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虜

虜(虜)是什么意思

  • 虏(虜) 奴-简明古汉语同义词词典

    虏(虜) 奴

    [虏(虜)lǔ 奴nú]

    同 都有“奴隶”的意思。

    异 【奴】 奴隶。《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略:抢)又指奴婢、奴仆。陆游《岁暮感怀》诗:“富豪役千奴,贫老无寸帛。”(帛:丝织品)

    【虏】 ①俘获。《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汉书·周亚夫传》:“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②俘虏。《盐铁论·诛秦》:“斩首捕虏十余万”。因为古代俘虏常常被用做奴隶,所以“虏”、“奴”在“奴隶”的意义上成了同义词。《韩非子·五蠹》:“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臣:奴隶)《史记·项羽本纪》:“多奴虏使之”。

  • 人虜-汉语大词典

    人虜

    【1】俘虏。《六韬·练士》:“有贅婿人虜﹐欲掩迹揚名者﹐聚爲一卒﹐名曰勵鈍之士。”《史记·天官书》:“卒雖衆﹐將爲人虜。”

  • 仇虜-汉语大词典

    仇虜

    【1】指被俘的敌手。{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朝爲仇虜﹐夕爲上將。”

  • 俘虜-汉语大词典

    俘虜

    亦作“[俘擄]”亦作“[俘鹵]”【1】战争中擒获或被擒获。《晋书·祖逖传》:“乃歌曰:‘幸哉遺黎免俘虜﹐三辰既朗遇慈父。’”{何其芳}《老百姓和军队》:“有时指着我们俘虏来的高大的{日本}马﹐他们说:‘那是匹洋马。’”{清}{袁枚}《随园随笔·诸史》:“而《咸通録》言是役也﹐俘鹵百萬﹐總集{相州}﹐斷六十萬人於{漳河}﹐血流成川。”《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應有百姓婦女﹐曾經俘擄他處爲婢妾者﹐一任骨肉識認。”【2】战争中擒获之敌人,或为敌所擒获者。《魏书·太祖纪》:“於俘虜之中擢其才識者{賈彝}﹑{賈閨}﹑{晁崇}等與參謀議﹐憲章故實。”如:不虐待俘虏。《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隔谷歌》:“兄爲俘虜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3】比喻以一种情感﹑气氛或艺术的力量等吸引﹑感染或征服对方。{徐迟}《三峡记》:“{祁连山}俘虏了我的心﹐{青海湖}我一见钟情。”《新华月报》1962年第1期:“这就使作品闪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光彩﹐具有俘虏听众的魅力。”{端木蕻良}《琴》:“但是她又是那样的颤抖呵﹐她恐惧这手臂会将她俘虏。”【4】泛指捉住。{浩然}《艳阳天》第八六章:“追了好半天﹐总算把{弯弯绕}放出来的鸡全部俘虏了。”

  • 係虜-汉语大词典

    係虜

    【1】指俘获的人。{唐}{刘禹锡}《贺赦表》:“柔遠以仁﹐則還其係虜;賞近以禮﹐則澤及後昆。”【2】拘囚,囚系。{晋}{陆机}《辨亡论下》:“拔{吕蒙}於戎行﹐識{潘濬}於係虜。推誠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權之我逼。”{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嗚呼!{思文皇后}之死在行在﹐{烈皇后}之死在宫中﹐{永明皇后}之死在係虜。雖先後不同﹐其成仁取義則一也。”【3】掳获;俘获。《新唐书·萧銑传赞》:“若{銑}力困計殫﹐以好言自釋於下﹐係虜在廷﹐抗辭不屈﹐僞辯易窮﹐卒以殊死﹐{高祖}聖矣哉!”《韩非子·奸劫弑臣》:“邊境不侵﹐君臣相親﹐父子相保﹐而無死亡係虜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三国志·魏志·陶谦传》“{太祖}以糧少引軍還”{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然兵連衆結﹐鋒鏑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見係虜﹐是以阻兵屯據﹐欲止而不敢散也。”

  • 僕虜-汉语大词典

    僕虜

    【1】奴仆。古以俘虏为家奴,故亦谓奴仆为仆虏。{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兵興之世﹐武貴文寢﹐俗人視儒士如僕虜﹐見經誥如芥壤者﹐何哉?由於聲名背乎此也。”{汉}{刘向}《说苑·尊贤》:“任庖人釣屠﹐與仇讐僕虜﹐非阿之也。”《列子·周穆王》:“吾晝爲僕虜﹐苦則苦矣;夜爲人君﹐其樂無比。”

  • 禽虜-汉语大词典

    禽虜

    【1】擒捉敌人。《韩非子·显学》:“境内必知介﹐而無私解﹐并力疾鬭所以禽虜也﹐而以上爲暴。”

  • 北虜-汉语大词典

    北虜

    【1】古代对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蔑称。《後汉书·袁安传》:“{憲}日矜己功﹐欲結恩北虜。”{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北方沙漠之外﹐不知還有海否?若果有之﹐則中國與北虜亦在海中矣。”《清史稿·阿哈出传》:“復勅戒{李滿住}等毋爲北虜誘。”

