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何)是什么意思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反义词词典
平面几何←→立体几何píngmiànjǐhé-lìtǐjǐhé
【词性】:名
平面几何:研究平面上几何图形的性质的学科。
立体几何:研究空间图形性质的学科。
【例】 初中学平面几何,高中学立体几何。
平面几何学←→立体几何学-反义词词典
平面几何学←→立体几何学píngmiànjǐhéxué-lìtǐjǐhéxué
【词性】:名
平面几何学:平面几何。
立体几何学:立体几何。
【例】要先学好平面几何学,才能进一步学立体几何学。
非……而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非……而何fēi……ér hé
凝固格式
用先否定后反诘的方式,表示强烈的肯定。义即“不是……又是什么”、“只能是……”。充当句子谓语。“非……而谁”、“非……而奚”义同。①国胜君亡,非祸而何?(《左传·哀公元年》)——句义:国家被别国战胜,国君出奔外国,不是祸又是什么?②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史记·陈丞相世家》)③然人之所以能视听言动,非天而何?(《朱子语类·释明明德》)——非天而何:不是上天的旨意使然又是什么?④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左传·宣公二年》)——宣子:赵盾。正卿:上卿,最高执政大臣。亡不越竟:奔亡却没出国境。反不讨贼:回朝廷后又没有诛讨弑君的凶手。⑤问:“如何是佛?”师曰:“清潭对面,非佛而谁?”(《祖堂集·十四》)⑥逢滑当公而进曰:“吴未有福,荆未有祸。”公曰:“国胜君出,非祸而奚?”(《说苑·善说》)——国胜君出:国家被战胜,国君出奔国外。奚:何。
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hé
疑问代词
一、用来询问事物,义即“什么”。
(一)作主语。①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左传·昭公三年》)——鬻(yù)踊(yóng)者:卖假脚的。屦(jù):用葛、麻等制成的鞋。②河伯曰:“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络〕马首,穿牛鼻,是谓人。”(《庄子·秋水》)——天:天然的。人:人为的。落马首:用辔头络住马嘴。③〔武帝〕尝问周舍曰:“何谓四声?”舍曰:“‘天子圣哲’是也。”(《南史·沈约传》)
(二)作谓语,一般在主语后。也可提至主语前构成倒装句。①地震者何?动地也。(《公羊传·文公九年》)②大阅者何?阅兵车也。(《谷梁传·桓公六年》)——阅:检阅。③孔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论语·颜渊》)——何哉,尔所谓“达”者:你所说的“达”是什么呢?“何”作谓语,在主语前,构成倒装句。在邦:治理国家,指做官。闻:有名望。④僧孺初读《孝经》,问授者曰:“此书何所述?”曰:“论忠孝二事。”(《南史·王僧孺传》)——何所述:所说的是什么。这是个小句,“何”为小句谓语,提至主语“所述”前。⑤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南史·孔靖传》)——何所不为:所不为者何。这个小句的谓语“何”在其主语“所不为”之前。
(三)作动词宾语,大多在动词前,偶有在动词后者。作“云”、“言”、“为”的宾语,多在后。①景公问于晏子曰:“为政何患?”晏子对曰:“患善恶之不分。”(《晏子春秋·内篇问上》)②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曹子曰:“愿求汶阳之田。”(《公羊传·庄公十三年》)③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论语·子张》)——可者与之:可交的人便跟他交往。拒:拒绝。④四人俱拜于前,小史窃言。武帝问:“言何?”(《汉书·田广明传》)——窃言:小声说话。⑤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汉书·陈馀传》)
(四)作介词宾语,多在介词前,也有在介词后者。汉代以后,“何”在介词后的情况始多见。①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②二野父争鸡,琰各问:“何以食鸡?”一人云粟,一人云豆。乃破鸡,得粟,罪言豆者。(《南史·傅琰传》)——野父:村民(男性)。食(sì):喂。罪言豆者:归罪于说用豆喂鸡的人。③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④武侯问曰:“兵以何为胜?”吴子曰:“兵以治为胜。”(《吴子·治兵》)——兵:军队。治:管理训练。⑤善庆曰:“……再问我佛如来,以何为体?”道安答曰:“……我佛以慈悲为体。”(《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⑥僧问:“苦海波深,以何为船筏?”师曰:“以木为船筏。”(《五灯会元·大颠宝通禅师》)
二、用于询问人,义即“谁”、“什么人”、“谁那儿”。
(一)作主语。用例罕见。①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汉书·韩信传》)——道:方针,策略。何不诛:谁(指敌对国家的首领)不被诛灭。
(二)作谓语。①孟子者何?昭公夫人也。(《谷梁传·僖公十二年》)②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公羊传·隐公元年》)③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说苑·复恩》)——主晋祀者:主持晋国祭祀大事的人。实指主持晋国政事的君主。
(三)作宾语或介词宾语。①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小雅·蓼莪》)——怙(hù)、恃(shì):依靠。②〔高祖〕问曰:“若何有?”对曰:“奋独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琴。”(《史记·万石张叔列传》)——若何有:你〔家〕有什么人。③齐景公谓子贡曰:“先生何师?”对曰:“师仲尼。”(《韩诗外传·卷八第十四章》)——何师:师从谁。④然则义何从出?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墨子·天志中》)——义何从出:合宜的道德准则从谁那儿产生?知:通“智”。⑤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北史·崔逞传》)——于何闻过:从谁那儿听到批评。⑥上问:“从何得知?”曰:“陈恕告臣。”(《宋史·樊知古传》)——从何得知:从谁那儿听说的。
三、用于抉择问句中。义即“哪一处地方”、“哪种事物”、“哪个”、“谁人”、“什么的”、“哪种的”。
(一)作主语。①封略之内,何非君土?(《左传·昭公七年》)——句义:疆界之内,哪一处地方不是国君的土地?②是故道德之用,莫大于气……天之以动,地之以静,日之以光,月之以明,四时五行,鬼神人民,亿兆丑类,何非气然?(《潜夫论·本训》)——天之以动:天以之动,天因它而运转。丑类:同类。何非气然:什么不是气使之如此的。③有生即有死,何后复何先?(《王梵志诗校辑·古来服丹石》)——何后复何先:〔生与死〕哪个在后又哪个在先?
(二)作宾语或介词宾语。①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奴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墨子·鲁问》)奴马:驽马,劣等马。四隅之轮:指破旧的车子。②得珠者不得粟,得粟者不得珠,子将何择?(《说苑·反质》)——粟:谷子,这里泛指粮食。③通曰:“妇人有夫死三日而嫁者,有幽居守寡不出门者,足下即欲求妇,何取?”曰:“取不嫁者。”(《汉书·蒯通传》)——即:如。取:同“娶”。④堂溪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以瓦卮。”(《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卮(zhī):古代的酒器。当:底儿。
(三)作名词修饰语。①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世说新语·文学》)——因:趁。②文惠太子问颙:“菜食何味最胜?”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南史·周朗传》)——菘:蔬菜名,又名黄芽菜。
四、问原因或表示反诘。义即“为什么”、“怎么”、“怎么那么”。
(一)作谓语。一般在主语后,也有提至主语前构成倒装句的。①公怫然怒曰:“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晏子对曰:“今日见怯君一,谀臣三人,是以大笑。”(《晏子春秋·外篇》)——怯君:怯弱之君。谀臣:谗谀之臣。②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说苑·复恩》)——亡:逃亡在外国。反国:回国。③钟子期夜闻击磬声者而悲,旦召问之曰:“何哉,子之击磬若此之悲也?”(《新序·杂事》)——句义:钟子期夜里听到击罄之声,音调悲哀,早晨召见击罄人问道:“你击罄的声音如此悲哀,为什么呢?”
(二)用于动词前作状语。①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哂(shěn):耻笑。让:谦虚。②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说苑·立节》)——相:以……为相。
(三)用于助动词前,用疑问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①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以位:论地位。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友:做朋友。②臣,亡国之臣,何足问?(《史记·秦本纪》)——何足问:哪里值得您向我征询意见?③汝形容未胜衣甲,何可入阵?(《旧唐书·罗世信传》)
(四)用于谓语或小句前,表示疑问兼感叹语气。①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曹植集·赠白马王彪》)②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汉书·项籍传》)——是何楚人多也:这里楚人怎么那么多呀!③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列子·说符》)——亡:丢失。何追者之众:追的人怎么那么多!
何当-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当hé dāng
疑问代词
用于动词前,询问动作何时施行。义即“什么时候”。①褚季野问孙盛:“卿国史何当成?”孙云:“久应竟,在公无暇,故至今日。”(《世说新语·排调》)——久应竟:很早就该写成。在公:身处公职。②泰始七年,又梦高帝乘船在广陵北渚,两腋下有翅不舒。伯玉问:“何当舒?”帝曰:“却后三年。”(《南史·荀伯玉传》)——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舒:舒展。却后三年:三年以后。③曰:“曹州刺史何当入朝?”或曰:“即今冬也。”(《北史·柳裘传》)④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紫骝马歌辞》)⑤借问陇西行,何当驱马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庾肩吾:陇西行》)⑥何当报恩罢,驱车还北郭?(《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吴均:奉使庐陵诗》)
何等-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等hé děng
疑问代词
一、用来询问事物,义即“什么”。可作主语、谓语、宾语。①炅密谋袭璜,事觉,收炅,呵曰:“晋贼!”炅厉声曰:“吴狗!何等为贼?”(《晋书·陶璜传》)——觉:被发现。呵:叱骂。②何等为五?谓生时、眠时、淫时、嗔时、死时。(《太平广记·龙三·俱名国》)③公令曰:“子之所以教寡人者何等也?”(《新序·杂事》)④实黄帝者,何等也?(《论衡·道虚》)⑤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论衡·非韩》)⑥忽闻山东崩圮,殷殷如雷声,烈不知何等。往视之,乃见山破石裂数百丈,两畔皆是青石。(《太平广记·神仙九·王烈》)——圮(pǐ):倒塌。
二、询问情状,作名词修饰语,义即“什么样的”。①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三国志·吴书·吴主传》)②文宣尝登并州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此何等城?”或曰:“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北史·唐邕传》)——金城汤池:防守坚固不可攻破的城邑。金:表示坚固。汤池:有滚烫的水在内的护城河,喻坚牢。
何故-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故hé gù
短语
“何故”用来询问原因,义即“什么缘故”、“为什么”。
一、作谓语。①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何故?”(《左传·僖公四年》)——楚子使与师言:楚君派遣使者到军中交涉。虞:料到。涉:犯。②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国语·晋语八》)③今吾在难,此正子报怨之时,而逃我者三,何故哉?(《孔子家语·致思》)——在难:在危难中。报怨:报仇。逃我者三:让我脱逃三次。④又问:“郎主待汝有恩,汝亡何故?”进曰:“锦衣玉食亦不恋也。”(《宋史·阎进传》)亡:逃跑。
二、在动词前作状语,或在“何故”与后面的动词之间有“而”连接。①楚成王兴师问曰:“何故涉吾地?”(《史记·齐太公世家》)——涉:进入,侵入。②太祖责之曰:“汝何故劝刘钧举兵助李筠反耶?”(《宋史·北汉刘氏传》)③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起居,意常郁郁,以是亡耳。”(《辽史·张砺传》)——亡:逃亡。④旁邻窥墙而问之曰:“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对曰:“吾国将亡。”(《说苑·权谋》)⑤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单独成句,用来设问。义即“为什么”。①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墨子·贵义》)——处:闲呆着。益急:越发困窘。②故周以之存,汉以之亡。夫何故哉?岂世乏曩时之臣,士无匡合之志欤?(《晋书·陆机传》)——曩时:昔时。匡合: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简称。
何遽-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遽hé jù
短语
用于动词前询问原因或表示反诘。义即“怎么就”、“怎么竟”。①室有百户,闭其一,盗何遽无从入?(《淮南子·人间训》)——户:门。盗何遽无从入:盗贼怎么就没有空隙可钻?②我不如往。往,何遽必辱?(《史记·郑世家》)③佗大笑曰:“……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汉书·陆贾传》)——使:假使。不若汉:不如汉朝皇帝。④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旧唐书·方技列传》)——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你应试将此书加以深入研讨,怎么就〔把书〕还给我呢?⑤临问,恻然曰:“方赖卿谋国事,何遽被疾?”(《宋史·明镐传》)——何遽被疾:怎么竟身染疾病?
何况-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况hé kuàng
连词
用于递进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更进一层。①知氏、孟尝犹有死士,何况将军之门?(《汉书·谷永传》)——死士:愿为之赴死之士。②布衣皆得风议,何况公卿之史乎?(《盐铁论·刺议》)——风议:议论国事。公卿之史:公卿官吏。③夫一麂之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训》)——麂(jǐ):小鹿。不忍:不忍心伤害。④富贵功名,本来无意,何况如今?(《全宋词·张孝祥:柳梢青》)
何乃-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乃hé nǎi
副词
用于动词前,询问动作施行的原因。义即“为什么”、“怎么”。①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②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句义:指责罪恶限于有罪者自身,为什么竟连及父祖呢?③我受国恩,所以然耳。今卿等何乃相伴死乎?(《旧唐书·忠义列传》)——相伴死:陪我一起死。
连词
用于递进复句的后一分句之首,表示更进一层。义即“何况”。①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何乃故也:何况是前任〔将军〕呢?②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史记·东越列传》)——句义:再说,秦连咸阳都放弃了,何况是东越呢?③两人同床卧,仁窃言曰:“不知人哉,家监也!”任安曰:“将军尚不知人,何乃家监也?”(《史记·田叔列传》)——家监(jiàn):家臣。
何乃……为-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乃……为hé nǎi……wéi
凝固格式
用来询问原因,义即“为什么……呢”。①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倍:通“背”。污王:玷污王。②及就席,上曰:“何乃迟为?”对曰:“自地升天,理不得速。”(《南史·张邵传》)——何乃迟为:为什么来迟了呢?③我须与汝战,何乃降为?(《旧唐书·回纥列传》)——降:投降。
何其-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其hé qí
副词
一、用于谓语前或小句前,询问原因。义即“为什么”。①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诗经·邶风·旄丘》)——句义:为什么久居不动身?一定是有人相伴随。为什么时间这样久?其中必定有原因。②天地之性人为贵。岂天祸为贵者作,不为贱者设哉?何其性类同而祸患别也?(《论衡·辨祟》)——性类同:〔贵者与贱者〕的性质和类别相同(都属于人)。
二、表示疑问兼感叹语气。义即“多么”、“怎么那么”、“怎么……那么”。①悲夫!士何其易得而难用也!(《战国策·齐策四》)——难用:关键时刻用不上。②先生之衣何其恶也!(《吕氏春秋·顺说》)——恶:粗劣。③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孟子·尽心上》)——君:君主。“何其”句:怎么他的声音那么像我的君主呢!
