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竄

竄(竄)是什么意思

  • 上竄下跳-汉语大词典

    上竄下跳

    【1】形容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蒋子龙}《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秘书〕上窜下跳﹐根据需要打出各种不同的旗号﹐把厂长的事情办成。”《解放军报》1976.12.5:“他们上窜下跳﹐四处串连﹐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

  • 更竄-汉语大词典

    更竄

    【1】竄改,改动。{清}{俞樾}《茶香室续钞·毛西河更正西厢记》:“《西廂》久爲人更竄﹐余求其原本正之。”

  • 匿竄-汉语大词典

    匿竄

    【1】隐藏逃避。《新唐书·列女传·郑义宗妻卢》:“夜有盗持兵劫其家﹐人皆匿竄﹐惟姑不能去。{廬}冒刃立姑側﹐爲賊捽捶幾死。”

  • 伏竄-汉语大词典

    伏竄

    【1】藏匿逃窜。{汉}{贾谊}《吊屈原文》:“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天子陪臣{盈}得罪於王之守臣﹐將逃罪。罪重於郊甸﹐無所伏竄。”{明}{何景明}《与何粹夫书》:“{子衡}伏竄於海濱﹐有憂國傷人之思。”

  • 亡竄-汉语大词典

    亡竄

    【1】逃窜。《新五代史·宦者传论》:“及{明宗}入立﹐又詔天下悉捕宦者而殺之。宦者亡竄山谷﹐多削髮爲浮圖。”

  • 分竄-汉语大词典

    分竄

    【1】各自逃匿。《吕氏春秋·首时》:“故有道之士未遇時﹐隱匿分竄﹐勤以待時。”《三国志·魏志·乌丸等传论》“更有{烏丸}{鮮卑}爰及{東夷}”{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氐}人有王﹐所從來久矣。自{漢}開{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種人﹐分竄山谷間。”

  • 刊竄-汉语大词典

    刊竄

    【1】改订。《新唐书·柳冲传》:“書乃成﹐號《姓系録》……{開元}初﹐詔{冲}與{薛南金}復加刊竄﹐乃定。”

  • 删竄-汉语大词典

    删竄

    【1】删削更改。{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公詩一卷﹐歌曲六卷﹐早已板行。暮年復加删竄﹐定爲五卷。”

  • 壯竄-汉语大词典

    壯竄

    【1】强壮善走。《水浒传》第六八回:“我與{楊林}﹑{石勇}前往北地買馬﹐到彼選得壯竄有筋力好毛片駿馬﹐買了二百餘匹。”

  • 塗竄-汉语大词典

    塗竄

    【1】犹涂改。{清}{赵翼}《古吏部尚书汪文端公》诗:“初猶不中程﹐塗竄至三兩。”《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審﹐則駮正違失。詔敕不便者﹐塗竄而奏還﹐謂之塗歸。”{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牛僧孺》:“公赴舉之秋﹐嘗投贄於{劉補闕}{禹錫}﹐對客展卷﹐飛筆塗竄其文。”

  • 奔竄-汉语大词典

    奔竄

    【1】逃走隐匿;慌乱逃跑。《後汉书·冯绲传》:“州郡將吏﹐死職之臣﹐相逐奔竄﹐曾不反顧﹐可愧言也。”{刘揆一}《黄兴传记》:“〔{萬福華}〕鎗擊{王之春}時﹐扳機十餘次﹐不見手彈射出。{王}則奔竄狂呼﹐西捕隨入﹐捕{萬}而繫之老捕房。”{唐}{杜甫}《破船》诗:“所悲數奔竄﹐白屋難久留。”

  • 奉頭鼠竄-汉语大词典

    奉頭鼠竄

    【1】狼狈逃窜貌。奉﹐通“捧”。《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颜师古}注:“言其迫窘逃亡﹐如鼠之藏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农人》:“女見狐奉頭鼠竄而去﹐自是遂安。”《宋史·宦者传三·方腊》:“平生{童太師}作幾許威望﹐及臨事﹐乃蓄縮畏懾﹐奉頭鼠竄﹐何面目复見天子乎!”

  • 山竄-汉语大词典

    山竄

    【1】逃藏于山中。{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碑》:“山竄{趙武}﹐家藏{李燮}。”{倪璠}注:“{程嬰}匿{趙武}於山中﹐故云山竄。”{三国} {魏}{曹植}《请招降江东表》:“{淮南}尚有山竄之賊﹐{吴會}猶有潛江之虜。”

  • 屏竄-汉语大词典

    屏竄

    【1】谓隐藏,隐匿。{汉}{王充}《论衡·程材》:“材能之士﹐隨世驅馳;節操之人﹐守隘屏竄。驅馳日以巧﹐屏竄日以拙。”{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學涉蕪淺﹐文多瞽漏。宜其屏竄﹐用其静默。”{宋}{苏轼}《与曾子固书》:“{軾}負罪至大﹐苟生朝夕﹐不自屏竄﹐輒通書問於朋友故舊之門者。”

  • 東奔西竄-汉语大词典

    東奔西竄

    同“[東逃西竄]”【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錢塘縣}派差去查過﹐果然那些狗東奔西竄﹐踐踏田禾。”

  • 東逃西竄-汉语大词典

    東逃西竄

    【1】四处逃亡;四处逃避。{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阶级意识》:“俺的乡里有百来户人家﹐各自东逃西窜﹐有去无回。”《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亂南奔﹐被官兵衝散了女兒{瑶琴}﹐夫妻兩口﹐淒淒惶惶﹐東逃西竄﹐胡亂的過了幾年。”{黄远庸}《远生遗著·借款》:“今两年以来﹐东逃西窜﹐而其结果仍投入于银行团之网罗。”

  • 東投西竄-汉语大词典

    東投西竄

    同“[東奔西走]”【1】{清}{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東投西竄﹐費時失業﹐徒喪其品﹐而卒歸于無濟。”

  • 棲竄-汉语大词典

    棲竄

    【1】逃匿,逃窜。《後汉书·西羌传》:“餘剩兵者不過數百﹐亡逃棲竄﹐遠依{發羌}。”

  • 楊葉竄兒-汉语大词典

    楊葉竄兒

    【1】一种淡水小鱼,俗称窜条鱼,因形状细长似杨柳叶,故称。《红楼梦》第八一回:“{探春}把絲繩抛下﹐没十來句話的工夫﹐就有一個楊葉竄兒﹐吞着鈎子﹐把漂兒墜下去。”

  • 狼竄-汉语大词典

    狼竄

    【1】比喻慌乱逃窜。{宋}{王楙}《野客丛书·以物性喻人》:“惟狼之喻尤多……言其亂走則曰狼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妖僧》:“無何﹐{行果}突至﹐{吴}且擊且駡曰:‘妖秃!爾……爲幻世間﹐吾今訴帝殺汝矣!’{行果}瞿瞿﹐狼竄出門﹐不知所往。”

  • 狐奔鼠竄-汉语大词典

    狐奔鼠竄

    【1】形容狼狈逃窜之状。《宋书·索虏传》:“頃誅討{蠻}髦﹐事止畿服﹐或有狐奔鼠竄﹐逃首北境﹐而輒便苞納﹐待之若舊﹐資其糧仗﹐縱爲寇賊。”