  • 亡國虜-汉语大词典

    亡國虜

    【1】因国破而逃亡的人。{明}{张凤翼}《红拂记·侠女私奔》:“我是個公門將佐﹐休猜做亡國虜。”

  • 亡虜-汉语大词典

    亡虜

    【1】逃亡的罪人。《汉书·田儋传》:“{横}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爲天子﹐而{横}乃爲亡虜﹐北面事之﹐其媿固已甚矣。”{三国} {魏}{阮籍}《采薪者歌》:“{留侯}起亡虜﹐威武赫荒夷。”

  • 剽虜-汉语大词典

    剽虜

    【1】掳掠。{晋}{张载}《七哀》诗:“珠柙離玉體﹐珍寶見剽虜。”《明史·范志完传》:“然{志完}無謀略﹐恇怯甚﹐不敢一戰﹐所在州縣覆没﹐惟尾而呵噪﹐兵所到剽虜。”《南史·吴喜传》:“及平{荆州}﹐恣意剽虜﹐贓私萬計。”《後汉书·董卓传》:“{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

  • 劇虜-汉语大词典

    劇虜

    【1】势力强大的敌寇。《後汉书·耿弇传》:“{陳俊}謂{弇}曰:‘劇虜兵盛﹐可且閉營休士﹐以須上來。’”{明}{朱鼎}《玉镜台记·召太真》:“劇虜驍夷皆授首﹐狂夫犯順敢攖鋒。”

  • 反虜-汉语大词典

    反虜

    【1】造反者,反叛者。《汉书·昭帝纪》:“度遼將軍{明友}﹐前以羌騎校尉將{羌}王侯君長以下擊{益州}反虜……有功。”《後汉书·任光传》:“大司馬{劉公}將{城頭子路}﹑{力子都}兵百萬衆從東方來﹐擊諸反虜。”{宋}{秦观}《李泌论》:“〔{安禄山}〕一旦舉兵犯順﹐天下之人以爲反虜﹐切齒攘袂﹐惟恐其不滅。”

  • 塞虜-汉语大词典

    塞虜

    【1】指塞外之敌。{唐}{李白}《塞下曲》之五:“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 囚虜-汉语大词典

    囚虜

    【1】指俘虏。{宋}{文天祥}《闻马》诗序:“使吾舟遲發一時﹐頃已爲囚虜矣!”{清}{唐甄}《潜书·远谏》:“宫殿燒焚﹐身爲囚虜。”【2】罪犯与俘虏。《後汉书·第五种传》:“{季布}屈節於{朱家}﹐{管仲}錯行於{召忽}……卒遭{高帝}之成業﹐{齊桓}之興伯﹐遺其亡逃之行﹐赦其射鉤之讎﹐拔於囚虜之中﹐信其佐國之謀﹐勳效傳於百世﹐君臣載於篇籍。”

  • 征虜亭-汉语大词典

    征虜亭

    【1】亭名。在今{江苏省}{江宁县}东。{唐}{刘禹锡}《金陵怀古》诗:“潮滿{冶城}渚﹐日斜{征虜亭}。”{宋}{徐铉}《送吴郎中为宣州推官知泾县》诗:“{征虜亭}邊月﹐鷄鳴伴客行。”{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支道林}還東﹐時賢並送於{征虜亭}。”{刘孝标}注引《丹阳记》:“{太安}中﹐征虜將軍{謝安}立此亭﹐因以爲名。”

  • 征虜-汉语大词典

    征虜

    【1】指{东汉}{祭遵}。{遵}封征虏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事见《後汉书·祭遵传》。{清}{顾炎武}《上吴侍郎旸》诗:“{征虜}投壺暇﹐{東山}賭墅優。”

  • 徒虜-汉语大词典

    徒虜

    【1】犹徒奴。{三国} {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山東之徒虜﹐遂起而王天下。由此視之﹐窮達詎可知耶?”

  • 守錢虜-汉语大词典

    守錢虜

    【1】犹言守钱奴。{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彼守錢虜﹐别有肺腑。苟無勢力以壓之﹐雖其至親好友﹐少有所求﹐尚睫毛一寸長﹐棱棱若不相識。”亦省作“[守虜]”。{宋}{陆游}《悲秋》诗:“殘年孤寂不禁秋﹐醉自淒涼醒更愁。富貴空成守錢虜﹐吾今何止百宜休。”《後汉书·马援传》:“凡殖貨財産﹐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崔秀才》:“堪歎近富者﹐唯利之是趨。滿盈神鬼惡﹐往往寄禍沽。用是常自惕﹐羞爲守虜徒。”

  • 守虜-汉语大词典

    守虜

    【1】见“守錢虜”。

  • 守財虜-汉语大词典

    守財虜

    亦作“[守財鹵]”【1】犹言守财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真生》:“僕所以欲得錢者﹐原非欲窖藏之也﹐君尚視我爲守財鹵耶?”《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我何苦空積攢着﹐做守財虜﹐倒與他們受用!”《明史·张璁传》:“帝欲坐{張延齡}反﹐族其家。{孚敬}諍曰:‘{延齡}﹐守財虜耳﹐何能反。’”

