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聳

聳(聳)是什么意思

  • 升聳-汉语大词典

    升聳

    【1】高高耸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沽河》:“夾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險憑固﹐易爲依據﹐岩壁升聳﹐疎通若門﹐故得是名也。”

  • 直聳-汉语大词典

    直聳

    【1】耸立。{宋}{曾巩}《送郑秀才》诗:“齒清髮紺心獨老﹐秋崖直聳千年松。”{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海棗樹﹐身無閒枝﹐直聳三四十丈。”

  • 矗聳-汉语大词典

    矗聳

    【1】高耸。{萧乾}《栗子·忧郁者的自白(代跋)》:“那一次在{汉口}﹐我遇到过一个身长二尺半的矮朋友。立在他面前﹐我俨然成为一座矗耸的纪念塔了。”

  • 修聳-汉语大词典

    修聳

    亦作“[修竦]”【1】高高挺立。{唐}{杜甫}《晩登瀼上堂》诗:“所思注東北﹐深{峽}轉修聳。”{南朝} {宋}{谢灵运}《山居赋》:“其竹則二箭殊葉……既修竦而便娟﹐亦蕭森而蓊蔚。”

  • 傾聳-汉语大词典

    傾聳

    【1】惊异。{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三:“〔{鄭}氏〕偶以正月五日亥時生一子焉﹐歲月日時適與{魯公}合。於是其家大喜﹐極意撫愛﹐謂且必貴。時人亦爲之傾聳。”

  • 危言聳聽-汉语大词典

    危言聳聽

    【1】谓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鲁迅}《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以危言耸听﹐就是以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郭小川}《论“听话”》:“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道理﹐稍稍注意这个问题的人﹐是不难发现若干真凭实据的。”

  • 危聳-汉语大词典

    危聳

    【1】高高耸立。{明}{无名氏}《四贤记·允娶》:“苦海沈深﹐愁城危聳。”{刘白羽}《英雄城--平壤》:“巨大的建筑已经毁坏了﹐可是那危耸的高墙突立在月光之中。”{南朝}{梁元帝}《隐居先生陶弘景碑》:“千尋危聳﹐凴牖以望奔星。”

  • 勸聳-汉语大词典

    勸聳

    【1】鼓励怂恿。《旧唐书·王涯传》:“開懷以示之﹐厚利以啗之﹐所以勸聳要約者異於他日﹐則{匈奴}之鋭﹐可得出矣。”

  • 弄聳-汉语大词典

    弄聳

    亦作“[弄送]”亦作“[弄慫]”亦作“[弄鬆]”【1】作弄;戏弄;算计。《儒林外史》第四回:“就是他的佃户﹐商議定了﹐做鬼做神﹐來弄送我。”《何典》第五回:“那伙提草鞋公人﹐見本官軟弱﹐便都將嘴騙舌頭的來弄慫他。”《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七一回:“他船上的{張道士}﹑{金和尚}都是甚麽人﹐你怎麽弄鬆得他倒。”《水浒後传》第一回:“這兩日是四月天﹐農忙停訟﹐没處弄聳﹐趁閒來此巡察﹐不想却好遇着{阮小七}一起人在此。”

  • 爽聳-汉语大词典

    爽聳

    【1】形容地势高而开阔。{唐}{李绅}《四望亭记》:“{濠城}之西北隅﹐爽聳四達。”

  • 嚴聳-汉语大词典

    嚴聳

    【1】威严傲岸。{唐}{裴铏}《传奇·宁茵》:“{茵}遂延入﹐氣貌嚴聳﹐旨趣剛猛。”

  • 峭聳-汉语大词典

    峭聳

    【1】高耸。{萧华}《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水湍急﹐山峭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馬鞍}之西﹐尖峯峭聳﹐爲{立魚山}。”{宋}{朱熹}《云谷记》:“山楹前直兩峯﹐峭聳傑立。”

  • 巍聳-汉语大词典

    巍聳

    【1】高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東行半里﹐當前有石山巍聳。”{王群生}《彩色的夜》:“那至关紧要的山口﹐就在那巍耸的高山顶上。”

  • 巉聳-汉语大词典

    巉聳

    【1】陡险高耸。{明}{李东阳}《方岩书院记》:“{方巖}巉聳峭拔﹐爲一方之勝。”【2】形容书法刚劲挺拔。{宋}{苏轼}《答参寥》之二:“{穎沙彌}書迹巉聳可畏﹐他日真妙總門下龍象也。”

  • 孤聳-汉语大词典

    孤聳

    【1】突出高耸。{宋}{卢襄}《西征记》:“古木蒼瘦﹐怪石孤聳﹐意者{雷萬春}之立壁也。”{唐}{韩愈}《高君仙砚铭序》:“儒生{高常}與予下天壇中路﹐獲硯石﹐似馬蹄狀﹐外稜孤聳﹐内發墨色﹐幽奇天然。”【2】形容人品孤高特出,不同流俗。{唐}{苏颋}《授李怀让御史中丞制》:“{李懷讓}直方孤聳﹐清迥特立﹐祗服文儒﹐克脩典禮。”

  • 架聳-汉语大词典

    架聳

    【1】谓造谣惑众。{清}{林则徐}《会札澳门同知转谕唩嚟哆批驳哥耶拿禀》:“該船固已焚燒無存﹐而船内之人則一一皆有下落﹐豈能以此架聳?”{清}{林则徐}《定期放告颁发状式告示》:“爲特頒狀式以杜架聳而清訟源事。”

  • 森聳-汉语大词典

    森聳

    【1】高耸。《水浒传》第七四回:“樓臺森聳﹐疑是金烏展翅飛來。”{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樹柯葉森聳﹐隔屋數重可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樓側悉是桐梓﹐森聳可愛。”

  • 昇聳-汉语大词典

    昇聳

    【1】高耸。{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沽河》:“又南出峽﹐夾岸有二城﹐世謂之{獨固門}。以其藉嶮憑固﹐易爲依据﹐巖壁昇聳﹐疎通若門﹐故得是名也。”

  • 昂聳-汉语大词典

    昂聳

    【1】高耸。{明}{高启}《偃松行》:“無心昂聳上霄漢﹐偃仰獨向荒邱陲。”

