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登)是什么意思
登场←→退场-反义词词典
登场←→退场dēngchǎng-tuìchǎng
【词性】:动
登场:(演员)出现在演出场所。
退场:(演员)退出演出场所。
【例】 后来女神鸭蛋娜登场了。鸭蛋娜可织出了更美丽的东西。(张天翼:《金鸭帝国》) 演出结束后,演员谢幕退场。
攀登-常用词语搭配词典
攀登pāndēng
〈动〉抓住东西爬上去。常作谓语,也可以作定语。
他们正沿着一条羊肠小路艰难地向上攀登着|一个人有了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就会在科学的道路勇敢地努力攀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也要攀登上去|要想攀登到科学的顶峰,应该先通晓科学的初步知识|他决心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我们开始攀登冰川|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登第-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登第dēngdì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落榜
登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登记dēngjì
把有关事项写在特备的表册上以备查考——注销(~户口)
登科-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登科dēngkē
见[登第]
登台-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登台dēngtái
①走上讲台或舞台——下台(这支演出队人员很少,他们登台演出时是演员,~后是工作人员。)②比喻走上政治舞台——下台(在资本主义国家,各党派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十分激烈,今天他登台,明天就可能~。)
满登登-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满登登mǎndēngdēng
很满的样子——空荡荡(仓库~的)
难如登天-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难如登天nánrúdēngtiān
难得象想登天一样,形容极难——易如反掌、轻而易举(本来是~的事,叫他这么一煽乎,简直是难如登天。)
一步登天-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
一步登天yībùdēngtiān
比喻一下子达到了极高的地位或程度——一落千丈(十九世纪末,英国海军的优势一步登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了。)
丰收 丰产 丰登-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丰收 丰产 丰登
丰收fēngshōu 丰产fēngchǎn 丰登fēngdēng
动词。指丰富地收获农业生产的成果。
“丰收”强调收获多;多用于大面积农田总收获多的情形,又常可比喻工作上、思想上收获多。例如:“虽然今年遇上水灾,我们的经济作物还是丰收了”;“胶东,这个不愧为水果之乡的半岛上,今年的水果特别丰收”(峻青:《秋色赋》);“我曾把这种欢乐的心情,写信告诉过许多和我同乡的战友,让他们和我一起共享这故乡丰收的快乐”(同上);
“丰产”强调产量高;可用于总的收成,也可用于局部收成,但是不能用来比喻工作上或思想上的收获多;可同“田”组合。例如:“早衰的棉株一定不能丰产,必须把他们淘汰掉”;“玉米每亩能产四百二十斤,丰产田每亩要产九百斤”(《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村北的地,玉米确实是丰产了,亩产量达到八百斤,可是村东的地就差得多,玉米亩产量还不到五百斤”。
“丰登”含有“收下来上谷场的谷、豆等数量很大”的意味;一般只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不单用,可同“五谷”搭配,构成固定词组“五谷丰登”。例如:“四乡百姓只愿天下平静,五谷丰登,能获温饱”;“你们乡下人,住在五奎桥左近的,也都是年年丰登,岁岁平安”(洪深:《五奎桥》)。
“丰收”常可用作名词,表示“丰富的收成”(如说:“今年,小麦和玉米都夺得了丰收”)。这种用法的“丰收”,和“丰产”、“丰登”没有同义关系。
出发 动身 起程 启程 起行 登程 首途-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出发 动身 起程 启程 起行 登程 首途
出发chūfā 动身dòngshēn 起程qǐchéng 启程qǐchéng 起行qǐxíng 登程dēngchéng 首途shǒutú
动词。表示行程开始,离开原来所处的地方。
“出发”强调开始离开原地而进入行程;可用于人和车、船等。例如:“二更时候,李双喜带着十几个亲兵出发了”(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下册);“当我们这批飞行员出发去航校时,爸爸和全家到火车站去送我”(《光明日报》,1979.5.18);“浩浩荡荡的车队出发了”(《一九五八年散文特写选》)。
“动身”强调开始行动;只用于人。例如:“趁着天还没有亮,你们赶快动身”(《沫若剧作选》);“简素华匆匆忙忙洗了脸,连早饭也不吃,立刻就要动身走”(艾明之:《浮沉》);“一直等到来年开了春以后,人们才动身下地”(峻青:《秋色赋》)。
“起程”和“启程”都强调行程开始;可用于人和车、船等。“起程”侧重于从整个行程的角度来着眼;“启程”则着重于从行动的角度来看,有郑重的态度色彩。多用于重要的、正式的出访或很有意义的行程的开始。例如:“老杨同志吃了早饭起程,天不晌午就到了阎家山”(赵树理:《李有才板话》);“公路很平很直,车队只要早上七点起程,下午两点左右就可以到邯郸”;“苏丹第一副总统启程来华”(《人民日报》,1979.11.30);“听说杨嗣昌已经从夷陵启程,将亲自来巫山督促外路官军进兵”(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上册);“他又要所有的草灰……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鲁迅:《故乡》)。
“起行”强调开始走:可用于人和车、船等;有书面语色彩,较少使用。例如:“次日,清早起行,以便下午烈日烤炙之前赶抵杨村”;“轮船靠在万县江岸停航六七小时,深夜三点钟光景起行,以便黎明时航抵瞿塘峡,让乘客在白天饱览三峡景色”。
“登程”强调上路,登上行程;只用于人;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不用。例如:“回到床上便酣然入睡,准备一早登程离去”(《人民文学》,1979,6);“从汨罗跑到纸坊来,足足跑了一个礼拜……和从前上京求名的‘风餐露宿、星夜登程’的举子一样”(郭沫若:《革命春秋》)。
“首途”强调上路,开始旅程;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浓厚,多用于记叙和新闻报道。例如:“七月二十七日,先生自绍兴首途回程,八月一日抵上海”;“这次大平首相再度组阁伊始即首途来华”(《人民日报》,1979.12.7)。
顿时 登时-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顿时 登时
顿时dùnshí 登时dēngshí291
副词。表示过去的某个动作或情况一下子有急遽的变化。
“顿时”含有“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而一下子发生”的意味。例如:“一出村子,步子顿时快了起来”(周而复:《自求恩大夫》);“屋里顿时陷入沉默中”(杨沫:《青春之歌》);“灯光忽然灭了,厅内顿时起了一阵骚动”。
“登时”突出变化发生得急遽、紧凑;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例如:“我刚想停下来顶他们一阵,忽然觉得左臂一热,登时眼前发光”(王愿坚:《小游击队员》);“朱老巩怒气冲冲……登时红了脖子,气愤得鼓动着胸脯”(梁斌:《红旗谱》);“有人抽烟一划火柴,登时那座房子就爆炸了”。
刊登 刊载 登载 发表 刊 登 载-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刊登 刊载 登载 发表 刊 登 载
刊登kāndēng 刊载kānzǎi 登载dēngzǎi 发表fābiǎo 刊kān 登dēng 载zǎi216
动词。表示(文章、歌曲、图画等)在报刊上印出。
“刊登”和“刊载”都强调以出版的形式印出。“刊登”较常用。可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刊载”则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叶老说,文学研究会的宣言刊登在《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一期上”(《文艺报》,1979,5);“后来,军歌和进行曲便刊登在《八路军杂志》上,这表示军委正式认可了它们”(同上刊,1979,6);“报纸上刊载了一篇文章,是讽刺周作人的”(臧克家:《诗与生活》);“我找出了刊载那个鞋匠给他六岁女儿写的信的报纸”(《巴金散文选》,上卷);“四月二十一日,各报纸刊载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丁玲:《生活·创作·修养》)。
“登载”强调收在报刊上;是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从七号起,开始登载鲁迅先生译的俄国现代大文豪阿尔支拨绥夫的长篇《工人绥惠略夫》”(《文艺报》,1979,5);“大作之所以常被登载者,实在因为《莽原》有些闹饥荒之故也”(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三四》);“为了帮助有关同志回忆张志新,可来信索取本刊登载的有关她的事迹的材料”(《光明日报》,1979.6.5)。
“发表”强调公之于众,让大家都可以看到。例如:“在好看的天亮还未到来之前,再看了一遍大作,我以为还不如不发表”(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三五》);“在一九二〇年的十月十日《时事新报》的《学灯》增刊上把第二幕发表了”(《沫若剧作选》);“三年来,陈祖芬共发表报告文学十七篇”(《文艺报》,1982,4)。
“刊”和“刊登”“刊载”意思一致,只是口语里不用,书面语色彩比“刊载”“登载”都浓厚些。例如:“去秋完成的论文,刊于今年《历史研究》第二期”;“迩又拟立一社,集资刊越先正著述”(鲁迅:《书信·许寿裳·三》);“另有一种小报式的期刊所谓《微言》,却在《文坛进行曲》里刊了这样的记事”(鲁迅:《伪自由书·后记》)。
“登”和“登载”意思一致,不同在于有口语色彩,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例如:“你的散文是登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吧?”;“军委会的命令,那奸报竟敢不登”(茅盾:《腐蚀》);“我们要多登的是议论,而寄来的偏多小说,诗”(鲁迅:《两地书·第一集北京·三四》)。