  • 寇虜-汉语大词典

    寇虜

    【1】盗贼;敌人。《墨子·号令》:“諸取當者﹐必取寇虜﹐乃聽之。”《後汉书·南蛮传序》:“{喬}因其將吏﹐旬月之閒﹐破殄寇虜。”《陈书·谢嘏传》:“{世祖}前後頻召之﹐{嘏}崎嶇寇虜﹐不能自拔。”{汉}{桓宽}《盐铁论·伐功》:“夫以小國{燕}{趙}﹐尚猶却寇虜以廣地。”

  • 强虜-汉语大词典

    强虜

    【1】强暴的敌人。{唐}{薛能}《献仆射相公》诗:“强虜外聞應喪膽﹐平人相見盡開顔。”{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綸巾﹐談笑間﹐强虜灰飛煙滅。”{陈毅}《枣园曲》:“試追尋﹐領導高處﹐深知人心有嚮背﹐敢後發制人殲强虜。”

  • 奴虜-汉语大词典

    奴虜

    【1】俘虏;奴隶。{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爲奴虜。”{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不幸而爲奴虜之胎﹐一出世即永爲奴虜矣……子子孫孫世爲隸。”{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漢王}侮慢人﹐駡詈諸侯王如奴虜耳。”【2】视作俘虏﹑奴隶。《史记·项羽本纪》:“及{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輕折辱{秦}吏卒。”

  • 桀虜-汉语大词典

    桀虜

    【1】凶恶的人。《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张铣}注:“桀虜﹐謂惡人也。”

  • 格虜-汉语大词典

    格虜

    【1】强悍不驯的奴仆。《史记·李斯列传》:“故{韓子}曰:‘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者何也?”{司马贞}索隐:“格﹐彊扤也。虜﹐奴隸也。”按《韩非子·显学》作“嚴家無悍虜”。

  • 猾虜-汉语大词典

    猾虜

    【1】奸狡的敌人。对敌方的蔑称。{宋}{陆游}《送张野夫寺丞牧滁州》诗:“逋誅猾虜入檻車﹐北風吹乾草頭血。”{明}{陶宗仪}《辍耕录·论秦蜀》:“況{備}({劉備})又非人望之所歸﹐{周瑜}以梟雄目之……{孫權}以猾虜呼之﹐{亮}獨何見而委身焉。”

  • 獯虜-汉语大词典

    獯虜

    【1】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文选·王粲<从军诗>》:“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李善}注引{服虔}曰:“{獯鬻}﹐{堯}時{匈奴}號也。”{南朝} {宋}{颜延之}《阳给事诔》:“{獯}虜閒釁﹐劘剥{司}{兖}。”{唐}{李益}《从军有苦乐行》:“北逐驅{獯}虜﹐西臨復舊疆。”

  • 戎虜-汉语大词典

    戎虜

    【1】古时对西方或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没戎虜。”{唐}{温庭筠}《伤温德彝》诗:“昔年戎虜犯{榆關}﹐一敗{龍城}匹馬還。”{宋}{张元幹}《水调歌头》词:“戎虜亂中夏﹐星歷一周天。”

  • 成則爲王, 敗則爲虜-汉语大词典

    成則爲王, 敗則爲虜

    【1】见“成則爲王,敗則爲寇”。

  • 敵虜-汉语大词典

    敵虜

    亦作“[敵鹵]”【1】对敌人的蔑称。{三国} {魏}{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诗:“不戰屈敵虜﹐戢兵稱賢良。”一本作“敵鹵”。

  • 收虜-汉语大词典

    收虜

    【1】收捕俘虏。《汉书·霍去病传》:“{漢}兵即度幕﹐人馬罷﹐{匈奴}可坐收虜耳。”

  • 淘虜-汉语大词典

    淘虜

    【1】谓掠夺。{宋}{洪迈}《容斋续笔·天下有奇士》:“{王先成}往説其將{王宗侃}曰:‘民入山谷﹐以俟招安﹐今乃從而掠之﹐與盗賊無異。旦出淘虜﹐薄暮乃返﹐曾無守備之意。’”

  • 漢虜-汉语大词典

    漢虜

    【1】被俘的汉族人。{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十二爲{真}虜﹑{漢}虜及外鎮投充新舊家丁本身﹐並所生幼子﹐先年俱不當差﹐近年同軍士二三歲幼丁多有派頂賠糧田地。”

  • 抄虜-汉语大词典

    抄虜

    【1】抢劫虏掠。《瑜伽师地论》卷十八:“或遭凶猾竊劫抄虜﹐或遇非人來相嬈逼﹐便生驚怖﹐身毛爲竪。”{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义》:“始則寇邊抄虜﹐盜我財物﹐繼則羨我膏腴﹐耽我文繡﹐利我國土﹐遂窺神器。”

