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竦

竦(竦)是什么意思

  • 悚然 竦然-近义词应用词典

    悚然 竦然

    悚然 sǒngrán 竦然 sǒngrán

    【悚然】害怕的样子。如:

    1.他看见他的母亲坐在灰白色的月影中,仿佛身体都在颤动;低微的声音里,含着无限的悲哀,使他冷得毛骨悚然,而一转眼间,又觉得热血在全身中忽然腾沸。

    【竦然】严肃而惊惧的样子。如:

    2.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辨析:“悚然”,害怕,如毛骨悚然。“竦然”指严肃而惊惧,如竦然骇异,竦然远望。它们都是文言词。

  • 竦-古文观止词典

    竦sǒng

    【词性】:动词

    引领举足,即伸长头颈踮起脚(1)。《北山移文》:列壑争讥,攒峰竦诮。——多个山谷争着讽刺,聚拢起来的山峰也引领举足讥笑。

  • 生辣竦-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生辣竦

    【释义】:

    活生生。《水浒后传》一九:反溺爱前夫之子,把他一个聪俊孩子可怜生辣竦折磨死了。

  • 竦-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竦sǒng

    ①伸长脖子、抬起脚跟站着。《汉书·韩王信传》:“士卒皆山东人,~而望归。”②高起,高耸。《说苑·政理》:“城峭则必崩,岸~则必阤。”(阤zhì:倒塌。)江淹《从征》:“乔松日夜~,红霞旦夕生。”③振作,震动。《汉书·郊祀志下》:“厚爵禄,~精神。”张协《七命》:“举戈林~,挥锋电灭。”④肃敬,恭敬。《韩非子·说疑》:“此十五人者,其为臣也,皆夙兴夜寐,卑身贱体,~心白意。”(白意:心意坦荡。)⑤通“悚”。恐惧。《韩非子·初见秦》:“弃甲负弩,战~而却。”《汉书·李广传》:“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形则千里~,威振则万物伏。”

    【竦惧】恐惧。《韩非子·王道》:“明君无为于上,群臣~乎下。”

    【竦立】①耸立。《水经注·庐江水》:“又有孤石……~百丈。”②恭敬地站着。《促织》:“各各~以听。”

    【竦身】耸身,纵身上跳。《淮南子·道应》:“若士举臂而~,遂入云中。”

    【竦秀】①挺拔秀丽。谢灵运《山居赋》:“孤岸~,长洲芊绵。”②飘逸,出众。《北史·王肃传》:“诵宣读诏书,言制抑扬,风神~,百僚倾属,莫不叹美。”

    【竦峙】耸立,挺立。曹操《观沧海》:“水河澹澹,山岛~。”

  • 毛骨竦然-现代汉语大词典

    毛骨竦然máo gǔ sǒng rán

    【释义】:

    同“毛骨悚然”。巴金《春》:“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

  • 竦-现代汉语大词典

    竦sǒng

    【释义】:

    ①高耸。如:竦立。②肃敬;恭敬。参见“竦然①”。③恐惧;惊惧。参见“竦然②”。①抖动。刘半农《饿》:“他真饿了!——饿得他全身的筋肉,竦竦的发抖!”⑤往上跳。如:竦身一摇。

  • 竦立-现代汉语大词典

    竦立sǒng lì

    【释义】:

    ①耸立;挺立。朱自清《怀魏握青君》:“电灯灭后,月光照了满院,柏树森森地竦立着。”②恭敬地站着。

  • 竦身-现代汉语大词典

    竦身sǒng shēn

    【释义】:

    耸身,纵身向上跳。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

  • 竦然-现代汉语大词典

    竦然sǒng rán

    【释义】:

    ①恭敬的样子。②形容惊惧。鲁迅《药》:“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 不戁不竦-汉语大词典

    不戁不竦

    【1】不恐惧。《诗·商颂·长发》:“敷奉其勇﹐不震不動﹐不戁不竦﹐百禄是總。”{毛}传:“戁﹐恐;竦﹐懼也。”