“载”强调收进报刊里和印在报刊上;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比“刊”还要浓厚;一般用于学术论著,有科学语体色彩。例如:“《字母切韵要法》附载于《康熙字典》前面”(《语言研究论丛》,第二辑,1982);“见战宪武《日本语的语系》,载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日语学习与研究》,1979年第一期”(《语言学论丛》,第八辑,1981)。
立即 立刻 立时 立 登时 即时 即刻 当即 当时 马上 立地 迅即-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立即 立刻 立时 立 登时 即时 即刻 当即 当时 马上 立地 迅即
立即lìjí 立刻lìkè 立时lìshí 立lì 登时dēngshí111即时jíshí 即刻jíkè 当即dāngjí 当时dàngshí95马上mǎshàng 立地lìdì 迅即xùnjí
副词。表示“紧接着在很短时间内就(作某种行动或出现某种新情况)”的意思。
“立即”“立刻”“立时”和“立”都强调很快作出行动或出现新情况。“立即”还突出“就在这时候如何”的意思,有书面语色彩,口语里少用。例如:“但一看见是小陈,立即停止了咆哮,狂欢地摇着尾巴,在他的身边撒起欢来”(峻青:《黎明的河边》);“你们必须立即动手逮捕一批内战罪犯”(《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我寻声望去,眼光立即落到那个领唱的人身上”(碧野:《月亮湖》)。“立刻”和“立时”都突出“在很短时间内紧接着”的意思。“立刻”所表示的时间可以绝对地非常短,也可以是相对来说很短但实际上可是略为耽搁的一会儿;“立时”所表示的时间则是绝对地非常短,动作或新情况是极快地紧接着发生,意思比“立刻”重,是书面语用词,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你先走一步吧,我得关好窗户!立刻就来,会追上你的”;“但是她立刻一笑,算是招呼了李张二位”(茅盾:《子夜》);“爷爷听了这些话如挨一棒,心里立刻没了主意,站在大道中间一动不动”(冯骥才等:《义和拳》);“当报幕员向观众报告由聋哑学校学生李秀英演唱《东方红》时,全场立刻涌出潮水一般的掌声”(《人民日报》,1978.1.8);“只见水来得那么猛,好庄稼——好庄稼,立时都给淹了”(孔厥、袁静:《新儿女英雄传》);“忽然你们的笑语喧哗也从墙外传来,我的惆怅,立时消散”(冰心:《寄小读者》);“紧急警报的气笛声一起,全市电灯便立时熄灭”“立”和“立刻”意思一致;是文言词,书面语色彩厚;须用于有其他单音文言词配合的语句;使用范围比“立刻”窄,只能用来修饰一些单音动词。例如:“此药对心绞痛发作有救急作用,服后立见功效”;“他早就口齿不请了,用筷子颤巍巍压住你的碗,碗里颠着浪花,立逼你回答”(《十月》,1982,5);“十军渡河时,曾、邵、唐等主张三军团过河攻贵溪,我们便立电反对”(《周恩来选集》,上卷)。
“登时”和“即时”都强调就在这同一时刻紧接着如何;意思和“立时”一样紧促,轻重也和“立时”一致。“登时”含有动作或新情况出现的快而突然的意味,多用于描述过去的情状,比较生动;“即时”含有及时或抢时间的意味,只用于书面语,有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听了这句话,她登时脸色就变了”;“她轻轻的走过来,她们的谈话,都听得明白,登时大怒起来,就一直跑了过去”(冰心:《最后的安息》);“二三十只皮靴的交响曲,登时冲破巷里悄然无声的黑暗,同时又杂着踉踉跄跄的步声”(艾芜:《咆哮的许家屯》);“款项请即时交付,以一次办清手续”;“明早事情办妥,须即时返沪汇报”。
“即刻”强调就在片刻之内如何;和“立刻”一样,所表示的时间可以绝对地非常短,也可以相对来说很短而实际上是一会儿,意思的轻重和“立刻”一致;一般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他的头一入水,即刻直奔王头,一口咬住了王的鼻子”(鲁迅:《铸剑》);“倘若他们走来查问时,我可即刻没命了”(洪灵菲:《流亡》);“何况,即刻就要去京的这个戏,艺术家正在追求更高效果呢”(《光明日报》,1979.10.7)。
“当即”和“当时”强调就在那个时候便发生或有所行动,只用于叙述说话之前的过去的事。“当即”还强调紧接着;多用于书面语,有书面语色彩。例如“老寿陡地站了起来,当即离了窝棚”(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被捕王同志当即为警探拥上汽车,直驶向新闸捕房”(《周恩来选集》,上卷);“当即”有几个同志负了伤”(孙家玉:《战火催春》)。“当时”较突出同一时候,但新的事实或行动的发生,不如“当即”及“登时”“即时”紧凑。例如:“我抬眼看见他的神色很不高兴,当时便站起来告辞’;“曹操当时同意了。按照着他的计策行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上册)。
“马上”和“立即”意思较一致;有赶紧的意味;适用于口语和俗白文字,有口语色彩。例如“他才在招待所落了脚,就马上用电话和公安厅联系上了”(马识途:《清江壮歌》);“大家快把行装备好,咱们吃完早饭马上出发”;“班长一瞧不对劲,马上把身上的子弹解下来”(张天翼:《二十一个》);“在他看我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睛还露出一点光彩,但是马上就阴暗了”(巴金:《憩园》)。
“立地”强调紧接着,十分快地跟着出现;所表示的时间只能是绝对地非常短;是只用于白话文的书面语用词,有书面语色彩;比较少用。例如:“不能希望那帮反动家伙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立地听到一种充满着惊悸的喊声”(萧军:《八月的乡村》)。
“迅即”强调迅速地跟着出现或作出行动,意思比较重;是书面语用词,有较浓厚的书面语色彩。例如:“只听得一声巨响,西边天际迅即冒开了一团强光的、蘑菇状的烟云”;“你们务必迅即逮捕该犯,毋令逃逸”(《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攀 攀登 攀缘(攀援)-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攀 攀登 攀缘(攀援)
攀pān 攀登pāndēng 攀缘(攀援)pùnyuán
动词。表示抓住某种受力的东西往上爬。
“攀”是口语用词,有口语色彩。例如:“由于他那分无私严厉,逼迫我学会了一种攀杠杆的技术”(沈从文:《从文自传》);“大声说了几句话,他就攀上车头”(欧阳山:《三家巷》);“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傅雷家书》)。
“攀登”强调爬往高处,多用于抓住受力的东西爬向险峻山峰的情形;常在比喻中使用;有书面语色彩。例如:“他们在难以行走的乱石丛中攀登或爬行”(黎汝清:《万山红遍》);“山路虽然相当陡峭,因为杂树丛生,却很容易攀登”(同上);“他们象革命老前辈攻打碉堡那样,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光明日报》,1977.12.23)。
“攀缘”强调抓住受力的东西爬,常用于抓住葛藤或绳索之类往上爬,特别是爬上高大树木的情形;一般只用于书面语,书面语色彩比“攀登”浓厚。例如:“我们只有攀缘悬空的铁梯而上”(《刘白羽散文选》);“顺着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同上);“高塔中心有窄而陡的扶梯,人们攀缘而上”。
“攀”在表示“跟地位比自己高的人拉关系或结亲”的意义时(如说:“实在高攀不上”),“攀缘”在比喻投靠、依附地位高或有钱有势的人以往上爬时(如说:“此人趋炎附势,就喜欢攀缘有势力的人”〔《作品》,1964.4〕),都和本组其他的词没有同义关系。
不敢拜登,奉以归赵-实用委婉语词典
不敢拜登,奉以归赵
用于向人委婉地表示不能接受某样珍品。古人有“完璧归赵”之说。
举足登高台,须有凌云志-实用委婉语词典
举足登高台,须有凌云志
意为树立远大的志向,抬起脚来才能登高。英国教育家克拉夫语。
不曾攀登者不曾跌倒-实用委婉语词典
不曾攀登者不曾跌倒
婉指在事业上要攀登高峰,就要准备会跌倒。欧美谚语。喻指。
登上国王的宝座-实用委婉语词典
登上国王的宝座
欧美对大、小便的婉称。即坐马桶之类。有戏谑味。
登徒子-实用委婉语词典
登徒子
欧美婉指好风流的男子。也作“唐璜”(系西班牙传奇故事中的一个好色人物,屡见欧美戏剧和诗歌中,19世纪20年代,写入英国诗人拜伦的讽刺长诗,为世人家喻户晓)、“放荡公子”、“好色之徒”。
登-孙子兵法词典
登dēng
【释义】:
上;升。《行军篇》:“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曹操注:“无迎高也。”
登高-孙子兵法词典
登高
【释义】:
攀登高处。《九地篇》:“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梅尧臣注:“可进而不可退也。”
无登-孙子兵法词典
无登
【释义】:
不可迎高。《行军篇》:“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曹操注:“无迎高也。”
战隆无登-孙子兵法词典
战隆无登
【释义】:
敌人占据高地,我不可仰攻。《行军篇》:“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杜牧注:“隆,高也。言敌人在高,我不可自下往高,迎敌人而接战也。”简本“战隆无登”作“战降毋登”。张预注:“敌处隆高之地,不可登迎与战。一本作“战降无登迎”,谓敌下山来战,引我上山,则不可登迎。”
拜登-敬谦语小词典
拜登bàidēng
敬辞。用于接受赐赠。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长生殿》:“黄六鸿者,康熙中,由知县行取给事中入京,以土物并诗稿,遍送名士。至宫赞赵秋谷执信,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稿璧谢。’黄遂衔之刺骨。”
循序渐进 一步登天-反义词应用词典
循序渐进 一步登天
循序渐进 xúnxùjiànjìn
一步登天 yībùdēngtiān
【循序渐进】依照次序逐步向前。
〔例句〕
至于人类一切都平等,那还要经过相当教育,循序渐进,不能一革命什么都平等。
【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超越必要的过程而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
〔例句〕
1.哪知康有为是好功名的人,想自己一人一步登天,做个维新的元勋。
2.自从和你家结为亲眷,你的爹你姑父一步登天。
易如反掌 难如登天-反义词应用词典
易如反掌 难如登天
易如反掌 yìrúfǎnzhǎng
难如登天 nánrúdēngtiān
【易如反掌】便当得像翻一翻手掌那样,比喻事情很容易做成功。也作“易于反掌”“易如翻掌”。
〔例句〕
1.倘是独立刊物,则造谣中伤,禁止出版,或诬以重罪,彼辈易如反掌耳。
2.以国家威德,将士骁雄,泛蒙汜而扬旌,越昆仑而跃马,易如反掌,何往不至。
3.倘得侥幸连科及第,那时救父报仇,岂不易如翻掌!