  • 狼奔鼠竄-汉语大词典

    狼奔鼠竄

    【1】形容仓皇乱跑。{明}{徐复祚}《投梭记·获丑》:“只見紛紛麋鹿衝他陣……似鬼遣神差齊觸狠﹐他狼奔鼠竄忙忙遁。”{明}{许自昌}《水浒记·火併》:“端不爲那逐烏飛兔走忙﹐趁狼奔鼠竄慌﹐祇爲這些時{梁山泊}能收人望。”{明}{沈鲸}《双珠记·协谋诬讼》:“舞文弄法多姦詭﹐忽聞訪察怕如雷﹐狼奔鼠竄﹐無由懺悔。”

  • 狼突豕竄-汉语大词典

    狼突豕竄

    【1】见“狼奔豕突”。

  • 改竄-汉语大词典

    改竄

    【1】谓修改涂抹文字等。{宋}{秦观}《与苏公先生简》之二:“恐有謬誤并太鄙惡處﹐皆望就垂改竄﹐庶幾觀者不至詆訶。”{茅盾}《尚未成功》:“哦﹐这要改窜几个字才像样罢。”《明诗纪事辛籤·钱棅》引《自靖录》:“{仲馭}好學﹐能下士﹐請養歸里﹐築南隅以待賓客﹐擊鉢成吟﹐天葩燦發﹐或有未慊﹐應手改竄。”《晋书·阮籍传》:“{籍}便書案﹐使寫之﹐無所改竄。”

  • 流竄-汉语大词典

    流竄

    【1】到处乱跑;转徙。{梁启超}《论俄罗斯虚无党》:“此千人而在山谷耶﹐或可以事前而不爲多魚之漏﹐其奈運械之路絶﹐而流竄之勢窮﹐充其量不過陷數四之州縣﹐麋爛百數十里之生靈。”{吴晗}《论晩明“流寇”》:“最后到了{李自成}在一六四三年渡{汉江}陷{荆襄}后﹐恍然于统治集团的庸劣无能﹐才决定建立一新政权。从此便攻城守地﹐分置官守﹐作争夺政权的步骤﹐一反过去流窜的作风。”{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一》:“君臣失禮﹐政教陵遲﹐犯法者衆﹐亡命流竄而不擒獲。前後相積﹐布滿山野。”【2】流放。{唐}{韩愈}《杏花》诗:“二年流竄出{嶺}外﹐所見草木多異同。”{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下》:“逮{舜}之世而後有流竄放殛之事﹐猶不盡置之死﹐蓋古人之重殺如此。”{郭沫若}《天地玄黄·向普希金看齐》:“他以他那叛逆的思想被沙皇政府监视﹐过流窜生活。”

  • 深竄-汉语大词典

    深竄

    【1】远逃。《北史·杨椿传》:“{椿}曰:‘並非計也。賊深竄正避死耳。’”

  • 潛竄-汉语大词典

    潛竄

    【1】偷偷地逃走。《梁书·沈约传》:“{約}幼潛竄﹐會赦免。”《陈书·世祖纪》:“{章昭達}大破{周迪}﹐悉擒其黨與﹐{迪}脱身潛竄。”《北齐书·杨愔传》:“〔{楊愔}〕既潛竄累載﹐屬{神武}至{信都}﹐遂投刺轅門。”

  • 潰竄-汉语大词典

    潰竄

    【1】溃败逃窜。{瞿秋白}《乱弹·<铁流>在巴黎》:“他们在前一个月‘病死了’﹐后一个月又‘被打死了’﹐再过几个月又会‘溃窜’了。”{冯牧}《八千里路云和月》:“我们的队伍从{长江}追到{浙}{赣}线﹐歼灭了从{江}防溃窜的敌人。”

  • 犇竄-汉语大词典

    犇竄

    【1】奔逃窜伏。{宋}{王禹偁}《训杨遂》诗:“官小力不支﹐犇竄避槍刀。”【2】放逐。{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萊公}富貴時﹐送人使{嶺}南﹐云:‘到海只十里﹐過山應萬重。’人以爲警絶。晩竄{海康}﹐至境首﹐{雷}吏呈圖經迎拜於道。公問州去海近遠?曰:‘只可十里。’憔悴犇竄已兆於此矣。”

  • 投山竄海-汉语大词典

    投山竄海

    【1】谓放逐到荒凉边远地区。{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實﹐罪當其身﹐則將浴蘭沐芳﹐自屏於烹鮮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竄海﹐轉死溝壑﹐豈能明目張膽﹐託書自陳耶?”

  • 投竄-汉语大词典

    投竄

    【1】逃匿。{宋}{苏辙}《迎寄王適》诗:“投竄千山恨不深﹐扁舟夏涉氣如蒸。”《晋书·庾亮传》:“{亮}明日又泥首謝罪﹐骸骨﹐欲闔門投竄山海。”《敦煌曲子词·酒泉子》:“長槍短劍如麻亂﹐争奈失計無投竄。”【2】放逐,流放。{唐}{柳宗元}《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頃以黨與進退﹐投竄{零陵}。”{宋}{秦观}《国论》:“陛下即位以來﹐圖任元老﹐眷禮名儒﹐屏棄姦臣﹐投竄刻吏。”{明}{文徵明}《送提学副使序》:“夫既已得罪﹐則投竄摧辱﹐有所不辭。”

  • 抱頭鼠竄-汉语大词典

    抱頭鼠竄

    【1】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狈相。《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顔俊}滿面羞慚﹐敢怒而不敢言﹐抱頭鼠竄而去。”{瞿秋白}《赤都心史》三一:“当时激愤了工人﹐挥起拳来就要上去打;他那鬼头﹐也只得抱头鼠窜了。”{宋}{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僅以身免。”{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抱頭鼠竄者﹐膽裂之不暇﹐馮河暴虎者﹐虚驕而無實。”

  • 捧頭鼠竄-汉语大词典

    捧頭鼠竄

    【1】形容狼狈逃跑。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曰〕:‘{常山王}背{項王},奉{項嬰}頭而竄,逃歸于{漢王}。’”《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頭鼠竄。”{颜师古}注:“言其迫窘逃王﹐如鼠之藏竄。”{宋}{陆游}《闻虏酋遁归漠北》诗:“天威在上賊膽破﹐捧頭鼠竄吁可哀。”{郑志鸿}《常语寻源·捧头鼠窜》引《宋史》:“{金}人圍{太原}﹐{童貫}欲遁﹐{張純正}止之曰:‘平生推重太師﹐幾許威重;及臨事乃捧頭鼠竄﹐何面目見天子乎?’”按﹐《宋史·宦者传三·童贯》作“奉頭鼠竄”。

  • 斥竄-汉语大词典

    斥竄

    【1】放逐。《辽史·耶律石柳传》:“臣前爲姦臣所陷﹐斥竄邊郡。”

  • 脱竄-汉语大词典

    脱竄

    【1】逃窜。{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他部罪人﹐因事脱竄﹐或以同部争戰﹐人人離散。”

