语大词典

    有秩

    【1】古代乡官名。{汉}承{秦}制﹐乡五千户则置有秩﹐秩百石﹐掌管一乡。《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今自有秩以上至諸大吏﹐下及王左右﹐無非相國之人者。”《後汉书·百官志五》:“鄉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鄉人。”【2】博大﹐无穷。{汉}{张衡}《东京赋》:“登聖皇於天階﹐章{漢}祚之有秩。”《诗·商颂·烈祖》:“嗟嗟烈祖﹐有秩斯祜。”{高亨}注引{王引之}《经传释词》:“秩﹐大也。”

  • 肥秩-汉语大词典

    肥秩

    【1】犹肥缺。指收入丰厚的官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六郎》:“余鄉有林下者﹐家綦貧。有童稚交﹐任肥秩。計投之必相周顧。”

  • 服秩-汉语大词典

    服秩

    【1】服色的品级。《晋书·职官志》:“僕射﹐服秩印綬與令同。”

  • 望秩-汉语大词典

    望秩

    【1】谓按等级望祭山川。《书·舜典》:“歲二月﹐東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孔}传:“{東嶽}諸侯竟内名山大川﹐如其秩次望祭之。謂五嶽牲禮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其餘視伯子男。”{明}{宋濂}《游锺山记》:“按《地理志》﹐{江}南名山唯{衡}﹑{廬}﹑{蔣}。{蔣山}固無聳拔萬丈之勢﹐其與三山並稱者﹐蓋爲望秩之所宗也。”《汉书·王莽传中》:“伏念予之皇始祖考{虞帝}﹐受終{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遂類于上帝﹐禋于六宗﹐望秩于山川﹐徧于羣神﹐巡狩五嶽﹐羣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試以功。”

  • 憲秩-汉语大词典

    憲秩

    【1】御史的职位。{唐}{元稹}《杜载监察御史制》:“念敺攘之略﹐誠在將軍;奬飛馳之勞﹐宜加憲秩。”《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五年》:“三院御史二十一人﹐中曾有貪猥過犯者﹐不得令在憲秩﹐可改授他官。”《旧唐书·孔纬传》:“乃召三院御史謂之曰:‘吾輩世荷國恩﹐身居憲秩。雖六飛奔迫﹐而咫尺天顔﹐累詔追徵﹐皆無承禀﹐非臣子之義也。’”

  • 禄秩-汉语大词典

    禄秩

    【1】俸禄。《宋书·朱修之传》:“先是﹐{新野}{庾彦達}爲{益州}刺史﹐■姊之鎮﹐分禄秩之半以供贍之﹐西土稱焉。”{明}{李东阳}《寿舅氏刘公八十诗序》:“{東陽}自叨禄秩以來﹐吾母夫人已弗逮養。”《北史·蔡祐传》:“〔{蔡祐}〕性節儉﹐所得禄秩皆散宗族﹐身死之日﹐家無餘財。”《隋书·食货志》:“凡如此禄秩﹐既通所部兵士給之﹐其家所得蓋少。”{宋}{徐铉}《寄歙州吕判官》诗:“風光適意須留戀﹐禄秩資貧且喜歡。”【2】犹禄位。《吴子·应变》:“凡攻敵圍城之道﹐城邑既破﹐各入其宫﹐御其禄秩﹐收其器物。”《荀子·荣禄》:“是故三代雖亡﹐治法猶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後汉书·蔡茂传》:“〔{蔡茂}〕夢坐大殿﹐極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輒復失之。以問主簿{郭賀}﹐{賀}離席慶曰:‘大殿者﹐官府之形象也。極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於字禾失爲秩﹐雖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3】官吏食禄的品级。《通志·职官七》:“{梁}之禄秩不異於{魏}而易品爲班。”《礼记·月令》:“〔季秋之月〕收禄秩之不當﹐供養之不宜者。”{孙希旦}集解:“蓋有位而有常禄者謂之禄秩。”{汉}{王充}《论衡·偶会》:“削土免侯﹐罷退令相﹐罪法明白﹐禄秩適極。”