  • 捕虜-汉语大词典

    捕虜

    【1】亦作“[捕擄]”。俘获。《汉书·匈奴传上》:“其後{漢}出三千餘騎﹐爲三道﹐並入{匈奴}﹐捕虜得數千人還。”《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樊噲}〕攻{宛陵}﹐先登﹐斬首八級﹐捕虜四十四人﹐賜爵封號{賢成君}。”{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月蚀》:“我从前在甚么书上看过﹐说是女人用的环镯﹐都是上古时候男子捕掳异族的女人时所用的枷镣的蜕形。”【2】指被俘者。{李大钊}《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那观望形势的{卑士麦}更答应了{介尔士}的要求﹐送还{法国}的捕虏﹐援助攻击军。”【3】捕虏将军的省称。《後汉书·王霸传》:“{茂}兵精鋭﹐其衆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虜與吾相恃﹐兩軍不一﹐此敗道也。”{唐}{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居然雙捕虜﹐自是一嫖姚。”

  • 掠虜-汉语大词典

    掠虜

    【1】见“掠鹵”。

  • 胡虜-汉语大词典

    胡虜

    【1】{秦}{汉}时称{匈奴}为胡虏﹐后世用为与中原敌对的北方部族之通称。《汉书·王莽传中》:“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虜﹐無異口中蚤蝨。”{宋}{岳飞}《满江红·写怀》词:“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明}{王琼}《双溪杂记》:“當流賊内亂之時﹐而胡虜不侵﹐猶能支也;設使胡虜又大舉入寇﹐{李公}等必束手無策矣。”{唐}{李白}《子夜吴歌》之三:“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汉书·晁错传》:“臣聞{漢}興以來﹐{胡}虜數入邊地。”{太平天囯}{{杨秀清}{萧朝贵}}《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予惟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虜之天下也。”

  • 民虜-汉语大词典

    民虜

    【1】俘获的敌国民众。《淮南子·兵略训》:“兵至其郊﹐乃令軍師曰:‘毋伐樹木﹐毋抉墳墓﹐毋五穀﹐毋焚積聚﹐毋捕民虜﹐毋收六畜。’”《礼记·曲礼上》:“獻車馬者執策綏﹐獻甲者執胄﹐獻杖者執末﹐獻民虜者操右袂。”{孔颖达}疏:“民虜﹐謂征伐所獲彼民﹐以爲外虜﹐故云民虜也。”

  • 悍虜-汉语大词典

    悍虜

    【1】凶悍不驯的奴仆。{汉}{桓宽}《盐铁论·周秦》:“慈母有敗子﹐小不忍也;嚴家無悍虜﹐篤責急也。”《韩非子·显学》:“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

  • 生虜-汉语大词典

    生虜

    【1】俘虏。《战国策·韩策一》:“{秦}人捐甲徒裎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史记·韩长孺列传》:“{安國}捕生虜﹐言{匈奴}遠去。”

  • 白虜-汉语大词典

    白虜

    【1】{东晋}时{秦}人对{鲜卑}的蔑称。《晋书·苻坚载记下》:“{堅}大怒曰:‘吾不用{王景略}({王猛})﹑{陽平公}({苻融})之言﹐使白虜敢至於此。’”{宋}{叶廷珪}《海录碎事·夷狄》:“{秦}人呼{鮮卑}爲白虜。”{{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四章第四节:“{慕容部}人皮肤洁白﹐{晋}士人多买{慕容部}妇女作婢妾。{东晋}{明帝}母{荀氏}是{慕容部}人﹐{晋明帝}须发黄色。{慕容部}被称为白虏或白贼。”

  • 窮虜-汉语大词典

    窮虜

    【1】犹言亡国奴。{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昔者﹐{越國}遁棄宗廟﹐身爲窮虜﹐耻聞天下。”

  • 老虜-汉语大词典

    老虜

    【1】詈词。犹老奴。{汉}{刘向}《说苑·反质》:“{始皇}望見{侯生}﹐大怒曰:‘老虜不良﹐誹謗而主﹐迺敢復見我!’”

  • 臣虜-汉语大词典

    臣虜

    【1】臣仆﹐俘虏。{南唐}{李煜}《破阵子》词:“一旦歸爲臣虜﹐{沈}腰{潘}鬢消磨。”《韩非子·五蠹》:“{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爲民先﹐股無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2】奴役。《後汉书·仲长统传》:“夫或曾爲我之尊長矣﹐或曾與我爲等儕矣﹐或曾臣虜我矣﹐或曾執囚我矣。”

