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痧)是什么意思
刮痧-现代汉语大词典
刮痧guā shā
【释义】:
中国民间流传的一种简易疗法。用于夏秋间因中暑或感受秽浊而出现头眩、胸闷、恶心、吐泻等症。以铜钱、光边瓷器蘸水或油刮病人的颈项、胸背、肋间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
发痧-现代汉语大词典
发痧fā shā
【释义】:
指患中暑或霍乱等急性病。茅盾《子夜》:“冰袋!冰袋!老太爷发痧了!”
揪痧-现代汉语大词典
揪痧jiū shā
【释义】:
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通常用手指揪颈部、咽喉部、额部,使局部皮肤充血以缓解内部炎症。
喉痧-现代汉语大词典
喉痧hóu shā
【释义】:
中医学病名。即猩红热。主要症状为高热,咽喉肿痛发炎甚至溃烂,全身伴有猩红色痧点。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
子午痧-现代汉语大词典
子午痧zǐ wǔ shā
【释义】:
即霍乱。因起病凶猛,有子时发病午时死亡的危险,故名。
绞肠痧-现代汉语大词典
绞肠痧jiǎo cháng shā
【释义】:
霍乱病的俗称。中医指不吐不泻而有剧烈腹痛者。
风痧-现代汉语大词典
风痧fēng shā
【释义】:
即风疹。
痧-现代汉语大词典
痧shā
【释义】:
①病名。中医指霍乱、中暑等急性病。如:发痧。②痧子,麻疹的俗称。③方言。指疟疾。公刘《太阳的家乡》:“这里的老百姓把疟疾一概称作痧,有泥鳅痧、蛤蟆痧、羊毛痧、青痧、红痧等等。”
痧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痧子shā zi
【释义】:
①麻疹的俗称。②指霍乱、中暑等急性病。
刮痧-汉语大词典
刮痧
【1】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中暑﹑胃炎﹑肠炎﹑肢麻等病患者,用铜钱﹑光边瓷器等物蘸香油或水刮刷颈部﹑胸背﹑肋间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以减轻内部炎症。
喉痧-汉语大词典
喉痧
【1】中医学病名。即猩红热。主要症状为高热,咽喉肿痛发炎甚至溃烂,全身伴有呈猩红色痧点。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
子午痧-汉语大词典
子午痧
【1】即霍乱。因起病凶猛,有子时发病午时死亡的危险,故名。
挑痧-汉语大词典
挑痧
【1】民间疗法。以针刺有关穴位,可治中暑。{清}{俞樾}《茶香室四钞·挑草子》:“{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草子﹐即寒熱時疫。南中吏卒小民不問病源﹐但頭痛體不佳﹐謂之草子﹐不服藥﹐使人以小錐刺唇及舌尖出血﹐謂之挑草子……’按世間有挑痧之法﹐當即此類。”
揪痧-汉语大词典
揪痧
【1】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通常用手指揪颈部﹑咽喉部﹑额部﹑使局部皮肤充血。
攪腸痧-汉语大词典
攪腸痧
【1】中医学病名。即绞肠痧﹐又称干霍乱。因饮食不节或感受瘴气﹐秽浊闭塞肠胃所致。《水浒传》第一一九回:“比及起程﹐不想{林冲}染患風病癱了……{時遷}又感攪腸痧而死。”《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霍乱》“揮霍變亂生倉卒”注:“欲吐不吐﹐欲瀉不瀉﹐心腹大痛﹐名曰干霍亂﹐又名攪腸痧。”
痧-汉语大词典
痧
【1】病名。中医指霍乱﹑中暑等急性病。{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疔疮》:“霍亂﹑絞腸痧及諸痰喘﹐並用薑湯磨服。”《儿女英雄传》第三回:“那店主人點了個燈籠﹐隔窗户叫公子開了門﹐進來一看﹐説:‘不好!這是勾腳痧!轉腿肚子!快些給他刮出來打出來才好呢!’”发痧。【2】痧子,麻疹的俗称。《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瘟癍疹痧》:“痧白疹紅如膚粟。”注:“發於衞分則爲痧﹐衞主氣﹐故色白如膚粟也。”【3】方言。指疟疾。{公刘}《太阳的家乡》:“这里的老百姓把疟疾一概称作痧﹐有泥鳅痧﹑蛤蟆痧﹑羊毛痧﹑青痧﹑红痧等等。”
痧子-汉语大词典
痧子
【1】痲疹的俗称。参见“[痲疹]”。【2】指霍乱﹑中暑等急性病。《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店主人〕趕緊取了一個青銅錢﹐一把子麻秸﹐連刮帶打……説:‘不相干兒了;可還靠不住﹐這痧子還怕回來。要得放心﹐得用針扎。’”
發痧-汉语大词典
發痧
【1】患中暑或霍乱等急性病。{老舍}《骆驼祥子》十八:“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鲁迅}《呐喊·鸭的喜剧》:“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茅盾}《子夜》一:“冰袋!冰袋!老太爷发痧了!”
絞腸痧-汉语大词典
絞腸痧
【1】霍乱病的俗称。中医指不吐不泻而有剧烈腹痛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近來外面鬧絞腸痧鬧得利害呢﹐你倒是給他點痧藥也罷了。”{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干霍乱》:“乾霍亂﹐心腹絞痛﹐欲吐不吐﹐欲瀉不瀉﹐俗名絞腸痧﹐不急救即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