  • 禮秩-汉语大词典

    禮秩

    【1】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後汉书·刘恺传》:“視事三年﹐以疾骸骨﹐久乃許之﹐下{河南}尹禮秩如前。”《左传·庄公八年》:“{僖公}之母弟曰{夷仲年}﹐生{公孫無知}﹐有寵於{僖公}﹐衣服禮秩如適。”{唐}{司空图}《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特彰禮秩之優﹐疊降珍華之錫。”

  • 田秩-汉语大词典

    田秩

    【1】即田禄。《南史·循吏传·何远》:“田秩奉錢﹐並無所取﹐歲暮擇人尤窮者﹐充其租調﹐以此爲常。”《南齐书·武帝纪》:“今區寓寧晏﹐庶績咸熙﹐念勤簡能﹐宜加優奬﹐郡縣丞尉﹐可還田秩。”《宋书·孝武帝纪》:“丙辰﹐復郡縣田秩﹐並九親禄俸。”

  • 私秩-汉语大词典

    私秩

    【1】指古代官吏个人所得的俸禄。《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季孫}相{魯}﹐{子路}爲{郈}令。{魯}以五月起衆爲長溝。當此之時﹐{子路}以其私秩粟爲漿飯﹐要作溝者於{五父}之衢而飡之。”

  • 租秩-汉语大词典

    租秩

    【1】犹租奉。《後汉书·冯鲂传》:“自{永初}兵荒﹐王侯租秩多不充。”《後汉书·东海恭王彊传》:“常分租秩﹐賑給諸父昆弟。”《晋书·卞壸传》:“所封懸遠﹐租秩薄少。”

  • 秩-汉语大词典

    《廣韻》直一切,入質,澄。【1】次序。《书·洛诰》:“{周公}曰:‘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咸秩無文。’”{孔}传:“皆次秩不在禮文者而祀之。”《逸周书·籴匡》:“凡美不修﹐餘子務穡﹐於是糺秩。”{孔晁}注:“糺之令有事秩。”{朱右曾}校释:“秩﹐次也。糺其分次﹐毋或踰也。”【2】俸禄。《周礼·天官·宫伯》:“行其秩敍。”{郑玄}注:“秩﹐禄稟也。”《左传·庄公十九年》:“王奪{子禽}﹑{祝跪}與{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杜预}注:“秩﹐禄也。”《晏子春秋·杂上八》:“今請求老弱之不養﹐鰥寡之無室者﹐論 而共秩焉。”{张纯一}校注:“秩﹐禄也。所以爲養也。”【3】常。《诗·小雅·宾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秩。”{毛}传:“秩﹐常也。”《礼记·王制》:“九十日有秩。”{郑玄}注:“秩﹐常也﹐有常膳。”{孔颖达}疏:“君則日使人以常膳致之﹐故云日有秩。”【4】官职;品位。《左传·文公六年》:“委之常秩。”{杜预}注:“常秩﹐官司之常職。”《晋书·卞敦传》:“竟以畏懦貶秩三等。”{唐}{韩愈}《雪後寄崔二十六丞公》诗:“秩卑俸薄食口衆﹐豈有酒食開客顔。”《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大都}立{奎章閣}學士院﹐秩正三品。”【5】指授职。{宋}{王安石}《张慎修等改官》:“秩以省寺之官。”【6】十年为一秩。{唐}{白居易}《思旧》诗:“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年踰六秩﹐已不爲夭。”【7】祭祀。《魏书·高祖纪》:“戊寅﹐帝以久旱﹐咸秩羣神。”【8】通“[迭]”。更迭,依次。《管子·国蓄》:“故人君御穀物之秩相勝﹐而操事於其不平之間。”{郭沫若}等集校引{王念孙}曰:“‘秩’讀爲迭。迭﹐更也。穀貴則物賤﹐穀賤則物貴﹐是穀與物更相勝也。”

  • 秩稍-汉语大词典

    秩稍

    【1】公家按官职给与的粮食。{唐}{刘禹锡}《复荆门县记》:“糜羨財以償其力役﹐汰冗食以資其秩稍。”

  • 秩進-汉语大词典

    秩進

    【1】依次进御。《汉书·谷永传》:“誠修後宫之政﹐明尊卑之序﹐貴者不得嫉妬專寵﹐以絶驕嫚之端﹐抑{襃閻}之亂﹐賤者咸得秩進﹐各得其職﹐以廣繼嗣之統。”