  • 虜-汉语大词典

    “[虏]”的繁体字。《廣韻》郎古切,上姥,來。【1】俘获。《庄子·则阳》:“{衍}請受甲二十萬,爲君攻之,虜其人民,係其牛馬。”《汉书·周勃传》:“其將固可而虜也。”《晋书·孙恩传》:“乃虜男女二十餘萬口,一時逃入海。”【2】掠夺。{晋}{张载}《七哀诗》之一:“珠柙離玉體,珍寶見剽虜。”《陈书·韦载传》:“别命輕兵絶其糧道,使進無所虜,退無所資。”{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復有冀獲微資,引盜入室,巨資既虜,還焚其家,是誠我漢族之大敵也。”【3】战俘,降服者。《诗·大雅·常武》:“鋪敦{淮}濆,仍執醜虜。”《礼记·曲礼上》:“獻民虜者操右袂。”《汉书·匈奴传上》:“度{遼}將軍出塞千二百餘里,至{蒲離候水},斬首捕虜七百餘級,鹵獲馬牛羊萬餘。”{唐}{岑参}《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诗:“大夫討{匈奴},前月西出師。甲兵未得戰,降虜來如歸。”【4】奴隶,仆役。《荀子·儒效》:“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韩非子·说难》:“{伊尹}爲宰,{百里奚}爲虜,皆所以干其上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後汉书·马援传》:“凡殖貨財産,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5】指敌人;叛逆。《汉书·高帝纪上》:“{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胸,乃捫足曰:‘虜中吾指!’”《陈书·樊猛传》:“{青溪}之戰,{猛}自旦訖暮,與虜短兵接,殺傷甚衆。”{宋}{刘克庄}《军中乐》诗:“自言虜畏不敢犯,射麋捕鹿來行酒。”《清史稿·圣祖纪二》:“上顧謂{科爾沁王}{沙津}曰:‘虜何蒼皇至是?’”【6】古时对北方外族或南人对北方人的蔑称。{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五》:“虜還走上山,{陵}追擊之。”《後汉书·郑众传》:“{衆}至北庭,虜欲令拜,{衆}不爲屈。”{唐}{韩愈}《请上尊号表》:“西戎之首,北虜之渠。”{宋}{孔平仲}《续世说·方正》:“{權}以前世累爲將相,未嘗有稱臣於戎虜者。”

  • 虜奪-汉语大词典

    虜奪

    【1】掠夺。《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吏司奔馳﹐遇便虜奪﹐市廛離散﹐商旅靡依。”《後汉书·宦者传·侯览》:“虜奪良人﹐妻略婦子﹐及諸罪釁﹐請誅之。”《後汉书·陈敬王羡传》:“是時諸國無復租禄﹐而數見虜奪﹐并日而食﹐轉死溝壑者甚衆。”

  • 虜子-汉语大词典

    虜子

    【1】古{蜀}人对中原人的贬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今{蜀}人謂中原人爲虜子﹐{東坡}詩‘久客厭虜饌’是也。因目北人仕{蜀}者爲‘虜官’。”

  • 虜廷-汉语大词典

    虜廷

    亦作“[虜庭]”【1】古时对少数民族所建政权的贬称。{晋}{刘琨}《劝进表》:“主上幽劫﹐復沈虜庭。”《旧唐书·张濬传》:“俾擁旄乘驛之使﹐囚在虜庭;勤王奉國之軍﹐懷歸本土。”{邹鲁}《山西光复》:“{陸鍾琦}既死﹐{清}廷派{吴禄貞}爲{山西}巡撫﹐{山西}黨人聞之喜﹐謀一舉而傾覆虜庭。”《後汉书·袁绍传》:“雷震虎步﹐並集虜廷。”

  • 虜役-汉语大词典

    虜役

    【1】谓奴役。《後汉书·岑彭传》:“{彭}見諸耆老﹐爲言大{漢}哀愍{巴}{蜀}久見虜役﹐故興師遠伐﹐以討有罪﹐爲人除害。”【2】奴隶;奴仆。{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不爲竊盜﹐則爲虜役矣。”

  • 虜官-汉语大词典

    虜官

    【1】古时{蜀}人对北人仕{蜀}者的贬称。{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晁子止}爲{三榮}守﹐民有訟{資官縣}尉者﹐曰:‘縣尉虜官﹐不通民情。’{子止}爲窮治之﹐果負寃。民既得直﹐拜謝而去。{子止}笑諭之曰:‘我亦虜官也﹐汝勿謂虜官不通民情。’聞者皆笑。”

  • 虜酒-汉语大词典

    虜酒

    【1】旧称北方民族所酿的酒。{明}{戚继光}《盘山绝顶》诗:“朔風虜酒不成醉﹐落葉歸鴉無數來。”{唐}{高適}《营州歌》:“虜酒千鍾不醉人﹐胡兒十歲能騎馬。”{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之十一:“破除萬事無過酒﹐虜酒千杯不醉人。”

  • 虜掠-汉语大词典

    虜掠

    【1】抢劫﹐掠夺。《晋书·孙恩传》:“虜掠財貨﹐相率聚於{會稽}。”{唐}{韩愈}《顺宗实录四》:“{萬福}倍道追而殺之﹐免者十二三﹐盡得其所虜掠金銀婦女等﹐皆獲致其家。”{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鬼子来了﹐到处杀人放火﹐奸淫虏掠﹐祖国遍地一片焦土。”《後汉书·冯异传》:“今{更始}諸將縱横暴虐﹐所至虜掠﹐百姓失望。”

  • 虜塵-汉语大词典

    虜塵

    【1】指敌寇或叛乱者的侵扰。{唐}{王维}《凉州赛神》诗:“{涼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峯頭望虜塵。”{唐}{白居易}《江楼望归》诗:“道路通荒服﹐田園隔虜塵。”{宋}{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雪洗虜塵静﹐風約{楚}雲留。”

