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国学,一个集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俏皮话、歇后语分享学习网站,以求会盟而谋学业之进,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好学之士,齐心合力,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汉语词典 > 蜋

蜋(蜋)是什么意思

  • 蜋蜩-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蜋蜩láng tiáo

    【释义】:

    蝉的别名。《尔雅·释虫》:“蜩,蜋蜩。”疏:“此辨蝉之大小及方言不同之名也。”《方言》十一:“蝉,楚谓之蜩,宋卫之间谓之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蜋蜩,秦晋之间谓之蝉。”

  • 屎虼蜋-汉语大词典

    屎虼蜋

    【1】即屎蜣螂。{元}{刘庭信}《寨儿令·戒嫖荡》曲:“呆小姐﹐悔難迭﹐正撞着有錢的壁虱倈。屎虼蜋推車﹐餓老鴟拿蛇﹐甚的是羊背皮馬腰截。”

  • 屎蚵蜋-汉语大词典

    屎蚵蜋

    【1】屎蜣螂。{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三部一:“仗着你红军老子势力大﹐屎蚵蜋还想推{泰山}!”

  • 虼蜋-汉语大词典

    虼蜋

    【1】即蜣螂。一种食动物尸体或屎粪的黑甲虫。参见“[蜣蜋]”。

  • 虼蜋皮-汉语大词典

    虼蜋皮

    【1】比喻肮脏人的漂亮外衣。极言虚有其表。{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那廝雖穿着幾件虼蜋皮﹐人倫事曉得甚的!”{明}{徐复祚}《投梭记·订盟》:“看你穿一件虼蜋皮﹐迎風只覺寒酸氣。”

  • 蛣蜋-汉语大词典

    蛣蜋

    【1】一种吃屎或动物尸体的黑甲虫。即蜣蜋。俗称屎虼蜋﹑屎蚵蜋。《骈雅·释虫鱼》:“蛣蜋﹑天柱﹑弄丸﹑蜣蜋﹐黑甲蟲也。”

  • 蛣蜋皮-汉语大词典

    蛣蜋皮

    【1】黑甲虫的壳。借喻华贵的外衣。常讥讽人徒有外表。{元}{李寿卿}《度柳翠》第三折:“你今日個脱身利己﹐{柳翠}也﹐從今後早則去了你那蛣蜋皮。”

  • 蜣蜋轉丸-汉语大词典

    蜣蜋轉丸

    亦作“[蜣郎轉丸]”【1】蜣螂把粪推滚成球形。常指一种天然的低下的本能。{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六:“其狂僭至此﹐譬蜣螂轉糞﹐語以蘇合之香﹐豈肯顧哉!”{清}{曹寅}《病起弄笔戏书》诗:“人生倔强無終極﹐君不見﹐蜣郎轉丸蜂窖蜜。”亦作“[蜣螂轉糞]”。《关尹子·四符》:“蜣蜋轉丸﹐丸成精思之﹐而有蝡白者存丸中﹐俄去殼而蟬﹐彼蜣不思﹐彼蝡奚白。”

  • 蜣蜋之轉-汉语大词典

    蜣蜋之轉

    【1】蜣螂推转而成的粪丸。常指低下无用之物。《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圜}謂{重誨}曰:‘{李琪}才藝﹐可兼時輩百人﹐而讒夫巧沮﹐忌害其能﹐若舍{琪}而相{協}({崔協})﹐如棄蘇合之丸而取蜣蜋之轉也!’”亦省作“[蜣轉]”。{宋}{何仙姑}《八声甘州》词:“傷感﹐蜣轉卻做靈丹。”

  • 蜣蜋-汉语大词典

    蜣蜋

    亦作“[螂]”亦作“[蜣螂]”【1】昆虫。全体黑色﹐背有坚甲﹐胸部和脚有黑褐色的长毛﹐会飞﹐吃粪屎和动物的尸体﹐常把粪滚成球形﹐产卵其中。俗称屎壳郎﹑坌屎虫。{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蜣蜋﹐一名蛣蜣﹐一名轉丸﹐一名弄丸﹐能以土包屎轉而成丸﹐圓正無斜角。”{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螂曝乾爲末﹐以鹿血調之﹐曝乾﹐亦可以代火藥。”{明}{屠隆}《昙花记·众生业报》:“被罰做個蜣蜋﹐終日抱着糞團兒﹐抵死也不肯放哩。”{晋}{葛洪}《抱朴子·广譬》:“玄蟬之潔飢﹐不願爲蜣螂之穢飽。”