  • 秩望-汉语大词典

    秩望

    【1】官位和声望。{清}{薛福成}《上张尚书论援护朝鲜机宜书》:“{日本}外務卿{井上馨}﹐素饒謀略﹐秩望較崇﹐有便宜行事之權。”【2】犹望祭﹐远祭。{南朝} {宋}{宗炳}《明佛论》:“日月海嶽猶有朝夕之禮﹐秩望之義﹐况佛之道衆高者﹐窮神於生表中者﹐受身於妙生下則免夫三趣乎!”

  • 秩滿-汉语大词典

    秩滿

    【1】谓官吏任期届满。《南史·虞寄传》:“前後所居官﹐未嘗至秩滿﹐裁朞月﹐便自求解退。”《陈书·袁枢传》:“其年秩滿﹐解尹﹐加散騎常侍﹐將軍﹑尚书竝如故。”{唐}{钱起}《赠东邻郑少府》诗:“秩滿歸白雲﹐期君訪谷口。”

  • 秩位-汉语大词典

    秩位

    【1】犹职位。《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後監守者奏言:‘{叔寳}云﹐既無秩位﹐每預朝集﹐願得一官號’。”

  • 秩禄-汉语大词典

    秩禄

    【1】俸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定令﹐令驃騎將軍秩禄與大將軍等。”《晋书·刘寔传》:“今聽君以侯就第﹐位居三司之上﹐秩禄準舊。”{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近在議曹﹐共平章百官秩禄。”

  • 秩禮-汉语大词典

    秩禮

    【1】古代辨上下﹑贵贱之礼。《左传·文公六年》:“治舊洿﹐本秩禮﹐續常職﹐出滯淹。”{杜预}注:“貴賤不失其本。”{唐}{杜甫}《望岳》诗:“{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

  • 秩秩-汉语大词典

    秩秩

    【1】积聚众多之貌。《说文·禾部》“秩”字下引《诗》:“之秩秩。”今本《诗·周颂·良耜》作“積之栗栗”。{毛}传:“栗栗﹐衆多也。”{陈奂}传疏:“積﹑秩栗皆聲轉而義得相通……是栗栗即秩秩矣。”【2】顺序之貌。《荀子·仲尼》:“貴賤長少秩秩焉﹐莫不從{桓公}而貴敬之。”{杨倞}注:“秩秩﹐順序之貌。”【3】水流貌。《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毛}传:“秩秩﹐流行也;干﹐澗也。”【4】肃敬貌。《诗·小雅·宾之初筵》:“賓之初筵﹐左右秩秩。”{毛}传:“秩秩然肅敬也。”【5】聪明多智貌。《诗·秦风·小戎》:“厭厭良人﹐秩秩德音。”{毛}传:“秩秩﹐有知也。”

  • 秩然-汉语大词典

    秩然

    【1】秩序井然;整饬貌。《明史·陈修传》:“凡庶司黜陟及課功覈實之法﹐皆精心籌畫﹐銓法秩然。”{明}{方孝孺}《祭童伯礼》:“孰如吾子﹐祠廟是虔﹐歲時烝嘗﹐其儀秩然。”{鲁迅}《集外集·说鈤》:“然是説也﹐必電子自具物質構成之能﹐乃得秩然成理。”

  • 秩米-汉语大词典

    秩米

    【1】犹俸米。《陈书·宗元饶传》:“以秩米三千餘斛助民租課﹐存問高年﹐拯救乏絶﹐百姓甚賴焉。”

  • 秩序-汉语大词典

    秩序

    【1】有条理﹐不混乱;符合社会规范化状态。{沈从文}《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营汎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极有秩序。”{丁玲}《母亲》四:“几个还没有下乡去的老缙绅﹐维持城里的秩序。”

  • 秩芻-汉语大词典

    秩芻

    【1】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草料。《礼记·月令》:“〔季夏之月〕命四監大合百縣之秩芻﹐以養犧牲。”{郑玄}注:“秩﹐常也。合縣給國養犧牲之芻﹐多少有常﹐民皆當出力爲艾之。”