  • 虜父-汉语大词典

    虜父

    【1】古时贱视北人的称呼。《南史·循吏传·王洪範》:“{洪範}既北人而有清正﹐州人呼爲‘虜父使君’﹐言之咸落淚。”一本作“王洪軌”。{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南朝}謂北人曰‘傖父’﹐或謂之‘虜父’﹐{南齊}{王洪軌}﹐{上谷}人﹐事{齊高帝}﹐爲{青}{冀}二州刺史﹐勵清節﹐州人呼爲‘虜父使君’。”

  • 虜獲-汉语大词典

    虜獲

    【1】俘获。亦指俘获之物。《三国志·魏志·毌丘俭传》:“〔{文欽}〕數有戰功﹐好增虜獲﹐以徼寵賞。”《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建}又擊敗之﹐虜獲萬餘人﹐横尸四十里。”{明}{唐顺之}《叙广右战功》:“{五都}去城五六里﹐而巢最險﹐賊又最獗﹐所虜獲人畜最富。”《後汉书·滕抚传》:“{撫}乘勝進擊﹐破之﹐斬{孟}等三千八百級﹐虜獲七百餘人﹐牛馬財物不可勝筭。”

  • 虜略-汉语大词典

    虜略

    【1】虏掠。《汉书·韩安国传》:“{匈奴}虜略千餘人及畜産去。”《史记·货殖列传》:“{秦}破{趙}﹐遷{卓氏}。{卓氏}見虜略﹐獨夫妻推輦﹐行詣遷處。”《资治通鉴·汉淮阳王更始元年》:“諸將多暴横﹐獨{劉將軍}所到不虜略﹐觀其言語舉止﹐非庸人也。”

  • 虜使-汉语大词典

    虜使

    【1】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或敌寇所遣使者的蔑称。{宋}{胡铨}《上高宗封事》:“今者無故誘致虜使﹐以諂諭{江}南爲名﹐是欲臣妾我也。”{宋}{岳珂}《桯史·三忠堂记》:“惟一編脩官{胡銓}毅然上書﹐斬相參﹑虜使﹐三綱五常賴以不墜。”【2】谓当作奴隶役使之。《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虜使其民。”{司马贞}索隐:“言({秦}人)以奴虜使其人﹐言無恩以恤下。”《战国策·赵策三》:“彼{秦}者﹐弃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使其士﹐虜使其民。”{鲍彪}注:“視民如所虜獲。”

  • 虜庭-汉语大词典

    虜庭

    【1】见“虜廷”。

  • 蠻虜-汉语大词典

    蠻虜

    【1】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三国} {魏}{曹叡}《善哉行》:“我徂我征﹐伐彼蠻虜。”

  • 羈虜-汉语大词典

    羈虜

    【1】谓俘虏而羁留。《汉书·金日磾传赞》:“{金日磾}夷狄亡國﹐羈虜{漢}庭。”

  • 索頭虜-汉语大词典

    索頭虜

    【1】见“索頭”。

  • 索虜-汉语大词典

    索虜

    【1】{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索指发辫, 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 故称。《宋书》有《索虏传》。后亦用以称其他少数民族。《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论》:“{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國史﹐互相排黜﹐南謂北爲索虜﹐北謂南爲島夷。”{胡三省}注:“索虜者﹐以北人辮髮﹐謂之索頭也。”{章炳麟}《箴新党论》:“索虜入{關}以後﹐黨人已絶﹐而臭味所遺﹐百年未艾。”{唐}{刘知幾}《史通·断限》:“自五胡稱制﹐四海殊宅。{江左}既承正朔﹐斥彼{魏胡}。故{氐}{羌}有録﹐索虜成傳。”{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近聞索虜自相殘﹐秋風撫劍淚汍瀾。”{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越铎>出世辞》:“{越}人于是得三大自由﹐以更生于{越}﹐索虜則負無量罪惡﹐以底于亡。”

  • 繫虜-汉语大词典

    繫虜

    【1】掳获; 俘获。《宋书·索虏传论》:“强者爲轉屍﹐弱者爲繫虜。”《韩非子·奸劫弑臣》:“君臣相親﹐父子相保﹐而無死亡繫虜之患﹐此亦功之至厚者也。”一本作“係虜”。《晋书·江统传》:“老幼繫虜﹐丁壯降散。”

  • 輕虜-汉语大词典

    輕虜

    【1】轻捷剽悍的敌人。{唐}{卢纶}《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诗:“中有重臣承霈澤﹐外無輕虜犯旌旗。”

  • 醜虜-汉语大词典

    醜虜

    【1】对敌人的蔑称。《诗·大雅·常武》:“鋪敦{淮}濆﹐仍執醜虜。”{郑玄}笺:“醜﹐衆也……就執其衆之降服者也。”{宋}{陆游}《上殿札子二》:“{寇準}氣吞醜虜﹐故能成卻敵之功。”{清}{钱谦益}《九月初二日奉神宗显皇帝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之三:“天爲摧醜虜﹐地不愛金銀。”《後汉书·和帝纪》:“{匈奴}背叛﹐爲害久遠。賴祖宗之靈﹐師克有捷﹐醜虜破碎﹐遂掃厥庭。”