  • 蜋-汉语大词典

    《廣韻》魯當切,平唐,來。《廣韻》吕張切,平陽,來。【1】见“蜋蜩”﹑“蜣蜋”。

  • 蜋螘-汉语大词典

    蜋螘

    【1】雄蟹的别名。《太平御览》卷九四二引《广雅》:“蟹﹐蛫也。其雄曰蜋螘﹐其雌曰博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介一·蟹》:“螃蟹﹑郭索﹑横行介士﹑無腸公子﹐雄曰蜋螘﹐雌曰博帶。”

  • 蜋蜩-汉语大词典

    蜋蜩

    【1】蝉的一种。体长七八分﹐色黑﹐杂黄绿斑纹﹐腹部面有白粉﹐翅无色透明。《尔雅·释虫》:“蜩﹐蜋蜩。”{郭璞}注:“《夏小正》傳曰:蜋蜩者﹐五彩具。”{郝懿行}义疏:“蜋者﹐《方言》云:蟬﹐{楚}謂之蜩﹐{陳}{鄭}之閒謂之蜋蜩。《初學記》引{孫炎}曰:蜋﹐五色具。”

  • 蜩蜋-汉语大词典

    蜩蜋

    【1】蝉的别名。{清}{恽敬}《释蟪蛄》:“蜩蜋﹑蜩螗﹑蜩蝒﹑馬蜩﹐皆夏蟬也。自其蜕言之曰蟬﹐自其鳴言之曰蜩﹐自其采言之曰蜋﹐具五色也。”

  • 螳蜋之衛-汉语大词典

    螳蜋之衛

    【1】比喻微弱的兵备。《文选·左思<魏都赋>》:“薄戍緜冪﹐無異蛛蝥之網;弱卒瑣甲﹐無異螳蜋之衛。”{李善}注:“《莊子》:‘{蘧伯玉}謂{顔闔}曰:汝不知夫螳蜋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 螳蜋-汉语大词典

    螳蜋

    亦作“[螗蜋]”亦作“[螳蠰]”【1】昆虫名。全身绿色或土黄色﹐头呈三角形﹐触角呈丝状﹐胸部细长﹐翅两对﹐前脚呈镰刀状。捕食害虫﹐对农业有益。卵块灰黄色﹐称螵蛸﹐产桑树上名桑螵蛸﹐可入药。《初学记》卷三十引{北齐}{颜之推}《听鸣蝉》诗:“螗蜋翳下偏難見﹐翡翠竿頭絶易驚。”{唐}{元稹}《有酒》诗之五:“螗蜋雖怒誰爾懼?鶡旦雖啼誰爾憐?”《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小暑至﹐螳蜋生。”{郑玄}注:“螳蜋﹐螵蛸母也。”{孔颖达}疏:“《釋蟲》云:‘不■﹐螳蠰﹐其子蜱蛸。’舍人云:‘不■﹐名蟷蠰﹐今之螳蜋也。’{孫炎}云:‘蟷蠰﹐螳蜋﹐一名不■。’{李巡}云:‘其子名蜱蛸﹐則螵蛸﹐故云螵蛸母。’”

  • 螳蜋奮臂-汉语大词典

    螳蜋奮臂

    亦作“[螗蜋奮臂]”【1】犹螳臂当车。{唐}{黄滔}《谢试官启》:“將憐其蜯蛤剖胎﹐只自迴旋於皎月;螗蜋奮臂﹐無辭殞碎於高車。”{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卻乃提一旅之師﹐抗百萬之衆﹐何異螳蜋奮臂﹐羊豚鼓鬣。”

  • 蟷蜋-汉语大词典

    蟷蜋

    【1】螳螂的别名。《尔雅·释虫》“不過﹐蟷蠰”{宋}{邢昺}疏:“不過﹐一名蟷蠰﹐一名蟷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