  • 旅竄-汉语大词典

    旅竄

    【1】贬逐流放。{唐}{张说}《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赠之》诗:“旅竄南方遠﹐傳聞北使來。”

  • 穴竄-汉语大词典

    穴竄

    【1】往旁边逃窜。{汉}{刘歆}《遂初赋》:“獸望浪以穴竄兮﹐鳥脇翼之浚浚。”

  • 穿竄-汉语大词典

    穿竄

    【1】奔逃隐匿。《後汉书·西羌传论》:“其能穿竄草石﹐自脱於鋒鏃者﹐百不一二。”

  • 竄-汉语大词典

    “[窜]”的繁体字。《廣韻》七亂切,去换,清。【1】伏匿;隐藏。《左传·定公四年》:“天誘其衷﹐致罰於{楚}﹐而君又竄之。”{杜预}注:“竄﹐匿也。”{晋}{陆机}《挽歌》之二:“重阜何崔嵬﹐玄廬竄其間。”《新唐书·王播传》:“{播}悉置格律坐隅﹐商處重輕﹐剖决如流﹐吏不能竄其私。”【2】奔逃。《易·讼》:“不克訟﹐歸逋竄也。”{陆德明}释文:“竄﹐逃也。”《史记·淮阴侯列传》:“{常山王}背{項王}﹐奉{項嬰}頭而竄﹐逃歸於{漢王}。”{唐}{高適}《同群公出猎海上》诗:“豺狼竄榛莽﹐麋鹿罹艱虞。”《说唐》第一回:“使婢家奴﹐俱各亂竄﹐單剩{太平郎}母子二人﹐東跑西走﹐無處安身。”{何永鳌}《火焰山上四十天》:“这时﹐不知从那里冲出来几只狼﹐来回的乱窜了一阵。”【3】放逐;驱逐。《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孔颖达}疏:“竄者﹐投棄之名。”《新唐书·韦安石传》:“昔{張説}被竄﹐匿{陳氏}以免。”{宋}{苏舜钦}《韩公行状》:“獄成﹐杖伍伯及同姦竄海島。”{明}{冯梦龙}《智囊补·杂智·狡黠》:“{丁謂}既竄{崖州}﹐其家寓{洛陽}﹐嘗作家書﹐遣使致之{洛}守{劉燁}。”{清}{高其倬}《蓟州新城》诗:“寺人無官階﹐置員有定程。衣冠帶履外﹐越者誅竄并。”【4】措置;行使。《荀子·大略》:“貧窶者有所竄其手。”{王先谦}集解:“猶言有所措手也。”《吕氏春秋·审分》:“夫人主亦有車﹐居無去車﹐則衆善皆盡力竭能矣﹐諂諛詖賊巧佞之人無所竄其姦矣。”《文选·王褒<洞箫赋>》:“{師襄}{嚴春}不敢竄其巧兮﹐浸淫{叔子}遠其類。”{张铣}注:“竄﹐措也。”【5】容纳。《荀子·儒效》:“{慎}({慎到})﹑{墨}({墨翟})不得進其談﹐{惠施}﹑{鄧析}不敢竄其察。”{王先谦}集解:“此竄亦當訓爲容﹐言二子無所容其察辨也。”【6】改易;更动。《荀子·正名》:“以正道而辨姦﹐猶引繩以持曲直﹐是故邪説不能亂﹐百家無所竄。”{唐}{韩愈}《答张彻》诗:“漬墨竄舊史﹐磨丹注前經。”{明}{唐寅}《刘秀才墓志》:“〔{劉}〕作文弔之﹐摇筆立成﹐詞不加竄。”{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五:“安排新歲崇王制﹐字字共和竄大圜。”【7】羼杂;混入。《汉书·王莽传上》:“{章}({哀章})因自竄姓名﹐凡爲十一人﹐皆署官爵,爲輔佐。”{颜师古}注:“竄﹐謂廁著也。”{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細讀兩詞﹐雖非集中傑作﹐然如前闋‘雨’﹑‘緒’﹑‘路’﹑後闋‘綺’﹑‘幾’﹑‘醉’等韻﹐自是{白石}風格﹐非竄入他人之作也。”【8】骚扰。{清}{唐甄}《潜书·室语》:“若過里而墟其里﹐過市而竄其市﹐入城而屠其城﹐此何爲者!”【9】跳;往上冲。《负曝闲谈》第九回:“{孫老六}説:‘咱們搶過他的先!’一使襠勁﹐那馬便兩耳一聳﹐長嘶一聲﹐直竄過去。”评弹《王孝和》:“我说你不能骂人﹐他就窜起来打人﹐咬人﹐你说我怎么能不回手呢?”{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忽的一下﹐江水窜起来﹐比桥都高。”【10】用药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診脈﹐曰:‘内寒﹐月事不下也。’即竄以藥﹐旋下﹐病已。”{司马贞}索隐:“謂以燻燻之﹐故云。”【11】怂恿。参见“[竄掇]”。【12】方言。房屋。{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土言》:“{增城}謂屋曰竄。”【13】用同“[篡]”。非法夺取政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桓玄}竄位﹐登御牀﹐地忽陷﹐羣臣失色。”

  • 竄益-汉语大词典

    竄益

    【1】改动和增益。{唐}{元稹}《唐故中大夫赠工部尚书李公墓志铭》:“丞相視草時微有竄益。”{清}{俞樾}《诸子平议·商子》“就爲大庶長”:“此書所言﹐與表皆合﹐足徵{秦}制之所自來﹐而傳寫譌奪且多竄益﹐遂不可讀。”

  • 竄流-汉语大词典

    竄流

    【1】放逐;流放。{宋}{苏轼}《贺蒋发运启》:“某竄流已久﹐衰病相仍。”{宋}{叶適}《朝议大夫王公墓志铭》:“{韓侂胄}死﹐緣坐竄流{衢}{信}道中不絶﹐至無擔夫可雇。”{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方其初萌﹐褫一官﹐竄流一二吏﹐即可消患於未萌。”{唐}{韩愈}《泷吏》诗:“{潮州}底處所﹐有罪乃竄流。”

  • 竄斥-汉语大词典

    竄斥

    【1】贬逐。{宋}{欧阳修}《仁宗御飞白记》:“少不悦於時人﹐流離竄斥﹐十有餘年。”{宋}{韩淲}《涧泉日记》卷上:“時相大怒﹐劾{庭碩}奉使無狀﹐請竄斥。”《新唐书·柳宗元传》:“既竄斥﹐地又荒癘﹐因自放山澤間﹐其堙厄感鬱﹐一寓諸文。”

  • 竄逃-汉语大词典

    竄逃

    【1】犹逃窜。《後汉书·南匈奴传》:“{逢侯}部衆飢窮﹐又爲{鮮卑}所擊﹐無所歸﹐竄逃入塞者駱驛不絶。”{元}{赵鸾鸾}《悲笳四拍》:“烟塵澒洞兮人竄逃﹐寒沙暴骨兮没蓬蒿。”

  • 竄竄-汉语大词典

    竄竄

    【1】奔逃貌。{清}{黄遵宪}《冯将军歌》:“敵軍披靡鼓聲死﹐萬頭竄竄紛如蟻。”