  • 清聳-汉语大词典

    清聳

    【1】清秀挺拔。{明}{李东阳}《文僖董公墓志铭》:“公修眉長身﹐骨格清聳。”{明}{李东阳}《<倪文僖公集>序》:“山林之文﹐尚志節﹐遠聲利﹐其體則清聳奇峻﹐滌陳薙冗﹐以成一家之論。”【2】清亮高亢。{唐}{{韩愈}{孟郊}}《雨中寄孟刑部幾道联句》:“商聽饒清聳﹐悶懷空抑噫。”

  • 特聳-汉语大词典

    特聳

    【1】突兀耸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又西逕{華山}之陰﹐亦曰{華石山}﹐孤峯特聳﹐枕帶雙流。”

  • 攛聳-汉语大词典

    攛聳

    【1】见“攛慫”。

  • 毛聳-汉语大词典

    毛聳

    【1】毛发竖立。{汉}{张仲景}《伤寒论·痉湿暍病》:“小便已﹐洒洒然毛聳。”{宋}{苏过}《飓风赋》:“予亦爲之股慄毛聳﹐索氣側足。”

  • 毛髮聳然-汉语大词典

    毛髮聳然

    【1】见“毛髮悚然”。

  • 毛骨聳然-汉语大词典

    毛骨聳然

    同“[毛骨悚然]”【1】《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許武}疊兩個指頭﹐説將出來。言無數句﹐使聽者毛骨聳然。”{明}{姚茂良}《精忠记·诛心》:“被這和尚説得我毛骨聳然﹐不免回去罷。”{茅盾}《过年》:“{阿唐}怪声地笑了;这笑﹐{老赵}听了﹐却毛骨耸然。”

  • 斗聳-汉语大词典

    斗聳

    【1】陡立,耸立。斗,通“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穀水》:“二壁争高﹐斗聳相亂﹐西瞻雙阜﹐右望如砥。”

  • 恐聳讋慄-汉语大词典

    恐聳讋慄

    【1】害怕得发抖。{唐}{谷神子}《博异志补编·吕乡筠》:“抽笛吹三聲﹐湖上風動﹐波濤沆瀁﹐魚鱉跳噴﹐{鄉筠}及童僕恐聳讋慄。”

  • 懾聳-汉语大词典

    懾聳

    【1】畏惧。《三国志·吴志·是仪传》“{權}遂舍之﹐{嘉}亦得免”{裴松之}注引{晋}{徐众}评:“{是儀}以羈旅異方﹐客仕{吴}朝……忠不諂君﹐勇不懾聳﹐公不存私﹐正不黨邪。”

  • 神聳-汉语大词典

    神聳

    【1】犹心惊。{宋}{苏轼}《东坡志林》(稗海本)卷九:“久在江湖間﹐不見偉人﹐前在{金山}﹐見{滕元發}乘小舟破巨浪來相見﹐出船巍然﹐使人神聳。”

  • 祗聳-汉语大词典

    祗聳

    同“[祗竦]”【1】《北史·魏东阳王丕传》:“百僚觀瞻﹐莫不祗聳。”《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四年》:“當崇孝子祗聳之禮﹐不宜有忽﹐以重天怒。”

  • 碧聳聳-汉语大词典

    碧聳聳

    【1】形容碧绿而高耸。{元}{无名氏}《货郎旦》第四折:“我只見密臻臻的朱樓高厦﹐碧聳聳青簷細瓦。”

  • 瞻聳-汉语大词典

    瞻聳

    【1】犹高耸。{明}{文徵明}《石氏三子字解》:“岩之訓峻﹐有瞻聳之勢。”

  • 秀聳-汉语大词典

    秀聳

    【1】犹秀拔。《宣和书谱·薛贻矩》:“{貽矩}風儀秀聳﹐所與游者﹐咸一時之英傑。”{宋}{郭彖}《睽车志》卷四:“嘗於市肆遇異人﹐風采秀聳。”

  • 稜聳-汉语大词典

    稜聳

    【1】高峻耸立。{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古杉三十韵》:“肢銷洪水腦﹐稜聳梵天眉。”

  • 聳-汉语大词典

    “[耸]”的繁体字。《廣韻》息拱切,上腫,心。【1】耳聋。《方言》第六:“聳,聾也……生而聾,{陳}﹑{楚}﹑{江}﹑{淮}之間謂之聳;{荆}{揚}之間及{山}之東西雙聾者謂之聳。”{汉}{焦赣}《易林·家人之咸》:“心狂老悖﹐視聽聳類。”{汉}{马融}《广成颂》:“{子野}聽聳,{離朱}目眩。”【2】高起;矗立;生长。{晋}{陶潜}《和郭主簿》之二:“陵岑聳逸峰,遥瞻皆奇絶。”{南朝}{梁简文帝}《登烽火楼》诗:“聳樓排樹出,卻堞帶江清。”{唐}{孟郊}《立德新居》诗:“{立德}何亭亭,西南聳高隅。”{元}{冯子振}《登金山》诗:“雙塔嵯峨聳碧空,爛銀堆裏紫金峰。”{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房子四角是四座高耸的炮楼。”【3】往上跳;向上动。{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夫秋蟬登高樹……長吟悲鳴,不知螳螂超枝緣條,曳腰聳距而稷其形。”{南朝}{梁简文帝}《雉朝飞操》:“避鷹時聳角,妬壠或斜飛。”{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初入太湖》:“乍如開雕笯,聳翅忽飛出。”《西游记》第二回:“{悟空}弄本事,將身一聳,打了個連扯跟頭,跳離地有五六丈。”{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五章:“{白莉苹}惊讶地耸起了弯眉毛。”【4】持物上下振动或移动。亦指推动。{南朝 梁}{沈约}《内典序》:“瞻{毗耶}而聳轡,望{波斯}而廻軫。”{唐}{王勃}《拜南郊颂序》:“{孫叔}奉轡﹐{王良}聳策。”{沙汀}《祖父的故事·土饼》:“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双手耸了一下裤腰。”【5】表露或振作。{唐}{孟郊}《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诗:“清溪徒聳誚,白璧自招賢。”《朱子语类》卷十:“看文字須大段着精彩看,聳起精神,樹起筋骨,不要困。”【6】劝勉,奖励。《左传·昭公六年》:“故誨之以忠,聳之以行。”{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引{王念孙}曰:“謂舉善行以奬勸之。”{唐}{元稹}《麦阳县令陆翰妻河南元氏墓志铭》:“非夫公不來,則人不蘇;公不遷,則善不聳。”【7】怂恿。《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途遇侠客》:“{房德}原是没主意的人,被老婆這般話一聳,漸生疑惑,沈吟不語。”{清}{龚炜}《巢林笔谈·马鞍山之讼》:“近有修怨于{顧}者,聳二三人士具呈上憲,謂其占據逋糧,戕賊取利。”{丁玲}《东村事件》:“他更恨{钱仲实}这一伙,他们从来不替他设想,有事就耸他来遭殃。”【8】通“[悚]”。恐惧;惊动。《左传·襄公四年》:“邊鄙不聳,民狎其野。”{杜预}注:“聳,懼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九域聳其風塵,四海疊其燻灼。”{李善}注:“聳,懼也。”{宋}{司马光}《贾生论》:“禮義不張,雖復四夷賓服,疆埸不聳,當如内憂何?”《宋史·乐志十五》:“凡王師大獻則令鼓吹具奏,以聳羣聽。”【9】通“[竦]”。恭敬;肃敬。《国语·楚语上》:“昔{殷}{武丁}能聳其德,至于神明。”{韦昭}注:“聳,敬也。”《国语·周语下》:“身聳除潔,外内齊給,敬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国语上》:“聳,敬貌。聳字本作竦。《説文》:竦,敬也。”《吕氏春秋·听言》:“賢者之道,牟而難知,妙而難見,故見賢而不聳,則不惕于心。”{许维遹}集释引{王念孙}曰:“聳,敬也。”【10】通“[竦]”。企立。参见“[聳企]”﹑“[聳觀]”。