何如-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如hé rú
短语
一、“何如”询问方法,义即“怎么办”、“怎么”。
(一)作谓语。①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左传·僖公九年》)——三怨:申生、重耳、夷吾的党羽。死之:为国君而死。②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全唐诗·白居易:杜陵叟》)③帝问庭:“彼今夜当何如?”庭奏:“必遁去。”(《元史·李庭列传》)——庭:李庭。
(二)作状语。①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欲论吾国之士,与之治国,敢问:何如取之邪?”(《荀子·哀公》)——论(lún):选择取:选取。②骨法不同,姓名不等,身形殊状,生出异上,虽复有圣,何如知之?(《论衡·详瑞》)
二、询问情状。义即“怎么样”、“什么样的”。
(一)作主语。①何如为大误?人户马牛及诸货财值过六百六十钱为大误,其它为小。(《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大误:大错。值:价值。②何如为大痍?大痍者,肢或未断,及将长令二人扶出之,为大痍。(《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大痍(yí):重伤。将长:《商君书·境内》:“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出:归。
(二)作谓语。①公曰:“其热何如?”曰:“如日。”“其色何如?”曰:“如苍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热:热度,温度。②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二句:交换孩子而吃他们的肉,劈碎骸骨去烧饭。③问妇人曰:“天子何如?”答曰:“颠颠痴痴,何成天子?”(《北史·齐本纪》)
(三)充当紧缩句的前一部分,与后一部分间用“斯”、“则”连接。①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论语·尧曰》)——“何如”句:怎么样就可以从政了?②敢问,《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孔子家语·论礼》)——谓:称得上。③陈子曰:“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孟子曰:“所就三,所去三。”(《孟子·告子下》)——就:采纳,实行。去:去掉,远离。三:三种东西。④何如则可谓救世矣?曰:若申伯仲山甫可谓救世矣。(《韩诗外传·卷八第三章》)
(四)在名词前作修饰语,或在“者”前作修饰语。①子路问于孔子曰:“管仲何如人也?”子曰:“大人也。”(《说苑·善说》)——何如人:什么样的人。②客又问:“德远何如人?”曰:“贤人也。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馀而才不足。”(《宋史·苏云卿传》)——第:只是。长于:善于。③王曰:“子之所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者也?”对曰:“臣闻之: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战国策·燕策一》)——过:过失。
三、征询对方的意见和看法。义即“〔你看〕怎么样”、“行不行”。
(一)作谓语。①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好(hào):喜欢。恶(wù):讨厌。②公曰:“吾欲居西方,何如?”对曰:“其民贪而好利,难久居。”(《史记·郑世家》)
(二)作宾语,动词多为“以为”、“谓”。①秦攻宜阳,周君谓赵累曰:“子以为何如?”对曰:“宜阳必拔也。”(《战国策·东周策》)——拔:攻取。②帝又曰:“……朕救焚拯溺,思革其弊,欲以府库及三台杂物散之百姓,公以为何如?”安生曰:“昔武王克商,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陛下此诏,异代同美。”(《北史·熊安生传》)——救焚拯溺: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焚:火灾。溺,落水。三台:宫殿名。③帝谓淹曰:“天下纷纷若是,君谓何如?”(《南史·江淹传》)
四、用于比较问句中参与比较的两项之间。义即“ ”、“……与……相比怎么样”。①权问诸葛恪曰:“樊建何如宗预也?”恪对曰:“才识不及预,而雅性过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雅性:素性,本性。②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世说新语·任诞》)——垒块:心中郁结的不平之气。③问:“晋朝京师何如今日?”逸曰:“晋时民少于今日,王侯第宅与今日相似。”(《洛阳伽蓝记·城东》)④为问武昌城下月,定何如、扬子江头柳?(《全宋词·刘过:贺新郎·赠邻人朱唐卿》)——定:究竟。⑤李笑曰:“君视妾何如莲香美?”曰:“可称两绝。”(《聊斋志异·莲香》)
何若-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若hé ruò
短语
一、“何若”可用来询问方法,义即“怎么办”、“怎么做法”、“怎么”。
(一)作谓语。①曰:“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墨子·天志下》)②齐侯问于晏子曰:“忠臣之事其君何若?”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说苑·臣术》)——事:侍奉。
(二)作状语。①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若而有功:怎么〔去〕建立功业。而,连接状语与谓语动词的连词。②于是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有功?”……广武君对曰:“当今之计,不如按甲休兵,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汉书·韩信传》)
二、用来征询对方意见。义即“〔你看〕怎么样”、“行不行”。可作谓语,或作意谓性动词的宾语。①苏秦见燕王曰:“……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王曰:“足矣。”(《史记·苏秦列传》)——事:服事,侍奉。②王曰:“女以为何若?”对曰:“王不如因以为己善。”(《战国策·齐策六》)——因以为己善:顺势把这件事转化为自己的行善之举。
三、询问情状。义即“怎么样”、“什么样的”。
(一)作谓语。①谓其侍者曰:“我何若?”侍者曰:“公姣且丽。”(《吕氏春秋·达郁》)——姣(jiāo):美好。②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说苑·善说》)③叶公诸梁问乐王鲋曰:“晋大夫赵文子为人何若?”对曰:“好学而受规谏。”(《新序·杂事四》)
(二)作名词修饰语。①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舍:舍弃。文轩(xuān):饰有文采的车。敝舆:破旧的车。褐:粗劣的衣服。粱:好米。糟:酿酒剩下的渣子。
三、用于比较问句中参与比较的两项之间。义即“……比……怎么样”“……哪如……”。①公德于檦何若李敷之德于公?公昔忍于敷,檦今敢不忍公乎?(《北史·李訢传》)——德:有恩德。②然坐而待毙何若伏而俟命?(《新五代史·唐臣传》)——俟(sì):等待。
何事-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事hé shì
短语
用来询问原因。义即“为什么”、“怎么”。
一、用于谓语前作状语。①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地北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蔡琰:胡笳十八拍》)为:如果。②昭明历郡皆清勤,常谓人曰:“人生何事须聚畜?一身之外亦复何须?”(《南史·裴松之传》)——郡:作郡守。聚畜:聚敛财富。畜:蓄。③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全唐诗·李商隐: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红蕖(qú):荷花。离披:散落。④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全宋词·欧阳修:蝶恋花》)⑤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全宋词·陈亚:生查子》)——乡曲:家乡,故里。⑥鸳鸯一世不知愁,何事年来尽白头?(《全元散曲·乔吉:席上赋》)
二、用于小句前作状语。①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何事阴阳工,不遣雨雪来?(《岑参集·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阴阳工:主宰大自然者,造物主。②长安只千里,何事信音稀?(《岑参集·杨固店》)③楚云飞满长空,湘江不断东流。何事离多恨冗?夕阳低送,小楼数点残鸿。(《全元散曲·吴西逸:闲题》)——离多恨冗:离分很多别情绵长。
何谁-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谁hé shuí
疑问代词
用来询问人,义即“谁”。可作谓语,也可作宾语。作宾语时,或提至动词前,或在动词“为”后。“谁何”义同。①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文选·郭璞:游仙诗》)②吴王闻袁盎来,亦知其欲说己,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何准拜?”(《史记·吴王濞列传》)——说(shuì):说服。③王曰:“其为何谁?子以言之。”子胥曰:“姓要名离。”(《吴越春秋·吴王阖闾》)④〔子胥〕与语:“公为何谁矣?”曰:“渔父者子。”(《吴越春秋·吴王阖闾》)——者:之。⑤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史记·淮阴侯列传》)⑥问:“门外谁何?”(《唐宋传奇集·周秦行记》)
何似-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似hé sì
短语
一、用来询问情状。义即“怎么样”、“什么样的”。
(一)作谓语。①庾公问丞相:“蓝田何似?”王曰:“真独简贵,不减父祖;然旷淡处,故当不如尔。”(《世说新语·品藻》)——真独:真率独出。简贵:简约清高。旷淡处:心胸豁达淡于名利。尔:语气助词。②新买双溪定何似?馀生欲寄白云中。(《王右丞集·问寇校书双溪》)——定:究竟,到底。③王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行当何时至?土风复何似?”(《全唐诗·韩愈:泷吏》)——泷(lóng):急流的水。土风复何似:风土人情怎么样?④梁王问左右曰:“其人形容何似?”左右对曰:“使者晏子,极其丑陋。”(《敦煌变文集·晏子赋》)——形容:体态相貌。
(二)作名词修饰语。①桓玄问仲文:“卿家仲堪定是何似人?”仲文曰:“虽不能休明一世,足以映彻九泉。”(《世说新语·赏誉》)——休明:美好盛明。②君章云:“不审公谓谢尚何似人?”桓公曰:“仁祖是胜我许人。”(《世说新语·规箴》)——胜我许:比我强些。
二、用于比较问句中参与比较的两者之间,表示比较。义即“……哪如……”、“……比……怎么样”。①世事不同心事,新人何似故人?(《刘禹锡集·答乐天临都驿见赠》)②试问荣名、何似花前醉?(《全宋词·张抡:点绛唇》)③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全宋词·司马光:西江月》)④才子南游多远情,闲舟荡漾任春行。新安江上长如此,何似新安太守清?(《全唐诗·唐彦谦:送韦向之睦州谒使君》)⑤问浮名、何似身亲?(《全宋词·陆游:风入松》)
何……为-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为hé……wéi
凝固格式
用来询问原因,或表示反诘。义即“干吗……呢”、“为什么用得着……呢”、“哪里用得着”。①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后期:晚于约定的时间。②哀公曰:“止!吾将书子之言也。”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阴其树者,不折其枝。有臣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燕立以为相。(《韩诗外传·卷二第二十三章》)——食其食:吃器物里的食品。阴其树:在这棵树下乘凉。何书其言为:干吗要记录我的言语呢?③麾下犹数百人,劝策马逃去,奇骂曰:“大丈夫当尽节以报国,何走为?”(《宋史·忠义王奇传》)——何走为:干吗要逃跑呢?④士以盾蔽阙,阙却之曰:“汝辈亦有命,何蔽我为?”(《元史·余阙列传》)——阙:余阙。蔽我:掩护我。
何为-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为hé wèi
短语
用来询问原因。义即“为什么”。
一、作谓语,或单独成句。①王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老,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天下也。贵有德何为也?为其近于道也。(《礼记·祭义》)——贵有德:尊重有德行的人。贵贵:尊重有地位的人。②居有顷,闻上过,朱儒皆号泣顿首。上问:“何为?”对曰:“东方朔言上欲尽诛臣等。”(《汉书·东方朔传》)——上:君主,这里指汉武帝。朱儒:即“侏儒”,个子矮小的人。③辽西人见辽水中有浮棺,欲斫破之,棺中人语曰:“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海水坏我棺椁,是以漂流。汝斫我何为?”(《搜神记·辽水浮棺》)——斫(zhuó):砍。
二、在动词前作状语。有时在“何为”与其后的动词间有“而”连接。①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师:军队。②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史记·淮阴侯列传》)——次:依次。适:正好。③武谓曰:“梁已为侯景所败,王何为守此孤城?”修答:“守之以死,誓为断头将军。”(《南史·梁宗室列传下》)④宣孟问之曰:“女何为而饿若是?”对曰:“臣宦于绛,归而粮绝,羞行乞而憎自取,故至于此。”(《吕氏春秋·报更》)——宦:为官。⑤帝曰:“汝昔何为而来?今何为而去?”且问其所欲。(《元史·阿沙不花列传》)
何物-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物hé wù
疑问代词
一、用来询问事物。义即“什么”。
(一)作主语。①凡上者,民之表也,表正,何物不正?(《孔子家语·正言解》)——表:标准,典范。②问左右曰:“何物最黑?”对曰:“莫过漆。”《北齐书·高祖十一王列传》③何物与侬归去?有残妆。(《全宋词·苏轼:南歌子》)——侬:我。
(二)作谓语。①大鬼过后,捉得一小鬼,问:“此何物?”曰:“杀人以此矛戟。”(《搜神记·夏侯弘》)②又问:“囊中何物?”小儿笑曰:“眼睛也。”(《太平广记·妖怪·房集》)
(三)作宾语。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全唐诗·白居易:琵琶行》)——闻何物:听到了什么?②地尽有何物?天外复何之?(《樊川文集·杜秋娘》)——之:到。③谓法师曰:“且问法师一个小义:佛常骑何物?”法师答曰:“或坐千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太平广记·诙谐三·石动筩》)
(四)作介词宾语。①邕曰:“卿幽州人,以何物为宝?”答:“刺史严明,文武奉法,此幽州之宝也。”(《太平广记·俊辩二·杨玠》)——文武:文武官员。②问将何物为儿寿,付与家传万卷书。(《全宋词·张孝祥:平国弟生日》)——寿:庆贺生日。付:交付。
二、用来询问人,可问“是谁”,也可问某人是另一人的什么人(亲属关系)。义即“谁”、“什么人”。可作谓语和宾语。①酒酣,顾二王曰:“尔等皆何物,辄居雄藩?”(《资治通鉴·后唐纪·潞王清泰元年》)——辄居雄藩:总盘踞在藩镇。②卢志于众座问卢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于卢毓、卢珽。”(《世说新语·方正》)
三、询问情状,义即“什么”。“何物”与被修饰的名词一起,多构成贬义词语或詈词。①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北史·魏收传》)——共魏收作色:跟魏收翻脸。②何物虫狗,葬我著如此地?(《太平广记·冢墓一·唐尧臣》)——著:在。③群贼大怒曰:“何物老狗,敢辱我?”(《太平广记·报应四·陈哲》)
何暇-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暇hé xiá
短语
用于动词前,以反诘的形式表示无暇施行某种动作。义即“哪有闲功夫”、“哪里顾得上”。①汝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庄子·天地》)②所急者温饱而已,何暇及于仁义之事乎?(《魏书·太宗纪》)③五代之君,往往不得其死,何暇顾其后哉?(《新五代史·温韬传论》)——不得其死:不能寿终正寝。
何以-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以hé yǐ
短语
一、用来询问方法,义即“怎么办”、“怎么”。
(一)单独成句。①晏子将至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②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一日长乎尔:比你们年长一些。居:平日闲居。如或知尔:假如有人〔要〕了解你们。
(二)作状语。①桓公问于鲍叔曰:“将何以定社稷?”鲍叔曰:“得管仲与召忽,则社稷定矣。”(《管子·大匡》)②周公始封,太公问:“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而亲亲。”(《汉书·地理志》)③秋正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连处。(《漱玉集·青玉案》)④台臣曰:“钜夫南人,且年少。”帝大怒曰:“汝未用南人,何以知南人不可用?”(《元史·程钜夫列传》)
二、用来询问原因,义即“为什么”。
(一)单独成句。①廉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②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章》)
(二)作状语。①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曰:“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世说新语·言语》)——毓:钟毓。何以汗:为什么出汗。战战惶惶:害怕发抖。②上曰:“清,复何以获罪?”曰:“无以承奉要人。”(《南史·沈巑之传》)——清:清正廉洁。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承奉:奉迎。③帝曰:“我何以得天下?宋何以亡?”如德对曰:“陛下以福德胜之。襄、樊,宋咽喉也,咽喉被塞,不亡何待?”(《元史·管如德列传》)
何意-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意hé yì
短语
用于动词前,询问原因。义即“为什么”。①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尔:如此,这样。②有小弟子戏截蛇头来诣法和,法和曰:“汝何意杀蛇?”(《北齐书·陆法和传》——来诣:去至……那里。③整闻声仍打逡,范唤问:“何意打我儿?”(《文选·任昉:奏弹刘整》)——整:刘整。逡:刘逡。范:逡之母。
何因-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因hé yīn
短语
用于谓语前,询问原因。义即“什么原因”、“为什么”。①今政治和平,世无兵革,上下相安,何因当有大水一日暴至?(《汉书·王商传》)——当:会。②案《星传》,金、水二星常附日而行,冬十月,日旦在尾、箕,昏没于申南,而东井方出于寅北,二星何因背日而行?(《北史·高允传》)——旦:早晨。昏:黄昏。尾、箕:星座名,在东方。井:星座名,在南方。申、寅:代表方面,申在西,寅在东。③我儿当去,元期三年,何因六载不皈(归)?(《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元期三年:原来说定去三年。元,通“原”。
何用……为-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用……为hé yòng……wéi
凝固格式
用于反诘。义即“为什么用……呢”、“干吗要……呢”。①且使鬼神无知,又何用庙为?(《汉书·元后传》)——使:假如。②权欲做坞,诸将皆曰:“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吴录》)——坞(wù):四面挡风的建筑物。③兄鉴颇好聚敛,惠意不同,谓曰:“何用田为?”鉴怒曰:“无田何由得食?”惠又云:“何用食为?”(《南史·王惠传》)
何由-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由hé yóu
短语
用来询问方法,义即“怎么办”、“怎么”。可作谓语或状语。①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史记·淮阴侯列传》)——方今:今天,现在。案甲休兵:停止战争。②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孟子·梁惠王上》)③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南史·沈庆之传》)——事何由济:事情怎么能成功。④上天不雨粟,何由活烝黎?(《全唐诗·姚合:庄居野行》)——雨:降下。烝黎:黎民百姓,民众。
何有-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有hé yǒu
短语
用作句子谓语,表示反诘。义即“有什么困难”、“有什么关系”。①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句义:除掉国君所厌恶的人,只看自己的力量。蒲人、狄人,跟我有什么关系?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句义:学习永不满足,教人永不倦怠,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③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句义:俘虏了敌人就擒来,跟头发花白不花白有什么关系?