  • 財虜-汉语大词典

    財虜

    【1】财产和奴仆。{明}{陆树声}《清暑笔谈》:“財虜不足言矣﹐多蓄珍玩﹐未免落富貴相。”

  • 賊虜-汉语大词典

    賊虜

    【1】对敌寇的贬称。{汉}{王符}《潜夫论·实边》:“賊虜忽然而過﹐未必死傷。”{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盜憎主人﹐乃圖逆節﹐拔本塞源﹐委身賊虜。”{清}{唐鉴}《南征》诗之八:“賊虜善深謀﹐將弁甘久待。”

  • 貲虜-汉语大词典

    貲虜

    【1】古时对{匈奴}的蔑称。《三国志·魏志·乌丸鲜卑东夷传论》“使譯時通﹐記述隨事﹐豈常也哉”{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西戎传》:“{貲虜}﹐本{匈奴}也。{匈奴}名奴婢爲貲。”《南齐书·河南传》:“{河南}﹐{匈奴}種也。{漢}{建武}中﹐{匈奴}奴婢亡匿在{涼州}界雜種數千人﹐虜名奴婢爲貲﹐一謂之‘貲虜’。”

  • 鄧虜淪敦-汉语大词典

    鄧虜淪敦

    【1】形容滚圆。{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生得鄧虜淪敦着大肚﹐眼三角鼻大唇麄。”{凌景埏}校注:“鄧虜﹐圓。淪敦﹐圓的副詞。現在語言中也還有‘圓滚淪敦’這樣的話。”

  • 逆虜-汉语大词典

    逆虜

    【1】对叛逆者的蔑称。《後汉书·朱浮传》:“從圍城而不救﹐放逆虜而不討﹐臣誠惑之。”{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康成}之里﹐逆虜望拜;{林宗}之庭﹐莫不卑肅。”{明}{王琼}《双溪杂记》:“〔{趙鑑}﹑{鄧璋}〕以{土魯番}書聞﹐且言逆虜所求不可允。”{宋}{陆游}《送王景文》诗:“逆虜猶遺種﹐皇天奪老臣。”

  • 逋虜-汉语大词典

    逋虜

    【1】逃寇,流寇。{晋}{陆云}《盛德颂》:“逋虜霧散﹐遺寇雲徹。”

  • 通虜-汉语大词典

    通虜

    【1】与北方的外族勾结。{明}{沈德符}《野獲编·果报·现报》:“{嘉靖}末年﹐{宣}{大}總督{楊順}﹐以媚{分宜}之故﹐誣{沈鍊}左道通虜﹐絞之於市。”{鲁迅}《<二心集>序言》:“{宋}末有所谓‘通虏’﹐{清}初又有所谓‘通海’﹐向来就用了这类口实﹐害过许多人们的。”

  • 遷虜-汉语大词典

    遷虜

    【1】指被强制迁居的战败国人民。《史记·货殖列传》:“諸遷虜少有餘財﹐争與吏﹐求近處﹐處{葭萌}。”《汉书·货殖传·程郑》:“{程鄭}﹐{山}東遷虜也﹐亦冶鑄﹐賈魋結民﹐富埒{卓氏}。”

  • 遺虜-汉语大词典

    遺虜

    【1】犹残敌。{宋}{陆游}《次韵子长题吴太尉云山亭》:“文雅風流雖可愛﹐{關中}遺虜要人平。”{宋}{曾巩}《秋日感事示介甫》诗:“沙磧有遺虜﹐旌旗多遠行。”《魏书·匈奴刘聪等传序》:“唯夫{窮髮}遺虜﹐未拔根株;徼垂殘狡﹐尚餘栽蘖。”

  • 避虜-汉语大词典

    避虜

    【1】犹避寇。{宋}{邵博}《闻见後录》卷二六:“初﹐避虜入{潁陽}﹐凡先世奇玩悉棄之﹐獨負枕以行﹐虜勢逼﹐亦棄於山谷中。”{宋}{俞文豹}《吹剑续录》:“{靖康}初﹐九祖{秀秀}避虜其中﹐時大雪新霽﹐四望林壑﹐如在玉山璚苑中。”

  • 邊虜-汉语大词典

    邊虜

    【1】边寇;边敌。{明}{叶盛}《水东日记·开平王祠》:“或傳邊虜嘗目{昌平}爲{楊王}。”【2】与敌人相邻近。《南齐书·萧昭胄传》:“以封境邊虜﹐{永元}元年﹐改封{巴陵王}。”

  • 討虜-汉语大词典

    討虜

    【1】讨伐敌寇。{北周}{王褒}《燕歌行》:“{充國}行軍屢築營﹐{陽史}討虜陷{平城}。”{宋}{叶適}《太府少卿李公墓志铭》:“時天子念討虜報仇﹐功緒未驗﹐晝夜耿耿。”{明}{无名氏}《精忠记·兆梦》:“時念兒夫﹐統兵討虜﹐交鋒令鎮邊庭。”【2】指{孙权}。{曹操}曾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故称。《魏书·食货志》:“且{鴻溝}之引{宋}{衛}﹐史牒具存;{討虜}之通{幽}{冀}﹐古迹備在。”{明}{鹿善继}《赠李茂林序》:“天下寧有{討虜}心不穩﹐而{赤壁}可以鏖兵者?”【3】掳掠。虜﹐通“擄”。《三国志平话》卷上:“殺害命官﹐討虜倉庫。”