【难如登天】难得像登天那样,比喻事情很难做成功。
〔例句〕
1.要攻克这项科研课题,真是难如登天。
2.别人很容易做成的事,怎么到你手上就难如登天了。
不登-古文观止词典
不登bù dēng
歉收(3)。《文帝议佐百姓诏》:数年比不登。——多年来接连地歉收。《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今岁或不登。——今年有的地方歉收。《超然台记》:岁比不登。——接连几年歉收。
登-古文观止词典
登dēng
【词性】:动词
一、升,上,登上(35)。《臧僖伯谏观鱼》:鸟兽之肉不登于俎。——鸟兽的肉上不了宗庙的祭器。《伯夷列传》: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我登上箕山,上面原来有许由的坟墓。《阅江楼记》: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有登上这座楼来观看这条江的。
二、成熟,收(2)。《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今年有的地方庄稼没有成熟,百姓的食粮很少。《超然台记》:始至之日,岁比不登。——刚到的时候,庄稼连年不收。
三、读dé。用同“得”。取(1)。《里革断罟匡君》:取名鱼,登川禽。——捉大鱼,捕取鳖虾等水中动物。
登崇-古文观止词典
登崇dēng chóng
提拔(1)。《进学解》:拔去凶邪,登崇俊良。——除去凶恶奸邪的人,提拔有才能善良的人。
登降-古文观止词典
登降dēng jiàng
上下(1)。《臧哀伯谏纳郜鼎》: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道德,是讲行为要检点并有法度,上下尊卑要有等级规定。
登龙门-古文观止词典
登龙门dēng lóng mén
即“跳过龙门”。比喻得到有力者的援助而增长声誉(1)。《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一经您提携,就像鲤鱼跳过龙门那样声价提高十倍。
华登-古文观止词典
华登huà dēng
【词性】:名词
人名。春秋时吴国大夫(1)。《诸稽郢行成于吴》:夫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申胥、华登选拔和教练吴国的士兵打仗。
比登天还难-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比登天还难
【释义】:
极言难;不可能。《红楼梦》十:你如今要闹出了这个学房,再要找这么个地方,我告诉你说罢,比登天还难呢!《十把穿金扇》三二:关下小辈呀,你们放了半日乱箭,倒把两膀射麻了,谅来要想射去贫道一根汗毛,比登天还难。《精神降鬼传》一:乃扬眉吐气道:“要吾改邪归正,比登天还难。”
不相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不相登
【释义】:
不相当。《水浒全传》一四:他的亲眷相识我都知道,不曾见有这个外甥。亦且年甲也不相登,必有些跷蹊。
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
【释义】:
成立: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像登天一样艰难,败家荡产像火燎毛一样容易。《歧路灯》一:所以古人留下两句话:成立之难如登天,覆败之易如燎毛。言者痛心,闻者自应刻骨。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释义】:
登:攀登,言其难。崩:山崩,一下子塌下来,言其易。跟人学善像登山一样难,跟人学坏像山倒塌一样,一下子就完成了。比喻人学做好人难,学做坏人易。□《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三国志通俗演义》一三:夫人情惮难而趋易,好同而恶异,故与治道相反。《传》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言善之难也。
登鬼录-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登鬼录
【释义】:
登记到记录鬼名的花名册子上。意即死去。《合锦回文传》一:今令姐既已告殂,弟又将登鬼录,此女无所依归,乞老舅念骨肉之情,领他到家去抚养。《万花楼》五一:贱妾已登鬼录,今得余生,皆叨大人洪恩也。
⊙登鬼篆
《何典》序:其言则鬼话也,其人则鬼名也,其事实则不离乎开鬼心……登鬼篆,真可称一步一个鬼矣。
登高必跌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登高必跌重
【释义】:
比喻官位爬得越高,结局将越悲惨。《红楼梦》一三: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释义】:
卑:低。迩:近。登高必从低处开始,行远必从近处开始。比喻事情必定由小到大,由近到远。□语本《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引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东周列国志》三一:再说公子重耳一心要往齐邦,却先要经由卫国,这是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二不棱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二不棱登
【释义】:
愣头愣脑,傻里傻气。《醒世姻缘传》六二:惟独一个二不棱登的妇人,制伏得你狗鬼听提,先意承志,百顺百从。
公子登筵,不醉便饱;壮士临阵,不死即伤-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公子登筵,不醉便饱;壮士临阵,不死即伤
【释义】:
公子哥儿一旦登席,不是醉便是饱;壮士拼搏沙场,不是战死便是带伤。意谓必然之事。特指临阵打仗,势必有伤有亡。《西游记》八一:且住!你老师父贵恙,你拿这妖精不至紧。俗语道:公子登筵,不醉便饱;壮士临阵,不死即伤。你两下里角斗之时,倘贻累你师父,不当稳便。
⊙公子登筵,不醉即饱;壮士临阵,不死带伤
《西游记》八五:八戒道:“哥啊,你知道‘公子登筵,不醉即饱;壮士临阵,不死带伤’?先说句错话儿,后便有威风。”
⊙公子临筵,不醉便饱,壮士临阵,不死即伤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三四:天师道:“将军且让这一阵才好。”马将军道:“自古说得好:公子临筵,不醉便饱,壮士临阵,不死即伤。何让阵之有?”
瘸和尚登宝座——能说不能行-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瘸和尚登宝座——能说不能行
【释义】:
歇后语。瘸:瘸腿。比喻只能说话,不能行动。《醒世姻缘传》三:又过了两日,晁大舍跌肿的面目略略有些消动,身上也略略可以翻转,只是春和好景,富贵大官人病在床上,瘸和尚登宝座——能说不能行了。
☉瘸和尚说法——能说不能行
说法:讲说佛法。《醒世姻缘传》七八:每日把我关闭在衙,叫我通是个瘸和尚说法——能说不能行,如今既是放我出门,由得我自己主张,由不得别人阻挠。我要寻一个主人家暂住两日,务要到皇姑寺一游。
少年登科,大不幸也-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少年登科,大不幸也
【释义】:
登科:考中进士。指少年得志,少不经事,易生狂妄,久后必招致灾祸。看似荣幸,实为不幸。《麟儿报》一一:古人原有言:少年登科,大不幸也。诸兄莫要怪他,他总是少年登科,不知世事,故此狂为。此取祸之首也。
他有他的登云法,我有我的入天梯-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他有他的登云法,我有我的入天梯
【释义】:
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高招。《狐狸缘全传》一七:我们洞主也是修成的仙体,岂肯白受他野道这口气?常言:他有他的登云法,我有我的入天梯。我们定与这野道誓不两立!
为善如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为善如登
【释义】:
登:登高。比喻做善事如登高一样难。□《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十二楼·序》语云:为善如登。笠道人将以是编得一世人结欢喜缘,相与携手,徐步而登此十二楼也。使人忽忽忘为善之难而贺登天之易,厥功伟矣!
无事不登三宝殿-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无事不登三宝殿
【释义】:
三宝殿:指佛殿。人们没有为难之事,不会到寺庙去拜佛。喻无事不登门。□清·王有光《吴下谚联》三:无事不登三宝地。三宝:佛也,法也,僧也。《警世通言》二八:白娘子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去做甚么?”《金瓶梅词话》九一:那陶妈妈便道:“小媳妇无事不登三宝殿,奉本县正宅衙内分付,敬来说咱宅上有一位奶奶要嫁人,讲说亲事。”《八仙全传》六七:二仙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此来正因为岁星有了为难之事,特来替你帮个小忙。”
⊙没事不登三宝殿
《金瓶梅词话》九三:杏庵道:“没事不登三宝殿。老拙敬来,有一事干渎,未知尊意肯容纳否?”
要好不能勾,要歹登时就一篇-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要好不能勾,要歹登时就一篇
【释义】:
指要与人搞好关系,很不容易;要搞坏关系很容易一下子就成了。《金瓶梅词话》七八:娘也少听韩回子老婆说话,他两个为孩子好不嚷乱。常言要好不能勾,要歹登时就一篇。房倒压不杀人,舌头倒压杀人。
一登龙门,声价十倍-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一登龙门,声价十倍
【释义】:
登龙门:俗传鲤鱼一旦跃过龙门,便化为龙。喻科举考试被录取。也比喻一旦得到有力者的赏识引荐,声誉便会大增。□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九尾龟》一五:上海的倌人声价,名妓平章,出于众口,那相貌好的红倌人不用说了,自然是有目共赏,众口交称,一登龙门,声价十倍。
⊙登了龙门,声价十倍
《新中国未来记》三:但得外国人一顾一盼,便好像登了龙门,声价十倍,那些送条子、坐门房、使黑钱、拍马屁种种把戏,都挪到各国钦差领事衙门去了。
已而不登-中国古代小说俗语大词典
已而不登
【释义】:
傻里傻气,漫不经心,满不在乎。《醒世姻缘传》八一:我道看体面,不好说长道短的。你看这狄爷,他倒已而不登的起来,可是个甚么腔儿?