何缘-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缘hé yuán
短语
用于动词前,询问动作施行的原因。义即“为什么”。①王问顾曰:“卿何所闻?”答曰:“明公作辅,宁使网漏吞舟,何缘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世说新语·规箴》)——辅:宰辅,宰相。宁使网漏吞舟:宁可使法网疏阔。采听风闻以为察察之政:听取流言实行苛察之政。②晔问曰:“汝瞋我邪?”蔼曰:“今日何缘复瞋?但父子同死,不能不悲耳。”(《南史·范泰传》)——瞋(chēn)我:生我的气。③唐璧只得出来相见了,说道:“某与令公素未通谒,何缘见召?”(《喻世明言·裴晋公义还原配》)——通谒:互相拜访。见召:召见我。
何者-古汉语虚词词典
何者hé zhě
短语
一、用来问人。义即“哪些人”、“哪位”、“谁”。可作主语或谓语。①王大将军下,庾公曰:“闻卿有四友,何者是?”答曰:“君家中郎、我家太尉、阿平、胡毋彦国。阿平故当最劣。”(《世说新语·品藻》)——劣:年少。②四祖曰:“何者是道人?”(《祖堂集·三》)③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五灯会元·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不识者:不认识的。④又制《围城赋》,末章云:“……问豺狼其何者,访虺蜴之为谁?”并以指异。(《南史·朱异传》)——问豺狼其何者:问豺狼〔指的〕是谁。访:问。虺(huǐ):传说中的一种毒蛇。蜴(yì):蜥蜴。异:朱异。
二、用来问事物。义即“什么”。①王玄谟问庄:“何者为双声?何者为叠韵?”答曰:“‘玄护’为双声,‘确磝’为叠韵。”(《南史·谢弘微传》)②帝问曰:“何者最善,可以益人神智?”先曰:“唯有经书,三皇五帝政化之典,可以补王者神智。”(《北史·李先传》)——政化之典:政令教化的经典。③则天临轩问诸举人:“何者为忠?”诸人对不称旨,惟忠对曰:“臣闻:忠者,外扬君之美,内匡君之恶。”(《旧唐书·苏珦传》)——对不称旨:回答不合旨意。
三、用于抉择询问。义即“哪个”、“什么”、“谁”。①夫万民之饥与远蛮之不讨,何者为大?(《后汉书·鲜卑传》)②问允:“万机何者为先?”……允因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北史·高允传》)——万机:万种政务。③〔则天〕曰:“朕欲立太子,何者为得?”杰曰:“陛下内有贤子,外有贤侄,取舍祥择,断在圣衷。”(《太平广记·梦二·天后》)——断在圣衷:由您亲自裁定。
四、单独成句,用来设问。义即“为什么呢”。“者”,语气词。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史记·儒林列传》)——履:鞋。②臣领中书则示天下以私矣。何者?臣于陛下,后之兄也。(《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领中书:接受中书这个职位。后之兄:皇后的哥哥。
几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几何jǐ hé
数词
一、询问数量,义即“多少”。
(一)作谓语。①顾问御使曰:“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余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余户。”(《汉书·陈平传》)——顾:回头。曲逆:地名。间者:近来。②刘谓筠曰:“城中健马几何?”筠曰:“尔安问此?”(《宋史·李筠传》)③杜曰:“此间屋院几何?”曰:“若干。”(《太平广记·方士四·杜可筠》)④神宗问:“其国种落生齿几何?”曰:“三十余万。”“壮可用者几何?”曰:“二十万。”(《宋史·回鹘列传》)——种落:部族。生齿:古代以人生男八月而生齿,女七月而生齿,官府俱登记其数,载入户籍。后因称民众为生齿。
(二)作宾语或间接宾语。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史记·淮阴侯列传》)——将:统率。②因问中正:“凡有声无字有几何?”中正退,条为一卷以献。(《宋史·句中正传》)——条:条理化,编辑整理。③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对曰:“奉粟六万。”(《史记·孔子世家》)——几何:可视为“得”的间接宾语。④元起问田人曰:“有稻几何?”对曰:“二十斛。”(《梁书·邓元起列传》)
(三)作名词修饰语。①管仲迎而问之曰:“吾子相梁并卫之时,门下使者几何人矣?”孟简子曰:“门下使者有三千余人。”管仲曰:“今与几何人来?”对曰:“臣与三人俱。”(《说苑·贵德》)——俱:在一起。②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度:预计,估测。
二、询问面积、距离、长度等。义即“如何”、“多远”、“多少”、“多大”等。①昭王曰:“薛公之地大小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战国策·齐策四》)②子赣问焉曰:“此至承几何?”(《说苑·敬慎》)——承:地名。③客曰:“人长几何?”(《史记·孔子世家》)④且召使问曰:“汝帅腹围几何?”使言:“彝兴腰腹甚大。”(《宋史·夏国传上》)
三、询问价钱、价值。义即“多少〔钱〕”。①欲请蜀刀,问君价几何,对曰:“率数百。”(《汉书·杨仆传》)——率:大约。②使译问曰:“珠价值几何?”僧曰:“一亿万。”(《太平广记·宝三·水珠》)
四、问年龄。义即“多大”。①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曰:“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封人:守护边疆的官。②桓公曰:“叟年几何?”对曰:“臣年八十有三矣。”(《韩诗外传·卷十第一章》)③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玉台新咏·陌上桑》)
五、询问时间。
(一)询问时间的长短。义即“多久”。①晏子曰:“为仆几何?”对曰:“三年矣。”(《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文子曰:“君其几何?”对曰:“若诸侯服不过三年;不服不过十年。过是,晋之殃也。”(《国语·晋语八》)——“若诸”句:如果其它诸侯国归服,君易沉溺于女色,故不过三年即亡。
(二)用在“能”后,或者主语所指为人生、富贵荣华等时,“几何”往往表示时间短暂。义即“能有几天”、“没有多久”。①民生于地上,寓也。其与几何?(《国语·吴语》)——寓:寄宿。与:助词。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集·短歌行》)③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杜工部集·遣兴》)④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王右丞集·哭殷遥》)
(三)在动词或小句前作状语,往往表示时间短暂。义即“能有多久”、“不要多久”。①此以人之国侥幸也,几何侥幸而不丧人之国乎?(《庄子·在宥》)——句义:这是用国家图谋自己的侥幸,能有多久不因此而断送国家呢?②枯鱼衔索,几何不蠹?二亲之寿,忽如过隙。(《说苑·建本》)——“枯鱼”二句:干枯的鱼挂在绳索上,能有多久不生蛀虫呢?二亲:父母。③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昌黎文集·祭十二郎文》)——“几何”句:不要多久便会随你之后而死去。其几何离:没有多久分离开来的。④君实常患思虑纷乱,有时中夜而作,达旦不寐,可谓良自苦。人都来多少血气?若此,则几何而不摧残以尽也?(《二程语录·遗书二先生语·元丰己未吕与叔东见二先生语》)。
六、用于“顷”、“年”等名词前作修饰语,整个短语用来询问时间。义即“多长时间”、“多少”。①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史记·循吏列传》)②颢曰:“几何年?”曰:“四十年。”(《宋史·程颢传》)。
七、用在名词“时”前作修饰语,“几何时”用来询问时间,义即“多久”。也常表示时间短暂。义即“能有多久”、“没多久”。①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馀日矣。”(《后汉书·卓茂传》)②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后汉书·蔡琰传》)③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阮籍集·咏怀》)
如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如何rú hé
短语
一、作谓语,用来询问时间,义即“到什么时辰了”。①夜如何其?夜未央。(《诗经·小雅·庭燎》)——句义:长夜到什么时辰了?长夜尚未到尽头。其(jī):语气助词。②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刘禹锡集·更衣曲》)③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全宋词·苏轼:洞仙歌》)④鸡鸣起舞望八荒,夜如何其夜未央。(《元遗山诗集·雪后招邻舍王赞子襄饮》)——八荒:八方。
二、用来询问情况,义即“怎么样”。①景公问晏子曰:“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春秋·内篇问上》)——盛君:德行高的君主。②文侯谓左右曰:“为人臣而撞其君,其罪如何?”(《说苑·君道》)——撞:顶撞,触犯。③苦哉远征人,抚心悲如何?(《文选·陆机:从军行》)④王安石问:“江南如何?”曰:“法新行,未见其患,当在异日也。”(《宋史·鲁有开传》)⑤伊川问伊氏:“读《大学》如何?”对曰:“只看得‘心广体胖’一句甚好。”(《朱子语类·释正心修身》)
三、用于询问方法、方式。
(一)作谓语。义即“怎么办”、“(该)怎么样”。①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匪:非,没有。取:通“娶”。②骊姬问焉,曰:“吾欲作大事,而难三公子之徒,如何?”(《国语·晋语一》)——大事:废嫡子立庶子。难三公子之徒:向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发难。③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对曰:“臣闻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罪必当。”(《说苑·政理》)——食有劳而禄有功:给有劳绩的人食物,给有功勋的人官禄。④上阳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白居易集·上阳人》)
(二)作状语,义即“怎么”。①今天时人事都不和协,如何举动?(《北史·崔宏传》)②帝曰:“六经所向不一,志学之士,白首不能尽通,如何得其要?”(《旧唐书·薛戎列传》)——六经所向不一:六经的主旨重点各不相同。白首:满头白发,此指到老年时。要:要领。③皇帝曰:“天下亢旱,天师如何与朕求雨以救万姓?”(《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亢:极,甚。④大牛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宣说。(《五灯会元·洪州法达禅师》)
四、作谓语,用来询问对方的看法。义即“〔你看〕怎么样”、“行不行”。①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左传·僖公四年》)——陈:列开阵势。岂不榖是为:难道是为了我自己?不榖:不善,王侯自称的谦词。②德宗问之曰:“我拟用郑絪作宰相,如何?”渠牟曰:“若用此人,必败陛下公事。”(《太平广记·权倖·韦渠牟》)③仁浦奉觞上寿,帝密谓之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唯陛下慎之。”(《宋史·魏仁浦传》)——奉觞:捧着酒杯。
五、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义即“为什么”。①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句义:说明什么是耻辱,以此教导士兵作战,这是为了杀死敌人。敌人受伤而没有死,为什么不可以再伤害他一次?②书疏犹存,遗孤满眼。如何一往,终天不返!(《陶渊明集·祭程氏妹文》)——犹:仍,还。遗孤:留下的儿女。终天:一直。③别地萧条极,如何更独来?(《李义山诗集·寄裴衡》)④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元诗别裁集·陈孚:博浪沙》)
六、用于感叹句,作补语,表示程度之甚。义即“多么(地)”、“何等(地)”等。①既见君子,其乐如何!(《诗经·小雅·桑》)——句义:已经见到了君子,该是多么高兴。②道之云远,我劳如何!(《诗经·小雅·绵蛮》)——句义:道路这么遥远,我多么辛劳!云:助词。③一日三岁,我劳如何!(《魏书·王肃传》)——过一天仿佛过三年,我何等地劳碌!
如……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如……何rú……hé
凝固格式
可作谓语,或单独成句。用来询问方法或表示反诘,义即“把……怎么办”。①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诗经·唐风·绸缪》)——句义:今夜是何夜?见到这好人。哎呀哎呀,对此好人怎么办?②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曾:用在否定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如土石何:拿这些土石怎么办?③诸将泣请曰:“事急矣,吾属为国死可也,如民何?”(《宋史·忠义传·李芾》)——吾属:我们这些人。④陛下以万乘之尊而泛舟自乐,如无下何?(《元史·自当列传》)
如之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如之何rú zhī hé
短语
一、“如之何”作谓语,询问方法,“之”指代上文出现的人、物或情况。义即“对此怎么办”、“怎么做法”。①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论语·颜渊》)——年饥:年成歉收。用不足:资用不足。盍:为什么不。彻:〔实行〕十分抽一的税制。②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③献公揖而进之,遂与之入而谋曰:“吾欲攻郭,则虞救之;攻虞,则郭救之,如之何?愿与子虑之。”(《公羊传·僖公二年》)——揖而进之:拱手行礼请荀息进来。郭、虞:两个国家的名称。郭,也作虢。④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男女亲,君臣信。三者正,则庶物从之。”(《孔子家语·大婚解》)——信:诚信,忠诚。庶物:众物。
二、用在谓语前作状语,询问原因或表反诘,与谓语间常有助词“其”。义即“为什么”、“干吗”。①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句义:年长与年幼者之间的礼节尚且不能废弛,君与臣之间的节义,怎么能废弃不顾呢?②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句义:我是很贤明的人,对他人有什么不能容纳?我不贤明的话,别人将拒绝我,〔我〕怎么能拒绝别人呢?③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闻斯行之:听到了就马上行动起来。④老子曰:“民不畏死,如之何其以死惧之?”(《尹文子·圣人》)——惧之:吓唬民众,使百姓畏惧。
三、“如之何”前加否定词“无”,便失去疑问义。义即“对……没办法”、“不能把……怎么样”。①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礼记·大学》)②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史记·曹相国世家》)
谁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谁何shuí hé
代词
见“何谁”。
缘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缘何yuán hé
短语
用于谓语前或小句前,询问原因。义即“为什么”。“缘何事”义同。①比日上(尚)能称汉将,缘何今日自来降?(《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尚能:还能。②头上缘何白发多?只这个是无常抛暗号。(《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无常:佛教谓世间一切事物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之中,故称无常。③狱主启言:“和尚缘何事开地狱门?”报言:“贫道不开阿谁开?”(《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报:禀报。④狱卒又问:“和尚缘何事来至此?”目连启言:“贫道阿娘名青提夫人,故来访觅看。”(《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缘何事-古汉语虚词词典
缘何事yuán hé shì
短语
见“缘何”。
争奈何-古汉语虚词词典
争奈何zhēng nài hé
短语
一、用作谓语,询问对主语所述情况或所指人和物如何处置。义即“怎么办”。①慈云普润无边际,枯树无花争奈何?(《祖堂集·十九》)②今冬多雨雪,贫家争奈何?(《五灯会元·琅玡慧觉禅师》)
二、记述情况的词语,在“争”与“奈何”之间。“争……奈何”用来询问对其间词语所述情况如何处置。义即“对……怎么办”。①师云:“一任高飞。”僧曰:“争奈毛羽未备何?”(《祖堂集·十》)——一任:任凭,任由。
何必-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何必hébì
〈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只能作状语。有时可以单独作谓语。
这个电影没意思,何必非去看不可呢|你既然不舒服,何必还要硬挺着上班呢|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王主任在那里盯着,何必您亲自出马
何尝-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何尝hécháng
〈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并非。只能作状语。
你们伤心,我又何尝不难过呢|我何尝不愿意过舒服日子呀|这些海外华侨何尝不想回祖国来看看|这些艰深的古文,我何尝真读得懂|谁何尝愿意花那冤枉钱
何尝-古语词今用词典
何尝hécháng
表示反问语气。或肯定中表否定,或否定中表肯定。公元前180年7月,吕后去世,以吕产为首的吕氏家族欲谋叛乱夺取刘氏天下。九月,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杀诸吕而平息叛乱,派人迎接代王刘桓。刘桓犹豫不决,不敢入朝即位,派人占卜预测吉凶。卜者说,入朝大吉,如夏启继承禹位。刘桓消除疑虑,遂派人见周勃,入朝继承帝位。“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自古以来,接受了上天意志的人,才能成为帝王,而帝王的兴起并不是不通过占卜预测吉凶来决定!)这种占卜即位的习俗,在周代特别盛行。就是到了秦代也仍然可以看到。汉文帝继位,也是通过占卜后才决定的。(《史记·日者列传》)
今沿用本义。
鲁迅《杂文二篇·人生识字糊塗始》:“自以为通,别人也以为通了,但一看底细,还是并不怎么通,连明人小品都点不断的,又何尝少有?”唐弢《王孟忆》:“‘骗子的行当。’鲁迅先生说:‘总要干得像个骗子呀。其实他们何尝不知道是骆驼,不过是自己吃了《神异经》里说的‘讹兽’的肉,从此非说谎不可,这回又加上神经衰弱,自然就满嘴昏话了。’”拾风《“童言无忌”与“为尊者讳”》:“不过,童言既有对的成分,即便管理国家大事何尝不可引为借鉴呢?”