  • 聳善-汉语大词典

    聳善

    【1】劝勉为善。《国语·楚语上》:“教之春秋﹐而爲之聳善而抑惡焉﹐以戒勸其心。”{韦昭}注:“聳﹐奬也。”{宋}{司马光}《令皇子伴读官提举皇子左右人札子》:“講論道義﹐聳善抑惡﹐輔成懿德。”{明}{宋濂}《元故湛渊先生白公墓铭》:“若并其言行而不彰﹐將何以爲聳善扶俗之勸。”

  • 聳然-汉语大词典

    聳然

    【1】高耸貌。{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三:“{王徽之}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節爲貴﹐而此君面目聳然。’”按﹐此君谓竹。{唐}{皮日休}《霍山赋》:“岳之尊﹐端然御極﹐聳然正位﹐静然而聽﹐凝然而視。”{宋}{欧阳修}《豐乐亭记》:“其上{豐山}﹐聳然而特立。”【2】惊惧貌。聳﹐通“悚”。《旧唐书·李德裕传》:“{何弘敬}﹑{王元逵}承詔﹐聳然從命。”{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三:“那鬼的叫声突然到我脚边上来叫了!这真是使我全身的毛骨都耸然起来。”《後汉书·蔡邕传》:“彈琴者曰:‘我向鼓弦﹐見螳蜋方向鳴蟬﹐蟬將去而未飛﹐螳蜋爲之一前一卻。吾心聳然﹐惟恐螳蜋之失之也。’”{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時始至此邑﹐鄙懷聳然﹐自謂今職在甸内﹐去京師不數舍﹐朝有施爲而夕聞焉。”《三国演义》第八九回:“只見{蜀}兵安然無事﹐大桶小擔﹐搬運水漿﹐飲馬造飯。{朵思}見之﹐毛髮聳然。”【3】诧异貌。聳﹐通“悚”。{宋}{洪迈}《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隆冬披紙裘﹐客有就訪﹐亦欣然延納﹐望其容貌﹐聽其論議﹐莫不聳然。”{宋}{苏轼}《答黄鲁直书》:“{軾始}見足下詩文于{孫莘老}之坐上﹐聳然異之﹐以爲非今世之人也。”【4】敬畏貌。聳﹐通“竦”。{金}{王若虚}《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師素不爲辭章﹐及升堂諭衆﹐隨意而言﹐悉成文理﹐勸戒深切﹐聽者聳然。”{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仁宗}聞其名﹐欲召見﹐會寇入{平涼}﹐詔圖形以進﹐於是天下始聳然畏慕之。”{唐}{司空图}《疑经後述》:“{孫郃}自{淮陽}緘所著新文而至﹐愚雅以{孫}文不尚辭﹐待之頗易﹐乃見其《卜年論》﹐又聳然加敬。”

  • 聳誠-汉语大词典

    聳誠

    【1】恭敬真诚。聳﹐通“竦”。{北齐}{陆卬}《郊庙歌辞·皇夏乐》:“聳誠載仰﹐翹心有慕。”《北史·崔光传》:“伏願陛下追{殷}二宗感變之意﹐側躬聳誠﹐惟新聖道。”{南朝} {齐}{谢超宗}《齐太庙乐歌·引牲乐》:“聳誠流思﹐端儀選景。”

  • 聳勸-汉语大词典

    聳勸

    【1】劝导;警惕自勉。{唐}{司空图}《上考功状》:“褒揚未盡﹐增一字而何慙;聳勸可伸﹐登九原而如在。”{康有为}《<礼运注>叙》:“故不作業不出力之人﹐公衆所惡。然將已刑措﹐但惡之以示不齒﹐而人聳勸矣。”{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雅好咨詢﹐尤敦名教﹐每用通儒之術﹐時開講禮之筵﹐此又聳勸之難也。”

  • 聳聞-汉语大词典

    聳聞

    【1】耸动听闻。{宋}{欧阳修}《会老堂致语》:“里閭拭目﹐覺陋巷以生光﹐風義聳聞﹐爲一時之盛事。”{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四:“必知所謂豪俊驟揚庭選﹐佇見風節聳聞天下。”