⊙倚儿不当
《醒世姻缘传》九七:我好生躲避着他,要是他禁住我,你是百的快着搭救,再别似那一日倚儿不当的,叫我打个不数。
登-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登dēng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得很快。作状语。可译为“立即”。
《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注)》:牧遣使慰譬,登皆首服。(《三国志》册五页一三九三)
——钟离牧派遣使者安慰开导,〔他们〕立即都自首服罪。(譬:晓喻。这里作“开导”解。)
《宋书·武帝本纪上》;初循之走也,公知其必寇江陵,登遣淮陵内史索邈领马军步道援荆州。(《宋书》册一页二一)
——当初卢循逃跑时,公知道他一定会侵犯江陵,立即派遣淮陵内史索邈率领骑兵走陆路援助荆州。(公:指宋武帝。内史:官名。)
登即-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登即dēngjí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得很快。作状语。可译为“立即”。
《乐府诗集·焦仲卿妻》: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乐府诗集》册十卷七三页三下)
——〔你〕立即答应他〔这门亲事〕,马上就可以结为夫妻。(许和:答应。)
《魏书·尒朱荣列传》:于是群情喜悦,登即四散,数十万众一朝散尽。(《魏书》册五页一六五〇)
——于是大家十分高兴,立即四散,几十万士兵一下子就散完了。
《集异记·蔡少霞》:急命纸笔,登即记录。(《集异记》卷一页六)
——〔少霞〕急忙用纸笔,立即记录下来。
登时-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登时dēngshí
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出现得很快。作状语。可译为“立即”。
《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注)》:岱言:……若得入见,事自当解。遂通书自白,贡即与相见。才辞敏捷,好自陈谢。贡登时出其母。(《三国志》册五页一一〇九)
——〔许贡拘禁了高岱的母亲〕高岱说:……如果能够进去见到〔许贡〕,事情自然会解决。就写信自己陈述,许贡立即与〔他〕相见。〔觉此人〕才思言辞敏捷,好好地陈述相告。许贡立即放出他的母亲。
任昉《奏弹刘整》:苟奴登时欲捉取。(《文选》中册页五六一上)
——苟奴立即想要捉拿〔采音〕。
《北史·祖莹列传·祖珽》:贼众大惊,登时走散。(《北史》册六页一七四四)
——众贼人大惊,立即四散逃亡。
《旧唐书·韦安石列传》:则天尝幸兴泰宫,欲就捷路,安石奏曰:“千金之子,且有垂堂之诫;万乘之尊,不宜轻乘危险。此路板筑初成,无自然之固,銮驾经之,臣等敢不请罪。”则天登时为之回辇。(《旧唐书》册九页二九五六)
——武则天曾经要去兴泰宫,想要走近路,韦安石进言道:“富贵人家的孩子,尚且有垂堂的告诫;天子的贵体,不应当轻率地走险路。这条路刚刚筑成,没有天然的坚固,天子的车驾经过它,我等怎敢不请罪,请求惩处。”武则天立即转回车驾。(垂堂:靠近屋檐处。人在檐下如有瓦片掉下来,就会受伤,因以比喻有危险的境地。万乘:指天子。板筑:造泥墙的工具。此处指修筑。)
《唐律疏议·夜无故入人家》: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唐律疏议》册四卷十八页四一七)
——大凡夜间无故进入他人宅院内的,笞四十,被主人立即杀死的不再论究。(笞:用鞭、杖、竹板抽打。)
登-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登dēng
附类
一、动词。作“登上”、“成熟”解。
《荀子·劝学篇》: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荀子》册一卷一页一上)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高。
《后汉书·张曹郑列传·张奋》:比年不登,人用饥匮(kuì)。(《后汉书》册五页一九九)
——连年五谷不成熟,老百姓因而饥饿贫困。(比年:连年。饥匮:饥饿贫困。)
二、形容词。作“高”解。
《国语·晋语九》:哀名之不令,不哀年之不登。(《国语》下册页四九九)
——〔君子〕悲伤自己名声不好,不悲伤年岁不高。(令:美好。)
比登天还难-汉语惯用语辞典
比登天还难bǐ dēng tiān hái nán
形容极难,根本做不到。《环球时报》2001.7.17.“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要想赢得年底的‘立委’选举,可谓比登天还难。”
登蟾宫-汉语惯用语辞典
登蟾宫dēng chán gōng
谓科举及第。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世以登科为折桂,此谓郄诜对策东堂,自云桂林一枝也,自唐以来用之……其后以月中有桂,故又谓之月桂。而月中又言有蟾,故又改桂为蟾,以登科为登蟾宫。”
登高枝-汉语惯用语辞典
登高枝dēng gāo zhī
①比喻攀附权贵,谋取好的境遇。单田芳《说唐后传》“常言道大将保明主,俊鸟登高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②比喻获得高职位、荣誉等好事。《教育文摘报》2001.2.28.“低职可登高枝,高职不保高位。”
登龙门-汉语惯用语辞典
登龙门dēng lóng mén
①比喻得到有名望者的接待和援引而提高身价。《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②封建时代也指会试得中,致身荣显为“登龙门”。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贡献》“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解褐多拜靖紧,十数年间,拟迹庙堂。”高阳《状元娘子》“一登龙门,身价十倍”。③比喻获得高位。杨争光《中国最后一个大太监》“被聘为南府戏班教习,一登龙门,身价百倍。”
登龙术-汉语惯用语辞典
登龙术dēng lóng shù
指飞黄腾达、成名成家之术。鲁迅《准风月谈·登龙术拾遗》:“章克标先生做过一部《文坛登龙术》。”
登徒子-汉语惯用语辞典
登徒子dēng tú zi
战国楚宋玉著有《登徒子好色赋》,后因以称喜欢女色的人。鲁迅《病后杂谈》“连白天也在想女人的人就被称为‘登徒子’。”
登瀛洲-汉语惯用语辞典
登瀛洲dēng yíng zhōu
比喻士人得到荣宠,如登仙界。唐李肇《翰林志》“唐兴,太宗始于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于阁下,讨论墳典,时人谓之‘登瀛洲’。”
克莱登-汉语惯用语辞典
克莱登kè lái dēng
指专门兜售文凭的所谓学校。语出钱钟书《围城》书中人物方鸿渐并没有在国外读学位,而是买了一张根本就不存在的“克莱登”大学的文凭,回国后招摇。《环球》2002年第1期“之所以有‘克莱登’的存在,是因为有市场。虽然‘克莱登’的文凭在美国的价值也就是一张印刷精致的纸,但在墙上挂一张文凭,在名字前面写上Dr.(博士),还是能一时蒙住某些人的。”
小登科-汉语惯用语辞典
小登科xiǎo dēng kē
旧时指喜事“结婚”。元袁土元《送方元成巡检归里成姻》“紫逻将军初发轫,锦衣公子小登科。”冰洋《结婚万花筒》“过去结婚叫‘小登科’为人一世三桩美事之一,气派些是好事……。”
步步登高-佛源语词词典
步步登高
一步一升高,一步一步达到高处。指逐渐有所提高,不停止地向高处攀登。《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语录》:“示众云:‘上来也步步登高,下去也通身无碍。”又《五灯会元·卷二十·荐福悟本禅师》:“高揖释迦、不拜弥勒者,与三十拄杖。何故?为他只会步步登高,不会从空放下。东家牵犁、西家拽把者,与三十拄杖。何故?为他只会从空放下,不会步步登高。”现代汉语承用,多指人的地位、前途步步上升。例:他这些年机遇一直不错,可以说是步步登高,幸运得很。
C
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佛源语词词典
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
比喻做事必须做到底。《五灯会元·卷十七·黄龙慧南禅师》:“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广;入海不到底,不知沧溟之浅深。”
若不登楼望,焉知沧海深-佛源语词词典
若不登楼望,焉知沧海深
登高临下才知道大海的深广。比喻不到一定的环境,没有对比,眼界不宽,不能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僧云:‘只如学人今夏依附和尚,有何方便?’师云:‘粗粥淡饭,随分过时。’僧云:‘若不登楼望,焉知沧海深。’师云:‘贼是家亲。’”(此禅语大意是:僧人开始埋怨跟和尚没学到什么东西。禅师说你跟大家一样,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后来僧人说不站在高处,情况了解不了那么多。禅师最后说还是知近的人最了解情况。)
登-古汉语常用词词典
登dēng
①升,由低处到高处。《孟子·尽心上》:“孔子~东山而小鲁,~泰山而小天下。”《曹刿论战》:“下视其辙,~轼而望之。”②踏上,走上。杜甫《石壕吏》:“天明~前途,独与老翁别。”周容《芋老人传》:“~仕路。”③进用,选拔。韩愈《进学解》:“~明选公,杂进巧拙。”④完成。《吕氏春秋·季春》:“蚕事既~,分茧称丝效功。”⑤指庄稼成熟。《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禽兽逼人。”《史记·封禅书》:“间者河溢,岁数不~。”(岁:年成。)
【登即】立即。《孔雀东南飞》:“~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登科】科举时代称考中进士为登科。袁枚《祭妹文》:“不知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名胜。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江山留胜迹,我辈复~。”
一步登天-现代汉语大词典
一步登天yī bù dēng tiān
【释义】:
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刺人突得高位。赵树理《十里店》:“一自从和你家结为亲眷,你的爹你姑父一步登天。”
五谷丰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五谷丰登wǔ gǔ fēng dēng
【释义】:
各种农作物丰收。洪深《香稻米》:“今年呢,难得这样五谷丰登,稻子收得这样多。”
不不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不登bù bù dēng
【释义】:
即倒掖气。
不登大雅之堂-现代汉语大词典
不登大雅之堂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释义】:
进不了高雅的厅堂。比喻粗俗不文雅。曹靖华《谈散文》:“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实无集印之必要。”
丰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丰登fēng dēng
【释义】:
丰收。峻青《壮志录》:“五谷丰登的胶东半岛上,灿烂的收获季节结束了。”
刊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刊登kān dēng
【释义】:
在报刊上登载。巴金《谈〈灭亡〉》:“二十三日的《巴黎日报》上来不及刊登消息。”
傻不楞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傻不楞登shǎ bu lèng dēng
【释义】:
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吴组缃《山洪》:“三官笑得嘴都抿不拢,现出那种傻不楞登的样子。”
傻登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傻登登shǎ dēng dēng
【释义】:
傻敦敦。浩然《洪涛曲》:“(他)傻登登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诞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诞登dàn dēng
【释义】:
登上。诞,语助词。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这位诞登大宝的圣人——大人,与《易经》上的大人稍微不同。”
发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发登fā dēng