  • 雜虜-汉语大词典

    雜虜

    【1】旧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蔑称。{唐}{皎然}《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诗:“三軍成父子﹐雜虜避封疆。”《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夷三族”{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其在{并州}﹐名爲驕豪。時雜虜數爲暴﹐害吏民。”

  • 讎虜-汉语大词典

    讎虜

    【1】被俘的敌人。{唐}{吴兢}《贞观政要·任贤》:“朕拔卿於讎虜之中﹐任卿以樞要之職﹐見朕之非﹐未嘗不諫。”【2】敌寇。{宋}{叶適}《代人上书》:“内可以安國家﹐外可以滅讎虜。”

  • 降虜-汉语大词典

    降虜

    【1】俘虏。《汉书·公孙弘传赞》:“{衞青}奮於奴僕﹐{日磾}出於降虜﹐斯亦曩時版築飯牛之朋已。”《後汉书·耿弇传》:“{子輿}弊賊﹐卒爲降虜耳。”{唐}{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明}{沈德符}《野獲编补遗·兵部·家丁》:“每當大敵﹐用以陷陣﹐其善戰者多以首功自奮﹐間至登壇﹐亦有以降虜效順者。”

  • 鈔虜-汉语大词典

    鈔虜

    【1】抢劫掳掠。{宋}{王安石}《澶州》诗:“城中老人爲予語﹐{契丹}此地經鈔虜。”

  • 韃虜-汉语大词典

    韃虜

    【1】旧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清}末特指{清}朝统治者。《警世通言·范鳅儿双镜重圆》:“其時{東京}一路百姓﹐懼怕韃虜﹐都跟隨車駕南渡。”{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後到辛亥革命前後的回忆·同盟会的成立》:“以{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

  • 首虜-汉语大词典

    首虜

    【1】首级和俘虏。《荀子·儒效》:“故無首虜之獲﹐無蹈難之賞。”《北齐书·斛律光传》:“{光}親射{雄}﹐殺之﹐斬捕首虜三千餘級。”《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將軍軍入塞﹐凡斬捕首虜萬九千級。”【2】偏指首级。{明}{唐顺之}《都督沈紫江生墓碑记》:“或馘﹐或磔﹐或剜目截耳﹐縱之﹐凡數十人。首虜積至五千餘級。”或专指俘获的敌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遂略{河南}地﹐至於{隴西}﹐捕首虜數千﹐畜數十萬。”《汉书·李广利传》:“獲王首虜﹐珍怪之物畢陳於闕。”【3】犹斩获。{章炳麟}《訄书·官统中》:“{秦}無儒﹐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尚首虜之國不有也。”

  • 首虜率-汉语大词典

    首虜率

    【1】古代按首级及获俘数量评核军功的标准。《汉书·李广传》:“{元朔}六年﹐{廣}復爲將軍﹐從大將軍出{定襄}。諸將多中首虜率爲侯者﹐而{廣}軍無功。”{颜师古}注:“率謂軍功封賞之科著在法令者也。”

  • 驅虜-汉语大词典

    驅虜

    【1】见“驅擄”。

  • 驕虜-汉语大词典

    驕虜

    亦作“[驕鹵]”【1】骄横的胡虏。{柳亚子}《四月二十五日》诗:“從此中原虚正朔﹐遂令驕虜擅皇都。”{唐}{严武}《军城早秋》诗:“更催飛將追驕鹵﹐莫遣沙塲匹馬還。”{唐}{沈佺期}《王昭君》诗:“薄命由驕虜﹐無情是畫師。”{宋}{张元幹}《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倚高寒﹑愁生故國﹐氣吞驕虜。”

  • 麤虜-汉语大词典

    麤虜

    亦作“[麄虜]”【1】粗暴鲁莽。《水浒传》第五十回:“小妹一時麄虜﹐年幼不省人事﹐悮犯威顔。”

  • 黠虜-汉语大词典

    黠虜

    【1】狡猾的敌人。{唐}{白居易}《备边并将置帅策》:“然後據便宜之地﹐扼要害之衝﹐以逸待勞﹐以寡制衆﹐則雖黠虜無能爲也。”《後汉书·伏湛传》:“且{漁陽}之地﹐逼接{北狄}﹐黠虜困迫﹐必求其助。”{清}{谭宗浚}《览海赋》:“此又足懾黠虜之强魂﹐而資鄉閭之捍衛者也。”

  • 齊虜-汉语大词典

    齊虜

    【1】《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载{汉高祖}{刘邦}发兵击{匈奴},{齐}人{刘敬}以为不可。{高祖}怒,骂{刘敬}曰:“{齊}虜!以口舌得官,今迺妄言沮吾軍。”后人诗文中因以“齊虜”指{刘敬}。{元}{戴表元}《<齐东野语>序》:“故{莊周}目《齊諧》爲滑稽﹐{漢高}責{齊}虜以口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