  • 企竦-汉语大词典

    企竦

    【1】举踵而立,形容看得出神。《文选·曹植<求自试表>》:“夫臨博而企竦﹐聞樂而竊抃者﹐或有賞音而識道也。”{李善}注:“《説文》曰:‘博﹐局戲也﹐大箸十二棊。’又曰:‘企﹐舉踵也。’竦﹐猶立也。”

  • 修竦-汉语大词典

    修竦

    【1】见“修聳”。

  • 傑竦-汉语大词典

    傑竦

    【1】高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一》:“{真武宫}之上﹐崖愈傑竦﹐昔{梁王}避暑於此﹐又名{避暑台}。”

  • 傾竦-汉语大词典

    傾竦

    【1】见“傾悚”。

  • 危言竦論-汉语大词典

    危言竦論

    【1】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黑籍冤魂》第二四回回目:“滯魄幽魂現形驚異類﹐危言竦論改過望同胞。”{严复}《有如三保》:“今之從政者﹐大抵五通神﹐東西洋諸國爲狂生而持危言竦論﹑痛苦流涕以道之者﹐則鄉愚也。”

  • 奮竦-汉语大词典

    奮竦

    【1】振奋而起。{汉}{王褒}《四子讲德论》:“枹鼓鏗鏘﹐而介士奮竦。”

  • 喬竦-汉语大词典

    喬竦

    【1】高耸。竦,通“聳”。{南朝} {宋}{谢灵运}《山居赋》:“凌岡上而喬竦﹐蔭澗下而扶疏。”

  • 峻竦-汉语大词典

    峻竦

    【1】高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下望層山﹐盛若蟻蛭﹐實兼{孤山}之稱﹐亦峻竦也。”

  • 崇竦-汉语大词典

    崇竦

    【1】高耸。{郑观应}《盛世危言·治河》:“{河}水發源{崑崙}之墟﹐伏流數千里……由{積石}而東北而南三千里至{龍門}(今{山西}{河津})﹐山石崇竦﹐河流湍急﹐{禹}鑿之以分其勢。”{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其山巖層岫衍﹐澗曲崖深﹐巨石崇竦﹐壁立千仞。”

  • 孤竦-汉语大词典

    孤竦

    同“[孤聳]”【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沣水》:“高峰孤竦﹐素壁千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赣水》:“水出{雩都}縣﹐導源西北流﹐逕{金鷄石}﹐其石孤竦臨川。”

  • 森竦-汉语大词典

    森竦

    【1】耸立,挺立。{隋炀帝}《北乡古松诗》:“古松惟一樹﹐森竦詎成林。”{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柯葉森竦﹐株根盤礴﹐與諸樹不同。”{清}{秦朝釪}《消寒诗话》五八:“{歐公}秀眉鳳目﹐高顴豐頤﹐風骨森竦非常。”【2】指因恐怖等而毛发耸立。《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想起方才路上光景﹐不覺毛骨森竦﹐勃然色變。”{明}{李昌祺}《月夜弹琴记》:“〔{烏斯道}〕乃捐俸構其堂於泮池之上﹐刻其影於碑石之陰﹐仍作文刊諸廡下﹐讀者爲之毛髮森竦﹐涕泗交頤﹐而節婦之名愈彰矣。”

  • 戰竦-汉语大词典

    戰竦

    亦作“[戰悚]”【1】形容因害怕而发抖。《太平广记》卷三〇九引{唐}{谷神子}《博异志·张遵言》:“遥見{四郎}﹐戢毒慄立﹐惕伏戰悚而拜。”《晋书·羊祜传》:“常以智力不可頓進﹐恩寵不可久謬﹐夙夜戰悚﹐以榮爲懼。”{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恐怖戰悚之狀﹐不可忍視。”《韩非子·初见秦》:“乃復悉士卒以攻{邯鄲}﹐不能拔也﹐棄甲負弩﹐戰竦而卻。”

  • 抗竦-汉语大词典

    抗竦

    【1】犹高傲,倨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趙元叔}抗竦過度﹐{馮敬通}浮華擯壓。”