  • 秩命-汉语大词典

    秩命

    【1】谓按等级给与俸禄。《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二年》:“凡{江}東豪傑名士﹐咸加收禮﹐爲將軍﹑郡守者四十餘人;或有老疾﹐就加秩命。”

  • 秩訾-汉语大词典

    秩訾

    【1】官职与钱财。{明}{张居正}《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丹書錫誓﹐既崇日逐之封;赤芾疏榮﹐仍懋秩訾之賞。”

  • 秩宗-汉语大词典

    秩宗

    【1】古代掌宗庙祭祀的官。《书·舜典》:“咨{伯}﹐汝作秩宗。”{唐}{陈子昂}《唐故袁州参军妻张氏墓志铭》:“天人之禮﹐位掌於秩宗;侯伯之尊﹐寵優於露冕。”《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清}{钱林}《题孟庙》诗:“秩宗昭祀典﹐廟貌仰觚稜。”

  • 秩馬-汉语大词典

    秩馬

    【1】谓喂养马匹。{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夫{越王}{勾踐}雖東僻﹐亦得繫於天皇之位﹐無罪﹐而王恒使其芻莖秩馬﹐比於奴虜。”

  • 秩官-汉语大词典

    秩官

    【1】常设之官。《商君书·修权》:“夫廢法度而好私議﹐則姦臣鬻權以約禄﹐秩官之吏﹐隱下而漁民。”{高亨}注:“《爾雅·釋詁》:‘秩﹐常也。’秩官﹐常設的官。”【2】记载{周}代有关常任官制的图书。《国语·周语中》:“{周}之《秩官》有之曰:‘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候人爲導﹐卿出郊勞……百官以物至﹐賓入如歸。’”{韦昭}注:“《秩官》﹐{周}常官﹐篇名。”

  • 秩薪-汉语大词典

    秩薪

    【1】按规定数量交给官家的木柴。《淮南子·时则训》:“乃命四監收秩薪﹐以供寢廟及百祀之薪燎。”

  • 秩祀-汉语大词典

    秩祀

    【1】依礼分等级举行之祭。《孔丛子·论书》:“{孔子}曰:‘高山五嶽定其差﹐秩祀所視焉。’”{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庙碑》:“{唐}命秩祀﹐兹邑攸主。”{明}{许宗鲁}《东岳》诗:“秩祀嚴東土﹐明禋冠五宗。”{清}{姚鼐}《宋双忠祠碑文》:“今天子褒禮忠節﹐雖親與聖朝爲敵難而殞者﹐皆隆崇諡號﹐俾吏秩祀。”

  • 秩膳-汉语大词典

    秩膳

    【1】谓常备精美之食。《礼记·内则》:“大夫無秩膳。”{郑玄}注:“秩﹐常也。”{孙希旦}集解:“膳﹐美食也。秩膳﹐謂常置美食於左右﹐以備食也。”

  • 秩酒-汉语大词典

    秩酒

    【1】按常规赐与老臣的酒。《周礼·天官·酒正》:“凡有秩酒者﹐以書契授之。”{贾公彦}疏:“秩﹐常也。謂若老臣年九十已上﹐常與之酒。”{宋}{王禹偁}《求致仕第三表》:“俸禄錫齎﹐聚之則何啻萬金;官爵階勳﹐數之則無非一品。日有秩酒﹐月有飡錢﹐奉此一身﹐已踰二紀。”

  • 秩敘-汉语大词典

    秩敘

    【1】谓依班次受禄。《周礼·天官·宫伯》﹕“掌其政令﹐行其秩敘﹐作其徒役之事。”{贾公彦}疏﹕“秩﹐謂依班次受禄﹔敘者﹐才蓺高下爲次第。”一说﹐秩叙谓士庶子更番宿卫之次第。一月之次谓之秩﹐一岁之次谓之叙。见{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八。【2】正常的次序。《周礼·地官·乡师》:“凡邦事﹐令作秩敘。”{郑玄}注:“秩﹐常也;敘﹐猶次也。事有常次﹐則不偪匱。”{贾公彦}疏:“謂營作之事多少﹐有常事﹐有次敘﹐則不爲偪迫﹐又不匱乏。”【3】犹秩序﹐次第。{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王禘》:“此篇略釋三禮之義﹐皆禮之大者﹐先王所以順天之秩敘而精其義者也。”{清}{刘大櫆}《续泰伯高于文王》:“當是時﹐天命之眷顧者﹐{周}也;人心之嚮往者﹐{周}也。{周}之代{商}﹐如春之代冬﹐其秩敘當然。”

