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佗)是什么意思
带佗-古文观止词典
带佗dài tuó
【词性】:名词
人名。战国时楚国的将军(1)。《贾谊过秦论上》: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吴起、孙膑、带佗、儿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
佗-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佗tuō
代词
表示旁指。用同“他”。作定语。可译为“别的”、“其他”等。
《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春秋左传集解》册一页六)
——制,是个险要的地方,虢叔死在那里,〔不宜封给共叔,〕别的地方我都唯命是从。(制:城邑名。虢叔:虢国的开国者之一。)
《史记·滑稽列传》:欲赴佗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史记》册十页三二〇九)
——〔我〕想逃亡到别的国家,又痛心我们〔齐、楚〕两国国君的使节断绝,所以前来认罪。
《后汉书·循吏列传·王景》:兗、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后汉书》册九页二四六五)
——兗、豫的百姓怨恨嗟叹,认为县官经常征发其他劳役,不先考虑民众的急事。(县官:指朝廷、官府。)
佗-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
佗tuó
附类
动词。作“加”解。
《诗经·小雅·小弁》:舍彼有罪,予之佗矣。(《毛诗注疏》册七卷十二之三页五上)
——抛开那些有罪的人,却把罪过加在我身上。
佗-现代汉语大词典
佗
【释义】:
同“驮1”。
佗-汉语大词典
佗
《集韻》他佐切,去過,透。《集韻》託何切,平歌,定。【1】加;施及。《诗·小雅·小弁》:“舍彼有罪,予之佗矣。”{毛}传:“佗,加也。”{郑玄}笺:“舍{褒姒}讒言之罪,而妄加我大子。”{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长沙方言续考》“佗”:“今{長沙}人謂不自承其過而移加於人曰‘佗’。”
佗-汉语大词典
佗
《廣韻》託何切,平歌,透。《廣韻》徒河切,平歌,定。【1】别的,其他的。《左传·隐公元年》:“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史记·孝文本纪》:“佗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率從事。”{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允良}不甚喜聲色,亦不爲佗驕恣。”【2】别的人或事物。《庄子·天运》:“使道而可以與人,則人莫不與其子孫。然而不可者,无佗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成玄英}疏:“所以然者,無佗由也。”《史记·韩世家》:“彼{韓}急則將變而佗從,以未急,故復來耳。”《文选·潘岳<寡妇赋>》:“要吾君兮同穴,之死矢兮靡佗。”{李善}注:“言至己之死,信無佗心。”《梁书·萧子恪传》:“卿是宗室,情義異佗。方坦然相期,卿無復懷自外之意。”{唐}{韩愈}《石鼓歌》:“大廈深簷與蓋覆,經歷久遠期無佗。”【3】指自己和对方以外的人。{唐}{元稹}《送复梦赴韦令幕》诗:“西曹舊事多持法,慎莫吐佗丞相茵。”《宣和遗事》後集:“〔{朱后}〕欲自投庭井,左右救止之。知縣曰:‘將軍不可如此迫佗,北國皇帝要四人活的朝見,公事不小。’”【4】通“[拕]”。拖。参见“[佗髮]”。【5】姓。{汉}有{佗羽}。见《汉书·游侠传》。
佗-汉语大词典
佗
【1】同“[馱]”。负载。《说文·人部》:“佗,負何也。”{宋}{戴侗}《六书故·人一》:“背負曰佗。{匈奴}有奇畜曰槖佗,肩背有肉峯隆起如槖,能佗重載。”{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佗﹐今作‘馱’。此通語也。”【2】同“[駝]”。参见“[佗2背]”。【3】见“佗2佗”。
佗-汉语大词典
佗
《集韻》余支切,平支,以。【1】逶迤。《後汉书·任光等传赞》:“{任}﹑{邳}識幾,嚴城解扉。委佗還旅,二守焉依。”{李贤}注:“佗,音移,行貌也。”
佗城-汉语大词典
佗城
【1】指{汉}{南粤王}{赵佗}的都城{番禺}(今{广州市}南部)。{尹爟}《九月上越王台》诗之二:“空教{陸}{賈}降雄策﹐此日{佗}城屬阿誰?”