  • 振竦-汉语大词典

    振竦

    【1】见“振悚”。

  • 毛骨竦然-汉语大词典

    毛骨竦然

    同“[毛骨悚然]”【1】{巴金}《春》六:“{淑英}看得毛骨竦然﹐{淑华}看得怒气冲天。”{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三:“我们听的人不消说也很有兴会﹐尽管是听得毛骨竦然﹐但总要无餍足地找他说鬼。”{清}{李渔}《比目鱼·狐威》:“那些租户債户見了﹐赫得毛骨竦然。”

  • 欽竦-汉语大词典

    欽竦

    【1】肃然起敬。{清}{曾国藩}《新宁刘君墓碑铭》:“{夫夷}之南﹐萬山環拱;我表其阡﹐來者欽竦。”

  • 怗怗竦竦-汉语大词典

    怗怗竦竦

    【1】恭敬肃静貌。{唐}{元稹}《献荥阳公》诗序:“由我而下﹐聯爲五言以美之。諸生怗怗竦竦﹐各盡詞以獻公。”

  • 恐竦-汉语大词典

    恐竦

    【1】见“恐悚”。

  • 悸竦-汉语大词典

    悸竦

    【1】见“悸悚”。

  • 感竦-汉语大词典

    感竦

    【1】见“感悚”。

  • 神竦心惕-汉语大词典

    神竦心惕

    【1】肃敬貌。{明}{张居正}《荆门州题名记》:“余嘗讀先生({陸九淵})録﹐至所謂分别‘義利之辨’者﹐乃使人斤斤焉神竦心惕﹐及過{荆門}謁先生祠下﹐又低回久之不能去。”

  • 祗竦-汉语大词典

    祗竦

    【1】恭敬惶恐。{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拜受祗竦﹐不知所裁。”

  • 竦-汉语大词典

    《廣韻》息拱切,上腫,心。【1】企立。《汉书·韩信传》:“士卒皆{山}東人﹐竦而望歸。”{颜师古}注:“竦﹐謂引領舉足也。”{汉}{张衡}《思玄赋》:“竦余身而順止兮﹐遵繩墨而不跌。”{清}{张景星}《次韵鲁参政观潮》:“倒排山嶽窮千變﹐闔闢雲雷竦百靈。”【2】高耸。{汉}{刘向}《说苑·政理》:“水濁則魚困﹐令苛則民亂﹐城峭則必崩﹐岸竦則必阤。”{晋}{葛洪}《抱朴子·知止》:“且夫懸象不麗天﹐則不能揚大明﹑灼無外;{嵩}{岱}不託地﹐則不能竦峻極﹑概雲霄。”{南朝 宋}{谢灵运}《发归濑三瀑布望两溪》诗:“積石竦兩溪﹐飛泉倒三山。”【3】肃敬;恭敬。《後汉书·黄宪传》:“{潁川}{荀淑}至{慎陽}﹐遇{憲}於逆旅﹐時年十四﹐{淑}竦然異之﹐揖與語﹐移日不能去。謂{憲}曰:‘子﹐吾之師表也。’”《新唐书·崔敦礼传》:“{武德}中﹐官通事舍人。善辭令進止﹐觀者皆竦。”【4】振作;震动。《汉书·郊祀志下》:“夫{周}{秦}之末﹐三五之隆﹐已嘗專意散財﹐厚爵禄﹐竦精神﹐舉天下以求之矣。”《文选·木华<海赋>》:“若乃霾曀潛銷﹐莫振莫竦。”{李善}注:“竦﹐動也。”{唐}{权德舆}《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累惠良药聊书还答》诗:“風雨竦庭柯﹐端憂坐空堂。”【5】执;持。《楚辞·九歌·少司命》:“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爲民正。”{王逸}注:“竦﹐執也。”{南朝 宋}{鲍照}《咏史》:“仕子彯華纓﹐遊客竦輕轡。”【6】通“[悚]”。恐惧;惊惧。《诗·商颂·长发》:“不震不動﹐不戁不竦。”{毛}传:“竦﹐懼也。”《汉书·李广传》:“率三軍之心﹐同戰士之力﹐故怒形則千里竦﹐威振則萬物伏;是以名聲暴於夷貉﹐威稜憺乎鄰國。”{颜师古}注:“竦﹐驚也。”【7】通“[聳]”。往上跳。参见“[竦身]”。【8】通“[慫]”。劝戒。参见“[竦戎]”。