  • 秩次-汉语大词典

    秩次

    【1】谓秩禄等级的高低。《汉书·江充传》:“令各以秩次輸錢北軍﹐凡數千萬。”《後汉书·百官志五》:“侯國之相﹐秩次亦如之。”{唐}{韩愈}《送郑校理序》:“校理則用天下之名能文學者﹐苟在選﹐不計其秩次﹐惟所用之。”

  • 秩服-汉语大词典

    秩服

    【1】爵禄与服饰的等级。《史记·齐太公世家》:“{釐公}同母弟{夷仲年}死。其子曰{公孫無知}﹐{釐公}愛之﹐令其秩服奉養比太子。”

  • 秩俸-汉语大词典

    秩俸

    【1】秩禄。《後汉书·寇恂传》:“{恂}經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俸﹐厚施朋友﹑故人及從吏士。”《南齐书·豫章王嶷传》:“{宋氏}以來﹐州郡秩俸及供給﹐多隨土所出﹐無有定准。”《北史·裴政传》:“由是出爲{襄州}總管﹐妻子不之官﹐所受秩俸﹐散給僚吏。”

  • 秩分-汉语大词典

    秩分

    【1】官位名分。《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向荣奏稿》:“各路帶兵之副將﹐秩分相等﹐誠恐事權難以歸一﹐未免呼應不靈。”

  • 秩如-汉语大词典

    秩如

    【1】条理井然貌。{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序》:“而{三代}以上之音﹐部分秩如﹐至賾而不可亂。”{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雖詁經考古﹐遠遜{東原}﹐然條理秩如﹐以簡明爲主﹐無復枝蔓之詞﹐若{高郵}{王氏}﹑{儀徵}{阮氏}是也。”

  • 秩飯-汉语大词典

    秩飯

    【1】犹官俸。《新唐书·宦者传上·鱼朝恩》:“又賜錢千萬﹐取子錢供秩飯。”

  • 秩粟-汉语大词典

    秩粟

    【1】谓俸米。《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當此之爲﹐{子路}以其私秩粟爲漿飯﹐要作溝者於{五父}之衢而飡之。”

  • 稱秩-汉语大词典

    稱秩

    【1】谓按照次序举行。《书·洛诰》:“惇宗將禮﹐稱秩元祀。”{曾运乾}正读:“稱﹐舉;秩﹐次序也。”

  • 穹秩-汉语大词典

    穹秩

    【1】高爵厚禄。{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土司·夷酋三公》:“夷酋得王號者……皆以穹秩覊縻之耳。”

  • 考秩-汉语大词典

    考秩

    【1】考定禄秩或品秩。{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颂德》:“在官有異政﹐考秩已終﹐吏人立碑頌德者﹐皆須審詳事實。”{宋}{王溥}《唐会要·考下》:“又近日諸州府所申考解﹐皆不指言善最﹐或漫稱考秩﹐或廣説門資﹐既乖令文﹐實爲繁弊。自今以後﹐如有此色﹐并請准令降其考第。”按﹐考满上第者增秩增俸﹐是为“上考”﹐亦曰“考最”。【2】指官吏的一届任期。{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本縣令{李君奭}有異政﹐考秩已滿﹐百姓借留。”

  • 職秩-汉语大词典

    職秩

    【1】职位与官俸。《孔丛子·陈士义》:“{子順}相{魏}﹐改嬖寵之官﹐以事賢才﹐奪無任之禄﹐以賜有功者﹐諸喪職秩者不悦﹐乃造謗言。”《左传·昭公二十二年》:“{王子朝}因舊官百工之喪職秩者﹐與{景}{靈}之族以作亂。”