都……何况……-关联词语词典
都……何况……
“都”,副词;“何况”,连词。配对构成“都……何况……”的格式,表示由深而浅的递进关系。“都”,有“尚且”的意思,并且起概括范围的作用,用在前边分句,提出明显的事例作为陪衬,表示不该如此的事物全如此;“何况”用在后边分句,以反问语气表示前后比较起来更进一层的意思。例如:
①即便县里王书记,也不到五十岁,再下放劳动怕都还能搞两轮呢!何况死也就有一死吧!(康濯《批准下乡记》)
②他为难地笑道:“你又给我出难题了!闪电是极快极短的,明眼人都觉得它转瞬即逝,捕捉不着,何况我已经快两年没看见过它了!”(航鹰《明姑娘》)
还……何况……-关联词语词典
还……何况……
“还”,副词;“何况”,连词。配对构成“还……何况……”的格式,表示由深而浅的递进关系。“还”,有“尚且”的意思,用在前边分句,提出明显的事例作为陪衬;“何况”用在后边分句,以反问语气表示前后比较起来更进一层的意思。例如:
①奇怪,一旦缺少了副食品和油之后,那粮食好象是棉花做的,一天八两一顿下肚,还不知道是塞在哪个角落里!何况那思想也有问题,一顿不饱十顿饥,眼睛一睁便想吃东西。(陆文夫《美食家》)
②所以外国人说人吃了有毒霉菌要害病,他们偏说蚶子虾米还吃不死人,何况微菌;外国人说鼠疫要严密防御,医治极难,他们偏说这不打紧,用黄泥泡汤,一吃就好!(刘半农《复王敬轩书》)
③她要看一看我;大雁南飞的时候,还不免偶一回头北顾,何况人呢?何况幼瑜还步履踟蹰?(何士光《草青青》)
后边分句“何况”前面可以加副词“更”,进一层的意思就更明显。例如:
④结婚?谈何容易!现在黄花闺女还嫁不出去,何况她这离过婚的、四十岁的女人。更何况她还有一个儿子。(张洁《方舟》)
何况-关联词语词典
何况
“何况”,连词。放在后边分句句首,用反问语气强调更进一层的意思。
1.前后分句互相对比,后边分句用“何况”表示比较起来意思更进了一层,是由浅而深的递进。句末用句号或问号表示。例如:
①去年我们俩一天的相离,已经不可忍受了,何况如今是两三年的相别呢?(郑振铎《离别》)
②当然,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王蒙《悠悠寸草心》)
③天下还有比你这样坦率、诚恳更可宝贵的吗?“至诚能感天”,何况我这一个年轻的汉家女子。(曹禺《王昭君》)
④当年打江山,光有步枪不行,还需要小米子呢,何况如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贾大山《取经》)
“何况”前面可以加副词“更、又”等,或者后面加副词“又”等,以强调后一层的意思。例如:
⑤就算是您不肯尊重自己,那也是不应该的,更何况是不尊重别人。(张洁《谁生活得更美好》)
⑥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的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鲁迅《父亲的病》)
⑦一个半月没有米饭下肚的他,本来听得别人家有米饭就会眼红,何况又是他素来看不起的荷花家!(茅盾《秋收》)
如果后边表示所要进一层说明的意思不止一个,可以叠用“何况”。例如:
⑧单就别国的往时而言,斯宾塞未曾结婚,不闻他侘傺无聊;瓦特早没有了子女,也居然“寿终正寝”,何况在将来,更何况有儿女的人呢?(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2.表示在已经举出的理由之外,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用法基本上同“况且”。例如:
⑨当天夜里,党支部忽然传达了中央关于和国民党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人们思想上说什么也转不过弯来,何况是毛主席要亲自去重庆!(方纪《挥手之间》)
⑩那位负责人又说:“园林处有一个计划,要把整个石湖区修整一番,使它成为一座公园。”当然,这是很有意义的,何况东山一带即将成为工人的疗养区,这座石湖公园更有必要建设起来。(郑振铎《石湖》)
【辨析】
何况——况且
“何况”和“况且”都可在递进句式中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但“何况”还可用反问语气来表示进一层的意思,“况且”没有这种用法。
何况——而况(见“而况”条)
连……也……何况……-关联词语词典
连……也……何况……
“连……也……何况……”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格式。“连……也……”是表示强调的固定格式,先指出某种极端情况,说明不该如此的都已如此;“何况”,连词,放在后面分句,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应该如此的就更该如此了。是由深而浅的逆序的递进关系。例如:
①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鲁迅《伤逝》)
②在老太爷底命令下现在连太太也没有办法了,更何况做孙儿的他?(巴金《家》)
尚且……何况……-关联词语词典
尚且……何况……
“尚且”、“何况”都是连词。配对构成“尚且……何况……”的格式,表示递进关系。“尚且”用在前边分句,提出某种程度更甚的明显事例作为衬托;“何况”用在后边分句句首,用反问语气对程度上有差别的同类事例作出结论,表示比较起来更进一层的意思,是由深而浅,由高而低的反向递进。例如:
①做几首“闺中望月”“园里看花”的诗,尚且怕男子骂他怀春,何况竟敢破坏这“天地间的正气”?(鲁迅《我之节烈观》)
②没有花,只有刺,尚且不可,何况只有骂。(鲁迅《采薇》)
③国货提倡尚且增添了冒牌,何况幽默是不能不批出产的东西。(钱钟书《说笑》)
④爹去世已经整整十年了,当年的县劳模尚且被人淡忘,何况他撇下的孤儿呢?(王钢《野瓣花儿》)
有时,后边分句里“何况”前面可以加副词“更”,含有强调的语气。例如:
⑤试想,普通的蜜蜂集体的力量尚且可以把一匹马螫死,更何况大群的野蜂呢!(秦牧《花蜜与蜂刺》)
⑥据我所知,就连北大那儿位死去的名教授的书画古玩,尚且在劫难逃,更何况苏伯伯那区区几柜书呢?(达理《卖书》)
与其……何如……-关联词语词典
与其……何如……
“与其”,连词;“何如”,副词。配对构成“与其……何如……”的格式,意义和用法相当于“与其……不如……”,表示舍前取后的有定的选择关系。“何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有“怎么比得上”的意思。用于书面。例如:
①与其让朝廷全力进攻敬轩,打败了敬轩之后回头来打咱们,何如咱们和敬轩同时大举,使朝廷兵力分散,不能专顾一头?(姚雪垠《李自成》)
②他主张“使中学生练习大众语”,还举出“中学生作文最喜用而又最误用的许多时髦字眼”来,说“最好叫他们不要用”,待他们将来能够辨别时再说,因为是与其“食新不化,何如禁用于先”的。(鲁迅《奇怪(二)》)
何况 而况 况且 况-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何况 而况 况且 况
何况hékuàng 而况érkuàng 况且kuàngqiě 况kuàng374
连词。表示后面所述是前面所述的进一层和补允追加的事实。
“何况”强调更提出一个新的有力因素;带反问的、进逼的语气,用在复句中时,常同前一分句中的“尚且”“都”“也”等相呼应。例如:“一个婴儿的诞生,尚且要经过几次阵痛;何况一个新社会?”(茅盾:《创作生涯的开始》);“假洋鬼子尚且不足数,何况是阿Q:因此老头子也就不替他宣传”(鲁迅:《阿Q正传》);“信都很难写得通顺清楚,何况是文章呢”;“他有时也明白这不是个好惹的人……可是他又找不到另外的朋友,何况加上他有别的企图”(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而况”强调从原来一层进而还多生出另一层的转折、补充;是书面语用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一般不须要同别的词呼应。例如:“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也毫无关系了”(鲁迅:《祝福》);“她的母亲以为年青的人必定要随时提醒的,不然总是贪玩。而况出嫁的日子又不远了,或者就是二三月”(萧红:《小城三月》)。
“况且”强调又有另一层,含有“而且”的意味;一般不须要同别的词呼应。例如:“可是,见死不救,究竟是于心不安的,人到底是人哪,况且,钱先生是他的好友啊”(老舍:《四世同堂》,上卷);“即便刘麦闹说话不恰当,你是副乡长,也不能叫劳模们不喝水,况且人家是客人,这样闹太不象话”(李准:《春笋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鲁迅:《狂人日记》)。
“况”和“何况”意思较一致,但轻一些,没有反问的、进逼的语气;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浓厚,一般用于文言或有其他文言词配合的语句。例如:“臣心悲痛万分,精神混乱,远非往日可比。况以不样之身,统帅三军,不惟在将士前观瞻不足以服人,恐怕连金、鼓敲起来也会不灵”(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若信至程度大同,必在前此进步水平以下。况人群之内,明哲非多,伧俗横行,……全体以沦于凡庸”(鲁迅:《坟》)。
怎样 怎么样 怎么 如何 怎-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怎样 怎么样 怎么 如何 怎
怎样zěnyàng 怎么样zěnmeyàng 怎么zěnme 如何rúhé 怎zěn
代词。表示询问并代表某种性质、方式、原因、情状,有时可以实际上不含问的意思。
“怎样”和“怎么样”都强调所表现出的具体样子或情状;可以用于对情况并无疑问而只征求别人意见的情形。“怎样”通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怎么样”则较多在口语里使用,有口语色彩。例如:“我们俩留下看水泵,不去了。怎样?同意吗”;“广州都是这样,到南洋去又会怎样呢”(郭沫若:《洪波曲》);“他分头计划各自的工作怎样做”(康濯:《黑石坡煤窖演义》);“在他的壮年,他亲眼看见八国联军怎样攻进北京城”(老舍:《四世同堂》,上卷);“咱们把这屋子收拾干净了再走,怎么样?”;“玫瑰花怎么样?开了”(张志公:《语法学习讲话》);“以后怎么样,看以后的努力好了”(康濯:《黑石坡煤窖演义》);“这王八蛋车轴,下蛋不怎么样,占窝可怪有本事的”(《小说选刊》,1982,1)。
怎么”强调不清楚,在疑问的意思上比“怎样”“怎么样”重;不能用于并无疑问而只征求意见的情形;是口语用词,也常可出现于俗自文字,有较浓厚的口语色彩。例如:“你怎么啦?不舒服吗”;“我自己久不投在变化里了,这怎么能够变化别人呢”(鲁迅:《出关》);“那天从他们家里回客栈,不知怎么,天津的街市也似乎格外凄凉似的”(《瞿秋白文集》,第一卷);“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李大钊诗文选集》)。
“如何”侧重于询问或代表某种方式、状况;在疑问意思的轻重上以及可用于并无疑问而只征求别人意见的情形上,和“怎样”“怎么样”一致;是文言词,具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昨日我们数人研究,决定立即筹备义演,不再拖延。意下如何?”;“四周是大海,与四周是乱山,两者相较,是如何滋味,看古诗便可知道”(谢冰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鲁迅:《呐喊·自序》);“表面上说的是迷信习俗如何在新时代逐渐被抛弃,但实质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思想战胜了个人主义思想”(《茅盾评论文集》,上卷)。
“怎”在意思上和“怎么”一致,但语气较轻;也不能用于并无疑问而只征求意见的情形;在充作谓语时不能单用而须后面跟上“的”。例如:“我们晚啦,最后一班车开走了。怎办?走路吧”;“他不是长久没来了吗?这的来,不知道是怎的?……”(鲁迅:《出关》)。
感戴何极-实用委婉语词典
感戴何极
意为感激的心情到哪里是边呢。
何以为报-实用委婉语词典
何以为报
意为对您的厚谊隆情,我以什么来报答呢。
己所不欲,何施于人-实用委婉语词典
己所不欲,何施于人
引孔子语,委婉地表示自己不能遵从对方的意思去规劝他人。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实用委婉语词典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意为一个人有他(她)的本色,能洁身自好,不是为了博得别人的称誉。语出唐张九龄《感遇十二首》。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实用委婉语词典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意为房间贵在雅致而不在宽大,花儿在其香气而不在其多。
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实用委婉语词典
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意为大丈夫拥有万卷书,何必一定要做大官管辖众多地方。语出《北史·李谧传》。
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实用委婉语词典
但得不饥不寒,何羡大富大贵
意为只要未感到饥饿和寒冷,就不必去羡慕豪华富贵人家。语出印光《复邓伯诚书一》。
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实用委婉语词典
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
意为肌肤和内肠寒冷的感受是一样的,但有个人顽强的意志作支撑,又有什么可发愁的呢。语出清孔尚任《桃花扇》。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实用委婉语词典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婉指不要等到敌人强大才想起认真对付。原指对小的蛇不及早处置,待它长大怎么办呢。喻指。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实用委婉语词典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意为身体容貌虽然已变异,但自己的精神还在,还有什么可言。语出晋陶渊明《连雨独饮》。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实用委婉语词典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意为人生的路途上最宝贵的是有人知已,而不在乎物质利益。语出唐李白《赠友人三首》。
天涯何处无芳草-实用委婉语词典
天涯何处无芳草
婉指天下很广,随处可以找到佳人。语出宋苏轼《蝶恋花》。
尘世难逢开口笑,人生待足何时足-实用委婉语词典
尘世难逢开口笑,人生待足何时足
婉指人皆有自己的心事,所以相互见面难得都有欢快的笑容,期望人生满足是很难做到的。语出宋赵善括《满江红》。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实用委婉语词典
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
喻指远方的目标,就从脚下开始。语出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漼》。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实用委婉语词典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意为人生在广阔天地和时间的长河中获得身心的自由,有什么不高兴的呢。语出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
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实用委婉语词典
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意为不让物欲伤害自己的性情,而保持坦荡的襟怀,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快乐的。语出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实用委婉语词典
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意为心中藏着理想的佳偶,什么时候都忘不了。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实用委婉语词典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婉指尘世的爱情真正是难以说得清,令人愿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对方。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实用委婉语词典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
意为与您一别就是好几个月了,对您的思念拿什么来支撑呢。
盈盈带水,结念何如-实用委婉语词典
盈盈带水,结念何如
意为你我只隔着满满的一条河,却看不到你,叫我是何等的思念。“盈”,即充盈、丰盈。
书寄春风,何来鹦鹉-实用委婉语词典
书寄春风,何来鹦鹉
意为书信捎来春风一样的讯息,就好像你我在对话。“鹦鹉”,一种会模仿人说话的鸟,此是喻指。
何时接席,重荷箴规-实用委婉语词典
何时接席,重荷箴规
意为什么时候能够再将您迎接,拜领您的良言劝戒呢。“荷”,即承受恩惠。
何日假缘,得亲叙度-实用委婉语词典
何日假缘,得亲叙度
意为什么时候可得机缘,我们得以见面,从容叙谈呢。
何日良觌,得慰寸心-实用委婉语词典
何日良觌,得慰寸心
意为哪一天能够与您相见,使我的心得到慰藉呢。
素心人远,良会何时-实用委婉语词典
素心人远,良会何时
意为相知的人远去,什么时候才能相见。“素心”,即素来相知。
关山迢递,相见何日-实用委婉语词典
关山迢递,相见何日
意为相隔遥远,什么时候能够与您相见。“关山”,即关隘山川;“迢递”,即路途遥远。
何日披云,再瞻月抱-实用委婉语词典
何日披云,再瞻月抱
意为什么时候能够再与您相见,瞻仰您的清越神采呢。“月抱”,即像月光一样清澈的精神世界。
寸衷莫慰,惆怅何如-实用委婉语词典
寸衷莫慰,惆怅何如
意为自己的心得不到安慰,是何等的怅惘啊。
所陈鄙见,尊意如何-实用委婉语词典
所陈鄙见,尊意如何
意为我所提出的拙见,您意下如何。
如何之处,敬候卓裁-实用委婉语词典
如何之处,敬候卓裁
意为这件事情怎样处置,我恭恭敬敬的等候您的裁断。“卓裁”,敬语。
林中多树,何栖一枝-实用委婉语词典
林中多树,何栖一枝
意为可以选择的地方有很多,何必只停留在一处。喻指。
丈夫怀才负异,何患无物色之加-实用委婉语词典
丈夫怀才负异,何患无物色之加
意为大丈夫怀着才干有别一抱负,何愁没有人赏识呢。“物色”,即察访,暗示为人发现。
镜还缺月,情何以堪-实用委婉语词典
镜还缺月,情何以堪
意为失去伴侣,就像月亮的残缺,处于这样的境况,感情上怎么受得了。
与其过深哀毁,何若安妥幽明-实用委婉语词典
与其过深哀毁,何若安妥幽明
意为与其由于过度的悲伤毁了自己的身体,还不如妥善安顿好在天之灵和地上活着的人。
何-孙子兵法词典
何hé
【释义】:
怎么;怎样。《九地篇》:“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
表示复数时何时用“们”何时不用-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
表示复数时何时用“们”何时不用
一、指人的普通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复数,如“同志们、先生们、孩子们、记者们、观众朋友们”。不加“们”的名词可以是复数的,也可以是单数的,如“同志、先生、孩子、记者、观众朋友”。名词加上“们”后,不能再用表示确定数目的数量短语来修饰,如我们不能说“三位同志们、五位先生们、十六个小朋友们”。然而如果名词前所带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量,也允许加“们”,如“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一群大汉们”。另外,表示贬义的普通名词较少加“们”,如我们一般不常说“敌人们、汉奸们、坏蛋们、一群间谍们”。二、指人的专有名词有时也加“们”,表示某一类人或“等人、之流”的意思,例如:“骆驼祥子们就是这样日日夜夜拉着人力车。”“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原谅可耻的汪精卫们。”指物的名词后边加“们”是拟人的用法,多用在文学作品中,例如:“繁茂而富庶的香山不应只属于我们,它应该是我们和动物们共有的乐园。”“鸟们鹿们猴子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何-古文观止词典
何hē
【词性】:动词
用同“呵”。呵斥,盘问(1)。《贾谊过秦论上》:陈利兵而谁何。——手拿锋利的兵器,盘问是谁。
何-古文观止词典
何hé
【词性】:代词
表示询问。可译为“什么原因”、“谁”、“什么”等(209)。《贾谊过秦论上》: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六尺之孤何托?——年幼的君王依靠谁呢?《范增论》:然则当以何事去?——既然这样,那么范增应该借什么事离开呢?