佗年-汉语大词典
佗年
【1】他年,将来。{宋}{陈君响}《绝句》:“佗年若解拂人頭﹐只恐青青顔色换。”{宋}{司马光}《和始平公郡斋偶书》诗之一:“今日監邊跪親轂﹐佗年入殿賜乘車。”
佗方-汉语大词典
佗方
【1】他方;他乡。{三国} {魏}{曹丕}《燕歌行》:“慊慊戀歸思故鄉﹐何爲淹留寄佗方。”
佗鄉-汉语大词典
佗鄉
【1】他乡,家乡以外的地方。{宋}{司马光}《送崔尉之官巢县》诗:“居人自豐樂﹐不與佗鄉比。”{唐}{元稹}《赠熊士登》诗:“今日梅花下﹐佗鄉值故人。”《文选·古辞<饮马长城窟行>》:“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佗鄉。”
佗背-汉语大词典
佗背
【1】驼背。{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負物必曲背﹐故今謂僂者爲佗背。《尔雅》:‘鮐背﹐壽也。’恐鮐背即佗背。老人多僂﹐以此狀之。台﹑它雙聲。”
佗故-汉语大词典
佗故
【1】他故,别的原因。《大戴礼记·礼察》:“此無佗故也﹐{湯武}之定取舍審﹐而{秦王}之定取舍不審也。”《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三》:“今後仰本家唤四鄰檢察﹐若無佗故﹐逐便葬埋。”《史记·龟策列传》:“此無佗故﹐其祟在龜。”
佗志-汉语大词典
佗志
【1】异心。《新五代史·杂传·赵匡凝》:“{匡凝}對使者流涕答曰:‘受{唐}恩深﹐不敢妄有佗志。’”
佗心通-汉语大词典
佗心通
【1】佛教语。即他心通。谓能洞见众生心中所思。{宋}{刘攽}《中山诗话》:“人皆言{士寧}能佗心通。{士寧}過余﹐余故默作念﹐侮戲之竟日﹐{士寧}不知﹐烏在其通也!”
佗時-汉语大词典
佗時
【1】他时,将来。{唐}{李远}《见道明上人逝却寄友人》诗:“佗時若更相隨去﹐只是含酸對影堂。”
佗佗-汉语大词典
佗佗
【1】佳丽美艳貌。一说雍容自得貌。《尔雅·释训》:“委委﹑佗佗﹐美也。”{郭璞}注:“皆佳麗美豔之貌。”{陆德明}释文:“佗佗﹐本或作‘它’字。”《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朱熹}集传:“委委﹑佗佗﹐雍容自得之貌。”【2】纵横错杂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與其窮極倦欲﹐驚憚慴伏﹐不被創刃而死者﹐佗佗籍籍﹐填阬滿谷。”《汉书·司马相如传下》作“它它藉藉”﹐{颜师古}注引{郭璞}曰:“言交横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他他藉藉”﹐{吕向}注:“他他﹑藉藉﹐言多也。”
佗髮-汉语大词典
佗髮
【1】披发。佗,通“拕”。《史记·龟策列传》:“因以醮酒佗髮﹐求之三宿而得。”{裴骃}集解引{徐广}曰:“佗﹐一作‘被’。”{司马贞}索隐:“佗音徒我反。按:謂被髮也。”
佗日-汉语大词典
佗日
【1】他日。指将来的某一天。亦泛指后来﹑将来。《新唐书·杨行密传》:“每宴﹐使人負劍侍。{陳}人{張洪}因以劍擊{行密}﹐不中﹐近將{李友}禽斬之。佗日﹐侍劍如故。”{宋}{王明清}《挥麈馀话》卷一:“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陛下陀日受危亡之禍。”《南史·梁愍怀太子方矩传》:“佗日﹐{弘正}謁見﹐{元帝}問曰:‘太子比頗受卿導不?’”{晋}{陆机}《文赋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因論作文之利害所由﹐佗日殆可謂曲盡其妙。”【2】他日。往日。《南史·韦叡传》:“{叡}自以信受素薄﹐位居大臣﹐不欲與衆俯仰﹐所行略如佗日。”《史记·郑世家》:“{子家}{子公}將朝{靈公}﹐{子公}之食指動﹐謂{子家}曰:‘佗日指動﹐必食異物。’”
佗負-汉语大词典
佗負
【1】驮负,载负。《汉书·赵充国传》:“回遠千里﹐以一馬自佗負三十日食﹐爲米 二斛四斗﹐麥八斛﹐又有衣裝兵器﹐難以追逐。”{颜师古}注:“凡以畜産載負物者皆爲佗。”
佗人-汉语大词典
佗人
【1】别人。{宋}{司马光}《与范尧夫经略龙图第二书》:“此獨敢望於{堯夫}﹐不敢望於佗人者也。”{晋}{陆机}《文赋》:“雖杼軸於予懷﹐怵佗人之我先。”
佗生-汉语大词典
佗生
【1】他生,来生。{唐}{元稹}《八月六日与僧同游碧涧寺平声韵》:“佗生莫忘{靈山}别﹐滿壁人名後會稀。”{唐}{元稹}《度门寺》诗:“佗生再來此﹐還願總相逢。”
弚佗-汉语大词典
弚佗
【1】见“弟3佗”。