  • 要秩-汉语大词典

    要秩

    【1】要职。{唐}{元稹}《薛公神道碑文铭》:“近世諸{薛}羣從伯季﹐死喪猶相功縗者數十人﹐迭居中外要秩﹐皆{邠州}刺史{寶胤}之二世﹑三世孫。”

  • 臺秩-汉语大词典

    臺秩

    【1】台省的官职﹑品级。指高位。{清}{黄六鸿}《福惠全书·稟启·候水巡台》:“花飛片楮﹐自升華于臺秩。”

  • 罷秩-汉语大词典

    罷秩

    【1】罢官。{唐}{张读}《宣室志》卷二:“{陳郡}{袁生}者嘗任參軍於{唐安}﹐罷秩﹐遊{巴川}。”{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勉}罷秩﹐客游{河北}偶見故囚。”

  • 第秩-汉语大词典

    第秩

    【1】官阶品级。《宋书·荀伯子传》:“故太保{衞瓘}本爵{蕭陽縣公}﹐既被横禍﹐及進第秩﹐始贈{蘭陵}﹐又轉{江夏}。”

  • 篇秩-汉语大词典

    篇秩

    【1】书籍的篇卷。{宋}{王安石}《进熙宁编敕表》:“具慚淺學﹐莫副詳延﹐屢彌歲午﹐僅就篇秩﹐删除煩復﹐搜補闕遺。”

  • 粟秩-汉语大词典

    粟秩

    【1】俸禄。古时以粟米支俸, 故称。{汉}{刘向}《说苑·正谏》:“民有飢色﹐而馬有粟秩。”

  • 華秩-汉语大词典

    華秩

    【1】显位; 高阶。{宋}{梅尧臣}《李少傅郑圃佚老亭》诗:“我公謝鼎司﹐嗣子都華秩。”{明}{李东阳}《求退录》:“若復冒殊恩﹐驟陞華秩﹐尤恐年輕力弱﹐弗任驅馳。”

  • 豐秩-汉语大词典

    豐秩

    【1】丰厚的俸禄。{宋}{宋祁}《益州谢上表》:“今又走五千里之遠﹐委西南面之雄﹐躐進華資﹐冒取豐秩﹐斷斷之伎斯罄﹐悠悠之言云何。”

  • 貶秩-汉语大词典

    貶秩

    【1】贬职;削减俸禄。《史记·平準书》:“{元封}元年﹐{卜式}貶秩爲太子太傅。”{宋}{李若水}《上何右丞书》:“小則削職貶秩﹐大則走瘴嶺﹐錮海島。”{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一》:“或貶秩﹐則立仗﹐必居所貶之位﹐不敢仍常立﹐甚可怪也。”{清}{无名氏}《燕京杂记》:“〔象〕如獲罪貶秩﹐則立仗時退居貶所﹐不敢復立原處。”

  • 貳秩-汉语大词典

    貳秩

    【1】指二品官。{明}{李开先}《赠高泉谢方伯》诗:“貳秩今方伯﹐三台古上卿;行看辭簿領﹐特簡秉鈞衡。”按﹐{明}{清}布政使﹑巡抚称方伯。

  • 貴秩-汉语大词典

    貴秩

    【1】尊贵的职位。秩,官职的品级。{唐}{刘禹锡}《唐故朝议郎守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司空奚公神道碑》:“第二子{敬則}﹐歷太僕少卿﹐今爲{濮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賜金紫﹐以廉最就加貴秩﹐俾視九卿。”{唐}{钱珝}《代史馆相公让官第一表》:“且陛下示以殊恩﹐增其貴秩﹐當庶事苟同﹐未稱在衆心。”{清}{唐堂}《与减斋舅氏书》:“舅氏之明達俊偉﹐宜救{八閩}之艱危﹐毋圖一身之貴秩;宜秉正而自持﹐毋隨人而作止。”

  • 資秩-汉语大词典

    資秩

    【1】资历和品级。{唐}{白居易}《杨嗣复可库部郎中知制诰制》:“惟其人是用﹐不限於資秩職署焉。”{元}{黄溍}《翰林国史院题名记》:“是用蒐羅故牘﹐考其姓名﹑資秩﹑遷次而刻諸石﹐庶來者有考焉。”{明}{李东阳}《与蒋宗谊书》:“古之人不合則去﹐未聞以資秩之卑下爲辱也。”