何-古文观止词典
何hé
【词性】:副词
一、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怎么”(12)。《祈奚请免叔向》:乐王鲋,从君者也,何能行?——乐王鲋是个顺从国君的人,怎么能行?《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匡复之功何远?——光复的成功怎么会遥远?《丰乐亭记》: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到处成为敌国的,怎么能数得
清?
二、表示强调。可译为“多么”(1)。《谏院题名记》:其间相去何远哉!——这二者之间的距离是多么遥远啊!
何其-古文观止词典
何其hé qí
【词性】:副词
表示强调。可译为“多么”、“何等”(3)。《北山移文》:或先贞而后黩,何其谬哉!——有的开始时洁身自好,而后却同流合污了,多么荒谬啊!《释秘演诗集序》: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唱歌吟诗,欢笑呼喊,来追求天下的最大快乐,气势何等雄壮啊!《同学一首别子固》: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我考察他们的言行,那些不相象的地方何等少啊!
何况-古文观止词典
何况hé kuàng
【词性】: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进层关系。今语同(1)。《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何况因万乘之权,假圣王之资乎?——何况凭着大国的威权,又借着圣王的恩泽呢?
何必-古文观止词典
何必hé bì
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为什么一定”(2)。《高祖功臣侯年表》:何必旧闻?——为什么一定要古代的情况?《谏太宗十思疏》:何必劳神苦思?——何必亲自耗费精神,苦苦思想?
何尝-古文观止词典
何尝hé cháng
加强反诘语气。今语同,也可译为“哪曾”(2)。《亲政篇》:上何尝治一事?——皇上何尝办过一件事?《亲政篇》:下何尝进一言哉?——臣子哪曾进献过一句话呢?
何其-古文观止词典
何其hé qí
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这样”、“为什么”等(6)。《寺人披见文公》:何其速也?——为什么这样快呢?《文帝议佐百姓诏》:何其民食之寡乏也?——老百姓的粮食为什么这样少呢?《三槐堂铭》: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为什么子孙中有这么多人才呢!
何如-古文观止词典
何如hé rú
询问情况。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15)。《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与不谷同好,何如?——与我同归于好,怎么样?《宋人及楚人平》:子之国何如?——你们的国家怎么办?《伯夷列传》: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上天对好人的报应,又是怎么样呢?
何若-古文观止词典
何若hé ruò
询问情况,可译为“怎么样”(1)。《桐叶封弟辨》: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办事怎么样。
何为-古文观止词典
何为hé wéi
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12)。《祁奚请免叔向》:多杀何为?——为什么要多杀人呢?《赵威后问齐使》:何为至今不杀乎?——为什么到现在不杀了他呢?《太史公自序》: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当初孔子为什么要作《春秋》呢?
何许-古文观止词典
何许hé xǔ
询问处所。可译为“何处”(1)。《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先生不知道是何处人。
何以-古文观止词典
何以hé yǐ
表示询问。可译为“凭什么”、“为什么”、“用什么”等(46)。《曹刿论战》:问何以战。——问凭什么去作战。《郑子家告赵宣子》:何以不免?——为什么不能免罪呢?《楚归晋知罃》:子归,何以报我?——你回国后,用什么报答我?
何则-古文观止词典
何则hé zé
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为什么呢”(13)。《季梁谏追楚师》:何则不信?——为什么不能取信于神灵?《报任安书》: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再弹琴。为什么呢?《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有的人虽然相处到头发白了,还同新交一样;有的人在路上相遇一次,就像多年旧交一样。为什么呢?
何至-古文观止词典
何至hé zhì
加强肯定语气。今语同,也可译为“怎么会到”、“哪能到”等(3)。《唐雎不辱使命》:先生坐!何至于此!——先生请坐!哪能到这个地步!《报任安书》: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何至于自己甘心陷入被拘受辱的地步!《报刘一丈书》:何至更辱馈遗!——何至于要您给我赠送礼物的地步!
何足-古文观止词典
何足hé zú
表示反诘语气,可译为“哪里值得”、“哪里能”(3)。《报任安书》:何足怪哉?——哪里值得奇怪呢?《北山移文》:务光何足比?——务光哪里能同他相比?《豫让论》:何足道哉?——哪里值得一提呢?
几何-古文观止词典
几何jǐ hé
表示不定数。相当于“多少”、“多久”等(9)。《吴许越成》: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倘若堵住人民的口,那么赞助你的人能有多少呢?《滑稽列传》:问曰:“先生能饮几何而醉?”——问道:“先生能饮多少酒才醉?”《春夜宴桃李园序》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然而短促的人生像做梦一样,快乐的日子能有多久?
奈何-古文观止词典
奈何nài hé
一、询问原因、结果。可译为“为什么”、“怎么样”(2)。《吴子使札来聘》:其让国奈何?——他辞让王位为什么?《鲁仲连义不帝秦》: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辛垣衍说:“秦国称帝的危害究竟会怎么样?”
二、询问方法。可译为“怎样”、“怎么办”(5)。《鲁仲连义不帝秦》:事将奈何矣?——事情将怎么办?《鲁仲连义不帝秦》:先生助之奈何?——先生怎样帮助赵国?《吊古战场文》:为之奈何?——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三、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7)。《范雎说秦王》: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也?——先生怎么能说这话呢?《屈原列传》: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怀王想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王去:“怎么可以断绝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阿房宫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怎么连锱铢般的小东西都取了来,使用它们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爱惜!
四、用作名词,犹言办法(1)。《报刘一丈书》:亡奈何,姑容我入。——没有办法,姑且让我进去吧。
奈之何-古文观止词典
奈之何nài zhī hé
表示反诘。可译为“怎么”(2)。《原道》: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怎么能使百姓不贫穷而去偷盗呢!《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这不过两句话就决定了,怎么能既怕它又挑动它的怒火呢?
如何-古文观止词典
如何rú hé
表示询问。可译为“为什么”、“怎样”、“怎么办”等(3)。《子鱼论战》: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对受了重伤而没有致死的敌人,为什么不再加上一刀?《讳辩》:此其子宜如何讳?——对此他们的儿子应当怎样避讳?《张益州画像记》:且公意不欲,如何?——而且张公的意思认为不要这样做,怎么办?
如……何-古文观止词典
如……何rú……hé
表示询问。可译为“怎么办”、“怎么”等(7)。《虞师晋灭夏阳》: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如果接受了我们的财物,却不借路给我们,那怎么办?《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如时不可何?——时机不许可怎么办?《吴山图记》: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怎么能使我们吴县的百姓忘记他呢?
若何-古文观止词典
若何ruò hé
表示询问,有的有反诘意思。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4)。《介之推不言禄》:亦使知之,若何?——也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怎么样?《申胥谏许越成》: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小蛇不去打死,长成大蛇将怎么办?《寄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那感激和报答之情,应当怎么样去设法实现它?
若……何-古文观止词典
若……何ruò……hé
表示询问。可译为“怎么办”、“对………怎么办”、“怎么”(10)。《郑伯克段于鄢》:君将若之何?——你打算怎么办?《齐国佐不辱命》:其若王命何?——那对周天子的命令怎么办?《祁奚请免叔向》: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怎么能因为羊舌虎有罪就抛弃国家的栋梁之材?
无可奈何-古文观止词典
无可奈何wú kě nài hé
不得已,没有办法(2)。《屈原列传》:然终无可奈何。——然而最终还是没有办法。《报任安书》:事已无可奈何。——事情已成定局,没有办法。
萧何-古文观止词典
萧何xiāo hé
【词性】:名词
萧何(?-前193),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为沛县吏。秦末佐刘邦起义。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起了重要作用。后封酂侯(2)。《管仲论》: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萧何将要死的时候,举荐曹参来代替自己。
子产论尹何为邑-古文观止词典
子产论尹何为邑
【朝代】:襄公三十一年
【原文出处】:左传
【说明】:
本文记述的是郑上卿子皮想让年轻忠厚的尹何担任一邑长官,子产认为尹何对政事尚未熟悉,应该“学而后入政”。子产的劝告诚恳而委婉,并辅之以生动浅显的比喻,反复说明不学习就从政的危害性;而子皮也能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接受了子产的意见。两位明智的政治家的胸襟气度,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原文】: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
子皮曰:“善哉!虎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
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
尹何-古文观止词典
尹何yǐn hé
【词性】:名词
春秋时郑国大夫子皮的家臣(1)。《子产论尹何为邑》: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皮想叫尹何替他治理封邑。
庸何-古文观止词典
庸何yōng hé
【词性】:代词
表示泛指。指代处所。可译为“哪里”(1)。《晏子不死君难》: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况且人们有君主却杀死他,我怎能为他死?又怎能为他逃?〔我〕将归向哪里?
故人何处不相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故人何处不相逢
【释义】:
故人:老朋友。指老朋友虽然分开了,但总有机会再重逢。《喻世明言》一五:只因这个人来寻他,有分教:史弘肇发迹变泰。这来底人姓甚名谁?正是:两脚无凭寰海内,故人何处不相逢。
金砖何厚,玉瓦何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金砖何厚,玉瓦何薄
【释义】:
比喻待人分厚薄,不公平。《七真祖师列仙传》下:先生这是甚么道理?我闻名先生好善来者,整茶整饭。我也是玄门弟子,金砖何厚,玉瓦何薄?你将整齐掇回,只与我两个馒头,这明明是羞辱于我,待人不公,是何道理?参见“砖儿何厚,瓦儿何薄”。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
【释义】:
操心:费心考虑、张罗;存心:仅怀有某种念头而已。谓存心比操心好,忍气比争闲气好。《西游记》八一:三藏扯住道:“徒弟,常言说得好:‘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操心怎似存心好,争气何如忍气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释义】:
萧何:汉高祖刘邦起义时的重要谋士,后任汉丞相,曾荐举韩信为大将军,助刘邦灭楚立汉,后又献计除掉了韩信。原指韩信的成功与败亡都由萧何一人造成,后比喻好事坏事都是由同一个人或同一事物造成的。又比喻出尔反尔。□宋·洪迈《容斋续笔》: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五代史平话·晋》上:韩信得萧何之荐,乃王齐,便是“成也萧何”也……吕后与萧何谋,萧何教吕后诈言已得陈豨诛杀了,当给信入贺,使武士缚信斩之,夷其三族,便是“败也萧何”也。《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四五:咬海干高叫道:“王神姑,我和你也做夫妻一场,你怎么就闪我到这个田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也萧何败也何
《警世通言》三四:始终一幅香罗帕,成也萧何败也何。《醒世恒言》九:月老系绳今又解,冰人传语昔皆讹。分宜好个王三老,成也萧何败也何。
⊙成也是萧何,败也是萧何
《后红楼梦》十三:王夫人又说:“你夫妻两个前前后后干的好事。成也是萧何,败也是萧何。只看人家势分儿好,你们眼睛这样看的清罢了。”
捶楚之下,何求不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捶楚之下,何求不得
【释义】:
捶:杖击,鞭打。楚:痛。在严刑拷打之下,要什么样的口供都可以得到。指严刑逼供,苦打成招。《醒世恒言》三三:这段冤枉,仔细可以推详出来。谁想问官糊涂,只图了事,不想捶楚之下,何求不得。冥冥之中,积了阴骘,远在儿孙近在身。他两个冤魂,也须放你不过。《西湖二集》三〇:从来道“捶楚之下,何求不得”,屈打成招,妄害平人,那冤魂在九泉之下少不得要报仇索命,就是一世、二世、三世、五世,到底定不相饶。
⊙棰楚之下,何求不得
《二刻拍案惊奇》二一:天地间事,只有狱情最难测度。问刑官凭着自己的意思,认是这等了,坐在上面,只是敲打。自古道:“棰楚之下,何求不得。”任是什么事情,只是招了。
春云有日终能会,人生何处不相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春云有日终能会,人生何处不相逢
【释义】:
意谓人只要活着,那怕分离天南海北,终可以重新相会。《绣戈袍全传》二:南楼与公子携手,你言我答,不一时到南门内石柱街。果见画栋飞甍,门额大书“将军府”三金字。正是春云有日终能会,人生何处不相逢。
错搂了红娘——也是没奈何-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错搂了红娘——也是没奈何
【释义】:
歇后语。错搂了红娘:《西厢记》写到,张生曾误以为红娘是莺莺而错抱了她。意即没办法的事。《金瓶梅词话》八二:“早是我,你搂便将就罢了。若是别人,你也恁大胆搂起来?”经济吃的半酣儿,笑道:“早知搂了你,就错搂了红娘——也是没奈何。”
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惧
【释义】:
男子汉生不为欢乐享受而生,死就也没什么可以害怕的。指男子汉置生死于度外。《济公全传》一一七:我自生以来,杀人也过了百了。我吃也吃过,我穿也穿过,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惧?我今天身受国法,不过二十余年,又长成这样。
⊙大丈夫生而何荣,死而何惧
《带印郭公全传》三九:陈伯平曰:“大丈夫生而何荣,死而何惧?古人谓‘先下手的为强,后下手的遭殃’。就趁明日点名行礼之际,把狗官们一齐都毁了就是。”
⊙生而何欢,死而何惧
《龙图耳录》七五:这些无赖之徒见马强这番光景,又把那做光棍、闯世路的话头提起:什么生而何欢,死而何惧咧!什么敢作敢为,才是英雄好汉咧!