  • 竄殛-汉语大词典

    竄殛

    【1】流放和杀戮。{晋}{葛洪}《抱朴子·用刑》:“{唐}{虞}之盛﹐象天用刑﹐竄殛放流﹐天下乃服。”《旧唐书·酷吏传下·罗希奭》:“地列要荒﹐人多竄殛﹐尤加委任﹐冀絶姦訛。”{宋}{陆游}《晓叹》诗:“少年論兵實狂妄﹐諫官劾奏當竄殛。”{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易》:“{堯}仁極矣﹐而後{舜}可用其竄殛。”

  • 竄亂-汉语大词典

    竄亂

    【1】修改变动。{胡適}《费经虞与费密--清学的两个先驱者》:“何一二儒生竄亂經文﹐悍然自是﹐皆黜削不以爲傳也。”{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这些书﹐除{公孙龙子}有《乐记》一篇传世外﹐可惜都失传了﹐《乐记》也是经过窜乱的。”

  • 竄據-汉语大词典

    竄據

    【1】窃占。{清}{梅曾亮}《上方尚书书》:“此特萬死出一生之計﹐豈果能竄據一郡縣﹐遷延歲月﹐爲肘腋患哉!”

  • 竄伏-汉语大词典

    竄伏

    【1】逃匿;隐藏。《国语·晋语二》:“{杜原款}將死﹐使小臣{圉}告於{申生}﹐曰:‘{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導﹐以至於死﹐不能深知君之心度。棄寵求廣土而竄伏焉。’”{汉}{王逸}《九思·逢尤》:“走鬯罔兮乍東西﹐欲竄伏兮其焉如。”{三国} {魏}{曹植}《白鹤赋》:“傷本規之違忤﹐悵離羣而獨處。恒竄伏以窮栖﹐獨哀鳴而戢羽。”{清}{邓显鹤}《<船山遗书>目录序》:“既知事之不可爲﹐乃退以著書。竄伏{郴}﹑{永}﹑{漣}﹑{邵}山中﹐流離困苦﹐一歲數徙其處。”{宋}{陆游}《与尉论捕盗书》:“此十許人﹐皆負重辟﹐相與竄伏山林中﹐昏夜伺便小刼。”

  • 竄屏-汉语大词典

    竄屏

    【1】隐匿;潜伏。《汉书·终军传》:“{南越}竄屏葭葦﹐與鳥魚羣﹐正朔不及其俗。”

  • 竄身-汉语大词典

    竄身

    【1】藏身。{宋}{叶適}《取燕一》:“今{天祚}地喪於外﹐位奪於内﹐竄身{夾山}﹐死亡朝夕﹐其國滅矣。”{清}{邓显鹤}《<船山遗书>目录序》:“先生竄身{猺峒}﹐絶迹人間。”{唐}{崔峒}《刘展下判官相招以诗答之》:“竄身如有地﹐夢寐見明君。”

  • 竄跑-汉语大词典

    竄跑

    【1】逃奔。{太平天囯}{洪秀全}《御制千字诏》:“旗麾勁陣﹐遠望竄跑。”

  • 竄錮-汉语大词典

    竄錮

    【1】放逐禁锢。{明}{沈德符}《野獲编·宗藩·郑世子让国》:“先是{厚烷}竄錮﹐{載堉}遂結庵於宫門外﹐席藳飯蔬﹐孑居者十九年。迨{厚烷}歸國﹐始回府。”

  • 竄絶-汉语大词典

    竄絶

    【1】逃亡。{明}{唐顺之}《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邑故有窰課﹐後窰户以課重徙盡……會造籍時﹐里中以竄絶自言者三十餘户﹐吏以爲無故減三十餘户﹐且得罪﹐君竟減之。”

  • 竄貶-汉语大词典

    竄貶

    【1】贬谪;放逐。《宋史·徽宗纪四》:“{陳過庭}﹑{張汝霖}以罷御前使唤及歲進花果﹐爲{王黼}所劾﹐並竄貶。”

  • 竄惡-汉语大词典

    竄惡

    【1】犹隐恶。《国语·晋语二》:“夫{狄}近{晉}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達﹐不通可以竄惡﹐多怨可以共憂。”{韦昭}注:“竄﹐隱也。”

  • 竄徙-汉语大词典

    竄徙

    【1】逃散。《明史·西域传二·罕东卫》:“{洪武}二十五年﹐{涼國公}{藍玉}追逃寇{祁者孫}至{罕東}地﹐其部衆多竄徙。”【2】流放;放逐。{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青蓮}胸懷灑落﹐雖經竄徙﹐亦不甚哀痛。”

  • 竄亡-汉语大词典

    竄亡

    【1】逃亡;逃跑。{清}{方文}《宋遗民咏·谢皋羽翱》:“皇天不我祐﹐{文}({文天祥})執{謝}竄亡。”《明史·陈瑄传》:“五曰軍伍竄亡﹐覈其老疾者﹐以子弟代﹐逃亡者追補﹐户絶者驗除。”

  • 竄越-汉语大词典

    竄越

    【1】逃窜;逃亡。{明}{李东阳}《翰林伦封君墓表》:“遘{黄賊}之亂﹐疲於竄越﹐弗克究厥業。”《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杨奏稿·华娄二县会禀》:“賊匪買得夷船兩隻﹐廣艇四隻﹐杉板船數隻﹐頗有竄越之意。”

  • 竄官-汉语大词典

    竄官

    【1】流放的官员。{唐}{孟郊}《峡哀》诗之九:“峽旅多竄官﹐峽氓多非良。”

  • 竄黜-汉语大词典

    竄黜

    【1】放逐﹐贬谪。{宋}{王禹偁}《霍王元轨传论》:“{天后}之朝﹐皇枝剪滅﹐王雖罹竄黜﹐卒以令終。”《宋史·儒林传四·蔡幼学》:“{幼學}次第彈繳﹐竄黜尤衆﹐號稱職。”

  • 竄掇-汉语大词典

    竄掇

    【1】劝诱﹐怂恿。《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這都是{王三}那老烏龜一力竄掇﹐害了我女兒終身。”{明}{汤显祖}《紫钗记·节镇宣恩》:“那黄衫豪士隨有人竄掇言官﹐將{小玉姐}這段節義上了﹐又見得{盧}府强婚之情。”《何典》第六回:“你既受不得娘妗的氣﹐如何聽了{串熟鬼}竄掇﹐直跑到{惡狗村}裏來受狗的氣?”