  • 竦踊-汉语大词典

    竦踊

    亦作“[竦踴]”【1】企望貌。{三国} {魏}{曹丕}《弹棋赋》:“于時觀者﹐莫不虚心竦踊﹐咸側息而延佇。”{南朝} {宋}{谢灵运}《七夕咏牛女》:“徒倚西北庭﹐竦踴東南觀。”{宋}{司马光}《九月十一日夜雨宿南园》诗:“臨風徒竦踴﹐志願焉能諧?”【2】跳跃;腾跃。竦﹐通“聳”。《南齐书·始安贞王遥光传》:“{遥光}大怒﹐於牀上自竦踊﹐使殺{歷生}兒。”{唐}{白居易}《贺云生不见日蚀表》:“感賀忻戴﹐倍萬常情﹐無任忭躍竦踴之至。”【3】涌现貌。{宋}{叶適}《瑞安县重建厅事记》:“民來觀者﹐傾動驚駭﹐忘其百年之陋﹐而以爲今日之瑰傑麗偉﹐竦踊而獨出也。”【4】振奋;振作。{明}{高启}《四臣论》:“使强者不敢傷﹐讒者不敢毁﹐則彼必竦踴風生﹐刺舉無避﹐以尊朝廷之勢﹐而大姦可除矣。”【5】焦躁不安的样子。《晋书·傅玄传》:“{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簡﹐整簪帶﹐竦踊不寐﹐坐而待旦。”{唐}{王维}《与工部李侍郎书》:“古人有此﹐今也未聞﹐所以竦踊惕息﹐通夕不寐。”【6】犹怂恿。竦﹐通“慫”。{宋}{洪迈}《夷坚乙志·疗蛇毒药》:“〔道人〕曰:‘此人死矣﹐我有藥能療﹐但恐毒氣益深﹐或不可活;諸君能相與證明﹐方敢爲出力。’衆咸竦踊勸之。”

  • 竦讋-汉语大词典

    竦讋

    【1】担忧;惊惧。{南朝} {梁元帝}《为东宫荐石门侯启》:“以人廢言﹐誠增竦讋。”

  • 竦動-汉语大词典

    竦動

    【1】惊动;震动。{明}{王廷相}《慎言·小宗》:“行過高者﹐易竦動於衆;事執古者﹐不受變於俗。”《後汉书·南匈奴传》:“{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宫﹐顧景裴回﹐竦動左右。”{宋}{欧阳修}《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墓表》:“當是時﹐{子方}之風竦動天下。”{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後序》:“雖其言鄙野足以備於用﹐然而闕其文采﹐固不足以竦動時聽﹐誇示後學。”

  • 竦神-汉语大词典

    竦神

    【1】振作精神。《汉书·礼乐志》:“聽者無不虚己竦神﹐説而承流。”

  • 竦眙-汉语大词典

    竦眙

    【1】惊视。《新唐书·李栖筠传》:“始﹐{栖筠}見帝﹐敷奏明辯﹐不阿附﹐帝心善之﹐故制麻自中以授﹐朝廷莫知也﹐中外竦眙。”

  • 竦石-汉语大词典

    竦石

    【1】耸立的石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自砥柱以下﹐五户已上﹐其間百二十里﹐{河}中竦石傑出﹐勢連襄陸。”《梁书·张充传》:“若夫驚巖罩日﹐壯海逢天;竦石崩尋﹐分危落仞。”

  • 竦斯-汉语大词典

    竦斯

    【1】传说中的人面神鸟名。《山海经·北山经》:“〔{灌題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雌雉而人面﹐見人則躍﹐名曰竦斯﹐其鳴自呼也。”