但得方便地,何处不为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但得方便地,何处不为人
【释义】:
意谓只要有机会,有条件,就应对人有所帮助。《龙图耳录》一一三:蒋平道:“难得老丈方便,只是小可素不相识,怎好搅挠?”老者道:“有甚要紧。但得方便地,何处不为人,请呀!休要拘泥。”
⊙但得一步地,何须不为人
《小五义》九六:熊威就将在兰陵府受了施老爷的活命之恩,诉说了一遍。施俊这才明白。可见是:但得一步地,何须不为人。
但存夫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但存夫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
【释义】:
夫子:孔子。萧何六尺条:西汉丞相萧何制定法律,写在六尺长的竹简上。意谓人只要保留一点礼仪,就不致于犯法坐罪。《醒世恒言》一三:监斩官读了犯由,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一齐动手。剐了孙神通,好场热闹。原系京师老郎传流至今,编入野史。正是:但存夫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警世通言》二〇:犯由前引,棍棒后随,前街后巷,这番过后几时回?把眼睁开,今日始知天接近。正是:但存夫子三分礼,不犯萧何六尺条。
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冤仇莫结,路逢狭处难回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冤仇莫结,路逢狭处难回避
【释义】:
人要多施恩义,日后不管何地总再相逢时,也会得到报答;人莫结冤仇,恐一旦狭路相逢来不及回避。劝人为将来考虑,多做善事,少结冤仇。《喻世明言》二六:正是: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冤仇莫结,路逢狭处难回避。其时张公望南回来,二人朝北而去,却好劈面撞见。
⊙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冤家免结,路逢险处先回避
《彭公案》三〇六:吴占鳌是个好人,我托他办理就是。这俗语说得好,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冤家免结,路逢险处先回避。
⊙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怨家免结,路逢险处须回避
《永庆升平后传》四二:罗如虎生来血心热肠。俗语说的不错:“恩义广施,人生何处不相逢;怨家免结,路逢险处须回避”。
儿女前世修,种子隔年留;有子终须有,年老何足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儿女前世修,种子隔年留;有子终须有,年老何足忧
【释义】:
迷信谓儿女是前世修善修德而来,就像种子是前一年留下来的一样。该有儿女终归会有,即便年纪老了也用不着担忧。《跻春台·双金钏》:其妻孟氏,常劝他买妾延嗣。浩然曰:“贤妻之言差矣!常言道:儿女前世修,种子隔年留;有子终须有,年老何足忧。金钗十二辈,枉把性命丢。若要麒麟降,须向善中求。”
富贵贫穷天注定,人生何事多心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富贵贫穷天注定,人生何事多心忧
【释义】:
意谓一个人的富贵贫穷由上天注定,人即使用心计也无用。《终须梦》一六:寓形宇内其如梦,自古英雄一旦休。富贵贫穷天注定,人生何事多心忧。
割别人的肉贴在脸上,如何长的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割别人的肉贴在脸上,如何长的起
【释义】:
长的起:长得上。比喻诈骗谋夺别人的财物,不可能安然无事地享用。《续金瓶梅》二:市井小人骗诈得几百钱,打夺得些须物,忽然疾病取药费了?忽然口舌官司费了,他不知暗地填还。原是割别人的肉贴在脸上,如何长的起?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
【释义】:
比喻立身稳固端正,就不怕他人的诬蔑、诽谤。也比喻修养好,行为正,也就不会受外界物欲的引诱。《闽都别记》一五五:鹿非曰:“惟恐其诬谤,怎处?”桃笑曰:“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圣人云‘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何妨也?”
怪人须在腹,相见有何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怪人须在腹,相见有何妨
【释义】:
怪:怨恨。指对人的怨恨须放在心里,不妨和他周旋往来,只要提防谨慎就可以了。《封神演义》五九:殷洪曰:“苏护女妲己将吾母害了,我怎肯与仇人之父共居!”申公豹笑曰:“怪人须在腹,相见有何妨。你成了天下,任你将他怎么去报母之恨,何必在一时自失机会。”
⊙怪人在肚,相叫何妨
《鼓掌绝尘》二八:我想将起来,日子长如路,在这里虽是招了侄婿与侄女的怨恨,俗话说得好,怪人在肚,相叫何妨,况且我与你是骨肉至亲。
⊙怪人须在腹,相见又何妨
《粉妆楼》六〇:我如今就将机就计,且与他同行,只要他引我进京,好歹见了我爹爹的面就好了。自古道:“怪人须在腹,相见又何妨!”就是一路行程,只要自家谨慎,有何不好?
⊙恼人须在肚,相见也何妨
《五美缘全传》一〇:到了二十六日这日是冯旭过礼,到钱家去。大爷坐了轿到两家恭喜,正是“恼人须在肚,相见也何妨”。
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
【释义】:
纥干山:地名,又名纥真山,在山西大同县东,山头终年积雪。纥干山头冷得连鸟雀都要冻死,为什么不飞往别处去求生存快乐呢。比喻人处在穷愁窘困中应当另求生路。《二十四史演义》二七:馆于兴德宫,谓侍臣曰:“鄙语云: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
何乐而不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何乐而不为
【释义】:
为什么乐意而不去做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很可以做或很愿意做。《官场现形记》一七:这是惠而不费的,我又何乐而不为呢?
何水无鱼,何官无私-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何水无鱼,何官无私
【释义】:
比喻是官都有私心,都徇私情。《隋史遗文》一三:何水无鱼,何官无私?就是钉封的文书,也还要动了手;不过是个解文,打开不妨。
⊙何公无私,何水无鱼
《闽都别记》六八:何公无私,何水无鱼?物久生蠹,事久生弊!又三一二:那两个执杖行刑之校尉,亦被毛世绩买嘱,伤亦不甚重。自古何公无私,何水无鱼也?
⊙何官无私,何水无鱼
《龙图耳录》一五:求求老黑,或者看我爹爹分上,往轻里改正。何官无私,何水无鱼呢?大约也就没了事了。
既生瑜,何生亮-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既生瑜,何生亮
【释义】:
瑜:三国名将周瑜。亮:三国时诸葛亮。《三国演义》上记载,周瑜临死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意谓老天既生了我周瑜,为何又生下诸葛亮。后泛指怨天不该生了自己的强劲对手。《三国演义》五七:(周瑜)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鬼谷四友传》二:庞涓临死,不知自咎,昔日行事之非及怪他人害己,而以不杀孙膑为恨,与周瑜临死既生瑜,何生亮之言,同一不知自咎,及怪他人口吻机局一如。《花田金玉缘》七:花天荷仔细看完,不禁大惊道:“罢了,罢了。既生瑜,何生亮。小弟词坛一座,被仁兄夺去矣。”
⊙既生亮,何复生瑜
《十二笑》六:但恨既生亮,何复生瑜,天成一对水族也。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释义】:
既然有今天这个样子,又何必当初那样。表示悔恨或指责对方变卦的说法。意谓今日的结果与当初的想法相反,让人悔恨不已。《红楼梦》二八:黛玉听说,回头就走。宝玉在身后面叹道:“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既有今日,何不当初
《走马春秋》六:想老父当日被擒情急,把儿卖与东齐,今日苦苦又要来争。既有今日,何不当初,请大人三思。
⊙既有今日,悔不当初
《官场现形记》一六:唉!既有今日,悔不当初。我本来不要难为你的,但是文某人少的钱总得补上。
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
【释义】:
指读书是应试中举做官之本。《警世通言》二四:秀才将何为本?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今后须宜勤学,不可将光阴错过。《西湖二集》二四:俗语道: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难道可有天上掉下来的现成丞相?
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
【释义】:
陆贾:汉初说客。隋何:即随何,汉初说客。比喻媒婆或拉皮条的能言善辩,惯于撮合。《水浒全传》二四:端的这婆子开言欺陆贾,出口胜隋何。只鸾孤凤,霎时间交仗成双;寡妇鳏男,一席话搬唆捉对。
☉开口赛随何,摇唇欺陆贾
《韩湘子全传》二五:张二妈,一生惯会做媒说合,利口如刀,哄骗得男家上钩,不怕女家脱钩,趁势儿遇着那不修帷箔的人家,他就挨身勾引,做个马不六,故此家家认得他,真个是开口赛随何,摇唇欺陆贾。
利归众人,何事不成;利归一己,如石投水-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利归众人,何事不成;利归一己,如石投水
【释义】:
如石投水:意谓毫无反响。意谓于大众有利有益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利益归自己一个人,就无人响应参与。《禅真后史》一八:全伯通又道:“自古说:‘利归众人,何事不成;利归一己,如石投水。’兄是千伶百利的人,须索算一个长便。”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钩
【释义】:
比喻只要保留住了自身才能实力,就不用愁没有地方能用。《西游记》八二:那怪精没计奈何,只是惜命之心,争挣起来,把唐僧背在身上,拽开步,往外就走。小妖跟随道:“老夫人,往那里去?”妖精道:“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钩!把这厮送出去,等我别寻一个头儿罢!”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禅真逸史》九:俺趁今夜无人知觉,不如及早闯出城门,逃窜他乡,暂避此祸。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下钓钩
《妆钿铲》一四:古语说得好: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无处下钓钩?道兄虑无处安身,前面归真山有反本洞。
☉但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钟情丽集》:谚语有云:但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正此之谓也,兄自此勿复举矣。
奈何不得冬瓜,只把茄子来磨-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奈何不得冬瓜,只把茄子来磨
【释义】:
比喻不敢惹厉害的、大的,只拿软弱的小的来欺负。《荡寇志》一一二:兄长为何拒覆新来兄弟?兄长真是奈何不得冬瓜,只把茄子来磨。那魏辅梁、真大义二人,小可自失眼了,怕他真个人人如此!那新来兄弟,诚伪真假,我自有照察之法,何必遽行拒绝。
男儿四海尽堪家,何必故乡生处好-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男儿四海尽堪家,何必故乡生处好
【释义】:
意谓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任何地方都可以成家立业,不必非要留恋自己的故乡。《石点头》六:苏秦不第,妻不下机,嫂不为炊。骨肉冰炭,自古皆然,岂独我吴公佐耶!男儿四海尽堪家,何必故乡生处好。
千日为臣,何如一日为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千日为臣,何如一日为君
【释义】:
意为做千日臣子,不如做一日君王。指君位至尊,人所觊觎。《隋唐两朝史传》二〇:人生在世,无非只是一死,今日舍其弑逆之名,不若自立为帝乎?古人有云:千日为臣,何如一日为君。少主立之无益,杀之有名矣!
人本如寄,生死何伤-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本如寄,生死何伤
【释义】:
寄:寄宿。形容人生如匆匆的过客,短暂一寄,生死切勿介意。□语本《古诗十九首》:“人生忽如寄,寿天金石固。”《林兰香》三〇:爱娘道:“人本如寄,生死何伤?但疑释而后身死,身死则心安。”
人生何处不行方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生何处不行方便
【释义】:
方便:便利。人生哪个地方不可以行方便。指人要行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办到。《梼杌闲评》一八:人生何处不行方便,济人之难,胜似修持,他一人能吃你多少。我看此人像貌,定非终于落拓的。
人若不要命,何事不可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若不要命,何事不可为
【释义】:
人若连命都不要了,还有什么事不可以做?指人一旦抱有必死的决心,就敢于冒一切风险。《闽都别记》一八八:南徵曰:“将命去抵之,亦愿矣。”阿姏曰:“人若不要命,何事不可为。要想个方法,又能泄眼又要无事才好。”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释义】:
九泉:阴间。比喻人活着时应及时行乐,一旦死去,要享乐也决不能。《金瓶梅词话》六六:当夜在席前,猜拳行令,品竹弹丝,直吃到二更时分,西门庆已带半酣,众人方作辞起身而去。西门庆进来,赏小优二三钱银子,往后边去了。正是: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斩鬼传》九:李青莲道:“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所以说: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圣烈传》四:幸得圣主当阳,无幽不烛,着撤回谏部议处,正是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释义】:
三木:分别加在颈项、手、足上的刑具。指在严刑拷打之下,要什么口供都可以得到。指审讯官员率意断狱,严刑逼供,屈打成招。《冷眼观》三〇:雍正年又有“三木之下,何求不得”暨“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谕旨,分书各州县大堂对面之“公生明”牌楼及暖阁上面朝里挂之匾额上。
☉三木之下,何事不认
《雨花香·四命冤》:予亲见一问官审问某事,加以大刑,招则松放,不招紧收绳索,再加审问。招即放夹,不招即敲杠。当此之时,虽斩剐大罪,亦不得不招,盖招则命尚延缓月日,若是不招,即立时丧命。苦夹成招,所谓:三木之下,何事不认?嗟呼!官心残忍至此。
☉三尺之下,何求不得
《武则天四大奇案》七:小妇人从何处招起?有影无形的,起了这风波,三尺之下,何求不得。虽至用刑拷死,也不能胡乱承认的。
在家敬父母,何用远烧香-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在家敬父母,何用远烧香
【释义】:
意谓孝敬父母,就会得到神灵的赞许保佑,用不着到远方去寻庙烧香,祈求保佑。《儿女英雄传》二四:从来说得好:在家敬父母,何用远烧香!人生在世,除了父母这两尊佛,那里再寻佛去?孝顺父母,不必求佛,上天自然默佑,不孝父母,天且不容,求佛岂能忏悔?
在世为人保七旬,何劳日夜弄精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在世为人保七旬,何劳日夜弄精神
【释义】:
人生在世努力争取保有七十岁的年纪,何须一天到晚花费心力。意谓人生几何,苦争无谓。《金瓶梅词话》二〇:在世为人保七旬,何劳日夜弄精神,世事到头终有悔,浮华过眼恐非真。
世界之大,何所不有-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世界之大,何所不有
【释义】:
意谓天下太大了,什么人,什么东西,什么事情都会有。《儿女英雄传》二四:玉帝迟疑道:“论你的善缘,这却也不算妄想,只恐世界里没这样人家。”他道:“世界之大,何所不有!一定有的。”
事若求全何所乐-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事若求全何所乐
【释义】:
指凡事若都求完美周全,人就没有欢快可言了。《红楼梦》七六:正是古人常说的好,事若求全何所乐。据我说,这也罢了,偏要坐船起来。
水满不碍鱼游,林深何妨鸟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水满不碍鱼游,林深何妨鸟去
【释义】:
比喻客观条件很好,一点也不妨事。《乐田演义》三:苏代道:“水满不碍鱼游,林深何妨鸟去?变由他诈,机自我乘,鹿君何过虑也!”