  • 竄走-汉语大词典

    竄走

    【1】奔走;乱跑。{郭沫若}《恢复·黄河与扬子江对话》:“没有什么哟﹐我只是在我的道路上窜走。”{萧红}《生死场》十五:“{日本}兵满村窜走﹐{平儿}到{金枝}家棚顶去过夜。”【2】逃跑;潜逃。{明}{沈德符}《野獲编·叛贼·妖人赵古元》:“〔{一平}〕乃走{杭州}﹐復聚衆逞妖﹐爲詰盗者所誰何﹐輒拒捕殺人﹐竄走{徐州}﹐改今名。”《陈书·高祖纪上》:“{高祖}與戰﹐大破之﹐{路養}脱身竄走﹐{高祖}進頓{南泉}。”

  • 竄竊-汉语大词典

    竄竊

    【1】剽窃。{宋}{王廷珪}《次韵曾育才翠樾堂雪》:“{翠樾堂}中雪復然﹐敢擬片詞增竄竊。”

  • 竄名-汉语大词典

    竄名

    【1】谓以不正当手段列名其中。{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剗煩荷于積弊﹐罷浮惰于竄名。”{宋}{周密}《齐东野语·诛韩本末》:“會上登極﹐竄名藩邸﹐用隨龍恩得官﹐驟至貴顯。”《明史·程启充传》:“賄求掾吏﹐洗補文册﹐是謂竄名。”《新唐书·段秀实传》:“{邠}人之嗜惡者﹐納賄竄名伍中﹐因肆志﹐吏不得問。”

  • 竄辱-汉语大词典

    竄辱

    【1】奔逃而遭难。{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六:“{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竄辱﹐積屍滿中原﹐士族隨車駕。”

  • 竄逐-汉语大词典

    竄逐

    【1】放逐;流放。{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長終。”{明}{高攀龙}《邹忠公惠山祠堂记》:“公立朝直節﹐竄逐坎﹐守志堅貞﹐彪炳史册。”{宋}{苏舜钦}《维舟野步呈子履》诗:“已忘竄逐傷﹐但喜懷抱空。”{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自己本国的言语必然是天天都在练习的﹐丢生的危险倒也比较少﹐除非久居国外或久被囚禁窜逐。”

  • 竄突-汉语大词典

    竄突

    【1】奔窜冲撞。{章炳麟}《文学总略》:“氣非竄突如鹿豕﹐德非委蛇如羔羊﹐知文辭始于表譜簿録﹐則修辭立誠其首也。”{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任柱赖汶光伏诛》:“{同治}五六年間﹐捻衆竄突{蘇}﹑{皖}﹑{鄂}﹑{豫}﹑{山東}等省。”

  • 竄死-汉语大词典

    竄死

    【1】贬逐而死。《新唐书·令狐彰传》:“{彰}同時{河}朔諸鎮﹐傳子孫﹐熏灼數代﹐唯{彰}忠義奮發﹐而長子{建}坐事﹐幼子{運}無辜﹐皆竄死。”

  • 竄跡-汉语大词典

    竄跡

    【1】遁迹;隐迹。《後汉书·方术传上·段翳》:“{翳}遂隱居竄跡﹐終于家。”{唐}{黄滔}《省试一一吹竽》诗:“次第教單進﹐宫商乃異宜。凡音皆竄跡﹐至藝始呈奇。”{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柴}歸縣﹐不喜執役。遂竄跡{西蜀}﹐遊{荆渚}。”

  • 竄逸-汉语大词典

    竄逸

    亦作“[竄軼]”【1】逃奔;逃散。《宋书·臧质传》:“{臧敦}等無因自駭﹐急便竄逸﹐迷昧過甚﹐良可怪歎。”{宋}{苏辙}《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轍}恐掌財者必有盜用之姦﹐捕盜者必有竄逸之弊。”《明史·侯琎传》:“況邊地磽瘠﹐霜早收薄﹐若更徵税﹐則民不復耕﹐必致竄逸。”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撥軍隊駐扎{荆}{襄}﹐以防竄軼。”

  • 竄雜-汉语大词典

    竄雜

    【1】搀杂;混杂。{胡適}《费经虞与费密--清学的两个先驱者》七:“非事業外又有所謂道德﹐以言無﹐言天﹐言心性﹐言静﹐言理爲道德﹐以事業爲伯術﹐則後儒竄雜謬誕而非聖門之舊。”{郭沫若}《<十批判书>後记》:“{韩非}书很窜杂﹐有好些不是他的文章。”

  • 竄責-汉语大词典

    竄責

    【1】放逐处罚。{宋}{苏轼}《杭州召还郡状》:“及竄責{黄州}﹐每有表疏﹐先帝復對左右稱道﹐哀憐奬激﹐意欲復用﹐而左右固争﹐以爲不可。”{宋}{周煇} 《清波杂志》卷七:“門人{張耒}時知{潁州}﹐聞{坡}({蘇軾})卒﹐出己俸於{薦福禪寺}修供﹐以致師尊之哀﹐乃遭論列﹐責授{房州}别駕﹐{黄州}安置。雖名竄責﹐馨香多矣。”

  • 竄命-汉语大词典

    竄命

    【1】逃命。{南朝} {梁}{沈约}《为柳世隆让封公表》:“昔竄命窮雉﹐難迫勢孤。”

  • 竄投-汉语大词典

    竄投

    【1】放逐。{宋}{苏舜钦}《杜公谢官表》:“居常悚栗﹐日俟竄投﹐而陛下收臣於賤朽之中﹐拔臣於毁謗之内。”

  • 竄取-汉语大词典

    竄取

    【1】偷袭攻取。《明史·濮英传》:“{納哈出}餘衆竄匿者尚數十萬﹐聞師旋﹐設伏於途﹐謀俟大軍過竄取之﹐未發。”

  • 竄遶-汉语大词典

    竄遶

    【1】盘旋。{清}{龚自珍}《定庵观仪》:“别觀羣魔﹐大身小身﹐上下竄遶﹐如軍將摧﹐慘澹獰異﹐死力撑扛﹐徧娑婆界。”

  • 竄散-汉语大词典

    竄散

    【1】逃散。{陶成章}《浙案纪略》附录《江督苏抚会奏平枭电》:“〔{李能掌}﹑{江北阿四}〕兹經擒獲﹐就地正法﹐足昭炯戒﹐餘黨膽寒竄散。”【2】走散。{叶圣陶}《城中·演讲》:“一阵结结实实的掌声。接着是听众窜散﹐脚步声同凳脚擦地声﹐绞成一团。”

  • 竄寄-汉语大词典

    竄寄

    【1】更改并混入。《新唐书·周墀传》:“故宰相{德裕}({李德裕})重定《元和實録》﹐竄寄它事﹐以廣父功。”

  • 竄謫-汉语大词典

    竄謫

    【1】贬官放逐。{宋}{苏舜钦}《诣匦疏》:“又昨見{范仲淹}以剛直忤姦臣﹐果罹中傷﹐言不用而身竄謫﹐甚可悲也。”{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唐}代的窜谪之地主要是{岭}南或者{贵州}﹑{四川}。”《旧唐书·文苑传中·宋之问》:“{之問}再被竄謫﹐經途{江}{嶺}﹐所有篇詠﹐傳布遠近。”{明}{归有光}《与徐子言书》:“幸當世士大夫猶有憐之者﹐僅不竄謫。”

  • 竄避-汉语大词典

    竄避

    【1】逃亡;逃匿。《周书·姚僧垣传》:“俄而{景}兵大至﹐攻戰累日﹐郡城遂陷。{僧垣}竄避久之﹐乃被拘執。”{唐}{司空图}《休休亭记》:“{濯纓}爲{陝}軍所焚﹐愚竄避踰紀……既歸﹐葺於壞垣之中。”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戊申熊成基安庆起义记》:“該匪又竄避{臨江塔寺}後﹐砲擊我軍。”