  • 竦桀-汉语大词典

    竦桀

    亦作“[竦傑]”【1】高耸特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芙蓉峰}最爲竦傑﹐自遠望之﹐蒼蒼隱天。”《太平御览》卷七一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衡山}三峰最爲竦桀﹐自非清霽素朝﹐不可望見。”

  • 竦肩-汉语大词典

    竦肩

    【1】耸肩。表示震惊。竦﹐通“聳”。{宋}{苏洵}《祭史彦辅文》:“瞋目大呼﹐屋瓦爲落﹐聞者竦肩。”

  • 竦魂駭目-汉语大词典

    竦魂駭目

    【1】极言惊骇之状。竦﹐通“悚”。{明}{高攀龙}《三时记》:“從山之右翼﹐臨不測而觀之﹐竦魂駭目﹐亦天下之一奇也。”

  • 竦心-汉语大词典

    竦心

    【1】谨慎小心。《韩非子·说疑》:“此十五人者﹐爲其臣也﹐皆夙興夜寐﹐卑身賤體﹐竦心白意﹐明刑辟﹐治官職﹐以事其君。”

  • 竦立-汉语大词典

    竦立

    【1】耸立;挺立。{朱自清}《怀魏握青君》:“电灯灭后﹐月光照了满院﹐柏树森森地竦立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又有孤石﹐介立大湖中﹐周迴一里﹐竦立百丈﹐矗然高峻﹐特爲瓌異。”【2】恭敬地站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問者爇香於鼎﹐再拜。巫從旁望空代祝﹐唇吻翕闢﹐不知何詞。各各竦立以聽。”

  • 竦誚-汉语大词典

    竦誚

    【1】争相讥笑。{南朝} {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南岳獻嘲﹐北壟騰笑;列壑争譏﹐攢峯竦誚。”

  • 竦竣-汉语大词典

    竦竣

    【1】严正耿直。{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劉洎}竦竣敢言。”

  • 竦淅-汉语大词典

    竦淅

    【1】颤抖。{宋}{洪迈}《夷坚丁志·汪澄凭语》:“妻在牀未睡﹐覺四體竦淅﹐驚惴呼告其乳媪﹐媪亦然。”

  • 竦聽-汉语大词典

    竦聽

    【1】恭听。《隋书·音乐志中》:“百靈竦聽﹐萬國咸仰。”

  • 竦竦-汉语大词典

    竦竦

    【1】高耸貌。{唐}{韩愈}《答张彻》诗:“緣雲竹竦竦﹐失路麻冥冥。”{南朝} {宋}{鲍照}《绍古辞》:“瑟瑟涼海風﹐竦竦寒山木。”【2】耸动貌;颤抖貌。{宋}{梅尧臣}《送郭功甫还青山》诗:“來何遲遲去何勇﹐羸馬寒童肩竦竦。”{刘半农}《饿》诗:“他真饿了!--饿得他的呼吸﹐也不平均了;饿得他全身的筋肉﹐竦竦的发抖!”

  • 竦耳-汉语大词典

    竦耳

    【1】竖起耳朵。{三国} {魏}{杨修}《答临淄侯笺》:“觀者駭視而拭目﹐聽者傾首而竦耳。”

  • 竦健-汉语大词典

    竦健

    【1】振奋强健。{黄远庸}《代行立法院之参政院》:“{林君}清癯竦健如故﹐不減其爲國會祕書長時。”

  • 竦劍-汉语大词典

    竦劍

    【1】仗剑;持剑。{明}{陈子龙}《寒食雨郊行》:“會當竦劍侍天闕﹐柔情無數不敢陳。”《魏书·鹿悆传》:“宗臣名將﹐揮戈于{泗濱};虎士雄卒﹐竦劍于{汴渚}。”

  • 竦傑-汉语大词典

    竦傑

    【1】见“竦桀”。

  • 竦敬-汉语大词典

    竦敬

    【1】肃然起敬。{唐}{康骈}《剧谈录·说方士》:“{趙歸真}探賾元機﹐善制鉛汞﹐氣貌清爽﹐見者無不竦敬。”