  • 聳懼-汉语大词典

    聳懼

    【1】极其恐惧。聳﹐通“悚”。《左传·成公十四年》:“大夫聞之﹐無不聳懼。”{杨伯峻}注:“聳借爲悚。《説文》:悚﹐懼也。”《韩非子·内储说上》:“於是吏皆聳懼﹐以爲神明也。”《东周列国志》第二九回:“百官聳懼﹐百姓不服。”{清}{曾国藩}《台洲墓表》:“或有所不快於他人﹐亦痛繩長子﹐竟日嗃嗃﹐詰數愆尤﹐間作激宕之辭﹐以爲豈少我邪﹐舉家聳懼。”

  • 聳切-汉语大词典

    聳切

    【1】犹恳切。{金一}《文学上之美术观》:“蓋箴主規諫﹐銘兼褒讚;箴義聳切﹐銘詞篤雅。自銘體變而箴文絶矣。”{梁启超}《康有为<法国革命史论>跋》:“以其論聳切懇摯﹐足以爲病狂熱者之藥﹐故録諸報中。”

  • 聳恿-汉语大词典

    聳恿

    亦作“[聳惥]”亦作“[聳臾]”【1】劝说;怂恿。{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女始則導之奢華﹐破其産十之七八。又讒其骨肉﹐使門以内如寇仇。繼乃時説《水滸傳》{宋江}﹑{柴進}等事﹐稱爲英雄﹐聳恿之交通盜賊﹐卒以殺人抵法。”{清}{周亮工}《书戚三郎事》:“將軍擁高貲﹐族子利之﹐咸以{戚}自有父母﹐非吾族類也﹐聳臾其歸。”{郭希仁}《从戎纪略》:“{張聚亭}因{鳳翔}告急﹐乃聳惥其赴{鳳翔}救援﹐備宴款餞﹐面加奬勵﹐{鎮海}遂慷慨願行。”{鲁迅}《故事新编·非攻》:“教{楚王}和{越}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耸恿{楚王}攻{宋}去了。”

  • 聳突-汉语大词典

    聳突

    【1】高耸突起。{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大嶺東轉﹐正束澗下流﹐夾峙如門﹐當門一石峯聳突﹐曰{將軍嶺}。”按﹐一本作“聳石屼突”。

  • 聳歎-汉语大词典

    聳歎

    【1】肃然赞叹。聳﹐通“竦”。《梁书·张充传》:“{茂陵}之彦﹐望冠蓋而長懷;{霸山}之氓﹐佇衣車而聳歎。”按﹐《南史》作“竦歎”。

  • 聳身-汉语大词典

    聳身

    【1】纵身向上。{汉}{扬雄}《解难》:“獨不見翠虯絳螭之將登虖天﹐必聳身于{蒼梧}之淵。”{鲁迅}《准风月谈·电影的教训》:“幸而国产电影也在挣扎起来﹐耸身一跳﹐上了高墙;举手一扬﹐掷出飞剑。”《红楼梦》第一一一回:“{包勇}便向地下一撲﹐聳身上房﹐追趕那賊。”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李太白得仙》:“有人自北海來﹐見{太白}與一道士在高山笑語﹐久之。頃道士于碧霧中跨赤虬而去﹐{太白}聳身健步追及﹐共乘之而東去。”《立世阿毗昙论·南阎浮提品》:“是人登{金邊山}頂﹐轉面向北﹐聳身遠望﹐唯見黑暗﹐怖畏而反。”

  • 聳耳-汉语大词典

    聳耳

    【1】竖起耳朵。形容注意地听。{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九花虬即{范陽}節度{李德山}所貢﹐額高九寸﹐毛拳如麟﹐頭頸鬃鬣﹐真虬龍也。每一嘶﹐則羣馬聳耳。”《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植}益内不自安”{裴松之}注引《典略》:“觀者駭視而拭目﹐聽者傾首而聳耳。”《国语·周语下》“聽無聳”{三国}{吴}{韦昭}注:“不聳耳而聽也。”【2】高起的耳朵。《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神儀明秀﹐朗目疎眉﹐細形長額聳耳﹐耳孔各有十餘毛﹐出外二寸許。”

  • 聳懾-汉语大词典

    聳懾

    【1】犹耸惧。聳﹐通“悚”。{林纾}《译<块肉馀生述>序》:“然猶叙盗俠之事﹐神奸魁蠹﹐令人聳懾。”

  • 聳跼-汉语大词典

    聳跼

    【1】惊惧不进貌。聳﹐通“悚”。《宋书·恩倖传·王道隆》:“{道隆}棄衆走向臺﹐所乘馬連聳跼不肯前﹐遂爲賊兵及﹐見殺。”

  • 聳畏-汉语大词典

    聳畏

    【1】震惊畏惧。聳﹐通“悚”。《朱子语类》卷一二九:“爲相正要以進退人才爲先﹐使四夷聞知﹐知所聳畏。”《新唐书·裴度传》:“{度}諫曰:‘比陛下月率六七臨朝﹐天下人知勤政﹐{河朔}賊臣皆聳畏。’”

  • 聳擢-汉语大词典

    聳擢

    【1】高耸突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内則{别風}之嶕嶢﹐眇麗巧而聳擢。”一本作“竦擢”。{吕向}注:“言高竦而擢出。”【2】跳跃。{唐}{乔潭}《裴将军剑舞赋》:“鋒隨指顧﹐鍔應回翔。取諸身而聳擢﹐上其手以激昂。”擢﹐一本作“躍”。{南朝} {宋}{颜延之}《赭白马赋》:“歘聳擢以鴻驚﹐時濩略而龍翥。”