  • 竄藏-汉语大词典

    竄藏

    【1】隐匿;潜藏。{汉}{王充}《论衡·佚文》:“五經之儒﹐抱經隱匿﹐{伏生}之徒﹐竄藏土中。”《楚辞·九辩》:“今修飾而窺鏡兮﹐後尚可以竄藏。”{王逸}注:“身雖隱匿名顯彰也。”

  • 竄擾-汉语大词典

    竄擾

    【1】谓股匪或小股敌军的骚扰。如:坚决打击敌人对我沿海的窜扰活动。

  • 竄定-汉语大词典

    竄定

    【1】删改订正。{明}{胡应麟}《诗薮·六朝》:“第信筆天成﹐間遇一二﹐不拘拘竄定耳。”《新唐书·杨师道传》:“{師道}再拜﹐少選輒成﹐無所竄定﹐一坐嗟伏。”{宋}{陆游}《跋<唐卢肇集>》:“{子發}嘗謫{春州}﹐而集中誤作{青州}﹐蓋字之誤也。《題清遠峽觀音院》詩作‘{青州}遠峽’﹐則又因州名而妄竄定也。”

  • 竄句-汉语大词典

    竄句

    【1】铺张词句;组织文辞。{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鎔裁》:“精論要語﹐極略之體;游心竄句﹐極繁之體﹐謂繁與略﹐隨分所好。”{章炳麟}《与人论文书》:“北方流勢﹐本臃腫也﹐削而讋之﹐大分不出{後漢}﹐碑誄尤近﹐造辭竄句﹐猶兼{晉}{宋}。”【2】改易文句。《庄子·骈拇》:“纍瓦結繩竄句﹐遊心於堅白同異之間。”{王先谦}集解:“竄易文句﹐游蕩心思於堅白同異之間也。”

  • 竄匿-汉语大词典

    竄匿

    【1】逃窜隐藏。《鬼谷子·抵巇》:“聖人竄匿。”{唐}{司空图}《泽州灵泉院记》:“若典教積於前﹐鞭撻駭於側﹐將竄匿之不暇﹐詎肯説而從命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花公主》:“生愴惻欲絶﹐乃捉腕思曰:‘小生貧賤﹐慚無金屋。有茅廬三數間﹐姑同竄匿可乎?’”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黄花冈之役》:“目下餘匪四處竄匿﹐已閉城嚴搜。”

  • 竄附-汉语大词典

    竄附

    【1】改动和增益。{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近儒多攻《周官》爲僞書。《周官》雖或有後人竄附﹐然豈能一筆抹煞耶?”

  • 竄軼-汉语大词典

    竄軼

    【1】见“竄逸”。

  • 竄犯-汉语大词典

    竄犯

    【1】称股匪或小股敌军的进犯。如:彻底粉碎敌人的窜犯。

  • 竄改-汉语大词典

    竄改

    【1】改易;改动。《明史·袁炜传》:“〔{煒}〕與{階}同總裁《承天大志》……諸學士呈稿﹐{煒}竄改殆盡﹐不以讓{階}。”{郭沫若}《雄鸡集·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书上有些比较可靠的民间歌谣﹐虽然不多﹐但很可贵。因为他是第一手的资料﹐纯粹的资料﹐不是经过窜改的。”{汪辟疆}《唐人小说·沈亚之<湘中怨解>按语》:“《異聞集》爲{唐}人{陳翰}編集當世傳奇志怪之文﹐而多所竄改。”《新唐书·姦臣传上·许敬宗》:“及{敬宗}身为國史﹐竄改不平﹐專出己私。”

  • 竄却-汉语大词典

    竄却

    【1】逃掉。{宋}{苏轼}《罢转般仓子仓法状》:“兼訪聞{泗州}轉般倉子﹐已竄却一十二人。”

  • 竄動-汉语大词典

    竄動

    【1】激烈地跳动。{叶圣陶}《未厌集·某城纪事》:“全城的人心好像再也不能安放在腔子里了﹐都突突地窜动着。”

  • 竄易-汉语大词典

    竄易

    【1】改动。{郭沫若}《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任何古书﹐除刊铸于青铜器者外﹐没有不曾经过窜易与润色的东西。”{唐}{柳宗元}《送范明府》诗序:“由是吏得爲姦以立威﹐賊知以弄權﹐詭竊竄易﹐而莫示其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回思諸作﹐茫不記憶﹐惟戲綴之文﹐歷歷在心。然把筆終以爲羞;欲少竄易﹐而顛倒苦思﹐竟不能復更一字。”{明}{沈德符}《野獲编·词曲·太和记》:“曾見{楊}親筆改定{祝枝山}咏月玉盤金餅一套﹐竄易甚多。”

  • 竄點-汉语大词典

    竄點

    【1】改动;涂改。{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王勃}每爲碑頌﹐先墨磨數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一筆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藳。”

  • 竄謀-汉语大词典

    竄謀

    【1】暗中谋划。《国语·晋语二》:“{縶}敏且知禮﹐敬以知微。敏能竄謀﹐知禮可使﹐敬不墜命﹐微知可否。”{韦昭}注:“竄﹐微也。”

  • 竄削-汉语大词典

    竄削

    【1】犹删改。{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陳希閔}……又號{按孔子}。言竄削至多﹐紙面穿穴﹐故名{按孔子}。”

  • 竄撓-汉语大词典

    竄撓

    【1】犹骚扰。{峻青}《秋色赋·故事杂忆》:“一九四七年冬﹐当匪五十四军窜挠到{海阳}的时候﹐顽强的{海阳}人民﹐又以他们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顽强和勇敢精神来打击新的敌人。”

  • 竄端匿迹-汉语大词典

    竄端匿迹

    【1】谓藏匿事物的头绪。《楚辞·严忌<哀时命>》:“聊竄端而匿迹兮﹐嗼寂默而無聲。”{朱熹}集注:“竄端﹐藏其端緒﹐不使人少見之也。”《淮南子·人间训》:“夫事之所以難知者﹐以其竄端匿迹。”

  • 竄言-汉语大词典

    竄言

    【1】参与议论。{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纪》:“雖官爲中書舍人﹐或他官知制誥﹐第用其班次爾﹐不竄言於訓詞。”{唐}{刘禹锡}《祭韩吏部文》:“時惟{子厚}﹐竄言其間。”

  • 縮竄-汉语大词典

    縮竄

    【1】退缩逃窜。《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今北虜縮竄﹐方外無事﹐其下州郡﹐有以寬息。”

  • 走竄-汉语大词典

    走竄

    【1】逃窜, 逃奔。{宋}{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亂離走竄千里山﹐荆棘蹲坐膚不完。”《礼记·月令》“行冬令則風寒不時﹐鷹隼蚤鷙﹐四鄙入保”{汉}{郑玄}注:“象鳥雀之走竄也。都邑之城曰保。”{唐}{薛调}《无双传》:“〔{仙客}﹑{無雙}〕艱難走竄後﹐得歸故鄉﹐爲夫婦五十年。”【2】扩散。{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麝》:“蓋麝香走竄﹐能通諸竅之不利﹐開經絡之壅遏。”