同在乾坤内,何须怨别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同在乾坤内,何须怨别离
【释义】:
意谓同在天地之间,没有必要因别离而怨天尤人。《金云翘传》一三:翠翘道:“别酒须当强吞,以解悲况”。乃吟古诗一绝云。诗曰:千里不为远,十年归未迟。同在乾坤内,何须怨别离。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
【释义】:
苟:如果。瑕:玉的斑点,喻缺点,过失。恤:担忧、忧虑。意谓如果为人心术端正,何用担忧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春秋列国志传》四:申生曰:“奔往何国?”二臣曰:“谚云心苟无瑕,何恤乎无家。殿下能撇富贵以免祸,则何国不可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释义】:
意谓国家边患尚在,以保卫国家为己任的男子汉顾不上家。□语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玉娇梨》三:白公听了,勃然变色,说道:“古人有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且死生祸福,无所定也,君所命也。今日既奉使虏庭,此七尺之躯已置之度外,何况功罪!何况弱女!学生头可断,断不受人胁制!”《洪秀全演义》四:自古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况小弟家里尚能过活。今……便同往教堂便了。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释义】:
二十四史:指古代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正史书。二十四史卷帙浩繁,要讲也不知从何说起。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该从哪里说起。□清·翟灏《通俗编》七作: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官场现形记·序》:仆尝出入卑鄙龌龊之场,往来奔竞夤缘之地,耳之所触,目之所烂,五花八门,光怪万状。觉世门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一一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新石头记》二七:世人说的“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到得这里,才是不知从何看起。
一块好羊肉,如何落在狗口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块好羊肉,如何落在狗口里
【释义】:
比喻好东西落在了不相称的人手里。多用来惋惜美女落在了丑男或拙夫手里。《金瓶梅词话》一:左右街坊有几个奸诈浮浪子弟,睃见了武大这个老婆,打扮油样,沾风惹草。被这干人在街上撒谜语,往来嘲戏,唱叫:“这一块好羊肉,如何落在狗口里!”
⊙一块好羊肉,落在了狗口里
《天凑巧·曲云仙》:那像云仙,却生得不长不短,不瘦不肥,眉目见极疏朗,心性又极灵变,在方兴身边,是一块好羊肉,落在了狗口里,可惜得紧。
⊙一块天鹅肉,送在狗口中去了
《娱目醒心编》六:新人交拜天地,又朝上拜谢太爷,然后寿姑坐了轿子,周二官肩上披红,轿前先走。送出县门,太爷退堂。一路喧声不绝,齐道:“一块天鹅肉,送在周二官狗口中去了!”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释义】:
浮萍相遇在大海。比喻人分手后总会再相会。多为分离时相慰之语,或劝人积善留恩之语。《醒世恒言》一八:妇人也不回音,迳望里边去了。顷刻间,同一个后生跑出来。彼此睁眼一认,虽然隔了六年,面貌依然,正是昔年还银义士。正是: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禅真逸史》一七:众人见了,尽皆回避。林澹然心里已省得是个旧相识了,只是不动身,看他怎的?正是: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海角遗编》五四:店主人大喜,留周二吃酒,就留那铜匠陪伴道:“你两个真是有缘千里,大家吃杯酒去,此事已过了五六个年头。……正所谓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
《西游记》四〇:“你怎么这等量人!常言道:‘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纵然他不认亲,好道也不伤我师父。不望他相留酒席,必定也还我个囫囵唐僧。”
⊙人生何处不相逢
《镜花缘》八九:怪不得都说亭亭姐姐谈文不肯让人,据这“窘”字,当日九公受累光景可想而知。那知如今路上倒亏他老人家起早睡晚,种种照应,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五色石》七:正是:天理从来无爽错,人生何处不相逢。
⊙人生何时不相逢
《永庆升平后传》六五:今朝不想在此相会,真是“人生何时不相逢!”
⊙两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喻世明言》一八:一守一丞,到此方认做的亲兄弟。当日,连杨府小夫人张氏都请过来,做个合家欢筵席。这一场欢喜非小。分明是:……两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衣不穿新,何由得旧-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衣不穿新,何由得旧
【释义】:
衣服不从新衣穿起,怎么会变成旧的。比喻不从第一次结交开始,怎么会变成知心相识呢。《连城璧》申:这位小姐是一件簇新的玩器,不曾有人赏鉴过的,恐怕你这骨董新郎不大十分中意。古语道得好“衣不穿新,何由得旧”,求你不要憎嫌,留在身边,自己用旧了罢。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释义】:
想要强加给人以罪名,用不着担心找不到借口。指随心所欲地罗织罪名陷害。□语出《左传·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东周列国志》二九:里克曰:“不有所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臣闻命矣!”《石点头》七:寻思八遍,恨一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在灯下吃了几杯闷酒,磨起墨来,草上一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〇:至于他一定要怎样我,那出参的考语,正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知足便足,足时何足,偷闲便闲,求闲何日闲-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知足便足,足时何足,偷闲便闲,求闲何日闲
【释义】:
意谓自己知足便能满足,否则便永难满足;忙里偷闲便得清闲,刻意求闲反而难闲。《警世通言》六:此诗因人终日碌碌,无有自在的日子,又云:知足便足,足时何足,偷闲便闲,求闲何日闲。人一入名利,闲莫说日里闲,连夜睡不得足。所以古人云:上床便睡,定是高人,支枕无眠,必非闲客。
只有人算差,天眼何曾恕-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只有人算差,天眼何曾恕
【释义】:
意谓只有人打错主意,老天爷却不会看错,因此作恶必报,决不宽恕。《鸳鸯针》四:大家动手将一条大麻索,背剪绑了。剩下几篓干鱼,人抢个罄尽。这正是:打劫得来,失火里去。只有人算差,天眼何曾恕。
只说日头常晌午,如何也有个错了的时节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只说日头常晌午,如何也有个错了的时节儿
【释义】:
意谓只说你永远得意时兴,为什么也有衰落倒霉的时候?因别人遇到不如意事而说的称意话。《金瓶梅词话》五八:今日怎的天也有眼,你的孩儿生出病来了。我只说日头常晌午,如何也有个错了的时节儿!
⊙只说你日头常晌午,却怎的今日也有错了的时节
《金瓶梅词话》六〇:那潘金莲见孩子没了,李瓶儿死了生儿,每日抖擞精神,百般的称快,指着丫头骂道:“贼淫妇!我只说你日头常晌午,却怎的今日也有错了的时节?”
智赛随何,机强陆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智赛随何,机强陆贾
【释义】:
随何、陆贾:二人均为汉高祖刘邦的谋士说客。意谓心计灵巧,机谋高妙,聪明灵活,十分了得。《水浒全传》二四:西门庆笑起来道:“干娘,你端的智赛随何,机强陆贾。”
⊙智赛良平,辨同何贾
良平:刘邦谋臣张良、陈平。何贾:随何、陆贾。《初刻拍案惊奇》六:盖是此辈功夫又闲,心计又巧,亦且走过千家万户,见识又多,路数又熟,不要说那些不正气的妇女,十个着了九个儿,就是一些针缝也没有的,他会千方百计,弄出机关,智赛良平,辨同何贾,无事诱出有事来。
⊙智赛孙吴,谋欺陆贾
孙吴:战国时军事家孙武、吴起。《醒世恒言》二三:这婆子!果然是智赛孙吴,谋欺陆贾,连我走不出这个圈子了。
砖儿何厚,瓦儿何薄-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砖儿何厚,瓦儿何薄
【释义】:
意谓为何厚此薄彼。抱怨待人不公平。《水浒全传》六二:俺哥哥敬员外十分,俺等众人当敬员外十二分!偏我哥哥筵席便吃,“砖儿何厚,瓦儿何薄!”
⊙砖儿能厚,瓦儿能薄
《金瓶梅词话》三八:叫了声贼狠心的冤家,我比他何如?盐也是这般盐,醋也是这般醋。砖儿能厚,瓦儿能薄?
⊙金砖何厚,玉瓦何薄
《歧路灯》六九:夏逢若道:“金砖何厚,玉瓦何薄,一般都是兄弟,如何两样看承?我一定要插一分儿。”
⊙金砖何重,玉瓦何薄
《林兰香》三八:金砖何重,玉瓦何薄?西院待你极好,为何亦偏护二娘?
总在乾坤内,何须叹别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总在乾坤内,何须叹别离
【释义】:
意谓人无论走得再远,也总在天地之间,不必因别离而感叹。多作劝慰人的话。《闽都别记》二三八:麻姑曰:“古人有言:‘万里不为远,三年不算迟,总在乾坤内,何须叹别离!’”《玉燕姻缘全传》二五:娘子不须啼哭。古人云:总在乾坤内,何须叹别离?
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hé
代词
一、表示虚指。指代人。作定语。可译为“什么”、“某”等。
《史记·李斯列传》:赵高教其女婿咸阳令阎乐劾不知何人贼杀人移上林。(《史记》册八页二五六二)
——赵高指示他的女婿咸阳令阎乐,检举不知道什么人杀了人,〔把尸首〕移到上林苑。
《汉书·隽疏于薛平彭传·隽不疑》:廷尉验治何人,竟得奸诈。(《汉书》册十页三〇三八)
——廷尉审问某人,终究查明了奸诈的实情。(奸诈:指冒充卫太子的事。)
《后汉书·李王邓来列传·来歙》: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
(zhòng)臣要害。(《后汉书》册三页五八九)
——我在夜深人定以后,被某人刺伤,刺中我的要害。
二、表示泛指。指代人。作定语。可译为“哪个”。
《孟子·万章下》: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孟子注疏》册三卷十上页一上)
——伊尹说:“哪个君主不可以事奉?哪个百姓不可以使唤?”〔因此〕天下太平也出来做官,天下混乱也出来做官。
陶渊明《读山海经·八》:自古皆有没,何人得灵长(cháng)?(《靖节先生集》册二卷四页十四下)
——自古以来〔人〕都要死,哪个人能够长生不老呢?(没:用同“殁”。死亡。灵长:绵延久长。)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全唐诗》册六页一八七七)
——这一夜从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哪个人不生起〔思念〕故乡的感情?
三、表示询问。作宾语时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前。
1.询问所代的人。作谓语、宾语。可译为“谁”。
《公羊传·庄公元年》:单伯者何?吾大夫之命乎天子者也。(《公羊注疏》册二卷六页二上)
——单伯是谁?是由天子任命的我国大夫。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四年》:窃谓翊(yì)曰:“若此,当何归?”翊曰:“不如从曹公。”(《资治通鉴》册五页二〇一六)
——〔张绣〕私下对贾翊说:“象这样,应该归附谁?”贾翊说:“不如从属曹公。”
2.询问所代的事物。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个”等。
《管子·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管子》册一卷一页一下)
——什么叫四维?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四维:管仲协助齐桓公推行政令时所依循的准则。)
《荀子·强国篇》:人之所恶何也?(《荀子》册三卷十一页四下)
——人们所厌恶的是什么?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史记》册一页三一四)
——大王〔您〕来时拿着什么?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资治通鉴》册五页二〇九〇)
——孙权知道他的意思,拉着鲁肃的手说:“你想说什么?”
《商君书·更法》: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商君书》册一卷一页二下)
——前世教化〔百姓〕的办法各不相同,〔究竟〕该效法哪个古代?
3.询问所代的原因。作谓语、介词的宾语,作定语、状语。可译为“什么”、“为什么”等。
《孙膑兵法·威王问》:地平卒齐,合而北者,何也?(《孙膑兵法》页四一)
——地形平坦,士卒整齐,交战却打了败仗,是为什么呢?(合:交战。北:败。)
《说苑·杂言》:夫智者何以乐(yào)水也?(《说苑》册四卷十七页十三上)
——明智的人为什么爱好水呢?(乐:爱好。)
《吕氏春秋·季秋纪·审己》:吾所以亡者,果何故哉?(《吕氏春秋》册二卷九页八上)
——我所以逃亡,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方苞《狱中杂记》: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望溪先生全集》册六集外文六页二二上)
——什么缘故刑部关押的囚犯多到这种地步?
《楚辞·天问》何阖(hé)而晦?何开而明?(《楚辞》册二卷三页四上)
——〔天〕为什么阖起来就黑暗?为什么张开了就明亮?(阖:关闭。)
4.询问所代的情况、方式。作谓语、状语、介词的宾语。可译为“怎么样”、“怎么”、“什么”等。
《孟子·滕文公下》: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孟子注疏》册二卷六上页一上)
——如果不等待诸侯的召聘便去,怎么样呢?
《孙膑兵法·擒庞涓》:事将何为?(《孙膑兵法》页三一)
——事情将怎么办呢?
《楚辞·天问》:阴阳三合,何本何化?(《楚辞》册二卷三页二上)
——阴阳三合,怎么起源,怎么变化?(阴阳:古代哲学家认为自然界两种对立的物质。三合:指天、地、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问:“何以知之?”(《史记》册八页二四三九)
——赵惠王问:“〔你〕凭什么知道蔺相如可以出使秦国?”
5.询问所代的时间。作定语。可译为“什么”。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广陵郡何时可到?(《唐宋传奇集》页八三)
——广陵郡郡守什么时候可以到?
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范文正公集》册一卷七页五七下)
——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叶适《财计上》:民之受病,国之受谤,何时而已?(《水心集》册一卷四页五四)
——人民受祸害,国家遭诽谤,什么时候才结束呢?
6.询问所代的处所。作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定语。可译为“哪里”、“哪儿”、“什么”等。
《梁书·儒林列传·范缜》:不由生者之形骸,则此骨骼从何而至此邪?(《梁书》册三页六六七)
——〔既然死人的骨骼〕不从活人的形体产生,那么这骨骼是从哪里来的呢?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豫州今欲何至?(《资治通鉴》册五页二〇八七)
——刘豫州现在打算上哪儿去?(豫州:指刘备。古人常以居官所在地称人,刘备曾为豫州牧。)
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济北晁先生鸡肋集》册二页二〇六)
——这几个人面面相觑大吃一惊,不明白自己在什么地方。
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hé
副词
在句中作状语
一、强调性状或情况的程度深,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可译为“多么”。
《汉书·东方朔传》: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汉书》册九页二八四六)
——接受〔皇帝的〕赏赐不等诏书下来,〔就自己动手去拿,〕多么无礼啊!
《乐府诗集·江南古辞》: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乐府诗集》册五卷二六页六下)
——江南可以采莲,〔浮在水面上的〕莲叶是多么美啊!(田田:莲叶浮在水面的样子。)
李白《蜀道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李太白全集》册二卷三页四上)
——青泥岭是多么地曲折,一百步就要绕着山峰转九个弯。
韩愈《答李翊书》: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昌黎先生集》册五卷十六页十下)
——您的来信文辞很高雅,而提问〔的态度〕是多么谦虚恭敬啊!
二、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怎么”。《论语·先进》:子在,回何敢死?(《论语注疏》册二卷十一页五上)
——您还在世,颜回〔我〕怎么敢死?
《战国策·齐一》: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国策》上册页三二四)
——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梁书·儒林列传·范缜》:名既已殊,体何得一?(《梁书》册三页六六六)
——〔精神和形体〕名称既然不同,实质怎么能相同?
何等-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等héděng
代词
询问所代的人或情况。作宾语。可译为“什么”。
《三国志·魏书·杜袭传》:不知公对杜袭道何等也?(《三国志》册三页六六六)
——不知道你们对杜袭说了些什么?
《世说新语·雅量》: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不?姓何等?可共语。”(《世说新语》册二卷中之上页二十二上)
——县令面带酒色,于是远远地问伧父“想吃麦饼不?姓什么?可以一块谈一谈。”(伧父:旧时称卑贱的人、粗野的人。此处指褚裒。)
何谁-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谁héshéi
代词
询问所代的人。作宾语、主语。可译为“谁”。
《史记·吴王濞列传》:我已为东帝,尚何谁拜?(《史记》册九页二八三一)
——我已经是东帝,还拜谁?
《晋书·刘寔传》:所举必有不当,而罪不加,不知何谁最不肖也。(《晋书》册四页一一九三)
——所推举的一定有不适当的,而不加罪,不知道谁最不成才。
何等-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等héděng
副词
加强反诘语气。作状语。可译为“什么”。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注)》:及太祖军攻之急,布于白门楼上谓军士曰:“卿曹无相困,我自首当明公。”陈宫曰:“逆贼曹操,何等明公!”(《三国志》册一页二二七)
——等到太祖的军队进攻紧急,吕布在白门楼上对军士们说:“你们不要困迫我,我将向明公自首。”陈宫说:“叛逆贼寇曹操,什么明公!”(明公:这是对曹操的尊称。)
《汉书·外戚传上·孝宣许皇后》:夫人所言,何等不可者!(《汉书》册十二页三九六六)
——夫人说的,有什么不可以的!