  • 聳動-汉语大词典

    聳動

    【1】恐惧震动;使人震惊。聳﹐通“悚”。{孙中山}《致海外国民党同志书》:“試觀各國之大政黨﹐無不一言既出﹐聳動全球。”《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晁梁}醒來﹐方知道士果是神仙﹐原來是母親的顯應﹐聳動得人越發尊奉那個祠堂。”《南史·江夷传》:“每從遊幸﹐與羣僚相隨﹐見傳詔馳來﹐知當呼己﹐聳動愧恧﹐形於容貌。”{宋}{周密}《齐东野语·巴陵本末》:“〔{潘甫}〕且稱見率精兵二十萬水陸並進﹐時皆聳動。”{宋}{王禹偁}《送薛昭序》:“試於鳳閣﹐文不加點﹐數刻而成。燦乎千言﹐聳動臺閣。”{明}{宋濂}《<使南稿>序》:“有若{元凱}之爲使﹐義正辭嚴﹐足以聳動羣聽。”【2】感动。《旧唐书·裴度传》:“及{度}奏{河}北事﹐慷慨激切﹐揚于殿廷﹐在位者無不聳動。雖武夫貴介﹐亦有咨嗟出涕者。”《朱子语类》卷一一九:“因誦《子張問達》一章﹐語言琅然﹐氣節慷慨﹐聞者聳動。”【3】使人感动或激励。{唐}{司空图}《泽州灵泉院记》:“嚴飾祠宇乃助教之方……非欲自奉也。蓋不崇不侈﹐無以聳動羣品﹐俾堅凑善之心耳。”{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惟{陽明先生}從游者最衆﹐然{陽明}之學自足聳動人。”{梁启超}《新民说》九:“皆‘不自由毋寧死’之一語﹐聳動之﹐鼓舞之。”{宋}{苏轼}《御试制科策》:“人君之言與士庶不同﹐言脱於口而四方傳之﹐捷於風雨。故{太祖}﹑{太宗}之世﹐天下皆諷誦其言語﹐以爲聳動之具。”【4】怂恿。{清}{陈天华}《警世钟》:“男子一舉一動﹐大半都受女子的牽制。女子若是想救國﹐只要日夜聳動男子去做﹐男子没有不從命的。”{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升迁·简词讼》:“更有奸吏﹐以暮夜之金﹐聳動本官爲怨家報仇雪憤。”【5】犹抖动。{巴金}《春》二:“〔她〕低头哭起来﹐两个肩头在飘散的长发下面微微地耸动。”{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九章:“他将带回来的爆炸管儿递给{梁永生}﹐而后耸动着双眉汇报。”

  • 聳激-汉语大词典

    聳激

    【1】犹激励。{唐}{司空图}《山居记》:“堂曰{三詔之堂}﹐室曰{九籥之室}﹐皜其壁以模玉川於其間﹐備列國朝至行清節文學英特之士﹐庶存聳激耳。”

  • 聳聽-汉语大词典

    聳聽

    【1】耸然而听。聳﹐通“悚”。{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太宗皇帝》:“因言{宋文帝}恭儉﹐而元凶悖逆﹐及{隋}{楊素}邪佞﹐{唐}{許敬宗}諂諛之事﹐侍臣聳聽。”{唐}{韩愈}《孔君墓志铭》:“坐則與從史説古今君臣父子﹐道順則受成福﹐逆輒危辱誅死。曰:‘公當爲彼﹐不得爲此。’從史常聳聽喘汗。”{唐}{刘禹锡}《代杜司徒谢让度支盐铁等使表》:“伏惟皇帝陛下紹登寶位﹐光纂鴻猷﹐擢用之間﹐華夷聳聽。”【2】耸动听闻。聳﹐通“悚”。{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蓋{漢}儒之學務實﹐{宋}儒則近名﹐不出新義﹐則不能聳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行簡}本善文筆﹐{李娃}事又近情而聳聽﹐故纏綿可觀。”{唐}{司空图}《擢英集述》:“蓋止交游之内僭將罪我﹐益知褒采之難。題以‘擢英’﹐庶能聳聽。”【3】恭敬地听;注意地听。聳﹐通“竦”。{宋}{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明日會堂上出其文誦之﹐一坐聳聽稱善。”{宋}{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凡民之失其所者﹐待公而安﹐傾耳聳聽﹐願聞盛德日新而不替。”{宋}{叶適}《朝请大夫陈公墓志铭》:“{思誠}美儀觀﹐音吐融暢﹐上固聳聽﹐因問其家世。”

  • 聳蹕-汉语大词典

    聳蹕

    【1】肃然警跸。聳﹐通“竦”。{南朝} {齐}{谢超宗}《齐太庙乐歌·休成乐·皇帝诣便殿奏》:“辰儀聳蹕﹐霄衛浮鑾。”{南朝} {梁}{沈约}《侍游方山应诏》诗:“摐金浮水若﹐聳蹕詔山祇。”

  • 聳幹-汉语大词典

    聳幹

    【1】高挺的树干。《阿毘达磨俱舍论》卷七:“或時復有從少生多﹐如細種生諾瞿陀樹﹐根莖枝葉漸次增榮﹐聳幹垂條多所蔭映。”【2】谓身材魁梧。《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相貌精神﹐容儀聳幹。”

  • 聳壑昂霄-汉语大词典

    聳壑昂霄

    【1】跳越溪谷﹐直入云霄。喻出人头地。{金}{元好问}《刘景玄墓铭》:“漫取一書試之﹐則隨問隨答﹐無所忘失﹐朝請君始大驚﹐拊其背曰:‘及吾未老﹐當見汝聳壑昂霄時耳。’”《新唐书·房玄龄传》:“吏部侍郎{高孝基}名知人﹐謂{裴矩}曰:‘僕觀人多矣﹐未有如此郎者﹐當爲國器﹐但恨不見其聳壑昂霄云。’”《旧唐书·房玄龄传》及{宋}{孔平仲}《续世说》卷四均作“聳壑凌霄”。

  • 聳壑凌霄-汉语大词典

    聳壑凌霄

    【1】见“聳壑昂霄”。

  • 聳惥-汉语大词典

    聳惥

    【1】见“聳恿”。

  • 聳躍-汉语大词典

    聳躍

    【1】踊跃。《宋书·晋熙王昶传》:“臣聞鸛鳴臯垤﹐則降陰吐雨﹐騰蛇聳躍﹐而沈雲鬱冥。”《宋书·宗悫传》:“{大明}三年﹐{竟陵王}{誕}據{廣陵}反﹐{慤}表求赴討﹐乘驛詣都﹐面受節度。上停輿慰勉﹐{慤}聳躍數十。”

  • 聳視-汉语大词典

    聳視

    【1】敬畏地注视。聳﹐通“竦”。《旧唐书·崔琯传》:“莊色于朝﹐羣公聳視;讜詞不撓﹐淑問攸歸。”{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狄武襄}{青}征{儂智高}時﹐大兵始出{桂林}之南﹐道旁偶一大廟﹐人謂其廟甚神靈。{武襄}遽爲駐節而禱之焉……乃取百錢自持之﹐且與神約:‘果大捷﹐則投此﹐期盡錢面也。’左右或諫正:‘一儻不如意﹐恐沮師。’{武襄}不聽﹐萬衆方聳視﹐已揮手倏一擲﹐則百錢盡面矣。”