  • 賓秩-汉语大词典

    賓秩

    【1】官吏的俸禄。{唐}{孟郊}《立德新居》诗之三:“賓秩已覺厚﹐私儲常恐多。”

  • 賞秩-汉语大词典

    賞秩

    【1】赐以禄位。《南史·宋南郡王义宣传》:“降{愷}爲{宜陽縣王}﹐將佐以下﹐並皆賞秩。”

  • 視秩-汉语大词典

    視秩

    【1】比照品级次第。{宋}{孙洙}《邢氏进号贤妃制》:“王公大寢﹐崇建婦官﹐天極四星﹐垂著妃象﹐所以協宣陰教﹐助穆宸闈﹐矧視秩于上公﹐必敷求于淑哲。”《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以右丞{葉李}爲平章政事﹐{李}固辭﹐許之;賜以玉帶﹐視秩一品。”

  • 親秩-汉语大词典

    親秩

    【1】按亲戚亲疏血统远近所定的顺序。《後汉书·质帝纪》:“其令{恭陵}次{康陵}﹐{憲陵}次{恭陵}﹐以序親秩﹐爲萬世法。”

  • 釐秩-汉语大词典

    釐秩

    【1】整理编次。{田北湖}《论文章源流》:“仰觀俯察﹐明義開宗﹐釐秩典要﹐垂布型範。”

  • 部秩-汉语大词典

    部秩

    【1】部帙。{唐}{王建}《送司空神童》诗:“暗寫五經收部秩﹐初年七歲着衫衣。”

  • 郎秩-汉语大词典

    郎秩

    【1】郎官的职位﹑品级。{明}{无名氏}《四贤记·致归》:“[外]夫人﹐我{許益}官爲郎秩﹐冷擬廣文。報績三周﹐淹留十載。”

  • 進秩-汉语大词典

    進秩

    【1】进升官职;增加俸禄。{清}{钮琇}《觚賸·雪遘》:“〔{吴六奇}〕遂心喜自負﹐獲以奮跡行伍﹐進秩元戎。”《宋史·食货志下四》:“{政和}六年﹐鹽課通及四千萬緡﹐官吏皆進秩。”《艺文类聚》卷四五引{晋}{李重}《杂奏议》:“其有殊勳者﹐輒璽書勉勵﹐或賜爵進秩﹐禮遇豐厚。”

  • 逾次超秩-汉语大词典

    逾次超秩

    【1】犹言越过次序。{林纾}《赠伍昭扆太守序》:“久之﹐榮於時階進於顯密之途﹐則非循銓資﹐託引援﹐未有逾次超秩﹐用才地以自進者也。”

  • 遷秩-汉语大词典

    遷秩

    【1】旧指官员晋级。{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詔書遷秩﹐百姓舉車﹐立廟生事﹐樹碑頌德。”{清}{昭槤}《啸亭杂录·平定回部本末》:“封{兆文毅}爲一等公﹐{富將軍}{德}爲一等侯﹐餘遷秩有差。”{宋}{郭彖}《睽车志》卷六:“不逾年﹐凡四遷秩。”

  • 解秩-汉语大词典

    解秩

    【1】免去官职。{宋}{文莹}《玉壶清话·江南遗事》:“甫及滿任﹐解秩歸田﹐縣人緣河泣涕﹐挽舟酷留﹐凡不絶者三日。”{夏仁虎}《旧京琐记·宫闱》:“〔{桂公祥}〕破例授工尚﹐不三月﹐卒令解秩﹐以其不稱職﹐恐滋物議也。”

  • 試秩-汉语大词典

    試秩

    【1】试用的没有正式任命的官员。《宋史·职官志十》:“試秩則大理司直﹑評事﹑祕書省校書郎。”

  • 詩秩-汉语大词典

    詩秩

    同“[詩帙]”【1】{唐}{白居易}《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放之》诗之一:“已向微陽前﹐暖酒開詩秩。”

  • 謝秩-汉语大词典

    謝秩

    【1】谓任期满而离职。{唐}{李景亮}《人虎传》:“及謝秩﹐則退歸閒適﹐不與人通者近歲餘。”