何渠-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渠héjù
副词
加强反诘语气。作状语。可译为“怎么”。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史记》册八页二六九八)
——假若我居住在中原地区,怎么会赶不上汉朝?
何遽-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遽héjù
副词
加强反诘语气。作状语。可译为“怎么”。
《墨子·公孟》:子墨子曰:“虽子不得福,吾言何遽不善?而鬼神何遽不明?”(《墨子》册三卷十二页十一上)
——墨子说:“虽然你没有得到福,我的话怎么就不好?而鬼神怎么就不明?”
《淮南子·人间训》:且唐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室有百户,闭其一,盗何遽无从入。(《淮南子》册六卷十八页十四下)
——池塘有万孔,堵住一个孔,鱼怎么会没有地方游出;房子有百窗,关上一个,盗贼怎么会没有地方进入。(唐:用同“塘”。)
何其-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其héqí
副词
强调性状的程度深,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作状语。可译为“多么”。
《旧唐书·郭子仪列传》:今忽弃旧好,助一叛臣何其愚也!(《旧唐书》册十一页三四六二)
——现在〔你〕忽然背弃以往的交情,帮助一个叛臣,多么愚蠢啊!《聊斋志异·席方平》:异哉席生,何其伟也!(《聊斋志异》册四页一三四八)
——奇异啊席生,多么壮烈呀!
何况-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况hékuàng
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进层关系。今语同。
《淮南子·原道训》:欲害之心亡(wú)于中,则饥虎可尾,何况狗马之类乎?(《淮南子》册一卷一页五上)
——内心没有想伤害的念头,那么饥饿的老虎也可以跟随,何况狗马之类呢?
《颜氏家训·文章》:才华不为妻子所容,何况行路?(《颜氏家训》册二卷四页六下)
——〔我的文学〕才华不被妻子和孩子承认,何况旁人?(容:接受、承认。)
何乃-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乃hénǎi
连词
连接分句,表示进层关系。可译为“何况”。
《史记·李将军列传》: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史记》册九页二八七一)
——现任的将军尚且不能夜里通行,何况以前的将军呢!
《史记·东越列传》:且秦举咸阳而弃之,何乃越也!(《史记》册九页二九八〇)
——而且秦国连咸阳都抛弃了,何况〔边远的〕越地呢!
何必-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必hé bì
熟语
加强反诘语气。今语同。也可译为“为什么一定”。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乌存以力闻可矣,何必以弑君成名?(《春秋左传集解》册四页一五〇〇)
——乌存因勇力而出名就行了,何必用杀死国君来成名?
《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注疏》册一卷一上页一下)
——您为什么一定说到利,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何曾-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曾hé céng
熟语
询问原因,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可译为“为什么竟”。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注疏》册一卷三上页一下)
——你为什么竟把我同管仲相比?《新书·谕诚》:王何曾惜一踦屦(jījù)乎?(《新书》册二卷七页五下)
——大王为什么竟可惜一只鞋子呢?(踦屦:单只的鞋。)
何尝-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尝hé cháng
熟语
加强反诘语气。今语同,也可译为“哪曾”。
钟嵘《诗品》:何尝不以诗为口实?(《诗品》上卷页三上)
——何尝不是用诗歌作为谈笑的资料?(口实:谈笑的资料。)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何尝有以六部司员充章京者乎?(《定庵全集》册四卷三页四上)
——哪曾有用六部司员充任章京的呢?(章京:满语,清代军职。)
何得-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得hé dé
熟语
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怎么能”。《汉书·食货志上》: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jué)!(《汉书》册四页一一二八)
——生产财物的人太少而浪费财物的人太多,天下的财物怎么能不短缺!(蹶:失败,挫折。这里引申为短缺。)
《史通·外篇·疑古》:何得以垂殁(mò)之年,更践不毛之地?(《史通通释》册六卷十三页五下)
——怎么能在快死的时候,再去那不生长草木的地方?(殁:死亡。)
何乃-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乃hé nǎi
熟语
加强反诘语气,并有出人意料的意思。可译为“怎么竟”。
《韩非子·十过》:兵之著于晋阳三年,今旦暮将拔之而飨其利,何乃将有他心?必不然。(《韩非子》册一卷三页五下)
——兵围晋阳已经三年,现在早晚将攻下它来分享利益,怎么竟会有他心?肯定不会这样。(飨:、享受。)
《史记·蒙恬列传》: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史记》册八页二五七〇)
——这时他的兄弟遭到诛杀,不也应该吗!怎么竟归罪于地脉呢?(地脉:指地的脉络。)
李白《拟古·五》:春风笑于人,何乃愁自居?(《李太白全集》册九卷二四页四上)
——春风向人欢笑,〔你〕怎么竟独自在那里发愁?
《聊斋志异·嘉平公子》:公子如此一人,何乃不知风雅!(《聊斋志异》册四页一五八九)
——公子这样的人,怎么竟不懂得风雅!(风雅:这里指诗歌。)
何其-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其hé qí
熟语
询问原因。可译为“为什么这样”。
《左传·僖公十五年》:二三子何其戚也?(《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二九一)
——你们几个人为什么这样悲伤呢?(戚:悲伤。)
《论语·子罕》: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论语注疏》册二卷九页二上)
——孔夫子是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
何如-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如hé rú
熟语
询问情况。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
白居易《杜陵叟》:明年衣食将何如?(《白香山诗集》册三卷四页四上)
——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
方勺《青溪寇轨》:诸君以为何如?(《学海类编》册四五页六下)
——诸位认为怎么样?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以丞相何如人?(《史记》册八页二七三七)
——陛下认为丞相是怎么样的人?
何若-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若hé ruò
熟语
询问情况。可译为“怎么样”。
《墨子·天志下》:顺天之意何若?(《墨子》册二卷七页十一上)
——顺从上夭的意志怎么样?
《史记·苏秦列传》: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王曰:“足矣。”(《史记》册七页二二六四)
——得到这三个人来事奉大王,怎么样?王回答说:“足够了。”
何足-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足hé zú
熟语
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哪里值得”。
《史记·萧相国世家》: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史记》册六页二〇一八)
——李斯〔替国君〕承担过错〔的作法〕,又哪里值得效法呢。
李贽《战国论》:区区褒贬,何足齿及!(《焚书》卷三页九三)
——小小的褒贬议论,哪里值得挂在嘴上!
何(以)……为-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以)……为hé〔yǐ)……wéi
固定格式
由副词“何”和助词“为”组成。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为什么……呢”、“…什么呢”。
《史记·项羽本纪》: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册一页三三六)
——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
《乐府诗集·白头吟》: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乐府诗集》册六卷四一页二上)
——男儿重情意,为什么要用钱财呢?(钱刀:古代钱币。)
《宋史·岳飞列传》: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宋史》册三三页一一三九四)
——岳飞辞谢说:“敌人没有消灭,要家干什么呢?”
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何hè
附类
动词。用同“荷”。作“承受”、“披”、“背”、“扛”等解。
《诗经·商颂·长发》:何天之龙,敷奏其勇。(《毛诗注疏》册十二卷二十之四页四上)
——〔汤〕承受上天的宠爱,显示出了他的智勇。(龙:用同“宠”。敷奏:陈进,显示。)
《诗经·小雅·无羊》:何蓑何笠,或负其(hóu)。(《毛诗注疏》册六卷十一之二页八上)
——披着蓑衣,背着雨帽,有的还背着干粮。(:干粮。)
《诗经·曹风·候人》:彼候人兮,何戈与祋(duì)。(《毛诗注疏》册四卷七之三页三上)
——那些候人呵,扛着戈和祋。(候人:在道路上迎送宾客的小官。戈、祋:古代兵器。祋,即“殳”。)
那……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那……何……nuó…hé……
固定格式
由动词“那”和疑问代词“何”组成。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怎么办”、“把……怎么办”等。
《三国志·魏书·毋邱俭传(注)》:所向全胜,要那后无继何?(《三国志》册三页七六七)
——〔我的军队〕所到的地方都获得了胜利,关键是没有后继部队怎么办?
《宋书·刘敬宣列传》:但平玄之后,令我那骠骑何?(《宋书》册五页一四一〇)
——只是平定桓玄以后,让我把骠骑将军〔元显〕怎么办?
如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如何rú hé
熟语
表示询问。有的有反诘的意思。可译为“什么”、“为什么”、“怎么行”、“怎么办”等。
《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jī)?夜未央。(《毛诗注疏》册六卷十一之一页三上)
——夜间什么时候了?夜还没有完。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伤未及死,如何勿重?(《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三二六)
——〔敌人〕受伤还没有到死,为什么不再杀伤〔他〕?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如何不吊,事临垂克,遘疾陨丧!(《三国志》册四页九二七)
——为什么这样不幸,事业临近胜利,〔你〕却患病死亡了!(不吊:不幸。垂:将近。陨:用同“殒”。死亡。)
《论衡·问孔篇》:文语相违,服人如何?(《论衡》册二卷九页五下)
——行文和说话互相违背,要人信服怎么行?
《汉书·霍光金日传·霍光》: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汉书》册九页二九三七)
——昌邑王行为昏乱,恐怕要危害国家,怎么办?
如……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如……何(……)rú……hé(……)
固定格式
由动词“如”和代词“何”组成,中间可以插入助词、代词、名词或其他词组。
1.表示询问。可译为“怎么办”、“怎么样”等。
《论语·颜渊》:年饥,用不足,如之何?(《论语注疏》册二卷十二页三上)
——年成不好,费用不足,怎么办?(年:收成。饥:灾荒。古称五谷不收为饥。)
陶渊明《自祭文》: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靖节先生集》册三卷七页五下)
——人活着实在难,死了又怎么样?
2.加强反诘语气。可译为“把……怎么样”、“怎么”等。
《论语·子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注疏》册二卷九页二)
——上天不消灭这种文化,匡人将能把我怎么样?
《列子·汤问》: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册二卷五页八下)
——凭〔你的〕残年余力,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将把土石怎么样?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毛诗注疏》册三卷四之一页四下)
——丈夫在外服役,怎么能不怀念?(君子:这里指丈夫。)
若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若何ruòhé
熟语
表示询问,有的有反诘的意思。可译为“怎么办”、“怎么象”等。
《国语·齐语》:桓公曰:“为之若何?”(《国语》上册页二二四)
——桓公问道:“这件事应该怎么办?”
《扬子法言·问道》:申韩之术,不仁之至矣!若何牛羊之用人也?(《扬子法言》册一卷四页五上)
——申不害、韩非的法术,不仁极了!他们怎么象对待牛羊那样对待人呢?
若……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若……何(……)ruò……hé(……)
固定格式
由动词“若”和代词“何”组成。中间可插入代词、助词、名词或其他词语,表示询问。可译为“为什么”、“对……怎么办”、“把……怎么样”等。
《左传·宣公十二年》:若之何杀之?(《春秋左传集解》册二页六〇五)
——为什么要杀掉他?
《左传·成公二年》:其若王命何?(《春秋左传集解》册二页六四三)
——你对王的命令怎么办?
王禹偁《录海人书》:其若我何?(《小畜集》卷十四页九五上)
——它能把我怎么样?
谁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谁何shuíhé
代词
询问所代的人或事物。作谓语。可译为“谁”、“什么”等。
《史记·淮阴侯列传》:若所追者谁何?(《史记》册八页二六一一)
——你所追的是谁?
《庄子·内篇·应帝王》: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准何?(《庄子》册一卷三页十八下)
——我对他虚心假意,随便应付,〔他〕不知这是为什么?
一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一何yīhé
副词
表示某种性状的程度很深,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作状语。可译为“多么”。
《说苑·尊贤》:今曰之琴,一何悲也!(《说苑》册二卷八页十三上)
——今天的琴声,是多么悲哀呀!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今出语一何鄙!(《乐府诗集》册六卷三八页二上)
——您今天说的话是多么鄙陋啊!李白《丁都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太白全集》册四卷六页四上)
——〔正当〕吴牛喘月的时候,拖船是多么苦啊!(吴牛喘月:吴牛,指江、淮间的水牛,这一带的水牛生性怕热,看见月亮疑是太阳也要发喘。故常以此比喻天气炎热。)
壹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壹何yīhé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的程度很深,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作状语。可译为“多么”。
《史记·外戚世家》:帝非我不得立,已而弃捐吾女,壹何不自喜而倍本乎!(《史记》册六页一九八〇)
——皇帝没有我就不能即位,但不久抛弃了我的女儿,〔这是〕多么不自爱而违背根本啊!(倍:用同“背”。违背。)
《汉书·董仲舒传》:以古准今,壹何不相逮之远也!(《汉书》册八页二五二〇)
——用古代来比照当今,〔当今〕不及古代是多么远呀!(准:比照。逮:及。)
《汉书·东方朔传》:拔剑割肉,壹何壮也!(《汉书》册九页二八四六)
——拔出剑来割肉,多么雄壮呀!
庸何-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庸何yōnghé
代词
表示泛指。指代事物、处所等。作宾语。可译为“什么”、“哪里”等。
《左传·文公十八年》:人夺女妻而不怒,一抶(chì)女庸何伤!(《春秋左传集解》册二页五二〇)
——别人抢了你的妻子,〔你〕却不发怒,〔我〕打你一下伤着什么!
《国语·鲁语下》:醉而怒,醒而喜,庸何伤?(《国语》上册页一九三)
——喝醉了而暴怒,醒了而高兴,有什么妨碍?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春秋左传集解》册三页一〇二三)
——况且别人有君却杀死他,我怎能为他死,又怎能为他逃?〔我〕将归于哪里?
奈何桥-汉语惯用语辞典
奈何桥nài hé qiáo
迷信有多种关于奈何桥的说法,一说是通往阴间之路。比喻死路。《中华新闻报》2001.1.19“若以钱币多寡而赐官授禄,拿不准会走胡长清的‘奈何桥’。”
奈何天-汉语惯用语辞典
奈何天nài hé tiān
①指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表示百无聊赖的思绪。宋晏几道《鹧鸪天》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②谓对付天公。清李渔《奈何天·崖略》“饶伊百计奈何天,究竟奈何天不得。”
从何而来-佛源语词词典
从何而来
从哪儿来的?从什么地方产生的?《祖堂集·卷三·司空山本净和尚》:“问:‘此身从何而来,百年后复归何处?’师曰:‘如人睡时,忽然作梦,梦从何来;睡觉(jué)之时,梦从何去。’”现代汉语作为四字格短语承用。例:不知你这话从何而来?
但自不亡羊,何须泣歧路-佛源语词词典
但自不亡羊,何须泣歧路
成语“歧路亡羊”的反义用法。“歧路亡羊”语出《列子·说符》篇,说一只羊跑了,派人去追,因为岔路大多,没有追上,致使羊丢掉而苦恼。意谓事情复杂,头绪太多,最终问题得不到解决,此语反其意而用之,告诫人们最好事先估计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尽量加以避免,那样就不会出现烦恼了。《五灯会元·卷八·灵峰志恩禅师》:“问:‘如何是佛?’师曰:‘更是阿谁?’曰:‘既然如此,为什么迷妄有差殊?’师曰:‘但自不亡羊,何须泣歧路?’”
更待何时-佛源语词词典
更待何时
时机恰好,不能再等待了。《祖堂集·卷五·大颠和尚》:“后一日上山礼师,师睡次,见来不起。便问:‘游山来,为老僧礼拜来?’对曰:‘礼拜和尚来。’师曰:‘不礼更待何时。’侍郎便礼拜。”现代汉语作为四字格短语承用。例:天池在长白山顶,只有七八月份才能登顶,否则大雪封顶就上不去了。你现在不去,更待何时!
何官无私,何水无鱼-佛源语词词典
何官无私,何水无鱼
哪有做官没有私心的,哪有河水里没有游鱼的。意谓凡是人都有私心。《虚堂和尚语录》卷三:“‘山僧寻常善于包荒,不欲宣人之过,因甚如此?’击拂子。‘何官无私,何水无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