  • 聳目-汉语大词典

    聳目

    【1】动人眼目;耸动眼目。{林纾}《译<块肉馀生述>序》:“{迭更司}他著﹐每到山窮水盡﹐輙發奇思﹐如孤峰突起﹐見者聳目。”{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七言古詩必有一段氣足神王之處﹐方足聳目。”

  • 聳人聽聞-汉语大词典

    聳人聽聞

    亦作“[聳動聽聞]”【1】指震骇视听或夸大其词﹐使人震惊。聳﹐通“悚”。{清}{恽敬}《杂记》:“{豫章}大鎮﹐或書有不可達者﹐故托辭爲此;抑爲州將者﹐以此聳人聽聞﹐豫絶繫援﹐皆未可知。”{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首疏以正心格君爲説﹐且曰:‘職臣在憲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聞矣。”{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三八:“过去﹐我可闹不清楚﹐现在才了解一贯道的丑恶内幕﹐真是耸人听闻。”{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他也不像过去那样慷慨激昂﹐不时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见解。”

  • 聳色-汉语大词典

    聳色

    【1】谓因震动或感到惊异而改变神色。聳﹐通“悚”。{南朝} {梁}{江淹}《横吹赋》序:“驃騎公以劍卒十萬﹐禦{荆}人於外郊﹐鐵馬煩而人聳色﹐綵旄耀而士銜威。”{明}{高攀龙}《华无枝荷蓧言序》:“花發時﹐聳色奪目﹐濃香沁骨﹐乍見而駭﹐不謂天壤間有此奇﹐蓋世無其儷矣。”

  • 聳異-汉语大词典

    聳異

    【1】惊奇。聳﹐通“悚”。{元}{刘祁}《归潜志》卷五:“{道遠}以事糾罷﹐朝士聳異。”{宋}{何薳}《春渚纪闻·木果异事》:“{秦}朝柏忽復一枝再榮﹐殿中有記當時奏圖歎賞之語﹐私相聳異。”{唐}{司空图}《唐宣州王公行状》:“相國{鄭公}{肅}﹐實公舅也﹐一見聳異﹐命子約爲師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宋}修《太平廣記》成﹐又置不頒布﹐絶少流傳﹐故後來偶見其本﹐仿以爲文﹐世人輒大聳異﹐以爲奇絶矣。”

  • 聳出-汉语大词典

    聳出

    【1】高耸突出。《西游记》第十七回:“抹過峻嶺﹐又見那陡崖前﹐聳出一座洞府。”{宋}{欧阳修}《班班林间鸠寄内》诗:“嵩峯三十六﹐蒼翠争聳出。”{何其芳}《画梦录·黄昏》:“小山巅的亭子因暝色天空的低垂而更圆﹐而更高高地耸出林木的葱茏间。”

  • 聳體-汉语大词典

    聳體

    【1】犹耸身。有敬畏意。《北史·恩幸传·王仲兴》:“{宣武}游幸﹐{仲興}常侍﹐不離左右﹐外事得徑以聞﹐百僚亦聳體而承望焉。”

  • 聳服-汉语大词典

    聳服

    【1】极为佩服。聳﹐通“竦”。{唐}{司空图}《纪恩门王公宣城遗事》:“公始以傑德峻望﹐爲時聳服﹐而夐特恢濟之心﹐人莫能見。”

  • 聳企-汉语大词典

    聳企

    【1】犹企望。聳﹐通“竦”。{宋}{梅尧臣}《子聪惠书备言行路及游王屋物趣因以答》诗:“今朝羨君遊﹐勝事空聳企。”

  • 聳峭-汉语大词典

    聳峭

    【1】高耸陡峭。{隋}{江总}《大庄严寺碑》:“前望則紅塵四合﹐見三市之盈虚;後睇則紫閣九重﹐連雙關之聳峭。”{清}{褚人穫}《坚瓠馀集·金容坊》:“{成都}{金容坊}﹐有石二株﹐高丈餘﹐挺然聳峭。”《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六:“{山東}{沂州}之西﹐有箇名山﹐孤拔聳峭﹐迥出衆峯。”

  • 聳壑-汉语大词典

    聳壑

    【1】跳出溪谷。{明}{刘基}《拟连珠》之二七:“蓋聞拂雲之松﹐生于一豆之實;聳壑之魚﹐穿于一絲之溜。”【2】喻出人头地。{明}{李东阳}《送董生天锡还宁都》诗:“未論聳壑遇{房相}﹐且賞清談似{阿戎}。”

  • 聳肩-汉语大词典

    聳肩

    【1】抬起肩膀。今多表示轻蔑﹑疑惑﹑惊讶等。{唐}{韩愈}《石鼎联句》序:“道士啞然笑曰:‘子詩如是而已乎?’{印}袖手聳肩﹐倚北墻坐。”{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嘣嘣花旦﹐眼珠乱射﹐连连耸肩﹐表示轻狂。”

  • 聳秀-汉语大词典

    聳秀

    【1】高耸秀丽。{宋}{欧阳修}《丛翠亭记》:“從城中因高以望之﹐衆山靡迤﹐或見或否﹐惟{嵩}最遠﹐最獨出﹐其嶄巖聳秀﹐拔立諸峯上﹐而不可掩蔽。”《宋书·刘穆之传》:“既而至一山﹐峯聳秀﹐林樹繁密。”{唐}{孟郊}《立德新居》诗之七:“都城多聳秀﹐愛此高縣居。”{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黟县山水记》:“又北行爲{畫工尖}﹐聳秀似刻畫者。”【2】指人的风姿高雅俊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回仙》:“{滕宗亮}謫守{巴陵郡}﹐有{華州}{回道士}上謁﹐風骨聳秀﹐神宇清邁。”{明}{高攀龙}《山西布政使中嵩王公行状》:“生而聳秀﹐神采英特。”