【释义】:
发作达到顶点。沙汀《困兽记》:“‘你的戏瘾已经发登了啦?’有谁微笑着切断他问。”
捷足先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捷足先登jié zú xiān dēng
【释义】:
同“捷足先得”。陈世旭《路漫漫》:“人们事先没有眼睁睁地看到某个行动带来的利益,事后却因为别人捷足先登而追悔莫及。”
小登科-现代汉语大词典
小登科xiǎo dēng kē
【释义】:
旧时对士人完婚之称。冰洋《结婚万花筒》:“过去结婚叫‘小登科’,为人一世三桩美事之一。”
摘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摘登zhāi dēng
【释义】:
摘要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7.20:“来信很快就被摘登在中办国办信访局的《群众反映》上。”
摩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摩登mó dēng
【释义】:
[英modem]现代的、合时的;新奇时髦的。茅盾《劫后拾遗》:“王先生,你这话就不大摩登了。这年头儿,识时务者为俊杰。”又如:摩登小姐。
攀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攀登pān dēng
【释义】:
攀缘而上。高帆《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向科学技术高峰攀登,我们啊就从这里出发。”
花不愣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花不愣登huā bu lèng dēng
【释义】:
见“花不楞登”。
花不楞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花不楞登huā bu lèng dēng
【释义】:
形容颜色错杂。含厌恶意。评剧《铡阁老》:“瞧见花不楞登的没有?…顺着我的手儿瞧。”也作“花不愣登”。萧军《五月的矿山》:“这若和咱们矿上那几个花不愣登的女职员一比,你就懂得好歹啦。”
叨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叨登dāo deng
【释义】:
见“叨蹬”。
满满登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满满登登mǎn mǎn dēng dēng
【释义】:
方言。形容很满的样子。《吉林日报》1981.1.23:“大包小包的,把一辆送站的毛驴车装得满满登登的。”
选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选登xuǎn dēng
【释义】:
选择刊登。《书讯报》1988.2.22:“马尼拉华文报纸《世界日报》选登了该书精彩章节。”
迷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迷登mí deng
【释义】:
见“迷瞪”。
无事不登三宝殿-现代汉语大词典
无事不登三宝殿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
【释义】:
比喻没事不上门。三宝殿,泛指佛殿。巴金《猪与鸡》:“他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了总没有好事情。”
朴朴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朴朴登pǔ pǔ dēng
【释义】:
即倒掖气。
格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格登gē dēng
【释义】:
①象声词。曹禺《日出》:“(李石清)外面套上一件崭新的黑缎子马褂,格登格登地走进来。”②形容突然受惊而心脏猛地一跳。《小说月报》1981年第6期:“突然,我心里一格登,她去海边,会不会…后来简直就好像看到她就要往海里跳的情景。”
步步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步步登bù bù dēng
【释义】:
玩具名。即倒掖气。
点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点登diǎn dēng
【释义】:
指定对象或内容请报刊登载。《解放日报》1989.1.28:“此歌应徐蓓、朱小蕾、齐士平、孙晓芸等读者点登。”
照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照登zhào dēng
【释义】:
对文稿、信件等不加修改地刊载。如:来函照登。
袍笏登场-现代汉语大词典
袍笏登场páo hù dēng chǎng
【释义】:
穿官服执手板,登台演戏。比喻上台做官。多含讽刺意。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关于组织临时政府的问题,段已通电北方各省征求意见,只等回电一到,就要袍笏登场。”
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dēng
【释义】:
①升;上。叶圣陶《北上日记》;“至十时乃登轮。”②刊登;记载。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很使我高兴,文章登出来了。”③成熟;丰收。如:五谷丰登。④踩;踏。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自从日本进攻以来,我一直闷了几个月,这一下子我才算登着底了。”⑤穿(鞋、裤等)。老舍《四世同堂》:“老三慌手忙脚的登上裤子,下了床。”⑥蹲;呆。丁玲《在医院中》:“我实在登不下去了。我们这医院像个什么东西。”⑦用同“蹬”。腿和脚向脚底的方向用力。⑧成摞地放上。沙汀《淘金记》:“他照例十分莽撞地塞进一把圈椅里去,顺手将铜元登在茶几上面。”
登山-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山dēng shān
【释义】:
①上山。如:登山涉水。②登山运动的简称。如:我们要踊跃参加游泳、登山、通讯、射击等各种体育活动。
登山运动-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山运动dēng shān yùn dòng
【释义】:
攀登高山的体育运动。运动员须在严寒和缺氧的情况下,克服种种艰险,攀登山的顶峰。登山运动能锻炼人的毅力和勇敢精神,对科学研究、资源开发和国防建设有重大意义。
登山服-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山服dēng shān fú
【释义】:
①登山运动员登山时穿的一种特制的服装。可防寒。②一种冬装。多用羽绒和尼龙绸等制成,一般有风帽。可防寒。
登山涉水-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山涉水dēng shān shè shuǐ
【释义】:
爬山过水。喻历尽艰难。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多承梁兄情义深,登山涉水送我行。”
登门-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门dēng mén
【释义】:
上门,到对方住处的敬称。巴金《长崎的梦》:“这次一到东京我便要求登门拜访。”
登月舱-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月舱dēng yuè cāng
【释义】:
把宇航员从宇宙飞船运送到月球表面的航天器。
登龙-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龙dēng lóng
【释义】:
①登龙门。比喻得到有名望者的接待和援引而提高身价。鲁迅《小品文的生机》:“其中固然有虽曾附骥,终未登龙的‘名人’,或扮作黑头,而实是真正的丑脚的打诨,但也有热心人的谠论。”②登龙门。封建时代称会试中式,致身荣显。也泛指升官。阿英《晚清小说史》:“至于为谋升官,上维新条陈,东抄西袭,以盼一顾的,更所在多有,实质上,不过是藉以登龙而已。”
登龙门-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龙门dēng lóng mén
【释义】:
传说春季黄河下游的鲤鱼,游到龙门(今陕西韩城市跟山西交界的禹门口),多数因水势险而上不去,上去的就化为龙。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三秦记》,后来用“登龙门”比喻得有力者的援引而声誉卓著,也指科举会试得中。
登龙术-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龙术dēng lóng shù
【释义】:
飞黄腾达、成名成家之术。鲁迅《登龙术拾遗》:“章克标先生做过一部《文坛登龙术》。”参见“登龙①”。
登龙位-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龙位dēng lóng wèi
【释义】:
登上皇帝位。巴金《灭亡》:“将来灭长毛、定天下、登龙位的‘真命天子’难保不就是他老人家!”
登仕-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仕dēng shì
【释义】:
任官;当官。鲁迅《隐士》:“登仕,是噉饭之道;归隐,也是瞰饭之道。”
登用-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用dēng yòng
【释义】:
指稿件被录用并刊登出来。如:稿件一经登用,即致稿酬。
登市-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市dēng shì
【释义】:
上市;(季节性的货物)开始在市场出售。如:下个月,草莓即可登市。
登记-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记dēng jì
【释义】:
把有关事项或东西登录记载在册籍上。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人家说只要男女本人愿意,就能到区上登记。”
登记吨-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记吨dēng jì dūn
【释义】:
衡量民用船容积或营运能力的一种数值。一登记吨等于2.83立方米(100立方英尺)。一艘船的登记吨数常称吨位。按国家颁布的船舶丈量规范核定,载于发给船的吨位证书中,是对船征税、收费的依据。
登台-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台dēng tái
【释义】:
①登上舞台。老舍《四世同堂》:“他的志愿是将来能登台去唱黑头。”②比喻登上政治舞台。邹韬奋《奥国的教训》:“可是自希特勒登台,德帝国主义复活之后,奥国人民并不愿与德合并。”
登场-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场
【释义】:
㈠dēng chǎng①指场中人登上舞台。夏衍《秋瑾传》:“戴着红缨帽的阿桂手里拿了藤条,气吼吼地登场。”②喻反面人物公开露面或登上政治舞台。叶圣陶《倪焕之》:“他说有昏聩的袁世凯,有捧袁世凯的那班无耻的东西,帝制的滑稽戏当然就登场了。”㈡dēng cháng③谷物收割后运到场上。借指收获完毕。叶圣陶《倪焕之》:“(农民们)或则出了四分五分的利息,向人家借了现钱去缴租…清偿期是明年新谷登场的时候。”
登坛-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坛dēng tán
【释义】:
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鲁迅《随感录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种外来的旧理想;现在‘经验’既已登坛,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
登坑-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坑dēng kēng
【释义】:
上厕。特指拉屎。郭沫若《屈原》:“卫士甲:是,就是打算要登登坑。”
登报-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报dēng bào
【释义】:
将事实或意见(包括诗文集)在报纸上发表。邹韬奋《潘老太太与中医》:“中央卫生委员会于二月间通过关于中医的议决案,中有禁止旧医学校及取缔宣传品与登报介绍旧医学等项。”
登极-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极dēng jí
【释义】:
帝王即位。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新皇未曾登极,革职拿问的谕旨,何人钤印?”