  • 竦身-汉语大词典

    竦身

    【1】耸身﹐纵身向上跳。竦﹐通“聳”。{鲁迅}《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淮南子·道应训》:“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雲中。”{唐}{王维}《赠东岳焦炼师》诗:“竦身空裏語﹐明目夜中書。”

  • 竦震-汉语大词典

    竦震

    【1】犹震惊。《後汉书·贾琮传》:“百城聞風﹐自然竦震。其諸臧過者﹐望風解印綬去。”

  • 竦慕-汉语大词典

    竦慕

    【1】感动敬慕。《旧唐书·宪宗纪下》:“{憲宗}嗣位之初﹐讀列聖實録﹐見{貞觀}﹑{開元}故事﹐竦慕不能釋卷。”

  • 竦壘-汉语大词典

    竦壘

    【1】耸立叠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山極高峻﹐崖嶺竦壘。”

  • 竦恧-汉语大词典

    竦恧

    【1】恐惧惭愧。{唐}{陆贽}《奉天论拟与翰林学士改转状》:“承命竦恧﹐顧慚非宜﹐進退徬徨﹐不知所措。”

  • 竦秀-汉语大词典

    竦秀

    【1】挺拔秀丽。{南朝} {宋}{谢灵运}《山居赋》:“孤岸竦秀﹐長洲芊綿﹐既瞻既眺﹐曠矣悠然。”【2】庄重文雅。《北史·王肃传》:“{誦}宣讀詔書﹐言制抑揚﹐風神竦秀;百僚傾屬﹐莫不歎美。”

  • 竦抃-汉语大词典

    竦抃

    【1】跳跃鼓掌。犹言欢欣鼓舞。《旧唐书·文苑传中·刘宪》:“敕使撫巡﹐人皆竦抃;忘其家業﹐冀此天恩。”

  • 竦首-汉语大词典

    竦首

    【1】抬头。{宋}{司马光}《与薛子立秀才书》:“{光}是用矍然喜於今之世而復見古之士﹐且竦首傾耳﹐以俟朝廷之得人而賀之也。”

  • 竦異-汉语大词典

    竦異

    【1】奇特;特异。{宋}{范仲淹}《谢公神道碑铭》:“公姿格竦異﹐不事脩飾﹐天然有雅遠之範。”

  • 竦削-汉语大词典

    竦削

    【1】直立貌。{唐}{李商隐}《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峯。”

  • 竦爽-汉语大词典

    竦爽

    【1】飒爽。豪迈矫健。{柳亚子}《有悼为徐伯荪烈士作》诗之二:“亦有{鑑湖}俠﹐竦爽含英姿。”

  • 竦企-汉语大词典

    竦企

    【1】引领举踵以待。《晋书·卫恒传》:“{崔瑗}作《草書勢》曰:‘……抑左揚右﹐望之若崎;竦企鳥跱﹐志在飛移。’”{唐}{张九龄}《荔枝赋》:“聞者歡而竦企﹐見者訝而驚仡。”{宋}{秦观}《越州请立程给事祠堂状》:“{越}人無不踴躍竦企﹐願見公之所爲。”

  • 竦然-汉语大词典

    竦然

    【1】恭敬貌。《後汉书·黄宪传》:“{潁川}{荀淑}至{慎陽}﹐遇{憲}於逆旅﹐時年十四﹐{淑}竦然異之﹐揖與語﹐移日不能去。”{明}{方孝孺}《题杨先生墓铭後》:“獲聆{白鹿子}言論﹐固已竦然敬之。”【2】惊惧貌。竦﹐通“悚”。《後汉书·明帝纪》:“永覽前戒﹐竦然兢懼。”{鲁迅}《呐喊·药》:“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六:“余亦懼夫流而至于此也﹐讀之竦然﹐爲之汗下。”