弟佗-汉语大词典
弟佗
亦作“[弚佗]”【1】颓唐;歪斜。《荀子·非十二子》:“弟佗其冠﹐衶其辭。”{卢文弨}曰:“‘弟’本或作‘弚’。《集韻》音徒回反﹐《莊子·應帝王篇》有‘弚靡’﹐此‘弚佗’義當近之﹐與上所云其冠絻亦頗相似。”{梁启雄}简释引{刘师培}曰:“弟作‘弚’﹐是也。弚佗即‘委蛇’之異文。”
其佗-汉语大词典
其佗
【1】见“其他”。
尉佗-汉语大词典
尉佗
亦作“[尉他]”【1】即{赵佗}。{佗}曾任{秦}{南海}{郡}尉﹐故称。《三国志·吴志·士燮传》:“當時貴重﹐震服百蠻﹐{尉他}不足逾也。”《三国志·吴志·陆瑁传》:“昔{尉佗}叛逆﹐僭號稱帝。”《史记·南越列传》:“{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趙}氏。”{司马贞}索隐:“尉﹐官也;{他}﹐名也。”{清}{戴名世}《书许荣事》:“既不爲逐鹿之謀﹐又不爲{尉佗}之計。”
委佗-汉语大词典
委佗
【1】亦作“[委它]”。曲折行貌。《後汉书·儒林传序》:“服方領習矩步者﹐委它乎其中。”{李贤}注:“委它﹐行貌也。”《後汉书·任李万邳刘耿传赞》:“委佗還旅﹐二守焉依。”{李贤}注:“佗音移﹐行貌也。”
委佗-汉语大词典
委佗
【1】雍容自得貌;动止有仪貌。{王闿运}《瞿学士妻吴氏墓志铭》:“夫人委佗觀志﹐思媚君姑。”{宋}{梅尧臣}《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诗:“窮巷獨秉德﹐車馬一何多!勢力走諛諂﹐禮義服委佗。”
委委佗佗-汉语大词典
委委佗佗
亦作“[委委蛇蛇]”【1】雍容自得貌。《诗·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蹤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巖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開顔舒眉。”{王闿运}《女箴》:“委委蛇蛇,如山如河。匪惟修貌,以綽以和。”一说,美貌。参阅《尔雅·释训》﹑{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
橐佗-汉语大词典
橐佗
同“[橐2駝]”亦作“[槖佗]”【1】{王闿运}《嘲哈密瓜赋》:“得瓜一石﹐槖佗負載﹐千里一息﹐至於御前﹐蔕尚未黑。”《汉书·匈奴传上》:“其畜之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佗……驒奚。”《资治通鉴·汉宣帝本始三年》:“馬﹑牛﹑羊﹑驢﹑橐佗七十餘萬頭。”
無佗-汉语大词典
無佗
【1】见“無他”。
磨佗子-汉语大词典
磨佗子
【1】见“磨它子”。
磨佗-汉语大词典
磨佗
同“[磨陀]”【1】《乐府群玉·迎仙客·十二月》:“得磨佗﹐且快活﹐世事從他。”
登伽佗-汉语大词典
登伽佗
【1】{唐}时{骠国}钱币名。《新唐书·南蛮传下·骠》:“以金銀爲錢﹐形如半月﹐號登伽佗﹐亦曰足彈佗。”
華佗-汉语大词典
華佗
【1】{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一名旉, 字{元化}。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 外科尤为擅长。行医各地, 声名卓著。又仿效虎﹑鹿﹑熊﹑猿﹑鸟的动态创为“五禽戏”, 用以锻炼身体。后因不从{曹操}征召, 遂为所杀。所著医书已佚。见《後汉书·方术传下·华佗》﹑《三国志·魏志·华佗传》。
靡佗-汉语大词典
靡佗
【1】见“靡它”。
駘佗-汉语大词典
駘佗
亦作“[駘它]”亦作“[駘駞]”【1】驼背。《庄子·德充符》﹕“{衛}有惡人焉﹐曰{哀駘它}。”一说,“哀駘”为丑貌﹐“它”为恶人名。见{陆德明}释文。{宋}{苏轼}《古缠头曲》:“邇來一見{哀駘佗}﹐便著臂韝躬井臼。”{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爾雅》:‘鮐背﹐壽也。’恐鮐背即佗背。老人多僂﹐以此狀之。台﹑它雙聲。《莊子·德充符篇》:‘{衛}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蓋醜惡莫如局背﹐故亞訓爲醜﹐象局背形。駘它者即局背之謂耳。舊説鮐背﹐背有鮐文﹐甚誤。”{唐}{卢照邻}《释疾文》:“{支離疏}之五官已敗﹐{哀駘駞}之六骸不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