登时-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时dēng shí
【释义】:
立即;立刻。魏巍《东方》:“登时冲锋枪和手榴弹向着敌人劈头盖脑地打去。”
登陆-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陆dēng l ù
【释义】:
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特指作战的军队由水面登上敌方的陆地。杨朔《中国人民的心》:“一九五三年二月,正是敌人妄想从我们战线后方登陆作战时,史元厚跟着队伍到了朝鲜。”
登陆舰-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陆舰dēng lù jiàn
【释义】:
能在敌前抢滩,将人员、车辆、坦克和各种作战物资送上滩头的军舰。首部有首门和吊桥,有的还带有数个浮箱,以便在滩头坡度小、长距离涉水时充作浮桥使用。
登顶-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顶dēng dǐng
【释义】:
登上顶峰。《人民日报》1988.5.6:“联合登山队12人全部成功登顶。”
登岸-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岸dēng àn
【释义】:
登上陆地。如:弃船登岸。
登录-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录dēng lù
【释义】:
刊登。邹鲁《中国同盟会》:“各同志条陈新会章程稿,皆发交本党机关报登录,以供同志观览辩难。”也指登记录用。郭沫若《反正前后》:“五条颜色的商标已登录了将近二十年,然而斗争中心的产业问题是怎么样?”
登临-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临dēng lín
【释义】: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今多指登到山上。碧野《白云·绿树·金花》:“我对这座名山仰慕已久,但却无缘登临。”
登科-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科dēng kē
【释义】: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唐人登科之后,多作冶游。”
登祚-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祚dēng zuò
【释义】:
登基。朱自清《歌谣的历史》:“《古今乐录》记齐武帝创《估客乐》的动机说:‘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
登载-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载dēng zǎi(
【释义】:
新闻、文章等)在报刊上刊出。朱自清《回来杂记》:“各报又都特别注重学校消息,往往专辟一栏登载。”
登起-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起dēng qǐ
【释义】:
呆着。沙汀《烦恼》:“我就要在家里登起。将来溜得掉呢,我溜。”
登样-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样dēng yàng
【释义】:
方言。①像样;有身份。茅盾《清明前后》:“近来疯子很多…其中还有很登样的人物呢!”②方言。漂亮。沪剧《白毛女》:“我看喜儿,生得登样,不胖不瘦,不短不长。”
登峰造极-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峰造极dēng fēng zào jí
【释义】:
①登上山峰绝顶。李广田《山之子》:“在‘中天门’下边的人往往误认‘中天门’为‘南天门’,于是心里想道这可好了,已经登峰造极了。”②喻造诣达到极高的境地。秦牧《酷肖》:“这些模仿实物的工艺品,无论它怎样登峰造极,也不过是实物外形的再现罢了。”③喻某种事物发展到极点。陈学昭《工作着是美丽的》:“他们间的友谊已经登峰造极,好到不能再好的地步了。”
登徒-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徒dēng tú
【释义】:
①登徒子的省称。粤剧《搜书院》:“问良心,如朗月,不是浪子登徒。”②复姓。
登徒子-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徒子dēng tú zǐ
【释义】:
登徒,复姓。子,古代男子的通称。战国楚宋玉著有《登徒子好色赋》。后世因称好色之徒为“登徒子”。鲁迅《病后杂谈》:“连白天也在想女人的人就被称为‘登徒子’。”
登高-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高dēng gāo
【释义】:
①升至高处。郁达夫《采石矶》:“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②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冰心《寄小读者》:“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我们正好有远足旅行,游览名胜。”
登基-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基dēng jī
【释义】:
帝王即位。老舍《茶馆》:“皇上不是快登基了吗?”
登堂入室-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堂入室dēng táng rù shì
【释义】:
①登上厅堂,进入内室。吴组缃《山洪》:“访问这种人家的时候,他们决定不登堂入室,只在门外谈一谈。”②比喻学艺造诣精绝,深得师传。也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水平或境界。《花城》1981年第3期:“深深埋在地下的油层是看不见摸不清的,邵元良决心登堂入室,把油层在注水后的变化规律摸清,从中探求出一条增产原油的新路子。”
登第-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第dēng dì
【释义】:
犹登科。特取考取进士。第,指科举考试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登程-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程dēng chéng
【释义】:
上路;起程。叶圣陶《席间》:“在尚未登程之先,便预计着这等事情,世间还有比子衡更周密的人么?”
登登笃笃-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登笃笃dēng dēng dǔ dǔ
【释义】:
形容身体挺直结实。沙汀《记贺龙》:“一个登登笃笃的青年同志,这时走进来添木炭了。”
登攀-现代汉语大词典
登攀dēng pān
【释义】:
攀援登高。引申为进取,上进。冯牧《不断革命的战歌和颂歌》:“从这部篇幅并不浩繁的作品(《郭小川诗选》)当中…可以看到一个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人在选择和开拓前进道路中是如何不畏险阻、勇于登攀的。”
粉墨登场-现代汉语大词典
粉墨登场fěn rnò dēng chǎng
【释义】:
演员傅粉施墨,化装登台表演。老舍《正红旗下》:“戏曲和曲艺成为满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他们不但爱去听,而且喜欢自己粉墨登场。”今多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麦尔登呢-现代汉语大词典
麦尔登呢mài ěr dēng ní
【释义】:
[英melton]用精梳毛纱作经,粗梳毛纱作纬织成的平纹或斜纹织物。表面有平而齐的短毛绒,质地厚实紧密,多用来做冬季服装。
踢登-现代汉语大词典
踢登tī deng
【释义】:
见“踢蹬④”。
一步登天-汉语大词典
一步登天
【1】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常用以讽人突得高位。《狮子吼》第二回:“哪知{康有爲}是好功名的人﹐想自己一人一步登天﹐做個維新的元勳。”{老舍}《正红旗下》六:“他双手托住我的两腋﹐叫声‘起’﹐我便一步登天﹐升到半空中。”{赵树理}《十里店》第六场:“一自从和你家结为亲眷﹐你的爹你姑父一步登天。”
一穀不登-汉语大词典
一穀不登
【1】见“一穀不升”。
二不稜登-汉语大词典
二不稜登
亦作“[二不隆冬]”【1】方言。傻里傻气。《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惟獨一個二不稜登的婦人﹐制伏得你狗鬼聽提﹐先意承志﹐百順百從。”{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你妈生你大河沿﹐养活你这么个二不隆冬傻相公。”
三登-汉语大词典
三登
【1】谓连续二十七年皆五谷丰收。亦借指天下太平。《汉书·食货志上》:“三考黜陟﹐餘三年食﹐進業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歲﹐遺九年食。”{南朝} {梁}{沈约}《劝农访民所疾苦诏》:“三登之美未臻﹐萬斯之基尚遠。”【2】谓五穀一年三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便縣}〕縣界有温泉﹐在{郴縣}之西北﹐左右有田數十頃……温水所溉﹐年可三登。”{金}{蔡珪}《雪拟坡公韵》:“豐年待作三登兆﹐暮景重開六出花。”
上咸五, 下登三-汉语大词典
上咸五, 下登三
【1】意谓{汉}德浩荡,等同{五帝},而居{三王}之上。或谓{汉}德不及{五帝}而胜于{三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將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咸五﹐下登三。”{裴駰}集解引{韦昭}曰:“咸同於{五帝}﹐登{三王}之上。”{司马贞}索隐引{李奇}曰:“{五帝}尬w﹐{漢}比爲減;{三王}之德﹐{漢}出其上。故云‘減五登三’也。”后引作“上咸五﹐下尊三”﹐用以形容自命不凡﹐目空一切。{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他({曾琦})的年纪其实和我不相上下﹐然而先生之气之横秋也﹐实足以上咸五而下尊三﹐自比{克来曼梭}﹐自比吾家{国藩}﹐或许还是他的客气罢?”