  • 竦息-汉语大词典

    竦息

    【1】谓因恐惧而屏息。《汉书·叙传上》:“{定襄}聞{伯}素貴﹐年少﹐自請治劇﹐畏其下車作威﹐吏民竦息。”《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恪}征行之後﹐曹所奏署令長職司﹐一更罷選﹐愈治威嚴﹐多所罪責﹐當進見者無不竦息。”{三国} {魏}{曹植}《陈审举表》:“臣誠竦息﹐不遑寧處。”{明}{归有光}《怀竹说》:“竦息顧慮﹐擇地而蹈﹐將不能以一日自安。”

  • 竦戎-汉语大词典

    竦戎

    【1】谓劝戒戎人。竦﹐通“慫”。《汉书·扬雄传下》:“迺時以有年出兵﹐整輿竦戎﹐振師{五柞}﹐習馬{長楊}。”{颜师古}注:“竦﹐勸也。”《文选·扬雄<长杨赋>》载此文﹐{李善}注曰:“《方言》曰:‘{西秦}之間相勸曰聳。’竦與聳古字通。”{吕延济}注:“言我向時以有年出兵者﹐將以整車輿勸戎虜也。”{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丰部》:“竦﹐叚借爲聳﹐實爲慫。”

  • 竦服-汉语大词典

    竦服

    【1】慑伏;敬佩。{明}{张居正}《答应天巡抚孙小溪书》:“辱手翰。以忠耿自誓﹐無任竦服。”《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太皇太后諭旨:‘天意不順﹐宜罷宴。’衆皆竦服。”

  • 竦駭-汉语大词典

    竦駭

    【1】惊扰;震惊。{唐}{元稹}《两省供奉官谏状》:“豈必驅馳一往﹐竦駭羣情﹐勝境未周﹐聖躬徒倦。”

  • 竦論-汉语大词典

    竦論

    【1】耸人听闻的议论。{严复}《有如三保》:“東西洋諸國爲狂生﹐而持危言竦論痛哭流涕以道之者﹐則鄉愚也。”

  • 竦峙-汉语大词典

    竦峙

    【1】耸立;挺立。{三国} {魏}{曹操}《观沧海》诗:“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五:“〔{嚴蓀友}〕尤精畫鳳﹐翔舞竦峙﹐五色射目﹐觀者歎美。”{汉}{张衡}《西京赋》:“{通天}訬以竦峙﹐徑百常而莖擢。”

  • 竦峭-汉语大词典

    竦峭

    【1】高峻;陡峭。{清}{厉鹗}《东城杂记》卷下:“高者竦峭﹐下者披靡。”《文选·左思<魏都赋>》:“竦峭雙碣﹐方駕比輪。”{李周翰}注:“竦峭﹐犹峻高也。”{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自{西來寺}東至此﹐石壁尤竦峭。”

  • 竦轡-汉语大词典

    竦轡

    【1】纵辔。谓骑马。《太平广记》卷一五四引{唐}{温畬}《续定命录·李顾言》:“{顧言}竦轡而東﹐見省東南北街中﹐有一人挈小囊﹐以烏紗蒙首北去。”

  • 竦踴-汉语大词典

    竦踴

    【1】见“竦踊”。

  • 竦拔-汉语大词典

    竦拔

    【1】高耸挺拔。{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金沟馆》:“{密雲縣}北有仙洞﹐其深莫測﹐内有天然石佛五軀﹐又有五色石﹐竦拔如筍。”

  • 竦懼-汉语大词典

    竦懼

    【1】恐惧。竦﹐通“悚”。{清}{曾国藩}《欧阳氏姑妇节孝家传》:“{劉孺人}即怒﹐節母負墻竦懼;節婦從容改爲﹐以適厥指。”《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太戊}{武丁}﹐覩災竦懼;祗承天戒﹐故其興也。”【2】肃立惶恐。《韩非子·主道》:“明君無爲於上﹐羣臣竦懼乎下。”

  • 竦勇-汉语大词典

    竦勇

    【1】谓声音陡然升高而加强。《文选·潘岳<笙赋>》:“或案衍夷靡﹐或竦勇剽急。”{吕延济}注:“言聲或下而長平也﹐或竦立勇起剽猛而急也。”