  • 辨秩-汉语大词典

    辨秩

    【1】分别次序的先后。《周礼·春官·冯相氏》“辨其叙事以會天位”{汉}{郑玄}注:“謂若仲春辨秩東作﹐仲夏辨秩南譌﹐仲秋辨秩西成﹐仲冬辨在朔易。”一本作“辯秩”。{汉}{应劭}《风俗通·祀典·雄鸡》:“《青史子》書説:‘鷄者﹐東方之牲也﹐歲終更始﹐辨秩東作。萬物觸户而出。故以鷄祀祭也。’”

  • 辭秩-汉语大词典

    辭秩

    【1】犹辞官。{明}{高启}《始归田园》诗之一:“辭秩還故里﹐永言遂遐心。”{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馆会宴见忆》诗:“之子亦辭秩﹐高蹤罷馳驅。”

  • 降秩-汉语大词典

    降秩

    【1】贬降官秩。《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帝慰諭久之﹐乃命學士{劉筠}草制﹐各降秩一級﹐罷相。”{宋}{叶適} 《厉领卫墓志铭》:“又用中司疏﹐降秩徙{邵州}。”

  • 階秩-汉语大词典

    階秩

    【1】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明}{李东阳}《拟杨文懿公谥议》:“而階秩之多寡﹐年壽之修短﹐以彼較此﹐亦有可論。”{唐}{元稹}《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制》:“或扈從於艱難之際﹐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資﹐用優階秩。”《旧唐书·魏玄同传》:“復患階秩雖同﹐人才異等﹐身且濫進﹐鑒豈知人?”

  • 鐫秩-汉语大词典

    鐫秩

    亦作“[鎸秩]”【1】谓降级或降职。{宋}{俞文豹}《吹剑录》:“{董鉅堂}爲{鎮江}倅牒漕試﹐已十七人﹐求者未已。{文豹}因進過額之説。公曰:‘過額不過鐫秩﹐若成得一士友﹐何惜一官。’”{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此地繁劇﹐吾失於呵護﹐致疫鬼誤入孝子節婦家﹐損傷童稚﹐今鎸秩去矣。”{明}{沈德符}《野獲编·列朝二·世宗圣孝》:“吏部尚書{廖紀}復疏謂‘{登}以母老赴官偶遲﹐宜鐫秩示罰’。上命降職三級﹐特改京官﹐以便其母就禄。”

  • 開秩-汉语大词典

    開秩

    亦作“[開袠]”【1】犹开卷。{南朝} {梁}{江淹}《杂体诗·效谢惠连<赠别>》:“點翰詠新賞﹐開袠瑩所疑。”【2】指每个十年的第一年(如十一年,二十一年等)。因十年为一秩,故称。语本{唐}{白居易}《思旧》诗:“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清史稿·高宗纪二》:“十一年春正月庚午﹐以紀年開袠﹐命減刑。”《清史稿·穆宗纪二》:“十一年壬申春正月丙戌朔﹐停筵宴。乙丑﹐以紀年開秩論減刑。”

  • 誾誾秩秩-汉语大词典

    誾誾秩秩

    【1】人才众多貌。《新唐书·儒学传序》:“紆侈袂﹐曳方履﹐誾誾秩秩﹐雖{三代}之盛﹐所未聞也。”

  • 頒秩-汉语大词典

    頒秩

    【1】谓赐授官位。{唐}{韦缜}《读春令赋》:“曉色分於丹陛﹐韶華發於紫宸。遂焕爵以頒秩﹐乃布德而昭仁。”

  • 顯秩-汉语大词典

    顯秩

    【1】显赫的官位。{明}{陈汝元}《金莲记·控代》:“想{蘇軾}自負奇才﹐覬臻顯秩﹐今置外郡﹐中多觖望耳。”{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骆文忠公遗爱》:“其他以殺賊躋顯秩者﹐尤不可數計。”{晋}{潘岳}《杨荆州诔》:“用錫土宇﹐膺兹顯秩。”

  • 高秩-汉语大词典

    高秩

    【1】优厚的俸禄;高爵位。{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拾遺徵君若不至﹐必加高秩﹐如是則辭少就多。”《後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高秩厚禮﹐允荅元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