  • 聳踴-汉语大词典

    聳踴

    【1】见“聳踊”。

  • 聳慕-汉语大词典

    聳慕

    【1】敬重仰慕。聳﹐通“竦”。{唐}{刘禹锡}《太师崔公神道碑》:“當進陛﹐遂上疏移榮於親。優詔允之﹐特封{清河郡}太君。士林聳慕﹐皆自痛其不及。”{宋}{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師魯}深於《春秋》﹐故其文謹嚴﹐辭約而理精﹐章奏疏議﹐大見風采﹐士林方聳慕焉。”{唐}{黄滔}《华岩寺开山始祖碑铭》:“詣{章教大師}法會﹐{章教}奇之﹐令首其衆﹐凡十年。士君子之造者﹐無不聳慕。”

  • 聳峻-汉语大词典

    聳峻

    【1】高峻。{唐}{方干}《酬將作于少监》诗:“仰望孤峯知聳峻﹐前臨積水見波瀾。”{唐}{令狐楚}《赋山》:“山﹐聳峻﹐回環﹐滄海上﹐白雲間。”{章炳麟}《菌说》:“自聞前生之説﹐而始以所憶者當之耳。亦猶乍憶高岡﹐如見其巒嶠嵯峨﹑陵阜聳峻者﹐而心以爲是{華嶽}﹑{岱山}﹐然究未登{華}{岱}也。”

  • 聳觀-汉语大词典

    聳觀

    【1】踮足观看。{唐}{司空图}《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每屬歲時﹐競先迎奉﹐宗姻列侍﹐士庶聳觀。”{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每殿庭臚傳第一﹐則公卿以下無不聳觀﹐雖至尊亦注視焉。”

  • 聳翠-汉语大词典

    聳翠

    【1】形容山峦﹑树木等高耸苍翠。{唐}{高扬庭}《瑞麦赋》:“芒纖纖而擢隴﹐葉青青而聳翠。”{郭小川}《厦门风姿》诗:“我深入层峦耸翠的山区。”{北魏}{袁翻}《思归赋》:“北眺{羊腸}詰屈﹐南望{龍門}嵯峨;疊千重以聳翠﹐横萬里而揚波。”{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黟县山水记》:“山陰曰{復巖}﹐聳翠激流。”{宋}{楼钥}《题范宽<秋山小景>》诗:“欲識無窮意﹐聳翠更天外。”

  • 聳神-汉语大词典

    聳神

    【1】谓露出惊异的神情。聳﹐通“悚”。{唐}{刘禹锡}《观柘枝舞》诗:“體輕似無骨﹐觀者皆聳神。曲盡回身處﹐層波猶注人。”

  • 聳拔-汉语大词典

    聳拔

    【1】高耸挺拔。{唐}{王叡}《松》诗:“寒松聳拔倚蒼岑﹐緑葉扶疏自結陰。”{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留壩}在棧道中﹐西有{紫柏山}﹐高數十里﹐青巒聳拔﹐上插雲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又有危峯自西山東突﹐與{鶴鳴}之峯南北如雙臂前舒。但{鶴鳴}嶙峋而繚繞﹐此峯聳拔而拱立爲異耳。”【2】指人物或诗文的高超。《朱子语录》卷一一七:“須思量到如何便超凡而達聖。今日爲鄉人﹐明日爲聖賢﹐如何會到此便一聳拔。如此方有長進。”{清}{吴伟业}《梅村诗话》三:“〔{楊廷麟}〕詩則好用奇思棘句﹐不甚合律。然秀異聳拔﹐往往出人。”

  • 聳羡-汉语大词典

    聳羡

    【1】敬仰羡慕。聳﹐通“竦”。{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五:“太師以詩述感遇之意以遺丞相。次日﹐賜御詩﹐俯同元韻。恩數之隆蓋如此﹐公卿聳羡。”

  • 聳峙-汉语大词典

    聳峙

    【1】高耸矗立。{唐}{黄滔}《水殿赋》:“還如玉闕﹐控鼇海以峥嶸;稍類雲樓﹐拔蜃江而聳峙。”{蒋光慈}《哀中国》诗:“你身上排列着许多蜿蜒的江河﹐你身上耸峙着许多郁秀的山岳。”{明}{张居正}《襄毅杨公墓志铭》:“其處於世也﹐卓然如秋峰之聳峙﹐昂然如鷄羣之野鶴。”{南朝} {梁}{任昉}《答陆倕感知己赋》:“匹聳峙於{東嶽}﹐比凝厲於秋霜。”{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黑水解》:“{三危}爲{沙州}望山﹐俗名{昇雨山}﹐今在城東南三十里﹐三峰聳峙﹐如危如墮。”

  • 聳肩曲背-汉语大词典

    聳肩曲背

    【1】高耸双肩﹐弯曲背脊。多形容老态或寒酸貌。{鲁迅}《彷徨·肥皂》:“只见{四铭}就在她面前耸肩曲背的狠命掏着布马褂底下的袍子的大襟后面的口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那些請來幫閲卷的﹐又都是些聳肩曲背的﹐酸的怕人。”

  • 聳昧-汉语大词典

    聳昧

    【1】犹昏聩。《隶释·汉繁阳令杨君碑》:“有司聳昧﹐莫能識察。”{洪适}释:“政令委靡淑慝﹐無所甄别﹐在位者憒憒如聾瞽﹐{熹平}之間﹐不特此一事也。”

  • 聳聳-汉语大词典

    聳聳

    【1】竖起貌;挺立貌。{元}{白樸}《梧桐雨》第一折:“這金釵兒教你高聳聳頭上頂。”{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二折:“着後人向墓門前高聳聳立一統碑碣。”{宋}{梅尧臣}《赠周都官示诗卷》诗:“今朝顧我鳴﹐振鬣耳聳聳。”{元}{柳贯}《寒食日出访客始见杏花归而有赋》:“穠桃靚李杳然空﹐山杏一梢紅聳聳。”

  • 聳臾-汉语大词典

    聳臾

    【1】见“聳恿”。

  • 聳立-汉语大词典

    聳立

    【1】高高地直立。{唐}{鲍溶}《玉山谣奉送王隐者》诗:“{鳳皇城}南玉山高﹐石脚聳立争雄豪。”{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筆飛鸞聳立﹐章罷鳳鶱騰。”{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黄河}两岸耸立着万丈高山。”{孙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九章:“四周本没有栅栏﹐只有成行的大树在昏暗里森然耸立。”