五子登科-汉语大词典
五子登科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囯民党接收大员到收复地区先抢金子﹑银子﹑房子﹑车子﹑女子,被人讽刺为“五子登科”。{曹靖华}《忆董老》:“抗战胜利后﹐我随工作单位由{重庆}到了{南京}﹐在国民党的‘五子登科’地对人民的洗劫中﹐我颠沛流离﹐形同丐。”【2】{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事见《宋史·窦仪传》。后用为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参见“[五桂]”。
五穀豐登-汉语大词典
五穀豐登
亦作“[五穀豐熟]”【1】各种农作物丰收。《六韬·立将》:“是故風雨時節﹐五穀豐熟﹐社稷安寧。”《东观汉记·吴良传》:“明府視事五年﹐土地開辟﹐盗賊滅息﹐五穀豐熟﹐家給人足。”{元}{吴弘道}《青杏子·鬭鹌鹑》套曲:“託賴着一人有慶﹐五穀豐登。”{洪深}《香稻米》第一幕:“今年呢﹐难得这样五谷丰登﹐稻子收得这样多。”
不相登-汉语大词典
不相登
【1】不相当。《水浒传》第十四回:“他的親眷相識﹐我都知道﹐不曾見有這個外甥﹐亦且年甲也不相登﹐必有些蹺蹊。”
不登大雅之堂-汉语大词典
不登大雅之堂
【1】进不了文雅高贵的场所。喻粗俗不文雅。{瞿秋白}《<乱弹>代序》:“而不登大雅之堂的乱弹--皮簧﹐居然登了大雅之堂。”{曹靖华}《飞花集·谈散文》:“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实无集印之必要。”也省作“[不登大雅]”。{朱自清}《<文心>序》:“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
不登登-汉语大词典
不登登
【1】忿怒貌。{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這厮們走將來上首頭坐﹐全無些謙遜。惱得咱便不登登按不住心頭忿。”{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你懷中倚恃着財豐盛﹐動不動和人争﹐不登登按不住殺人性。”
不登大雅-汉语大词典
不登大雅
【1】见“不登大雅之堂”。
不登-汉语大词典
不登
【1】歉收。《礼记·曲礼下》:“歲凶﹐年穀不登。”《汉书·元帝纪》:“歲數不登﹐元元困乏﹐不勝饑寒。”{宋}{苏轼}《许州西湖》诗:“{潁川}七不登﹐野氣長蒼莽。”{清}{吴敏树}《先考行状》:“今歲頗不登﹐貸者艱償﹐不如放之。”【2】不与,不赞成。《左传·襄公元年》:“於是爲{宋}討{魚石}﹐故稱{宋}﹐且不登叛人也。”{杜预}注:“登﹐成也。不與其專邑叛君﹐故使{彭城}還繫{宋}。”{杨伯峻}注:“不登即不贊同。”{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惟强幹弱枝之義﹐且不登叛人之黨﹐故復援旌擐甲﹐席卷起征。”【3】不升。《左传·文公二年》:“《周志》有之:勇則害上﹐不登於明堂。”【4】不用。《左传·隐公五年》:“鳥獸之肉不登於俎﹐皮革﹑齒牙﹑骨角﹑毛羽不登於器。”{杨伯峻}注:“不登於器﹐猶言不用於製成軍國之重要器物。”
丕登-汉语大词典
丕登
【1】[英Patent]“专利﹑专利证”一词的音译。{清}末使用。{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頒給牙帖﹐即西語所謂丕登也。丕登者﹐如士人考得新理新法﹐工商創成一技一藝﹐即獻諸國家﹐由商部考驗﹐上者錫以爵禄﹐中者酬以寶星﹐下次亦准其擅爲專門之藝﹐或傳爲世業﹐或專利數年﹐國家給以文憑﹐以杜通國工商剿仿造。”
兩登-汉语大词典
兩登
【1】犹言两得﹑两成。《商君书·徕民》:“今以草茅之地﹐徠{三晉}之民﹐而使之事本﹐此其損敵也﹐與戰勝同實。而{秦}得之以爲粟﹐此反行兩登之計也。”
年登-汉语大词典
年登
【1】谷物丰收。《新唐书·吕元泰传》:“水旱爲災﹐不謂年登;倉稟未實﹐不謂國富。”{明}{李东阳}《仁輔屡和雪韵而方石不至再用前韵督之》:“雪裏幽懷百感層;相逢聊復話年登。”《南史·顾宪之传》:“時{西陵}戍主{杜元懿}以{吴興}歲儉﹐{會稽}年登﹐商旅往來倍歲。”
入閣登壇-汉语大词典
入閣登壇
【1】犹命相拜將。谓荣任高官显爵。《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列公﹐你祗看他這點遭際﹐我覺得比入閣登壇金閨紫誥還勝幾分。”
傻不楞登-汉语大词典
傻不楞登
【1】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吴组缃}《山洪》十六:“{三官}笑得嘴都抿不拢﹐现出那种傻不楞登的样子。”{苏叔阳}《左邻右舍》第二幕:“{洪欣}(笑了)哟﹐你还教训我呐?瞧你﹐傻不楞登的﹐连个媳妇都‘照’不住。”
傻登登-汉语大词典
傻登登
【1】傻敦敦。{浩然}《洪涛曲》:“他两只手按着地﹐挣扎着坐起来﹐傻登登地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前登-汉语大词典
前登
【1】先锋;打头阵。《後汉书·袁绍传》:“{紹}先令{麴義}領精兵八百﹐强弩千張﹐以爲前登。”《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顔良})。”【2】向前登上;前路。{南朝} {宋}{颜延之}《北使洛》诗:“前登{陽城}路﹐日夕望三川。”{唐}{杜甫}《桔柏渡》诗:“無以洗心胸﹐前登但山椒。”
先登-汉语大词典
先登
【1】先于众人而登。《汉书·郦商传》:“從攻{長社}﹐先登﹐賜爵封{信成君}。”{唐}{陈子昂}《为建安王答王尚书送生口书》:“在此諸軍﹐實增募勇﹐既壯尚書之節﹐又美先登之功。”《韩非子·内储说上》:“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仕之國大夫﹐賜之上田上宅。”《左传·隐公十一年》:“{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明史·戚继光传》:“{繼光}先登﹐左右軍繼之。”【2】指先锋。《後汉书·段熲传》:“追討南度{河}﹐使軍吏{田晏}﹑{夏育}募先登。”《三国志·吴志·丁奉传》:“{秦}爲先登﹐屯於{黎漿}﹐力戰有功﹐拜左將軍。”{唐}{韩愈}《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猶思脱儒冠﹐棄死取先登。”【3】比喻出众的人才。{唐}{柳宗元}《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相與稱其文……咸推讓爲先登。” 亦比喻优良的物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三·豌豆》:“豌豆種出西{胡}﹐今北土甚多……百穀之中﹐最爲先登。”
京報連登黄甲-汉语大词典
京報連登黄甲
【1】科举考试录取喜报上的套语。意谓会试﹑殿试连捷的喜报就要送到。因殿试榜文写在黄纸上,故称黄甲。《儒林外史》第三回:“〔報帖〕上寫道:‘捷報貴府老爺{范}諱{進}高中{廣東}鄉試第七名亞元。京報連登黄甲。’”
刊登-汉语大词典
刊登
【1】在报刊杂志上登载。{巴金}《谈<灭亡>》:“二十三日的《巴黎日报》上来不及刊登消息。”《光明日报》1985.1.17:“最近﹐《光明日报》刊登了不少关于尊师的报道和文章。”
剌登哩登-汉语大词典
剌登哩登
【1】信口哼唱声。{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鬅頭垢面﹐皷腹謳歌﹐茅舍中﹐酒瓮邊﹐剌登哩登唱。”
延登-汉语大词典
延登
【1】延揽擢用。《汉书·元帝纪》:“臨遣光禄大夫{襃}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延登賢俊﹐招顯側陋。”【2】引入而登殿。《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御史大夫{朱博}爲丞相﹐少府{趙玄}爲御史大夫﹐臨延登受策﹐有大聲如鍾鳴﹐殿中郎吏陛者皆聞焉。”{颜师古}注:“延入而登殿也。《漢舊儀》云:‘丞相﹑御史大夫初拜﹐皇帝延登親詔也。’”
平地登雲-汉语大词典
平地登雲
【1】见“平地青雲”。
圪登登-汉语大词典
圪登登
【1】象声词。{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騎著瘦馬兒﹐圪登登的又上{長安}道。”
墮婆登-汉语大词典
墮婆登
【1】{南海}古国名。《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堕婆登》:“{墮婆登}國﹐在{林邑}南﹐海行二月﹐東與{訶陵}﹑西與{迷黎車}接﹐北界大海。”
大登-汉语大词典
大登
【1】大丰收。《魏书·安定王元休传》:“去歲已熟﹐秋方大登﹐四境晏安﹐京師無事。”{宋}{陆游}《<范待制诗集>序》:“未數月﹐聲震四境﹐歲復大登。”
小登科-汉语大词典
小登科
【1】旧时对士人完姻之称。{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三折:“小登科接着大登科﹐播榮名喧滿皇朝。”{元}{袁士元}《送方元成巡检归里成姻》诗:“紫邏將軍初發﹐錦衣公子小登科。”{清}{铁保}《题恩假归娶图》诗:“我向{隨園}稱後輩﹐廿年前亦小登科。”
叨登-汉语大词典
叨登
【1】见“叨2 蹬”。
呆登登-汉语大词典
呆登登
【1】呆邓邓。《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西門慶}呆登登想了一會。”《金瓶梅词话》第五六回:“説的{常時節}有口無言﹐呆登登不敢做聲。”