  • 竦意-汉语大词典

    竦意

    【1】谓集中注意力。《北史·崔宏传》:“天師{寇謙之}每與{浩}言﹐聞其論古興亡之迹﹐常自夜達旦;竦意斂容﹐深美之。”《文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吴王}曰:‘可以談矣﹐寡人將竦意而覽焉。’”{张铣}注:“竦﹐正也。”

  • 竦擢-汉语大词典

    竦擢

    【1】高耸挺拔。《後汉书·班固传上》:“内則{别風}之嶕嶢﹐眇麗巧而竦擢﹐張千門而立萬户﹐順陰陽以開闔。”

  • 虔竦-汉语大词典

    虔竦

    【1】敬畏。{晋}{葛洪}《抱朴子·臣节》:“專誠祗慄﹐恒若天威之在顔也;宵夙虔竦﹐有如湯鑊之在側也。”

  • 翹竦-汉语大词典

    翹竦

    【1】挺然直立; 高昂。{明}{李东阳}《明乔君墓志铭》:“見君翹竦繼出﹐知公福澤攸在。”{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道士{蘇澄隱}迎鑾駕﹐霜簡星冠﹐年九十許﹐氣貌翹竦。”《尔雅·释木》“槐棘醜喬”{晋}{郭璞}注:“枝皆翹竦。”{晋}{陆云}《寒蝉赋》:“思鳳居以翹竦﹐仰佇立而哀鳴。”

  • 跂竦-汉语大词典

    跂竦

    【1】踮脚举首,观望。{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阿足师》:“跂竦之際﹐{阿足}則指壯力者三四人﹐扶拽其人﹐投之河流。”

  • 蹙竦-汉语大词典

    蹙竦

    亦作“[竦]”【1】恐惧不安貌。《文选·扬雄<羽猎赋>》:“徒角槍題注﹐竦讋怖﹐魂亡魄失。”{李善}注:“與蹙同。《爾雅》曰:竦﹑慴﹐懼也。”

  • 警竦-汉语大词典

    警竦

    【1】谓令人警觉戒惧。{清}{劳史}《迩言》:“以己心爲嚴師一語﹐提得警竦﹐做存誠工夫須從此著力。”

  • 雲竦-汉语大词典

    雲竦

    【1】高耸。《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雙闕雲竦以夾路﹐瓊臺中天而懸居。”{李周翰}注:“竦﹐立也。雙樓如雲之立﹐夾於路傍。”

  • 震竦-汉语大词典

    震竦

    【1】震惊﹐惊惧。《後汉书·郅寿传》:“三輔素聞{壽}在{冀州}﹐皆懷震竦。”{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其餘眇小不法者﹐牒按之。所蒞皆震竦。”{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那{王敦}呵……擁兵{石頭}﹐鸞輿震竦﹐寢園騷動。”

  • 闕竦-汉语大词典

    闕竦

    【1】像阙门一样高耸。《文选·郭璞<江赋>》:“{虎牙}嵥豎以屹崒﹐{荆門}闕竦而磐礴。”{李善}注:“闕竦﹐如闕之竦也。”

  • 驚竦-汉语大词典

    驚竦

    【1】见“驚悚”。

  • 高竦-汉语大词典

    高竦

    【1】高耸,矗立。{晋}{葛洪}《抱朴子·任命》:“運屯則沈淪於勿用﹐時行則高竦乎天庭。”{南朝} {梁}{刘孝标}《辨命论》:“{璡}({劉璡})則志烈秋霜﹐心貞{崑}玉﹐亭亭高竦﹐不雜風塵。”【2】高度高。{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水》:“{魏}{神瑞}三年﹐又建{白樓}﹐樓甚高竦。”

  • 鼓竦-汉语大词典

    鼓竦

    【1】鼓舞肃敬。{宋}{李纲}《论建中兴之功札子》:“天下臣子莫不望風鼓竦﹐抃蹈踴躍﹐願少須臾無死以觀中興之功﹐誠甚盛之舉也。”

  • 齊竦-汉语大词典

    齊竦

    【1】并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淯水》:“〔{房陽川}〕水南道則有二石樓﹐相去六七丈﹐雙峙齊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