  • 豕竄狼逋-汉语大词典

    豕竄狼逋

    【1】狼狈逃窜貌。{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一折:“看這賴功賊容顔如糞土﹐出轅門豕竄狼逋。”

  • 貶竄-汉语大词典

    貶竄

    【1】贬谪放逐。{唐}{韩愈}《贺赦表》:“微臣往因論事﹐獲譴海隅﹐旋沐朝奬﹐待罪山郡﹐未離貶竄之地﹐忽逢曠蕩之恩。”{明}{谢肇淛}《五杂俎·事部三》:“又其次如{退之}﹑{子瞻}之貶竄﹐{孟郊}﹑{賈島}之流落﹐其憂爲身命也。”{王汉章}《题黄山谷小像》诗:“瞻公眉宇信峨然﹐小像當非貶竄年。”

  • 跧竄-汉语大词典

    跧竄

    【1】伏匿。{唐}{元稹}《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緣谿諸蠻﹐狐鼠跧竄。”{唐}{元稹}《崔方实试太子詹事制》:“{蠻}{蜑}之間有{黄}賊者﹐跧竄窟穴﹐代爲侵攘。”

  • 蹦縱竄跳-汉语大词典

    蹦縱竄跳

    【1】连蹦带跳。《扬州评话选·武松打虎》:“凭这一座山冈﹐没得一里高﹐{武二爷}一口气﹐蹦纵窜跳﹐就可以过去。”《扬州评话选·武松打虎》:“叭﹑叭﹑叭﹑叭﹐蹦纵窜跳﹐迎着老虎﹐准备来一场恶斗。”

  • 逃竄-汉语大词典

    逃竄

    【1】逃跑流窜。《後汉书·窦武传》:“{武}孫{輔}﹐時年二歲﹐逃竄得全。”《列子·黄帝》:“〔禽獸〕隱伏逃竄﹐以避患害。”{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九章:“又过了三天﹐战斗布署已定﹐{胡}匪军才逃窜了下来。”{明}{沈鲸}《双珠记·辕门遇友》:“{安禄山}之亂﹐城郭丘墟﹐人民逃竄。”

  • 迸竄-汉语大词典

    迸竄

    【1】奔窜;逃窜。《後汉书·律历志下》“放續前志﹐以備一家”{刘昭}注引{汉}{蔡邕}《戍边上章》:“臣初被考﹐妻子迸竄。”《後汉书·公孙瓒传》:“{紹}不能開設權謀﹐以濟君父﹐而棄置節傳﹐迸竄逃亡。”{晋}{陶潜}《搜神後记》卷二:“{蜀}賊縱暴﹐焚燒邑屋﹐發掘墳壠﹐民人迸竄。”

  • 逆竄-汉语大词典

    逆竄

    【1】犹逃窜。{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或蟲流而莫斂﹐或逆竄於{申亥}﹐或擢筋於廟梁﹐或絶命於{望夷}﹐蓋所拔之非真﹐而忠能之不用也。”按﹐{楚灵王}逆窜于{申亥}﹐事见《左传·昭公十三年》。

  • 逸竄-汉语大词典

    逸竄

    【1】犹逃窜。{汉}{蔡邕}《答诏问灾异》:“即祚以來﹐宫中無地逸竄﹐而乳母{趙嬈}貴重赫赫。”

  • 逋竄-汉语大词典

    逋竄

    【1】逃窜。{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張魯}逋竄﹐走入{巴}中。”《易·讼》:“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清}{方文}《庐山诗·康王谷》:“{楚子}僭稱王﹐{漢}陽食諸{姬}﹐卒爲{秦}所滅﹐逋竄身幾危。”

  • 遁竄-汉语大词典

    遁竄

    亦作“[竄]”【1】犹逃窜。{清}{焦循}《忆书》三:“村人皆遁竄﹐止一人在。”{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張景}〕遂改姓名{李田}﹐遁竄四海。”{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字音假借》:“遁竄可作竄。”《晋书·皇甫谧传》:“朝有聘賢之禮﹐野有遁竄之人。”

  • 遠竄-汉语大词典

    遠竄

    【1】流放边土。{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因論{高居簡}姦邪﹐加遠竄。”{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高忠宪》:“少年以氣節自許﹐以此一念﹐受譴亦不畏。及得罪遠竄﹐值風雨﹐困卧舟中數日。”《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公孫楚}卑幼﹐擅動干戈﹐律當遠竄。當時定了罪名﹐貶在{吴國}安置。”【2】逃窜远处。{三国} {魏}{曹植}《王仲宣诔》:“翕然鳳舉﹐遠竄{荆蠻}。”《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肅}邀{羽}相見”{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豫州}之衆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欲遠竄﹐望不及此。”

  • 遷竄-汉语大词典

    遷竄

    【1】迁逐流放。{清}{王夫之}《九昭·悼孑》题注:“悼君側之無人也﹐雖被遷竄﹐而所隱者惟君。”

  • 解竄-汉语大词典

    解竄

    【1】离散逃窜。《新唐书·文艺传下·李华》:“{玄宗}入{蜀}﹐百官解竄﹐{華}母在{鄴}﹐欲間行輦母以逃﹐爲盜所得﹐僞署鳳閣舍人。”

  • 訛竄-汉语大词典

    訛竄

    亦作“[譌竄]”【1】讹误杂厕。{清}{冯班}《钝吟杂录·读古浅说》:“六籍裁於聖手﹐然{秦}火之餘﹐諸儒傳録﹐豈無譌竄?”

  • 誅竄-汉语大词典

    誅竄

    【1】杀戮。{宋}{苏辙}《罢修河司札子》:“夫{偉}以欺君動衆﹐害及數路﹐據法當即日誅竄以謝天下。”{元}{陈天祥}《论卢世荣奸邪状》:“實賴聖上洪福﹐幸殞其命﹐妻子誅竄﹐無有孑遺。”《明史·徐阶传》:“{嘉靖}中葉﹐南北用兵。邊鎮大臣小不當帝指﹐輒逮下獄誅竄﹐閣臣復竊顔色爲威福。”

  • 詭竄-汉语大词典

    詭竄

    【1】谓假托和窜改姓名﹑户籍。{明}{王祎}《婺州路均役记》:“而又富民之田﹐又不肯自名其税﹐假立名户﹐託稱兄弟所分﹐與女子所受﹐及在城異鄉人之業﹐飛寄詭竄﹐以避差徭。”

  • 謫竄-汉语大词典

    謫竄

    【1】贬谪放逐。{唐}{元稹}《诲侄等书》:“告{崙}等:吾謫竄方始﹐見汝未期﹐粗以所懷﹐貽誨於汝。”

  • 雉伏鼠竄-汉语大词典

    雉伏鼠竄

    【1】谓恐惧地躲藏﹐惊慌地逃窜。{明}{李东阳}《西北备边事宜状》:“朝廷命將出師﹐天威所至﹐雉伏鼠竄﹐無有遺者。”