峻登-汉语大词典
峻登
【1】高升。{明}{宋濂}《恭题御赐书後》:“臣本一介書生﹐應聘而起﹐即典儒臺﹐未幾﹐召入禁中﹐授太子經﹐由是峻登記言之職﹐賜服金紫。”
衍登-汉语大词典
衍登
【1】延升。《宋史·乐志十三》:“衍登壽嘏﹐闡繹皇明。”
從善如登-汉语大词典
從善如登
【1】谓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国语·周语下》:“諺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難;如崩﹐喻易。”
安登-汉语大词典
安登
【1】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母亲名。参阅《竹书纪年·炎帝神农氏纪》﹑《春秋元命苞》﹑{宋}{罗泌}《路史·炎帝神农氏纪》。
彙登-汉语大词典
彙登
【1】谓成批任用贤才。{明}{张居正}《答宗伯董幼海》书:“當聖皇御極之時﹐正名儁彙登之日﹐區區何力之有焉。”
孟博登車-汉语大词典
孟博登車
【1】{东汉}{范滂},字{孟博}。曾以清诏使巡察{冀州}。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汙,望风解印绶去。事见《後汉书·党锢传·范滂》。后因以“孟博登車”为有志治世之典。{明}{梅鼎祚}《玉合记·杭海》:“古今治少亂多﹐以此{孟博}登車﹐{祖生}擊檝。”
孫登嘯-汉语大词典
孫登嘯
【1】指{晋}隐士{孙登}长啸事。《晋书·阮籍传》:“{籍}嘗於{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栖神導氣之術,{登}皆不應,{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有聲若鸞鳳之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后用为游逸山林﹑长啸放情的典故。{清}{姚鼐}《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舊游曾對{孫登}嘯﹐新詩欲作{唐衢}慟。”
王粲登樓-汉语大词典
王粲登樓
【1】{东汉}{王粲}在{荆州}依{刘表},意不自得,且痛家国丧乱,乃以“登樓”为题作赋,借写眼前景物,以抒郁愤之情。后词曲中常以“王粲登樓”喻士不得志而怀故土之思。{宋}{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故園山川﹐故國心眼﹐還似{王粲}登樓。”{明}{陈所闻}《一枝花·送马元赤之蜀》套曲:“多應他{陳蕃}一榻﹐肯教你{王粲}登樓。”{元}{郑光祖}有《醉思乡王粲登楼》杂剧。
玉女登梯-汉语大词典
玉女登梯
【1】{唐}代{李全交}所设酷刑之一。{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二:“盬察御史{李全}交素以羅織酷虐爲業﹐臺中號爲‘人頭羅刹’……兩手捧枷﹐累磚於上﹐號爲仙人獻果;立高木之上﹐枷柄向後拗之﹐名玉女登梯。”
格登登-汉语大词典
格登登
【1】形容过得硬。《老残游记》第十五回:“此人姓{剛}﹐名{弼}﹐是{吕諫堂}的門生﹐專學他老師﹐清廉得格登登的。”
格登-汉语大词典
格登
【1】象声词。《老残游记》第十回:“一息工夫﹐只聽迴廊上格登格登﹐有許多脚步兒響。”{曹禺}《日出》第二幕:“[{李石清}]外面套上一件崭新的黑缎子马褂﹐格登格登地走进来。”《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兩個人牽了我的驢頭﹐一路走上去﹐走到暖閣上﹐走的地板格登格登的一路響。”【2】形容突然受惊而心脏猛地一跳。《小说月报》1981年第6期:“突然﹐我心里一格登﹐她去海边﹐会不会……后来简直就好象看到她就要往海里跳的情景。”
校登-汉语大词典
校登
【1】调查确定。《周礼·地官·族师》:“以邦比之灋﹐帥四閭之吏﹐以時屬民﹐而校登其族之夫家衆寡。”{郑玄}注:“登﹐成也﹐定也。”
梯登-汉语大词典
梯登
【1】缘梯攀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金生色》:“垣外乃翁家桃園﹐園中四繚周墉皆峻固。數人梯登以望﹐蹤蹟殊杳。”
咸五登三-汉语大词典
咸五登三
【1】《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方將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咸五,下登三。”《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引此文,{颜师古}注:“咸,皆也,言{漢}德與五帝皆盛,而登於三王之上也。”后因以“咸五登三”谓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南齐书·王融传》:“然後天移雲動﹐勒封{岱宗}﹐咸五登三﹐追蹤七十﹐百神肅警﹐萬國具僚。”
歲登-汉语大词典
歲登
【1】年谷丰收。{汉}{桓宽}《盐铁论·力耕》:“豐年歲登﹐則儲積以備乏絶。”《宋史·俞充传》:“加{集賢殿}修撰﹐提與市易﹐歲登課百四十萬。”
昭登-汉语大词典
昭登
【1】犹昭升。《史记·晋世家》:“昭登於上﹐布聞在下﹐維時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文选·班固<典引>》:“顯定三才﹐昭登之績﹐匪{堯}不興。”{蔡邕}注:“明登天之功。”{吕向}注:“昭﹐明;登﹐成。”
晩登-汉语大词典
晩登
【1】指迟开花。{三国} {魏}{锺会}《菊花赋》:“早植晩登﹐君子德也。”{唐}{杨炯}《庭菊赋》:“當此時也﹐弱其志﹐强其骨﹐獨歲寒而晩登﹐雨還風去﹐天長地久﹐純黄象於后土。”
洊登-汉语大词典
洊登
【1】举拔。{明}{吾邱瑞}《运甓记·弃官就辟》:“蒙那{劉公}呵﹐不以小弟之言爲謬﹐把旌書遠錫﹐金帛洊登﹐正遣小弟來聘兄。”{清}{冯桂芬}《振威将军幹勇巴鲁图正定郭公暨配李夫人合葬墓志铭》:“生平由行伍洊登閫帥﹐大小數十戰﹐創瘢徧體。”
滿滿登登-汉语大词典
滿滿登登
【1】方言。形容很满的样子。《吉林日报》1981.1.23:“大包小包的﹐把一辆送站的毛驴车装得满满登登的﹐乐颠颠地登上了进{关}的车。”《十月》1981年第2期:“他亲自动手﹐把我与{何素}身上的所有大小衣袋﹐都一一塞得满满登登的。”
折登-汉语大词典
折登
【1】折腾,糟蹋。《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來﹐來﹐來﹐快拿鑰匙去開門﹐要多少﹐儘你去搬﹐早晩把我這點折登盡了﹐你也絶了念頭了。”
拜登-汉语大词典
拜登
【1】接受赐赠的敬词。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對曰:‘天威不違顔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长生殿》:“{黄六鴻}者﹐{康熙}中﹐由知縣行取給事中入京﹐以土物并詩稿﹐遍送名士。至宫贊{趙秋谷}{執信}﹐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稿璧謝。’{黄}遂銜之刺骨。”{清}{王夫之}《六十初度答徐蔚子启》:“拜登不言顔甲﹐念雉壇之存者幾人;晉祝將俟先庚﹐記鶴羽之歸來隔歲。”
捷足先登-汉语大词典
捷足先登
同“[捷足先得]”【1】{陈世旭}《路漫漫》一:“人们事先没有眼睁睁地看到某个行动带来的利益﹐事后却因为别人捷足先登而追悔莫及。”{清}{叶稚斐}《吉庆图·会赴》:“目下{撒墩}擅政﹐天下紛争﹐{張士誠}﹑{方國珍}等﹐並起刀兵﹐各懷竊據﹐所謂‘{秦}人失鹿﹐捷足先登’。”
摩登伽女-汉语大词典
摩登伽女
【1】古{印度}摩登伽种的淫女。梵语指游民。{明}{徐渭}《翠乡梦》第一出:“當時西天那摩登伽女﹐是個有神通的娼婦﹐用一個謡咒﹐把{阿難菩薩}霎時間攝去﹐幾乎兒壞了他戒體。”亦省作“[摩登]”﹑“[摩登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似是摩登女來生世﹐那怕老{阿難}不動心。”《楞严经》卷一:“{阿難}因食次﹐經歷婬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梵天咒﹐攝入婬席。婬躬撫摩﹐將毁戒體。”{明}{屠隆}《昙花记·超度沉迷》:“任他天女﹐覷爲革囊;豈放摩登﹐毁吾戒體。”
摩登女-汉语大词典
摩登女
【1】见“摩登伽女”。
摩登-汉语大词典
摩登
【1】英语modern的译音。现代的﹑合时的;新奇时髦的。{老舍}《四世同堂》四三:“她的服装与头发脸面的修饰都还是摩登的﹐没有受娼妓们的影响。”{茅盾}《劫後拾遗》五:“{王先生}﹐你这话就不大摩登了。这年头儿﹐识时务者为俊杰。”【2】见“摩登伽女”。
擢登-汉语大词典
擢登
【1】犹擢升。《後汉书·徐穉传》:“{豫章}{徐穉}……{潁川}{李曇}﹐德行純備﹐著於人聽﹐若使擢登三事﹐協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宋}{范仲淹}《谢转给事中移知邓州表》:“竊念臣立跡本孤﹐逢辰甚盛﹐以芻言罔避﹐擢登侍從之班。”
攀登-汉语大词典
攀登
【1】攀缘而上。{高帆}《我们就从这里出发》诗:“向科学技术高峰攀登﹐我们啊就从这里出发。”{三国} {魏}{曹植}《九愁赋》:“捲浮雲以太息﹐顧攀登而無階。”{唐}{元稹}《虻》诗之三:“氣平蟲豸死﹐雲路好攀登。”{明}{张居正}《游衡岳记》:“往來諸峯間﹐足窮于攀登﹐神罷于應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