  • 聳衛-汉语大词典

    聳衛

    【1】肃然侍卫。聳﹐通“竦”。{南朝} {梁}{沈约}《梁宗庙登歌》之六:“繁祉具膺﹐八神聳衛。”{南朝} {齐}{谢超宗}《齐南郊乐章·休成乐·帝还便殿》:“肆序輟度﹐肅禮停文。四金聳衛﹐六馭齊輪。”

  • 聳觀-汉语大词典

    聳觀

    【1】高耸的寺观。{南朝}{梁简文帝}《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诗:“層岑偃蹇﹐聳觀岧嶤。”

  • 聳惑-汉语大词典

    聳惑

    【1】怂恿诱惑。{清}{钱学纶}《语新》卷上:“使其無所後言﹐且杜他人聳惑。”

  • 聳揖-汉语大词典

    聳揖

    【1】谓高拱两手。《通典·职官六》:“舊御史遭長官於途﹐皆免帽降乘﹐長官戢轡辭而止焉。{乾封}中﹐{王本立}爲侍御史﹐意氣頗高﹐途逢長官﹐端揖而已。自是﹐諸人或降而立﹐或一足至地﹐或側鞍弛﹐輕重無恒。{開元}以來﹐但舉鞭聳揖而已。”

  • 聳動聽聞-汉语大词典

    聳動聽聞

    【1】见“聳人聽聞”。

  • 聳踊-汉语大词典

    聳踊

    亦作“[聳踴]”【1】起伏﹐跳动。{宋}{苏轼}《秧马歌》:“我有桐馬手自提﹐頭尻軒昂腹脅低。背如覆瓦去角圭﹐以我兩足爲四蹄。聳踊滑汰如鳧鷖﹐纖纖束藁亦可齎。”【2】欢腾。{隋炀帝}《天台设斋愿文》:“適現儀形﹐續放光燄。彈指之聲﹐震于龕室。僧使報述﹐遐邇聳踊。”【3】怂恿。{唐}{柳宗元}《与杨诲之第二书》:“人之死於{胡}{越}者﹐赫然千里﹐不能諫而又聳踴之。”

  • 聳翮-汉语大词典

    聳翮

    【1】振翅。谓飞翔。{南朝} {宋}{谢庄}《赤鹦鹉赋》:“遡還風而聳翮﹐霑清露而調音。”{晋}{王嘉}《拾遗记·吴》:“鄰中相謂曰:‘昨見{張}家有一白鶴聳翮入雲。’”

  • 軒聳-汉语大词典

    軒聳

    【1】犹轩昂。{明}{李东阳}《子昂画马卷》诗:“此圖似出西域種﹐骨法傳奇氣軒聳。”{宋}{陈亮}《何茂宏墓志铭》:“故公狀貌端厚﹐意象軒聳﹐而胸次疏豁﹐是非長短﹐人得以望而知之。”

  • 跂聳-汉语大词典

    跂聳

    【1】踮脚举首。喻敬仰向往。{宋}{司马光}《投梅圣俞》诗:“應辰仰高風﹐跂聳自{西蜀}。”

  • 迥聳-汉语大词典

    迥聳

    亦作“[逈聳]”【1】高耸。《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如{須彌}逈聳於千峯﹐似巨海淹流於萬泒。”

  • 逼聳-汉语大词典

    逼聳

    【1】犹高耸。{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黔}南之山﹐則界於二者之間﹐獨以逼聳見奇。”

  • 震聳-汉语大词典

    震聳

    【1】惊异并敬重。{严复}《<法意>按语》一一四:“吾每覩古代之鉅功﹐未嘗不震聳流連。”【2】惊动﹐动乱。{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十:“遇邊鄙震聳﹐則驟加進擢;及後晏静﹐則置而不用。”【3】惶悚﹐诚惶诚恐。{宋}{叶適}《淮西论铁钱五事状》:“如有違戾﹐懲治大吏一人﹐自然震聳用命。”

  • 霞聳-汉语大词典

    霞聳

    【1】高高矗立。《艺文类聚》卷七六引{南朝}{梁}{王筠}《开善寺碑铭》:“亭亭功{漢}﹐耿介{凌煙}﹐層甍霞聳﹐飛棟星懸。”

  • 陰聳-汉语大词典

    陰聳

    【1】阴森高耸。{郭沫若}《女神·胜利的死》:“森严阴耸的大厦--可是监狱的门前?可是礼拜堂的外面?”

  • 鏗聳-汉语大词典

    鏗聳

    【1】铿锵卓绝。{明}{李东阳}《谢公神道碑铭》:“言論鏗聳﹐行操孤潔。”

  • 鏘聳-汉语大词典

    鏘聳

    【1】雄辩杰出。{明}{李东阳}《尹公进墓志铭》:“公風裁清操﹐論議鏘聳。”

  • 顛頭聳腦-汉语大词典

    顛頭聳腦

    【1】见“顛頭播腦”。

  • 駢聳-汉语大词典

    駢聳

    【1】并列耸立。{唐}{裴潾}《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之七:“二室峯連﹐四山駢聳。”

  • 驚聳-汉语大词典

    驚聳

    【1】震惊;吃惊。{清}{薛福成}《滇缅分界大概情形疏》:“{英}兵游弋{滇}邊﹐常有數百人;以查界爲名﹐闌入界内﹐去來猋忽﹐野番土目驚聳異常。”{宋}{苏轼}《送周正儒知东川》诗:“里門下車入﹐父老自驚聳。”

  • 高聳-汉语大词典

    高聳

    【1】耸立,突起。{冰心}《寄小读者》十八:“四面高耸的乱山﹐火车如同一条长蛇﹐在山半徐徐蜿蜒。”{唐}{王维}《石刻》诗之一:“主位唯宜高聳﹐客山須是奔趨。”{明}{李东阳}《甲申十同年图诗序》:“{王}公{用敬}微鬚﹐髮頒白﹐鳶肩高聳。”

  • 黑聳聳-汉语大词典

    黑聳聳

    【1】浓黑高耸貌。{艾芜}《暮夜行》:“当门两株黑耸耸的树子﹐正把浓阴披在屋顶上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