  • 雉竄-汉语大词典

    雉竄

    【1】比喻情急乱窜。{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二十五王﹐靡旗亂轍;七十六栅﹐鶉奔雉竄。”【2】雉受惊扰而逃窜时常藏头露尾﹐因亦比喻不能自圆其说。{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文人握管﹐誠不宜專恃稗販﹐致蹈獺祭雉竄之譏。”

  • 隱竄-汉语大词典

    隱竄

    【1】隐伏躲藏。《後汉书·独行传·缪肜》:“爲起墳冢﹐乃潛穿井旁以爲窟室﹐晝則隱竄﹐夜則負土﹐及賊平而墳已立。”《荀子·正论》:“庶人隱竄﹐莫敢視望。”

  • 閒竄-汉语大词典

    閒竄

    【1】私逃。《後汉书·独行传·谯玄》:“事未及終﹐而{王莽}居攝﹐{玄}於是縱使者車﹐變易姓名﹐閒竄歸家﹐因以隱遁。”{李贤}注:“閒﹐私也。”

  • 顛竄-汉语大词典

    顛竄

    【1】疯狂地逃窜。《西游记》第二七回:“{孫大聖}布施手段﹐舞着鐵棒﹐哮吼一聲﹐諕得那狼蟲顛竄﹐虎豹奔逃。”

  • 首竄-汉语大词典

    首竄

    【1】犹逃亡。{明}{刘基}《郁离子·螇螰》:“於是降者皆畏﹐弗敢進。乃使間招亡民﹐亡民首竄。”

  • 飛竄-汉语大词典

    飛竄

    【1】飞逐。{沈从文}《边城》十四:“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郑振铎}《海燕》:“随了他们飞窜着﹐水面上起了一条条的长痕。”

  • 駭竄-汉语大词典

    駭竄

    【1】惊惶逃窜。《旧唐书·杨国忠传》:“辰時﹐至{咸陽}{望賢驛}﹐官吏駭竄﹐無復貴賤﹐坐宫門大樹下。”{唐}{元稹}《赠太保严公行状》:“涉棧道者五千餘騎﹐人無徒步而進者﹐馬有羡力﹐兵不勞困﹐{蜀}人駭竄﹐自我功爲多。”{清}{蒲松龄}《大人行》:“農人榜人廢生業﹐下下駭竄真倉皇!”

  • 驚竄-汉语大词典

    驚竄

    【1】受惊而逃窜。《北史·祖珽传》:“{珽}自知有犯﹐驚竄是常。”{清}{蒲松龄}《日用俗字·走兽》:“青猺上樹疾如鳥﹐鹿麅驚竄走如麞。”{明}{归有光}《昆山县倭寇始末书》:“沿途剽掠﹐吾民驚竄﹐自是要害無守。”

  • 鳥竄-汉语大词典

    鳥竄

    【1】如鸟飞窜。形容四下逃散。{南朝} {宋}{谢灵运}《撰征赋》:“驅斥澤而風靡﹐坑谷而鳥竄。”{宋}{陈亮}《酌古论·崔浩》:“{魏}師乘勝而進﹐勢如風雨﹐所至奔敗﹐鳥竄獸伏﹐各逃其死。”《後汉书·度尚传》:“斬殄渠帥﹐餘盡鳥竄冒遁﹐還奔{荆州}。”

  • 鳥駭鼠竄-汉语大词典

    鳥駭鼠竄

    【1】形容惊恐逃窜。{宋}{曾巩}《救灾议 》:“彼知已負有司之禁﹐則必鳥駭鼠竄﹐竊弄鋤梃於草茅之中﹐以扤遊徼之吏。”亦作“[鳥驚鼠竄]”。《明史·艾万年传》:“賊衣食易盡﹐生理一絶﹐鳥驚鼠竄。”

  • 鳥驚鼠竄-汉语大词典

    鳥驚鼠竄

    【1】见“鳥駭鼠竄”。

  • 魚縣鳥竄-汉语大词典

    魚縣鳥竄

    【1】鱼被钓,鸟逃窜。比喻或受制于人,或飘泊流离,处境十分险困。縣,通“懸”。《三国志·蜀志·谯周传》“{劉氏}無虞﹐一邦蒙賴﹐{周}之謀也”{裴松之}注引{晋}{孙盛}《蜀世谱》:“觀古{燕}﹑{齊}﹑{荆}﹑{越}之敗﹐或國覆主滅﹐或魚縣鳥竄﹐終能建功立事﹐康復社稷﹐豈曰天助﹐抑亦人謀也。”

  • 麇竄-汉语大词典

    麇竄

    亦作“[麏竄]”【1】形容惊慌逃散。{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吴烈女》:“{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僞總兵{徐尚朝}陷{處州}﹐游兵至{永康}﹐邑人麏竄。”

  • 點竄-汉语大词典

    點竄

    【1】删改;修改。{唐}{李商隐}《韩碑》诗:“點竄《堯典》《舜典》字﹐塗改《清廟》《生民》詩。”《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他日﹐公又與{遂}書﹐多所點竄。”{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杂觚·幕府拟稿》:“{曾文正公}大事章奏﹐必令幕府諸賢﹐各創一稿﹐然後審擇點竄。”

  • 黥竄-汉语大词典

    黥竄

    【1】犹刺配。《宋史·郑戩传》:“{長安}故都多豪惡﹐{戩}治之尚嚴﹐甚者至黥竄﹐人皆惕息。”{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胡奕修}〕得其姦﹐奏之﹐黥竄{化州}﹐籍没貲産﹐一方稱快。”

  • 鼠竄-汉语大词典

    鼠竄

    【1】老鼠奔窜。{清}{吴伟业}《西巘顾侍御作图记胜因赋长句》:“鼠竄回廊僧舍空﹐鴉啼廢井漁扉閉。”【2】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走。{林纾}《荆生》:“爾可鼠竄下山﹐勿汗吾簡。”《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頭鼠竄﹐以歸{漢王}。”{颜师古}注:“言其迫窘逃亡﹐如鼠之藏竄。”{明}{陆采}《怀香记·京邸遇旧》:“侯門廝養﹐避干戈鼠竄多方。”

  • 鼠竄蜂逝-汉语大词典

    鼠竄蜂逝

    【1】形容纷纷跑散。{元}{曹居一}《李伯渊奇节传》:“乃大呼曰:‘所誅者此逆賊耳﹐他人無與焉。’稍稍鼠竄蜂逝﹐帖如也。”

  • 鼠竄狗盜-汉语大词典

    鼠竄狗盜

    【1】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隋书·高祖纪下》:“{歷陽}﹑{廣陵}﹐窺覦相繼﹐或謀圖城邑﹐或劫剥吏人﹐晝伏夜遊﹐鼠竄狗盜。”

  • 鼠竄狼奔-汉语大词典

    鼠竄狼奔

    【1】形容仓皇乱逃。《水浒传》第六九回:“果然百姓扶老挈幼﹐鼠竄狼奔﹐都奔{東平府}來。”《水浒传》第六六回:“{北京}城内百姓黎民一箇箇鼠攛狼奔﹐一家家神號鬼哭。”《英烈传》第三十回:“誰知智不及此﹐只是鼠竄狼奔﹐那裏擋得住。”亦作“[鼠攛狼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